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语文必考古文

大学语文必考古文

《道德经·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种树郭橐驼传》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传其事以为官戒。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尔一作:尓)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

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短歌行(其一)》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杜陵叟》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馀。三月无雨旱风起,

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卖地纳官租,

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十家租税九家毕,

虚受吾君蠲免恩。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杆处,正恁凝愁!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一壁厢纳草也根,一边又要差夫,索应付。又言是车驾,都说是銮舆,今日还乡故。王乡老执定瓦台盘,赵忙郎抱着酒胡芦。新刷来的头巾,恰糨来的绸衫,畅好是妆幺大户。

〔耍孩儿〕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妇,胡踢蹬吹笛擂鼓。见一彪人马到庄门,匹头里几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阑套住个迎霜兔,一面旗红曲连打着个毕月乌。一面旗鸡学舞,一面旗狗生双翅,一面旗蛇缠葫芦。

〔五煞〕红漆了叉,银铮了斧,甜瓜苦瓜黄金镀,明晃晃马镫枪尖上挑,白雪雪鹅毛扇上铺。这些个乔人物,拿着些不曾见的器仗,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

〔四煞〕辕条上都是马,套顶上不见驴,黄罗伞柄天生曲,车前八个天曹判,车后若干递送夫。更几个多娇女,一般穿着,一样妆梳。

〔三煞〕那大汉下的车,众人施礼数,那大汉觑得人如无物。众乡老展脚舒腰拜,那大汉挪身着手扶。猛可里抬头觑,觑多时认得,险气破我胸脯。

〔二煞〕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杯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秆,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突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尾〕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扯住41,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越调·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登楼赋》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别赋》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宋兮千里。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风兮暂起。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风萧萧而异响,云漫漫而奇色。舟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掩金觞而谁御,横玉柱而沾轼。居人愁卧,怳若有亡。日下壁而沉彩,月上轩而飞光。见红兰之受露,望青楸之离霜。巡层楹而空掩,抚锦幕而虚凉。知离梦之踯躅,意别魂之飞扬。

故别虽一绪,事乃万族。至若龙马银鞍,朱轩绣轴,帐饮东都,送客金谷。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珠与玉兮艳暮秋,罗与绮兮娇上春。惊驷马之仰秣,耸渊鱼之赤鳞。造分手而衔涕,感寂寞而伤神。

乃有剑客惭恩,少年报士,韩国赵厕,吴宫燕市。割慈忍爱,离邦去里,沥泣共诀,抆血相视。驱征马而不顾,见行尘之时起。方衔感于一剑,非买价于泉里。金石震而色变,骨肉悲而心死。

或乃边郡未和,负羽从军。辽水无极,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日出天而耀景,露下地而腾文。镜朱尘之照烂,袭青气之烟煴,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沾罗裙。

至如一赴绝国,讵相见期?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左右兮魄动,亲朋兮泪滋。

可班荆兮憎恨,惟樽酒兮叙悲。值秋雁兮飞日,当白露兮下时,怨复怨兮远山曲,去复去兮长河湄。

又若君居淄右,妾家河阳,同琼珮之晨照,共金炉之夕香。君结绶兮千里,惜瑶草之徒芳。惭幽闺之琴瑟,晦高台之流黄。春宫閟此青苔色,秋帐含兹明月光,夏簟清兮昼不暮,冬釭凝兮夜何长!织锦曲兮泣已尽,回文诗兮影独伤。

傥有华阴上士,服食还仙。术既妙而犹学,道已寂而未传。守丹灶而不顾,炼金鼎而方坚。驾鹤上汉,骖鸾腾天。暂游万里,少别千年。惟世间兮重别,谢主人兮依然。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是以别方不定,别理千名,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骇,心折骨惊,虽渊、云之墨妙,严、乐之笔精,金闺之诸彦,兰台之群英,赋有凌云之称,辨有雕龙之声,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着乎?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大学语文文言文

原文: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wù)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guó)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zhài)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翻译: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个妻子,名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庄公出生时难产,武姜受到惊吓,因此给他取名叫“寤生”,所以很厌恶他。武姜偏爱共叔段,想立共叔段为世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都不答应。到庄公即位的时候,武姜就替共叔段请求分封到制邑去。庄公说:“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从前虢叔就死在那里,若是封给其它城邑,我都可以照吩咐办。”武姜便请求封给太叔京邑,庄公答应了,让他住在那里,称他为京城太叔。大夫祭仲说:“分封的都城如果城墙超过三百方丈长,会成为国家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国内最大的城邑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过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过它的九分之一。现在,京邑的城墙不合法度,不符合法制,您的利益会受到损害。”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如何躲开这种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处置,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一滋长蔓延就难办了。蔓延开来的野草还很难铲除干净,何况是您那受到宠爱的弟弟呢?”庄公说:“多做不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己垮台,你姑且等待。”过了不久,太叔段使原来属于郑国的西边和北边的边邑既属于郑,又归为自己,成两属之地。公子吕说:“国家不能有两个国君,现在您打算怎么办?您如果打算把郑国交给太叔,那么我请求去服侍他;如果不给,那么就请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们产生疑虑。”庄公说:“不用管他,他自己会遭到灾祸的。”太叔又把两处地方改为自己统辖的地方,一直扩展到廪延。

大学语文文言文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黄河北岸的地方遇到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同时把黄河以东地方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的地方。黄河以东的地方遇到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允许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咚咚地敲着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开始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如果凭借跑了五十步的士兵,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那么怎么样?” 惠王说:“不可以。他只不过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既然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细密的渔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季节,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了。”五亩住宅的场地,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不耽误它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那么,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诸侯贵族家)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 秋水 秋天的洪水随着季节涨起来了,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水流巨大,两岸的水边、洲岛之间,不能辨别牛马。于是乎黄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以为天下的美景全集中在自己这里了。顺着流水往东走,到了渤海,脸朝东望去,看不到水边。于是乎河伯才收起(改变)了欣喜的脸色,抬头看着渤海神若叹息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呀。并且我曾经听到有人小看孔仲尼的见闻、轻视伯夷的义行,开始我还不相信;如今我看见您的大海难以穷尽,我如果不到您的面前来,那就危险了,我会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讥笑。” 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象梯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数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千;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象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象你刚才自我夸耀河水之多一样吗?”

大学语文期末古文翻译汇总

《世说新语●任诞》 陈留郡阮籍、谯国嵇康、河内郡山涛,这三个人年纪都相仿,嵇康的年纪比他们稍为小些。参与他们聚会的人还有:沛国刘伶、陈留郡阮咸、河内郡向秀、琅邪郡王戎。七个人经常在竹林之下聚会,毫无顾忌地开怀畅饮,所以世人叫他们做竹林七贤。 刘伶患酒病,口渴得厉害,就向妻子要酒喝。妻子把酒倒掉,把装酒的家什也毁了,哭着劝告他说:“您喝得太过分了,这不是保养身体的办法,一定要把酒戒掉!”刘伶说:“很好。不过我自己不能戒掉,只有在鬼神面前祷告发誓才能戒掉啊。你该赶快准备酒肉。”他妻子说:“遵命。”于是把酒肉供在神前,请刘伶祷告、发誓。刘伶跪着祷告说:“天生我刘伶,靠喝酒出名;一喝就十斗,五斗除酒病。妇人家的话,千万不要听。”[病酒:饮酒沉醉,醒后困乏如病,叫病酒。病酒要用饮酒来解除,这就是下文说的解酲。]说完就拿过酒肉吃喝,一会儿就又喝得醉醺醺地倒下了。 刘公荣和别人喝酒时,会和不同身分、地位的人在一起,杂乱不纯,有人因此指责他。他回答说:“胜过公荣的人,我不能不和他一起喝;不如公荣的人,我也不能不和他一起喝;和公荣同类的人,更不能不和他一起喝。”所以他整天都和别人共饮而醉倒。 步兵校尉的职位空出来了,步兵厨中储存着几百斛酒,阮籍就请求调去做步兵校尉。 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做我的房子,把屋子当做我的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 阮籍的嫂子有一次回娘家,阮籍去看她,给她道别,有人责怪阮籍。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们这类人制订的吗?” 阮籍邻居的主妇,容貌漂亮,在酒垆旁卖酒。阮籍和安丰侯王戎常常到这家主妇那里买酒喝,阮籍喝醉了,就睡在那位主妇身旁。那家的丈夫起初特别怀疑阮籍,探察他的行为,发现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别的意图。 王子猷曾经暂时借住别人的空房,随即叫家人种竹子。有人问他:“暂时住一下,何必这样麻烦!”王子猷吹口哨并吟唱了好一会,才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 [啸:撮口作声,打口哨。所谓啸,乃是古人的一种特殊习尚。“咏啸”即在发啸之时,间以吟诗。] 王子猷住在山阴县。有一夜下大雪,他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叫家人拿酒来喝。眺望四方,一片皎洁,于是起身徘徊,朗诵左思的《招隐》诗。忽然想起戴家道,当时戴安道住在剡县,他立即连夜坐小船到戴家去。船行了一夜才到,到了戴家门口,没有进去,就原路返回。别人问他什么原因,王子猷说:“我本是

专升本语文必背60篇

专升本语文必背60篇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更多的人选择通过专升本来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提升自身的学历水平。而对于专升本考生而言,语文是必不可少的一门科目。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专升本语文必背的60篇材料,以引导大家更好地复习备考。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60篇材料的分类。它们分别包括: 1. 古诗词 2. 现代诗歌 3. 文言文 4. 现代散文 5. 古文经典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一类材料的背诵重点。 一、古诗词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风格而备受人们喜爱。下面是必背的18篇古诗词: 1.《静夜思》 2.《登高》

3.《春思》 4.《长恨歌》 5.《临江仙》 6.《梅花》 7.《相思》 8.《锦瑟》 9.《池上》 10.《破阵子》 11.《卜算子》 12.《夜泊牛渚怀古》 13.《赋得古原草送别》 14.《浪淘沙·北戴河》 15.《赋得七律·长征》 16.《游园不值》 17.《行行重行行》 18.《赋得古莲》 二、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是20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文学形式,既传承了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代社会的思想和生活方式。以下是必背的13篇现代诗歌: 1.《黄鹤楼》 2.《桃花源记》 3.《江雪》 4.《登高望远》 5.《将进酒》 6.《沁园春·雪》 7.《世事洞明》 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9.《锄禾》 10.《北京的冬天》 11.《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2.《心上人》 13.《乡愁》 三、文言文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满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以下是必背的14篇文言文: 1.《论语》 2.《大学》 3.《中庸》 4.《道德经》 5.《史记》 6.《资治通鉴》 7.《离骚》 8.《庄子》 9.《易经》 10.《孟子》 11.《礼记》 12.《周易》 13.《书经》 14.《诗经》 四、现代散文

大学语文

翻译 一、樊迟仲弓问仁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不怨恨什么;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不怨恨什么。 2、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把正直的人提拔出来,使他们的地位在邪恶的人之上,这就能使邪恶的人正直起来。 3、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 二、齐桓晋文之事 1、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 2、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 3、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三、冯谖客孟尝君 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于是冯谖坐着车子,举起宝剑去拜访他的朋友,并且说道:“孟尝君把我当客人一样哩!”2、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 他立即派人请冯谖来相见,当面赔礼道:“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

大学语文必考古文

《道德经·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种树郭橐驼传》

大学语文必背篇目

大学语文必背篇目 《大学语文必背篇目》 一、《红楼梦》 《红楼梦》是一部由清代作家曹雪芹所写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古 代小说中的经典之作。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 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众多人物为主线,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荣华富贵、爱恨情仇、生死离别等多种人生境遇,通过对贾宝玉等人的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家族的衰败和人性的多样性。 二、《论语》 《论语》是一部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学生整理而成的语录集,记载了 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和思想。它是我国古代经学的经典之一,也是学 习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础。《论语》主要以对话的形式表达思想观点, 内容涉及道德、政治、教育等诸多方面,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个 人修养的重要性,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三、《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诸多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诗歌作品,以五 言和四言句式为主。诗经内容丰富多样,有赞美、哀婉、描绘自然景物、讴歌英雄等不同主题的诗篇,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文化风貌, 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是一部由清代文学家吴楚材编纂的古代文言文选本, 共收录了200多篇古代文言文作品。这些作品涵盖了历代不同文体、 不同体裁的文章,包括古人的散文、辞章、策论等,内容丰富、形式 多样。《古文观止》是学习古代文言文的重要读物,有助于理解古代 文学发展的脉络和特点。 五、《水浒传》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晚唐义军起义的古代长篇小说,以宋江等 108位好汉的英勇事迹为主线。小说通过对各个人物的描写,展示了他 们的背景故事、性格特点和命运遭遇,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压 迫的反抗和对忠诚、信义的赞美。《水浒传》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 更是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见证,对于了解古代社会、探究人性和价值 观念具有重要价值。 六、《西游记》 《西游记》是一部以佛教故事为基础,讲述孙悟空等人取经西天的 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对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物形象及其魔鬼与 妖精的斗争描写,不仅展现了封建社会中的妖魔鬼怪形形色色,同时 也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对正义与真理的追求。《西游记》在文学、宗教、历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地位,并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七、《文心雕龙》

山西专升本大学语文必背

山西专升本大学语文必背 山西专升本考试中,语文是必考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掌握必 背内容是提高分数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介绍山西专升本大学语文必背 内容,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是山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其中,孔子的《论语》、《诗经》、《左传》等经典作品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读。 通过阅读这些古代文学作品,考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底蕴,培 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二、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作品也是山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中需要背诵的内容。其中,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是必背的重要篇章。 这些作品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反映了现代社会中的人情 冷暖和社会问题,有助于考生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古文阅读 古文阅读是山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中的难点之一。考生需要阅读 和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文章,掌握古代汉语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对于古 文阅读的备考,考生可以选择背诵一些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如《红 楼梦》、《西游记》等,这些作品不仅能够提高阅读能力,还能够丰 富考生的文化知识。

四、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 在考试中,考生还需要掌握一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比如,考生需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使作文更具表现力和说服力。同时,考生需要关注写作技巧,如段落结构、语言运用等,以提高文章的整体质量。 五、作文范文 作文是山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中的重要环节。考生需要熟悉各种类型的作文题目,并准备相应的范文。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文范文进行背诵,并进行模仿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诗词默写 诗词默写是山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中的一项特色考查内容。考生需要熟记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并进行默写。这不仅有助于锻炼考生的记忆力和语感,还可以培养他们对于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总结: 在备考山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时,考生需要重点关注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古文阅读、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作文范文以及诗词默写等内容。通过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必背内容,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考生还可以结合参考书籍和辅导材料,进行练习和复习,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祝愿各位考生在山西专升本大学语文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篇文言文 原文加翻译-自考大学语文

--------------寡人之于国也---------------孟轲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而已,(逃五十步)也是逃跑呀。”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孟子说:“大王您了解了这一点,那么就不要指望你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不违背农业生产的时节,粮食就可以吃不完;密网不撒向池塘,鱼鳖等水产就吃不完;砍木斧头按时节进入山林,木材就可以用不完。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是让老百姓养活生者、发送死者而没有怨恨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亩宅基地,在上面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绸衣服。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犬、大猪小猪的喂养,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季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到肉了。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百亩的土地,不要耽误农时,几口人的人家就可以免除饥饿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认真搞好学校教育,反复地以孝悌的道理教导百姓,头发花白的人就不会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 七十岁的穿丝绸衣服,吃肉食;百姓们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称王天下的,从来没有过。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现在)狗猪吃人吃的食物而(您)不加以节制约束,道路上有饿死的人(您)却不知开仓济贫;人死了,就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年成不好。‟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和用武器刺人把他杀死,然后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兵器之罪‟有什么不同?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您不归罪于年成,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会到您这儿来了。”

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要背的古诗文

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要背的古诗文 河南专升本大学的学生们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要牢记古诗文的千古绝唱,每一句都有着深刻的思想,其中包含着明白而深刻的思想,揭示着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随着年代的变迁,古诗文也在不断更新,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化的传承和续写。 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课程中,除了要背诵古代名篇、认识古人诗作,还要背诵一些古诗文。其中的历史诗篇更是有着深层次的内涵,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课程中要背的一些古诗文: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出自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这是他最有名的诗之一,简洁而具有深刻的意义,后人诠释其中包含着思乡之情,怀念故乡那份原始的纯洁,让人感受到一种深藏在心底的思绪。 送元二使安西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寒雁飞低头,临别恨,别时见。 这首诗也来源于李白,这首诗歌手歌颂的是送别的离愁,诗人用自然的形象来描述他的情感,表达的是一种留恋,在深夜清唱的激情,

让人不禁动容,想起了流亡江湖的心酸失落又未尝不是一种痛苦的思念。 忆秦娥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明月来相照,知我白首为谁。 汉宋时期的韩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开创性的文学家,史称”齐鲁八怪“之一。这首诗是他所作,诗中描述了一位英雄悲伤而痛苦的情感,他对自己的故乡却与时日变迁,苦于家乡的非法征收,失去了曾经的亲人,他的眼泪已自然流淌,惆怅的心情更是油然而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诗中把人与自然的景色融合在一起,写出一种宁静而淡漠的情绪。诗中讲述了草木送别的故事,表达出诗人对离别留下的深刻感受,他赋予草木一种特殊的生命力,强调了自然的恒久不变,揭示了自然界的伟大,为人类带来无穷的精神支柱。 宋词 双双皆是春,故国两山间。 分别已成梦,梦里不相见。 这首宋词出自宋代词人苏轼,歌颂的是失落的心灵,这首诗简洁而抒情,勾起了一种迷蒙的心灵空灵,它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亲人

大一期末语文必考知识点

大一期末语文必考知识点 一、文言文阅读 在大一期末的语文考试中,文言文阅读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主 要考察学生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下是一些大 一期末语文必考的文言文知识点。 1.《红楼梦》中的文言文段落解读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包含了很多优美 的文言文段落。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对于《红楼梦》中某一段 文言文进行解读的题目。学生需要对这些文言文段落进行理解, 并能够准确地抓住其中的重点和主题。 2.古代诗词的鉴赏 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古诗词的鉴 赏能力,能够理解和欣赏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艺术特点。在考试中,会出现对于古代诗词进行解读和分析的题目,学生需要能够正确 理解并进行准确的表达。

3.伤痕文学的阅读 伤痕文学是指记录和抒发历史时期社会动荡和个人痛苦的文学形式。在大一期末的语文考试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伤痕文学作品的阅读题目,需要学生对于这些作品进行深入的阅读和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 除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也是大一期末语文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现代文阅读主要考察学生对于现代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下是一些大一期末语文必考的现代文阅读知识点。 1.小说和散文的阅读与鉴赏 小说和散文是现代文学的两种主要形式,学生需要熟悉并能够准确地理解其中的意义和内涵。在考试中,会出现对于某一篇小说或散文进行阅读和分析的题目,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准确地理解并进行答题。

2.评论文章的阅读与分析 评论文章是对于某一文学作品或文学现象进行评价和分析的文章形式。在语文考试中,会有一些评论文章的阅读和分析题目,学生需要对这些文章进行细读和理解,并能够准确地分析其中的观点和论述。 3.报告和演讲的阅读与理解 报告和演讲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交流形式,学生需要具备对于报告和演讲文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在考试中,会有一些与报告和演讲相关的题目,学生需要能够准确地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总结: 以上是大一期末语文考试中的必考知识点,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文言文和现代文的阅读练习,提高对于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同时,也要注重词汇积累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论述。祝学生们取得好成绩!

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15篇电子版

专升本大学语文文言文15篇电子版01《季氏将伐颛臾》 先秦孔子及其弟子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 季氏:季康子,春秋鲁国大夫,把持朝政,名肥。冉有:名求,字子有。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两人都为孔子弟子。见:谒见。有事:这里指军事行动。古代把祭祀和战争称为国家大事。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先王曾把它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该责备你吧?“无乃……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恐怕……吧”。尔是过,责备你,这里的意思是批评对方没尽到责任。是:结构助词,提宾标志。(在苏教版中,“是”复指“尔”,用作代词)过:责备。先王:指周之先王。东蒙主:指受封于东蒙。东蒙,山名,及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南。主:主管祭祀的人。是社稷之臣也:是:代词,这,指颛臾。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是祭祀谷神和土神的祭坛。有国者必立社稷。国亡,社稷被覆盖起来废掉,故社稷为国家的象征,这里指鲁国。社稷之臣意译为附属

于大国的小国。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何以,以何,凭什么。为:表反问语气。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冉有说:“季孙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夫子:季康子。春秋时,对长者,老师以及贵族卿大夫等都可以尊称为夫子。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胜任就该辞去。’如果盲人摇晃着要倒下却不去扶持,颤颤巍巍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么何必要用那个搀扶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周任:上古时期的史官。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能施展自己才能,就接受职位;如若不能,就应辞去职务。陈:施展。就:担任。列:职位。止:不去。危:名词作动词,遇到危险(摇晃着要倒下)。持:护持。颠:跌倒。扶:搀扶。相:搀扶盲人走路的人(辅助者)。兕:独角犀牛。柙:关猛兽的笼子。龟玉都是宝物。龟:龟版,用来占卜。玉,在:指玉瑞和玉器。玉瑞用来表示爵位,玉器用于祭祀。椟:匣子。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

2018年专插本大学语文文学常识篇汇总 教材:大学语文第十版徐中玉、齐森华版 一、古文篇 1、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春秋末期着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祖上是宋国贵族..五十岁时任鲁国的司寇..晚年返回 鲁国;倾力于教育事业与典籍整理..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即爱人;而“仁”的施行应以“礼”为规范..且宣称“克己复礼为仁”..其学说自汉代以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导;影响极为广泛深远..最早开始施行私塾教育..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儒家经典..相传论语是由孔子的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汇集而成..论语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也是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PS:儒家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战国中期着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孔子之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行齐、宋、滕、魏等国;主张游说诸侯..曾任齐宣王客卿..把孔子的“仁”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倡导“王道”;主张性善论..其着作孟子为四书之一..孟子一般被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 章等撰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着名 的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其父:黄尊素..师从着名学者刘宗周..曾被南鲁王任命为左副都御史..代表作有明夷待访录、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着有明文海、今人编有黄宗羲全集.. 文章以简朴流畅的语言阐述观点;并从历史传说和经典史籍中援引实例予以论证;取精用弘;体现作者学识渊博与思想之敏锐. 3、唐甄;初名大陶;字铸万;号圃亭;达州人;清初思想家..顺治十四年举人..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晚居苏州;生活贫寒;专心着述..代表作潜书..这篇文章运用对话的形式讨论重大问题.中心论点: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讨论的伙伴:不知大丈夫之事的妻子、身为微者的的小妾和童而无知的幼女..文章的这种格局与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篇相似;而作者赋予主客对话语境以更浓厚的日常生活气息作者身份具有更鲜明 的平民色彩 4、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着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六分半书”、书法与绘画融会贯通、其诗文情感真挚、直率;语言晓畅易懂..其诗、书、画被称为“三绝”..有板桥集.. 儒家的“仁、爱”思想是郑板桥思想的核心..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是他亲民思想的鲜明写照..本文中心思想:“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而士为四民之末..” 板桥家书;感情真挚、坦率、情真意切、悱恻动人..语言上;板桥家书清新

大学语文文言文总结

《赵威后问齐使》选自《战国策. 齐策》 对话体议论文。本文通过赵威后与齐使的问答,委婉的批评了齐国政治的失当,严厉电大批驳了齐国使臣的“君贵民贱”的错误观点。赞扬了赵威后“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全文紧扣题目中一个“问”字,主要写赵威后的七次提问,就鲜明而传神地勾画出一位洞悉别国政治民情、明察贤愚是非、具有高度民本主义思想的女政治家形象。 文章采取驳论方式,一问到底,在问答中立论,观点鲜明。 1.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发:打开 2.岁.亦恙耶?岁:年成 3.苟.无民,何以有君?苟:如果 4.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故:通“顾”,反而之意;通“胡”,哪有,难道 5.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恙:忧患 翻译句子 1)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怎么有舍去根本先问末节的道理呢?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本文围绕为何“民不加多“与如何使民加多的问日展开论述,着重表现孟轲的王道仁政思想。《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不违农时”至“王道之始也”和“五亩之宅”至“未之有也”这两段采用连锁推理句式,这种方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承接紧密,气势充沛。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东河。凶:收成不好 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 弃甲曳兵 ..而走。曳兵:拖着兵器 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斧斤.以时入山林。斤::斧头的一种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树:栽种名词作动词 谨.痒序之教。谨:谨慎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再三教导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检:制止涂:路途发:开仓放粮以救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岁:收成斯:这样 解释句子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 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2)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3)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4)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 《秋水》选自《庄子秋水》老庄同属道家学派 本文主旨: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学无止境,认识无止境,因此不能满足,应努力进取。本文以寓言形式阐明观点,运用大量比喻说明

大学文言文大全必背

张衡传 范晔〔南北朝〕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趁机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比一般的人高,但并不因此而骄傲自大。(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平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他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能出众,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总是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

大学语文部分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大学语文部分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君子和而不同 《论语》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翻译:孔子说:“君子能与人和睦相处,但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但不能与人和睦相处。” 注释:“和”“同”是春秋时常用的两个概念。和,谓和谐、调和,互相容纳、相互协调;同,指相同,同类,同一。从人际关系来看:君子尚义,无乖戾之心,能和谐相处,但不盲从、不苟同,能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修正别人的错误意见。小人尚利,利益一致时,看似趣味相投,沆瀣一气,一旦利益发生冲突,便互相抵触,甚至反目成仇。从国家政治生态来看:“和而不同”强调多元共存,君王允许不同意见、不同主张的存在,虚心纳谏,广采符合民意和实际情况的谏言:臣下敢于触犯龙颜,大胆进谏,对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策略提出修正意见。“同而不和”则无视客观矛盾的存在,行一言堂,独断专行,唯我独尊,压制不同意见;而臣下为了迎合君王,也违心附和,讨好卖乖。“和而不同”广开政治言路,使朝政沿着良性循环的道路走下去;而“同而不和”给国家的政治生活投下重重阴影,埋下重重危机。 对比的句式揭示了“君子”与“小人”"和”与“同”的本质区别。 晏子论“和”与“不同” 《左传》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①,子犹驰而造焉②。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且:“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日:“和与同异乎?”对日:异。和如羹焉,水、火、臨、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③,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④。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⑥,民无争心。故《诗》日:‘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⑦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⑧,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日:‘德音不瑕⑨。’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日可;君所谓否,据亦日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大学语文 文言文教材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秋水 庄周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