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规划】海宁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海宁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海宁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海宁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部分总论

第一章总则

第 1 条为协调海宁市域的城乡发展,合理安排城镇、农村居民点及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统筹各种资源合理的保护、

利用和开发,特编制本规划。

第 2 条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规划遵循的指导思想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

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遵循

“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妥善协调海宁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

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合理配置

海宁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人口、土地、环境等发展要素,努

力提升城市规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管理能力,不

断推动海宁和谐社会的构建。

规划将坚持统筹兼顾、城乡和谐发展的原则,坚持有限目标、资

源合理配置的原则,坚持近远结合、增强协调作用的原则。

第 3 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他有关城市规划技术规范。

(5)已批准相关规划。

第 4 条规划基期为2004年,近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至2050年。

第 5 条规划层次与任务

本次规划层次包括市域总体空间布局规划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1)市域空间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海宁市域,主要任务是确定海宁市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及行动计划,为市域内的城镇、

乡村规划以及各类专项规划提供依据。规划重点是协调区域关

系,合理确定海宁市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明确市域空间土地

利用、城镇和产业布局;统筹安排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设施;明确市域功能区划与空间管制,提出分类指导要求。

(2)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为海宁市区的行政范围,面积143平方公里。规划重点是确定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明确用地功能和空间

布局,合理安排开发时序;对公共设施、绿地系统、道路交通、

市政基础设施等进行合理布局。

第 6 条城市规划区范围为海宁市的全部行政区范围,面积约744.8平方公里(含尖山围垦填海范围)。在规划区范围内一切建设及土地

利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执行本规划。

第 7 条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制定《海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在《海宁市城市总体规

划(2005—2020)》文本中以下划线标出。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

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

容进行建设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 8 条本规划由海宁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定位与发展目标

第 9 条城市性质

环杭州湾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观潮旅游文化胜地,钱塘江北岸

宜居城市。

第 10 条海宁市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现代工贸强市、文化旅游名市和宜居创业新市。

第 11 条经济发展目标

到2010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

到 2010年前,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13.0%的速度递增,到2010

年末,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

元。2010—2020年之间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7%的速度递增,2020

年生产总值总量达8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000美元左右。

第 12 条社会发展目标

(1)到2010年市域人口控制在110万人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68% 左右;2020年控制在135万人以内,城市化水平达到80%以上。

(2)国民教育体制进一步完善,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和学前三年幼儿教育,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广泛开展各类职业培训,特别要加强农

村劳动力的培训,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建立城乡平等的公共服务体系,到2010年完成市、镇(街道)、

村(社区)等各级社会文化体育设施网络的建设。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到规划

期末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3人。

到2020年末,社会保障覆盖率超过95%。

(3)城乡居民收入保持每年8%以上的增长率。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在2010年以前降到35%以下;到2020年降到30%以下。

改善城乡居住环境,实现城乡公交设施与市政设施一体化。到

2020年主要城镇社区和中心村社区自来水普及率和燃气普及率

达到100%。

第 13 条环境发展目标

(1)建设生态城市,争取在2010年以前主要经济、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指标基本达到或接近国家生态城市目标。到2020年,实现

95%以上工业企业进园,工业废水废物集中收集、处理率分别达

98%和95%以上,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超过50%。

(2)规划期末,森林覆盖率达到25%,地面水环境质量按功能分区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干流水质达

到地表水功能区划的标准;工业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100%,

大气环境质量按功能区划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II级标准。区

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6分贝,声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到国家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3)城镇绿化覆盖率2010年达到32%目标,2020年达到40%。

第三章发展战略

第 14 条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融入长三角、接轨杭州,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1)积极加强与上海市的协作和联系,全力支持区域性交通设施的建设,改善投资环境。

(2)加强与杭州市的协作与联系,配合杭州东扩战略,协调好许村与临平地区、盐仓与下沙地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3)加强与桐乡、嘉兴等城市间的协作,统一建设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产业和城镇布局,做到资源互补、信息互通、基础设施共享,

共同建设沪杭高速沿线制造业发展带。

第 15 条实施产业提升战略,提高产业层次,壮大产业集群。

(1)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形成民营经济和外资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产业层次,加强技术创新,逐步改变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并逐步引导企业向城镇工业功能区和

开发区集聚。

(3)继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城市、小城镇建立中小企业的孕育、成长的基地。

第 16 条实施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保持水网格局,保护滨江观潮旅游资源。

(1)积极改进工业生产模式,倡导“生产清洁化,环境无害化”的工业发展模式,减少以至消除工业污染;加强水环境的综合治理,

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业和绿色农产品,减少农业灌溉对水资源的影

响;协调好城市用地布局与农用地的关系,切实保护耕地。

(2)保护农村地区的现有水网体系,突出水乡特色,保证公共绿地、环境绿地、生产绿地,确保城市之间的开放空间不被侵蚀,保障

市域环境的“绿色容量”。

(3)加强对各类旅游资源、文化遗产、河道、堤岸和文物古迹的保护,特别要保护好滨江地带的生态环境。

第 17 条合理安排产业布局,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网络化发展空间。

(1)根据市域地理结构特征和产业布局基础,构建条带式布局的产业发展带,由北而南分别为:城市发展带,为城市和城镇的重点发

展地区以及二、三产业的主要发展地区;滨江生态保护和旅游发

展带,包括钱塘江沿岸的生态保护走廊和沿江农业区,是旅游产

业的重点发展地区。

(2)按照全市一盘棋、统筹城乡和分区而治的发展思路,规划有集中有分散的空间形态;构建城乡融合的社区服务网络、交通网络、

市政公用设施网络和生态网络。

第 18 条实施城乡统筹战略,推进城市化,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1)加快城市化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2)加强农村地区的各类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供水、供气、通信、供电的城乡一体化。

(3)调整农村地区的建设用地布局,重点改善第二产业的布局模式,引导工业向城镇工业功能区集中;改善农村居民点的布局,选择

发展基础好的村庄建设农村社区服务中心。

(4)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广覆盖、多层次、多渠道的“大社保”体系。

第二部分市域总体规划

第一章空间布局与城乡统筹

第一节空间布局

第 19 条市域土地利用目标:到2020年海宁市建设用地面积为193平方公里,占全市的25.91%;非建设用地面积为551.80平方公里,

占市域总面积的74.09%。 2020年以后建设备用地面积为53平

方公里。

第 20 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建设用地达到193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120平方公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10

平方米以内;农村建设用地约35平方公里,人均农村建设用地

控制在140平方米以内。此外,独立工矿用地为8平方公里,交

通用地为28平方公里,水利设施用地为2平方公里。

第 21 条中心城区城市规模

2010年海宁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4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

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按100平方米控制。

2020年海宁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5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

5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按100平方米控制。

第 22 条市域空间总体格局划分为三大功能区域,呈现三条水平带状空间分布。其一,北部城镇发展带,主要指东西大道以北的区域,是

城市、城镇发展的密集区域,以发展工业为主。其二,中部生态

缓冲带,指东西大道与杭浦高速公路之间的区域,以发展农业为

主。其三,南部滨江生态旅游带,指杭浦高速公路至钱塘江北岸

之间的区域,以发展休闲旅游和生态农业为主。

第 23 条积极促进城镇集中发展,集约利用土地,按照“资源共享,生态优先;城乡兼顾,择优集中”的原则,构筑“两核四区一带”网

络型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

第 24 条双核

在市域范围内培育一主一副两个发展极核。进一步扩大中心城区

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辐射能力,同时建设长安市

域副中心,形成覆盖全市域的服务体系。

第 25 条四区

实施非均衡的分区发展策略,将全市划分为4大片区。分别是:

东部中心城片区、西部临杭片区、中部城镇片区、东南部生态片

区。其中东部为城市集中发展区域、西部为城镇均衡发展区域、

中部为城镇分散发展区域、东南部为生态保护区域。

(1)东部中心城片区——集中发展

该区包括中心城区和丁桥镇,是城市集中发展地区。目标是建设

杭州湾地区生态环境优美、工业经济发达、文化品质高、城市景

观丰富的现代化城市。中心城区周边地区为农业开敞地带和建设

控制地区,工业向中心城区集中,郊区主要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

旅游业。

到2020年区内总人口约60万,其中城镇人口58万人。

(2)西部临杭片区——均衡发展

该片区由许村、长安和盐仓新区组团构成。该片区是海宁市接受

杭州市辐射的主要区域,可利用区位优势加快发展工业和房地产

业。形成以长安为中心的组合型城市片区,各组团相对均衡发展,

功能各有侧重。许村组团和盐仓新区以发展工业、居住为主,长

安组团以发展第三产业为主。同时要加强在交通、市政等基础设

施建设方面与杭州市进行协调和衔接。各城市组团之间预留永久

隔离带,交通依靠市域主干公路联系。片区总人口约34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为25.5万人。

(3)中部小城镇片区——分散发展

该片区是由周王庙、盐官、斜桥三镇组成的中部生态开敞区。各

城镇之间保留较宽的隔离带,并通过主干公路与中心城区相连。

该区主要为中小型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农村工业要向城镇集中。

郊区重点发展苗木花卉产业、桑蚕养殖业。在滨江地区要加强生

态保护,同时发展旅游观光产业。周王庙镇和斜桥镇以发展工业

为主,盐官镇除发展工业外,还要以盐官古城为中心进一步发展

旅游业。片区总人口约2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万人。

(4)东南部生态旅游片区——生态保护

该片区由袁花镇、黄湾镇和尖山新区组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

作,着力保护山体水资源,积极发展节能产业、环保产业、高新

技术产业、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在空间上,要控制尖山新

区的发展规模,为将来产业升级预留发展空间。协调好尖山新区、

袁花组团与高速公路的关系。片区总人口约18万人,其中城镇

人口12.5万人。

第 26 条一带

在杭浦高速公路和钱塘江岸之间设置生态保护带,执行相对严格

的生态保护措施和生态产业政策,区内不再安排新的工业项目。

主要发展观光旅游,依托老01省道、观潮大道和盐官古城、尖

山生态景区、碰头潮观潮点、盐仓回头潮观潮点建设沿江百里观

潮旅游长廊。盐官古城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基础设施

建设和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档次。古城不再发展新的工业,

镇内现状工业逐步迁出,在镇域内统一安排。区内人口以迁出为

主,逐步降低人口密度。

第 27 条到2020年,全市形成“一主、一副、两新、七组团”的功能布局结构。各城镇的职能、规模与布局要点如下:

(1)一主

中心城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以皮革制品、经

编、袜业服装、电子、机械为主导;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商业零售

批发、房地产、休闲旅游。城市建设用地由硖石组团与马桥组团

构成,近期主要向西、向南发展,远期向北向东发展。至规划期

末,城市人口规模为55万人,用地规模控制在55平方公里左右。(2)一副

长安组团:海宁市域副中心。主导工业为皮革、电器、机械五金、

环保设备、旅游商品制造;第三产业主要发展房地产、商业零售、

物流业。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近期向南发展,远期向西发展,

在东西大道以北地区发展,至规划期末,城市人口规模9万人,

用地规模为9平方公里左右。

(3)两新(区)

盐仓新区组团:以工业为主的滨江新区。主要发展精细化工、机

械、电气、新型建材产业,服务业以观潮休闲旅游业为主。城市

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以向南为主,与杭州下沙副城相连接。至规划

期末,人口规模10万人,用地规模15平方公里左右。

尖山新区组团:具有滨江特色的生态型新区。工业主要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第三产业以休闲旅游、居住为主。城市建设用地主要

控制在嘉绍高速公路以东区域,城市人口规模为8万人,用地规

模为9.5平方公里。

(4)七组团

许村组团:西部地区工贸型城镇组团。工业主要发展纺织、印染

包装业;第三产业主要发展居住、批发贸易、运输业。城市建设

用地发展方向以向南、向西为主,基础设施与用地布局要与临平

副城协调。至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6万人,用地规模为7平

方公里左右。

周王庙组团:中部地区的工业型城镇组团。主导产业为皮革制品、

五金机械等。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方向以向南为主。至规划期末,

城镇人口规模4万人,用地规模为4.5平方公里。

丁桥组团:东部地区居住型城镇组团。以发展居住和休闲旅游为

主。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向东发展。至规划期末,城镇人口3万人,

用地规模3.5平方公里。

斜桥组团:中部地区工业型城镇组团。以发展皮革、食品产业为

主。城市建设用地以向西发展为主,与老斜桥相向发展。至规划

期末,城镇人口规模4万人,用地规模为4.5平方公里。

盐官组团:中部地区工业型城镇组团。以发展电子、高新技术产

业为主。城市建设用地以向南发展为主,至规划期末,城镇人口

规模4万人,用地规模为4.5平方公里。

盐官古城组团: 旅游观光型城镇组团。以发展观潮旅游为主。要

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服务设

施,提升服务档次。重点调整城市建设用地布局,逐步迁出工业

企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至规划期末,人口规模为1.5万人,

用地规模约2平方公里。

袁花组团:海宁东南部地区的工贸型城镇组团。以发展纺织、机

械、太阳能设备为主。鼓励发展运输业和商品批发业。城市建设

用地以向东和向南发展为主,至规划期末,城镇人口规模4.5万

人,用地规模为5平方公里。

第二节农村社区规划

第 28 条农村人口与用地规模

海宁农村社区由集镇社区、中心村社区、基层村社区三级构成。

近期2010年农村社区居住人口35万人,农村人均建设用地指标

取145平方米/人,需要农村建设用地约51平方公里;远期2020

年,农村人口减少到25万人,人均建设用地指标取140平方米/

人,需要农村建设用地约35平方公里。

第 29 条海宁农村社区由集镇社区、中心村社区、基层村社区三级构成。

(1)规划保留8个农村集镇。发挥集镇的设施配套优势,突出集镇在集市贸易、文化、卫生、初等教育方面的服务功能,淡化产业聚

集功能,主要吸引从事工贸产业的农村人口在此居住,形成人口

规模达到5000人以上的农村社区。

(2)规划22个行政村为中心村社区。主要向农村居民提供完善的文化娱乐、卫生保健、幼儿教育等方面服务,服务半径为1.5公里

左右。中心村社区也是农村居民点集中建设的示范区,人口规模

一般达到2000人以上,要具备较完善的基础设施。

(3)一般农村社区,以自然村为基础,相对集中布局。根据海宁农村住宅的现状情况,西部地区农村建房比较新,并且已经形成比较

分散的格局,在规划期内集中比较困难,不宜过分强调集中。中

东部地区,农村新建房屋比例较小,但已面临更新换代,可以抓

住住宅更新的时机,通过迁村并点实现集中布局,中东部一般农

村社区平均规模达到60户以上。需要建设完善的垃圾收集、上

下水设施。

第 30 条根据现状农村与未来规划城镇建设用地界限的关系,将农村划分为城中村、城边村、城外村。

(1)城中村:是位于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划定城中村47个。城中村是需要撤消的村庄,应在规划指定范围内按照城市小

区标准重新建设。调整“城中村”的社会结构,理顺集体资产的经

营分配关系,有效疏解“城中村”内的人口,增加原有村民的就业

机会。

(2)城边村:是为位于规划城镇发展备用地范围内农村居民点,划定城边村52个。城边村将来可能逐渐纳入城镇用地范围,须对该

区域内的农村住宅建设实施控制,不宜进行迁村并点,对需要更

新住宅的居民给予优惠政策,安排进入城镇居住。城边村工业需

逐步向临近城镇工业区集中。

(3)城外村:是城市建设用地与发展备用地范围以外的村庄,是将永久保留的村庄,划定城外村83个。规划原则上根据发展条件的

差异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总体目标是引导村庄布局从分散走向

集中,重点在于改善农村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畅通

的交通网络和方便的公交服务。该区为低密度建设区,主要满足

农村生活居住的需要,不再新增农村工业,逐步清理家庭工业,

优化居住环境。通过迁村并点,引导农村居民向集镇和中心村集

中,逐步扩大基层村居民点规模,退出住宅用地要保证退宅还田,

集约利用土地。

第三节空间管制与区域协调规划

第 31 条海宁市域空间按照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四大类进行管理和控制。

第 32 条优化开发区

为确保中部的生态廊道,使海宁市形成疏密有秩的空间结构。将

中部和东南部的城镇片区作为优化开发区,包括斜桥镇、丁桥镇、

盐官镇和周王庙镇。该区要控制人口规模和建设规模,优化用地

布局,限制发展污染产业。

第 33 条重点开发区

利用海宁市东部与西部经济基础好,交通区位佳的优势,划定中

心城区,西部临杭板块的许村镇、长安镇和盐仓新区,以及东南

部的尖山新区为重点开发区。该区域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

投资环境,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与人口转移,成为支撑全市的经济

发展和人口聚集空间。

第 34 条限制开发区

包括尖山风景区、滨江生态保护带、农业生产区、二级水源保护

区。区内可以进行少量与功能相关的建设,但须严格监督与管理,

控制建设规模与建设强度。

(1)尖山风景区:指由大尖山、小尖山、凤凰山、望夫山、高阳山以及东西湖组成的以山水景观为特色的风景区。区内禁止建设与旅

游服务设施无关的项目。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严格控制污

染物排放,保护山体和植被。

(2)滨江生态保护带:钱塘江沿江向内陆纵深1—2公里范围内为滨江生态保护带,以发展农业为主,严禁安排工业,现有工业要逐

步迁出。农村居民点需集中建设,鼓励该区农村人口从事旅游产

业,引导人口向城镇转移。区内允许安排少量旅游服务设施、交

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加强滨江林带建设,美化滨江景观。

(3)农业生产区:指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其它农用地,包括一般农田和园地,保有量须保持在200平方公里以上。在区内经过批准

可建设少量与农业生产、旅游服务、交通运输、市政基础设施相

关的项目。

(4)二级水源保护区:指长山河水源和盐官下河水源二级保护区。长山河水源二级保护区:水域上游在一级保护区基础上,从双山大

桥上溯1530米至南北大道,支流从双山大桥上溯1530米;水域

下游在一级保护区基础上,从铁路113号桥下延至长山河与长水

塘交界处;陆域范围为沿主河道两岸纵深各200米范围内(含一

级保护区)。盐官下河水源二级保护区:水域上游在一级保护区

基础上,从长安镇与桐乡市交界处上溯2185米至杭申公路桥,支

流从长安镇与桐乡市交界处上溯2185米;水域下游在一级保护

区基础上,从新泽大桥下延400米至庄婆堰桥;陆域范围为沿主

河道两岸各纵深200米范围(含一级保护区)。严格按照《海宁市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规定,加强饮用

水源的监督管理和保护。

第 35 条禁止开发区

包括山体、历史文化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基础设施廊道、

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主干水系及廊道。区内禁止进行任何建设。

具体管制策略为:

(1)山体:需要严格保护的山体包括中心城区内的东山、西山、大横山、小横山以及市域东南部的大尖山、小尖山、凤凰山、望夫山、

高阳山、菩提寺山和审坟山。加强山林绿化,禁止开山采石和利

用山地进行开发建设,对已破坏的山体进行恢复与整治。

(2)历史文化保护区:包括盐官古城和路仲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保护区需要编制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保护古城(镇)历史

风貌、保护文物和名胜古迹,划定保护区范围,严格控制各类建

设用地,保护区周围的建设项目要确保不会对文物古迹造成环境

污染和景观破坏。

(3)基本农田保护区:市域基本农田面积应不少于290.8平方公里,

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严禁发展与农业无关的建设项目,禁止污染

物排放和弃耕,保护农田水利工程,依法实施管理,确保基本农

田数量不减。

(4)基础设施廊道:包括区域性交通、供电、燃气、引水、排水工程等设施用地及必要的防护空间。防护空间宽度应符合相关规范的

要求,严禁安排与基础设施无关的建设项目。其中,沿铁路、高

速公路两侧设置不少于50米宽的防护绿带,沿国道、省道两侧

设置不少于30米宽防护绿带,沿城际轻轨线、市域主干公路两

侧设置不少于20米宽绿化带。

(5)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指长山河与盐官下河2个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范围,在该范围内禁止进行任何建设行为,禁止在保护区水

域沿岸设置排污口。长山河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域上游为取水口

上溯1150米至双山大桥,支流从取水口上溯1150米范围内;水

域下游为取水口下延200米至铁路113号桥;陆域范围为沿两岸

纵深各100米范围内。盐官下河水源一级保护区:水域上游为取

水口上溯1000米至长安镇与桐乡市交界处,支流从取水口上溯

1000米,水域下游至取水口下延600米至新泽大桥;陆域范围为

水域一级保护区两岸纵深各100米范围内。

(6)主干水系及廊道:规划河网水面覆盖率达到5%,如果建设需要填埋部分水面,必须在其他位置补充等量水面。主干流水系两侧20

—50米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控制,城镇段水系两侧至少保留20

米绿化带,城镇以外水系两侧至少保留50米绿化带,绿化带内

可安排少量公共设施、卫生设施和交通设施。

第 36 条海宁与杭州市的协调

(1)空间布局

加强许村组团与杭州临平副城在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基础设施建

设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协调,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向西发展,既要与

临平城区建立紧密的交通联系,又要与之间保持一定的绿化隔

离,预留京杭运河二通道位置,形成相对独立的城市组团;盐仓

新城片区主要向南发展,逐步与下沙副城分连为一体,用地功能

主要安排为大学园区配套的居住用地和部分科研与产业用地。

(2)基础设施建设

铁路及轻轨:保留现状沪杭铁路通道,沿沪杭高速公路北侧道预

留沪杭磁悬浮通道。铁路通道红线宽度为100米,沪杭磁悬浮通

道红线宽度为40—50米。铁路及城际轨道线路规划主要与临平

总体规划进行衔接。

高等级公路:现状高等级公路主要有沪杭高速公路、杭州绕城高

速公路、320国道、101省道。需要与临平城区衔接的规划道路

有杭浦高速公路和硖许快速路。

市政公用设施:现状与杭州衔接的市政公用设施有2条220千伏

高压走廊和3条500千伏高压走廊。规划需要与杭州市衔接的为

“西气东输”天然气长输干线,规划沿沪杭高速公路北侧敷设。

(3)生态环境

按照杭州市总体规划,临平与下沙城区之间预留了绿化隔离带,

以形成组团城市格局, 101省道至老01省道之间需要控制建设

规模,形成临平与下沙组团之间的隔离带。此外,下沙与海宁需

要共同保护滨江生态环境。

第 37 条海宁与嘉兴市的协调

(1)空间布局

海宁市中心城区不宜跨湖盐公路发展,在两市交界处预留开敞空

间作为缓冲地,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2)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需要协调的基础设施包括杭平申航道和沪杭磁悬浮线路,规

划杭平申航道位于两市交界处,航道等级为四级。沪杭磁悬浮线

路控制宽度为40—50米。与嘉兴市衔接的“西气东输”天然气

长输干线,规划沿沪杭高速公路北侧敷设;建设连接海宁至嘉兴

的给水干管。

(3)生态环境

与嘉兴市主要在水环境保护上进行协调。

第 38 条海宁与桐乡市的协调

(1)空间布局

海宁市各城镇不宜靠近北部市域边界发展,与桐乡交界处需留出

缓冲地带。

(2)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与桐乡市协调的基础设施有:

①规划新建500千伏海宁变电站及500千伏高压走廊;

②水环境保护上进行协调,包括海宁市供水水源长山河及盐官下

河的水源保护区的协调,以及区域性引水工程的协调;

③桐乡市污水处理排江工程的协调;

④“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工程的协调。

⑤规划京杭运河二通道、萧山至海宁、苏州高速公路、沪杭高速

铁路需要与桐乡市协调,此外连接两市的骑荆公路、盐乌公路(观

朝大道)、桐九公路、硖崇公路、丁屠公路道路的新建、改建也

要与桐乡市协调。

(3)生态环境

海宁市中部为低密度建设区,是与杭嘉湖平原腹地沟通的生态廊

道,希望桐乡市在规划中考虑这个因素,对廊道进行控制,以保

证廊道向太湖方向延伸。其次对辛江港、长山河等共有水体环境

治理工作也要协调。

第 39 条海宁与海盐县的协调

重点在生态保护方面进行协调。

(1)空间布局

海宁市东北部为中心城区,东南部为袁花镇和尖山新区,中心城

区与袁花镇不跨嘉绍高速公路发展,高速公路以东基本为非建设

区。

(2)基础设施建设

现状基础设施有101省道(东西大道)、老01省道、嘉于硖航道、

六平申航道、1条500千伏高压走廊、2条220千伏高压走廊及

区域性引水工程。规划杭浦高速公路、嘉绍高速公路、沿海高速

铁路、跨海轻轨、杭平申航道以及区域性引水工程的协调。

(3)生态环境

根据环杭州湾战略规划,将海盐与海宁交界处的秦山核电——黄

湾一带划为湿地保护区,尖山新区规划要与海盐南北湖风景区进

行协调,加强对滨海地区生态进行保护,共同开发旅游资源。

第 40 条与钱塘江南岸的协调

(1)潮资源保护

建立沿江重大工程项目的相互通报协调机制,共同保护钱塘潮资

源。

(2)高速公路过江通道

协调嘉绍高速公路、萧山至海宁通道位置。

(3)基础设施廊道

规划接入萧山的2条500千伏高压线走廊,以及海宁钱塘江3

处污水处理厂排水口:丁桥排水口(包括规划的桐乡30万吨/日

排水量)、盐仓排水口和尖山新区排水口。

第四节产业协调发展规划

第 41 条第一产业:全市的农业区划分为中心城郊型农业功能区、西部都市型农业功能区、中部外向型农业功能区、东部生态型农业功能

区等四个农业综合开发功能区。

(1)中心城郊型农业功能区:包括市区和丁桥镇。主要发展城郊型农业,建设好城市副食品生产基地;完善专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使

之成为全市的农产品批发中心。

(2)西部都市型农业功能区:包括长安和许村镇。大力发展为杭州市服务的都市型农业,重点发展花卉、蔬菜、特色水果、家禽等产

业。建成长安花卉科技示范园区和许村花卉科技创业园区。

(3)中部外向型农业功能区:包括斜桥,周王庙和盐官镇。以树苗、蚕桑、加工型蔬菜等外向型农业为主要发展方向,以盐官和周王

庙为核心,建设绿化苗木和桑苗生产基地,巩固和发展无公害蔬

菜生产基地,加强斜桥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结合盐官观潮旅游

项目的开发,配套开发蚕桑文化与生态农业结合的旅游项目。

(4)东部生态型农业功能区:包括袁花、黄湾和尖山围垦区。重点建设市域的水果生产基地,袁花重点发展南方梨和葡萄保护栽培生

产基地,黄湾重点发展杨梅、桃、枇杷等水果种植业;稳定蚕桑

生产面积。

第 42 条第二产业:继续巩固、壮大以皮革、经编、家纺为特色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并连同电子、机械、五金、袜业(服装)、包装

印刷业构筑八大主导产业;积极开拓旅游商品生产、家具制造、

汽车零配件制造、太阳能产品制造等新兴产业。加强城镇工业功

能区的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向城镇工业功能区集聚。

(1)继续壮大皮革、经编、家纺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培育袜业(服装)、软磁、太阳能设备、照明电器设备等产业集群。

皮革产业集群:以海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包括周王庙、斜

桥等专业区块。

经编产业集群:以马桥经编科技园区为主体。

家纺产业集群:主要由许村、长安两镇工业区构成。

袜业(服装)产业集群:包括海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丁桥工业区。

软磁产业集群:以盐官软磁电子工业区为主体。

太阳能设备、照明电器设备产业集群:以袁花工业区为主体。

(2)积极培育以机械设备、机电设备、新材料和环保节能设备为主的新产业。

机械设备、机电设备、交通运输设备、非金属制造等产业主要集

中在盐仓新区和长安组团。

新材料和环保节能设备制造等高科技产业主要向海宁经济技术

开发区和尖山新区集中。

第 43 条第三产业: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步伐,提高城市总体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城市功能。建立和完善社会生产服务体系;扩建和改造辐

射面广的商品市场体系;提升和扩大传统商贸服务业;大力发展

环境;为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娱乐、休闲旅游提供多层次、多品

位的供给资源。

(1)提升市区商贸服务品位和档次,扩大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形成繁华购物、餐饮、休闲娱乐中心区,现代化时尚精品购物区,高

档文化休闲区和大众型生活消费区为一体的布局合理、品类齐

全、特色鲜明、各种业态互补的商贸服务核心区及商圈。

积极发展城乡一体化的连锁超市网络,提升长安镇商贸服务档

次,在各建制镇建设商贸核心区及商圈。

(2)商品交易市场规模化,强化市场辐射功能。重点扩建或改造中国皮革城、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家纺装饰市场群、经编辅料市

场、汽车市场、家具市场和建材装饰市场,进一步发挥商品交易

对市场经济的支撑作用。

(3)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业为重点的“三产”新兴行业。利用现有批发仓储、运储和运输业、专业市场设施,建立代表物流配送业发

展方向的现代第三方物流,将仓储业、交通和运输业、批零贸易

业等进行高度整合,融为一体功能。建立和发展信息咨询业、传

媒广告业、居民生活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建设观潮

重磅!《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

重磅!《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 千呼万唤始出来! 昨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正式公布,未来近20年,羊城如何发展,有了清晰脉络。 整个草案亮点颇多,赶紧来看看。 城市使命:“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 长极、独具特色,文化鲜明的国际一流城市;城市目标:至2020年:高质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兼具实力、活力、魅力的美丽宜居花城; 至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成为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宜居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城市水平的活力全球城市;至2050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 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富裕文明、安定和谐、令人向往的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人口规模:2035年,常住人 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同时按照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区域协同:加强与香港、澳门全面深度合作;推进广佛同城、广清一体化、优化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发展布局、强化与深圳、东莞的科技合作等。 城市结构:以山水城田海为基地、以珠江水系为发展脉络、

以生态廊道下相隔离、以交通骨架为支撑、聚焦航空、航运和科技创新三大国际战略枢纽、强化多点支撑、构建枢纽型网络空间结构。城乡空间网络体系: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 主城区: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九龙镇以南地区及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是承担科技创新、文化交往和综合服务职能的核心区域。 副中心:南沙区全域。是广州副中心与功能完整的滨海新城,也是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门户。 外围城区:花都城区、空港经济区、知识城、番禺南部城区、从化城区和增城城区,是承接主城区人口、功能疏解的主要区域和外围综合性服务地区。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 第一层级:城市级主公共服务中心,共2处。 第二层级:城市级次公共服务中心,共12处,分别是白云新城、白鹅潭、天河北部、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广州南站、市桥、蕉门河、新华、空港、知识城、荔城、街口。 第三层级:地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共23处。 第四层级:组团级公共服务中心,约80处。大美珠江 滨江绿化带面积增加40%,控制沿江建筑高度与开敞空间。实现主城区珠江两岸60公里滨江漫步道、骑行道、无障碍通道三类通道全线贯通。

信息管理专业认识

信息需求产生与满足过程的分析 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已经走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历程,其研究范畴逐步扩大,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及信息资源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日益成为科技、经济、教育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信息管理专业是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的专业,是综合运用信息科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及工程方法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信息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为了满足社会信息化和发展的要求,加强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信息只有通过人类的使用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因此怎样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成为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的关键,同样,加强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也成为了提高人才素质的关键。为了了解更多关于信息管理人才培养方面的知识,我产生了对信息的一些需求,比如: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我国信息管理发展的状况和同学对信息管理专业的看法和期望等。 为了解决这些困扰我的问题,我通过查阅资料和上网查询对信息管理专业的现状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发现信息管理专业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基础建设力量较为薄弱;二、过度强调理论知识;三、研究工作人员的机构和地区的分布极度不平衡;四、课程设置体系不够规范。由于经济、管理是两大类学科,涉及面广,专业知识十分丰富,各专业之间的课程差异大,如何平衡各专业课程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中的比重,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五、研究目标以及方向不够明确,学生对该专业的性质、理论体系认识不够清晰;六、绝大部分是对本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研究,对国外研究很少。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对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更加关注。我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信管专业的学生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目标的方向性,专业设置的合理性,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三个关键问题,应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以培养行业技术型管理人才为主。 为了使我对培养计划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上网阅读一些著名教授的文献,我发现这些专业文献里对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对很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信管专业的培养从实践教学中的活动形式出发,可以建立与时俱进的科研组,提高师资水平;二、完备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三、丰富课堂教学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成果公示内容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25日 前言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江淮分水岭南侧,巢湖西北岸,淝河之水穿流而过。合肥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素有“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之称,以“三国故地,包拯家乡”著称于世。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会,建国后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由一个五万人的小城,迅速成长为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通过超常规、跳跃式的发展,到2005年底,合肥中心城区人口已达224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25平方公里。《合肥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到2005年底均已实现或突破。经建设部同意,合肥市人民政府组织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在新的时期,合肥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国家“中部崛起”及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实施,对合肥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市委、市政府面向未来的“141”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紧扣“大环境、大建设、大发展”的主题,充分发挥省会城市和全国科教基地的优势,促进合肥奋力率先崛起,《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把合肥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为了更好地谋划合肥的长远发展,体现“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规划编制方式,现将《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草案)予以公示,请广大市民献计献策。 总体规划主要内容简介: 一、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人口与用地规模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 报告

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实验(实习)报告 实验(实习)名称 MIS基础实验日期 2014.3.21 得分指导教师系经济管理专业物流管理年级一班次 1 姓名徐建华学号 20121347048 实验一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 一、实验目的 (1)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 (2)初步认识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3)了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功能。 (4)认识管理信息系统给组织和个人带来的影响。 二、实验环境 1、实验设备 服务器、交换机和PC机组成NT网络。 2、软件环境 (1) 服务器采用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 (2) 学生客户端采用Windows XP系统、IE6.0以上浏览器。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案例一: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是一门容医学、信息、管理、计算机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边缘科学,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HIS是现代化医院运营的必要技术支撑和基础设施,实现HIS的目的就是为了以更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手段来加强医院的管理,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改进医疗质量,从而树立现代医院的新形象,这也是未来医院发展的必然方向。系统设计概述:

该系统的实施将在整个医院建设企业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并在其基础上构建企业级的应用系统,实现整个医院的人、财、物等各种信息的顺畅流通和高度共享,为全院的管理水平现代化和领导决策的准确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该系统具有成熟、稳定、可靠、适用期长、扩充性好等特点,可以根据各医院各自的特点度身制作。该系统已成功地运行在普兰店市第一人民医院、庄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大连市中山医院、盖州市中心医院、蓬莱市人民医院、丹东市中医院、抚顺市中医院、铁岭中医院、铁岭县医院、黑龙江省呼兰县中医院、大连大学附属医院、瓦房店第一人民医院等一系列三甲、三乙、二甲等医院,为各医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时也受到客户的广泛好评。 应用软件功能 (1)、医院各职能部门微机配备表 (2)、医院管理子系统功能视图 操作步骤及运行环境 医院管理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因此,在设计方案中,大连汇源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考虑到管理面广、部门多、信息交换要求及时等特点,同时兼顾医院的实际情况,网络采用国际标准的星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其具有扩充灵活、维护方便、运行稳定、互连性好、性能价格比合理等特点,是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的最优、也最经济的方案。 1. 综合布线 缆线是计算机网络的生命线,是传送信息的动脉,线路如因质量问题而造成损坏,将会使网络全部瘫痪,而停止工作。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采用楼宇自动化的综合布线方案,严格按照综合布线的技术要求,以此提高线路的质量和稳定性。 2. 网络设备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XXXX-2020)

宝鸡市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成果(2010-2020) 1、规划期限和规划区范围 规划期限为2010年-2020年,其中:近期:2010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0年。 规划区:宝鸡规划区范围为宝鸡市辖区,面积为3574平方公里。 2、城市发展总目标 规划期内,将宝鸡建设成为先进制造业主导,商贸、物流、旅游业发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优良、文化特色突出的创新型现代化特大城市。 3、市域城镇化水平 近期(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410万人,宝鸡市域城镇化水平为56%,城镇人口为230万人。 远期(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425万人,宝鸡市域城镇化水平为62%,城

镇人口为265万人。 4、城市性质 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文化名城和生态宜居城市。

5、中心城区人口和用地规模 近期(2015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15万人,年均增长3.5%,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2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05平方米; 远期(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130万人,年均增长3.0%,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43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10平方米。 6、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为“一带一轴五组团”。 一带:为渭河沿线的东西向城市发展带,串联市级商业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商务中心和物流会展中心等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一轴:为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南北向拓展轴,串联市级商务中心、行政中心、教育科研中心和体育中心等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方向。五组团:为福谭组团、金渭组团、代马组团、陈仓组团和蟠龙组团。 7、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体系 规划形成“双十双环一节点”的城市交通骨架,即:陇海线与宝中—宝成线形成了铁路十字骨架,铁路内环衔接;连霍线与宝平—宝汉线形成了公路十字骨架,公路外环过境;凤翔田家庄支线机场空运集散点。 考虑宝鸡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形态,以及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预期,规划1条轨道交通线路。线路走向基本沿东西向发展主轴布设,同时串联渭河两岸。快速公交系统(BRT)由5条走廊构成,总长78.3公里。

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成果)

嘉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成果) 一、编制目的 为适应嘉兴市在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促进区域一体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浙江省城市化发展纲要》、《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及嘉兴市的实际情况而制定本规划。 二、规划期限 本次总体规划期限:近期:2003年——2005年;中期:2006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 三、规划范围 本次总体规划分三个层次:嘉兴市域——指嘉兴市所辖五县(市)两区的行政区域,总面积3915平方公里,编制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强调未来滨海新城的发展;嘉兴市区——指秀城、秀洲两区所辖区域,总面积968平方公里,作为本次总体规划的规划区范围,编制空间发展规划,重点研究城乡一体化战略;中心城区——主要指北郊河、南郊河、东外环河以内的区域,其中西侧以乍嘉苏高速公路为界,确定为本次总体规划的用地范围。 四、城市性质 嘉兴城市性质为长江三角洲的经济重镇,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江南水乡的文化名城。

五、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市域总人口及城市化水平 ?市域总人口:2005年为370-390万人,2010年为380-420万,2020年为410-510万。 ?城市化水平:2005年为45-46%,城镇人口为170-180万人;2010年为55-60%,城镇人口为210-250万人;2020年为65-70%,城镇人口为270-350万人。 2、城镇体系总体框架 通过市域交通网络组织引导各级城镇向网络化演变,城镇群体空间形态体现为中心集聚与轴线扩张并存发展,市域城镇将发展形成“一心五轴”网络状的空间结构。 市域重点发展“一心、五次、十点”网络型城镇群,通过绿色空间隔断,实现开放式组团布局,优化个体及群体空间形态。 3、城镇职能分工 ?一心:市域的中心城市,由中心城区及滨海新城组成。 ?五次:市域的次中心,城市功能辐射的中继站。包括海宁城区、桐乡城区、平湖城区、嘉善城区和海盐城区。 ?十点:市域各片区中心,提供基本的居住与服务功能,适当吸纳部分工业,包括王江泾、王店、新丰、西塘、新仓、长安、盐官、崇福、乌镇和濮院。 六、市区空间发展规划 1、市区人口规模 ?市区总人口:近期2005年100万人,中期2010年120万人,远期2020年150万人。 ?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近期2005年45万人,中期2010年60万人,远期2020年80万人。 2、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一片,两翼三楔”的市区空间格局。 ?一心:指中心城区,主要指北郊河和南郊河以内区域,是城市的核心发展区。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

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服务首都外事工作科学发展,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外事工作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特制定本纲要。 序言 首都外事人才是指在北京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领域,从事涉外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中方复合型人才。外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积极推动力量。 长期以来,首都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在推动首都外事工作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首都日益增长的国际交往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随着北京市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活动日益增多,国际资源加速聚集,对首都外事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以下简称“五个之都”)的战略任务需要,首都外事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外事人才整体布局不够合理,数量、质量有待提高,优秀拔尖人才相对匮乏,专业结构有待改善;外事人才培养、选拔渠道不够畅通,人才发展和保障机制需要健全;外事人才工作政策措施不够系统完善;外事人才的成长环境有待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开拓创新,着力打造一支相当规模的立场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复合型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开创首都外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和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外事人才工作为国家外交大局服务、为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XXXX-2020)

目录 引言 (2) (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2) (二)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背景 (3) (三)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过程 (6) (四)战略规划编制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12) 1 回顾与挑战 (14) 1.12000年战略规划要点 (14) 1.2 2000年战略规划实施效果 (16) 1.3机遇与挑战 (24) 结语 (40) 2 目标与定位 (41) 2.1城市发展目标 (41) 2.2城市定位与职能 (41) 2.3城市规划目标 (43) 3 发展战略 (45) 3.1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 (45) 3.2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 (63) 3.3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 (68) 3.4从安居到宜居—构筑宜居城乡 (75) 3.5从二元到一体—实现城乡统筹 (90) 4 空间与特色 (98) 4.1城镇体系 (102) 4.2 空间结构 (106) 5 实施策略 (147) 5.1生态优先串珠发展 (151) 5.2优化主城构建新区 (156) 5.3文化复萌强化特色 (161) 5.4 制度保障持续发展 (162)

引言 广州市2000年的战略规划是结合城市发展特点,改进城市快速发展和市场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方法的成功尝试,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编制方法、实施检讨等方面开创性的、卓有实效的探索,为战略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2007年开始,伴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落实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应对空间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广州市及时开展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工作。 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新一轮的战略规划经过规划咨询,多方案比选完成初步方案,落实解放思想调研成果完成中期报告,贯彻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完成了最终成果。本轮战略规划不仅因应形势的变化提高了城市定位、明确了城市目标、深化细化了总体战略、科学制定了空间规划、制定了近期行动计划,还对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创新战略规划研究和编制方法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2000年6月至9月,广州开国内大城市之先河,邀请国内五家规划设计单位(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展了战略规划咨询工作。2000年12月在咨询方案基础上,广州市城市规划局进行了战略规划的整合与深化,完成了《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以下简称“2000年战略规划”),2001年4月获得广州市政府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0年战略规划提出了将广州建设成为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生活居住的国

实验一 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

实验一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 1.实验学时:4学时 2.实验目的 ①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 ②认识管理信息系统给组织和个人带来的影响。 3.实验内容 (a)上网查询管理信息系统相关著作和教材,了解其主要内容,列出三本教材的作者、出版社和目录,并写出自己认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内容应该包括那些主要内容。 (b) 通过网络搜索和社会调查等手段,寻找信息系统。例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使用的教务管理系统,学生使用的成绩查询系统、学生选课系统,图书馆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宾馆使用的客房管理系统等。详细了解这些信息系统实现了哪里功能。具体描述实现每个功能的操作步骤。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了解这些信息系统给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什么影响,分析这些系统是否还有不完善之处,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4.管理信息系统举例 ①高等信息系统举例 高等院校教务管理系统涉及教务管理各环节,是一个面向学校各部门以及各层次用户的多模块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以促进学校教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减员增效,为保障学分制的顺利实行提供有力的支持,是高等院校教务管理工作平台。 (a) 系统功能。 a) 综合教务管理:包含基本信息管理、注册管理、收费、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成绩管理、毕业管理等子系统。 b) 排课安排:根据教学计划和本学校的教室资源,制定每学期的课程、教室、时间的计划。 c) 选课管理:支持学生的选课功能,根据学生的培养计划来预制选课时学生的选课信息及课程的选课情况。每学期,根据教学计划和排课系统,由学生在网上制定个人的学期计划。选课分为三个阶段——预选、正选、退课选,以最大程度地解决教学资源有限的问题。 d) 教材管理:包括教材信息、教材征订、库房管理、统计报表等几个功能模块。系统采用C/S和B/S结合的架构。 e) 教学质量评价:以网上填写评价问卷的方式完成学生评教、专家评教和教师互评,可以动态形成评价系和问卷。 f) 师资管理:师资管理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编码维护、师资查询、教师统计等。 ②图书管理系统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 (试行)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十六、四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办法。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应当依据本办法。 第二条城市人民政府是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工作的组织机关。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评估工作机制和工作程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定期评估工作。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第三条城市人民政府可以委托规划编制单位或者组织专家组承担具体评估工作。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决定对其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前款规定的评估的具体组织方式,由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决定。 第五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相关部门,为评估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持。各相关部门应当结合本行业实施城市总体规划的情况,提出评估意见。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原则上应当每2年进行一次。 各地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确定开展评估工作的具体时间,并上报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机关。 第七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了解公众对规划实施的意见和建议。 第八条进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要将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与现状情况进行对照,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客观评估规划实施的效果。 第九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及时将规划评估成果上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审批机关备案。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的评估成果,由省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第十条规划评估成果由评估报告和附件组成。评估报告主要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下一步实施的建议等。附件主要是征求和采纳公众意见的情况。 第十一条规划评估成果报备案后,应当向社会公告。 第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是否与规划一致; (二)规划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 (三)各项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 (四)规划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等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 (五)土地、交通、产业、环保、人口、财政、投资等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研究报告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前期研究报告 ——前言 1984年国务院批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到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原城市总体规划安排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大部分已经实施完成,有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根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经过认真研究,从1989年开始修编《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在上报国务院审批过程中恰逢2000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国务院办公厅要求“总体规划暂缓批复,规划调整期间,广州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参照原上报国务院的城市总体规划”。 2000年,广州市开始编制《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确立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方针,并相继编制了番禺、花都两个新区发展规划,完成了《近期建设规划》,形成了城市规划实施跟踪评价制度,及时地对规划进行政策调校,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增强了广州城市发展的科学性,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对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十五”期间,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区域中心功能进一步加强,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依据国务院和建设部的指示,在综合2000年之后广州的发展实际以及《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形成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并获得国务院批复(国函(2005)105号文)。 2010年,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将通过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拓展并优化空间布局,初步形成由中心主城区、南沙副城区、花都副城区、萝岗副城区、荔城组团、街口组团组成的“一主三副两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同时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功能分区,强化城市六大功能建设目标:经济中心、国际都会、创业之都、文化名城、生态城市、和谐社会。 为了更好地发挥总体规划指导城市中远期发展的根本作用,响应中央宏观政策,落实新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2]13号)等国家相关规划政策,深化和落实全国城镇体系规划(2005-2020)[征求意见稿]、《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等上层次规划,以及为了实现2020年把广州建设成为带动全省、辐射华南、影响东南亚的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2010-2020年的空间发展将实现从以“南拓、东进”为主的拓展战略向强调“优化与提升”的品质战略转移。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答案要点

实验

3、分组讨论并确定小组管理信息系统的题目,并给出题目的具体功能和要求。心得体 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你在上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难题?你是怎么克服的?你的收获有哪些?你有什么没有解决的问题等) 实验

书E 选脚 ■1. 订盼蔚豆 建立学生表 则剩余不够的部分还须向其他书商订购,同时 在订购信息中添加该教材在另一个书商中订购的信息。 1、请画出上述内容的 E-R 图。 2、把E-R 图转换成合理的关系模式: 学 生(学号,姓名,性别,院系,年龄) 教 材(书号,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 书商(商号,电话,联系人,商名) 山膿E 軀 nanie = ^Buy_Booksdb , j filename - J E: \Buy_Bcoksdb* mdf', size = 5j maxsize - 20, f llegrovrth = 1 ) log on ( rtajne-' Buy^Bookslog 1、 f ilenajue~, E:\Buy_Bcakslog. ldf'. size=2_, maxsize! 8, fllegrawth-1 ] Go 口. ■号, 3、在SQL Serve r (或Access )中建立数据库和表(截图) 建立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Buy Books on primary 主键为学号 主编) 主键为书号 主键为商号 ' —i r - ! 見意「腿 性别 商号 1 ---------- 戟条人

CREATE TABLE St udent ( Sno char 9- primary key. Sname char (20 i unique, Ssex char (2), Sage smallint. Sdept char (2Q 1 ) f -f 建立教材表 CREATE TABLE Books ( Eno char 9) primary key Btitle char (40), Bauthor char ^20), Bpress char 40 Bdate datetime ): 建立书商表 -CREATE TABLE SSellcr BSno char 9[ priinaty key, BSnane char 201 . Tel char 30;. Person char (201 feedback char '40 1 鼻 /*书号* /車书名*/ 八作者于/ /廉也版社康/ " 由版日期柑

海宁市长安镇发展状况分析报告

海宁市长安镇 一、长安镇概况 (1)简介 海宁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北部,东距上海100公里,西接杭州,南濒钱塘江。全市陆地面积近700平方公里。现辖8个镇,4个街道,总人口64万。 长安镇位于海宁市西部。钱塘江北岸、海宁市西部,北邻桐乡市,西南接壤杭州市余杭区。长安是全国重点镇、省级中心镇和海宁“副中心”。境内设有省级农业对外综合开发区。全镇总面积91.9平方公里,辖20个行政村,8个社区,镇辖区总人口12.5万人,户籍人口8万人,外来人口4.5万人。2008年实现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0.3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840.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53元。先后获得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文明镇、省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镇、省教育强镇、省体育强镇、省东海文化明珠镇、省级生态镇、浙江省卫生镇、嘉兴市双拥模范镇、省综治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2)主要产业 长安花卉,全镇共种植花卉4500余亩,是浙江省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鲜花连续四年被评为浙江省农博会金奖。 工业形成成品沙发、皮件制革、五金制锁(汽摩配)、印刷包装、丝绸纺织五大行业结构。 (3)城市配套发展 长安城镇建设日新月异,15平方公里的城镇框架已经形成,建成区面积已达5.6平方公里。配套功能日趋完善,各大金融机构均设有分行或分理处;商贸、餐饮、宾馆、娱乐业初具规模;高等学府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已入户我镇,教育、文化、卫生、通信等事业辐射带动全市西部地区。 二、长安镇-----连杭经济区东部的结点 在海宁市的西部,靠近杭州下沙、余杭的地方,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区域——“连杭经济区”。它包括了海宁市的两个镇和两个区(长安镇、许村镇、农发区、临杭新区),总面积180平方公里,人口占海宁市1/3、面积占1/4,海宁西部这片与杭州地界交错相融的地块,将是海宁连接杭州都市圈的崭新开始。 政府的对于这块区域的定位也非常的明确:立足海宁,面向杭州,成为海宁与杭州都市圈实现连接的重要通道,在不久的未来成为杭州城市的副中心。 长安镇位于连杭经济区的东部,也将受益于连杭经济区的各种优势,包括区域发展的优势、未来交通规划的优势和政府政策支持等等。随着杭州城市“东拓”的不断发展,在城市间的距离和层次上:长安与杭州相距46公里,与临平城18公里,下沙城25公里,与未来的大江东新城27公里。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

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送审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 第二条详细规划和技术规定的关系 第三条广州市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第四条密度分区 第五条实施性规定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管理 第六条城市规划层次 第七条“六线”控制体系 第三章城市规划勘察测量管理 第八条城市规划编制与城市勘察、测量 第九条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 第十条城市基础测量 第十一条城市规划工程测量 第十二条城市规划勘测资料管理 第四章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管理 第十三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 第十四条建设用地分类 第十五条建设用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 第十六条用地面积的最小规模 第十七条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 第五章详细规划管理 第十八条建设用地技术经济指标控制 第十九条居住用地公共设施配套要求 第二十条竖向标高 第二十一条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第二十二条近现代优秀建筑保护 第二十三条传统骑楼街的保护、更新和改造 第六章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第二十四条建设项目使用功能的确定和建设用地适建范围 第二十五条建筑工程的高度控制 第二十六条建筑间距 第二十七条建筑退让 第二十八条建筑工程停车配建 第二十九条零星建(构)筑物和建筑物外部附属物 第三十条村民和城镇居民住宅 第七章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第三十一条城市道路交通 第三十二条城市轨道交通 第三十三条其它交通设施 第三十四条管线的布置 第三十五条河涌水系规划控制范围 第三十六条市政设施 第八章建设工程规划验收 第三十七条规划验收 第三十八条分期验收 第九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用语说明 第四十条溯及力 第四十一条生效日期 附表: 附表一: 居住用地人口密度、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附表二:工业用地通用厂房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附表三:普通仓储用地建筑密度及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附表四:公园内部用地比例 附表五:居住建筑建筑间距表 附表六:建筑工程临规划道路边线、河道规划控制边线退让规定附表七:建筑工程临铁路边轨中线退让规定 附表八:建筑工程临架空电力线导线边线退让规定 附录:名词解释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内容标准【模板】

附件: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内容标准为进一步规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工作,提高规划成果质量,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河北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办法补充规定》,现就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审查内容制定如下标准: 一、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成果应当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三部分。 其中,附件中应当包括规划说明书、规划纲要技术审查会审查意见、规划公示意见和对意见落实情况的说明、省直有关部门意见和对意见落实情况的说明、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意见、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市政府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意见、规划修编大事记、规划编制单位内部技术审查会纪要,以及其它相关会议的记录文件。 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一律采用A4纸规格装订,规划图纸一律按照A3纸规格成图,并折叠成A4纸规格装订。规划强制性内容必须在文本中明确,并采用黑体字加下划线表示。 二、总体规划成果审查的主要内容 凡提请省规委会、政府常务会审议的城市总体规划,在完成规划成果的基础上,城市政府应当组织编写专门的汇报材料,并制作PPT(幻灯片)形式的多媒体汇报稿。设区市按照20分钟汇报时间准备,县级市按照15分钟准备。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城市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城市定位 在简要总结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城市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规划修编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确定城市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城市性质,明确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

1、明确市域城镇发展战略,分析城镇化发展现状,提出规划到2010年、2020年市域总人口、城镇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2、提出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结构,明确城镇的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3、确定市域交通、通讯、能源、供水、排水、垃圾处理、防灾等重大基础设施网络以及重要的社会服务设施,提出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 4、提出市域空间管制原则和措施,明确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的范围。 5、县级市的城镇体系规划,还应当编制市域村庄空间布局规划专章,确定市域村庄发展的控制原则和措施,提出村庄空间布局调整和用地整合的意见,明确市域现状及规划调整后的村庄数量。 6、区别不同情况,有的城市还应当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增加重点地区发展规划的专章。 (三)中心XX区规划 1、分析中心XX区用地发展现状、发展条件和制约因素,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 2、确定中心XX区规划到2010年、2020年的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 3、确定中心XX区的总体布局结构,明确城市的功能分区。 4、确定城市各类用地的布局。其中,居住用地规划统一调整为居住用地和住房建设规划,要明确住房保障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分别提出2010年、2020年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和中小套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规模、居住人口和用地布局。提出XX区内棚户区改造、旧住宅区改善的目标、措施和步骤。 5、确定中心XX区公共设施规划布局,提出城市中心的位置和规模,统筹安排行政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商业中心、科研教育中心等主要公共设施布局。 6、确定城市交通发展策略,明确城市道路网结构,提出主次干路和支路的路网密度、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等规划指标。明确城市主干路功能和城市对外交通联系。 -2-

海宁城市总体规划模板

海宁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部分总论 第一章总则 第 1 条为协调海宁市域的城乡发展, 合理安排城镇、农村居民点及各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 统 筹各种资源合理的保护、利用和开发, 特编制本规 划。 第 2 条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规划遵循的指导思想为: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 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 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 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遵循”五个统 筹”发展的要求, 妥善协调海宁的经济社会发展与 资源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需要与可 能的关系, 合理配置海宁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 人口、土地、环境等发展要素, 努力提升城市规划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管理能力, 不断 推动海宁和谐社会的构建。 规划将坚持统筹兼顾、城乡和谐发展的原则, 坚持 有限目标、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坚持近远结合、 增强协调作用的原则。

第 3 条规划依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4)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其它有关城市规划技术规范。 ( 5) 已批准相关规划。 第 4 条规划基期为, 近期至, 远期至2020年, 远景至2050年。 第 5 条规划层次与任务 本次规划层次包括市域总体空间布局规划和中心城 区总体规划。 ( 1) 市域空间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海宁市域, 主要任务是确定海宁市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及行 动计划, 为市域内的城镇、乡村规划以及各类专项 规划提供依据。规划重点是协调区域关系, 合理确 定海宁市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 明确市域空间土 地利用、城镇和产业布局; 统筹安排市域重大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明确市域功能区划与空间管 制, 提出分类指导要求。 ( 2) 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范围为海宁市区的行政范围, 面积

信息管理系统实验分析报告一

信息管理系统实验报告一

————————————————————————————————作者:————————————————————————————————日期: 2

一、实验目的 1.初步认识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感性认识。 2.认识管理信息系统给组织和个人带来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环境 (一)实验设备 服务器、交换机和PC机组成NT网络。 (二)软件环境 1.服务器采用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 操作系统; 2.学生客户端采用Windows XP系统、IE6.0以上浏览器。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通过网络搜索和社会调查等手段,寻找社会中使用到的各种各样的信息系统。例如:学校使用的教学、行政管理系统,图书馆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宾馆使用的客房管理系统等。 2.详细了解这些信息系统实现了哪些功能。 3.从应用的角度出发,了解这些信息系统给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什么影响,分析这些系统是否还有不完善之处,应该在哪些方面加以改进。 四、实验要求 1.每位学生列出五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案例。 2.对每个案例做简单的说明,内容包括:系统名称、功能简介、操作步骤,运行环境,系统使用对业务工作产生的影响,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便利。 3.在实验报告的最后写明实验体会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五、实验结果 1.系统名称:主管信息系统 功能简介:帮助企业高层领导规划,控制企业的运作,获得整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以辅助他们决策 步骤:由雷达图中可同时掌握多个关键指标(KPI)的状况,可针对异常的指标,在图上点选向下展开(Drill-Down),运用分析模块工具来作分析,让主管很容易的就可掌握企业概况及问题所在,辅助主管作决策。 运行环境: 1.Web-based :透过Web,由浏览器就可连上系统,不用在客户端另外安装软件,使主管可轻易在企业里部署决策。

城市总体规划技术标案例

第五章投标文件商务标格式 **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投标文件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投标文件内容: 技术标 投标人: (盖章)法定代表人 或其委托代理人:(签字或盖章) 年月日

一、项目解读 1、规划修编背景 (1)宏观政策的战略新部署 当前中国已步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调整、转型、跨越、提升”等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词。十八大提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由于在城乡统筹、区域协调、产业转型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都需要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新型城镇化也因此成为了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和抓手。 相比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在发展目标、实现路径、空间布局、政策环境以及关注重点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城市规划对空间布局的统筹结果。借势国家推进转方式调结构所营造的良好政策环境,**城市也需要通过城市规划的修编来引导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实现,加快构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探索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 (2)区域发展的战略新格局 中心城市带动和区域整合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促进地方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各省市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纷纷形成了以规划建设产业高度聚集、产城高度融合的新经济区为重点的新一轮发展态势。在重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背景下,国务院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2011-2020)》的批复,意味着**城市所在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版图。同时,为实现胶东半岛这一省内优质资源最为集中区域的转型升级,山东省及时出台了《关于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意见》,胶东半岛各城市均推出了发展不同特点高端产业的规划,将发展高端产业、高端产品和高端技术自主创新平台作为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 从国家到省级政府的一系列战略举措,意味着**城市将依托优势区域板块获得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政策、大规模基础设施、产业等),如何更好地从自身禀赋特征和发展目标角度,探讨在区域战略中的地位及诉求,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先行区、示范区,将成为诸城未来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议题。 (3)重大设施的战略新提升 随着潍日高速公路、对接青岛东西大通道、滨(潍)诸城际铁路、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等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的完成,**城市的对外交通条件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也将明显提升。 上述重大交通设施在**城市的相继落户,一方面为**城市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基础支撑,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影响**城市城镇空间布局的新的作用要素,需要重新审视**城市的区域地位和作用。 (4)城市转型的战略新阶段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诸城中心城区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发展空间明显不足,大大制约了城市化进程。根据山东省“十二五”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未来3-5年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