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建筑分析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建筑分析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建筑分析
同济大学中法中心建筑分析

中法中心建筑分析

中法中心建筑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同济大学中法中心的平面功能及布局、结构形式、立面造型分析、材料及构造、建造技术、节能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分析,表达了作者对这栋建筑的一些初步认识与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平面立面功能布局空间构造材料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

2004年,为迎接百年校庆与加强同法国的合作,一座历时两年的建筑--同济大学中法中心拔地而起,其夸张的的外形与“和而不同”“双手相握”“二元并置”的设计理念,常常使人感到惊叹。同济大学中法中心位于校园东南角,西邻一·二九大礼堂及其纪念园,北邻逸夫楼,南侧是运动场,东侧紧靠四平路。基地西北角为保留建筑——旭日楼,其南侧正对纪念园的一片水杉林。该建筑地上五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13575平方米,主要用于教学、办公及学术交流等用途。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具体阐释说明。

平面功能与布局:

整个建筑布局形成既分又合的三个部分:南北两条进深相同的曲折连廊串联起大小不同的使用空间,教学、办公单元互相穿插后分别从空中和地下汇聚到最北端的公共文流单元,完成二元结构的“和而不同”的矛盾统一过程。教学、办公单元的教室和办公室都便于灵活分割,南侧的教学单元是单侧廊的布局方式而北侧的办公单元是中走廊的布局方式, 它们的西侧尽端都是大教室和大办公室。这种差异正是功能使用的需要。公共文流单元中含有一个250人报告厅和三个200平方米多功能厅以及地下展厅、咖啡吧和下沉庭院。地下室布置有45个车位的车库和设备用房。

最北面的平面较为规整,而下面的两个大平面则比较自由,大体呈L状,类似设计者所说的“双拳交握”的效果;内部各个房间的布局均按照实际功能,结合光照与观景等需要靠外布置,布局方式是比较传统的。设计者对于平面的附加功能考虑的很多,但实际中的使用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值得深思。

1 展厅

2 咖啡

3 准备间

4 中庭

5 地下车库

6 值班区

7 男/女厕/残障厕 8 储藏室

9 物业库房 10 备品备件 11强弱电

12 大楼总配电间 13变电所

14 风机房 15 水调控房 16水泵房

17 水处理

1 旭日楼

2 门厅

3 水池

4 140人教室

5 阶梯教室

6 教室

7 门卫

8 市场招生部

9 培训部 10男/女厕/残障厕 11储藏室 12复印间 13茶水间 14强弱电 15 上空

1 多功能厅

2 办公室

3 会议室

4 主任办公室

5 阶梯教室

6 教学管理办公室

7 教室休息办公室

8 教室 9 学术顾问室

10秘书室 11复印传真

12茶水间 13储藏室

14男/女厕/残障厕

15强弱电 16天

17上空

三层布局简图

立面造型分析

两条教学、办公单元是不同形式的水平向延伸空间,公共交流单元则是一个联系两者的垂直分布空间,不同维度的空间构筑二元统一结构。不规则的体转折和穿插最大限度地使9棵大树和水杉林得以保留,又创造了丰富多变的室内外空间,使大的建筑体消解于细腻的环境之中,同时绝大部分使用空间仍保持规则形状。

其立面自由奔放,色泽鲜艳与沉稳并重。在三个体块中,靠近旭日楼与逸夫楼的一部分外观呈灰白色,形体呈较规整的立方体形状,且表面板块模仿砖砌不对缝的做法,以达到和周围的这两栋建筑呼应的效果;而另外两部分的表面则被红色钢板与玻璃交替覆盖,整体看略成红色四面体形象。另外中间部分表面的窗户的形状多呈横排细条状,有一种平面构成的感觉。而最南面一部分的窗户多成竖向网格状,富有韵律美。入口的处理也极具特色,白色墙面凸出红色挑檐,而东侧的水池及倾斜的柱子,略给人以架空的感觉;中间的开放庭院突出了其位置,使得入口很明显。总之,立面的处理还是比较好地体现出其“和而不同”“对立统一”的设计理念的。

结构与构造分析

中法中心的主要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部分为钢结构。三个不同单元体采用不同材质的组合、色彩搭配和构造做法来建构,强化了整体的矛盾统一关系。南侧教学单元用自然氧化的耐候钢板包裹网格状立面,均质的网格中开孔和玻璃微妙地变化。北侧办公单元用轻质混凝土挂板覆盖立面,规则条窗配合不规则条窗分别为办公室和走廊提供光线。公共交流单元是轻质混凝土挂板和耐候钢板的混合立面,外表皮为轻质混凝土挂板,大尺度开口部位为耐候钢板,这样的材质混合和色彩的表达是中法不同的文化传承的视觉表征。

墙面的主要材料是很考究的。红色钢板为高科技材料,有“以锈攻锈”的效果。这种钢又称为“锈钢”,其通过表面生锈来防止内部继续氧化,在国外广泛使用。它的红色外观与表面凸起的肌理很具观赏性,因而为建筑师所乐用。大楼的幕墙,采用4毫米厚的板材,后衬镀锌钢加强筋,然后悬挂于外墙龙骨上,板间开缝后衬排水槽。龙骨与维护墙体间为30厚挤塑板外保温层,使外墙热阻达到了《公共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而灰白色的混凝土板则类似于干挂陶土板,每两块板用挂钩连接,同时与内部的钢骨架用螺钉相连,但是彼此之间的缝隙均被保留,形成一种砖砌的肌理。其表面的玻璃与周围的框架是通过黑色橡胶条带粘合成一体,且均为下开窗,以表现其竖向的效果。有的部位(很少)采用清水混凝土墙面,表面还有一些金属棒和圆点,也别具一番风味。而在最底层有若干木桩及石板组成的底座,估计有防潮的作用。柱子等应为预应力混凝土材料,以增加抗拉性能及水平方向力。地面多为自留平,有的有些铺装;屋顶样式不一,有

的混凝土板吊顶,有的则管道外露。玻璃等小部件连接则比较大众化,并无惊人之处。

个人评价

抛开中法中心的外形,其内部的空间还是比较传统的,并不像外形那样充满矛盾性。下面具体阐释。首先光影把握得还是比较好的。在教室等地方,采光很好;在一些卫生间等私密性的空间,光照还是比较暗的。但是在楼梯处的采光不是很好,且一般情况下并未开灯,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其次在空间的塑造上,手法比较丰富。中法中心内部的空间设置非常灵活,每层都有观景台、大尺度空间与私密性空间,并且这些空间的组合还是比较理性、中规中矩的。再次细部的处理也是比较简洁干净的。如楼梯、玻璃的连接处等,做的都比较利落,并且有时用一些夸张或创新的做法去演绎某些旧的概念,常给人带来惊喜。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内部空间既有宏大也有普通,既有明亮也有灰暗,既有奢华也有朴素,既有开放也有私密,空间的感知还是比较丰富的。

但是该建筑对于外部空间的利用就显得过于主观了。从平面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中法中心共有三个地上庭院和一个地下庭院及一个水池,但是除了主入口处的庭院利用的较为充分,其余的几乎成了摆设。水池里的水已经不再清澈,面向校园的庭院基本无人问津,而紧挨着四平路的那个庭院则几近败笔:这个庭院的入口被一片竹林挡住,人们必须绕到逸夫楼附近才能拐进去,且只有这一个入口,很是不便,使原本一个很开放的空间变得闭锁起来,故而连同紧挨着它的地下庭院也是门可罗雀。倒不如将整栋建筑向东侧稍移一些,倒可为前方节省一片空间。可惜庭院中的花花草草、零碎石子,就只能当做远望之物了。这与设计师的主观想法大有关联,事与愿违的这种情形应当引以为戒。还有车库的入口开设的也不尽人意。其入口紧挨着一个不宽的比较繁忙且靠近转弯处的一段路,车子进进出出影响交通是小,安全问题是大,这也是设计者疏忽的地方。不过它与周围建筑的协调性倒是做得很好,同时也不乏自己的个性,这一点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该建筑的围护结构不是很多,所以毁坏之处也是有的。例如上面图片展示的东侧面墙部分混凝土板已经损坏,而整体建筑的台基也歪斜不堪,连同建筑的附属结构---如水池、草坪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但是该建筑的地下车库的维护结构还是下功夫做了的,有专门的施工方案及施工队伍,毕竟地下的设施还是要保证安全的。不过最近中法中心南侧靠近一·二九操场的一边要开一个直通四平路设计院的大门,所以这里的施工会对这一侧的建筑部分多少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并未见到一些很好的防护措施,这就有些令人担忧了。不过,大门一旦竣工,东侧的庭院估计会“日益兴旺”的,这倒也是件好事。

该建筑运用的材料主要有耐候钢板、NALC板(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板)、清水混凝土、型钢、铝材、平板玻璃及木材,所应用的技术并没有多少高科技含量,材料除了耐候钢板外都比较常见,而耐候钢板的应用也主要是从外观上考虑的,并没有太引人注意的地方。唯一出彩的地方就是整体上灰白与暗红的颜色对比,从而有助于对建筑理念的表达;整体上材料的运用是比较平庸的。

对于节能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忽视也是该建筑的一大硬伤。该建筑的通风效果一般,,保温隔热也不尽如人意,导致这里冬凉夏热,空气调节主要靠空调来实现,并没有多少节能的做法。而对于可持续发展,该建筑也并未下太多功夫。这不禁令人忧虑起来。现在我们做建筑,对这两个方面的设计要逐渐深入,如采用一些太阳能电池板、风能采集装置、废料再利用装置及一些保温隔热好的材料等,来降低能耗,保护环境,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参考资料:

1、《同济大学中法中心》张斌、周蔚撰《城市建筑》2005年第01期

2、《折来折去——同济大学中法中心的现场感》

王方戟、袁怡、范蓓蕾撰《时代建筑》2006年第06期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新办公楼资料整理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0号 200092 Address: No. 1230 Siping Rd. , Shanghai Web: https://www.doczj.com/doc/897974206.html,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新办公楼导览 中山北二路 N o r t h Z h o n g s h a n N o .2 R o a d 同济大学T o n g j i U n i v e r s i t y 赤峰路 C h i f e n g R o a d 彰武路 Z h a n g w u R o a d 铁岭路 T e n g R o a d 鞍山路 A n s h a n R o a d 同济联合广场 T o n g j i U n i t e d P l a z a 同济大学南校区 S o u t h C a m p u s o f T o n g j i U n i v e r s i t y 四平 路 S i p i n g R o a d 阜新路 F u x n R o a d L n e 10

地点 / Location::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0号 / No.1230 Siping Road, Shanghai 200092, China 设计时间 / Term of Planning :2009-2010 建造时间 / Term of Construction :2011 基地面积 / Site Area :69 700 m 2 建筑面积 / Total Building Area :64 522 m 2 主要结构 / Structure :混凝土框架、钢框架结构 / :C oncrete + Steel Frame 主要用途 / Main Use :办公 / Office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新办公楼——巴士一汽停车库改造 TJAD New Office Building —— Renovation of the Parking Garage of Bus No.1

同济大学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高等数学A》课程教学大纲 (216学时,1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高等数学A是理科(非数学)本科个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它是为培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质量专门人才服务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获得:1、函数与极限;2、一元函数微积分学;3、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4、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5、无穷级数(包括傅立叶级数); 6、微分方程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取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还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二、总学时与学分 本课程的安排三学期授课,分为高等数学A(一)、(二)、(三),总学时为90+72+54,学分为5+4+3。 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基本内容 说明:教学要求较高的内容用“理解”、“掌握”、“熟悉”等词表述,要求较低的内容用“了解”、“会”等词表述。 高等数学A(一) 一、函数、极限、连续、 1. 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函数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有界性。 2. 理解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概念。 3. 熟悉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4. 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5. 理解极限的概念,掌握极限四则运算法则及换元法则。 6. 理解子数列的概念,掌握数列的极限与其子数列的极限之间的关系。

7. 理解极限存在的夹逼准则,了解实数域的完备性(确界原理、单界有界数列必有极限的原理,柯西(Cauchy),审敛原理、区间套定理、致密性定理)。会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 8. 理解无穷小、无穷大、以及无穷小的阶的概念。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9. 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和在一个区间上连续的概念,了解间断点的概念,并会判别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介值定理,最大最小值定理,一致连续性)。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双曲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不变性。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 4.掌握初等函数一阶、二阶导数的求法。 5.会求隐函数和参数式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会求反函数的导数。 6.理解罗尔(Ro lle)定理和拉格朗日(Lagrange)定理,了解柯西(Cauchy)定理和泰勒(Taylo r)定理。 7.会用洛必达(L’Ho sp ital)法则求不定式的极限。 8.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极值的方法。会求解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问题。 9.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拐点,会描绘函数的图形(包括水平和铅直渐进线)。 10.了解有向弧与弧微分的概念。了解曲率和曲率半径的概念并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 11.了解求方程近似解的二分法和切线法。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换元法和分步积分法。会求简单的有理函数及三角函数有理式的积分。 2.理解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了解函数可积的充分必要条件。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课群方向)本科生培养计划学习资料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课群方向)本科生培养计划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课群方向) 本科生培养计划 一、学制 本科学制为四年。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选择进行后续"+M"阶段的研究生阶段学习。后续阶段培养方案详见《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相关原理和知识,获得工程师良好训练,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实践能力突出,能胜任一般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也可以从事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等工作,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基本要求 应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工程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应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团结全作的团队意识和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应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愿意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服务。 应扎实地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备在土木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能力。应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土木工程相关的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等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经过本科四年培养,学生应在"知识、能力、人格"方面具有以下基本要求。 (一)拥有科学、技术、职业以及社会经济方面的基本知识 1.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包括: (1)经济学、哲学和历史等社会科学知识; (2)社会、经济和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知识; (3)法律法规、金融投资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管理知识。

2.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包括: (1)掌握作为工程基础的高等数学和工程数学; (2)了解现代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 (3)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其他主要方面和应用前景。 3. 掌握基本的工具性知识,包括: (1)掌握英语或一门其它外语,具有一定的外文写作和表达能力; (2)了解信息科学基础知识,掌握文献、信息、资料检索的一般方法; (3)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高级编程语言和土木工程相关软件应用技术。 4. 具有宽厚的专业知识,包括: (1)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2)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应用; (3)掌握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5)掌握工程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 (6)掌握土力学和基础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7)掌握结构设计理论、熟悉设施和系统的设计方法; (8)了解结构、设施和系统的全寿命分析和维护理论; (9)掌握土木工程施工和组织的过程和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10)掌握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监测和测试的基本方法; (11)了解土木工程的风险管理和防灾减灾基本原理及一般方法。 5. 了解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包括: (1)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2)了解建筑、城规、房地产、给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建筑设备、土木工程机械及交通工程、土木工程与环境的基本知识; (3)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二)拥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应用或管理、合作交流等基本能力

同济大学建筑学

一、《建筑概论(1)》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概论(1)(34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公共基础课,建立建筑的基本概念。 二、课程基本要求: 基本了解建筑的发展过程,把握建筑的各组成要素。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建筑的技术要素、建筑的心理和生理要素、建筑的社会文化要素、建筑历史概况。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报告。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指导“建筑表达(1)”。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筑概论》沈福煦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罗小未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学)》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学)(34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专业基础课,建筑设计的启蒙。 二、课程基本要求: 掌握建筑方案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内容、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功能与形式、空间与形态的基本问题。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建筑设计资料收集训练、人体活动空间尺度、建筑空间比例与尺度、建筑结构与构造、小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钢笔淡彩临摹、大师名作模型、立体构成空间、居和园概念设计模型、阁的建构、独立式小住宅建筑设计。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六、学时分配:

二、《建筑概论(2)》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概论(2)(34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公共基础课,建立建筑的基本概念。 二、课程基本要求: 掌握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的基本原理,熟练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技巧,熟悉建筑表达的基本知识,了解现代建筑发展过程。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建筑绘画及表现知识、色彩原理、现代建筑概况。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报告。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指导“建筑表达(2)”。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筑概论》沈福煦 《中外建筑史》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51学时,3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公共基础课。培养专业基本素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对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过程及其自然、社会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对建筑发展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总体的认识。二、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建筑学基本知识。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简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活动状况及其社会文化背景,详说有关古代和近代的建筑思想、理论与技术,详析各个历史时期特征、风格、结构特点等以及演变过程。

同济大学数值分析matlab编程题汇编

MATLAB 编程题库 1.下面的数据表近似地满足函数2 1cx b ax y ++=,请适当变换成为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编程求最好的系数c b a ,,,并在同一个图上画出所有数据和函数图像. 625 .0718.0801.0823.0802.0687.0606.0356.0995 .0628.0544.0008.0213.0362.0586.0931.0i i y x ---- 解: x=[-0.931 -0.586 -0.362 -0.213 0.008 0.544 0.628 0.995]'; y=[0.356 0.606 0.687 0.802 0.823 0.801 0.718 0.625]'; A=[x ones(8,1) -x.^2.*y]; z=A\y; a=z(1); b=z(2); c=z(3); xh=-1:0.1:1; yh=(a.*xh+b)./(1+c.*xh.^2); plot(x,y,'r+',xh,yh,'b*')

2.若在Matlab工作目录下已经有如下两个函数文件,写一个割线法程序,求出这两个函数 10 的近似根,并写出调用方式: 精度为10 解: >> edit gexianfa.m function [x iter]=gexianfa(f,x0,x1,tol) iter=0; while(norm(x1-x0)>tol) iter=iter+1; x=x1-feval(f,x1).*(x1-x0)./(feval(f,x1)-feval(f,x0)); x0=x1;x1=x; end >> edit f.m function v=f(x) v=x.*log(x)-1; >> edit g.m function z=g(y) z=y.^5+y-1; >> [x1 iter1]=gexianfa('f',1,3,1e-10) x1 = 1.7632 iter1 = 6 >> [x2 iter2]=gexianfa('g',0,1,1e-10) x2 = 0.7549 iter2 = 8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结构复习要点

同济大学地下建筑结构复习 1 绪论 1.1简述地下建筑结构的概念及形式 地下建筑结构即埋置于地层内部的结构。包括衬砌结构和内部结构两部分。要考虑地下结构与周围岩土体的共同作用。地下建筑结构的形式主要由使用功能、地质条件和施工技术等因素确定。根据地质情况差异可分为土层和岩层内的两种形式。 土层地下建筑结构分为1.浅埋式结构2.附建式结构3.沉井(沉箱)结构4.地下连续墙结构5.盾构结构6.沉管结构7其他如顶管和箱涵结构。 岩石地下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直墙拱形、圆形、曲墙拱形,还有如喷锚结构、穹顶结构、复合结构。 1.2简述地下建筑结构设计程序及内容 设计工作一般分为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两个阶段 初步设计主要内容:1.工程等级和要求,以及静、动荷载标准的确定2.确定埋置深度和施工方法3.初步设计荷载值4.选择建筑材料5.选定结构形式和布置6.估算结构跨度、高度、顶底板及边墙厚度等主要尺寸7.绘制初步设计结构图8.估算工程材料数量及财务概算 技术细节主要内容:1.计算荷载2.计算简图3.内力分析4.内力组合5.配筋设计6.绘制结构施工详图7材料、工程数量和工程财务预算 2 地下建筑结构的荷载 2.1地下建筑荷载分哪几类? 按其存在的状态,可以分为静荷载、动荷载和活荷载等三大类 2.2简述地下建筑荷载的计算原则 需进行最不利情况的组合,先进性个别荷载单独作用下的结构各部件截面内力,再进行最不利的内力组合,得出各设计控制截面的最大内力。 2.3土压力可分为几种形式?其大小关系如何? 土压力分为静止土压力E0、主动土压力力Ea 被动土压力Ep,则Ep>E0>Ea 2.4静止土压力是如何确定的? 在挡土结构在土压力作用下,结构不发生变形和任何位移,背后填土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则作用于结构上的侧向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静止土压力可根据半无限弹性体的应力状态求解。 2.5库仑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什么?并给出其一般土压力计算公式。 基本假设:1)挡土墙墙后土体为均质各向同性的无黏性土2)挡土墙是刚性的且长度很长,属于平面应变问题3)挡土墙后土体产生主动土压力或被动土压力

同济大学数学分析2000

一、计算 (1))]11ln([lim 2x x x x +-∞→ (3)dx e x ?+∞-0)2 1,min( (2)设变换方程? ??+=-=ay x v y x u 2可把222226y z y x z x z ??-???+??=0简化为02=???v u z ,求常数a 。 二、将函数??? ??? ?≤≤≤≤+=ππππx x x x f 20202)(展开正弦级数,并指出该正弦级数的和函数。 三、求在椭球面),,(1222222+ ∈=++R c b a c z b y a x 内嵌入的有最大体积的各棱平行于坐标轴的直角平行六面体的体积 四、证明曲线积分dy x y x y x y dx x y x y L )cos _(sin )cos 1(22+- ?在右半平面内与积分路径无 关,并当L 的起点为),1(π,终点为),2(π时计算此积分。 五、求积分 ,)1(22d x d y z y z d z d x a z x d y d z ??∑-+-其中∑为yoz 面上的曲线y e z =)0(a y ≤≤绕z 轴旋转所得的曲面的下侧。 六、设函数),(y x f 在2R 上有连续的偏导数,问函数??? ????>≤=≥??∞+-0)sin (0)),(()(0sin x dt t t e dx d x dy y x f dx d x g xt x x 在哪些间断点处连续?若有间断点,请指出其类型并说明理由。 七、设)(x f 为].0[∞+上恒 取正值的连续函数,且当 令时,1 )(22x x f x ≥≥) 0()()(0 0>=? ?∞++∞x dt t f dt t tf x )(?,证明对任意),在()(方程∞+=+∞∈0),,0(c x c ?上有唯一解。 八、设函数)(x f 在区间],[h x x +上连续且二次可微,证明存在)1,0(∈θ,使得

同济大学建筑学课程设置

《中外建筑史》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51学时,3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公共基础课。培养专业基本素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通过对中外各个历史时期建筑发展过程及其自然、社会背景的介绍,使学生对建筑发展的历史有一个初步的、总体的认识。 二、课程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建筑学基本知识。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简述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活动状况及其社会文化背景,详说有关古代和近代的建筑思想、理论与技术,详析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型制、特征、风格、结构特点简述以西方为主体的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状况、演变过程及其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着重分析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类型、形式、技术及艺术特征。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以幻灯、投影或计算机多媒体的形式,采用大量图像资料配合讲课。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以“建筑概论”、“建筑设计初步”等课程为必要的先修课程。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中国建筑史》(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刘敦桢主编

《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图说》同济大学出版社 《建筑物理(光)》 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物理(光)(36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公共基础课。通过课堂讲授、一到两次课外实验和演示使学生掌握建筑光学的基本知识,为结合专业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并使学生能适应今后工作中对建筑光学知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了解建筑光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天然采光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了解建筑照明的基本知识,掌握一般照明计算方法等。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建筑光学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建筑光学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与建筑有关的光学基本概况、单位和计算公式,并对建筑布局的光学特性作基本介绍。第二部分为授我国光气候概论,各种采光窗的特性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采光设计和采光计算。第三步分为建筑照明,介绍灯具合光源的光学特性以及基本的照明设计和计算明和环境照明做初步的分析和介绍,掌握一些主要空间室内照明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四、实验或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分为实验操作和实验演示两部分:采光系数测定和灯光照明演示,操作实验安排在总学时中,演示试验安排在课余时间。 五、与各课程的关系: 按同济大学建筑学五年制学生的教学计划的安排,建筑光学安排在第三学期。课程以高中数学、物理为基础,并需要初步的建筑学与建筑技术知识。 六、学时分配: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筑物理》第一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年7月东南大学柳孝图 《建筑物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6月东南大学柳孝图 《建筑物理》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7月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华南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清华大学等四校主编 《建筑物理(热)》

同济大学数值分析matlab编程题汇编

MATLAB 编程题库 1.下面的数据表近似地满足函数2 1cx b ax y ++= ,请适当变换成为线性最小二乘问题,编程求最好的系数c b a ,,,并在同一个图上画出所有数据和函数图像. 625 .0718.0801.0823.0802 .0687 .0606 .0356 .0995.0628.0544.0008.0213.0362.0586.0931.0i i y x ---- 解: x=[-0.931 -0.586 -0.362 -0.213 0.008 0.544 0.628 0.995]'; y=[0.356 0.606 0.687 0.802 0.823 0.801 0.718 0.625]'; A=[x ones(8,1) -x.^2.*y]; z=A\y; a=z(1); b=z(2); c=z(3); xh=-1:0.1:1; yh=(a.*xh+b)./(1+c.*xh.^2); plot(x,y,'r+',xh,yh,'b*')

2.若在Matlab工作目录下已经有如下两个函数文件,写一个割线法程序,求出这两个函数 10 的近似根,并写出调用方式: 精度为10 >> edit gexianfa.m function [x iter]=gexianfa(f,x0,x1,tol) iter=0; while(norm(x1-x0)>tol) iter=iter+1; x=x1-feval(f,x1).*(x1-x0)./(feval(f,x1)-feval(f,x0)); x0=x1;x1=x; end >> edit f.m function v=f(x) v=x.*log(x)-1; >> edit g.m function z=g(y) z=y.^5+y-1; >> [x1 iter1]=gexianfa('f',1,3,1e-10) x1 = 1.7632 iter1 = 6 >> [x2 iter2]=gexianfa('g',0,1,1e-10) x2 = 0.7549 iter2 = 8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建设管理系2011年博士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门类) (2011年7月修订) 一、适用学科、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工学门类) 本一级学科不设二级学科,此方案适用于建设项目管理、房地产经济与管理研究方向,授工学学位。 二、学制年限 直博生和提前攻博生4-5年,普博生一般为3年,在职博士生可适当延长。 三、培养计划制定的主要原则与内容 博士生的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计划和论文工作计划两部分。课程学习计划由:(1)公共必修课程;(2)学科专业要求的必修和限选课;(3)必修环节等组成。对外校及本校其他专业考入的博士生还需制定补修课程的具体内容及进度安排。课程学习计划一般在入学三周内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论文工作计划在博士生进行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时完成。 培养计划应考虑学科发展趋势的需要及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并使计划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充分的综合平衡:(1)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2)适当宽度和深度的建设与房地产管理专业知识;(3)一定的工程管理实践、计量经济模型计算、设计能力;(4)科学研究工作各主要环节所需的能力;(5)必要的相邻学科知识。 四、培养环节 博士生培养包括课程学习,资格考试,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论文工作,最终学术报告,论文答辩等环节。 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深入调查研究,确定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具体课题,并尽早完成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应包括选题背景、文献综述、选题及其意义、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论文工作计划等。文献综述应阅读不少于30篇与学位论文有关,且反映所研究内容最新状况的文献,其中50%应为外文文献。选题报告会应在二级(或一级)学科范围内相对集中、公开地进行,并以博士生导师为主的不少于3名教授(含导师)参加,并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聘请相关学科的导师参加。若学位论文课题有重大变动,应重新作选题报告,以保证课题的前沿性和创新性。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系研究生业务办备案。 论文选题可由学生自己选题,也可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鼓励博士生自己选择具有创新性的研究课题。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学术专长,从事交叉学科课题研究的学生应申请联合指导教师,学生应选择指导教师熟悉的研究领域从事学位论文工作。 选题报告时间由指导教师自行决定,但距离申请答辩的日期不少于12个月。 2、资格考试 资格考试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由系统一安排。按照土木工程学位分委员会《关于博士生资格考试规定》实施。

同济大学建筑学结构选型题库

同济大学建筑学结构选型题库 1、试述建筑平立面尺寸对结构性能的影响。 答:1. 建筑平面的对称性 建筑平面形状最好是双轴对称的,这是最理想的,但有时也可能只能对一个轴对称,有时可能是根本找不到对称轴。不对称的建筑平面对结构来说有三个问题:一是会引起外荷载作用的不均匀,从而产生扭矩;二是会在凹角处产生应力集中;三是不对称的建筑平面很难使三心重合。因此,对于单轴对称或无轴对称的建筑平面,在结构布置时必须十分小心,应该对结构从各个方向反复进行计算,并考虑结构的空间作用。 2. 质量布置的对称性 仅仅由于建筑平面布置的对称并不能保证结构不发生扭转。在建筑平面对称和结构刚度均匀分布的情况下,若建筑物质量分布有较大偏心,当遇到地震作用时,地震惯性力的合力将会对结构抗侧刚度中心产生扭矩,这时也会引起建筑物的扭转及破坏。 3. 结构抗侧刚度的对称性 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对结构受力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在对称的建筑外形中进行了不对称的建筑平面布置,从而导致了结构刚度的不对称布置。在建筑物的一侧布置墙体,而在其他部位则为框架结构。由于墙体的抗侧刚度要比框架大得多,这样当建筑物受到均匀的侧向荷载作用时,楼盖平面显然将发生图中虚线所示的扭转变位。 4、需要抗震设防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建筑体型有较多的限制条件,其主要原则是:建筑的平、立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建筑的质量分布宜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结构抗侧刚度沿竖向应均匀变化,楼层不宜错层,构件的截面由下至上逐渐减小,不突变。当建筑物顶层或底部由于大空间的要求取消部分墙柱时,结构设计应采取有效构造措施,防止由于刚度突变击产生的不利影响。 对于矩形平面,其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宜过大。对非矩形平面,则还应限彻其翼肢的长度, 在结构布置中应通过调整平面形状和尺寸,采取构造和措施,尽量使整个建筑物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以提高结构的抗震,不然的话,则应设置抗震缝,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结构单元。 2、试述高层建筑结构分析相对于多层建筑的特殊性。 答:从结构分析的基本原理来说,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与多层建筑结构的分析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使得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又具有其特殊性。一方面是由于墙柱内轴力的增加,和墙柱总高度的增加,构件轴向变形所引起的对结构内力与位移的影响已不可忽略;同时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中各构件截面高度往往较大,构件截面剪切变形对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也已不可忽略。另一方面是由于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侧向风荷载或地震作用所产生的结构内力与位移常常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 随着建筑物层数的增加,楼面结构所耗用的材料几乎不变,而柱或墙体为承受竖向荷载所消耗的材料与层数呈近乎线性的关系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为承受侧向力所需要的材料的增长与层数成抛物线关系。在超高层范围内,层数的增加会引起土建造价的大幅度上升。当结构设计较为合理时,例如选用合理的结构型式,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采用合理的建筑物高宽比,则为抵抗水平荷载所需增加的材料用量或土建造价尚可接受,而如果结构设计不合理,例如对于高宽比很大的建筑物,则为保证建筑物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强度和刚度,材料用量或土建造价的增长将使得该建筑物难以建成。 高层建筑结构从整体上说可以看成是底端固定的悬臂柱,承受竖向荷载和侧向水平力的作用,建筑物的侧向位移,常会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侧向位移过大,会导致建筑装修与隔墙的损坏,造

同济大学数值分析工研试卷B卷

同济大学课程考核试卷(B卷)(工科研究生)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命题教师签名:审核教师签名: 课号:2102002课名:数值分析(工科研究生)考试考查:考试此卷选为:期中考试( )、期终考试( )、重考(√)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7大题,3大张,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要求写出解题过程,否则不予计分. 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 一、(15分)设 212 233 618 A - ? ? ? =- ? ? - ?? , 2 5 b -?? ? =- ? ? ?? .将A进行 LU 分解,并由此求解线性方程组 AX b =. 二、(15分)用牛顿法求出方程x2 e2 x +=的二个实根(计算精度为ε=10-3). 三、(10分)

四、(15分) 构造三点积分公式: 1 2 012 1 ()((0) x f x dx f f f ωωω - ≈++ ? 使该积分公式有尽可能高的代数精度.并指出该公式的代数精度.它是Gauss公式吗? 由此公式计算积分1 2 1 x x e dx - ?的近似值,并与积分的精确值比较,从而得到误差值. 五、(15分)写出求解方程组Ax b =的Jacobi迭代格式,初始迭代向量为 x ?? ? = ? ? ?? ,计算迭 代3次的数值结果.其中 210 131 012 A - ?? ? =-- ? ? - ?? , 1 8 5 b ?? ? = ? ? -??

六、(15分) 取步长0.2h =,用欧拉(尤拉)公式计算下列微分方程在节点 0.2n x n =(n=1,2,3,4,5)上的近似值. 并与精确解y =比较各节点上的误差. 2, 01 (0)1dy x y x dx y y ?=-≤≤???=? 以下为Matlab 编程题 七、(15分)用改进的乘幂法计算矩阵 213116282A ?? ? = ? ??? 的主特征值和相应的特征向量(取初 始向量00(1,1,1)T v u ==计算精度为3 10ε-=).

同济大学图书馆研究

同济大学图书馆主楼工程采用了先进的高层大跨度悬挑预应力空间超静定结构体系,选用了XM15-7型锚具、YCD-120型千斤顶、大吨位预应力后张法及上下两个预应力结构层脱开等施工技术,排除了预加应力时引起的超静定效应,从而解决了大吨位预应力高强钢丝束高空作业成套技术;克服了施工场地小、运输通道窄等各项技术难关,创出一套完整成熟的施工工艺;同时节约了大量钢材,又减少了施工费用,降低了工程造价,属国内首创。两栋“筒状”的楼是后来新建的,为了不影响建造时的图书馆使用,采用了预应力悬挑结构,所以在某个角度看,大楼是悬在空中的。核心受力构件是当中的核心筒,周围都是悬挑的。 2同济大学图书馆老大楼建于1965年;月,总建筑面积6402m2。随着学校的发展,原图书馆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经过多方案比较,于1982年开始在原图书馆庭院内扩建一幢双塔型11层的新馆,由于图书馆新大楼的建造,虽然当时新大楼采用了地下连续墙基础,还是发生了新老图书馆之间地基超量的沉降不均匀,致使老图书馆墙面出现斜裂缝,近60%的铁窗无法开启使用c同济校领导对此十分重视,要求尽快修复,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不受损失c其修复要求是:①解决老图书馆的安全使用问题;②结构加固后外观上恢复原样;③施工过程应尽量不影…1934年正式建立同济大学图书馆。经过多次的搬迁与重建,至1990年建成现在的图书馆(总馆),面积22225平方米。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与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并入同济大学,2000年与上海铁道大学合并。现在的图书馆由总馆、沪东分馆、沪西分馆、沪北读者服务部、嘉定校区图书馆组成,总面积71400平方米,各校区间使用统一的集成管理系统并实行通借通还,2004 年9月实行一门式管理。 同济大学图书馆群房为2层砖混结构图书馆,建于1965年,由同济大学吴景祥等设计,市建二公司六队施工。1986年图书馆扩建。原图书馆改为图书馆群房。整个建筑改观富含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该馆外墙采用清水红砖,间以白色线条,处理简洁、明快。该馆同南北教学楼共同形成同济大学入口的场所感。 在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在玻璃内表面可能出现凝结水,应考虑将玻璃倾斜成一定角度,使水滴沿着玻璃面流到边沿。也可采用双层玻璃,既可避免冷凝水,又可减少热损耗。双层玻璃的结构应注意嵌缝严密,否则灰尘一旦进入空气间层,就很难清除,严重影响采光。 侧窗的位置较低,人眼很易见到明亮的天空,形成眩光,所以医院、教室、图书馆等场合为了减少侧窗的眩光,可采用水平挡板、窗帘、百叶、绿化等办法。图4-21是医院病房设计。

2020年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

2020年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试分数、录取人数一、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考试科目情况: 招生院系(010)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及名称(081300)建筑学(学术学位) 研究方向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4 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 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5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 03 建筑技术科学 06 室内设计及其理论 初试 科目1 (101)思想政治理论 科目2 (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42)德语任选一门 科目3 (355)建筑学基础 科目4 (802)建筑理论与历史、(803)建筑设计、(805)建筑技术、(408)计算机学科专业 基础综合、(808)材料力学与结构力学、(851)现代西方美学、(815)传热学、(816) 工程热力学、(821)材料科学基础任选一门 复试内容建筑设计+专业外语+专业综合 学习和就业方式全日制非定向就业 备注不接收同等学力考生 二、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复试分数线 年份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政治外语业务课1 业务课2 总分 2018 081300 建筑学60 60 90 90 325 2017 085100 60 70 90 90 340 2016 085100 60 70 90 90 325

三、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报录比 年份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报名人数全日制录取人数非全日制录取人数 2018 081300 建筑学728 10 0 2017 085100 1052 79 0 2016 085100 1034 89 / 四、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参考书目 (355)建筑学基础 《建筑概论》,崔艳秋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初步》田学哲、郭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张文忠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陈志华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批评学》郑时龄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室内设计原理》陈易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物理》,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节能建筑设计和技术》,宋德萱,同济大学出版社 《建筑构造》,颜宏亮,同济大学出版社 《建筑特种构造》,颜宏亮,同济大学出版社 建筑设计课程相关教材、相关参考书及授课内容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 研究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是全国知名的集团化管理的特大型甲级设计单位。持有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建筑、市政、桥梁、公路、岩土、地质、风景园林、环境污染防治、人防、文物保护等多项设计资质及国家计委颁发的工程咨询证书,是当前国内设计资质涵盖面最广的设计单位之一;也是国家211工程院校,同时也是985工程院校。

作为一所国际著名高校设计单位,设计院非常重视建筑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硕士生、博士生。另外,我院具备丰富的对外交流合作经验,曾成功的与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国的著名事务所合作,并互派员工交流学习。 按ISO9001标准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经过中国SAC和美国RAB 双重认证。自起,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签订了每年累计赔偿一亿元人民币的工程设计险合同。有能力提供顶尖的设计产品和一流的咨询服务。 英文简介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Tongji University, founded in 1958, is one of the leading design groups in China with the most comprehensive range of disciplines available in the country, allowing it to develop many types of design project. It holds design certificates issued by the State 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for China in architecture, municipal engineering, bridge engineering, highway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geology, landscaping,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ivil air defence and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It also holds an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ertificate issued by the State Planning Committee. The Design Institute has developed its strength in design,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施工(同济大学)复习资料及试题

第一章 1、什么是土的可松性,有何实际用途。 2、试述土方边坡的表示方法及影响边坡大小的因素。 3、试述影响填土压实的主要因素及检查填土压实质量的方法。 4、分析流砂形成的原因及防止流砂的途径和方法。 5、试述井点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及适用范围,轻型井点的布置方案和设计步骤。 第二章 1、解释端承桩和摩擦桩,它们的质量控制方法有何区别? 2、打桩顺序有那几种?为什么打桩顺序与土质和桩距有关? 3、静压桩、水冲沉桩、振动沉桩有何优缺点,适用于何种情况? 4、试比较钻孔灌注桩和打拔灌注桩的优缺点。什么叫单打法、复打法和反插法? 5、灌注桩常易产生那些质量问题?如何预防和处理? 6、分析比较各种灌注桩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7、试述沉管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常遇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第三章 1、对模板有何要求,设计模板应考虑哪些原则? 2、混凝土在运输和浇筑中如何避免产生分层离析? 3、混凝土浇筑时应注意那些事项? 4、混凝土成型方法有那几种,如何才能使混凝土振捣密实? 5、试述厚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特点、施工方案,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止开裂的措施。 6、试述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 7、现浇混凝土结构拆模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8、什么是施工缝?留设施工缝的原则是什么?柱、梁、楼板的施工缝应留在何处?施工缝应如何处理? 9、混凝土质量检查包括那些主要内容?混凝土质量检查对试块取样有哪些规定?其强度如何取值? 10、什么是滑模施工和升板施工? 第四章 1、什么是预应力混凝土,试述其优点? 2、什么是后张自锚法,什么是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 3、试述先张法和后张法的生产工艺及优点。 4、施加预应力的方法有几种? 5、先张法的控制应力、超张拉应力如何确定? 6、预应力损失有哪些? 7、为什么要超张拉?超张拉有几种方式,各有何目的。 第五章 1、如何确定砖的标号?为什么在砌筑前要浇水润砖? 2、什么是一个步架高,什么是可砌高度。 3、常用的脚手架有那几种型式?简述脚手架的基本要求。 4、试述砌筑要点,如何才能保证横平竖直、上下错缝、砂浆饱满和接槎牢固? 5、试述实心粘土砖墙砌体的组砌形式以及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第六章 1、结构吊装方案包括哪些主要内容?结构安装选用起重机时应考 虑哪些问题? 2、试述起重机主要工作参数R、H与Q之间的关系?

同济大学2017年硕士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招生介绍

同济大学2017年硕士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招生介绍学科专业简介 本专业于1981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第一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是我校建筑学博士后流动站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重点学科之一,是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学科点的创始人是著名建筑学家冯纪忠教授,以及吴景祥、戴复东等著名教授。目前学科带头人为戴复东院士、郑时龄院士、莫天伟教授、项秉仁教授以及王伯伟教授、钱锋教授和吴长福教授。本学科在众多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获多项部级优秀工程设计奖,出版专著、译著数十种,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刊物上发表论文上百篇,获国家和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奖及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学科思想活跃,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瑞士苏黎世高等工业专科学校和香港大学等多所高校长期合作,联合进行研究生设计教学。合作研究与交流遍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西班牙等地。学科点现有在职教授15名,在职副教授24名,其中硕士生导师共46(含6名兼职硕导)。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博士点科研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与本学科点相关的实验与实践机构有: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技术国家(专业)实验室等,另外还有造型艺术实验室、建筑技术实验室、以及现代技术国家实验室。 学科点于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78年恢复招生以来,已培养大量的硕士生和博士研究生,其中也包括来自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其它国家的学生。本学科可授予建筑学硕士和工学硕士学位,以及工学博士学位;可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优良,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本学科领域内,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熟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实际工作的能力,能熟练运用一门外语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 3.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 1.建筑创作与设计理论 2.环境行为与设计方法 3.居住建筑与社区发展 4.城市设计与旧城更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