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临床处理--ACCP最新肺结

节诊疗指南简介

目前公认的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的定义是:边界清楚的、影像学不透明的、直径在3cm、周围完全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单发或多发的肺部结节,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依据在CT下肺结节能否完全遮盖肺实质可将肺结节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而后者又可细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

依据结节的大小以8mm为界,将≤8mm的肺结节定义为亚厘米结节(subcentimeter nodules)。将直径〉3cm的病灶定义为肺部肿物(lungmass)而非结节,根据既往研究,这种直径〉3cm的肺部肿物通常为恶性。当CT发现结节密度呈良性钙化灶(弥散的、中央的、薄层的或爆米花样钙化形式)、结节内脂肪样低密度(如错构瘤)或动静脉畸形等良性特征时,可随访观察或不随访,以避免不必要的检査,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因此,肺结节的临床处理与决策逐渐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问题之一。除了初诊时根据影像特征判断良、恶风险并选择进一步检查外,随访是常用的方法。用什么工具随访、随访频率如何以及随访监测到多长时间为止,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实际问题。本文基于2013年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发布的第3版对单发或多发肺结节的临床处理路径指南,就性质不确定性肺结

节临床处理进展综述如下。

一、影像学评估

在胸部X线检査中,肺结节的检出率仅为0.09%~0.20%,而CT 则能髙达40%~60%,且目前关于胸部X线检査对判断肺结节性质以及良恶性的研究很少,因此胸部CT检查是判断肺结节特征(包括结节大小、边界特征及密度)的主要依据。

当患者胸部CT检查确定存在肺部结节时,需要对患*既往CT图像的同一部位进行重审。结节的大小和特征信息对于良恶性判断以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实性结节还是亚实性结节,亚厘米结节的恶性程度均偏低。与边界光滑的肺结节相比,边缘有毛刺或边界不规则的肺结节的恶性概率增加5倍;具有胸膜凹陷征的肺结节的恶性概率增加1倍;血管征和分叶状则分别使恶性概率增加70%和10%。

二、临床处理策略

目前,基于肺结节类型、恶性概率分级(很低度:〈5%;低-中度:5%-65%;髙度:〉65%)、肺癌危险因素和潜在手术风险(包括术前心血管及肺功能评估、术后并发症等),肺结节患者有3个基本的处理策略:(1)外科手术治疗;(2)非手术活检;(3)连续CT扫描密切随访观察。

毫无疑问,外科手术治疗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对于具有高度恶性(〉65%)概率的肺结节,推荐处理策略就是外科手术,除非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或者无法耐受手术。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电视胸腔

镜手术(VATS)、开胸以及纵隔镜。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诊断高度恶性肺结节的首选方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VATS下肺段或肺叶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26%)显著低于开胸手术治疗(35%)。

非手术活检作为有创检查,常被用来明确良恶性诊断,具有潜在的风险,适用于中度恶性概率(10%~60%)肺结节明确诊断,或者患者要求术前获得明确的恶性证据,尤其是预期手术并发症较高的患者。非手术活检主要包括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TTNB)、支气管镜结合支气管内超声(EBUS)、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NB)和虚拟支气管镜导航(VBN)。

TTNB适用于靠近胸壁或更深部位的肺结节,要求周围无肺气肿,而支气管镜技术则适用于部位更接近支气管的肺结节。一项基于39个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EBUS、ENB和VBN对肺结节诊断的敏感度均达到70%左右,其中直径〉2cm的肺结节为82%,直径≤2cm的肺结节为61%。

所有CT监测随访观察均应选择薄层低剂量非增强CT扫描。与外科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活检相比,CT监测的优势在于对于良性病变避免了不必要的侵人性检査,却存在延误诊断和治疗的风险。2013年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CT筛查可以降低长期吸烟患者肺癌的死亡率,提示对于肺癌危险人群CT筛查尤为重要。

我国一项针对162例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随访观察是延误诊治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2013年ACCP第3版肺结节临床

处理路径指南根据既往的大部分研究结果,总结CT监测对肺结节患者生存率并无明确影响〔5^CT监测的适应证主要包括:(1)恶性概率很低(〈5%)或者偏低(30%~40%)的肺结节;(2)具有外科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活检的禁忌证;(3)不能耐受外科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活检。

在随访过程中推荐监测病灶的体积变化,病灶体积维持2年稳定的肺结节则提示良性病变,因为有证据表示恶性实性肺结节的体积增倍时间(VDT)通常在400d以内,但亚实性肺结节的VDT则需要更长的时间。

三、临床处理路径

2013年ACCP发布了第3版对单发或多发肺结节的临床处理路径指南,根据肺结节的大小和性质,将该指南要点分述如下。1.直径3=8mm实性肺结节:对于直径英8mm的实性肺结节,首先需要临床医生判断患者的手术风险、肺结节的恶性概率及PET扫描评估。

尽管部分医生仍以临床经验判断,现有的方法中以Mayo Clinic 模型估算法应用最为广泛该模型基于6个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吸烟史、胸外肿瘤病史、结节直径、毛刺征及结节定位)根据公式计算出肺结节的恶性概率:恶性概率=ex/(1+ex),X=-6.8272+(0.039Ix 年龄)+(0.7917x吸烟史)+(1.3388X肿瘤病史)+(0.1274X结节直径)+(1.0407X毛刺征)+(0.7838X定位)。

公式说明:e是自然对数;年龄按数字计算;如果既往有吸烟史(无论是否已戒除)则为1,否则为0;如果5年内(含5年)有胸外肿瘤史则为1,否则为0;结节直径以毫米为单位计算;如果结节

边缘有毛刺则为1,否则为0;如果肺结节定位在上叶则为1,否则为0。

如60岁的老年患者,既往有吸烟史,无胸外肿瘤病史。CT发现肺结节大小为20mm,边缘毛刺征阳性,定位在上叶。则依据公式计算得到的X为0.683,肺结节恶性概率为66.4%。如果恶性概率很低(〈5%),或者恶性概率为低-中度(5%~65%),但是患者具有高手术风险,则推荐首次检查后3-6,9-12,18-24个月行CT扫描严格定期随访。

对于能耐受手术的低~中度(5%~65%)、高度恶性(〉65%)概率肺结节,使用PET扫描评估代谢及分期后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非手术活检及CT监测;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高度恶性概率肺结节,PET 评估后可行化疗、放疗、放化疗及射频消融治疗。

2.直径〈8mm实性肺结节:如图2所示,2013年ACCP第3版指南与2005年美国Fleischner学会制定的实性小结节随访指南一致,即根据肺结节的大小、患者年龄和吸烟史等肺癌危险因素确定CT监测随访的时间和间隔。

图2 2013年ACCP关于直径<8mm实性肺结节的处理路径

3.亚实性肺结节:Detterbeck和Homer认为,直径≤10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通常被证实为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或原位腺癌(AIS),而直径〉10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为浸润性腺癌(IA)的可能性大。如果部分实性结节的实性部分体积超过结节总体积的50%,

或者原有的纯磨玻璃肺结节发展为部分实性肺结节,均要高度怀疑恶性。

2013年ACCP推荐亚实性肺结节的处理路径如下:(1)对于直径≤5mm 的纯磨玻璃肺结节,通常不需要随访。对于直径5~10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每年复查1次CT,共3年。对于直径〉10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首次CT检查后3个月复查,若病灶持续存在,除非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否则建议行非手术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

(2)对于直径吳8mm的部分实性肺结节,应于首次检査后3、12、24个月行CT扫描严格定期随访,此后3年每年复查I次CT。在随访过程中一旦发现实性部分增大,应立即行非手术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对于直径〉8mm的部分实性肺结节,需在首次检査后3个月复查CT,若病灶持续存在则应行PET扫描、非手术活检、外科手术治疗等积极处理。对于直径〉15mm的亚实性肺结节,无需复查CT,直接积极处理。

4.多发肺结节:对于确诊或高度疑诊肺癌的患者,CT扫描通常会发现多个肺结节。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恶性结节的周围常有数个良性的小结节,并且这些小结节直径通常〈4mm,提示很低的恶性概率。2013年ACCP推荐对于多发肺结节,应当谨慎对待每个单独的结节,可行PET扫描进一步评估,而不是武断地假定额外的结节是转移灶或良性病变。多发肺结节的处理具有一定难度,需综合考虑多个系统,除非证实是肿瘤转移灶,否则应当积极对待及处理。

四、小结与展望

最新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pdf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年版) 2015年首部"肺部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1]发表以后,各个国家与地区相继对肺 结节诊治指南进行了更新,这些指南与共识的更新完善了肺结节的诊治与管理策 略。在此背景下,为了与时俱进,博采众长,在总结我国首部肺结节诊治共识[1]的经验和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广泛听取了多学科专家的意见,参考了"肺结节评估:亚洲临床实践指南"[2]及其他学科共识或指南[3,4,5,6,7]后,对原有共识进行了修 订。更新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细化了肺结节的分类,对肺结节、微小结节 进行了精确的定义;定义了我国肺癌高危人群,推荐进行低剂量CT筛查;强调了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注重准时随访并观察肺结节的外部结构和内部 特征等,旨在提高我国各级医院医生对肺结节的诊治水平。 一、肺结节的定义和分类 (一)肺结节的定义[1,2,3,4,5] 影像学表现为直径≤ 3 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 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孤立性肺结节多无明显症状, 为边界清楚、密度增高、直径≤ 3 cm且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软组织影。多发性肺结节 常表现为单一肺结节伴有一个或多个小结节,一般认为>10个的弥漫性肺结节多为恶性肿 瘤转移或良性病变(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导致的炎症性疾病)所致;局部病灶直径>3 cm者称为肺肿块,肺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不在本共识讨论的范围内。 (二)分类[1,2,3,4,5] 1.数量分类:单个病灶定义为孤立性,2个及以上的病灶定义为多发性。 2.病灶大小分类: 为便于更好地指导分级诊疗工作,对肺结节患者进行精准管理,特别将肺结节中直径<5 mm 者定义为微小结节,直径为5~10 mm者定义为小结节。微小结节可在基层医院管理;小结节 可在有诊治经验的医院,如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分中心管理;10~30 mm的肺结节则应尽早请有经验的专家诊治。随访时间仍根据流程分别管理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 3.密度分类[1,2,3,4,5]: 可分为实性肺结节和亚实性肺结节,后者又包含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1)实性肺结节(solid nodule):肺内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增高影,病变密度足以掩盖其中走行的 血管和支气管影;(2)亚实性肺结节(subsolid nodule):所有含磨玻璃密度的肺结节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临床处理--ACCP最新肺结节诊疗指南简介目前公认的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的定义是:边界清楚的、影像学不透明的、直径在3cm、周围完全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单发或多发的肺部结节,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依据在CT下肺结节能否完全遮盖肺实质可将肺结节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而后者又可细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 依据结节的大小以8mm为界,将≤8mm的肺结节定义为亚厘米结节(subcentimeter nodules)。将直径〉3cm的病灶定义为肺部肿物(lungmass)而非结节,根据既往研究,这种直径〉3cm的肺部肿物通常为恶性。当CT发现结节密度呈良性钙化灶(弥散的、中央的、薄层的或爆米花样钙化形式)、结节内脂肪样低密度(如错构瘤)或动静脉畸形等良性特征时,可随访观察或不随访,以避免不必要的检査,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因此,肺结节的临床处理与决策逐渐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问题之一。除了初诊时根据影像特征判断良、恶风险并选择进一步检查外,随访是常用的方法。用什么工具随访、随访频率如何以及随访监测到多长时间为止,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实际问题。本文基于2013年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发布的第3版对单发或多发肺结节的临床处理路径指南,就性质不确定性肺结节临床处理进展综述如下。 一、影像学评估 在胸部X线检査中,肺结节的检出率仅为0.09%~0.20%,而CT则能髙达40%~60%,且目前关于胸部X线检査对判断肺结节性质以及良恶性的研究很少,因此胸部CT检查是判断肺结节特征(包括结节大小、边界特征及密度)的主要依据。 当患者胸部CT检查确定存在肺部结节时,需要对患*既往CT图像的同一部位进行重审。结节的大小和特征信息对于良恶性判断以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实性结节还是亚实性结节,亚厘米结节的恶性程度均偏低。与边界光滑的肺结节相比,边缘有毛刺或边界不规则的肺结节的恶性概率增加5倍;具有胸膜凹陷征的肺结节的恶性概率增加1倍;血管征和分叶状则分别使恶性概率增加70%和10%。 二、临床处理策略 目前,基于肺结节类型、恶性概率分级(很低度:〈5%;低-中度:5%-65%;髙度:〉65%)、肺癌危险因素和潜在手术风险(包括术前心血管及肺功能评估、术后并发症等),肺结节患者有3个基本的处理策略:(1)外科手术治疗;(2)非手术活检;(3)连续CT扫描密切随访观察。 毫无疑问,外科手术治疗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对于具有高度恶性(〉65%)概率的肺结节,推荐处理策略就是外科手术,除非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或者无法耐受手术。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开胸以及纵隔镜。胸腔镜楔形切除术是诊断高度恶性肺结节的首选方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VATS下肺段或肺叶切除的并发症发生率(26%)显著低于开胸手术治疗(35%)。 非手术活检作为有创检查,常被用来明确良恶性诊断,具有潜在的风险,适用于中度恶性概率(10%~60%)肺结节明确诊断,或者患者要求术前获得明确的恶性证据,尤其是预期手术并发症较高的患者。非手术活检主要包括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活检(TTNB)、支气管镜结合支气管内超声(EBUS)、电磁导航支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临床处理--ACCP最新肺结节诊疗指南简介目前公认的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的定义是:边界清楚的、影像学不透明的、直径在3cm、周围完全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单发或多发的肺部结节,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依据在CT下肺结节能否完全遮盖肺实质可将肺结节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而后者又可细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 依据结节的大小以8mm为界,将≤8mm的肺结节定义为亚厘米结节(subcentimeter nodules)。将直径〉3cm的病灶定义为肺部肿物(lungmass)而非结节,根据既往研究,这种直径〉3cm的肺部肿物通常为恶性。当CT发现结节密度呈良性钙化灶(弥散的、中央的、薄层的或爆米花样钙化形式)、结节内脂肪样低密度(如错构瘤)或动静脉畸形等良性特征时,可随访观察或不随访,以避免不必要的检査,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因此,肺结节的临床处理与决策逐渐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问题之一。除了初诊时根据影像特征判断良、恶风险并选择进一步检查外,随访是常用的方法。用什么工具随访、随访频率如何以及随访监测到多长时间为止,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实际问题。本文基于2013年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发布的第3版对单发或多发肺结节的临床处理路径指南,就性质不确定性肺结节临床处理进展综述如下。 一、影像学评估 在胸部X线检査中,肺结节的检出率仅为%~%,而CT则能髙达 40%~60%,且目前关于胸部X线检査对判断肺结节性质以及良恶性的研究很

肺非实性结节处理指南

Fleischner学会肺非实性结节处理指南解读2005年Fleischner学会公布了关于肺小结节的处理指南,现在这些标准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认识到其在肺非实性结节处理策略方面的局限性,尤其是缺少对此类单发或多发结节细节的认识。基于肺非实性结节的定义和2011年初由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美国胸科学会(ATS)、欧洲呼吸学会(ERS)联合公布的肺腺癌的国际多学科分类标准bJ。结合近年来的有关文献,neischner学会制定了6条推荐指南,其中3条是关于孤立性肺非实性结节的,另外3条针对多发肺非实性结节。最后讨论了目前仍存在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争议问题。 该指南是对大量肺非实性结节研究的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总结的结果。与2005年发布的关于实性肺结节的处理指南相比有以下区别:(1)该指南没有像以往那样将吸烟者、戒烟者或从未吸烟者区分开,原因是尽管吸烟者有更大可能罹患癌症而且往往预后更差,但仍没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持完全基于吸烟史而使用不同的指南。(2)其他已知的危险因素,包括肺癌家族史和暴露于潜在的致癌因子中也没有单独区分。(3)由于MSCT的广泛应用,多发肺非实性结节的检出率日益增多,因此该指南将多发非实性肺结节纳入其中。鉴于这些病变更加复杂,该指南比2005版更有弹性,每一个具体的建议都有特定的补充说明。 推荐指南一 孤立的、直径≤5 mm的纯磨玻璃密度结节(GGNs)不需要CT随访观察。 1.理由:(1)此类病变可能是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尽管AAH和腺癌之间的关系已有研究报道,但AAH恶变需要多长时间仍未知,这些病变随访几年后通常还是稳定的,而且常常没有任何表现。(2)研究表明,纯GGNs平均倍增时间超过3—5年,使监测此类病变的变化更加困难。(3)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5 mm的GGNs 病变进行准确定量测定非常困难,病变大小的测量容易受到观察者间和观察者自身变异性的影响,可重复性差。因此,常规CT随访这种病变可能导致结果不确定,同时浪费医疗资源,并会给患者带来过量辐射。2.补充说明:(1)连续1 mm图像是监测微小无症状结节增长的最佳选择,尤其对纯GGNs。有必要采用连续薄层CT(1 mm层厚)以确认病灶是否为真实的GGNs,尽可能避免在厚层图像(通常是5 mm)上将实性结节误以为非实性结节(图1,2)。 (2)任何大小的纯GGNs,有肺外恶性肿瘤史并不影响遵循这些指南。因为有数据表明,纯GGNs罕见转移性。 推荐指南二 孤立的、直径>5 mm的纯GGNs,发现病变后3个月进行CT复查以确定病变是否依然存在;如果病变仍然存在且没有变化,则每年cT随访复查,至少持续3年。 1.理由:(1)发现病变后3个月进行全胸CT随访基于以下考虑:首先,纯GGNs和部分实性结节都可能在短期随访后消失,如病变消失则可以避免患者过长时间的猜疑和焦虑(图3,4)。第二,最初的短期随访还能确保迅速增大的病变得到有效检测,例如在黏液型腺癌患者中就会出现。第三,如果在发现病变后,并没有保存其薄层图像,执行短期随访还可继续获得薄层图像作为基线。(2)据IASLC—A TS—ERS肺腺癌新分类,大多数此类病变要么被证实为良性,要么证实为AAH、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或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因此密切监测其形态学细微变化,强调使用CT 长期随访复查,可避免过度诊断和不必要的手术。(3)此类表现的病变在形态学上良、恶性仍有较大的重叠,目前除了手术切除之外还没有可靠的方法来判断病变的病理特征,密切监测可以保证在发现病变后早期识别。随访中提示恶性的危险因素包括:病变直径超过10 mm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

实性和亚实性肺结节临床处理--ACCP最新肺结 节诊疗指南简介 目前公认的肺结节(pulmonary nodule)的定义是:边界清楚的、影像学不透明的、直径在3cm、周围完全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单发或多发的肺部结节,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依据在CT下肺结节能否完全遮盖肺实质可将肺结节分为实性结节和亚实性结节,而后者又可细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部分实性结节。 依据结节的大小以8mm为界,将≤8mm的肺结节定义为亚厘米结节(subcentimeter nodules)。将直径〉3cm的病灶定义为肺部肿物(lungmass)而非结节,根据既往研究,这种直径〉3cm的肺部肿物通常为恶性。当CT发现结节密度呈良性钙化灶(弥散的、中央的、薄层的或爆米花样钙化形式)、结节内脂肪样低密度(如错构瘤)或动静脉畸形等良性特征时,可随访观察或不随访,以避免不必要的检査,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尤其是多层螺旋CT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因此,肺结节的临床处理与决策逐渐成为困扰临床医生的问题之一。除了初诊时根据影像特征判断良、恶风险并选择进一步检查外,随访是常用的方法。用什么工具随访、随访频率如何以及随访监测到多长时间为止,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实际问题。本文基于2013年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发布的第3版对单发或多发肺结节的临床处理路径指南,就性质不确定性肺结

节临床处理进展综述如下。 一、影像学评估 在胸部X线检査中,肺结节的检出率仅为0.09%~0.20%,而CT 则能髙达40%~60%,且目前关于胸部X线检査对判断肺结节性质以及良恶性的研究很少,因此胸部CT检查是判断肺结节特征(包括结节大小、边界特征及密度)的主要依据。 当患者胸部CT检查确定存在肺部结节时,需要对患*既往CT图像的同一部位进行重审。结节的大小和特征信息对于良恶性判断以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果显示,不论是实性结节还是亚实性结节,亚厘米结节的恶性程度均偏低。与边界光滑的肺结节相比,边缘有毛刺或边界不规则的肺结节的恶性概率增加5倍;具有胸膜凹陷征的肺结节的恶性概率增加1倍;血管征和分叶状则分别使恶性概率增加70%和10%。 二、临床处理策略 目前,基于肺结节类型、恶性概率分级(很低度:〈5%;低-中度:5%-65%;髙度:〉65%)、肺癌危险因素和潜在手术风险(包括术前心血管及肺功能评估、术后并发症等),肺结节患者有3个基本的处理策略:(1)外科手术治疗;(2)非手术活检;(3)连续CT扫描密切随访观察。 毫无疑问,外科手术治疗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对于具有高度恶性(〉65%)概率的肺结节,推荐处理策略就是外科手术,除非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或者无法耐受手术。外科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电视胸腔

肺部实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肺部实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 肺部实性结节良恶性在ct及pet-ct上的鉴别诊断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benign versus malignant differentiation with ct and pet-ct 原著:ann leung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放射科 robin smithuis荷兰leiderdorp rijnland医院放射科 翻译:windyday 概述:肺部实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是很重要的,其良恶性直接关系着后期的临床管理。在这一讲里我们将讨论一些基于ct及pet-ct上的表现如何来鉴别病变良恶性的新方法。 ct:良性—恶性病变 钙化: 弥漫性、中心性、板层样或是爆米花样的钙化是良性病变的钙化形式。这种钙化形式的病变见于肉芽肿性疾病及错构瘤。除些之外所有形式的钙化都不应该被认为是良性病变的征象。上面规则需除外的是当已知病人有其他系统原发肿瘤时。例如:弥漫型钙化可见于骨肉瘤或软骨肉瘤。同样中心性和爆米花样的钙化可见于以前进行过化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 大小 肺部实性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简称spn)的定义是肺间质内<3cm的单一病变、而且无相关的肺不张或淋巴结病。 直径>3cm的病变我们一般称之为肿块。一般情况下它通常是恶性病变,而小于3cm的病变则即可能是良性病变又可能是恶性病变。 swensen 等研究肺部实性结节大小与一个高肺癌风险群组的恶变机会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被列于下表:其结论是:良性实性结节在所有探查出病变中占率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当病变小的时候。在所有大小<4 mm的两千多个病变中无一例为恶性病变。

肺亚实性结节影像处理专家共识(全文)

肺亚实性结节影像处理专家共识(全文) 共识起草人: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刘士远) 共识专家组成员: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科(刘士远、于红、肖湘生、萧毅、范丽、李琼、周莹);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郭佑民);北京医院放射科(陈起航、潘纪戌);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伍建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影像诊断科(吴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放射科(张志勇);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放射科(张国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放射科(马大庆、贺文);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赵绍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杨志刚);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放射科(邹利光);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龚洪翰);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放射科(王云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放射科(叶剑定);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郭玉林);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郭顺林);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刘挨师);广东省人民医院放射科(赵振军);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陈宏伟);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曾庆思);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肺科医院放射科(史景云)。 随着CT分辨率的提高、辐射剂量的降低、肺癌筛查的普及和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被检出的无症状肺内结节越来越多、体积越来越小、密度

越来越淡。此类结节常缺乏特征性而难以确诊,但常导致患者焦虑不安,临床处理存在多样化、随机化和不规范化。国际多学科2011年推出了肺腺癌的病理新分类,Fleischner学会也于2012年底推出了肺内亚实性结节的推荐处理意见。如何遵循指南,结合国情达成中国专家共识,对亚实性结节做出正确处理,对于减轻患者和社会负担、改善患者预后都非常重要。 一、定义 磨玻璃影(ground-glassopacity,GGO)指CT上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的肺内密度增高影,但病变密度又不足以掩盖其中行走的血管和气管影。如果病变局限,则称为局灶性磨玻璃影(focal ground-glass opacity,fGGO);如果病灶边界清楚,呈圆形或类圆形,表现为结节状,则称为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nodule, GGN)。GGO根据内部密度分为两类,如果病灶内不含有实性成分,称为纯磨玻璃影(pure ground-glass opacity,pGGO);如果含有实性成分,则称为混杂性磨玻璃影(mixed ground-glass opacity,mGGO)。相应的GGN根据有无实性成分也分为纯GGN(pure ground-glassnodule,pGGN)和混杂性GGN(mixed ground-glass nodule,mGGN),后者又被称为部分实性结节(part solid nodule)。所有含磨玻璃密度的肺结节(pGGN、mGGN)都称为亚实性肺结节(subsolid nodule)。 二、影像检查方法

肺结节良性几率多大

肺结节良性几率多大 肺结节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肺病的表现,出现肺结节的时候,应该警惕肺癌,通过医学调查发现,出现肺结节的时候,肺癌的发病率大约为40%左右,当然还有很多依据的因素,肺结节有多样性,另外结节的位置,大小以及形态方面都是不同的,如果增长比较明显,患癌的几率会成倍的增加。 ★什么是肺结节?肺结节为小的局灶性、类圆形、影像学表现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不伴肺不张、肺门肿大和胸腔积液。孤立性肺结节无典型症状,常为单个、边界清楚、密度增高、直径≤3 cm且周围被含气肺组织包绕的软组织影。通俗讲就是CT上黑色的肺里有小白点。直径>3 cm称为肺肿块,肺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在最近一项对从2006年到2012年获得的成人胸部CT的研究中,有超过480万人接受过至少一次胸部CT检查,发现了超过150万个结节,在2年内,接近63000位病人确诊为新发肺癌。因此,采取系统和循证的方法对这些结节进行处理,其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肺结节可能是肺癌的几率约为40%,但还是依据多种因素。 ★结节多样性NELSON研究中一项有关多结节的分析显示,当结

节的计数为1到4个,原发性肺癌的风险增加,但结节计数为5个或更多,原发性肺癌的风险降低,绝大多数是原来肉芽肿性感染所致。一般认为,>10个弥漫性结节,很可能伴有症状,可由胸外恶性肿瘤转移或活动性感染导致,原发性肺癌的可能性相对很小。★结节位置肺癌更多发生于上叶,尤其好发于右肺。结节大小和形态多年来,边缘毛刺征被视为恶性肿瘤的指征,最近的研究也确认毛刺为癌症的风险因子。遗憾的是,毛刺征一般以二进制的方式进行界定,即有或无,而决定是否有毛刺的临界值至今尚未确定。但是,毛刺征一直被作为恶性的风险因素,其优势比(odds ratio)为2.2~2.5 。★结节增长实性肺癌结节的体积倍增时间已经明确(体积倍增1倍相当于直径增加26%),倍增时间范围在100~400天之间的占大多数。亚实性肺癌结节,即相当于原发腺癌,生长更为缓慢非常普遍,其平均倍增时间大约为3~5年。因此,Fleischner指南推荐对亚实性结节采取首次随访间隔较实性结节延迟,总随访时间较实性结节延长。 ★年龄,性别和吸烟年龄与肺癌风险之间的关系已经确定,随着年龄增大,肺癌风险增加。肺癌在35岁以下人群中相对罕见,在40岁之前也不太常见。寿命每增加10年,肺癌的发生率稳定增加。性别在肺癌风险因子中的可能作用在最近几项研究中也有探索。 Chiles 等在NLST项目中发现,女性受试者的一些个体特征与肺癌风险增加有关,如受教育程度较低,体质指数较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