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容器串并联及电容作用

电容器串并联及电容作用

电容器串并联及电容作用
电容器串并联及电容作用

电容串并联及电容作用

电容串并联方式下,电容、电量、电压的关系。

电容串联时:

Q=Q1=Q2=Q3=……..=Qn

U=U1+U2+U3+…….+Un

n C C C C 1...........11121++=

电容串联,容量减少(串联后总容量的计算,参照电阻的并联方法),耐压增加。串联电容:串联个数越多,电容量越小,但耐压增大,其容量关系:1/C =1/C1+1/C2+1/C3,电容串联它的总电容量变小了 所以对低频信号阻抗大了 电容并联时:

Q=Q1+Q2+Q3+……..+Qn

U=U1=U2=U3=…….=Un

C=C1+C2+C3+……..+Cn

电容器并联时,相当于电极的面积加大,电容量也就加大了。并联时的总容量为各电容量之和. 并联电容:并联个数越多,电容量越大,但耐压不变,其容量关系:C =C1+C2+C3电容并联它的总电容量变大了 所以对高频信号阻抗小了

电容(或电容量, Capacitance )指的是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C ,国际单位是法拉(F )。一般来说,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力而移动,当导体之间有了介质,则阻碍了电荷移动而使得电荷累积在导体上;造成电荷的累积储存,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两片平行金属板。也是电容器的俗称。

定义电容(或称电容量)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我们把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的电量,叫做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从物理学上讲,它是一种静态电荷存储介质(就像一只水桶一样,你可以把电荷充存进去,在没有放电回路的[1]情况下,刨除介质漏电自放电效应/电解电容比较明显,可能电荷会永久存在,这是它的特征),它的用途较广,它是电子、电力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电子元件。主要用于电源滤波、信号滤波、信号耦合、谐振、隔直流等电路中。电容的符号是C。C=εS/d=εS/4πkd(真空)=Q/U 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常用的电容单位有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皮法又称微微法)等,换算关系是:1法拉(F)= 1000毫法(mF)=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纳法(nF)= 1000000皮法(pF)。

相关公式

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即:C=Q/U 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带电量)或U(电压)决定的,即:C=εS/4πkd 。其中,ε是一个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k则是静电力常量。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电容器的电势能计算公式:E=CU^2/2=QU/2 多电容器并联计算公式:C=C1+C2+C3+…+Cn 多电容器串联计算公式:1/C=1/C1+1/C2+…+1/Cn 三电容器串联C=(C1*C2*C3)/(C1*C2+C2*C3+C1*C3)

电容与静电场

电容是指容纳电场的能力。任何静电场都是由许多个电容组成,有静电场就

有电容,电容是用静电场描述的。一般认为:孤立导体与无穷远处构成电容,导体接地等效于接到无穷远处,并与大地连接成整体电子制作中需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电容器,它们在电路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电阻器相似,通常简称其为电容,用字母C表示。顾名思义,电容器就是“储存电荷的容器”。尽管电容器品种繁多,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原理是相同的。两片相距很近的金属中间被某物质(固体、气体或液体)所隔开,就构成了电容器。两片金属称为的极板,中间的物质叫做介质。电容器也分为容量固定的与容量可变的。但常见的是固定容量的电容,最多见的是电解电容和瓷片电容。不同的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也不相同。规定把电容器外加1伏特直流电压时所储存的电荷量称为该电容器的电容量。电容的基本单位为法拉(F)。但实际上,法拉是一个很不常用的单位,因为电容器的容量往往比1法拉小得多,常用微法(μF)、纳法(nF)、皮法(pF)(皮法又称微微法)等,它们的关系是:1法拉(F)= 1000000微法(μF)1微法(μF)= 1000纳法(nF)= 1000000皮法(pF)在电子线路中,电容用来通过交流而阻隔直流,也用来存储和释放电荷以充当滤波器,平滑输出脉动信号。小容量的电容,通常在高频电路中使用,如收音机、发射机和振荡器中。大容量的电容往往是作滤波和存储电荷用。而且还有一个特点,一般1μF以上的电容均为电解电容,而1μF以下的电容多为瓷片电容,当然也有其他的,比如独石电容、涤纶电容、小容量的云母电容等。电解电容有个铝壳,里面充满了电解质,并引出两个电极,作为正(+)、负(-)极,与其它电容器不同,它们在电路中的极性不能接错,而其他电容则没有极性。把电容器的两个电极分别接在电源的正、负极上,过一会儿即使把电源断开,两个引脚间仍然会有残留电压(学了以后的教程,可以用万用表观察),我们说电容器

储存了电荷。电容器极板间建立起电压,积蓄起电能,这个过程称为电容器的充电。充好电的电容器两端有一定的电压。电容器储存的电荷向电路释放的过程,称为电容器的放电。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我们看到市售的整流电源在拔下插头后,上面的发光二极管还会继续亮一会儿,然后逐渐熄灭,就是因为里面的电容事先存储了电能,然后释放。当然这个电容原本是用作滤波的。至于电容滤波,不知你有没有用整流电源听随身听的经历,一般低质的电源由于厂家出于节约成本考虑使用了较小容量的滤波电容,造成耳机中有嗡嗡声。这时可以在电源两端并接上一个较大容量的电解电容(1000μF,注意正极接正极),一般可以改善效果。发烧友制作HiFi音响,都要用至少1万微法以上的电容器来滤波,滤波电容越大,输出的电压波形越接近直流,而且大电容的储能作用,使得突发贴片电容的大信号到来时,电路有足够的能量转换为强劲有力的音频输出。这时,大电容的作用有点像水库,使得原来汹涌的水流平滑地输出,并可以保证下游大量用水时的供应。电子电路中,只有在电容器充电过程中,才有电流流过,充电过程结束后,电容器是不能通过直流电的,在电路中起着“隔直流”的作用。电路中,电容器常被用作耦合、旁路、滤波等,都是利用它“通交流,隔直流”的特性。那么交流电为什么能够通过电容器呢?我们先来看看交流电的特点。交流电不仅方向往复交变,它的大小也在按规律变化。电容器接在交流电源上,电容器连续地充电、放电,电路中就会流过与交流电变化规律一致(相位不同)的充电电流和放电电流。电容器的选用涉及到很多问题。首先是耐压的问题。加在一个电容器的两端的电压超过了它的额定电压,电容器就会被击穿损坏。一般电解电容的耐压分档为6.3V,10V,16V,25V,50V等。[2]

[编辑本段]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国产电容器的型号一般由四部分组成(不适用于压敏、可变、真空电容器)。依次分别代表名称、材料、分类和序号。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方法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方法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方法 电容器并联时,相当于电极的面积加大,电容量也就加大了。并联时的总容量为各电容量之和:C并=C1+C2+C3+…… 顺便说说电容器的串联。若三个电容器串联后外加电压为U, 则U=U1+U2+U3=Q1/C1+Q2/C2+Q3/C3, 而电荷Q1=Q2=Q3=Q,所以Q/C串=(1/C1+1/C2+1/C3)Q 1/C串=1/C1+1/C2+1/C3 可见,串联后总电容量减小。 电容器串联时,要并联阻值比电容器绝缘电阻小的电阻,使各电容器上的电压分配均匀,以免电压分配不均而损坏电容器。 又可知,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正好与电阻的串、并联计算相反。 电压是充电时的电压,容量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和功率相似,和负载有关, 电压和容量为定量时,负载电阻越小,电流越大,时间越短 电压和负载为定量时,容量越大,电流不变,时间越长 但实际放电电路中,一般负载是不变的,电容的电压是逐渐下降的,电流也就逐渐下降。 1.电容量(uf)=电流(mA)/15 限流电阻(Ω)=310/最大允许浪涌电流 放电电阻(KΩ)=500/电容(uf) 2.计算方式C=15×I C为电容容量单位微法i设备为工作电流单位为安 如一个灯泡的电阻为0.6安电容就选择15×0.6=9微法在电路里串连9微法的电容就可以了 3.经验公式,1uF输出50mA(如果是线性的话,10000F的超级电容可以达到500兆安培的浪涌电流)还有

4.半波整流方式计算应该是每uF电容量提供约30mA电流,这是在中国的50Hz220V线路上的参考。 全波整流时电流加倍,即每uF可提供60mA电流。 而我比较清楚的是,书本上的公式:R*C≥(3~5)*T/2,需要知道纹波成份中的频率最低信号的频率是多少(即最大的T),然后来确定C的值。 电容的容量。 电容容量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容抗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 ④电容的容量单位和耐压。 电容的基本单位是F(法),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由于单位F 的容量太大,所以我们看到的一般都是μF、nF、pF的单位。换算关系:1F=1000000μF, 1μF=1000nF=1000000pF。 每一个电容都有它的耐压值,用V表示。一般无极电容的标称耐压值比较高有:63V、100V、160V、250V、400V、600V、1000V等。有极电容的耐压相对比较低,一般标称耐压值有:4V、6.3V、10V、16V、25V、35V、50V、63V、80V、100V、220V、400V等。 电力电容器计算:如标称电压690v,容量15kvar的三相电容组。用于600v电路中,三角形接法,则实际有效的容量为:s=15kvar*600*600/(690*690)=11.34kvar。 即:容量和电压成平方比关系

电容并联与串联

引用为什么在一个大的电容上还并联一个小电容 因为大电容由于容量大,所以体积一般也比较大,且通常使用多层卷绕的方式制作(动手拆过铝电解电容应该会很有体会,没拆过的也可以拿几种不同的电容拆来看看),这就导致了大电容的分布电感比较大(也叫等效串联电感,英文简称ESL)。大家知道,电感对高频信号的阻抗是很大的,所以,大电容的高频性能不好。而一些小容量电容则刚刚相反,由于容量小,因此体积可以做得很小(缩短了引线,就减小了ESL,因为一段导线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感的),而且常使用平板电容的结构,这样小容量电容就有很小的ESL,这样它就具有了很好的高频性能,但由于容量小的缘故,对低频信号的阻抗大。所以,如果我们为了让低频、高频信号都可以很好的通过,就采用一个大电容再并上一个小电容的方式。常使用的小电容为0.1uF的瓷片电容,当频率更高时,还可并联更小的电容,例如几pF、几百pF的。而在数字电路中,一般要给每个芯片的电源引脚上并联一个0.1uF的电容到地(这电容叫做去耦电容,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电源滤波电容。它越靠近芯片的位置越好),因为在这些地方的信号主要是高频信号,使用较小的电容滤波就可以了。 电容的串并联容量公式-电容器的串并联分压公式 1.串联公式:C = C1*C2/(C1 + C2) 2.并联公式C = C1+C2+C3 补充部分: 串联分压比——V1 = C2/(C1 + C2)*V ........电容越大分得电压越小,交流直流条件下均如此并联分流比——I1 = C1/(C1 + C2)*I ........电容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当然,这是交流条件下 一个大的电容上并联一个小电容 大电容由于容量大,所以体积一般也比较大,且通常使用多层卷绕的方式制作,这就导致了大电容的分布电感比较大(也叫等效串联电感,英文简称ESL)。 电感对高频信号的阻抗是很大的,所以,大电容的高频性能不好。而一些小容量电容则刚刚相反,由于容量小,因此体积可以做得很小(缩短了引线,就减小了ESL,因为一段导线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感的),而且常使用平板电容的结构,这样小容量电容就有很小ESL这样它就具有了很好的高频性能,但由于容量小的缘故,对低频信号的阻抗大。 所以,如果我们为了让低频、高频信号都可以很好的通过,就采用一个大电容再并上一个小电容的方式。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方法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方 法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方法 电容器并联时,相当于电极的面积加大,电容量也就加大了。并联时的总容量为各电容量之和:C并=C1+C2+C3+…… 顺便说说电容器的串联。若三个电容器串联后外加电压为U, 则U=U1+U2+U3=Q1/C1+Q2/C2+Q3/C3, 而电荷Q1=Q2=Q3=Q,所以Q/C串=(1/C1+1/C2+1/C3)Q 1/C串=1/C1+1/C2+1/C3 可见,串联后总电容量减小。 电容器串联时,要并联阻值比电容器绝缘电阻小的电阻,使各电容器上的电压分配均匀,以免电压分配不均而损坏电容器。 又可知,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正好与电阻的串、并联计算相反。 电压是充电时的电压,容量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和功率相似,和负载有关,电压和容量为定量时,负载电阻越小,电流越大,时间越短电压和负载为定量时,容量越大,电流不变,时间越长但实际放电电路中,一般负载是不变的,电容的电压是逐渐下降的,电流也就逐渐下降。 1.电容量(uf)=电流(mA)/15 限流电阻(Ω)=310/最大允许浪涌电流 放电电阻(KΩ)=500/电容(uf) 2.计算方式C=15×IC为电容容量单位微法i设备为工作电流单位为安 如一个灯泡的电阻为0.6安电容就选择15×0.6=9微法在电路里串连9微法的电容就可以了 3.经验公式,1uF输出50mA(如果是线性的话,10000F的超级电容可以达到500兆安培的浪涌电流) 还有 4.半波整流方式计算应该是每uF电容量提供约30mA电流,这是在中国的50Hz220V线路上的参考。 全波整流时电流加倍,即每uF可提供60mA电流。 而我比较清楚的是,书本上的公式:R*C≥(3~5)*T/2,需要知道纹波成份中的频率最低信号的频率是多少(即最大的T),然后来确定C的值。 电容的容量。

电容并串联容量及耐压计算

电容器的串并联计算,假冒伪劣电容剖析 前几天修好了一台电动机,试机时发现启动不迅速,拿电容表测量了一下电容容量=0,电容损坏了,外观好好的,买来没有多长时间,怎么就坏了呢?决定拆开来看一看,遇上了假冒伪劣产品了: 设计制造这个电容的"工程师"可能具备大约高中的物理知识,了解电容串并联的一些公式,但是没有深入学习,用错了地方,估计还庆幸自己发明了"专利"呢。 首先普及一下电容的串并联知识吧: 工具书上讲到了电容的串联及并联,但是要注意那是针对无极性电容而言,而且有很多不负责任的“专家”写的书是存在错误的。 电容并联: 公式:C并=C1+C2,耐压值为C1,C2的耐压值中较小的U=Min{U1,U2}。 例如:C1:20uf,250v;C2:30uf,450v,则C并=C1+C2=20uf+30uf=50uf,耐压值U=Min{250v,450v}=250v。 电容串联:

公式:1/C 串=1/C1+1/C2,即C串=C1*C2/(C1+C2),耐压值U=Min{C2*U2/C1,U1} +Min{C1*U1/C2,U2},耐压值并不等于两个电容的耐压值之和(而有的不负责任的书上讲是的,骗人啊!)。 例如:C1:20uf ,250v ;C2:30uf ,250v 。则串联电容量好计算:C串=C1*C2/(C1+C2)=20*30/(20+30)=12uf , 注意:耐压值U=250v+250v=500v (×),这种计算是错误的。 简单分析:由于两个电容容量不同,容抗就不同,分压也就不同,假如串联后施加500v 电压,则会有一个分压低于250v ,就会有一个分压超过250v ,超过了其耐压值,故串联耐压要低于500v 。 正确公式:耐压值U=Min{C2*U2/C1,U1} +Min{C1*U1/C2,U2} =Min{30*250/20,250}+Min{20*250/30,250}=416.7V 这时:电容C1的分压为Min{30*250/20,250}= Min{375,250}=250v 电容C2的分压为Min{20*250/30,250}= Min{166.7,250}=116.7v 串联耐压公式的推导: 基本理论:1、容抗fc X C π21=;2、串联分压和容抗成正比;3、分压值不能超过耐压值 记u1,u2为电容C1,C2的分压值,U1,U2为电容C1,C2的耐压值 1 211fc X C π=,2212fc X C π=, 由2121C C X X u u =得:1 221C C u u =, 121212121U C C u U u C C u ≤?≤=,所以? ?????=2121max 2,min U U C C u 同理:? ?????=1212max 1,min U U C C u 所以:??????+????? ?=+=12122121max 2max 1,min ,min U U C C U U C C u u U 串 上述是无极性电容的串联、并联容量和耐压计算。而对于有极性的电解电容,则不是简单地

串并联电路的各种计算公式

【串联电路】:使同一电流通过所有相连接器件的联结方式 串联电路特点: 1. 电流处处相等:I总=I1 =I2 =I3 =……=In 2. 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总=U1+U2+U3+……+Un 3. 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长度,增大电阻) 4.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 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 等效电容量的倒数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倒数之和:1/C总=1/C1+1/C2+1/C3+……+1/Cn 8. 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正比:(t相同) U1/U2=R1/R2,W1/W2=R1/R2,P1/P2=R1/R2,Q1/Q2=R1/R2。 9.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器,即可使用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使同一电压施加于所有相连接器件的联结方式 并联电路特点: 1.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并且等于电源两端电压: U总=U1=U2 =U3=……=Un 2.干路电流(或说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总=I1 +I2 +I3 +……In 3.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和: 1/R总=1/R1+1/R2+1/R3+……1/Rn或写为:R=1/(1/(R1+R2+R3+……Rn))

(增加用电器相当于增加横截面积,减少电阻) 4.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P总=P1+P2+P3+……+Pn 5.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W总=W1+W2+……+Wn 6. 总电热等于各电热之和:Q总=Q1+Q2+……+Qn 7.等效电容量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量之和:C总=C1+C2+C3+……+Cn 8.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分配、电功、电功率和电热率跟电阻成反比:(t相同) I1/I2=R2/R1,W1/W2=R2/R1,P1/P2=R2/R1,Q1/Q2=R2/R1 9. 在一个电路中,若想单独控制一个电器,即可使用并联电路。

电容器串联并联详解

电容器串联并联详解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电容器并联时,相当于电极的面积加大,电容量也就加大了。并联时的总容量为各电容量之和:C并=C1+C2+C3+…… 顺便说说电容器的串联。若三个电容器串联后外加电压为U, 则U=U1+U2+U3=Q1/C1+Q2/C2+Q3/C3, 而电荷Q1=Q2=Q3=Q,所以Q/C串=(1/C1+1/C2+1/C3)Q 1/C串=1/C1+1/C2+1/C3 可见,串联后总电容量减小。 电容器串联时,要并联阻值比电容器绝缘电阻小的电阻,使各电容器上的电压分配均匀,以免电压分配不均而损坏电容器。 又可知,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正好与电阻的串、并联计算相反。 电压是充电时的电压,容量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和功率相似,和负载有关,电压和容量为定量时,负载电阻越小,电流越大,时间越短 电压和负载为定量时,容量越大,电流不变,时间越长 但实际放电电路中,一般负载是不变的,电容的电压是逐渐下降的,电流也就逐渐下降。 1.电容量(uf)=电流(mA)/15 限流电阻(Ω)=310/最大允许浪涌电流 放电电阻(KΩ)=500/电容(uf) 2.计算方式C=15×I C为电容容量单位微法 i设备为工作电流单位为安 如一个灯泡的电阻为安电容就选择15×=9微法在电路里串连 9微法的电容就可以了 3.经验公式,1uF输出50mA(如果是线性的话,10000F的超级电容可以达到500兆安培的浪涌电流) 还有 4.半波整流方式计算应该是每uF电容量提供约30mA电流,这是在中国的 50Hz220V线路上的参考。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方法修订版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 方法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方法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方法 电容器并联时,相当于电极的面积加大,电容量也就加大了。并联时的总容量为各电容量之和:C并=C1+C2+C3+…… 顺便说说电容器的串联。若三个电容器串联后外加电压为U, 则U=U1+U2+U3=Q1/C1+Q2/C2+Q3/C3, 而电荷Q1=Q2=Q3=Q,所以Q/C串=(1/C1+1/C2+1/C3)Q 1/C串=1/C1+1/C2+1/C3 可见,串联后总电容量减小。 电容器串联时,要并联阻值比电容器绝缘电阻小的电阻,使各电容器上的电压分配均匀,以免电压分配不均而损坏电容器。 又可知,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正好与电阻的串、并联计算相反。 电压是充电时的电压,容量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和功率相似,和负载有关,电压和容量为定量时,负载电阻越小,电流越大,时间越短电压和负载为定量时,容量越大,电流不变,时间越长但实际放电电路中,一般负载是不变的,电容的电压是逐渐下降的,电流也就逐渐下降。 1.电容量(uf)=电流(mA)/15

限流电阻(Ω)=310/最大允许浪涌电流 放电电阻(KΩ)=500/电容(uf) 2.计算方式C=15×I C为电容容量单位微法 i设备为工作电流单位为安 如一个灯泡的电阻为0.6安电容就选择15×0.6=9微法在电路里串连 9微法的电容就可以了 3.经验公式,1uF输出50mA(如果是线性的话,10000F的超级电容可以达到500兆安培的浪涌电流) 还有 4.半波整流方式计算应该是每uF电容量提供约30mA电流,这是在中国的50Hz220V线路上的参考。 全波整流时电流加倍,即每uF可提供60mA电流。 而我比较清楚的是,书本上的公式:R*C≥(3~5)*T/2,需要知道纹波成份中的频率最低信号的频率是多少(即最大的T),然后来确定C的值。 电容的容量。 电容容量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容抗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 ④电容的容量单位和耐压。

为什么在一个大的电容上还并联一个小电容

为什么在一个大的电容上还并联一个小电容 因为大电容由于容量大,所以体积一般也比较大,且通常使用多层卷绕的方式制作(动手拆过铝电解电容应该会很有体会,没拆过的也可以拿几种不同的电容拆来看看),这就导致了大电容的分布电感比较大(也叫等效串联电感,英文简称ESL)。 大家知道,电感对高频信号的阻抗是很大的,所以,大电容的高频性能不好。而一些小容量电容则刚刚相反,由于容量小,因此体积可以做得很小(缩短了引线,就减小了ESL,因为一段导线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感的),而且常使用平板电容的结构,这样小容量电容就有很小的ESL,这样它就具有了很好的高频性能,但由于容量小的缘故,对低频信号的阻抗大。 所以,如果我们为了让低频、高频信号都可以很好的通过,就采用一个大电容再并上一个小电容的方式。常使用的小电容为0.1uF的瓷片电容,当频率更高时,还可并联更小的电容,例如几pF、几百pF 的。而在数字电路中,一般要给每个芯片的电源引脚上并联一个0.1uF 的电容到地(这电容叫做去耦电容,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电源滤波电容。它越靠近芯片的位置越好),因为在这些地方的信号主要是高频信号,使用较小的电容滤波就可以了。 电容的串并联容量公式-电容器的串并联分压公式

1.串联公式:C = C1*C2/(C1 + C2) 2.并联公式C = C1+C2+C3 补充部分: 串联分压比 V1 = C2/(C1 + C2)*V ........电容越大分得电压越小,交流直流条件下均如此并联分流比 I1 = C1/(C1 + C2)*I ........电容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大,当然,这是交流条件下 一个大的电容上并联一个小电容 大电容由于容量大,所以体积一般也比较大,且通常使用多层卷绕的方式制作,这就导致了大电容的分布电感比较大(也叫等效串联电感,英文简称ESL)。 电感对高频信号的阻抗是很大的,所以,大电容的高频性能不好。而一些小容量电容则刚刚相反,由于容量小,因此体积可以做得很小(缩短了引线,就减小了ESL,因为一段导线也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感的),而且常使用平板电容的结构,这样小容量电容就有很小ESL这样它就具有了很好的高频性能,但由于容量小的缘故,对低频信号的阻抗大。 所以,如果我们为了让低频、高频信号都可以很好的通过,就采用一个大电容再并上一个小电容的方式。 常使用的小电容为 0.1uF的CBB电容较好(瓷片电容也行),当频率更高时,还可并联更小的电容,例如几pF,几百pF的。而在数字电路中,一般要给每个芯片的电源引脚上并联一个0.1uF的电容到地(这个电容叫做退耦电容,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电源滤波电容,越靠近芯片越好),因为在这些地方的信号主要是高频信号,使用较小的电

串联、并联电容与电阻作用(精制甲类)

场效应管闸极加入471/100v电容和10k电阻并联作用 场效应管闸极加入471/100v电容和10k电阻并联接地。这个电路起到什么左右啊。470pf的电容一般在什么地方使用的多? 推荐答案 1;场效应管输入电阻很大,如果上一级电路是电流输出型,则需要加一个并联到地的电阻将电流转换成电压(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性) 2;加电容是抗干扰 3:470PF电容一般用于电源去耦,滤波,高频耦合 晶闸管并联并联一个电阻和电容的作用 电容可以吸收尖脉冲高压,晶闸管并联一个电阻与电容串联的支路,是为了防止电源由于某种原因产生的瞬时脉冲高压击穿晶闸管。 在电路图中电阻与电容并联起什么作用 最佳答案 就这两个电器元件来说,电阻与电容并联后,当电阻两端接高频交流时电阻短路,就相当于只有电容。接直流时电容不通就相当于只有电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电路中电阻的两端并联一个电容,或者电容一端接电阻,一端接地,这两种情况电容分别起什么作用? 一、对于电子电路: 电阻的两端并联一个电容,为了减小对高频信号的阻抗,相当于微分,这样信号上升速度加快,用于提高响应速度;电容一端接电阻,一端接地,则相反,滤去高频,相当于积分,用于滤波。 最典型的应用就是放大电路中的高低音频控制。 二、对于电力电路: 不管RC串联还是并联,电容的作用都是一样的,电容的作用就是防止电压突变,吸收尖峰状态的过电压,串联的电阻起阻尼作用,电阻消耗过电压的能量,从而抑制电路的振荡。并联的电阻吸收电容的电能,防止电容的放电电流过大,避免对与之并联的器件(如晶闸管)造成损坏。 最典型的应用就是防止操作过电压。 电容并联电阻,电感有何作用,电容串联电阻,电感有何作用 电容并联电阻,电感有何作用,电容串联电阻,电感有何作用,说明原理好吗? 电容并联电感,产生并联谐振,也称为电流谐振,谐振时,LC的谐振阻抗达到最大值;电容、电感中

(完整版)电容器的串联习题课

海门中等专业学校专业理论课教案 【组织教学】 1. 起立,师生互相问好 2. 坐下,清点人数,指出和纠正存在问题 【导入新课】 分析作业情况,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题:电容器的串联习题课 一.知识回放 1.电容器串联时的特点:

2.电容器串联时的性质: 电容器的电容与其两端电压之间关系: 串联电容器组的分压公式: 二、例题部分 例题1、电容器串联之后,相当于增大了两极板的 ,总电容 每个电容器的电 容。 分析:几个电容器串联后,扩大了两极板间距离,根据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各部分结构之间的关系,电容量与两极板间距离成反比,所以电容变小,并且小于每个电容器的电容。 例题2.电路如图所示,当321C C C >>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的关系为( ) A .321U U U == B .321U U U >> C .321U U U << D .不能确定 分析:根据电容器串联时的性质可知,电容器两端电压与电容成反比,电容大,电压反而小。所以选B 跟踪练习: 三只电容器C 1=9μF ,C 2=3μF ,C 3=18μF ,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到电路中,则等效电容C= ,电压之比U 1∶U 2∶U 3= ,电量之比Q 1∶Q 2∶Q 3= 。 例题3、两个电容器C1:“2μF ,160V ” ,C2:“10μF ,250V ”,⑴串联后接在300V 的直流电源上, 解: 【课堂总结】 一、课堂纪律与学习气氛总结 二、教学内容小结 【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部分 C2 C1

三、练习部分 1.5个10V 、30μF 的电容器串联,等效电容是 ,耐压是 ;相并联等效电容是 ,耐压是 。 2.将“10μF 、50V ”和“5μF 、50V ”的两个电容器串联,那么电容器组的额定工作电压应为100V 。( ) 1.电容器C 1和C 2串联后接在直流电路中,若C 1=3C 2,则C 1两端的电压是C 2两端电压的( ) A .3倍 B .9倍 C . 91 D .3 1 3.两只电容分别为C1和C2的电容器,其额定值分别为200pF/500V ,300pF/900V ,串联后外加1000V 的电压,则( )。 A C1击穿,C2不击穿 B C1先击穿,C2后击穿 C C2先击穿,C1后击穿 D C1,C2均不击穿 4.两只电容分别为C 1和C 2的电容器,其额定值分别为200pF /500V 、300pF /900V ,串联后外加1000V 的电压,则( ) A .C 1击穿,C 2不击穿 B . C 1先击穿,C 2后击穿 C .C 2先击穿,C 1后击穿 D .C 1、C 2均不击穿 5.1μF 与2μF 的电容器串联后接在30V 的电源上,则1μF 电容器的端电压为( ) A .10V B .15V C .20V D .30V 6.电容器C1和C2串联后接在直流电路中,若C1=4C2,则C1两端的电压是C2两端电压的( )。 A .4倍 B .16倍 C .1/16 D .1/4 7.1C (10μF/15V )和2C (20μF/25V )串联,其最大安全工作电压为( )。 A 、15V B 、25V C 、22.5V D 、40V 8、两个相同的电容器,标有“100pF 、600V ”,串联后接到900V 的电路上,每个电容器带多少电荷量?加在每个电容器上的电压是多大?电容器是否会被击穿? 9、现有两只电容器,其中一只电容为0.25uF ,耐压为250V ,另一只电容为0.5uF ,耐压为300V 。试求:(1)它们串联以后的耐压值; 10.电路如图,已知电源电动势E=24V ,内阻不计,外电路电阻R1=3Ω,R2=1Ω,电容C1=6μF ,C2=3μF 。求:(1)R1两端的电压;(2)电容C1、C2两端的电压。(3)电容C1、C2所带的电荷量;(8分)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实际使用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实际使用 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实际使用电容器时有时会遇到电容器的电容不够或耐压能力不够这就需要把几个电容器连接起来使用连接的基本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电容嚣的串联把几个电容器的极板首尾相接连成一串这就是电容器的串联图是个电容器的串联。接上电压为的电源后两极分别带电和由于静电感应中间各极所带的电量也等于或所以串联时每个电容器带的电量都是。如果各个电容器的电容分别为电压分别为、。、那么;善墨暑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压之和所以氓一击麦十吉设串联电容器的总电容为则拿所以一十上十杏这就是说串联电容器的总电容的倒散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的倒敦之和。 电容器串联之后相刍于增大了两极的距离因此总电容小于每个电容器的电容。点提示有极性电客主要指电解电客器的串联电路有两种串联电路和逆串联电路下面简要介绍有极性电容器顺串联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和均是有极性的电容器的负极与的正极相连这种串联方式称为顺串联电路。有极性电容器腹串联之后仍等效成一只有极性的电容器其极性见图中所示即的正极为正极的负极为负极。叫一£一£一圈个电容的串联圈有极性电容器鞭串联电路山在这种申联电路中串联后等效电容器的容量减小总容量的倒数等于各电容的倒敷之和另外这种串联电路可以提高电容器的耐压即当和的容量和耐压均相等时电容的容量只有和的一半但耐压比或的犬一倍。NXP代理商有极性电解电容器的顺串联电路主要是可以提高电容器的耐压。有极性电容器逆串联电路如图所示。这串联电路有两种种是两个电容器的正极相连. 有极性电容器逆串联之后就没有了极性见右边的等效电路为逆串联后的等效电容这样串联后的电容可以作为无极性电容嚣来使用在一些分频电路中就常用这种电路不过这样的无极性电容器没有真正的无极性电解电容器好。如图所示是实用的有极性电解电容器逆串联电路。电路中和逆串联后作为分频电容在一些低档次的音响设备中会碰到这种电路。作为分频电容应该是无极性的电容因为分频电容工作在纯交流电路中见、在电路中的位置流过这两个电容的电流是很大的交流电流。由于交流电流的极性在不断改变所以不能用有极性电容作为分频电容。在没有无极性的电解电容器时可以用有极性的电解咆容逆串联后代瞢。有极性电容嚣在电路中工作时它的正极电压应该是始终高于负极电压所以它不能用于纯交流电路中这样分频电路中的电容器耍用无极性电容器。综上所述在电路中采用有极性电解电容器逆串联电路是为了获得无极性的电容。悒午圈有极性电客嚣逆串联电路图有饭性电容器逆串联应用电路电窖嚣的并联把几个A VX钽电容电容器的正极连在一起负极也连在一起这就是电容器的并联。图是个电容器的并联接上电压为的电源后每个电容器的电压都是。 如果各个电容器的电容分别为所带电量分别为那么—电容器组贮存的总电量等于各个电容器所带电量之和所以十设并联电容器的总电容为则所以图个电容的并联;十这就是说并联电容器的总电容等于各个电容器的电容之和。电容器并联之后相当于增大了两极的面积因此总电容大于每个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串联后电容减小了但耐压能力提高了所以要承受较高的电压可以把电容器串联起来电容器并联后电容增大了耐压能力没有提高所以在需要大电容时可以把电容器并联起来。点提示电路中两个电容嚣甚至更多个电容并联的情况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大一小电容并联。一个容量很大的电容如电解电容嚣与一个容量很小的电容如瓷片电容器并联如图所示电路中是一个大容量滤波电容是一个小电容为高频滤波电容这种一大一小电容相并联的电路在电源电路中十分常见。图一大一小电容并联从理论上讲在同一频率下容量大的电容其容抗小这样一大一小电容并联后容量小的电容不起作用。

电容串并联电路

1串联电路 把用电器各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接入电路就组成了串联电路。我们常见的装饰用的“满天星”小彩灯,常常就是串联的。串联电路有以下一些特点: ⑴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是一个回路,各用电器依次相连,没有“分支点”。 ⑵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的用电器就无法工作。 ⑶开关控制特点: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即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与其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判断电路是否为串联 串联电路中,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总 = I1 = I2 = I3 =……= In 电容容值减半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U总=U1+U2+U3+……+Un 电路电压翻倍 串联电阻的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R总=R1+R2+R3+……+Rn 二、并联电路 把用电器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就组成了并联电路。家庭中的电灯、电风扇、电冰箱、电视机等用电器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并联电路有以下特点: 1、电路连接特点:并联电路由干路和若干条支路组成,有“分支点”。每条支路各自和干路形成回路,有几条支路,就有几个回路。 2、用电器工作特点:并联电路中,一条支路中的用电器若不工作,其他支路的用电器仍能工作。 3、开关控制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的作用与支路开关的作用不同。干路开关起着总

开关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而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 判断电路是否为并联 任意拿掉一个用电器,看其他用电器是否工作,如果所有用电器都被拿掉过,而且其他用电器都工作,那么这个电路是并联。 并联电路电流特点:I总=I1+I2+...+In 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容容值翻倍 并联电路电压特点:U总=U1=U2=...=Un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都相等电路电压不变 并联电路电阻特点:1÷R总=1÷R1+1÷R2在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三、并联和串联的区别 1.串联电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如图,特点是:流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流过另一个。例如:节日里的小彩灯。在串联电路中,闭合开关,两只灯泡同时发光,断开开关两只灯泡都熄灭,说明串联电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的用电器。 2.并联电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组成的电路,如图,特点是: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两部分,分别流过两个支路中的各个元件。例如:家庭中各种用电器的连接。在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开关闭合,各支路上的开关闭合,灯泡才会发光,干路上的开关断开,各支路上的开关都闭合,灯泡不会发光,说明干路上的开关可以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上的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在串联电路中,由于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所以,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将依次逐个流过各个用电器,最后回到电源负极。因此在串联电路中,如果有一个用电器损坏或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将变成断路,电路就会无电流,所有用电器都将停止工作,所以在串联电路中,各几个用电器互相牵连,要么全工作,要么全部停止工作。在并联电路中,从电源正极流出的电流在分支处要分为两路,每一路都有电流流过,因此即使某一支路断开,但另一支路仍会与干路构成通路。由此可见,在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之间互不牵连。 4.怎样判断电路中用电器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串联和并联是电路连接两种最基本的形式,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区别。要判断电路中各元件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就必须抓住它们的基本特征:具体方法是:(1)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在电路两点之间的是并联。(2)电流流向法:当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方法完整版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 方法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方法 电容器的串并联的计算方法 电容器并联时,相当于电极的面积加大,电容量也就加大了。并联时的总容量为各电容量之和:C并=C1+C2+C3+…… 顺便说说电容器的串联。若三个电容器串联后外加电压为U, 则U=U1+U2+U3=Q1/C1+Q2/C2+Q3/C3, 而电荷Q1=Q2=Q3=Q,所以Q/C串=(1/C1+1/C2+1/C3)Q 1/C串=1/C1+1/C2+1/C3 可见,串联后总电容量减小。 电容器串联时,要并联阻值比电容器绝缘电阻小的电阻,使各电容器上的电压分配均匀,以免电压分配不均而损坏电容器。 又可知,电容的串、并联计算正好与电阻的串、并联计算相反。 电压是充电时的电压,容量与电流,电压的关系和功率相似,和负载有关,电压和容量为定量时,负载电阻越小,电流越大,时间越短电压和负载为定量时,容量越大,电流不变,时间越长但实际放电电路中,一般负载是不变的,电容的电压是逐渐下降的,电流也就逐渐下降。 1.电容量(uf)=电流(mA)/15 限流电阻(Ω)=310/最大允许浪涌电流

放电电阻(KΩ)=500/电容(uf) 2.计算方式C=15×I C为电容容量单位微法 i设备为工作电流单位为安 如一个灯泡的电阻为0.6安电容就选择15×0.6=9微法在电路里串连 9微法的电容就可以了 3.经验公式,1uF输出50mA(如果是线性的话,10000F的超级电容可以达到500兆安培的浪涌电流) 还有 4.半波整流方式计算应该是每uF电容量提供约30mA电流,这是在中国的50Hz220V线路上的参考。 全波整流时电流加倍,即每uF可提供60mA电流。 而我比较清楚的是,书本上的公式:R*C≥(3~5)*T/2,需要知道纹波成份中的频率最低信号的频率是多少(即最大的T),然后来确定C的值。 电容的容量。 电容容量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容抗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 ④电容的容量单位和耐压。 电容的基本单位是F(法),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由于单位F 的容量太大,所以我们看到的一般都是μF、nF、pF的单位。换算关系:1F=1000000μF,1μF=1000nF=1000000pF。

电容器串并联及电容作用

电容串并联及电容作用 电容串并联方式下,电容、电量、电压的关系。 电容串联时: Q=Q1=Q2=Q3=……..=Qn U=U1+U2+U3+…….+Un n C C C C 1...........11121++= 电容串联,容量减少(串联后总容量的计算,参照电阻的并联方法),耐压增加。串联电容:串联个数越多,电容量越小,但耐压增大,其容量关系:1/C =1/C1+1/C2+1/C3,电容串联它的总电容量变小了 所以对低频信号阻抗大了 电容并联时: Q=Q1+Q2+Q3+……..+Qn U=U1=U2=U3=…….=Un C=C1+C2+C3+……..+Cn 电容器并联时,相当于电极的面积加大,电容量也就加大了。并联时的总容量为各电容量之和. 并联电容:并联个数越多,电容量越大,但耐压不变,其容量关系:C =C1+C2+C3电容并联它的总电容量变大了 所以对高频信号阻抗小了 电容(或电容量, Capacitance )指的是在给定电位差下的电荷储藏量;记为C ,国际单位是法拉(F )。一般来说,电荷在电场中会受力而移动,当导体之间有了介质,则阻碍了电荷移动而使得电荷累积在导体上;造成电荷的累积储存,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两片平行金属板。也是电容器的俗称。

定义电容(或称电容量)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我们把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1伏所需的电量,叫做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从物理学上讲,它是一种静态电荷存储介质(就像一只水桶一样,你可以把电荷充存进去,在没有放电回路的[1]情况下,刨除介质漏电自放电效应/电解电容比较明显,可能电荷会永久存在,这是它的特征),它的用途较广,它是电子、电力领域中不可缺少的电子元件。主要用于电源滤波、信号滤波、信号耦合、谐振、隔直流等电路中。电容的符号是C。C=εS/d=εS/4πkd(真空)=Q/U 在国际单位制里,电容的单位是法拉,简称法,符号是F,常用的电容单位有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和皮法(pF)(皮法又称微微法)等,换算关系是:1法拉(F)= 1000毫法(mF)=1000000微法(μF) 1微法(μF)= 1000纳法(nF)= 1000000皮法(pF)。 相关公式 一个电容器,如果带1库的电量时两级间的电势差是1伏,这个电容器的电容就是1法,即:C=Q/U 但电容的大小不是由Q(带电量)或U(电压)决定的,即:C=εS/4πkd 。其中,ε是一个常数,S为电容极板的正对面积,d为电容极板的距离,k则是静电力常量。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εS/d.(ε为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S为极板面积,d为极板间的距离。)电容器的电势能计算公式:E=CU^2/2=QU/2 多电容器并联计算公式:C=C1+C2+C3+…+Cn 多电容器串联计算公式:1/C=1/C1+1/C2+…+1/Cn 三电容器串联C=(C1*C2*C3)/(C1*C2+C2*C3+C1*C3) 电容与静电场 电容是指容纳电场的能力。任何静电场都是由许多个电容组成,有静电场就

2.2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

2.2 电容器的串联和并联 2.2.1电容器的串联 把几个电容器首尾相接连成一个无分支的电路,称为电容器的串联,如图 2.2.1所示。 串联时每个极板上的电荷量都是q 。 设每个电容器的电容分别为1C 、2C 、3C ,电压分别为1U 、2U 、3U ,则 3 32211 , ,C q U C q U C q U === 总电压U 等于各个电容器上的电压之和,所以 )111(3 21321C C C q U U U U ++=++= 设串联总电容(等效电容)为C ,则由U q C =,可得 3211111C C C C ++= 即:串联电容器总电容的倒数等于各电容器电容的倒数之和。 【例1】电容器1C 和2C 串联后接在直流电路中,若1C =32C ,则1C 两端的电压是2C 两端电压的 ( ) A.3倍 B.9倍 C. 1/9 D.1/3 【解析】根据222111U C q U C q ===,得3 11221==C C U U 。 【答案】D 【例2】将1C “20μF 、25V”、 2C “10μF 、60V”、3C “10μF 、100V”的电容串联接入电路中,逐渐增加电压,先击穿的电容是 A.1C 先击穿 B.1C 击穿后2C 击穿 C.1C 和3C 先击穿 D.2C 和3C 先击穿 【解析】根据电容串联特点,可知三个电容串联后,外加电压增加,各电容所带电量时刻相等并随外加电压逐渐增加。故额定电荷量最小的电容先击穿。 1C :额定电荷量C U C q 46111105251020--?=??== 2C :额定电荷量C U C q 46222106601010--?=??== 3C :额定电荷量C U C q 363331*********--?=??== 故三个电容的击穿顺序是先1C ,然后2C ,最后3C 。 【答案】A 、B 【例3】 将“30μF 、50V ”和“60μF 、50V ”的两个电容器串联使用,正确选项是( ) A.总电容为20μF B.总电容为90μF C.总电压为100V D.总电压为75V 【解析】1C :额定电荷量C U C q 36111105.1501030--?=??== 2C :额定电荷量C U C q 36222103501060--?=??== ∴<21q q 串联后允许充入的最大电量q 为C 3105.1-? 又因串联后的等效电容F C C C C C μ202 121=+=,故两电容串联后接入的最大电压为 图 2.2.1 电容器的串

LCR电桥中串联和并联的选择使用

LCR电桥中串联和并联的选择使用 数字电桥操作面板都有“串联”和“并联”按键供用户选择,这串联和并联不是物理连结,而是内在计算模式的改变,以改变计算模式得到理想的测试精度。 理论上电感正弦波激励响应电压超前电流90度,电容电压落后电流90度。实际测量中由于铜阻和各种损耗的存在,超前或落后都小于90度,这种损耗在测量中以副参数出现,电感损失角的正切值的倒数称品质因素Q值。同样电容损失角的正切值称损耗因子DF。 数字电桥进行高精度量化,要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经过一些数学运算,得到各种参数值。在整个过程中,把损耗的影响用电阻等效和电感或电容串并联。见图1所示: 图1 损耗的影响用电阻等效和电感或电容串并联 对于电阻根据实际应用,可以等效为电阻和小电感的串联或电阻和小电容的并联。 每种等效都可以通过数学运算得到主副参数值,运算过程中,如果中间数据保持的位数很多,上述等效运算的主副参数值是一样的。实际上计算机或单片机受资源的限制,只能在有限位数下运算,一种等效得到一定的计算精度。 大阻抗器件用并联模式计算精度高,小阻抗器件用串联模式计算精度高,被测件的阻抗决定数字电桥串并联的选择。 阻抗小于1K用串联,1K到几十K串并联都可以,还是建议用串联。阻抗大于几百K或M的量级就用并联模式。 被测件是大电感(比如现在LCD背光电源变压器),或小电容用并联。 被测件是小电感或大电容用串联。 特别注意的是阻抗决定串并联模式,阻抗和测试頻率有关,电感是ωL 电容是1/ωC,小电感小电容适当提高测试頻率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实际运用中串联模式使用比较多。 串联并联运算见下面公式: 电阻和电感电阻和电容 电阻电容电感测量方法参考: 电阻低于1KΩ,选择串联120Hz(100Hz)通常称为直流电阻测量,选择低频减小交流影响,选串联模式减小被测件等效串联电感的影响.

串并联电容器的作用

电力电容器的作用是什么 电力电容器分为串联电容器和并联电容器,它们都改善电力系统的电压质量和提高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是电力系统的重要设备。 1. 电力电容器的作用 串联电容器的作用 电厂锅炉、汽轮机、电气、水处理等热电行业技术交流串联电容器串接在线路中,其作用如下: .(1)提高线路末端电压。串接在线路中的电容器,利用其容抗xc 补偿线路的感抗xl,使线路的电压降落减少,从而提高线路末端(受电端)的电压,一般可将线路末端电压最大可提高10%~20%。(2) 降低受电端电压波动。当线路受电端接有变化很大的冲击负荷(如电弧炉、电焊机、电气轨道等)时,串联电容器能消除电压的剧烈波动。这是因为串联电容器在线路中对电压降落的补偿作用是随通过电容器的负荷而变化的,具有随负荷的变化而瞬时调节的性能,能自动维持负荷端(受电端)的电压值。 (3)提高线路输电能力。由于线路串入了电容器的补偿电抗xc,线路的电压降落和功率损耗减少,相应地提高了线路的输送容量。 4)改善了系统潮流分布。在闭合网络中的某些线路上串接一些电容器,部分地改变了线路电抗,使电流按指定的线路流动,以达到功率经济分布的目的。

(5)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线路串入电容器后,提高了线路的输电能力,这本身就提高了系统的静稳定。当线路故障被部分切除时(如双回路被切除一回、但回路单相接地切除一相),系统等效电抗急剧增加,此时,将串联电容器进行强行补偿,即短时强行改变电容器串、并联数量,临时增加容抗xc,使系统总的等效电抗减少,提高了输送的极限功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动稳定。 并联电容器的作用 热电技术联盟并联电容器并联在系统的母线上,类似于系统母线上的一个容性负荷,它吸收系统的容性无功功率,这就相当于并联电容器向系统发出感性无功。因此,并联电容器能向系统提供感性无功功率,系统运行的功率因数,提高受电端母线的电压水平,同时,它减少了线路上感性无功的输送,减少了电压和功率损耗,因而提高了线路的输电能力。 电容器补偿装置的允许运行方式 电容器的正常运行状态是指在额定条件下,在额定参数允许的范围内,电容器能连续运行,且无任何异常现象。 电厂锅炉、汽轮机、电气、水处理等热电行业技术交流电容器补偿装置运行的基本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