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函数与导数》解题方法总结-教案

《函数与导数》解题方法总结-教案

《函数与导数》解题方法总结-教案
《函数与导数》解题方法总结-教案

《函数与导数》解题方法总结-教案

《函数与导数》解题方法总结教案

解题策略

1.讨论函数的性质时,必须坚持定义域优先的原则.对于函数实际应用问题,注意挖掘隐含在实际中的条件,避免忽略实际意义对定义域的影响.

2.运用函数的性质解题时,注意数形结合,扬长避短.

3.对于含参数的函数,研究其性质时,一般要对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全面考虑.如对含参数的二次函数问题,应分a

=0和a≠0两种情况讨论,指、对数函数的底数含有字母参数a时,需按a>1和0<a<1分两种情况讨论.

4.解答函数性质有关的综合问题时,注意等价转化思想的运用.

5.在理解极值概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极值点是区间内部的点,不会是端点;②若()

f x在(a,b)内有极值,那么()f x 在(a,b)绝不是单调函数;③极大值与极小值没有必然的

大小关系;④一般的情况,当函数()

f x在[a,b]上连续且有

有限个极值点时,函数()

f x在[a,b]内的极大值点和极小值点是交替出现的;⑤导数为0的点是该点为极值点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对于可导函数而言).而充分条件是导数值在极值点两侧异号.

6.求函数的最值可分为以下几步:①求出可疑点,即/()

f x =0的解x0;②用极值的方法确定极值;③将(a,b)内的极

值与()

f b比较,其中最大的为最大值,最小的为最小值;

f a,()

当()

f x在(a,b)内只有一个可疑点时,若在这一点处()f x有极

大(小)值,则可以确定()

f x在该点处了取到最大(小)值.

7.利用求导方法讨论函数的单调性,要注意以下几方面:①'

()f x >0是()f x 递增的充分条件而非必要条件('

()f x <0亦是如

此);②求单调区间时,首先要确定定义域;然后再根据'

()f x >

0(或'

()f x <0)解出在定义域内相应的x 的范围;③在证明不

等式时,首先要构造函数和确定定义域,其次运用求导的方法来证明.

8.函数、导数的综合问题往往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解决这类问题要注意:(1)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思想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2)及时地进行思维的转换,将问题等价转化; (3)不等式证明的方法多,应注意恰当运用,特别要注意放缩法的灵活运用;(4)要利用导数这一工具来解决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问题.

典型例题

考点一. 函数的解析式、定义域、值域求法 例1、函数2

34

y x x =

--+的定义域为

A .(4,1)--

B .(4,1)-

C .(1,1)-

D .(1,1]-

解:由

2101

1141340x x x x x x +>>-????-<

-<<--+>?

?.故选C

例2、用min{a,b,c}表示a,b,c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设()

f x =min{2x

, x+2,10-x} (x ≥ 0),则()f x 的最大值为

(A )4 (B )5 (C )6 (D )7 【解析】:利用数形结合,画出函数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

很容易的得到函数的最大值是当4x =时,()f x 最大值为6

考点二. 函数的零点 例1、函数

2x +2x-3,x 0x)=-2+ln x,x>0

f ?≤?

?(的零点个数为 ( )

A.0

B.1

C.2

D.3 解:当0x ≤时,令2

230

x x +-=解得3x =-;当0x >时,令2ln 0x -+=解得100x =,

所以选C 。

【方法总结】:求函数)(x f y =的零点:①(代数法)求方程0

)(=x f 的实数根;②(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x f y =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

例2、设a 为常数,试讨论方程)lg()3lg()1lg(x a x x -=-+-的实根的个数。

解:原方程等价于

??????

?-=-->->->-x

a x x x a x x )3)(1(0030

1即

??

?<<-+-=3

13

52x x x a 构造函数

)

31(352<<-+-=x x x y 和a y =,作出它们的图像,易知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情况可得:①当31≤

133<

13

>a 时,原方程无解。

【方法总结】:图象法求函数零点,考查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要在结合方面下功夫。不仅要通过图象直观估计,而且还要计算0

x 的邻近两个函数

值,通过比较其大小进行判断。

例3、已知a 是实数,函数2

()223f x ax

x a

=+--,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

[-1,1]上有零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当a=0时,函数为()f x =2x -3,其零点x=23不在区间[-1,1]上。当a ≠0时,函数()f x 在区间[-1,1]分为两种情况:①函数在区间[─1,1]上只有一个零点,此时

48(3)0(1)(1)(5)(1)0

a a f f a a ?=---=??

-=--≤?

??

?

?

?≤-≤-=---=?12110)3(84a a a 解得1≤a ≤5或a=2

7

3-- ②函数在区间[─1,1]上有两个零点,此时

()()20824401

1121010a a a a f f >?

??=++>??-<-

?

≥?

?

-≥?

()()20824401

1121010a a a a f f

??=++>??-<-

?

≤?

?

-≤?

解得a ≥5或a<2

7

3--

综上所述,如果函数在区间[─1,1]上有零点,那么实

数a 的取值范围为(-∞, 37

2

--]∪[1, +∞) 【方法总结】:函数零点(即方程的根)的应用问题,即已知函数零点的存在情况求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问题,解决

该类问题关键是用函数方程思想或数形结合思想,构建关于参数的方程或不等式求解.对于二次函数f(x)=ax 2+bx+c=0(a ≠0)在实数集R 上恒成立问题可利用判别式直接求解,即f(x)>0恒成立?

??

?0

a ;f(x)<0恒成立

???

?

0a .若是二次函数在指

定区间上的恒成立问题,还可以利用韦达定理以及根与系数的分布知识求解.

考点三.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

例1、已知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x f ,满足(4)()f x f x -=-,且在区间

[0,2]上是增函数,若方程f(x)=m(m>0)在区间[]8,8-上有四个不同的根1

2

3

4

,,,x x x x ,则1

2

34_________.

x x

x x +++=

解:因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满足(4)()f x f x -=-,所以(4)()f x f x -=-,所以, 由)(x f 为奇函数, 所以函数图象关于直线

2

x =对称且

(0)0

f =,由

(4)()

f x f x -=-知

(8)()

f x f x -=,

所以函数是以8为周期的周期函数,

又因为)(x f 在区间[0,2]上是增函数,所以)(x f

在区间[-2,0]上也是增函数.如图所示, 那么方程)(x f =m(m>0)在区间[]8,8- 上有四个不同的根

1234

,,,x x x x ,不妨设1

2

34

x x

x x <<<由对称性知

1212

x x +=- 3

44

x

x += 所以1

2

3

4

1248x x x x +++=-+=- 答案:-8 【方法总结】:本题综合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对称性,

周期性,以及由函数图象解答方程问题,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解

答问题 例2、已知函数

22

4,0()4,0

x x x f x x x x ?+≥=?-

(2)(),f a f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2,)-∞-?+∞

B (1,2)-

C (2,1)-

D (,2)(1,)-∞-?+∞

解:由已知,函数在整个定义遇上单调递增的故)

()2(2

a f a f >- ,

等价于0

22

<-+a a

,解得12<<-a

答案C 【方法总结】:在处理函数单调性时,可以充分利用基本函数的性质直接处理,显得更加简单、方便

考点四.函数的图象

例1、右图是函数)()(x f y x f y '==的导函数的图象,给出下列命题: ①—3是函数)(x f y =的极值点;②—1是函数)(x f y =的最小值点;

③)(x f y =在0=x 处切线的斜率小于零;

④)(x f y =在区间(—3,1)上单调递增。 则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例2、函数

的图像为14313

+-=

x x y ( )

例3

内根的个数为在)2,0(076223=+-x x

( )

A 、0

B 、1

C 、2

D 、3

函数的图象答案: 1、C 2、A 3、B

考点五. 利用单调性、极值、最值情况,求参数取值范围 例1、已知函数f (x )=x3+ax2+bx +c 在x =-2

3

与x =1时都取得极值

(1)求a 、b 的值与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2)若对x ∈〔-1,2〕,不等式f (x )

恒成立,求c 的

取值范围。

解:(1)f (x )=x3+ax2+bx +c ,f '(x )=3x2+2ax +b 由f '(2

3

)=

124

a b 093

-+=,f '(1)=3+2a +b =0得a =

12

,b

=-2

y o 4 2 4 -2 --x y

o 4 - 2 4 -2

--x y

y 4 - 2 4 -2 --6 6 6 6 y

x -

-o 4 2 2 4

f'(x)=3x2-x-2=(3x+2)(x-1),函数f(x)的单调区间如下表:

x

(-∞,-2

3)-

2

3(-

2

3,1)

1 (1,+∞)

f'(x)+0 -0 +

f(x)↑极大

值↓极小

所以函数f(x)的递增区间是(-∞,-2

3)与(1,+∞),

递减区间是(-2

3,1)

(2)f(x)=x3-1

2x2-2x+c,x∈〔-1,2〕,当x=-

2

3时,

f(x)=22

27+c

为极大值,而f(2)=2+c,则f(2)=2+c为最大值。

要使f(x)f(2)=2+c,解得c<-1或c>2

考点六抽象函数

例1、定义在R上的单调函数()

f x满足(3)f=log23且对任意x,y

∈R都有()

f x y

+= ()

f x+()

f y.(1)求证()

f x为奇函数;(2)若

f(k·3x)+f(3x-9x-2)<0对任意x∈R恒成立,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解:(1):()

f x y

+= ()

f x+()

f y(x,y∈R),①令x=y=0,代入①式,得f(0+0)=f(0)+f(0),即f(0)=0.令y=-x,代入①式,得

f(x-x)=f(x)+f(-x),又f(0)=0,则有0=f(x)+f(-x).即f(-x)=-f(x)对任意x∈R成立,所以f(x)是奇函数.

(2):f(3)=log23>0,即f(3)>f(0),又f(x)在R上是单调函数,所以f(x)在R上是增函数,又由(1)f(x)是奇函数.f(k·3x)<-f(3x-9x-2)=f(-3x+9x+2),k·3x<-3x+9x+2,32x-(1+k)·3x+2>0对任意x∈R成立.令t=3x>0,问题等价于t2-(1+k)t+2>0对任意t>0恒成立.

R恒成立.

【方法总结】:利用抽象条件,通过合理赋值(赋具体值或代数式)、整体思考、找一个具体函数原型等方法去探究函数的性质。如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对称性等,再运用相关性质去解决有关问题,是求解抽象函数问题的常规思路。其中合理赋值起关键性的作用。对抽象函数问题的考查在近几年高考中有逐年增加数量的趋势。

考点七:利用导数研究导数的单调性

例1、已知函数1()ln 1()a

f x x ax a R x

-=-+-∈(1)当1a =-时,求曲线()y f x =在点(2,(2))f 处的切线方程;(2)当12a ≤时,讨论()f x 的单调性. 解(1) 当

1 ()a f x =-=时,),

,0(,12

ln +∞∈-++x x

x x 所以

()22

2

x x f x x +-'=

因此

()21

f '=,即曲线()2(2)) 1.y f x f =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又,22ln )2(+=f 所以曲线

()2(2)) (ln 22)2, y f x f y x =-+=-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ln 20. x y -+=即

(2)因为

1

1ln )(--+-=x

a

ax x x f ,所以

21

1)('x

a a x x f -+-=221x a x ax -+--

=

)

,0(+∞∈x ,

令,1)(2

a x ax

x g -+-=),

,0(+∞∈x 当0a =时,()()1,0,,g x x x =-+∈+∞所以

当()0,1x ∈时,()g x >0,此时()0f x '<,函数()f x 单调递减; 当()1,x ∈+∞时,()g x <0,此时()0f x '>,函数()f x 单调递增. 当0a ≠时,由()0f x '=,即2

10

ax

x a -+-=,解得1

2

1

1,1x x

a

==

-.

① 当12

a =时, 1

2

x x = , ()0g x ≥恒成立,此时()0f x '≤,函数()f x 在

(0,+∞)上单调递减;

② 当102

a <<时, 1

110a ->>,()0,1x ∈时,()0g x >,此时()0f x '<,函数()f x 单调递减

11,1x a ??

∈- ???

时,()g x <0,此时()0f x '>,函数()f x 单调递增11,x a

??

∈-+∞ ??

?

时,()0

g x >,此时()0f x '<,函数()f x 单调递减

③ 当0a <时,由于110a -<,()0,1x ∈时,()0g x >,此时()0f x '<,函数()f x 单调递减:

()

1,x ∈+∞时,()g x <0,此时()0f x '>,函数()f x 单调递增.

综上所述:当0a ≤时,函数()f x 在()0,1上单调递减;函数()f x 在()1,+∞上单调递增

当12a =时,函数()f x 在()0,+∞上单调递减当102

a <<时,函数()f x 在()0,1上单调递减;函数()f x 在1

1,1a

??

- ??

?

上单调递增; 函数()f x 在11,a ??

-+∞ ???

上单调递减.

【方法总结】:利用导数研究函数单调性的一般步骤。(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2)求导数()f x ';(3)①若求单调区间(或证明单调性),只需在函数()f x 的定义域内解(或证明)不等式

()

f x '>0或()f x '<0。②若已知()f x 的单调性,则转化为不等式()

f x '≥0或()f x '≤0在单调区间上恒成立问题求解。

考点八:导数与不等式的综合 例1、设ax

x x f a -=>3)(,0函数在),1[+∞上是单调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1)

,3)(2a x x f y -='='若)(x f 在[)+∞,1上是单调递减函数,则须

,

3,02x a y ><'即这样的实数a 不存在.故)(x f 在[)+∞,1上不可能是单调

递减函数.若)(x f 在[)+∞,1上是单调递增函数,则a ≤2

3x , 由于[)3

3,,12≥+∞∈x x 故.从而0

例2、已知a 为实数,函数

23

()()()

2

f x x x a =++若函数()f x 的图象上有

与x 轴平行的切线,求a 的取值范围

解:

3233()22

f x x ax x a =++

+Q ,

23'()322

f x x ax ∴=++

Q

函数()f x 的图象有与x 轴平行的切线,'()0f x ∴=有实数解

23

4430

2

a ∴?=-??≥,

29

2

a ≥

,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

33

2][222

-∞+∞U (,,)

考点九:导数与向量的结合 例1、设平面向量

3113

),(2222

a b =-=r r ,若存在不同时为零的两个实

数s 、t 及实数k ,使

且b t s k t ⊥+-=-+=,)(2

(1)求函数关系式()S f t =;

(2)若函数()S f t =在[)∞+,

1上是单调函数,求k 的取值范围。 解:(1)

).2

3,21(),21,23(

=-=10a b a b ==?=r

r r r ,

22222

23,0000x y x y a t k b sa tb sa t t k b t st sk a b s t k t s f t t kt ⊥?=??+--+=??-+--+?=∴-+-===-r u r r u r

r r r r r r r r 又,得()(

),即()-()。(),故()。

(2)[)上是单调函数,

,)在(且)(∞+-='132t f k t t f 则在[)+∞,1上有00)(≤'≥')(

或t f t f 由3

)3(3030)(min 222≤?≤?≤?≥-?≥'k t k t k k t t f ;

由2

23030)(t k k t t f ≥?≤-?≤'。因为在t ∈[)+∞,1上2

3t 是增函数,所以不

存在k ,使2

3t k ≥在[)+∞,1上恒成立。故k 的取值范围是3≤k 。

专题练习: 1、已知函数{}

32()3(36)124f x x ax a x a a R =++---∈ (Ⅰ)证明:曲线

()y f x =0x =在

的切线过点(2,2);

(Ⅱ)若0

()f x x x x =∈在处取得最小值,(1,3),求a 的取值范

围。

【解析】(Ⅰ)3

2()3(36)124

f x x ax a x a =++-+-,2

()3636f x x

ax a

'=++-,故x=0

处切线斜率

36k a

=-,又

(0)124,124(36)f a y a a x

=-∴-+=-切线方程为即

(36)1240

a x y a --+-=,当2,2x y ==时,(36)2212461221240a a a a -?-+-=--+-=故曲

线()0(2,2)y f x x ==在处的切线过点 (Ⅱ)0

x Q 处取极小值,令2

()3636,()g x x

ax a g x =++-由题意知在(1,3)有解

00)0;)0

x x x x x x <<>>且时g(时g(,故2(6)43(36)0(1)0(3)0a a g g ??=-?-=?

?

2(6)43(36)0(1)021(3)0a a g a g ??=-?->?

>?>??>?

2、设函数2

2()ln (0)

f x a x x ax a =-+>(Ⅰ)求()f x 单调区间(Ⅱ)求所

有实数a ,使2

1()e f x e -≤≤对[1,]x e ∈恒成立,注: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解析】:(Ⅰ)因为2

2

()ln (0)

f x a

x x ax a =-+>所以

2()(2)

()2a x a x a f x x a x x

-+'=-+=

由于0a >所以()f x 的增区间为(0,)a ,减区间为(,)a +∞。

(Ⅱ)由题意得(1)11f a e =-≥-即a e ≥。由(Ⅰ)知()f x 在[1,]e 单调递增,要使2

1()e f x e -≤≤

对[1,]x e ∈恒成立,只要2

2

2

(1)11

()f a e f e a e ae e

=-≥-??

=-+≤?

解得a e = 4、设()ln .()()()f x x g x f x f x '==+。(Ⅰ)求()g x 的单调区间和最小值;(Ⅱ)

讨论()g x 与1()g x

的大小关系;(Ⅲ)求a 的取值范围,使得()()

g a g x -<1a

对任意x >0成立。 解(Ⅰ)由题设知1()ln ,()ln f x x g x x x ==+,∴2

1

(),x g x x

-'=令()g x '=0得x =1, 当x ∈(0,1)时,()g x '<0,故(0,1)是()g x 的单调减区间。

当x ∈(1,+∞)时,()g x '>0,故(1,+∞)是()g x 的单调递增区间,因此,x =1是()g x 的唯一值点,且为极小值点,从而是最小值点,所以最小值为(1) 1.g = (II)

1

()g Inx x x

=-+设

11

()()()1h x g x g Inx x x x

=-=-+

,则

2

2

(1)()x h x x -'=-

当1x =时,(1)0h =即1()()g x g x

=,当(0,1)(1,)x ∈?+∞时(1)0h '=, 因此,()h x 在(0,)+∞内单调递减,当01x <<时,()(1)0h x h >=即1()().g x g x < (III )由(I )知()g x 的最小值为1,所以,1()()g a g x a -<,对任意0x >,成立1()1,g a a

?-<即ln 1,a <从而得0a e <<。 8、已知函数x

b x x a x f ++=1ln )(,曲线)(x f y =在点))1(,1(f 处的切线方程为0

32=-+y x ,

(1)求b a ,的值 (2)证明:当1,0≠>x x 时,x

x x f ->1ln )( 解:(Ⅰ)

2

2)1()

ln 1

(

)(x b x x x x a x f -

+-+='Θ,由题意知:??

???-='=21)1(1

)1(f f 即

?????-=-=212

1

b a b 1==∴b a

(Ⅱ)由(Ⅰ)知x

x x x f 11ln )(+

+=,所以,

)

1ln 2(111ln )(22x

x x x x x x f ---=--

)

0(,1

ln 2)(2>--=x x

x x x h 则,

2

2

)1()(x x x h --=

'当1≠x 时, 0)(<'x h ,而0)1(=h

故,当0)(),,1(,0)()1,0(<+∞∈>∈x h x x h x 时当时得:0

)(-112

>x h x

从而,当0>x 时,,01ln )(>--x x x f 即1

ln )(->x x

x f 点评:这道题考查导数的概念、几何意义、导数的应用(证明不等式);考查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其中构造函数利

用导数证明不等式是解答导数应用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

知识讲解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提高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体会对数函数是一类很重要的函数模型; 2.探索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与特殊点,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会进行同底对数和不同底对数大小的比较;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知道指数函数x y a =与对数函数log a y x =互为反函数()0,1a a >≠. 【要点梳理】 要点一、对数函数的概念 1.函数y=log a x(a>0,a≠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值域为R . 2.判断一个函数是对数函数是形如log (0,1)a y x a a =>≠且的形式,即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系数为1; (2)底数为大于0且不等于1的常数; (3)对数的真数仅有自变量x . 要点诠释: (1)只有形如y=log a x(a>0,a≠1)的函数才叫做对数函数,像log (1),2log ,log 3a a a y x y x y x =+==+等函数,它们是由对数函数变化得到的,都不是对数函数. (2)求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时应注意:①对数函数的真数要求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②对含有字母的式子要注意分类讨论. 要点二、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a >1 0<a <1 图象

性 质 定义域:(0,+∞) 值域:R 过定点(1,0),即x=1时,y=0 在(0,+∞)上增函 数 在(0,+∞)上是减函数 当0<x<1时,y<0, 当x≥1时,y≥0 当0<x<1时,y>0, 当x≥1时,y≤0 要点诠释: 关于对数式log a N的符号问题,既受a的制约又受N的制约,两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应用时经常出错.下面介绍一种简单记忆方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以1为分界点,当a,N同侧时,log a N>0;当a,N异侧时,log a N<0. 要点三、底数对对数函数图象的影响 1.底数制约着图象的升降. 如图 要点诠释: 由于底数的取值范围制约着对数函数图象的升降(即函数的单调性),因此在解与对数函数单调性有关的问题时,必须考虑底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不要忽略. 2.底数变化与图象变化的规律

(完整版)高中数学完整讲义——排列与组合7排列组合问题的常用方法总结1,推荐文档

m m m n ! n m 知识内容 1. 基本计数原理 ⑴加法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有 n 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 m 1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 有 m 2 种方法,……,在第 n 类办法中有 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又称加法原理. ⑵乘法原理 分步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 n 个子步骤,做第一个步骤有 m 1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个 步骤有 m 2 种不同方法,……,做第 n 个步骤有 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又称乘法原理. ⑶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综合运用 如果完成一件事的各种方法是相互独立的,那么计算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时,使用分类计数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的各个步骤是相互联系的,即各个步骤都必须完成,这件事才告完成,那么计算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时,使用分步计数原理. 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是推导排列数、组合数公式的理论基础,也是求解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这两个原理十分重要必须认真学好,并正确地灵活加以应用. 2. ⑴排列:一般地,从 n 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 m (m ≤ n ) 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其中被取的象叫做元素) 排列数:从 n 个不同的元素中取出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 个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 排列数公式: , m , n ∈ N + ,并且 m ≤ n . 全排列:一般地, n 个不同元素全部取出的一个排列,叫做 个不同元素的一个全排列. n 的阶乘:正整数由1 到 n 的连乘积,叫作 n 的阶乘,用 ⑵组合:一般地,从 n 个不同元素中,任意取出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表示.规定: 0! = 1 . 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 n 个元素中任取个 组合数:从 n 个不同元素中,任意取出任意取出 m 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 表示. 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 n 个不同元素中, 组合数公式: , m , n ∈ N + ,并且 m ≤ n . 1 / 20 排列组合问题的常用方法总 结 1 m (m ≤ n ) m ! C m n = n (n - 1)(n - 2) (n - m + 1) = n C m n ! m !(n - m )! (m ≤n ) m (m ≤ n ) N = m 1 ? m 2 ? ? m n N = m 1 + m 2 + + m n A m n 表示. A m = n (n - 1)(n - 2) (n - m + 1) n

导数大题第一、二问解题方法

导数大题一、二问专练 一、求单调性解题步骤: (1)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导函数()f x ',并化简; (3)令()0f x '=,求出所有的根,并检查根是否在定义域内。(注意此处是否引出讨论)............ (讨论:1)讨论的对象,即讨论哪个字母参数 2)讨论的引发,即为何讨论 3)讨论的范围,即讨论中要做到“不重不漏”) (4)列表:注意定义域的划分、()f x '正负号的确定 (5)根据列表情况作出答案 二、导数难点: 难点一:如何讨论: (1)判断()0f x '=是否有根(可通过判别式的正负来确定),如果无法确定,引发讨论; (2) 求完根后,比较()0f x '=两根的大小,如果无法确定,引发讨论。 (3在填表时确定()f x '的正负或解不等式()0f x '>过程中,引发讨论。 难点二、()f x '正负的确定 (1) 当()f x '或()f x '式中未确定部分是一次或二次函数时,画函数图象草图来确定正负号; (2)()f x '为其他函数时,由()0f x '>的解集来确定()f x '的正负。 (3)若()0f x '=无根或重根,不必列表,直接判断导函数的正负即可。 题型一:讨论()0f x '=是否有根型

(1)若导数是二次函数,需判断判别式?的正负 (2)若导数是一次函数y kx b =+,需判断k 的正负 1、设函数3 ()3(0)f x x ax b a =-+≠. (Ⅰ)若曲线()y f x =在点(2,(2))f 处与直线8y =相切,求,a b 的值; (Ⅱ)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与极值点 2.(08文)已知函数32 ()3(0)f x x ax bx c b =+++≠,且()()2g x f x =-是奇函数. (Ⅰ)求a ,c 的值; (Ⅱ)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18) (本小题共13分)已知函数x a x x f ln )(2 -=(R a ∈).(练习) (Ⅰ)若2=a ,求证:)(x f 在(1,)+∞上是增函数; (2)求()f x 的单调区间; 18.设函数()0)(2>+=a b x ax x f 。 (1)若函数)(x f 在1-=x 处取得极值2-,求b a ,的值; (2)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3)若函数)(x f 在区间()1,1-内单调递增,求b 的取值范围 3(2010东城一摸试卷)已知函数1()ln f x a x x =-,a ∈R

排列组合问题的解题策略

排列组合问题的解题策略 排列组合问题的解题策略 一、相临问题——捆绑法 例1.7名学生站成一排,甲、乙必须站在一起有多少不同排法? 解:两个元素排在一起的问题可用“捆绑”法解决,先将甲乙二人看作一个元素与其他五人进行排列,并考虑甲乙二人的顺序,所以共有种。 评注:一般地: 个人站成一排,其中某个人相邻,可用“捆绑”法解决,共有种排法。 二、不相临问题——选空插入法 例2.7名学生站成一排,甲乙互不相邻有多少不同排法? 解:甲、乙二人不相邻的排法一般应用“插空”法,所以甲、乙二人不相邻的排法总数应为:种 . 评注:若个人站成一排,其中个人不相邻,可用“插空”法解决,共有种排法。 三、复杂问题——总体排除法 在直接法考虑比较难,或分类不清或多种时,可考虑用“排除法”,解决几何问题必须注意几何图形本身对其构成元素的限制。 例3.(1996年全国高考题)正六边形的中心和顶点共7个点,以其中3个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 解:从7个点中取3个点的取法有种,但其中正六边形的对角线所含的中心和顶点三点共线不能组成三角形,有3条,所以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3=32个.

四、特殊元素——优先考虑法 对于含有限定条件的排列组合应用题,可以考虑优先安排特殊位置,然后再考虑其他位置的安排。 例4.(1995年上海高考题) 1名老师和4名获奖学生排成一排照像留念,若老师不排在两端,则共有不同的排法种. 解:先考虑特殊元素(老师)的排法,因老师不排在两端,故可在中间三个位置上任选一个位置,有种,而其余学生的排法有种,所以共有=72种不同的排法. 例5.(2000年全国高考题)乒乓球队的10名队员中有3名主力队员,派5名队员参加比赛,3名主力队员要安排在第一、三、五位置,其余7名队员选2名安排在第二、四位置,那么不同的出场安排共有种. 解:由于第一、三、五位置特殊,只能安排主力队员,有种排法,而其余7名队员选出2名安排在第二、四位置,有种排法,所以不同的出场安排共有=252种. 五、多元问题——分类讨论法 对于元素多,选取情况多,可按要求进行分类讨论,最后总计。 例6.(2003年北京春招)某班新年联欢会原定的5个节目已排成节目单,开演前又增加了两个新节目.如果将这两个节目插入原节目单中,那么不同插法的种数为(A ) A.42 B.3 0 C.20 D.12 解:增加的两个新节目,可分为相临与不相临两种情况:1.不相临:共有A62种;2.相临:共有A22A61种。故不同插法的种数为:A62 +A22A61=42 ,故选A。 例7.(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如图,一个地区分为5个行政区域,现给地图着色,要求相

排列组合常用方法总结

/////////解决排列组合问题常见策略 学习指导 1、排列组合的本质区别在于对所取出的元素是作有序排列还是无序排列。组合问题可理解为把元素取出后放到某一集合中去,集合中的元素是无序的。 较复杂的排列组合问题一般是先分组,再排列。必须完成所有的分组再排列,不能边分组边排列。 排列组合问题的常见错误是重复和遗漏。弄清问题的实质,适当的分类,合理的分步是解决这个错误的关键,采用不同的思路检验结果是否一致是解决这个错误的技巧。 集合是常用的工具之一。为了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可以从特殊情形着手,通过画格子,画树图等帮助理解。 “正难则反”是处理问题常用的策略。 常用方法: 一. 合理选择主元 例1. 公共汽车上有3个座位,现在上来5名乘客,每人坐1个座位,有几种不同的坐法?例2. 公共汽车上有5个座位,现在上来3名乘客,每人坐1个座位,有几种不同的坐法?分析:例1中将5名乘客看作5个元素,3个空位看作3个位置,则问题变为从5个不同 的元素中任选3个元素放在3个位置上,共有种不同坐法。例2中再把乘客看作元素问题就变得比较复杂,将5个空位看作元素,而将乘客看作位置,则例2变成了例1,所以在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时,合理选择主元,就是选择合适解题方法的突破口。 二. “至少”型组合问题用隔板法 对于“至少”型组合问题,先转化为“至少一个”型组合问题,再用n个隔板插在元素的空隙(不包括首尾)中,将元素分成n+1份。 例5. 4名学生分6本相同的书,每人至少1本,有多少种不同分法? 解:将6本书分成4份,先把书排成一排,插入3个隔板,6本书中间有5个空隙,则分法有: (种) 三. 注意合理分类 元素(或位置)的“地位”不相同时,不可直接用排列组合数公式,则要根据元素(或位置)的特殊性进行合理分类,求出各类排列组合数。再用分类计数原理求出总数。 例6. 求用0,1,2,3,4,5六个数字组成的比2015大的无重复数字的四位数的个数。解:比2015大的四位数可分成以下三类: 第一类:3×××,4×××,5×××,共有:(个); 第二类:21××,23××,24××,25××,共有:(个); 第三类:203×,204×,205×,共有:(个) ∴比2015大的四位数共有237个。

高考数学专题导数题的解题技巧

第十讲 导数题的解题技巧 【命题趋向】导数命题趋势: 综观2007年全国各套高考数学试题,我们发现对导数的考查有以下一些知识类型与特点: (1)多项式求导(结合不等式求参数取值范围),和求斜率(切线方程结合函数求最值)问题. (2)求极值, 函数单调性,应用题,与三角函数或向量结合. 分值在12---17分之间,一般为1个选择题或1个填空题,1个解答题. 【考点透视】 1.了解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光滑曲线切线的斜率等);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 2.熟记基本导数公式;掌握两个函数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了解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导数. 3.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了解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导数在极值点两侧异号);会求一些实际问题(一般指单峰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例题解析】 考点1 导数的概念 对概念的要求: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掌握导数在一点处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 例1.(2007年北京卷)()f x '是3 1()213 f x x x = ++的导函数,则(1)f '-的值是 . [考查目的]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导数和计算等基础知识和能力. [解答过程] ()2 2 ()2,(1)12 3.f x x f ''=+∴-=-+=Q 故填3. 例2. ( 2006年湖南卷)设函数()1 x a f x x -=-,集合M={|()0}x f x <,P='{|()0}x f x >,若M P,则实 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 A.(-∞,1) B.(0,1) C.(1,+∞) D. [1,+∞) [考查目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导数和集合等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排列组合解题技巧归纳总结

排列组合解题技巧归纳总结 排列组合问题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但题型多样,思路灵活,因此解决排列组合问题,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楚是排列问题、组合问题还是排列与组合综合问题;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采用合理恰当的方法来处理。 教学内容 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1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2m 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 步有m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3.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区别 分类计数原理方法相互独立,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这件事。 分步计数原理各步相互依存,每步中的方法完成事件的一个阶段,不能完成整个事件. 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的一般过程如下: 1.认真审题弄清要做什么事 2.怎样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即采取分步还是分类,或是分步与分类同时进行,确定分多少步及多少类。 3.确定每一步或每一类是排列问题(有序)还是组合(无序)问题,元素总数是多少及取出多少个元素. 4.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往往类与步交叉,因此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 一.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策略 例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 解:由于末位和首位有特殊要求,应该优先安排,以免不合要求的元素占了这两个位置. 先排末位共有13C 然后排首位共有1 4C 最后排其它位置共有34A 由分步计数原理得113 4 34288C C A =

对数知识点整理

1对数的概念 如果a(a>0,且a ≠1)的b 次幂等于N ,即N a b =,那么数b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b N a =log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由定义知: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 ②a>0且a ≠1,N>0; ③01log =a , 1log =a a , b a b a =log ,b a b a =log 特别地,以10为底的对数叫常用对数,记作N 10log ,简记为lgN ;以无理数e(e=2.718 28…) 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记作N e log ,简记为N ln 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式子名称指数式N a b =(底数)(指数)(幂值)对数式b N a =log (底数)(对数)(真数) 3对数的运算性质 如果a>0,a ≠1,M>0,N>0,那么 (1)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2N M a a log log N)(M log a -=÷(3)M b M a b a log log = 问:①公式中为什么要加条件a>0,a ≠1,M>0,N>0? ②=n a a log ______ (n ∈R) ③对数式与指数式的比较.(学生填表) 运算性质 n m n m a a a +=?,n m n m a a a -=÷ mn n m a a =)((a>0且a ≠1,n ∈R) 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N M a a log log N)(M log a -=÷(a>0,a ≠1,M>0,N>0) 难点疑点突破 对数定义中,为什么要规定a >0,,且a ≠1? 理由如下: ①若a <0,则N 的某些值不存在,例如log-28 ②若a=0,则N ≠0时b 不存在;N=0时b 不惟一,可以为任何正数 ③若a=1时,则N ≠1时b 不存在;N=1时b 也不惟一,可以为任何正数 为了避免上述各种情况,所以规定对数式的底是一个不等于1的正数

高中数学导数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

导数题型分析及解题方法 一、考试内容 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两个函数的和、差、基本导数公式,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热点题型分析 题型一: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最值。 1. 32 ()32f x x x =-+在区间[]1,1-上的最大值是 2 2.已知函数2)()(2 =-==x c x x x f y 在处有极大值,则常数c = 6 ; 3.函数3 31x x y -+=有极小值 -1 ,极大值 3 题型二:利用导数几何意义求切线方程 1.曲线3 4y x x =-在点 ()1,3--处的切线方程是 2y x =- 2.若曲线x x x f -=4 )(在P 点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03=-y x ,则P 点的坐标为 (1,0) 3.若曲线4 y x =的一条切线l 与直线480x y +-=垂直,则l 的方程为 430x y --= 4.求下列直线的方程: (1)曲线123++=x x y 在P(-1,1)处的切线; (2)曲线2 x y =过点P(3,5)的切线; 解:(1) 123|y k 23 1)1,1(1x /2/2 3===∴+=∴++=-=-上,在曲线点-x x y x x y P 所以切线方程为02 11=+-+=-y x x y 即, (2)显然点P (3,5)不在曲线上,所以可设切点为) ,(00y x A ,则 2 00x y =①又函数的导数为x y 2/ =, 所以过 ) ,(00y x A 点的切线的斜率为 /2|0x y k x x ===,又切线过),(00y x A 、P(3,5)点,所以有 3 5 2000--= x y x ②,由①②联立方程组得,??????====25 5 110 000y x y x 或,即切点为(1,1)时,切线斜率为 ; 2201==x k ;当切点为(5,25)时,切线斜率为10202==x k ;所以所求的切线有两条,方程分 别为2510 12 )5(1025)1(21-=-=-=--=-x y x y x y x y 或即, 或 题型三: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 1.已知函数 ))1(,1()(,)(23f P x f y c bx ax x x f 上的点过曲线=+++=的切线方程为y=3x+1 (Ⅰ)若函数2)(-=x x f 在处有极值,求)(x f 的表达式; (Ⅱ)在(Ⅰ)的条件下,求函数)(x f y =在[-3,1]上的最大值;

排列组合常用方法总结

排列组合常用方法总结 排列组合是组合学最基本的概念。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组合则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仅仅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不考虑排序。下面是,请参考! 一、排列组合部分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原因在于 (1)从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种特定的数学模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限制条件有时比较隐晦,需要我们对问题中的关键性词(特别是逻辑关联词和量词)准确理解; (3)计算手段简单,与旧知识联系少,但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案时需要的思维量较大; (4)计算方案是否正确,往往不可用直观方法来检验,要求我们搞清概念、原理,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二、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及应用 (1)加法原理和分类计数法 1.加法原理 2.加法原理的集合形式 3.分类的要求 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

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 (2)乘法原理和分步计数法 1.乘法原理 2.合理分步的要求 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任务,必须且只须连续完成这n步才能完成此任务;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事的方法也不同 [例题分析]排列组合思维方法选讲 1.首先明确任务的意义 例1. 从1、2、3、……、20这二十个数中任取三个不同的数组成等差数列,这样的不同等差数列有________个。 分析:首先要把复杂的生活背景或其它数学背景转化为一个明确的排列组合问题。 设a,b,c成等差,∴ 2b=a+c, 可知b由a,c决定。 又∵ 2b是偶数,∴ a,c同奇或同偶,即:从1,3,5,……,19或2,4,6,8,……,20这十个数中选出两个数进行排列,由此就可确定等差数列,因而本题为2=180。 例2. 某城市有4条东西街道和6条南北的街道,街道之间的间距相同,如图。若规定只能向东或向北两个方向沿图中路线前进,则从M到N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分析:对实际背景的分析可以逐层深入 (一)从M到N必须向上走三步,向右走五步,共走八步。

高考压轴题:导数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很全.

高考压轴题:导数题型及解题方法 (自己总结供参考) 一.切线问题 题型1 求曲线)(x f y 在0x x 处的切线方程。方法: )(0x f 为在0x x 处的切线的斜率。 题型2 过点),(b a 的直线与曲线 )(x f y 的相切问题。 方法:设曲线 )(x f y 的切点))(,(00x f x ,由b x f x f a x )()()(000 求出0x ,进而解决相关问题。 注意: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若有则只有一,曲线过某点的切线往往不止一条。例 已知函数f (x )=x 3 ﹣3x . (1)求曲线y=f (x )在点x=2处的切线方程;(答案:0169y x ) (2)若过点A )2)(,1(m m A 可作曲线)(x f y 的三条切线,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提示:设曲线 )(x f y 上的切点()(,00x f x );建立)(,00x f x 的等式关系。将问题转化为关于 m x ,0的方 程有三个不同实数根问题。(答案: m 的范围是2,3) 题型3 求两个曲线)(x f y 、)(x g y 的公切线。方法:设曲线)(x f y 、)(x g y 的切点分别为( )(,11x f x )。()(,22x f x ); 建立 21,x x 的等式关系,12112)()(y y x f x x ,12 212 )()(y y x f x x ;求出21,x x ,进而求出 切线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设切点,用导数求斜率,建立等式关系。 例 求曲线 2 x y 与曲线x e y ln 2的公切线方程。(答案02e y x e ) 二.单调性问题 题型1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求含参函数的单调区间的关键是确定分类标准。分类的方法有:(1)在求极值点的过程中,未知数的系数与 0的关系不定而引起的分类;(2)在求极值点的过程中,有无极值点引起的分类(涉及到二次方程问题时,△与 0的 关系不定);(3) 在求极值点的过程中,极值点的大小关系不定而引起的分类;(4) 在求极值点的过程中,极值点与区间的关系不定而引起分类等。注意分类时必须从同一标准出发,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例 已知函数x a x x a x f )1(2 1ln ) (2 (1)求函数)(x f 的单调区间。(利用极值点的大小关系分类)(2)若 e x ,2,求函数)(x f 的单调区间。(利用极值点与区间的关系分类) 题型2 已知函数在某区间是单调,求参数的范围问题。 方法1:研究导函数讨论。 方法2:转化为 0) (0) (' ' x f x f 或在给定区间上恒成立问题, 方法3:利用子区间(即子集思想) ;首先求出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或减区间,然后让所给区间是求的增或减区间的子 集。 注意:“函数)(x f 在 n m,上是减函数”与“函数)(x f 的单调减区间是b a,”的区别是前者是后者的子集。 例已知函数2 () ln f x x a x + x 2在 , 1上是单调函数,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 , 0) 题型 3 已知函数在某区间的不单调,求参数的范围问题。 方法1:正难则反,研究在某区间的不单调方法2:研究导函数是零点问题,再检验。方法3:直接研究不单调,分情况讨论。 例 设函数 1) (2 3 x ax x x f ,R a 在区间 1,2 1内不单调,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 3, 2a ) )三.极值、最值问题。 题型1 求函数极值、最值。基本思路:定义域 → 疑似极值点 → 单调区间 → 极值→ 最值。 例 已知函数12 1)1() (2 kx x e k x e x f x x ,求在2,1x 的极小值。 (利用极值点的大小关系、及极值点与区间的关系分类) 题型 2 已知函数极值,求系数值或范围。 方法:1.利用导函数零点问题转化为方程解问题,求出参数,再检验。方法2.转化为函数单调性问题。 例 函数1)1(2 1)1(3 14 1) (2 3 4 x p p px x p x x f 。0是函数)(x f 的极值点。求实数 p 值。(答案:1)

完整版排列组合的二十种解法最全的排列组合方法总结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和分类计数原理。 2. 掌握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常用策略 ;能运用解题策略解决简单的综合应用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 析问题的能力 3. 学会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排列组合问题 复习巩固 1. 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n 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 m i 种不同的方法,在第 2类办法中有m 2种不同的方 法,…,在第n 类办法中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 i m 2 L m n 种不同的方法. 2. 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n 个步骤,做第1步有叶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m 2种不同的方法,… 做第n 步有m n 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N mi m 2 L m n 种不同的方法. 3. 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区别 分类计数原理方法相互独立,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这件事。 分步计数原理各步相互依存,每步中的方法完成事件的一个阶段,不能完成整个事件. 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的一般过程如下 : 1. 认真审题弄清要做什么事 2. 怎样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 ,即采取分步还是分类,或是分步与分类同时进行,确定分多少步及多少 类。 3. 确定每一步或每一类是排列问题 (有序)还是组合(无序)问题,元素总数是多少及取出多少个元素 . 4. 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往往类与步交叉,因此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 一.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策略 例1.由0,1,2,3,4,5 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 . 解:由于末位和首位有特殊要求,应该优先安排,以免不合要求的元素占了这两个位置 . 先排末位共有C ; 然后排首位共有C 1 最后排其它位置共有 A 3 由分步计数原理得C 4C ;A ; 288 位置分析法和元素分析法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 ,若以元素分析为主,需 先安排特殊元素,再处理其它元素.若以位置分析为主,需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处理其它位 置。若 有多个约束条件,往往是考虑一个约束条件的同时还要兼顾其它条件 练习题:7种不同的花种在排成一列的花盆里 多少不同的种法? 二. 相邻元素捆绑策略 例2. 7人站成一排,其中甲乙相邻且丙丁相邻,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解:可先将甲乙两元素捆绑成整体并看成一个复合元素,同时丙丁也看成一个复合元素,再与其它元 素进行排 A 3 ,若两种葵花不种在中间,也不种在两端的花盆里,冋有 A 5 A 2 A 2 480种不同的

高一数学常见的对数函数解题方法教案

常见的对数函数解题策略 一、分类讨论 例1 若实数a 满足2log 13 a <,求a 的取值范围。 分析:需对a 进行分类讨论。 当1a >时,∵log 1a a =,∴2log log 3a a a <,∴23 a >; 当01a <<时,∵2log log 3a a a <,∴23a <,即203a <<。 故20,(1,)3a ??∈+∞ ??? 。 评注:解含有对数符号的不等式时,必须注意对数的底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然后再利用相应的对数函数的单调性进行解答。理解会用以下几个结论很有必要:①当1a >时,若log 0a x >,则1x >,若l o g 0a x <,则01x <<;②当01a <<时,若log 0a x >,则01x <<,若log 0a x <,则1x >。 二、数形结合 例2 若x 满足2log 3x x =-,则x 满足区间( ) A .(0,1) B .(1,2) C .(1,3) D .(3,4) 分析:本题左边是一个对数函数,右边是一个一次函数,可通过作图象求解。 解析: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2log y x =,3y x =-的图象,如图所示,可观察两图象交点的横坐标满足13x <<,答案选C 。 评注:解决该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作出函数2log y x =,3y x =-的图象,从而观察交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三、特殊值法 2x x -x

例3 已知log (2)a y ax =-在[0,1]上为x 的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0,1) B .(1,2) C .(0,2) D .[2,)+∞ 分析:由函数的单调性求底数a 的取值范围,逆向考查,难度较大,可采用特殊值法进行判断。 解析:取特殊值0.5a =,10x =,21x =,则有10.5 l o g (2)l o g 2a ax - =,20.53log (2)log 2a ax -=,与y 是x 的减函数矛盾,排除A 和C ; 取特殊值3a =,11x =,则2230ax -=-<,所以3a ≠,排除D 。 答案选B 。 评注:本题由常规的具体函数判断其单调性,变换为已知函数的单调性反过来确定函数中底数a 的范围,提高了思维层次。 四、合理换元 例4 若28x ≤≤,求函数2 21144log log 5y x x ??=++ ???的值域。 分析:通过对函数式进行变形,此题是一个二次函数求值域问题,可换元进行求解。 解析:设14log t x =,∵28x ≤≤,∴114 4log 8log 2t ≤≤,即3122t - ≤≤-。 又2 21144log log 5y x x ??=++ ???21144 log 2log 5x x ??++ ???, ∴2225(1)4y t t t =++=++,∵3122 t -≤≤-, ∴当1t =-时,y 最小值为4;当32t =-或12 t =-时,y 值相等且最大,y 最大为174。 故函数y 的值域为174,4?????? 。 评注:换元法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技巧,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合理转化,灵活运用。

排列组合常用方法总结

排列组合常用方法总结 导读:排列组合是组合学最基本的概念。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组合则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仅仅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不考虑排序。下面是排列组合常用方法总结,请参考! 排列组合常用方法总结 一、排列组合部分是中学数学中的难点之一,原因在于 (1)从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几种特定的数学模型,需要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 (2)限制条件有时比较隐晦,需要我们对问题中的关键性词(特别是逻辑关联词和量词)准确理解; (3)计算手段简单,与旧知识联系少,但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案时需要的思维量较大; (4)计算方案是否正确,往往不可用直观方法来检验,要求我们搞清概念、原理,并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二、两个基本计数原理及应用 (1)加法原理和分类计数法 1.加法原理 2.加法原理的集合形式 3.分类的要求 每一类中的每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此任务;两类不同办法

中的具体方法,互不相同(即分类不重);完成此任务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属于某一类(即分类不漏) (2)乘法原理和分步计数法 1.乘法原理 2.合理分步的要求 任何一步的一种方法都不能完成此任务,必须且只须连续完成这n步才能完成此任务;各步计数相互独立;只要有一步中所采取的方法不同,则对应的完成此事的方法也不同 [例题分析]排列组合思维方法选讲 1.首先明确任务的意义 例1. 从1、2、3、……、20这二十个数中任取三个不同的数组成等差数列,这样的不同等差数列有________个。 分析:首先要把复杂的生活背景或其它数学背景转化为一个明确的排列组合问题。 设a,b,c成等差,∴ 2b=a+c, 可知b由a,c决定, 又∵ 2b是偶数,∴ a,c同奇或同偶,即:从1,3,5,……,19或2,4,6,8,……,20这十个数中选出两个数进行排列,由此就可确定等差数列,因而本题为2=180。 例2. 某城市有4条东西街道和6条南北的街道,街道之间的间距相同,如图。若规定只能向东或向北两个方向沿图中路线前进,则从M到N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

高中数学导数经典题型解题技巧(运用方法)

高中数学导数经典题型解题技巧(运用方法) 高中数学导数及其应用是高中数学考试的必考容,而且是这几年 考试的热点跟增长点,无论是期中·期末还是会考·高考,都是高中数 学的必考容之一。因此,针对这两各部分的容和题型总结归纳了具体 的解题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高中的同学们有更多·更好·更快 的方法解决高中数学问题。好了,下面就来讲解常用逻辑用语的经典 解题技巧。 第一·认识导数概念和几何意义 1.导数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1)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2)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导数的运算

(1)能根据导数定义求函数 的导数。 (2)能利用给出的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3)能求简单的复合函数(仅限于形如的复合函数)的导数。 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了解函数单调性和导数的关系,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会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2)了解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用导数求函数的极大值、极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会求闭区间了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其中多项式函数一般不超过三次)。 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会利用导数解决某些实际问题 5.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1)了解定积分的实际背景,了解定积分的基本思想,了解定积分的概念。 (2)了解微积分基本定理的含义。 总结:先搞清楚导数概念以及几何意义,才能更好地运用其解题技巧! 231(),,,,,y C C y x y x y x y y x ======为常数()f ax b +

第二·导数运用和解题方法 一、利用导数研究曲线的切线 考情聚焦:1.利用导数研究曲线的切线是导数的重要应用,为近几年各省市高考命题的热点。 2.常与函数的图象、性质及解析几何知识交汇命题,多以选择、填空题或以解答题中关键一步的形式出现,属容易题。 解题技巧:1.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在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在点 处的切线的斜率(瞬时速度就是位移函数对时间 的导()y f x =()y f x =0x ()f x '()y f x =00(,())P x f x ()s t t

排列组合的二十种解法(最全的排列组合方法总结)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分步计数原理和分类计数原理。 2.掌握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常用策略;能运用解题策略解决简单的综合应用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会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排列组合问题. 复习巩固 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类办法,在第1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在第类办法中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 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个步骤,做第1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种不同的方法,…,做第步有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种不同的方法. 3.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区别 分类计数原理方法相互独立,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独立地完成这件事。 分步计数原理各步相互依存,每步中的方法完成事件的一个阶段,不能完成整个事件. 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的一般过程如下: 1.认真审题弄清要做什么事 2.怎样做才能完成所要做的事,即采取分步还是分类,或是分步与分类同时进行,确定分多少步及多少类。 3.确定每一步或每一类是排列问题(有序)还是组合(无序)问题,元素总数是多少及取出多少个元素. 4.解决排列组合综合性问题,往往类与步交叉,因此必须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 一.特殊元素和特殊位置优先策略 例1.由0,1,2,3,4,5可以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五位奇数. 解:由于末位和首位有特殊要求,应该优先安排,以免不合要求的元素占了这两个位置.

先排末位共有 然后排首位共有 最后排其它位置共有 由分步计数原理得 位置分析法和元素分析法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若以元素分析为主,需先安排特殊元素,再处理其它元素.若以位置分析为主,需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处理其它位置。若有多个约束条件,往往是考虑一个约束条件的同时还要兼顾其它条件 练习题:7种不同的花种在排成一列的花盆里,若两种葵花不种在中间,也不种在两端的花盆里,问有多少不同的种法? 二.相邻元素捆绑策略 例2. 7人站成一排 ,其中甲乙相邻且丙丁相邻, 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解:可先将甲乙两元素捆绑成整体并看成一个复合元素,同时丙丁也看成一个复合元素,再与其它元素进行排列,同时对相邻元素内部进 行自排。由分步计数原理可得共有种不同的排法 要求某几个元素必须排在一起的问题,可以用捆绑法来解决问题.即将需要相邻的元素合并为一个元素,再与其它元素一起作排列,同时要注意合并元素内部也必须排列. 练习题:某人射击8枪,命中4枪,4枪命中恰好有3枪连在一起的情形的不同种数为 20 三.不相邻问题插空策略 例3.一个晚会的节目有4个舞蹈,2个相声,3个独唱,舞蹈节目不能连续出场,则节目的出场顺序有多少种? 解: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排2个相声和3个独唱共有种,第二步将4舞蹈插入

带答案对数与对数函数经典例题.

经典例题透析 类型一、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及其应用 1.将下列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 (1);(2);(3);(4);(5);(6). 思路点拨:运用对数的定义进行互化. 解:(1);(2);(3);(4);(5); (6). 总结升华:对数的定义是对数形式和指数形式互化的依据,而对数形式和指数形式的互化又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举一反三: 【变式1】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 (1)(2)(3)lg100=x (4) 思路点拨:将对数式化为指数式,再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求出x. 解:(1); (2); (3)10x=100=102,于是x=2; (4)由. 类型二、利用对数恒等式化简求值 2.求值:解:. 总结升华:对数恒等式中要注意格式:①它们是同底的;②指数中含有对数形式;③其值为真数.举一反三: 【变式1】求的值(a,b,c∈R+,且不等于1,N>0) 思路点拨:将幂指数中的乘积关系转化为幂的幂,再进行运算. 解:. 类型三、积、商、幂的对数 3.已知lg2=a,lg3=b,用a、b表示下列各式. (1)lg9 (2)lg64 (3)lg6 (4)lg12 (5)lg5 (6) lg15 解:(1)原式=lg32=2lg3=2b(2)原式=lg26=6lg2=6a (3)原式=lg2+lg3=a+b(4)原式=lg22+lg3=2a+b (5)原式=1-lg2=1-a(6)原式=lg3+lg5=lg3+1-lg2=1+b-a

举一反三: 【变式1】求值 (1)(2)lg2·lg50+(lg5)2 (3)lg25+lg2·lg50+(lg2)2 解: (1) (2)原式=lg2(1+lg5)+(lg5)2=lg2+lg2lg5+(lg5)2=lg2+lg5(lg2+lg5)=lg2+lg5=1 (3)原式=2lg5+lg2(1+lg5)+(lg2)2 =2lg5+lg2+lg2lg5+(lg2)2=1+lg5+lg2(lg5+lg2)=1+lg5+lg2=2. 【变式2】已知3a=5b=c,,求c的值. 解:由3a=c得: 同理可得 . 【变式3】设a、b、c为正数,且满足a2+b2=c2.求证:. 证明: . 【变式4】已知:a2+b2=7ab,a>0,b>0. 求证:. 证明:∵a2+b2=7ab,∴a2+2ab+b2=9ab,即(a+b)2=9ab,∴lg(a+b)2=lg(9ab),∵a>0,b>0,∴2lg(a+b)=lg9+lga+lgb ∴2[lg(a+b)-lg3]=lga+lgb 即. 类型四、换底公式的运用 4.(1)已知log x y=a,用a表示; (2)已知log a x=m,log b x=n,log c x=p,求log abc x.

导数常见题型与解题方法总结

导数题型总结 1、分离变量-----用分离变量时要特别注意是否需分类讨论(>0,=0,<0) 2、变更主元-----已知谁的范围就把谁作为主元 3、根分布 4、判别式法-----结合图像分析 5、二次函数区间最值求法-----(1)对称轴(重视单调区间)与定义域的关系 (2)端点处和顶点是最值所在 一、基础题型: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最值;不等式恒成立 此类问题提倡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解决: 第一步:令0)('=x f 得到两个根; 第二步:画两图或列表; 第三步:由图表可知; 第三种:变更主元(即关于某字母的一次函数)-----(已知谁的范围就把谁作为主元)。 例1:设函数()y f x =在区间D 上的导数为()f x ',()f x '在区间D 上的导数为()g x ,若在区间D 上,()0g x <恒成立,则称函数()y f x =在区间D 上为“凸函数”,已知实数m 是常数, 4323()1262 x mx x f x =-- (1)若()y f x =在区间[]0,3上为“凸函数”,求m 的取值范围; (2)若对满足2m ≤的任何一个实数m ,函数()f x 在区间(),a b 上都为“凸函数”,求b a -的最大值. 解:由函数4323()1262x mx x f x =-- 得32 ()332x mx f x x '=- - 2()3g x x mx ∴=-- (1) ()y f x =Q 在区间[]0,3上为“凸函数”, 则 2()30g x x mx ∴=--< 在区间[0,3]上恒成立 解法一:从二次函数的区间最值入手:等价于max ()0g x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