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运动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运动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运动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运动

功能学自主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钙离子浓度对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自律性

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2.自动节律性,频率慢且不稳定;

3.紧张性;较大伸展性

4.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特别敏感。而平滑肌对钙离子浓度较为敏感,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对小肠平滑肌运动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实验动物:家兔(2个小肠)

药品与器材:PowerLab 8s主机,桥式放大器,张力换能器,气泵,麦氏浴槽,10~15ml 试管,滴管。

台式液,维拉帕米注射液2ml:5mg(2小瓶),10%葡萄糖酸钙(2小瓶),蒸馏水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加入台氏液,调节温度至38℃,加热,备用)

2.标本制备,取一段长3—4cm的肠管,一端用恒温浴槽中心管内的有机玻璃

板下端的蛙心夹固定,另一段用小钩钩住,通过丝线连于张力换能器上,此相

连的丝线必须与水平面垂直,且不能与浴槽中心管内壁接触,以免摩擦而影响

记录效果

3.分别用蒸馏水将10%葡萄糖酸钙稀释成2%、1%、0.4%的葡萄糖酸钙,

备用

3.启动计算机,连接仪器,调节参数,开始记录小肠平滑肌的收缩节律

观察项目:1.正常自动节律收缩

2. 加 1~2滴0.4%葡萄糖酸钙,记录,换台式液3次

加1~2滴1%葡萄糖酸钙,记录,换台式液3次

加1~2滴2%葡萄糖酸钙,记录,换台式液3次

加1~2滴10%葡萄糖酸钙,记录,换台式液3次

3 . 1~2 滴维拉帕米注射液2ml:5mg,记录。

再加1~2滴10%葡萄糖酸钙,记录,换台式液3次实验结果:

图1(正常自动节律收缩)

图2(加0.4%葡萄糖酸钙后收缩节律)

图3(加1%葡萄糖酸钙后收缩节律)

图4(加2%葡萄糖酸钙后收缩节律)

图5(加10%葡萄糖酸钙后收缩节律)

图6(先加维拉帕米,再加1%葡萄糖酸钙的收缩节律)

从图1~5中可看出钙离子浓度增加使小肠平滑肌收缩增强,且钙离子浓度越高,小肠收缩也越强

从图6可看出加入维拉帕米后,小肠平滑肌收缩明显减弱甚至不发生收缩,而后加入10%葡萄糖酸钙情况仍未改善

结果分析:1.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中的细胞外液中存在较多的Ca2+,而Ca2+则是肌肉

收缩的必要条件。平滑肌细胞兴奋→肌膜被激活→细胞外Ca2+进入膜内,而且肌浆网释

放Ca2+ →[Ca2+]i浓度升高→Ca2+与钙调蛋白结合(1分子钙调蛋白结合4个Ca2+) →肌球蛋白激酶活化→ATP分解释放能量→横桥获能处于高自由能→横桥牵动细肌丝滑动→平滑肌收缩。若缺乏Ca2+,平滑肌的收缩就会受阻,自动节律的运动也会减弱;相反,若是钙离子浓度增加,平滑肌收缩就会加强,自动节律运动也会增强。

2.浴槽中加入葡萄糖酸钙2滴后,离体肠管活动增强,描记曲线出现收缩幅度增加。这是因为加入葡萄糖酸钙后,细胞外液Ca2+浓度升高,则Ca2+内流增加,使得细胞内液中Ca2+浓度升高,Ca2+与钙调蛋白结合增加,促进了横桥的激活。因而收缩力增加。同时也说明了若是加入的溶液钙离子浓度逐渐增大,小肠平滑肌收缩也会增强

3.在浴槽中先加入维拉帕米注射液2ml:5mg, 再加入10%葡萄糖酸钙,小肠平滑肌收缩先明显减弱,后无变化。因为维拉帕米为钙通道阻滞剂,加入维拉帕米后使Ca2+通道不能打开,钙离子无法内流发挥作用,肠肌收缩减弱甚至不收缩。这时候再加入钙离子,

Ca2+通道仍关闭导致不能通过钙离子,因此平滑肌的收缩程度没有改变

结论:1、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自律性,但其收缩缓慢,节律性不规则。

2.消化道平滑肌的活动易受钙离子浓度的影响。其中钙离子浓度的增加能使小肠平滑肌的自动节律性运动加强,平滑肌收缩增强。但若加入钙通道阻滞剂,会导致收缩减弱甚至收缩节律消失,即使再增加钙离子浓度也无法改变。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 实验目的一 、学习离体小肠平滑肌灌流的实验方法;1 、证明小肠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和紧张性活动,观察若干刺激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2 实验原理二 动物的胃肠道由平滑肌组成,胃肠道平滑肌除具有肌肉的共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可以形成多种形式的运主要表现为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收缩,缩性之外,尚有自己的特性,小肠还有分节运动及摆动。胃还有明显的容受性舒张,主要有紧张性收缩,蠕动。此外,动,、温度以及气体供应等pH如果将动物的小肠平滑肌离体,放置在各种化学成分、渗透压、并可以观察可保持离体小肠段长时间地存活下来,因子十分接近机体的内环境的溶液中时,温度刺激、化学刺激十分到小肠平滑肌的自动节律性、紧张收缩性、伸展性和对机械牵拉、将小肠的一端通常用台式液做灌流液,敏感,而对电刺激和切割刺激不敏感等一系列特性。固定,另一端连张力换能器,即可通过一定的记录装置记录下小肠肌的收缩曲线。使用仪器、材料三 仪器:细线,注射器,恒温平滑肌槽,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万1、能支架,螺旋夹,双凹夹,温度计,橡胶管,制氧机等。溶液,溶液,1mol/LHCl:10000乙酰胆碱,1êCl1:50002、材料:台氏液,肾上腺素,12 1mol/LNaOH溶液,阿托品等。. 实验步骤四37摄氏度。、开启恒温平滑肌槽电源,使其恒温工作点定在1 2-3cm长的十二指肠,用台氏液漂洗,置于低温台氏液中备用。、猝死兔子,剪取2连接各种仪器,将小肠的两端分别与标本固定钩和张力换能器连接,让制氧机正常为台3、氏液供氧,进入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摄氏度台氏液中的肠段节律性收缩曲线,待中央标本槽内的台氏液37、先后观察、记录4待台氏液中恢复供氧,停氧1min ,记录肠段节律性收缩曲线,温度稳定在37摄氏度后,℃37记录肠段节律性收缩曲线。再灌流分别换成22℃,45℃的台氏液,的小肠稳定后,溶溶液,1êCl溶液,台氏液待肠段活动恢复后,依次滴加1mol/LNaOH1mol/LHCl2乙酰胆碱,阿托品观察肠段收缩曲线的改变。每次实验:100005000肾上腺素,1:液1 次。37在观察到明显变化后,都应用预先准备好的℃台氏液冲洗3实验结果及分析五 )缺氧对离体小肠活动的影响(1收缩张力最小值为/min,17次从图一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离体家兔肠段收缩频率为对浴槽内的离体小肠停氧的瞬间可以看到基线明显上移接着又下降回35g。26.8g,最大值为34.6g,最大值为。收缩张力最小值为原来状态,其节律为16次/min, 23.7g 张力:g 图一缺氧对离体小肠活动的影响(12.5s/Div)s 单位:1 / 5 . 分析:在缺氧情况下,家兔离体肠段收缩频率和强度都略有下降,但在缺氧瞬间上移的基线是小肠对生理需要的适应,故收缩有所加强但时间很短。从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说明,氧气也是影响小肠活动的因素,缺氧时对小肠收缩活动有抑制作用。)低温对离体小肠活动的影响(2最大张力次/min,小肠收缩张力最小为16g,离体小肠在适宜的温度下,其节律为17℃的台氏液后,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离体小肠平滑肌灌流的实验方法; 2、证明小肠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和紧张性活动,观察若干刺激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二实验原理 动物的胃肠道由平滑肌组成,胃肠道平滑肌除具有肌肉的共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之外,尚有自己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收缩,可以形成多种形式的运 动,主要有紧张性收缩,蠕动。此外,胃还有明显的容受性舒张,小肠还有分节运动及摆动。 如果将动物的小肠平滑肌离体,放置在各种化学成分、渗透压、pH、温度以及气体供应等 因子十分接近机体的内环境的溶液中时,可保持离体小肠段长时间地存活下来,并可以观察 到小肠平滑肌的自动节律性、紧张收缩性、伸展性和对机械牵拉、温度刺激、化学刺激十分 敏感,而对电刺激和切割刺激不敏感等一系列特性。通常用台式液做灌流液,将小肠的一端 固定,另一端连张力换能器,即可通过一定的记录装置记录下小肠肌的收缩曲线。 三使用仪器、材料 1 仪器:细线,注射器,恒温平滑肌槽,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万 能支架,螺旋夹,双凹夹,温度计,橡胶管,制氧机等。 2、材料:台氏液,1:5000肾上腺素,1 : 10000乙酰胆碱,1%CaCl2溶液,1mol/LHCI溶液,1mol/LNaOH 溶液,阿托品等。 四.实验步骤 1、开启恒温平滑肌槽电源,使其恒温工作点定在37摄氏度。 2、猝死兔子,剪取2-3cm长的十二指肠,用台氏液漂洗,置于低温台氏液中备用。 3、连接各种仪器,将小肠的两端分别与标本固定钩和张力换能器连接,让制氧机正常为台 氏液供氧,进入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4、先后观察、记录37摄氏度台氏液中的肠段节律性收缩曲线,待中央标本槽内的台氏液 温度稳定在37摄氏度后,停氧1min,记录肠段节律性收缩曲线,恢复供氧,待台氏液中 的小肠稳定后,分别换成22 C, 45 C的台氏液,记录肠段节律性收缩曲线。再灌流37 C 台氏液待肠段活动恢复后,依次滴加1moI/LNaOH溶液,1moI/LHCI溶液,1%CaCI2溶液1: 5000肾上腺素,1: 10000乙酰胆碱,阿托品观察肠段收缩曲线的改变。每次实验在观察到明显变化后,都应用预先准备好的37 C台氏液冲洗3次。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缺氧对离体小肠活动的影响 从图一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离体家兔肠段收缩频率为17次/min,收缩张力最小值为 26.8g,最大值为35g。对浴槽内的离体小肠停氧的瞬间可以看到基线明显上移接着又下降回原来状态,其节律为16次/min,收缩张力最小值为23.7g,最大值为34.6g。 张力:g ■0 图一缺氧对离体小肠活动的影响(12.5s/Div) 单位:s

小肠运动功能.doc

小肠运动功能 小肠运动功能 小肠肠腺的细胞有柱状细胞,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和未分化细胞。柱状细胞和内分泌细胞与绒毛上皮相似,接近绒毛的柱状细胞与吸收细胞相似,绒毛深部的柱状细胞微绒毛少而短,不形成纹状缘,有人认为有分泌作用。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内壁的表面积,如果把所有的绒毛展开抻平,其面积可以覆盖半个网球场,巨大的表面积使营养物质能够在1-2小时内得以迅速吸收。 小肠的运动形式:分节运动,蠕动,移行性复合运动(MMC) 小肠运动形式主要有:①紧张性收缩,它是其他运动形式有效进行的基础,使小肠保持一定的形状和位置,并使肠腔内保持一定压力,有利于消化和吸收。②分节运动,其作用是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增加食糜与肠粘膜的接触,促进肠壁血液淋巴回流,这都有助于消化和吸收。③蠕动,其作用是将食糜向远端推送一段,以便开始新的分节运动。

运动形式及作用 1.紧张性收缩是小肠其它运动形式的基础,当小肠紧张性降低时,肠壁给予小肠内容物的压力小,食糜与消化液混合不充分,食糜的推进也慢。反之,当小肠紧张性升高时,食糜与消化液混合充分而加快,食糜的推进也快。 2.分节运动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的运动,主要发生在食糜所在的一段肠管上。进食后,有食糜的肠管上若干处的环行肌同时收缩,将肠管内的食糜分割成若干节段。随后,原来收缩处舒张,原来舒张处收缩,使原来每个节段的食糜分为两半,柑邻的两半又各自合拢来形成若干新的节段,如此反复进行(图8-7)。分节运动的意义在于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增加食糜与肠壁的接触,为消化和吸收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分节运动还能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小肠3.蠕动小肠的蠕动通常重叠在节律性分节运动之上,两者经常并存。蠕动的意义在于使分节运动作用后的食糜向前推进,到达一个新肠段,再开始分节运动。小肠蠕动的速度很慢,约1~2cm/s,每个蠕动波只把食糜推进一段短距离(约数cm)后即消失。此外,小肠还有一种传播速度很快,传播距离较远的蠕动,称为蠕动冲。它可把食糜从小肠始端一直推送到小肠末端。有时还可至大肠,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的观察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的观察 实验目的:学习一种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方法;观察离子成分,酸碱度,温度,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药物对离体家兔小肠 平滑肌的作用;分析平滑肌活动的某些生理特性及理化 环境改变对它的影响。 实验原理: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较大的伸展性,对化学物质,温度及牵张刺激较为敏感等生理特性。将离体的 组织,器官置于模拟的内环境中,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 其功能,从而为我们检测它们的生理学和药理学特性提 供了便利的条件。功能和维持的时间长短与模拟内环境 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有关。 实验动物:家兔,体重2.0~~2.5kg,雌雄不拘。 实验器材:台氏液,0.01%肾上腺素溶液,0.01%乙酰胆碱溶液,0.01%阿托品溶液,1mol/L盐酸溶液,1mol/L氢氧化钠溶液。 恒温平滑肌槽,小烧杯,丝线,温度计,张力换能器,污 物杯,双凹夹。 实验步骤:1..处死动物 2.制备肠段标本 注意事项:1.肠管勿牵拉过紧或过松,且连线必须垂直,且不得与浴槽的管壁,通气塑料管接触,以免摩擦。 2.浴槽中液体的量以高过肠段为准,并保持液面高度一 致。

3.药物应滴在肠管附近,药物要事先预热至38度。各药 用量系参考剂量,若效果不明显,可以增补加药,但不 可一次过多,以免引起不可逆反应。 4.每次加药出现反应后,必须立即更换浴槽内的台氏液 至少三次,待肠管恢复稳定活动后,再观察下一项目。 实验结果:1. 正常情况下,离体小肠平滑肌在台氏液中可以自由缓 慢收缩,但其节律性不规则。在浴槽中加入乙酰胆碱 后可见离体肠管活动增强,描计曲线出现收缩频率变 快,幅度增加。出现上述现象是因为消化道平滑肌 产生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与钙离子的内流有关,乙 酰胆碱可与肌膜上的M受体结合,使得两类通道开 放:一类为电位敏感性钙离子专用通道,另一类为 特异性受体活化钙离子专用通道。前一类对Ach敏 感,小剂量Ach即引起开放;后一类对Ach相对不 敏感,只有大剂量才会引起开放。这两类通道开放 都使得肌浆中钙离子增高,进而激活肌纤蛋白—肌 凝蛋白—ATP系统,使平滑肌收缩,肌张力增加。 当加入抗胆碱药阿托品后,现象消失。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离体小肠平滑肌灌流的实验方法; 2、证明小肠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和紧张性活动,观察若干刺激对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动物的胃肠道由平滑肌组成,胃肠道平滑肌除具有肌肉的共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之外,尚有自己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紧张性和自动节律性收缩,可以形成多种形式的运动,主要有紧张性收缩,蠕动。此外,胃还有明显的容受性舒张,小肠还有分节运动及摆动。如果将动物的小肠平滑肌离体,放置在各种化学成分、渗透压、pH、温度以及气体供应等因子十分接近机体的内环境的溶液中时,可保持离体小肠段长时间地存活下来,并可以观察到小肠平滑肌的自动节律性、紧张收缩性、伸展性和对机械牵拉、温度刺激、化学刺激十分敏感,而对电刺激和切割刺激不敏感等一系列特性。通常用台式液做灌流液,将小肠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张力换能器,即可通过一定的记录装置记录下小肠肌的收缩曲线。 三使用仪器、材料 1、仪器:细线,注射器,恒温平滑肌槽,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万 能支架,螺旋夹,双凹夹,温度计,橡胶管,制氧机等。 2、材料:台氏液,1:5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1%CaCl2溶液,1mol/LHCl溶液, 1mol/LNaOH溶液,阿托品等。 四. 实验步骤 1、开启恒温平滑肌槽电源,使其恒温工作点定在37摄氏度。 2、猝死兔子,剪取2-3cm长的十二指肠,用台氏液漂洗,置于低温台氏液中备用。 3、连接各种仪器,将小肠的两端分别与标本固定钩和张力换能器连接,让制氧机正常为台 氏液供氧,进入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4、先后观察、记录37摄氏度台氏液中的肠段节律性收缩曲线,待中央标本槽内的台氏液 温度稳定在37摄氏度后,停氧1min ,记录肠段节律性收缩曲线,恢复供氧,待台氏液中的小肠稳定后,分别换成22℃,45℃的台氏液,记录肠段节律性收缩曲线。再灌流37℃台氏液待肠段活动恢复后,依次滴加1mol/LNaOH溶液,1mol/LHCl溶液,1%CaCl2溶液1:5000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阿托品观察肠段收缩曲线的改变。每次实验在观察到明显变化后,都应用预先准备好的37℃台氏液冲洗3次。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缺氧对离体小肠活动的影响 从图一可以看出,正常情况下,离体家兔肠段收缩频率为17次/min,收缩张力最小值为26.8g,最大值为35g。对浴槽内的离体小肠停氧的瞬间可以看到基线明显上移接着又下降回原来状态,其节律为16次/min, 收缩张力最小值为23.7g,最大值为34.6g。 张力:g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观察实验报告精编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观察实 验报告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观察 一、实验目的: ①进一步熟悉BL-410/42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 ②学习离体肠肌的实验装置和使用方 法; ③观察并记录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以及酸 碱对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二、实验对象:家兔离体小肠肠管。 三、实验原理: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运动的特性,其产生机理源于其肌肉细胞本身的自发缓慢放电并受中枢神经系统及体液因素的调节,所以可以取离体的小肠肠管并放置于人工创造的正常生理环境下,利用BL- 410/42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和换能器系统分别研究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以及酸碱对小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四、实验记录与分析 ㈠

图(一) 图(一)表示小肠由38度台氏液到室温下其平滑肌收缩曲 线变化情况 从图(一)可以看出小肠所处温度降到室温时明显减弱,因为平滑肌收缩需要酶催化,而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下降时钠钾泵及离子通道的酶的催化活性也会降低,这就可以影响钠钾钙等离子的转运,继而影响去极化和复极化的速度,进而动作电位的产生速率和幅度就会下降,所以平滑肌的收缩程度会减弱。 ㈡

图(二) 图(二)表示在38度台氏液加入肾上腺素后小肠平滑肌收 缩曲线的变化情况 由图(二)可知加入肾上腺素后小肠平滑肌收缩明显减弱,这是因为肾上腺素与小肠平滑肌肌膜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可导致使膜超极化,从而使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的幅度增加,所以其动作电位的产生频率下降,所以小肠平滑肌的收缩幅度减弱。 ㈢

生理实验十三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实验十三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离体肠段平滑肌的实验方法。 2、观察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及某些因素对它的影响。 3、加深对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消化管、血管、子宫、输尿管、输卵管以及输精管等均由平滑肌组成。哺乳动物消化管平滑肌与骨骼肌、心肌一样,具有肌组织共有的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但消化道平滑肌又有其特点,即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富有伸展性,具有紧张性、自动节律性,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等。这些特点对维持消化管内一定压力、保持胃肠等一定的形态和位置,适合于消化管内容物的理化变化具有生理意义。这些特点在整体内受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调节。 家兔小肠平滑肌上存在α、β、M受体。其作用是:α、β受体兴奋可使小肠平滑肌抑制而舒张;M受体兴奋可使小肠平滑肌兴奋而收缩。 下面是各类药品对小肠受体的分别作用: 1、乙酰胆碱(Ach):M受体激活剂,乙酰胆碱可兴奋M受体,使小肠收 缩幅度增加,蠕动加强。 2、阿托品(Atro):M受体阻断药,为竞争性拮抗剂,单独用药对肠管无 作用,可阻断M受体,对抗乙酰胆碱的M样作用,使肠管收缩幅度降 低。 3、肾上腺素(Ad):α、β受体激活剂,可激活α、β受体(主要是β 2受体),α、β受体激动可产生与M受体激动相反的效应,表现为肠 管舒张,小肠蠕动减弱。 4、氯化钡(Bacl 2 ):Ba2+ 进入细胞与钙调蛋白结合,使平滑肌收缩。Ba2+ 可使细胞膜发生去极化。所以加入Bacl 2肠管会发生强直性收缩,Bacl 2 并非作用于受体,所以阿托品不能对抗这一作用。

5、盐酸(HCl):加酸可使Ca2+ 内流减少,肌浆网Ca2+ 释放减少,从而 Ca2+ 与肌钙蛋白结合减少,因此平滑肌收缩频率和幅度都降低。 6、氢氧化钠(NaOH):加碱后[H+]降低,Ca2+ 内流增加,肌浆网Ca2+ 释放 增多,从而Ca2+ 与肌钙蛋白结合增多,因此平滑肌收缩频率和幅度都 升高。 7、磷酸组织胺:作用于静息电位较高、兴奋性也较高的Ah型神经,使其 兴奋性进一步增强,冲动发生频率增加,破坏了神经丛原有的冲动发 放频率,使得小肠平滑肌痉挛,持续收缩而不舒张。 三、动物与器材 实验动物:家兔 1只。 实验器材:恒温水浴槽、滴管、小烧杯、培养皿、张力换能器、桥式放大、细线。 实验试剂:台式液、1/10 000肾上腺素、1/100000乙酰胆碱、0.01%磷酸组胺、1mol/L的NaOH溶液、1mol/L的HCl溶液、0.5mg/ml 硫酸阿托品、1%氯化钡溶液。 四、方法与步骤 1、恒温浴档的准备:使用平滑肌槽恒温仪,浴槽用电热棒及恒温仪控制加热, 恒温工作点定在38C左右。实验前将台氏液加入4支小试管,放入浴槽水域中。开电源开关,使其加热,同时指示灯亮(若恒温控制失灵时,需用温度计随时探测浴槽中的温度)。 2、通入氧气:连接氧气管,经橡皮管送入装有台氏液的培养皿中,调整气体量 至3-5个泡/s。调整Powerlab,准备张力换能器,使其固定于营养管正上方。 3、制备标本:用木检猛击免头忱部,使其昏迷,立即剖开腹腔,找出胃幽门与 十二指肠交界处。由此取长20一30cm的肠管。先将与该肠管相连的肠系膜沿肠缘剪去,再将此肠管两端分别用线结扎,干结扎两端内侧剪断.取出肠段,置于古氏液中轻轻漂洗,当肠内容基本洗净后,将肠管分成数段.每段长2—3cm、两端各系一条线,保存于供氧的35℃左右的台氏液中。 4、标本安装:将小肠段一端固定于营养管钩子上,一端连于张力换能器,放入 营养管中,使肠段完全浸于台氏液中,且保证其不贴壁,液未碰到其他阻碍,

不同因素对家兔离体肠肌运动的影响(自己的).

不同因素对家兔离体肠肌收缩的影响 摘要 :目的研究 0.01%乙酰胆碱 (Ach 、 0.01%肾上腺素 (NE 、 1当量 NaOH 、 1当量 HCl 、 20℃台氏液及缺氧等条件对家兔离体肠肌运动的影响。方法向浸有离体家兔肠肌的 37℃的台氏液依次滴加 0.01%Ach、 0.01%NE、 1当量NaOH 、 1当量 HCl 、停止供氧及迅速换成 17℃的台氏液,并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记录肠肌的收缩情况。结果滴加 0.01%Ach、 1当量 NaOH 后,肠肌运动张力和频率都增大;滴加 0.01%NE、 1当量 HCl 肠肌运动张力与频率迅速降低; 将 37℃的台氏液迅速换成 20℃的台氏液后, 肠肌运动肠肌运动张力与频率先迅速降低后逐渐增大。停止通氧后, 肠肌运动张力和频率逐渐降低;恢复通氧后,肠肌运动张力和频率逐渐升高。结论一定浓度 Ach 、 NaOH 可促进肠肌的运动;一定浓度的 NE 、HCl 可以抑制肠肌的运动;低温能使肠肌运动暂时减弱;短时缺氧使肠肌运动在一开始有增强的现象,而后减弱。 关键词不同因素;离体肠肌;运动 1. 材料和方法 [1] 1.1实验材料:家兔。 1.2实验仪器:麦氏浴槽、超级恒温箱、空气泵、恒温离体小肠灌流装置、微调固定器、张力换能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木锤、止血钳、手术刀、 20ml 注射器、手术剪、持针器、手术圆针、缝线、烧杯、手术盘、钢碗。 1.3实验药品和试剂:台氏液、 0.01%乙酰胆碱 (Ach 、 0.01%肾上腺素 (NE 、NaOH 、 HCl 。 1.4离体家兔肠肌制备:取家兔一只,将其倒提,用木锤猛击后脑勺,使之昏迷,将其仰卧位固定,用手术剪从剑突下沿腹部白线向耻骨联合方向剪开皮肤约5cm 长,打开腹壁,暴露腹腔,顺着胃找到与胃相连的十二指肠, 沿十二指肠向空肠的方向取出小肠段约 30cm , 放入一小手术盘中,用注射器抽取预冷台氏液冲洗肠内容物,直至冲洗干净为止。将干净的小肠段放入另一盛有预冷台氏液的小手术盘中, 用

实验五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的观察 (2)

实验五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的观察 【实验目的】 学习一种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方法;观察离子成分、酸碱度、温度、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对离体家兔小肠平滑肌的作用;分析平滑肌活动的某些生理特性及理化环境改变对它的影响。 【实验原理】 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较大的伸展性,对化学物质、温度及牵张刺激较为敏感等生理特性。 【实验材料】 实验动物:家兔,2.0-2.5kg 实验药品:台式液、0.01%去甲肾上腺素溶液、0.01%乙酰胆碱溶液、0.01%阿托品溶液、1.0%氯化钙溶液、1mol/l盐酸溶液、1mol/l氢氧化钠溶液。 实验器材:恒温平滑肌槽、小烧杯、污物杯、张力换能器、双凹夹、温度计、BL-420生物信号系统、丝线等。 【实验步骤】 1.恒温浴槽的准备工作; 2.标本制备; 3.仪器连接与设置; 4.启动计算机,打开BL-420生物信号系统,调节参数,开始记录。 观察项目 1.自动节律性收缩,描记一段离体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曲线,观察其节律性 收缩及张力水平。 2.观察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对肠断收缩的影响及阻断剂的作用。 (1)乙酰胆碱的作用:向浴槽标本管中加入0.01%的乙酰胆碱溶液1~2滴,观察肠管张力和收缩有何变化。作用产生后,洗涤三次,进 行下一项实验。 (2)阿托品的作用:向浴槽标本管中加入0.01%的阿托品溶液2~3滴, 两分钟后,再加入0.01%的乙酰胆碱溶液1~2滴,观察肠管张力和收缩 有何变化。与(1)比较结果后,洗涤三次,待其活动稳定后,进行下一

项实验。 3.观察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肠断收缩的影响及阻断剂的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向浴槽标本管中加入0.01%的去甲肾上腺素2~3 滴,观察肠管张力和收缩有何变化。然后洗涤三次,待其活动稳定后, 进行下一项实验。 4.观察钙离子对肠断收缩的影响 向浴槽标本管中加入1%的氯化钙溶液2~3滴,观察肠管平滑肌的反应。然后洗涤三次,待其活动稳定后,进行下一项实验。 5.观察酸碱度对肠断收缩的影响 向浴槽标本管中加入1mol/l的盐酸溶液1~2滴,观察平滑肌的反应,待作用出现明显后,在此基础上,加入1mol/l的NaOH溶液1~2滴,观察平滑肌的反应。 【实验结果】 1.乙酰胆碱对肠断收缩的影响:小肠平滑肌收缩活动加强。 2.阿托品和乙酰胆碱对肠断收缩的影响:小肠平滑肌收缩活动不受影响。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一、实验结果 1.37℃时小肠平滑肌的正常收缩曲线: 2.停止供氧1min: 恢复供氧: : 3.加BaCl 2 : 4.加CaCl 2 5.加Adr:

6.加Ach : 7.加阿托品、Ach(仪器故障,取自其他组) 二、分析与讨论 哺乳动物小肠平滑肌具有其特点,即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富有伸展性,具有紧张性、自动节律性,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等。将离体小肠置于模拟内环境(如本实验使用的台氏液)中,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功能可,以此来研究肠段的一般生理特性。 1.37℃正常情况下 可以观察到离体小肠段在台式液中缓慢地节律性收缩。 分析:肌肉本身具有一种自发的节律性去极化波,它受神经、体液调节。 2.缺氧 由图可知,停止供氧后,小肠的收缩减弱,直至恢复供氧,小肠的收缩恢复正常。 分析:停止供氧,肠肌细胞新陈代谢减弱,ATP 产量下降,能量缺乏,收缩减弱。 3.加BaCl 2 由图可知,加入BaCl 2后,小肠的收缩加强。 分析:①Ba 2+刺激肠壁的化学感受器,通过壁内神经丛短途反射,使收缩加强。 ②Ba 2+进入细胞与钙调蛋白结合,使平滑肌收缩。③Ba 2+可使细胞膜发生去极化,直接兴奋肠肌。 4.加CaCl 2 由图可知,加入CaCl 2后,小肠的收缩先增强后减弱。 分析:平滑肌动作电位发生主要是由于Ca 2+内流。由于胞外Ca 2+浓度升高,胞内Ca 2+随之升高,激活平滑肌收缩系统,收缩增强。 5.加Adr 由图可知,加入Adr 后,小肠的收缩减弱。 分析:肠肌膜上存在α和β受体,Adr 作用于α受体,引起肠肌膜上K +外流增多,细胞膜发生超极化,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的电位幅度增加,所以其动作电位的产阿托品 Ach

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和药物的影响

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和药物的影响 姓名:学号:班级: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离体肠平滑肌器官灌流的实验方法。 2.观察豚鼠离体小肠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 3.观察药物对豚鼠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的影响。 二、实验材料 1.实验动物:豚鼠 2.器材:小肠平滑肌恒温水浴装置,球胆(气泵或氧气筒),张力换能器,烧杯,温度 计,注射器,注射针头,棉线,手术剪,培养皿,滴管。 3.药品:台式液,10-5mol/L乙酰胆碱,10-4mol/L苯海拉明,10-5mol/L磷酸组胺,10-3mol/L 硫酸阿托品,1%BaCl2溶液。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1.豚鼠离体肠平滑肌的制备 以手倒提豚鼠,用木槌猛击其头后部令其急死,立即剖开腹腔,轻轻剪取回肠,迅速 置于冷台式液中,除去肠系膜,并将肠管剪成数段,用台式液将肠内容物冲洗干净, 然后剪成小段备用。注意操作应轻柔。 2.实验装置的准备 此装置由恒温、供气、供液和排液以及记录部分组成。浴槽内水温由恒温装置控制在 37±0.5℃。浴管与浴槽相连,以使浴管内营养液保持同样的恒温。气源(充气气囊或 气泵等)与浴管相连,气流量以1~2个小气泡为宜。浴管下端与排液管相连,其上 端管口处可随时充入新的恒温营养液。 3.标本连接及记录 轻取一段标本,一端用线系在装置的小钩上,对角线方向将另一端用与张力换能器相 连的小钩钩住,慢慢放入浴管中并调节其紧张度至适宜,此时标本通过张力换能器与 计算机相连。标本连接好后向浴管内充入37±0.5℃营养液,适应10~15min后,描记 一段离体回肠平滑肌正常收缩曲线。 4.如果环境适宜,标本存活,适应10~15min后,描记一段正常曲线,然后按如下步 骤给药。

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实验报告

人体机能学实验报告 离体小肠平滑肌肌的生理特性 实验结果:实验讨论: 1、我们可以看到小肠从17℃转移到38℃的台氏液中,小肠平滑肌的收缩幅度、 基线上移和频率增加,产生上述的主要原因是:小肠肠管的台氏液温度以38℃~40℃为宜,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都会影响结果。由于小肠管平滑肌对温度改变极为敏感,当温度降到30℃以下时,故代谢水平的降低,兴奋性减弱,可出现收缩曲线基线下移,频率变慢,收缩幅度变小。 2、在浴槽中加入乙酰胆碱后,可见离体肠管活动增强,幅度增加。出现上述现 象的机理,目前认为乙酰胆碱可与肌膜上的M受体 结合,使得两类通道开放:一类为电位敏感性Ca2+ 专用通道,另一类为特异性受体活化Ca2+ 专用通道。前一类通道对Ach敏感,小剂量Ach即引起开放;后一类通道对Ach 相对不敏感,只有大剂量Ach才会引起开放。这两类通道开放都使得肌浆中Ca2+增高,进而激活肌纤蛋白—肌凝蛋白—ATP系统,使平滑肌收缩,肌张力增加。 3、在浴槽标本管中加入阿品托溶液,2分钟后再加入乙酰胆碱(Ach ),发现 小肠管张力和收缩力没有明显 的变化,原因是阿托品是乙酰 胆碱阻断剂,使乙酰胆碱的作用消失。故加入乙酰胆碱后没有作用。所以两者都加入观察到曲线无明显变化。

4、在浴槽中加入肾上腺素后,可见离体肠管活动减弱,描记曲线出现收缩频率 变慢,幅度减小以及基线下移。出现上述现象的机理, 目前认为与肠肌细胞膜上存在α和β两中受体,α受 体又分为α抑制型受体和α兴奋型受体有关。肾上腺 素作用于α抑制型受体,引起肠肌膜上一种特异性受体活化,使K+外流增多,细胞膜发生超极化,肠肌兴奋性降低,肌张力下降。同时,肾上腺素还作用于β受体,①它的激活引起肠肌细胞膜中的cAMP 合成增多,cAMP激活肠肌膜及肌浆网上Ca2+泵活动,使肌浆中Ca2+浓度降低,亦使肌张力降低;②β 受体激活后还促使K+及Ca2+外流增加,加速膜的超极化,促进了肠肌肌张力的减低。 5、在浴槽中加入盐酸溶液后,离体肠管活动减弱,描记曲线出现收缩幅度降低, 频率变慢。出现这一现象,目前认为其原 因在于:①细胞外H+升高时,Ca2+通道 的活性受到抑制,使得Ca2+内流减少。 ② H+升高能干扰肌肉的代谢和肌丝滑行 的生化过程:H+能与Ca2+竞争钙调蛋白的结合位点而使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低(近期有理论认为是直接抑制作用而非竞争作用);使肌原纤维对Ca2+的敏感性和Ca2+从肌质网的释放量减少。在加盐酸使平滑肌收缩减弱的基础上,再加NaOH于浴槽中,则肠管活动出现相反的情况,即肠管活动增强。原因在于NaOH可以中和H+,改变了细胞外液的PH值,PH过高、过低,收缩幅度及张力都会降低,故小肠平滑肌的收缩又恢复正常。由于此次试验加入的量过多,出现收缩的下降,和恢复收缩的不明显。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观察实验报告(医学治疗)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观察 一、实验目的: ①进一步熟悉BL-410/42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 ②学习离体肠肌的实验装置和使用方法; ③观察并记录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以及酸碱对离体小肠平滑肌收缩的影 响 二、实验对象:家兔离体小肠肠管。 三、实验原理: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运动的特性,其产生机理源于其肌肉细胞本身的自发缓慢放电并受中枢神经系统及体液因素的调节,所以可以取离体的小肠肠管并放置于人工创造的正常生理环境下,利用BL-410/420多媒体生物信号记录分析系统和换能器系统分别研究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以及酸碱对小肠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四、实验记录与分析 ㈠ 图(一) 图(一)表示小肠由38度台氏液到室温下其平滑肌收缩曲线变化情况从图(一)可以看出小肠所处温度降到室温时明显减弱,因为平滑肌收缩需要酶催化,而温度在一定范围内下降时钠钾泵及离子通道的酶的催化活性也会降低,这就可以影响钠钾钙等离子的转运,继而影响去极化和复极化的速度,进而动作电位的产生速率和幅度就会下降,所以平滑肌的收缩程度会减弱。 ㈡

图(二) 图(二)表示在38度台氏液加入肾上腺素后小肠平滑肌收缩曲线的变化情况 由图(二)可知加入肾上腺素后小肠平滑肌收缩明显减弱,这是因为肾上腺素与小肠平滑肌肌膜上的β肾上腺素能受体结合,可导致使膜超极化,从而使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的幅度增加,所以其动作电位的产生频率下降,所以小肠平滑肌的收缩幅度减弱。 ㈢

图(三) 图(三)表示在正常38度台氏液里滴加乙酰胆碱的小肠平滑肌收缩曲线变化情况 由图(三)可知在正常38度台氏液里滴加乙酰胆碱后小肠平滑肌收缩明显增强,这是应为乙酰胆碱与小肠平滑肌肌膜上的M受体结合后,可以在膜去极化未达到一定的电位时提前激活更多的慢钙通道,使大量的钙离子内流,进而使动作电位产生的频率增加,所以小肠的平滑肌收缩增强。 ㈣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运动

功能学自主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观察钙离子浓度对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实验原理: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自律性 1.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 2.自动节律性,频率慢且不稳定; 3.紧张性;较大伸展性 4.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特别敏感。而平滑肌对钙离子浓度较为敏感,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对小肠平滑肌运动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实验动物:家兔(2个小肠) 药品与器材:PowerLab 8s主机,桥式放大器,张力换能器,气泵,麦氏浴槽,10~15ml 试管,滴管。 台式液,维拉帕米注射液2ml:5mg(2小瓶),10%葡萄糖酸钙(2小瓶),蒸馏水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加入台氏液,调节温度至38℃,加热,备用) 2.标本制备,取一段长3—4cm的肠管,一端用恒温浴槽中心管内的有机玻璃 板下端的蛙心夹固定,另一段用小钩钩住,通过丝线连于张力换能器上,此相 连的丝线必须与水平面垂直,且不能与浴槽中心管内壁接触,以免摩擦而影响 记录效果 3.分别用蒸馏水将10%葡萄糖酸钙稀释成2%、1%、0.4%的葡萄糖酸钙, 备用 3.启动计算机,连接仪器,调节参数,开始记录小肠平滑肌的收缩节律 观察项目:1.正常自动节律收缩 2. 加 1~2滴0.4%葡萄糖酸钙,记录,换台式液3次 加1~2滴1%葡萄糖酸钙,记录,换台式液3次 加1~2滴2%葡萄糖酸钙,记录,换台式液3次 加1~2滴10%葡萄糖酸钙,记录,换台式液3次 3 . 1~2 滴维拉帕米注射液2ml:5mg,记录。

再加1~2滴10%葡萄糖酸钙,记录,换台式液3次实验结果: 图1(正常自动节律收缩) 图2(加0.4%葡萄糖酸钙后收缩节律)

小肠平滑肌实验报告

实验十二消化实验 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 [目的要求] 1、学习离体肠段平滑肌的实验方法。 2、了解肠段平滑肌的生理特性。 [基本原理] 哺乳动物消化管平滑肌与肌肉组织共有的特性,如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等。但消化管平滑肌又有其特点,即兴奋性较低,收缩缓慢,富有伸展性,具有紧张性、自动节律性,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刺激较敏感等。这些特性可维持消化管内一定压力,保持胃肠等一定的形态和位置,适合于消化管内容物的理化变化,在体内受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调节。将离体组织器官置于摸拟体内环境的溶液中,可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其功能。本实验以台式液作灌流液,在体外观察及记录哺乳动物离体肠段的一般生理特性。 [动物与器材] 兔、恒温平滑肌槽、支架、烧杯、20ml注射器、张力传感器、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温度计、台式液、肾上腺素(1:10000)、乙酰胆碱(1:10000)、阿托品针剂(1支)。

[方法与步骤] 1、装好实验装置,平滑肌槽恒温调至37℃。 2、制备离体兔肠段 用木槌猛击兔后头延髓部,致其昏迷后立即剖开腹腔,找到胃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在十二指肠起始端扎一线,取出十二指肠、空肠、放入冷台式液内。先用20ml注射器冲洗内容物,冲洗干净后剪成若干约1.5cm长的小肠段(每一实验小组一段)在其两端结扎,一端做一短线环固定在通气的浴皿内,另一端扎线与张力传感器相连。将肠段完全浸浴在调好温度的平滑肌槽中,并调整好台式液充气量(小气泡接连不断)。 3、开启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接通与张力传感器相连的通道。固定管并调节扎线与张力传感器,使肠段运动自如又能牵动传感器(注意:扎线不可贴壁或过紧过松)。调节增益与扫描速度,使肠段的运动曲线清晰地显示在显示器上并记录肠段活动曲线。 4、实验观察 (1)记录对照肠段运动曲线后,停止供气1分钟并记录曲线变化,同时观察肠段紧张度变化。当出现明显变化后,立即恢复供气。用新鲜37℃台式液冲洗,待恢复正常(注意作好标记)。

影响小肠运动的因素(一类特选)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观察 (一)观察温度对肠段收缩的影响 在浴槽标本管中先加入25℃的台氏液,然后换为38℃的台氏液,记录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曲线如上图。 结果:台氏液的温度由25℃升高到38℃,可观察到收缩频率变快,收缩幅度幅度增加。 分析:(1)实验中可观察到小肠平滑肌进行的是缓慢而不规则的节律性收缩。慢波可决定小肠平滑肌的收缩节律,但其产生的离子基础,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泵活动暂时受到抑制时,则膜发生去极化;钠泵活动恢复,时膜电位回到原来的水平。哇巴因抑制钠泵活动后,小肠平滑肌慢波随即消失。 (2)实验中标本管台氏液的温度37℃—38℃为宜,低于或者高于此温度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由于肠管平滑肌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当温度降低时,可造成代谢水平降低,兴奋性减弱,频率变慢,收缩幅度减小;当温度高于四十摄氏度时,一定温度范围内可使酶活性增加,各离子通道活性增加,收缩频率加快,幅度增加。还有温度本身也是一种刺激可使得代谢活动增强,因此可使肌张力增加。 (二)观察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对肠断收缩的影响

在浴槽标本管中加入乙酰胆碱溶液2滴后记录到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加入乙酰胆碱后可观察到离体肠段的收缩活动大大增强,收缩频率加快和幅度增加,基线上移。 实验分析:产生上述现象与小肠平滑肌细胞膜上钙离子内流有关,乙酰胆碱可与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使得两类钙通道开放,即电位敏感性钙离子专用通道和特异性受体活化钙离子专用通道,前者对乙酰胆碱敏感,后者对乙酰胆碱相对不敏感。两类通道开放都可使得肌浆中钙离子浓度升高,进而发生钙离子与钙调蛋白结合→肌球蛋白激酶活化→ATP分解释放能量→横桥获能处于高自由能→横桥获能处于高自由能→横桥牵动细肌丝滑动→平滑肌收缩,肌张力增强。 在浴槽中加入2~4滴阿托品后再加入2滴乙酰胆碱记录到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曲线如图所示。

生理学实验离体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的观察

实验数据分析 1. 加入Ach后的小肠运动曲线 图1. 加入Ach后的小肠运动曲线 图2. 洗脱Ach后的小肠运动曲线 由图可知,加入%Ach后,可见离体肠管活动增强,曲线出现收缩频率变快,幅度增加。主要原因和消化道平滑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是Ca2+的内流有关。乙酰胆碱可与肌膜上的M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得两类通道开放:一类为电位敏感性Ca2+专用通道,另一类为特异性受体活化Ca2+专用通道。前一类通道对Ach敏感,小剂量Ach即引起开放;后一类通道对Ach相对不敏感,只有大剂量Ach才会引起开放。这两类通道开放都使得肌浆中Ca2+增高,进而激活肌纤蛋白—肌凝蛋白—ATP系统,使平滑肌收缩,肌张力增加。 2. 加入CaCl2后的小肠运动曲线 图3. 加入CaCl2后的小肠运动曲线

图4. 洗去CaCl2后的小肠运动曲线 由图可知,加入2%CaCl2溶液2滴后,离体肠管活动稍有减弱,描记曲线出现收缩幅度略微减弱。可能是因为加入CaCl 2 后,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一直处于较高水平。生成钙调蛋白复合物后激活MLCK,造成肌肉收缩后并没有明显的Ca2+浓度下降,MLCK一直维持活性,横桥与肌动蛋白解离不彻底,肌肉不完全舒张,导致再次收缩时收缩幅度会受到影响,所以收缩幅度略有下降。 3. 加入肾上腺素后的小肠运动曲线 图5. 加入肾上腺素后的小肠运动曲线 图6. 洗去肾上腺素后的小肠运动曲线 加入肾上腺素

由图可知,加入%肾上腺素(E)后,可见离体肠管活动减弱,曲线出现收缩频率变慢,幅度减小。主要原因是肠肌细胞膜上存在α和β两中受体,α受体又分为α抑制型受体和α兴奋型受体,肾上腺素作用于α抑制型受体,引起肠肌膜上一种特异性受体活化,使K+外流增多,细胞膜发生超极化,肠肌兴奋性降低,肌张力下降。同时,肾上腺素还作用于β受体,它的激活引起①肠肌细胞膜中的cAMP合成增多,cAMP激活肠肌膜及肌浆网上Ca2+泵活动,使肌浆中Ca2+浓度降低,也使肌张力降低;②促使K+及Ca2+外流增加,加速膜的超极化,促进了肠肌肌张力的减低。 4. 加入HCl后的小肠运动曲线 加入HCl 图7. 加入HCl后的小肠运动曲线 图8. 洗脱HCl后的小肠运动曲线 由图可知,加入1mol/LHCl溶液2滴后,离体肠管活动减弱,曲线收缩幅度降低,频率变慢。主要原因是:①细胞外H+升高时,Ca2+通道的活性受到抑制,使得Ca2+内流减少;② H+浓度升高能干扰肌肉的代谢和肌丝滑行的生化过程:H+能直接抑制肌球蛋白ATP酶,使其活性降低,H+还能使肌原纤维对Ca2+的敏感性降低,减少Ca2+从肌质网的释放量。

影响小肠运动的因素

影响小肠运动的因素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及药物作用观察(一)观察温度对肠段收缩的影响 在浴槽标本管中先加入25℃的台氏液,然后换为38℃的台氏液,记录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曲线如上图。 结果:台氏液的温度由25℃升高到38℃,可观察到收缩频率变快,收缩幅度幅度增加。 分析:(1)实验中可观察到小肠平滑肌进行的是缓慢而不规则的节律性收缩。慢波可决定小肠平滑肌的收缩节律,但其产生的离子基础,目前尚不十分清楚,泵活动暂时受到抑制时,则膜发生去极化;钠泵活动恢复,时膜电位回到原来的水平。哇巴因抑制钠泵活动后,小肠平滑肌慢波随即消失。 (2)实验中标本管台氏液的温度37℃—38℃为宜,低于或者高于此温度都会影响实验结果。由于肠管平滑肌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当温度降低时,可造成代谢水平降低,兴奋性减弱,频率变慢,收缩幅度减小;当温度高于四十摄氏度时,一定温度范围内可使酶活性增加,各离子通道活性增加,收缩频率加快,幅度增加。还有温度本身也是一种刺激可使得代谢活动增强,因此可使肌张力增加。 (二)观察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对肠断收缩的影响 在浴槽标本管中加入乙酰胆碱溶液2滴后记录到小肠平滑肌的收缩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结果:加入乙酰胆碱后可观察到离体肠段的收缩活动大大增强,收缩频率加快和幅度增加,基线上移。 实验分析:产生上述现象与小肠平滑肌细胞膜上钙离子内流有关,乙酰胆碱可与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使得两类钙通道开放,即电位敏感性钙离子专用通道和特异性受体活化钙离子专用通道,前者对乙酰胆碱敏感,后者对乙酰胆碱相对不敏感。两类通道开放

理化因素对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

理化因素对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实验分析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各种因素对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加深对平滑肌生理特性的了解; 学习动物离体组织器官灌流的实验方法。 [实验原理] 消化管、血管、子宫、输尿管、输卵管等均由平滑肌组成。平滑肌除具有肌肉的一般生理特性外,还具有自动节律性、较大的伸展性及对化学、温度和牵拉刺激敏感等生理特性。 在一定时间内,离体的小肠平滑肌在适宜的环境中仍可保持其生理功能。本实验将小肠平滑肌置于模拟内环境中,观察当模拟内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离体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变化。 该实验方法不仅在理论上可以证明平滑肌的生理特性,而且还可用来测定微量化学物质或药物的生物学特性,被称为生物学检定法。 [实验对象] 兔或豚鼠。 [实验药品] 台氏液、1:10 000肾上腺素、1:10 000乙酰胆碱、1%CaCl2溶液、1 mol·L-1 HCl溶液、1 mol·L-1Na OH。 [仪器与器械] 恒温平滑肌浴槽、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或二道生理记录仪)、张力换能器、哺乳动物手术器械一套、注射器、纱布、棉线、丝线、万能支架、螺旋夹、双凹夹、温度计、细塑料管(或橡胶管)、长滴管。 [实验方法与步骤] 1.实验的准备 (1)恒温平滑肌浴槽装置向中央标本槽内加入台氏液至浴槽高度的2/3处。外部容器为水浴锅加自来水。启开电源,恒温工作点定在38℃(图9.1-1)。 (2)标本制备向耳缘静脉注射空气(或用木棒猛击兔的后脑部)使其致死,将兔背位固定于手术台上,腹部剪毛后,沿正中线切开皮肤和腹壁,找到胃,以胃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为起点, ,快速沿肠缘剪去肠系膜,然后再剪取20~30 cm长的十二指肠置于4℃左右的温台氏液中轻轻漂洗,可用注射器向肠腔内注入台氏液冲洗肠腔内壁,并置于低温(4~6℃)台氏液中备用。实验时将肠管剪成2~3 cm的肠段,用棉线结扎肠段两端,将一端结扎线连于浴槽内的标本固定钩上,另一端连于张力换能器,适当调节换能器的高度,使其与标本之间松紧度合适。此相连的线必需垂直,并且不能与浴槽壁接触,避免摩擦。用塑料管将充满气体的球胆或增氧泵与浴槽底部的通气管相连,调节塑料管上的螺旋夹,让通气管的气泡一个一个的溢出,为台氏液供氧。(3)仪器连接与调试 ①二道生理记录仪按图9.1-1安装好记录装置。 ②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张力换能器输入端与系统的第3通道或第4通道相连,进入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选择离体小肠平滑肌的生理特性实验项目。 [注意事项] 1.实验动物先禁食24 h,于实验前1 h喂食,然后处死,取出标本,肠运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