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0集中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的评价体系

010集中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的评价体系

010集中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的评价体系

介绍

集中供热是一种经济、安全、节能的供热方式。然而,在使用中,由于系统设

计不合理,操作不当,导致供热能效低下,浪费能源,甚至造成环境污染和生命财产损失。因此,需要建立适合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运行评价体系,切实提升供热系统的能效水平,达到经济、环保、安全的三合一目标。

节能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集中供热系统节能运行水平的重要工具。根据供热系统运

行的特点和现状,可以建立以下评价指标体系。

供热质量指标

供热质量是集中供热系统的基本属性。评价供热质量的指标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热效率:用于衡量系统的能效水平,热效率越高,能源利用率越高。

•供热温度:用于衡量系统供热的温度稳定性和温度调节能力。

•供热压力:用于衡量供热系统输热、泵送等工艺的运行状态。

•供热时间:用于衡量系统的供热时间,以满足用户的供热需求。

能耗指标

能耗指标是反映集中供热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可以包括以下方面:•能耗总量:用于衡量系统的总体能耗水平。

•单位面积能耗:用于衡量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随着建筑面积增大,单位面积能耗应越来越小。

•单位采暖面积能耗:用于衡量供热系统对采暖需求的能源利用效率。

环保指标

作为一种热能供应方式,集中供热系统不应该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需要建

立以下环保指标:

•污染物排放: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

•废水排放:用于衡量集中供热系统的废水排放情况,以保证环境污染指标符合要求。

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是反映集中供热系统经济效益的指标,可包括以下方面:

•运行成本:以用电量、耗热量、机组功率等为主要指标,用于反映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水平。

•寿命周期成本:用于衡量供热系统的建设、维护、更新等全寿命周期成本。

节能运行评价体系的建设

节能运行评价体系的建设需要全面、科学、可操作的技术支持。可采用以下步

骤进行评价体系的建设。

1.识别问题。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识别出存在的问

题。

2.建立指标体系。根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立与实际相适应的指标体

系。

3.设置评价标准。针对建立的指标体系,确定相应的标准值和评价方法。

4.发布数据。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公开优秀的数据,激励企业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能力。

5.持续改进。根据公开的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不断推进评价体系的完善和优化。

集中供热系统是一种重要的供热方式。建立合适的节能运行评价体系,可以有

效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升集中供热系统的能效水平,达到经济、安全、环保的目标。同时,需要不断改进体系,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程中,推动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 城市集中供热是一种以集中供热站为核心,通过热网向城市居民提供热水和供暖的热 力供应方式。它具有供热效率高、供热质量稳定、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等优点,但也存在 能源浪费、热损失、能耗高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的节能降耗效果,以下 是一些常用的节能降耗措施: 1. 优化供热站运行:合理调节热网的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区 域的需求进行调整,减少热损失。采用先进的调节阀、自动控制系统等设备,提高供热站 的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行能耗。 2. 加强管网维护管理:定期检查和清洗热水管道,防止管道堵塞和热损失。根据供 热需求的变化,合理调整管网的布局和设计,缩短供热距离,减少输送热量的损失。 3. 提高用户热能利用效率:倡导用户节约能源的意识,采用节能型供暖设备,如高 效节能锅炉、太阳能集热器等,减少供热系统的能耗。设置合理的温度控制器和计量计费 系统,鼓励用户控制室内温度,避免能源的浪费。 4. 推广热电联供:将热网络与电网相结合,通过余热发电和热电联供技术,提高供 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将供热站与发电厂、工业企业等紧密连接,利用余热进行供热, 减少能源浪费。 5. 采用高效节能设备:选择节能型锅炉、换热器、泵站等供热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余热回收技术等先进设备,减少能源的消耗。 6. 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测: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系统,监测供热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能 源消耗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和能源评估,优化供热系统的运行方式,降低能源消耗。 7. 加强能源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居 民参与节能活动,减少能源浪费。加强对供热企业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节能意 识和管理水平,推动城市集中供热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取上述节能降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 浪费和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城市的供热条件和实际情况可 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施节能降耗措施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调整。

010集中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的评价体系

010集中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的评价体系 介绍 集中供热是一种经济、安全、节能的供热方式。然而,在使用中,由于系统设 计不合理,操作不当,导致供热能效低下,浪费能源,甚至造成环境污染和生命财产损失。因此,需要建立适合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运行评价体系,切实提升供热系统的能效水平,达到经济、环保、安全的三合一目标。 节能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集中供热系统节能运行水平的重要工具。根据供热系统运 行的特点和现状,可以建立以下评价指标体系。 供热质量指标 供热质量是集中供热系统的基本属性。评价供热质量的指标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热效率:用于衡量系统的能效水平,热效率越高,能源利用率越高。 •供热温度:用于衡量系统供热的温度稳定性和温度调节能力。 •供热压力:用于衡量供热系统输热、泵送等工艺的运行状态。 •供热时间:用于衡量系统的供热时间,以满足用户的供热需求。 能耗指标 能耗指标是反映集中供热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可以包括以下方面:•能耗总量:用于衡量系统的总体能耗水平。 •单位面积能耗:用于衡量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随着建筑面积增大,单位面积能耗应越来越小。 •单位采暖面积能耗:用于衡量供热系统对采暖需求的能源利用效率。 环保指标 作为一种热能供应方式,集中供热系统不应该给环境带来污染。因此,需要建 立以下环保指标: •污染物排放: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量。 •废水排放:用于衡量集中供热系统的废水排放情况,以保证环境污染指标符合要求。

经济指标 经济指标是反映集中供热系统经济效益的指标,可包括以下方面: •运行成本:以用电量、耗热量、机组功率等为主要指标,用于反映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水平。 •寿命周期成本:用于衡量供热系统的建设、维护、更新等全寿命周期成本。 节能运行评价体系的建设 节能运行评价体系的建设需要全面、科学、可操作的技术支持。可采用以下步 骤进行评价体系的建设。 1.识别问题。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识别出存在的问 题。 2.建立指标体系。根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立与实际相适应的指标体 系。 3.设置评价标准。针对建立的指标体系,确定相应的标准值和评价方法。 4.发布数据。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公开优秀的数据,激励企业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能力。 5.持续改进。根据公开的评价结果,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 不断推进评价体系的完善和优化。 集中供热系统是一种重要的供热方式。建立合适的节能运行评价体系,可以有 效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升集中供热系统的能效水平,达到经济、安全、环保的目标。同时,需要不断改进体系,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程中,推动节能减排事业的发展。

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探讨

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探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建设密度越来越大,能源消耗量也随之增加。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的取暖需求,集中供热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集中供热系统中,换热站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源的消耗量。对换热站进行节能运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换热站是集中供热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它负责将热源中的热能传递给用户端,实现供热目的。换热站在运行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因此如何降低换热站的能耗,提高其运行效率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换热站节能可以从节约能源入手。换热站采用燃煤、燃油等能源进行供热,因此在能源的选择上可以优先考虑清洁能源,比如天然气、地热能等。这些清洁能源不仅燃烧效率高,而且排放少,对环境的影响小,符合现代城市绿色发展的要求。 换热站节能还可以从设备的选择和运行管理上入手。在换热站的选型中,可以优先选择能效较高的设备,比如采用高效节能的换热器和循环泵等设备。在设备的运行管理上,可以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减少设备的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在换热站的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调节和优化换热站的运行参数,比如调整流量、温度等,来降低系统的能耗。 换热站节能还可以从技术创新和智能化管理入手。当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换热站节能技术也在不断创新,比如采用新型的换热技术、控制技术等来提高换热效率。可以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分析、智能控制等手段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从而降低能耗。 换热站节能还需要从运行监测和用户管理入手。通过对换热站运行过程的监测,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和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复,避免能源的浪费。可以通过用户管理来优化供热系统的运行,比如通过智能调温、用能监测等手段引导用户合理使用能源,减少系统的负荷,提高供热系统的效率。 换热站节能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需要从能源选择、设备的运行管理、技术创新、智能化管理、运行监测和用户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解决。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措施,才能实现换热站的节能运行,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从而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投入到换热站节能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和创新工作,为城市的绿色发展和节能减排事业贡献力量。

浅谈集中供热系统中的节能减排

浅谈集中供热系统中的节能减排2甘肃智联机电仪表设备有限公司,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集中供热系统是一种高效的供暖方式,但在能源消耗和排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实现节能减排,并通过综合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减排;系统设计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集中供热系统已成为城市居民采暖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集中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量较大,如何实现节能减排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如何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实现节能减排,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 集中供热节能减排存在问题分析 1.1 能耗过高 集中供热过程中,循环泵、换热器等设备均需长期运转,造成能耗过高。此外,相对于传统的分户采暖,集中供热所需能源较大,加之能源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消耗,导致集中供热能源的消耗量较大,同时将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加速了气候变化。 1.2 热损失严重 集中供热管道的热损失也是一个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一些长期使用的旧管网在使用过程中,因为管道的磨损和受力的影响等原因,漏损和散热问题会愈发严重。管道的密封不良、管道损伤等原因更可能对热损失造成严重影响。 1.3 计量不合理

在目前的集中供热系统中,计量方式不尽合理,运行费用不够合理、透明。 传统的无热计量收费方式会给用户和供热公司造成一定的损失和不必要的摩擦, 同时也不能给予用户足够的灵活性,难以激发用户有意愿理性使用热能,都需要 予以解决。 1.4 设备老化滞后 一些城市的集中供热系统已经运作了很长时间,某些设备会因为长时间使用、长期维护不力或缺少及时更新等原因造成老化。这些老化设备的效率显然会比较 低下,会浪费更多的能源,加重了集中供热的能耗问题。 2 集中供热节能减排的具体对策 2.1 加快更新集中供热设备 首先,更新换代供热设备。目前,一些供热系统过分依赖老旧的设备,运行 能效较差,符合排放标准。更新换代供热设备,成为提高集中供热节能减排水平 的重要举措。如在锅炉房改造方面,技术创新的推广和应用,也可以有效地提高 设备效率,原有设备的效益得到提高。其次,使用智能监控系统。加强监控系统 的建设,可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测,提高供热设备运行效率,从而降低热源的能耗 和白天衰退百分比,改进供热系统的负载均衡,避免设备轻载或溢货,优化供热 系统的能源结构,减少供热管道的压降等问题。第三,提高供热管道质量。集中 供热管道是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部分。因此,提高管道质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选用高质量的管道材料、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可以减少管道内的热能损失,降低热损失率,从而提高供热管道能源利用率,大大降低供热成本。最后,优化 运行管理系统。提高集中供热的效率,需要在运行管理系统方面下真功夫。从传 统的管控制管理方式到自动化管理方式的转变,都会降低维护和管理的成本,给 用户带来更多的便利,为节能减排方面提供有力的助力。 2.2 提升换热站自动化水平 首先,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在目前的供热行业中,采用全智能控制系统是 比较先进的管理手段。该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和传感器实现对于换热站的控制管

某集中供热工程节能评估报告范本

某集中供热工程节能评估报告范本 集中供热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一、引言 集中供热系统作为供热方式之一,其能源消耗情况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旨在对集中供热工程进行节能评估,通过分析能源消耗情况和效率,提出改进建议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评估方法与数据收集 本次评估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收集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数据,分析数据得出消耗情况;对供热设备进行能效评估,评估设备的工作效率,并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节能改进措施,包括设备更新、优化运行等方面。 三、能源消耗情况分析 通过收集大量能源消耗数据,对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分析。数据显示,供热系统在高温时段存在能源消耗偏高的情况,而在低温时段能源消耗较为合理。通过分析产热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设备老化、运行不稳定等因素都对能源消耗造成一定影响。 四、供热设备能效评估 通过对供热设备的能效评估,了解设备的工作效率,对比国家标准,可以发现设备的能效水平与标准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评估结果显示,供热设备的能效在中等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五、节能改进措施建议

1.设备更新:针对老化设备,推荐逐步更新设备,引入新技术和高效能耗设备,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和能效水平。 2.运行优化:通过优化设备的运行方案,降低供热系统的运行温度,合理调整供热设备的工作参数,减少能源消耗。 3.节能意识培养:提高供热系统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节能意识,加强培训和教育,通过改变行为习惯来减少能源浪费。 六、项目成本与节能效益分析 该节能改进方案需要一定的投入成本,包括设备更新和运维成本等。但经过节能改进后,预计能够降低能源消耗,并节约一定的运营费用。通过成本与效益的分析,可以得出该节能改进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行性。七、结论与建议 根据之前的分析,集中供热工程在能源消耗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通过设备更新和运行优化等措施,能够提高供热设备的工作效率和能效水平,降低能源消耗。此外,提高供热系统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节能意识也是节能减排的关键。综合考虑成本与效益,建议实施相应的节能改进措施和培训措施,以实现供热工程的节能减排目标。 以上即集中供热工程节能评估报告的范本,总字数超过1200字。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报告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供暖系统节能改造效果评估报告

供暖系统节能改造效果评估报告 一、引言 本报告旨在评估供暖系统节能改造的效果,通过对改造前后数据的 对比分析,来评估供暖系统改造所带来的节能效果。本报告主要涵盖 节能改造前的供暖系统情况、改造方案及具体实施情况、改造后的数 据分析及节能效果评估等内容。 二、供暖系统改造前情况 改造前的供暖系统主要由燃煤锅炉、配管及散热设备组成。燃煤锅 炉使用时间长,燃煤烟气排放浓度高,存在环境污染隐患。配管老化、漏水严重,导致能量损失严重。散热设备部分堵塞,散热效果不佳。 三、改造方案及实施情况 为了实现供暖系统的节能改造,我们制定了以下改造方案: 1. 更换燃煤锅炉为清洁能源锅炉。 2. 更新配管,加强绝缘及密封性能。 3. 清洗及更换散热设备。 改造方案实施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操作。经过认真 施工,改造工作已于xx年x月完成。 四、改造后的数据分析

改造后,我们对供暖系统进行了多方面数据采集和分析,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1. 变化前后的供暖面积和供热需求对比。 2. 改造后的供热系统效果评估,包括实际供热温度及温度波动情况。 3. 燃料消耗情况对比分析,包括改造前煤耗和改造后清洁能源耗量。 4. 燃煤烟气的排放浓度对比。 五、节能效果评估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我们对供暖系统的节能效果进行评估。具体评 估如下: 1. 供暖面积和供热需求对比:改造后供暖面积相同,供热需求下降 了30%,说明节能改造有效降低能耗。 2. 供热系统效果评估:改造后供热温度保持稳定,温度波动范围较 改造前明显降低,提高供热效果。 3. 燃料消耗情况对比:改造后清洁能源的消耗相对于改造前的煤耗 减少了50%,明显降低了能源消耗。 4. 燃煤烟气排放浓度对比:改造后燃煤烟气排放浓度降低了70%, 环境污染减少。 综上所述,通过供暖系统的节能改造,实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改 造后的供暖系统不仅降低了能耗,提高了供热效果,还减少了燃煤烟 气的排放,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锅炉房供热管网节能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锅炉房供热管网节能运行评价指标体系 的建立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展,对锅炉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市政供热管网标准化施工的过程当中,只有掌握施工要点,制定明确的施工方案,才能够提高建设质量,同时也能最大限度保证供热管网的稳定性。标准化施工时还应当详细研究工作管网的优点。本文就锅炉房供热管网的节能运行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一级对生产、生活所需热源安全性、稳定性和节能型的要求,集中供热模式已成为发展趋势。近年来,我国城镇建设及环保管控的不断推进,为集中供热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应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1评价体系的确立 1.1锅炉房供热系统管网节能评价指标之定性指标 (1)运行管理。该指标评价的标准:即指有人工检测修理和维护(包括平时的搜检、维修保护、中修、大修)。网络监测:热网运行调度管理,通过对热网实行集中联合管理,确定输配热能方案。(2)保温。该指标评价的标准包括保温材料及保温层厚度。因不同保温材料热导率不同,热导率越大,散失热量越多。保温层厚度越大,管道散热量越小。防腐和防潮措施处理不当,则导致散热过多。(3)循环水泵。该指标评价的标准:包含循环水泵的总流量应与体系设定的流量相匹配;流量发生变化的供热系统,其热力网循环水泵应采用调速泵,对泵的转速进行自动调控;循环泵的配置,应按热力网运行调节曲线和水泵特性曲线确定,循环水泵在整个供热区处于高效运行区间。

1.2管道补偿器选用 管道补偿器是热水供热管网安装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由于供热管道是以 热水为主要能源进行输送,自然会受到高温的影响,温度变化由内而外延伸,任 何一种伸长量或温度应力的变化,都会使得管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产生安全事 故与不利影响。为此,需要在管网的特定区域上,完成补偿器的设置,结合实际 情况的同时,还要选择符合要求的管道补偿器,加强系统性的监督管控,进而来 满足后续的工作需求。有关管道补偿器的选用事项如下所示:(1)安装时,禁 止出现对补偿器的变形处理,所有工作内容都要在管道结构中进行调整。(2) 补偿器中存在着大量的活动元件,需要在安装时考虑到元件本身的可动性,禁止 出现外部构件卡死活动元件的情况,或者是出现活动范围被积压的问题。(3) 有关管道安装与敷设时,需要做好补偿器的管控工作,在安装环节之前,便要由 专业人员对其进行预拉伸处理,以此来满足不同温度状态下的热伸长需求。(4)预压缩处理是当前管道补偿器常用的手段之一,一般来讲,开展管网检修作业时,会发生补偿器刚替换便被拉断的问题,这时因为检修时间相对较短,补偿器更换 过于急切,整个空间内部温度数值没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临时的更换反而会加剧 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产生拉断的问题。因此,在安装前夕,需要专业厂家针 对补偿器结构完成预压缩处理工作,进而来满足不同程度的施工需求。 1.3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要对加工精度进行控制,同时应遵循设计图纸的规定,分析图纸中的内容, 进行专业的施工建设过程。要避免在操作过程当中出现与图纸不符的情况,施工 技术应用人员应提前和设计师沟通,就图纸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切忌擅自修 改图纸,影响到整个管网建设的完整性和专业度。供热管网系统的稳定性由专业 设计得以保障,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考虑方方面面,从而使图纸更具合理性 和可行性。施工单位要成立专业的质量监测部门,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为 标准化的施工奠定基础,使所有的技术应用都能够在计划范围之内。关于材料的 选择和技术的应用都应以质量和生产效益为先,保障整个项目的建设水平。在施 工之前,工作人员应对施工材料进行重点的检测,包括对材料的规格、尺寸、数 量等进行确认,使材料的性能状态能够达到最佳化。施工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也

集中供热系统改造的技术优化与经济评估

集中供热系统改造的技术优化与经济评估 近年来,城市化的步伐加速,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发展。其中,集中供热系统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市民生活带 来了巨大的便利。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集中供热系统也逐渐 陈旧,需要进行改造维护。那么集中供热系统改造的技术优化与 经济评估有哪些重要的问题需要关注呢? 一、集中供热系统改造的技术优化 1. 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目前,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集中供热系统的改造 过程中。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对供热设备进行精细化控制,提高供热效率,降低能源消耗,节约能源资源。此外,数字 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供热系统的远程监控,及时处理故障,提升 供热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2. 采用高效节能供热设备 在集中供热系统改造过程中,采用高效节能的供热设备可以有 效地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热能损失,从而降低供热成本,提升系 统的可持续性。 二、集中供热系统经济评估 1. 投资回报率的评估

在集中供热系统改造过程中,需要对改造投入的资金进行评估。除了考虑改造的投入成本,还需要考虑改造后的供热成本以及长 期的运行维护成本。通过计算改造投资的回报率,可以进一步评 估改造方案的可行性。 2. 成本控制与效益优化 在实施集中供热系统改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控制改造成本, 同时优化供热效益。要在保证供热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利用技 术手段降低供热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3. 环保考虑与节能减排 集中供热系统改造不仅需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该注重环保问题。通过采用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 护生态环境,同时优化系统的整体效益。 综上所述,集中供热系统改造的技术优化与经济评估需要从多 个方面进行考虑,细致地分析各项指标,综合考虑方案的成本效 益与环保要求,为城市供热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

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 摘要:近年来,我国逐步发展城市集中供热,逐渐改变区域锅炉房单独供热 为多个区域锅炉房联合供热方式。与单一热源供暖系统相比,多热源联合供暖系 统的热力和水力条件十分复杂。虽然不可能完全取消燃煤供热,但采用多热源联 合供热系统可以减少区域锅炉房的运行时间,充分利用热源厂的多余热能。基于此,对城市集中供热运行管理的节能降耗措施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降耗;运行管理 引言 面对诸多供热管网所存在的能源损耗问题,由于目前我国对于锅炉房供热系 统管网的节能运行还缺乏完整科学的节能评价体系、合理的评价方法和量化的评 价指标。因此,建立一个由各项影响指标、合理的分配指标权重系数为主要评判 内容的节能运行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加强集中供热锅炉房的节能运行管理,提高 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有效地解决供热浪费,缓解能源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进 而形成一套科学的供热管网节能运行管理机制,显得尤为迫切,且具有重大意义。 1集中供热系统构成 供热系统是支持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具体包括管网、热源和 热用户几部分,在供热过程中需要经过制备、转换、输送以及用热等过程。供热 设备主要是热电厂或锅炉房,通过燃烧能源或资源来产生热量,具体能源包括燃料、水、电和热;热源由锅炉、运送燃料和清除灰渣的机械设备、水处理和输配 系统的水泵、鼓风机等部分构成;供热系统管网包括管道、相配套设备和附件构成,管网具体铺设方法则有架空、管沟和直埋等方式。供热管网运行过程中,能 量损失主要表现在热传输过程以及泄漏。换热站作为二次网热源,能耗设备有热 交换器、循环水泵以及补水泵等装置。热用户则是通过取暖设备将热量传输到各 个房间,维持室内温度。而用户热量消耗大小,主要是取决于散热器质量和性能 以及建筑物的保温性能和围护结构。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分析

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分析 摘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各行业的发展中都将节能减排作为核心理念,环保意识已经广泛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供热系统是能源消耗比较大的城市基础设施,也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关注系统。本文主要对供热系统中能量消耗大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究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应用策略,为供热系统的健康、可持续运行奠定基础。 关键词: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发展现状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下,对能源的消耗量也随着提升。特别是北方冬季的供暖中,为了保证人们生活的舒适性,供暖系统需要保持全天运行。通过调查发现我国全年供暖的能源消耗量仍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由于供热系统运行效率低,造成能源浪费。统计发现,我国用于供暖的标准煤燃煤量达到1.3×108吨,因此需要加强对供暖系统的改革,利用节能技术手段提升供暖系统运行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一、供热系统能源消耗大问题分析 (一)锅炉的运转效率低 供热系统中锅炉是提供热量的核心位置和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锅炉的运行不充分,必然会加大能源的消耗,而且阻碍热能的传递,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这也是供热系统中节能改造的关键。从当前供热企业的运行情况来看,大部分企业对锅炉的运行效率管理重视度有限,导致锅炉的运行效率与国家的行业规范存在较大的差异性[1]。锅炉运行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燃煤的质量低下,锅炉内部构造导致燃煤不充分等,都会影响锅炉的运转效率,因此需要从多个方面查找原因,解决锅炉运转问题。 (二)供热管线热损

供热系统中供热管线是传递热量的重要设备,供热管线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热损,但是如果热损超过一定限度,会导致供热能量传递效率降低,为了达到供热 标准不得不加大煤炭资源燃烧量,造成能源浪费。而且供热管线热损问题比较广泛,大部分供热系统中都会出现该问题,形成资源浪费。供热管线热损主要受两 种因素干扰,一种为供热管线网的布置不科学,另一种为供热管道出现泄露问题,导致热量大量损失,影响供热效果。此外,供热管网温控效果也会形成管线热损,导致热量传输中形成大量损耗。 (三)供热节能系统效果差 供热系统中自动化供热节能系统是重要的系统组成部分,企业在自动化系统 建设中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虽然如此,但是供热设备的性能仍然难以保证。自 动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将供热节能系统中的信息更全面、准确的传递到系统中,并 通过系统的远程监控对换热站进行管控。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换热站运 行中的热量难以与热源的数据匹配对接;第二,热量传输中容易在供热限制下受 到影响。热量的控制仅限于热力站,建筑物以及用户的供热则难以通过自动化系 统控制;第三,供热系统中的水力系统失调,一旦水利系统出现问题,后期的整 改难度会增大。此外城市供暖的方式不同,包括空调、地暖等不同的结构形式, 各个管路的结构都包括供水和回水管路,管路的压力间差异大,流量控制难度大[2]。 (四)供热供需问题 城市供热中大部分都是采用按需供热的原则,这也是集中供热的重要指导。 城市集中供热中的热损问题不仅与管网和锅炉的供热效率有关,与供热系统调度 也具有直接的关系。供热管网和设计不当,会导致供热的质量下降,用户的供暖 体验降低,而且会出现冷热不均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严重的热损。需要加强对用 户热损情况的精准调控,但是由于供热调控的失误,导致供热系统的能源消耗加大。 二、供热系统节能技术应用措施 (一)加强供热系统热源节能改造

供热系统节能优化与热源结构模型研究方案设计实施应用效果持续评估及优化

供热系统节能优化与热源结构模型研究方案设计实施应用效果持续评估及优化随着全球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节能减排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重要任务。供热系统作为城市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节能优化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研究供热系统节能优化的方案设计和实施应用效果,并提出持续评估与优化的方法。 一、节能优化方案设计 1. 热源结构模型分析:通过对供热系统中热源的种类、规模和运行方式等进行分析,建立热源结构模型。根据供热需求的变化和热源效率的不同,优化供热系统中各个热源的配置。 2. 热力学分析:通过应用热力学原理,分析供热系统中热源之间的能量转换和传输过程。结合供热系统的负荷特性和热源的运行特点,优化系统中传输介质的选择和运行参数的调整。 3. 控制策略优化:优化供热系统的控制策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采用先进的控制算法和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实现供热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二、方案实施应用效果评估 1. 数据收集与分析:利用传感器等设备收集供热系统的运行数据,包括热源能耗、供热负荷、传输介质的温度等。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评估供热系统的运行状况和能源利用效率。

2. 评估指标的确定: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估供热系统的指标,如能 源消耗量、供热负荷满足率、系统运行稳定性等。建立合理的评估指 标体系,全面评估供热系统的性能。 3. 绩效评估方法选择:根据评估指标的不同,选择相应的绩效评估 方法。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模拟仿真、实验验证等手段,评估供 热系统的节能效果和运行性能。 三、持续评估与优化 1. 数据监测与分析:持续监测供热系统的运行数据,及时发现问题 和异常情况。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系统中存在的瓶颈和改进的空间。 2. 优化方案调整:根据持续评估的结果,对节能优化方案进行调整 和改进。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热源配置、调整控制策略、改进设备性 能等手段,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效。 3. 效果评估与验证:对优化后的供热系统进行评估和验证,判断优 化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可以通过实验室测试、现场观察等手段, 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结论 供热系统的节能优化与热源结构模型研究方案的设计实施应用效果 持续评估及优化,可以显著提高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运行性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案设计和精细化的实施与评估,可以实现持续改进

集中供热系统的环保节能控制与关键技术分析

集中供热系统的环保节能控制与关键技 术分析 摘要:为了抵御严寒,我国北方地区普遍采用了集中供热的方式进行采暖, 从而满足人们的采暖需求。集中供热系统已经成为北方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设施。通过集中供热系统,可以大大节省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提升供热效率。为了使集中供热系统能够发挥更好的作用,就需要强化其节能环保控制工作,不断对供热系统进行完善和改进,从而更好地提升供热效率,减少热能损耗,进 而推动供热企业的健康发 展。 关键词:集中供热系统;环保节能;关键技术;分析 引言:集中供热系统在我国北方地区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是保证我国北方 地区冬季供暖的主要方式。集中供热系统对能源的消耗十分庞大,如果不采取有 效的环保节能控制措施,不仅无法达到理想的供暖效果,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 费以及环境污染。因此,供暖企业应该对集中供热系统的节能环保问题进行深入 研究,加强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从而提升供热系统的节能环保效果,进而 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供热服务。 一、节能环保控制的意义 (一)减少污染 在过去,集中供热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废水、废物,使 城市环境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就需要供热企业对节能环保控制技术进行深入 研究,不断对原有的设备和技术进行升级改造,降低系统运行所产生的污染物, 这样可以使供热系统更加环保,从而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推动集中供热系统 的发展。

(二)提升运行效率 集中供热系统对于能源有着巨大的消耗,如果不能有效提升系统运行效率,就会导致供热效果不佳、资源浪费等等问题。这就需要供热企业对系统进行科学的改造,提升系统的运行效率,这样可以使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使热量的分配更加合理,从而保证集中供热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 (三)降低运行成本 对于供热企业而言,集中供热系统的运行成本对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运行成本过高,必然会加重人们的经济负担,因此,供热企业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材料,提升热能的利用效率,降低能源的消耗,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从而推动供热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关键技术分析 (一)气候补偿器技术 在对集中供热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供热企业都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设计的。在进行供热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当地的最低气温。但是供热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其实际气温往往要比当地最低气温要高,如果供热系统的运行一直保持在高负荷状态,就会造成用户室温过高,甚至需要用户开窗散热的情况,这就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因此,在很多先进的供热系统中,都会使用气候补偿器,利用这个设备,可以使供热系统根据当地的实际气温,对供热温度进行灵活的调整,这样可以在保证用户采暖需求的基础上,减少对能源的消耗。气候补偿器技术通常会根据气温的变化,调整副供热管路的水温来实现对用户供热量的调节。 (二)环保材料的使用 对于集中供热系统而言,环保节能材料的使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集中供热系统使用的材料散热量大,就会导致热量散失到空气中,这会导致能源的消耗量增加。利用环保节能材料的使用,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

热力公司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方式分析与应用

热力公司集中供热系统节能方式分析与 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当下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于周围的环境标准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引发的节能意识也是随着得到长足的体现和发展,在当下的热力公司集中供热系统中,如何高效供热并实现节能则是热力公司为社会提供热力资源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为更好的维持热力公司运营,有必要对供热系统中各个系统环节给与细致分析,在管理方面给与重视,从而能够很好的提高各个环节中的热力资源利用效率,所以提高热力公司供热系统中的热力管理,开展集中供热系统中的节能降耗措施,将有利于当下热力公司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集中供热;节能减排;热力资源;热力公司 1 前言 对于热电集中供热系统汇总,主要是借助背压式或者抽凝式供热机来进行热力资源的传输,通过上述装置可以将内部含有的热力资源传输给热网。对于分布其中的输热管道,可以将其分为管沟式和直埋式、架空式[1]。在上述装置中,对于能量消耗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热泄漏和热损失两种方式。对于管网系统中,其末端的用热设备大部分都是分布在室内,由此产生的能量损失则是由管网布设情况以及外部环境温度,以及房屋的保温结构等造成的。 2 供热系统分析 2.1 负荷预测系统。对于供热系统中的负荷预测系统,主要包含有气候模型系统。该系统主要依据就是气象预报及历史经验数据,同时通过分析计算,能够借此得到具有最优功能系统的网源负荷分析模型[2]。在该系统中,主要基础数据则是室外温度、供热面积、室内热负荷需求和历史数据等,通过上述数据实现对系统所需热量的准确预测和供给。

2.2 全网平衡控制系统。在该系统中,开展全网控制,其理念则是通过热力站二级网供回水,从而实现对平均温度的控制,并以此作为调控目标。在上述基础下,通过自动调整不同站点的一网分布式变频,则可以实现将热源生产的热量给与平衡分配,使得所有的换热站得到满足需求的热量,从而让全部用户能够得到足够的热量,实现按需分配热量的目的[3]。对于全网平衡控制,其主要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实现按需分配热源供热量,从而很好的解决热网热力站之间的耦合问题。 2.3 无人值守远方控制系统。通过利用热网监控调节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对供热系统运行工况的监视与调控作用,其中包含了的视频监控、运行数据采集与上传、运行设备远程控制、地理信息收集等系统,调度运行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掌握到热网运行的状态,从而对供热系统开展监控和调节,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指挥巡检维护,达到无人职守的状态,从而可以以最低的成本实现热网安全得到保障,为供热系统实现安全运行提供基础。 2.4 室温采集系统。在热力管网中,通过室温采集系统能够对热用户的室内温度给与测量,主要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对室内温度数据进行收集和传输。从而确保用户能够同控制中心保持较好的联系,使得用户室内的温度可以及时上传到控制中心,对于该项温度的变化情况能够及时得到准确检测,为后续评价热网和热力站的运行状态提供基础和依据,实现供热量的及时调整。 2.5 云平台系统。云平台系统能够为供热系统提供一种具备智能化完备的IT 资源交付技术,该项系统自动化特征明显。对于云平台系统,其数据中心都能够得到很好的管理,不管是独立的数据中心还是多个数据管理中心,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集中管理,从而使得系统内部的资源可以很好的实现统一,在具体协调中得到动态化分配和管理。通过上述自动化的云平台管理模式,可以使热力系统实现自动化供热。 3 热力公司集中供热的节能降耗方式 3.1 热源选择。城镇发展过程中,其集中供热的热源主要包括热电厂和各型锅炉厂,同时在部分地区也有使用地热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的情况。在开展供热系

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策略探讨

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策略探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供热系统渐渐变得庞大和复杂。集中供热系统是由大型换热站向众多小区和居民提供热能。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集中供热系统运行,实现节能目标,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本文讨论了集中供热换热站节能运行策略。 1.热负荷预测技术 热负荷预测技术是确保集中供热换热站能够高效运行的重要因素。通过发展可靠的热负荷预测模型来提前预测热负荷,可以使供热系统在不同负荷情况下工作更加稳定并节约能源。现代热负荷预测技术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方法,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中分析出未来热负荷的趋势。预测好热负荷,能为集中供热换热站提供正确的热能量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2.监测系统 集中供热换热站的节能运行必须依赖于完善的监控系统,以及高可靠性的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监测系统包括温度、流量、压力、水位、热量等参数的监控和控制,并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处理问题。通过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实时记录、分析和决策支持,提高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 3.调节运行策略 对于集中供热换热站,实现节能的关键是优化热源和传输系统的运行。集中供热站的调节运行策略应该基于实际运行情况和热负荷变化即时进行调整。集中供热换热站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温度变化,规划好运行策略。如在冬季,可以采用多级供热架构来减少换热站的不必要运行,同时降低管道传输损失。在不同的气温和热负荷下,可以采用不同的调节运行策略,以达到最佳的节能效果。 4.维护管理 维护管理是确保供热系统长期稳定、可靠、高效运行的根本。集中供热换热站需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在维护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修,及时更换老设备和配件,及时处理设备故障。此外,定期与用户进行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和问题,注重售后服务,以提高用户满意度和信任度,也是集中供热系统长期稳定运营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集中供热换热站的节能运行策略应该从热负荷预测技术、监测系统、调节运行策略和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我们可通过优化运行策略和管理维护等措施,使供热系统运行稳定,同时减少能源消耗,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低温热源供暖系统的节能评价与能耗分析

低温热源供暖系统的节能评价与能耗分析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节能环保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主题。在建筑施工方面, 低温热源供暖系统已经逐渐被广泛应用,以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的排放。然而,这种新型供热系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更好地进行节能评价和节能设计就变得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低温热源供暖系统的节能评价与能耗分析。 一、低温热源供暖系统简介 低温热源供暖系统是一种以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为主要能源输入的新型供 热系统,相比传统锅炉供暖系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能源的利用率更高,环保效益也更显著。低温热源供暖系统主要由热泵及其所涉及的管道系统组成,其制冷、制热原理主要是利用水或者空气等低温热源将其增温再进行供暖或制冷。 二、能耗分析 低温热源供暖系统可以说是一种节能型的供热系统,节约了能源的消耗,减少 了环境污染。然而,对于低温热源供暖系统的能耗分析,我们需要了解其能耗的具体构成。 (一)热泵系统耗能 低温热源供暖系统中最显著的能耗就是热泵系统本身的能耗,主要是耗电量、 功率等因素,按理说热泵转化效率越高,则消耗的能源也就越少。 (二)辅助设备耗能 辅助设备的耗能也是影响低温热源供暖系统能耗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循环水泵、空气处理等设备的耗能影响也是比较显著的。 三、节能评价

从能耗构成来看,节能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提高热泵效率和降低辅助设备的能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节能评价: (一)热泵设计 热泵设计的关键就是优化冷媒回路、提高蒸发器有效面积、提高循环水泵和市 电供应系统。重点在于达到能量转换效率的提高并降低系统能耗。 (二)辅助设备选择 辅助设备的选择也是关键,我们应选择经济实用且能效较高的设备,减少能耗。同时,优化温差、针对供暖区域进行局部管道的设置,也能够降低系统的能耗。 (三)优化控制策略 在系统设计中,通过合理地控制系统运行控制策略,如定时、定量地运行,能 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热泵的能耗和增加辅助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应加强系统运行监测,持续优化线性运行,从而实现更高的节能效率。 四、结论 低温热源供暖系统是一种显著的节能型的供热系统,并且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 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更好地实现节能降耗,从系统设计、能源供应、运行控制等方面加以优化,是科学合理且高效的方法。未来,我们还应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另外的能源模式应用的可能性,提高能源利用率,促进节能和减排的可持续发展。

智能供热系统关键技术及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智能供热系统关键技术及综合评价体系 研究 摘要: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趋于成熟,将其与现有的集中供 热系统深度融合是我国供热行业当前面临的技术难题和必然趋势。分析智能供热 技术发展和推广的关键技术,从供热调度控制、管网水力平衡优化、能耗监测优化、供热信息展示、故障诊断预警、经营业务管理等功能出发,阐述了物理设备 系统、数据传输网络平台、智能决策管理系统三方面的技术要点;此外介绍智能 供热系统综合评价方法,对现有和待建的智能供热系统综合评价流程提供参考及 指导。 关键词:智能供热;智能热网;源网协同;综合评价体系 1引言 当今社会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近年来《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 计划》、《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等一系列政策相继 提出,使得散煤和小型燃煤锅炉供暖在过去几年间得到了大力治理,城镇集中供 热的负荷需求逐年上升,供热半径也不断增加。集中供热在向大规模、高参数方 向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多数热力企业的运行管控方式仍处于传统阶段、智能化水平不高,此外集中供热领域普遍存在着一个突出矛盾,即供热系统 的设计、设备生产及施工、热力企业的运营管理三个方面的工作严重脱节,因而 人力成本高、运营管控效率低、供热管网水力失调、供热能耗高、用户投诉率高 等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解决。 2019年中国城镇供热协会发布的《中国供热蓝皮书 2019——城镇智能供热》指出[1]:智能供热是在我国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 能源体系的新时代背景下,以供热信息化和自动化为基础,以信息系统与物理系 统深度融合为技术路径,运用物联网、空间定位、云计算、信息安全等“互联网

集中太阳能热水集热系统节能运行关键因素实测与分析

集中太阳能热水集热系统节能运行关键 因素实测与分析 摘要:我国城镇生活热水已基本普及。目前,每年因制备生活热水而产生的 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80万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近1%。因此,生活热水碳减 排是未来低碳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大部分地区年水平总辐射 超过1050KW·h/m2,全国2/3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至少在2200h以上。太阳能系 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应用最成熟、工业化发展最快的形式。也是建筑应用领域最 熟悉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形式,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 生产热水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碳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集中太阳能;热水集热系统;节能运行 一、集热系统节能关键因素 太阳能集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箱、集热水泵、连接管道和配套 的电气控制系统。集中式太阳能生活热水系统设有两个开式水箱,其中集热水箱 储存太阳能集热器加热后的热水,加热水箱提供热水至终点。加热水箱用水后, 通过太阳能加热的热水从加热水箱加入到加热水箱中。待加热水箱水位降至设定 水位后,向加热水箱中加入自来水。集热泵将集热罐中的水抽至集热器,经集热 器加热后再返回集热罐,实现集热侧的水循环。集热水泵的控制策略为温差控制,分别在集热器出水口和集热水箱安装温度传感器,利用两者的温差来控制集热水 泵的运行,当集热器出口水温T1与集热水箱水温T2温差超过启泵设定值时,集 热水泵自动开启,当T1与T2温差低于停泵设定值时,集热水泵自动停泵。 可以用以下指标来评价太阳能集热器的节能效果: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集 热系统的热损失、集热水泵的能效;集热器效率主要与产品性能有关,可以选择 设计高效的产品;集热系统的散热损失和集热水泵能效则与系统设计方案、运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