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隐性课程论谈高职高专院校校园文化

从隐性课程论谈高职高专院校校园文化

从隐性课程论谈高职高专院校校园文化

摘要:本文从隐性课程理论出发,结合高职高专院校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校园文化在一所高校的地位和重要性以及如何科学有效的建设校园文化。

关键词:隐性课程;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8-0-02

近年来,当人们进一步提高了校园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以后,对校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更为深刻。校园文化从课程体系划分属于隐性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学校的办学方向、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

(一)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一词是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论专家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的,如果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e curriculum)的话,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等。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杰克逊通过研究认为:隐性课程是每一位学生在学校内取得成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