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

新生儿

紧握拳,触碰时收缩,可引出握持反射,持续2-3个月。

1个月

双手常握拳,物体碰到手时,握得更紧。

2个月

偶尔能张开手,给物体能拿住。偶尔把手或手里的物体送到口中。

3个月

用手摸物体,触到时偶尔能抓住,手经常呈张开姿势,能握住数秒。

4个月

仰卧清醒状态时,双手能凑到一起在眼前玩弄手指,称为“注视手的动作”,6个月后消

失。常常去抓东西,距离判断不准。用整个手掌握持物体,手拿东西时间变长,而且会摇晃,并用眼睛看,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

5个月

物体碰到手时出现主动抓握动作,但动作不协调不准确。会玩衣服,把衣服拉到脸上。能玩玩具并抓握较长时间。往往双手去拿,把东西放到口中。

6个月

迅速伸手抓面前的玩具,玩具掉下后再抓起。用全手抓积木,能握奶瓶,玩自己的脚。准确拿悬垂在胸前的物体。会撕纸玩。会拿积木,给第二块时扔掉第一块。

7个月

可用拇指及另两指握物,会用一只手触物,能将饼干放入口中,玩积木会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手中有积木给另一块时,不扔掉原有的,会模仿对击积木。

8个月

桡侧手掌或手指抓握,用拇指和三指捏桌上的小物体,会用多种方法玩一个玩具,能将物体递给旁边的人,但不知道怎么松手,喜欢让东西故意从高空掉下去。

9个月

能将双手拿的物体对敲,可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体。

10个月

很熟练的用拇指和另一手指捏串珠,可用示指指物,能主动放下手中的物体,向其索取时不松手。

11个月

喜欢将物体扔到地上听响,主动打开包方积木的花纸。

12个月

能用拇指与食指捏较小物体,单手抓2-3块小物体,会轻轻抛球,会将物体放入容器中

并拿出另一个。全手握笔在纸上留下笔道。

15个月

搭2-3块积木,全手握笔,自发乱画,会打开盒盖,斜到处瓶中小物体用手去捏。

18个月

搭3-4块积木,能几页几页翻书,用小线绳穿大珠子,用汤匙等。

21个月

搭4-5块积木,模仿画线条,但不像,用双手端碗。

24个月

搭6-7块积木,会转动门把手,旋转圆盖子,穿直径1.2CM的串珠,正确用勺,模仿画

直线,能一页一页翻书,用匙外溢。

27个月

能模仿画直线,基本像,会拆装简单拼插玩具,会脱鞋袜。

30个月

搭8-9块积木,模仿画水平线和交叉线,基本像,能较准确把线穿入珠子孔,练习后每分钟穿20个珠子,会穿裤子,短袜和便鞋,解开衣扣,一手端碗。

36个月

搭9-10块积木,将珠子放入直径5CM的瓶中,会折纸,折成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边角整齐,能模仿画圆形和十字形,基本像,向杯中倒水,控制流量。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 (2)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特点 人的生长发育是连续不断进行的,有时快些,有时慢些。在体格方面,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出生后半年内,生长发育最快,半岁以后生长速度减慢,到青春期又增快。?生长发育中,各功能的发育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整个身体的运动功能,按“从头到脚”的顺序发育,先会抬头,其次挺胸、独自坐,然后会站,最后才会行走。?在小儿发育过程中,各个器官、系统发育不平衡,脑子的生长发育先快后慢,7~8岁大脑的重量已接近成人。而生殖器发育先慢后快,幼儿时期发育并不明显,青春期时发育明显增快。皮下脂肪在婴儿时期增加比较快,以后减慢,青春期又稍微快些,这在女孩表现更为明显。?胎儿时期至成人身体各部发育比例标准不是绝对的,个体间存在差异,只要大致在正常标准范围内就可以了。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系统、器官的功能和形态在不断地完善,形成了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小儿年龄阶段的划分根据小儿年龄阶段的生理解剖特点,一般可将小儿时期划分成七个阶段:?胎儿期,指受孕到分娩这一段时间,共280天;?新生儿期,指出生到1个月;?婴儿期,出生1个月到1周岁;?幼儿期,指1~3岁;?学龄前期,指3~6岁;?学龄期,指6岁到青春期;?青春期,约从十三四岁开始到十八九岁。? 体重增长规律及测量方法判断一个孩子体格发育是否正常,体重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同时根据体重还可推测出小儿的营养状态。?正常小儿出生的时候平均体重为3.1~3.3千克,男孩比女孩稍重一点。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小儿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下降范围一般不超过300克,生后3~4天体重就不断增加。体重增加的速度和年龄有关,生后3个月之内生长最快,平均每天增加25~30克,4~5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周岁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1岁以内每个月的体重可按下列公式推算:?1~6个月小儿的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600(克);?7~12个月小儿的体重(克)=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1岁以后平均每年大约增加2千克,2~10岁小儿的体重(千克)=年龄?×?2+8(千克)。例如,1个4岁小儿,他的体重为4×2+8=16(千克)。?一般在10岁以前男孩比女孩重,10~16岁女孩较男孩重,以后男孩又较女孩重。增长速度也不一定很均匀,受多方因素影响。? 身高增长的因素及测量方法身高可以反映骨骼的发育情况。正常小儿出生时平均身长为50厘米,身高增长的规律和体重一样,年龄越小增长越快。出生后6个月以内,平均每月长2.5厘米左右。6~12个月,平均每月长1.2厘米左右。1周岁以后的平均身高可依以下公式计算:?身高(厘米)=年龄×5+80(厘米)。例如,4岁小儿的大概身高(厘米)=4×5+80=100(厘米)。青春期身高增长速度加快,12岁以后,就不能按以 上公式推算了。?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 0~3岁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奠基时期。 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1.“发展”的定义:发展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 2.婴儿发展变化的特征:⑴大小的变化: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 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不 断提高。 ⑵比例的变化:婴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立的特征,并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所以在比例也有明显的变化。例如: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儿头占身长1/4,成人头占身长1/8。在个涔发睫过程中,会因为成熟出现旧特征消失的现象:如幼儿期乳牙的税落二。 ⑶等待莅酌获得: 在学习过程中,婴儿会逐渐拥有一些新的能力如,好奇、好问及生理上 出现恒齿等。 3.发展的任务: 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在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行为,在不同的发 展阶段寻找合适的角色,为实现这个过程,就要完成如下“发展”任务。 ——学习走路。 ——学习食用固体长物。 ——学习说话。 ——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 ——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学习判断是非。 ——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4.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婴儿期的发襄速度是最快的.但生长速度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有阶段性的。如,新生儿时以天为单位计算;l~3个月时以周为单位计算;4~6个月时以3个月为单位计算:6 -12个月时以半年为单位计算;1~3岁时以年为单位计算。 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能越级发展。如,婴儿阶段身体和运动机能的发展遵循从头到足的规律。 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昀自然人,初步转变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儿童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的、独立的特点。“如,新生儿期主要是量主外界生活的时期,每天都会有变化;乳儿期是需要成人生活照料较多的时期:婴儿期是学会走路、说话,开始独立活动的时期。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既有明显的差别,又不能截然分开。由一个年龄阶段过渡到下一个年龄阶段,各方面的发展既有一定顺序,又不是等同的。 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 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呼吸系统常以喉部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上呼吸道包括鼻及算莠耍_面夏面聂否_蘸等;下呼吸道指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及肺泡。 鼻:婴儿鼻腔相对短小而窄,鼻黏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鼻黏膜血肿胀,致使鼻腔狭窄,甚至闭塞,婴儿不会张口呼吸,鼻塞会导致其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和拒抗晚乳。泪管和咽鼓管:婴儿鼻泪管短,开口接近于内毗部,其瓣膜发育不全,因而鼻腔感染常易侵入结膜囊引起炎症。婴儿的咽鼓管较宽,并且直而短,呈平位,而鼻咽腔开口处较低,故咽部炎症易侵人中耳,引起中耳炎。 喉:婴儿喉腔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黏膜脆弱,黏膜F组织较疏松,富于淋巴组织和血管,轻度炎症也易发生喉头狭窄而出现呼吸困难、吉音嘶哑,严重者可发生窒息。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以及营养需求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以及营养需求 婴幼儿包括婴儿和幼儿,从时间上的划分是:出生1-12个月为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断脐至出生后28天);1-3岁为幼儿期。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也是婴儿完成从子宫内生活到子宫外生活的过渡期,而幼儿期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关键时期,是完成从以母乳为营养到以其他食物为营养的过渡期。婴幼儿时期良好的营养是一生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基础,了解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及营养需求是非常重要的。 一、婴儿 (一)婴儿发育特点 1、体格发育婴儿在婴儿期生长发育极其迅速,这个时期也是人生身体发育最快的阶段,即第一个生长高峰期。婴儿的体格发育包括体重、身长、头围和胸围。 (1)体重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为3.3kg,出生后,随后,婴儿就会沿着其遗传因素预先决定的生长曲线生长。 (2)身长可以反映婴儿骨骼系统的生长状况。 (3)头围和胸围可以反映婴儿脑及颅骨的发育状态。 2、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婴儿的脑和神经传导纤维迅速增长,但对外来刺激反应慢且易于泛化。 3、消化系统发育婴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消化功能还不健全。 (二)婴儿的营养需求 婴儿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时期,所以必须有足够的营养支持。在这个阶段,如果儿童的营养长期供给不足,其生长发育就会受限,甚至停止发育,结果不仅会影响婴儿健康,还因此可能失去身心发育的最佳时段。 婴儿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最初阶段主要依靠出生前在母体内储备的营养,但这个储备很快就会被消耗掉,因此母乳与饮食是婴儿非常重要的营养来源。婴儿在婴儿期所需营养主要有: 1、能量

婴儿的能量需要包括基础代谢、身体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能量储存、排泄耗能以及生长发育所需。婴儿对于能量的需要量因年龄、体重及发育速度的不同而异,一般95kcal/d。 2、宏量营养素 蛋白质婴儿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按每单位体重大于成人,而且需要更多优质蛋白质、更大比例的必需氨基酸。除了八种必需氨基酸外,婴儿还要从食物中摄取组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和牛磺酸。人乳中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最适合婴儿生长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蛋白质若摄入不足,婴儿会导致营养不良,出现虚胖和水肿。人乳哺喂的婴儿每日需要蛋白质2g/kg (体重),牛乳喂养者为3.5g/kg(体重),大豆或谷类蛋白供应时为4g/kg(体重)。 脂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推荐量规定:婴儿摄入的脂肪供能要占每日总能量的45-50%。n-6系亚油酸及其代谢产物γ-亚麻酸及花生四烯酸(ARA)、n-3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及其代谢产物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这些脂肪酸对婴儿神经、智力及认知功能发育有促进作用,需要适量摄取。 碳水化合物婴儿摄入碳水化合物所提供能量应占总能量的30-60%。4个月以后的婴儿可以较好地消化淀粉食品。但是婴儿摄入碳水化合物过多的话,会导致产酸产气并刺激肠蠕动引起腹泻。 3、微量营养素 矿物质婴儿必须而又容易缺乏的矿物质主要有钙、铁、锌。 钙是人体发育必需的营养素,只有摄取足够的钙,才能保证促进骨骼、牙齿的生长和坚硬。婴儿钙的适宜摄入量6个月前为每天300mg,6个月后为每天400mg。6个月龄后的婴儿在添加辅助食物时,可以选大豆制品、蛋类、虾皮、绿叶菜、牛乳粉等富含钙的食物。 铁是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婴儿阶段身体生长发育速度快,对铁的需求量很大,由于胎儿在出生前的最后一个月里,会在母体内利用母体的供养在自己的肝内储入较多的铁,但这部分的储备仅够出生后3、4个月的需要。4个月龄以后的婴儿在喂养时应补充含铁食物,如蛋黄、猪肝、猪肉、牛肉和豆类等。6月龄以上婴儿铁的每日适宜摄入量为10mg。 锌参与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缺锌将导致婴儿身体发育不良,例如出现食欲减退,停止生长等症状。人乳的含锌量高于牛乳及其它乳品,所以让婴儿吃上初乳格外重要。婴儿4个月龄后,应添加西红柿、鱼、虾、肉泥等富含锌的食物。我国推荐0-6个月龄婴儿锌的摄入量为每天1.5mg,6个月后为每天8mg。 维生素婴儿生长发育过程离不开对各类维生素的摄取。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

各年龄阶段儿童发育特点

各年龄阶段儿童发育特点 儿童的年龄主要分为7个阶段,依次是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和青春期。从卵子和精子结合到小儿出生,称为胎儿期。婴儿期,是0到1岁,幼儿期1到3岁,学龄前期3岁到学龄前,学龄期大约6到12岁,青春期是指男孩女孩进入青春期之后的发育特点,是8岁之前也就是在咱们国内是上大学之前这个阶段的发育的特点,包括生理心理的发育特点。 1.胎儿期 胎儿期是从受精后的第四周开始,到婴儿出生前为止,以组织和器官的迅速生长和功能的渐趋成熟为特点。 2.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是从胎儿娩出断脐到28天止,此4周为新生儿期,出生不满7天的阶段为新生儿早期。新生儿期是婴儿出生后真正适应外界环境突变的重要的时期,尤其在出生后7天,是死亡率、发病率最高的阶段,在这第一周内需要加强访视,在新生儿期要求访视两到三次。访视的时候主要针对新生儿的体格发育做评价,指导母亲的母乳喂养,实施新生儿免疫接种计划。 3.婴儿期 婴儿期是从婴儿出生到满一周岁,又称为乳儿期。这个时期需要充分适应社会的环境和家庭的环境。 婴儿期的第一个特点,婴儿期是生长发育第一个高峰,需要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最重要的是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婴儿主要从乳类获得营养,体格生长迅速,一年中身高比出生时增加50%,体重增加两倍,脑发育也很快。一周岁时,动作发育已达到能接触周围人物的水平,如能坐、开始学走等。在母乳中有充分的蛋白质可以保证婴儿期儿童的生长发育,提倡母乳喂养。 生理上的另一个特点是消化系统的功能还没有完善,对喂养的要求非常高,喂养不当,会影响婴儿消化系统功能的发育。这个时期需要保证营养,保护消化系统的功能。 第二个特点,在这个时期婴儿的感觉功能、知觉功能以及语言功能,得到重要的发育。值得注意的是需要给予适当的刺激,比如用鲜明的颜色装饰婴儿房,刺激小儿视觉的发育。另外可以经常让婴儿感受不同的物品,促进他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这个时期语言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的发育,要用言语不断的跟婴儿去交流,包括给他讲故事,为后一个阶段的语言表达做准备。

婴幼儿期的行为发育参照表

婴幼儿期的行为发育参照表 婴幼儿期的行为发育参照表 运动发育 运动发育的规律是由上而下、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大到精细。运动发育可分为大运动和精细动作两部分。 大运动 包括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跑等。 新生宝宝:能在俯卧位将身体从一边转向另一边。 1 个月:能在俯卧位短暂抬头片刻; 2 个月:能在俯卧位抬头45 度; 3 个月:能在俯卧位抬头90 度,竖直位能抬头但不稳定,可从仰卧位变为侧卧位; 4 个月:俯卧位时用两手支撑抬起胸部,扶住髋部能坐; 5 个月:扶腋下能站直,能直腰靠背坐; 6 个月:喜欢被扶着腋下跳跃; 7 个月:会翻身,俯卧位可向左右追逐物体;

8 个月:长时间稳坐,开始学爬; 9 个月:扶着栏杆能站立; 10 个月:会自己从坐位攀栏站起; 11 个月:会扶栏行走或被大人牵一手行走; 12 个月:会独站片刻,约1/4 宝宝会独走; 15 个月:走得好,能蹲下拾物; 18 个月:行走快,能扶栏独自上楼梯,会倒退走几步; 24 个月:会跑; 36 个月:双脚交替上楼梯。 精细动作 指手及手指功能,如取物、搭积木、绘图等。手功能的发育遵循先用手掌握物,再用橈侧(拇指侧),再用手指。先用4 个手指一把抓,后用拇指和食指钳取,先会抓握后会放松。视觉的发育是精细动作发育的必要基础。 出生到2 个月:握紧触及手的物体; 2 个月:短暂握住拨浪鼓; 3 个月:两手放松,常拉自己的衣服;

4 个月:两手在胸前玩弄,见到新鲜物体两臂会挥动; 5 个月:手伸向物体,碰到时会随手抓起; 6 个月:双手可各拿一块边长约2.5 厘米的方木; 7 个月:可在两手间传递玩具,能用一把抓的方式取到小丸; 8 个月:出现敲打及抛掷玩具的动作; 9 个月:伸出食指拨弄小物件,用拇指、食指拿小丸,但近小指一面的腕部仍靠在桌上; 12 个月:可垂腕用拇指和食指拿起小丸; 15 个月:搭方木两块,将小丸放入小瓶中; 18 个月:搭方木3 ~4 块,将小丸从瓶中倒出,会用笔在纸上乱画; 24 个月:搭方木5 ~6 块,模仿画竖线、横线,会逐页翻书; 30 个月:搭方木八块,会穿短裤和便鞋; 36 个月:会用三块方木搭桥、串木珠、解纽扣、画圆圈和十字。 语言的发育 语言发育除受语言中枢控制外,还需正常的听觉和发音器官配合,分为理解和表达两方面,宝宝先理解后表达,先会发语音再会用词和句。 新生儿:大声啼哭;

育婴员考试卷及答案1套

育婴员初级理论知识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题号一二总分 应得分100 实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每题2分(请从四个备选项中选取一个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中。错选、漏选、多选均不得分,也不反扣分) 1.()是婴儿教育的生理基础。 A、人的大运动的发展 B、人脑的发展 C、个体发展的关键期 D、人的神经系统的发展 2.()不是安排婴儿运动游戏的依据。 A、婴儿的身心特点 B、季节和设备条件 C、成人的喜好 D、婴儿的健康水平 3.铁、锌与()是婴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 A、钙 B、铝 C、碘 D、肽 4.人体测量学的各个参数属()范畴。 A、营养结局 B、营养状况 C、生长发育指标 D、健康水平指标 5.关于健康水平指标描述全面的是()。 A、生化参数和生活参数 B、生理参数和生活参数 C、营养参数和生理性参数 D、生化参数和生理参数 6.进食气氛包括()两个过程。 A、教育和进食 B、游戏和进食 C、烹调和进食 D、环境布置和气氛营造 7.婴儿摄取的各类食物都有一定的量,即()。 A、食品种类越复杂越适宜 B、膳食经构的科学合理 C、食物要是婴儿喜欢的 D、食品越是贵重,营养价值越高 8.每天应为婴儿选择()以上的食物。 A、4种 B、6种 C、8种 D、10种 9.夏季食谱要考虑的季节因素是()。 A、多选豆制品 B、多选肉、蛋、奶 C、增加含脂肪的食物 D、气温高、出汗多,已清淡为主 10.脱水导致()。 A、钾、钠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B、失水 C、水分摄入不足 D、无尿液排泄 11.睡眠是大脑皮层的()。 A、保护性抑制 B、生理保护 C、生理性保护性抑制 D、物理性保护 12.识别婴儿小便异常的方法是()。 A、望、闻 B、有无异味 C、观察尿量 D、注意观察尿液颜色 13.婴儿新陈代谢旺盛,皮肤易受伤害是因为()。 A、表皮层薄 B、角质皮层薄 C、角化层薄 D、脂肪层厚 14.婴儿生长发育的()是宫内生长发育。 A、次要阶段 B、第一个重要阶段 C、第一个基本阶段 D、主要阶段 15.下列()是宫内生长发育的正确规律。 A、生长速率慢 B、发育、分化、成熟过程不易受损伤 C、母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和行为会影响到胎儿 D、生长速率快 16.婴儿出生后第一个月内()变化复杂,需逐周测量才能得到其真实规律。 A、大脑 B、饮食 C、消化系统 D、体重 17、()是婴儿大动作发育的顺序。 A、抬头、坐、立、行、跳、跑等 B、抬头、立、坐、行、跑、跳等 C、抬头、行、立、坐、跳、跑等 D、抬头、坐、立、行、跑、跳等 18、婴儿的人际交往关系是按照()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A、亲子关系——玩伴关系——群体关系 B、亲子关系——群体关系——玩伴关系 C、玩伴关系——陌生群体关系——亲子关系 D、玩伴关系——亲子关系——群体关系 19、()是0-3岁婴儿情绪、情感的特点。 A、冲动、易变、外露,年龄越大特点越突出 B、冲动、易变、内敛,年龄越小特点越突出 C、冲动、易变、外露,年龄越小特点越突出 D、冲动、易变、内敛,年龄越小特点越突出 20、()是新生儿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没有意志力。 A、主观意愿 B、母亲的暗示 C、客观条件 D、本能的反射 二、判断题:共40分,每题2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错答、漏答均不得分,也不反扣分)()1、婴儿得水痘的表现是受传染后病毒会潜伏两周才发现。 ()2、轻度肺炎患儿应少饮水,有助痰液稀释。 ()3、良好的物质环境是指父母、育婴员的情感和态度对婴儿的正面影响。 ()4、在运用反复性原则时,施教者要从婴儿的发展需要和兴趣出发来设计发展目标和游戏。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 ●0~3岁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奠基时期。 ●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1.“发展”的定义:发展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 行有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 ●2.婴儿发展变化的特征:⑴大小的变化: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 ◆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不 断提高。 ●⑵比例的变化:婴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立的特征,并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所以在比 例也有明显的变化。例如: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儿头占身长1/4,成人头占身长1/8。 在个涔发睫过程中,会因为成熟出现旧特征消失的现象:如幼儿期乳牙的税落二。 ●⑶等待莅酌获得: 在学习过程中,婴儿会逐渐拥有一些新的能力如,好奇、好问及生理 上 ●出现恒齿等。 ●3.发展的任务: 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在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行为,在不同 的发 ●展阶段寻找合适的角色,为实现这个过程,就要完成如下“发展”任务。 ●——学习走路。 ●——学习食用固体长物。 ●——学习说话。 ●——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 ●——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学习判断是非。 ●——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4.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婴儿期的发襄速度是最快的.但生长速度不是直线上升, 而是有阶段性的。如,新生儿时以天为单位计算;l~3个月时以周为单位计算;4~ 6个月时以3个月为单位计算:6 -12个月时以半年为单位计算;1~3岁时以年为 单位计算。 ?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能越级发展。如,婴儿阶段身体和运动机能 的发展遵循从头到足的规律。 ?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昀自然人,初 步转变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儿童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的、独立的特点。“如,新生儿期主要是量主外界生 活的时期,每天都会有变化;乳儿期是需要成人生活照料较多的时期:婴儿期是学会走路、说话,开始独立活动的时期。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 既有明显的差别,又不能截然分开。由一个年龄阶段过渡到下一个年龄阶段,各方面的发展既有一定顺序,又不是等同的。 ●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

婴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

婴幼儿发展的规律 婴幼儿发展的规律。即要幼儿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 婴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都是从简单、被动、具体朝着较复杂、主动、抽象的方向发展。同时,各个发展阶段之间按顺序衔接。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前一阶段的发育为后一阶投奠定必要基础,若某个阶段发育出现障碍,都会对后一阶段产生阻碍作用。比如:婴儿的大动作发展总星道衛抬头ー-翻身-坐-爬-站-走的方向和顺序进行,这个方向和顺序是不可逆,不可变的。 (二)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阶段性 连续性指婴幼儿的身心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阶段性是指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共同的特征,即所谓年龄特征。例如,幼儿思维发展特点是由直觉行动思维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同时,3-6岁幼儿思维又呈现出一定的年龄特征,3岁幼儿的思维带有较大的直觉行动性,四五岁幼儿的思维已经具有典型的具体形象性,到6岁,幼儿已经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了。 (三)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是指婴幼儿身心发展表现出时快时慢、时高时低以及发

展领域的不均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具有不同的速度,如身高发展在1岁前发展迅速,由刚出生的50cm左右发展到1岁时的75cm左右,平均增加25cm,而3岁到4岁时,身高发展减缓,由平均97cm长到104cm,1年大约增加7cm. 2. 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即各个方长到104cm,1年大约增加7cm. 2.不同的心理过程,具有不同的发展速度,即各个方面的发展不是齐头并进的,在某个时期,存在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就1岁以内婴儿而言,动作发展速度非常惊人,由刚出生的无意识动作发展到有意识地控制肢体,由依靠大人抱到自己站立甚至行走;而语言发展在1岁以内却不明显,到1岁时言语才开始萌芽,能听懂并说出一些简单的词。 (四)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个别差异性是指对于每个婴幼儿而言,其发展的速度、发展的优势领域、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等都是不同的。由于遗传、环境和教育等种种原因,婴幼儿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不同的婴幼儿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是不完全相同的。即使同一个婴幼儿、其不同方面的发展状况也是有差异的。例如,有的幼儿擅长绘画,但数学能力却不能达到一般的要求。这种差异性还表现在不同婴幼儿具有不同的个性心理倾向上,例如有的活泼好动,情绪表现明显,有的则沉静,情绪不容易外露,等等。 (五)发展具有互补性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 1、学前儿童体格发育的特点。 答:(1)体重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体重在这个年龄阶段增长的速度与1岁以内相比显得慢了不少,平均每年约增加2kg。(2)身高增长的规律:4~6岁儿童身高的增长也是一个相对稳速增长的阶段,每年增长6~7cm。 3、咀嚼有那些作用?幼儿园为什么不宜举行吃饭速度的比赛? 答:咀嚼的作用:(1)可以对口腔、舌部和齿根进行清扫而保持其清洁度,降低龋齿发病率,保持和增进口腔特别是牙齿和齿龈的健康。(2)可以防止牙列排列不齐的发生;(3)可以使食物得以磨碎,有助于胃肠对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4)可以让具有硬度、弹性以及温度的食物感觉刺激口腔,使儿童获得情绪上的满足,缓解其心理上的紧张。 吃饭速度比赛不利于儿童咀嚼功能的发挥和发展 4、应如何保护好学前儿童牙齿?kg=age*2+7 cm=age*7+70 (1)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早晚要刷牙,进食后要漱口,少吃甜食,尤其是临睡觉前;定期检查,及时治疗。(2)注意饮食:饮食不宜过热、过冷或冷热交替;适当多吃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帮助儿童充分咀嚼;(3)保证营养的供给,特别是钙、磷以及维生素D的供给,促进儿童恒牙的发育。 为何要为儿童创造愉快的用餐环境?要求老师? 要创造快乐饮食的意境和韵味 第三章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 1.学前儿童对能量的需要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答:1、基础代谢 2、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3、生长发育4、动作需要 5、排

泄的损失 6、简述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矿物质、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 答:学前儿童较易缺乏的矿物质是:钙、铁、锌、碘 钙的生理功能:①构成机体的骨骼和牙齿钙是骨髂的重要组分。②维持多种正常生理功能。 钙的食物来源:①儿童最理想的钙源:奶及奶制品(钙含量丰富,吸收率高)②豆类及其制品.尤其是大豆、黑豆含钙也较为丰富。③芝麻、小虾皮、海带等。 (2)铁的生理功能:①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 ②铁与红细胞形成和成熟有关。③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促进抗体产生④促进脂类从血液中转运 ⑤促进药物在肝脏中解毒等功能。 铁的食物来源:①动物性食品含铁丰富,吸收率高,如肝脏、动物血、瘦肉等。 ②植物性食物含铁量高的有黑木耳、海带、芝麻酱等。 (3)锌的生理功能:①结构:锌是人体中多种酶的组成成分②催化:有近百种酶依赖锌的催化③调节功能:对蛋白质合成和代谢、激素具有调节功能 锌的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蛋黄、鱼及其他海产品,尤以墨鱼卵及牡蛎含量较高。 (4)碘的生理功能:碘是构成甲状腺素的主要原料,其生理功能通过甲状腺素的作用来体现。甲状腺素参与能量代谢,调节机体新陈代谢,并促进体格的生长发育。

03岁婴幼儿动作发育规律

0~3岁婴幼儿动作发育规律 婴幼儿动作发育规律 (1)由上向下,又称上下规律,即先会抬头,然后坐,站立、走路。 (2)由近及远,即先从靠近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离躯干远处的动作出现,如先出现手臂的动作,然后出现手的精细动作。 (3)由不协调到协调,开始时为了完成某一个动作,如取胸前的玩具,小儿会手舞足蹈,全身肌肉在活动,可是还取不到东西;之后会弯腰,身体向前,轻而易举地取到了东西。 (4)由粗到细,开始时取一小丸,用手一把抓,然后用拇指与其他手指,最后用拇指与食指取物。 幼儿在动作发育过程中有些原始的反射到了应该消退的时候就消退,否则不利于动作的进一步发育。如3个月时,手不再握拳,应该手指放松,为取物创造条件。另外,积极的动作促使发育成熟。如首先向前走,然后学会倒退走;先从坐位到立位,经过一阶段后才从立位坐下。 每个具体动作的发育早晚与父母亲的训练有关,但训练应该与幼儿的年龄相符合,这样可促进动作的发育。相反,过早的训练对幼儿身心发育不利。 什么是动作发育 正常动作发育的进程是以脑形态的完善和功能的成熟以及神经纤维

髓鞘化的时间与程度为基础的,有一定的规律,同时还需要骨骼和肌肉的参与,因而运动的发育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全身的发育密切相关。 运动的发育主要遵循以下规律: 头尾规律 小儿总的动作发育方向是从头至脚,即顺着抬头→翻身→坐→爬→站→走这一趋势逐渐成熟的,最早是头部的动作,先会抬头,再会转头,以后开始翻身,6个月左右会坐,在后是手臂和手的运动,最后才是站立和行走——腿和脚的控制。 由近及远 动作发育的先后以躯干为中心,越接近中心部位(身体中轴)的动作发育越早,而离中心较远部位的动作发育相对较晚。以上肢为例,先是肩部和上臂动作的发育,接着是肘、腕部,最后手指动作的控制能力才逐渐成熟完善起来。 先大肌肉动作,后小肌肉动作 粗大动作的发育先于精细动作的发育,如先是抬头、翻身、起坐等躯体大动作,手指的抓、捏等精细动作继后之。 先整体动作,后分化动作 小儿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泛化的,而后逐渐发育成局部的准确的动作。如对于1、2个月的小儿,若将其脸用手帕盖住,则小儿表现为全身的乱动,到了5个月的时候,小儿可表现为双手向脸部乱抓,但不一定能拉下手帕,而到了8个月时,即能迅速而准确地拉掉

婴幼儿动作发展顺序

婴幼儿动作发展 婴儿动作是在大脑、神经和肌肉的控制下进行的。婴儿动作发育和他们的中枢神经、身体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婴儿的中枢神经发育是有规律性的,因此,婴儿动作发展是有规律的。 下面就是婴儿动作发展大致顺序表: 出生时动作行为和姿势随时变化,仰卧时头可以左右转动。 1个月,全身无规则的反应,仰卧时尝试着抬起头按来。 2个月,垂直位时头能竖直,但不平稳,能拿住放在手里的东西。 3个月,俯卧时以肘支起前半身,手触到玩具时偶尔能抓住。 4个月,扶着两手或髋骨时能坐,能从仰卧转到侧卧,手能有意识抓握、摇动玩具。 5个月,坐在父母身上能抓住玩具,能翻身,能拿着东西往嘴里放。 6个月,被扶着两个前臂时可以站的很直,会双手同时握物,能抓住悬挂的玩具。 7个月,能独坐,手能对换玩具,抓住成人的手能站立。 8个月,经训练能支撑爬行,能自己从坐位到卧位。能对敲玩具,会用拇、食指捏细小的东西。 9个月,能扶住栏杆站起,能独自爬,扶着试走。 10个月,能扶栏杆走,独立片刻,扶双手能向前迈步。 11个月,牵一只手能蹲下,能走,会搭一块积木。 12个月,会独走几步,会独自坐下。能从容器中取物。穿脱衣服能合作。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婴儿的动作发展反映了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而心理发展又刺激了婴儿的动作发展。由于每个孩子的遗传素质不同,大脑中枢神经发育的差异,以及家庭环境和教养方式的区别,因此,每个孩子的动作发展也有着早和晚、快和慢、笨拙和灵活等各种差别和个性差异。 一般说来,孩子动作发育和常规标准会有±2个月的差异,这都属于正常范围,父母不能强

求统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和发育特点对他们进行动作训练,使他们的动作灵敏协调,动作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从而促进婴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 作训练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大运动训练 婴儿运动发育规律 1、由上至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 2、由近至远:肩- 臂- 肘- 腕- 手指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 视物伸臂- 伸手抓物 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 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 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 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 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 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 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 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 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 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900 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如抬头不到900,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 注意点: 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 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 方法: 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0),并能向左、右方向看。 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 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方法: 1、俯卧位,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 2、婴儿俯卧位,训练者用手掌抵住婴儿的两足,玩具逗引,当婴儿向后蹬足时可使婴儿向前移行。 3、婴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一人扶婴儿的右手向前,另一人扶婴儿的左腿向前移,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 注意点:腹爬的前题是手支撑,还不能者可以先训练手支撑,然后再训练爬行。

(完整版)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婴幼儿大运动和精细动作训练 大运动训练 婴儿运动发育规律 1、由上至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 2、由近至远:肩- 臂- 肘- 腕- 手指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手舞足蹈- 视物伸臂- 伸手抓物 4、正向动作先于反向动作:先抓后放,先站后坐,先走后退 婴儿大运动训练的原则 1、按照神经心理发育规律进行; 2、从小儿的实际发育水平开始; 3、坚持长期教育和训练; 4、早教与保健相结合; 5、以儿童为中心,贯彻积极参与的原则; 6、发挥家长的积极主导作用; 7、个别化的早教训练。 3个月婴儿:俯卧抬头900 目的:抬头训练,锻炼颈背部肌肉,扩大婴儿的视觉范围。 方法:婴儿俯卧位,使婴儿的肘关节屈曲支撑上身,训练者用玩具或语言,鼓励婴儿抬头。如抬头不到900,训练者可轻轻拍击婴儿下巴,或轻托下巴,或在婴儿的胸部下面垫一个小枕,促使婴儿抬头。 注意点: 1、婴儿俯卧的姿势要正确,手不能后伸,也不要压在胸下面。 2、如果婴儿头还不能抬起,甚至婴儿的下巴还不能离开床面,

应怀疑存在发育落后,需作进一步检查。 4个月婴儿:手支撑,能左右转头 目的:锻炼婴儿颈、背和上肢部位的肌肉,是爬行、翻身运动的基础动作。 方法: 1、婴儿置俯卧位,训练者帮助其双手放在肩下方,手掌着地。在婴儿头的前上方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能用手支撑住身体,肘关节伸直,身体重心落在手上,头完全抬起(900),并能向左、右方向看。 2、可给些帮助(1)轻轻向上扶住婴儿两肩,(2)用双手分别扶住婴儿两手的肘关节部位,使其手臂伸直,逐渐减少帮助。(3)在婴儿胸部下面垫1个小枕或楔形板,促使婴儿用手支撑 5个月婴儿:向前腹爬几步 目的:爬行可以锻炼四肢肌肉,移动身体、扩大活动范围,对智能发展和手脚协调动作非常有利。 方法: 1、俯卧位,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用玩具逗引,吸引婴儿向前爬行。 2、婴儿俯卧位,训练者用手掌抵住婴儿的两足,玩具逗引,当婴儿向后蹬足时可使婴儿向前移行。 3、婴儿用手和腹部支持上身,训练者和助手各扶住婴儿一侧的上臂和小腿,用玩具逗引,一人扶婴儿的右手向前,另一人扶婴儿的左腿向前移,使其学会手足协调地向前爬行。 注意点:腹爬的前题是手支撑,还不能者可以先训练手支撑,然后再训练爬行。 6个月:前倾坐 目的:坐位时眼睛的视野比卧位时开阔双手的活动多,是运动发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

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 新生儿 紧握拳,触碰时收缩,可引出握持反射,持续2-3个月。 1个月 双手常握拳,物体碰到手时,握得更紧。 2个月 偶尔能张开手,给物体能拿住。偶尔把手或手里的物体送到口中。 3个月 用手摸物体,触到时偶尔能抓住,手经常呈张开姿势,能握住数秒。 4个月 仰卧清醒状态时,双手能凑到一起在眼前玩弄手指,称为“注视手的动作”,6个月后消 失。常常去抓东西,距离判断不准。用整个手掌握持物体,手拿东西时间变长,而且会摇晃,并用眼睛看,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 5个月 物体碰到手时出现主动抓握动作,但动作不协调不准确。会玩衣服,把衣服拉到脸上。能玩玩具并抓握较长时间。往往双手去拿,把东西放到口中。 6个月 迅速伸手抓面前的玩具,玩具掉下后再抓起。用全手抓积木,能握奶瓶,玩自己的脚。准确拿悬垂在胸前的物体。会撕纸玩。会拿积木,给第二块时扔掉第一块。 7个月 可用拇指及另两指握物,会用一只手触物,能将饼干放入口中,玩积木会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手中有积木给另一块时,不扔掉原有的,会模仿对击积木。 8个月 桡侧手掌或手指抓握,用拇指和三指捏桌上的小物体,会用多种方法玩一个玩具,能将物体递给旁边的人,但不知道怎么松手,喜欢让东西故意从高空掉下去。 9个月 能将双手拿的物体对敲,可用拇指和食指捏起小物体。 10个月

很熟练的用拇指和另一手指捏串珠,可用示指指物,能主动放下手中的物体,向其索取时不松手。 11个月 喜欢将物体扔到地上听响,主动打开包方积木的花纸。 12个月 能用拇指与食指捏较小物体,单手抓2-3块小物体,会轻轻抛球,会将物体放入容器中 并拿出另一个。全手握笔在纸上留下笔道。 15个月 搭2-3块积木,全手握笔,自发乱画,会打开盒盖,斜到处瓶中小物体用手去捏。 18个月 搭3-4块积木,能几页几页翻书,用小线绳穿大珠子,用汤匙等。 21个月 搭4-5块积木,模仿画线条,但不像,用双手端碗。 24个月 搭6-7块积木,会转动门把手,旋转圆盖子,穿直径1.2CM的串珠,正确用勺,模仿画 直线,能一页一页翻书,用匙外溢。 27个月 能模仿画直线,基本像,会拆装简单拼插玩具,会脱鞋袜。 30个月 搭8-9块积木,模仿画水平线和交叉线,基本像,能较准确把线穿入珠子孔,练习后每分钟穿20个珠子,会穿裤子,短袜和便鞋,解开衣扣,一手端碗。 36个月 搭9-10块积木,将珠子放入直径5CM的瓶中,会折纸,折成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边角整齐,能模仿画圆形和十字形,基本像,向杯中倒水,控制流量。

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

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1) 幼儿, 生长发育, 婴儿, 规律, 特点 第一节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 婴幼儿生长是指整个身体或某些器官的增长。婴幼儿发育则表示身体机能成熟的程度。二者 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密不可分的。儿童的生长发育方式在不同年龄阶段中的 表现虽然不一样,但有共同的规律。从胚胎形成到出生,从出生到发育成熟是不同阶段的连 续生长发育的过程,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是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年龄大了以后则减慢,直 到停止。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后半年内速度变慢,以后速度 再逐渐慢下来,到青春发育期,速度又开始加快。 婴儿幼儿的生长发育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身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 婴幼儿身长的增长主要是下肢长骨的增长。刚出生时,婴儿的身体比例不协调,下肢很短, 小儿身长的中点位于脐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下肢增长的速度加快,身长的中点逐渐下移, 1岁时身长中点移至脐;6岁时移到下腹部;青春期身长的中点近于耻骨联合的上缘。两上

肢左右平伸时两中指间的距离叫指距,主要代表两上肢长骨的增长。出生的指距约48厘米。 上肢长骨增长的情形与身长相似,在一生中指距总比身长略短。 二、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 体围是指绕身体某个部位周围线的长度。通常由头围、胸围、腰围、臀围等指标组成。但对 婴幼儿的体围测量一般只测量其头围、胸围、腰围等。婴幼儿身体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 由中心而末梢。头部最先发育,然后是躯干、上肢,最后才是下肢。2个月时的胎儿头长相 当于身长的1/2,婴儿初生时头长约为身长的1/4,而到成人时仅头长为身长的1/8,这 说明头的发育最早。头脑是人整个身体的“司令部”,它的成熟程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 身体的生长发育。婴幼儿手的发育较早,在其会走路以前几乎已经掌握了手的各种功能。如 在婴儿刚刚学会爬的时候,主要是靠手的力量向前爬行,而此时腿部还不会与手的力量相互 协调。婴儿下肢的发育较晚,主要是在会直立行走后,才开始逐渐发育的。婴幼儿四肢的发 育,无论是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都是按先中心后末梢的顺序进行的。 三、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有先后快慢的差别。

婴幼儿精细动作评定

精细动作评定 精细运动能力(fine motor skills)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知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精细运动能力是在人体获得了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发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视觉功能发育也受到姿势和移动能力发育的影响,同时反过来又促进了精细运动能力的发育。 一、手功能发育 手是最复杂最精细的器官,是认识客观世界、与外界交往的一种重要器官。手的基本动作包括:非抓握动作与抓握动作(grasp)两大类。非抓握动作包括悬浮(suspension)、约束(constrain)、推(push)、压(press)、触(touch)、勾状抓握(hook grasp)等;抓握动作又分为力性抓握(power grip)与精细抓握(precision grasp),前者包括球形抓握(ball grasp)、柱状抓握(cyclindrical grasp)及拉(pull),精细抓握包括指尖捏(tip pinch)、指腹捏(finger pulp)、侧捏(lateral pinch)及三指捏(tripod pinch)。精细动作主要包括伸手取物,手掌大把抓握较大物品,拇指与其它手指分开取一些小的物品,拇指与食指分开准确捏取一些很小的东西,如花生、纽扣、小豆子、小丸等,拿铅笔画画、翻书、搭积木、串珠子等。而包括进食、更衣、书写等在内的各种精细运动活动均以抓握物体、将手伸向物体、随意放下物体、腕关节可在各个方向活动4项基本动 作为基础。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 年龄精细运动 新生儿紧握拳,触碰时能收缩。 可引出握持反射,持续2~3个月,主动握物动作出现时,此反射消失。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

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规律 ●0~3岁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奠基时期。 ●婴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1.“发展"的定义:发展是指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受遗传、环境、学习等因素影响,进行有 顺序的、连续的、阶段性的、渐进的、有方向性的、由分化到完整的生理、心理变化的过程. ●2.婴儿发展变化的特征:⑴大小的变化:生理方面:身高、体重、器官的增长。 ◆心理方面:语言词汇、记忆力、认知、推理和社会交往的能力不 断提高。 ●⑵比例的变化:婴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独立的特征,并不是一个缩小的成人,所以在比例 也有明显的变化。例如:胎儿头占身长的1/2,婴儿头占身长1/4,成人头占身长1/8.在个涔发睫过程中,会因为成熟出现旧特征消失的现象:如幼儿期乳牙的税落二。 ●⑶等待莅酌获得: 在学习过程中,婴儿会逐渐拥有一些新的能力如,好奇、好问及生理 上 ●出现恒齿等。 ● 3.发展的任务: 婴儿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在社会环境中有不同的表现行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寻找合适的角色,为实现这个过程,就要完成如下“发展"任务。 ●——学习走路。 ●——学习食用固体长物。 ●——学习说话。 ●—-学习控制排泄机能。 ●—-学习认识自身器官和有关性别的行为. ●--学习与人交往和控制情绪。 ●——学习判断是非。 ●—-完成生理机能的稳定. ●-—形成社会与个体的简单概念. ● 4.婴儿发展的主要特点: ?年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婴儿期的发襄速度是最快的.但生长速度不是直线上升, 而是有阶段性的.如,新生儿时以天为单位计算;l~3个月时以周为单位计算;4~6个月 时以3个月为单位计算:6 -12个月时以半年为单位计算;1~3岁时以年为单位计 算. ?婴儿生长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和方向,不能越级发展.如,婴儿阶段身体和运动机能的 发展遵循从头到足的规律。 ?婴儿时期要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从一个毫无生活自理能力昀自然人,初 步转变为能适应社会生活的社会人。 ●儿童的每个年龄阶段都有相对稳定的、独立的特点。“如,新生儿期主要是量主外界生 活的时期,每天都会有变化;乳儿期是需要成人生活照料较多的时期:婴儿期是学会走路、说话,开始独立活动的时期.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又互相联系;既有明显的差别,又不能截然分开。由一个年龄阶段过渡到下一个年龄阶段,各方面的发展既有一定顺序,又不是等同的. ●婴儿解剖及生理发育特点: ◆呼吸系统——气体交换站: ?婴儿呼吸系统解剖特点:呼吸系统常以喉部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