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小彬是学校的篮球队长,在一场篮球比赛中,他一人得了25分,其中罚球得了5分,他投进的2分球比3分球多5个,则他本场比赛3分球进了()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解方程3-=1,在下列去分母运算中,正确的是()

A. 3-(x+2)=3

B. 9-x-2=1

C. 9-(x+2)=3

D. 9-x+2=3

3.若a、b互为相反数,则关于x的方程ax+b=0(a≠0)的解是()

A.x=1

B .x=1

C .x=1或x=1

D.不能确定

4.方程3x=-6的解是()

A.x=-2

B.x=-6

C.x=2

D.x=-12

5.如果用“a=b”表示一个等式,c表示一个整式,d表示一个数,那么等式的第一条性质就可以表示为“a±c=b±c”,以下借助符号正确的表示出等式的第二条性质的是()

A.a?c=b?d,a÷c=b÷d

B.a?d=b÷d,a÷d=b?d

C .a?d=b?d,a÷d=b÷d

D.a?d=b?d,a÷d=b÷d(d≠0)

6.某工程,甲独做需12天完成,乙独做需8天完成,现由甲先做3天,乙再参加合做,求完成这项工程共用的时间.若设完成此项工程共用x天,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

C.

D.

7.希望中学九年级1班共有学生49人,当该班少一名男生时,男生的人数恰好为女生人数的一半.设该班有男生x人,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 2(x-1)+x=49

B. 2(x+1)+x=49

C.x-1+2x=49

D.x+1+2x=49

8.方程去分母后可得()

A. 3x-3=1+2x

B. 3x-9=1+2x

C. 3x-3=2+2x

D. 3x-12=2+4x

二、填空题

9.当m=时,关于x的方程(m3)x22mx+1=0是一元一次方程.

10.一通信商场今年2月份销售国产手机--努比亚Z5Mini的价格为每台1880元,共售出600台.3月份,由于该型号手机价格上涨10%,使销售量下降了30%.3月底,国家主席夫人彭丽媛在德国访问时使用该型号手机的照片在新闻中播出后,极大地影响了4月份国货的销售,进入4月

份,商场也开展促销活动支持国货,在3月份销售价格的基础上实行九折优惠,使该型号手机销售量增加,预计4月份,该商场此型号手机的销售额比2月份增加15.5%,则预计4月份该型号手机销售量比3月销售量增加台.

11.古代有个寓言故事,驴子和骡子一起走路,它们驮着不同袋数的货物,每袋货物都是一样重,驴子抱怨负担太重,骡子说:“你抱怨什么?如果你给我一袋,那我负担的就是你的2倍;如果我给你一袋.我们才恰好驮的一样多.”试问驴子原来所驮的货物是多少袋?

设驴子原来所驮的货物为x袋,可列出方程为.

12.方程2x=10的解是.

13.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2,如果把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子对调得到的新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小13,设原数的个位数为x,则列方程为.

14.甲仓库的货物是乙仓库货物的2倍,从甲仓库调5吨到乙仓库,这时甲仓库剩余的货物恰好比乙仓库的一半多1吨,设乙仓库原有x吨,则可列方程为.

15.若与互为相反数,则a=.

16.在一场NBA篮球比赛中,姚明共投中a个2分球,b个3分球,还通过罚球得到9分.在这场比赛中,他一共得了分.

三、解答题

17.2015-2016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即CBA)激战正酣,浙江广厦队表现不俗,暂居榜首,马布里领衔的卫冕冠军北京首钢队战绩不佳,截止12月23日,在前21轮比赛中,积35分位列第七位,按比赛规则,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那么截止12月23日北京首钢队共胜了多少场?

18.已知x=1是关于x的方程3x33x2+kx+5=0的解,求2k3+k25k8的值.

19.甲、乙两家电器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电器,但各自推出的优惠方案不同,甲商场规定:凡超过4000元的电器,超出的金额按80%收取;乙商场规定:凡超过3000元的电器,超出的金额按90%收取,某顾客购买的电器价格是x(x>4000)元.

(1)分别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在甲、乙两家商场购买电器所付的费用;

(2)当x=6000时,该顾客应选择哪一家商场购买更优惠?说明理由.

(3)当x为何值时,在甲、乙两家商场购买所付的费用相同?

20.当x为何值时,2x-5与-3x的值相等.

21.已知方程(m3)4=m2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1)m的值;(2)写出这个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单元练习题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设他本场比赛3分球进了x个,

根据题意得5+2(x+5)+3x=25,

解得x=2.

故他本场比赛3分球进了2个.

故选B.

2.【答案】C

【解析】方程两边同乘以3,得9-(x+2)=3,

故选择C.

3.【答案】A

【解析】因为a、b互为相反数,

所以a+b=0,

在关于x的方程ax+b=0(a≠0)中,当x=1时,ax+b=a+b=0,

则方程的解是:x=1.

故选A.

4.【答案】A

【解析】3x=-6

两边同时除以3,得x=-2

故选A.

5.【答案】D

【解析】等式的第二条性质的是: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数或字母,等式仍成立.

其符号表达式:a?d=b?d,a÷d=b÷d(d≠0).

故选D.

6.【答案】D

【解析】设完成此项工程共用x天,根据题意得:,

故选D.

7.【答案】A

【解析】设男生人数为x人,则女生为2(x-1),

根据题意得:2(x-1)+x=49,

故选A.

8.【答案】B

【解析】方程两边同时乘以6,得3x-9=1+2x,所以B选项正确.

9.【答案】3

【解析】由关于x的方程(m3)x22mx+1=0是一元一次方程,得m3=0.解得m=3.故答案为:3.

10.【答案】280

【解析】设4月份该型号手机销售量比3月销售量增加的百分率为x,依题意有

[1880×(1+10%)×0.9]×[600×(1-30%)(1+x)]=1880×600×(1+15.5%),

解得x=,

600×(1-30%)×=600×0.7×=280(台).

答:4月份该型号手机销售量比3月销售量增加280台.

故答案为:280.

11.【答案】x+1=2(x1)2

【解析】设驴子原来所驮的货物为x袋,

由题意,得x+1=2(x1) 2.

12.【答案】x=5

【解析】方程2x=10,

解得:x=5,

故答案为:x=5

13.【答案】10(x+2)+x-[10x+(x+2)]=13

【解析】设原数的个位数为x,则十位数为(x+2),

根据题意得:10(x+2)+x-[10x+(x+2)]=13,

14.【答案】2x-5=(x+5)+1

【解析】首先设乙仓库原有x吨,则甲仓库的货物有2x吨,从甲仓库调5吨到乙仓库后甲仓库有(2x-5)吨,乙仓库有(x+5)吨,根据关键语句“甲仓库剩余的货物恰好比乙仓库的一半多1吨,”可得方程2x-5=(x+5)+1.

15.【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0,直接解出a的值,即可解题.

解:根据相反数和为0得:+=0,

去分母得:a+3+2a-7=0,

合并同类项得:3a-4=0,

移项得:3a=4,

系数化为1得a=.

故答案为.

16.【答案】2a+3b+9

【解析】2×a+3×b+9=2a+3b+9(分).

答:他一共得了(2a+3b+9)分.

故答案为:2a+3b+9.

17.【答案】解:设截止12月23日北京首钢队共胜了x场,则负了(21-x)场,

由题意得2x+(21-x)=35,

解得x=14.

答:截止12月23日北京首钢队共胜了14场.

【解析】设截止12月23日北京首钢队共胜了x场,则负了(21-x)场,再根据共得35分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18.【答案】解:把x=1代入方程3x33x2+kx+5=0,

得,解得k=.

则2k 3+k25k8==16.

【解析】

19.【答案】解:(1)甲商场的费用为:4000+(x-4000)80%=0.8x+800(元);乙商场的费用为:3000+(x-3000)90%=0.9x+300(元).

(2)当x=6000时,甲商场的费用为:0.8+800=5600(元);

当x=6000时,乙商场的费用为:0.9+300=5700(元).

由5600,

所以在甲商场购买更优惠.

(3)由题意得0.8x+800=0.9x+300,

解得x=5000.

答:当x为5000元时,在甲、乙两家商场购买所付的费用相同.

【解析】(1)甲商场的费用为:4000+超过4000元部分80%;

乙商场的费用为:3000+超过3000元部分90%.

(2)当x=6000时,分别计算出在甲、乙两商场的费用进行比较即可;

(3)根据两商场的费用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20.【答案】解:∵2x-5与-3x的值相等,

∴2x-5=-3x,

移项得,2x+3x=5,

合并同类项得,5x=5,

把x的系数化为1得,x=1.

【解析】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

21.【答案】解:(1)由方程(m3)4=m2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得,m30,

解得m=.

(2)当m=时,方程为.

【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全章概念汇总

有理数 全章概念汇总 考点、热点回顾 一、学习目标 1、有理数的灵活运用。 2、有理数的概念及巧算。 3、有理数的绝对值、奇、偶数的规律的掌握。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是无限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0,-2,-4,-6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0也是整数,它可以看成分母是1,分子是0的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 1、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向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向下)为负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数轴三要素:原点、方向、单位长度。 2、数轴的画法

3.相反数: (1)只要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且两个数的绝对值的大小相等,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举例,向东向西走,绝对值则表示距离。 绝对值的意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 的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2)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3)绝对值的性质: 1、0的绝对值是0,绝对值是0的数是0.即:;00=?=a a 2、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即:;0||≥a 3、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原数。即:;a a ≥ 4、绝对值是相同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即:若),0(>=a a x 则;a x ±= 5、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 a =-或若,0=+b a 则;b a = 6、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b a =则b a =或;b a -=

七年级数学上第三章教案

3.1 图形欣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懂得欣赏一个几何图形,并能发现图形的对称美。 2.通过剪一些简单图形,知道怎样构造轴对称图形。 3.能利用旋转和拼凑等方法,由一些基本图形构造其它图案,学会化繁为简。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由生活中所见的图形总结出图形的特点,从而认识图形的本质。 难点:构造图案. 教学过程 一、图形欣赏,感受几何学中的对称美 1.投影课本P87的彩图。 教师活动:提问,(1)欣赏完这四幅图后,大家有什么感受?(2)这些图有什么特征? 学生活动:学生各抒已见,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教师指出:由图案的“漂亮”到图形的“对称”,说明大家已经从一个更深的层次来认识几何图形,对称在建筑、镶边等艺术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现实世界的许多图形都具有对称美. 二、做一做,进一步领悟图形对称性的运用 1.教师活动:提问,(1)你亲戚或邻居结婚时窗户、门上都贴了什么? (2)你能剪出一个双“喜”字吗?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学生怎样画才能剪出一个双“喜”字,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开发思维的广阔性。 2.学生活动:剪一种简单的花边,并进行对照比较、交流讨论. 教师活动:(1)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剪出丰富多彩的不同图案;(2)利用课余时间把较好的作品张贴在黑板报上,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 三、想一想,如何进行图案设计 1.(出示投影2). 某公司要求,大厅的地面设计成图3—8所示的图案,试设计出一种大小相等,图案相同的正方形地砖,用它们可以铺成如图3—8的地面。(投影显示课本P89图3—8)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提供设计的多种方式。 教师活动:评价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设计方案,并投影显示课本P90图3—9与图3—10。 [说明]图3—10所设计的形状,通过旋转和拼接就可以铺成如图3—8的地面。 2.下图是一个戴头巾的儿童的头像,你能画出它吗? 学生活动:先把握好图形的位置特征,形像特征再动手画,比一比,谁画得最好。 3.小明家的地面设计图为左下图所示的图案(局部),能否只用右下图设计地面砖?是否还可以将地面砖设计得更小一些?

新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2013年大树中学七年级数学 第一章导学案 第1学时 内容:正数和负数(1) 学习目标: 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小数)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概念. 2、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两种意义相反的量 学习难点:正确会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小学里学过哪些数请写出来:、、. 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有没有比0小的数?如果有,那叫做什么数? 3、阅读课本P1和P2三幅图(重点是三个例子,边阅读边思考) 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正数与负数的产生 1)、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如:运进5吨与运出3吨;上升7米与下降8米;向东50米与向西47米等都是生活中遇到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请你也举一个具有相反意义量的例子:. 2)负数的产生同样是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2、正数和负数的表示方法 1)一般地,我们把上升、运进、零上、收入、前进、高出等规定为正的,而与它相反的量,如:下降、运出、零下、支出、后退、低于等规定为负的。正的量就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表示,有时也在它前面放上一个“+”(读作正)号,如前面的5、7、50;负的量用小学学过的数前面放上“—”(读作负)号来表示,如上面的—3、—8、—47。 2)活动两个同学为一组,一同学任意说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另一个同学用正负数表示. 3)阅读P3练习前的内容 3、正数、负数的概念 1)大于0的数叫做,小于0的数叫做。 2)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的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练习P3第一题到第四题(直接做在课本上) 三、练习 1、读出下列各数,指出其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2,0.6,+1 3 ,0,—3.1415,200,—754200, 2、举出几对(至少两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并分别用正、负数表示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有理数及其运算 复习目标: 1.能灵活运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理解相反数、绝对值,并能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能熟练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计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较大的数,会根据精确度取近似数,能判断一个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 基础知识: 1. 大于0的数叫做_______,在正数的前面加上一个_____号就变成负数(负数小于0),0 既不是_____,也不是_____。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例如上升/下降,增加/减少,收入/支出,盈利/亏损,零上/零下,东/西,顺时针/逆时针… 2.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_____。整数又分为_____,0,_____;分数分为_____和_____。 3.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_____。任何一个有理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唯一的点来表示(注意:并不是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有理数,有一些点表示的是无理数例如π) 4.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___边的数的总比___边的数大;正数都 _____0,负数都_____0,正数总是_____负数。 5.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_____。一般地,a和-a是一对互为相反数;特殊地,0的相反数是_____。互为_______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绝对值为a的数有两个:a和-a)。 6.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______;正数的绝对值是它_____;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______,0的绝对值是_____;(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_____。 7.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加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_____;(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_____ ;绝对值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检测卷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数学科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单元试卷 一、选择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关于x 的方程3x +5=0与3x +3k =1的解相同,则k =( ). A .-2 B .43 C .2 D .-43 2、家电下乡是我国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惠农强农,带动工业生产,促进消费,拉动 内需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规定,农民购买家电下乡产品将得到销售价格13%的补贴资金.今年5月1日,甲商场向农民销售某种家电下乡手机20部.已知从甲商场售出的这20部手机国家共发放了2340元的补贴,若设该手机的销售价格为x 元,以下方程正确的是( ) A .2013%2340x ?= B .20234013%x =? C .20(113%)2340x -= D .13%2340x ?= 3、x 是一个两位数,y 是一个三位数,把x 放在y 的左边构成一个五位数,则这个五位数 的表达式是( ). A .xy B .10x y + C .1000x y + D .1001000x y + 4、某试卷由26道题组成,答对一题得8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今有一考生虽然做了 全部的26道题,但所得总分为零,他做对的题有( ). A .10道 B .15道 C .20道 D .8道 5、某个体商贩在一次买卖中,同时卖出两件上衣,售价都是135元,若按成本计,其中 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本25%,在这次买卖中他( ). A .不赚不赔 B .赚9元 C .赔18元 D .赚18元 6、请写出一个解为-2的一元一次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x -y|=y -x, |x|=3, |y|=4, 则(x+y)3=______________.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整理(20200608135923)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知识点整 理 七上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 字母表示数 )字母表示运算律2)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 代数式 )概念:像4+3,x+x+,a+b,ab,2,s/t等式子都是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如-5,a,b等. )书写要求:①字母与字母相乘时,乘号通常简写作“”或省略不写;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在前;带分数与字母 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再与字母相乘;数字与 数字相乘仍用“×”. ②除法一般写成分数形式 ③如果代数式是积或商的形式,单位直接写在后面;如 果是和或差的形式,必须先把代数式用括号括起来再写单 位。 整式 )单项式:表示数字和字母的积,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 字母也是单项式. ①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②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单独的数字 是0次单项式. 注意:单项式中数与字母之间都是乘积关系,凡字母出 现在分母中的式子一定不是单项式,如1/x不是单项式;单项式中不含加减运算;π是常数,在单项式中相当于数字因数;定义中的“数”可以是小数,也可以是分数、整数.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 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一个多项式含有 几项,就叫几项式; 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是多项式的次数; 注意:确定多项式的项时,不要忽略它的符号;关于某 个字母的n次项式,要求是合并同类项后的最简多项式. )整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同类项:①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 数也相同的项;与它们的系数大小无关,与字母顺序无关; 几个常数也是同类项. ②合并同类项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 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整式的加减: )整式加减是求几个整式的和或差的运算,其实质是去 括号,合并同类项 )法则:几个整式相加减,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起来,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精心选一选:(每题2分、计18分) 1、a,b,c 三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a+b<0 (B)a+c<0 (C)a -b>0 (D)b - 2、若两个有理数的和是正数,那么一定有结论( ) (A )两个加数都是正数; (B )两个加数有一个是正数; (C )一个加数正数,另一个加数为零; (D )两个加数不能同为负数 3、654321-+-+-+……+2005-2006的结果不可能是: ( ) A 、奇数 B 、偶数 C 、负数 D 、整数 4、、两个非零有理数的和是0,则它们的商为: ( ) A 、0 B 、-1 C 、+1 D 、不能确定 5、有1000个数排一行,其中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中,中间的数等于它前后两数的和,若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都是1,则1000个数的和等于( ) (A)1000 (B)1 (C)0 (D)-1 6每天供给地球光和热的太阳与我们的距离非常遥远,它距地球的距离约为15000000千米,将 150000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15×910千米 B .1.5×810千米 C .15×710千米 D .1.5×710千米 *7.20032004)2(3)2(-?+- 的值为( ). A .20032- B .20032 C .20042- D .20042 *8、已知数轴上的三点A 、B 、C 分别表示有理数a ,1,1-,那么1+a 表示( ). A .A 、 B 两点的距离 B .A 、 C 两点的距离 C .A 、B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D . A 、C 两点到原点的距离之和 *9.30 28864215144321-+-+-+-+-+-+- 等于( ). A . 4 1 B .4 1- C . 2 1 D .2 1- 二.填空题:(每题3分、计42分) 1、如果数轴上的点A 对应的数为-1.5,那么与A 点相距3个单位长度的点所对应的有理数为_______。 2、倒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相反数是它本身的数是 ;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是 。 3、m -的相反数是 ,1m -+的相反数是 ,1m +的相反数是 . 4、已知9,a -=那么a -的相反数是 .;已知9a =-,则a 的相反数是 . 5、观察下列算式: ,,,,请你在观 察规律之后并用你得到的规律填空:. 6、如果|x +8|=5,那么x = 。 7、观察等式:1+3=4=2 2,1+3+5=9=3 2 ,1+3+5+7=16=4 2 ,1+3+5+7+9=25=5 2 ,…… 猜想:(1) 1+3+5+7…+99 = ; (2) 1+3+5+7+…+(2n-1)= _____________ . (结果用含n 的式子表示,其中n =1,2,3,……)。 8、计算|3.14 - π|- π的结果是 . 9、规定图形 表示运算a –b + c,图形 表示运算w y z x --+. 则 + =_______(直接写出答案). 10、计算: ()()()200021111-+-+- =_________。 11.观察下面一列数,根据规律写出横线上的数, -11 ; 2 1;- 3 1; 4 1; ; ;……;第2003个数是 。 12.计算:(-1)1+(-1)2+(-1)3+……+(-1)101=________。 13.计算:1+2+3+……+2002+2003+2002+……+3+2+1=________。 14、已知m m -=,化简21---m m 所得的结果是________. 三、规律探究 1、下面有8个算式,排成4行2列 2+2, 2×2 3+23, 3× 23 4+ 34, 4×3 4 5+ 4 5, 5× 4 5 ……, …… (1)同一行中两个算式的结果怎样? (2)算式2005+ 2004 2005和2005×2004 2005的结果相等吗? (3)请你试写出算式,试一试,再探索其规律,并用含自然数n 的代数式表示这一规律。(5分)

201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测试及答案

数学七年级(上)同步单元测试AB 卷 第三章(3.1–3.3)测试 B 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从甲地到乙地时速度为1u 千米/时,返回时速度为2u 千米/时,那么其平均速度为、 _____千米/时. 2、某商品先提价20%,后又降价20%出售,已知现价为a 元,则原价为_____元. 3、如果甲数为x ,乙数是甲数的2倍,丙数比甲数大3,那么甲、乙、丙三数的和是_____. 4、x 克浓度为40%的盐水中有盐_____克,水_____克. 5、小王在计算x +25。时将“+”变成“-”,结果得数为15,则x +25的值应为_____ 6、若某三位数的个位数字为a ,十位数字为b ,百位数字为c ,则这个三位数为_____. 7、一半径为r 的圆形磨盘在一边长为r 2的正方形房间里磨地,磨盘磨不到的面积为 _____. 8、9 8abc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9、多项式212)(-+ x 有最小值时,多项式321x x --的值为_____. 10、y x b a 32?是某个四次多项式的一项,则自然数y x 、的值为._________,==y x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①a 与b a c +均表示代数式,②c ab 表示 a 除以 c 再乘 b ,③%60+a 表示a 与b 的和的60%,④2)(b a -表示b a 、差的平方.其中正确的有(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2、a 个人b 天做c 个零件,那么b 个人用相同的速度,( )天做a 个零件. A 、2a c B 、2b c C 、2c a D 、c a 2 3、a 是一个三位数,b 是一个两位数,若把b 放在a 的左边,组成一个五位数,则这个五 位数为( ). A 、a b + B 、a b +10 C 、a b +100 D 、a b +1000 4、在含盐30%的盐水x 千克中,注入20%的盐水y 千克,此时盐水中含盐( ). A 、)(y x +千克 B 、)(y x -千克 C 、)2.03.0(y x +千克 D 、]2.0)3.0[(?+y x 千克 5、一项工程,甲独做x 天完成,乙独做y 天完成,两人合作完成要( )天. A 、y x +1 B 、y x 11+ C 、y x 111+ D 、xy 1 6、已知代数式12++x x 的值是8,那么代数式9442++x x 的值是(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若3x 2m -5+7=1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是(C ) A .1 B .2 C .3 D .4 2.下列方程中,解为x =-3的是(A) A .13 x +1=0 B .2x -1=8-x C .-3x =1 D .x +13 =0 3.如果2x +3=5,那么6x +10等于(B ) A .15 B .16 C .17 D .34 4.若关于x 的方程ax -8=3a +4的解是x =1,则a 的值是(A) A .-6 B .-2 C .6 D .15 5.下列变形正确的是(B ) A .若3x -1=2x +1,则3x +2x =1+1 B .若3(x +1)-5(1-x )=0,则3x +3-5+5x =0 C .若1-3x -12 =x ,则2-3x -1=x D .若x +10.2 -x 0.3 =10,则x +12 -x 3 =1 6.关于任意四个有理数a ,b ,c ,d ,定义新运算:??????a b c d =ad -bc .已知???? ??2x -4 x 1 =18,则x 的值为(C) A .-1 B .2 C .3 D .4 7.下列变形:①如果a =b ,则ac 2=bc 2;②如果ac 2=bc 2,则a =b ;③如果a =b ,则 3a -1=3b -1;④如果a c 2 =b c 2 ,则a =b .其中正确的是(B )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课外阅读课上,老师将一批书分给各小组,若每小组分8本,还剩余3本;若每小组分9本,则还缺2本,问有几个小组?若设有x 个小组,则依题意列方程为(B ) A .8x -3=9x +2 B .8x +3=9x -2 C .8(x -3)=9(x +2) D .8(x +3)=9(x -2) 9. 元旦前夕,某商店购进某种特色商品100件,按进价每件加价30%作为定价,可是总卖不出去,后来每件按定价降价20%,以每件104元出售,终于在元旦前全部售出,则这批商品在销售过程中的盈亏情况是(B ) A .亏40元 B .赚400元 C .亏400元 D .不亏不赚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1章,,,,,有理数,,,,, 第2章,,,,,整式的加减 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4章,,,,,,,,,,图形认识初步 第一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正数与负数是从实际需要中产生的。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正、负数的概念 重点:负数的概念、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2、正数和负数 教师: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我们现在来解决问题4提出的问题。 结论:零下5℃用-5℃来表示,零上5℃用5℃来表示。 为了用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把其中一种意义的量。如零上、向东、收入和高于等规定为正的,而把与它相反的量规定为负的。正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表示,负的用小学学过的数(0除外)在前面加上“-”(读作负)号来表示。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读作正)号。 注意:①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不仅仅表示没有,也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温度计中的0℃不是没有表示没有温度,它通常表示水结成冰时的温度。②正数、负数的“+”“-”的符号是表示量的性质相反,这种符号叫做性质符号。 三、巩固知识 1、课本P3,,,,,,,,,,练习1,2,3,4 2、课本P4例 四、总结 ①什么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②什么是正数,什么是负数?③引入负数后,0的意义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本P5习题1.1第1、2题。 1.2.1有理数 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能够准确区分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2、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会对有理数进行分类,体验分类是数学上常用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重点:有理数的分类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导入新课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练习题

1.水龙头‘/[ 2.‘‘’‘’‘’如果向南走5米,记作+5米,那么向北走8米应记 作_ -8__. 3.如果温度上升3℃记作+3℃,那么下降5℃记作-5. 海拔高度是+1356m,表示__高出海的1356______,海拔高度是-254m,表示_低于海的254 _____.1.1正数负数练习题 4. 5.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30±0.05(单位:毫米),表示这 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30毫米,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标准尺寸__30.05____毫米,最小不低于标准尺寸29.95_____毫米. 6.如果全班某次数学测试的平均成绩为83分,某同学考了85分, 记作+2分,得分90分和80分应分别记作__+7______-3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把+210元表示收入210元,那么-60元表示_花去60元 _____________. 8.粮食产量增产11%,记作+11%,则减产6%应记作 ____-0.06__________. 9.如果向西走12米记作+12米,则向东走-120米表示的意义是向 东走120米___. 10.味精袋上标有“500±5克”字样中,+5表示_比500多5克, -5表示_比500少5克. 11.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甲向南走50m记为+50m,则乙 向北走30m记为什么? 这时甲、乙两人相距多少米?解;1,-30米 2,50-30=20米 12.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使前后构成意义相反的量: (1)收入1300元,( 花去 )800元; (2)( 上升)80米,下降64米; (3)向北前进30米, (向南后退)50米. 1.2.1有理数练习题 1.下列语句:(1)所有整数都是正数;(2)分数是有理数;(3)所有的正数都是整数;(4)在有理数中,除了负数就是正数,其中正确的语句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整数、负整数统称整数 B.正分数、负分数统称有理数 C.零既可以是正整数,也可以是负分数 D.所有的分数都是有理数 3.下面各数是负数的有哪些?( -0.01,-0.21,) |-5| ,-0,-(-2),+2,3,-0.01,-0.21,5%,-(+2) 4.某水库的平均水位为80米,在此基础上,若水位变化时,把水位上升记为正数;水库管理员记录了3月~8月水位变化的情况(单位:米):-5,-4,0,+3,+6,+8.试问这几个月的实际水位是多少米?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和负数统称有理数 B.0是整数但不是正数 C.0是最小的数 D.0是最小的正数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零、正有理数、负有理数这五类 B.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C.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把下列各数:-3,4,-0.5,- ,0.86,0.8,8.7,0,- ,-7,分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 ) A.如果s = 12ab,那么b = 2s a ; B.如果12x = 6,那么x = 3 C.如果x - 3 = y - 3,那么x - y = 0; D.如果mx = my,那么x = y 2. 方程12 x - 3 = 2 + 3x 的解是 ( ) A.-2; B.2; C.-12; D.12 3.关于x 的方程(2k -1)x 2 -(2k + 1)x + 3 = 0是一元一次方程, 则k 值为 ( ) A.0 B.1 C.12 D.2 4.已知:当b = 1,c = -2时,代数式ab + bc + ca = 10, 则a 的值为 ( ) A.12 B.6 C.-6 D.-12 5.下列解方程去分母正确的是( ) A.由 1132 x x --=,得2x - 1 = 3 - 3x; B.由232124 x x ---=-,得2(x - 2) - 3x - 2 = - 4 C.由131236 y y y y +-=--,得3y + 3 = 2y - 3y + 1 - 6y; D.由44153x y +-=,得12x - 1 = 5y + 20 6.某件商品连续两次9折降价销售,降价后每件商品售价为a 元,则该商品每件原价为( ) A.0.92a B.1.12a C.1.12a D.0.81 a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6分) 7.x = 3和x = - 6中,________是方程x - 3(x + 2) = 6的解. 8.若x = -3是方程3(x - a) = 7的解,则a = ________. 9.若代数式 213 k --的值是1,则k = _________. 10.当x = ________时,代数式12x -与113 x +-的值相等. 11. 5与x 的差的13 比x 的2倍大1的方程是__________. 12. 若4a-9与3a-5互为相反数, 则a 2 - 2a + 1的值为_________. 13.一次工程,甲独做m 天完成,乙独做比甲晚3天才能完成,甲、乙二人合作需要_______天完成. 14.解方程132 x -=,则x=_______.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代数式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2.代数式 一、学生起点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的第二节,在此之前,学生对有理数及有理数的运算有了一定的基础,在第一节中对于字母表示数已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并且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和字母有了接触,从小学到初中的数的运算实质就是代数式的运算,在此基础上导入代数式和代数式值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时机. 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增强,课堂氛围进一步浓烈,分析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很多同学都已能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将有利于学生掌握代数式和代数式值的意义,解决有关代数式的运用问题.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直奔教学主题――代数式的意义,降低了教学的难度,有效地克服了学生的心里障碍,并结合上一节的内容很自然地引入了代数式值的意义,再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列代数式并求其值,然后通过反问代数式还能表示哪些实际意义,将教学活动引向高潮,激发学生联想、类比,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材提供了一个刻画有趣现象的经验公式――蟋蟀叫的次数与温度的关系,既使学生感悟了数学建模的思想,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加深了对代数式和求代数式值的理解.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实际的背景,争取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以及运用它推断代数式所反映规律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提供更多的实际背景,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进行从语言到代数式、从代数式到语言转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进一步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景给字母赋于实际意义;理解代数式和代数式的值的意义,能解释一些简单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在具体情景中能求出代数式的值.(知识与技能) 2.通过创设实际背景和引用符号,经历观察、体验、验算、猜想、归纳等数学过程,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增强符号感,发展运用符号解决问题和数学探究意识.(过程与方法)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联想等思维,体验数学美,增强学习自信心。(情感与态度)教学重点:列代数式。 教学难点:正确列出代数式表示现实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给代数式赋予实际意义。 三、教学过程分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测试卷 参考完成时间:60分钟实际完成时间:______分钟总分:100分得分: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3.14既是负数,分数,也是有理数 B.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是整数 C.-2 000既是负数,也是整数,但不是有理数 D.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2.-2的相反数的倒数是(). A.2 B.1 2 C. 1 2 -D.-2 3.比-7.1大,而比1小的整数的个数是(). A.6 B.7 C.8 D.9 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差等于0,那么这个数只能是().A.0 B.-1 C.1 D.0或1 5.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全长约为6 3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63×102千米B.6.3×102千米 C.6.3×104千米D.6.3×103千米 6.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A.a>0 B.b<0 C.a>b D.a<b 7.下列各组数中,相等的是(). A.32与23B.-22与(-2)2 C.-|-3|与|-3| D.-23与(-2)3 8.在-5, 1 10 -,-3.5,-0.01,-2,-212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12 B. 1 10 - C.-0.01 D.-5 9.如果a+b<0,并且ab>0,那么(). A.a<0,b<0 B.a>0,b>0 C.a<0,b>0 D.a>0,b<0 10.若a表示有理数,则|a|-a的值是(). A.0 B.非负数 C.非正数D.正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 1 2 3 -的倒数是________, 1 2 3 -的相反数是______, 1 2 3 -的绝对值是________. 12.在数轴上,与表示-5的点距离为4的点所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_.13.计算:-|-5|+3=__________. 所以-5+3=-2. 14.观察下面一列数,根据规律写出横线上的数1, 1 2 -, 1 3 , 1 4 -…,第2 013个数是 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测试卷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测试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 线上. 1.当x = ________时,代数式 12 x -与113x +-的值相等. 2. 若4a-9与3a-5互为相反数, 则a 2 - 2a + 1的值为_________. 3.若x (n-2)+2n=0是关于x 的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则n= ,此时方程的解是x=___。 4.若ax+x (n-2)+2n=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m=_____。 5.若2a 与1a -互为相反数, 则a = 6.已知代数式52x -的值与 110互为倒数,则_____x =. 7.已知单项式52112 n x y --与单项式573x y 是同类项,则_______n =. 8.若()221-+-y x =0,则xy= . 9.如果方程 ______. 10.小慧在一张日历的一横列上圈了连续的四个数,它们的和为22,这四个数为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32题7分33题8分,共9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下列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 )个 (A)x+1=3(B)x-2y=3(C)x(x+1)=2(D)2x 1x =+(E)72 53=+x (F)3x+3>1(G)2(x-1)=2x+5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2.如果 是方程 的解,那么 的值( ) (A ) ; (B )5;(C ) 1; (D ) 13.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个数为( ) (1)-3-3=-7 (2)3x -5=2x +1 (3)2x +6(4)x -y =0 (5)a +b>3 (6)a 2+a -6=0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14.如果方程6x+3a=22与方程3x+5=11的解相同,那么a=( ) A. 103 B. 310 C. -103 D.- 3 10 15.将方程131212=---x x 去分母,得到62236=---x x ,错在( ) A 、最简公分母找错 B 、去分母时,漏乘3项 C 、去分母时,分子部分没有加括号 D 、去分母时,各项所乘的数不同 16.将正偶数按下表排成5列: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1行 2 4 6 8 第2行 16 14 12 10 第3行 18 20 22 24 第4行 28 26 …… ….

七年级数学上全册知识点整理(完美版)

有理数的概念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点比较多,同学们要认真学习并加以总结,用自己的语言来理解部分知识是有助于我们记忆的。对于本节的知识如果一时记不住也不要急,毕竟我们才刚刚进入初级数学的学习。本节有配套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正数和负数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2)、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3)、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 (4)、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 2、有理数 (1)凡能写成分数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如:-(-2)=4,这个时候的a=-2。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① ? ? ? ? ? ? ? ? ? ? ? ? ? ? ? 负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零 正分数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有理数② ? ? ? ? ? ? ? ? ? ? ? ? ? ? ? ? ? 负分数 正分数 分数 负整数 零 正整数 整数 有理数 (3)自然数?0和正整数; a>0 ?a是正数; a<0 ?a是负数;a≥0?a是正数或 0?是非负数; a≤0?a是负数或0?a是非正数. 3、数轴【重点】 (1)、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 ①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 ②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 ③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 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3…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画数轴的步骤:一画(画一条直线并选取原点);二取(取正反向);三选(选取单位长度);四标(标数字)。数轴的规范画法:是条直线,数字在下,字母在上。 注意: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字上的点表示,但是数轴上的所有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4)、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右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 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左边,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 4、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最新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 a 是正数; a <0 ? a 是负数; 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 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 (3)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 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 ???≤-≥=)0() 0(a a a a a ; (3) 0a 1a a >?= ; 0a 1a a

初一上册数学第三章知识点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判断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应看是否满足: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为1; ②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即分母中不含未知数. 3.方程的解: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方程的解. 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6.合并法则:合并时,把系数相加(减)作为结果的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7.去括号法则: (1)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2)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8.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依据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另一边. (4)合并:逆用乘法分配律,分别合并含有未知数的项及常数项,把方程化为ax=b(a ≠0)的形式. (5)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 (a≠0). (6)检验: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则是方程的解; 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则不是方程的解. 9.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见类型 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和差倍分问题: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章有理数 单元教学内容 1.本单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了学生熟悉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实例,?从扩充运算的角度引入负数,然后再指出可以用正、负数表示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使学生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是来自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入正、负数概念之后,接着给出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集合及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2.通过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一条东西走向的马路旁的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引入数轴.数轴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可以把所有的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形象地表示出来,使数与形结合为一体,揭示了数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体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 (1)数轴能反映出数形之间的对应关系. (2)数轴能反映数的性质.w-w-w.x-k-b-1.c.-o-m (3)数轴能解释数的某些概念,如相反数、绝对值、近似数. (4)数轴可使有理数大小的比较形象化. 3.对于相反数的概念,?从“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分别在原点的两旁,且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来说明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同时补充“零的相反数是零”作为相反数意义的一部分. 4.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是难点. 根据有理数的绝对值的两种意义,可以归纳出有理数的绝对值有如下性质: (1)任何有理数都有唯一的绝对值. (2)有理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即最小的绝对值是零. (3)两个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

(4)任何有理数都不大于它的绝对值,即│a│≥a,│a│≥-a. (5)若│a│=│b│,则a=b,或a=-b或a=b=0.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正数、负数的实际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 (2)掌握数轴的画法,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解. (3)理解相反数、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和代数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4)会利用数轴和绝对值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过探索有理数运算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体会“类比”、“转化”、“数形结合”等数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鼓励学生探索规律,并在合作交流中完善规范语言.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2.难点:准确理解负数、绝对值等概念. 3.关键:正确理解负数的意义和绝对值的意义. 课时划分 1.1 正数和负数2课时 1.2 有理数5课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