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暑假八年级物理辅导班资料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2018年暑假八年级物理辅导班资料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2018年暑假八年级物理辅导班资料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2018年暑假八年级物理辅导班资料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 1 页2019年暑假八年级物理辅导班资料: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1.超声波与次声波

【知识点回顾】

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约为2019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次声波又称亚声波,它是一种频率低于人的可听声波频率范围的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大致为10-4Hz~20Hz..(1)次声波的传播距离较远.地震、台风、核爆炸、火箭起飞都能产生次声波.(2)超声波的波长比可闻声波波长短得多,它基本上沿直线传播.

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很强,能穿透几米厚的金属.

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可使液体内部产生相当大的液压冲击.

超声波可以用来制造各种乳胶,颗粒极细,而且均匀.

超声波在诊断、医疗和卫生工作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命题方向】

利用次声波和超声波具有它不同于可闻性声波的一些特性,解决现代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中许多重要的应用.例如:对于波长为100m的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一介质中,比波长为20m的传播快B.不能被听见

C.波长太长,不能产生明显衍射D.不能产生反射答案为B 【解题方法点拨】

抓住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点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约为2019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次声波又称亚声波,它是一种频率低于人的可听声波频率范围的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大致为10-4Hz~20Hz.同时记住一些现象的声波特点: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和成像.次声波: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龙卷风、雷暴、台风.

2.噪声及来源

【知识点回顾】

(1)从物理学角度看,杂乱、振动无规律的声音都是噪声.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

3.防治噪声的途径

【知识点回顾】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

【解题方法点拨】

明确生活中是采用那种途径减弱噪声的,例如: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声源处减弱--消声;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在耳朵处减弱--隔声.

4.声音的综合利用

【知识点回顾】

第 2 页(一)声在医疗上的应用

1.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闻”就是听,这是利用声音诊

病的最早例子.

2.利用B超或彩超可以更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医生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同时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所携带的信息通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超声探查对人体没有伤害,可以利用超声波为孕妇作常规检查,从而确定胎儿发育状况.3.药液雾化器

对于咽喉炎、气管炎等疾病,药力很难达到患病的部位.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将药液破碎成小雾滴,让病人吸入,能够增进疗效.

4.利用超声波的高能量可将人体内的结石击碎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二)超声波在工业上的应用

1.利用超声波对钢铁、陶瓷、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削加工,这种加

工的精度和光洁度很高.

2.在工业生产中常常运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探测.超声波发生器发射出的

超声波能够透过被检测的样品,被对面的接收器所接收.如果样品内部有缺陷,超声波就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这时对面的接收器便收不到或者不能全部收到发生器发射出的超声波信号.这样就可以在不损伤被检测样品的前提下,检测出样品内部有无缺陷,这种方法叫做超声波探伤.

3.在工业上用超声波清洗零件上的污垢.在放有物品的清洗液中通入超声波,清洗液

的剧烈振动冲击物品上的污垢,能够很快清洗干净.

(三)声在军事上的应用

1.现代的无线电定位器--雷达,就是仿照蝙蝠的超声波定位系统设计制造的.

很多动物都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蝙蝠通常只在夜间出来觅食、活动,但它们从来不会撞到墙壁、树枝上,并且能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它们的这些“绝技”靠的是什么?原来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

2.声纳

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们发明了“声纳”,利用声纳系统,人们可以探测海洋的

深度、海底的地形特征等.

(四)声在生活中的应用

1.超声波加湿器

理论研究表明:在振幅相同的条件下,一个物体振动的能量跟振动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质点振动的频率很高,因而能量很大.在我国北方干燥的冬季,如果把超声波通入水罐中,剧烈的振动会使罐中的水破碎成许多小雾滴,再用小风扇把雾滴吹入室内,就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这就是超声波加湿器的原理.2.我们在生活中利用声音获得信息.例如人们交谈、听广播、听录音等,声音是我们

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巩固练习

第 3 页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19?达州)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2.(2019?湘西州)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A.mm B.cm

C.dm D.dB

3.(2019?通辽)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4.(2019?遵义)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超声波一定比次声波传播速度快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不敢高声语”的“高声”指声音响度大

D.城区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5.(2019?襄阳)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在学校周围植树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6.(2019秋?安达市期末)课堂里老师与同学进行问题交流讨论时,所产生声音的强弱约为()

A.10dB B.50dB C.90dB D.400dB

7.(2019?泰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第 4 页C.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8.(2019?蓝田县一模)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9.(2019?罗庄区一模)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雨滴落在地面上会发出声音,说明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B.教学楼走道的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

C.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0.(2019秋?雨花区期末)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

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选填增大或减小)

11.(2019秋?繁昌县期末)广场舞是大妈们酷爱的运动,但音乐声音必须适当控制,否则会影响周围居民生活。有的地方市政部门会用噪声监测仪检测周围的噪声,如图所示的牌子上有”82.7dB”字样,这是用来监测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假设你是管理者,请对减小噪声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合理即可)12.(2019?兰山区模拟)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

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

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

第 5 页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

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中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

13.(2019?历城区二模)2019年10月28日,工业北路快速路通车,小玲随爸爸开车从北园高架12分钟就到达郭店。坐在车上,小玲发现道路两旁有透明的挡板,爸爸告诉他,这是隔音墙,是为了在噪声的环节减少噪声;小玲望向车外,发现隔音墙在向后运动,是以为参照物。

14.(2019?东坡区模拟)每逢中、高考考试期间,有关部门都会要求考点附近的工地停止施工,以免施工产生的噪声影响考生答题,这项措施是从防止噪声的。考试期间的铃声是用来传递的。

15.(2019?鱼台县一模)为治理环境污染,很多城市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炮竹的决定”。燃烧烟花炮竹释放的烟尘(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从防治噪声的角度,禁燃是从处控制噪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解答】解:

A、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减弱进入耳朵的声音,不能防止雷声的产生,故C错误;

D、据课本可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D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故选:D。

3.【解答】解:A、“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A错误;

B、两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正确;

C、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的结石,可以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

D、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4.【解答】解:A、声速与频率无关,超声波与次声波在相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故A错

第 6 页误;

B、人的听觉范围是20Hz~20190Hz;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人不一定听见,故B错误;

C、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即声音的大小(或强弱);故C正确;

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A、在学校周植树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

B、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故B正确;

CD、教室安装隔音玻璃、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D错误。

故选:B。

6.【解答】解: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故课堂里老师与同学进行问题交流讨论时的声音分贝数约为50dB;

故选:B。

7.【解答】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耳听觉有一定的范围,即频率在20Hz﹣20190Hz之间,且有一定的响度,所以,只要物体振动,人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

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B错误;

C、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

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A、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可以改变物体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发声的音调。故A错误。

B、敲锣时,用力越大,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

C、抽气的过程中,瓶内气体越来越少。由于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声音会越来越小,故C错误。

D、安装在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A、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第 7 页B、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响度来控制电路通断的,故B错误;

C、中考期间在考点范围“禁止鸣笛”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

D、超声波和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0.【解答】解:因为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噪声监测设备上的数据的单位是分贝;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噪声减小,所显示屏上的数据将减小;

故答案为:分贝。减小。

11.【解答】解:据图所示的噪声监测器可读出,此时的噪声是”82.7dB”字样;该装置是用来监测噪声强弱的仪器,故其测的时当时环境声音的响度;

作为管理者,对减小噪声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①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例如:请大妈们降低音量,在水泥路面上铺设沥清;

②高架桥两侧安装隔声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等。

故答案为:响度;降低音量。

12.【解答】解: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闭关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是在接收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声源;传播过程;接收。

13.【解答】解:隔音墙能够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少噪声;

小玲望向车外,发现隔音墙在向后运动,隔音墙与汽车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故是以汽车为参照物。

故答案为:传播;汽车。

14.【解答】解:考点周围禁止施工,从声源处禁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

考试期间的铃声是用于告知考生开考的开始或结束,是用来传递信息的。

故答案为:声源处;信息。

15.【解答】解:燃烧烟花炮竹释放的烟尘是固体小颗粒,不属于分子;从防治噪声的角度,禁燃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故答案为:不属于;声源。

《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同步练习1.docx

《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同步练习 1.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俗称燕子泥.这是为了() A.装饰、美观 B.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 C.吸收声波,减小吧I杂的回声 D.以上都对 2.下面关于超声波或超声波利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高频超声波可以清洗眼镜片 B.超声波也是声波的一种,它的传播也需耍介质 C.可以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探测海洋深度 D.在同种介质屮,超声波的传播速度比普通声波快 3.关于声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只有超声波才能传递能量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X10m/s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超声波不能探测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发出较强声晋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咅具有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它们,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和光一样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超声波在医学上能击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6.某一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一分钟内振动了300次,则它 振动的频率是_______Hz,人类________ 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 7.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暈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 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_______ 处减弱噪声。在地震时会伴有很强的_______ (超/ 次)声波,会使入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8.我市进行防空演练吋,那种尖锐刺耳的防空警报声是通过____________ 传入耳朵的,这样尖锐刺耳的声音平时我们说它是一种_____________ ,但这次它却向大家传递着一 种_____________ o 9.医生用的超”是利用__________ 声波获得信息,并且利用这种声波还能击粹病人体 内的胆结石,说明声咅具有_________ o 10.(3分)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米/秒,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冋声探测 仪,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咅信号经0.6s被接收到,求障碍物到探测船的距离?

声光影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超星网络课)

【单选题】关于视听语言,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爱普斯坦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B、广义的视听语言的定义包括电影剪辑的技巧C、狭义的视听语言的定义中包括人物、行为、环境D、视听语言的语法,是符合人类经验与习惯的 我的答案:B 得分:0.0分 【单选题】关于电影,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影最早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发展而来B、电影的历史已达到数百年以上C、电影也称映画D、电影可容纳多种艺术形式 我的答案:B 【判断题】视听语言源自于英文——audio visual language。()我的答案:√ 【单选题】视觉艺术语言的根本技法是()。A、光影B、线条C、色彩D、构图 我的答案:D 【单选题】优秀的构图,让人几乎看不出来人工的痕迹,是因为()。A、构图的本质是再现自然B、再现的事物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C、创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精妙的安排D、创作者没有对现实事物做出修改 我的答案:B 得分:0.0分 【判断题】设计艺术最核心的理念是构思。()我的答案:√ 【单选题】用三分法取景时,应该尽量把需要突出的目标事物放在画面分割线的()。A、左侧空白处B、右侧空白处C、右侧交叉点D、下方交叉点 我的答案:C 【单选题】 黄金分割点的具体比值大约是()。 A、0.818 B、0.618 C、0.318 D、0.382 我的答案:B 【判断题】三分法也称之为田字构图法。()我的答案:× 【单选题】下列哪些不是艺术场景构图起到的目的和作用?()A、展现故事内容B、交待电影场景C、营造电影氛围D、强化艺术风格 我的答案:A 【单选题】在艺术场景的构图应遵循的原则中,不包括()。A、美学原则B、主题服务原则C、变化原则D、追求真实原则 我的答案:D 【判断题】“自然界中的普遍性的形式就是规律”是马克思的名言。()我的答案:× 【单选题】采用()的画面具有活泼轻松、舒展含蓄的特点。A、椭圆形构图B、垂直式构图C、三角形构图D、交叉线构图 我的答案:D 【单选题】关于优秀的单反相机无法取代电影摄像机,描述错误的是()。A、单反相机受到物理结构的限制B、主体清晰,背景虚焦的镜头会破坏电影的空间感C、单反相机在景深上比电影摄像机做得更好D、主体清晰,背景虚焦的镜头看上去很唯美 我的答案:C 【判断题】交叉线构图中的景物交叉点必定是在画面以内。()我的答案:× 【单选题】关于椭圆形构图,描述不正确的是()。A、常用于表现不需要特别表现的主体B、可以形成强烈的整体感C、着重表现场面和渲染气氛D、强烈的稳定感是其首要特征 我的答案:D 【单选题】椭圆形构图的重点在于()的共存。A、高与低B、长与短C、动与静D、大与小我的答案:C 【判断题】静态的照片,很难通过构图来讲故事。()我的答案:× 【单选题】交叉点在画面内的构图可以产生()的效果。A、凝聚力量B、延展故事C、表达感情D、交待背景 我的答案:A 【单选题】X形构图能让画面中的各种元素()。A、生动活泼B、零散分布C、井然有序D、丰富多样 我的答案:C 【判断题】X形构图的交叉点可以在画面以外。()我的答案:× 【单选题】十字形构图的一大魅力是恰到好处的()。A、倾斜B、平稳C、运动D、留白 我的答案:D 【单选题】拍摄稳定排列组合的物体或者有规律的运动物体常用()。A、三角形构图B、水平线构图C、十字形构图D、垂直式构图 我的答案:C 【单选题】关于斜线式构图,描述错误的是()。A、可分为立式斜垂线和平式斜横线两种B、直线比斜线更有趣C、经常用来表现运动、倾斜、动荡、危险等D、可以表现专注

声音的重要性

有人说:“声音是灵魂的音乐。”是的,有时候,光是听一个人的声音,就构成了足够的诱惑力。而有的人,却不那么幸运,不说话还好,一张口,就让人厌烦。声音是一种谜。? 35岁的艾蓝说:“我不喜欢自己的声音,不够甜美、性感。”她希望自己的声音像李玟:“以前听过她唱歌,觉得她声音一般。后来在美国电视里听到她说中文的广告,很震惊!她的声音很性感,比较高但又不尖,很女人。”? 艾蓝是一个优雅的女人,声音柔美而不失醇厚。她还记得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录音,“是大学时上外语课,从录音听着觉得不好听,太成熟。”? 第一次听到自己的录音,或者第一次听到答录机上自己的声音,有谁没有觉得怪异?似乎一种不和谐突然出现:那个所谓的自己的声音,与我们对自己的印象相距遥远!? “在90%的情况下,人们不喜欢录下来自己的声音,他们觉得不像自己。因为人是通过骨头听到自己的声音,这也是正常情况下他们唯一能听到自己的声音。” 法国研治发音障碍的专家伊丽莎白·佛海斯奈博士解释说。? 声音暴露我们的一切? 有时,脱口而出的一个字、一声尖叫、一声抽噎或者大笑就把我们暴露无遗。我们罩得好好的面具就这样应声而落!精神分析师穆萨·纳巴蒂说:“人跟自己声音的关系是一种想象关系,这中间有他对自身形象的一种期待。因为通过声音这个沟通工具,表达出来的是人内心深处的状态。”?

过去的种种经历都可能经由声音浮现出来。以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问路为例。有这么些人,别人的回答会让他们感觉遭到了斥责,而他们的感觉并没有欺骗他们。为什么?这或许可以归罪于他们的声音,它在对别人发出邀请——“责备我吧!”而这种情形很可能源自童年时期与父母未解决的冲突。? 又如刺耳、沙哑的声音,它们的主人是在竭尽全力宣告自己的存在,用这种声音来不断呐喊:“我存在!在你们中间有我的位置!”这种声音的主人往往意识不到,他们的声音带给周围人多大的侵扰!? 法国声音整形专家让·阿比特波认为:“这样的人通常是要证明什么,向自己证明,也向周围的人证明。”? 面对这样的人,他的建议是说真话:“有两种方式,你或者告诉他你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你或者跟他说你的声音让我很累。确实,太尖利的声音让人难受。”? 我们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我们的声音会随着谈话内容的不同而变化。? 从事媒体工作的木兰说:“我有一个同事,当我跟她讨论工作时,她的语速很快,声音绷得紧紧的,甚至有些刺耳。但只要我一问起她的女儿怎样了,她的声音就立刻慢了下来、软了下来,好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 每个人的声音也会依据谈话对象、具体情形的不同而变化。声音是“情绪和个性的扩音器”。在面试时颤抖的声音,在生气时变得尖利的声音,在演讲时为了克服怯场而特意提高的声音......声音的这些戏法可能会让人猜错我们的年龄,甚至性别,但绝不会让人搞错我们的情绪!?

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考试答案

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考试答案
1、升华是建立在作品内部逻辑缜密、故事发展线条清晰,没有发生重大(逻辑漏洞)的前 提下的。 2、关于王家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出道剧作是《春光乍泄》)。 3 关于电影,说法不正确的是(电影的历史已达到数百年以上)。 4、“演员在台上面对观众,就仿佛面对一群汹涌的野兽;而台上的演员,正是驯兽师”出 自(乔纳森·林恩)。 5、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余地的构图是 (变化式构图)。 6(色彩)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影视特质,也是影视艺术最基本的视听语言表达方式。 7《辛德勒的名单》的制片地区是(美国)。 8 变化式构图是依据剧情发展的特定内容而进行的一种(打破规则)的技法。 9 “死亡” 在哥特电影中的审美价值具有两方面的内涵, 包括 (通过死亡展示真与善的价值, 通过艺术将死亡的恐惧转化为美感)。 10X 形构图能让画面中的各种元素(井然有序)。 11 关于对电影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电影音乐与音效的特征和功能越来越区分明显)。 12 创作者创作的一切故事皆缘起于自己的(情感冲动)。 13 用三分法取景时,应该尽量把需要突出的目标事物放在画面分割线的(右侧交叉点)。 14 下列哪项不是电影和电视剧在剧本结构上的差异?(故事时间) 15 欧美兴起的“文化产业化”运动出现在(20 世纪初)。 16 下列属于电影音效分类的是( 1.0 分 D)。

?
A、 音响效果 B、 音乐 C、 对白 D、 以上都是 17 《霸王别姬》是导演(陈凯歌)的作品。 18 在艺术场景的构图应遵循的原则中,不包括(追求真实原则)。 1.0 分
?
?
?
?
A、 美学原则 B、 主题服务原则 C、 变化原则
?
?

【教学设计】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声音与建筑以及音乐的关系。 (2)了解超声的一些应用。 (3)知道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和防治噪声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了解回音壁和三音石的声现象;通过阅读和查询,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一些应用;通过阅读和活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建筑中的声现象的兴趣和自豪感;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或上网了解超声波的应用;增强自觉保护声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声音的利用(超声波和次声波)和噪音的危害与控制。I 【难点】分辨乐音和噪音。 课时安排1课时 导语一师:请同学们观看以下几个画面: (1)潺潺流水、喳喳鸟语、卿卿虫鸣和自然景色配合在一起形成了优美的环境。 (2)铁锨磨地、电锯声、机器轰鸣声,学生感受(令人讨厌)。 谈谈对这些声音的感受。 导语二知道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它的一些特性后,人们就可以有目的地利用和控制声音,使它为人类服务。 导语三师:工地离居民区很近,晚上工地加班赶进度,影响居民的休息。同学们认为应采取什么措施来把工地上噪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声音与建筑 【讨论交流】投影:北京天坛。介绍回音壁和三音石现象。 【点拨】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原理。 【拓展】现代建筑如礼堂、音乐厅等,都有着很高的声学要求。它们通过采用不同的吸声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反射板等,使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丰满。 2.声音与音乐 【阅读】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声音与音乐 音乐是流动的艺术,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语言,音乐家运用不同的音调、响度,配上伴音、和声等,组成不同的旋律。 3.听不见的声音的应用

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超星网络课

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超星网络课)

————————————————————————————————作者:————————————————————————————————日期: 2

【单选题】关于视听语言,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爱普斯坦认为,电影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B、广义的视听语言的定义包括电影剪辑的技巧C、狭义的视听语言的定义中包括人物、行为、环境D、视听语言的语法,是符合人类经验与习惯的 我的答案:B 得分:0.0分 【单选题】关于电影,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影最早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发展而来B、电影的历史已达到数百年以上C、电影也称映画D、电影可容纳多种艺术形式 我的答案:B 【判断题】视听语言源自于英文——audio visual language。()我的答案:√ 【单选题】视觉艺术语言的根本技法是()。A、光影B、线条C、色彩D、构图 我的答案:D 【单选题】优秀的构图,让人几乎看不出来人工的痕迹,是因为()。A、构图的本质是再现自然B、再现的事物符合人类认识的规律C、创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精妙的安排D、创作者没有对现实事物做出修改 我的答案:B 得分:0.0分 【判断题】设计艺术最核心的理念是构思。()我的答案:√ 【单选题】用三分法取景时,应该尽量把需要突出的目标事物放在画面分割线的()。A、左侧空白处B、右侧空白处C、右侧交叉点D、下方交叉点 我的答案:C 【单选题】 黄金分割点的具体比值大约是()。 A、0.818 B、0.618 C、0.318 D、0.382 我的答案:B 【判断题】三分法也称之为田字构图法。()我的答案:× 【单选题】下列哪些不是艺术场景构图起到的目的和作用?()A、展现故事内容B、交待

2018年暑假八年级物理辅导班资料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 1 页2019年暑假八年级物理辅导班资料: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1.超声波与次声波 【知识点回顾】 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约为2019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次声波又称亚声波,它是一种频率低于人的可听声波频率范围的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大致为10-4Hz~20Hz..(1)次声波的传播距离较远.地震、台风、核爆炸、火箭起飞都能产生次声波.(2)超声波的波长比可闻声波波长短得多,它基本上沿直线传播. 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很强,能穿透几米厚的金属. 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可使液体内部产生相当大的液压冲击. 超声波可以用来制造各种乳胶,颗粒极细,而且均匀. 超声波在诊断、医疗和卫生工作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命题方向】 利用次声波和超声波具有它不同于可闻性声波的一些特性,解决现代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中许多重要的应用.例如:对于波长为100m的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一介质中,比波长为20m的传播快B.不能被听见 C.波长太长,不能产生明显衍射D.不能产生反射答案为B 【解题方法点拨】 抓住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点频率高于人的听觉上限(约为2019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次声波又称亚声波,它是一种频率低于人的可听声波频率范围的声波.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大致为10-4Hz~20Hz.同时记住一些现象的声波特点:超声探伤、测厚、测距、医学诊断和成像.次声波: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龙卷风、雷暴、台风. 2.噪声及来源 【知识点回顾】 (1)从物理学角度看,杂乱、振动无规律的声音都是噪声. (2)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 3.防治噪声的途径 【知识点回顾】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消声;(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3)在耳朵处减弱--隔声 【解题方法点拨】 明确生活中是采用那种途径减弱噪声的,例如: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声源处减弱--消声;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在耳朵处减弱--隔声. 4.声音的综合利用 【知识点回顾】

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的社会功能 音乐,作为艺术殿堂特有的声音符号,是人类生活意义和生命本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人类共有的精神食粮。音乐是思想和艺术的统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思想与载体、思想与传递方式的统一。正因如此,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除却本身的形式美感外,也能奏响蕴含的乐章,是人类思想交流的艺术化形式。音乐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 音乐源于人们的生活,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纵观源远流长的人类发展史,音乐同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论是人类早期体力活动时,为减轻劳动负担而发出的劳动号子,还是当今时代随处可闻的诸种声乐、器乐,均为音乐的一种形式。音乐可以带给人美的享受和表达人的情感,它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使人们的生活得到充实,也给社会进步带来了积极影响。因此,我认为音乐的社会功能是不可估量的。音乐的社会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音乐的教育功能,历来的教育家早就十分重视“乐教”育人功能。在中国可以说有教育工具就产生了乐教,“乐”作为社会教育工具早在古代就被认定。周公的“制礼作乐”,在这个最高统治者的推动下礼乐并举相辅相成相互加强,为的是造就一种祥和的社会和人的心理世界。到了孔子时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以其授课内容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他认为“六艺于治一也”即音乐与其它几门课程对于治国、修身、育才的作用是一致的。孟子说过:“仁言不如仁乐声之入人深也。”也就是说音乐比仁人之言还能深刻地影响人心,人心自有言语难及而音乐可通达的领域。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曾对教育工作者提出要“寓教于乐”的方针。通过音乐教育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如《在北京的金山上》、《东方红》、《浏阳河》等,用这些歌对学生进行教育,可使他们产生对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之情,依靠艺术的魅力,唱好一支歌对学生的教育往往胜过一堂枯燥的政治课。 音乐的审美功能,是指通过音乐使听者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学会感受音乐美、鉴赏音乐美、创造音乐美,从而使人得到音乐美的陶冶和塑造,使人全面和谐地发展。音乐自身的形态美,它是由创作者将音乐的多种表现要素按照美的规律构建的艺术化结构,其中音乐旋律的千姿百态、节奏的各种律动、音色的无穷变化以及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的均衡、匀称、和谐、统一、对比、变化等自然美法则,给人听觉审美需要上的满足。音乐的情态美是作曲家寄托于形态美中的各种情思,它能真实地反映人类丰富的感情世界,细腻、微妙的感情变化,起到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的作用。音乐的风格美显示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音乐的丰富多样性,可以满足人类的种种审美需求。例如,李谷一,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在她在成名作《乡恋》中,使用充分舒展的拖腔,以带着轻声、气声的腔调吐字发音,将歌曲从高音区层层跌落,最后消失于朦胧的鼻腔哼鸣,从她的歌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到从民族唱法向通俗唱法过渡的痕迹。她的演唱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声音明亮、吐字清晰、风格秀气柔美。

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练习题及答案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沪科粤教版§内容] 一、判断题: 1、判断正误: 频率越大, 音调越低. ( ) 2、判断正误: 频率越小, 响度越小( ) 3、判断正误:音调是由声源振动快慢决定的, 振动越快, 音调越高.( ) 4、判断正误: 人们用分贝来计量噪声强弱的等级. ( ) 5、判断正误: 声音的大小决定于音调的高低.( ) 二、单选题: 6、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有不同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7、用不同的乐器(如小提琴和钢琴),分别演奏相同的乐音,我们能够分辨出其声音的不同,这是因为不同乐器的声音有不同的() A.振幅B.频率C.响度D.音色 8、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优美的乐音肯定不是噪声 B.城市绿化对减弱城市的噪声污染也有一定的作用 C.广场上的高音喇叭能使远处的听众听清楚,所以对人们有用,不属于噪声 D.声音是没有细菌的,所以不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9、下列所给出的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剧院里悠扬的乐声 B.教室里老师朗读课文的声音 C.公园里人们轻声交谈

D.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 10、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治噪声的措施属于()A.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三、填空题: 11、我们能听出不同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 12、能帮助识别声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噪声是指________发出的声音,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休息、对听觉和身心健康有害的声音都叫________,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周围的声响大致不超过________dB. 14、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________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________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声音起________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5小题为分;第16小题为分;第17小题为分;第18小题为分;共计分。 15、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对着瓶口吹气,若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练习新版粤教沪版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一、声的利用 图2-4-1 二、噪声及其控制 图2-4-2 声音在音乐、建筑方面的应用 1.对声音的研究推动着音乐的发展,现在利用__________技术进行音乐的数字合成,已经能够逼真地模仿出各种声音。 2.“回音壁”与“三音石”的声现象,表明声音能够被________;现代建筑中采用不同的________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________板等,使人们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丰满。 3.双耳效应 由于同一个声音传到人双耳的时间、强弱和其他特征会有微小的差别,因此人们就可以判断______________,这就是“双耳效应”。 超声、次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1.超声是指振动频率高于____________Hz的声音,次声是指振动频率低于________Hz 的声音。 2.超声的应用 (1)超声波作为________载体,已应用于声呐、B型超声诊断仪等。 (2)利用超声波的________形式,可进行工业超声处理加工、超声医疗、超声处理种子等。 3.次声的应用 监测和监控________可预报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性事件,还可确定火箭发射、落地的位置以及核爆炸的时间、地点、强度乃至爆炸的方式等。

三控制、减少噪声的方法和途径 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对身心健康,特别是对听觉有损害的声音都是噪声。 2.噪声和乐音的区别: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物体做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乐音是指物体做_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3.目前,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控制和减弱噪声。 类型一超声、次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例1 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导学号:47732022](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方法指导]超声、次声的特点及其应用 超声和次声都是一种声波,在同种介质中,它们与一般声波的速度相等;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 Hz,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可应用于声呐、B超等。而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 Hz,一般来源于自然界,如台风、地震、火山爆发、核爆炸等,可用来监测一些地质灾害。 类型二噪声和乐音 例2 请你细心体会,在下列场景内属于噪音的是[导学号:47732023]( ) A.足球场上,球迷们兴奋狂热的吼叫声 B.居民小区内,夜晚震耳欲聋的“坝坝舞”音乐声 C.歌舞厅里,铿锵有力的打击乐声 D.车站里,提醒旅客检票上车的广播声 [方法指导]噪声的判断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噪声是由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不管声音是优美动听,还是杂乱刺耳,只要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都可以称为噪声。 类型三噪声的控制 例 3 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乐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导学号:47732024]( ) 图2-4-3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方法指导]减弱噪声的途径

2.4让声音为人类服务课堂练习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一、判断题: 1、判断正误: 频率越大,音调越低?() 2、判断正误: 频率越小,响度越小() ,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3、判断正误:音调是由声源振动快慢决定的 4、判断正误: 人们用分贝来计量噪声强弱的等级?() 5、判断正误: 声音的大小决定于音调的高低. () 二、单选题: 6、我们能够分辨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有不同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振幅 7、用不同的乐器(如小提琴和钢琴),分别演奏相同的乐音,我们能够分辨出其声音的不同,这是因为不同乐器的声音有不同的() A .振幅 B .频率 C .响度 D .音色 8、关于噪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优美的乐音肯定不是噪声 B ?城市绿化对减弱城市的噪声污染也有一定的作用 C.广场上的高音喇叭能使远处的听众听清楚,所以对人们有用,不属于噪声 D .声音是没有细菌的,所以不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9、下列所给出的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A ?剧院里悠扬的乐声 B .教室里老师朗读课文的声音 C.公园里人们轻声交谈 D .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 10、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 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治噪声的措施属于() A .堵塞感受噪声的器官 B .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D .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三、填空题: 11、我们能听出不同人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 _________ 不同. 12、能帮助识别声音的三个特征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 13、噪声是指________ 发出的声音,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生产、休息、对听觉和身心 健康有害的声音都叫________________ ,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周围的声响大致不超过 _______ dB. 14、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声音起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教学点滴 导学目标 1.了解声音的研究对音乐及建筑的影响; 2.了解超声和次声在生活和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知道噪声的来源以及控制、减弱噪声的方法途径。 重、难点 教学重点: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 器材准备 示波器等 导学过程 一、声音与音乐 播放一些不同风格的乐曲片段,如热烈奔放的《丹凤朝阳》、缠绵 凄凉的《苏武牧羊》、舒缓柔和的《月光曲》、如泣如诉的《二泉映月》 等,让学生从乐曲的旋律和节奏中感受到音乐的美,结合课文,

让学生 了解声音与音乐的关系。 二、声音与建筑 介绍有关声音与古代建筑图片资料,介绍现代建筑中采用吸声材料、 设置不同方向的反射板等方式,增强音响效果及所涉及到的声学知识。 思考: 在秋游时,你站在大山之中大喊一声,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多次再现, 原因是。 三、听不见的声音 介绍超声和次声的有关资料,了解超声、次声的特点、应用以及次声 的危害等。 (1)人耳听到的声音频率 是。 (2)人听不见的声音有、。 四、控制和减少恼人的噪声

1.感受噪声: 课前收集或录制一些噪声,如: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自由市场里 嘈杂的声音、电锯声、鞭炮声等。 2.什么是噪声? 3.认识噪声的来源及危害。 4.寻找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途径:噪声产生和传播的过程,即声源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 的传播声音→鼓膜振动听到声音, 减弱方法:消声、吸声和隔声的方法控制和减少噪声。 小结 1.乐音与噪声 2.超声和次声 3. 控制、减弱噪声的途径与方法。 课堂练习 1.如右图所示,你见过这种装置吗?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请查阅有关资料,判断是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