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模板摊销详解

模板摊销详解

模板摊销详解
模板摊销详解

模板摊销详解

一、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

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1)×补损率-(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二、分类计算公式

1、组合钢模板、复合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1+回库维修费率)/周转次数

注:回库维修费率取定8%。

2、胶合板模板

模板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3、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摊销系数

注:模板的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补损率均根据取定表采用。

现场经验值:木模如果是规则结构,周转7-9次;圆形不规则的,4次左右,不超过5次,钢模一般在50次以上。

三、补充说明

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

1、损耗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

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 一次使用量×(1-补损率)×(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

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消耗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此公式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

(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

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

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

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四、算例

1、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某一施工企业拟投入100平方米全新的模板。则:第一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0%全新的模板,即使用的是100平方米全新模板;第二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为全新的模板,而其余的为使用过1次的模板;第三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为全新的模板,10%为使用了1次的模板,而其余的为使用了2次的模板;第四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为全新的模板,10%为使用了1次的模板,10%为使用了2次的模板;而其余的为使用了3次的模板;以此类推。第十次使用完毕的状态是,模板收回数量为90平方米,其中:10%为使用了1次的模板;10%为使用了2次的模板;……;10%为使用了9次的模板。通过上面的变化,我们看到第10次使用完毕后将收回来90平方米的模板,也即:一次使用量×(1-补损率)=100 ×(1-10%)=90平方米。

在以前的公式中计算出来回收量也就可以了,但是2003年新发布的公式则进一步考虑了回收回来的模板已经不同于新模板了,再者回收回来的90平方米模板中,有10%的模板使用了1次,有10%的模板使用了2次;……;有10%的模板使用了9次。平均起来,这些模板平均使用了(1 +9)/2=5 次。也就是说,

回收回来的模板仅仅相当于原来新模板价值的一半了,另外一半已经由于使用了5次而消耗掉了。因此,最后在模板回收量中要在(1-补损率)的后面乘以50%,也即:回收回来的模板的价值为一次使用量×(1-补损率)X 50%=100 ×(1—1 0%)X 50%=45平方米。

2、某施工企业施工时使用自有钢模板,已知一次使用量为1000m2,每平方米钢模板价格为80元,若钢模板可使用20次,补损率为5%,施工损耗为5%,同时不考虑支、拆、运输费,则钢模板费为:

1000×(1+5%)×[1+(20-1)×5%-(1-5%)×50%]/20×80=6195(元)。

模板计算公式

1 模板及支撑架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 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 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周转次数 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需要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公式4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 (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 (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 (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 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 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你可以看看: 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 ①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

模板摊销量的解释

首先了解式子中各个概念的意思: ①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 ②损耗率:在第二次和以后各次周转中,每周转一次因损坏不能复用,必须另作补充的数量占一次使用量的百分比,又称平均每次周转补损率。用统计法和观测法来确定。 ③周转次数:按施工情况和过去经验确定。 ④回收量:平均每周转一次平均可以回收材料的数量,这部分数量应从摊销量中扣除。 摊销量=(周转使用量- 回收量)(1+施工损耗) 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次使用量(周转次数-1 )X补损率]/周转次数 这里的意思是周转一次就补损一次,这样在一个周期内,补损的次数为周转次数减 1. 这样在一个周期内使用量为:(一次的使用量+补损量) 周转使用量就是在上面的基础上,再除以周转次数 然后:回收量=一次使用量X( 1-补损率)X回收折价系数/周转次数模板的回收折价率一般是取50%的。 根据上述各式倒推,即可得教材上的结果。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次使用量(周转次数-1)X补损率]/周转次数-[一次使用量X (1-补损率)X回收折价系数/周转次数]}(1+施工损耗)造价工程师 =一次使用量X [1+ (周转次数-1 )X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X回收折价系数/ 周转次数](1+施工损耗)【例题】某施工企业施工时使用自有模板。已知一次使用量为1200怦,模板价格为30元/ m2,若周转次数为8,补损率为10 %,施工损耗为10%,不考虑支、拆、运输费,则模板 费为()元。 A. B.

C. D. 【答案】B 【解析】套用教材公式: 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X [1+ (周转次数-1 )X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X回收折价系数/周转次数}(1+施工损耗) =1200X 30X {[1+ ( 8-1 )X 10%]/8 -( 1-10%)X 50%/8} ( 1+10%) =元 【提示】对于这类性质的题目,大家可以记住教材上的公式,然后带入数字即可。用理解记忆的方法是最好的。 模板摊销量的 2 种计算方法,哪种更可靠 所属分类:数据/知识/ 短文-> 建筑施工-> 结构施工 资料来源:筑龙建筑施工网编制日期:2011-10-31 点击:6814 第一种: 一、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X (1 +施工损耗)X [1+(周转次数—1) X补损率/周转次数—(1 —补损率)50%/周转次数] 二、分类计算公式: 1 、组合钢模板、复合木模板

模板摊销计算规则

模板摊销计算规则 一、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 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 (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 ] , 补损率)50%/ 周转次数 二、分类计算公式: 1、组合钢模板、复合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 施工损耗率)/ 周转次数*(1+ 回库维修费率)注: 回库维修费率取定8% 2、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 补损率]/ 周转次数 3、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 施工损耗率)* 摊销系数 注: 模板的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补损率均根据取定表采用。 现场经验值:木模如果是规则结构:周转7~9次;圆形不规则的:4 次左右不超过5 次,钢模一般在50次以上. 三、补充说明: 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 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 (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 (1+施工损耗)/ 周转次数+损耗量

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 (1+施工损耗)*(1, 补损率)/ 周转次数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 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 回收量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消耗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此公式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量时: (1) 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 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 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量 (1) 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 (2) 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 7、摊量=周转使用量- 回收量* 回收折价率/(1+ 施工管理费率) 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 施工管理费率) ,是综合考虑系数。 四、算例: 1、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某一施工企业拟投入l O0 乎方米全新的模板。则:第一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0,全新的模板,即使用的是1 00 平方米全新模板第二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 0, 为全新的模板,而其余的为使用过1 次的模板; 第三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 为全新的模板,10, 为使用了1 次的模板,而其余的为使用了2 次的模板; 第四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 0, 为全新的模板,10, 为使用了1 次的模板,10, 为使用了 2 次的模板; 而其余的为使用了 3 次的模板; 以 此类推 , 为使用了1 第十次使用完毕的状态是,模板收回数量为90 平方米,其中:10 次的模

周转材料摊销量计算实例

周转材料摊销量计算实例 定义: 周转性材料是离工过程中能够多次周转使用,并能逐渐转移其价值的材料。 建筑企业常用的周转性材料有模板、钢拱架、轻型钢轨、焊管、脚手架、跳板以及钢、木支撑等。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计算: 以木模板为例: 一、现浇砼构件木模板 1.一次使用量计算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 根据选定的典型构件,按砼与模板的接触面积计算模板工程量。 公式:一次使用量=每m3砼构件的模板接触面积×每m2接触面积需模量 2.周转使用量计算施工是分阶段进行,模板也是多次周转使用,要按照模板的周转次数和每次周转所发生的损耗量等因素,计算生产一定计量单位砼工程的模板周转使用量。 其中周转损耗率(补损):在第二次和以后各次周转中,每周转一次因损坏不能复用,必须另作补充的数量占一次使用量的百分比,又称平均每次周转补损率。用统计法和观测法来确定。 公式:周转使用量=总使用/周转次数=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周转损耗率)]/ 周转次数(从第二次开始补损,所以减1) 3.摊销回收量和回收系数 ①回收量:周转材料在最后一次使用完了,还可以回收一部分,这部分称回收量。这部分数量应从摊销量中扣除。这种残余材料由于是经过多次使用的旧材料,其价值低于原来的价值。因此,还需规定一个折价率。同时周转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工作,须额外支付管理费。 公式:摊销回收量=最终回收量/周转次数=一次使用量×(1-周转损耗率)/周转次数(因为每次周转都补损回去了,所以只要乘周转损耗率就OK) ②摊销回收系数:这种残余材料由于是经过多次使用的旧材料,其价值低于原来的价值。因此,还需规定一个折价率。同时周转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工作, 须额外支付管理费为了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一般采用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的做法。公式:摊销回收系数=回收折价率(常为50%)/(1+间接费率) 4.摊销量确定: 摊销量=总消耗/周转次数=(总使用-总回收)/周转次数 =周转使用量-摊销回收量*回收系数 = 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周转损耗率)]-(1-周转损耗率)*回收系数】/周转次数 例4:根据选定的某工程捣制砼独立基础的施工图计算,每m3独立基础模板接触面积为2.1m2,根据计算每m2模板接触面积需用板枋材0.083m3,模板周转6次,每次周转损耗率16.6%。试计算砼独立基础的模板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定额摊销量。 解:一次使用量=2.1×0.083=0.1743m3

周转性材料摊销量计算示例

定义: 周转性材料是离工过程中能够多次周转使用,并能逐渐转移其价值的材料。建筑企业常用的周转性材料有模板、钢拱架、轻型钢轨、焊管、脚手架、跳板以及钢、木支撑等。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计算: 以木模板为例: 一、现浇砼构件木模板 1.一次使用量计算 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根据选定的典型构件,按砼与模板的接触面积计算模板工程量。 公式:一次使用量=每m3砼构件的模板接触面积×每m2接触面积需模量 2.周转使用量计算 施工是分阶段进行,模板也是多次周转使用,要按照模板的周转次数和每次周转所发生的损耗量等因素,计算生产一定计量单位砼工程的模板周转使用量。其中周转损耗率(补损):在第二次和以后各次周转中,每周转一次因损坏不能复用,必须另作补充的数量占一次使用量的百分比,又称平均每次周转补损率。用统计法和观测法来确定。 公式:周转使用量=总使用/周转次数=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周转损耗率)]/周转次数(从第二次开始补损,所以减1) 3.摊销回收量和回收系数 ①回收量:周转材料在最后一次使用完了,还可以回收一部分,这部分称回收量。这部分数量应从摊销量中扣除。这种残余材料由于是经过多次使用的旧材料,其价值低于原来的价值。因此,还需规定一个折价率。同时周转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工作,须额外支付管理费。 公式:摊销回收量=最终回收量/周转次数=一次使用量×(1-周转损耗率)/周转

公式理解—模板的摊销量计算公式

模板的摊销量计算公式 文章发表于:2009-6-4 20:53:52 一、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 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 {[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 二、分类计算公式: 1、组合钢模板、复合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周转次数×(1+回库维修费率) 注:回库维修费率取定8% 2、胶合板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3、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摊销系数 注:模板的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补损率均根据取定表采用。 现场经验值:木模如果是规则结构:周转7~9次;圆形不规则的:4次左右不超过5次,钢模一般在50次以上. 三、补充说明: 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 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 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X(1-补损率)/周转次数 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消耗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此公式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 (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 (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 (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 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 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四、算例: 1、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某一施工企业拟投入l O0乎方米全新的模板。 则:第一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0%全新的模板,即使用的是1 00平方米全新模板;第二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 0%为全新的模板,而其余的为使用过1次的模板; 第三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为全新的模板,10%为使用了1次的模板,而其余的为

模板摊销量的分析

模板摊销量的分析 建造师课本上的模板摊销量的公式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206号文件中的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一致,其公式如下: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上述公式中方括号中的1没有除以周转次数,实际上错误的。正确的公式如下: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公式的简化: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1)×补损率-(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 1、施工损耗 指模板在安装施工过程中为施工损耗所需要增加的模板数量与实际需要的模板数量的比值。即施工损耗=(一次投入量-一次使用量)/一次使用量。换算可得:一次投入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 例如若计算需要100平方米模板,假如施工损耗的5%,则需要投入的模板量为:100m2×(1+5%)=105 m2。 2、补损率和补损摊销量 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

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周转所需要的补充量与需要量的比值称为补损率。即补损率=每次补充量/需要量。据此可换算为:每次补充量=需要量×补损率。 周转次数-1:指模板在完成其全寿命后总的模板补充次数,(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为平摊到每次使用模板的模板补充率。于是每次使用模板的补损摊销量为: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3、回收量 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 ×(1-补损率) 上式中,(1-补损率)为模板全寿命结束后的剩余模板的量与模板一次需要量的比值,上式中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回收的数量。 4、回收摊销量 由于回收后的其价值降低,其降低后的价值与原值的比值为回收折价率。在回收模板过程要增加管理费,因此设一个综合考虑系数为: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作为有效折价率。该值在《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206号文件中取值为50%。 于是回收摊销量为: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 ×50%/周转次数

周转材料摊销有三种方法

周转材料摊销有三种方法:分别是一次摊销法,五五摊销法和分次摊销法。一、周转材料定义 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用于核算企业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包括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企业(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企业的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也可以单独设置“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科目。小编提示:材料是否属于低值易耗品是根据其性质划分的,与价格、价值没有直接关系。周转材料可按其种类,分别“在库”、“在用”和“摊销”进行明细核算。 二、周转材料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购入、自制、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并已验收入库的周转材料等,比照“原材料”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采用一次转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周转材料报废时,应按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 (三)采用其他摊销法的,领用时应按其账面价值,借记本科目(在用),贷记本科目(在库);摊销时应按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摊销)。周转材料报废时应补提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贷记本科目(摊销);同时,按报废周转材料的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工程施工”等科目;并转销全部已提摊销额,借记本科目(摊销),贷记本科目(在用)。 (四)周转材料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的,领用等发出周转材料时,还应同时结转应分摊的成本差异。 三、期末余额的意义 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库周转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实际成本以及在用周转材料的摊余价值。 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和会计处理 2008/2/18/07:11 来源:MBA智库百科 (二)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对周转材料采用一次转销法、分期摊销法、分次摊 销法或者定额摊销法。

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

一、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 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二、分类计算公式: 1、组合钢模板、复合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周转次数*(1+回库维修费率) 注:回库维修费率取定8% 2、胶合板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3、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摊销系数 注:模板的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补损率均根据取定表采用。 现场经验值:木模如果是规则结构:周转7~9次;圆形不规则的:4次左右不超过5次,钢模一般在50次以上. 三、补充说明: 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 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 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周转次数 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消耗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此公式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 (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 (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 (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 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 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四、算例: 1、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某一施工企业拟投入l O0乎方米全新的模板。 则:第一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0%全新的模板,即使用的是1 00平方米全新模板; 第二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 0%为全新的模板,而其余的为使用过1次的模板; 第三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为全新的模板,10%为使用了1次的模板,而其余的为使用了2次的模板; 第四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 0%为全新的模板,10%为使用了1次的模板,10%为使用了2次的模板;而其余的为使用了3次的模板;以 此类推。 第十次使用完毕的状态是,模板收回数量为90平方米,其中:10%为使用了1次的模板;10%为使用了2次的模板;?? ;10%为使用了9次的模板。通过上面的变化,我们看到第10次使用完毕后将收回来90平方米的模板,也即: 一次使用量X(1一补损率)=1 0 0 X (1—1 0%)=90平方米 在以前的公式中计算出来回收量也就可以了,但是2003年新发布的公式则进一步考虑了回收回来的模板已经不同于新模板了,再者回收回来的9O平方米模板中,有1 0%的模板使用了1次,有1 0%的模板使用了2次? ?,有10%的模板使用了9 次。平均起来,这些模板平均使用了(1 +9)/2=5次。也就是说,回收回来的模板仅仅相当于原来新模板价值的一半了,另外一半已经有于使用了5次而消耗掉了。 因此,最后在模板回收量中要在(1一补损率)的后面乘以50%,也即:回收回来的模板的价值为一次使用量X(1一补损率)X 50%=100 X (1—1 0%)X 50%=4 5平方米。 2、某施工企业施工时使用自有钢模板,已知一次使用量为1000m2,每平方米钢模板价格为80元,若钢模板可使用20次,补损率为5%,施工损耗为5%,同时不考虑支、拆、运输费,则钢模板费为()元。 1000*(1+5%)*{[1+(20-1)*5%]/20-[(1-5%)*50%]/20}*80=6195

材料消耗量定额确定方法

材料消耗量定额确 定方法

材料消耗量定额确定方法 根据材料使用次数的不同,建筑安装材料分为非周转性材料和周转性材料。 非周转性材料也称为直接性材料。它是指施工中一次性消耗并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如砖、瓦、灰、砂、石、钢筋、水泥、工程用木材等。 周转性材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能多次使用,重复周转但并不构成工程实体的工具性材料。如:模板、活动支架、脚手架、支撑、挡土板等。 1、直接性材料消耗定额的制定 常见的制定方法有:观测法、试验法、统计法和计算法 (1) 观测法——最适宜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 观测法是对施工过程中实际完成产品的数量进行现场观察、测定,再经过分析整理和计算确定建筑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最适宜制定材料的损耗定额。因为只有经过现场观察、测定,才能正确区别哪些属于不可避免的损耗;哪些属于能够避免的损耗。 用观测法制定材料的消耗定额时,所选用的观测对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建筑物应具有代表性 ②施工方法符合操作规范的要求 ③建筑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符合技术、设计的要求 ④被观测对象在节约材料和保证产品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的成绩。 (2) 试验法——主要制定材料的净用量定额 试验法是经过专门的仪器和设备在试验室内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能在试验室条件下进行测定的塑性材料和液体材料(如砼、砂浆、沥青玛帝脂、油漆涂料及防腐等)。 例如:可测定出砼的配合比,然后计算出每1M3砼中的水泥、砂、石、水的消

耗量。由于在实验室内比施工现场具有更好的工作条件,因此能更深入、详细地研究各种因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从中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可是,在实验室中无法充分估计到施工现场中某些外界因素对材料消耗的影响。因此,要求实验室条件尽量与施工过程中的正常施工条件一致,同时在测定后用观察法进行审核和修正。 (3) 统计法——仅作参考数据 统计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对分部分项工程所拨发的各种材料数量、完成的产品数量和竣工后的材料剩余数量,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来确定材料消耗定额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不需组织专人观测和试验。但应注意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和系统性,要有准确的领退料统计数字和完成工程量的统计资料。统计对象也应加以认真选择,并注意和其它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所拟定额的准确程度。 (4) 理论计算法——主要适用于块状、板状、和卷筒状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 计算法是根据施工图纸和其它技术资料,用理论公式计算出产品的材料净用量,从而制定出材料的消耗定额。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块状、板状、和卷筒状产品(如砖、钢材、玻璃、油毡等)的材料消耗定额。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材料的计算方法: (1)砖砌体材料用量的计算: 2×墙厚的砖数 每m3砌体中砖的净用量(块)=墙厚×(砖长+灰缝) ×(砖厚+灰缝) 每m3砌体中砂浆的净用量(m3)=1-砖的净用量×砖的长×宽×厚砖(砂浆)损耗量=净用量×损耗率 例1:计算标准砖一砖外墙每一立方米砌体砖和砂浆的总消耗量(砖和砂浆损耗率均为1%)

模板摊销计算实例(江西规则)

1、在江西定额中,模板分次摊销的问题已经在定额含量里反映了出来,含量即为当次摊销量。而至于这个摊销量的计算由来,需要明晰。 2、如果以一次性摊销计算,则需要修改定额含量,并考虑使用损耗1.02系数。(需签证依据。) 附: 1、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按相应定额子目中模板人工乘以1.2系数;模板用量及钢筋支撑乘以1.5系数。 2、坡屋面坡度大于等于1/4(26°34′)时,套相应的定额子目但子目中人工乘以1.15系数,模板用量及钢支撑乘以1.30的系数。 一、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 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二、分类计算公式: 1、组合钢模板、复合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周转次数*(1+回库维修费率) 注:回库维修费率取定8% 2、胶合板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3、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摊销系数 注:模板的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补损率均根据取定表采用。 现场经验值:木模如果是规则结构:周转7~9次;圆形不规则的:4次左右不超过5次,钢模一般在50次以上.。 三、补充说明: 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 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 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周转次数 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消耗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此公式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 (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 (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 (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 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 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模板摊销量的种计算方法

模板摊销量的2种计算方法 第一种: 一、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 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二、分类计算公式: 1、组合钢模板、复合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周转次数*(1+回库维修费率)注:回库维修费率取定8% 2、胶合板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3、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摊销系数 注:模板的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补损率均根据取定表采用。 现场经验值:木模如果是规则结构:周转7~9次;圆形不规则的:4次左右不超过5次,钢模一般在50次以上. 三、补充说明: 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 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 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周转次数 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消耗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此公式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 (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 (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 (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 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 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四、算例: 1、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某一施工企业拟投入l O0乎方米全新的模板。则:第一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0%全新的模板,即使用的是1 00平方米全新模板; 第二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 0%为全新的模板,而其余的为使用过1次的模板;

山东各地市关于竹(胶)板模板制作的摊销系数解读

山东各地市关于竹(胶)板模板制作的折算系数 (2010-05-16 16:33:10 关于竹(胶)板模板制作的结算办法 济南市建设委员会文件 济建标字[2007]6号 关于竹(胶)板模板制作的结算办法 各有关单位: 为方便建筑工程结算,现将2006年《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补充册》中的竹(胶)板模板制作项目结算办法发布如下: 发承包双方办理签证的按签证结算,未办理签证的应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应计算规则计算模板接触面积,乘下列折算系数确定,同时扣减《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混凝土模板子目种成品模板材料消耗量。 竹(胶)板模板制作折算系数 材质竹胶板胶合板 折算系数0.244 0.275 济南市建设委员会 二零零七年九月十三日 2、 青岛07价目表关于竹胶板的解释 Q:原消耗量定额中胶合板模板子目含制作安装费用以及模板材料摊消量,省消耗量定额补充册竹胶板模板安装如何摊消?

A:应在套用相应定额时进行摊销,即用模板工程量乘以摊销系数后再套用定额。 竹胶模板制作补充子目是按一次性现场制作考虑,未考虑周转次数。具体计算方法及摊销系数的确定,我们将在2007年《青岛市价目表》中详细给出。省消耗量定额补充册竹胶板模板制作子目只是制作费,不含安装费。使用时可与原消耗量定额中胶合板模板子目配合使用。 2007年《青岛市价目表》说明中: 使用竹胶板现场制作模板时,应将计算出的模板工程量套用《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胶合板模板(成品)’中相应子目(扣除制作部分内容)得到安装及拆除部分,再套用《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补充册》中的竹胶板制作子目,但应将模板工程量乘以摊销系数。以本价目表中9mm厚竹胶板模板(竹胶板取定价为41元/平方米)为例,摊销系数按0.26考虑(按4次周转,并考虑一定的补损率)。 3、淄博市2006工程造价资料汇编摘要 关于竹胶模板及木胶合板模板(非成品周转次数的确定 使用竹胶板或胶合板现场制作模板时,应将计算出的模板工程量套用定额中“胶合板模板(成品”相将相应子目消耗量乘以下表系数,同时扣除子目中成品胶合板消耗量: 厚度(mm 模板 材质 9—1011一1212以上 竹胶板 2.055 1.718 木胶板 2.465 2.062 1.745 说明:如采用防水木胶合板时,以上系数应乘以0.75。 4、关于竹(胶合)板模板的回复 王老师您好,我想请教胶合板模板制作子目的问题

模板及支架摊销量

模板及支架摊销量的计算方法 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 1、损耗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 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周转次数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需要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公式 4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 (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 (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 (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 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 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材料损耗率钢管4% 防锈漆3% #8铅丝2% 溶剂油4% 铁钉2% 毛竹5% 缆风绳5% 模板周转次数、损耗率 1、组合式钢模板、复合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

承发包双方办理现场签证的,按签证结算模板制作费用;未办理签证的,按照设计图纸和相应计算规则计算模板接触面积,乘以下列摊消系数确定制作数量,执行10-4-310~315模板制作费用。同时扣减《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现浇混凝土模板子目中成品胶合板模板材料消耗量,计算模板安装、拆除费用。其他相关规定执行《山东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补充册(二)》。 竹胶(胶合)板模板制作摊消系数(具体参照你们淄博市) 材质竹胶板胶合板 摊消系数0.244 0.275 你好: 套用胶合板模板子目,注意把里面的胶合板模板消耗量修改为0 套用竹胶板制作子目,工程量为实际模板面积; 摊销三次的话摊销系数应该是0.333 东营有具体的定额文件,你可以看看 关于竹(胶)板模板制作结算的指导意见 2008-12-08 来源: 东营市工程建设标准造价信息网 我要评论(0) 网友看法(0) 【订阅每日快讯】 各有关单位: 为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依据有关规定并结合我市调研情况,现对竹(胶)板模板制作结算提出如下意见,望认真贯彻执行。 一、使用竹胶板或胶合板现场制作模板时,应将计算出的模板工程量套用定额中“胶合板模板(成品)”相应子目,同时扣除子目中成品胶合板消耗量;再将模板工程量乘以摊销系数套用补充分册中的竹(胶)板模板制作子目。 二、模板摊销系数应按发、承包双方依据工程实际情况合同约定或据实办理签证,双方无约定的可按以下系数和规定进行计算: 项目基础、柱、梁、墙平板斜板、折板 竹胶板0.233 0.175 0.35 木胶板0.35 0.26 0.525 说明:1、木胶板制作执行本表系数并执行消耗量定额10-4-310---315子目时,人工下浮15%、木方下浮35%。 2、以上摊销系数仅适用一般工程,对于特殊项目应根据实际情况协商解决。 三、本意见由市工程建设标准造价管理站负责解释,请各单位将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和意见及时反馈。 工程签证内容:围墙砼采用竹胶板木支撑,模板摊销系数1

模板摊销详解

模板摊销详解 一、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 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1)×补损率-(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二、分类计算公式 1、组合钢模板、复合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1+回库维修费率)/周转次数 注:回库维修费率取定8%。 2、胶合板模板 模板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3、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率)×摊销系数 注:模板的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补损率均根据取定表采用。 现场经验值:木模如果是规则结构,周转7-9次;圆形不规则的,4次左右,不超过5次,钢模一般在50次以上。 三、补充说明 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 1、损耗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 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 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 一次使用量×(1-补损率)×(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

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消耗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此公式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 (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 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 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 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四、算例 1、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某一施工企业拟投入100平方米全新的模板。则:第一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0%全新的模板,即使用的是100平方米全新模板;第二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为全新的模板,而其余的为使用过1次的模板;第三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为全新的模板,10%为使用了1次的模板,而其余的为使用了2次的模板;第四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为全新的模板,10%为使用了1次的模板,10%为使用了2次的模板;而其余的为使用了3次的模板;以此类推。第十次使用完毕的状态是,模板收回数量为90平方米,其中:10%为使用了1次的模板;10%为使用了2次的模板;……;10%为使用了9次的模板。通过上面的变化,我们看到第10次使用完毕后将收回来90平方米的模板,也即:一次使用量×(1-补损率)=100 ×(1-10%)=90平方米。 在以前的公式中计算出来回收量也就可以了,但是2003年新发布的公式则进一步考虑了回收回来的模板已经不同于新模板了,再者回收回来的90平方米模板中,有10%的模板使用了1次,有10%的模板使用了2次;……;有10%的模板使用了9次。平均起来,这些模板平均使用了(1 +9)/2=5 次。也就是说,

模板摊销计算规则

模板摊销计算规则 -、模板摊销量的计算公式: 摊销量=一次使用量X1+施工损耗)不1+(周转次数一1)X补损率/周转次数一(1 —补损率)50%/周转次数] 二、分类计算公式: 1、组合钢模板、复合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 (1+施工损耗率)/ 周转次数*(1+回库维修费率) 注:回库维修费率取定8% 2、胶合板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 (周转次数-1) * 补损率]/周转次数 3、木模板 模板摊销量=一次使用量* (1+施工损耗率)* 摊销

系数 注:模板的一次使用量、周转次数、补损率均根 据取定表采用。 现场经验值:木模如果是规则结构:周转7?9次; 圆形不规则的:4次左右不超过5次,钢模一般在50次以上. 三、补充说明: 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 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汎1+施工损耗)X周转次数一1) >补损率/周转次数 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 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 —补损率)/周转次数 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消耗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此公式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 (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 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 (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 (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 率 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 (1+施工管理费率) &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 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四、算例: 1、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中,某一施工企业拟投入I 00乎方米全新的模板。 则:第一次使用时的状态是100%全新的模板,即

模板摊销说明

模板摊销说明 模板及支撑架摊销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周转次数+(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1-补损率)50%/周转次数] 此公式含有以下几个概念: 1、损耗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1)×补损率/周转次数 周转性材料从第二次使用起,每周转一次后必须进行一定的修补加工才能使用。 每次加工修补所消耗的木材量称为损耗量。 2、周转使用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周转次数+损耗量 周转使用量是指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和补损的条件下,每周转一次平均所需的木材量。 3、回收量=一次使用量×(1+施工损耗)*(1-补损率)/周转次数 回收量是指周转性材料每周转一次后,可以平均回收的数量。 4、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 摊销量是指为完成一定计量单位建筑产品的生产,一次所需要的周转性材料的数量。 5、若公式4用于编制预算定额中的周转性材料摊销量时: (1)回收部分必须考虑材料使用前后价值的变化,应乘以回收折价率。 (2)周转性材料在周转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均要投入人力、物力,组织和管理补修模板工作,须额外支付施工管理费。 6、为补偿此项费用和简化计算的采取措施:减少回收量、增加摊销量 (1)回收量乘以回收折价率 (2)回收量的分母上乘以增加的施工管理费率 7、摊销量=周转使用量-回收量*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 8、上面公式的50%=回收折价率/(1+施工管理费率),是综合考虑系数。 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你可以看看: 周转材料的消耗定额,应该按照多次使用,分次摊销的方法确定。 摊销量是指周转材料使用一次在单位产品上的消耗量,即应分摊到每一单位分项工程或结构构件上的周转材料消耗量。 周转性材料消耗定额一般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 ①一次使用量:第一次投入使用时的材料数量。根据构件施工图与施工验收规范计算。一次使用量供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申请备料和编制施工作业计划使用。 ②损耗率:在第二次和以后各次周转中,每周转一次因损坏不能复用,必须另作补充的数量占一次使用量的百分比,又称平均每次周转补损率。用统计法和观测法来确定。 ③周转次数:按施工情况和过去经验确定。 ④回收量:平均每周转一次平均可以回收材料的数量,这部分数量应从摊销量中扣除。以木模板为例: 1、现浇砼构件木模板摊销量计算公式如下: ①一次使用量计算 根据选定的典型构件,按砼与模板的接触面积计算模板工程量,再按下式计算: 一次使用量=每m3砼构件的模板接触面积×每m2接触面积需模量 ②周转使用量:平均每周转一次的模板材用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