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输电线路缺陷、隐患分类标准(试行)

输电线路缺陷、隐患分类标准(试行)

输电线路缺陷、隐患分类标准(试行)
输电线路缺陷、隐患分类标准(试行)

附件:输电线路缺陷、隐患分类标准(试行)杆塔

导地线

基础

拉线

附属设施

绝缘子

金具

通道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最新版) 输电线路设备,是传送电能的重要通道。运行单位按有关规程对输电线路及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视和监护,及时发现线路缺陷,并组织人员及时消除,确保我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为了线路缺陷或隐患不致遗漏,线路巡视责任人在现场将缺陷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分类,提供给相关部门和有关领导查阅处理,确保电网正常运行,特制立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 一、缺陷分类 输电线路设备超出设计和运行规范标准,就是输电线路的缺陷。设备缺陷分为线路本体、附属设施缺陷和外部缺陷三类,并按一般缺陷、重大缺陷、紧急缺陷三个级别进行管理。 设备本体缺陷:指组成线路本体的构件、附件、零部件,包括基础、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接地装置等本身的缺陷。 附属设施缺陷:附加在线路本体上的各类标志牌、警告牌及各

种技术监测设备出现的缺陷。 外部隐患:指外部环境变化对线路安全运行已构成某种潜在性威胁的情况(如在保护区内新建房屋、植树竹、堆物、取土、线下施工车辆作业等对线路造成的影响)。 一般缺陷:指线路虽有缺陷,但在一定期间对线路的正常运行影响不大,此类缺陷应列入年、季度检修计划中加以消除。 重大缺陷:指缺陷对线路运行有严重威胁,短期内线路尚可维持运行。此类缺陷应在短时间内消除,消除前须加强监视。 紧急缺陷:指缺陷已危及到线路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线路事故的发生。此类缺陷必须尽快消除,或临时采取可以确保安全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随后彻底消除。 二、缺陷的管理 (一)缺陷处理的一般要求 1、一般缺陷:一经查到,如能立即消除,可不作为缺陷对待,如发现个别螺栓松动,当即已经用拧紧。如不能立即消除,应作为缺陷将其记录下来,并应填入缺陷记录中履行正常缺陷管理程序。

隐患分类标准

隐患分类标准2016-05-13

现场管理类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在作业场所环境、设备设施及作业行为等方面存在的缺陷隐患类别隐患内容说明 作业场所2.1.1选址缺 陷 作业场所未按规定选择 在常年主导风上风或侧 风风向,靠近易燃易爆 场所,地质条件不良, 企业内新建构筑物、装 置安全卫生防护距离不 足等。

2.1.2设计、施工缺陷未按规定对建构筑物的防火等级、安全距离、防雷、防震等进行设计、施工,或改建、扩建、装修没有按安全要求进行等。 2.1.3平面布局缺陷住宿场所与加工、生产、仓储、经营等场所在同一建筑内混合设置;爆炸危险场所或存放易燃易爆品场所与易燃易爆场所联通;建构筑物内,设备布置、机械、电气、防火、防爆等安全距离不够,或卫生防护距离不够等。 2.1.4场地狭窄杂乱作业场所狭窄难以操作,工具、材料放置混乱等。 2.1.5地面开口缺陷坑、沟、池、井等开口的不安全状况,如无安全盖板或安全盖板不符合要求等。 2.1.6安全逃生缺陷包括无安全通道,安全通道狭窄、不畅等,未按规定设置安全出口,包括无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数量不足、设置不合理等。 2.1.7交通线路的配置缺陷容易导致车辆伤害或消防通道不符合要求等。 2.1.8安全标志缺陷未按规定设置安全标志,如无标志标识、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等。 2.1.9其他地面湿滑不平、梯架缺陷、装修材料缺陷等。 设备设施2.2.1工艺流 程缺陷 工艺流程布置不顺畅, 交叉(平交)点多,产 量增大后没有及时调整 工艺路线等易导致生产 安全事故的缺陷。

2.2.2通用设备设施缺陷通用设备设施在设计、安装调试、使用上的缺陷,如强度、刚度、稳定性、密封性、耐腐性等缺陷,不符合安全要求,有人员易触及的运动部件外露,操纵器失灵、损坏,设备、设施表面有尖角利棱,未按规定进行检验等。通用设备设施不包括特种设备、电气设备设施、消防设备设施、有较大危险因素设备设施以及安全监控设备。 设备设施2.2.3专用设 备设施缺陷 根据行业生产特点,企 业拥有的专用设备存在 的安全缺陷,以及未按 规定进行检验等。 2.2.4特种设 备缺陷 未按规定取证、建档、 定期检验、维护保养, 或特种设备不能达到规 定的技术性能和安全状 态等。 2.2.5消防设 备设施缺陷 未按规定对消防报警系 统进行配线、设备选型 安装,未按规定设置合 格的给水管网、消火 栓、消防水箱及自动、 手动灭火设施器材,未 按规定选用合格的机械 防烟排烟设备,或设备 安装不符合要求,防火 门、防护卷帘及其他消 防设备缺陷,以及未按 规定进行检验等。 2.2.6电气设 备缺陷 电气线路、设备、照明 不符合标准,保护装置 不完善,移动式设备不 完善,防爆电气装置不 符合标准,防雷装置不 合格,防静电不合格, 电磁防护不合格,以及 未按规定进行检验等。

输电线路缺陷分类

附录E(资料性附录)输电线路缺陷分类 E1架空线路紧急缺陷 E1.1防护区 1.江河泛滥、山洪、泥石流、杆塔被淹。 2.森林起火。 3.威胁线路安全的工程设施(如高大机械及可移动的设施)。 4.导线与弱电线路、电力线路交叉或接近的距离小于重大缺陷表1规定数值的80%。 5.导线对树木的距离小于重大缺陷表2规定数值的80%。 6.导线对建筑物的距离小于重大缺陷表3规定数值的80%。 7.导线对地距离小于重大缺陷表4规定数值的80%。 8.防护区内有严重污染源,绝缘爬距不够,有可能造成线路污闪。 E1.2基础 1.基础受洪水冲刷或淹没,致使基础外露,出现不稳定现象或已经倾斜。 2.杆塔基础或拉线基础已经明显上拔或沉陷,并有发展趋势。 3.杆塔或拉线基础移位。 4.基础受到严重的外力破坏。 E1.3杆塔 1.杆塔上悬挂有可能造成接地短路的铁丝、绳线或其它异物。 2.缺塔材11根及以上。 3.水泥杆焊口断裂。 4.杆塔倾斜严重,倾斜值超过重大缺陷表5规定要求。 E1.4导线与地线 1.导地线断股、损伤到需切断重接的程度,超过重大缺陷表6规定数值。 2.导线上挂有较长的铁丝、绳线或其它异物,并随时有可能危及线路安全运行。 3.导线连接器过热、烧伤。 E1.5绝缘子 1.绝缘子串每串中零值、低值、劣化、破损、裂纹或烧伤的绝缘子数量超过重大缺陷表7规定数值。 2.绝缘子串上挂有异物,极易造成接地。 3.针式绝缘子、瓷横担绑线松动、断脱、烧伤。 E1.6金具

1.交叉跨越处导线线夹未就位、未固定。 2.张力金具严重锈蚀、断裂、变形或缺件,并随时有可能危及线路安全运行。 E1.7拉线 3.拉线或拉线下把被破坏(或被盗)。 4.拉线断股达7股断2股,19股断3股者,损伤截面超过表6规定者。 E2架空线路重大缺陷 E2.1防护区 1.在杆塔、拉线基础周围倾倒酸、碱、盐及其他有害化学物品。 2.利用杆塔拉线作起重牵引地锚。 3.在杆塔内或杆塔与拉线之间修建车道。 4.在杆塔、拉线基础周围5~10m的区域内取土、打桩、钻探、开挖。 5.杆塔上方有危石,滚落时可能伤害基础或铁塔。 6.线路附近有影响线路运行安全的采石场或采矿厂。 7.防护区内未经供电部门批准进行建筑施工。 8.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的栅架、招牌、天线等。 9.防护区内进行爆破作业。 10.换算到+40℃时,导线与弱电线路、电力线路交叉或接近的最小垂直距离小于表1的基本要求。 表1 导线与弱电线路、电力线路交叉或接近的最小垂直距离 l) 在最大风偏、最大弧垂时,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小于表2所列数值。 表2 最大风偏、最大弧垂时,导线与树木的最小安全距离 2) 导线在最大弧垂、最大风偏时与建筑物的最小安全距离小于表3数值。 表3 导线在最大弧垂、最大风偏时与建筑物的最小安全距离

隐患分级分类制度

制度会签表 制度编号版本编号 生效日期密级程度□普通■秘密□机密□绝密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管理,有效进行监控,维护工作的正常秩序,保证公司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规定。 适用范围 版本优化 说明优化原 因 无 优化内 容 无 传达对象 应知应会一般了解 部门/区域岗位部门/区域岗位总公司总公司 分公司分公司 上级流程或制度 下级流程或制度 类型: □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管理规定□其他制订:财务中心拟稿:资金管理部

会签: √运营中心√人力资源中心√综合中心√企划中心 √财务中心√资讯科技中心√审计监察中心√培训中心 √中融信√客户服务中心√市场研发中心√企业发展中心 批准: □本中心副总裁√总裁□其他: 隐患分级分类制度 1目的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公司员工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加强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 行政法规,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新疆天富垃圾焚烧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各部门、各单位和外委施工单位。 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DL227-94 DL409-91 DL408-91 4 术语与定义: 本制度所称安全生产隐患(以下简称隐患),是指生产和辅助生产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基 建过程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 隐患的分级分类 安全生产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 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建设单位自 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隐患分级:按隐患的严重程度、解决难易程度不同,将隐患分为A、B、C三级。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240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规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搞好安全隐患的整治,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根据《关于印发〈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号)和《关于印发〈加强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把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当作事故管理的意见〉的通知》(黔安办〔2013〕30号),结合集团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安全生产隐患分类 安全隐患分重大隐患(A、B级)和一般隐患

(C级)两大类, 重大隐患:A级是指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整顿的,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煤矿自身难以排除,需要集团公司解决才能排除的隐患;B 级是指危害比较严重,或有一定的工程量,需由矿限期解决的隐患;一般隐患(C级):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对矿安全有一定影响,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安全隐患分级 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处理难易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难度大,矿解决不了,须集团公司解决的重大隐患。B级:难度较大,须由本单位解决的重大隐患。C级:由本单位业务部门、各级施工单位或区队能够且必须解决的隐患。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标准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标准 一、通风 A级: 1、矿井通风能力不足 2、采面形不成全风压通风进行采煤的 3、开采边界三角煤柱的 B级: 1、通风系统不合理,风量不足的采区,工作地点强行组织生产的 2、巷道严重失修,进回风巷断面不足而未及时处理的 3、局扇安设位置不当喝循环风的 C级: 1、不按规定安装和使用局扇;随意停电、停风;随意撕开风筒,风筒距离超过规定;临时停风地点不立即撤人、断电;不设置栅栏提示警标的。 2、通风系统中出现单道风门或同时打开风门造成风流短路;通风设施质量低劣,跑漏风严重,主要进回风联络巷风门没有设联锁装置的。 3、局扇无上架,风筒破口漏风严重,吊挂弯曲不直,接口无反边的。 二、瓦斯 A级: 瓦斯涌出异常区域的 B级:

1、监控系统及断电装置不完善的 2、不按规定配齐瓦斯检查员的 3、各类通防仪器未按规定配齐的 C级: 1、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工作地点瓦斯超限或积聚不采取措施或采取措施不及时的 2、巷道停风24小时以上未按规定密闭,独头肓巷封闭不合格,无措施或不按规定封闭的。 3、瓦斯检查出现空班、漏检、假检、记录不全、不按规定现场交接班的 4、未按规定设置传感器及显示、报警、断电功能不齐全;便携式瓦斯报警仪及监测探头不按规定悬挂的 5、各类通防仪器未按规定携带、使用、标校和计量鉴定的 6、排放瓦斯、巷道贯通不按规定执行的 三、煤尘 B级 1、采掘工作面及主要运输巷道未安设防尘管路的 2、综合防尘系统不完善,不按规定进行粉尘检测的 C级 1、煤尘堆积超过规定、防尘、隔爆设施安装使用不符合规定的 2、采掘工作面及主要运输巷道未采取降尘措施的 3、主要进回风巷不定期清扫和冲刷巷道的

煤矿生产单位事故隐患分类分级标准 (1)

事故隐患分类分级标准 高安煤矿 2017年5月

通风 A级: 1.小煤井与矿井贯通造成通风系统紊乱的。 B级: 1.巷道严重失修,进回风巷道断面不足而未及时处理的; 2.高瓦斯矿井的每一个采区、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联合布置的采区没有专用回风巷的; 3.采区进、回风巷道没有贯穿整个采区的长度和高度,一条上山、下山风巷分为两段(或多段),其中一段为进风巷,另一段为回风巷的; 4.一个采区内同一煤层布置3个(含3个)以上回采工作面或5个(含5个)以上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的; 5.采区变电所没有实现独立通风系统的。 C级: 1.局部通风机发生循环风;随意停电停风;随意拆开风筒;风筒距离超过规定;临时停风地点不立即撤人、断电;不设置栅栏揭示警标的; 2.通风系统中出现同时打开风门造成风流短路的; 3.一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两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或使用3台(含3台)以上的局部通风机同时向1个掘进工作面供风的; 4.利用局部通风机通风的工作面不能实现“双局扇、双电源、自动切换、自动分风”的; 5.通风系统不合理或工作地点风量不足的; 6.巷道贯通未按规定编制贯通措施的; 7.巷道风速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 8.存在违反《煤矿安全规程》和集团公司《矿井“一通三防”管

理制度》规定的串联通风。 瓦斯 A级: 1.高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及瓦斯涌出异常区域。 B级: 1.瓦斯检查人员数量不足的; 2.各类通防仪器仪表未按规定配齐的;仪器仪表维修人员未按规定配备的; 3.瓦斯检查点的设置不符合标准规定的; 4.高瓦斯矿井、高瓦斯区、低瓦斯矿井的瓦斯涌出异常区监控中心站没有设在调度室并专人值班的; 5.具备瓦斯抽放条件而没有采取瓦斯抽放措施的。 C级: 1.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高瓦斯区域及瓦斯涌出异常区域布置独头工作面回采的;低瓦斯矿井独头工作面开采未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的; 2.巷道停风24小时以上不按规定建立正式密闭的; 3.高瓦斯区域、瓦斯异常区域未编制防治瓦斯措施或执行不严的; 4.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掘进工作面没有按规定使用便携仪的。 5.排放瓦斯、巷道贯通不按规定执行的; 6.仪器仪表显示不准确、使用不正常而没有在8小时内采取安全措施进行处理的; 7.瓦斯超限作业或瓦斯报警后不认真分析的、未采取措施的; 8.瓦斯检查员未按规定检查瓦斯,存在假检、漏检行为的。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 (1)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 输电线路设备,是传送电能的重要通道。运行单位按有关规程对输电线路及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视和监护,及时发现线路缺陷,并组织人员及时消除,确保我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为了线路缺陷或隐患不致遗漏,线路巡视责任人在现场将缺陷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分类,提供给相关部门和有关领导查阅处理,确保电网正常运行,特制立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 一、缺陷分类 输电线路设备超出设计和运行规范标准,就是输电线路的缺陷。设备缺陷分为线路本体、附属设施缺陷和外部缺陷三类,并按一般缺陷、重大缺陷、紧急缺陷三个级别进行管理。 设备本体缺陷:指组成线路本体的构件、附件、零部件,包括基础、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接地装置等本身的缺陷。 附属设施缺陷:附加在线路本体上的各类标志牌、警告牌及各种技术监测设备出现的缺陷。 外部隐患:指外部环境变化对线路安全运行已构成某种潜在性威胁的情况(如在保护区内新建房屋、植树竹、堆物、取土、线下施工车辆作业等对线路造成的影响)。 一般缺陷:指线路虽有缺陷,但在一定期间对线路的正常运行影响不大,此类缺陷应列入年、季度检修计划中加以消除。 重大缺陷:指缺陷对线路运行有严重威胁,短期内线路尚可维持运行。此类缺陷应在短时间内消除,消除前须加强监视。

紧急缺陷:指缺陷已危及到线路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线路事故的发生。此类缺陷 必须尽快消除,或临时采取可以确保安全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随后彻底消除。 二、缺陷的管理 (一)缺陷处理的一般要求 1、一般缺陷:一经查到,如能立即消除,可不作为缺陷对待,如发现个别螺栓松动,当即已经用拧紧。如不能立即消除,应作为缺陷将其记录下来,并应填入缺陷记录中履行 正常缺陷管理程序。 2、重大缺陷:一经发现,巡视人员应立即报告班长、线路专责或生技科长,由线路 专责或生技科长及时报告生产副局长审查,然后书面报告电业局生技部,电业局生技部核 实后安排相关单位尽快处理消除缺陷。 3、紧急缺陷:一经发现,应立即报本单位安生科和电业局生技部、安监部,经分析、鉴定确认为“紧急缺陷”,应确定处理方案或采取临时的安全技术措施,供电局或线路工 区应立即按所定方案进行处理。 4、对不同级别设备缺陷的处理时限,应符合如下要求: (1)一般缺陷的处理,最迟不应超过一个检修周期。 (2)重大缺陷的处理,一般不超过一周(最多一个月)。 (3)紧急缺陷的处理,通常不应超过24h。 5、对于重大缺陷和紧急缺陷,凡具备带电作业条件的,尽量安排进行带电作业消缺。(二)缺陷处理的流程

事故隐患分类和等级认定

6事故隐患分类和等级认定 事故隐患分类 事故隐患按检查内容和专业分为:工艺、设备、电气、仪表、标识、建构筑物、储运、劳动防护用品、文件记录、安全消防设施(含消防器材、应急装备)、其他现场问题及管理缺陷11类。 事故隐患等级 企业应该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依据事故隐患的定义,按事故隐患风险程度(即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进行隐患等级认定。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消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消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消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认定 企业对重大事故隐患应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实际情况,采用风险评估(评价,以下同)方法对事故隐患后果进行定性分析,并根据风险等级标准和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事故隐患的风险等级。 具有重大及以上风险的事故隐患,应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此外,化工生产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按照重大事故隐患进行治理。 (1)甲、乙类火灾危险性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生产装置,仓库、罐区等储存设施,与周边居住区、人员密集区、厂外道路、相邻工矿企业生产储存设施的安全间距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2)生产装置、储存设施、辅助生产装置、公用工程设施、运输装卸设施、电力线路、办公生活区等,相互之间的安全间距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3)危险化学品生产车间、储存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或与员工宿舍的安全距离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4)在有火灾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和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内设置休息室和非生产直接需要的办公室的。 (5)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的。 (6)生产或使用甲类气体或甲、乙A类液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未按规定设置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的;生产或使用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的区域内,未按规定设置有毒气体监测报警装置的。 (7)易燃易爆和有毒作业场所未按规定设置通风设施的;未按规定和生产工艺要求设置必要的自动报警和安全联锁装置的。 (8)建构筑物的耐火等级、泄压面积、安全疏散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仓库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要求的。 (9)危险化学品的贮存不符合《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等规定要求的。包括: a)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危险物品露天贮存的;或在潮湿、易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的; b)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与爆炸物品、氧化剂、易燃物品、自燃物品、腐蚀性物品未隔离贮存的;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7240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标准版本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走地有效运转而制走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5出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为规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搞好安全隐患的整治,*******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根据《关于印发〈煤矿重大安全隐患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安监总煤矿字〔2005〕133 号)和《关于印发〈加强煤矿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把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当作事故管理的意见〉的通知》(黔安办〔2013〕30号),结合集团公司实际Z特制定本规定。 —、安全生产隐患分类 安全隐患分重大隐患(A、B级)和一般隐患 (C级)两大类, 重大隐患:A级是指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需要全

部或者局部停产整顿的,并经过一走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夕卜部因素影响致使煤矿自身难以排除,需要集团公司解决才能排除的隐患;B 级是指危害比较严重Z或有一定的工程量,需由矿限期解决的隐患;一般隐患(C级):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对矿安全有一定影响,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安全隐患分级 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处理难易分为A、B、C 三个等级:A级:难度大Z矿解决不了Z须集团公司解决的重大隐患。B级:难度较大,须由本单位解决的重大隐患。C级:由本单位业务部门、各级施工单位或区队 能够且必须解决的隐患。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类标准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分类标准 一、重大事故隐患 1.山西省《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报告和监管监察办法》中规定的十五大项七十六小项隐患。 2.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或不具备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 3.未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的; 4.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经安全资格培训而上岗任职的。 5.其它认为类似重大的事故隐患。 二、较大事故隐患 1.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的; 2.未向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 3.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 4.未按规定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5.未按规定配备基层区队、车间安全副职的; 6.未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和有效管理的; 7.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公安消防部门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的; 8.依法应当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未经消防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9.生产经营单位未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的;

10.特种设备以及危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未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投入使用的; 11.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生产的生产经营活动,未签定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指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的; 12.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建筑物内,或者与员工宿舍的距离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13.施工检修项目作业时,未编制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的; 14.未向作业、施工、检修人员贯彻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的; 15.特种设备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 16.防爆场所未使用防爆设备或电气设备存在严重失爆的; 17.重点消防部位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 18.作业场所安全管理混乱,存在较多安全隐患的; 19.作业场所未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检查人员的; 20.举行大型活动未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的。 21.瓦斯超限强行作业的; 22.空顶作业或超控顶作业的; 23.现场作业队组打乱正常作业秩序,不按正规循环作业,强令职工加班加点作业的; 24.采掘工作面条件发生变化、零星工程或作业地点未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的; 25.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未履行报批手续; 26.主设备(各水平中央变电所、主排水泵、主通风机、斜井绞车)其中一项未实现双回路供电;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标 准版)

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输电线路设备,是传送电能的重要通道。运行单位按有关规程对输电线路及设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巡视和监护,及时发现线路缺陷,并组织人员及时消除,确保我局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为了线路缺陷或隐患不致遗漏,线路巡视责任人在现场将缺陷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分类,提供给相关部门和有关领导查阅处理,确保电网正常运行,特制立架空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办法: 一、缺陷分类 输电线路设备超出设计和运行规范标准,就是输电线路的缺陷。设备缺陷分为线路本体、附属设施缺陷和外部缺陷三类,并按一般缺陷、重大缺陷、紧急缺陷三个级别进行管理。 设备本体缺陷:指组成线路本体的构件、附件、零部件,包括基础、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接地装置等本身的缺陷。 附属设施缺陷:附加在线路本体上的各类标志牌、警告牌及各种技术监测设备出现的缺陷。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为规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搞好安全隐患的整治,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根据连环发《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连环发{2017}59号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安全生产隐患分类 环境安全隐患分重大隐患(A、B级)和一般隐患(C级)两大类, 重大隐患: A级: 1、是指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整顿的,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 2、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公司自身难以排除,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解决才能排除的隐患; 3、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危害的隐患,如可能造成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次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隐患 B级是指危害比较严重,或有一定的工程量,需限期解决的隐患;一般隐患(C级):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对公司环境安全有一定影响,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环境安全隐患分级

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处理难易分为A、B、C三个等级: .A级:难度大,解决不了,须上级领导协商解决的重大隐患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 B级:难度较大,须由公司解决的重大隐患。 C级:由公司各级部门能够且必须解决的隐患。 A级隐患:是指重大隐患,由总经理负责督办 B级隐患:是指较大隐患,由副总负责督办 C级隐患:是指一般隐患,由安环部负责督办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环境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隐患登记和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隐患级别,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 3、对排查出的隐患,要A、B、C级标准及时登记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有:(1)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2)隐患的危险程度及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 a.治理的目标及任务, 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情况, d.负责治理的部门或责任人, e.治理的时间和要求, f.治理安全措施和标准要求,

隐患分类标准

隐患分类标准 基础管理类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及程序等方面存在的 缺陷 隐患类别隐患内容说明 1.1资质证照1.1.1缺少资质证照 未按规定取得合法的营业执照、消防验收(备 案)文件、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资质证照。1.1.2资质证照未合法有 效 1.1.3其他 1.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1. 2.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含职业健康管理机 构)设置缺陷 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含职业健 康管理机构)。 1.2.2安全管理人员(含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配 备缺陷 未按规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含职业健康管 理人员),人员配备不足或所配备的人员不 符合要求等。 1.2.3其他未设有安全生产委员会等。 1.3安全规章制度1.3.1安全生产责任制缺陷未按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1.3.2安全管理制度缺陷 未按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如建设 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 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隐患排查治 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培训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安全投入、相关方管理、 作业安全管理等。 1.3.3安全操作规程缺陷 未按规定制定、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如覆盖 主要设备设施生产作业和具有安全风险的作 业活动的安全操作规程等。 1.3.4制度(文件)管理 缺陷 未按规定制定制度编制、发布、修订等制度, 或未按照制度执行,如制度编制、发布、修 订等过程不规范,制度(文件)试行、现行 有效或过期废止标识不清,过期废止回收销 毁等规定不明确,制度(文件)发布后宣贯、 执行检查不到位;记录(台账、档案)的数 量、格式、内容不明确,填写不规范等。1.3.5其他 1.4安全培训教育1.4.1主要负责人、安全 管理人员培训教育不足 未按规定取证,取证后没有按年度进行培训 教育或培训教育学时不够等。 1.4.2特种作业人员、特 种设备作业人员培训教 育不足 未按规定取证,证件过期或证件与实际岗位 不符等。

电网输电线路设备缺陷分类描述标准.

Q/JDJ 电业局发布

Q/JDJ ××××—2013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缺陷分类 (1) 5 缺陷标准描述 (2) 6 修订记录 (5) 附录 A (规范性附录)110kV~500kV输电线路标准缺陷库 (6) I

Q/JDJ ××××—2013 II 前言 缺陷管理标准的完善是确保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根据国家电网生[2003]481号文《架空 输电线路管理规范》要求,“各线路运行维护单位应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并制定出每部分一般缺陷、严重缺陷、危急缺陷的标准,便于巡线人员、护线人员在现场对发现的缺陷进行判断”。基于此,为进一步规范电网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电业局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电业局送电工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玉群 本标准主要审核人:应伟国、汪建勤、缪寿成、邹献平、黄旭骏、胡旭光 本标准批准人:

Q/JDJ ××××—2013 电网输电线路设备缺陷分类描述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输电线路缺陷分类、标准描述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网110kV及以上输电线路的缺陷分类管理工作。 各县市供电局线路运行单位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00.51——1998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 GB 50233——2005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DL 40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国家电网安监[2005]83号文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试行) 国网生[2003]481号文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试行) Q/ZDJ 05——2001 架空送电线路状态检修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T 2900.51——1998 《电工术语架空线路》中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缺陷分类 4.1 设备缺陷按内容可分为线路本体、附属设施缺陷和外部隐患三大类。 4.1.1 设备本体缺陷 指组成线路本体的构件、附件、零部件等发生的缺陷,具体包括导线、地线/OPGW、绝缘子、金具、杆塔、拉线、接地装置、基础、电缆等八大类。 a)导线缺陷:仅指导线本体所发生的缺陷,不包括和导线连接的各类金具所发生的缺陷。 b)地线/OPGW缺陷:仅指地线/OPGW本体所发生的缺陷,不包括和地线/OPGW连接的各类金具所发生的缺陷。 c)绝缘子缺陷:仅指绝缘子本体所发生的缺陷,不包括和绝缘子连接的各类金具所发生的缺陷。 d)金具缺陷:指杆塔上除拉线金具之外其它所有金具所发生的缺陷,可分为绝缘子串金具缺陷、导线金具缺陷、地线/OPGW金具缺陷。 ——绝缘子串金具缺陷:主要包括导线连接金具缺陷、耐张线夹缺陷、悬垂线夹缺陷; ——导线金具缺陷:主要包括导线保护金具缺陷、导线接续金具缺陷; ——地线/OPGW金具缺陷:主要包括地线/OPGW连接金具缺陷、地线/OPGW保护金具缺陷、地线/OPGW 接续金具缺陷。 e)杆塔缺陷:仅指杆塔本体所发生的缺陷,不包括和杆塔连接的其它部件所发生的缺陷。 f)拉线缺陷:指和拉线连接的所有部件发生的缺陷,包括拉线本体缺陷、拉线金具缺陷、拉棒缺陷、拉盘缺陷等。 1

隐患分类分级标准

山东唐口煤业有限公司 事故隐患分类分级标准 重大隐患标准 1.超能力、超强度或者超定员组织生产的; 2.瓦斯超限作业的; 3.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突出措施的; 4.高瓦斯矿井未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和监控系统,或者瓦斯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的; 5.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可靠的; 6.有严重水患,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7.超层越界开采的; 8.有冲击地压危险,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9.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的; 10.使用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设备、工艺的; 11.煤矿没有双回路供电系统; 12.新建煤矿边建设边生产,煤矿改扩建期间,在改扩建的区域生产,或者在其他区域的生产超出安全设计规定的范围和规模的; 13.煤矿实行整体承包生产经营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及时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而从事生产,或者承包方再次转包,以及将井下采掘工作面和井巷维修作业进行劳务承包; 14.煤矿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

或者在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的; 15.其他重大事故隐患。 16.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判定: (1)未按规定足额提取和使用安全生产费用的; (2)未制定或者未严格执行井下劳动定员制度的; (3)未分别配备经理和分管安全的副经理的; (4)将煤矿承包或者托管给没有合法有效煤矿生产证照的单位或者个人的; (5)煤矿实行承包(托管)但未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未约定双方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合同而进行生产的;承包方(承托方)未按规定变更安全生产许可证进行生产的;承包方(承托方)再次将煤矿承包(托管)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 (6)煤矿将井下采掘工作面或者井巷维修作业作为独立工程承包(托管)给其他企业或者个人的; (7)改制煤矿在改制期间,未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人而进行生产的,或者未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生产的;完成改制后,未重新取得或者变更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而进行生产的。 17.通风重大事故隐患判定: 1)通风系统 (1)矿井总风量不足的;

隐患分类标准

隐患分类标准

隐患分类标准

隐患分类标准 基础管理类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及程序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隐患类别隐患内容说明 1.1资质证照1.1.1缺少资质证照 未按规定取得合法的营业执照、消防验收(备 案)文件、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资质证照。1.1.2资质证照未合法 有效 1.1.3其他 1.2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1. 2.1安全生产管理机 构(含职业健康管理机 构)设置缺陷 未按规定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含职业健 康管理机构)。 1.2.2安全管理人员(含 职业健康管理人员)配 备缺陷 未按规定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含职业健康管 理人员),人员配备不足或所配备的人员不 符合要求等。 1.2.3其他未设有安全生产委员会等。 1.3安全规章制度1.3.1安全生产责任制缺陷未按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1.3.2安全管理制度缺 陷 未按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如建设 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 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隐患排查治 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安全培训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安全投入、相关方管理、 作业安全管理等。 1.3.3安全操作规程缺 陷 未按规定制定、完善安全操作规程,如覆盖 主要设备设施生产作业和具有安全风险的作 业活动的安全操作规程等。 1.3.4制度(文件)管理 缺陷 未按规定制定制度编制、发布、修订等制度, 或未按照制度执行,如制度编制、发布、修 订等过程不规范,制度(文件)试行、现行 有效或过期废止标识不清,过期废止回收销 毁等规定不明确,制度(文件)发布后宣贯、 执行检查不到位;记录(台账、档案)的数 量、格式、内容不明确,填写不规范等。1.3.5其他 1.4安全培训教育1.4.1主要负责人、安全 管理人员培训教育不足 未按规定取证,取证后没有按年度进行培训 教育或培训教育学时不够等。

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制度

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制度 二0一六年三月一日 序言

我输电管理所担负着江口片区11条144.228km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工作。输电线路的缺陷管理是我们一项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缺陷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线路的运行管理和设备安全运行。根据所里近年来设备状况的变化和人员素质、管理要求的提高,结合生产实际,特编制本缺陷管理制度。不妥之处,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修改,更好的指导工作。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职责 第三章缺陷审查与分类第四章缺陷管理与消除第一节巡视与填报 第二节管理流程 第三节外力影响的处理第五章缺陷整理与保存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设备完好是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 加强设备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的运行状态,延长使用寿命,是搞好电力生产的首要任务。 第二条制定本制度的目的:一、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业生产方针,加强输 电线路设备管理。 二、制定输电线路缺陷管理工作标准,加强设备运行检修管 理,及时发现、消除缺陷,确保线路安全运行。 三、作好输电线路设备“评级和升级”的基础工作,不断 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四、明确工作职责,分清责任界线,提高缺陷消除的完成率。第三条编制依据《设备管理制度》、《电业生产安全规程》、《架空电力线路安装、检修质量标准》、《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第四条制定本制度的适应范围是江口供电局输电管理所所管辖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设备。 第二章职责 第五条对输电线路的缺陷管理,在所范围内实行“三级管理”,即个人巡线员级,班长级、检修专职级。 第六条缺陷管理中各级人员的职责: 巡线员:对专责线路的缺陷发现、提出、验收负全责。 一、认真负责地对线路设备进行定期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设备缺陷、隐患, 填写“缺陷工作单”,按规定及时上报。 二、根据发现设备缺陷性质的严重性进行缺陷分类,保证缺陷填写准确无误。 三、缺陷消除后,进行“修后”验收,并根据缺陷消除情况填写消除验收意见。 四、加强线路防护区内的运行环境巡视,及时发现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隐患, 送达违反“电力设施保护条例”隐患通知书, 杜绝电力线路外力破坏事故 的发生。 班长(技术员):对线路专责人提出的缺陷审核、录入微机和班内缺陷处理负全 责。 一、安全、正确地组织安排巡线员的设备巡视工作,保证设备巡视工作按期 完成。 二、认真审核巡线员填写的设备缺陷内容及缺陷分类是否正确,并按时输入 微机缺陷库,定期向所里主任汇报。 三、对班内管理的、巡线员在巡视中有能力处理的一般缺陷,结合班内实际工 作及时安排处理。 四、在主任指导下,定期组织进行班内的运行分析、缺陷分析,全面掌握线路 设备的运行状况,建立健全班组的各项技术资料和档案。 资料员:对录入微机的缺陷审核、签字,处理后缺陷的消除、转库负全责。 一、定期审核设备缺陷内容和性质,定期整理、分析设备缺陷,全面掌握设 备的按期运行状况。 二、作好设备的评级升级工作,监督“缺陷管理流程”的执行。 三、指导运行班进行运行分析、缺陷分析和技术管理工作。 四、监督、配合检修专职及时消除缺陷,并将已处理缺陷从微机中消除及转库。 对重大、紧急缺陷向局分管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 五、指导运行班外事专责人进行外力影响事件的处理工作,负责重大防护缺陷

隐患分级

(三)安全隐患等级分类判断标准列表如下: 隐患等级 隐患分级判断标准 隐患可能导致的后果整改难易程度 可能造成一次死亡 1人以上,1、危险源辨识为重大危险源或经风险评价为一 或重伤 4 人以上,或轻伤9 人级、二级危险源,且其关键管控措施及多项管 以上,或造成 10%以上用户停控措施失效的隐患; 重大气,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2、整改难度极大,或受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公司安全隐患(含)以上 100 万元以下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3、通过采取监控措施,无法降低重大风险的隐 患; 4、需要经过长时间全部停产停业整改的隐患。 可能造成一次重伤 2- 3 人,或1、危险源辨识为重大危险源或经风险评价为二 轻伤 6-8 人,或造成 6%~9%级、三级危险源,且其主要管控措施及多项管 A 用户停气,或直接经济损失10控措施失效的隐患; 万元(含)以上 50 万元以下2、整改难度大,需要一定时间局部停产整改或 级 需花费 10 万元以上整改资金整改的隐患; 一般 3、通过采取监控措施,风险降低效果不明显的 隐患。 安全 可能造成一次重伤 1人,或轻1、二级、三级危险源多项管控措施失效的隐患;隐患 B伤 3-5 人,或造成 4%~5%用户 2、整改难度较大,短时间局部停产整改能排除 级停气,或直接经济损失 1 万元的隐患; (含)以上 10 万元以下3、通过采取监控措施,能有效降低风险的隐患。 可能造成一次轻伤1- 2 人,或1、三级以下危险源管控措施失效的隐患; C 造成 3%以下用户停气,或直接2、整改难度低、可以限期整改的隐患; 级 经济损失 1 万元以下3、可以立即整改的隐患。 注:存在的隐患,符合上表分级判断标准的任意一种情况,均可以作为安全隐患 的评级标准;当出现一个隐患符合不同等级判断标准的,原则上,按高等级的定 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