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防安防物联网解决方案

消防安防物联网解决方案

消防安防物联网解决方案
消防安防物联网解决方案

消防安防物联网解决方案

一、行业概述

1、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的消防监控系统基本上都是各单位独立选购安装、独立工作,很容易导致火灾信息漏报、迟报,报警设备出现故障没有及时恢复开通,对设备的故障更是无法评判、预测。

因此,打造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2、行业应用价值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以采用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已有的各种感知设备、视频采集设备等,将感知和采集到的大量现场信息,借助消防物联网网络层传输到消防指挥中心,再通过消防指挥中心的信息平台整理后进行辅助决策,通过消防指挥中心下发指令及时对灾情的消防处置,并结合消防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救援物资及救援装备的部署。

系统架构图:

二、智物联解决方案

1、建筑消防物联网系统架构

深圳智物联的消防物联网,是指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以24小时工作,并且变的“耳聪目明”。在此基础上搭建的消防信息数据平台,将传统消防工作提升到“智能消防”时代。通过消防安全信息中心的搭建,主要依靠物联网和云计算这两项核心技术。整个系统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如图:

2、智物联消防物联网特点

深圳智物联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远程管控系统,通过物联网传输终端、物联智能终端实现物联网监控中心、消防相关人员与各地消防设施的沟通与对话,这种将消防领域的人与物、物与物联系起来的网络就形成了消防物联网。

深圳智物联提供集“安装—检查—快速查询—实时监控”一体化的消防产品设备信息化作业链,将消防主管、产品用户、工程维保商三大建筑消防产品设施关联角色的职能融入到系统中,把对建筑消防产品设施的重视提到日常工作上,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力度。

深圳智物联针对建筑消防设备的生产厂商及运营商的客户众多,且分布在全国各地,设备繁多、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很高等特点。智物联的物联网系

统平台以高标准、大容量、高稳定性特点获得客户高度认同。智物联物联网系统平台特征如图:

三、智物联消防物联网应用举例

1、消防物联网应用场景

2、消防综合信息大屏

设备分布情况一目了然:

3、消防设备智能监控预警

4、消防设备数据监测系统

详细显示各种当前状态数据和历史状态数据;

显示当前事件、历史事件;

显示当前报警和历史报警;

显示售后对异常事件、报警的处理记录;

显示装置(设备)的详细运行数据,包括实施数据和历史数据;

可以运用图表、曲线、列表等方式,更加直接直观展现具体的状态;

5、消防设备数据统计

数据统计系统将这些数据分成三类:

实时状态数据:当前时刻的实际状态数据;

事件数据:当前周期内装置(设备)发生过的事件,如开机、异常停机、某执行机构动作,等等;

报警数据:当前周期内,装置(设备)发生过的报警,如过压、过热,等等。

6、消防设备生命周期管理

智物联物联网系统提供的设备生命周期管理工具,能迅速应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根据实际情况配置对应的”设备“,对特定的数据进行存储。包括:自定义数据格式;自动匹配事件数据到基础信息;自定义条件统计分析历史数据。

7、消防设备远程故障诊断

消防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 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高层建筑、大型建筑日益增多,火灾隐患也大大增加,关乎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消防工作日益重要。建筑消防系统建设交付使用后,设 施维护不被重视,处于系统瘫痪状态的不少,甚至有些单位直接将系统关闭,在火灾意外 发生时,水喷淋灭火系统无法工作,导致小火灾蔓延至无法控制的情况时有发生,据统计 分析我国消防给水系统的完好率和灭火成功率较低:2015 年对某地区的高层建筑调查统计,水喷淋系统的设置率为73.8%,而完好率仅为33.1%;另外据对380 份国内火灾案例的调查统计,喷淋系统应用成功的比例仅为52.5%,与欧美国家的灭火成功率96.2% 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消防给水系统应用比应用成功比 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77%89.6%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49.4%77.4%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4.8%52.5% 因此规范用电安全、确保消防报警灭火系统完整有效,实时在线监测消防系统运行及 电气安全情况,从控制起火源头到灭火系统运行可靠,才能有效做到安全有保障。建立城 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管理系统,加大、加强消防管理手段和力度,提高火灾预防能力,最大限度的保障生命财产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意义。 二、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 为实时获取建筑物内火警信息,保证建筑物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建立城市物联网消 防远程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物所有消防设施的运行状态,代替原有消防工作的处理流程 与消防管理模式,规范化消防工作,降低火灾发生率,提高消防管理水平。利用传感器技术、互联网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实时采集建筑物内报警主机和消防设施(例如:水系统、风系统等)内信息,对于消防盲区部位和消防设施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 测管理,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传送到城市物联网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监控中心。中心对 所监测的各个部位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及时发现系统发生故障或报警的原因,并将 设备维护信息纳入大数据管理,实现建筑物全面的物联网大数据管理。通过物联网大数据

消防安防物联网解决方案

. 消防安防物联网解决方案 一、行业概述 1、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的消防监控系统基本上都是各单位独立选购安装、独立工作,很容易导致火灾信息漏报、迟报,报警设备出现故障没有及时恢复开通,对设备的故障更是无法评判、预测。 因此,打造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2、行业应用价值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以采用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已有的各种感知设备、视频采集设备等,将感知和采集到的大量现场信息,借助消防物联网网络层传输到消防指挥中心,再通过消防指挥中心的信息平台整理后进行辅助决策,通过消防指挥中心下发指令及时对灾情的消防处置,并结合消防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救援物资及救援装备的部署。 系统架构图: . .

二、智物联解决方案 、建筑消防物联网系统架构1 深圳智物联的消防物联网,是指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在此基础上搭建的消防信息数据平台,将传耳聪目明”24小时工作,并且变的“时代。通过消防安全信息中心的搭建,主要依靠物智能消防”统消防工作提升到“联网和云计算这两项核心技术。整个系统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如图: 、智物联消防物联网特点2 物联智通过物联网传输终端、深圳智物联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远程管控系统,这种消防相关人员与各地消防设施的沟通与对话,能终端实现物联网监控中心、将消防领域的人与物、物与物联系起来的网络就形成了消防物联网。 一体化的消防产品设备”—实时监控快速查询安装深圳智物联提供集“—检查—工程维保商三大建筑消防产品设施关联将消防主管、产品用户、信息化作业链,加强把对建筑消防产品设施的重视提到日常工作上,角色的职能融入到系统中,消防监督管理力度。 且分布在全国各深圳智物联针对建筑消防设备的生产厂商及运营商的客户众多,地,设备繁多、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很高等特点。智物联的物联网系. . 统平台以高标准、大容量、高稳定性特点获得客户高度认同。智物联物联网系统平台特征如图: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的生产技术

图片简介: 本技术介绍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该系统包括:社区环境安防子系统、家居环境安防子系统、门禁管控子系统和远程监控终端。设置社区环境安防子系统,能够实现对社区全方位监控,当遇到非法人员进入到监测区域时,可以进行准确定位并通过远程监控终端告知社区管理人员,保证社区环境安全;设置家居环境安防子系统,能够对社区内各住户的家居环境进行安全监测,并在家居环境不安全时,一方面通过报警单元进行报警,另一方面也会发送报警信息至远程监控终端和用户终端,不仅能够使安保人员及时赶到,也能够让住户通过用户终端了解到情况,以便及时应对;设置门禁管控子系统,可以对进出社区人员的身份进行管理,保障社区内住户安全。 技术要求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社区环境安防子系统、家居环境安防子系统、门禁管控子系统和远程监控终端,其中,所述社区环境安防子系统、家居环境安防子系统、门禁管控子系统均与所述远程监控终端通讯连接; 所述社区环境安防子系统包括:摄像模块、图像分析模块和第一输出模块,所述摄像模块设置有多个,其分别安装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其用于采集各自监测区域内的视频图像,并将采集的视频图像发送至所述图像分析模块;所述图像分析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视频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各监测区域环境是否安全,并在分析结果显示监测区域不安全时,经由第一输出模块输出该分析结果以及对应的不安全监测区域的视频图像至所述远程监控终端;

所述家居环境安防子系统包括:部署在小区各住宅内的家居环境安防模块,其中每个所述的家居环境安防模块携带有所在住宅的身份标签;所述家居环境安防模块包括:家居环境数据采集单元、家居环境分析单元、报警单元、第二输出单元和用户终端;所述家居环境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多个传感器监测节点和基站设备,多个所述传感器监测节点用于采集所在位置的家居环境参数,并将采集的家居环境参数发送至所述基站设备,所述基站设备汇聚各所述传感器监测节点采集的家居环境参数,经压缩处理后转发至所述家居环境分析单元;所述家居环境分析单元,用于基于接收到的家居环境参数,对该住宅内的家居环境安全与否进行判断,并在判断结果显示不安全时驱动所述报警单元进行报警,同时经所述第二输出单元将该判断结果输出至所述远程监控终端和用户终端; 所述门禁管控子系统包括:身份识别模块和门禁设备;其中,所述身份识别模块设置在所述门禁设备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监测节点包括:烟雾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甲醛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块为高清摄像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分析模块包括:人员检测单元、筛选单元、图像处理单元、特征提取单元和安全分析单元; 所述人员检测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人体形态模型以及采集的视频图像,判断监测区域内是否有人员闯入,若有人员闯入,则将包含有该人员的视频图像转发至所述筛选单元; 所述筛选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视频图像进行人脸检测,筛选出包含有人脸区域的目标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目标图像进行处理; 所述特征提取单元,用于从处理后的目标图像中提取表征该目标图像中人员身份的人脸特征数据; 所述安全分析单元,用于基于提取到的人脸特征数据和预存的社区人员的人脸特征数据进行比对,若比对结果显示该人员非社区人员,则表明该监测区域环境不安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包括:指纹采集单元、指纹处理单元、特征提取单元、身份识别单元、报警单元和第三输出单元; 所述指纹采集单元,用于获取进入社区人员的指纹图像; 所述指纹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指纹图像作降噪、分割处理; 所述特征提取单元,用于从处理后的指纹图像中提取表征进入社区人员身份的指纹特征数据;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 系统设计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报告名称: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班级组号: 指导老师: 组长学号姓名: 组员学号名字: 2017年3月17日 目录 一. 项目背景 (1) 二. 系统需求分析 (1) 1.方便的手持设备.............. .. (1) 2.摄像头.............. (1) 3.门禁.............. . (1) 4.空气质量检测.............. (2) 5.湿度、烟雾检测.............. .. (2) 6.远程控制.............. .. (2) 三.智能家居系统功能简述 (2) 1.智能安防系统 (2) 2.智能照明系统. (2) 3.智能电器控制系统. (2) 4.门禁系统. (3) 5.烟雾检测统. (3) 6.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3) 四.智能家庭平面图 (4) 五. 智能家居各系统原理图 (5) 1.智能安防与视频监控系统 (5) .设备组成 (5) .功能 (5)

.程序流程图 (6) 2.智能照明系统 (7) .设备组成 (7) .功能 (7) .程序流程图 (8) 3.智能电器控制系统 (8) .设备组成 (8) .功能 (9) .程序流程图 (9) 4.门禁系统 (10) .设备组成 (10) .功能 (10) .程序流程图 (10) 5.烟雾检测系统 (11) .设备组成 (11) .功能 (11) .程序流程图 (12) 6.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12) .设备组成 (12) .功能 (12) .程序流程图 (13) . 六.团队成员的分工安排 (13)

浅析物联网在安防应用与前景

浅析物联网在安防应用与前景 当前,“物联网”已悄然闯入我们的视野,围绕“物联网”的话题纷至沓来,物联网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而安防行业被视为我国物联网领域应用最早的行业之一。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安防技术与产品将在哪些环节起作用?他们的作用如何体现?在物联网时代中国安防行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在此,本文将结合当前中国物联网的实际发展,浅析物联网在安防中应用。 早在1999年,一位美国人就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 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而在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就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这才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而物联网最早进入中国也是IBM在2009年2月份发布的“智慧地球”战略会上。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今年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这是物联网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而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也受到市场青睐。 “物联网”吹响安防产业融合的号角 所谓物联网,从字面理解就是将物与物通过网络联系起来,这难免令人费解。比如像某位专家曾经解释的可以将一块牛肉和一个冰箱联起来,但是这有什么意义?其实其中蕴含的本质是针对物体的某些关键信息进行采集然后数字化,其过程完全类似与今天的互联网,与互联网不同的是物联网扩展了前端信息采集的范围,或者说是将我们身处的世界彻底的数字化了。除了信息采集部分,其余从架构到技术部分,也完全与互联网一致。 从产业角度看,物联网概念的提出可以被看作是IT产业对安防产业再度吹响融合的号角。不管是安防产业还是工业自动化,甚至是某个细碎的领域或专业的技术,一旦数字化,那么与之对接的就是一个标准的IP世界和一个完整的互联网结构,这同时也需要我们遵循数据中心、IP地址、数据结构等IT概念。相似过程十年前在IT产业和通信产业之间已经发生过一次,历时了五年时间,终于把独立的IT和CT融合成为ICT,而物联网,则是这个“故事”的再度延续。 “物联网”促使视频监控联网成必然 视频监控只是安防的其中一个领域,以往并没有融入系统、互联这些概念。但是近年来,由于平安工程、电力变电站、银行网点监控联网等对互联网需求的不断增长,打破了传统视频监控固守的狭窄领域、提出了全新的命题。 我们可以理解为:摄像头的本质就是信息的采集点,编码设备则是信息

物联网智能家居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物联网智能家居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随着物质条件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家庭安全和财产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许多家庭早早地安装了智能家居系统,既享受到快捷舒适、方便节能的智能生活,又在家中构建起一道立体防护网,即便身在外地也能拿起手机通过家中的智能视频时刻监视家中的一草一木,因此,本文就智能家居视频监控系统的解决方案做详细诠释。 一、入室盗窃案件居高不下 眼下,入室盗窃案件居高不下,且有向高档小区蔓延的趋势。许多小区看似安保措施得当,小区围墙高耸,保安定时巡逻,但偷盗案依旧让人头疼。尽管警方也加强打击力度,但收效甚微。据资料显示,目前仅有不到一成的家庭安装了具有简单的防盗报警器,但由于安装和维护不力,常常发生误报和漏报行为。 智能家居系统不仅提高生活品质,更能为家中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防盗屏障,保护家中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其中智能视频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用户人在外地,可以拿着手机看看家中的老人和小孩起居状态,看看孩子是否按时写作业,一旦遭遇歹徒非法入侵,还在第一时间为主人提供抓拍的场景图片,便于主人及时通知警方和社区保安,以及时制止犯罪发生,避免发生恶性案件发生。 二、智能家居视频监控特点 有的家庭安装了普通的视频监控,但这种监控有着明显的缺点,即需要有人长时间持续紧盯屏幕,容易导致看守人员视觉疲劳,注意力下降。根据研究表明,人眼紧盯屏幕22分钟之后,注意力就会大幅下降,远低于正常水平,此时人眼

只能察觉画面里不到5%的信息,因此实际使用时,无法达到真正意义上的7×24监控效果。 相比而言,物联传感推出的基于ZigBee的智能家居视频监控系统则不需要一直紧盯屏幕,当画面出现异常景象时,智能分析系统就会进行判断、分析,并予以确认,随后发出报警信号,从而避免了值守人员因长时间观看屏幕造成疲劳而降低注意力,提高了实际监控的效果,真正做到全天候监控。在发现入侵者之后可以自动预警,并通知摄像机自动锁定目标进行跟踪监控,形成视频跟踪和摄像机区域联防。这样,主人就可以随时掌握着入侵者的行踪,并在事发之前进行预防和控制,把损失降到最低。 三、智能家居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在家里安装安防监控设备,如:红外探测器,湿度报警、视频监控等报警设备。然而这些系统往往各自独立而且是通过电话线上传报警信息,经常发生误报,漏报等事情。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发生了入侵报警,也因为与警方联动不及时,造成犯罪嫌疑人偷盗后逃离,事后办案却很难。 ZigBee的智能家居视频监控系统,是基于智能、高清、网络化的理念搭建的视频监控云方案,采用积极主动的实时监控服务替代传统的报警系统,并通过更加有效和可靠的监控云方案,降低成本、简化视频访问和存储功能,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其支持ZigBee技术,可与所有ZigBee HA产品轻松连接,支持IEEE 802.11b/g WiFi无线网络,能够与基于ZigBee技术的智能家居产品配套使用。 智能家居视频监控平台具备较强的扩展能力和兼容性,用户能够通过网络从不同地点管理摄像机,只要拿起手机登录一个管理网页即可,可以远程、实时查

消防安防物联网解决方案

消防安防物联网解决方案 一、行业概述 1、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的消防监控系统基本上都是各单位独立选购安装、独立工作,很容易导致火灾信息漏报、迟报,报警设备出现故障没有及时恢复开通,对设备的故障更是无法评判、预测。 因此,打造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2、行业应用价值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以采用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已有的各种感知设备、视频采集设备等,将感知和采集到的大量现场信息,借助消防物联网网络层传输到消防指挥中心,再通过消防指挥中心的信息平台整理后进行辅助决策,通过消防指挥中心下发指令及时对灾情的消防处置,并结合消防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救援物资及救援装备的部署。 系统架构图:

二、智物联解决方案 1、建筑消防物联网系统架构 深圳智物联的消防物联网,是指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以24小时工作,并且变的“耳聪目明”。在此基础上搭建的消防信息数据平台,将传统消防工作提升到“智能消防”时代。通过消防安全信息中心的搭建,主要依靠物联网和云计算这两项核心技术。整个系统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如图: 2、智物联消防物联网特点 深圳智物联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远程管控系统,通过物联网传输终端、物联智能终端实现物联网监控中心、消防相关人员与各地消防设施的沟通与对话,这种将消防领域的人与物、物与物联系起来的网络就形成了消防物联网。 深圳智物联提供集“安装—检查—快速查询—实时监控”一体化的消防产品设备信息化作业链,将消防主管、产品用户、工程维保商三大建筑消防产品设施关联角色的职能融入到系统中,把对建筑消防产品设施的重视提到日常工作上,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力度。 深圳智物联针对建筑消防设备的生产厂商及运营商的客户众多,且分布在全国各地,设备繁多、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很高等特点。智物联的物联网系

建筑消防物联网远程管控方案

建筑消防物联网远程管控方案 一、行业概述 1、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的消防监控系统基本上都是各单位独立选购安装、独立工作,很容易导致火灾信息漏报、迟报,报警设备出现故障没有及时恢复开通,对设备的故障更是无法评判、预测。 因此,打造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2、行业应用价值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以采用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已有的各种感知设备、视频采集设备等,将感知和采集到的大量现场信息,借助消防物联网网络层传输到消防指挥中心,再通过消防指挥中心的信息平台整理后进行辅助决策,通过消防指挥中心下发指令及时对灾情的消防处置,并结合消防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救援物资及救援装备的部署。 系统架构图:

二、智物联解决方案 1、建筑消防物联网系统架构 深圳智物联的消防物联网,是指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以24小时工作,并且变的“耳聪目明”。在此基础上搭建的消防信息数据平台,将传统消防工作提升到“智能消防”时代。通过消防安全信息中心的搭建,主要依靠物联网和云计算这两项核心技术。整个系统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如图:

2、智物联消防物联网特点 深圳智物联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远程管控系统,通过物联网传输终端、物联智能终端实现物联网监控中心、消防相关人员与各地消防设施的沟通与对话,这种将消防领域的人与物、物与物联系起来的网络就形成了消防物联网。 深圳智物联提供集“安装—检查—快速查询—实时监控”一体化的消防产品设备信息化作业链,将消防主管、产品用户、工程维保商三大建筑消防产品设施关联角色的职能融入到系统中,把对建筑消防产品设施的重视提到日常工作上,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力度。 深圳智物联针对建筑消防设备的生产厂商及运营商的客户众多,且分布在全国各地,设备繁多、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很高等特点。智物联的物联网系统平台以高标准、大容量、高稳定性特点获得客户高度认同。 智物联物联网系统平台特征如图:

物联网在监狱管理中应用

物联网在监狱管理中的应用 期次:作者:姜华旺来源:信息化建设 监狱,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强制管理违法犯罪人员的场所。对服刑人员的管理,既要保障预警人员,也要保障服刑人员的安全。目前,虽然各监狱都建立起自己的安全防范系统,与信息系统进行了关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安防信息化,但监狱安防系统主要是以人看、物防为基础,这些系统不能对服刑人员进行有效的定位和管理,与监狱实际工作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呼和浩特第二监狱越狱事件、湖南德山监狱犯人刘宏凿墙后脱逃事件、安徽界首越狱事件等等,都集中体现了现在安防系统中存在的致命缺陷,即:没有从根本上抓住“人头”这个关键因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物联网的日益成熟,使得对服刑人员的定位管理、越界管理、车辆进出管理、行为识别管理,以及将各个安防系统进行有机整合等成为可能。 物联网的优势 物联网的突出特征是通过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采用多层协同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交互,从而提升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控制和管理。 构建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可探测包括电磁、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移动物体,大小、振动、速度和方向等周边环境中众多的现象,将传感器产生的信号转换为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号,再通过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和加工,使我们对被控制和管理对象的产生智能的感知。 与传统的安防网络相比,物联网组成的监狱安防网具有如下优势:

1、建设组网快捷 物联网的建设可以利用已存在的有线或无线网络进行数据的传输,可以整合目前现有的设备进行快速组网,因而,建设周期短,见效快。 2、安全预警及时 现有的安防系统按照现有监控巡视模式无法保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图像报警处理系统依然无法克服异常报警的滞后,并且受监狱特定结构限制无法做到准确报警,物联网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平台,能够实时监测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内的各种检测对象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网关节点,以实现复杂的指定范围内目标检测与跟踪。 3、预警信息完善 现有的安防系统,由于对信息无法有效量化关联,导致安防信息数据满足不了监狱管理的需要,如人员活动趋势、人员实时动态等。而物联网则避开了这一不足,和监狱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有效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和管理能力。 从物联网的系统构成来看,主要包括信息识别层、终端处理层及传输网络三大部分,其中信息识别层主要涉及RFID、二维码、传感技术及相关设备,终端处理层主要包括以手机、服务器为主的终端处理设备及相关的应用软件系统和数据库,而传输网络则以目前的通信网、互联网为主。

消防安防物联网解决方案

消防安防物联网解决案 一、行业概述 1、行业发展趋势 目前的消防监控系统基本上都是各单位独立选购安装、独立工作,很容易导致火灾信息漏报、迟报,报警设备出现故障没有及时恢复开通,对设备的故障更是无法评判、预测。 因此,打造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 2、行业应用价值 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以采用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已有的各种感知设备、视频采集设备等,将感知和采集到的大量现场信息,借助消防物联网网络层传输到消防指挥中心,再通过消防指挥中心的信息平台整理后进行辅助决策,通过消防指挥中心下发指令及时对灾情的消防处置,并结合消防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力量、救援物资及救援装备的部署。 系统架构图:

二、智物联解决案 1、建筑消防物联网系统架构 智物联的消防物联网,是指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可以24小时工作,并且变的“耳聪目明”。在此基础上搭建的消防信息数据平台,将传统消防工作提升到“智能消防”时代。通过消防安全信息中心的搭建,主要依靠物联网和云计算这两项核心技术。整个系统可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 如图:

2、智物联消防物联网特点 智物联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消防远程管控系统,通过物联网传输终端、物联智能终端实现物联网监控中心、消防相关人员与各地消防设施的沟通与对话,这种将消防领域的人与物、物与物联系起来的网络就形成了消防物联网。 智物联提供集“安装—检查—快速查询—实时监控”一体化的消防产品设备信息化作业链,将消防主管、产品用户、工程维保商三大建筑消防产品设施关联角色的职能融入到系统中,把对建筑消防产品设施的重视提到日常工作上,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力度。 智物联针对建筑消防设备的生产厂商及运营商的客户众多,且分布在全国各地,设备繁多、信息传输的及时性、准确性要求很高等特点。智物联的物联网系统平

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管理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管理服务系统解决方案

二、其他要求: (一)、为消防部门提供的服务 在30个联网社会单位安装相关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实现火警信息实时监控、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运行状态的实时信息,通过传输媒介发送到远程监控管理中心,具有信息采集、处理、转发、自查、显示等功能。其中火警具有最高优先级别,提供多种火警确认方式;随机查询值班人员在岗状态;提供视频联动接口及其它联动信号;与监控中心对讲功能;实时监测通讯线路,线路故障现场报警并记录;采用并行数据处理机可接收打印机信息;支持键盘、串口和远程遥控编程操作;黑匣子存储各类事件信息,存储报警过程。 (二)、为重点单位用户提供的服务 实现火警信息实时监控; 实现故障信息的及时警示,加强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 提供联网单位消防安全态势分析; 提供消防物联网数据远端WEB查询服务; 提供联网单位消防设施运行态势分析服务。 (三)、系统组成及设置 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系统由信息受理系统、信息查询系统、用户服务管理系统、信息终端系统、手机端APP软件五部分组成。 1、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管理中心——信息受理系统 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管理总中心及分中心可设置在消防支队或其它合适的部位,及时接收联网单位火灾报警控制器及消防水系统的各种状态信息并及时处理。 2、消防监督部门——信息查询系统 消防监督部门领导可实时通过外网登录信息查询系统平台,查看辖区的报警、故障等信息,并能生成年、月报表。

3、联网社会单位——用户服务管理系统 联网社会单位领导可实时通过外网登录用户服务管理系统平台,查看本单位的报警、故障等信息,并能生成月报表。 4、119调度指挥中心及消防大队或中队——信息终端系统 信息显示终端设置在119调度指挥中心及消防大队、中队,通过计算机局域网或数据专线与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管理中心进行数据通信,在第一时间接收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管理中心确认的火灾报警信息,及时调度出警救援。 5、用户或管理人员手机——手机端APP软件 手机端APP软件支持支持IOS及Android系统,可以实时接收现场设备的报警及故障信息。 (四)、系统结构、系统功能 1、信息受理系统功能 ⑴火警信息实时接收 当火警发生时,用户信息传输装置能够从不同品牌的火灾报警控制器上得到报警的详细信息,并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报警的级别和类型,然后把相关信息按照标准的协议发送到指定的报警服务器上。实时监控界面显示的内容包主要有报警信息编号、报警单位名称、报警单位联系人、联系人电话、网关编号、探头编号、探头说明、报警平面图、报警单位外观图、报警单位地图等内容,监控人员可以在实时监控的界面中直接打电话或通过视频语音对讲与报警单位联系人确认火灾发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用户对火警的反馈进行相关的处理。 ⑵火警历史数据管理 实时监控中的数据在管理员处理完以后会在实时监控中消失,数据会自动保存在火警历史数据管理中。火警历史数据管理能够显示所有已经收到的火警的相关信息,比如火警发生时间、地点、探头编号、处理人,处理结果等。 ⑶成灾火警数据管理 成灾火警管理模块可以把每次火灾上报的所有报警关联在一起,同时还可以把火灾的一些统计信息如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等数据事后进行详细的录入,这样系统就可以统计出各地详细的火灾发生情况。 ⑷故障信息自动接收

智慧建筑(园区)物联网解决方案白皮书

XXXXX智慧建筑(园区)物联网解决方案白皮书 一、物联网、智能建筑国内发展现状与瓶颈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的是将无处不在(Ubiquitous)的末端设备(Devices)和设施(Facilities)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集中展示的Cockpit Dashboard)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物联网的目的就是把网络技术运用于万物,组成“物联网”,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对人员、机器设备、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管理控制,以精细和动态方式管理生产生活,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从而改善人与自然关系。 在物联网概念被大众理解和接受以后,大家发现,物联网并不是什么全新的东西,上万亿的末端“智能物件”和各种应用子系统早已经存在于工业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建设物联网不可以对过去的建设成就推倒重来,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把新建的和已有的智能物件和子系统链接起来,实现应用的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和“管控营一体化”,为实现“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和谐社会服务,要做到这一点,物联网网关、路由器和平台软件及中间件软件将作为核心和灵魂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并不是说发展传感器等末端不重要,在大集成工程中,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和网络化,反过来会对末端设备和传

物联网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安徽科技学院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物联网概论及其应用》课程专业级班经济学122班姓名王尔宝学号2404120228 得分 考核方式论文考核题目物联网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主考教师王成付 内容摘要: 工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具有环境感知能力的各类终端、基于泛在技术的计算模式、移动通信等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可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工业的新阶段。物联网应用于企业原材料采购、库存、销售等领域,通过完善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了供应链效率,降低了成本。生产过程工艺优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线过程检测、实时参数采集、生产设备监控、材料消耗监测的能力和水平。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智能控制、智能诊断、智能决策、智能维护水平不断提高。钢铁企业应用各种传感器和通信网络,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加工产品的宽度、厚度、温度的实时监控,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优化了生产流程。 教师评语:

物联网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 在“应用引领产业发展”的感召下,物联网应用已经扩展到多个行业领域,包括安防、电力、交通、医疗卫生、工业控制、农业、环境监测、金融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其中基于低、高速传感网的太湖水质监测系统已投入使用;基于传感网的智能交通系统在流量监测、红绿灯控制、停车信息服务等方面已投入应用。 相对于互联网,物联网的盈利模式则还很模糊。在A股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了对物联网板块的炒作行情,主要集中在与物联网有关的电子元器件领域,如射频识别装置、感应器等等。而庞大的数据传输给网络运营商带来的机会以及对最下游的如物流及零售等行业所产生的影响还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观察。 在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中,GPS、红外传感等应用技术,目前在安防行业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应用划分为四大类型:传感器业务、移动定位、公共领域比较多的串口类业务和视频监控。安防具有广阔的行业应用需求,如交通、物流、零售、电力、金融、环保、医疗等。 在企业安防中,对振动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利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监测系统中,通过设置压力、温度等传感器,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电流、功率等数据进行检测、处理和分析,提供告警、维护功能。 随着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物联网安防工程的全面投入使用,让我们看到了物联网进入安防领域的步伐正在加快。 目前国内已有一些厂家投入物联网安防的研发,实现了物联网架构的安防系统,从终端产品到互联网安防平台及用户端接警软件的整体开发。该公司的一套新一代物联网安防系统是一款可以装在家庭、商铺、办公室、学校、医院、仓库等地方的网络安防系统,如红外、烟感、水浸、温度、煤气等报警传感器,并内藏高分贝警笛,一旦发生非法入侵、失火、水淹等意外情况,传感器向终端发出告警该终端对各告警信息进行处理,现场鸣笛告警,并实时抓拍照片和录像,然后把文字和图像双重报警信息上网发到主人的电子邮箱、手机,同时可报告小区的保安,以便用户及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用户可自主设定侦测的区域,一旦人或其它物体闯入这些区域,就会产生报警,同时抓拍照片和录像,解决了传统的安防产品误报率高、无法远程异地甄别报警信息有效性问题。 传感网是一个现有信息网络向物理世界的延伸,其前端包括了通信、安全、

物联网之安防

物联网飞速发展安防企业迎来新春 物联网简单概括和描述就是“物物互联、智能感知、物物互动、智慧处置”,从技术角度来说也叫传感网。2010年是中国物联网产业起步关键的一年。这年物联网产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正式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研究机构、企业联盟及应用推广机构遍地开花。在无锡、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福州、深圳、广州、重庆、天津等城市一大批物联网示范项目投入建设并广泛应用到了公共安全、环境监测、智能交通等十余个领域,物联网产业开始实现跨越式发展。 物联网行业概况 物联网的发展情况 目前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还是依托政策牵引。2010年1月4日,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国家传感网工程研发中心在太湖国家软件园正式揭牌,拉开了2010年物联网迅猛发展的序幕。2月工信部将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批准为物联网示范基地;“感知北京”示范工程首批项目在中关村签约。3月,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上海物联网中心在上海市嘉定区揭牌。4月,首届物联网应用峰会召开,工信部透露采取四大措施支持电信运营企业开展物联网技术创新与应用。5月,“中国RFID产业联盟(天津)基地”正式挂牌。6月,中国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在北京成立,以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研究和标准的制定。7月,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等60家单位加入国内首个物联网联盟,以推进物联网产业链完善、各方互利共赢共同推进物联网标准应用和大规模产业化。 2010年,在“感知中国”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政府、资本、产业等各个层面对物联网的高度关注,促进了物联网、传感网从一个概念向一个产业的成功转变。无锡市物联网的发展就是“感知中国”的一个缩影:一方面政策渐渐明朗,政府在财政、信贷等多方面对物联网的发展进行大力扶持,对于智能交通、环保监测、公共安全、工业控制、医疗卫生等领域

物联网安全防护框架的四大部分

物联网安全防护框架的四大部分 4月16日,2018RSA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作为全球网络安全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今年的会议吸引了约500家世界各地的信息安全产品供应商和4万多名业界人士参与,可谓是历年之最。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会议开始的第一天,著名软件公司微软就发布了一款新的安全产品Azure Sphere,主要用于保护IoT设备。 众所周知,物联网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物联网的设备数量早已大大超过了全球人口数量,而物联网领域也是众多软件和互联网公司全力争夺的商业资源。本次微软发布的全新安全产品,就是面向IoT制造商,通过内置连接,网络和Pluton安全子系统以确保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深圳云里物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72374)是一家专业的物联网(IOT)解决方案供应商,多年来一直专注于IOT领域的研发创新,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的IO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目前BLE蓝牙模块、蓝牙传感器、蓝牙解决方案、蓝牙网关等产品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 物联网安全框架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 一、认证(AuthenticaTIon) 认证层是整个安全框架的核心点,用以提供验证物联网实体标识信息,以及利用该信息进行验证。 在一般的企业网络中,端点设备都是通过人为认证(如用户名、密码、生物特征)来确定。但物联网端点不需要人为交互,射频识别(RFID)、共享密钥、X.509证书、端点的MAC地址或某种类型的基于不可变硬件的可信root等都能作为认证方式。 二、授权(AuthorizaTIon) 访问授权是控制设备在整个网络结构中的第二层。该层建立在核心的身份认证层上,利用设备的身份信息展开运操作。 当具备认证与授权后,物联网设备间的信任链就建立起来了,互相传递相关的、合适的信息。 目前用于管理和控制对消费者和企业网络访问权限的策略机制完全能够满足物联网的需求。而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构建一个能够处理数十亿个物联网设备的体系架构,并在该架构中建立不同的信任关系。 三、强制性的安全策略(Network Enforced Policy) 这一层包括在基础架构上安全的route并传输端点流量的所有元素,无论是控制层面、管理层面还是实际数据流量。而且它与授权层类似,外部环境已经建立了保护网络基础架构的协议和机制,并在物联网设备中运用合适的策略。

智慧社区+物联网解决方案【新型智慧智能方案】

智慧社区+物联网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对于社区建设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推动了智慧社区建设的进程,并给予了建设工程提供基础。而同时在物联网的加持下,智慧社区的建设可谓是更“智能”。下面,我们就通过智慧社区+物联网解决方案,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一、行业背景 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是政府服务具体体现的代表。可以说智慧地球由智慧城市组成,但智慧城市从智慧社区起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7.35%,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抓手,并强调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这充分显示了城镇化的重要地位。2014年5月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智慧社区建设指南(试行)》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智慧社区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架构与支撑平台、基础设施与建筑环境、社区治理与公共服务、小区管理服务、便民服务、主题社区、建设运营模式、保障体系建设等。但在加快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如老龄化现象严重、社区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文化娱乐设施无法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等。而智慧社区建设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给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添砖加瓦,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质量。 二、方案概述 “智慧社区”借助互联网、物联网,涉及到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网监控、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诸多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创新革命和信息产业浪潮的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信息通信(ICT)产业发达、RFID相关技术领先、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优良等优势,通过建设I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社区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面向未来构建全新的社区形态,实现“以智慧政务提高办事效率,以智慧民生改善人民生活,以智慧家庭打造智能生活,以智慧小区提升社区品质”的目标。 三、方案架构 该“智慧社区”解决方案,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网络通讯技术融入社区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实现从家庭无线宽带覆盖、家居安防、家居智能、家庭娱乐、到小区智能化为一体的理想生活。以信息化为驱动,推动社区生态转型,旨在通过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和开发建设模式创新,综合运用信息科学和技术、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社区范围内外资源潜力,建设生态高效、信息发达、经济繁荣新型现代化社区。 “智慧社区”要建设一个中心、构建三个体系、服务三个对象。一个中心:智慧社区综合信息服务中心;三个体系:智慧社区服务体系、智慧小区管理体系、智慧家庭安防体系;三个对象:政府、企业、居民。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安防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校园安防系统设计 王秀平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028 摘要:针对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增多的现象,提出了将RFID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技术等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校园安防管理之中,设计了包含RFID校园门禁系统、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和防火报警系统等多个子系统的整体化校园安防系统,有助于各类学校进行“平安校园”、“智能校园”的建设。 校园安防系统;物联网技术;RFID;无线传感器网络;ZigBee TP393A1002-4956(2011)08-0103-04 Design of campus security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Wang Xiuping  2010-10-20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资助(苏教师[2007]2号);江苏高 等职业技术院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项目资助(JH10-9) 作者简介:王秀平(1970-),男,江苏东台,工学硕士,副教授,无锡科技 职业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计算机教育、物 联网应用、智能控制. E-mail: wxpmasm@ sina. com

部或

[1]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

@@[1]冯文勇.关于地理科学专业野外教学实习的几点思考——以忻州师 范学院地理系野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例[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7, 23(2): 56-58. @@[2]段代祥,赵丽萍.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 [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5):109-111. @@[3]齐义山.高校成本控制问题初探[J].交通高教研究,2004(2):41-42. @@[4]童亿勤.野外实习安全问题探讨[J].实验室科学,2008 (2): 159-160. @@[5]张培林,刘清.交通运输专业虚拟实习平台的建设[J].武汉工程大 学学报,2009,31(9):72-77. @@[6]曾建超,俞志和.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1996. @@[7]龚建华,林珲.虚拟地理环境——在线虚拟现实的地理学透视[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汤跃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33. @@[9]邱隆伟.虚拟现实技术在地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教 育,2006(2):61-64. @@[10]刘家兴,蔡砥.基于Google Earth的“地理野外实习基地”数字化教 学模型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5):41-46.@@[11]李文航,龚建华.协同虚拟地理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实现[J].武汉 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8,33(3):289-292.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29(6):1-11. @@[2]中国射频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ER/OL].[2010-08-06]. http://www. most. gov. cn. 2006. @@[3] LEWIS F L. Smart Environments:Technologies, Protocols, Appli cations[M]//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New York[s. n. ],2004. @@[4] Bhaskar Krishnamachari . An Introduction to Wireless Sensor Net works[ER/OL]. [2010-08-07]. http://ceng. use. edu/~ bkrish na/. 2005. @@[5]崔莉,鞠海玲,苗勇,等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进展[J].计算机研究 与发展,2005,40(1):163-174. @@[6]任丰原,黄海宁,林闯.无线传感器网络[J].软件学报,2003,14(7): 1282-1291. @@[7]任秀丽,于海斌.ZigBee无线通信协议实现技术的研究[J].计算机 工程与应用,2007,43(6):143-145. @@[8]陈建新.基于ZigBee技术的校园防火报警系统设计[D].北京:北 京工业大学,2009. @@[9]李欣,王伟,贲睨烨.智能校园突发事件紧急预案可视化平台[J].计 算机应用研究,2009,26(9):3369-3371. @@[10]王东,张金荣,魏延,等.利用ZigBee技术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 [J].重庆大学学报,2006,29(8):95-97. @@[11]原羿,苏鸿根.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网络应用研究[J].计算机 应用与软件,2004,21(6):89-9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