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形势与政策专题一

形势与政策专题一

专题一黑龙江省情概要

黑龙江地处祖国大地的最北方,有着广袤的土地,浩瀚的森林,丰富的油田,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国家的兴旺和一个省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和超越国情和省情。省情是一个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包括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历史传统、科教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比较优势和劣势等等,是创新发展思路、实现科学兴省的基本依据。

一、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

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中心地带,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人口3826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我国重要的资源、生态、农业、工业和对俄贸易大省,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黑龙江是资源大省

黑龙江油、煤、木三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在全国占第一

位,人均资源的占有量也是独占鳌头。

大庆油田为全国最大的油田和重要的石化生产基地,曾连续27年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目前仍可保持年产4000万吨的原油产量。天然气探明储量2800多亿立方米,煤炭探明储量近220亿吨,全省75个市、县中,有29个发现有煤田或煤产地,含煤面积共二万平方公里左右,其中以东北部地区为最好,著名的有鸡西、鹤岗、双鸭山及七台河等矿区,是我国煤油焦煤的重要产区之一,其规模开发、深度开发、系列开发的前景广阔。铁矿、金矿、石灰岩矿、晶质石墨等也都有一定储量,有色金属和非能源矿产资源也都有较大开发潜力。黑龙江也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全省森林覆盖率43.6%,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6.5亿立方米,具有碳汇林业和林下养殖业的天然优势,林木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潜力很大。

(二)黑龙江是生态大省

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生态大省,拥有大界江、大森林、大

湿地、大湖泊、大冰雪的原生态优势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其省名源于世界第一大界江、中国第三大河流——黑龙江,它气势磅礴、神秘古朴,江水清澈,是世界上较少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其支流乌苏里江也是世界闻名的大界江,水产丰富,环境优美,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避暑。大小兴安岭等山地和丘陵约占全省面积的60%,形成了天然的生态屏障,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生态林区,森林、矿藏、动植物资源丰富。大兴安岭被誉为“绿色林海”,小兴安岭素有“红松故乡”之称。全省还有102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著名的有牡丹江的牡丹峰国家级森林公园、伊春的五营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兴安岭的呼中国家级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等。莽莽林海、繁茂葱郁,这里生长的红松、黄波椤、水曲柳、核桃楸等珍贵树种,堪称祖国的林木珍宝。省内有芦苇、塔头、岛状、森林、湖泊等多种类型的湿地,总面积434万公顷,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8。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11处,总面积125万公顷。扎龙、三江、兴凯湖、洪河等4处湿地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黑龙江省湖泊星罗棋布。五大连池由火

山爆发形成的5个相连的堰塞湖和周围14座火山丘组成,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是北方著名风景区、疗养区。兴凯湖是亚洲最大的界湖,我国境内面积1080平方公里,水产丰富。黑龙江省还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灯游园会蜚声中外;“中国雪乡”风景区雪深达2米,是观雪赏景的绝佳胜地;亚布力、二龙山、长寿山、乌吉密、日月峡等近100个滑雪场年接待400多万人次滑雪。

(三)黑龙江是农业大省

全球三大寒地黑土带,龙江独具一条;耕地集中连片,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有利于集约化、机械化种植;全省多为平原和漫岗地势,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广袤、肥沃的黑土和勤劳、质朴的龙江人,造就了全国农业第一大省。

黑龙江省耕地面积2亿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1%,是全国耕地面积第一大省。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018万千瓦,商品粮总产量占全国第一。垦区职工人均生产粮食34吨,

农业现代化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畜牧业占农业产值比例超过40%,奶牛、生猪、家禽存栏量均为全国前列。农业科技化水平高,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科技贡献率达53%,具有丰富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科技人员8.4万人,累积获得省级以上农业科研、推广奖300多项。

寒地黑土同时是龙江发展绿色有机食品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5170万亩,居全国第一位,绿色食品企业有403家,企业年产值超过亿元的有46家,超过10亿元以上的有17家。省内的大豆、大米、杂粮、乳制品、啤酒、矿泉水、山产品等品质极佳,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四)黑龙江是工业大省

黑龙江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点省份,是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全省工业比重在全国排列第4位,现已形成以重工业为主体,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以装备、石化、能源和食品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体系,重型机械、冶金设备、精密仪表及工量具一些关键技术和工艺达到国际和国内先进水平。在采

掘工业方面,有一大油田(大庆油田)、两大林区(大兴安岭和伊春林区)、四大煤城(鸡西、鹤岗、七台河、双鸭山);在机械工业方面,有一大重型(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两大机床(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和第二机床厂)、三大动力(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此外,还有北大荒农垦集团、哈药集团、哈航空航天集团、龙电集团等一大批大企业集团。主要工业品中,原油、大型发电设备、微型轻型汽车、重型机床、亚麻布、食用植物油、乳制品、啤酒、人造板等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建国50多年来,为国家提供了大约占全国2/5的原油、1/3的木材、1/10的煤炭以及大量的重型装备和国防军事装备。

(五)黑龙江是沿边开放大省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对俄贸易始终占全国的20%左右。为适应中俄经济贸易发展形势,黑龙江省积极调整对俄经贸合作方式,由以贸易为主向商品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全方面发展转变,由以边境贸易为主的局部合作向以中心城市为支撑的区域合作转变,由以口岸通道和园区基础设施建

设为主向的加速发展口岸经济转变,由以经贸层面互动为主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转变。目前黑龙江正在着力推进中俄石油管道工程、黑瞎子岛保护开发、绥芬河综合保税区、黑龙江同江铁路大桥、外贝加尔边去林浆一体化项目、东宁中俄机电产业园等大型投资项目。随着这些大型基础设施和资源深加工项目建成,黑龙江对俄经贸合作必将会迈上新的台阶。

(六)黑龙江是科技文化大省

黑龙江有哈工大、哈工程等全国知名高校,独具科技优势。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5所,普通高校68所,科学研究开发机构701个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近120万人,院士38位。我国最大的兽医药科研基地,最大的传感器技术研究基地,重要的水电、火电、核电技术研究基地,最强的玻璃钢材料研究科研单位,最大的焊接技术研究基地等都建在我省,我国大多数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如三峡水电工程、神舟系列飞船、嫦娥探月卫星、青藏铁路、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都有黑龙江的工业产品和科技成果。

黑龙江是文化大省,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欧、俄时尚文化汇聚地,省会哈尔滨有“东方小巴黎之称”。上世纪20年代,随着中东铁路修建,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迅速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一:拥有34家外资银行,与巴黎、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直接业务往来,外国商业机构达1800多个,哈尔滨江海关居全国六大海关首位,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生产和出口基地、酒精和啤酒的生产基地。中国最早的广播电台、电影院、啤酒厂、卷烟厂、滑雪场等均在哈尔滨市诞生。

二、黑龙江省后发展、欠发达的差距

黑龙江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农业大而不强,工业大而不优,服务业起步较晚,经济总体实力不强,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经济总体水平与南方发达省份有一定差距,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思想解放不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才能解放生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转变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的过程。我省是最早建立计划体制的省份,也是计划体制退出最晚的省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包括国企在改制过程中,由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积累下来的思维定势,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往往成为深化改革的绊脚石。这种陈旧的思维定势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左右人们的行为取向,严重阻碍龙江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体制落后

黑龙江的体制问题一直是困扰改革的瓶颈问题,黑龙江是最早在全国实施计划经济的省份,改革开放以后,黑龙江是最后一个撤出计划经济阵地的省份,计划经济的旧胎记在黑龙江身上体现得明显而深刻。主要表现在经济执法部门多,政府行为过重,对微观经济管制较深,行政审批环节多,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差等方面。近几年,省委、省政府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体制,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运用市场机制来发展经济,通过体制改革为

经济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形成有利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已取得较好成绩。

(三)经济结构欠优

速度决定增长,结构决定发展。黑龙江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在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上下功夫,结构合理才能促进良性发展。黑龙江经济结构欠优主要表象在三个方面:

一是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企业个头大、历史老、包袱重,比重过高,民营经济发展晚,比重低,与南方发达省份差距较大。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黑龙江的三产比例是计划经济留下的旧胎记,不能够较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轨迹。一产太大,大而不强;二产太大,大而不优;三产比重太小,对经济贡献率不高。

三是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建国后我国实行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牺牲农业为工业提供原始积累,致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积淀了厚重的“三农”问题,这个问题在黑龙江尤

为突出。

三、黑龙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四步走战略

总结建国后近60年来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有利于对省情进行准确的认知和定位,黑龙江的发展才能少走弯路,多走捷径,按照市场规律发展经济。

(一)建国后提出农业立省战略,大农业、大粮仓确保全国粮食安全

建国后,由于黑龙江得天独厚的寒地黑土优势,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将黑龙江省打造成为全国的“北大仓”,提出农业立省战略,由王震将军带领,掀起了一场浩浩荡荡的开发“北大荒”运动。1955年,正值国家刚刚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以杨华、庞淑英等为代表的一批立志报国的热血青年,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新中国的大地上树起第一面青年志愿垦荒队的旗帜,以“忍受、学习、团结、斗争”的顽强意志,在萝北荒原开始了战天斗地的垦荒历程,以满腔豪情、冲天干劲和炽热青春,开启了中国现代史上青年志愿者到“北大荒”开发边疆、建设边疆的先河,以实际

行动奏响了报效祖国的时代强音。在他们的带动下,青年志愿垦荒的星星之火迅速燃遍神州大地。北京、天津、山东、河北、哈尔滨等地垦荒队员积极响应,远离故乡,奔赴北大荒。50年来,全国各地先后有14万转业官兵、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支边青年和54万知识青年投身北大荒的开发和建设,书写了中国垦殖史上气势磅礴的伟大篇章,确保了国家的粮食安全。

经过五十年的艰苦奋斗,如今的北大荒,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成为世界瞩目的、具有高度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的农业示范基地。当年来到这里的转业军人,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北大荒,把整个生命献给了北大荒,把自已的子孙后代留在了北大荒,但他们从来没有后悔过,他们从来没有动摇过开发北大荒的决心,他们不愧是人民的忠诚战士。他们这种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精神,正是黑龙江人一直引以自豪的“北大荒精神”的真谛。他们所竖起的丰碑,将永远在北大荒这块土地上熠熠发光。

(二)计划经济年代突出工业强省战略,成为全国制造业、石化工业中心

黑龙江进入计划经济体制的时间要比新中国成立还要早上十几年。日本占领时期,黑龙江作为其重要的战略后方。日本在黑龙江大力发展重工业,实施“统制经济”的管理模式,与计划经济并无二致。无论是煤炭、钢铁等,都领先于全国乃至亚洲,给黑龙江带来了来别的省份难以超越的工业基础,同时也给黑龙江遗留了阻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建国初期,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规定,黑龙江省是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156项工程,有22项在黑龙江省。国家在黑龙江省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计划规定为25.6亿元,占国家工业投资的10.3%。哈尔滨市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主体主要形成于“一五”、“二五”时期。抗美援朝期间“南厂北迁”的13个大中型企业和原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中有13项在哈市布局,形成了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经济结构。

1960年,数以万计的石油工人和转业官兵涌入“有月亮的地方”(萨尔图,蒙古语,意为有月亮的地方,50年前大庆石油会战的主战场)。由此,黑龙江作为重工业基地的地位再也无法撼动,GDP一直排在前八位。同一时期,黑龙江涌现出了像“铁人”王进喜等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英雄人物。大庆油田的开发,不仅结束了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更培养了一批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石油队伍,在全国更是掀起了一场“工业学大庆”的热潮。

建国初期,黑龙江省经济总量中三次产业结构是一产比重过高,二、三产比重偏低,1952年三次产业比例为45.8:30.4:23.8。到1958年,由于“一五”计划时期大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工业增加值快速跃升,二产比重超越一产,三次产业比例为29.5:48.2:22.2,工业强省计划的实施,使二产成为黑龙江经济的绝对支柱,黑龙江也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全国的制造业、石化产业中心。

(三)向市场经济转轨后,实施服务业富省战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三次产业结构

我国把现代第三产业统称为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两大类,共分为金融业、电信业、物流业、商贸业、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六大业态。大力发展服务业深层次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战略之举,是稳增长、保就业、促增收的重大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转轨,黑龙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省委、省政府实施服务业富省战略,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黑龙江省产业层次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优质专用农产品快速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畜牧和水产成为新的增长点,同时做强做大了绿色有机食品产业,保障了我国粮食的双安全:一是产量保安全,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二是质量保安全,解决了全国人民饮食健康问题。城镇化脚步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也随之加快,初步形成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工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发展了石油、煤炭等一大批强大的国有企业成为全省经济的强大后

盾,利用资源优势,建立了能源生产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

产业结构在调整过程中,黑龙江省能够积极发展吸收大量劳动力的第三产业,并将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其内部结构优化结合起来,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规模扩大,比重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轻工业比重出现了明显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比例失调状况。

近年来,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黑龙江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逐步加快,从政策到各部门的具体生产方式,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发挥地域优势,因地制宜,产业结构变动已见成效,第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变动趋势与国际上有关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趋向一致,产业层次不断提高,第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

目前,黑龙江省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商业、饮食、居民服务、交通运输和邮电等传统产业持续进步,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多种经营方式、新型业态和与之相配套的物流中心和商品配送中心等不断涌现。旅游、信

息、咨询、科技服务、社区服务、金融保险以及教育文化等新兴产业全面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业成为发展最快的行业。黑龙江发展现代服务业充分分拉动了经济增长、扩大了劳动力就业、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做足了文章,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助推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四)党的十八大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走出一条内生增长的新路子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新八字方针。结合黑龙江省省情,创新驱动新战略,在黑龙江细化为五个创新,形成系统工程,为龙江发展寻找出了一个新思路,新载体。

一是观念创新出活力。思维是行动的先导,解放思想才能解放生产力。黑龙江由于历史原因,封建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很多人不求做大做强。黑龙江计划经济的旧胎记很重,经济欠发达,首先是思想观念欠发达造成的,解放思想尤其

重要。要做到观念创新,见到绿灯要抓紧跑,见到黄灯赶快跑,见到红灯要绕着跑。解放思想。这是黑龙江经济发展重要的出路。

二是体制创新出动力。黑龙江省是最早进入也是最后撤出计划经济阵地的,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要全力深化改革,营造新制度红利,激活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动力。省政府出台了三大举措,扶植企业快速发展。一是成立企业投诉中心,保障企业合理发展;二是政务公开;三是简政放权,精简下放了317项审批权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政府给企业减负,黑龙江的经济才有希望,才有后劲,才有潜力。

三是结构创新出潜力。黑龙江的经济落后源于结构的落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严重不适应生产力的需要。对此,省委、省政府着力于改善优化产业结构,补长四个结构性短板,经济快速发展。第一个短板是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国有经济比重过高,非公有制经济,民营企业发展晚、比重低。第二个短板是现代服务业仍欠发展,黑龙江省一产农业比重太大,大而不强,缺少深加工;二产大而不优,结构太老化,新兴战略产业比重太小;现代服务业发展晚,

比重低。第三个短板是能源结构不合理。黑龙江以烧油、煤的黑色化石能源为主,造成资源枯竭,大气污染。省委、省政府鼓励企业开发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有效地改变了能源结构问题。第四个短板是黑龙江开发结构不合理,只注重资源开发,而忽视市场开发,导致黑龙江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守着资源过穷日子。黑龙江在十八大后,充分转方式调结构,在优化结构上下功夫,在补长短板上做文章,结构创新,极具发展潜力。

四是融资创新出财力。黑龙江融资的方式和思路在不断创新。市场经济中融资方式有三种:一是银行贷款,是间接融资,还本还息风险压力大。二是租赁融资,从租赁公司租厂房和设备,把企业的固定资产到租赁公司变现融资,实现从单一融资金转向融资产。第三个是上市融资。过去,黑龙江省企业普遍缺少资金,融资渠道窄,融资方式没有创新。十八大后,企业融资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省委、省政府着力改革的重点问题

五是科技创新出竞争力。国与国的竞争,省与省的竞争,都回归到科技的竞争。十八大提出三种科技创新模式,一是

企业自主创新,二是引进创新,三是协同创新。21世纪是创新的年代,是科技发展的年代,是互联网时代,是大数据时代,一个全新的科技创新时代已经来临,黑龙江省要站在时代的前沿。为迎接这场挑战,抓住这个机遇,黑龙江省委制定了五大规划,一是“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二是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三是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四是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规划,五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近期着力打造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成为我国陆海丝绸之路带的有力支撑。黑龙江走出一条新路,做强长版,补齐短板,打造龙江升级版,大美龙江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时事政治专题——考研政治辅导《形势与政策一》讲义0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考研教育网考研人的网上家园https://www.doczj.com/doc/8919162614.html, 考研政治辅导《形势与政策一》第一部分讲义01 形势与政策(一) 第一部分时事政治专题 一、中共十八大专题 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11月8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一)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历史定位 1.对过去十年工作的总结 《报告》指出: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2.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第一,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第二,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四个“新”) ★3.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地位 第一,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第二,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4.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个自觉 第一,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第二,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第三,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四,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5.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还要求考生同时掌握与“求真务实”相关的知识点) (二)对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阐述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2)三者的关系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其次,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问题 (1)重要性。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

形势与政策 专题一 专题测验与答案

形式与政策 专题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一、单项选择题 1.( B )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 )就是党的生命。 A.制度道路 B.道路道路 C.制度制度 D.道路制度 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 B )。 A.社会主义制度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改革开放 D.“两个维护” 3.( D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人民当家作主 B.依法治国 C.以德治国 D.党的领导 4.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核心是坚

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A )有机统一。 A.依法治国 B.社会主义制度 C.以德治国 D.三权分立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道路就是( C )。 A.改革开放 B.经济体制改革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人民当家作主 二、判断题 1.中国道路的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 2.全党要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其中,制度自信位居“四个自信”之首,增强"四个自信首先要增强制度自信。(×) 3.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包括新时代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实践主题。(√) 4.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政治发展道路、文化发展道路、社会发展道路和生态发展道路。(√)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出来的一条道路。(√)

形势与政策专题大一

形势与政策专题大一 课堂 1. 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及它们的影响 国际政治的发展趋势正以全球影响力升级,从可见的民族主义、反世界化等趋势聚集而来,从而形成国家基本间的竞争关系,将情绪化政治发展地加快了,有时出现抗衡现象。由此,许多国家从“软实力”角度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关系发展也越来越具有多元性、动态性,对全球影响力较强的国家而言,一种新的政治形态也正在形成中。 这种新的国际政治关系的发展和影响可谓无所不在,它直接也间接地影响着世界上不同国家以及各地区的发展,特别是以西方国家为首的许多国家在其发展战略中皆会考虑它,由此也改变着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使许多全球性的力量和影响更加明显。例如,对中东地区,众多国家如今能够更容易地介入地区局势的发展,美国和其他一系列西方国家的影响力已然如影随形,而进一步影响地区和平与稳定。 2. 全球政治安全的内涵 全球政治安全的内涵包括多层面的安全,有“空间安全”、“人类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等。 首先,“空间安全”是指空间空域安全和跨国安全,其中空间空域安全

涉及全球空域的合法使用和控制等,另一方面,跨国安全涉及邻国使 用国际法的正确的惯例,以确保各国之间的和平稳定和关系。 其次,“人类安全”是指人类安全政策的对外实施,其中包括人道主义 援助、灾难救助和救援支援、社会可持续发展、抵御极端暴力行为等,其目的是确保人们的命运与安全,以确保全球政治安全。 第三,“社会安全”指社会安全政策的国际执行,它的重点在于,社会 治理及改善国际环境,营造稳定、安全的社会体系,其目的旨在保护 和维护社会的生存条件。 最后,“科技安全”指的是科技安全政策的国际执行,主要包括监督和 控制新兴计算机、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安全性,以确保这 些新技术不会被用于恐怖主义、对国家机密的偷窃等不正当行为,为 全球政治安全提供可靠的防护。 综上所述,全球政治安全涉及面广,范围广,影响重大,无论是以政 策面,还是技术面,还是社会环境面,更有利于推动国际关系和平发展,为各国建立更强大的政治安全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国开形势与政策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国开形势与政策形考答案 2023年秋国开电大《形式与政策》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专题一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1 1.()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单选题(25 分) 25分 A.人民立场 B.社会主义 C.公有制 D.自由平等 正确答案:A.人民立场 2.()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单选题(25 分) A.邓小平理论 B.科学发展观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毛泽东思想 正确答案:D.毛泽东思想 3.知识分子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

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判断题(25 分) 25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错误 4.世界各国应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判断题(25 分) 25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正确 专题二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2 1.“两个大局”,即()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们做事决策的 基本出发点。单选题(25 分) 25分 A.“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对外开放大局 正确答案: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2.( )是中国共产党党的精神之源。单选题(25 分) 25分 A.红船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伟大建党精神 D.延安精神 正确答案:C.伟大建党精神 3.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而且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始终坚持刀刃向内,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判断题(25 分) 25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正确 4.中国共产党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点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并在此基础上铸就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等。判断题(25 分) 25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错误

形式与政策第一专题两个确立

形式与政策第一专题两个确立 “形式与政策”第一专题两个确立,指的是中共中央在2018年6月初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的两个重要政治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完善学生管理育人制度。这两个观念的确立对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提升高校教育质量,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质上是以人民为核心,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转型升级,从传统的“上课堂,入思政”,转变为“学生立德树人,教师育人先育师”,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此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的本质需求,激发高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更贴近生活,更符合人民需要。 其次,坚持和完善学生管理育人制度,是把德育教育的落脚点放在学生的管理上,促进学生的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实现德智体美全面素质教育的目标。这一政策的确立,探索了新的育人模式,注重学生管理与德育教育的紧密结合,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育人机制。同时,完善学生管理育人制度,也从严从重对学生的管理和评价,加强学生自我修养,增强学生责任感和自主性,使其成为国家未来栋梁。 形式与政策第一专题两个确立,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和目标,要求全体师生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优先位置。这一政策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环环相扣,形成有机

的育人机制,并要求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学生提供科学生动的教育氛围。同时,还要求加强党建工作,进一步挖掘高校发展的潜力,注重素质教育的内涵发展,不断提高高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总之,形式与政策第一专题两个确立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意在构建和谐和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机制,推动高校育人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校要积极响应这一政策,落实这一要求,不断探索新育人模式的不断完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及完善学生管理育人制度,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繁荣蓬勃发展。

2023形势与政策专题一 综合测试题

单选题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深入贯彻以()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人民 B发展速度 C生态环境 D国防力量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A高质量发展 B生态文明建设 C经济超高速增长 D优先发展军事力量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3新时代十年来的三件大事不包括()。 A迎来党成立一百周年 B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D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4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始终坚持()理念。 A单边主义 B和平发展 C强权主义 D霸权政治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5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自我革命 B高质量发展 C中国式现代化 D新发展理念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一般得分:2 6拥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A实用主义 B新自由主义 C马克思主义 D空想社会主义 学生答案:C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中等得分:2 7()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A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邓小平理论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生答案:D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较难得分:2 8关于中国式现代化,下列理解中错误的是()。 A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B中国式现代化与其他各国的现代化毫无共同之处 C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D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生答案:B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2分难度:较难得分:2 9关于“五个必由之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C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D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学生答案:D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1分难度:一般得分:1 10新时代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A对 B错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题型:单选题客观题分值1分难度:中等得分:1 11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 A对 B错 学生答案:A 老师点评:

形势与政策的四个专题

形势与政策的四个专题 形势与政策的四个专题 近年来,国内外形势变幻莫测,政策风向也随之变化,这不仅对国家 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下面是形势与政策领域的四个专题,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一、经济形势与政策 经济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基础。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是需求 增速放缓,产业结构需要优化升级;二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传统产业需要不断转型升级。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例如“一带一路”倡议、新型城镇化等,以推动经济发展和全面改革开放。同时,要促进 产业升级,加快发展知识经济和数字经济,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 二、教育形势与政策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教 育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面临新老问题双重困境。新问题主要体现 在课程改革、创新教育等方面,需要推进多元化和深度改革;老问题

主要体现在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方面,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加强了教育投入、完善了教育体制机制。例如提高教师待遇、推进技术教育改革、推动素质教育、改革高考制度等等。同时,要注重创新教育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环境形势与政策 环境保护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全球环境形势日益严峻,我国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加强环境治理和环保意识培育。 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例如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海洋环境保护等等。同时,要注重加强环境宣教,培养良好的环保意识,引导全民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四、社会形势与政策 社会稳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社会形势面临多重挑战,如人口老龄化、城乡差距、社会矛盾问题等,需要加强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

形势与政策(1)

形势与政策 1.4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2.改革开放四十年积累的宝贵经验 1.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2.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激励人民更加自觉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3.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4.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 5.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6.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雄厚物质基础。 7.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8.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坚决清除一切腐败分子,确保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9.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问题导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确保改革开放行稳致远。 3.论述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的表现。 40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

形势与政策专题一百年奋斗谋复兴测试答案

形势与政策专题一百年奋斗谋复兴测试答案【第一章】 1创造的基础是(C) A. 智能因素 B. 非智能因素 C. 知识 D. 精神人格 2 缔造就是指人们首创或改良某种思想、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的活动。我们可以将人类的缔造分成第一创造性和第二创造性,以下属第二创造性的就是(C)。 A.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 勾股定理 C. LED显示屏 D. 四大发明 3 人类社会在我们的不断创造中快速发展,那么我们不断实现各种突破性的创造的根本动因是(B)。 A. 创造性动机 B. 创造性需求 C. 创造性行为 D. 创造性目标 4 技术创新方法的三阶段不包含(D )。 A. 尝试法 B. 纠错法 C. 头脑风暴法 D. 疑点法 5 赫曼全脑模型包括(ABCD)思维类型。 A. 逻辑型 B. 空想型 C. 表现型 D. 纪律型 【第二章】 1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经说过: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知识和经验,而在于(B)。 A. 人脉 B. 思维方式 C. 个人素质 D. 能力 2 爱迪生确认鱼雷形状时,既未并作任何调查也未经任何排序,当即明确提出一种别人意想不到的办法,这注重彰显了创造性思维的(D)特征。 A. 内容上的综合性 B. 视角上的灵活性 C. 对传统的突破性 D. 程序上的非逻辑性 3 在学习时,虽然也遇到过稍微复杂的数学问题、物理问题,但多数情况下是把类似的问题拿来照搬,也因为这样往往缺乏深入思考,导致解题失误。这属于(C)思维定式。A. 权威型 B. 习惯型 C. 直线型 D. 从众型 4 有的人讨厌跟别人唱对台戏,人家说道东,他偏往西,不好赌气,费和了不好小力气,跑了许多弯路还不愿转头。这属(C)思维定势。 A. 从众型 B. 习惯型 C. 自恋型 D. 局限型 5 创新思维的特征主要有(ABCDE)。 A. 对传统的突破性 B. 程序上的非逻辑性 C. 思路上的新颖性 D. 视角上的灵活性 E. 内容上的综合性 【第三章】 1 “新西兰动物园游客进笼“示众”狮群好奇围观。”运用的是(C)思维。 A. 横向 B. 发散 C. 逆向 D. 纵向 2 狐狸用了很多办法,说道了很多不信,只为喝至乌鸦嘴里的肉。运用的就是(B)思维。 A. 纵向 B. 发散 C. 收敛 D. 横向

形势与政策专题一

专题一黑龙江省情概要 黑龙江地处祖国大地的最北方,有着广袤的土地,浩瀚的森林,丰富的油田,雄厚的工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个国家的兴旺和一个省的发展,都不能脱离和超越国情和省情。省情是一个省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包括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历史传统、科教文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比较优势和劣势等等,是创新发展思路、实现科学兴省的基本依据。 一、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 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中心地带,土地总面积47.3万平方公里,人口3826万,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是我国重要的资源、生态、农业、工业和对俄贸易大省,在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黑龙江是资源大省 黑龙江油、煤、木三大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在全国占第一

位,人均资源的占有量也是独占鳌头。 大庆油田为全国最大的油田和重要的石化生产基地,曾连续27年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目前仍可保持年产4000万吨的原油产量。天然气探明储量2800多亿立方米,煤炭探明储量近220亿吨,全省75个市、县中,有29个发现有煤田或煤产地,含煤面积共二万平方公里左右,其中以东北部地区为最好,著名的有鸡西、鹤岗、双鸭山及七台河等矿区,是我国煤油焦煤的重要产区之一,其规模开发、深度开发、系列开发的前景广阔。铁矿、金矿、石灰岩矿、晶质石墨等也都有一定储量,有色金属和非能源矿产资源也都有较大开发潜力。黑龙江也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全省森林覆盖率43.6%,有林地面积2007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6.5亿立方米,具有碳汇林业和林下养殖业的天然优势,林木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潜力很大。 (二)黑龙江是生态大省 黑龙江省是中国的生态大省,拥有大界江、大森林、大

形势与政策

2018年6月份学期“形势与政策”题库汇总 专题1、全面认识新时代历史征程 一、单项填空题: 1、中国的包社会主义到了有( D )开辟新时代的历史阶段。 A、有实力、有能力、有信心 B、有实力、有能力、有底气 C、有实力、有能力、有决心、 D、有实力、有能力、有资格 2、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 C )进入世界前列。 A、综合实力 B、总体实力 C、综合国力 D、总体国力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 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标志,也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 A、历史使命 B、三个意味着 C、历史方位 D、总体国力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 D )。 A、继承性、开放性、时代性和科学性 B、继承性、创新性、阶级性和科学性 C、继承性、创新性革命性和科学性 D、维承性,创新胜、时代性和科学性 5、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洗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创了中华民族( C )的崭新时代。 A、富起来 B、强起来 C、站起来 D、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 6、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 C )。 A、深层次和根本性的成就 B、全方位和开创性的成就 C、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D、就方面的成就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依据( C )。 A、“一无所有”发展到总体小康 B、“一穷二白”发展到全面小康 C、“一穷二白”发展到总体小康 D、“一无所有”发展到总体小康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依据( C )。 A、党的十八大以来的8个“明显改变” B、党的十八大以来的7个“明显改变” C、党的十八大以来的9个“明显改变” D、党的十八大以来的10个“明显改变” 9、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强党对( C )工作的领导,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中的混乱状况得到明显改变。 A、宣传工作 B、舆论工作

形势与政策各专题重点

形势与政策各专题重点 一、中印关系 (1)中印关系十分脆弱,双方或国际体系中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双边关系的振荡或倒退。 边界问题、西藏问题、经贸问题、美国因素、巴基斯坦因素 (2)和平解决好、中印洞朗对峙事件:①粉碎了美日拉拢印度的战略图谋。中印洞朗对峙事件,是美日拉拢印度的战略目的,就是要让印度来掣肘中国发展的战略目标;②震慑了东突藏独分裂势力;③维护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④延续了国家和平发展进程; ⑤营造了十九大的良好氛围。 (3)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印关系经历了四个阶段:①蜜月时期(1950-1959年)②对峙时期(1959-1976年)③正常化时期(1976-2000年)④全面发展时期(2000年至今) 二、生态文明 1.“生态文明”概念 人类遵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一种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新型文化伦理形态。 2.建设美丽中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1)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的重要内容。 (2)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3)建设美丽中国,是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

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建设美丽中国,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怎样理解“融入”的含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积极成效。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清醒的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这些重要论断,深刻阐释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表明了我党加强文明建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4.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均衡发展指明了路径(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规划好主体功能区,合理开发布局,做好顶层设计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做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包括法律建设、评价体系、目标体系、考管制度和生态 补偿的财政支持和市场调节,生态意识教育和公众参与。。 三、隐蔽行动 1.概念辨析:秘密活动、间谍活动、隐蔽行动 (1)秘密活动:一切隐藏的、被掩盖的、不愿让人知晓的活动的总称

形势与政策答案_1(1)

第1题在地质结构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东海大陆架的边缘。( 3 分) 选择答案:A、东部B、北部C、南部D、西南部 a 第2题钓鱼岛的面积约为平方公里。( 3 分) 选择答案:A、 5.9B、 6.8C、2.5D、 4.3 d 第3题著名历史学者1972年发布论文《“尖阁”列岛——钓鱼岛的历史解析》,以充分证据证明了日本政府对于钓鱼岛的领土主张无效。( 3 分) 选择答案:A、小泉B、井上清C、石原D、安倍 b 第4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位于我国东海海疆。( 3 分) 选择答案:A、北部B、南部C、东部D、东北部 c 第5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要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总面积约平方公里。( 3 分) 选择答案:A、100B、 6.3C、200D、8 b 第6题历史上,日本领土仅限于区域,远未触及钓鱼岛附近海域。( 3 分) 选择答案:A、本土四岛及周边B、朝鲜半岛C、独岛D、神仙岛 a 第7题20世纪90年代,随着《联合国海洋公约》的签订,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确立。( 2 分) 选择答案:A、300B、400C、200D、500 c 第8题日本政府曾于年将钓鱼岛等4个岛屿所有权卖给一名商人。( 2 分) 选择答案:A、1919B、1923C、1932D、1940 c 第9题在19世纪年代之前,作为附属国的琉球国一直向中国中央政府呈进贡品。( 2 分) 选择答案:A、60B、70C、80D、90 c 第10题1945年的重申了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要归还中国一立场,而日本正是接受了这一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的。( 3 分) 选择答案:A、《波茨坦公告》B、《开罗宣言》C、《旧金山和约》D、《对日停战合约》 b

形势与政策的笔记(重点)

主题:形势与政策的笔记(重点) 专题一 一.形势的概念 简言之:形势就是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趋势。 二.分析形势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分析形势时,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事物的客观性。 2。时空性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对形势的分析,要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3。系统性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分析形势时,要将事物的各个因素(层次、环节)联系起来,并把他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加以研究。 4。本质性原则就是要求人们在分析形势时,要透过各种现象,抓住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因素或力量。 三.政策的概念 “政者,正也;策者,谋也.”(正,通过管理,使其端正)简言之,政策即管理的谋略. 四.政策的意义 从国家的层面讲:政策是国家治理的纲领、准则、谋略; 从个人的层面讲:政策指人们的行为选择; 从方法论层面讲:政策是指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主客观层面讲:政策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性作用。 五.形势与政策的关系 区别: 1。形势是客观的,政策是主观的; 2。形势是多样的,政策是有针对性的;

3.政策的制定和出台总是滞后于形势。 联系 1。形势是政策制定的依据,政策是形势发展的主观影响; 2。制定出台正确的政策,必须依据对形势的正确分析; 3。形势变了,政策也要随之变化。 专题二 一.十七大召开时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 二.对党章的修改 1。将科学发展观写进新党章 2.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写进了党章。 3。把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奋斗目标表述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4。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写入党章。 三.十七大报告的新提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翻两番:从总量到人均; 4.提出“信息化”; 5。经济建设由“增长”变为“发展”; 四.对改革开放的高度评价,改革开放的目的、性质 评价:

2023年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

2023年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 专题测验1 1.()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A.人民立场 2.()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D.毛泽东思想 3.知识分子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B.错误 4.世界各国应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A.正确 专题测验2 1.“两个大局”,即()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们做事决策的基本出发点。 B.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2.( )是中国共产党党的精神之源。 C.伟大建党精神 3.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而且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始终坚持刀刃向内,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 A.正确 4.中国共产党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点继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并在此基础上铸就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等。 B.错误 专题测验3

1.新发展理念是指( )。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A.高质量发展 3.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A.正确 4.我国宣布,力争在2035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 B.错误 专题测验4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D.保护自然 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 B.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3.我国积极履行国际公约,提前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到 2030 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 A.正确 4.到本世纪中叶,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 B.错误 专题测验5 1.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智慧树知到1-8章节《形势与政策》秋测试题答案

智慧树知到1-8章节《形势与政策》秋测试题答案 才智树知到1-8章节《形势与政策》秋测试题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党员要切实开展(),勇于揭露和订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答案:批判与自我批判 2、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需从()管起、严起。 答案:党内政治生活 3、()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答案:民主集中制 4、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需以()为根本遵循。 答案:党章 5、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 成人员。 答案: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6、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宏大实践,开拓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必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守自 我革命();必需坚持把思想建设作为党的基础性建设,淬炼自我革命();必需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明纪律整饬作 风,丰富自我革命();必需坚持以雷霆之势反腐惩恶,打好自我革命攻坚战、长期战;必需坚持增加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分散 力,锻造敢于擅长斗争、勇于自我革命的干部队伍;必需坚持构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为推 进宏大自我革命供应()。 答案:制度保障;锐利思想武器;有效途径;根本政治方向 7、各级党委(党组)要履行党内监督的主体责任,突出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的监督。 答案:"一把手"和领导班子 8、要加固()的堤坝,锲而不舍"四风"树新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和国家事业进展的大敌。要从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 干部抓起,树立正确政绩观,敬重客观实际和群众需求,强化系统思维和科学谋划,多做为民造福的实事好事,杜绝装样子、搞花 架子、盲目铺摊子。要落实干部考核、工作检查相关制度,科学评价干部政绩,

电大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

2023秋国开电大《形势与政策》专题测验1-5答案 专题测验1 1.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正确答案是:人民立场 2.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正确答案是:毛泽东思想 3. 知识分子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 力量。(错) 4. 世界各国应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对) 专题测验2 1. “两个大局”,即()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我们做事决策的基本出发点。正确答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 2. ( )是中国共产党党的精神之源。 正确答案是:伟大建党精神 3. 中国共产党不仅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而且能够进行伟大的自我革命,始终坚持刀刃向内,以自我革命精神解决党内存在的问题。(对) 4. 中国共产党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点继续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并在此基础上铸就了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等。(错)

专题测验3 1. 新发展理念是指( )。 正确答案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正确答案是:高质量发展 3. 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对) 4. 我国宣布,力争在2035年前实现碳达峰,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错) 专题测验4 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正确答案是:保护自然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动生态文明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创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 正确答案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3. 我国积极履行国际公约,提前实现联合国提出的到 2030 年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对) 4. 到本世纪中叶,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