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电一体化(专科三年制)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科三年制)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科三年制)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科三年制)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是职业教育,即专科教育,红字部分的专业课程建议先读,跟应用也比较接近,其他选修课,可以根据你以后实际工作需要修读。)

二、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

1、培养目标

本专业领域面向机电类,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与本专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的技术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从事机电设备的安装与使用、故障分析和维修,了解最新技术的发展动态的高技能人才。

2、就业岗位

主要就业岗位:机电设备的安装与使用、故障分析和维修;

次要就业岗位:CAD/CAM软件应用;普通机床的操作与维修、机电控制系统操作及机电设备营销人员;

其他就业岗位:数控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编程,安装调试及维修;车间生产组织与管理;

三、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一)知识结构

1、通用知识

具备公民应有的职业道德修养、政治素养及数学、外语、计算机和体育等文化知识;

2、专业知识

⑴ 具有本专业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具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⑵ 掌握制造工艺基础及造型的设计等知识,具有使用及维护各种机械加工设备的基本能力;

⑶ 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和车间生产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⑷ 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编程技术等知识;

(二)能力结构

1、基础能力

⑴ 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能力;

⑵ 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

⑶ 信息采集与处理能力;

⑷ 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

⑸ 数据处理能力;

⑹ 计算机操作能力;

⑺一定的本专业外文资料阅读和翻译能力;

2、专业能力

⑴具有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与绘图能力;

⑵具有机械加工、测量和机床操作、拆装的能力;

⑶具有电工、电子技术、数字接口技术的应用能力;

⑷具有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调试、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

⑸具有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与设计能力;

⑹具有机械加工工艺和造型设计能力;

⑺具有机械设计、计算、开发等高新技术应用能力;

3、综合能力

⑴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能力;

⑵敬业与团队能力;

⑶竞争与组织能力;

⑷创新与创业能力;

⑸自学与钻研能力;

⑹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能力;

(三)素质结构

1、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成为懂法守法的公民。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

2、文化素质:具有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数学、外语、计算机、企业文化知识等;

3、业务素质:具有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调试、设备故障诊断、检测与维修、机械加工、测量和数控机床操作、编程、维修及电机的拆装与维修的应用能力;具有机械制造加工工艺和造型设计能力;

4、身心素质:掌握体育运动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合格标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经受挫折,不断进取,在工作中有广泛的社交能力,适应各种环境。

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必修课

必修课由公共课、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组成,共计84学分。其中公共课主要指行为教育课程的设置,包括军训、入学教育、公益劳动三项内容,合计7学分,在四个学期内完成。文化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具体设置如下:

1、文化基础课

包括德育、语文、言语沟通技巧、军事理论、英语、体育与健康、数学、计算机基础,合计42学分。本能力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具有强健的身体、较高的政治觉悟、较强的法律意识和计算机操作能力。

⑴德育

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3学分,48学时,第1学期)

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② 职业道德修养(理论2学分,32学时,第2学期)

使学生掌握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和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③ 职业生涯设计(理论2学分,32学时,第1学期)

使学生掌握择业的技巧,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正确的确定自己的职业,并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学习观,调整好自己的就业心态和学习心态。

④ 马哲、邓论、“三个代表”(理论3学分,48学时,第2学期)

学生应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做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勤奋好学,不断探索、勇于创新,对社会有益的人。

⑤ 时事专题(理论2学分,32学时,第1学期)

使学生了解国家政策、时事、明了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国家时事政策。

⑥ 就业实战技能培训(理论2学分,32学时,第5学期)

使学生了解职业意识与心态、职业形象与礼仪、职场人际关系与沟通、求职与面试技巧。帮助学生克服各类焦虑、疑惑的心理,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士的角色转换;能正确认识企业,理解走上就业岗位后作为技术职员应具备的基本心态和素质;掌握人际关系与沟通的基本技巧、职业化的形象与礼仪技巧;掌握求职面试的技巧。

⑵大学语文(理论2学分,32学时,第1学期)

本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有助于增强人文精神的培育;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增强人的尊严和使命感,有助于学生面对和处理人的权利和责任,人的理想和品格,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人类共同发展的需要与追求这些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确定自己的人生追求和价值标准。

⑶言语沟通技巧(理论2学分,32学时,第1学期)

使学生具备高素质专业人才所必备的人际沟通理论知识和技巧,同时进行相应的沟通能力训练。其任务是提高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态度,掌握恰当有效的沟通技巧。

⑷军事理论(理论2学分,32学时,第1学期)

主要内容包括:国际战略形势与战略环境、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军事高技术、高技术局部战争,以及立足自身,增强维护国家安全实力等内容。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了解军事科学理论,树立国防意识,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服务。

⑸英语(9学分,144学时,第1、2、3学期)

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包括传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发展语言交际能力等,其目标是通过英语的语言教学把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起来,并最终把学生的创造潜力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

⑹体育与健康

①体育(4学分,64学时,第1、2学期)

知识结构为田径、球赛、体操、卫生保健。保持学生身体健康。

②身心健康专题(理论1学分,16学时,第1学期)

使学生正确面对和解决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格健全、意志力挫折应对、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心理、学习心理与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珍爱生命等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⑺高等数学(3学分,48学时,第1学期)

主要讲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上下功夫。着力改变以往数学教学重视运用技巧而轻视逻辑思维的倾向,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加强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如何利用高等数学这一工具更好的解决专业问题上,以达到目标明确,寻求学习上的捷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⑻计算机应用基础(4学分,64学时,第1学期)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电子演示文稿和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包括工程数学、机械制图与CAD、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工程力学、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Java编程、液压与气压传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现场总线网络、制造加工过程、专业英语,具体学分、开设学期及课程内容如下:

⑴工程数学(2学分,32学时,第2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解矩阵和矢量代数,作为机电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更深层次的数学基础。

⑵机械制图(6学分,96学时,第1、2学期)

本课程主要讲授机械制图与识图训练,重点讲解三视图、零件图、装配图绘图与识图,公差配合和国家标准知识。强调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的识图能力培养,使学生能正确地阅读和绘制机械零件图和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掌握机械零件配合关系,能查阅机械零件手册和有关的国家标准,学会尺寸、公差配合与表面粗糙度等符号的标注方法。配以一周的制图大作业,加强学生动手能力。

⑶ CAD制图(2学分,32学时,第2学期)

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等。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工程制图的能力。

⑷电工电子技术基础(4学分,64学时,第2学期)

本课程是电工电子电路的基础课程,讲解了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电路的暂态分析,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半导体二级管和三级管,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算放大器,正弦波振荡电路,直流稳压电源,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使学生具备阅读、分析一般电路图的能力,使用常用电工仪器仪表检测一般电路的能力。

⑸工程力学(4学分,64学时,第3学期)(辅助修读,如果时间不够,放到最后)

工程力学主要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杆件弹性变形的一般规律。它不仅是工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而且是能够直接用于工程实际的技术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基本理论和方法。

⑹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3学分,48学时,第3学期)

本课程使学生能正确的选择适当的量具或测量仪器,对光滑圆柱及常用标准件进行尺寸、形位误差、表面粗糙度进行准确测量,并能对测量结果进行正确处理并做出正确结论。

⑺液压与气压传动(3学分,48学时,第3学期)

包括液压与气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工作介质及其主要性能和参数、常用液压与气动元件的结构类型及图形符号、典型液压与气动回路的功能及应用、液压系统实例分析及气动系统设计举例、气动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⑻单片机原理与应用(3学分,64学时,第2学期)

内容包括单片机概述、MCS-51单片机的内部硬件结构、MC-51单片机指令系统、MCS-51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串行接口、存储器扩展、单片机I/O接口扩展及应用、数/模及模/数转换器的使用以及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开发等。

⑼现场总线网络(3学分,48学时,第4学期)

以计算机网络知识为基础,以基金会现场总线、PROFIBUS总线、LonWorks总线为代表,较全面地介绍了目前最具影响力的现场总线类型及其技术特点、选用原则、系统设计、工程实施、设备组态和安装维护等应用。

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学分,64学时,第3学期)

该课程5学分,80学时,第一学期开设。本课程包含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和机床夹具等内容,将加工工艺和工艺装备知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本课程完成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初步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事机械制造工艺方面工作的能力。

⑽专业英语 (3学分,48学时,第4学期)

该课程是在机电专业的学生修完公共英语基础上开设的,旨在培养学生阅读和翻译与本专业有关的英文资料的能力.它是实现高职机电专业英语教学目的的重要一环. 培养高职学生的专业资料阅读翻译能力。

(二)选修课

选修课包括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部分,共计34学分。其中限制选修课程为学校按照专业要求为大家选定的专业能力拓展课程,合计22学分,在四个学期内完成;任意选修课程为12学分,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选择。选修课程的设置与要求具体说明如下:

1、限制选修课

限制选修课包括机床电气自动控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PLC可编程控制器、机床与数控设备、数控原理与编程、机器人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工业造型设计,具体学分、开设学期及课程内容如下:

⑴机床电气自动控制(3学分,48学时,第4学期)

使学生在理解机床结构的基础上,掌握机床常用电器的选择;了解机床电器原理图的画法规则;了解机床电气控制的基本环节;掌握典型机床电气控制线路分析;并能做一般的机床继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熟练掌握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检查与维修;掌握直流电动机系统、交流电动机系统的调速方法及应用;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编程及步骤并能够加以实际应用;了解数控机床系统的结构并能做基本的编程。

⑵传感器原理及应用(2学分,32学时,第4学期)

重点介绍了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原理、特性及应用,其中有红外、紫外、CCD、PSD、色彩等新型敏感元件及其应用;抗干扰技术,传感器信号的预处理方法,数据采集技术及智能式传感器;模拟检测仪表、数字检测仪表、智能化仪表及自动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及应用;使学生能够适应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生产实践的实用性。

⑶ PLC可编程控制器(3学分,48学时,第4学期)

本课程讲述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提供如何对PLC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设计和维护的实用信息。

⑷机床与数控设备(3学分,48学时,第3学期)

本课程包括数控设备的基本概念、特点与机床分类,计算机数控系统结构,数控加工控制原理,数控机床的伺服驱动与检测,数控设备的机械系统结构及设计,数控机床实例,数控机床的应用与维修等。

⑸数控原理与编程(3学分,48学时,第4学期)

本课程包括认识数控机床,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及编程规则,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基本操作,数控镗铣削加工工艺分析,直槽的编程与加工,圆弧槽的编程与加工,内、外轮廓的编程与加工,孔系的编程与加工,加工中心的编程技巧,数控车床基本操作,数控车削加工工艺分析,简单轴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成形面零件的编程与加工,螺纹的编程与加工,数控车床的编程技巧。

⑹机器人技术(3学分,48学时,第4学期)

通过机电一体化基本原理讨论,分析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机电技术为基础,从集成观点出发,了解现代机械产品或系统的构成原理和方法,信息系统与机械结构的协调、常用的控制算法、智能控制和智能结构。使学生基本掌握形成机电一体化的创造性思维方法,达到机电一体化的最高境界?机器人技术。

⑺机械设计基础(4学分,64学时,第3学期)

本课程包含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内容,使学生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和计算方法,具有运用标准、手册、图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机械工程方面的初步知识和能力。实践环节配以工程认识实习,包括制造技术、控制系统、工程管理及工程认识集成,巩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

⑻工业造型设计(4学分,64学时,第4学期)

工业造型设计是涉及技术和艺术两大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作为一种现代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其研究内容不仅包括对产品功能、结构、材料、制造工艺以及产品的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工艺等,同时还包

括与产品有关的社会的、经济的以及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因素。课程讲述了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任选课

任选课学分为12学分,学生可以在第二学期开始参加任意选修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第一学期期末填写并上报选课单,在二、三、四学期可以任选一到两门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学习,修满12学分。针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需求,学校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选修,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每学期13?15周按照各专业提供的选修课程报名,教研部根据学生报名进行课程安排;允许在下学期开学前,教研部根据教师和教室的实际情况与学生协商进行选修课二次调剂。

(三)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程中的课程模拟实训,还包括列于本栏目下面的属于集中实践环节的实地实训和属于综合实践环节的毕业调查与实习(其中包括顶岗实习、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三个部分)。这里主要强调集中实践环节各技能的实地实训和综合实践环节中的顶岗实习、实习报告与毕业论文几项内容,共计50学分,占总课程学分的32%。具体说明如下:

1、集中实践环节

包括工程认识、金工实习、CAD制图实习、数控机床实习、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电工技能训练,具体学分和开设学期如下:

(1)工程认识

该实训项目1学分,实训时间是1周,包括机械结构认识、制造技术认识、控制系统认识、工程管理认识、工程认识集成。

(2) 金工实习

该实训项目6学分,实训时间是6周,包括机车削训练、钳工训练、铣刨磨训练、铸热训练、焊接训练、数控加工训练。

(3)CAD制图实习

该实训项目3学分,实训时间是3周,学生学习过CAD制图课程之后,经过CAD制图实习熟练掌握计算机在机电专业方面的绘图技巧。

(4)数控机床实习

该实训项目5学分,实训时间是5周,该项目是训练学生认识各种数控机床,并培养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5)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该实训项目3学分,实训时间是3周,该项目是训练学生在工艺方面的能力。

(6)电工技能训练

该实训项目1学分,实训时间是1周,该项目是训练学生认识各种电工工具及熟练使用工具。

2、综合实践环节

包括顶岗实习、实习报告与毕业论文三项内容,顶岗实习20学分,实习报告1学分,毕业论文10学分。

五、教学进程与学时(学分)分配表(见附表1)

六、学时分配比例表(见附表2、3)

七、毕业文凭的取得

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项条件才能取得毕业证书:

1、各门理论课与实践课考试、考查合格。

2、修满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分。

3、取得劳动部门颁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一个工种资格证书或中、高级岗位技能证书(包括计算机等级证书)等。

4、通过国家外语三级考试,取得证书。

浅谈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JIU JIANG UNIVERSITY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院系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 姓名 年级 指导教师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绪言 (1) 第一章简述机电一体化 (1) 1.1.机电一体化 (1) 1.1.1机电一体化的来源 (1) 1.1.2机电一体化的简介 (1) 1.2电一体化技术基本概念 (1) 1.3机电一体化技术五大组成要素与四大原则 (2) 1.3.1、五大组成要素 (2) 1.3.2、机电一体化四大原则 (2) 1.4 机电一体化技术具体内容 (3) 第二章一体化发展历程 (3) 2.1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3) 2.1.1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3) 2.2.2”发展趋势 (4) 2.1.3机电一体化产品 (4) 2.1.4发展“机电一体化”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4) 2.2 机电一体化技术 (5) 第三章21世纪机电一体化 (6) 3.1机电一体化技术近期发展 (6) 3.2我国“机电一体化” (7) 3.2.1国内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状况 (7) 3.2.2我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趋势 (7) 3.2.3工作面临的形势 (8) 3.3 我国“机电一体化”工作的任务 (8) 3.4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 (8) 3.4.1加强统筹安排,协调发展计划 (8) 3.4.2强化行业管理,发挥“协会”作用 (9) 3.4.3优化发展环境、增大支持力度 (9) 3.4.4突出发展重点,兼顾“两个层次” (9) 第四章机电一体化系统 (9) 4.1机电接口 (10) 4.2人机接口 (11) 第五章一体化常见问题及解决 (11) 5.1 干扰源 (11) 5.2 抗供电干扰的措施 (12) 5.3 场干扰的抑制 (12) 第六章探述机电一体化 (13) 6.1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方式的探讨 (13) 6.1.1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 (13) 6.1.2信息处理技术 (13) 6.1.3机械制造技术 (13) 6.1.4传感器技术 (13)

大专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大专机电一体化毕业论文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国家开放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机电一体化 学习中心:吴忠电大分校 学号: 姓名:吴占忠 专业:机电一体化 指导教师:史景江 2016 年 5 月 17 日 摘要 作为机电系的一名学生,将来工作学习都会以机电为主,所以必须掌握好各种机电的专业知识。我会本着认真的态度对待专业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下我对电动机发展史的认识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电动机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 目录 绪论 --------------------------------------------------------------4 第一章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面临的形式以及对策----------------------5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5 二、典型机电一体化产--------------------------------------7 三、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面临的形式和任务----------------7 四、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9 第二章电动机的发展及工作原理------------------------------------11

一、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11 二、电动机工作原理----------------------------------------12 三、电动机的维护------------------------------------------13. 四、结论--------------------------------------------------16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75632

云南技师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580201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适用年级:2015级(一)基本情况 1.学制 全日制三年。 2.招生对象 普通高中毕业生以及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毕业生。 3.培养层次 全日制专科。 (二)专业定位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面向机电一体化行业生产一线的机电设备、生产自动线的制造、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岗位群,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具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管理、营销和初步开发等综合职业能力,具有创新和不断学习能力,适应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要求 通过通识教育,着重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政治素质、道德观念和法制意识,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构建高职学生应具备的理论文化知识,拓展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信息处理、外语应用和自

我提高等职业通用能力;培养体育锻炼能力,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身心素质。 通过专业教育,着重构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核心是机电设备及自动生产线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和检测能力,机电设备的营销、初步开发及管理能力;强化技能训练,依托企业、校内外实训基地,构建学生的专业感性知识;培养学生专业工具、仪器、设备、工艺、方法、标准和制度的应用能力;通过一系列综合性课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岗位迁移能力。 通过岗位教育,树立爱岗敬业意识,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强化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构建具体的岗位感性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提高业务素质;利用已学的专业知识,自我构建新的理论知识,分析设备的控制过程、操作模式和管理方案中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技术革新建议或管理改进方案,培养技术革新和改进管理的能力。 3.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及素质结构 (1)知识结构 ①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英语、法律基础、体育、德育、生产劳动、军训等。要求学生具有哲学、方法论、经济学、历史、法律、伦理、社会学、文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以及军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言,增强社会文明意识,发展社会实践技能。 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要求学生通过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学习,掌握数理等基础理论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具备学习知识、进行科学思维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能力的基础,也为学生提高基本素质以及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

电气工程师简历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气工程师简历 姓名:性别:男 出生日期: 1986-3-10 婚姻状况:未婚 国籍:广东xx 民族:汉族 身高: 170CM 政治面貌:群众 教育程度:大专毕业时间: 2007年7月 户籍:广东xx 现居住地:广东xx 职业概况/求职意向 现从事行业:机械制造机电重工现从事职业:机电一体化 现职位级别:初级职位(两年以下工作经验) 工作年限: 1年以上 目前薪水:月薪1500人民币海外工作经历:没有 期望工作性质:全职期望工作地区:广东佛山 期望从事行业:机械制造机电重工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电气期望从事职业:电气工程师/技术员自动控制技术员 其它相关职位 期望薪水:到岗时间:面谈 自我评价/职业目标 自我评价: 2年机械绘图员

职业目标:机电一体化工程师 教育背景 学校名称: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2004年9月 - 2007年7月 )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学历:大专 所在地:广东省白云区证书:专科毕业证电工中级证CAD高级证 专业描述:电类: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检测与转换技术,自动控制课程技术,供配电技术。 机械类: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床数控技术及应用,液压与气压传动。 编程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PLC可编程控制,程序设计基础(C),单片机。 工作经验 公司名称:佛山金傲宇电脑机械有限公司 ( 2007年10月 - 2008年11月 ) 所属行业: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电气公司性质:中外合营(合资.合作) 公司规模: 200~500人工作地点:广东省佛山市 职位名称:机械绘图员 工作描述:新产品研发,机构改进. 离职原因:个人因数 公司名称:广州大川机械有限公司 ( 2007年1月 - 2007年10月 ) 所属行业: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电气公司性质:私营.民营企业

浅论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及发展方向

浅论机电一体化的创新及发展方向 由于受传统机械理念的影响和约束,我国在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方面始终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机电一体化技术并没有完全改变传统机械的弊端,因此,不断的改革并且创新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为了目前我们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更好的实现机电一体化的创新,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发展新技术,加大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 标签:机电一体化;创新;发展方向 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现状 当今,世界上的经济竞争十分的激烈,我国在工业制造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将我国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融入到工业行业的制造中,才会提高我国科技的技术含量,打破传统的工业行业中存在的成本高、技术含量较低的不良现象。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时期。最初的阶段是简单的机械与电子的融合,在机电一体化的最初阶段人们只是具有了电子与机械相结合来运用的简单的构想,只是停留在理论思想方面并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实现电子与机械的相互融合。第二段时期主要是技术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出现了很多的理论思想,虽然电子技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把理论思想应用在实践中也仍然不能实现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相互融合。第三阶段就是电子技术朝着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而发展。当今社会,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红外线感应技术等无不在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智能化的世界。计算机信息技术、红外线感应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相应的知识理论。目前,机电一体化在社会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已经实现了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 二、机电一体化的创新 (一)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的创新 在机电一体化的技术支持下,产品的功能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即使是单一的产品由于功能的多样化,从而实现了能够满足客户全方位需求的目标。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创新的投入资金规模相对来说较小,商家只需要将很少一部分的资金投入于扩大机电一体化的使用范围,那么企业就可以实现智能化生产的目标,从而在市场中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总之,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更是社会层面的需求。 (二)产品结构的创新 产品结构的创新是产品创新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机电一体化产品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产品结构上的创新。产品结构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传动方式、物理机械结构、动力装置以及周边设备搭接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对于产品

大专机电一体化

国家开放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机电一体化 学习中心:吴忠电大分校 学号: 1464001402456 姓名:吴占忠 专业:机电一体化 指导教师:史景江 2016 年 5 月 17 日

摘要 作为机电系的一名学生,将来工作学习都会以机电为主,所以必须掌握好各种机电的专业知识。我会本着认真的态度对待专业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下我对电动机发展史的认识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电动机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

目录 绪论 --------------------------------------------------------------4 第一章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面临的形式以及对策----------------------5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5 二、典型机电一体化产--------------------------------------7 三、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面临的形式和任务----------------7 四、我国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对策--------------------------9 第二章电动机的发展及工作原理------------------------------------11 一、电动机技术发展及现状----------------------------------11 二、电动机工作原理----------------------------------------12 三、电动机的维护------------------------------------------13. 四、结论--------------------------------------------------16 致谢---------------------------------------------------------------17 参考文献-----------------------------------------------------------18

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与学制 招生对象:应、往届普高(职高)、普通(职业)中专毕业生、技校毕业生 学 制:全日制三年 二、职业目标 本专业面向机电制造行业,以益阳的机电制造产业背景为参照,将职业目标定位于机 械加工与维护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图 1 所示。本专业的职业目标定位于每一岗位群中要 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中、低职位。 1、机械零部件生产中、低职位职位:操作机加工设备进行零件的生产;零件的组装; 2D/3D 绘图员;车工、铣工、钳工等操作工职位。 2、机电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中、低职位职位:机加工设备的调试与维护;工厂电气控制 技术;维修电工等职位。 3、工艺编制中、低职位职位:零件工艺性审查;工艺流程方案的制定;设备的选用; 现场生产指导;不合格产品的分析与控制、工艺设计员等职位。 1、机电产品的售后服务中、低职位职位:产品检验员;质量统计与分析;机电产品营 销等职位。 机电制造 产 业 链 岗位群 职业目标 定 位 图 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职业目标定位 1 工艺 加工 维护 服务 高端设计 ◆ 高级绘图员 ◆工艺流程方 案的编制 中低 端设计 ◆2D/3D 绘图员 ◆零件加工工 艺的制定 工艺编制 机电设备 技术服务 高级职位 ◆机 械加工工艺师 ◆车间主任 中低级职位 ◆ 车工操作工 ◆铣工操作工 ◆钳工操作工 ◆电焊工操作工 高级职位 ◆高级顾问 ◆车间主任 中低级职位 ◆维修电工 ◆设备维护 高级职位 ◆营 销策划 ◆技术服务总监 中低级职位 ◆售后服务 ◆产品维修 机械零件

三、职业能力 (一)岗位描述 通过走访行业协会、调查企业、回访毕业生及召开专家研讨会,共确定了4个典型工作岗位及相应的素质、能力要求,如表1所示。 2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报告

瑞安电大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 实训报告 年级专业: 学号: 姓名: 实习单位: 岁月如流水般,一去不返。作为数控专业的一名学生,通过大学

提供的综合型学习平台,整合课堂中相关专业技能知识,从而具备了一名数控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以及素质。尤其通过最后这个阶段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我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巩固深化课本理论,进一步整合对机电综合知识,对其一体化产品、设备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在实训中,走过了查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阶段,加深了对数控技术的感性认识。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训提供的平台,得以窥探社会领域,开阔视野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社会交际水平。 一.实习目标 在XX公司进行实训,通过现场实习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熟悉机械设备,并在实训中,掌握工艺流程,与此同时,在实训的八大项目中,我选取了PLC应用技术以及单片机控制技术,通过投入到实践中,将专业知识储备应用到生产一线中。从而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有了实质性的认识以及看法。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对于机电一体化控制方式、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工作机理,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以及师傅引导下,完成对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装、连接、调试,实现其基本控制功能。培养自身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 (一)PLC应用技术 PLC实指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器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进行存储

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及运算等操作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输出和输入,控制着各种类型的机器和生产。大致划分为扫描计数、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及输出刷新阶段。第一,扫描计数,当PLC 运行后,其工作过程划分为三阶段,1、输入采样,2、程序执行,3、输出刷新三个阶段。输入采样PLC以扫描方式按顺序读入所有的输入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像区中的单元内。输入结束后,转入到执行和刷新的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输入的状态和数据发生了变化,I/O中相应状态数据也不会发生改变。所以,当输入的信号为脉冲信息,其扫描的周期要小于信号的宽度,在这种情况下,该输入才能被读入。在执行阶段,PLC是按照从上而下的进行扫描程序。在进行扫描每条图时,先从梯形图左侧进行扫描由各点构成控制线路。从而形成了由左到右,由上而下的顺序进行逻辑运算;在执行过程中指令与点之间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如果指令为I/O则直接存储I/O点,即便用I/O指令的话,输入过程也不会更新;程序结束后,PLC进行了刷新的阶段,此阶段CPU按照映象区对应的状态和数据进行刷新锁存电路,再经过输出电路的驱动外部设备。最后,才是PLC的输出。 PLC系统设计时,常要根据其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要求进行设计选型。PLC和有关设备应为集成的、标准化,应按照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进行扩充。选型应根据相关工业领域有成熟可靠的系统,根据运营的情况进行选择。另外在系统硬件、软件方面和功能方面应与装置的规模和控制要求相结合相适应。最后在价格选择上,应选取高性能比的PLC和设计相应的控制系统。

企业内部工程师评级标准

企业内部工程师职称评定及薪资标准 (试行版) 为了规范企业内部工程技术、研发类工程师职称职级评定特制定此标准,评定职称类别标准,机械、自动化类:技师、机械工程师、自动化工程师、机电设备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机械制造工程师、机电一体化工程师、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一、评定职级如下: 1.技师: OP 初中毕业三年以上,中专毕业后,在技术岗位见习一年以上,同时具备从事的机器人自动化行业基本专业技能可以评为技术员。 2.专业技能职级:OPA;OPB;OPC;OPD

助理工程师:P1 1.中专毕业,试用一年期满,可初定为“员”级职务任职资格。 2.大学专科毕业,试用一年期满,再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满二年,可初定为“助师”级职务任职资格。 3.大学本科毕业,试用一年期满,可初定为“助师”级职务任职资格。 4.取得双学士学位和研究生班毕业人员,在取得最后一个学位或毕业后,可初定为“助师”级职务任职资格。 5.国家承认学历的自考、成教等其他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符合上述职称初定第1、2、3、4款申报条件的。 6.初中以上学历,但有真才实学,在工程技术岗位工作满5年以上,切有能力领导或独立开发设计人员可以直接初定为“助师”级职务任职资格。 7. 专业技能职级:P1A;P1B;P1C;P1D

1.硕士学位获得者,在本专业工作1.5-3年,可认定为“中级工程师”级职务任职资格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五年制本科4年以上),或担任助理级职务4年以上定为“工程师”级职务任职资格; 2.大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7年以上,或担任助理级职务4年以上定为“工程师”级职务任职资格;。 3.不具备规定学历,但确有真才实学,业绩显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 ⑴所学专业与现从事专业不一致,在现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已符合职称申报年限; ⑵取得中专学历连续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5年以上,或取得中专学历连续从事本专业工作15年以上; ⑶中专后学历累计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工作5年以上; ⑷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技术骨干,不具备规定学历,参加市职称办认可的相关专业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或国家行政教育部门认可的相关专业的大专专业证书,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助理级职称5年以上。 4.国家承认学历的自考、成教等其他高等学历教育毕业生,符合上述职称初定第1、2、3、4款申报条件的或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技术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可以直接评定为工程师。 5.机械类能够独立设计较复杂专业设备;电气类能够独立装配电柜,能够独立编写单机PLC逻辑程序,能够设计简单电路,能够熟悉两种以上机器人应用。 6. 专业技能职级:P2A;P2B;P2C;P2D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摘要:机电一体化概要“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 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 目前,我国从事“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及生产的单位很多,并且各自都有一套自己的发展策略。因此,建议各主管部门责成有关单位在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统管全局的“机电一体化”研究、开发、生产计划和规划,避免开发上重复,生产上撞车! 关键词:数控机床,机器人,汽车电子化产品,机电一体化,工作任务 核心提示: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一、绪论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并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二、机电一体化概要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大专机电一体化毕业实习报告大专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毕业实习报告 编号: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毕业实习报告 报告题目 自动化公司毕业实习报告 教学系:机电一体化 专业班级:13机电一体化一班 学生姓名:钱伟 指导教师:李正伟 年月日

目录 目录 1前言 (1) 1.1实习的背景 (1) 1.1.1PLC的简介 (1) 1.1.2PLC的工作原理 (1) 1.2实习的公司概况 (2) 1.3实习工作的岗位 (2) 2实习体验 (4) 2.1实习公司的主要业务 (4) 2.2具体的工作 (4) 2.3实习的不足 (4) 总结 (6)

1前言 1.1实习的背景 毕业的日子越来越近,总会不由得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同时也伴随着担心。在与一些家人和朋友聊天时,突然听说了PLC,无独有偶,家里人刚好有朋友做自动化公司的,便就这样被安排进这家常州的公司当实习生。 由于对PLC不甚了解,所以在工作前必须要对PLC进行一定的了解学习。下面就是我对PLC的理解以及查阅的资料。 1.1.1PLC的简介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是在以计算机技术、继电器-接触器控制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一个先进的控制技术。它主要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用编写的程序进行逻辑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并且还通过数字量模拟量的输入输出(I\O)来控制各种的工厂生产的过程。 1.1.2PLC的工作原理 PLC控制系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输入的部分、逻辑部分、输出部分。 输入部分是由系统当中全部所有的输入期间所构成的,如控制按钮、传感器、限位开关、操作开关等等一系列输入器件。输入器件与PL C输入端子相连接,在PLC储存器中有一输入的映像区与其输入端子相对应。。通过PLC内部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将信号隔离、电平转换后,由CPU在固定的时刻读入相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区。 输出部分是由系统中的所有的全部的输出器件所构成,如接触器线圈、电磁阀线圈等执行类的器件以及信号灯,输出器件与PLC输出的端子相连接。在PLC储存器中有一输出映像寄存器区域与输出端子相对应。CPU执行完用户的程序后会改写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原有的状态值,输出映像寄存器中的状态位,通过输出锁存器、输出接口电路隔离和功率放大后,是输出端的负载进行通电或断电。 逻辑部分是由微处理器和储存器所构成,由计算机的软件代替继电器控制电路,实现所谓的“软接线”,可以进行灵活编程。尽管PLC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的逻辑部分组成的器件各不相同,但在控制系统中所起的逻辑控制作用是基本一致的。一二我们可以把PLC内部看成由许许多多的“软继电器”所组成,例如“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等等。这样子,我们模拟继电器控制一个系统的编程方法,仍然按照设计继电器控制电路的形式来编写程序,这就是梯形图编程的方法。使用梯形图编程时,完全不用去考虑微处理器内部较为复杂的结构,也没有必要使用计算机语言,所以使用梯形图编程会让人感到十分方便。 虽然最初研制生产PLC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替代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且PLC梯形图与继电器控制电路图遥相呼应,但两者的工作的方式是不相同的。继电器-接

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2010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招生对象、学制及学习方式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同等学力者。 学制:三年。 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职业与岗位分析 (一)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 1.行业现状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导致了工程领域的技术革命与改造。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机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了“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机电一体化包括软件和硬件两方面技术。硬件是由机械本体、传感器、信息处理单元和驱动单元等部分组成。 1)机械本体技术机械本体必须从改善性能、减轻质量和提高精度等几方面考虑。现代机械产品一般都是以钢铁材料为主,为了减轻质量除了在结构上加以改进,还应考虑利用非金属复合材料。只有机械本体减轻了重量,才有可能实现驱动系统的小型化,进而在控制方面改善快速响应特性,减少能量消耗,提高效率。 2)传感技术传感器的问题集中在提高可靠性、灵敏度和精确度方面,提高可靠性与防干扰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避免电干扰,目前有采用光纤电缆传感器的趋势。对外部信息传感器来说,目前主要发展非接触型检测技术。 3)信息处理技术机电一体化与微电子学的显著进步、信息处理设备(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普及应用紧密相连。为进一步发展机电一体化,必须提高信息处理设备的可靠性,包括模/数转换设备的可靠性和分时处理的输入输出的可靠性,进而提高处理速度,并解决抗干扰及标准化问题。

4)驱动技术电机作为驱动机构已被广泛采用,但在快速响应和效率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目前,正在积极发展内部装有编码器的电机以及控制专用组件-传感器-电机三位一体的伺服驱动单元。 5)接口技术为了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必须使数据传递的格式标准化、规格化。接口采用同一标准规格不仅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维修,而且可以简化设计。目前,技术人员正致力于开发低成本、高速串行的接口,来解决信号电缆非接触化、光导纤维以及光藕器的大容量化、小型化、标准化等问题。 6)软件技术软件与硬件必须协调一致地发展。为了减少软件的研制成本,提高生产维修的效率,要逐步推行软件标准化,包括程序标准化、程序模块化、软件程序的固化、推行软件工程等。 2.前景分析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在这方面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为“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许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 机电一体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机电一体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如下:1)智能化;2)模块化;3)网络化;4)微型化;5)绿色化;6)系统化。 (二)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按照国家人事部的有关统计预测,我国今后几年急需的人才主要是以下八大类:以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农业

机电一体化学习心得体会

机电一体化学习心得体会 为切实提高我省烟草加工企业设备维修的整体技术水平,加 强维修人员的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河南中烟工业公司组织了高 技能人才机电一体化轮训班。在20XX年X月的第九期高技能人才 机电一体化轮训班为期一周的培训交流中,经过来自行业的多位 专家的精心讲解,我们在理论技术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在很多维修保养方面受到很大 启发。在这次学习培训中,通过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取得良好 的效果,使我深有感触。 在这次学习中,中烟公司和进修学院花费很大的精力,李源 源老师结合实例讲解了触摸屏编程软件wInccflexible项目、画面、报警及传动、趋势图、用户管理及配方以及wInccflexible 报表和归档组态。吴祖福老师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为我们讲解 了wIncc使用初步和项目管理器及变量管理器的使用、监视软件 同PLc数据交换实现方法和对象属性的动态化、wIncc图形编辑器的使用之对象的事件和用户管理、组态过程值归档及输出过程值 归档、组态报警及报表和脚本系统、触摸屏编辑软件wInccFLeXIBLe项目、画面、报警及传送、wInccFLeXIBLe趋势、 用户管理及配方、wInccFLeXIBLe报表、VBS及归档组态等知识, 使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韩源老师给我们初步讲解了ifix 的配置及画面组态,报警及报表的相关内容。

在这次学习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我进行了重新 认识。现在烟草加工设备绝大部分都已发展为机、电一体化,在 实际工作中机和电联系非常紧密,掌握制丝工艺流程和机械原理 对电气维修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些都是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通 过本次培训学习使我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转变,作为一名维修技师,必须具有全面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驾重驭轻,轻车熟路,达到理论和实践的 有机结合。回到工作岗位上,我一定会把所学知识和交流心得应 用到实际工作中,刻苦钻研技术,知耻而后勇,相信自己会在今 后的工作中会取得好的成绩。 以上是我参加这次学习培训班的一些心得与体会,本次学习 培训丰富多彩,培训内容充实,效果较好,带着这份收获,我一 定能在以后的工作中干的更好更出色,希望在之后几期的培训中 能学到更多知识。 经学校安排,我和同事于20XX年X月X日至X月X日去天津 工程师范学院参加了为期十八天的PLc与变频调速技术培训,通 过十八天的上课培训,时间虽短,我还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现将培训内容及我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此次培训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PLc,前十天由天津工程师范学院的李波教授主讲,内容包括:西门子S7-300/400和组态wincc的相关知识。首先李老师讲了PLc的结构、硬件、编程指令、组织块、数据块,以及PLc的最高级应用组态组网。着重为我们

机电一体化工程师模拟试题

机电一体化工程师考试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 1.一般说来,如果增大幅值穿越频率ωc的数值,则动态性能指标中的调整时间ts()。 A.产大 B.减小 C.不变 D.不定 2.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与传动级数()。 A.有关 B.无关 C.在一定级数内有关 D.在一定级数内无关 3.顺序控制系统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次序完成一系列操作的系统,顺序控制器通常用()。 A.单片机 B.2051 C.PLC D.DSP 4.伺服控制系统一般包括控制器、被控对象、执行环节、比较环节和()等个五部分。 A.换向结构 B.转换电路 C.存储电路 D.检测环节 5.机电一体化系统(产品)开发的类型()。 A.开发性设计 B.适应性设计

C.变参数设计 D.以上均是 6.受控变量是机械运动的一种反馈控制系统称()。 A.顺序控制系统 B.伺服系统 C.数控机床 D.工业机器人 7.齿轮传动的总等效惯量随传动级数()。 A.增加而减小 B.增加而增加 C.减小而减小 D.变化而不变 8.滚珠丝杠螺母副结构类型有两类:外循环插管式和()。 A.内循环插管式 B.外循环反向器式 C.内、外双循环 D.内循环反向器式 9.某光栅条纹密度是100条/mm,光栅条纹间夹角θ=0.001孤度,则莫尔条纹的宽度是()。 A.100mm B.20mm C.10mm D.0.1mm 10.检测环节能够对输出进行测量,并转换成比较环节所需要的量纲,一般包括传感器和()。 A.控制电路 B.转换电路

C.调制电路 D.逆变电路 11.以下可对异步电动机进行调速的方法是()。 A.改变电压的大小 B.改变电动机的供电频率 C.改变电压的相位 D.改变电动机转子绕组匝数 12.执行元件:能量变换元件,控制机械执行机构运动,可分为()、液压式和气动式等。 A.电气式 B.电磁式 C.磁阻式 D.机械式 13.步进电动机,又称电脉冲马达,是通过()决定转角位移的一种伺服电动机。 A.脉冲的宽度 B.脉冲的数量 C.脉冲的相位 D.脉冲的占空比 14.对于交流感应电动机,其转差率s的范围为()。 A.1

浅谈国内机电一体化的现状和发展(一)

浅谈国内机电一体化的现状和发展(一) 论文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现状发展趋 论文摘要:机电一体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此简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背景,综述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现状,分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工程领域的技术改造与革命。在机械工程领域,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业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工业生产由“机械电气化”迈入以“机电一体化”为特征的发展阶段。 1机电一体化概述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机电一体化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还将被赋予新的内容。但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要求,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因此,“机电一体化”涵盖“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机械工程技术由纯技术发展到机械电气化,仍属传统机械,其主要功能依然是代替和放大的体系。但是,发展到机电一体化后,其中的微电子装置除可取代某些机械部件的原有功能外,还被赋予许多新的功能,如自动检测、自动处理信息、自动显示记录、自动调节与控制、自动诊断与保护等。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产品不仅是人的手与肢体的延伸,还是人的感官与头脑的延伸,智能化特征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电气化在功能上的本质区别。 2机电一体化的发展状况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20世纪60年代以前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称为初级阶段。在这一时期,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刺激了机械产品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这些机电结合的军用技术,战后转为民用,对战后经济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时,研制和开发从总体上看还处于自发状态。由于当时电子技术的发展尚未达到一定水平,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可能广泛和深入发展,已经开发的产品也无法大量推广。(2)20世纪70-80年代为第二阶段,可称为蓬勃发展阶段。这一时期,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mechatronics一词首先在日本被普遍接受,大约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比较广泛的承认;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得到了极大发展;各国均开始对机电一体化技术和产品给予很大的关注和支持。(3)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国务院成立了机电一体化领导小组,并将该技术列入“863计划”中。在制定“九五”规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时充分考虑了国际上关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动向和由此可能带来的影响。许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及一些大中型企业对这一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日本等先进

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自我鉴定(精选多篇)

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自我鉴定(精选多篇) 第一篇: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自我鉴定 学习上,我圆满地完成本专业课程学习,并取得了优秀成绩每学期末考试成绩都在班上前三名。还获得autocad软件计算机辅助机械类设计绘图高级员资格证、电工上岗证、数控车床中级证、数控铣床中级证。因此让自己取得了自信和增强了走向社会立足于社会的信心养成了严谨务实、积级向上、耐心负责的敬业精神。人总是在学习中进步,在工作中锻炼! 思想上有良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明确的学习奋斗目标。遵纪守法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并以务实求真的精神热心参予学校的公益宣传活动和爱国主义活动。 在校期间担任班委组织委员一职曾获得优秀宣传员奖。组织领导班里各项活动特别是组织同学参加学校举办校运会获得团体奖第四名参加学校举办大专生辩论赛获得团体第三名。代表本教学点队参加总院举办的运动会比赛获得团体第二名。同时个人获得短跑200米冠军和200米栏亚军。 生活上,崇尚质朴的生活养成良的生活习惯和正派的作风。此外时间观念性强。由于平易近人待人友所以一直以来与人相处甚是融洽自我鉴定 ://haoword./ziwojianding/得到师长的评。敢

于拼搏与吃苦耐劳精神将伴随我迎接未来新挑战三年多姿态多彩的大学生活造就了充实的生活! 作为21世纪的新青年不会因为自己是大专凭而失去自信,反而我会更加迫切严格要求自己孜孜不倦执着探求百般锻炼来完善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我相信:只要用心、执着、刻苦拼搏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态度决定一切!“良禽择木而栖,士为伯乐而荣”勤奋的我将以不怕输的韧劲精神踏入社会!同时作为一名 20_______年应届机电一体化专业即将毕业的的大学生来说毕业只是求学途中走完的一小步社会才是一所真正的人生大学人生道路上还有更多的坎坷踏入社会只是人生道路途中的某段起跑点! 第二篇:机电一体化大专毕业论 专科机电一体化毕业论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自电子技术一问世,电子技术与机械技术的结合就开始了,只是出现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尤其是出现了以微处理器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后,“机电一体化”技术之后有了明显进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一)“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历程 1.数控机床的问世,写下了“机电一体化”历史的第一页; 2.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 3.可编程序控制器、”电力电子“等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机电一体化)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学校占地83,319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25,044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232人(其中专任教师198人)。学校现设职高部、电大部和培训部三个教学单位,实现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重、长班与短训并举的局面。现有全日制学历教育在校生2256名,年培训学员1500名。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建设,特别是在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9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25人;17人已取得中级工证书,3人有高级工证书。现有20个教学班,1031名学生。2001年以来学历教育毕业生477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建校以来,该专业已累计培养2000余名毕业生,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着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学校发展建设和服务地域经济的实际,特制定《抚宁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 一、实训基地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的需要,是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明确发展方向,真正做大做强骨干特色专业的需要,是有效地培养“宽基础、复合型、多技能、创新型”初、中级技术人才的需要,是切实为“三农”服务,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县域经济发展多做贡献的需要。 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将不断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切实做大做强骨干特色专业,并以

骨干特色专业带动其它专业的稳步发展,真正实现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办学。 在办学规模上,实现:长班年招生1100人,短班(岗前、岗中、岗后)年培训2000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年培训1500人以上,初中职业技术年培训1200人。 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主要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求培养“实用型、技能型、职业型、创新型”的初、中级技术人才,毕业生“双证”达100%,实现毕业生就业率100%,外输(本市外)毕业生就业率达80%以上。 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实训基地得到有效建设后,专业设施将进一步完善,办学功能进一步提高,必将促进办学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并将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一,建设后可容纳机电一体化专业1600-1800人的实习实训,真正将省级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做大、做实、做强。 第二,确保每年为社会输送具有“双证”的合格毕业生1100人,创经济效益1500万元。 第三,针对县内各级各类企业年培训可达2000人以上,促进企业年增经济效益1500万元以上。 第四,有效地开展初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工作,年培训在1200人以上,每年可产生经济效益1000万元以上。 第五、可实现教学实习向教学与生产实习的顺利转移,每年可为学校创造经济效益100万元。 综合上述分析,经过必要的项目建设后,学校每年可增创经济收入400万元以上,为县域经济创造效益4500万元以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