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真相:2017网络与新媒体的关键概念 盘点学界关于”后真相“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案例分析

后真相:2017网络与新媒体的关键概念 盘点学界关于”后真相“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案例分析

后真相:2017网络与新媒体的关键概念 盘点学界关于”后真相“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案例分析
后真相:2017网络与新媒体的关键概念 盘点学界关于”后真相“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案例分析

后真相:2017网络与新媒体的关键概念盘点学界关于”后真相“的研究成果和相关案例分析

现代似乎很流行给普通词语加个前缀“后”来形容这个词语在当代发生了较大变化,产生了新的特点,例如,后现代,后冷战,后真相,后秩序,后西方,后工业化,后殖民等等,今天来讨论一下其中一个年龄还很小的词“后真相”,英文是post-truth.

1为什么是”后“真相关于后真相和post-truth本身,夏莹教授有自己的见解,“后(post)被附加在“现代主义”之前所构筑的“后现代思潮(post-modernism)其本意指一种彻底的思想断裂,同时也遗憾着面对这一思潮之观念的迷茫,但这一命名方式让以此方式命名的思潮都带上了理论的原罪:即所有附带post的明明都与“无可命名”的非确定性相关联。Post的命名方式是我们试图将新事物纳入到旧的解释系统之内的有效方式,尽管无法忽视这一新事件集合带来的新的境遇,但这一命名结果让我们在面对相关新事件时采取否定态度。其次post-truth直译应为“后真理”,我国学界讨论时转译为“后真相”其实包含对“真”的诉求层面发生了转换,真理不是真相。但牛津词典的解释形容的是客观事实被人的主观情感所干扰,这样看中文转译又很准确。所以命名的错位来自英文表述,对于特定情景的描述,是真相但是用词却

是truth真理。这一概念的流行是因为2016年两个黑天鹅事件,从事件中我们看到的是客观事实的消逝。所以与其说我们进入后真相时代post-truth,不如说我们进入了后真实

post-facts,后客观post-objective的时代。2”后真相“文献”数“读通过在知网,Taylor &Francis Online,SAGE Journals 搜索关键词,发现与“后真相”和“post-truth”相关的文献大多是发表于2016,2017,2017最多,在此之前几乎没有相关文献。”后真相“的概念虽然是2016年流行起来的,但是在西方它的诞生最早要追溯到1992年Steve Tesekkür在《Nation》上发表的一篇文章《Post-truth and Its Consequences: What a 25-Year-Old Essay Tells Us about the Current Moment, the Nation》。2016年流行之后才在中国学界有了相关研究。在知网检索出2016相关文献5篇,2017有110篇,之前年份没有相关文献,最早一篇文献是来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12.15发表的《美国民主在“后真相时代”能存活吗?》,本期我们选择了来源期刊为核心或CSSCI的31篇论文来梳理下中国学者对“后真相”这个词的研究成果,然后把理论和我们对最近发生的社会事件的相关分析结合。这几十篇文献的主题是围绕“后真相”的产生,发展,影响,内涵等方面进行研究,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后真相时代给新闻带来的挑战国际新闻报道;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价值的标准;中国新闻业;真新闻;舆论引导2.后真相时代一些概念发生了

变化事实核查;修辞术博弈;谣言;别样公共性和新秩序;共享视角3.后真相时代媒体的参与社交媒体的乖张;社会抗争的假新闻;治理假新闻的实践和创新4.对后真相的研究后真相产生的社会根源和引入中国的意义;后真相政治此外这些文献中常提到的一些概念:事实核查;新闻专业主义;民粹主义;虚拟公共空间;公共领域;过滤气泡;群体极化;信息茧房;回声室;网络社群;纠偏效应;证实性偏差;诉诸情感;坏的主观性;反智主义;历史书写;受众心理;事实查验;后共识文献中提到的案例:乌克兰危机,利比亚内战,美国总统选举,川普twitter治国,印度入侵中国洞朗地区游客日本旅游偷走酒店马桶盖,罗尔借女儿病情营销,大妈碰瓷,上海姑娘除夕夜逃离江西农村,安徽女大学生扶老人被讹,成都女司机被打

3“后真相”的概念Post-truth首次出现是1992年Steve Tesekk ür在《Nation》上发表的一篇文章《Post-truth and Its Consequences: What a 25-Year-Old Essay Tells Us about the Current Moment, the Nation》,文章联系了水门事件,伊朗门事件,批判海湾战争中美国政府操纵媒体,为了国家利益只报道政府希望民众看到的内容,进而让美国大众“作为一个自由人,自由地决定我们要生活在一个后真相的世界”,强调了政府与媒体合作制造共识。之后在2004年,作家Ralph Keyes在他的书《The Post-truth Era: Dishonesty and Deception

in Contemporary Life》中使用了后真相时代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社会不存在真实与谎言的清晰界限,还有第三种“模糊的陈述”介于真实与谎言之间,并且人类可以通过这种模糊的陈述挑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进而迎合民众的情绪。同时他还揭示了美国政治选举的新动向是通过网络舆论影响或

操控民意的“后真相政治”。2010年,大卫·罗伯茨将“后真相政治”视作一种新的政治文化,即“媒体报道,公众舆论和政策讨论完全脱钩”。虽然“后真相”自出现起一直有学者讨论,但是从来没有哪一年像2016年这样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因为2016年发生了两个黑天鹅事件,英国脱欧和川普赢得美国大选,令“后真相”和“后真相政治”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1.牛津词典(2016):陈述客观事实对民意的影响力弱于诉诸情感和个人信念的情况。It is defined as an adjective relating to circumstances in which objective facts are less influential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than emotion appeals.2.《纽约时报》(2016)把“后真相”定义为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客观情况。3.《经济学人》(2016)文章《Art of the Lie》认为后真相其实展现了这个新时代的一个核心问题;真相没有被篡改,也没有被质疑,只是变得很次要了。4.维基百科没有post-truth的解释,可能因为这个词最开始就是用来描述政治文化的。Post-truth politics is a political culture in which debate is framed largely by appeals to

emotion disconnected from the details of policy, and by the repeated assertion of talking points to which factual rebuttals are ignored. Post-truth differs from traditional contesting and falsifying of truth by rendering it of 'secondary' importance.5.维基百科中文认为后真相政治解释为一种政治文化,也是当今国际出现的一种新趋势,指忽视真相,不顾事实的委婉说法,把它当作趋势而不是问题更加危险。将后真相看作新常态会让新闻媒体丧失存在价值,值得警惕。6.《后真相政治时代》(2016)中威廉·戴维斯认为事实权威已经衰落了很长时间,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更危险的后真相政治时代,真相不再是被扭曲或者受到争议的对象,而是它本身已变得不再重要,个人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围绕自己的观点和偏见来做出判断。4”后真相“相关概念和现象A.“后真相”政治1.在形成民意方面,相比情感与个人信念,事实或真相无足轻重。2.倘若需要,可以直接捏造事实或真相。3.谎言败露却无政治代价,反而可能大获政治红利。后真相政治兴起的动因:1.全球化为其兴起奠定了经济基础,造成国家内部不平等,贫富悬殊,两级分化。2.民粹主义直接催生了后真相政治。事实必须服务于和服从于立场。3.社交媒体为后真相政治兴起提供了便利的技术条件。社交媒体的流行使事实来源多元化,每个用户都可以就任何问题发声,不同渠道有不同诉求,不同诉求有不同的利益,事实和真相在众声喧哗中隐而不现。

社会文化方面,后现代理论掏空了现代政治文明的哲学根基,为后真相的兴起做了必要的思想准备。(王金林,2017)B.媒体和'后真相'时代的关系是什么呢?

社交媒体乱象是后真相时代的主要推手,其颠覆媒体固有价值观的行为突出地表现为以下:一是被商业逻辑主宰的社交媒体界面充斥着谎言和假新闻。二是社交媒体没有社会责任,在虚拟公共空间,人们为换取点击率不断降低底线,发布你想知道的内容来迎合原有观点,加强偏见,导向极化社会,由此导致更严重的社会异化。由于社交媒体天然的传播属性,比严肃的事实报道,以惊惧愤怒或惧怕为情感色彩的消息总能得到更广泛传播,中立客观的报道难得到共鸣。符合既定口味的大量同质化信息将人们包在过滤气泡中,不明事理的人看到的内容越多,自身越偏执,造成群体非理性情绪不断蔓延强化。(陈龙,2017)

C.“后真相”产生与滞后性

传统是没有传播就没有事实,事实化的过程必须建立在时间的滞后性基础上,只有滞后性才能有事实的选择和核实。后真相就是建立在后事实基础上的扯淡文化。互联网时代滞后性消失,所有消息都能实时同步。新媒体的技术赋权使用户获得发声权利,成为‘传受过渡体’,新闻线索采集者身份构成发生改变,信息数量急剧增多。只有对一个话题进行持之以恒的调查和讨论,消息来源才可能持续增多,带来事实

的最终筛选。过去坚持的新闻工作的实质是用核实进行约束的原则在直播压力下逐渐让位,新闻核实在时间上压缩,从新闻生产环节上被取消,专业媒体进行核实的资格动机也受到质疑。(南塬飞雪,胡翼青,2017)

D.'后真相'与'后秩序'后真相成为一个问题,在于后真相作为一种体系外的力量,对既有的秩序体系构成了威胁和挑战,有可能使艰难建立起来的现有秩序进入一种失序,无序的后秩序状态。后真相力量自身或假借操纵利用了后真相的某种力量,所直接瓦解和挑战的是现有体系的知识神圣性,知识合法性,通过质疑现有体系所建构的已有真相的真实性,通过还原所谓的真相背后的真相,通过追求所谓更真实甚至细节真实的背后真相,让人们对现有体系所建构所尊重的知识,真相道德伦理信仰信念等产生质疑和怀疑。指向的是一种没有得到反思和确认的未来,其发泄的是对现有秩序的不满,导向的是对现有秩序的瓦解,而不是新秩序的建立。(陈忠,2017)

E.“后真相”给新闻专业主义带来的危机和新闻价值的改变

新闻专业主义在后真相时代存在的危机就是公众不再以真相作为自己观念和行动的起点,代之以体验诚意和狂欢。受众不关心真相,甘愿陷在变动不安的情绪和立场的狂欢中不可自拔,在没有事实依据前提下不负责任地发表意见。今天的受众不适合被继续假定为具有足够信息素养和理性的思

想者,而是分散的,懒于自行思考的个体。“新闻游牧者”以自我为中心,在多个平台间切换,找到需要的新闻。推送感兴趣的新闻内容的算法沉浸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忘记了真相。反转新闻很少人思考自己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并没留下教训。(南塬飞雪,胡翼青,2017)新闻价值之变:1.时新性向实时性转变。2.显要性向实用性转变。3.接近性向亲近性转变。(关注信息和人的关系和算法,回声室效应)4.

趣味性向媚俗性转变。(易艳刚,2017)

5”后真相“的理论解释F.如何用传播学理论解释“后真相”时代的新闻乱象?

强大影响理论(杨彩·本克勒&伊桑·扎克曼):以布莱巴特新闻网为代表的右翼新闻网站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信息体

系内海量传播误导信息,主导了整个大选的议题走向和舆论生态。大选期间美国媒体的传播生态是严重不均衡的。缺乏多样性平衡性的传播生态造成的直接结果是信息流动性的

减弱,右翼媒体变成内部一致,相对隔离的过滤气泡和回声室,社群内部的受众持续受到同质化信息反复出现形成的累积效应、共鸣效应与遍在效应的影响,对议题的认知出现了一致性的偏向,借助于社交媒体平台被联接为一个具有强烈归属感和排他性的内群体。信息系统是封闭的、单一化的传播生态,失去了纠偏效应。有限影响理论(雅各·尼尔森、亨特·艾尔科特&马修·詹茨科):假新闻并没有传统媒体

评判的那样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阅读。获取假新闻的受众也不会被过滤气泡阻隔而处于封闭的信息环境中。假新闻的读者也是真实信息的受众。但是受众转发假新闻的热情远远高于真实信息。它的规模小于真实信息,但在社交媒体上产生的影响很显著。亨特·艾尔科特和马修·詹茨科发现社交媒体是假新闻最主要的源头但不是受众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证实性偏差理论(费尔·门瑟):在求证不确定的观念时,人们更倾向于默认其真实性而不是证伪。人们存在认知吝啬特征,即人们总希望能保存自己认知的能量,减少认知的负担。倾向于相信能让自己感到舒服的信息或者说与既往认知相符合的信息。因此受众在接触到假新闻的时候首先判断的不是它的内容是否准确,而是是否与自己既有认知接近。社交媒体的野火效应和回声室效应的双重作用下,“自净”和“纠偏”只是善意的期望。在假新闻反复被转发的过程中,一种被扭曲的集体记忆在悄然形成,记忆塑造内群体身份,内群体身份再强化证实性偏差,形成恶性循环。(史安斌、王沛楠,2017)新媒体增加了普通受众个体在信息传播中的选择权,即用鼠标投票的权利。信息选择过程中的两种心理机制:1.确认偏误,指人在搜集信息时会受到自己已有信念或假设也就是先验信念的影响,人们偏向支持自己的成见,猜想,并选择性的回忆,搜集有利细节,忽略矛盾的资讯,并加以片面诠释。2.认知捷径,面对复杂情形时需要作出判

断,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将全部可得的信息纳入决策,而依赖于头脑中现成的框架,背景,利用简单类比或归因的方式得出结论。这里的受众不是一群具备足够信息素养和认知理性的独立思想者,而是被视为分散的懒于自行思考的个体。(王舒怀,2017)

6'后真相'与中国网络舆论就中国的现实来说,因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勃兴,传媒和政治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大众政治时代就此到来。基于技术和社会的双重逻辑,大众政治在我国当下的社会背景中主要以舆论形式发挥影响。(李良荣,2015)也因社交媒体的影响,中国新闻传播事件也呈现出“后真相”的特征。舆情反转,指随着事件的细节,过程逐步明朗,舆论焦点开始转移,网民质疑,批驳或同情的对象不断发生变化甚至反转。中国网络舆论场的后真相特征:成见在前、事实在后;情绪在前、客观在后;话语在前、真相在后;态度在前、认知在后。(李良荣、张盛,2012)传统时代,新闻机构致力于报道事实,虽然无法完全再现事件本身,但以追求真实性和客观性的职业守则成就了新闻媒体第四权力的

地位,随着行业不断发展而衍生的行业规范和媒介伦理为每一位新闻人划定了报道红线,即报道真实。技术的发展在重塑媒体报道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

占据的主导地位,社交平台的出现赋予了每一位公众发布信息的权力,在整个传播链条中,媒体不再是唯一的传播者,

而受众也不再是固定的接收者。人人能发声也导致了信息环境的混乱,胡泳教授曾这样描述道,“描述客观事实在形成舆论方面影响较小,而诉诸感情和个人信仰会产生更大的影响”,此为后真相时代。“事实查验的传播失灵表现了新闻业职业控制与公众参与之间的矛盾与张力”,后真相时代下事实的意义发生了偏移,公众对情绪化的语言深信不疑,新闻专业主义面临极大的挑战。2016年11月8日,共和党唐纳德·特朗普击败民主党希拉里·克林顿出任了美国第58

届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推特治国,讽刺新闻界制造假新闻的总统。同年6月份,英国在某些政党和团体的主张下,通过全民公投退出了欧盟,令人费解的是,在成功退出欧盟之后,部分英国公众在社交媒体表示对这一决定感到后悔,并发出是否可以重回欧盟的疑问。两件事件拥有部分共同的特点,公众舆论中鲜见理性客观的声音,多为情绪化和强调个人理念的话语,这正对应了后真相时代的部分特质。2004年,作家凯伊斯在提出“后真相时代”一词时曾阐述道,“人类不只拥有真相和谎言,还有一堆模棱两可的说辞,既不能算作真相,又不能回归谎言。不过精明的人类已经为篡改真相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不会像从前一样为此感到有罪、焦虑和羞愧。”

7”后真相“与江歌案信息技术的更新带来了传播形态的变化,也参与了后真相语境的形塑。近期“局面”就“江歌案”

发布了25个短视频,重新引发了公众对该案的关注,江歌因为刘鑫和陈世峰的感情纠纷被杀害,该事件中击中公众情绪痛点的是刘鑫及其家人对江歌母亲避而不见等反应,江歌因刘鑫而死,作为闺蜜的刘鑫态度恶劣,甚至恶语伤人,说出“再出这种新闻,我就停止协助警察”,“是你闺女命短,跟我有什么关系”等带有攻击性的话语更是加剧了公众的愤怒。在案件尚未调查清楚之前,大量的观点绕过事实发声,如咪蒙发布的《刘鑫江歌案,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一文将公众的愤怒推向顶峰,该文字里行间传递出“让人下跪”的情绪,拒绝理性的话语方式,热衷于情绪化表达,文章探讨的重点在于刘鑫到底锁没锁门、刘鑫与陈世峰是否存在不正当关系、刘鑫在江歌遇害后依然快乐生活等,严重偏离案情本身。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大V在舆论场中扮演着推波助澜角色以外,社交平台冗杂的信息量覆盖了中性的讨论,公众挟正义之名进行道德绑架,讽刺“理中客”实际上冷漠的表现。网友@不要和我抢安琪表示“希望网络暴力早点逼死她”获得了20000的点赞量,网民@何玉华mm认为“全国人民判处刘鑫死刑,立即执行”,诸如此类的言论比比皆是,公众的负面情绪通过技术转移了公众的注意力,模糊了关于该案件的关注焦点,即陈世峰作为凶手本身。社交网络为普罗大众提供了平台,人人都是议题的设置者和推动者,从而加大了主流媒体议程设置的难度,淹

没了理性的声音,人们只相信与个人理念相契合的话语,而非真实客观的话语。不仅是媒介赋权,媒体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当行为也催化了公众的愤怒情绪。“局面”的25个短视频为公众呈现了江歌母亲与刘鑫之间的矛盾,采访中江歌母亲讲述了在江歌遇害后的痛苦生活,刘鑫避而不见和言语攻击,并且表达出希望刘鑫能当面道歉等,然而报道中展现的矛盾并非主要矛盾,“闺蜜害死江歌,毫无悔意并且幸福生活”的叙事模式启动了公众的道德评价机制,刘鑫是否罪该万死成为了判定案件审理是否成功的核心标准,“局面”未曾就杀人凶手与受害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真正的杀人凶手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公众将自身代入刘鑫与江歌的闺蜜关系之中,就“闺蜜”的“不讲义气”、“不两肋插刀”宣泄着自己的不满,仿佛自己就是江歌本人。对比由南方周末报道后引发公众讨论的“刺死辱母者”案件,公众的舆论的焦点则在于欢母亲在受到此种侮辱时是否致使于欢陷入危险境地,于欢杀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该案件引发了公众关于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之间的界限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律完善的进程,这得益于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新闻专业主义,警惕煽情报道,铁肩担道义的同时也努力还原真相,不因所谓的“正义感”而模糊报道焦点,这正是刑事案件报道过程中媒体所应该坚守的原则,在后真相时代到来之际,真相显得尤为可贵,新闻媒体存在的核心价值是将真

相传播至公众,激浊扬清,使公众不被虚假信息和煽情报道所迷惑。“后真相”在中国的研究从2016年才起步,目前成果还不多,基于“后真相”时代的新闻进行研究的也不太多,主要是在“后真相”这个词基础上研究假新闻、谣言、舆论等内容,跟现实发生的的一些新闻事件也很少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虽然“后真相政治”本身发源于西方,但是现在中国的很多新闻事件报道和大众的舆论都反映出明显的诉诸于

情感和信念而不是真相和事实的倾向,这到底是不是中国的“后真相”时代来临的表现现在我们也不能下定论,关于这个词传入中国后的内涵是不是有变化我们也不能确定,因为现有研究关于“后真相”的概念界定都还在沿用国外文献的内容,我们期待学界今后能有更多更成熟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1]胡泳. 后真相与政治的未来[J]. 新闻与传播研

究,2017,24(04):5-13 126.

[2]南塬飞雪,胡翼青. 后真相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危机[J].

青年记者,2017,(16):12-14.[3]陈龙. 修辞术博弈:“后真相时代”的政治传播症候[J]. 探索与争鸣,2017,(04):18-21.[4]陈龙. 从美国大选看后真相时代社交媒体的乖张[J]. 传媒评

论,2017,(01):22-23.[5]张灿灿. “谣言时代”会否否极泰来[J]. 青年记者,2017,(04):95.[6]刘扬. 趋势或问题:围绕“后真相”一词的思考[J]. 青年记者,2017,(06):20-22.[7]易艳刚. “后真相时代”新闻价值的标准之变——以“罗尔事件”为例[J]. 青

年记者,2017,(04):17-19.[8]史安斌、王沛楠. 作为社会抗争的假新闻——美国大选假新闻现象的阐释路径与生成机制[J]. 新闻记者,2017,(06):4-12.[9]张华. “后真相”时代的中国新闻业[J]. 新闻大学,2017,(03):28-33 61 147-148.[10]王舒怀. 后真相时代:谁动了我的“事实”——基于移动互联网传播技术特征的分析[J]. 青年记者,2017,(06):9-11.[11]夏莹. “后真相”:一种新的真理形态——兼与吴晓明、汪行福等教授商榷[J]. 探索与争鸣,2017,(06):66-69.[12]王秋菊. 后真相时代的舆论特点、引导难点及建议[J]. 青年记

者,2017,(06):22-24.[13]李良荣. 传播革命下“新解释框架”建构[J]. 人民论坛,2015(7),33-35[14]李良荣、张盛. 互联网与大众政治的勃兴——“新传播革命”研究之一[J]. 现代传播,2012(3),29-31轮流主编:李彦鸽终审:张小强

2017社会热点论据:不文明旅游

导语:近日,一则谴责游园不文明行为的帖子引发广泛关注。网友发出4张醉石林被喷上红色涂料的照片。照片显示,醉石林的景观石上被喷上了“陈志成”、“沧海桑田掀巨变造就嶙峋乱石山”等字样。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不文明旅游的论据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近日,一则谴责游园不文明行为的帖子引发广泛关注。网友发出4张醉石林被喷上红色涂料的照片。照片显示,醉石林的景观石上被喷上了“陈志成”、“沧海桑田掀巨变造就嶙峋乱石山”等字样。这些字的落款都有陈志成的名字,且日期均为2016年9月1日。涂的都是最有名的景观,均位于险峻处,据悉,此人还在周口店其他地方涂过鸦! 每逢节假日,一些游客的任性不文明行为成为网友关注的热点话题。梳理盘点发现,有人在著名景点涂鸦,在长城砖墙上刻字留念,还有人闯入机场跑道拦飞机……这些任性的行为等等,这些让人闹心的行为,为假期着实“添堵”。 据悉,事后涂鸦者主动致电黄山店村委会主动承认错误,并且表示会将这些字迹清理干净。涂鸦只是逞一时之乐,留下的不可能是“名垂青史”,只会留骂名,对美的东西为啥一定要留下自私的印记? 首先,从自身做起。每个游客的言谈举止,决定着自己在别人眼里是怎样一道风景。这些在景区暴露的一桩桩、一件件“丢人事件”,折射出的是长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缺乏“公共”文明意识、不顾及他人、缺乏诚信等陋习。旅游不止是休闲,也是一种交流、学习,是“照镜子”,这面镜子可以让我们更加文明出游,严格要求自己,不随地吐痰,涂鸦,破坏生态环境,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规定等。 其次,信用相应机制的建立。针对不文明出游行为,在景点乱画乱刻等等,健全机制,需要景区先提出反馈意见,经旅游委核实后,可在旅游不文明行为信用记录上公示。景区自身加强管理的同时,增派巡逻人员,监视这极个别的“老鼠屎”。此外,还应设置警示教育牌,“告诉游客这里是保护景区,不能随便乱涂乱画等。 侥幸的心理“老鼠屎”们,很多时候,并不是法律没有约束力,街上吐口痰都有法律管着,破坏文物、自然景观、公共财物,在这么重要的地方乱涂乱画怎么可能没有法律约束。抱着即使图了画了也监控不到也找不到的侥幸心理。所以文明出游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放松身心的同时,也请记得带上文明的行囊。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文明论据素材:“一带一路”丝路精神 2.文明的论据素材:礼让斑马线 社会热点论据:不文明旅游 4.论据素材:地铁上的不文明现象 5.有关文明礼仪的议论文论据 6.文明的论据素材:别让“八卦”太喧嚣 7.议论文论据素材:涵养文明 8.有关文明的论据素材:让座 9.文明社会论据: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10.文明的论据素材西湖水清不为泳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自我评价求职简历自我鉴定 个人简历

姓名 性别:男/女出生年月: XX大学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20XX届XX方向XX学士 联系方式:139-xxxx-xxxx 电子邮件: 期望从事职业:出版/发行、媒介经理/主管、媒介策划/管理、电子商务(点击来智联招聘搜索想要的工作) 自我评价:喜欢编辑工作,拥有灵活地工作时间安排和方便的办公条件;对计算机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熟练使用FrontPage和DreamWeaver、PhoteShop等网页制作工具。诚实正直、稳重乐观,对待工作严谨认真,刻苦耐劳、注重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性格积极稳健、乐观向上,逻辑思维能力强,对事物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见解常有独到之处。 20xx.9~20xx.7xx大学xx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xx学士 学分绩点(GPA) x.x (满分x分),院系/班级排名第x 连续四年获得校奖学金 所获奖励: 20xx年获得院级“三好学生” 20xx年 xxxxxx大学“优秀毕业生” 20xx年获得校级“学生团干部” 20xx年荣获校级“三好学生” 20xx年xx项目项目负责人 课题:xxxxxx 项目描述: 工作职责: 工作业绩:

20xx年xxxxxx项目项目组成员 课题:xxxxxxxx 项目描述: 工作职责; 工作业绩: 20xx年x 月—20xx年x月xx报社旅游板块软文编辑实习 主要工作:负责媒体购买流程和广告客户服务,报纸广告购买流程和客户管理;搜索全国各个旅游景点信息进行整合,关注国家颁发旅游文件。了解到了我国的旅游景点丰富多彩,多样的旅游主题,各个群体所喜欢的景点。适时地编辑各个景点信息 20xx年x 月—20xx年x月xx传媒公司网站编辑实习 主要工作:负责专题策划、稿件采写、栏目组稿、网站后台管理等工作,主要是对数据的更新。在前台,主要负责学生的登录,注册和修改,以及部分页面设计。深刻体会到相信团队合作才可能把项目做到最好 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6)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 快速浏览英语专业文件及书籍,撰写英文文件,用英语与外国人进行交谈 国家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 熟练使用电脑浏览网页,搜集资料,熟练使用office相关办公软件,熟练使用photoshop 普通话 普通话等级证书一级甲读写能力精通优秀的听说能力 本专业证书 记者证 (备注:该简历模板为智联招聘按照不同专业一般特征进行编写,仅供参考,使用时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智联招聘不对因使用此模板而造成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简历模板,点击进入简历模板

新媒体直播技术与传统直播的对比及发展

网络的普及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广播电视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17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4.3%,网络用户数量为7.51亿,其中手机网络用户规模达到7.24亿人,占网民总数的96.3%,手机上网比例持续提升,相对于2015年年底提升6.2个百分点。 CNNIC《报告》指出,新闻依然为最高频应用之一。这样的网络环境给新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新媒体是相对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一个新形态,是媒体发展中产生的一个新的形势,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微信、微博等,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PAD、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视音频服务。 CNNIC《报告》同时指出,近1/4用户使用网络直播,截至2017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共3.43亿,占网民总体的45.6%。新媒体的兴起给广大广播电视用户带来不仅是形式更是服务方式上的改变,使广大用户充分利用空余及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掌握信息,享受视音频服务。因此如何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当前乃至未来需要共同探讨的课题。新媒体直播,是我们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上所作的重大突破,在保障内容资源的同时实现直播的及时性、移动性。 1 传统直播与新媒体直播 传统直播历时已久,直播技术成熟,突发事件、重大活动及各大晚会的现场直播为广大电视观众呈现了完美的视觉盛宴,让人们不出

门便知天下事。传统直播主要依赖便携式卫星传输系统flyway或者卫星车将拍摄信号进行卫星传输,在现场定好机位架设摄像机(大型活动直播需要摇臂系统),将拍摄现场画面的SDI信号汇聚到现场切换台或者转播车后,通过卫星实时传回到台内卫星接收器,再接入播出总控矩阵,以实现直播。传统直播在拍摄设备尤其是传输方式上,对当时的位置、天气有较强的依赖性,且操作复杂,使用及维护成本高。具体如下。 1)建设、使用、维护成本高。卫星接收及相关音视频处理设备造价高昂,大都千万以上;卫星租赁费用高,一般按小时计费,每小时几千元,每次的直播活动加上前期调试、演练等都会有几小时,直播下来总费用超过万元;后期的维护与保养需要长期投资,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2)卫星设备的使用经常受天气、位置的影响,导致无法连通,影响正常直播。 传统直播的操作复杂性与电视终端的不可移动性,使直播在时间及空间上受到了限制,存在需要架设各种大型设备、不能回放的缺陷,缺乏灵活性。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新媒体直播也迈进了历史的舞台,实现了在PC、手机、PAD、网络电视等终端的网络直播。它的出现为直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其结构简单、小巧便携、易维护、低成本,适用于在各种环境下移动新闻直播,可对重大赛事、会议等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现场报道,并支持跨区域的多点应用,成为卫星转

广告学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差异

广告学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差异 进入新世纪以来,数码相机的快速普及,让全民摄影的时代到来,让人人皆为记者成为可能。同时,以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日渐瓜分着传统媒体的市场。而在传统媒体市场,摄影记者在新闻摄影报道中占据着主要的位置,他是信息的重要传播者,在社会舆论监督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那么,在新媒体时代的形势下,摄影记者该如何调整自身的定位,以寻求更大的发展呢? 新媒体时代的图片传播现状 依托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的传播优势,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记者。信息发布者遍布世界各地,其数量远非传统媒体可以企及。在上世纪末,各省市都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强调视觉成为报纸激烈竞争的主要手段。各大都市报相继推出《视觉周刊》、《影像》、《镜像》等摄影报道栏目。然而好景不长,进入新世纪后,数码技术的普及速度令人瞠目,短短几年,人手一机已不是神话。首先,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往往由于专职摄影记者的缺席,拍到现场第一张照片的是使用小型相机或手机的市民,紧接着专门的拍客应运而生。例如《都市快报》开辟了“快拍快拍”摄影专栏,专门刊发读者来稿;《新快报》视觉新闻形成了“城市快镜”与“手机部落”并存的局面。特别是“手机部落”栏目的设立,追求“人人做记者,拍摄身边事儿”,结合编辑思

路、虚假图片控制、话费奖励政策等综合手段,让百姓参与新闻监督、行使话语权,体现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民主,实现了新闻图片的时效与报网互动。在新媒体时代,摄影记者在信息的时效性以及广泛性方面的优势已越来越少。对于预先计划好的活动事件,摄影记者固然可大显身手,但对于突发事件则显得力不从心从事件的发生到媒体做出安排,再到摄影记者赶往现场,其间必定耗费一定时间,而事件现场却可能拥有几乎无处不在的信息发布者、目击者,他们在事故现场用相机、拍照手机等移动终端在第一时间发布消息。如xx年7月的伦敦地铁爆炸案,事后在电视上播出的爆炸场面多为事故现场目击者手机拍摄的视频。新媒体的信息发布者在信息的清晰度及质量等方面也许还难以与专职摄影记者匹敌,但单从信息的广泛性及时效性而言已经完超摄影记者,这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颇有魅力。 但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中,并不意味着摄影记者将被淘汰。以新闻的时效性为例,从报纸到广播电视再到网络新媒体,时效性的渐进印证了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对新媒体的解释:“所谓新媒体是相对的,‘新’相对‘旧’而言……广播相对于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于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于电视是新媒体。”既然电视、广播以及网络都未曾取代报纸,那么依附于新媒体的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完全取代不了摄影记者。 摄影记者的不可替代性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6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学科门类(专业代码) 文学(050306T)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致力于培养能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开展信息采集、策划、传播,兼具新媒体组织运营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各类网络与新媒体机构从事媒介内容创意与制作、媒介项目策划与运营、媒介用户研究、媒体推广与策略优化等工作。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网络与新媒体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系统的运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进行内容制作和营销传播的基本技能,了解网络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概况,受到系统化、专业化的技能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网络新媒体专业基本理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健康的人格修养和心理品质以及扎实的职业技能。 2.具备牢固的专业思想,系统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掌握一门外语;掌握并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新媒体基础知识与应用技能。 3.既懂得传播规律,也懂得市场规律;具备对当今互联网业和数字传媒业运营的整体性、综合性把握的能力;具备将知识转化为创意、策划和执行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在专业领域内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与整合能力;具有在IT、传媒领域和相关的文化传播行业策划、推广、运营的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国防基本知识,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合格要求。 5.除完成专业教学活动的各项规定外,非专业素质学分不低于20学分,具体要求按照《宁德师范学院大学生非专业素质学分认证办法(试行)》(宁师院〔2013〕58号)文件执行。 四、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为四年,最长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六年。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媒体创意方向).doc

2017年招生专业介绍 1、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媒体创意方向) 本专业主要以网络与新媒体领域所需要的专业的职业化的媒体创意人为培养目标,学生毕业后适宜到相关媒体的创意、研发、策划等部门工作,也可以从事信息采编及设计制作等工作。 主干课程: 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创新思维训练、媒体创意导论、图形创意、视听语言、视觉传播、媒介融合、多媒体信息设计、在线新闻编辑、新媒体创意实务、广播电视创意与策划等。 2、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新媒体网络经营方向) 当今已进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这不仅是传媒转型的趋势,而且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互联网+”和新旧媒体融合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网络与新媒体是新闻传播学科的新兴专业,我校是全国最早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本专业的学校之一,于2010年开始招生。本专业旨在培养立足新媒体、面向新经济、具备信息传播能力和经营管理潜力的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学生就业范围广泛,可以进入传媒、互联网机构的内容、产品、市场、运营等各条业务线,也可进入政府、企业从事与新媒体有关的工作,并逐渐成长为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 一、培养特色: 1、专业突出,本专业围绕网络与新媒体的新业务、新规律,沿着新媒体内容和产品运营、新媒体互动营销、新媒体产业经营管理三个核心的专业方向,创新性的开设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专业主干课程,并且不断打造完善; 2、全能培养,本专业依托我院的多学科基础,注重创意、设计、商业、技术、数据多种观念与能力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全能型人才; 3、强化实践,本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媒介》杂志、手机电视台、大数据实验室、新媒体终端实验室、互动营销案例库、产品设计工作室等实践教学和科研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笔记 第一章 1.1四次传播革命 文字 印刷术国家>公民 电报 互联网 变化:传播媒介 传播结构 传播方式 传播观念 传播文化 传播效果 1.2新传播革命的本质 ①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 人人是记者;监督 ②“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③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1.3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 去中心化: ①原因:互联网技术特点 传播资源泛社会化 传播权力全民化 ②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 再中心化: ①原因: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 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 表现: 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 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 “强关系”“弱关系” 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 1.4新传播革命的挑战 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 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 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 精英“冷眼旁观”普通民众“一点就燃” 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 自由主义,新左派,民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新消费主义 4.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 理论:福柯“全景监狱”少数人看多数人 意义:安全(信息,一时形态) 政策推行 措施:可操作的“解释框架” 1.5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 “全球化”与“个人化” 时代背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杂糅。 现代性特征:全球化(整体性的社会化大生产) 后现代性特征:碎片化(个人对于体制的和个人生存状态的觉醒) 即:吉登斯“意向性” 问题:中国媒体面对现状怎么办? 即:媒体转型措施。 第二章:互联网、新媒体与新技术 2.1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类比移动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 2.2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 2.3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1.硬件设备终端划分 ①计算机 ②手机与便携式电子设备 ③数字电视机 *户外LED 2.软件属性分 ①web1.0

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306T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网络新闻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能力,能在新闻媒体网站、商业网站、政府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网络新闻采编和网络产品运营工作或新媒体传播管理相关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为适应新媒体技术和市场的发展,要求学生系统学习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理论,熟悉新媒体的内容策划和制作,掌握新媒体传播技术。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新闻学、传播学和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全媒体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和专题制作技能; 3、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产品策划和推广技能; 4、具备全媒体素养和整合沟通能力; 5、具备适用的外语及计算机能力。 三、所属学科、专业类 所属学科门类:文学 所属专业类:新闻传播学类 四、学制和学位 基本学制4年,实行3~6年弹性学制。 文学学士学位。 五、核心课程(核心知识领域)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媒体概论、全媒体新闻采写、网络新闻编辑、新媒体评论、新媒体广告、新媒体策划与创意、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网络调查与统计分析、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 六、课程结构及毕业学分要求

七、培养方案执行说明 1、课程学分的计算方法如下: (1)非集中周教学课程学时学分规定:理论课程、实验课程按16学时计1学分;体育每学期计1学分。 (2)集中周次教学课程学时学分规定:校内实践(含课程设计、综合实践项目、军训等)1周计1学分、16学时;校外实践(含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综合实习等)1周计1学分、不计学时;毕业实习计4学分、毕业设计(论文)计6学分。 2、课外创新实践包括社会调查、科研训练、学科竞赛、 志愿者服务、职业技能证书(要求至少获得一个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等,由学生自行安排完成,其学分由教务部、学工部组织认定。 3、新闻学专业实行“三学期制”,即在每学年的第一学期、第二学期之外,增加一个“第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306T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类别:新闻传播学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标准学制:4年适用年级:xx级 所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业负责人:裘新江 方案制订人:裘新江、卢晓辉、王国杰方案审核人:孔刘辉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宽口径、融合性、应用型”为导向,以“一专多通、以通结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校企合作3+1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富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当代社会各行业数字信息化、移动互联融媒化与产业化发展需要,掌握新闻传播基础理论与网络与新媒体基本应用技能,通晓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政策与法规,具备全媒体融合信息化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从事新媒体信息采编、策划与传播、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新闻及新数字媒体、广告策划公司、门户网站、通信公司、网络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网络相关的编辑、记者、网管、产品经理、广告策划、宣传助理、文产创意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网络与新数字媒体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网络编辑记者、网络管理、网络产品助理等相关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与基本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并富有创新精神。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2.具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网络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具有网络传播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宣传策划与管理等专业技能。 3.了解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新媒体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现代网络传播技术;掌握一门外语。 4.具有调查研究的能力;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实事求就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5.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素质能力要求实现矩阵如表1所示。 三、主干学科 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国语言文学 四、课程体系 (一)专业核心课程: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传播学、新闻学概论、网络新闻实务、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数字出版概论、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网站运营与管理。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

研究·技术与艺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 摘 要:近年来网络技术得到快速的发展与普及,我国现在已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获取所需信息已经成为人们信息获取的主要途径。计算机网络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迅速地改变了传播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前有必要结合网络新媒体的内涵、特征,就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新媒体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寻求更加科学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传播;互联网;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TP3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34(2017)07-102-02DOI:10.19483/https://www.doczj.com/doc/8b2884873.html,ki.11-4653/n.2017.07.035 ■文 / 刘苏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与不断更新,网络对人们产生越来越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新媒体的应用也逐渐地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最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举世瞩目,间接促进了互联网新媒体的产生、进步与发展。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对人们获得信息、交换信息和消费方式等从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有效的促进,改善了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丰富了人们生活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产生的作用和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新媒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互联网新媒体的内涵及特征 1.1互联网新媒体的内涵 互联网新媒体是以网络作为主体平台进行信息资源的传播,运用数字技术等通过互联网、电脑和手机等终端向大众提供服务并传播信息[1]。它与传统媒体有着很大的区别,其改变了传统媒体向大众传播信息时的单向传播模式,新媒体可以实现互动双向的传播模式。互联网新媒体能够真正将信息、技术与媒体融合在一起,使信息的传播途径得以拓宽,同时将图像、声音与文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无疑形成了对传统互联网媒体的有效创新。 1.2互联网新媒体的特征 1.2.1形式的多样化 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随着网络技术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社会各界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性在不断增大,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获得自己需要的各种信息,所以,这就要求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性和融合性也要越来越强,使其服务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此外,随着网络针对性服务的不断增强,网络新媒体的服务也向专业化发展。网络新媒体技术逐渐走进了大众的生活中,多种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使网络新媒体更具有个性化特征,在得到普遍使用的同时,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紧密,信息服务也更具针对性,网络新媒体形式多样化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1.2.2发展的融合化 目前,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呈现出融合化的特征,宽带等其他媒介的加入使网络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越来越迅速[2]。随着现在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宽带、手机的使用需求也越来越广泛,人们开始利用互联网新媒体从事着各种活动,购物、查询信息、发表言论或者表达自己的想法。手机4G网络的投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网络资源融合化的速度,因此,更多的用户选择使用移动互联网和网络新媒体,这也使网络资源得到了更高的使用率。如微博、微信等APP新媒体的网络应用更加广泛和便捷。 1.2.3使用的普遍化 近几年,伴随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共同关注。为了丰富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体验,其更新与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其发展趋势体现了普遍化的特征。尤其是国内各大网络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他们不断运用新的促销手段,为用户使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创造了条件[3]。这样,不但使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范围得到了有效的扩大,而且使互联网新媒体的使用呈现出普遍化的特征。 2.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对互联网新媒体的影响分析 2.1对信息内容结构的影响 几年前,互联网信息的传播大部分是依靠文字进行的。这时的互联网媒体的作用还未显现出来。伴随计算机网络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网络视频技术,特别是在线视频技术也得到了更快的发展。网络信息传播方式也更趋向于直播化、图像化和声音化。这给信息传播内容的结构也带来了很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划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50306T 学科门类:文学 专业类别:新闻传播学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标准学制:4年适用年级:xx级 所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业负责人:裘新江 方案制订人:裘新江、卢晓辉、王国杰方案审核人:孔刘辉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宽口径、融合性、应用型”为导向,以“一专多通、以通结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采取校企合作3+1培养模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富有社会责任感,适应当代社会各行业数字信息化、移动互联融媒化和产业化发展需要,掌握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和网络与新媒体基本应用技能,通晓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政策和法规,具备全媒体融合信息化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能够从事新媒体信息采编、策划与传播、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可在新闻及新数字媒体、广告策划公司、门户网站、通信公司、网络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与网络相关的编辑、记者、网管、产品经理、广告策划、宣传助理、文产创意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网络与新数字媒体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网络编辑记者、网络管理、网络产品助理等相关职业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并富有创新精神。 1.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掌握网络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具有网络传播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宣传策划与管理等专业技能。 3.了解我国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新媒体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现代网络传播技术;掌握一门外语。 4.具有调查研究的能力;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5.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6.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创新创业能力,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名词解释,4个*5分 简答,4个*5分 论述2个*15分 分析应用,材料做题,2个*15分 ●第一章 1.新传播革命的本质(p2) 答:第四次传播革命将宪法赋予公民的言论自由通过“自我赋权”落到实处。互联网赋予公民以传播权力,实现传播的权利向传播权力的转移,这是新传播革命的本质内涵。 ①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②“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③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2.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p4) 答:“去中心化——再中心化”,是第四次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去中心化”,是指互联网技术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技术,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取向。“再中心化”是指网络信息离散后又重聚的特征。 ①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②社会关系洗牌,重构行动中心 ③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3.新传播革命带来的挑战(p7) 答:①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由报纸、广播、电视引领百年的传媒业态正在经历重大转型。 ②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就传播媒介构建的舆论场来看,中国正从曾经的传统媒体一元空间、固定渠道的单向传播,走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双重话语空间并存、复杂多向的传播格局。 ③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多元思潮的泛滥使得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造成当前“噪声四起”的局面,也使得政府的执政环境复杂化。 ④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新传播革命带来执政环境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政府处在了全民全时空的“全景化围观”中。 ●第二章 1.新媒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p17) 答:概念:新媒体,是伴随着互联网发展,以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为主要支撑,以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新媒体形态。 基本特征:①数字化是新媒体的显著技术特征 ②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本质传播特征 ③超时空是新媒体的外部效果特征 2.新技术的发展趋势(p27) 答:①数据化:数字技术走向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是互联网的关键支撑技术,也是新媒体的显著技术特征。 ②智能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从web1.0到web3.0;具有更多空间、更强安全的下一代互联网,将不断满足人类对互联网的各方面需求。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一、专业简介 山东政法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学校重点培植的特色专业。教育部年批准设置本专业,次年开始招生。本专业以学生的就业面向和继续深造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出发点,依托学校雄厚的法学资源,主要面向党政机关、网站、新媒体公司、广告公司以及其它企事业单位、部门,培养、输送熟悉网络与新媒体传播规律、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网络与新媒体人才。 二、培养目标 在以“精专业、融法学、广学识、强实践、多面向、重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丰”型特色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的支持下,培养具备新闻学、传播学知识底蕴,通晓新闻传播政策和法规,熟悉大众媒体运作机制,具有较高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素养,熟练掌握新媒体应用技能,善于综合运用多种媒介手段进行整合传播,能够在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新媒体及内容的管理、策划与传播,新媒体营销,新媒体研究,网络舆情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信息传播人才。 三、培养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热爱传媒事业,具有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具备扎实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了解国内外媒介发展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具备一定的学科拓展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能力; .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网络与新媒体策划与创意、前端设计与开发、网络与新媒体运营、用户界面交互设计、移动应用产品设计、网络舆情数据收集与分析等专业工作所需要的基本专业知识与技能; .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意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具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能力; .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有基本了解; .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身体素质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胜任从事本专业范围内各项工作的要求。

网络与新媒体复习资料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一、人类社会的四次传播革命 1.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2.印刷术发明 3.电报发明 4.互联网相关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媒体勃兴 二、新传播革命的本质 1.信息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 2.“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3.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三、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一)去中心化(是指互联网技术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技术,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取向) (二)再中心化(是指网络信息离散后又重聚的特征) 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 2.社会关系洗牌,重构行动中心 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 四、新传播革命的挑战 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 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

4.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 五、互联网发展的两大支点:“全球化”“个人化” 时代背景: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杂糅 现代性特征:全球化(整体性的社会化大生产) 后现代性特征:个人化(个人对于体制的和个人生存状态的觉醒)六、计算机诞生的标志 计算机诞生的标志是-阿帕网,1983年TCP/IP协议成为美国互联网的标准通信协议,整个世界开始普遍采用这一系统结构,这标志着全球互联网的正式诞生 七、新媒体的基本特征 1.数字化(数字化是新媒体的显著技术特征) 2.交互性(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本质传播特征) 3.超时空(超时空是新媒体的外部效果特征) 1994年,世界上第一个门户网站Yahoo!,我国的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均在1998年前后相继成立。 web2.0时期的网络应用是“一对多”与“多对多”并立,出现了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形式,互动性加强,内容生产包括信息交互与行为记录。 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1.数据化:数字技术走向大数据时代 2.智能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从web1.0到web 3.0 3.移动化: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3G(5G)

2017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盘点

2017全国两会热点话题盘点 2017年03月13日11:00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分享到: ? ? ? ? ? 早春时节,“两会时间”再度开启。《网络舆情》杂志对相关专题进行评论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部长通道”等成为舆论关注的热题。 政府工作报告催生多个热词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催生“热词” 在互联网舆论场中传播,今年也不例外。“万众创新”“新官不理旧账” “节用裕民”“僵尸企业”等,在舆论场被援引次数较多。从舆情热度指数来看,GDP增长目标、改善民生、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围绕政府工作报告的三个舆论焦点。 人民日报、中国政府网的微博、微信,在第一时间总结了全国两会的十二大新词,包括“蓝天保卫战”“居住属性”“数字家庭”“数字经济”“全域旅游”“河长制”“海绵城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

“清单管理制度”“国家公园体制”“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从传播数据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蓝天保卫战”“居住属性”等新词最热,受到各群体关注,成为新晋网红。另外,“蓝天保卫战”最受20岁以下群体关注,“居住属性”更受女性群体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文本首次印上二维码,“扫一扫”纵览执政数据,网民热赞传播创新彰显治理创新。此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出炉”过程也是舆论焦点所在。《每日经济新闻》评论,报告收集整理了1270条反馈意见,还广泛开展了网上调查,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新京报》评论,李克强总理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新”“实”“精”“活”等七点要求。 年收入12万元以下不交个税? 3月7日,有两位官员谈到个税,引发热议。一位是财政部部长肖捷,在记者会上提到几点考虑,“适当增加与家庭生计相关的专项开支扣除项目。比如,有关’二孩‘家庭的教育等支出……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减轻纳税人的负担”。至于大家关心的提高免征额,肖捷说,将进行综合测算,确定是否提高免征额,该提高就提高。另一位是刚刚履新的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黄奇帆,在审议财政预算报告时建议,将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从45%降低至25%。次日,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发布文章《年收入12万以下不交个税,这事儿靠谱吗?》,迅速登上各个网站首页,并在自媒体上广泛传播,引发网民热议。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代码050301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2017级本科生执行)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备互联网思维,系统掌握信息传播基础理论,深刻领会网络与新媒体传播基本规律,熟悉网络与新媒体传播相关专业技能,能够适应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新媒体内容公司、电子商务公司、公关公司、调查咨询公司等机构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毕业生能力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修养,政治立场坚定;具备敬业爱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以及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具有较强的专业审美能力。 2、了解新闻传播理论前沿及新媒体发展动态,掌握网络等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熟悉新媒体特性,具备新媒体受众群分析能力,能从事新媒体策划,精准运用新媒体。 3、具有敏锐的洞察力,熟练掌握网络数据跟踪调查、分析、数据挖掘技术,擅长网络舆情分析与舆论引导,能从事网络资讯管理。 4、掌握并熟练新媒体传播技术,具备文字、图片、影视、动画等全媒体资讯采集、设计、制作、编辑、发布技能。 5、具备较强的市场分析与市场营销能力,能运用网络等新媒体工具制定网络营销计划,开展网络营销活动,促进企业、品牌、产品资讯实现网络传播,促成电子商务的有效实现。 6、普通话、英语和计算机水平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 三、支撑学科 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类 二级学科:传播学

四、毕业学分要求 五、专业核心课程 1.传播学(48学时/3学分) 2.广告学(56学时/3学分) 3.新闻学概论(48学时/3学分) 4.网络与新媒体概论(48学时/3学分) 5.中国新闻事业史(48学时/3学分) 6.新闻采访与写作(122学时/6学分) 7.网络社会学(56学时/3学分) 8.新媒体营销(48学时/3学分) 9.新媒体产品策划与创意(32学时/3学分) 10.多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40学时/2学分)11.新媒体艺术(56学时/3学分) 12.网络与多媒体技术(56学时/3学分)13.信息可视化(56学时/3学分) 14.媒体信息数据挖掘(40学时/2学分) 六、专业特色课程 1.跨文化传播研究(48学时/3学分) 2.网络传播发展史(32学时/2学分) 3.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32学时/2学分) 4.数字出版学(32学时/2学分) 5.游戏设计(40学时/2学分) 6.非线性编辑(40学时/2学分) 7.新媒体创意工作坊(40学时/2学分) 七、实践环节(必修+选修) 必修实践环节(30.125学分,包含在课程中的必修实践环节合计164课时) 1.大学体育I-IV (128课时/4学分) 2.军事训练(2周/1学分) 3.广告学(16课时/0.5学分) 4.网络社会学(16课时/0.5学分) 5.新闻采访与写作(52课时/1.625学分) 6.新媒体艺术(16课时/0.5学分) 7.网络与多媒体技术(16课时/0.5学分)8.信息可视化(16课时/0.5学分)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四次传播革命 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印刷术 电报 互联网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新媒体勃兴 变化: 传播媒介 传播结构 传播方式 传播观念 传播文化 传播效果 第二节新传播革命的本质 一、信源蜂窝式高速膨胀,保障知情权回归。大众媒介固定信息源;媒介权力;人人是记者;监督 二、“自媒体”即时化传播,促进表达权回归 三、全面信息监管失效,“权利”上升为“权力” 第三节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 去中心化---再中心化 1、去中心化是指互联网技术本质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技术,具有天然的反中心倾向。 原因: 互联网技术特点 传播资源泛社会化 传播权力全民化 结果:国家组织与治理能力受到挑战 2、再中心化是指网络信息离散后又重聚的特征。

原因: 信息过量,公民寻找代理人 互联网打破原有组织结构,重塑行动,话语,舆论中心 3、“去中心化——再中心化”表现: 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精力旺盛,拥有广泛社会资源,具有公共关怀 2.社会关系重新洗牌,重构行动中心。“强关系”“弱关系” 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打破主流媒体的单一话语空间,重塑一个新的依托于网络的“公共舆论”中心。二元:虚拟与现实,官方与民间,公民行动与高层决策 第四节新传播革命的挑战 1.传媒新业态,新闻生产经营大变革 新媒体优势:时效性,互动性,传播手段多样性 改变:内容生产者,提供者,媒体信息分发渠道,受众的媒体接触,消费习惯,技术 →传播范式,传播规则,内容生产方式,分享范式,消费方式。 需求:融合性,跨平台性,创新性 2.双重舆论场争鸣,舆论极化难控制 传统媒体舆论和网络舆论 精英“冷眼旁观” 普通民众“一点就燃” 3.多元思潮涌现,主流意识形态受冲击 自由主义, 新左派, 民粹主义, 狭隘民族主义, 新消费主义 4.全新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 理论: 福柯“全景监狱”少数人看多数人

2018年两会热点话题预测篇

2018年两会热点话题预测最 新篇 2017年两会热点话题预测 目前,山东、江苏两省的省级两会正在举行,在此之前,全国已有28个省份召开了今年的省级地方两会。观察各地的政府工作报告,民生部署依然占据主要篇幅,包括教育、环境、医疗、住房等等,各地纷纷就民众关切的问题,列出今年的民生目标。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如何改善? ——北京推药品阳光采购天津拟提高住院报销比例 作为民生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受到民众高度关注。中新网记者注意到,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提高住院报销比例、推进城乡居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问题被不少地方政府列入了今年的工作计划。 北京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全面实施医药分开,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推进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同时要大力推行药品阳光采购,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大医院与社区用药衔接。 而今年天津提出了“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高到800元,住院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的目标。 在医保制度衔接方面,湖北省提出要全面实施统一的城乡居

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加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治等各项制度有效衔接,确保实现城乡居民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河南明确要完善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试点,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 2015年6月18日晚上11点,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幼儿园门前,300名家长熬夜通宵排队,为了给孩子争取一个入园名额。 入园难问题如何缓解? ——多地提出将新建、改建幼儿园 全面两孩政策去年落地后地图,对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不小挑战。今年,新建、改建幼儿园成为不少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 例如,天津市今年的目标是新建和提升改造城乡幼儿园100所,完成200所义务教育学校达标建设。 宁夏明确要新改建农村幼儿园220所,实现1500人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提高4个百分点。 除了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部分地区家长的经济负担也有望进一步减轻。例如,青海今年就提出,要取消义务教育学校社会实践及校外活动收费项目,将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提高50元。 养老床位能否满足需求? ——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上海拟增7000张公办养老床位 来自民政部的统计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22亿,这一庞大群体的养老问题也成为民生领域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