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教案资料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教案资料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教案资料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教案资料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说课稿我要讲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的情况),这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在第46页。

一、教材分析

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口算乘法教学为学习笔算乘法做好了必要准备,同时笔算乘法的教学也可以进一步巩固口算。笔算乘法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不进位、进位)。不进位的笔算乘法,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也是全册教材的一个重点。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打下基础,而且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和混合运算的学习作好准备。同时也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乘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要注重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尊重知识的逻辑基础和学生的现实基础,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探讨计算的方法。学生掌握两

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关键是:(1)理解算理,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2)掌握乘的计算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体会策略的多样性和优化,体会笔算的必要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

习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算理。

五、教具、学具:课件、点子图

六、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是复习,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有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加法计算,所以我设计了这几种的口算题。

21×10=210 12×40=480 35+20=55 25×3=75

220+65=285 13×30=390 16×5=80 340+64=404

44×2=88 730+58=788 11×60=660 30×30=900

17×3=51 260+78=338

第二部分是学习新知识,先出示问题,在大家读题列式之后,先问学生:“为什么用14×12,为什么用乘法?”。然后估一估14×12大约等于多少,确定比140大,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以及用估算检验结果的习惯。接下来,思考如何计算。考虑到学生的水平,一部分学生会用竖式计算,一部分学生会转化成两个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不会计算的,同时也是看了之前刘老师对这一节知识的建议,决定先讲算法,再讲算理。

在讲算法时,通过和不会计算的学生的问答,引出如果将12变成10以内的数,学生就会算了,进而使学生思考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同时让学生思考将12个14分成几个14和几个14更容易计算,得到将12个14分成10个14和2个14。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一写,算一算。接下来是让学生自己试着写一写14×12的竖式写法。学生的写法可能以下几种:

(1)14 (2)14 (3)14 (4)14

×12 ×12 ×12 ×12

16828 28 140

14 140 28 168 168 168

在学生的汇报交流中,重点让学生发表对每种写法的观点,让第2种和第3种进行比较,突出140的写法。让第2种和第4种比较,突出乘的顺序。如果第3种没有出现,就提问:这个14表示多少?(表示140),接着问那为什么不写0呢,不写0可以吗?如果第4种没有出现就不比较了,直接讲计算顺序。如果第2种没有出现,只出现了第3种,提问:这个0可不可以不写呢?

最后,通过点子图使学生明白这样计算的道理。这也是吸取了刘老师之前的建议,点子图是一堆一堆出的,第一行7堆,第二行5堆。请同学们先想一想刚才如何计算14×12的,然后在图上圈一圈,写一写,同时想一想,28和140分别是谁和谁的乘积?

第三部分是练习。

第一题是书上46页做一做,这是模仿练习,重在巩固学生掌握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第二题是书上47页第3题的改错,先说一说哪里错了,然后再说怎么改,在改错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题是方框里面应填几?其中第二个中间的两部分都没有,一个因数也不全,只知道一个因数是11,结果是242。学生可能会想到用242除以11(不会算);也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还可以从11×12,11×22开始依次算一算。这道题是比较难一点的,可以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四部分是内容小结:最后,我想请学生思考一个问题,现在计算器如此发达,计算速度和正确率都远远高于人类,为什么我们还要

学习笔算乘法呢?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学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写法和计算方法,而且明白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算理,还学到了用转化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将比笔算乘法的竖式写法更重要,从而引起学生对于算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视。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计,还望刘老师和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 张晓凤 一、说教材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和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展提高。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等方法进行教学。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在教学例题时,让学生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鼓励学生自己算。学生已经能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需要多乘一步,并把两次的部分积相加。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体会计算时的相同点,促进认知同化,完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说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的重点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为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一第24—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相互比较中自主掌握优化的方法。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1.理解乘的顺序与口算算理。 2.第二部分积的对位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拟定导学提纲,自主预习。 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主题图及没有解决的问题。 师:今天我们接着解决哪些问题呢?请同学们认真看情境图,除了上节课解决过的问题,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设计意图:由情境图引入,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汇报: (1)这条街道一共有多少盏灯? (2)市政府办公大楼有有多少间办公室? (3)新闻大厦有多少间办公室? 抽生列式: 第一个问题:23×12 第二个问题:32×21 第三个问题:24×20 导入:今天要研究的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出示课题) 出示目标 (1)初步掌握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理解算理。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相互比较中自主掌握优化的方法。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师:要完成以上目标还需要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为了更好的完成目标,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3.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24页情景图,25页第三个红点问题,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思考: (1)这条街上有多少盏灯?怎样估算? (2)你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这条街上一共有多少盏灯吗? 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5分钟后汇报,看谁的自学效果最好。 4.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关注学困生。 二、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调查: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把手放下。 2.小组交流: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交流一下,请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走到学生中间参与讨论,了解学生合作情况,为汇报作好准备。。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复习说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说课稿 【说课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 【教材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的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小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因为已经讲完这个单元,所以为了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重新安排本课,使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复习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 根据这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教材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方法进行回顾与整理,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和笔算。培养学生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应用意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梳理、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并会

正确计算。 难点:灵活应用估算方法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行估算 【易错点】 易错点有三处: (1)连续进位的笔算,在计算时,进的位易丢易漏。 (2)两次乘得的积上下应该相加时,受上面相乘的影响,易上下相乘,从而得出错误的结果。 (3)因数中有0的乘法: 因数中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0可以不参与计算,直接写在积的末尾即可,但有的学生0添不够;因数中间有0,计算时0不能省略,在相乘的时候,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十位要与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相乘,有的学生会漏乘。 以上三点易错点在教学中要适当予以点拨和指导。 教学准备:课件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直接导入:课前曾让同学们自己看书回顾了本单元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复习第五单元的知识。.直接导入课题: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来复习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2.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课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内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整理知识:

三年级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

18×29= 77×67= 37×50= 17×31= 87×74= 15×11= 71×31= 56×41= 59×49= 96×95= 26×83= 17×68= 98×52= 40×26= 61×72= 48×93= 56×25= 49×51=

93×31= 97×81= 98×25= 18×72= 47×22= 12×38= 78×89= 71×39= 69×54= 64×78= 34×43= 49×15= 33×21= 50×40= 97×76= 77×64= 37×16= 45×37=

63×25= 67×24= 76×23= 19×11= 90×83= 22×95= 58×21= 66×95= 78×50= 62×94= 57×53= 84×26= 60×93= 43×29= 27×76= 64×62= 13×83= 69×74=

41×46= 96×91= 87×20= 95×28= 54×97= 33×34= 72×15= 13×49= 14×76= 12×31= 87×48= 10×29= 23×80= 52×81= 19×48= 10×24= 78×89= 24×34=

55×61= 69×30= 68×41= 66×74= 45×20= 31×42= 60×48= 83×74= 29×12= 92×73= 45×63= 54×43= 36×20= 23×94= 31×58= 50×44= 51×92= 12×54=

16×38= 73×69= 28×65= 30×51= 11×17= 58×60= 86×60= 27×84= 51×28= 49×47= 53×68= 35×37= 27×73= 98×40= 75×32= 67×74= 79×80= 77×47=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生活情境与有关旧知识解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会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过程与方法:具体情境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一个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在“献爱心”捐款活动中,全校师生一共捐款1806元。三(3)班同学表现尤为突出,共捐人民币156元。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我们大部分同学捐的都是自己的零用钱。

学校打算用这笔爱心基金给贫困同学买一些文具用品。出示:一套文具28元 问题(1)买2套文具要多少元? 指名回答:28×2=56。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生:两位数乘一位数。 (2)师:如果买10套这样的文具,要多少元呢? 生:28×10=280。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生:两位数乘整十数。 (3)师:如果买12套这样的文具,要多少元呢? 列式:28×12 师:这道乘法学过吗?跟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什么算式? 生齐:两位数乘两位数。 师:这是一个新问题。板书课题。你想怎样解决?(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探索算法 1、28×12,估计一下,大约是多少? 生1:比280多。28×10=280。所以28×12肯定比280多(大)生2:300左右。28接近30,12接近10。30×10所以是300。 2、28×12到底是多少呢?你会算吗?自己在草稿本上试试看,师巡视指导。 3、交流。师:谁是用以前的方法解决的?

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练习题

一、口算: 40×20= 50×30= 40×70= 60×20= 50×40= 80×10= 30×60= 20×20= 40×50= 22×40= 18×4= 20×15= 二、估算 39×20≈ 40×22≈ 30×19≈ 31×10≈ 20×41≈ 50×17≈ 68×40≈ 68×72≈ 32×48≈ 三、填空: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都得()。 2、三(1)班的同学去春游,全班35人,每辆车最多坐9人,派()辆车合适。 3、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小的两位数,积是()。 4、6的()倍是126;369是3的()倍。 四、判断: 1、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中间一定也有0. () 2、一位数乘三位数,三位数中间有0,积中间一定有0. () 3、250×8的积的末尾有2个0. () 三、列竖式 22×13= 16×11= 42×21= 32×23= 12×12= 3、水果店运来24 箱苹果,每箱12千克,水果店一共运来多少千克苹果苹果每千克卖3元,一共能卖多少钱 4、菜地有32行白菜,每行21棵,菜地一共有白菜多少棵 5、一个篮球22元,王老师买了24个,付了50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 1、填空不困困难,全对不简单。 (1)14的20倍是()。 (2)两个因数都是23,积是()。 (3)1个桃子重33克,22个这们的桃子重()克,32个这样的桃 子重()克。 (4)与32相邻的两个数的积是()。 (5)34个22是()。 2、知识学到家,口算顶呱呱。 42×10=34×20=42×2=34×2 =42×12=34×22= 3、亲自练一练,动笔算一算。 12×31=43×22=12×14= 32×13= 24×11= 4、参加篮球比赛的有32支队伍,每支队伍有球员22人,一共有多少人? 5、一个书架有三层,平均每层有11本书。图书馆里有12个这样的书架, 可以放多少本书? 6、学校用14元买了一个垒球,后来又买了一个篮球,已知篮球的价钱是 垒球的12倍。这个学校买球共花多少元? 7、三年组的300名同学去春游,每辆中巴车上坐23人,13辆这样的车,

两位数乘两位数 :笔算乘法 说课稿(两篇)

5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说课稿一 一、教材: 1、教学内容及简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它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力、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乘的顺序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二、教法、学法: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及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三、教学设想:

课本中以订牛奶为情境,我进行了改编,以学生春游活动及游览公园为主线,通过四个环节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自主探索,研究算法;巩固强化,灵活运用;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现在正逢春季,因此,以学生去春游为背景素材,配予《找春天》的音乐,让美术、音乐与数学知识融为一体,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在情境图中标示出一个班共有48人去春游,每位同学的车费是12元,让学生准确的搜集提取信息,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自主探索,研究算法: 在这个环节中,进行以下五个层次的教学: 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当学生在情境中搜集、提取出“48人”“每人12元”后,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接着问“你能估一估大约要付多少钱吗?”培养学生初步的估算能力。 2、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估算之后,暂且不做评价,采用设疑,“是这样吗?”接着,引导学生“你能试着算一算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同伴间的交流与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3、讨论交流,优化算法: 在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你能把自己的算法向大家介绍介绍吗?”学生的算法可能出现以下几种:①48×10=480,48×12就是500多;②48×6=288,288×2=576; ③48×10=480,48×2=96,480+96=576;④竖式计算;⑤我想口算熟练的学生也许会想到,48看成50,50×12=600,2×12=24,600-24=576。当然,在提倡算法多样化的同时,也要重视算法的优化,接着再问:“这么多的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为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练习题(2)

1.直接写得数。 11×20 70×20 40×30 30×21 30×13 60×20 40×12 11×50 25×10 12×40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了。 1 4 1 2 7 3 × 2 5 ×1 7 ×2 4 5 6 7 4 2 9 2 28 1 2 1 4 6 8 4 1 9 4 1 6 6 2 3.用竖式计算。 14×26=81×18=94×11=45×34= 4.实践应用。 (1)一辆客车可以乘坐48人,28辆这样的客车可以坐多少人? (2)学校每天中午用去大米50千克,晚上用去大米45千克,连续两周共用去大米多少千克?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试卷】 1、21个14的和是();24的32倍是()。 2.、14乘63的积是();16个45相加,和是多少?最简便列式是(),结果是()。 3、小明在计算完37×62后,想核实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来进行检验。 4、52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与18的积是()。 5、365加上()正好是75的14倍。 6、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做18个零件,那么工作14小时做了多少个零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8 × 1 4 7 2……………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1 8………………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2 5 2……………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7、如果口算35×19,可以先口算35×20=(),然后再减去()个35。 8、一盒彩色胶卷最多能拍36张照片,照这样计算,15盒胶卷最多可以拍()张照片。9、成人平均体重大约是65千克,15名成人的体重大约是()千克。如果这些人一次性的乘坐载重是1吨的电梯,会超载吗?()。(填:没超载或超载) 二、口算下面各题(16分 ) (1)你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8×40 = 43×0 = 100-40= 3×190= 40×9 = 270×3= 150×6= 4×28= (2)先口算,再熟记这些口算答案。 25×4= 125×8= 25×6= 125×2= 250×4= 1250×8= 25×8= 125×4= 三、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共28分) 83×26= 33×66= 84×59= 26×47= #54×25= # 21×44= # 66×77= # 19×36= 四、文字题(6分) 1、36的315倍是多少? 2、135个32是多少? 五、应用题(18分) 1、工厂平均每天要用51吨煤,42天共用多少吨煤? 2、初步调查:我班同学平均每人的压岁钱是85元,那么我班共53名同学的压岁钱共有多少元? 3、新亚文具柜一天卖出18盒钢笔,每盒12枝,一共卖出多少枝? 七、思考题(20分) 1、观察例题,再计算; 例题: 24×11=240+24=264 , 47×11=470+47=517 计算 35×11=()+()=(),78×11=()+()=()。 2、爱民小学30位老师带领14个班的同学去参观“周恩来纪念馆”,平均每班有同学48人。公交公司开来的汽车共有700个座位。这些汽车的座位够不够?

数学笔算乘法说课稿

数学笔算乘法说课稿 数学笔算乘法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 数学笔算乘法说课稿1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63页教材例1编排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2、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四、说教法 根据计算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采用练习法和讨论法让学生对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使他们能及时肯定自己的成绩,培养学生的自信能力。 2、采用尝试教学法,运用知识迁移规律渗透比较、分析、归纳、

推理的逻辑思维方法,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利用改错抢答等形式,激发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他们敢于发言,敢于质疑,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 4、使学生学会比较推理的方法概括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5、通过板演、讨论、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6、通过笔算,使学生养成计算认真、仔细、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一)、激趣定标 1、笔算下面各题 24×378×857×763×5 提问:用一位数乘两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两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十位,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2、口算 27×2082×4052×6012×9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二)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怎样笔算呢?下边我们一起来学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教案

【第三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师生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最近,图书室的阿姨准备购买一批新书,在购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帮忙解决吗? 2.回顾旧知: 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演示】 师:你知道每本书的价钱吗?她告诉我们什么? 问题一:买2本书要多少元?谁会口算?列式:24×2=48(元) 问题二:买10本书,又要多少元呢?列式:24×10=240(元)

问题三:如果要买12本这样的书,又要多少元呢?我们该如何列式计算? 列式:24×12= 3.引出新知: 同学们,你们以前学过这样的计算吗?对比前面两题,这是一个新问题。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二)算法探究 1.估算: 24×12虽然我们不会计算,但是我们能不能估算出它的得数呢?估一估, 24×12大约是多少?预计如下方法: A: 24估成20,12估成10,20×10=200。 师:估算的结果是200,你们猜一猜与实际的结果相比是估大,还是估小呢? (结论:24估成20估小了,12估成10也估小了,所得的积肯定也偏小了。)B: 24估成20,20×12=240。 C: 12估成10,24×10=240。 …… 过渡:刚才同学的估计结果各不相同,到底谁估算的得数与实际的得数比较接近呢?应该怎么办?(需要计算出24×12的得数) 2.自主探索算法 同学们,你能想办法算出24×12的得数吗?想想看,看谁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想好了写在练习纸上。 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注意点:A、学生中都出现了哪些算法?B、哪几位同学出现了典型算法?) 根据情况可提示:如果一种办法也想不出来的同学可以看看数学书第63页的计算方法。 对于部分算得快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调控:很多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方法,再想想,还有没有第二种?甚至第三种算法呢? 3.小组交流 你刚才是怎样算的?能不能让你小组的同学也明白你的算法?请互相说一说。 (学生组内交流) 4.全班汇报 哪一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的方法? 预计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当中的几类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说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下面,我就以下几方面展开说课。本单元包括口算乘法和笔算乘法两小节及解决问题的内容。 口算乘法包括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的进位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乘两位。 笔算乘法分为不进位的,进位的,在在进位乘法中出现了利用估算的策略对乘积作出初步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 本单元还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既有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材中还安排了连乘、连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例题,旨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及课标对学生运算能力培养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清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数学思考: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理解口算与笔算算理 解决问题:使学生形成初步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说重难点 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与以上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定为: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乘一位数及整十、整百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能准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四、说学情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法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笔算、估算及应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结合口算方法与点子图理解计算的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正确理解并掌握这本单元内容,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也能为学生继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和小数乘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说教法与学法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知识结构,我把教法设计为讲授、演示、互动式交流及多媒体手段的方法进行执教。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进行学习,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建议 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有很多,即使是竖式计算,也是学生在大脑形成竖式的过程,也是一种口算的方法,只要学生思维过程正确,就肯定学生的方法。在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整十、整百乘一位数口算方法,学生还会按照上边的方法进行思考。教师应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练习这样几组练习,然后再观察发现规律,去掉拐杖(即上面的习题),再让学生练习,熟悉、掌握规律。为下节课学习埋下伏笔。 整十、整百乘两位数口算,例题提供的是一个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两位数问题,便于学生发现口算的方法。“做一做”将例题进行了扩展,通过练习,让学生总结出,整十、整百乘两位数口算的方法,“先口算零前面数相乘的结果,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个零,就在积的后面添几个零。” 典型例题:此题囊括了例题1、2的知识点,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先让学生口算,根据口算圈一圈点子图,再借助多媒体将点子图与口算、竖式结算结合起来,便于学生理解算理。同时,本课还是学生学习正确书写竖式的关键课时,教师应发现学生中的错误资源,让学生集体规范,即规范竖式的格式,也规范学生的书写。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易错题) 班级:姓名: 一、计算 1.口算 36×60= 95×0+75= 30×30= 100×0= 2.用递等式计算 500-32×15 45+38×20 32×(86-41) 二、填空 1.20×12= 3×12= 23×12= 31×23= 64×15= 2. 2 3 4 5 × 3 1 × 2 6 2 3 ()×()的积 2 7 0 ()×()的积 6 9 ()×()的积 9 0 ()×()的积 7 1 3 ()×()的积 1 1 7 0 ()+()的和 3.如果 0×80的末尾有3个0, 里应该填的一位数是()。 4.按规律写算式。 1×19=19 6×14=84 2×18=36 3×17=51 4×16=64 5×15=75

5.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几倍,积()。 三、判断 1.计算25×30时,先算25×3=75,这里的75表示75个十。() 2.34×54<43×45。()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三位数。() 四、选择 1.花皮球48元/个,买这种同样价钱的花皮球19个,大约要()元才能买回。 A、600 B、800 C、1000 2.小区里有一条直跑道长80m,妮妮每天要沿这条跑道5个来回。他每天跑()米。 A、400 B、800 C、1600 3.笔算24×39时,用因数39十位上的3去乘24个位上的4,乘得的积的末位应和()位对齐。 A、个 B、十 C、百 五、解决问题 1.学校图书室买来3包《数学文化读本》,每包《数学文化读本》有24本,每本8元。学校图书室买这些《数学文化读本》一共要付多少钱?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笔算乘法》是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所以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将为今后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笔算以及三位数乘两位数奠定基础。因此,本节知识点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全册的重点,在全册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并能 正确的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每一步笔算的算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索交流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思路方法 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重难点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方法和书写格式。 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每一步笔算的算理。 4.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PPT)、每个小组一张点子图图片 二、说教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与引导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三、说学法 学生通过小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堂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明确目标 通过和学生谈话,带学生闯关的方式导入,结合课件练习题以复习旧知识来导入新课。 设计的意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谈话方式引入,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也能缓解学生紧张的心态。 复习题的设计意图:复习我们以前学过且本节课要用的知识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加深学生的记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通过学生观察主题图,提出学生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并列出算式。14×12= 没有学过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因此引入用点子图。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合作讨论算出小圆点的个数,也就是书的本数。 设计意图:把求积转化成小圆点的个数,以更加形象直观的展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小组的合作交流,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2.通过学生列出的算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说课稿 说课内容: 由于我执教的是第一堂课,所以我在认真钻研教材和学习其他老师设计的教案的基础上对自己第一次设计的教案重新进行了设计。 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这部分的学习内容是在学习了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的笔算乘法分两个层次编排。先出现不进位的,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因为,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还为学习多位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而且,为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因数是更多位数的乘法问题,奠定了基础。因此在计算体系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课的教学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体验上要达到以下几点: 1、在实际情景里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正确熟练地计算。 2、在探究算法中,让学生与他人交流,享受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见解的快乐,获得成功的 体验。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意识。 4、让学生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 学的信心。 本课的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关键:在于学生能掌握好乘的顺序以及两个积的数位。 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我们数学组各位数学老师在备这堂课时 也非常重视课堂教学的情境的设计,他们精心设计情境,努力将旧知与新旧,巩固与运用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如郑老师设计了春游订购门票、租车引入新课,如张小霞老师从数字的排列组合导入,如孙彩萍老师设计的图书馆添置新书引入新课。 新课程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计算的教学,首先要把计算内容都置于实际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报纸(送信)、估座位、购书等。让学生在现实问题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探讨计算方法。然后,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有意义的、联系生活的情境材料,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学生体会计算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是十分有利的。于是我根据学生特点,在导入部分主要借鉴了孙老师的做法:我在课堂开始就从学校购新书入手,再现了学生熟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计算设置在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之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与经验,使学生愿意去主动探索知识。 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的图书馆要为大家添置一批新书,要求我们老师先去书店看看,选些同学们都比较喜欢的图书。老师在上个周末就去了一趟书店,选了一些书目。现在想请我们三1班的同学来帮老师一起来选一选,好吗?出示3套书《脑筋急转弯》(一

二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练习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练习题 1.直接写得数。 11×20 70×2040×30 30×2130×13 60×2040×1211×502 5×1012×40 3.用竖式计算。 14×26=81×18 =94×11=45×34=4.实践应用。 (1)一辆客车可以乘坐48人,28辆这样的客车可以坐多少人 (2)学校每天中午用去大米50千克,晚上用去大米45千克,连续两周共用去大米多少千克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试卷】 1、21个14的和是();24的32倍是 ()。 2.、14乘63的积是();16个45相加,和是多少最简便列式是(),结果是()。

3、小明在计算完37×62后,想核实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来进行检验。 4、52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与18的积是()。 5、365加上()正好是75的14倍。 6、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做18个零件,那么工作14小时做了多少个零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8 × 14 7 2……………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1 8……………… 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2 5 2……………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7、如果口算35×19,可以先口算35×20=(),然后再减去()个35。 8、一盒彩色胶卷最多能拍36张照片,照这样计算,15盒胶卷最多可以拍()张照片。 9、成人平均体重大约是65千克,15名成人的体重大约是()千克。如果这些人一次性的乘坐载重是1吨的电梯,会超载吗 ()。(填:没超载或超载) 二、口算下面各题(16分)

(1)你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8×40 =43×0 =100-40= 3×190= 40×9 = 270×3=150×6=4×28=(2)先口算,再熟记这些口算答案。 25×4=125×8=25×6= 125×2= 250×4=1250×8=25×8= 125×4= 三、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共28 分) 83×26=33×66= 84×59=26×47= 54×25=#21×44=#66×77=#19×36= 四、文字题(6分) 1、36的315倍是多少 2、135个32是多少 五、应用题(18分) 1、工厂平均每天要用51吨煤,42天共用多少吨煤 2、初步调查:我班同学平均每人的压岁钱是85元,那么我班共53名同学的压岁钱共有多少元

笔算乘法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笔算乘法》说课稿 本着新课标发展学生“四基”的要求,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4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笔算乘法》是在学生学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万 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编排的教学内容。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基础,来引领 学生推导出笔算的方法,并联系实际情景,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多位数乘一位 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同时,本节课也为学生继续学习《笔算进位乘法》提 供了算理依据和算法模型。因此,本课时的内容在本单元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结合教材分析,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掌握笔算乘法的 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中,让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及乘法竖式书写格式。理解多位数 乘一位数的笔算算理。 二、说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力 求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同时,为了充分的体现出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我以情境图作为学生认知的起点,借助图形的直观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简单化。但仅仅从情境图到笔算,鉴于学生现有的基础,思维转换过渡较大,学生不易接受。因此,我采用”转化思想“,将学生已学的口算乘法作为 教学的过渡点,把图形转化为口算呈现形式,然后把口算的呈现形式转化为竖式。最后通过优化,形成笔算乘法的算法。 三、说学法 为了让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知识点,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我放手让学生尝试,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适时调动学生 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计算方式进行分析和比较,去寻求正确与简便的方法。让学生在体验,感知、探究、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课的学 习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 200×4=100×2=700×7= 60×4=8000×6=600×8=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笔算乘法说课稿

笔算乘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三位数乘两位数》是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本节课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理解和探索不会感到困难。但是,由于因数数位的增加,计算的难度也会相应的增加,计算中就会出现各种不同和情况,因此,这一课的学习对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学好这部分内容,有利于学生完整地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乘法打好基础。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计算教学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最基础的计算原理和方法支持了这样的发展提高。针对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在教法上,我个人认为,在教学中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启发、引导、设疑等教学手段等方法进行教学。在学法指导上,让学生掌握观察、比较、发现、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 在教学例题时,让学生尝试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鼓励学生自己算。学生已经能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三位数乘一位数相比,三位数乘两位数需要多乘一步,并把两次的部分积相加。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把新旧知识结合在一起,体会计算时的相同点,促进认知同化,完善认知结构。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笔算乘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四、说重点难点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的重点为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为正确规范地计算和书写乘法竖式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的进位。 五、教学过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努力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这种设计理念出发,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计算能力得到真正发展,我对本节课设计如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铺垫巩固旧知 通过复习,为学生提供展示计算能力的平台,让学生亲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为后面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完成知识的迁移、提升对乘法笔算方法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后引出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引入例1

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说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说课讲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问题2》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了乘法的含义、两位数乘两位数、能初步用乘法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部计算的实际问题。对于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感悟中,已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想方法和经验。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 为了让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及解决问题,逐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定为: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连除的方法解决相关生活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渗透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初步体验两种分析策略对解决问题的策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用连除的方法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初步体验分析问题的两种一般策略——分析法和综合法,培养学生有意识地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策略进行回顾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难点: 主动获取信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理念分析: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为教学资源,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来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我要给予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教学时,我首先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 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后,说说你看到了 什么?(人脸)然后继续追问,说换个角度观察,你又看到了什么(酒 杯),此时我及时总结说同一副图,从不同角度观察会看到不同的图 像。其实数学学习也是这样,同一个问题只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去观察 去分析,就会获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不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练习题

1.直接写得数。 11×20= 70×20= 40×30= 30×21= 30×13= 60×20= 40×12= 11×50= 25×10= 12×40= 2.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了。 1 4 1 2 7 3×2 5 ×1 7 × 2 4 5 6 7 4 2 9 2 28 1 2 1 4 6 8 4 1 9 4 1 6 6 2 3.用竖式计算。 14×26=81×18=94×11=45×34= 4.实践应用。 (1)一辆客车可以乘坐48人,28辆这样的客车可以坐多少人? (2)学校每天中午用去大米50千克,晚上用去大米45千克,连续两周共用去大米多少千克?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试卷】 1、21个14的和是();24的32倍是()。 2.、14乘63的积是();16个45相加,和是多少?最简便列式是(),结果是()。 3、小明在计算完37×62后,想核实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可以用()×()来进行检验。 4、52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与18的积是()。 5、365加上()正好是75的14倍。 6、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做18个零件,那么工作14小时做了多少个零件?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 8 ×1 4 7 2………………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1 8………………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2 5 2 ……………工作()小时做()个零件。 7、如果口算35×19,可以先口算35×20=(),然后再减去()个35。 8、一盒彩色胶卷最多能拍36张照片,照这样计算,15盒胶卷最多可以拍()张照片。

9、成人平均体重大约是65千克,15名成人的体重大约是()千克。如果这些人一次性的乘坐载重是1吨的电梯,会超载吗?()。(填:没超载或超载) 二、口算下面各题(16分) (1)你能算得又对又快吗? 8×40 = 43×0 = 100-40= 3×190= 40×9 = 270×3= 150×6= 4×28= (2)先口算,再熟记这些口算答案。 25×4= 125×8= 25×6= 125×2= 250×4= 1250×8= 25×8= 125×4=三、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共28分) 8 3 ×2 6 = 3 3 ×6 6 = 8 4 ×59 = #54×25 = #21×44= #66×77= 四、文字题(6分) 1.36的315倍是多少? 2. 135个32是多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