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交育种介绍

回交育种介绍

回交育种介绍
回交育种介绍

回交育种介绍

一回交育种的意义

1 回交育种(backcross breeding method):在两个亲本杂交的基础上,将其杂交后代再与亲本之一进行连续多次的杂交的育种方法。

2 回交育种的意义

(1)改良个别性状时特别有效。

(2)杂种优势利用中,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转育。

(3)用于远缘杂交,解决杂种不育和分离世代过长等问题。

(4)打破基因连锁,综合双亲的优良性状。

(5)选育近等基因系和多系品种。

二回交的遗传效应

在回交杂合基因群体中,杂合基因型逐渐减少,纯合基因型相应地增加,纯合基因型变化的频率是(1-1/2r)n (n为杂种的杂合基因对数,r为回交的次数)。这点和自交群体是一致的。

回交比自交达到纯合的频率快,控制某种基因型比率的效果要好。

三回交育种方法要点

1 轮回亲本和非轮回亲本的选择

轮回亲本是接受改良的对象,要求综合性状好、适应性强、有丰产潜力。应选用在当地栽培时间长,综合性状好的推广品种或最有希望推广的优良品种。

非轮回亲本必须具有改进轮回亲本缺点所必需的基因,其他性状也不能有严重的缺陷。

2 回交后代的选择

(1)质量性状基因的回交转育

a 当被转移的目标性状为显性时

b 当被转移的目标性状为隐性时

(2)数量性状基因的回交转育

a 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的数目:

b 环境条件对目标性状基因表现的影响

3 回交的次数

(1)轮回亲本性状的恢复

轮回亲本性状的恢复在不存在基因连锁的情况下,如果双亲间有n对基因差异,则回交t次以后,从轮回亲本导入基因的纯合体比率可按公式(1-1/2t)n计算出来。

根据育种目标及亲本性状差异的大小,通常进行4—5次回交,即可恢复轮回亲本的大部分优良性状。

(2)非轮回亲本的目标性状和不利性状连锁的程度:

除去不利基因的速度,由目标性状基因和不利基因之间的重组值来决定。

重组类型机率为: 1-(1-C)t (C:重组率;t:回交次数)

(3)严格选择有助于轮回亲本性状的迅速恢复,可以减少回交次数。

4 回交中所需要的植株数

四回交法的运用

1 逐步回交法:即在同一回交方案中同时转移几个目标性状基因。

2 双回交法

(1)若某性状的多基因分散在A和B两个品种内时,先将A和B杂交,并用其F1分别同轮回亲本A和B进行回交。

(2)从每次回交后代群体中,选取具有轮回亲本优良性状的个体再进行回交数次。

(3)最后一次回交后进行自交,育成两个品系,一个具有B品种优良性状的A 品系,一个具有A品种优良性状的B品系。

(4)将A和B两个品系杂交,再自交,就会育成优于双亲的改良品种。

3 聚合回交法

优点:在保持轮回亲本丰产性、适应性的基础上,同步改良抗病性、品质和丰产性。

五回交育种法的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

1 应用价值:

(1)既可保持轮回亲本的基本性状,又增添了非轮回亲本特定的目标性状。(2)育种群体比杂交育种所需的群体小,在回交育种过程中,主要是针对被转移的目标性状进行选择,所以可以利用温室、异地或异季加代以缩短育种年限。

(3)有利于打破目标基因与不良基因间的连锁,增加基因重组频率,提高优良重组类型出现的机率。

(4)用回交法育成的品种形态上与轮回亲本大体相似,在轮回亲本品种的推广地区容易为农民所接受。

2 局限性:

(1)如果轮回亲本选择得不恰当,则回交改良的品种往往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虽可以逐步回交法,但延长了育种年限。

(2)往往仅限于由少数主基因控制的性状,至于改良数量性状则比较困难。(3)每一世代都需进行人工杂交,工作量很大。

(4)目标基因可能存在多效性,或目标基因与不利基因紧密连锁仍是回交育种中需要克服的重大障碍。

作物育种原理与方法

作物育种原理与方法 1.作物育种工作的主要环节有哪些? 2.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3.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大豆、油菜、甘薯等作物的主要育种途径? 4.你认为制约突破性品种培育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一. 作物育种的主要环节。 1.制定育种目标。结合自身种质资源、硬件水平、技术经验等条件制定一个合适的育 种目标。 2.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根据自己做育种的作物选择合适的育种方法。如:玉米选择 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小麦主要的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水稻可以选择杂种优势的利用或杂交育种,等等。 3.进行品种审定。育种家育出的新品种需要通过区域试验、生产试验才能通过审定。 需要育种家了解自己品种的优缺点,将其在不同的区域审定,以提高通过的机会。 二.作物育种的主要方法 1.杂交育种。不同品种间杂交获得杂种,继而在杂种后代中进行选择以育出符合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2.杂交优势利用。一般是指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抗逆性、繁殖力、适应性、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3.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传统育种主要依赖于对植株的表现型的选择。其受环境条件、基因间的互作、基因与环境间的互作等因素的影响。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对DNA进行标记,通过对其后代基因标记的选择,就可以选择到含有该基因的植株,其选择效率更高。 4.倍性育种。主要是通过单倍体育种使后代快速达到纯合状态。 5.回交育种。对优良品种进行改造。一个优良的品种具有一中小缺点,可以通过回交的方法以使其缺点得到改善。 6.诱变育种。通过物理、化学等方法,使植物变异,以拓宽种质资源,如若得到优良变异,可以通过其他育种方法,将其引入到品种中。 三.小麦、玉米、水稻、棉花、花生、大豆、油菜、甘薯等作物的主要育种途径? 小麦:主要的通过杂交育种(选择优良的栽培种杂交,经过选择,得到目标品种);远缘

[1120]《作物育种学》习题答案

西南大学 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1120 学年学季:20191 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作物育种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作物品种学是一门关于作物遗传改良的科学 . 作物品种学是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 . 作物品种学是以进化论、遗传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 作物品种学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没有任何一点艺术的成分 2、杂交育种的遗传原理是 . 染色体畸变 . 染色体数量变异 . 基因突变 . 基因重组(互补)和基因的累加、互作 3、下列作物中哪种起源于中国? . 小麦 . 大麦 . 玉米 . 大豆 4、杂交制种所用的自交系一般是指 . 自花授粉作物的单株后代 . 无性繁殖作物的单株后代 . 异花授粉作物经过连续人工自交的单株后代

. 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单株后代 5、水稻引种生育期的一般变化规律是() . 南种北引生育期缩短 . 南种北引生育期延长 . 南种北引生育期不变 . 不能预测 6、小麦品种由北向南引种,生育期表现为 . 延长 . 缩短 . 保持不变 . 不可预测 7、诱变后M1代表现出生理损伤,M2代植株出现分离,而且分离范围大,M3代仍然出现分离,最好是在哪个世代选择单株() . M1代 . M2代 . M3代 . M4代 8、选择的基础是() . 进化 . 遗传变异 . 环境 . 测交

9、自花授粉作物地方品种的遗传类型是() . 同质纯合基因型 . 同质杂合基因型 . 异质杂合基因型 . 异质纯合基因型 10、下面有关杂种优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F1和F2代 . 杂交种的两亲本遗传差异越大,杂种优势就越大 . 亲本自身基因型的杂合程度越高,杂种优势就越大 . 杂交种可用F1和F2代 11、玉米的品种间杂交种、顶交种、单交种、三交种和双交种,增产幅度最大、性状表现最整齐的是() . 品种间杂交种 . 顶交种 . 单交种 . 三交种 12、诱变后M1代表现出生理损伤,M2代植株出现分离,而且分离范围大,M3代仍然出现分离,最好是在哪个世代选择单株() . M1代 . M2代 . M3代 . M4代

回交育种

第六节回交育种 一、回交育种的意义及其特点 (一) 回交育种的意义 1、回交育种概念把供体的目标性状通过回交导入受体的育种方法称为回交育种。轮回亲本综合性状(也称背景性状,background character)优良,但尚欠缺一两个有利性状,非轮回亲本恰好具备这一两个有利性状。这一两个有利性状称为目标性状(Target character)。 2、回交育种的意义 ①控制杂种群体,精确地改良品种;提高优良品种的抗逆性、抗病性 ②雄性不育转育(自然发现或人工诱变的不育株往往经济性状不良或配合力低,利用回交转育法可将不育基因转移到优良品种后来,育成不育系)。 ③克服远缘杂交的困难(不实性),创造新种质 ④改善杂交材料性状(给杂交亲本转移苗期标志性状) (二)回交育种的特点 1、回交育种的有利性 (1)性状的遗传变异易于控制。在各种育种方法中,回交育种的预见性最强。 (2)只要回交后代的目标性状能充分表现,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可开展回交育种。这为利用温室及异地异季加代提供了便利条件。另一方面,回交后代群体所包含的基因型种类远远少于杂种自交后代群体中的基因型种类,所以回交后代所需群体的容量较小,从而有利于缩短育种年限。 (3) 目标性状的选择易于操作。回交育种一般只需将其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比较;目标性状与非轮回亲本比较,其比较鉴定所需的时间较短。育成品种的特征特性一经肯定,便可在生产上应用。 (4) 育成品种易于推广。 2、回交育种的局限性 (1) 只能改良个别缺点; (2) 限于主基因控制的目标性状。如果控制目标性状的基因对数较多,在回交后代中选株回交的难度较大。 (3) 目标性状的遗传力较低时,难于鉴定识别,不易获得较好的改良效果。

玉米育种研究

玉米育种的策略 1 认识玉米育种的专门性 玉米的天然异花授粉习性与遗传基础的杂合性,以及因此产生的利用自交系间F,代的杂种优势的育种程序,形成了玉米育种的专门性。 (1)育种过程较长。它包含分离筛选自交系和组配鉴定杂交种两个步骤。要使众多杂合的基因位点,通过自交分离和选择获得大多数有利基因位点达到纯合或差不多纯合的自交系,通常需要6~8代。要对杂交种的生产力和适应性作出较为准确的鉴定,一般需要3~4年。 (2)从大量材料中分离筛选。几乎没有例外,任何一个成功的玉米育种家和研究所,差不多上从丰富的原始材料或种质库中分离大量的自交系,又组配大量的杂交组合进行试验,最后只选出个不优异的杂交种投入生产利用。因为优异的自交系和突出的杂交组合出现的机率都极低。当l个位点杂合时,自交后代出现显性纯合和隐性纯合的频率为1/4,当n个位点时,自交后代出现全部位点基因纯合个体的频率为(1/4)n,位点越多,自交后代出现全部位点基因纯合的个体越低。假设显性基因为有利基因,隐性基因为不利基因。当等位基因处于杂合状态,或显、隐性基因紧密连锁,以致隐性基因不可能被淘汰掉,因此专

门难筛选出大多数位点差不多上显性纯合的优异自交系。国内外选育自交系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国现在用于配制大量杂交种的亲本自交系只是20多个,美国也是如此,能大量利用的亲本自交系也只是40个,它们差不多上从数量庞大的穗行中筛选出来的,仅美国先锋种子公司每年大约要进行7000份新系的筛选,安排15000份杂交组合的鉴定,约在250个不同地点种植450000个小区,通过所有这些试验,在正常年景每年可提出7~10个商品杂交种。由此可见,玉米育种的巨大工作量。尽管对这些优良亲本自交系的当选机率难以作出精确统计,但粗略可能,大约只是万分之儿。杂交种的情况也差不多,每个玉米育种家和研究所,每年配出数百个或上千个组合,而最后能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优良杂交种却寥寥无几。这是能够理解的,因为大多数杂交组合要紧反映了亲本系间一般配合力效应,缺乏或具有专门低的专门配合力效应,只有极少的组合同时具有高-般配合力和高专门配合力效应,即在加性效应基础上加上了上位性和显性效应,才能表现专门高的生产力和适应性。概括地讲,利用丰富的种质资源,分离大量的自交系,配制大量的杂合组合,经认真地鉴定筛选,育成少数优异的自交系和强优势的杂交种,是国内外玉米育种共同的经验,希望从少数材料中筛选出优异

育种学复习重点

绪论 1.作物品种的概念: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群体具有相对稳定性的遗传特性,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相应的地区和耕作条件下种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都能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2.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3.作物育种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育种规律;培育新品种,实现品种良种化;繁育良种,实现种子标准化。 4.作物育种学的性质:人工进化的科学;综合性应用的科学;实践性强。 5.作物育种学主要内容:育种目标的制定和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利用和创新;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人工创新变异的途径、方法及技术;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和方法;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和选育方法;作物育种各阶段的田间实验技术;新品种的审定、推广和种子生产 第一章作物的繁殖方式极品种类型 1.作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主要包括自花授粉,异花授粉,常异花授粉。还有两种特 殊方式是自交不亲和性和雄性不育性。无性繁殖包括植株营养体繁殖和无融合生殖无性繁殖。无融合生殖包括无孢子生殖,二倍体孢子生殖,不定胚生殖,孤雌生殖。 2.作物品种的类型: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 3.自交系品种:又称纯系品种,是对突变或杂合基因型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 的同质纯和品种。包括了自花授粉作物的常规品种和异花授粉作物的自交系。 4.自交系的理论亲本系数:具有亲本纯合基因型的后代植株数达到或超过87%,就是自交 系品种。 5.自交系的育种特点:1、自交+ 单株选择,连续自交下选择纯合优良的基因型。2、创 造丰富变异群体从中进行单株选择。 6.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F1植株群 体。 7.杂交种遗传特点:个体内基因型高度杂合,个体间基因型有不同程度的异质性。 8.杂交种育种特点:自交系间杂种优势最强①连续自交选择获得纯合的、一般配合力高 的自交系。②测定自交系间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配得强优势组合。③育种中注意选择利于制种的性状,如柱头外露、双亲花期差距、母本雄性不育性的稳定性、父本花粉量等。 9.群体品种:1. 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品种内植株间、及与相邻的异品种间随机 授粉,包含杂交、自交和姊妹交产生的后代。故其个体的基因型是杂合的,群体是异质的,保持一些本品种的主要特征。2. 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synthetic cultivar): 是由一组选择的自交系采用人工控制授粉和在隔离区多代随机授粉组成的遗传平衡的群体。个体内杂合、个体间异质,但具一个或多个代表本品种的性状。3. 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composite-cross population):由二个以上自交系品种杂交后繁殖出的分离的混合群体,最后将成为一个多种纯合基因型的混合群体。个体纯合,个体间异质,但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差异较小。4. 多系品种:由若干个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s)的种子混合繁殖而成。 10.群体品种育种特点:群体品种育种的基本目的是创建和保持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多 样性,故在育种上具有以下特点:①选择原始亲本,根据育种目标,选择若干个有遗

作物育种学(专)-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作物育种学通论网上作业题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作物品种* 2.作物育种学* 3.自然进化** 4.人工进化** 二、填空 1.作物进化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和()。* 2. 1927年美国出版的Hayes和Garber所著的()是世界上第一部较系统的论述有关育种知识的专著。** 3.20世纪60年代小麦、水稻等作物通过()掀起“绿色革命”。20世纪80年代兴起(),使现代作物育种发展成为包容多学科发展的现代科学。** 三、简答 1. 作物品种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四、论述 1.遗传、变异和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关系如何?*** 第一章育种目标 一、名词解释 1.育种目标* 2. 2. 产量结构性状** 3. 3.高光效育种** 二、填空 1.在开展作物育种工作时,首先要确定(),它是选育新品种的设计蓝图。**

2.禾谷类作物的产量结构性状为()、穗粒数和()。** 3.目前农作物光能利用率还很低,只有()或以下,通过提高光能利用率来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潜力是很大的。** 三、简答 1、制定作物育种目标遵循的原则?* 2. 矮化品种的选育有什么优势?*** 3适应机械化作业作物应具备的性状?** 四、论述 1.制订育种目标时应考虑哪些主要目标性状?* 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一、名词解释 1.有性繁殖* 2.无性繁殖* 3.自交作物* 4. 异交作物* 5. 常异交作物* 6.营养体繁殖* 7.无融合生殖* 8.纯系品种* 9.杂交种品种* 10. 多系品种* 11. 无性系品种* 12.纯系** 13. 雌雄同花** 14. 雌雄同株异花**

玉米育种现状与发展战略

玉米育种现状与发展战略 摘要 种子产业技术进步涉及知识创新、种质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领域,还包括少量制度创新。不同性质的机构在这个产业技术链条中的位置决定了在改革中的走向。目前,种质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是玉米种业技术发展的焦点问题。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市场,暴露出我国种子产业创新能力薄弱,关键就在于种质创新缺位,技术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则受制于落后的育种思路,因而降低了投资效率。玉米商业育种的实践基础是简化、统一的杂种优势模式。施行走出去发展战略将激化产业内部矛盾,促进种业内部科技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产业竞争能力。 一、玉米种业和种业技术面临的挑战与创新机遇 加入WTO以后,玉米育种研究体系的各个环节就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产业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种子产业技术大体包括三个层次: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基础研究,以种质创新和技术创新为特点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以产品创新为目标的应用研究。这些都纳入产业技术的范畴,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因此,我们要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了解产业技术链中每个环节的未来走向。这是研究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政策演变的基本考虑,也是技术创新的立脚点。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在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历史时期,这个系统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就玉米育种来说,我国在五十年代那样贫穷落后的经济条件下成功地研发和推广杂交种,创造了世界农业发展史上的奇迹;后来只用了十年多一点的时间,便从双交种过渡到更先进的单交种选育技术。七十至八十年代,我国科技人员在李竞雄教授的带领下自主攻克了玉米抗病育种技术难关,达到了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生产的跨越式发展,我国玉米产量提高了将近4倍。但是,进入八十年代后期,玉米育种技术进入缓慢发展阶段。实际上,发达国家当时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同样的发展需求。 西方发达国家依靠种质扩增、改良与创新,通过抗逆育种途径持续提高玉米产量,有效地解决了产量爬坡问题。然后又投资生物技术,提高种子产业的技术含量和竞争力,这些将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的遗传增益。当西方国家解决面临的技术挑战时,我们恰恰进入理论与技术的停滞状态。究其原因是产业技术的发展思路出了偏差。

育种学思考题老的重点

植物育种学》复习思考题 绪论 1、作物育种学、品种的概念 作物育种学: 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作物品种: 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身的需要所选育的某种作物的一定群体;这种 群体具有遗传上的稳定性及在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而与同一作物的其他群体在特 征、特性上有所区别;这种群体在一定的地区植,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等符合生产发展的需要。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1、名词解释: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系品种,杂交种品种, 群体品种,无性系品种 自花授粉作物: 又名自交作物,即主要以自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异花授粉作物: 又名异交作物,主要以异花授粉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常异花授粉作物: 同时依靠自花和异花授粉两种方式繁殖后代的作物。 自交系品种: 从突变及杂交组合中经过多代自交加选择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 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的 F1植株群体。 群体品种: 基本特点是遗传基础比较复杂, 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性、 无性系品种: 是 由一个无性系或几个近似的无性系经过营养器官的繁殖而成。 得强优势组合。③利用雄性不育。 C 、 群体品种:a 、使群体品种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和基因型的多样性; 持广泛的遗传基础 和基因型的多样性 D 、 无性系品种:a 、有性杂交+无性繁殖固定杂种优势; b 、禾U 用芽变。 3、简述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自交遗传效应: 1.纯合基因型; 2.性状分离; 3.自交衰退 异交遗传效应: 1.形成杂合基因型; 2. 增强后代的生活力 第二章 种质资源 1. 名词解释:种质资源,作物起源中心 种质资源:广义上指: 一切具有一定种质或基因、可供育种及相关研究利用的各种生物类型称为种质 资源。 狭义上指: 用于选 育新品种的材料,也称育种的原始材料。 作物起源中心: 凡遗传类型有很大的多样性而且比较集中、具有地区特有变种性状和近亲野生类型或 栽培类型的地区。 异质性。 2、说明各类作物的遗传结构和育种特点。 ( 1)遗传结构: 自交系品种; 杂交系品种; A 、 B 、 个体内基因性纯合,个体间一致。 个体内基因型高度杂合,个体间基因型有不同程度的异质性。 C 、 群体品种; 无性系品种: D 、 (2)育种特点: A 、 自交系品种: 群体中选。 B 、 杂交系品种: 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一定程度的杂合性、异质性。 基因型由母体决定,个体间一致。 1、自交 + 单株选择,连续自交下选择纯合优良的基因型。 自交系间杂交种优势最强。① 连续自交选择获得自交系。 2、从变异丰富的大 自交系间杂交配 b 、使用群体品种能够保

回交育种

第六章回交育种 一、概念 两个品种杂交后,子一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称为回交。 A× B F1× B BC1, BC1× B BC2…… 采用一次或多次回交的育种方法,称为回交育种。 回交育种图示 二、表示方法 [(A X B) X A] X A……; A3 X B; A X 3 / B 轮回亲本(recurrent parent)与非轮回亲本(non-recurrent parent) 用于多次回交的亲本称轮回亲本(亲本A);只在第一次杂交时应用的亲本称非轮回亲(亲本B)。 [(A X B) X A] X A…… 受体亲本(receptor)与供体亲本(donor) 有利性状(目标性状)的接受者,称受体亲本(亲本A);目标性状的提供者,称供体亲本(亲本B)。 [(A X B) X A] X A…… 第一节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一、回交育种的意义 回交育种法速度快,在改良作物品种个别缺点时是一种快速有效方法 二、回交的遗传效应 ?在回交杂合基因群体中,杂合基因型逐渐减少,纯合基因型相应地增加,纯合基因型变化的频率是(1-1/2r)n (n为杂种的杂合基因对数,r为回交的次数),其中纯合基因型仅为轮回亲本的基因型。 一对基因自交和回交群体内aa型个体的比率(%) 回交的遗传效应 假设二亲本只有一对基因的差异: 不论是回交还是自交,每增加一个世代,杂合体减少 1/2 ,纯合体增加 1/2 ;所不同的是在自交后代,纯合体中 AA 和 aa 基因型各占一半, 100 99.22 98.44 96.88 93.75 87.5 75 50.0 Aa×aa 50 49.61 49.22 48.44 46.88 43.75 37.5 25.0 Aa×Aa 8 7 6 5 4 3 2 1 世代数

玉米育种的基本思路

玉米育种的基本思路—记住五句话 张世煌 最近,网友询问玉米育种的基本思路是哪5句话,还有人问循环育种怎么做,我只好复述如下,包括历史经验的总结、理论铺垫和改造我们的育种技术。 一、理论误区和历史教训 在中国现代玉米育种历程中发生过两个重要的历史教训:“狗熊掰棒子”(抛弃优良种质,或喜新厌旧)和“走猫步”(技术错乱)。前者是理论和技术上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对于把握大量种质资源和遗传改良的能力缺乏信心和能力。后者源于一种灵活多变而看似有效的传统人文精神,但在现代育种技术面前,却忽视了数量遗传学原理,表现出明显的理论幼稚病。这两个现象合在一起,便折射出以经验为主体的育种技术特征。其后果便是理论模糊,思路混乱,技术跟着感觉走。在做了许多调研和参加了一些会议之后,我发现这就是当前很多人对育种技术的理解。包括一些专家教授竟也如此。 玉米育种陷入理论误区,其后果很矛盾,一方面从事育种的人力资源丰富,育成品种数量非常多,另一方面,生产上缺乏优良品种,玉米产量增长缓慢,甚至在九十年代中期以后进入了近50年来增长最缓慢的时期。 比较中国与美国玉米生产的差距,不难看出,中国使用了相当于美国86% 的土地面积和2.3倍的化肥,生产了49%的玉米,产量水平相当于美国的55%。大家都意识到,只有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才能止住下滑趋势,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全面提高生产水平。 我国育种者曾经面临生物逆境的巨大压力,当时很强调种质基础的重要性,却忽视了育种技术的导向性和能动性。今天,当我们总结经验教训的时候,认识到不能没有种质改良和种质创新,但也不能忽视育种技术的改进。今后,要尽快地使玉米育种完成从经验到科学的跨越,这取决于我们对数量遗传学知识的把握。除了种质基础和育种技术,还需要一点人文智慧。三者结合才能促进玉米育种技术从经验向科学的转变。 以往的问题出在哪里?育种目标和育种技术方面有过3个理论误区:⑴什么是产量?⑵产量与杂种优势的关系?⑶如何通过自交系提高杂交种的产量?第三个问题的另一种解释(更科学的诠释)即一般配合力(GCA)与特殊配合力(SCA)对杂交种产量的相对贡献。这些理论问题决定了育种目标、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的合理性。 我们首先要明确,产量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也不仅仅是试验田里玉米果穗的重量,而是如何排除或抗衡农民生产田间限制产量和产量稳定性的那些障碍因素。因此,Duvick把产量解释为抗逆性,品种必须有一定的抗灾减灾,首先是耐密植抗倒伏的能力,然后是耐旱、耐低氮和耐低温或高温的能力。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还有耐湿和耐渍的能力。抗生物逆境也属此范畴,但育种家通常并不忽视对病虫害的抗性。 第二要明确,玉米产量的继续增长与提高杂种优势无关。相反,在过去八十多年里,美国的玉米杂种优势强度在逐渐下降,即玉米产量的进一步增长不取决于杂种优势的增长,而取决于非杂种优势的遗传原因,特别是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抗性或耐性。这就提示我们,如果在试验田里把育种的注意力放在提高新组合的杂种优势上,可能会在生产上降低投入产出效率,使提高产量变得非常困难或者代价过高。种子公司也不欢迎这类杂种优势很强的杂交种。 根据上面这两条原理不难得出结论,提高杂交种产量的主要途径是不断提高自交系的GCA,而不是

作物育种学II基本知识点精讲

玉米育种学基本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2、一环系在育种中,通常将从地方品种、综合品种以及改良群体中选出的自交系为一环系 3、二环系从自交系杂交种后代中选育出的自交系为二环系 4、顶交种 5、三交种 6、双交种 7、玉米自交系从一个玉米单株经过连续多带自交,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上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8、杂种优势模式 12、测验种 13、测交种 14、轮回选择 15、糯玉米 16、甜玉米 17、超甜玉米 18、杂种优势群在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经过反复重组,种质互渗而形成的遗传基础广泛,遗传变异丰富,有利于基因频率较高有较高、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种性优良的育种群体。 19、杂交种 20、马齿型玉米 21、硬粒型玉米 22、普通甜玉米 23、一般配合力 24、特殊配合力 二、填空题 1、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玉米育种的总体目标是:大幅提高产量、同时改进籽粒品质、增强抗性、以充分发挥玉米在食用、饲用和加工等方面多用途特点,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新型营养食品。 2、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高产、优质、多抗普通玉米育种的总

体目标是: 、 、 。 3、玉米起源的“三成分”理论认为现代玉米起源于有种质渐渗、自然选 择、人工进化。 4玉米品质育种的分类包括:高产育种,抗病育种,品质育种 和其它特殊目的品质育种。 5.根据开花授粉习性,玉米属于异化授粉—作物。 6.栽培玉米有条染色体,是倍体作物 5.玉米的杂交、自交授粉过程主要包括,。 7、马齿型玉米或硬粒型玉米与甜玉米杂交,其杂种F1代表现为:, 杂种F2代呈分离比例。 8、甜玉米与糯玉米杂交,其杂种F1代表为:, 杂种F2代呈比例。 9、马齿型玉米或硬粒型玉米与糯玉米杂交,其杂种F1代表现为:, 杂种F2代呈分离比例。 10、玉米胚乳淀粉层颜色性状的遗传主要受基因与基因所控制,胚 乳色泽有现象。 12、玉米对小斑病T小种的抗性遗传主要表现为,而对O小种 的抗性遗传主要表现为,受隐形主基因rhm 基因所控制。 14、目前育种工作中所选育普通甜玉米主要是由隐形纯合su1su1 基因或 su2su2 基因所控制的,超甜玉米主要是由纯合隐性基因所控制的, 加甜基因se必须是在 su1su1 基因的遗传背景下才能发挥作用。 15、栽培玉米种的染色体组是和。体细胞染色体数是。 19、优良的玉米自交系必须具备下列条件:⑴农艺性状好、⑵配合力高、 ⑶产量高、⑷纯合度高。 20、选育自交系的基本材料有:地方品种、各种类型的杂交种、 综合品种以及经轮回选择的改良群体。 21、选育玉米自交系是一个连续套袋自交并结合结合严格选择的过程。 22、通常将从地方品种、综合品种以及从改良群体中选育出的自交系称为一 环系,将从自交系间杂交种中选育出的自交系称为二环系。

美国玉米育种流程

美国玉米育种流程 农作物科学研究正在成为产业技术链(pipeline)的关键部分。农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直接或间接服务于种子产业,这个链条涵盖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整理,经过前育种研究(pre-breeding)和种质创新,进入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新品种测试、繁殖和推广等环节。 一、前育种研究 一个国家的玉米育种体系包括政府主导的公益性研究和企业主导的商业育种两部分。公益性机构优先开展前育种研究,包括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和改良、创新、利用,育种技术的改进与应用。还包括相关的信息服务。 就玉米商业育种衔接来说,即使是满足近期目标,前育种研究大约需要经过3-5年左右时间,才能提供商业育种直接使用的基础材料。前育种研究要常抓不懈,才能源源不断地保障基础种质需求;前育种研究的方向与目标要有前瞻性,至少考虑5-10年以后的育种需求。而外来种质和地方种质改良与利用,则要着眼10-20年以后的技术需求。除了近期需求可由企业自行解决以外,中长期的技术需求属于国家公益性机构提供的共性技术服务范畴。 二、美国玉米商业育种的基本流程 美国玉米商业育种通常遵循一套标准流程及系统升级方法。这套方法适用于所有玉米育种群体后裔系统的选择。每一个自交系统需经过连续6年的产量测试才可能获选,保证其产量优势、品质及稳产性,才有可能成为商业杂交种。测试的对照(Check) 品种都是当地产量最

高,面积最广的商业杂交种。依据公司的财力,销售额及市场分布来决定测试规模。中小型企业的测试规模及重复数比大型公司要小。每一小区长度大约是5米到8米,包括2行,4行或6行。2行区必需把两行全部收获,4行或6行区通常只收中间两行,以消除边界的遮荫效应。6行区也可以收获中间4行。下面以美国中、小型公司测试为例: 早代测试(Preliminary Test): S3到S4 材料。100,000个测试杂交组合,重复1到2次。 初级测试(Pre-Experiment): S5到S6 材料。从早代测试升级8,000个测试杂交组合(8%获选),重复4到10个点。 中级测试(Experiment): S7到S8 材料。从初级测试升级400个测试杂交组合(5%获选),重复20到60个点。 区域测试(Regional): S9到S10 材料。从中级测试升级30 个测试杂交种(7.5%获选),重复80到200。 全国测试(National): S11到S12 材料。从区域测试升级15个测试杂交种(50%获选),重复200到400个点。 商业化测试(Commercial): S13到S14 材料。从全国测试升级10个测试杂交种,在农民田间做条带试验(Stripe Test)。 每个公司都有一套10到20个不等的测试父本,测试父本都是公司里最好的自交系。每个育种家依据育种世代先后来决定到底与几个父本测交,到底要测试一般配合力或特殊配合力。通常早代测试使用2到3个父本,测试一般配合力;一般配合力确定后,再与5到10

玉米育种常识

玉米常识 育种知识 一、常规育种: 二、转基因育种 转基因研究作为生物技术的前沿,以其可打破物种界限、实现不同物种间基因交流的巨大优越性,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在农业高技术领域各国努力抢占的制高点。 由于有益性状目的基因的分离、载体构建、基因转化等技术日臻成熟和完善,转基因技术已用于改良作物的多种特性,如抗病、抗虫、抗逆、生长发育、品质等方面。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应用面积的第二大国。 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由于它对目标性状的选择不受基因表达和环境的影响、可以在早世代和植株生长的任何阶段进行、对分离世代可以快速鉴定植株的基因型而不受显隐性的影响、可以通过选择剔除连锁累赘,因此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加速了育种进程,为转基因作物商品化创造了条件。 起源和历史 玉米是神奇的作物,是印地安文明的基础,也是印地安人对人类的最大贡献,因为玉米是印地安人长期选育驯化的结果。玉米已经完全失去了其野生性,如果没有人类的帮助,玉米会立即灭绝。 说玉米神奇在于它广泛的适应性、类型的丰富及不同于其他作物

那样具有明确的祖先。玉米的起源至今还是一个谜,它的祖先似乎消失的无影无踪,它与任何近缘种属都有显著的差异,它的起源另科学家大伤脑筋,争论了一个多世纪至今未有定论。 多数人认为,玉米大约起源于7000~8000年前的中美洲地区,经历了数千年的进化,它的果穗由2.4厘米增加到现在的25厘米左右。 1500~1510年间,玉米传入我国,传入途径大约有两条,一条是海路,一条是陆路,海路是通过船只传入东南沿海地区,再传入内地;陆路是由印度传入西藏,再传入四川及内地。 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玉米育种工作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更换了5次单交种,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很多。 玉米带和玉米的分布 玉米(Zea Mays L.)属于禾本科(Gramineae),玉米属,俗名玉蜀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麦、六谷、芦黍和珍珠米等。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在世界谷类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3位,平均单产则居首位。以北美洲最多,其次为亚洲、拉丁美洲、欧洲等。中国的玉米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2位。集中分布在从东北经华北走向西南这一斜长形地带内,其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玉米面积的85%。 玉米带的主要特点是,种植的海拔高度由东北向西南增加。东北地区种植高度大多在500米以下较为集中,华北海拔1200米以

作物育种作业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1120 学年学季:20201 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作物育种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作物品种学是一门关于作物遗传改良的科学 .作物品种学是一门人工进化的科学 .作物品种学是以进化论、遗传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作物品种学有坚实的科学基础,没有任何一点艺术的成分 2、杂交育种的遗传原理是 .染色体畸变 .染色体数量变异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互补)和基因的累加、互作 3、下列作物中哪种起源于中国? .小麦 .大麦 .玉米 .大豆 4、水稻引种生育期的一般变化规律是() .南种北引生育期缩短 .南种北引生育期延长 .南种北引生育期不变 .不能预测 5、小麦品种由北向南引种,生育期表现为 .延长 .缩短 .保持不变 .不可预测 6、无性系的有性繁殖种子不宜在生产上直接利用的根本原因是() .种子生产成本高 .种子发芽力差 .品质变劣 .基因重组,性状分离 7、下列有关生物技术育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生物技术育种可以代替传统作物育种技术 .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传统育种技术的重要补充和发展 .生物技术不能脱离传统的育种技术 8、选择的基础是() .进化

.遗传变异 .环境 .测交 9、引进品种性状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基因互作 10、一般情况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繁殖是靠() .自交繁殖 .异交繁殖 .常异交繁殖 .无性繁殖 11、下列有关作物品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作物品种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 .作物品种在群体上具有相对的一致性 .作物品种具有时间性和地区性 .作物品种是植物分类学上的最低单位 12、诱变育种中常用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需要的剂量大小来衡量,诱变后生物体存活40%的剂量称为().致死剂量 .半致死剂量 .临界剂量 .激活剂量 13、引种时应重点考虑的关键生态因素是 .温度 .光照 .气候 .土壤 14、自花授粉作物地方品种的遗传类型是() .同质纯合基因型 .同质杂合基因型 .异质杂合基因型 .异质纯合基因型 15、在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统中,表现不育的是 . N(Rfrf) . N(rfrf) . S(rfrfs) . S(RfRf) 16、下列有关诱变育种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诱变的突变率高 .诱发变异易稳定 .诱变的性质和方向难控制

美国玉米商业育种流程

美国玉米商业育种流程 作者:曹靖生 农作物科学研究正在成为产业技术链(pipeline)的关键部分。农作物遗传育种研究直接或间接服务于种子产业,这个链条涵盖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整理,经过前育种研究(pre-breeding)和种质创新,进入自交系和杂交种选育、新品种测试、繁殖和推广等环节。 一、前育种研究 一个国家的玉米育种体系包括政府主导的公益性研究和企业主 导的商业育种两部分。公益性机构优先开展前育种研究,包括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鉴定和改良、创新、利用,育种技术的改进与应用。还包括相关的信息服务。 就玉米商业育种衔接来说,即使是满足近期目标,前育种研究大约需要经过3-5年左右时间,才能提供商业育种直接使用的基础材料。前育种研究要常抓不懈,才能源源不断地保障基础种质需求;前育种研究的方向与目标要有前瞻性,至少考虑5-10年以后的育种需求。而外来种质和地方种质改良与利用,则要着眼10-20年以后的技术需求。除了近期需求可由企业自行解决以外,中长期的技术需求属于国家公益性机构提供的共性技术服务范畴。 二、美国玉米商业育种的基本流程

美国玉米商业育种通常遵循一套标准流程及系统升级方法。这套方法适用于所有玉米育种群体后裔系统的选择。每一个自交系统需经过连续6年的产量测试才可能获选,保证其产量优势、品质及稳产性,才有可能成为商业杂交种。测试的对照(Check) 品种都是当地产量最高,面积最广的商业杂交种。依据公司的财力,销售额及市场分布来决定测试规模。中小型企业的测试规模及重复数比大型公司要小。每一小区长度大约是5米到8米,包括2行,4行或6行。2行区必需把两行全部收获,4行或6行区通常只收中间两行,以消除边界的遮荫效应。6行区也可以收获中间4行。下面以美国中、小型公司测试为例: 早代测试(Preliminary Test): S3到S4 材料。100,000个测试杂交组合,重复1到2次。 初级测试(Pre-Experiment): S5到S6 材料。从早代测试升级8,000个测试杂交组合(8%获选),重复4到10个点。 中级测试(Experiment): S7到S8 材料。从初级测试升级400个测试杂交组合(5%获选),重复20到60个点。 区域测试(Regional): S9到S10 材料。从中级测试升级30 个测试杂交种(7.5%获选),重复80到200。 全国测试(National): S11到S12 材料。从区域测试升级15个测试杂交种(50%获选),重复200到400个点。 商业化测试(Commercial): S13到S14 材料。从全国测试升级10个测试杂交种,在农民田间做条带试验(Stripe Test)。

玉米育种试题库

玉米育种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自交系:经过连续多代自交并结合选择而产生的性状整齐一致、遗传相对稳定的自交后代系统。 2、一环系:从品种或品种间杂交种中选出的自交系称为一环系。 3、二环系:从自交系间杂交种选育出来的自交系称二环系 4、顶交种 5、三交种 6、双交种 7、S型雄性不育系 8、T型雄性不育系 9、C型雄性不育系 10、孢子体雄性不育系 11、配子体雄性不育系 12、测验种:用来测定自交系配合力的品种、自交系、单交种等,统称为测验种。 13、测交种 14、轮回选择 15、糯玉米 16、甜玉米 17、超甜玉米 18、杂种优势群:遗传基础广泛,遗传变异丰富,有较多的特殊的有利基因,较高的一般配合力(GCA)的种质优良的育种基础群体,是在自然选择&人工选择的作用下,经过反复重组,种

质互渗形成的 19、杂交种 20、马齿型玉米 21、硬粒型玉米 22、普通甜玉米 23、一般配合力 24、特殊配合力 25、雄性不育系 26、雄性不育恢复系 27、雄性不育保持系 二、填空题 育种目标 1、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玉米育种的总体目标是:大幅度提高产量、改进籽粒品质增强抗性适应机械化需要生育期适宜、以充分发挥玉米在食用、饲用和加工等方面多用途特点,为国内外市场提供新型营养食品。 2、我国在目前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高产、优质、多抗普通玉米育种的总体目标是: 、 、 。 3、我国普通甜玉米的育种目标是:乳熟期籽粒中水溶性糖含量,超甜玉米的育种目标是:乳熟期籽粒中水溶性糖含量,穗长,亩产鲜果穗。

4、我国高赖氨酸玉米的育种目标是:籽粒中赖氨酸含量,产量,不发生,抗,胚乳最好为。 5、我国高油玉米的育种目标是:籽粒中含油量,产量,抗病性。 主要性状 一、产量结构因子(数量遗传性状) 果穗长度(每穗粒数):显性效应为主,加性效应所占的比重较小。其平均遗传率较低。穗粒行数:加性效应占主导地位。在育种工作中,如要选育出穗粒行数较多的杂交种,则双亲自交系的籽粒行数必须较多,否则难以奏效。 粒重:加性效应在粒重的遗传中占主导地位,但显性效应也明显,粒重的遗传率中等。 单株果穗数:基本上不表现杂种优势,其遗传主要取决于基因的加性效应。 二、籽粒类型及色泽 6、马齿型玉米或硬粒型玉米与甜玉米杂交,其杂种F1代表现为:普通非甜玉米,杂种F2代呈3普通非甜∶1甜的分离比例分离比例。 7、马齿型玉米或硬粒型玉米与糯玉米杂交,其杂种F1代表现为:普通非糯玉米,杂种F2代呈3非糯∶1糯分离比例。 8、甜玉米与糯玉米杂交,其杂种F1代表为:,杂种F2代呈 比例。 9、目前育种工作中所选育普通甜玉米主要是由su1su1 基因或su2su2 基因所控制的,超甜玉米主要是由sh2sh2 基因所控制的,加甜基因se必须是在su1 基因的遗传背景下才能发挥作用。 色泽(玉米籽粒的色泽受果皮、糊粉层和淀粉层三部分的影响) 9、玉米果皮颜色性状的遗传主要受紫色基因P和p基因与褐色基因Bp和bp 基因所控制,果皮属于母体组织组织,故果皮色泽决定于母本基因型。果皮颜色有红色、花斑色(一般为白底红条纹)、棕色、白色,属于两对

育种复习

作物育种各论题库(水稻、棉花、小麦、大豆、油菜) 水稻育种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水稻配子体雄性不育:指水稻花粉的不育是受花粉本身的基因型所控制的不育类型。(答F1. 植株上的花粉一半可育,一半不育, 表现为穗上分离;或F2没有不育株出现,均得2分) 2.矮源:含有矮化育种所需要的矮秆、半矮秆基因的品种资源。 3.垩白米率:带有垩白(心白、腹白、背白)的米粒占调查米粒的百分数。 4.胶稠度:4.4%冷米胶的长度,以mm表示。胶稠度大的品种,饭软,饭冷不回硬。 5.重组自交系:杂交后的材料经过一代代连续自交获得的自交系就是重组自交系。 6.面筋:小麦面粉中的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主要由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组成,分别与面筋的弹性和延展性有关。 7.小麦白粉病:由小麦白粉病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目前发现的抗性基因大都具有小种专化性,推广抗病品种是最有 效的防治方法,目前我国的有效抗性基因包括Pm4a,Pm4b,Pm6,Pm20,Pm21等。 8.光敏感性:小麦品种对光照长度的反应,冬春性不同的小麦对光照反应不同,一般南方小麦对光反应较迟钝,北方类 型较敏感,目前在小麦中发现两个光敏感性基因,ppd1和ppd2,其中不敏感对敏感为显性。 9.聚合杂交:把多个亲本的有利基因积聚在杂种后代的一个个体中的复合杂交方式,一般包括按超亲重组进行的聚合 杂交,按超亲重组和不完全回交相结合进行的聚合杂交和按最大基因重组原则进行的聚合杂交等,聚合杂交培育的品种遗传基础广、抗性持久、适应性强。 10.衣分:是皮棉占籽棉的百分数。 11.衣指:是100粒籽棉的皮棉重,以克表示。 12.低酚棉:指棉籽棉酚含量低于0.02%的棉花品种。 13.籽指:100粒棉籽重(g)。 14.二、单选题 1. 下列野生稻中,在我国没有分布的是B。 A. 普通野生稻 B. 小粒野生稻 C. 药用野生稻 D. 疣粒野生稻 2.下列学名中,属于栽培稻种的是B A. Oryza barthii B. Oryza glaberrima C. Oryza nivana D. Oryza alta 3.花药培养在水稻品种改良上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 提高获得纯合材料的效率 B. 提高选择效率 C. 结合诱变处理提高诱变效果 D. 提高制种产量 4.下列不是水稻杂种后代处理方法的是A A、混合选择法 B、系谱法 C、混合系谱法 D、一粒传法 5. 水稻产量和产量性状的遗传类型是B A. 质量性状遗传 B. 数量性状遗传 C.单基因显性遗传 D.以上都不是

回交育种策略中的基本理论问题

Q1:什么是回交导入系? A1:回交导入系是指以轮回亲本为受体,以供体亲本为供体,通过高代回交,把供体基因组片段导入受体基因组中的遗传重组后的材料。 Q2:什么是轮回亲本?什么是供体亲本? A2:轮回亲本:在回交育种中,多次被用作亲本,是特定有利性状的接受者,一般是综合性状优良,但尚有一、二个性状有待改进的亲本; 供体亲本:在回交育种中,是特定有利性状的提供者,只在开始杂交时应用一次的亲本. Q3:回交导入系与近等基因系的异同? A3:相同点:(1)都是用轮回亲本与不同的供体亲本回交获得的,即受体遗传背景以轮回亲本为主;(2)两者都有所需要的目标性状或基因,供体为供体亲本; 不同点:回交导入系对遗传背景的与原轮回亲本的一致性要求可以依据目的,而确定的回交次数而不同。即导入供体基因组片段多少而不同。近等基因系一般是通过饱和回交,并对目标性状或基因进行选择后,除此之外,遗传背景与轮回亲本尽可能相同的材料。 Q4:回交导入在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优势是什么? A4:优势有(1)是改良现有优良品种个别缺点的有效途径;(2)是转移个别性状的有效途径;(3)是打破基因连锁,扩大基因重组的有效途径;(4)是控制性状定向变异的有效途径;(5)育种年限较短;(6)不受条件的限制. Q5:回交导入系育种与系谱法(二环系、循环育种)比较的优缺点是什么?适用于那些育种应用? A5优点:(1)遗传变异易控制;(2)目标性状选择易操作;(3)基因重组频率易增加;(4)所育品种易推广; 缺点(1)回交育种只改进原品种的个别缺点,不能选育具有多种新性状的品种;(2)在生产上品种更换频繁时,若轮回亲本选择不当,往往有可能在回交新品种育成之日,也就是它的淘汰之时(注:对常规种而言);(3)回交改良品种的目标性状多限于少数主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力高,又便于鉴别,才易取得成功,对于数量性状,则往往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奏效与可能性才能提高;(4)从供体亲本转移某一目标性状的同时,由于与不利基因连锁或一因多效的缘故,可能将某些不利的非目标性状基因也一并带给轮回亲本;(5)回交的每一代都需要进行较大数量的杂交,工作量较大.回交育种适用于那些综合性状优良,但尚有一、二个性状有待改进的品种的改良. Q6:回交导入系耐逆性状筛选与育种应用的遗传学本质是什么? A6:遗传学本质是把具有耐逆性状的基因从供体亲本导入到综合性状优良的轮回亲本中,遗传重组并筛选的过程. Q7:什么是复杂农艺性状?复杂性状的遗传特点是什么?育种难在何处?回交导入系解决复杂性状的遗传改良上有哪些优势? A7:复杂农艺性状泛指由多基因和非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一类农艺性状。其遗传学特点是(1)上位性在复杂性状的遗传表达中起重要作用;(2从基因到表型调节控制的多层次性;(3)非遗传因素的作用。育种难在由于遗传背景的干扰,使对后代个体的选择上缺乏准确性和可靠性.回交导入系解决复杂性状的遗传改良上的优势为可减少遗传背景的干扰,从而大大增加对后代个体选择的可靠性. Q8:筛选出的耐逆回交导入系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上研究前景是什么? A8:筛选出的耐逆回交导入系在基础研究上可应用于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如利用多个轮回亲本不同供体中筛选出来的某逆境耐受材料对其进行QTL分析,由于背景不同,供体不同,相对于常规的双亲本mapping来说,对于该性状的QTL与遗传分析将更完整。应用基础研究上可以利用上述研究成果开发分子育种技术,相关材料也可直接应用于育种。Q9:如何选择回交导入群体作为耐逆筛选与鉴定? A10: 由于回交导入系是轮回亲本与供体亲本杂交后代回交的材料,其基因组中导入了部分供体片段,导入片段的大小与多少依据回交代数与基因组重组频率而不同,遗传重组后的耐逆性相关的重要QTL聚合的个体会在逆境鉴定条件下表现出耐受性。 Q10:与其它策略相比,筛选与鉴定出的耐逆回交导入个体纯合利用的速率如何?为什么? A10:筛选与鉴定出的耐逆回交导入个体纯合利用速率比其它策略快.这是由于筛选与鉴定出的耐逆回交导入个体的基因型都必然要朝着轮回亲本的基因型方向纯合,如:n对杂合基因,自交后代群体将分离成2的n次方种不同的纯合型,而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