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编《中医心理学》教学大纲(应用心理).

新编《中医心理学》教学大纲(应用心理).

《中医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与心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可以说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中华几千年祖国医学当中蕴涵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防病治病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随着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世界心身医学界也把目前转向中医学,那么挖掘中医心理学,系统整理中医心理学以及在中医院校开设中医心理学课程就是具有了时代意义。本课程可以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内容中包括《黄帝内经》以降历代古典医书的论述及历代医学家的临床实践经验,以现代心理学的框架来归纳中医心理学的内容,强调了中医心理学的特色,论述了中医心理学对人的心理现象的认识、对心理现象生理基础的认识、对心理卫生保健的认识、对心理护理的认识、对心身疾病的认识及诊治原则。可以说是比较完善地介绍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中医心理学的概念,掌握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的感知观、意识思维记忆观、情感观、气质性格观),掌握中医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掌握常见中医心身疾病(郁病、脏躁、百合病、偏头风、哮喘、胃疡、呃逆、消渴等)。

熟悉普通心理学的理论结构框架,熟悉中医心理卫生保健,熟悉中医心身疾病的特色疗法,熟悉不寐、胸痹、厌食、油风脱发、经行情志异常、健忘等心身疾病。。

了解中医心理学源流与展望、中医心理学相关学科、研究中医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了解中医对睡眠和梦的认识,了解中医心理卫生的个体性。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7个学期,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中医心理疾病及治疗上。重点章节是第二章和第三章。

教学难点: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难点章节是第三章和第六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医心理学》教学以课堂讲授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在通过课堂讲授加强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采用课堂提问法、案例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情绪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带着兴趣学、带着问题学。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中医心理学(供本科应用心理学及相关专业用)(第2版),2013年。

参考书:

1、王米渠,中医心理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

2、董湘玉.中医心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版。

网络资源:

百度学术

(七)考核与评价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评分标准:期末考试占60%,形成性评价占40%(主要考察学生平时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具体包括出勤、课堂答问、讨论、作业等方面)。

三、教学内容纲要

《中医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简介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对西方心理学的理论结构框架有个比较系统明朗的认识。要求掌握心理学、感觉和知觉、记忆、思维、情绪与情感、气质和性格的概念,熟悉感觉和知觉的种类、

了解气质和性格的区别。

二、教学内容

(一)心理学的概念

一、感觉和知觉

1.感觉:感觉的一般特征、感觉性的测量及其变化规律、感觉对人的意义2.知觉: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分类、错觉

(二)记忆

1.记忆的分类

2.记忆的三个阶段

3.记忆的过程

(三)思维

1.思维的特征

2.思维结构的组成因素

3.思维的种类

4.思维的过程

5.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四)情绪与情感

1.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2.情绪、情感与健康

(五)气质

1.气质的概念

2.气质的类型

3.气质的特点

4.气质的发展变化

5.气质的意义

(六)性格

1.性格的概念

2.性格的特征

3.性格的类型

4.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5.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6.性格的表现

7.性格的意义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堂讨论

第二章中医心理学概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介绍中医心理学的概念,源流及相关课程。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能掌握中医心理学的概念,熟悉和了解中医心理学的源流,展望,相关学科以及学习中医心理学的意义及其研究方法。

二、教学内容

中医心理学的概念

中医心理学的含义

中医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中医心理学源流与展望

中医心理学的萌芽

中医心理学雏形的形成

中医心理学理论发展与时间活动

中医心理学的现状与展望

中医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中医心理学与中国古代哲学

中医学与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与医学心理学

学习和研究中医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研究和学习中医心理学的意义

研究和学习中医心理学的方法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堂讨论

第三章中医心理学理论基础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节是本课程中的重点学习内容,主要介绍中医心理学的理论结构框架。要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能掌握中医心理学的整个理论框架,包括中医的感知观、意识思维记忆观、情感观、气质性格观,了解中医对睡眠和梦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

中医的感知观

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机体觉

中医的意识思维记忆观

神志活动与五脏的关系

神志活动过程中的心的主导作用

行与神的关系

中医的情感观

七情与五志

七情与脏腑气机的关系

中医的气质性格观

气质与性格

气质性格分型

中医对睡眠和梦的认识

睡眠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堂讨论

第四章中医心理卫生保健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节主要介绍有关中医对维护和增进心理保健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要求掌握中医心理卫生健康的标准,熟悉中医心理卫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了解中医心理卫生的个体性。

二、教学内容

中医心理卫生保健的标准

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中医心理卫生保健的原则和方法

保持人与环境的统一性

保持形与神的统一性

保持神气动与静的统一性

保持神气与情志的统一性

中医心理卫生的个体性

年龄特点

性别特点

体质特点

职业特点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堂讨论

第五章中医心身疾病导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重点论述中医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治疗原则、特色疗法及护理,介绍

中医朴素的形神合一、心身统一的疾病观和治疗观。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要求能掌握中医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治疗原则、熟悉特色疗法,了解中医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知识。

二、教学内容

中医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

情志所伤是心身疾病的主要病因

气机功能紊乱是心身疾病的主要病机

中医心身疾病的诊断要点

整体恒动观是诊断中医心身疾病的指导思想

中医心身疾病的四诊合参

强调情志所伤是诊断中医心身疾病的关键

中医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

辨证论治是治疗中医心身疾病的基本法则

对立统一平衡观是治疗中医心身疾病的核心

中医心身疾病的特色疗法

意疗

行为疗法

情境疗法

激情疗法

导引吐纳疗法

中医心身疾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目的和任务

心理护理的原则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堂讨论

第六章常见中医心身疾病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节主要介绍临床常见中医心身疾病,用中医的理论来阐述常见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治疗方法及中医特色心理疗法。要求掌握郁病、脏躁、百合病、偏头风、哮病、胃疡、呃逆、消渴、痛经、梅核气这些常见心身疾病,熟悉不寐、胸痹、厌食、油风脱发、经行情志异常、健忘等心身疾病。

二、教学内容

郁病

不寐

脏躁

百合病

偏头风

胸痹

哮病

胃疡

呃逆

厌食

消渴

油风脱发

痛经

经行情志异常

梅核气

健忘

三、教学形式与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影视、课堂讨论

中医心理学

日志 中医心理学 o大 中医心理学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而中医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的历史渊源,却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正所谓:中医+中药+中医心理学=得心应手! 中医强调形神合一 中医重视以治神为本。这里所谈的神,就是心神,神是与形相对而言的,中医认为形神合一,所以治形必须配合治神,二者不是孤立的。古法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支配形,神是更重要的,所以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说“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主,就是指的心神,可见心神在生命活动中的重大意义。 为什么治病要先调神?既然心神对生命对人的生理病理如此重要,那么对一切疾病的治疗当然都应该先调治心神,如果属于心身疾病,就更应该重点调神,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胃溃疡等。 中医的神有广义及狭义两个方面的含义。广义指大自然的力量。就是说,由于大自然日月星辰的运转,产生阴阳变化,四季寒温、昼夜变化,从而赋予大地生机,同时也赋予了人的生命。狭义指人的生命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能力的总称,正如《黄帝内经》所说:“何者为神?……血气已和,荣卫已通,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里的神指人的心理活动,就是人的意识思维和情志。

中医非常重视情志化心理病机 中医自古就十分强调情志内伤这一病机,中医认为,七情过激,如喜、怒、忧、思、悲、惊、恐过度,可以导致气血紊乱,阴阳失衡,既可直接产生新病,如可以发生厥证(中风、脑溢血)、呕血(胃出血),也可间接诱发旧病,如怒可损伤肝,思可损伤脾,悲可损伤肺,喜则伤心,恐则伤肾。 中医认为,七情内伤既可引起心神病患,也可诱发形体疾患。如癫狂、失眠(不寐)梦多、心悸、郁证(抑郁症)等。 中医强调,七情内伤与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关系,而且七情内伤往往是许多心身疾病的重要病因,如头痛、眩晕(高血压病)、胸痹(冠心病)、消渴(糖尿病)、胃脘痛(胃溃疡)、呃逆等。 中医五神藏与心理治疗 中医的神包括:神、魂、魄、意、志,分属于五脏,即: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 什么是心藏神?心藏神,就是指心脑主宰人的思维意识活动,正如《黄帝内经》所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什么是肝藏魂?肝藏魂,就是人的肝主魂,那么魂的功能又是什么呢?魂的特点是与神并出,魂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主要指谋虑。所以一个人若肝有问题,谋虑就会受到影响,即所谓“肝主谋虑”。 肝魂与心神是互为相关的,其特点是魂受制于神,“神劳则魂荡”,这就是说,神魂虽分主于心和肝,但主宰在心。 什么是肺藏魄?魄,中医认为属于人的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主要属于本能意识,比如人出生后的视、听及手足运动、啼哭等一些本能。魄是和精在一起的,

新编《中医心理学》教学大纲(应用心理).

《中医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一)课程目标及地位 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与心理学的一门交叉学科,可以说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中华几千年祖国医学当中蕴涵了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防病治病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随着当前医学模式的转变,世界心身医学界也把目前转向中医学,那么挖掘中医心理学,系统整理中医心理学以及在中医院校开设中医心理学课程就是具有了时代意义。本课程可以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本课程内容中包括《黄帝内经》以降历代古典医书的论述及历代医学家的临床实践经验,以现代心理学的框架来归纳中医心理学的内容,强调了中医心理学的特色,论述了中医心理学对人的心理现象的认识、对心理现象生理基础的认识、对心理卫生保健的认识、对心理护理的认识、对心身疾病的认识及诊治原则。可以说是比较完善地介绍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二)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中医心理学的概念,掌握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的感知观、意识思维记忆观、情感观、气质性格观),掌握中医心身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要点及治疗原则。掌握常见中医心身疾病(郁病、脏躁、百合病、偏头风、哮喘、胃疡、呃逆、消渴等)。 熟悉普通心理学的理论结构框架,熟悉中医心理卫生保健,熟悉中医心身疾病的特色疗法,熟悉不寐、胸痹、厌食、油风脱发、经行情志异常、健忘等心身疾病。。 了解中医心理学源流与展望、中医心理学相关学科、研究中医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了解中医对睡眠和梦的认识,了解中医心理卫生的个体性。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7个学期,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应放在中医心理疾病及治疗上。重点章节是第二章和第三章。 教学难点: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难点章节是第三章和第六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中医心理学》教学以课堂讲授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章节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在通过课堂讲授加强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采用课堂提问法、案例讨论法、任务驱动法、情绪体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带着兴趣学、带着问题学。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

中医心理学_百度文库

一、中医学的突出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它把人体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形与神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内外统一性,因而完整、活体、动态地看待具有情感思维的人及其疾病的反应状态,所以重视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中医理论体系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这些心理学思想贯穿了中医的整体观思想,突出体现了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建立在脏腑功能基础之上的;同时人的心理活动有个体差异性,必然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二、《素问灵兰秘典论》记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说:“心藏神。” “君主”表示高于一切的含义。意思就是说心在脏腑中居首要地位。 “神明”“神”是指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这些功能由心主持和体现,所以说“心主神明”。说明前人对心的理解,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在内。人体脏腑、气血在心的这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下,进行统一协调的生理生活。如心有了病变,失却神明统率的作用,其它脏腑的生理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结合《内经》前文所得出的结论,即春养生气、夏养长气、秋养收气、冬养藏气,因春夏、生长同属,秋冬、收藏同属阴。 春季调摄人的情志,从藏象而言,肝属木,应春,主升发、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春季养生应以养肝为主,情志方面宜保持情绪乐观开朗以使肝气顺达。 夏季忌怒,应使精神饱满以适应夏气成其秀美,同时保持机体气机宣畅、通泄自如,情绪外向。心气通于夏,夏日炎炎易致心烦,故此时要重视心神调养,宁心静神,以达心静自然凉之目的。 秋季应使神志安宁平静,以避秋季肃杀之气。秋季在保持安宁、乐观同时要注意收敛神气以适应阴气生长。 冬季宜使神志内藏,安静自若,如有隐私不能外泄,如获心爱之物而窃喜。即少奢求、少受外界干扰,以达精神内收。 概而言之,即春使志生、夏使志无怒、秋令志安宁、冬使志藏,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调养精神情志使体健神旺。 四、四诊合参,即四诊并用或四诊并重,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四诊合参,是指对疾病证候判断时,必须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到的全部资料综合起来,进行全面分析,才能探求其疾病的本质。四诊并重,是因为四诊是从不同角度来检查病情和收集临床资料的,各有其独特的意义,不能相互取代。只强调某一诊法而忽视其它诊法都是不能全面了解病情。中医对心理状况的判断大体有三条思路: 1.根据形神一元论和相关论,通过观察形的生理变化来推断其心理状况。 2.根据人言语、哭笑、行为来推知其心理状况。 3.通过问其人事来推知其心理变化。

中医心理学完

一、 1、中医心理学:是用中医理论和实践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及心理因素在防病、治病过程 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中医心理学的特点:整体性、边缘性、实践性 3、南宋陈无择的<三因极-病症方论>提出‘三因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七情”(内 因)。 4、中医心理学理论基础: 形神合一论:A、神:广义: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即脏腑功能活动。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即人的精神、意识和情志活动 B、形:1.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切有形实体。2.指人的形体 C、形和神的关系:1.形为身之质(神本于形而后生,神依附形而存)2.神为形 之主。 3.形与神俱,形神合一 心主神明论:中医心理学认为心神主宰人的思维活动,思维活动以感知为前提和基础。《灵枢·本神》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 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五脏神志论:1.五神和五脏的关系:心藏神、肺藏魄、脏藏魂、脾藏意、肾藏志。2.五志和五脏的关系: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人格体质论:1.体质的概念: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形态。2..阴阳五行人格体质类型:太阴之人、 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之人3.阴阳二十五人:木形之人、火 形之人、土形之人、金形之人、水形之人 5、《灵枢·营卫生会》: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 然?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 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明确指出老年人夜间睡眠少而 白昼精神委靡,少年人和壮年人白昼精神清爽而夜间安然熟睡,都是由 于各自不同的年龄阶段阴阳盛衰、营卫气血运行各异而造成的。因为青 年人的气血旺盛,肌肉滑利,气血运行的道路畅通,营气卫气旺盛而运 行正常,所以表现为白天精神清爽而夜间安然入睡。老年人的气血衰弱, 肌肉干枯,气血运行的道路不通,五脏的功能不能相互协调,营气卫气 虚弱而运行失常,所以表现为白天精神不清爽而夜间的睡眠少。 6、梦与阴阳的关系:睡眠的深浅变化受卫气运行的影响,而睡眠的深浅又与梦多少有关。 卫气运行于阴气最少的阙阴时,睡眠比较浅,形成梦境的机会比较多; 卫气运行于阴气最盛的太阴时,睡眠比较深,形成梦境的机会比较少。 另外由于身体素质、机体状况或疾病等原因,导致人体的阴阳出现盛衰 的不同变化,就会形成相应的梦境。 7、《类经·梦寐》:夫五行之化,本自无穷,而梦造于心,其原则一。盖心为君主之官,神 之舍也。神动于心,则五脏之神皆应之,故心之所至即神也,神之所至 即心也。第心帅乎神而梦者,因情有所着,心之障也····夫人心之灵, 无所不在,故梦象之奇,亦无所不见,城有不可以语言形容者。 《类经》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皆皆是也。 8、心理疾病的病因:1.体质因素 2.人格 3.内伤七情(直接伤及内脏,怒伤肝、喜伤心、 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影响俯气机,影响病情转归)4.社会因素及 其他因素致病

中医心理学复习提纲

第一章中医心理学概论 1、中医心理学的定义: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经验,与现代心理学相互渗透和交叉,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防病治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中医心理学的特点:整体性、边缘性、实践性 3、中医心理学学科属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 4、最古老的心理治疗方法:祝由术 祝由术与心理学:“祝由”这样的医疗活动实际上包含了许多现代心理治疗方法在内。 第一,从业者有医学和心理学知识。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 第二,以语言为手段,从业者能深刻分析和把握病人心理,对证治疗。祝,告也,由,病之所以出也。 第三,施术者能较好的进行情境设置,同时因人制宜。应该看到祝由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这是由于它的产生背景导致的,但它不是简单的迷信。 5、对中医心理学形成奠定重要理论基础的著作——《黄帝内经》 5、原文节选背诵:《灵枢·本神》 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出入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有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6、华佗、张仲景、孙思邈、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论”,七情) 金元四大家、温病学派叶天士、王清任(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 第二章中医心理学理论基础 1、形神合一论: 含义 广义神、狭义神 形神关系(形为神之质、神为形之主、形与神俱、形神合一) 2、心主神明论: 含义 心神主导脏腑功能活动; 心神主导人的意识思维活动: 心神统领魂魄、兼赅志意 张锡纯首次提出“心脑共主神明”学说 3、心神感知论: 含义 五脏与五官、五识的对应关系

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的分支学科,遵循中医理论体系,在中医学思想指导下,吸取心理学的“影响”,突出中医特色,有别于医学心理学的新兴学科。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源于《黄帝内经》,东汉末年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则为心神疾病的防治确立了完整的体系。以后,又经孙思邈、张子和、李时珍、叶天士等历代医家的阐发运用,世代传承。直至今天仍然用“心主神明”的理论来解释复杂的心理现象,治疗身心疾病。 目录 中医心理学概述 现代对中医心理学的发掘与研究 中医心理学相关著作 1、中医心理学(董湘玉著) 内容简介 目录 2、中医心理学(张伯华著) 3、现代中医心理学(王米渠著) 4、中医心理养生谈(吴中云著) 内容简介 《中医心理养生谈》目录 中医心理学概述 现代对中医心理学的发掘与研究 中医心理学相关著作 1、中医心理学(董湘玉著) 内容简介 目录 2、中医心理学(张伯华著) 3、现代中医心理学(王米渠著)

4、中医心理养生谈(吴中云著) 内容简介 《中医心理养生谈》目录 展开 编辑本段中医心理学概述 概括起来有以下诸种理论: 形神合一论——中医学中的“形”与“神”是一个对立统一概念;“形”是指有形的物质“神”是指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内经》称“阴阳不测谓之神”。在人体;“神”用来说明复杂的生命活动及各种各样的生命现象,中医认为“神”不能脱离形体而独立存在,形神俱备是人体生命的象征、形神分离就意味着死亡。 心主神明论——中医学认为“神”的一切活动都由心来主宰,叫“心主神明”。在中医学中“魂”“魄”“意”“志”均属神的范围。“魂”是指在“神”的指挥下的一种快速反应,亦步亦趋的低层次的精神活动;常和睡梦有关。“魄”是指与生俱来的一些本能活动和感觉功能。“意”和“志”则是指记忆力和记忆力的保存。 心神感知论——中医认为人体所有感知觉都由“心神”主导,并通经络与感觉器官(目、耳、鼻、舌、身)相联系。 五脏情志论——是研究情志活动与脏腑关系的理论。“喜、怒、忧、思、恐、”称之这“五志”。七情五志是人类情感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同情志变化。中医学认为情志活动是内脏机能的反应,是以脏腑为物质基础的,情志活动与五脏的关系为: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当脏腑功能发生变化时,人的情志也相应变化。如肝气盛时人易怒;心气盛时人易喜;肺气盛时人易悲;肾气虚时人易惊恐等。情志过急,又会伤及内脏。如暴怒伤肝;过喜伤心;忧愁伤肺,思虑伤脾,惊恐伤肾等。 阴阳睡梦论——是以阴阳学说为理论,从形神统一的唯物观出发来解释人体的睡眠及梦境。梦是一种睡眠中的特殊心理活动,中医认为做梦时是人处在静中有动,阴中有阳的状态。一些正常的生理活动常常在睡梦中反映出来,如“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等。对于和人体疾病号有关的梦,中医认为“淫邪发梦”这种梦亦有一定规律,如病在上多梦腾飞,病在下多梦坠落,病在膀胱多梦入厕,病在前阴多梦性交。(有时是人类本能欲望的反应)阴气盛多梦涉水;阳气盛时多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格斗厮杀等。实际上没有无梦的睡眠,但如果出现恶梦不断,惊起梦游,夜夜梦遗等就是病态了。 编辑本段现代对中医心理学的发掘与研究 尽管中医心理学有着久远的渊源,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医心理学却并未被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来加以研究。直到1980年,中医心理学的概念才被正式提出来。如果将中医心理学概念的正式提出作为学科建立的标志,那么,中医心理学还是一门相当年轻的学科。 自1980年之后,有关中医心理学的研究逐渐活跃起来。 1982年,成都中医学院成立了中医心理学研究组。 1984年,福建和江苏省分别召开了中医心理学专题讨论会。 首届全国中医心理学学术研讨会于1985年召开,到2006年,已举办了11届全国或国际中医心理学研讨会。 1992年,中国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2006年6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国际中医心理学学术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收集了来自中国、新加坡、美国、马来西亚、泰国、英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家的近300篇论文。 经过这些年来的发掘、整理、研究,中医心理学已逐渐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学术体系,并出版了一批中医心理学专著。已出版的中医心理学专著包括:王米渠《中医心理学》(天津

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 《内经》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是说,精神守持于内,人怎么会得病呢?《内经》还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即心理健康可以使精神安定,不会轻易产生像发怒那样剧烈的情绪变化,内脏的生理功能便不致受邪的干扰,五脏便可保持安定不得疾病。 这些观点阐明了讲究心理卫生、加强自我调节也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方面。可以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医“治未病”、养生健体,不仅仅以练形气、养精血、调五脏等作为手段和内容,更将注重精神意志的守持和协调灌注于预防疾病之中。明代御医龚延贤在《寿世保元》一书中,把摄生之道归为11条:“薄滋味,省思虑,节嗜欲,戒喜怒,惜元气,简言语,轻得失,破忧沮,除妄想,远好恶,收视听”,其中,强调心理调节的就占了9条,可见,在养生防病方面,前人对心理卫生是何等的重视。 第一节中医心理学保健的原则 1. 天人相应,顺应自然《内经》提出的“天人相应”学说,是专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指出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离不开自然,要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就必须与四时相适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以使志生”,夏三月……使志无怒”,“秋三月……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否则,逆四时,则容易伤精神,耗精气而导致疾病。 2.调节情志调节情志是心理卫生之本,祖国医学一向重视心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强调“和喜怒”是“智者之养生”方法。又如明末汪琦石指出:“其在荡不收者,宜节嗜欲以养精;在滞而不化者,宜节烦恼以养神;在激而不平者,宜节忿怒以养肝;在躁而不静者,宜节辛勤以养力;在琐屑而不坦夷者,宜节思虑以养心;在慈悲而不解脱者,宜节悲哀以养肺。”阐明了调节情志与保持各脏腑健康的关系。 3.和畅性情以良性情志克服劣性情志。《管子》说:“凡人生之必以其欢,忧则失记,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受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o”喻嘉一言论养生之道时,将“和畅性情”作为专题论述,指出:“五志为心所使善养此j心”,则“志意和,精神定,侮怒不起,魂魄不散,五脏俱宁,邪亦安以奈我何哉。”古代养生学家及医学家都强调“养生莫若养性”。养性,主要指道德修养,如理想、情操、精神生活等。《苟子?修身篇》中说“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毅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正;狭隘褊小,则郭之以广大;卑湿重迟会利,怠慢傈弃,则诏之以祸实;愚颖端悫,则合之以

应用心理学教学大纲

应用心理学教学大纲 应用心理学教学大纲 引言: 应用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群体和社会系统,旨在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心理问题,提高个人和社会的幸福感与生活质量。在应用心理学的教学中,制定一份合理的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探讨应用心理学教学大纲的设计原则、内容和评估方法。 一、教学大纲的设计原则 1. 知识结构的合理性 应用心理学的知识结构非常庞杂,包括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等。教学大纲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际需求,合理组织知识,使之有机地相互关联,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知识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应用心理学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除了传授理论知识外,还应该包括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等教学环节,以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学习兴趣的引导 应用心理学的内容广泛而深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抽象概念和复杂理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大纲应该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大纲的内容

1. 心理学基础知识 应用心理学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的,因此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等基础知识。学生需要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主要学派和研究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应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2. 心理评估与测量 心理评估与测量是应用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心理评估的基本原理、常用的评估工具和技术,以及评估结果的解读和应用。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心理测量,如何设计和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并能够准确地解读评估结果。 3. 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模型、技术和方法。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心理咨询,如何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帮助客户解决心理问题。 4. 心理健康与幸福感 心理健康与幸福感是应用心理学的终极目标。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心理健康的内涵和影响因素,以及提高幸福感的方法和技巧。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评估和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心理健康,以及如何帮助人们提高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三、教学大纲的评估方法 1. 知识考核 知识考核是教学大纲评估的基本手段之一。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论文写作等方式,考察学生对应用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 2. 实践操作

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郭争鸣副教授中医心理学的概念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心理学相互渗透和交叉,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中医心理学包含了中医心理学基础及心身疾病两大部分。在印度尼西亚婆罗洲,一名巫师正在为一位妇女举行驱邪仪式.以便驱除附着在她身上的邪恶灵魂。在某些文化中,有心理疾病的人可能求助于不提供任何医学治疗的医师(比如图中的巫).就像他们可能求助于提供医学治疗的医生一样。这种治疗方法有时也会起作用。中医心理学的雏形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人类生活非常艰苦,对于疾病的产生原因,常常看作是神灵惩罚或恶魔作祟。因此,治病手段就是对两者的“软硬兼施”,或祈祷神灵的保佑和宽恕,或驱鬼、辟邪。祝由与心理治疗《尚书??金滕》说:“周公祷武王之疾而瘳。”当时,为人治病基本上由巫祝所为。古籍中所记载的许多传说中的名医,大都以巫祝疗病。上至王侯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以巫祝治病。《说苑》载:“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诸扶而来者,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古祝由科,此其由也。”《内经》奠定基础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中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心主神明、脏象学说等中医心理学基本理论均在《内经》中基本奠定。《内经》中的“九气”、“五志”都是以后南宋陈无择定型七情学说的基本依据。对睡梦等心理现象、对个体心身发展的基本观点、对心理过程、对人格体质学说等一系列问题都形成了基本的认识。华佗与心理治疗我国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在心理治疗方面,有着许多精辟的论述及治验病案。《华佗神医秘传》中说:忧则宽之,怒则悦之,悲则和之,能通斯方,谓之良医。”华佗与心理治疗一个高明的医生,必须能针对患者的不正常的情志,进行心理治疗。他曾明确提出医心的重要,指出:“夫形者神之舍也,而精者气之宅也,舍坏则神荡,宅动则气散。神荡者昏,气散则疲,昏疲之身心,即疾病之媒介,是以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华佗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故其所提出“先医其心”的主张很有科学价值。也说明心治是一种病因疗法。张仲景与心身调理张仲景是中国医学史上卓有贡献的伟大医学家,所著《伤寒杂病论》至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这部著作反映了张仲景丰富的中医心理学思想。

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 中医心理学 - 概述 中医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异常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症状与诊断、预防与治疗的学科。包括心理变态疾病和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神经症或忧郁症,还包括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中医心理学有其独特的认识人的心理现象的方法,它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医疗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并将这些规律运用于临床防治疾病。随着中医心理学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一套以形神合一论、心主神明论、心神感知论的理论。由于五脏情志致病不同于六淫,六淫致病主要从口鼻或皮毛侵入人体,而情志致病则主要是导致机体气机紊乱,亦可直接损伤脏腑,或致精血亏损,可以导致神志活动异常,情志致病的机理。 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 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但仍是以中医学为主体结构的。这是由这门新兴学科的任务所决定的。中医心理学必须在中医学思想指导下,吸取心理学的“影响”,遵循中医理论体系,这才能突出中医特色,有别于医学心理学而独立于新兴学科之林。 中医心理学这门新学科是否能立得住,关键在于它本身是否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基础。自《内经》以降历代医家著述,乃至今日书刊所载文章,论述这一课题者甚多,但总有零散之感,因此还难说形成一完整的体系。用中医理论具体阐明中医心理学的指导思想,以及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从而更好地说明心理病机,指导辨证论治及养生防病,这就是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所要研究的内容。笔者认为它至少应包括六个方面,而总结为“六论”,概述如下: 形神合一论 这是中医理论的指导思想—整体恒动观,在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

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医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基础。神的概念内涵是一元的,即为“生命之主”,但其外延是广泛的,既包括有心理方面的,也包括有生理方面的。因此这一概念本身,就体现了中医心理学的心理生理统一观。神与形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从本源上说,神生于形、神依附于形;但从作用上说,神又是形的主宰。神与形的对立,是生命运动的基本矛盾;神与形的统一,是生命存在的基本特征。神与形的对立统一,便形成了人体生命这一有机统一的整体。“形神合一”的生命观,是中医学“整体恒动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神合一论”的具体内容,为中医心理学的心理生理统一观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长期以来有效地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并为现代科学进一步阐明生命的本质,以及疾病发生的规律,提供了若干宝贵的线索。 心主神明论 这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用脏象学说一元化的阐述人体复杂的生命活动规律的假说。它认为人的生命活动最高主宰是“心神”,心理活动也不例外。人体的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就是统一在“心神”之中。心神不仅了主导了脏腑机能活动的协调,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以及由体验而产生的情感,也都是在心神主导之下,以五脏为生理基础而产生的。因此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兼赅意志。”“心主神明论”是在“形神合一论”的基础上,将“人身之神”依附于“脏象之心”,故心才成为“君主之官”而主神明。在理论上,它和“脑髓说”只不过是在“神”所依附的“形”这一点上有所分歧,而作为“神为生命之主”这一基本观点是一致的。由于“心主神明论”不仅很好地阐述了人体复杂生理活动的整合控制、心理活动的有序进行,而更重要的是突出了心理和生理的统一,因此这一在整体观思想指导下,以脏象论为基础所形成的假说,在中医长期临床实践中,很好地发挥了防治疾病的实际效果。至于如何用现代科学方法进一步深入研究,那将是我们今后长期的任务。 心神感知论 这是在“心主神明论”的基础上,阐述心神主导人对客观世界感

中医心理学课程设计

中医心理学课程设计 1. 引言 中医心理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涉及到人体的心理和生理,并将二者作为整体来看待和治疗。在当今社会,由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压力增加等因素,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普遍。因此,中医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旨在介绍中医心理学的相关内容,探讨中医哲学与心理学的联系,提高学生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2. 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如下: 1.熟悉临床心理学的相关概念,理解临床病例的处理过程和诊断方法。 2.探讨中医哲学中的心理学思想,理解心身相互关系,提高对中医方案 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学习中医心理学的各种治疗方法,例如针灸、推拿、草药、气功等, 并熟悉各种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认识与了解临床中心理治疗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包括认知行为治疗、 想象练习、深度松弛等,提供多种治疗选择和改善心理健康的方法。 5.提高学生对中医心理学的研究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开展研究并参与 实践活动,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教学内容 3.1 中医哲学与心理学 1.中医哲学的发展和演变 2.中医哲学和心理学的联系

3.中医体质分类研究和心理健康关系 3.2 中医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1.中医五脏六腑与心理健康 2.中医经络与心理治疗 3.中医气功与心理调节 3.3 临床心理学病例处理方法 1.心理学评估工具及其应用 2.认知行为治疗及其应用 3.幻象练习及其应用 4.深度松弛技术及其应用 3.4 中医心理学实践 1.中医心理学中的治疗方法 2.实用中医心理学上的案例分析 3.中医心理学的实践技能训练 4. 授课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包括彩色课件辅助授课、病例分析、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 5. 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组合考核方式,主要包括课堂笔记、小组讨论、个人报告、学期末 论文等。 6. 参考教材 1.《中华临床心理学手册》 2.《中医心理学》

八年制《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 绪论 [目的要求]l.掌握医学心理学的概念,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学科性质。熟悉医学心理学主要分支。 2.熟悉医学模式的概念,了解医学模式转换的意义。 3.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内容] 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和学科性质,医学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2.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转换的动因,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主要理论 [目的要求]l.了解行为的概念与学习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解释、意义和特点;操作条件反射的解释、意义和类型;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的解释和意义;示范作用的概念;行为学习理论述评。 2.了解精神分析理论内容和精神分析理论述评。 3.了解认知的概念,认知在人类行为中作用,人类的认知特点,认知理论述评, 4.了解心理生物理论。 5.了解人本主义理论,社会研究方向和中医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内容]1.行为的概念与学习理论;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解释、意义和特点;操作条件反射的解释、意义和类型;内脏操作条件反射的解释和意义;示范作用的概念;行为学习理论述评。 2.精神分析理论内容和精神分析理论述评。 3.认知的概念,认知在人类行为中作用,人类的认知特点,认知理论述评, 4.心理生物理论。 5.人本主义理论,社会研究方向和中医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第二章人的心理 [目的要求]1.掌握心理的脑基础和社会学基础。 2.了解认识过程的各个方面内容。 3.掌握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的心理学理论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4.掌握情绪的概念、情绪与人的行为和健康的的关系;了解情绪理论与生理机制。 5.掌握意志与意志行动基本概念以及意志基本品质;了解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 6.掌握个性、需要、动机和挫折、能力、智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7.熟悉个性心理结构、个性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层次论;气质的生理基础和气质的意义。 [内容]1.脑的进化与心理功能,大脑皮质的三级功能区,脑的基本机能系统,大脑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社会化。 3.感觉与知觉的概念、区别和联系,感觉性及其变化的一般规律;知觉的基本特性;观察与观察效果;感知与医学临床。 4.记忆与遗忘的概念,记忆的过程,记忆的生理学基础,影响遗忘的因素,记忆与医学临床。 5.思维的概念,思维的过程,思维的分类,思维与解决问题。想象与创造思维。思维与医学临床。 6.注意的概念及分类,注意的品质,注意在临床工作中重要性。 7.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内容和类别。情绪理论与生理机制,情绪与人的行为和健康。 8.意志概述,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 9.个性、个性心理结构、需要、动机和挫折、能力、智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第三章心理健康 [目的要求]1.了解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的定义和观点;掌握健康与心理健康的概念。 2.熟悉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心理卫生特点以及措施。 [内容]1.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健康与心理健康 2.孕期及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和青少年期的心理健康

中医心理学复习

第一章绪论 1、中医心理学的概念及特点。 概念: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与现代心理学相互交叉和渗透,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特点:整体性、边缘性、实践性 2、什么是祝由疗法? “祝由”的本意是祝说病之缘由,即分析病因。实质上可以视为我国古代一种精神疗法。即通过分析疾病的起因,然后加以明言开导或行为诱导,来解除或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调整情绪和精神活动,以达到治疗疾患的目的。包含许多心理治疗学方法,标志着中医心理学思想的萌芽。 祝由并不是一种迷信 3、为什么说《黄帝内经》是中医心理学雏形的标志? (1)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如形神合一论、心主神明论、五脏情志论、人格体质论、阴阳睡眠论等。 (2)“九气”、“五志”理论为七情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以后南宋陈无择定型七情学说的基本理论依据。 (3)对心理过程、睡梦等心理现象、个体心身发展的特点、阴阳人格体质的形成等基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都有了初步的认识。 (4)丰富并发展了中医心理学临床实践方面的内容,如对四诊心法、心理病机、心理治疗、心理养生都做了较系统的阐述 4、历代著名医家的主要中医心理学思想及贡献。 扁鹊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衣食不能适;阴阳并,藏气不定;形羸不能服药;信巫不信医。 华佗与心理治疗:我国杰出的医学家华佗,在心理治疗方面,有着许多精辟的论述及治验病案。《华佗神医秘传》中说:忧则宽之,怒则悦之,悲则和之,能通斯方,谓之良医。”。他曾明确提出医心的重要,指出:“夫形者神之舍也,而精者气之宅也,舍坏则神荡,宅动则气散。神荡者昏,气散则疲,昏疲之身心,即疾病之媒介,是以善医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华佗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故其所提出“先医其心”的主张很有科学价值。也说明心治是一种病因疗法。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

医学心理学——教学大纲

医学心理学 Medical Psychology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号:147L06A 学分数:1.5 总学时:26 学时分配:理论26 适用专业: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先修课程:基础医学课程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与任务 了解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掌握心理学基础部分和临床心理学部分基本知识。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总论 二、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转变 三、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目标要求: 一、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和性质;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生物心理医学模式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医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理解医学模式的定义;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影响医学心理学研究结果的有关因素;医学心理学中的心理行为定量方法。 三、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分支和相关学科;发展历史和现状;生物医学模式。 第二章心理学的基础 4学时 教学内容: 一、心理的脑基础 二、心理的社会学基础 三、心理的认知过程 四、情感过程 五、意志过程 六、个性 目标要求: 一、掌握心理的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二、理解心理的社会学基础;个性的定义、心理结构。 三、了解心理的脑基础。 第三章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自学) 教学内容: 一、总论

二、儿童及少年期心理健康 三、成年期心理健康 目标要求: 一、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二、理解儿童、青少年期的心理特点。心理健康的意义、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征; 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存在的心理应对方法。 三、了解人的生命周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的心理发展特点。 第四章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行为学习理论 二、精神分析理论 三、认知理论 四、心理生物学理论 五、其它 目标要求: 一、掌握行为和行为学习理论的概念;操作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和类型;精神分析心理结构和人格理论的内容;广义和狭义的认知概念;认知对个体行为和情绪的影响;临床常见的认知特点;心理生物学研究的现状;罗杰斯对潜能的理解及自我论的要点。 二、理解内脏条件反射理论的意义;经典条件反射的特点;埃圼斯的认知ABC理论;贝克的认知中介及认知两层次理论;运用认知理论分析心理障碍的形成;心理生物学研究述评;社会变量社会心理变量与心身健康的关系。 三、了解示范作用的意义;对行为学习理论的评述;操作条件反射实验原理;认知心理学形成和发展以及对邻近学科和理论的影响;心理生物学研究简史;人本主义心理学述评;中医主要的医学心理学思想。 第五章心理评估 2学时 教学内容: 一、总论 二、智力测验 三、人格测验 四、神经心理测验 五、评定量表 目的要求: 一、掌握心理评估的主要内涵和目的;心理测验的定义;常用心理测验的分类;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特征;智商的定义和分级;人格测验的基本概念;SCL-90、SAS、SDS、LES等常用评定量表的意义和作用。 二、理解心理评估的观察法和晤谈技术;标准化心理测验常用的技术指标及概念;心理测验的选用原则与合理使用;比率智商与离差智商的共同点与区别;智力测验与发展量表的适用范围及理由;常用人格测验的应用范围;神经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SCL-90、SAS、SDS、LES等常用自评评定量表的使用方法

中医心理学

1.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 践经验,与现代心理学相互渗透和交叉,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防病治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特点是:整体性、实践性、边缘性、辩证性2.(论述):中医心理学的两大理论特点? 答:(1)整体观:中医心理学具有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认识心理活动活动规律的特点,从而把人的心理与生理、心理与社会、心理与自然环境、,以及心理活动本身都处于整体联系中。(2)形神合一观:是整体恒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形与神的统一性,为中医心理学生理心理统一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3.《内经》对中医心理学的贡献? 答:(1)奠定了中医心理学的基础理论。(2)九气、五志理论为后世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加深了人们对心理现象和规律的认识(4)丰富并发展了中医心理学的临床实践。 4.中医最早的心理疗法——祝由:祝,告也,由,病之所以初也。即通过解说分 析疾病的起因,然后加以明言开导和行为诱导,来解除病患的心理压力,调节情绪和精神活动,以达到治疗疾患的目的。特点:原始朴素、治以祝由。 5.历代医家的贡献? 答:先秦:《左传》、《五十二偏方》、《内经》 (1)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临床辨证体系,首提脏躁,首创甘麦大枣汤治疗之。 (2)晋·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注重针灸的心理效应, 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脉学专着介绍了情志变化在脉象上的反映。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对中医心理学思想进行系统整理,体现在调节情志养神对五志的阐述 (3)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第一部病因病机、症候学专着,记载心理症状。 (4)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方》中具体介绍了运用“内视法”、“调气法”、“呼音法”等气功养

中医心理学的应用及其与心理医学的关系

中医心理学的应用及其与心理医学的关系 导言: 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学科,在现代社会发展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医心理学则是将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心理学 相结合,探索人体心理活动的机制和调节方法。本文将探讨中医心理 学的应用以及它与心理医学的关系。 一、中医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1. 中医心理学的起源 中医心理学起源于中国古代,其根源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等古籍。古人通过观察和实践,发现了人体心理活动与身体健康之间的相 互关系,形成了独特的中医心理学理论体系。 2. 中医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中医心理学主要涉及人体心理活动的调节和疾病的心理学解释。其中,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理论等。这些概念为中医心理学 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中医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 心理健康调节 中医心理学通过中医药、针灸、推拿等方法,调节人体的气血平衡,缓解压力和焦虑,促进身心健康。例如,中医经常应用于焦虑症、抑 郁症等心理问题的治疗。

2. 疾病康复辅助 中医心理学可以为疾病康复提供辅助治疗。通过情绪调节、心理疏 导等方法,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加治疗的积极性和效果。例如, 中医可以在癌症康复期间辅助治疗,帮助患者缓解心理上的负担。 3. 健康管理和预防 中医心理学还可以应用于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通过调节人体的情 绪和心理状态,改善免疫功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力。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预防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三、中医心理学与心理医学的关系 中医心理学与心理医学都是研究人类心理问题的学科,但其研究角 度和方法有所区别。 1. 理论基础的差异 中医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中医的传统理论体系,着重强调 人体的气血和阴阳平衡。而心理医学更倾向于现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 理论。 2. 方法的不同 中医心理学主要应用中医药、针灸、推拿等传统治疗方法来调节人 体的心理状态。而心理医学借助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来解决心理问题。 3. 互补与融合

中医心理学

心理学没有“心”,唯中医学能补之 ——应该建立“中医心学”和“中医生命学” 上篇为什么说心理学没有“心” 拙文《中医哲学可使对人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以下简称“中医哲”)从大体上阐述了中医哲学在对人的研究方面的作用和价值,现在我们就通过解决一个具体问题作进一步的阐述。所要解决的这一具体问题是:给心理学补上“心”。 有朋友会说:开什么玩笑,心理学竟然没“心”? 心理学由西方人于1879年创立,迄今已有整整130年的历史。但心理学这130年的历史,仿佛在上演一场“皇帝的新装”,它好像一直在研究“心”,但事实却是如此令人尴尬:心理学没有“心”。 这话说起来千头万绪,我们不妨从心理学的定义说起。有关文著曾给心理学下过多种定义,我们就选个比较权威的、来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行为表现的科学。 有朋友马上意识到了:这个定义确实没涉及到“心”。关于它,我们到后面再作讨论。 我们再来审视一下“心理学”这个名称。顾名思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的学科,但既然没“心”,焉能知“心之理”,那么这门学科在研究什么呢? 这并不是在玩弄文字游戏,我们对照一下心理学的姊妹学科——生理学。生理学是有其“生”的(这话听起来有些别扭,是文字顺延使然,准确说应该是“身”,即“心与身”意义上的“身”),即我们素知的人的生理机体,“生”之理即是人的生理机体的结构、性能及运作方式等。生理学以人和动物的生理机体为主体,在解析其结构、性能及运作方式等的基础上研究人和动物的种种生理活动、生理表现;医学则是在此基础上研究种种生理疾病的病理及治疗方法。心理学则没有相应的心理机体为主体,因而我说它没有“心”。 心理学没有“心”,为什么竟能存在一个多世纪?《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道出了个中秘密:心理学是把人和动物一同进行研究,是用“身”代替了“心”,是把人的心理活动、心理表现当成了人的生理生命的活动和表现,把它们放在人的生理机体的框架中进行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学和生理学并不是姊妹关系,而是君臣关系,生理学是君,心理学是臣,心理学是从属于生理学的。心理学由于没有“心”作为立身之本,它一直没有立起来,因而它所取得的成就就非常有限,并且非常散乱。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不妨设想一下生理学研究:如果撇开生理机体(无论是中医学从功能角度揭示出的生理机体,还是生理学和西方医学从解剖角度揭示出的生理机体),生理学家和医学家仅就生理活动、生理表现进行研究,那么他们能取得多大成果呢?而且这些成果没有生理机体统摄,是不是非常散乱呢? 心理学由于没有“心”,那么它的研究状况也就可想而知。 (当然,许多心理学家不同意《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许多心理学家的研究事实上也已超出了这一定义所框定的范围,关于此,我们到后面再谈。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心理学究竟该如何定义,心理学研究究竟该如何定位,迄今还没有一个心理学家、一本心理学著作阐述到位。) 心理学的这种定义,以及由此而衍生的心理学研究的定位,源于这样一种观念:人是高级动物,人与其它动物只有高级与低级之分,而没有质的区别。这是一种错误观念,是一种为害甚巨的错误观念,正是受这种错误观念的误导和束缚,现代人对人的研究不但迟迟得不到突破,反而退化到连古人也远不如的地步。我们不妨看一下,中国宋明理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佛教哲学等对人的揭示是那么恢弘而深邃,而心理学对人的揭示是如此肤浅而狭隘——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