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性痢疾和细菌性食物中毒题库7-2-10

细菌性痢疾和细菌性食物中毒题库7-2-10

细菌性痢疾和细菌性食物中毒题库7-2-10

问题:

[单选]早期诊断中毒性痢疾常需采取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大便培养

C.脑脊液检查

D.结肠镜检查

E.肛拭子取粪便镜检

中毒性痢疾起病时可无明显腹痛腹泻症状,常需盐水灌肠或肛拭子行粪便检查方可诊断。

问题:

[单选]流行病学意义相对较小的细菌性痢疾传染源是()

A.急性典型患者

B.非典型患者

C.慢性迁延性患者

D.慢性隐匿型患者

E.带菌者

传染源包括急、慢性菌痢患者和带菌者。非典型患者、慢性患者及带菌者由于症状不典型且管理困难,在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问题:

[单选]中毒型菌痢好发的年龄是()

A.新生儿

B.婴幼儿

C.2~7岁儿童

D.中青年人

E.老年人

毒痢胃肠道症状不明显,以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多见。(办公家具 https://www.doczj.com/doc/8912130354.html,/)

问题:

[单选]细菌性痢疾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A.氯霉素

B.四环素

C.磺胺嘧啶

D.氧氟沙星

E.呋喃唑酮

喹诺酮类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好,耐药菌株相对较少,毒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药物。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但动物实验显示本药可影响骨骺发育,故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如非必要不宜使用。

问题:

[单选]患儿,4岁,因突起高热8小时、惊厥2小时就诊。体温40℃,呼吸32次/分,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有"花纹"。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迅速诊断()

A.粪便培养

B.胸部放射线检查

C.生理盐水灌肠取便镜检

D.血培养

E.脑脊液检查

问题:

[单选]5岁患儿,8月中旬高热、抽搐2小时来诊,应先查()

A.血常规

B.粪便常规

C.尿常规

D.脑脊液

E.颅脑CT

问题:

[单选]患者,男性,21岁,腹泻2天,黏液便,每日十余次,伴腹痛及里急后重感。查体:体温38.5℃,血压110/75mmHg。粪便常规:外观为黄色黏液便,镜检RBC2~4HP,WBC16~22HP。其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霍乱

D.伤寒

E.阿米巴痢疾

应试点拨:分析本题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与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相符。

问题:

[单选]患者,女性,28岁,农民。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2年,发作时每天大便5~6次,有黏液,间歇期有时有便秘,伴全身乏力,失眠。查体:轻度贫血貌,左下腹可扪及条索状物。大便镜检:RBC2~5HP,WBC20~25HP。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细菌性痢疾

B.慢性细菌性痢疾

C.直肠癌

D.肠结核

E.结肠癌

2011细菌性痢疾练习题

2011细菌性痢疾练习题 1.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 A 呼吸道 B 消化道 C 虫媒传播 D 血液 E 接触传播 B 2.对细菌性痢疾来说哪项是对的 A 潜伏期1~2天 B 近年来在临床上很少见 C 粪便中有大量单核细胞 D 通常结肠与小肠均有炎症 E 治疗菌痢,首选氯霉素 A 3.痢疾杆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 A 内毒素 B 外毒素 C 能对抗肠粘膜局部免疫力,分泌性Ig D 对肠粘膜上皮细胞具有侵袭力 E 有对抗肠粘膜正常菌群的能力 D 4.中毒型细菌痢疾的发病原理可能是 A 细菌侵入量多 B 细菌毒力强 C 细菌侵入数量多且毒力强 D 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呈强烈过敏反应 E 特异性体质对细菌的强烈过敏反应 D 5.细菌性痢疾的病变部位主要是 A 乙状结肠、直肠 B 空肠 C 回肠 D 十二指肠 E 以上都不是 A 6.菌痢流行间歇期间的重要传染源是 A 急性期病人

C 重症病人 D 急性恢复期病人 E 慢性病人和带菌者 E 7.慢性菌痢的病程应该超过的时间是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半年 E 1年 B 8.在治疗菌痢时,不宜应用 A 复方磺胺甲基异唑 B 痢特灵 C 氯霉素 D 次碳酸铋 E 庆大霉素 D 9.消毒染有霍乱弧菌食具的最佳消毒措施是 A 紫外线 B 煮沸 C 2%漂白粉 D 3%的来苏儿 E 3%的石炭酸 B 10.某男生吃水果后出现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体温38.5℃,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0×10的9次方/L,S90%,L10%,便常规:脓液(++),红细胞6个/HP,白细胞10个/HP,最可能诊断 A 细菌性痢疾 B 病毒性肠炎 C 肠伤寒 D 霍乱 E 食物中毒 A 11.某女,突发寒战高热,伴腹痛,腹泻,腹泻十余次,粪便质少,为粘液脓血便,便细菌培养痢疾杆菌阳性,便常规,脓液(++),便红细胞6个/HP,便白细胞满视野,该患者首选治疗 A 先锋霉素 B 红霉素 C 氟哌酸

细菌性痢疾题库

细菌性痢疾题库

细菌性痢疾章节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 分) 1、典型急性菌痢的临床症状是: ( ) A.起病急 B.无发热 C.无腹痛 D.米泔样水便 E.无里急后重 2、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决定因素不包括: A.细菌数量 B.致病力 C.胃酸作用 D.肠道分泌型IgA E.结肠粘膜完整性 3、菌痢的确诊依据是: ( ) A.典型菌痢临床症状 B.粪检有巨噬细胞 C.粪培养阳性 D.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 E.粪便免疫学检查抗原阳性 4、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下述时间者:( ) A.1周 B.2周 C.1月 D.2月 E.6月 5、菌痢并发症不包括:( ) A.菌血症 B.溶血尿毒综合症 C.关节炎 D.瑞特氏综合症 E.成人肠套叠 6、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 ) A.隔离及治疗现症病人 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C.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 D.口服痢疾活菌苗 E.切断传播途径 7、菌痢病人的粪便检查特点是: ( ) A.红细胞多 B.白细胞少 C.粘液少 D.粪质多 E.可见巨噬细胞及脓细胞 8、痢疾杆菌的生物学特点是: ( ) A.革兰染色阳性 B.无鞭毛 C.各型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外毒素 D.有荚膜 E.只有某些型的痢疾杆菌能产生内毒素 9、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常见传染源错误的是:( D ) A.家畜 B.家禽 C.鱼类 D.野生植物 E.人

10、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是: ( ) A.体温正常 B.剧烈腹痛 C.尿频尿痛 D.血压下降 E.里急后重 11、对菌痢治疗无效的抗菌药物是: ( ) A.庆大霉素 B.氧氟沙星 C.SMZ-TMP D.青霉素G E.多西环素 12、中毒性痢疾的临床特征,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 A.急性高热,惊厥,昏迷 B.迅速休克与呼吸衰竭 C.多发生在儿童 D.大便常规正常,脑脊液化验正常 E.腹痛.腹泻轻,肠道症状可不明显 13、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 ( ) A.毒血症状的轻重 B.是否有吞噬细胞或夏-雷结晶 C.大便检出病原体 D.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 E.潜伏期的长短大便常规发现红细胞的多少, 14、菌痢后遗症描述错误的是: A.主要是神经系统后遗症 B.可产生耳聋 C.可产生失语 D.可出现肢体瘫痪 E.以上都没有 15、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位于: ( ) A.回肠末端 B.乙状结肠与直肠 C.升结肠 D.降结肠 E.累及整个肠道 16、男,18岁,中学生,8月2日急性起病,高热4小时,大便水泻2次来院急诊。体查:体温39.5℃,面色苍白,四肢冷,脉细速,神志模糊,血压75/60mmHg,血象:WBC 25.0×109/L,N 0.85,L 0.15,最可能的诊断是: (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霍乱 C.中毒性菌痢 D.败血症 E.脑型疟疾 17、急性菌痢不包括: A.普通型 B.轻型 C.重型 D.中毒型 E.急性发作型 18、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错误的是:

中毒性菌痢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中毒性菌痢 二、填空题 1. 痢疾杆菌释放的_______是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毒血症及休克的重要因素。_______还可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与肠毒素作用,而引起更严重的临床表现。 2. 中毒性菌痢分为_______ 、_______ 、_______三型。 3. 痢疾杆菌分为四个群,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慢性菌痢临床分为3型即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 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变部位主要在于()B A .回盲部 B.直肠、乙状结肠 C.横结肠、降结肠 D.回盲末端 E.升结肠、降结肠 2. 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确诊哪项检查最有帮助()C A.乙状结肠镜检并活体组织检查 B.骨髓培养 C.大便培养 D.钡餐X线检查 E.荧光抗体检查 3.决定痢疾杆菌致病力的主要因素是()B A.菌群拮抗B.侵袭力.C.内毒素D. 外毒素E.肠毒素 4.痢疾杆菌菌群组合发生变迁,目前我国引起细菌性痢疾流行的主要菌群是()B A.志贺氏痢疾杆菌 B. 福氏痢疾杆菌 C. 鲍氏痢疾杆菌 D. 宋内氏痢疾杆菌 E以上都不是 5.菌痢流行期间最重要的传染源是:()D A、急性期典型病人 B、轻症病人 C、中毒性痢疾病人 D、慢性带菌者 E、恢复期带菌者 6.中毒性菌痢的发病因素,最重要的是:()A A、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产生的强烈过敏反应 B、痢疾杆菌繁殖引起病情严重 C、志贺氏菌产生内、外毒素的共同作用 D、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E、痢疾杆菌内毒素引起的全身性中毒反应,DIC形成所致 四、简答题 1. 试述急性菌痢普通型的临床特点。 2. 简述中毒型菌痢休克型的治疗原则。 3. 简述中毒性菌痢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鉴别诊断要点。

肠道门诊培训试题(含答案)

2016年大同区疾控中心肠道门诊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成绩: 一、是非题(20题)3/5/9/11/12/15/20错 1、肠道门诊是发现霍乱等烈性传染病的第一线,对于早期发现疫情,控制疫情蔓延、扩散起着关键 作用,是做好防治肠道传染病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 2、一类肠道门诊设置要求门诊内部应严格设置防护分区,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和污染路线流 程,采取安全隔离措施,严防环境污染和交叉感染。() 3、一类肠道门诊不要求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的独立区域,但要和普通门诊相隔离。() 4、一类肠道门诊要求门诊分设病人专用出入口和医务人员专门通道;设有污染、半污染和清洁区, 三区划分明确,相互无交叉。() 5、三类肠道门诊设立专用的诊疗室、输液抢救室、专用观察室、专用厕所、专窗取药、医务人员更 衣室等业务用房。() 6、一类肠道门诊诊室内安装紫外线灯,非手触式洗手装置等消毒设施,配备痰盂、医疗废弃物收集箱 等卫生设施。() 7、二类肠道门诊要求医院门诊区域内设置专用的腹泻病诊室,诊室位置相对独立。腹泻病人和其他病 人的就诊路线相对分离。() 8、三类肠道门诊的设计原则是具备腹泻病例监测基本条件,通过加强诊治和消毒管理,提高监测敏 感性,防止交叉感染。() 9、三类肠道门诊要求所有内科门诊兼治腹泻病例。() 10、儿科肠道门诊要对前来就诊的儿童实行登记,对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及O157:H7病人(含疑 似病人)应针对相应病原采便检验,并在规定时限内报告;在有霍乱发生的地区,对所有疑似霍乱患儿及腹泻病人均需做霍乱采便培养。() 11、肠道门诊要求所有可疑传染病病例(包括初诊和复诊病例)必须登记,而非所有腹泻症状病例。 () 12、肠道门诊要求腹泻病人标本必须在肠道门诊内由病人采集,做好标本登记,实行有泻必采、有 样必送(对发现有明显血便的患者采样要及时送检并做大肠杆菌O157:H7的培养检查)。() 13、肠道门诊要求公用诊疗器械在腹泻病人使用后应及时消毒,医护人员手部要及时消毒,医院门 诊厕所进行随时消毒,有专人负责肠道门诊的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 14、肠道门诊医生、护士、检验等工作人员都要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15、设立肠道门诊的医疗机构无必要对本单位内的急诊、内科、儿科及中医科等所有涉岗医务人员 进行全员肠道传染病诊治培训。() 16、设立肠道门诊的医疗机构要按规定将菌株逐级上送鉴定。() 17、肠道门诊应指定部门或个人,每旬做好腹泻病人统计工作,每旬3号前以《肠道门诊旬报表》 的形式上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8、各医疗机构根据要求和自身特点制定本机构的《肠道门诊工作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并将 这些制度和要求挂在肠道门诊醒目的地方,以便大家遵照执行。() 19、腹泻病例归口管理,即由肠道门诊专诊,其他医护人员和诊室不得诊治腹泻病例。() 20、医疗机构应指定肠道门诊的管理部门或负责管理人员,管理部门或负责管理人员应每年至少对 肠道门诊自查一次,并有检查记录。对于违反规定的现象或人员按要求进行改正和处理。() 二、填空题(10题) 1、在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中,甲类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乙类肠道传染病有细菌性痢疾、伤寒

(病例分析)细菌性痢疾试卷.doc

(病例分析)细菌性痢疾试卷 [模拟] 120 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 B.消化道 C.虫媒传播 D.血液 E.接触传播 第2题: 对细菌性痢疾来说哪项是对的 A.潜伏期1~2天 B.近年来在临床上很少见 C.粪便中有大量单核细胞 D.通常结肠与小肠均有炎症 E.治疗菌痢,首选氯霉素 第3题: 痢疾杆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 A.内毒素 B.外毒素 C.能对抗肠粘膜局部免疫力,分泌性Ig D.对肠粘膜上皮细胞具有侵袭力 E.有对抗肠粘膜正常菌群的能力 第4题: 中毒型细菌痢疾的发病原理可能是 A.细菌侵入量多 B.细菌毒力强 C.细菌侵入数量多且毒力强 D.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呈强烈过敏反应 E.特异性体质对细菌的强烈过敏反应 第5题: 细菌性痢疾的病变部位主要是 A.乙状结肠、直肠

C.回肠 D.十二指肠 E.以上都不是 第6题: 菌痢流行间歇期间的重要传染源是 A.急性期病人 B.轻症病人 C.重症病人 D.急性恢复期病人 E.慢性病人和带菌者 第7题: 慢性菌痢的病程应该超过的时间是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半年 E.1年 第8题: 在治疗菌痢时,不宜应用 A.复方磺胺甲基异唑 B.痢特灵 C.氯霉素 D.次碳酸铋 E.庆大霉素 第9题: 消毒染有霍乱弧菌食具的最佳消毒措施是 A.紫外线 B.煮沸 C.2%漂白粉 D.3%的来苏儿 E.3%的石炭酸 第10题: 某男生吃水果后出现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体温38.5℃,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0×10的9次方/L,S90%,L10%,便常规:脓液(++),红细胞6个/HP,白细胞10个/HP,最可能诊断 A.细菌性痢疾 B.病毒性肠炎 C.肠伤寒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研究

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研究 发表时间:2018-05-29T11:48:36.01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8期作者:周凌军[导读] 食物中毒为较为常见且多发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毒素食物中毒。 临武县疾控中心检验科湖南郴州 424300 摘要:目的:研究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方法:选取食物中毒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8日至2016年3月10日,对100例食物中毒患者基本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根据表1研究显示,在100例食物中毒患者中,以革兰阳性菌较为常见,构成比为30.00%,其次为革兰阴性菌、构成比为20.00%,而不动杆菌以及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较小,在中毒患者中,采集样本为1200份,其中餐具涂抹物样本有350份、剩余食物样本300份、肛拭子以及呕吐物样本550份,肛拭子以及呕吐物样本检出率较高、为58.18%,餐具涂 抹物样本检出率较低、为5.71%。结论: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以真菌、革兰阴性菌以及革兰阳性菌为主,而表皮葡萄球菌以及不动杆菌较少,为了预防食物中毒情况,基层疾控中心应做好检验和采样工作,能显著减少食物中毒情况。关键词: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 食物中毒为较为常见且多发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主要包括细菌性食物中毒、动植物毒素食物中毒、化学污染性食物中毒等,以细菌性食物中毒较为常见,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率不断增加,基层疾控中心是负责单位,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同时检测时间较长,难以满足患者的需求[1],因此,本次研究对基层疾控中心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进行分析,为预防以及控制细菌性食物中毒提供有利依据,见各项研究内容中的描述。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取食物中毒患者一共10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8日至2016年3月10日,对100例食物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纳入标准-(1)100例患者均符合食物中毒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食物中毒患者;年龄:患者年龄在15岁-60岁,平均年龄(37.21±1.02)岁,性别:50例女性患者、50例男性患者。 1.2方法 (1)基层疾控中心在发现食物中毒情况后(细菌性),应在中心建立食物中毒的检验计划,做好其材料以及样品收集工作,制定规章和制度,进行仪器设备检查以及质量控制或者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2)准备好食物中毒事件近年来的相关材料,(3)基层疾控中心应对检验人员实施培训,加强每位检验人员自身学习知识,要求每位检验人员对食物中毒情况(细菌性)各项基本资料完全掌握,提高检验人员的检验水平。 现场调查:在了解细菌性食物中毒各项情况后,每位检验人员应进行现场调查,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原菌、自身临床症状以及可疑食物,对每位患者实施常规检查,例如血常规检验,判断导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样品以及病原菌。样品采集:检验人员应对中毒患者呕吐物、剩余食物进行收集,若在现场无剩余食物或者患者未发生呕吐情况,应将餐具进行收集,采集每位患者静脉血样,若患者的培养结果是阴性,应采集每位患者多个部位,在采样过程中进行无菌操作,预防感染情况。检验方式:1增菌是指培养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呕吐物以及剩余食物,将其涂抹在平板之上,2对液体样品实施图片处理,若样品是固体,应使用生理盐水实施处理,最后涂片,在显微镜下分析以及观察细菌,详细记录染色的反应、形态以及数量,3在进行分离培养过程中,应遵循我国相关规定,若其分离效果不显著,采用血浆凝固酶平板分离,4使用数码法实施细菌检验,其所涉及的内容包括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系统和细菌鉴定系统。 1.3 观察指标 分析食物中毒患者致病菌种类。 2.结果

试题(伤寒、菌痢、霍乱)

一、名词解释 1、伤寒复发:少数病人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再度阳性,称为复发,多见于抗菌治疗不彻底的病人。 2、玫瑰疹:在伤寒病程第6~12日皮肤可出现直径约为2~4mm小丘疹,淡红色、压之退色、稍隆起,多分布于胸腹部,数量少,一般在10个以下,分批出现,约2~3日后消退。 3、慢性菌痢:菌痢反复发作后或病情迁延不愈超过2个月以上者称慢性菌痢。 4、口服补液盐(ORS):每升液体含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氯化钾1.5g、葡萄糖20g。 5、霍乱的脱水虚脱期:剧烈泻吐使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严重者出现循环衰竭等。 6、肥达反应:为伤寒血清凝集反应,具有辅助诊断伤寒的价值。 7、伤寒再燃:部分伤寒病人在病后2~3周体温开始下降,但在未恢复正常时体温又再上升,血培养可为阳性,称为再燃,可能与菌血症未被完全控制有关。 二、单项选择 1 、伤寒病人在极期的热型多呈 A 驰张热B稽留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持续发热 2、伤寒最严重的并发症 A肠出血B肠穿孔C中毒性肝炎D胃穿孔 E 阑尾炎 3、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 A肠出血B肠穿孔C中毒性肝炎D胃穿孔 E 阑尾炎 4、不是伤寒病原治疗的药物 A喹诺酮类B氯霉素C伯氨奎D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E 以上都不是

5、伤寒肠穿孔好发部位 A盲肠B回肠末段C乙状结肠D直肠E小肠 6、伤寒病人传染性最强的时期是 A 潜伏期B潜伏末期至病程第1周内C起病1周内 D 起病后第2~4周 E 起病后1~2周 7、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 A 发热及中毒症状,外周血白细胞降低B粪便培养阳性 C 血培养阳性D血常规检查E肥达反应 8、一伤寒病人突发右下腹剧痛。查: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呈板状腹,应考虑最大可能是 A肠出血 B 肠穿孔 C 阑尾炎 D 肠炎E便秘所致 9、伤寒的主要病理特点是 A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性反应B肠系膜淋巴结发生灶性坏死 C肾脏、心肌的营养不良性改变D肾小球基底膜有球蛋白及补体沉着 E肝、脾骨髓有巨噬细胞增生 10、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是 A持续发热,脾脏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减少B持续发热,脾脏肿大、瘀点、重脉、白细胞减少 C不规则发热,脾脏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减少D弛张热、脾脏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白细胞减少 E以上都不是 11、伤寒第1周内阳性率最高的化验是 A粪便培养B肥达反应C血培养D尿培养 E 补体结合试验 12、伤寒的肠道并发症多出现在病程的 A 第1周内 B 第2~3周内C第4~5周内D第6周内 E 整个病程

细菌性痢疾题库

细菌性痢疾章节练习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 分) 1、典型急性菌痢的临床症状是: ( ) A.起病急 B.无发热 C.无腹痛 D.米泔样水便 E.无里急后重 2、痢疾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决定因素不包括: A.细菌数量 B.致病力 C.胃酸作用 D.肠道分泌型IgA E.结肠粘膜完整性 3、菌痢的确诊依据是: ( ) A.典型菌痢临床症状 B.粪检有巨噬细胞

C.粪培养阳性 D.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 E.粪便免疫学检查抗原阳性 4、慢性菌痢是指病程超过下述时间者:( ) A.1周 B.2周 C.1月 D.2月 E.6月 5、菌痢并发症不包括:( ) A.菌血症 B.溶血尿毒综合症 C.关节炎 D.瑞特氏综合症 E.成人肠套叠 6、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 ) A.隔离及治疗现症病人

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C.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 D.口服痢疾活菌苗 E.切断传播途径 7、菌痢病人的粪便检查特点是: ( ) A.红细胞多 B.白细胞少 C.粘液少 D.粪质多 E.可见巨噬细胞及脓细胞 8、痢疾杆菌的生物学特点是: ( ) A.革兰染色阳性 B.无鞭毛 C.各型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外毒素 D.有荚膜 E.只有某些型的痢疾杆菌能产生内毒素 9、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常见传染源错误的是:( D )

A.家畜 B.家禽 C.鱼类 D.野生植物 E.人 10、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是: ( ) A.体温正常 B.剧烈腹痛 C.尿频尿痛 D.血压下降 E.里急后重 11、对菌痢治疗无效的抗菌药物是: ( ) A.庆大霉素 B.氧氟沙星 C.SMZ-TMP D.青霉素G E.多西环素

细菌性痢疾 答案

细菌性痢疾答案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 单选类型试题: 1) 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细菌性痢疾病原菌是: ? A. 福氏痢疾杆菌 ? B. 宋内氏痢疾杆菌 ? C. 鲍氏痢疾杆菌 ? D. 志贺氏痢疾杆菌 ?2) 5岁患儿,于夏季高热10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1次。查体:体温40℃,血压40/20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8× 10\super 9\nosupersub /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粪检大量红、白细胞,脑脊液透明,压力正常。该患儿诊断首先考虑是: ?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 B. 中毒性细菌性痢疾 ? C. 腮腺炎脑膜炎 ? D. 脑型疟疾 ?3) 5岁患儿,于夏季高热10小时,抽搐2小时,呕吐1次。查体:体温40℃,血压40/20mmHg,昏睡状,面色苍白,腮腺不大,四肢紧张,肢冷,皮肤花纹状,心、肺、腹未见异常。辅助检查:血白细胞18×10\super 9\nosupersub /L,中性粒细胞0.86,淋巴细胞0.14,粪检大量红、白细胞,脑脊液透明,压力正常。为提高细菌性痢疾病人大便培养的阳性率,采集大便标本时应注意: ? A. 取新鲜粪便 ? B. 取粘液脓血便 ? C. 用抗生素之前取粘液脓血便 ? D. 取任何时候的大便 ?4) 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在法定传染病中位居前列,其原因是: ? A. 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 ? B. 菌型繁多,菌型间无交叉免疫 ? C. 带菌者耐药菌株增加 ? D. 以上均是 ?5) 所致菌痢恢复期排菌时间长,易变成慢性的菌群是: ? A. 志贺痢疾杆菌 ? B. 福氏痢疾杆菌 ? C. 宋内氏痢疾杆菌 ? D. 鲍氏痢疾杆菌 ?6) 一患者,半年前患急性菌痢口服黄连素后好转,近三个月来反复出现腹痛、腹泻,时好时坏,口服抗菌素效果不佳,予以药物灌肠治疗时除用抗生素外,还应加用: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检验及结果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检验及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检验分析,探讨其病原性特征,评价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60例被确诊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相关的粪便、肛拭子、呕吐物、厨师或食物售卖者手拭子以及食物操作间涂抹样。结果:全部60例食物中毒事件中,占比最大的致病菌为副溶血性弧菌,共16例,占比26.7%;占比第二位的致病菌是致泻性大肠杆菌,共8例,占比13.3%;占比第三位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共7例,占比11.7%;其余依次为蜡样芽孢杆菌6例,占比10.0%;变形杆菌5例,占比8.3%;沙门菌4例,占比6.7%;志贺菌3例,占比5.0%;另有11例为其他致病原菌,占比18.3%。其中发生于春季的有12例,占比20.0%;发生在夏季的有20例,占比33.3%;发生在秋季的有24例,占比40.0%;发生在冬季的有4例,占比6.7%。结论:在导致患者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所有致病菌中,副溶血性弧菌和致泻性大肠杆菌是比例最高的两种病菌;从发生时间上来看,夏秋两季发生细菌性食物的概率较大,在生活中应当提高警惕。此外,通过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实施微生物检验,能够迅速找出致病菌类型,找到致病污染源,对于有效控制病情,科学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食物中毒;微生物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7-0-02 引言 食品安全对于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甚至对社会的稳定和谐有重要影响。然而,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屡屡爆发,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形势不容乐观,因此,食品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世界的广泛重视。患者食用了携带有致病菌的食物,就会引发集体中毒[1]。食物中毒事件一方面涉及面广,往往是多人中毒甚至群体中毒,另一方面发病迅速,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患者很快就会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直接导致患者脱水、乏力,治疗不及时,会引发多种严重病症,严重食物中毒甚至对患者生命造成直接威胁。在食物中毒患者的急救和治疗过程中,迅速准确的找到致病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2]。只有找到致病菌,才能够对症治疗。微生物检验是当前用来寻找致病菌的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将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发生的60例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微生物检验的结果展开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60例确诊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食用的剩余食物展开检验,包括:19例肉类食物,18例瓜果蔬菜类食物,11例饮料类食物以及其他12例其他类型食物。同时,还对全部患者的粪便、肛拭子、呕吐物实施检查;另外对31例与中毒事件相关的厨师、食品售卖者的手拭子实施检查。另外,在48例事件相关的操作间采集样本实施检查。 1.2 检查所用的仪器和试剂 所有检验使用的仪器包括如下:显微镜、电子天平、细菌生化鉴定仪分析系统、恒温水浴、菌落计数器、酶标仪以及荧光定量PCR仪。 使用的全部试剂如下:T-PCR检测试剂、3%双氧水溶液、各类检测所需的营

《传染病学》考试试题答案细菌感染细菌性痢疾

细菌感染-细菌性痢疾 一、A1 1、中毒型菌痢应用山莨菪碱的目的是 A、兴奋呼吸循环中枢 B、减少腹泻次数 C、升高血压 D、改善微循环障碍 E、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止腹痛 2、急性菌痢患者下列哪项表现是不典型的 A、里急后重 B、发热 C、呕吐 D、腹痛 E、黏液便 3、慢性菌痢的病程时限是 A、超过1年 B、超过6个月 C、超过2个月 D、超过2周 E、时限不定,反复发作 4、诊断急性菌痢必做的检查是 A、血常规 B、粪便常规 C、直肠镜 D、血培养 E、悬滴检查 5、急性菌痢选择敏感抗菌药物疗程为 A、1~3日 B、1~5日 C、2~5日 D、3~5日 E、4~5日 6、在我国最多见的痢疾杆菌菌群是 A、志贺痢疾杆菌 B、鲍氏痢疾杆菌 C、福氏痢疾杆菌 D、郭内痢疾杆菌 E、以上都不是 7、对于中毒型菌痢脑型和乙脑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 A、起病急骤

B、大便检查有无白细胞 C、高热、昏迷、抽搐 D、早期休克 E、呼吸衰竭 8、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 A、潜伏期的长短 B、毒血症状的轻重 C、大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计数 D、大便检出病原体 E、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 9、下列哪项不符合中毒型菌痢脑型的诊断 A、急性高热,惊厥,昏迷 B、迅速出现呼吸衰竭 C、肠道症状不明显 D、大便常规正常 E、脑脊液检查正常 10、菌痢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 A、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浆渗出 B、肠黏膜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C、肠黏膜水肿、增厚、溃疡形成 D、肠壁形成口小底大的烧瓶样溃疡 E、嗜酸性肉芽肿的形成 11、菌痢的确诊依据是 A、粪培养阳性 B、粪检有巨噬细胞 C、粪便免疫学检查抗原阳性 D、粪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 E、典型菌痢临床症状 12、细菌性痢疾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A、隔离及治疗现症患者 B、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C、及时发现、治疗带菌者 D、口服痢疾活菌苗 E、切断传播途径 13、目前菌痢的病原治疗首选 A、氯霉素 B、四环素 C、磺胺药 D、呋喃唑酮 E、氟喹诺酮类 14、痢疾杆菌的主要致病机制是 A、侵入的细菌数量

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1年初级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1)_全国卫生资格考试题库 1、创面肉芽组织鲜红,硬实,分泌物不多,触之易出血,换药时应用() A.5%氯化钠溶液湿敷 B.0.1%雷佛奴尔液湿敷 C.凡士林油纱布覆盖 D.红外线局部照射 E.2%硝酸银烧灼 【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健康肉芽组织,宜用等渗盐水清洗后,用凡士林油纱布覆盖。肉芽水肿用5%氯化钠溶液湿敷。高出创面的肉芽予以剪平或2%硝酸银烧灼。故选C。 2、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最主要的措施是() A.抗感染 B.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C.胃肠减压 D.针灸 E.中医中药【正确答案】:C 3、骨盆外测量时髂嵴间径正常值为()。 A.19~22cm B.20~23cm C.23~26cm D.25~28cm E.26~29cm 【正确答案】:D 4、焦虑病人的非器质性病变导致出现躯体症状时,护士应()。 A.鼓励病人表达感受,倾听病人的主诉 B.要求病人采取深呼吸等方法进行放松 C.对病人进行批评指正 D.立即对病人加以限制 E.对病人有求必应【正确答案】:A 5、易导致压疮发生的护理措施是()。 A.人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气垫褥 B.人身体下垫橡皮单,以保护床单 C.及时为病人更换床单和衣裤 D.使用石膏的病人,随时观察局部和肢端皮肤颜色 E.翻身时抬起病人,避免拖、拉、推等动作【正确答案】:B 6、下列哪项是正常产褥期的表现()。 A.产后24小时体温超过38℃ B.产后第一天宫底达脐平 C.产后脉搏一般偏快 D.产后24小时白细胞应恢复至正常范围 E.产后二周恶露开始转为浆液性【正确答案】:B 7、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高血压标准是:()。 A.血压≥140/90mmHg B.血压≥160/95mmHg C.收缩压>140mmHg D.舒张压>90mmHg E.收缩压≥160mmHg 【正确答案】:A 8、急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时的临床表现为()。 A.严重少尿或尿闭 B.氮质血症 C.高钾血症 D.代谢性酸中毒 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E 9、肾结核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尿频,尿急,尿痛 B.血尿和脓尿 C.腰痛 D.低热 E.消瘦 【正确答案】:A

复习题_第五章_05-05-细菌性痢疾

二、复习题 ㈠填空题 1.痢疾杆菌释放的____是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毒血症及休克的重要因素。 ____还可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与肠毒素作用,而引起更严重的临床表现。 2.中毒性菌痢分为____、____、____三型。 3.痢疾杆菌分为四个群,即___、___、___、___。目前我国流行以___为主。 4.慢性菌痢临床分为3型即___、___、___。 ㈡选择题 1. A1型题 ⑴菌痢病人做粪便培养时,哪个做法是错误的 A.采取带脓血或粘液的粪便 B.标本勿被小便污染检D.应于用抗菌药物两日后送检E.早期多次送检可提高阳性率 C.立即送⑵中毒性菌痢的发病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感染大量痢疾杆菌 C.细菌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所致B.发病后未及时治疗 D.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E.特异体质对细菌毒素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 ⑶关于细菌性痢疾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在我国以B群福氏志贺菌为主要流行菌群 B.菌痢患者血培养常可检出痢疾杆菌 C.急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菌痢

D.由于病后的免疫力短暂且不稳定、故可重复感染 E.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 ⑷中毒型菌痢多见于 A.新生儿 D.xx青年人B.婴幼儿 E.老年人C. 2-7岁儿童⑸急性阿米巴痢疾与急性细菌性痢疾鉴别的最主要依据是 A.全身中毒症状 D.粪便检出病原体B.肉眼大便外观C.腹部压痛部位 E.乙状结肠镜检所见肠粘膜病变 ⑹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菌痢的特点 A.肠道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最为显著 C.腹痛以右下腹为著且右下腹压痛阳性 E.里急后重 ⑺预防细菌性痢疾的综合措施中应以哪项为重点 A.治疗隔离病人 B.发现处理带菌者 C.切断传播途径B.粘液脓血便 D.肠鸣音亢进D.口服依链痢疾活菌苗 E.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⑻典型菌痢粪便镜检,下列那一项不常见 A.脓细胞 D.xx-xx晶体 2. A2型题

(完整版)小儿腹泻练习题及答案

小儿腹泻练习题及答案 1.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特点下列哪项不正确 A 新生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B 婴儿胃呈水平位 C 婴儿幽门括约肌发育不成熟 D 婴儿肠道相对较长 E 婴儿肠道固定性较差 C 2.婴儿体内含水量较成人相对多,其主要增多部分是 A 细胞外液 B 血浆 C 间质液 D 细胞内液 E 脑脊液 C 3.引起小儿腹泻的最常见的病原是 A 产毒性大肠杆菌 B 侵袭性大肠杆菌 C 空肠弯曲菌 D 金葡菌 E 白色念珠菌 A 4.不造成肠粘膜损伤的腹泻致病菌是 A 空肠弯曲菌 B 耶尔森菌 C 金葡菌 D 产毒性大肠杆菌 E 侵袭性大肠杆菌 D 5.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最常见病原是 A 腺病毒 B 诺沃克病毒 C 轮状病毒 D 埃可病毒 E 柯萨奇病毒 C 6.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失水量为体重的5%~10%

B 皮肤弹性较差 C 眼窝、前囟明显凹陷 D 四肢厥冷 E 尿量明显减少 D 7.重度脱水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 口腔粘膜极干燥 B 四肢厥冷 C 失水量为50~100ml/kg D 尿量极少或无尿 E 眼窝和前囟深陷 C 8.除哪一项外,均为低渗性脱水的特点 A 主要是细胞外液减少重点为低钠血症 B 多见于营养不良伴腹泻的病儿 C 易高热,烦渴 D 易脱水,休克 E 易嗜睡,昏迷 C 9.除哪一项外,均为高渗性脱水的特点 A 高热、出汗多而饮水不足 B 烦燥不安、肌张力高、惊厥 C 细胞内,外液均减少 D 无明显口渴 E 可出现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 D 10.婴儿腹泻重型与轻型的主要区别点是 A 发热、呕吐 B 每日大便超过10次 C 有水、电解质紊乱 D 大便含粘液、腥臭 E 镜检有大量脂肪滴 C 11.婴儿腹泻重度脱水的主要诊断依据是 A 眼眶前囟深凹 B 皮肤弹性极差 C 哭无泪,尿量极少 D 精神极度萎靡 E 外周循环衰竭

大便常规检验试题

1.米泔样便见于哪一类疾病? ( B ) A、伤寒 B、霍乱或副霍乱 C、结肠阿米巴 D、蛔虫 2.下列哪项不是正常粪便的组成成分() A.已消化但未吸收的食物残渣 B.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C.消化道的分泌判处物,如胆色素、黏液 D.巨噬细胞 E.大量细菌 3.与细菌性痢疾粪便检查不符合的是( C ) A.急性菌痢患者腹泻频繁,但每次大便量少 B.粪便中混有大量的脓血和黏液 C.粪便呈酸性反应 D.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脓细胞和数量不等的巨噬细胞 E.粪便痢疾杆菌培养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4、粪便中可见的最小的寄生虫卵是:E A、钩虫卵 B、蛔虫卵 C、鞭虫卵 D、肺吸虫卵 E、华支睾吸虫卵 5、粪便检查,可作为细菌性痢疾诊断指标的细胞是:D A、中性粒细胞 B、淋巴细胞 C、上皮细胞 D、巨噬细胞 6、正常人粪便中不见下列哪种成分:C A、大肠杆菌 B、脂肪滴 C、肠粘膜上皮细胞 D、肌肉纤维 E、淀粉颗粒 7、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主要的鉴别点是:D A、粪便的外观 B、粪便的气味 C、粪便的量 D、粪便中找到的病原体 8、通过粪便检查可确定哪种疾病:C A、消化道恶性肿瘤 B、消化道溃疡 C、肠道寄生虫 D、肝脏疾病 9、不符合粪便标本正确取材方法的是:B A、取多个部位的粪便 B、取粘液最多的粪便 C、取脓液和血液交界处的粪便 D、取脓液、血液和粘液交界处粪便 10、正常人粪便镜检不可见的成分是:A A、红细胞 B、白细胞 C、淀粉颗粒 D、草酸钙结晶 E、细菌 11、以下不出现在粪便中的寄生虫体是:E A、钩虫 B、蛔虫 C、绦虫节片 D、蛲虫 E、血吸虫 12、不属于正常粪便成分的是:C A、食物残渣 B、消化道分泌物 C、寄生虫及其虫卵胞囊 D、大肠杆菌 13. 脓血便如以血为主,呈暗红色稀果酱样,最可能的疾病是E A.直肠癌 B.急性胃肠炎 C.消化不良 D.细菌性痢疾 E.阿米巴痢疾 14. 可造成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假阴性的物质是D A.动物肉类 B.大量生食蔬菜 C.动物血 D.大量维生素c

细菌性痢疾和细菌性食物中毒题库7-4-10

细菌性痢疾和细菌性食物中毒题库7-4-10

问题: [单选]中毒型菌痢好发的年龄是() A.新生儿 B.婴幼儿 C.2~7岁儿童 D.中青年人 E.老年人 毒痢胃肠道症状不明显,以2~7岁、体质较好的儿童多见。

问题: [单选]细菌性痢疾治疗的首选药物是() A.氯霉素 B.四环素 C.磺胺嘧啶 D.氧氟沙星 E.呋喃唑酮 喹诺酮类抗菌活性强,口服吸收好,耐药菌株相对较少,毒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药物。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但动物实验显示本药可影响骨骺发育,故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如非必要不宜使用。

问题: [单选]患儿,4岁,因突起高热8小时、惊厥2小时就诊。体温40℃,呼吸32次/分,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有"花纹"。下列哪项检查最有助于迅速诊断() A.粪便培养 B.胸部放射线检查 C.生理盐水灌肠取便镜检 D.血培养 E.脑脊液检查 天津11选5 https://www.doczj.com/doc/8912130354.html,

问题: [单选]5岁患儿,8月中旬高热、抽搐2小时来诊,应先查() A.血常规 B.粪便常规 C.尿常规 D.脑脊液 E.颅脑CT

问题: [单选]患者,男性,21岁,腹泻2天,黏液便,每日十余次,伴腹痛及里急后重感。查体:体温38.5℃,血压110/75mmHg。粪便常规:外观为黄色黏液便,镜检RBC2~4HP,WBC16~22HP。其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霍乱 D.伤寒 E.阿米巴痢疾 应试点拨:分析本题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与细菌性痢疾的临床表现相符。

细菌性痢疾护理练习题

感染科护理人员2013年11月理论考试试题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30分(2分/题)。 1.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 A 呼吸道 B 消化道 C 虫媒传播 D 血液 E 接触传播 2.对细菌性痢疾来说哪项是对的() A 潜伏期1~2天 B 近年来在临床上很少见 C 粪便中有大量单核细胞 D 通常结肠与小肠均有炎症 E 治疗菌痢,首选氯霉素 3.中毒型细菌痢疾的发病原理可能是() A 细菌侵入量多 B 细菌毒力强 C 细菌侵入数量多且毒力强 D 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呈强烈过敏反应 E 特异性体质对细菌的强烈过敏反应 4.细菌性痢疾的病变部位主要是() A 乙状结肠、直肠 B 空肠 C 回肠 D 十二指肠 E 以上都不是 5.菌痢流行间歇期间的重要传染源是() A 急性期病人 B 轻症病人 C 重症病人 D 急性恢复期病人 E 慢性病人和带菌者 6.慢性菌痢的病程应该超过的时间是()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半年 E 1年 7.在治疗菌痢时,不宜应用() A 复方磺胺甲基异唑 B 痢特灵 C 氯霉素 D 次碳酸铋

E 庆大霉素 8.某男生吃水果后出现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体温38.5℃,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0×10的9次方/L,S90%,L10%,便常规:脓液(++),红细胞6个/HP,白细胞10个/HP,最可能诊断() A 细菌性痢疾 B 病毒性肠炎 C 肠伤寒 D 霍乱 E 食物中毒 9.某男,60岁,慢性起病,病程三月,腹痛腹泻数次,伴里急后重,为粘液脓血便,病人消瘦明显,病人被诊断为菌痢,尚需与哪种疾病鉴别() A 结肠癌 B 伤寒 C 霍乱 D 病毒性肠炎 E 血吸虫病 10.男性,30岁,2天前曾与剧烈腹泻米泔水样物病人共同进餐。1天前突然剧烈腹泻,呕吐,清水样,无腹痛,检BP12/8kPa,P100次/分,体温36.8℃,脱水外观,腓肠肌痉挛性痛,化验血液浓缩,便常规:少量粘液和白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 A 食物中毒 B 霍乱 C 菌痢 D 病毒性胃肠炎 E 以上都不是 11.男性,25岁,因食不洁食物后出现剧烈的呕吐和腹泻,同时伴有头晕,四肢湿冷,血压12/9kPa,P100次/分。最主要的处置是() A 补液 B 升压剂 C 强心 D 利尿 E 抗生素 12.菌痢病人,腹泻2天,每日10次,脓血便伴发热,查BP11/9kPa,P100次/分,皮肤凉,苍白,应诊断() A 未发生休克 B 休克早期 C 休克发展期 D 休克晚期 E 虚脱 13.男性,突发寒战,体温39℃左右,腹泻十余次,伴里急后重,便为稀便,很快转化为脓血便,便常规红细胞5个/HP,白细胞10个/HP,脓液(++)。该患者最可能诊断() A 细菌性痢疾 B 伤寒 C 阿米巴痢疾 D 肠炎 E 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28T09:20:29.6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包睿媛[导读] 摘要:食物中毒发生后,采样是否及时和完整,是否有代表性,是影响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结果的重要因素,而实验室能力和效率是影响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结果的关键。 兴安盟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 137400摘要:食物中毒发生后,采样是否及时和完整,是否有代表性,是影响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结果的重要因素,而实验室能力和效率是影响食物中毒实验室诊断结果的关键。为了提高食物中毒原因的查明率,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保证食品卫生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必须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基于此,本文对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微生物学检验进行分析。 关键词:细菌性食物中毒;微生物学检验;研究分析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已经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食物中毒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着普通大众的身体健康。食物中毒现象的出现,是由于人们食用了本身携带致病性病原菌的食物,从而引起的一种机体中毒事件。作为一种广泛性、迅速性的现象,如果人们在食用食物的过程中出现了食物中毒的情况,就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的出现。如果患者出现食物中毒之后,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患者的身体出现脱水症状,并且随着中毒程度的逐渐深入,脱水症状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直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为了帮助人们减少食物中毒对于身体健康的影响,必须做好微生物检验的工作,以帮助患者寻找出出现食物中毒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更好的帮助患者进行疾病的治疗。而进行的微生物检测工作,其最主要的关键因素,就是必须进行大量的检测工作,以保证取样的普遍性。简而言之,就是检测人员需要进行检测的相关物品要越多越好,只有这样,能够覆盖所有能引起食物中毒的病菌和因素,不能放过任何可能。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我中心参与处置的细菌性食物中毒(23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学历分布:10例患者为本科及以上学历,18例患者为大专学历,13例患者为高中学历,21例患者为初中及以下学历。食物中毒的时间分布:12例患者于第一季度发病,16例患者于第二季度发病,24例患者于第三季度发病,10例患者于第四季度发病,其中男性患者以及女性患者的数量分别为35例和27例,年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分别为67岁和15岁,均值是(31.52±2.15)岁。 1.2检验方法 1. 2.1建立应急预案,准备各项材料应预先对实验室的食物中毒检验员进行建立,准备采集样品所需的材料,对常用的培养基、生化管及常用的血清准备齐全。 1.2.2现场调查患者应该对《食物中毒个案调查登记表》里的各项内容进行填写,对于发病较早或较为严重的患者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观察其是否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同一时间就餐但未中毒的患者也进行调查,进而排除别的中毒原因;对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详细询问,注意治疗结果是否出现异常。 1.2.3样品采集找到导致食物中毒的食物,对中毒现场进行检查,评价是否还有残余的中毒食物,并进行采样;其中液体样品进行涂片,固体样品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涂片,进行染色;在镜下观察染色情况或动力情况,判断其属于哪种细菌。 1.2.4增菌增菌可将样品中菌量较少的病原菌检出,也可以使服药患者样品中被抗生素抑制的细菌获得复苏和达到增加菌量的作用。在处置细菌性食物中毒实际工作中,肛拭子稀释液可以略过增菌而直接涂抹平板,以缩短检验周期。呕吐物、剩余食品病原菌相对较少,其增菌后再检验对提高检出率是有必要的。 1.2.5优势菌的观察对采集的液体样品直接涂片、固体样品用生理盐水磨匀后涂片,进行革兰染色。镜下观察染色反应、形态一致的,数量上占优势的细菌;同时暗视野下观察动力。根据形态、染色反应、动力可初步判断属哪类细菌,对下一步确定检验思路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粪便是细菌性食物中毒检验的理想样本,由于病原菌含量多,直接选用选择性培养基也可较易分离到病原菌,在次日的第一时间观察结果。呕吐物、剩余食品杂菌含量多,病原菌菌落在平板上相对较少,可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粪便培养结果,确定可疑典型菌落。 生化试验传统的生化鉴定采用双歧索引法,该法较烦琐、检测周期长,不能满足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需要。现多采用数码法,在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常用的有肠杆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系统、弧菌科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系统、API细菌鉴定系统和rRNA第Ⅰ超科细菌数值编码鉴定系统(Rr1-11)等。 1.2.6血清学凝集试验在血清学凝集实验中,确保血清的有效性十分关键,一旦效价不佳或者吸收不充分便会严重影响检验结果出错。如果血清不凝或是凝集的结果不符合判定的应符合某一细菌的形态、培养、生化时,这时不可轻易对结论进行否定,而是应通过其它批号或其它生物制品所的血清进行对照。值得一提的是,在鉴定副溶血弧菌及志贺氏菌的过程中应该对K抗原的阻断凝集予以特别关注,除了比较熟悉的K抗原与Vi抗原之外,M抗原和O5抗原在沙门氏菌的鉴定中具有阻断凝集作用。 1.3统计分析 对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致病菌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构成比,数据应用SPSS13.0处理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产生的所有数据具有由专人收集并于SPSS18.00统计学软件中录入、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借助均数加减平方差表述,并利用t值对其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借助率(%)表述,并利用值进行检验,最终检验结果显示p。 2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23例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中,由蜡样芽胞杆菌引起的患者有10例,所占比例为16.13%,由志贺菌引起的患者有3例,所占比例是4.84%,由变形杆菌引起的患者有5例,所占比例是8.06%,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患者有6例,所占比例是9.68%,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患者有5例,所占比例是8.06%,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患者有15例,所占比例是24.19%,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患者有7例,所占比例是11.29%,其他11例患者引起原因尚不明确。通过检验可知,副溶血性弧菌是导致食物中毒的首要因素。 3讨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