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流电机产生火花的探讨

直流电机产生火花的探讨

直流电机产生火花的探讨

科技信息2008年第20期

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

●科

直流电机在运行时,电刷与换向器之间常发生火花,微弱的呈蓝色的火花并不影响电机的正常工作,但当电刷下的火花范围扩大,将烧灼换向器和电刷,进一步使直流电机不能正常运行。产生的火花的原因较多,在这里根据古典的电磁换向理论来分析产生火花的原因。直流电机工作时,旋转的电枢绕组元件在换向过程中,由于换向元件的电流i将由+i变为-i,而产生电抗电动势:

er=-Lrdidt

其中Lr为换向元件等效的合成漏电感,它包括换向元件的漏电感和同时进行换向的其他换向元件对被研究的换向元件之间漏磁互感。

由于换向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很复杂,我们来分析在换向周期T内的电抗电动势的平均值,即

era=1

"erdt=1

+i

-i

"(-Lr)di=Lr2i

由此得电抗电动势的平均值为:

era=2wLλAVa

其中w为元件的匝数,L为电枢铁心的有效长度,A为电枢线负载,Va为电枢表面的线速度。

由上式可知电机的线负载越大,转速越高,则era越大,换向越困难,易产生火花。

当电枢旋转时,换向区域内的磁动势有:交轴电枢反应磁动势,换向极磁动势和主极磁动势。由于换向元件切割换向区域内的磁场而感应的电动势是旋转电动势,其表达式是:

ek=2wBkLVa

BK为换向极磁动势和交轴电枢反应磁动势合成后建立的合成磁场,由此得:作用于换向元件的总电动势为:

Σe=er+ek

流过换向元件中的总电流iH除了理想换向时的il外,还有附加电流if,即

iH=i1+if

下面分三种情况分析

1.当换向元件中电抗电动势和旋转电动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Σe=0换向电流i为:

iH=ia(1-2t

换向电流i与时间t是线性关系,故称直线换向,又称电阻换向,由于直线换向电刷下的电流密度相等,故电刷接触层中的损耗和发热量最小,是一种理想的换向。

2.若电抗电动势er大于旋转电动势ek则Σe>0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换向电流改变方向的时刻将比直线换向延迟一段时间,因此称为延迟换向,结果是后刷边的电流密度增大,而前刷边电流密度减小,对换向不利从而出现火花。

3.若旋转电动势ek大于电抗电动势er时Σe<0时,换向电流改变方向的时刻比直线换向超前,故称超越换向,结果前刷边的电流密度大于后刷边的电流密度,前刷边的电流密度如果达到足够大,同样对换向不利,可能出现火花。

另外,电刷与换向器之间的滑动接触是许多直接接触点的总和,触点的面积占电刷表面积的很小部分,当电机旋转时,接触点的位置和数量不断发生变化,多接触点之间空间填完了石墨粉和金属粉末,当电流较大时接触点被烧成红热或白热状态,具备了电子热发射的条件。当发射出来的电子速度很高时,还会发生碰撞电离,于是在接触点之间的空气隙内形成电弧放电而发生换向火花,特别是在严重延迟换向或过度超越换向时在电刷的后部或前部的电流密度更大,使与换向器之间形成电弧放电而发生换向火花。

机械方面原因,常见有换向器转子和电刷装置等方面的缺陷,如换向器的偏心,换向片间云母绝缘凸出,转子平衡不良,电刷在刷盒中松动,电刷弹簧压力不适当,以及换向器和电刷表面粗糙等都分别引起电刷与换向器接触不良或跳动而产生火花,若换向极主极和各刷杆在圆周上装配不均,可能在换向元件中使电抗电动势和旋转电动势不能平衡,也能产生火花,电机运行环境中的空气状况不利于在换向器表面形成氧化亚铜薄膜也易于产生火花。另外由机负载若处于剧烈变化的动态情况下,旋转电动势就不能很好与电抗电动势平衡将使换向困难引起火花。

针对上述分析产生火花的原因,主要是电磁方面的原因,其次是机械或化学方向引起的。如果电机换向方面的电磁性能不好,即使改善其他方面的条件,也很难达到良好的状态。在电磁方面认为附加换向电流if=Σe/Rb的存在是引起电磁性火花的主要根源,为此应设法减小Σe和增大Rb。

一、在磁极中性线位置装设换向极

以建立换向区磁场使换向元件产生与er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旋转电动势,以求达到Σe=0是目前改善换向的主要方法。

换向元件一般都处于几何中性线附近,故换向极应装设在两相邻主极之间。首先要正确选定换向极的极性,其次要正确设计换向极的所需的合适的磁动势值。

在发电机运行时换向极的极性应与顺电机转向的相邻主极的极性相同,而在电动机运行时换向极的极性应与逆电机转向的相邻主机的极性相同,总之换向极的磁动势方向总是与交轴电枢反应磁动势的方向相反。

为了在换向周期内使Σe≈0就应使Bk∝Ia这说明换向极磁动势正比于电枢电流Ia。因此,换向极绕组应与电枢绕组相串联。

二、选择电刷

从改善换向性能考虑希望电刷的接触电阻大些,但相应的接触电压降ΔU也较大,会引起电刷接触处损耗和发热的加剧,因此选用电刷必须根据不同电机的具体情况来考虑,对于换向并不困难的中小型电机采用石墨电刷,对于换向比较困难的电机采用碳-石墨电刷以及石墨-纤维电刷,对于低电压大电流的电机宜采用青铜-石墨电刷或紫铜-石墨电刷。

三、在主磁极极靴上装设补偿绕组

在主磁极极靴上装设补偿绕组,当补偿绕组中流过电枢电流时,产生一个与电枢反应磁动势方向相反的磁动势,以抵消电枢反应的不利影响,其实质是尽量消除由于电枢反应所引起的气隙磁场畸变,从而减少产生电位差火花的可能性。

另外还有化学方面的接触面的氧化膜理论。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电刷和换向器表面都会覆盖一层水膜。电流通过时,产生电解作用电刷和换向器就成为电解的两个电极,正极产生氧,负极产生氢,最终结果会在换向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亚铜的薄膜,虽然电刷的摩擦作用倾向于破坏这层薄膜,但电流经过时的局部高温又维护这一表面氧化过程,并在破坏和形成之间维持一种动态平衡,使氧化膜的存在成为客观事实。由于氧化膜电阻较高,能有效地抑制附加换向电流分量ik,因而有利于换向。实践证明,氧化膜的形成,对电机的良好换向有重要作用;此外,氧化膜表面吸附的水分和碳,石墨等电刷结构材料的粉末也对加强润滑,减小磨损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毓东.电机学[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2]王广惠,王铁光,李树元.电机与拖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田瑞鑫]

直流电机产生火花的探讨

宋平伟

(汝州高级技工学校河南汝州467500)

【摘要】本文对直流电机产生电磁火花的原因和换向过程中流过换向元件的电流变化规律、在电磁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种原因提出比较实际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直流电机;换向;电磁火花;电枢绕组

○职校论坛○

213

牧野火花机编程手册

放电加工机 MGH 电源 编程说明手册MAKINO铣床有限公司

目录 1. 绪言------------------――---------------―1–1 2. 程序设计基本原理---――--------――--------------―2–1 2.1 程序结构---------―――-----――-------------―2–1 2.1.1 地址符-------------------------------――2–3 程序号字-----------------――-----------――2–3 序列号字-------―――――――----――-----------―2– 4 坐标字--------------------――---------――2– 4 准备功能字--------------――――-――---------―2– 6 进给功能字----―――――-----------――----―――――2– 6 主轴功能字---------------------――-------―2– 6 电极功能字----------------------――-----――2– 6 辅助功能字-----------------------――-----―2– 6 访问程序号字/重复计数字------------------――-----2– 6 偏置量字--------------------------――---2– 6 加工条件字--------------------------――--2– 7 2.1.2 程序块------------------------------――-― 2– 7 程序块的结束---------------------------―――2– 7 跳过任选程序块----------------------------―2– 8 注释输入-------------------------------―2– 9 2.2 坐标系统--------------------------------―2–9 2.2.1 机器坐标系统-----------------------------―2–10 2.2.2 工件坐标系统-----------------------------―2– 11 2.2.3 局部坐标系统-----------------------------―2– 12 2.2.4 绝对值和增量值命令--------------------------―2– 12 3. 功能字---------------------------------――3– 1 3.1 G/M 代码表-------------------------------―3– 1 3.1.1 G 代码表--------------------------------3– 1 3.1.2 M 代码表-------------------------------―3–4 3.2 坐标系统命令------------------------------―3–6 3.2.1 平面指定(G17/18/19)―――――――――――--------------――3–7 3.2.2 限制区域指定(G22/23)―――――――――――――――---------――― 3– 9 3.2.3 局部坐标系统设置(G52)----――――――――――――――――――――――3–11 3.2.4 机器坐标系统命令(G53)--――――――――――――――――――――――――3–13 i

浅谈放电现象

浅谈放电现象 淄博赛区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实验中学2007级9班桑迪 指导教师王建国

摘要: 由身边的摩擦起电及火花放电现象引起思考,联想到所学物理知识,寻找资料进行研究。了解了摩擦起电、火花放电现象的物理本质和相关知识,在此浅谈。 关键词: 摩擦起电静电现象静电应用静电用途及危害气体介质击穿火花放电现象静电放电现象放电现象消除及防止 正文: 秋冬季节,在脱毛衣时,会听到噼里啪啦的细小的声音,在暗处还可以看到一些细小火花。与人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就会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更有甚者说,在化纤被子里,使劲打几个滚,用指头在被子里一划,就出现一串“火”。这就是生活中常见的火花放电现象(或“静电放电现象”)。 要看透现象说本质,所以要说火花放电现象,就得先说说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众所周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中有带负电荷的电子和带正电荷的质子构成。在正常状况下,一个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同,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力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而侵入其他的原子。原子因缺少电子数而带有正电现象,称为阳离子;原子因增加电子数而呈带负电现象,称为阴离子。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摩擦起电是物体与其它物体接触后分离带上的静电。静电感应是导体因受外电场的影响而在表面不同的部分出现正负电荷的现象,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出现与它异号的电荷,另一端出现与它同号的电荷。(与磁化类似。)当带电体被移开时,导体上的电荷将恢复原来不带电的状态。 静电产生过程 有了静电,便可能出现静电现象。静电现象包括许多大自然例子,像塑胶袋与手之间的吸引、似乎是自发性的谷仓爆炸、在制造过程中电子元件的损毁等等。静电现象是由点电荷彼此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产生的。库伦定律专门描述静电力的物理性质。在氢原子内,电子与质子彼此相互作用的静电力超大于万有引力,静电力的数量级大约是万有引力的数量级的39 倍! 2.310

发电机碳刷维护标准定稿版

发电机碳刷维护标准精 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发电机碳刷维护标准 一、巡视检查标准 1、检查碳刷是否接触良好无卡塞,在刷握内能自由活动,电刷在刷框内应有0.1~0.2mm 的间隙。 2、用直流钳形电流表和远红外测温仪,定期测量和掌握集电环表面无过热现象,滑环温度应不高于100℃,每个碳刷电流控制在20~100A,刷体温度控制在不大于80℃,连接线发热温度不超过75℃,重点检查无电流和室温,及时消除碳刷电流不平衡、卡阻等因素,保证碳刷在良好平衡状态工作。 3、经常检查刷辫是否完好,是否有脱辫现象,导线是否氧化及是否有烧断股线现象等,有无过热现象,如出现发黑或烧伤应更换。 4、检查碳刷边缘无破碎不能过短,剩1/3高度低于20mm应更换碳刷。 5、检查碳刷与铜辫的接触及励磁回路中各部螺丝是否松动,电刷软线连接完整接触牢固无接地现象。 6、检查刷握和刷架上有无积垢,每月一次定期用鼓风机吹扫,特别是绝缘件上的碳尘及灰尘,以避免降低励磁回路的绝缘电阻。 7、查出有破碎、研磨不良、压力不均匀、打火等现象应予以消除。 8、检查有无碳刷颤振的情形。碳刷松弛,机组振动等原因都将会引起碳刷颤振,此时必须将刷握拔出检查是否有损坏情形,查明颤振原因并消除。刷握最低点距离滑环3~4毫米,可以减小振动现象。

10、更换碳刷后,要加强对其监视缩短巡视时间,运行一天后按正常巡检时间执行。 二、碳刷调整、更换操作规则及注意事项 1、进行碳刷调整、清扫、刷握检查、碳刷更换等工作时,必须申请将“发电机一点接地”保护退出,并有总工程师同意签字。 2、进行碳刷更换调整时,应尽量降低发电机无功,减少励磁电流,必要时可转移部分负荷,以减少碳刷冒火。 3、进行碳刷调整时,应有专人监护,工作人员应穿绝缘鞋,工作服袖口应扣好,注意防止转动机械及异物飞出伤人,同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励磁回路发生短路和接地工器具不能相互传递。 4、调整、清扫碳刷及滑环时,要有两人进行,须有实践经验的人员进行,工作人员应站在绝缘垫上,逐个对碳刷进行调整,不得接触两极或一手接触碳刷一手接地,也不能两个人同时进行工作。 5、发现碳刷严重发热或火花较大时,严禁直接提起该碳刷,必须先从未冒火及发热不很严重的碳刷开始调整,待火花减小,碳刷烧红开始转暗后方可调整该碳刷。 6、每台发电机一次更换碳刷不应大于碳刷总数的20%(6块),同一组碳刷一次只允许更换一块,同一极碳刷一次不允许超过三块,每次间隔时间为1-2周,待磨合再逐步更换其余电刷,保证机组的正常运行。 7、若检查转子碳刷刷框、刷架及转子滑环表面炭末、灰尘较多时,应及时汇报部门,用干净的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如何检查处理直流电机换向恶化产生火花

换向火花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必须在众多的因素中,找到主要原因,才能排除故障,改善换向。检杏换向恶化原因的方法,通常称换向条件正常化检查和调整。是直流电机换向事故处理中最常用方法。其原理如下:一台直流电机在刚投入运行或过去运行中,换向一直是正常的,而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逐渐变坏或突然恶化,说明电机在换向恶化前,其滑动接触、电机结构和电机各部件工作情况是正常的。在电机运行过程中,某些部件的工作状态发生了改变,或周围环境发生变化,从而破坏了滑动接触,改变了正常的换向状态,而导致换向的恶化。如果对这些影响电机换向的囚素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使其能恢复原来的正常状态,则换向即能恢复正常。 换向正常化检查是直流电机寻找换向事故原因和排除故障的常用方法,它包括下面几个主要项目。 一、换向器片间电阻测量。 测量换向器片间电阻,能发现电枢绕组是否断线、开焊和匝间短路,升高片是否断裂以及是否存在换向器片间短路。片间电阻检查通常采用压降法,也可采用专用片间电阻测量仪。 二、换向器摆度测量。 当换向器变形或偏心时,在运行时将会使电刷跳动,滑动接触就不理想,超过一定数值后,将导致换向恶化。高速电机和多重路电枢绕组电机更为敏感。 三、电刷中性面的检查。 直流电机电刷中性线位置,一般应严格在主磁极几何中心线上,对于大型电机、可逆运行电机和高速电机尤其如此。因为当电刷偏离主机中性线时,换向将发生超前和延迟。纵轴电枢反应使电机的外特性发生变化,对可逆转电动机来说,两个转向下转速不同,而且外特性也不同,两个转向时换向强弱也不同。在电刷偏离中性位置较大时,由于换向元件进入主极磁通区,电机将产生空载火花。 四、极距、刷距和气隙的检查与调整。 直流电机各排电刷之间的距离,主极之间和换向极之间距离应力求相等。因为刷距和极距不等则会造成各排电刷下被短路元件在磁场中位置不一样,换向极磁场和换向元件电抗电势波形不重合,各个刷架下火花不等会使电机换向不正常。 1、刷距允许误差通常为士0.5mm,一般用铺纸等分法来检查和调整。方法如下:首先将电机上一排刷架电刷位置调整好,使这排电刷边缘正好与一个换向片边缘组合,然后在换向器表面铺一张纸,在一接缝处作好搭接标记后取下,将纸以极数进行等分,划好等分线后,再铺在换向器上,使调整好位置电刷的边缘正好压在一条等分线上,再将全部电刷落下,电刷边缘与等分线的距离就是刷距等分的误差,如将全部电刷按等分线调整,则可以纠正刷距误差。 2、极距检查与调整。极距允许误差为士0.75 mm。极距较准确的测量一般采用磁极靴上划中心线,再用游标卡尺和卡钳等进行测量,可以得到较精确的结果。当电机装配完后,电枢不能抽出的情况下,可以用卡钳测量极靴边缘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检查极距等分误差。 3、气隙检查与调整。直流电机主极和换向极气隙必须均等,如气隙不均,则各极下磁阻不等,在相同的励磁磁势下,磁流最不相等,在部分刷架下火花就

发电机碳刷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发电机碳刷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发电机中的碳刷,主要起着将电流分流给滑环为发电机的提供直流电源,完成交直流的转换,因此在发电机工作中,如果碳刷发生故障,则会对发电机发电工作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本文简单介绍碳刷故障的主要原因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碳刷接触面积小发生打火,主要原因为,更换新的碳刷时没有打磨,碳刷装的时候没有与滑环垂直。处理方法为减小负荷运行,使在低负荷下运行,让滑环与碳刷摩擦、自己配合;重新研磨碳刷,使碳刷与滑环接触良好,不产生间隙,与滑环接触最大面积为宜。 二,碳刷引线接触不好打火,主要原因为,碳刷引线过小,2碳刷后面的落实松动。处理方法为,检查碳刷引线是否紧固,紧固碳刷引线螺丝,更换新的碳刷。 三,碳刷压力不均匀,主要原因为,更换碳刷时没有对刷握的压紧卡簧检查,导致卡簧卡涩;卡簧没有对准碳刷的根部,导致在运行时碳刷受理只在一边。处理方法为,对于卡簧紧的碳刷需要调整或者更换卡簧,对于不受力的,给予调整或者更换。 四,滑环和电刷接触表面不清洁产生火花,主要原因为碳刷长时间磨的碳粉没有清扫,导致滑环的卫生不清洁,长时间磨损的碳粉与轴承油雾混合后形成难清扫的碳垢在滑环的接触面。处理方法为,使用白布与酒精清扫;使用纱布、水磨石碾磨滑环,使表面整洁。 五,碳刷在刷握中动作卡涩引起火花,主要原因为,更换碳刷时没有抽动碳刷,导致碳刷与刷握接触太紧,没有动作的间隙。处理方

法为之在刷握中动作灵活,能上下左右活动,无卡涩现象,调整间隙为四面存在0.1-0.2mm的间隙为佳; 六,滑环研磨不均匀,主要原因为变形,不圆或者不水平;机组振动、摆度过大。处理方法为,观察滑环是否存在变形,若变形则应该将滑环处理;若因为机组摆度与振动引起,则需要分析振动与摆度超标原因;滑环严重变形或者不圆造成碰撞碳刷落块则应该查找原因停机检查。 七,转子接地,主要原因为转子绝缘下降,导致转子接地,因为滑环与接触碳刷是转动与静止的关系,此次为薄弱环节,所以转子接地产生短路很容易放电,从而感觉是碳刷打火。处理方法为,校验保护装置,投入保护装置转子一点接地保护功能,当报警后引起注意,停机后使用摇表测量转子绝缘情况,并分段检查,查清原因后方可开机运行, 八,刷碳的比例与滑环不对打火,主要原因为碳刷的硬度太大,与运行的滑环不匹配。严重时碳刷成块的掉落。处理方法为咨询厂家滑环材质,针对滑环的硬度配置相应的碳刷。 发电机的碳刷长期使用后,就需要对其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更换,电力工作者们在实际的工作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每次故障发生及处理后,都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以便下次工作中用到。

过电压产生的危害及防止措施

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过电压产生的危害及防止措施 学生 指导教师 专业 层次 批次 学号 学习中心 工作单位 年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目录 摘要 (3) 前言 (4) 1过电压的基本概念 (4) 1.1过电压的定义 (4) 1.2过电压的分类 (4) 2过电压的危害 (5) 2.1雷击过电压的危害 (5) 2.2操作过电压的危害 (6) 2.3暂态过电压 (7) 3过电压的防止措施 (8) 3.1变电站倒闸操作 (8) 3.1.1切断空载线路过电压 (8) 3.1.2切断空载变压器的过电压 (9) 3.1.3电弧接地过电压 (10) 3.1.4铁磁谐振过电压 (11) 3.1.5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过电压 (11) 3.2雷电 (12) 4过电压保护设备及其保护原理、作用 (13) 4.1避雷器 (13) 4.2避雷针 (14) 4.3避雷线 (14) 4.4放电间隙 (15) 结束语 (15) 参考文献 (15)

电力系统过电压是危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主要因素之一,过电压一旦发生,往往造成电气设备损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过电压来自两个方面,一种是遭受雷击产生的外部过电压,另一种是操作和事故时引起的内部过电压,主要是操作过电压。过电压的数值与电力网和结构、系统容量及参数、中性点接地方式、断路器性能等有关。通常采用避雷器、避雷针、避雷线等方法限制外部过电压。而对于内部过电压,针对操作中产生过电压的形式可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如对于谐振过电压,可采用并联电阻或改变系统运行参数的方法加以限制,对于电弧接地过电压,则产用将系统中性点直接接地的方法等,以达到保证设备安全、系统安全、人员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过电压危害防止限制

夏米尔火花机操作指南

袖珍指南 143001382/E/06.2004ver.A

重要附注: 本袖珍指南仅适用于配有MARK VIXEY软件(X和Y相应于版本号)的ROBOFORM电火花成形加工机。

遥控器 (4) 人机界面 (5) PREP(准备)模式 (5) EXE(执行)模式 (5) INFO(信息)模式 (6) GRAPH(图形)模式 (6) 指令字 (7) PROFORM指令 (20) 控制功能 (20) 加工循环和基本操作 (20) 加工模式 (26) 工艺 (26) 辅助操作 (27) 用户参数 (30) 参数定义 (30) 测量循环 (31) 基准球 (31) 工具电极偏移量 (32) 外形找中 (33) 找角 (34) 内孔找中 (35) 内孔找中45° (35) 找边 (36) X向找中和Y向找中 (36) 加工参数 (37) 脉冲电源规准 (38) 效率优化 (40) 表面粗糙度 (41) 工艺 (44) 工艺表名称 (44) 铜/钢 (45) 石墨/钢 (48) 铜钨合金/钢 (51) 铜钨合金/硬质合金 (54) 英文字母索引 (59) 记事 (63)

1、紧急停止 2、手动模式 3、电极松开 4、停止当前动作 5、电极夹紧 6、激活/未激活模式的选择 (电碰触) 7、X轴正向运动 8、Y轴正向运动 9、Z轴正向运动 10、C轴正向运动 11、手动模式快速运动 12、手动模式中速运动 13、手动模式慢速运动 14、C轴负向运动 15、Z轴负向运动 16、Y轴负向运动 17、X轴负向运动 18、靠边测量方式 19、重设机床坐标系被测轴为0 20、中止模式下电极返回加工区 21、从加工区移开电数 遥控器举例

静电火花点燃灌装中的乙酸乙酯事故

静电火花点燃灌装中的乙酸乙酯事故 1、事故描述 2007年10月29日13时左右,位于美国艾奥瓦州得美因的巴顿溶剂公司化学品灌装厂发生了火灾和一系列的爆炸事故。最初的爆炸发生在约1m3手提式钢桶灌装乙酸乙酯(一种可燃溶剂)的过程之中,见图1。 一名操作人员将一个装料软管放置在手提式钢桶上部的装料口,并在软管上放置一个钢制重物来固定这个软管,在打开阀门开始灌装乙酸乙酯之后,这名操作人员开始进行其他作业。在这个手提式钢桶灌装期间,他听到了爆炸声,立即转身看见了这个钢桶笼罩在火焰之中,装料软管掉落在地上,正在排放乙酸乙酯。火焰迅速蔓延到木制框架的仓库,点燃了大量的可燃和易燃液体。 爆炸产生大量的烟雾,飞起的油桶和碎片,造成一名雇员和一名消防员受了轻伤,工厂附近人员撤离。仓库主结构被摧毁,巴顿溶剂公司的业务被迫中断。 美国化学安全委员会(CSB)发布这个案例研究强调:在处理可燃液体时,需要进行有效的连接和接地,并严格遵守防火规范。 2、乙酸乙酯的可燃性 美国防火协会(NFPA)30的标准—可燃液体规范表明,乙酸乙酯属于ⅠB级可燃液体。NFPA704—紧急反应时物质危险性确认的标准体系表明,乙酸乙酯具有较高的可燃危险性(等级3)。 CSB确认:在事故发生时,钢制灌装开口附近形成了一个可燃性蒸汽—空气的混合物。在桶体与灌装管上的金属部件之间(包括钢制配重)的静电放电(火花)可能点燃了这个蒸汽—空气的混合物。 3、连接和接地 当液体输送期间通过管道、阀门和过滤器时,静电就能够产生。合理的连接和接地能够确保静电不积累和放电。静电火花已经被确定能够点燃许多种可燃液体的蒸汽—空气混合物。 连接是一种导电连接的方法即通过导线或者直接接触的方式连接到导电体(例如,从输液管到钢制罐的连接),平衡它们各自的电势,防止火花产生。 接地是连接一个导电物体(例如,储罐、包装桶)到大地,将积累的电荷向大地消散,将雷电或静电引入大地,使之远离人员和设备(见图2)

电气试题题库.doc

1、发电机定子冷却水导电率不应大于 9.9 μs/m。 2、电动机在运行中,从系统吸收无功功率,其作用是建立磁场进行能量交换。 3、油浸风冷变压器上层油温一般不宜超过95度。 4、写出R、L、C串联电路中阻抗的关系式:Z= 2 2) ( C L X X R- + 。 5、电容器在直流稳态电路中相当于(开路)。 6、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严禁(短路)运行。 7、三相五柱式电压互感器二次辅助绕组开口三角处反映的是(三相不对称)时的零序电压。 8、SF6断路器中的SF6气体的作用是(灭弧)和绝缘。 9、一台发电机,发出有功功率为80MW,无功功率为60Mvar,则其所发的视在功率为( 100 )MVA。 10、发电机三相定子绕组,一般采用星形连接,这主要是为了消除(三次谐波)。 11、照明负荷采用的是(三相四线制)接线。 12、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严禁(开路运行)运行。 13、过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按躲过(最大负荷电流)来整定。 14、变压器的并列运行应满足(变比相同)、(接线组别相同)、(百分阻抗相等)三个条件。 15、电压互感器所承受的电压不得超过其额度电压的( 10% )。 16、发电机带纯电阻性负荷运行时,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等于( 0o)。 17、发电机的同步转速n与发电机的磁极对数成(反比)关系。 18、可控硅整流器的输出直流电压的高低是由控制角α决定的,控制角越(小),导通角越(大),输出的直流电压越高。 19、发电机氢气纯度应≥96%,含氧量不超过 2% 。 20、对手车柜每次推入柜内之前,必须检查开关设备的位置,杜绝推入手车。 21、电压互感器的二次额电压为 100 V。 22、在纯电容电路中,电流超前电压90°。 23、发电机并列的方法有准同期和自同期。 24、6KV电气设备不停电的安全距离0.6米。 25、对继电保护基本要求快速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 26、主变压器在投停前都必须合上中性点刀闸,主要是防止过电压损坏变压器。 27、电气设备检修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有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设围栏。 28、《二十五项反措要求》防误闭锁装置不能随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闭锁装置时,要经本

换向火花产生的原因

换向火花产生的原因 换向火花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必须在众多的因素中,找到主要原因,方能排除故障,改善换向。检查换向恶化原因的方法,通常称换向条件正常化检查和调整,是直流电机换向事故处理中最常用方法,其原理如下。一台直流电机在刚投入运行或过去运行中,换向一直是正常的,而在以后的运行过程中,逐渐变坏或突然恶化,说明电机在换向恶化前,其滑动接触、电机结构和电机各部件工作情况是正常的。 在电机运行过程中,某些部件的工作状态发生了改变,或周围环境发生变化,从而破坏了滑动接触,改变了正常的换向状态,而导致换向的恶化。如果对这些影响电机换向的因素进行全面检查和调整,使其能恢复原来的正常状态,则换向即能恢复正常。换向正常化检查是直流电机寻找换向事故原因和排除故障的常用方法,它包括如下主要项目: a.换向器片间电阻测量。测量换向器片间电阻,能发现电枢绕组是否断线、开焊和匝间短路,升高片是否断裂以及是否存在换向器片间短路。片间电阻检查通常采用压降法,也可采用专用片间电阻测量仪。 b.换向器摆度测量。当换向器变形或偏心时,在运行时将会使电刷跳动,滑动接触就不理想,超过一定数值后,将导致换向恶化。高速电机和多重路电枢绕组电机更为敏感。 c.电刷中性面的检查,直流电机电刷中性线位置,一般应严格在主磁极几何中心线上,对于大型电机,可逆运行电机和高速电机尤其如此。因为当电刷偏离主机中性线时,换向将发生超前和延迟。纵轴电枢反应使电机的外特性发生变化,对可逆转电动机来说,两个转向下转速不同而且外特性也不同,两个转向时换向强弱也不同。在电刷偏离中性位置较大时,由于换向元件进入主极磁通区,电机将产生空载火花。 d.极距、刷距和气隙的检查与调整。直流电机各排电刷之间的距离,主极之间和换向极之间距离应力求相等。因为刷距和极距不等则会造成各排电刷下被短路元件在磁场中位置不一样,换向极磁场和换向元件电抗电势波形不重合,各个刷架下火花不等会使电机换向不正常。 (1)刷距允许误差通常为±0.5mm,一般用铺纸等分法来检查和调整。方法如下:首先将电机上一排刷架电刷位置调整好,使这排电刷边缘正好与一个换向片边缘重合,然后在换向器表面铺一张纸,在接缝处作好搭接标记后取下,将纸以极数进行等分;划好等分线后,再铺在换向器上,使调整好位置电刷的边缘正好压在一条等分线上,再将全部电刷落下,电刷边缘与等分线的距离就是刷距等分的误差,如将全部电刷按等分线调整,则可以纠正刷距误差。 (2)极距检查与调整。极距允许误差为±0.75mm。极距较准确的测量一般采用磁极靴上划中心线,再用游标卡尺和卡钳等进行测量,可以得到较精确的结果。当电机装配完后,电枢不能抽出的情况下,可以用卡钳测量极靴边缘之间的距离,也可以检查极距等分误差。 (3)气隙检查与调整。直流电机主极和换向极气隙必须均等,如气隙不均,则各极下磁阻不等,在相同励磁磁热下,磁流量不相等,在部分刷架下火花就会较大。同时,由于主极下磁通量不等,还将出现电枢绕组内环流和单边磁拉力。直流电动机主极和换向极的允许偏差均为±5%。气隙检查通常用普通塞尺和专用固定斜度塞尺进行测量,当气隙超过规定公差时,可将主极或换向极固定螺钉松开,依*调节极顶磁性垫片来调整气隙,以符合规定公差。 e.电刷和刷握工作性能检查 (1)弹簧压力的调整。直流电机电刷单位压力,一般规定在1.6~2.4N/cm2,并且要求全部电刷压力差不超过±10%。电刷压力也是保证正常换向的重要条件。电刷压力过小,会造成电刷跳动和接触压降不稳定;压力大,接触压降减小;但压力过大,则可能造成电刷机械磨损增加,换向器温升增高。 (2)刷握间隙检查。电刷与刷握的间隙应符合一定公差,间隙过大,电刷在刷握内晃动,影响接触的稳定,有时还产生“啃边”现象;但间隙过小时,影响电刷在刷握内的自由滑动,甚至被“卡死”。(3)刷握离换向器表面距离的检查。刷握离换向器表面距离应保持在(2.5±0.5)mm范围内。刷握离换向器表面距离与电刷保持稳定、防止电刷振动有很大关系。双斜刷握与换向器表面的距离,还影响电刷宽度,当距离过大时,电刷还将产生“顶角”,影响工作。刷握距离可用厚度为2mm和3mm的绝缘板条进行检查,当距离超过允许值时,可用2.5mm厚绝缘板垫在刷握下,作为调整基准进行调整。(4)电刷材质和镜面检查。电刷是构成滑动接触的主要部件,电刷材质和工作状态不正常,将影响滑动接触,或造成换向恶化。一般说,不同型号的电刷,最好不要混用。电刷镜面在换向正常时是平滑光亮的。换向火花较大时,就会出现雾状和灼痕。当电刷中含有碳化硅和金钢砂等杂质时,镜面

整机静电放电抗扰度(ESD)试验评价方法

整机静电放电抗扰度(ESD) 试验评价方法

整机静电放电抗扰度(ESD)试验评价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家用空调器、商用空调器、除湿机产品的整机、遥控器的电磁兼容(EMC)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美的家用空调国内事业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343.2-1999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抗扰度——产品类标准 GB/T 4365-2003 电磁兼容术语 GB/T 17626.2-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EUT equipment under test 受试设备。 3.2 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相互靠近或直接接触引起的电荷转移。 3.3 耦合板coupling plane 一块金属片或金属板,对其放电用来模拟对受试设备附近物体的放电。 HCP:水平耦合板;VCP:垂直耦合板。 3.4 直接放电direct application 直接对受试设备实施放电。 3.5 间接放电indirect application

在与受试线路没有任何电连接的情况下,以共模形式将干扰信号耦合到受试线路的、具有规定尺寸和特性的一种装置。 3.6 接地(参考)平面ground (reference) plane 一块导电平面,其电位用作公共参考电位。 3.7 接触放电contact discharge method 试验发生器的电极保持与受试设备的接触并由发生器内的放电开关激励放电的一种试验方法。3.8 空气放电air discharge method 将试验发生器的充电电极靠近受试设备并由火花对受试设备激励放电的一种方法。 3.9 端口port 受试设备和外部电磁环境的特殊接口。 4 分类与命名 4.1 测试主机 电源:230V与115V 50/60Hz 额定电流:单相32A / 3相32A 4.2 静电放电试验枪 电极头:可变换 正负极性:可变换 5 要求 5.1 功率测试范围 通用 5.2 仪器要求 输出电压: 接触放电8KV;空气放电15KV; 放电电阻: 330Ω±10%; 放电电阻: 50MΩ--100 MΩ之间; 输出电压示值允许偏差:±5% ; 保持时间:至少为5s;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气候条件:

提高发电机电刷运行的可靠性——发电机电刷使用经验介绍

提高发电机电刷运行的可靠性——发电机电刷使用经验介绍 发表时间:2019-04-01T15:06:07.7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作者:朱理贵 [导读] 摘要:电刷作为动电传输的机构在电机上有着广泛的运用。它是与运动部件作滑动接触而形成电连接,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件。 (大唐陈村水力发电厂安徽泾县 242500) 摘要:电刷作为动电传输的机构在电机上有着广泛的运用。它是与运动部件作滑动接触而形成电连接,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其运行的好坏对保证电机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发电单位包括我厂就曾经受到滑环和电刷问题的困扰,严重时往往造成非计划停机事件。提高电刷运行的可靠性是电机专业人员共同的期望。网络甚至教科书总结的方法,大多人云亦云,水平良莠不齐,有些甚至存在误区。本文结合我厂的解决电刷问题的实际情况的成功案例,对电刷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探讨对策。 关键词:电刷磨损;电刷环火;单位电流密度;线速度;氧化膜 0 引言 电刷作为动电传输的机构在各种电机中中有着广泛的运用。它是将静止部件与转动部件作滑动接触而形成动电连接的一种导电部件。电刷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件,用于换向器或滑环上,作为导入导出电流的滑动接触体,几乎所有的直流电机以及换向式电机都使用电刷传输电能,是构成电机励磁回路的不可或缺的部件。其导电、导热以及润滑性能、机械强度和抑制换向性火花性能的好坏对保证发电机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许多发电单位包括我厂就曾经受到电刷问题的困扰——其中最主要的是:①电刷打火甚至环火,②滑环温度高,③电刷磨损快,④滑环磨损,⑤严重时往往造成非计划停机事件。2012年5月,广东某电厂600MW发电机组,就因为电刷环火导致机组不能正常运行。因此,提高电刷运行的可靠性是电机专业人员共同的愿望,也是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共同的期望。可以说,电刷运行的可靠性对电机的稳定运行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本文结合我厂及对外承担的水轮发电机的运维检修工作中电刷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具有实际意义。 1 我厂及所辖发电机及电刷概况 笔者所在的陈村水力发电厂是肇始于1970年,有着近50年运行经验的老厂,见证了我国电力发展的辉煌。使用过多种型号的电刷,也遇到过多种电刷故障,曾经在一段时间内故障频发,严重时为了避免造成机组非停机事件,只好降低出力运行。通过多方咨询,查找解决方法,但收效甚微。这些方法,良莠不齐,有些甚至存在谬误。经过我厂技术人员的不断探索,电刷问题逐一得到解决,积累了有益的经验。现就我厂两次成功的滑环和电刷改造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对故障原因进行梳理总结,查找提高电刷运行的直接因素。 我厂有立式水轮发电机7台,现有50MW的发电机3台(1970年投运)、30MW的发电机1台(2004年投运),18MW的发电机2台(1976年投运);还有620KW以下的卧式水轮发电机5台(1996年-1999年投运)。立式机组使用电刷从最初的国产DS72、DS04、 DS52,现在使用D172和D104型电刷,制造厂有上海摩根、新光等厂家,卧式小机组使用J102型电刷先后采用过上海南洋电碳、温州三林电碳的产品,现使用天津一厂家的产品。 同时我们对外承接了江苏沙河电站及浙江溪口电站各2台50MW的抽水蓄能电站的检修工作,该机组为阿尔斯通机组,电刷为罗兰EG34A/PPF。还承担了国网宁国港口湾电站2台30MW的发电机组运维工作,机组为东方电机厂的产品,电刷为国产D252型。 2 电刷使用情况介绍 2.1 滑环温度高 我厂50MW发电机为东电制造,型号TS920/115-44,额定转速136.4 rpm,额定励磁电流1188 A,实际运行电流为800A,截止03年3台机组全部改成静止励磁,并将原来的旋转励磁机改成3000KW的副发电机,主副机都采用D172-25*32*60型电刷,主机单极20只,副发电机励磁电流300A,单极电刷5只。滑环直径为0.8米,滑环室直径1.2米。主副发电机滑环都集中在一个滑环室,直接处于副发电机上方,因副发电机运行,将滑环室温度提高至45℃左右。改造后夏天滑环温度最高达到128℃,不降负荷,温度会继续上升。改造后连续运行3年,滑环依然不能产生氧化膜,滑环表面非常粗糙,经常出现滑环火花甚至环火的情况,为了降低滑环运行温度,减小火花,我们先后采用以下措施: 1)研磨滑环和电刷,增加接触面,改善接触性能,收效不大。每次处理后,一星期甚至2-3天,滑环就开始打火。 2)学习铜陵桂家湖发电厂的方法,以前铜陵桂家湖发电厂125MW的发电机,滑环在运行中温度曾经高达260℃,该厂曾经在滑环表面涂凡士林进行润滑。我们研磨滑环后在滑环表面涂凡士林,增加润滑,结果滑环温度在开机后直线提升。这种方法可能是错误的,或者我们操作方法不当,没有明显的效果。 3)打开滑环室的窗罩,甚至在滑环室上方安装散热风扇,以降低温度,也只能将滑环温度控制在90℃左右,没有获得满意的效果。 4)更换电刷的型号,将新光D172型改成摩根NCC634型,规格不变,摩根NCC634比D172在同样的工况时,运行温度要高10℃左右。 5)与东电协商,重新设计滑环,滑环直径增大至1米,电刷数由20只增加至27只,滑环室直径改成1.6米,在滑环的支撑板上增加径向散热风扇(角铁挡块),加速空气流通。改造后滑环温度下降明显,在最炎热的天气,滑环最高温度也没有超过85℃。将电刷室风罩打开,滑环温度降至最高70度左右。一年后滑环表面产生了光滑的氧化膜。这次改造是成功的。 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凡士林只会增加摩擦阻力。参考沙河电站的阿尔斯通抽水蓄能机组,50MW,10对极,300转,电刷为罗兰EG34A/PPF,规格:20*32*60,每个刷握里面两个电刷,其中一个以润滑为主,另一个以导电为主。要对滑环进行润滑,也需要借助电刷来完成。 2)降低滑环的运行温度取决于散热空间和空气流通,在散热空间狭小、热空气不流通时,强风也没有什么散热效果。 3)NCC634电流密度为12A每平方厘米,国产D172电流密度为12A每平方厘米,NCC634性能更软,摩擦阻力更大。 4)有效的氧化膜对电刷的运行非常有利。但氧化膜只在70℃左右形成,散热不良时,光滑的滑环接触面也现成不了氧化膜。温度过高时,滑环表面的电腐蚀将非常严重。 5)线速度对电刷的温度影响不大,此次将电刷的线速度提升了1.25倍,滑环温度没有明显上升。(网络上有许多论文中罗列认为,滑环线速度越大,滑环也越容易发热。从我们的改造的情况来看,没有根据) 6)不同牌号的电刷不能混用(有许多论文中总结认为:不同牌号、不同厂家的电刷在同一台发电机上运行。因为电刷的参数特性不

电气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如下哪种标示牌?(C ) A."在此工作” B.“止步,高压危险” C.“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2、触电事故中,绝大部分是( A )导致人身伤亡的。A.人体接受电流遭到电击 B.烧伤 C.电休克 3、静电电压最高可达 ( A ) ,可现场放电,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火灾。 A.50伏 B.数万伏 C 220伏 4、漏电保护器的使用是防止 (A ) 。 A.触电事故 B.电压波动 C.电荷超负荷 5、金属梯子不适于以下什么工作场所?( A ) A.有触电机会的工作场所 B.坑穴或密闭场所 C.高空作业 6、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下列注意事项哪个正确?( B) A.使用万能插座 B.使用漏电保护器 C.身体或衣服潮湿 7、使用电气设备时,由于维护不及时,当 ( A )进入时,可导致短路事故。A.导电粉尘或纤维 B.强光辐射 C.热气 8、检修电动机时。下列哪种行为错误? ( C ) A.先实施停电安全措施,再在电动机及其附属装置的回路上进行检修工作。 B.检修工作终结,需通电实验电动机及其启动装置时,先让工作人员撤离现场,再送电试运转。 C.在运行的电动机的接地线上进行检修工作。 9、下列有关使用漏电保护器的说法,哪种正确?( A ) A.漏电保护器既可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还可用来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对地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 B.漏电保护器安装点以后的线路不可对地绝缘。 C.漏电保护器在日常使用中不可在通电状态下按动实验按钮来检验其是否灵敏可靠。 10、如果工作场所潮湿,为避免触电,使用手持电动工具的人应 ( B ) 。

电火花机床厂家【大全】

电火花机床厂家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数控电火花机厂家的品牌有哪些,国内和国外的,工厂正在使用的哪些火花机机床厂家的产品呢?以及满意度如何?阿奇夏米尔、沙迪克、牧野、三菱、群基、台一、倍速特、汉霸、宝玛数控等。 电火花机厂家_苏州中航长风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中航长风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航空工业苏州长风有限责任公司(171)民品公司改制后原职工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地处中国江南历史文化名城苏州。主要从事电火花数控线切割机,电火花成型机、电火花高速穿孔机的制造。中航长风牌线切割机床是拥有广大用户。企业已通过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投放市场的产品有电火花数控线切割,中走丝线切割,电火花穿孔机,电火花小孔机,电火花成型机,电化学去毛刺机,电解去毛刺,取断丝锥机等。 电火花机厂家_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 公司前身是1987年创始于北京中关村的北京新火花集团公司,2000年在苏州更名成立,注册资本1800万元。是国内早从事特种加工设备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科技企业,江苏省新技术企业。公司内设有“苏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苏州新火花特种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企业硕士培养基地。分别承担过国家、省市、地方等二十多项科研及产业化项目。现有管理研发、生

产两处基地。 公司是中国特种加工学会常务理事单位,特种加工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公司董事长高坚强先生是江苏省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苏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长,苏州市吴中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理事长,苏州市吴中区机电行业商会会长。 “立足科技,追求卓越”是新火花公司经营宗旨。公司拥有二十多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5项(已授权14件、受理1件),软件著作权7项。全面覆盖了从机床整机结构、控制系统硬件以及数控软件等所有核心以及关键技术。 电火花机厂家_上海亿光机电有限公司 上海亿光机电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加工数控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企业。公司地处上海浦东康桥工业区,占地面积十余亩,公司经过近二十年的研发,产品已迈进多元化,主营以下系列产品:DK77系列电火花数控线切割、电火花成型机、电火花高速穿孔机、控制器系列、立式加工中心系列. 电火花机厂家_江苏冬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江苏冬庆数控机床有限公司始创于1958年,占地面积40000平方米,厂房面积30000平方米;资产6000余万元,拥有加工中心,大型精密磨床,大型导轨磨床,龙门铣床等精密机加工设备2000多台套及大型铸造车间,具有检测中心和完备的检测手段及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现有员工600余名,拥有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专业从事产品开发设计,产品的生产制造,质量控制. 年产数控机床2000余台。产品主要有DK7725-DK77100七大

直流电机火花等级、电刷

绝缘等级: 电机的绝缘等级就是绝缘材料耐温能力高低等级。 目前国内常用的绝缘等级为B、F、H级,耐热温度分别为130℃、155℃、180℃, 当电机长期处于最高允许温度之下时绝缘材料一般有15-20年寿命。 换向 电机的换向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和电化学过程,换向火花是直流电机换向不良的最明显的标志,轻微的火花不会对电机运行造成危害,但有害火花会破坏电刷和换向器的滑动接触,烧伤电刷镜面和氧化膜,使两者磨损剧增,造成换向恶性循环,构成对直流电机运行的威胁。 换向火花在实际是电刷和换向片脱离接触时换向元件中释放的电磁能量,根据换向火花的危害程度划分了换向火花的等级标准。 在日常应用中用两种方法来判别:1.火花特征 2.火花对换向器表面和电刷的损害程度 电机火花的允许等级:空载带额度换向火花不大于11/2级 最大过载时换向火花不大于2级 11/2级火花是无害火花,允许长期连续运行 2级火花是有害火花,只允许过载时出现 换向火花产生的因素很多,可归结为: 1.电磁原因---换向元件内的电抗电势和换向电势的合成不等于零,使 元件内的电磁能以火花的形式释放 2.机械原因---换向器工作面的状态不良,主要表现为:换向器凸片和 变形、电枢平衡不好、运行时振动、片间云母凸出、电刷材质及压

力不合适、电刷刷握间隙不合适、电刷刷握工作不良等 3.电机负载和周围环境---电机过载、冲击性负载、电流变化率过高、 湿度太低、有害气体、含尘量过高将造成氧化膜平衡破坏,无法保持正常的滑动接触而产生火花。 火花等级分类

电刷(导电滑动接触体)

D1---- 石墨基电化石墨电刷 D2----- 焦碳基电化石墨电刷 D3----- 焦碳基电化石墨电刷 M、N 表示浸有各类有机浸渍剂的符号 B------- 变型符号 接触压降一般:2—3.5V;摩擦系数:0.25;50小时磨损量:0.15mm;单位压力:200-400 g/cm;电流密度:10-12 A/cm 电刷常见故障

电火花的产生及有效预防

电火花的产生及有效预防 静电火花如何形成? 静电放电能否产生火花取决于放电能量的大小,不是取决于静电聚积到多少千伏。而放电能量的大小又取决于导体间的电位差及导体音质等效电容,导体间的放电能量计算公式如下: W=CV2 式中:W—放电能量,J; C—导体间的等效电容,F; V—导体间的电位差(平时说的电压),V。 从上式可以明确看出,静电放电产生火花不能仅以电位差而论,在等效电容不确定的情况下,也无法确定静电聚积到多少千伏就会产生火花。 对于能产生火花的最小放电能量值,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数据。但是,下列数据对实际工作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1.在感应电晕单次脉冲放电能量小于20µJ的情况下,有时就可产生声光,引燃能力甚小; 2.能产生中等引燃能力的放电能量一般不超过4mJ; 3.在相距较近的带电金属导体间的火花放电,由于释放能量比较集中,引燃能力很强; 4.当导体电极间的电位差低于1.5kV时,将不会因静电放电使最小点燃能量大于或等于0.25mJ的烷烃类石油蒸气引

燃; 5.在接地针尖等局部空间发生的感应电晕不会引燃最小点燃能量大于0.2mJ的可燃气; 6.轻质油品装油时,油面电位应低于12kV。 怎样有效预防?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90)、《化工企业静电安全检查规程》(HG/T23003-92)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已做了较为规范完善的规定,这些标准在我们今年编辑出版的《化工安全实用工作手册》中都已收录。考虑到您可能尚未购买,现将化工企业如何预防静电产生的危害简要回答如下: 1.所有金属装置、设备、管道、贮罐等都必须按标准进行接地。不允许有与地相绝缘的金属设备或金属零部件。亚导体或非导体应作间接接地,或采用静电屏蔽方法,屏蔽体必须可靠接地。 (1)各生产装置系统《或装置单元》的总泄漏电阻都应在1×106Ω以下,各专设的静电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Ω; (2)金属设备与设备之间、管道与管道之间,如用金属法兰连接时,可不另接跨接线,但必须有2个以上的螺栓连接;其总泄漏电阻都必须在1×106Ω以下; (3)平时不能接地的汽车槽车和槽船在装卸易燃液体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