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伏组件参数解读和逆变器配比

光伏组件参数解读和逆变器配比

光伏组件参数解读和逆变器配比
光伏组件参数解读和逆变器配比

光伏组件参数解读和逆变器配比

引言:本文为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原创作品。

光伏组件是光伏电站最重要的设备之一,成本占了并网系统50%左右,组件的技术参数对系统设计非常重要,只能读懂组件参数,才能正确配置光伏逆变器,下面以多晶硅光伏组件为例,解释光伏组件的关键参数。

一、光伏组件技术规格书中的关键参数

1.功率

我们常说265Wp光伏组件。下表的“p”为peak的缩写,代表其峰值功率为265W。所有的技术规格书中都会标注“标准测试条件”的。“0~+5”代表是正公差,265W的组件功率范围在265W到270W之间为合格品,下图为常州天合的多晶光伏组件技术规格书一部分。

只有在标准测试条件(辐照度为1000W/m2,电池温度25℃)时,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才是“标称功率”(265W),辐照度和温度变化时,功率肯定会变化。在非标准条件下,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一般不是标称功率,如下图。

2.效率

理论上,尺寸、标称功率相同的组件,效率肯定是相同的。光伏组件是由电池片组成,一块光伏组件通常由60片(6×10)或72片(6×10)电池片组成,面积分别为1.638m2(0.992m×1.652m)和1.94m2(0.992m×1.956m)。

辐照度为1000W/m2时,1.638m2组件上接收的功率为1638W,当输出为265W时,效率为16.2%,280W时为17%。

3.电压与温度系数

电压分开路电压和MPPT电压,温度系数分电压温度系数和功率温度系数。在进行串并联方案设计时,要用开路电压、工作电压、温度系数、当地极端温度(最好是昼间)进行最大开路电压和MPPT电压范围的计算,与逆变器进行匹配。

二、组件的输出功率

组件的组件输出功率,不考虑逆变器等设备因素外,和太阳辐射度和温度有关。影响辐射度的因素有:

1.太阳高度角或纬度:太阳高度角越大,穿越大气的路径就越短,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太阳高度角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小,太阳辐射越强。例如,中午的太阳辐射强度比早晚的强。

2. 海拔高度: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则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越强。例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

3. 天气状况:晴天云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例如四川盆地多云雾阴雨天气,太阳辐射消弱,太阳辐射成为我国最低值区。

4. 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高则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

5. 大气污染的程度:污染重,则对太阳辐射消弱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少,雾霾天气对光伏组件影响非常大,在河北保定等雾霾天气严重的地区,全年发电量要比理论少10%左右。

组件最大输出功率,不考虑逆变器等设备因素外,就是太阳辐照度和温度了。太阳辐射度极限值是太阳常数,值是1368W/ m2,到达地球表面后,受到天气等各方面影响,最高值约1200 W/m2,组件的功率温度系统约-0.39%/℃,组件温度下降,组件的功率会升高。一块250W的组件,在不考虑设备损耗的情况下,在我国阳光最好的地区,如宁夏北部、甘肃北部、新疆南部等地区,有可能最大输出功率能到300W。

三、逆变器和组件的配比

在配置逆变器时,要注意2个方面:

1. 多个组件串联后的电压,是每块组件的的电压之和,工作电压在逆变器的额定工作电压左右,效率最高,单相220V逆变器,逆变器输入额定电压为380V,三相380V逆变器,逆变器输入额定电压为650V。

如3kW逆变器,配260W组件,工作电压30.5V,配12块工作电压366V,功率为3.12kW为最佳。30KW逆变器配260W组件,接126块组件,每一路21串,电压为640.5V,总功率为32.76kW为最佳。

2. 组串后最高极限开路电压不超过逆变器的最高电压,如270W组件,开路电压是

38.3V,开路电压温度系数是-0.32%/度,如果在-25度,24块串联,最后的开路电压V=38.3[1+(-25-25)*(-0.0032)]*24=1066V。

综上各种因素,系统功率在逆变器额定功率40-60%之间,效率最高,寿命最长。为了把逆变器性能发挥最佳,根据光照条件不同,组件和逆变器有不同的配比。

在一类光照地区,平均日照时间超过5小时,发电时间按每天10小时计算,建议组件和逆变器按1:1配置,平均功率为50%左右;

在二类光照地区,平均日照时间4小时,发电时间按每天9小时计算,建议组件和逆变器按1.1:1配置,(4*1.1)/9,平均功率为49%左右;

在三类平均日照时间3.5小时的光照地区,发电时间按每天8.5小时计算,建议组件和逆变器按1.2:1配置,(3.5*1.2)/8.5,平均功率为49.4%左右。在三类平均日照时间低于3小时的光照地区,发电时间按每天8小时计算,建议组件和逆变器按1.3:1配置,(3*1.3)/8,平均功率为48.75%左右。

山地电站朝向各异,分布式光伏屋面情况的复杂性、朝向各异,光伏组件不一定朝南,彩钢瓦屋顶倾斜角度不是最佳倾角。逆变器的配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5月,注册资本一亿元,是一家专业提供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家庭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新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成立至今,古瑞瓦特逆变器海外出口到欧、美、澳、亚、非、拉六大洲100多个国家及地区,获得全球客户的认可和青睐。古瑞瓦特始终保持着中国家用逆变器市场的领先

地位,一直致力于做全球最大的用户侧智慧能源方案供应商。

了解更多光伏组件的信息,请戳古瑞瓦特官方网站:

https://www.doczj.com/doc/8a5431214.html,/。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光伏并网逆变器选型细则

并网逆变器选型细则 并网逆变器就是将太阳能直流电转换为可接入交流市电得设备,就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不可缺少得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光伏电站设计过程中并网逆变器及其选型做比较详细得介绍与分析。 1. 并网逆变器在光伏电站中得作用 光伏发电系统根据其应用模式一般可分为独立发电系统、并网发电系统以及混合系统,而并网发电系统得基本特点就就是太阳电池组件产生得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得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 1、1 并网光伏电站得基本结构 1、2 并网逆变器功作用与功能 并网逆变器就是电力、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及半导体等多种技术相互渗透与有机结合得综合体现,它就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不可缺少得关键部分。并网逆变器得主要功能就是: ◆最大功率跟踪 ◆DCAC转换 ◆频率、相位追踪 ◆相关保护 2. 并网逆变器分类 并网逆变器按其电路拓扑结构可以分为变压器型与无变压器型逆变器,其中变压器型又分为高频变压器型与低频变压器型。变压器型与无变压器型逆变器得主要区别在于安全性与效率两个方面。以下对三种类型逆变器做简单介绍: ◆高频变压器型 采用DCACDCAC得电路结构,设计较为复杂,采用较多得功率开关器件,因此损耗较大。 ◆低频变压器型 采用DCACAC得电路结构,电路简单,采用普通工频变压器,具有较好得电气安全性,但效率较低。 ◆无变压器型 采用DCAC得电路结构,无电气隔离,电压范围较窄,但就是损耗小、效率高。

3. 并网逆变器主要技术指标 a、使用环境条件 逆变器正常使用条件:包括工作温度、工作湿度以及逆变器得冷却方式等相关指标。 b、直流输入最大电流 c、直流输入最大电压 d、直流输入MPP电压范围 逆变器对太阳能电池部分进行最大功率追踪(MPPT)得电压范围,一般小于逆变器允许得最大直流输入电压,设计电池组件得输出电压应当在MPP电压范围之内。 e、直流输入最大功率 大于逆变器得额定输出功率,即通常所说得“逆变器功率”。为了充分利用逆变器得容量,设计接入并网逆变器得电池组件得标称功率可以等于直流侧输入最大功率。 f、最大输入路数 指逆变器直流侧可接入得直流回路数目。 g、额定输出电压 在规定得输入条件下,逆变器应输出得电压值。电压波动范围一般应:单相220V±5%,三相380±5%。 h、额定输出功率 在规定得输出频率与负载功率因数下,逆变器应输出得额定电流值。 i、额定输出频率 在并网系统中,额定输出频率要对应所并入得电网频率,而且当电网得频率与相位有微小波动时,逆变器输出得交流电应自动追踪电网得频率与相位。当检测到电网频率波动过大,逆变器将自动切离电网。我国得市电频率为50Hz,并网逆变器频率波动范围一般在±3%以内。 j、最大谐波含量 正弦波逆变器,在阻性负载下,输出电压得最大谐波含量应≤10%。 k、过载能力 在规定得条件下,在较短时间内,逆变器输出超过额定电流值得能力。逆变器

《光伏发电系统专用电缆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光伏发电系统专用电缆产品认证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申请备案稿) 1.背景 世界常规能源供应短缺危机日益严重,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已成为造成自然环境污染和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寻找新兴能源已成为世界热点问题。在各种新能源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无污染、可持续、总量大、分布广、应用形式多样等优点,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水平、产业体系、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国内外市场前景总体看好。根据能源局印发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显示我国对光伏发电今后几年的发展目标做了一个大幅的提升,到2015年中国累计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要达到2100万千瓦,光伏产业的发展也带动配套光伏发电系统专用电缆(以下简称光伏电缆)产品的大量生产。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器之前的直流侧(DC side)的大量直流电缆需户外敷设,环境条件恶劣,其电缆应根据具体使用场合应具备抗紫外线、臭氧、耐高低温和化学侵蚀等特殊性能。普通材质电缆在这些特殊环境下长期使用,将导致电缆护套脆化易碎,甚至绝缘层分解,而损坏电缆系统,同时增大电缆短路的风险。 因此对于光伏发电电站中户外敷设较多的光伏组件与组件之间的串联电缆、组串之间及组串至直流配电箱(汇流箱)之间的并联电缆和直流配电箱至逆变器之间的电缆,包括部分户外敷设的交流侧(AC side)电缆(逆变器之后的交流电缆),应使用光伏发电系统专用电缆(以下简称光伏电缆),该类电缆一般采用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和护套,需通过严苛的耐酸碱、耐湿热、耐气候以及25年热寿命等测试要求。 然而,对于该类新能源产业的光伏电缆,目前国内尚未制定发布相应的产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技术规范,导致行业内从产品的生产到检测、安装、使用都缺乏统一认可的指导及评定准则,国内生产企业只能参照企业标准或者国外标准来进行生产,光伏电站工程采购方也难以实现对其安全和质量进行技术要求和规范化,缺乏产品选型、设计和检验验收的依据,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个光伏电缆产业的良性快速发展。 因此,从促进光伏电缆行业健康发展出发,为满足行业相关企业单位对光伏电缆的技术参考和考核的需求,本中心联合上海电缆研究所(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以及国内主要的光伏电缆与电缆料生产企业,在参考国外相关标准(TUV 1169 /1990/1940及UL4703标准)、国内相关标准(GB/T 12706,JB/T 10491等)以及国内企标等技术文件的基础上,起草了本技术规范,并将最终为光伏电缆产品认证提供依据,以便向社会及公众提供更多可信赖的参考依据及质量信息。2.工作过程综述 2.1技术要求制定原则 为使本技术规范能够符合生产、设计和使用单位为保障产品安全运行而对产品提出的技术要求,有助于完善对光伏电缆质量的检测,并满足科学、规范地开展认证工作的需要,在技术要求制定过程中,

平价上网光伏电站逆变器选型研究 陈小康

平价上网光伏电站逆变器选型研究陈小康 摘要:光伏电站近年来发展迅猛,平价上网成为光伏电站发展方向。优化光伏 电站逆变器设备选型,提高逆变器输入输出电压,可以显著降低光伏电站造价, 为平价上网创造条件。 关键词:光伏电站;平价上网;逆变器选型优化 1、概述 随着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显著降低,光伏 电站已基本具备无补贴平价上网的条件。为加快实现光伏电站平价上网,在光伏 电站设计中优化逆变器选型,降低建设成本是非常必要的。 2、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分析 光伏电站建设成本一般由设备购置及安装费用、建筑工程费用、其他费用等 四部分构成,其中设备及安装工程费在项目建设成本中比例最高,接近70%,特 别是逆变器设备在光伏电站设备投资中占比较大。 3、光伏电站逆变器选型优化 3.1 光伏电站逆变器选型常用方案 逆变器作为光伏发电系统中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关键设备之一,其选型 对于发电系统的转换效率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逆变器的选型主要考虑以下技术指标:MPPT数量;转换效率;直流输入电 压范围;最大功率点跟踪;输出电流谐波含量、功率因数;低电压耐受能力;可 靠性和可恢复性;保护功能等。 现阶段光伏电站逆变器配置方案主要有两种:组串式逆变器方案、集中式逆 变器方案。 1)组串式逆变器 组串式逆变器基于模块化概念设计,将单路光伏组串连接至逆变器直流输入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一般直流输入电压800~1000V,交流输出电压550~690V。 组串式逆变器常见的输出功率为50kW~100kW,一般具有3~6路MPPT,逆 变器转换效率通常>99%,中国效率>98.3%。具有高效发电、安全可靠等特点。 2)集中式逆变器 集中式逆变器是多路光伏组串经过汇流后连接到逆变器直流输入端,集中完 成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输出。一般直流输入电压800~1000V,交流输出电压 550~690V。 集中式逆变器通常见的输出功率为500kW~1250kW,一般具有1~2路MPPT,转换效率通常>99%,中国效率>98.2%。具有控制方便、交流侧安全稳定性高、 可靠性高等特点。 3.2 逆变器设备优化方案 逆变器设备作为光伏电站主要设备,对于光伏电站的造价影响有两方面: 1)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交流输出电压决定了光伏系统的主要设备、电缆 的选型。更高电压的光伏系统可以降低电缆截面、减少电缆长度、提高组件的组 串长度,减少建设成本。 2)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电压,交流输出电压决定了逆变器设备单台容量的大小,逆变器的单台容量越大,设备的单瓦造价越低;同时系统效率更高,可以显著提 高光伏电站发电量。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

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集中式并网光伏电站,规定了并网光伏电站运行指标统计的内容不方法。 分布式并网光伏电站可参考此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丌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丌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297-89 太阳光伏能源系统术诧 GB/T 20513-2006_光伏系统性能监测_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IEC 61724:1998,IDT) GB/T 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IEC 61277:1995,IDT) GB/T 16895.32-2008/IEC 60364-7-712:2002 建筑电气装置第 7-712 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太阳能光伏(PV)电源供电系统 宁电调 2011【82】幵网技术导则自动化部分-光伏电站幵网运行技术导则自动化部分(试行)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风电企业生产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试行) 中电联科技[2008]8 号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试行) 光伏幵网电站太阳能资源评估规范(征求意见稿) 幵网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要求(讨论稿)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新能源项目对标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太阳能资源 Solar energy resource 可转化成热能、电能、化学能等能够直接或间接被人类利用的太阳能。 参考《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要求》。 3.2 总辐射量 Global radiation 指通过总辐射仪测量的光伏电站内太阳能辐射的单位面积总辐射量,总辐射仪应当 水平放置,科学维护,单位:kWh/㎡(或 MJ/㎡)。 参考宁电调 2011【82】幵网技术导则自动化部分-光伏电站幵网运行技术导则自动化部分(试行)。 3.3 日照时数 Sunshine duration 日照时数也称实照时数,太阳辐射强度达到或超过 120W/㎡的时间总和,单位:h 参考《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要求》。 3.4 峰值日照时数 peak sunshine hours 将当地的太阳辐照量折算成标准测试条件(辐照度 1kW/㎡)下的小时数。 出自《光伏幵网电站太阳能资源评估规范》。

光伏电站组件容量配比优化方案

光伏电站组件容量配比优化方案 近年来,不同地区的光伏电站采用光伏组件容量与逆变器容量配比值大于1的设计的思路,以达到提高逆变器的运行效率、电站收益的目的。本文将基于某地的实测辐射值进行分析,并计算不同配比值情况下的电站新增发电量与新增投资的关系,以确定合理的配比值。 一、某地实测辐射数据分析 本文采用某地某全年的实测辐射数据。选取其中的水平面总辐射、温度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实测数据采样时间为1min,共计525600组,数据完备率96.32%。完成缺失数据插补后,该地全年水平面总辐射量为6262.5MJ/m2。 根据上述数据得出如下:逐月、年代表日逐时、月代表日逐时的辐射量(值)分布图。(其中:数据已调整为真太阳时):

图1该地区逐月总辐射量直方图 图2该地区年代表日总辐射值分布图 图3该地区逐月代表日总辐射值分布图根据上图可得出如下结论:

(1)该地月总辐射量最大值发生在春、夏换季的5月;且全年逐月总辐射量较平均,有利于光伏电站平稳出力; (2)该地年代表日总辐射极大值差异较小,4个年代表日差异主要是日照时长及当日天气情况而引起的日总辐射量的差异。 (3)该地5月至8月的正午(真太阳时)存在总辐射值超过1000W/m2的情况发生,根据对数据的分析。超过总辐射值超过1200W/m2在6月时有发生。 (4)该地10月至次年4月的空气质量好,透明度高,日总辐射值变化较平稳。 二、不同容量配置比值的计算 本文将采用基于实测的辐射数据完成光伏电站全年逐时(分钟)的发电功率计算。计算时根据如下步骤分别进行计算: (1)光伏组件容量与逆变器容量配比值选择1、1.05、1.1、1.15、1.20分别计算全年逐时发电功率。 (2)考虑各光伏电站实际效率存在差异,光伏组件至逆变器直流母线的效率分别取80%、85%对步骤(1)的各计算结果进行折算。 (3)考虑到逆变器具备的短时超发能力,分别计算超过逆变器标称功率100%、105%、110%的能量损失。 (4)根据步骤(1)~(3)的计算结果,综合计算因光伏组件超配增发的功率与不同效率值、逆变器不同超发能力情况下而限电的最终增发的功率比值。 (5)光伏电站综合单位投资分别取7.5元/W(其中组件价格取3.5元/W)、8元/W(其中组件价格取4元/W)进行光伏电站新增投资比例的计算; (6)综合步骤(4)、(5)的计算结论,计算△发电量与△投资的比值,其结果如下:

光伏逆变器的原理和选型技巧

光伏逆变器的原理和选型技巧 一、工作原理及特点: 工作原理:逆变装置的核心,是逆变开关电路,简称为逆变电路。该电路通过电力电子开关的导通与关断,来完成逆变的功能。 特点: (1)要求具有较高的效率。 由于目前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偏高,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电池,提高系统效率,必须设法提高逆变器的效率。 (2)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目前光伏电站系统主要用于边远地区,许多电站无人值守和维护,这就要求逆变器有合理的电路结构,严格的元器件筛选,并要求逆变器具备各种保护功能,如:输入直流极性接反保护、交流输出短路保护、过热、过载保护等。 (3)要求输入电压有较宽的适应范围。 由于太阳能电池的端电压随负载和日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当蓄电池老化时其端电压的变化范围很大,如12V的蓄电池,其端电压可能在 10V~16V之间变化,这就要求逆变器在较大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内保证正常工作。 二、光伏逆变器分类 有关逆变器分类的方法很多,例如:根据逆变器输出交流电压的相数,可分为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根据逆变器使用的半导

体器件类型不同,又可分为晶体管逆变器、晶闸管逆变器及可关断晶闸管逆变器等。根据逆变器线路原理的不同,还可分为自激振荡型逆变器、阶梯波叠加型逆变器和脉宽调制型逆变器等。根据应用在并网系统还是离网系统中又可以分为并网逆变器和离网逆变器。为了便于光电用户选用逆变器,这里仅以逆变器适用场合的不同进行分类。 1、集中型逆变器 集中逆变技术是若干个并行的光伏组串被连到同一台集中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一般功率大的使用三相的IGBT功率模块,功率较小的使用场效应晶体管,同时使用DSP转换控制器来改善所产出电能的质量,使它非常接近于正弦波电流,一般用于大型光伏发电站(>10kW)的系统中。最大特点是系统的功率高,成本低,但由于不同光伏组串的输出电压、电流往往不完全匹配(特别是光伏组串因多云、树荫、污渍等原因被部分遮挡时),采用集中逆变的方式会导致逆变过程的效率降低和电户能的下降。同时整个光伏系统的发电可靠性受某一光伏单元组工作状态不良的影响。最新的研究方向是运用空间矢量的调制控制以及开发新的逆变器的拓扑连接,以获得部分负载情况下的高效率。 2、组串型逆变器 组串逆变器是基于模块化概念基础上的,每个光伏组串(1- 5kw)通过一个逆变器,在直流端具有最大功率峰值跟踪,在交流端并联并网,已成为现在国际市场上最流行的逆变器。 许多大型光伏电厂使用组串逆变器。优点是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遮影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光伏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从而增加了发电量。技术上的这些优势不仅降低了系统成

铝合金电缆技术参数和结构图

YJLHV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一、产品结构特点 铝合金导体:铝合金紧压型导体,具有高延伸率、抗蠕变性柔韧性、反弹性小、防腐蚀性,易连接。 XLPE绝缘:XLPE绝缘经交联使内部分子由原本线性结构变成网状结构,使其具有绝缘电阻和耐电强度高机械性能较好、耐热老化性能、低温耐寒性能、耐水性好。 环保型PVC护套: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机械性能,耐气候性能、耐磨性、耐振性,在要求的场所可满足最低运行温度(-40℃)要求。 二、产品使用特性 适用于600V-35KV; 电缆导体允许最高长期运行温度90℃,在特定耐寒场所可满足最低运行温度-40℃; 可替代铜电缆YJV及VV; 三、主要适用敷设场所 适用于干燥潮湿的场所,进行室内和室外垂直、托架、电缆沟、管道、隧道及延墙敷设。

YJLHV22铝合金导体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电力电缆 一、产品结构特点 铝合金导体:铝合金紧压型导体,具有高延伸率、抗蠕变性柔韧性、反弹性小、防腐蚀性,易连接。 XLPE绝缘:XLPE绝缘经交联使内部分子由原本线性结构变成网状结构,使其具有绝缘电阻和耐电强度高机械性能较好、耐热老化性能、低温耐寒性能、耐水性好。 镀锌钢带:采用镀锌钢带,具有抗氧化、抗冲击、抗碾压起到保护电缆作用。环保型PVC护套: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机械性能,耐气候性能、耐磨性、耐振性,在要求的场所可满足最低运行温度(-40℃)要求。 二、产品使用特性 适用于600V-35KV; 电缆导体允许最高长期运行温度90℃,在特定耐寒场所可满足最低运行温度-40℃; 可替代铜电缆YJV22及VV22; 三、主要适用敷设场所 适用于干燥潮湿的场所,进行室内和室外安装,亦可穿管、直埋,电缆具有较大的抗外界机械压力,可用于电缆沟、管道敷设。

逆变器的选型

。 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选型的比较 国家电网对分布式光伏电站要求如下:单个并网点小于6MW,年自发自用电量大于50%;8KW 以下可接入220V;8KW-400KW可接入380V;400KW-6MW可接入10KV。根据逆变器的特点,光伏 电站逆变器选型方法:220V项目选用单相组串式逆变器,8KW-30KW选用三相组串式逆变器,50KW 以上的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组串式逆变器和集中式逆变器。对于MW级别的电站亦可选择380V或10KV方式并网。 逆变器方案对比: 集中式逆变器:设备功率在50KW到630KW之间,功率器件采用大电流IGBT,系统拓扑结 构采用DC-AC一级电力电子器件变换全桥逆变,工频隔离变压器的方式,防护等级一般为IP20。体积较大,室内立式安装。 组串式逆变器:功率小于30KW,功率开关管采用小电流的MOSFET,拓扑结构采用 DC-DC-BOOST升压和DC-AC全桥逆变两级电力电子器件变换,防护等级一般为IP65。体积较小,可室外臂挂式安装。 系统主要器件对比: 集中式逆变器:光伏组件,直流电缆,汇流箱,直流电缆,直流汇流配电,直流电缆,逆变器,隔离变压器,交流配电,电网。 组串式逆变器:组件,直流电缆,逆变器,交流配电,电网。 主要优缺点和适应场合: 1、集中式逆变器一般用于日照均匀的大型厂房,荒漠电站,地面电站等大型发电系统中,系统总功率大,一般是兆瓦级以上。 主要优势有: (1)逆变器数量少,便于管理; (2)逆变器元器件数量少,可靠性高; (3)谐波含量少,直流分量少电能质量高; (4)逆变器集成度高,功率密度大,成本低; (5)逆变器各种保护功能齐全,电站安全性高; (6)有功率因素调节功能和低电压穿越功能,电网调节性好。 主要缺点有: (1)直流汇流箱故障率较高,影响整个系统。 (2)集中式逆变器MPPT电压范围窄,一般为450-820V,组件配置不灵活。在阴雨天,雾气多 的部区,发电时间短。 (3)逆变器机房安装部署困难、需要专用的机房和设备。 (4)逆变器自身耗电以及机房通风散热耗电,系统维护相对复杂。 (5)集中式并网逆变系统中,组件方阵经过两次汇流到达逆变器,逆变器最大功率跟踪功能(MPPT)不能监控到每一路组件的运行情况,因此不可能使每一路组件都处于最佳工作点,当有一块组件发生故障或者被阴影遮挡,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 (6)集中式并网逆变系统中无冗余能力,如有发生故障停机,整个系统将停止发电。

光伏电站技术方案(整理后)

光伏电站技术方案 1.系统概况 1.1项目背景及意义 系统由室外太阳电池组件阵列系统、室外太阳能电池组件汇流系统、室内控制储能系统、逆变配电装置与布线系统、室内光伏发电综合测试系统组成。用于研究不同材料电池组件的光伏阵列,采取跟踪模式和固定模式时发电的情况,以及5种相同功率不同方式的太阳能电发电的对比。本系统建成后可以作为学校光伏科研方向的重点实验室,为学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 1.2光伏发电系统的要求 系统是一个教学实习兼科研项目,根据要求设计一个5kWp的小型光伏电站系统,包含3kWp的并网光伏系统,2kWp的离网光伏系统,共计平均每天发电约9.5kWh,可供一个1kW的负载工作9小时左右。 2.项目概况 2.1光伏系统方案的确定 根据现场资源和环境条件,系统设计采用独立型离网光伏系统和离散型并网光伏系统方案。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主要组成如下: (1)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专用固定支架; (2)光伏阵列汇流箱; (3)光伏并网逆变器; (4)系统的通讯监控装置;

(5)系统的防雷及接地装置; (6)土建、配电房等基础设施; (7)系统的连接电缆及防护材料; 太阳能光伏离网发电系统主要组成如下: (1)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双轴跟踪逐日支架; (2)光伏阵列汇流箱; (3)光伏控制器; (4)光伏离网逆变器; (5)系统的通讯监控装置; (6)系统的防雷及接地装置; (7)土建、配电房等基础设施; (8)系统的连接电缆及防护材料; 3.设计方案 3.1方案介绍 将系统分成并网和离网两个部份。并网和离网系统中用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有3种,一是175Wp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其工作电压为35.9V,开路电压为43.6V,经过计算,6块此类电池板串联,构成1个1KW的光伏阵列。二是175Wp多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其工作电压为33.7V,开路电压为42.5V, 经过计算,6块此类电池板串

光伏发电项目采购清单及技术参数要求

光伏发电项目采购清单及技术参数要求一、技术参数 (一)采购清单:1、光伏组件; 2、10千瓦光伏并网逆变器; 3、交流配电箱; 4、其他配件。 (二)技术参数要求 1、光伏组件

1.2组件认证要求 太阳光伏组件作为光伏电站的主要设备,应当提供具有专业测试机构出具的符合国家标准(或IEC标准)的测试报告(有国家标准或IEC标准的应给出标准号)、具有CQC认证证书。如果该产品没有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亦应出具专业测试机构出具的可以证明该产品的主要性能参数符合技术规范中提供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测试报告。如果设备已经取得国际/国内认证机构的认证,则应提供认证证书复印件。 a)按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215:1993标准进行设计,并经过充分的试验论证,确保组件的质量、电性能和寿命要求; b)采用绒面低铁钢化玻璃 (又称为白玻璃),厚度3.2mm, 透光率达91.5%以上,电池组件整体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能经受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发生的冲击、震动和其他应力,并具有优良的防腐、防风、防水和防雹能力; c)采用加有抗紫外剂、抗氧化剂和固化剂的优质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膜层作为太阳电池的密封剂和与玻璃、TPT之间的连接剂。具有高透光率(胶膜固化后透光率≥89.5%)和抗老化能力; d)TPT(聚氟乙烯复合膜):用于太阳电池组件封装的TPT至少应该有三层结构:外层保护层PVF具有良好的抗环境侵蚀能力,中间层为聚脂薄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内层PVF 需经表面处理和EVA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电池组件的绝缘强度大于100MΩ; e)专用太阳能电池组件优质密封硅胶,增加组件的绝缘性能和防止湿气进入组件,保证组件寿命; f)太阳能电池片:多晶硅,质量是A级;组件在-40℃的低温下和85℃的高温下可正常工作; g)密封防水多功能接线盒,防护等级达到IP65,内装旁路二极管,有效防止热斑效应造成的电池烧毁等质量事故;

光伏逆变器的简单选型

`光伏逆变器的简单选型 一、光伏逆变器工作原理 逆变装置的核心,是逆变开关电路,简称为逆变电路。该电路通过电力电子开关的导通与关断,来完成逆变的功能。 逆变器简单原理图 二、光伏逆变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1、输出电压的稳定度 在光伏系统中,太阳电池发出的电能先由蓄电池储存起来,然后经过逆变器逆变成220V 或380V的交流电。但是蓄电池受自身充放电的影响,其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较大,如标称12V的蓄电池,其电压值可在10.8~14.4V之间变动(超出这个范围可能对蓄电池造成损坏)。对于一个合格的逆变器,输入端电压在这个范围内变化时,其稳态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应不超过额定值的±5%,同时当负载发生突变时,其输出电压偏差不应超过额定值的±10%。 2、输出电压的波形失真度 对正弦波逆变器,应规定允许的最大波形失真度(或谐波含量)。通常以输出电压的总波形失真度表示,其值应不超过5%(单相输出允许l0%)。由于逆变器输出的高次谐波电流会在感性负载上产生涡流等附加损耗,如果逆变器波形失真度过大,会导致负载部件严重发热,不利于电气设备的安全,并且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 3、额定输出频率 对于包含电机之类的负载,如洗衣机、电冰箱等,由于其电机最佳频率工作点为50Hz,频率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设备发热,降低系统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所以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应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通常为工频50Hz,正常工作条件下其偏差应在±l%以内。 4、负载功率因数 表征逆变器带感性负载或容性负载的能力。正弦波逆变器的负载功率因数为0.7~0.9,额定值为0.9。在负载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逆变器的功率因数较低,则所需逆变器的

光伏电站领跑者计划主要技术指标说明

光伏电站领跑者计划主要技术指标说明 一、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 (一)光电转换效率定义 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是指标准测试条件下(AM1.5、组件温度25℃,辐照度1000W/m2)光伏组件最大输出功率与照射在该组件上的太阳光功率的比值。 (二)光电转换效率的确定 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由通过国家资质认定(CMA)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按照GB/T 6495.1标准规定的方法测试,必要时可根据GB/T 6495.4标准规定作温度和辐照度的修正。 计算公式为: (其中组件面积为光伏组件含边框在内的所有面积) 批量生产的光伏组件必须通过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且每块单体组件产品实际功率与标称功率的偏差不得高于2%。几种常用标准规格晶体硅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对应峰值功率技术指标如下表:

对于非标准晶体硅光伏组件(如双玻组件),转化效率可不以上述公式计算,但其使用的电池片效率应和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中对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的要求一致,且必须通过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认证机构认证。 对于聚光型光伏组件,其标准测试条件为AM1.5、组件温度25℃,辐照度1000W/m2,组件面积为相对应的透镜面积。 二、光伏组件衰减率 (一)光伏组件衰减率定义 光伏组件衰减率是指光伏组件运行一段时间后,在标准测试条件下(AM1.5、组件温度25℃,辐照度1000W/m2)最大输出功率与投产运行初始最大输出功率的比值。 (二)光伏组件衰减率的确定 光伏组件衰减率的确定可采用加速老化测试方法、实地比对验证方法或其它有效方法。加速老化测试方法是利用环境试验箱模拟户外实际运行时的辐照度、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并对相关参数进行加倍或者加严等控制,以实现较短时间内加速组件老化衰减的目的。加速老化测试完成后,要标准测试条件下,对试验组件进行功率测试,依据衰减率公式,判定得出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衰减率。 实地比对方法是自组件投产运行之日起,根据项目装机容量抽取足够数量的组件样品,由国家资质认定(CMA)的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按照GB/T 6495.1标准规定的方法,测试其初始最大输出功率后,与同批次生产的其它组件安装在同一环境下正常运行发电,运行之日起一年后再次测量其最大输出功率。将前后两次最大输出功率进行对比,依据衰减率计算公式,判定得出光伏组件发电性能的衰减率。 计算公式为:

关于光伏逆变器选型,分析得太透彻了!

关于光伏逆变器选型,分析得太透彻了! 前言: 光伏逆变器是光伏发电系统两大主要部件之一,光伏逆变器的核心任务是跟踪光伏阵列的最大输出功率,并将其能量以最小的变换损耗、最佳的电能质量馈入电网。 由于逆变器是串联在光伏方阵和电网之间,逆变器的选择将成为光伏电站能否长期可靠运行并实现预期回报的关键,本文提出了“因地制宜,科学设计”——即根据光伏电站装机规模、所处环境和电网接入要求,合理选择逆变器类型。 1. 光伏电站分类及电站特点 按照光伏电站安装环境的不同,光伏电站一般分为荒漠电站、屋顶电站和山丘电站三种。 荒漠电站:利用广阔平坦的荒漠地面资源开发的光伏电站。该类型电站规模大,一般大于5MW;电站逆变输出经过升压后直接馈入110kV、330kV或者更高电压等级的高压输电网;所处环境地势平坦,光伏组件朝向一致,无遮挡。该类电站是我国光伏电站的主力,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 山丘电站:利用山地、丘陵等资源开发的光伏电站。该类电站规模大小不一,从几MW到上百MW不等;发电以并入高压输电网为主;受地形影响,多有组件朝向不一致或早晚遮挡问题。这类电站主要应用于山区,矿山以及大量不能种植的荒地。 屋顶电站:利用厂房、公共建筑、住宅等屋顶资源开发的光伏电站。该类型电站规模受有效屋顶面积限制,装机规模一般在几千瓦到几十兆瓦;电站发电鼓励就地消纳,直接馈入低压配电网或35kV及以下中高压电网;组件朝向、倾角及阴影遮挡情况多样化。该类电站是当前分布式光伏应用的主要形式,主要集中在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 2. 逆变器分类及特点 光伏逆变器根据其功率等级、内部电路结构及应用场合不同,一般可分为集中型逆变器、组串型逆变器和微型逆变器三种类型。 集中型逆变器:主要特点是单机功率大、最大功率跟踪(MPPT)数量少、每瓦成本低。按照逆变器主电路结构,集中型逆变器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光伏电站建设有效标准规范规程及主要技术文件清单(报审版)(X页)全解

光伏发电工程有效 规程、规范、质量验收、 标准清单 目录 (2015年度) 二〇一五年九月

说明 为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坚决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加强对光伏发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行为管理,规范项目单位、设计、监理、施工、质量、调试等建设各方行为,促进光伏发电工程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特整理、汇编现行有效规程、规范、标准及主要技术文件清单目录,供工程技术人员及时正确使用有效版本,以后会定期进行补充、更新。 二零一五年九月

序号规程规范名称版本号 一、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修正版) 主席令第46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主席令第15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主席令第21号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主席令第50号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主席令第42号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主席令第60号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 9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1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12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二、综合管理类主要标准、规范 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 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1版 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业建筑部分2012版 4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建质〔2003〕162号 5 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监督规定(2000)建设部令第81号 5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暂行) 电建质监〔2005〕52 号 6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 7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13 8 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L/T 5434-2009 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08/SO9001:2008 1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08/SO9000:2005 11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电电源〔2002〕896 号 12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第160 号 13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14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第158号 15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2005 16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

光伏电缆生产厂家

太阳能技术将成为未来的绿色能源技术之一,太阳能或光伏电缆是绿色清洁能源产品已日渐广泛使用,太阳能光伏电缆是一种用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系统上的特种线缆,具有耐气候、耐高温、耐扭曲、耐摩擦等特征,优质的无氧镀锡铜导体保证了优越的导电效果,经高能电子加速器辐照交联后的高性能绝缘材料和护套材料起着可靠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该产品为环保无卤产品,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并且发烟量较少。 光伏电缆相关参数下面安徽康泰来为您分享! 光伏电缆概述结构应用: 光伏电缆绝缘线芯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无氧镀锡铜导体和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绝缘层,于所述缆芯外依次设置有低烟无卤阻燃带、辐照交联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于所述缆芯间隙设置有低烟无卤玻璃丝填充。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耐高温性、耐火性及耐摩擦性,太阳光伏电缆在户外风吹雨淋,经历酷暑严寒,因此保持电缆质量的可靠性尤其重要,耐阳光照射主要用于太阳能电池及相关产品的布线,连接。特别适合户外工程中使用。耐阳光照射、抗老化、寿命久,便于安装,可有效节省空间,产品使用低烟无卤材质,阻燃等级更高、更安全,光伏电缆,包括由导体以及导体外的绝缘层构成的线芯,在线芯外挤包有聚烯烃外护套层;所述绝缘层为聚烯烃绝缘层。光伏电缆结构简单,其使用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绝缘材料和护套材料具有极好的耐寒、耐紫外线、耐臭氧和耐气候性。阻燃、耐切痕、耐穿透,可在恶

劣的环境条件下及特殊使用场合下使用,太阳能系统常常会在恶劣环境条件下使用,如高温和紫外线辐射。光伏设备用无卤PV1-F电缆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用无卤电缆,是根据光伏发电设备所处的特殊环境条件设计的,广泛应用于室内外太阳能装置设备电气安装用线,常用规格有PV1-F-1*1.5、PV1-F-1*2.5、PV1-F-1*4、PV1-F-1*10、 PV1-F-1*16、PV1-F-1*25、PV1-F-1*35、PV1-F-1*50、PV1-F-1*70、PV1-F-1*95 光伏电缆技术参数: 额定电压:0.6/1KV 导体材质:无氧镀锡软铜丝 绝缘材料:光伏专用辐照交联聚烯烃绝缘料 护套材料:光伏专用辐照交联聚烯烃护套料 光伏电缆使用特性: 低烟无卤、柔软、易剥离;优良的耐热、耐寒、耐油、耐紫外线、耐臭氧和耐候性,光伏应用于太阳能光伏系统连接,可适用于昼夜温差大的沙漠和有盐雾潮湿的沿海以及高原辐射强的地区,具有优异的耐酸碱性和耐湿热性。 安徽康泰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电线电缆包括:电力电缆、耐高温电缆、硅橡胶电缆、各种电机引接线、变频电缆、矿物绝缘电缆、计算机电缆、仪表电缆、交联电缆、耐火电缆、扁平电缆、镀银线、伴热带、伴热电缆、伴热采样管、机车电缆、防火电缆、船用电缆、补偿导线、补偿电缆、铝合金电缆、丁腈电缆、耐寒电缆、橡套电缆、焊把线、矿用电缆、光伏电缆、风能电缆等,仪器仪表包括:热电阻、热电偶、双金属温度计、温度变送器、压力表、压力变送器、液位计、液位变送器、流量计、智能数显仪、仪表管阀件等产品。 质量和服务是企业不断走向成功的法宝, 安徽康泰仪表电缆多年来为石油化工、电力、环保、装备制造业、煤矿、酒厂、制药厂、食

光伏并网逆变器选型细则

并网逆变器选型细则 并网逆变器是将太阳能直流电转换为可接入交流市电的设备,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光伏电站设计过程中并网逆变器及其选型做比较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1.并网逆变器在光伏电站中的作用 光伏发电系统根据其应用模式一般可分为独立发电系统、并网发电系统以及混合系统,而并网发电系统的基本特点就是太阳电池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 1.1 并网光伏电站的基本结构 1.2 并网逆变器功作用和功能 并网逆变器是电力、电子、自动控制、计算机及半导体等多种技术相互渗透与有机结合的综合体现,它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关键部分。并网逆变器的主要功能是: ◆最大功率跟踪 ◆DC-AC转换 ◆频率、相位追踪 ◆相关保护 2.并网逆变器分类 并网逆变器按其电路拓扑结构可以分为变压器型和无变压器型逆变器,其中变压器型又分为高频变压器型和低频变压器型。变压器型和无变压器型逆变器的

主要区别在于安全性和效率两个方面。以下对三种类型逆变器做简单介绍: ◆高频变压器型 采用DC-AC-DC-AC的电路结构,设计较为复杂,采用较多的功率开关器件,因此损耗较大。 ◆低频变压器型 采用DC-AC-AC的电路结构,电路简单,采用普通工频变压器,具有较好的电气安全性,但效率较低。 ◆无变压器型 采用DC-AC的电路结构,无电气隔离,电压范围较窄,但是损耗小、效率高。 3.并网逆变器主要技术指标 a. 使用环境条件 逆变器正常使用条件:包括工作温度、工作湿度以及逆变器的冷却方式等相关指标。 b. 直流输入最大电流 c. 直流输入最大电压 d. 直流输入MPP电压范围 逆变器对太阳能电池部分进行最大功率追踪(MPPT)的电压范围,一般小于逆变器允许的最大直流输入电压,设计电池组件的输出电压应当在MPP电压范围之内。 e. 直流输入最大功率

光伏电站建设有效标准规范规程及主要技术文件清单-(4.2报审版)

顺风光伏发电工程有效规程、规范、标准 清单目录 (2015年度) 顺风光电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四月

说明 为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质量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坚决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加强顺风光电投资(中国)有限公司对光伏发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行为管理,规范项目单位、设计、监理、施工、调试等建设各方行为,促进光伏发电工程建设健康、有序发展,特整理、汇编现行有效规程、规范、标准及主要技术文件清单目录,供工程技术人员及时正确使用有效版本,以后会定期进行补充、更新。 二零一五年三月

序号规程规范名称版本号 一、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修正版) 主席令第46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主席令第15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主席令第21号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主席令第50号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主席令第42号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主席令第60号 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席令第22号 9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 1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1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 12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二、综合管理类主要标准、规范 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 2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1版 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业建筑部分2012版 4 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导则建质〔2003〕162号 5 实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监督规定(2000)建设部令第81号 5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暂行) 电建质监〔2005〕52 号 6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 50326-2006 7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 50319-2013 8 电力建设工程监理规范DL/T 5434-2009 9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08/SO9001:2008 1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08/SO9000:2005 11 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电电源〔2002〕896 号 12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第160 号 13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 14 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2007)建设部令第158号 15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 50358-2005 16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

光伏逆变器的配置选型

光伏逆变器的配置选型 光伏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主要部件和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光伏逆变器的正确配置选型显得成为重要。逆变器的配置除了要根据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的各项技术指标并参考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样本手册来确定。一般还要重点考虑下列几项技术指标。 1、额定输出功率 额定输出功率表示光伏逆变器向负载供电的能力。额定输出功率高的光伏逆变器可以带更多的用电负载。选用光伏逆变器时应首先考虑具有足够的额定功率,以满足最大负荷下设备对电功率的要求,以及系统的扩容及一些临时负载的接入。当用电设备以纯电阻性负载为生或功率因数大于0.9时,一般选取光伏逆变器的额定输出功率比用电设备总功率大10%` 15%。 2、输出电压的调整性能 输出电压的调整性能表示光伏逆变器输出电压的稳压能力。一般光伏逆变器产品都给出了当直流输入电压在允许波动范围变动时,该光伏逆变器输出电压的波动偏差的百分率,通常称为电压调整率。高性能的光伏逆变器应同时给出当负载由零向100%变化时,该光伏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偏差百分率,通常称为负载调整率。性能优良的光伏逆变器的电压调整率应小于等于±3%,负载调整率就小于等于±6%。 3、整机效率 整机效率表示光伏逆变器自身功率损耗的大小。容量较大的光伏逆变器还要给出满负荷工作和低负荷工作下的效率值。一般KW级以下的逆变器的效率应为80%~85%;10KW级的效率应为85%~90%;更大功率的效率必须在90%~95%以上。逆变器效率高低对光伏发电系统提高有效发电量和降低发电成本有重要影响,因此选用光伏逆变器要尽量进行比较,选择整机效率高一些的产品。 4、启动性能 光伏逆变器应保证在额定负载下可靠启动。高性能的光伏逆变器可以做到连续多次满负荷启动而不损坏功率开关器件及其他电路。小型逆变器为了自身安全,有时采用软启动或限流启动措施或电路。

光伏电池片技术参数

太阳能光伏组件典型技术参数 型号。一般由生产厂家自行制定。 光伏组件光电转换效率为10%、11%、12%、13%、14%、15%、16%等。 尺寸结构。光伏组件大小与结构各有不同。 使用黏合胶体类型:标称胶体类型。 电气参数。光伏组件电气参数有标称输出功率、峰值电压、峰值电流、短路电流、开路电压、系统电压。串联电阻r s和并联电阻r sh 温度范围:标称温度使用范围。 功率误差范围(±%):标称级别。 承受冰雹能力:标称级别。 接线盒。接线盒的参数有电气参数、防护等级、连接线长度等参数。 典型产品技术参数。 20W(M-多晶硅)参数表 组件系列20W(M-多晶硅) 规格4W 5W 10W 20W 开路电压( OC V/V)21.3 21.3 21.3 21.3 短路电流( OC I/A)0.26 0.31 0.65 1.3 最大功率电压( mp V/V)17.2 17.2 17.2 17.2 最大功率电流( mp I/A)0.24 0.30 0.59 1.17 峰值功率( P P/W) 4 5 10 20 填充因子(FF)>72% 实际光转换效率(η)11% 12.8% 14% 14.3% 外形尺寸(mm)336×156×26 536×246×26 615×280×26 安装孔尺寸(mm)208× 112 208×112 330×202 379×232 安装孔径(mm)Φ6 Φ6 Φ6 Φ6

重量(kg)0.5 1.6 2.23 除以上参数外,常用的参数还有细胞类型、细胞数目、电池工作温度范围、通过认证、质量等级标准等参数。 常见的组件系列还有50W(M-多晶硅/S-单晶硅)、80W(M-多晶硅/S-单晶硅)、120W(M-多晶硅/S-单晶硅)、160W(M-多晶硅/S-单晶硅)、140W(M-多晶硅/S-单晶硅)、150W(M-多晶硅/S-单晶硅)等系列。 组件参数的测试环境和条件如下表所示: 标准测试条件:AM1.5,辐照度1000W/㎡,环境温度25℃电池温度25℃边框接地电阻≤10Ω 绝缘测试电压3000V 迎风压强2400 P a 即以上组件参数均要在此条件下测试所得。 质量等级标准 根据国内电子行业标准SJ/T9550.30-1993规定,结合GB 6495、GB 6497、GB/T14007、SJ/T9550.30-1993中的相关规定,地面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质量等级标准如下: 优等品标准:外观尺寸符合详细规范规定,美观、无缺陷;AM1.5转换效率不低于9.0%。 一等品标准:外观尺寸符合详细规范规定;AM1.5转换效率不低于8.0%。 合格品标准:外观尺寸符合现行标准。 伏电池、组件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的换算方法 PV001光伏网资讯频道2010-04-13 14:49:48阅读:939我要投稿手机看新闻 光伏电池片和组件的转换效率是由其输出功率和面积大小决定的。同输出功率的,面积越大,转换效率越低;同样面积的,输出功率越高,转换效率越高。这三者之间满足简单的换算关系。现介绍如下: 提供两种换算光伏组件转换效率的方法如下: 1、光伏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带负载测得的电压*电流)/当时测量的条件下的辐照强度值。 (非晶一般为6%,单晶一般为14%,多晶一般为13%) 2、光伏电池、组件光电转换效率=输出功率/(组件长*宽*10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