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从宇宙中看地球(第1课时)教案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从宇宙中看地球(第1课时)教案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从宇宙中看地球(第1课时)教案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从宇宙中看地球(第1课时)教案1

从宇宙中看地球【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天体系统

太阳系概况

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设计思路】

近年来宇宙探测、航天发射在我国社会经济活动中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了解宇宙环境的基本知识也成为培养未来合格公民的良好契机。同时,本单元的复习内容也是必修一教材的开篇之作,管中窥豹,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的基本规律和地理原理,并能根据所学习的内容解释和说明地理的自然现象和事实,学以致用,这样的能力的培养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尤其是对必修一内容的学习尤为重要。

本单元的复习思路:一是引导学生对考点知识进行梳理与拓展;二是建构“宇宙中的地球”知识框架;三是进行典型例题的解题训练和方法归纳。在复习过程中也应该把握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落实基本考点,充分理解本单元内各考点的能级要求;二是把握地理规律和原理的内涵,联系现实热

点问题和地理现象解决问题;三是适当考虑本单元在必修模块甚至是选修模块的关联性,如季节问题,为以后的复习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课时:地球的宇宙环境 【知识构建】

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天体系统;二是太阳系概况;三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四是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五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六是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其框架结构如图1所示。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等考点进行梳理,找出知识的缺漏。

2.通过课堂活动,师生共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形成较为完善的重视体系,巩固知识、查漏补缺,积极建立一定的思维模式。

3.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 4.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难点内容的把握应该是把握地球的宇宙环境中,地球的特殊性的表现和形成的原因,其次还应该区别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图1

1、复习重点: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在太阳系中,地球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2、复习难点:

在太阳系中,地球有生命物质存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

【课前准备】

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

【课堂活动设计】

考点诠释1:天体系统、太阳系概况和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探究活动1:结合教材中“天体系统示意图”和“太阳系示意图”,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太阳系的主要组成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完成表1。 知识建构:师生共同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建构地理知识

体系 教师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教材中

的天体系统示意图和太阳系示意图,指导学生读图、归纳地天体系统的层次划分特征和地球在太阳

系中的位置特征。

学生读图,讨论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及太阳系的组成特征,完成表1。

利用表1理清“天体系统的层次”关系;建构知识体系,抓住考查的重点、学生的易错点,以达到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目的。

表1: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 地球

月球(月地平均距离38.4万千米)

太阳、其它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 其它恒星系

__________(简称星系,约10亿个)

探究活动2:典型例题分析,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2。

【典型例题1】(2016年上海卷)

太空中隐藏着无限的奥秘,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越来越深入……

1.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_____

______

总星系

A.平均温度过低

B.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

D.昼夜温差过大

2.2018年我国将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实现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月球表面 A.空气太稀薄 B.宇宙辐射太强 C.陨石撞击太多 D.月球引力太小 答案:1.D 2. C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察

宇宙环境的一般知识。相对地球来说,月球体积、质量小,没有大气。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均较弱,昼夜温差较大。宇宙物质引入地球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会产生流星现象,未燃尽的的部分降入地面形成陨星(陨石或陨铁)。而月球缺少大气层的保护,陨石撞击月球表面的机会会比地球多很多,对人类发射至月球的飞行器造成很大威胁。

探究活动3:结合我国四大航天基地(太原、酒泉、西昌和文昌),讨论航天基地和天文观测站的一般区位条件。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①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

题1。

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与考点的关联系,进行评价。 ③教师指导学生提炼解答该类题目的实际意义。

①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1。

②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讨论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①选择高考题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 ②指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形成解题思路并交流,集思广益。 ③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1、航天基地区位条件

(1)位置:发射场地纬度越低,位置越优越。

(2)方向:航天器的发射方向一般应朝向东方。

(3)天气:多选在气象条件较稳定,云雾天较少的地区,有利于跟踪观测。

(4)时间:一般选在夜间地面光学跟踪测量设备易于捕捉跟踪目标。

(5)地形:地形开阔地区较理想,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测。

2、天文观测站的区位条件

(1)气象:晴日﹑晴夜多又离城市﹑工矿远的地区

(2)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充分

(3)尽可能避免无线电干扰

(4)要选择足够平坦的地区

图5

【典例剖析2】

材料:科考队在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海拔4093米)的昆仑站(图5)成功安装了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台南极巡天光学望远镜AST3-1, 用于对超新星、太阳系外行星、瞬变天体的研究。

昆仑站所在地区大气透明度极佳,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在________ 时期,可以用光学望远镜24小时不间断地对星空进行天文观测。

答案:常年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海拔高,空气稀薄;污染小极夜

思路点拨:冰穹有地球上最好的大气透明度、有3~4个月的连续观测机会和较低的风速等条件

考点诠释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建构:师生共同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教学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内容

建构地理知识体系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本节

课的知识框架(图1)。和

典型例题2.

学生读图回顾本节课主要

考点:理解太阳辐射和太阳

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据图2、

3分析影响太阳辐射时空分

布的主要规律及的主要影

响因素,并填写表2

利用图1和表2将本节

课的考点做适当的拓

展;抓住考查的重点、

学生的易错点,以达到

查漏补缺、巩固知识的

目的。

(小结)师生共同小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根本动力。

③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2)消极影响:过多的太阳紫外线会危害生物及人类的健康

探究活动4:根据图2、3分析世界和我国年太阳辐射分分布规律并归纳影响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填写表2。

图2图3

表2: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影响因素日照时数太阳辐射强度

纬度

地势

天气和气候

(小结)师生共同小结世界年太阳辐射和我国年太阳辐射的主要分布特征。

(1)全体年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大致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减,年变化幅度则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增。

(2)我国年太阳辐射分布的高值和低值区均位于北纬22度到35度之间。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最少。

(小结)师生共同小结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的变化,光球层中的黑子和色球层中的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短波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引起电离层挠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甚至中断。

②高能带电粒子流扰乱地球磁场,

产生磁暴现象,罗盘剧烈颤动。

高中地理《地球在宇宙中》教案(4) 中图版必修1

地球在宇宙中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活动建议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选择一种形式(如写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或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用肉眼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 阅读课文或观看电影《宇宙与人》,完成下列活动(建议以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活动1.选择一种形式(如一篇小短文,绘制一幅图,或者制作一段计算机动画等),向家人和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①设计一幅天体系统的层次简图(表),简明扼要地向同学讲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②下面是一张外星人从某河外星系发往我们学校的电报,请你在上面写出我们学校的“地址” 活动2.头脑风暴(快速、多角度、全方位发散思考) 从《太阳系示意图》和从课本P7《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中,你和你的小组能获得哪些信息? 我(小组)能够获得以下信息: ①⑥ ②⑦ ③⑧

活动3.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课本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活动4.探索地球上有生命生存的条件。 活动5.现代的天文观测和实验,越来越支持这样一种观点:宇宙间的天体,只要条件合适,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等生物。假如你承担了寻找外星人的任务,你将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活动6.知识拓展和运用

活动7.案例研究: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 阅读课本P9-10材料,思考: (1)你认为哪些条件可以作为火星上曾经有生命存在的证据? (2)与地球相比,火星上的哪些因素不适合人类生存? (3)搜集“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探测进展的资料,制作一张资料卡片。 活动8.野外生存技能——在晴朗的夜晚找到北极星 温馨提示.以5-6个同学为一组,制定课本P3“课题1”周密的观察计划。计划至少要包括小组成员、确定的观察目标、设计观察记录表和明确责任分工。

宇宙中的地球 说课稿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本节为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课型是新授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分析说明设计的思路及原因。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课包括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这三个框题,内容是联系紧密的。根据根课标要求,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两个问题:第一是大致的了解与认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及其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二是运用地球、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相关资料来分析、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一颗行星。 2、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高中地理第一章“行星地球”中的第一节课,同时也是高中地理开篇的第一课。本节课上得好坏与否,在短期影响方面,学习内容上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接下来的行星地球其他知识点的学习;而在长期影响方面,学习兴趣上将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将会影响到学生对整个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是整个高中地理中至关重要的一课。 3、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根据此要求,我设计的三维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宇宙中一些天体的特征和区别,初步认识各类天体系统之间的层次关系,从而加深对地球的宇宙环境的理解。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4、教学重、难点 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 (2)、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的含义。

地球的宇宙环境教案

地理 必 修

2017—2018学年 第一章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课时 一、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宇宙的定义,知道宇宙的特点、天体及其类型 2.知道天体系统的定义以及天体系统的层次 3.掌握太阳的基本情况,在太阳系的地位以及八大行星的共性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教材插图、数据,分析归纳天体系统的层次。 2.通过读太阳系模式图以及阅读课文,掌握太阳的基本特点和八大行星的共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培养自己热爱科学的精神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天体、天体系统的定义和天体系统的层次 教学难点: 天体系统和太阳的基本知识 教学方法:图示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具:学案,多媒体 学情分析: 学生们对宇宙环境没有具体认知 二、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咱们听着这首《夜空中最亮的星》看着这梦幻,五彩斑斓的天空,望着这浩瀚的宇宙有没有想过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呢,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这浩瀚的宇宙。现在咱们开始这节课的学习。现在请同学们自己阅读一下第二页到第四页,时间四分钟。 [自主学习]:第二页到第四页,时间2分钟 [教师板书]: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师]:同学们时间到了,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大家,什么是宇宙,它有什么特点,哪位同学来回答呢? [学生]:宇宙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是运动、发展、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宇宙具有物质性和运动性 [教师点评]: [教师]:宇宙在新华字典里面的解释就是,上下四方曰宇,就是空间,古往今来曰宙,就是时间。所以宇宙是空间与时间的统一体。现在同学们在书上画下来宇宙的概念。(注:学生可能会问,老师为什么宇是空间,宙是时间,书上不写空间和时间的统一体,而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解释这只是顺序不同)而宇宙的特点就是物质性和运动性。 [板书]:宇宙:定义、特点 [教师]:现在咱们呢请同学们来说一下宇宙有什么物质。 [学生]: [教师]:同学们说了很多现在咱们呢一块通过图片来看一下宇宙里面有哪些物质。 [PPT]展示图片讲解恒星,行星,星云,流星体,星际物质,卫星等天体这概念,

从太空看地球教案

从太空看地球 古蔺镇长田小学王静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行为与习惯: 养成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良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地球。 让学生知道人类对地球的总体认识。 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地球。【教学重、难点】 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 激发学生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与地球有关的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太阳系中的行星,让学生认识,找到地球。

2、导语: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地球吧!(板书:地球) 二、开展活动。 活动一:大胆猜测,给地球照相。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照片,我们生活的地球有吗? 请同学们畅谈,如果给地球照相该怎么照? 出示1961年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太空中看见地球后说的话,从而引出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让学生说说感受,并交流、讨论后回答92页同学的问题,后完善板书:从太空中看地球,并粘贴地球图片。图片左面板书:圆 地球上蓝色是。。。。。。 陆地是。。。。。。 白色的涡流是。。。。。 图片下面板书:美 活动二:认识地球。 学生阅读93页资料,感受地球大小,完成表格。 表格1:

表格2: 出示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全景照片与杨利伟拍摄的地球局部照片 图片右面板书:大 活动三:绘制地球。 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彩色笔等文具画画地球,并设计解说词。(1)学生动手绘制地球及设计解说词。 (2)小组内互说。 (3)小组代表解说。 三、小结。 1、自我小结,说收获、所得。 2、如果让你说一句话来号召大家保护地球,你会怎么说?设计一条公益广告语。 3、收集与思考:收集人类从太空看地球的历程中有趣的故事。 四、板书设计 从太空看地球

示范教案(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行星地球 本章规划 绝大多数地区的中考不考地理,鉴于这一客观情况,学生在初中阶段对学习地理不够重 视,兴趣往往不够浓厚,甚至抱有排斥的情绪。因此,本章的教学任务就不只是教参中所述的几条。作为高中地理教学的开篇,本章内容难点较多,教学中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规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另一方面也要为后面的地理学习培养兴趣,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教材以地球为中心,首先从地球在宇宙中所处的星系环境让学生了解地球是一颗什么样的行星,再讲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时刻影响着地球,这些内容 难度不大,使用录像和相关图片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球的运动规律及其地理意义是 本章最难理解的部分,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学时可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事例进行 说明和讲解,同样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辅以多媒体演示突破难点。本章最后的 教学内容是地球的圈层结构,反映了全章内容由远及近、由外到内的空间逻辑,教学中应体 现这一特点。 课时安排:共7课时 从容说课 本节涉及许多天文现象和天文知识,谈“天”是为了说“地”,讲述天体是说它们组成 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强调宇宙的物质性;讲天体系统是为了说明宇宙有序、有层次,也是有 结构的物质世界,要从天体层次中找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讲太阳系的组成和八颗行星的 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是为了证明地球只不过是宇宙中一颗普通的行星。这些都是围绕“地” 来展开的。教学中要围绕地球这一主体,通过录像的放映和图片的展示吸引学生的眼球,把 学生带往神秘的宇宙,站在宇宙的某一个角度来审视地球,先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镜头一 拉一伸,既可透彻解剖知识体系,又可创造神秘而激动人心的氛围,为后续的教学作好铺垫。 教学中要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对日地距离和地球本身的体积、质量适中有准确的认识, 理解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存在,并由此知道地球的特殊性。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 2.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 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 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 1. 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2. 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完整详细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准备 ●教学分析 ?学习者分析: 本节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新的地理知识的第一节课,学生的思维特点既有初中的活跃的特点,也拥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本节教学内容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天文宇宙知识。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适当增加趣味性,为学生的地理知识搭建一个从初中向高中过渡的平台。 ?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是高中地理课程的第一章,是自然地理知识的开端。本节是这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本节的重点是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难点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本节课的德育目标是希望学生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并且培育学生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表1-1 教学内容分解表

?教学目标的确定及描述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课标分析: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理解。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微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目的是为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打基础。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从质量、体积、运动等方面看,地球只是其中的普通一员,但是,存在生命尤其是高级智慧生命又使地球成为太阳系中特殊的一员。很显然,地球上为什么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是本条“标准”的重点要求。要说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不仅要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分析,还要从恒星际空间条件分析。“标准” 将地球的特殊性限定在太阳系范围之内,隐含着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有存在生命的星球。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时,要会运用有关资料加以说明。这些资料如太阳系八颗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什么是宇宙以及宇宙中有哪些天体类型,认识恒星和星云这两种最基本的天体,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能够说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能说出太阳系的成员,了解中心天体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彗星等的简要特征。能够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关于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图,培养分析图片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阅读太阳系模式图以及表格—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培养自主探究和比较分析能力,并能够分析并归纳出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运动与结构特征,从而得出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的结论。 能选用一定的资料(数据、图表等)说明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存在生命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观。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图片、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天体及天体系统,并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的环 境,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运用太阳系行星的运动特征、质量与体积等数据 的对比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难点;结合资料,从地球自身条件和行星际空间条件等方面说明地球是一颗存在生 命的特殊行星。 ●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方法:

鲁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太阳活动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A.气候异常B.磁暴现象C.有线通信中断D.极光现象 北京时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巡视器分离,“玉兔号”巡视器顺利驶抵月球表面,中国第一次在月球留下“足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英国伦敦(中时区)的华侨观看“玉兔号”驶抵月球表面的直播的时间是当地时间A.15日12时35分B.14日12时35分 C.15日20时35分D.14日20时35分 3.“玉兔号”驶抵月球表面时,下列地区白昼最长的是 A.大连B.北京C.上海D.深圳 4.地球自转运动对许多自然现象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地理现象中,不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现象B.昼夜交替现象 C.时差的产生D.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如下图为“公转轨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由图可知,关于三大行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行星都属于类地行星B.②星公转轨道半径最长 C.①星表面温度最高D.①星比②星离地球更远 6.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 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 下图为天体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太阳系这一级的天体系统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下列关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 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太阳电池的运行轨道属于( ) A.恒星轨道B.彗星轨道 C.行星轨道D.卫星轨道 10.图中开发的能源类型是 ( ) A.太阳风B.核能C.太阳能D.光能 11.拉萨与重庆两地所处地理纬度相近,但年太阳辐射总量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A.拉萨正午太阳高度大 B.拉萨空气稀薄、日照强 C.重庆的日出时间比较早 D.重庆的热量不容易扩散 12.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地方( ) A.昼夜长短相同 B.地方时相同 C.自转线速度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13.下列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辐射能量是由核裂变反应过程中亏损的质量转化而来的 ②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大气、水、生物和地震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新疆人说“深居内陆,气候干燥,云量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宇宙中的地球教案

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识别天体的主要类型,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归纳地球上生命存在的 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立体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立体意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3.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形成立体思维,感受宇宙中天体的运行,形成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性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教学难点】1.天体系统的层次结构。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教学方法】 讲授法、比较法、归纳总结法。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天体图片、太阳系运行视频、多媒体课件 【新课导入】 [设问导入]“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温家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关注一下天空 中发生的一件大事!太阳系在以前有九大行星,在2006年捷克布拉格的国 际天文会议上,将冥王星从九大行星行列除名,降级为“矮行星”。试问“冥 王星为什么会被从大行星行列除名呢?” 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宇宙中的地球”。 前面已经知道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地球在宇宙中显得很渺小,在银河系中也

很难发现其身影,在太阳系中,虽无法与太阳齐肩,但也是八大行星骨干。 太阳对地球关照很多,使球在平凡中做出了特别的表现。现在,我们就在太 阳系中来了解一下地球。 【讲授新课】(板书)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大家请先看书第四页图1.4太阳系模式图,并思考:“太阳系有哪些成员,哪八大行星,他们是如何排序的,他们的运动和太阳有什么关系?” [提问]在太阳系中有哪些成员呢? 太阳,大行星,小行星,矮行星,彗星··· [提问]有哪八大行星呢?按距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是如何排列的? 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提问]八大行星的运动和太阳有什么关系呢? [讲解]我们在图1.4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八大行星围绕太阳转动,我们把这种转动叫公转,常用运动方向、轨道平面和运动轨迹等来描述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运动, 这也就是运动特征的几个方面。 [活动]接下来,看看下面这个活动第一题:行星的运动特征? 八大行星究竟有何运动特征?我们就分别来认识一下。 从运动方向上来看,在图1.4中,很明了的看到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朝着箭头所指的方向,自西向东运转,所以在运动方向上具有同向性。 再来看一下轨道平面特征,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轨道倾角? 轨道倾角:其他行星公转轨道面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大家请看我手中的模型,这两个椭圆代表的是地球的公转轨道面和其他行星的公转轨道 面,这两个面的夹角就是轨道倾角。轨道倾角愈小,两个面越接近于一个面。 表1.1中八大行星的轨道倾角数据显示,除水星较大为7,其余均小于4。因 此,八大行星的轨道平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说明它们具有共面的特征。 最后来看一下运动轨迹特征,还是先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偏心率? 偏心率:椭圆的焦距与长轴长的比e=c/a。偏心率是用来形容椭圆的圆扁程度的,偏心率越接近于0,椭圆越圆。八大行星的轨道偏心率大多接近 于0,只有水星较大,为0.21;其余均小于0.1。它们的公转轨道同圆相当 接近,具有近圆性。 八大行星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运动特征。 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八大行星有怎样的结构特征。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16 宇宙的另一边

《宇宙的另一边》说课稿 一、说教材 《宇宙的另一边》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阅读训练的重点是“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要求学生在读懂、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文章想象的神奇。课文是现代著名作家陈诗哥的一本儿童绘本《宇宙的另一边》的一部分内容。文章充分发挥想象,设想了宇宙的另一边和我们这一边完全相反的事情,激发了学生想象大兴趣。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吁”这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 3.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说说课文都写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秘密,是本课的重点。感受作者奇妙的想象,并能试着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秘密是本课的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1.朗读感悟法。文章语言新奇有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美读”是本课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办法。“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实践。教师要巧妙地借助课件,借

助对学生读书的评价,帮助学生在读中去感受、领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引起学生对课文中描述的事物与情景的关注,入境入情,促进学生激发想象。 2.质疑问难法。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中,运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浓厚的思考兴趣和创新思维。 3.发挥想象法。启迪学生联系生活,充分发挥想象,看看宇宙的另一边还有哪些新奇的事情会发生,开拓学生思路。 四、说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趣导入 师:在宇宙的另一边到底有什么?有像这边一样的国家、一样的城市、一样的街道、一样的孩子吗?那里的孩子怎么生活,怎么学习呢?那里的孩子会看见什么样的自然风景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索宇宙另一边的秘密吧。 板书:宇宙的另一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2.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认读。 会写的字:淌秘密栋梯铃乘绪篇越会认的字:淌秘栋吁绪篇 3.老师范读读课文,注意感情和节奏。学生跟读。 4.根据问题,再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对学生读得不对的地方及

第一单元__从宇宙看地球单元检测题

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一条向南流的河流,西岸受水流的冲刷比东岸严重,该河位于(只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A.北半球B.南半球C.赤道地区D.跨东西半球 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的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 2.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5~6题。 3.地球的普通性主要表现在() A.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火星很相似,自转周期较短 B.从结构特征看,地球属类地行星,体积质量适中,比巨行星小,比远日行星大 C.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十分相似 D.从结构特征看,日地距离适中,公转周期适中 4.地球是人类目前所能探测到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关于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与小行星以外的其他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比较安全 B.自生命诞生以来,太阳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光照条件相对稳定 C.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使地表温度适中,为液态水的存在创造了条件 D.日地距离适中,适中的引力可以使某些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 某日7时36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完成18~19题5.这一天可能是() A.国庆节 B.劳动节C.清明节 D.元旦 6. 此时北京市可能是下列哪幅图中的点P位置(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回答7~8题。 7.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A.①B.②C.③D.④ 8.若黄赤交角扩大,我国北方地区开阔平地上的新建住宅楼之间的距离与同高度的原住宅楼之间的距离相比,间距将()

重点高中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教案

重点高中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教案

————————————————————————————————作者:————————————————————————————————日期:

高中地理教案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及太阳的能量来源。 教学重点 太阳大气结构,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学媒体 投影片、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地球在宇宙中,初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认识到地球只不过是千千万万颗普通天体中的一个,然而地球又以其具有生命存在而大大不同于一般天体,这其中,地球和太阳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今天我们就学习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和恒星系统——太阳和太阳系。 【板书】第二节太阳和太阳系 一、太阳概况 【启发引导】太阳的光和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有了太阳,地球上才有了万物生机。

你们知道太阳有多大吗?它又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太阳同所有的恒星一样,也是由炽热的气体构成的,主要成分为氢和氦。这颗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也有1.5亿千米远。光走过这段距离,也需要8分18秒的时间。跟地球相比,太阳到底有多大?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板书】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 【出示投影】地球与太阳的几组对比数据 项目太阳地球倍数 半径(R)70万千米6371千米109 体积(V) 1.41×1018千米 3 11000亿千米 3 130万 质量(m) 1.989×1027吨 5.976×1021 吨 33万 密度(ρ) 1.41克/厘米3 5.5189克/厘 米3 1/4 表面重力加速度 (g) 27300厘米/秒2980厘米/秒228 【指导学生看书】 【承转过渡】我们许多同学都听说过太阳黑子,这黑子到底是什么物质?存在于太阳的什么地方?除了黑子之外,太阳上还有些什么?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去了解太阳的结构了。 事实上,人类对于太阳的了解还是太少了。太阳的内部结构,直到目前我们也知之甚少,大多只能根据理论推算,从太阳中心到边缘可分为核反应区、辐射区、对流区和太阳大气。 【边介绍边画太阳内部结构板图】 太阳的中心是核反应区,通过热核聚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能量通过辐射区、对流区向外传递。 我们现在借助探测仪器可以直接观测到的,实际上是太阳的大气层——外部构造,人们发现太阳大气从里向外分为三层。 太阳大气分为哪三层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太阳的外部构造。 学生快速阅读。

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宇宙中的地球说课稿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XX,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宇宙中的地球”,选自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中第一节的内容。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内容。) 一、课程标准分析 课标要求: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地球为什么是普通而特殊的行星。“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这些资料如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地球本身的条件等,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内容和地位】 本课时内容主要包括地球在宇宙的位置、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三个部分,属于自然地理的范围。 本节教材内容位于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单元第一节,是高中地理的开篇,具有激发兴趣、奠定基础的作用。本节课上得好坏与否将会影响到学生对整个高中地理的学习兴趣,是整个地理课程中至关重要的一课。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以及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在分析了教材内容之后,我制定了以下的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辨别不同类型的天体。 (2)以示意图的方法从天体系统的层次表示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3)运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相关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4)根据地球的相关资料说明地球中存在生命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太阳模式图、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表等图表资料,培养从图表中读取、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分析图文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进而初步掌握比较地理事物,分析和综合出地理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宇宙的物质性和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能用唯物辩证的思维去看待事物。 (2)通过地球中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认识到在太阳系中地球是唯一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行星,建立起要珍爱生命保护地球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依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课知识的特点,我将天体系统的层次和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2、教学难点: 由于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成熟,对图表资料的分析归纳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将运用资料分析地球的普通性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单元检测试题(解析版):第一单元 从宇宙看地球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作为一年一度的“天象大片”,英仙座流星雨如期上映。2016年8月12日21:00到13日1:30,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英仙座流星雨,迎来超常规模的大爆发,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轻松可见。右图为某天文爱好者拍摄的此次英仙座流星雨图,完成1~2题。 1.图中流星体属于( ) A.绕地球公转的天体B.绕太阳公转的天体 C.绕彗星公转的天体D.绕卫星公转的天体 2.图中的流星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燃烧掉了,其产生的地理意义是 ( ) A.使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 B.避免地球生物遭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C.减少了小天体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D.使地球表面昼夜温差不至于过大 解析第1题,流星体属于绕太阳公转的天体。第2题,流星绝大部分在大气中燃烧掉了,从而减少了对地球表面的撞击。 答案 1.B 2.C 读下图,完成3~4题。

3.影响岛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B.纬度与地形 C.纬度与洋流D.地形与洋流 4.我国决定将西昌航天发射中心场址迁到A,其主要因素可能是( ) A.发射窗口大 B.国防安全需要 C.利于运输、发射大型火箭 D.晴朗天气多 解析第3题,年太阳总辐射量与纬度、海拔、云量等相关,该岛上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是东北部低,西南部较高,受纬度和地形影响。第4题,西昌位于内陆地区,是考虑国防安全的需要,而A地位于海岛,利于大型火箭的运输,且纬度低,更有利于利用地球的自转速度发射大型火箭。 答案 3.B 4.C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图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完成5~6题。

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2篇

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2篇 Se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compulsory 1 lesson plan of eart h in the universe

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2篇 前言:地理是世界或某一地区的自然环境山川、气候等及社会要素的统称。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本教案根据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 2、篇章2: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 篇章1: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地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天体的主要类型和天体系统的层次,描述地球的宇宙环境。 2.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3.培养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解决有关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图片,形成宇宙物质性的观念,形成天体系统各层次的感性认识。 2.利用图表分析法和比较法自主探究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确定的理由:是核心知识,是说明地球宇宙环境的基础。 2.特殊的行星的特殊之处——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确定的理由:是地球特殊性的具体体现,地球有了生命和人类才有可能探讨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四大圈层环境的发展规律。 教学难点:

高一地理 地球的宇宙环境 说课稿

高一地理地球的宇宙环境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宇宙环境》,它选自湘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一节,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是第2课时“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我说课主要有以下几个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习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基础上,从地球在宇宙天体系统中的地位和行星特点这两个角度去认识地球的普通性,而地球的特殊性表现在地球上具有生命物质,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是三个“金锁链条件”。 二学情分析 城市的学生通过电视、电影等科幻影片了解到一些有关宇宙的零碎知识,甚至对一些科幻情节(像外星人阿凡达)信以为真,他们对有关宇宙中生命存在的形式和条件等知识充满了幻想、好奇、渴望,本节课我将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利用资料证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阅读“太阳系模式图”,归纳八大行星绕日公转的共同特点来佐证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温度、水、大气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逆推地球上能形成生命的原因。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依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科幻影片中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 (教师过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根据教材和授课对象的特点,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为) 4.教学重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及原因。 5. 教学难点:地球上生命存在的原因。

高中地理-《从宇宙看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中地理?《从宇宙看地球》测试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在太阳系当中,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围绕恒星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在地球上以恒星为参照物观 测行星在天空中运行的正常路径是由西向东移动的,但山于不同行星的公转速度不同,有时在 地球上会观测到行星投影在天球上的位置存在自东向西运动的现象即行星逆行。(图中M 表示 其他行星,E 表示地球,1、2表示观测的依次时间或位置)下列图中在地球上能看到行星逆行现 象的是() 2. 三叶虫等无脊椎动物大规模灭绝的地质年代是 B. 中生代末期 D.新生代早期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太阳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选项中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A. 极光现象 B ?磁暴现象 C.地热资源 D.水能资源 4. 在电影中,即将与地球相撞的木星是 A. 卫星 B.恒星 C.行星 D.彗星 5. 下列哪些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 地面无线电长波通讯的短暂中断②地球两极地区出现的极光现象 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 ④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 6. 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 维持地表温度的主要热源 ② 太阳辐射能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地壳、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古生代末期 C.元古代早期

③太阳辐射能是LI前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④煤、石油等能源在形成过程中固定了大量的太阳辐射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 7.“玉兔号”月球车是中国在月球上留下的笫一个足迹,它在月球上正常工作的主要动力来源是 A.太阳能 B.重力能 C.核能 D.风能 8.下列事物、现象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A.内蒙古风能发电 B.煤炭 C.潮汐能 D.水能 9.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植物的生长 B.火山的喷发 C.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D. “蜀犬吠日”现象 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起飞,把"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地月转移轨道,踏上了奔赴月球背面的征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在空中运行的“嫦娥四号”属于 ①总星系②银河系③河外星系④太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 11.“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时,世界标准时间(零时区)为 A. 7 0 18 时23 分 B. 7 B 22 时23 分 C. 8 日18 时23 分 D. 8 S 22 时23 分 12."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两个月内,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我国各地的昼长先变长,后变短,且昼短夜长 B.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C.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D.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北移动 13.读图太阳外部圈层示意图,回答问题。 太阳外部甲乙丙三层对应正确的是()

《地球在宇宙中》教案3

《地球在宇宙中》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宇宙的概念、明白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2、掌握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 3、了解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思想。 4、树立正确的宇宙观、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 二、重点、难点 1、宇宙处于有序状态之中,是有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 2、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天体系统的层次,天、地、人系统。 3、地球的特殊性和普通性。 三、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绪论,知道了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地关系的科学。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必修一主要学习人类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 [目录]:地球所处的自然环境包括宇宙环境(第一单元)、大气环境(2.1)、水环境(2.2)、地质环境(2. 3) o各个环境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组成了自然地理环境这一整体(第三单元整体性与区域性),这种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类的各种行为活动(第四单元)。 首先我们先学习一下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单元遵从:宇宙一一太阳系一一地球,这一顺序,学习了人类社会

所处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在宇宙中 [问题]关于宇宙您了解多少(随便说)? 宇宙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的《尸子》一书:“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即宇宙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和。千百年来,科学家们一直都在探寻宇宙的奥秘。 一、宇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及科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对于宇宙的认识也在逐 渐地深入。 关于对宇宙的认识,建议:如果有时间,读一本书一一霍金的《时间 简史》

地球宇宙环境的特点: (1)物质性: 对于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天体, 仰望夜空,我们会发现形态多种多样的天体: [问题]会看到哪些天体(随便说)? 这些天体在其物质组成,大小,质量,温度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观察图1—1—1中的天体: A猎户座星云是一块巨大的暗星云中的一部分,这里不断诞生着新星球。猎户座上这块美丽的星云,为我们揭开恒星诞生的奥秘提供了宝贵的观测资料。 蟹状星云:这是一个超新星的遗迹,好像是一只螃蟹,所以,我们就叫他蟹状星云。它是900年前一颗超新星爆发之后遗留下来的星云物质。在星云的边缘,我们可以看见一些集中的绿色的、红色的和黄色的细丝,这些东西都是在当时的超新星爆发中被喷射出来的。 《宋会要》中记载:“至和元年(公元1 0 5 4年)五月,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这是关于一颗超新星的记载,它的残骸,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蟹状星云。 B太阳: C 土星:距离太阳的第六行星,有美丽的光环,是最美的天体之一,土星的平均密度是九大行星中密度最小的,是太阳系唯一比水轻的行星.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土星的大小和质量仅次于木星,占第二位。土星环是由无数个小卫星构成的物质系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745 倍,质量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 (1)

《只有一个地球》说课稿 ----谢汝汝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下面,我简要地说一说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 一、依据课标说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要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就是让学生以读为本,把心放到文章中去,设身处地地多读多想多悟,理解作者所介绍的内容,了解课文的写法,从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是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课文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全文融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又能激发读者的情感,启迪读者的思想。 二、抓住教材说目标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方面: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2.能力目标:体会说明文用语的准确、严谨;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按主题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三、关注学情定重、难点 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经验感受,在倾听地球母亲诉说的情境之中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四、关注学情说教法 根据本班学生学习有积极性,但在展开思维时有展开面过广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努力从兴趣入手,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始终围绕着单元训练重点来进行指向性明确的阅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采用以下教法: 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读课文,教师设置“文中描写了地球的哪些方面?”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边读书边在文中寻找答案,既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更培养学生倾听文本、对话文本的语文素养。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在自读自悟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加强沟通,共同探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对重点词语的感悟、理解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同时,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与说明方法对说明内容的作用。 4.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文本载体,因此,让学生把情感注入到文本中,通过朗读来领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多层次形式多样的读,让学生入情入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激起情感共鸣,真正有所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体现语文学科字有温度、词有力度、段有深度、文有高度的特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