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加热至沸腾,气泡大小变化的原因

水加热至沸腾,气泡大小变化的原因

水加热至沸腾,气泡大小变化的原因

水加热至沸腾,气泡大小变化的原因

江苏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

在“初中物理必做实验”中,其中有“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同学们在观察水的变化过程中,会发现水中的气泡先是由大变小,后是由小变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冷水刚加热时,气泡上升时是越来越小的,因为此时气泡里是水中溶解的空气,由于刚加热,水的对流还不太明显,即下层水温较高,气泡膨胀较大,上面温度较低,气泡膨胀较小,所以由于热胀冷缩的原因,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越来越小。在这个过程中,热胀冷缩对气泡压强的影响大于水的压强对气泡的影响。

水沸腾后,气泡上升时是越来越大的,因为此时气泡里是水沸腾产生的大量水蒸气,沸腾时对流已基本停止,上下水温基本一致,不存在热胀冷缩的问题,但由于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气泡越到上面,所受水的压强越小,这样内外气压不平衡,内面气压大于外面气压,所以气泡会膨胀、变大,只到到达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就散发到空气中。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水沸腾实验(答案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探究水沸腾实验 答案解析 1.(2018?玉林)如图甲是探究“液体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液体沸腾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可知该液体的沸点为96℃,虽然液体的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加热,所以说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选填“吸热”或“放热”); (2)实验中,如果增大液体表面的气压,则液体的沸点将升高(选填“升高”或“降低”),液体的内能将增加(选填“增加”或“减少”)。 【分析】(1)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2)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随气压的减小而降低;内能的大小和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解答】解:(1)温度计的每一个大格代表1℃,每一个小格代表0.1℃,由图乙可知该液体的沸点为96℃;虽然液体的温度不变,但要继续加热,所以说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 (2)实验中,如果增大液体表面的气压,则液体的沸点将升高;温度升高,液体的内能增加。 故答案为:(1)96;吸热;(2)升高;增加。 【点评】本题通过水的沸腾实验考查了温度计的读数、沸点、气压与沸点的关系以及温度与内能的关系等基础知识,是一道热学综合题目,比较简单。 2.(2018?娄底)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指测量结果睡出相关图象,如图a所示:

(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钟表和温度计。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c所示,该示数是EF段所对应的温度值(选填“BC“和“EF“)。(3)如图a所示,BC段该物质的状态为固液共存态。 (4)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这是因为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分析】(1)冰熔化和水沸腾实验需要不断吸热,实验过程中,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还需要用秒表来记录时间。 (2)晶体熔化时温度要达到熔点,不断吸热,温度不变;但晶体熔化后温度还要上升。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即为沸点。 (3)在熔化过程中晶体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完毕,处于液态。 (4)升温快慢与物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有关。 【解答】解:(1)由于晶体熔化和水沸腾这两个实验,都需要对冰和水进行加热,所以,除需要用测量仪器计时器来记录时间外,还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 (2)水沸腾时,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99℃,对比a、b两图可知,a图是冰的熔化图象,BC 段所对应的温度是冰的熔点,b图是水的沸腾图象,EF段所对应的温度是水的沸点。 (3)如图甲(a)所示,BC段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态; (4)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的温度,冰比水用的时间短,所以冰比水吸热升温快,原因是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 故答案为:(1)温度计;(2)EF;(3)固液共存态;(4)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点评】此题考查了冰熔化和水沸腾实验中器材的作用,沸点与熔点的判断以及冰和水比热容大小的判断,同学们要学会观察图象,分析实验,总结规律。 3.(2018?宜昌)小红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达到91℃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课堂检测及答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 《水沸腾了》课堂检测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 2.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 [填“不变”“升高”或“降低”];当水沸腾时,水中气泡在上升时[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3. 当温度计受热时,液柱会;当温度计受冷时,液柱 会。 二、判断题。 1. 酒精是易燃液体,实验时,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我们应该用水浇。() 2. 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不要用手触摸。() 3. 温度计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 4. 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沸腾。() 三、选择题。 1. 关于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量的多少影响着水沸腾时的温度 B.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释放出里面的水蒸气 C.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2.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B. C. 3. 关于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水面有少量气泡产生 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C.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汽”是水蒸气 4. 水沸腾后,如果关掉火源,那么会出现()。 A.水会继续沸腾很长一段时间 B.“白汽”不见了 C.水中的气泡变少了 四、简答题。 在加热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五、填图题。 请在横线上写出酒精灯各部分的名称。 六、实验探究。 小明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①实验中小明发现,水在℃出现沸腾。在沸腾的过程中,[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保持。 ②实验结束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结束后,要迅速用手把烧杯等器材移开 B. 如果测得水的沸点不是100℃,那么一定是操作中出现了错误 C.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并接触容器底 D.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2.请帮小明完善活动记录。 七、综合应用。 田宇的妈妈用铁锅给他烧水煮面,当水烧开时,田宇发现,盖在锅上的盖子动了,并有水和大量“白汽”冒出来,请你帮他解释一下这些现象。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答案:大大增加

水沸腾算例UDF的详细解析

【强烈推荐】水沸腾算例UDF的详细解析 【强烈推荐】水沸腾算例UDF的详细解析 #include "udf.h" /*包括常规宏*/ #include "sg_mphase.h" /*包括体积分数宏*/ #define T_SAT 373 /*定义饱和温度*/ #define LAT_HT 1.e3 /*定义水蒸汽潜热*/ DEFINE_SOURCE(liq_src, cell, pri_th, dS, eqn) /*定义液相源项*/ { Thread *mix_th, *sec_th; /*混合相、第二相定义计算区域指针*/ real m_dot_l; /*蒸发冷凝速率定义液相质量转移*/ mix_th = THREAD_SUPER_THREAD(pri_th); /*指向混合区的主相即液相的指针*/ sec_th = THREAD_SUB_THREAD(mix_th, 1); /* 指向单相控制区的气相的指针*/ if(C_T(cell, mix_th)>=T_SAT){ m_dot_l = -0.1*C_VOF(cell, pri_th)*C_R(cell, pri_th)* fabs(C_T(cell, pri_th) - T_SAT)/T_SAT; /*如果液相单元的温度高于蒸发温度,液相向气相的质量转移*/ dS[eqn] = -0.1*C_R(cell, pri_th)* fabs(C_T(cell, pri_th) - T_SAT)/T_SAT; /*定义源项对质量转移偏导*/ } else { m_dot_l = 0.1*C_VOF(cell, sec_th)*C_R(cell, sec_th)* fabs(T_SAT-C_T(cell,mix_th))/T_SAT; dS[eqn] = 0.; /*于是气相向液相转移,所以液相的质量源项对质量转移的偏导为零*/ } return m_dot_l; } DEFINE_SOURCE(vap_src, cell, sec_th, dS, eqn) /*定义气相源项*/ {

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综合题汇编含详细答案(1)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分别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剧烈汽化现象 B.“白气”是液态小水滴,它是水汽化形成的 C.甲图是水沸腾前的情景,乙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D.乙图中气泡变小,是气泡中的水蒸气液化导致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 A.沸腾是一定温度下,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不只是在液体表面,A错误; B.“白气”是液态小水滴,它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错误; C.水沸腾前,温度不均匀,下面的水温度较高,上面的水温度较低,温度较高的气泡从水底往上升时,遇冷会液化为水,气泡会变小,所以乙图是水沸腾前的情景;而水沸腾时,下面的水和上面的水温度都一样,气泡从水底往上升时,水的压强变小,气泡会变大,所以甲图是水沸腾时的情景;C错误; D.由上述可知,乙图中气泡变小,是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导致的,D正确。 2.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A.41℃,60℃B.21℃,40℃ C.35℃,56℃D.35℃,36℃ 【答案】C 【解析】 【分析】 我们知道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所以这支温度计上的示数20℃所对应的实际温度是0℃,示数80℃对应的实际温度是100℃;由于20℃到80℃之间有60个格,那么用实际的100℃除以60格就是这支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水沸腾了》|教科版

《水沸腾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水蒸发现象后,继续指导学生认识水汽化的另一种方式——沸腾。沸腾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三年级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水沸腾过程中水量的变化、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等问题缺乏具体认识。本课通过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引领学生经历预测结果、实验观察、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的全过程,既能帮助学生获得许多关于沸腾这一现象的直接认识,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司空见惯”的沸腾现象中隐藏着那么多我们未必“熟知”的科学知识,逐步培养学生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酒精灯等实验器材,这些器材的使用和组装是难点。水的沸腾实验中涉及温度计的使用、酒精灯加热的注意事项、水量和水温数据的读取、仪器摆放的方法等问题,内容较多。教师应适当降低难度和要求,并注意探究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学生分析】 学生对生活中的沸腾现象都较熟悉,一般都知道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水面会泛起大量的气泡,但对水沸腾时温度的特点并不明确,对沸腾前后水中气泡大小的变化缺乏仔细观察。上述问题的提出和对现象的质疑,容易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水沸腾前后气泡大小的变化,不是本章的重点知识,在实验中仅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目的是使感兴趣的学生课下主动去了解。 学生学会选用较简单、安全的器材做实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设疑,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的过程中水 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科学探究目标 ●在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 ●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实验现象,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探究活动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

2020年中考物理必考25个实验考学练实验01探究水的沸腾含解析31

实验一、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①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②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 ③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④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实验现象】水沸腾时的现象:剧烈的汽化现象,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虽继续加热,它的温度不变。 水沸腾前水沸腾后 3.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4.液体沸腾的条件:(1)温度达到沸点;(2)继续吸收热量。 【实验补充】 (1)液体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 (2)液体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沸腾后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液体的沸点还与大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高压锅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4)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汽化方式 异同点 蒸发沸腾 不 同 点 发生部位液体表面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温度条件任何温度只在沸点时 剧烈程度缓慢剧烈 相同点都属于汽化现象,都是吸热过程 【考点方向】 1、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2、由图像描点,水沸腾时特点: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3、开始加热到沸腾时间过长,改进:①用温水;②减少水的质量; 4、石棉网作用:使烧杯底部受热均匀。 5、酒精灯拿开后,沸腾继续,原因:石棉网有余热,水断续吸热; 6、水沸点98度,原因: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7、沸水降温至室温,温度变化特点:先快后慢。 8、若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都不能沸腾,原因:火力太小,吸收热量小于热损失。 9、安装装置时顺序:自下而上。 10、水沸腾前,烧杯内上升的气泡是由大变小的; 水沸腾时,烧杯内上升的气泡由小变大,因为上升过程中,水对气泡压强变小。 11、烧杯的纸盖上留有两个小孔,穿过温度计的那个孔作用:固定温度计。另外一个孔的作用是使水面上方大气压强与外界相同,使水的沸点测量值更准确;若不留小孔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是如果没有小孔,会使里面气压增大,测出的水的沸点偏高。 【创新母题】如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__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其中石棉网的作用

水的沸腾实验报告单

班级姓名桌号日期实验 内容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 实验仪器酒精灯、铁架台、铁夹、铁圈(或三脚架)、温度计、烧杯、石棉网、水等 实验步骤实验分工: 计时员观察气泡员观察温度员记录员作图员 (1)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放到有石棉网的铁架上,用夹子夹住温度计的吊绳,并将温度计调到适当位置,用温度计测量水温。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当水温上升到90℃时,计时员每隔10s让观察温度员 .....观察一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员将温度记录到下面的表格中。 (3)观察气泡员观察水中开始出现气泡时(即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怎样变化?出现大量气泡后(即沸腾后),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怎样变化? (4)继续每隔10s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后再记录2min。 (5)沸腾后将酒精灯移走,观察水是否还会继续沸腾;再用酒精灯继续加热,观察水是否沸腾。(6)作图员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绘制水沸腾时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7)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8)实验完毕,整理器材。 实验记录 附实验记录表格: 时间t/s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t/℃ 时间t/s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10 温度t/℃ 时间t/s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310 320 温度t/℃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教案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实验教学设计 本实验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探究水的沸腾现象,逐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进而会运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构思 本实验的探究活动,采取“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实验探究──归纳总结的模式,使学生在“设计、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新知。 设计理念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对沸腾现象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题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 2、会运用沸腾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经历试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运用物理知识造福人类的意识。 重点 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难点 实验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器材 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 课型 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水开了吗?”这是在每个家庭几乎天天都会听到的一

句话。如何判断水是否开了呢?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创设猜想情境,激发求知欲。 猜想假设 、判断、猜想 2、归纳猜想情况 猜想1:在烧水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猜想2:在烧水过程中,声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 猜想3:在烧水过程中,水中气泡的变化规律是 。 猜想4:在烧水过程中,还存在的其他变化规律有 。 创设探究目标,使探究活动有的放矢。 设计实验 、点拨: 迁移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学习经验,直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从而探究发现其特征和规律。 实验中,要分工合作,对其变化做好观察记录,还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2、设计: 各组根据猜想的内容设计实验,选择器材,通过探究,得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报告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知道水的沸点。 2、经历用图像方法探究物理量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液体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3、学会观察,在观察实验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 温度计、酒精灯、小烧杯、铁架台、石棉网、秒表、火柴 实验步骤: 1、向烧杯中注入适量温水,用酒精灯加热。 2、观察并记录实验中声音和气泡的情况。 3、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4、沸腾后,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的沸腾情况。 5、数据分析。 看一看: 气泡: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在沸腾前__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 温度: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 __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摄氏度,说明水沸腾后温度保持_______。 听一听: 声音:水的声音在沸腾前__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 做一做: 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水___________,说明水沸腾时要__________热; 实验时水到达_____℃,才开始沸腾; 水沸腾的条件:1、___________,2、___________(两个条件必须 满足才能沸腾)。 画一画: 温度/℃ 水的沸腾图象 1、试以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右图中标出各个时刻水的温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它们连起来。这就是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2、试观察水沸腾的图像,说说沸腾的特点 90 95 100 105 0 1 2 3 4 5 6 时间/min

查一查: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查看沸点表可知,(1)液体的沸点与有关。(2)不同物质的沸点__ __,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3)水银的沸点是_______,酒精的沸点是_______,故测量沸水应用_______温度计。(4)在表中液态氮和液态的氧的沸点_______,由此可用于分离和提纯气体。 想一想: : 2、烧杯中的水从开始加热直到沸腾,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大小是如何变化的?想一想,气泡的大小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在一次实验中小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他用纸做的锅烧水,结果发现锅中的水沸腾了,纸锅却完好无损。联系“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查阅资料,说说其中的道理。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物态变化 实验题2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共27题,有答案)

2019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物态变化实验题2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共27题, 有答案) 1.(2019?恩施州)如图甲为探究水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不久,某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水面上部分出现许多水珠,这是形成的。 (2)如图甲所示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 (3)如图乙是根据两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两次图象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所用水的不同。 2.(2019?十堰)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 (1)小明用的装置(如图甲),他测出的水温将(选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小红和小华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数据,并描绘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根据图象可知当水温达到沸点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两位同学的图象存在差异,请说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3.(2019?抚顺)小志和小丽分别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图象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其温度是℃。 (2)由图象可知:①水的沸点低于100℃,原因是气压(填“高于”、“等于” 或“低于”)标准大气压。 ②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③第6min时(填“小志”或“小丽”)的实验装置中水分子运动更剧烈。 (3)实验结束后,小志想到妈妈在煮饺子时加入一些冷水,锅内的水停止沸腾。原因是水(填“温度低于沸点”或“不能继续吸热”)。

4.(2019?鞍山)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 (1)图甲实验装置的组装顺序应为(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 (2)实验中,判断水沸腾的依据。 A.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B.出现水的沸腾现象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是℃,此时当地的大气压强(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4)本实验中不能选择酒精温度计,原因是。(酒精的沸点是78℃) (5)水沸腾后,根据图乙可以推断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2min,水的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2019?盘锦)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实验中,老师发现某小组的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的底部,则该组测得水的温度比实际温度偏。 (2)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3)水中气泡如图丙所示时,水(填“没有沸腾”或“已经沸腾”)。 (4)在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撤去酒精灯后,同学们发现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不断。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专题练习(含答案)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ray A.水的沸腾是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B.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却需要不断吸收热量 C.水的温度必须达到100℃时,水才会沸腾 D.水沸腾时出现大量的“白气”是水蒸气 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底部垫石棉网的目的是缩短加热时间 B.温度计不可以接触到烧杯底部但可以接触烧杯壁 C.判断水是否沸腾的依据是温度计示数是否变化 D.记录温度时间间隔相同比不相同好 3.在家中用电热水壶烧水,第一次烧了一壶水直到沸腾,第二次仍用该壶烧了 半壶水直到沸腾,则两次水温随时间变化关系正确的是(第一次为细线,第二次为粗线)() A . B . C . D . 4.下表是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记录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沸点为99℃ B.水的沸点为100℃ C.水在4min以后已停止加热 D.此处的大气压强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5.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第4min时,水开始沸腾 B.在第4﹣6min的过程中,水不吸热 C.在第6min后继续加热,水温仍是100℃ D.在实验中,水的沸点是100℃ 6.如图所示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装置和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的沸点是100℃ B.水面上方的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 C.水沸腾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D.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 7.关于水沸腾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量的多少影响着水沸腾时的温度 B.加热时要充分利用酒精灯火焰的内焰 C.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至水面破裂释放出里面的水蒸气 D.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会升高 8.在“水的沸腾实验”中,关于烧杯上加盖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烧杯上加盖可以缩短加热的时间 B.加盖可以防止水蒸气在温度计上液化看示数不方便 C.加盖测得的沸点可能比实际沸点偏高 D.温度计可以直接从盖子中间插入,不用悬挂,很安全 9.同学们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得到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加热过程中,冷水与热水相比,热水的内能更大 B.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水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升温的,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D.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发生在液体的内部,沸腾时吸热 二.填空题 10.如图甲所示,是小宇设计的“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装置,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

全国中考物理热学问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如图甲所示为大家常见的普通煤炉,通过燃烧煤将壶中的水进行加热。为提高煤炉效率,某大学创意小组设计了双加热煤炉,如图乙所示,在炉壁的夹层中也加入水,在给壶中水加热的同时,也给炉壁夹层中的水加热。现在1标准大气压下,壶中装有质量为4.5kg 温度为20℃的水,己知q 煤=3×107J/kg ,c 水=4.2×103J/(kg?℃),求: (1)如果烧开壶中的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已知甲图煤炉烧水效率为28%,若用甲图煤炉烧开壶中的水,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是多少? (3)在乙图煤炉加热过程中,在消耗等量煤的情况下,除烧开壶中的水外,还可把炉壁夹层中10kg 的水从20℃加热至40℃,则改进后乙图煤炉的烧水效率是多大? 【答案】(1)1.512×106J ;(2)0.18kg ;(3)43.56%。 【解析】 【分析】 (1)知道水的质量、水的初温和末温、水的比热容,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2)知道普通煤炉的烧水效率,利用100%Q Q η=?吸 放 可得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已知煤的热值,利用Q mq =放可得普通煤炉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3)由题知,双加热煤炉还可额外把炉壁间10kg 水从20℃加热至40℃,根据吸热公式求出炉壁间水吸收的热量;由题意可知,壶内水吸收热量不变,则可求出双加热煤炉中水吸收的总热量(有用能量);由题意可知,双加热煤炉中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变,再利用效率公式求出改进后乙图煤炉的烧水效率。 【详解】 (1)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把壶内20℃,4.5kg 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 ()()361 4.210J/kg 4.5kg 10020 1.51210J Q c m t =?=????-=?吸水水℃℃℃; (2)普通煤炉的烧水效率为28%,由100%Q Q η= ?吸 放 可得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Q η吸 =61.51210J 28% ?=5.4×106J , 由Q mq =放可得需要完全燃烧煤的质量:

人教版沸腾知识点练习

高效课堂*精讲精练 知识点1 沸腾 情景激疑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观察水温变化,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至沸腾后5min为止。 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会发生哪些现象? 教材全解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过程需要吸热. 2.沸腾 (1)沸腾: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沸腾. (2)沸点:液体沸腾时不变的温度叫做沸点.各种液体都有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还受大气压的影响。 (3)沸腾的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要不断地吸热.两者缺一不可。 知识拓展 沸腾实验注意事项 (1)安装实验装置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应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2)烧杯中的水要适量.水太多,加热时间会过长;水太少,温度计的玻璃泡会露出水面。 (3)为缩短加热时间,可用温水加热以提高水的初温,或在烧杯上加盖,以减少热量的损失。

(4)实验时可能得出水的沸点不是100℃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是: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没有校准;测量时的大气压强不是标准大气压。 (5)水沸腾时,在烧杯底水汽化形成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力逐渐减小,气泡的体积逐渐变大;而在沸腾前,在烧杯底形成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遇到冷水,水蒸气又液化成了水,因此,在沸腾前,气泡逐渐变小。 即学即练 例1下列现象是汽化现象的是 ( ) A.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 B.夏天洗过的衣服变干 C.冰棍化了 D.冬天窗玻璃上出现水珠 解析 A项中的钢由液态变为固态,C项中的水由固态变为液态,D项中的水由气态变为液态,它们都不是汽化现象;只有B项中衣服里的水由液态変为气态,这才是汽流化现象 答案 B 例2如图所示的是小明观察到的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上升的两种情况,则图___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解析水沸腾时,水中产生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并放出大量水蒸气;水沸膀前,容器底部受热产生气泡,上升遇冷,气泡变小 答案乙甲 例3如图所示的是四位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知识点及各种题型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知识点及各种题型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 一、实验方法:图象法(数形结合)、对比观察法 二、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间有孔的纸板、 温度计、水、秒表 三、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并观察.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 记录一次温度。 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线。 三、数据处理 现象,形成; 时间 /min 0 0.5 1 1.5 2 2.5 3 … 温度

3、水沸腾时需要_______________。 1、剧烈汽化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2、保持不变 3、吸热 五、交流与评估 1、加热过程中,为什么杯口盖一纸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石棉网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过程中,如果由实验结果发现水的沸点不是100 ℃,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教案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教案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教案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实验教学设计 本实验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探究水的沸腾现象,逐步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进而会运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 总体构思 本实验的探究活动,采取“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实验探究──归纳总结的模式,使学生在“设计、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获取新知。 设计理念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对沸腾现象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在这一认识过程中,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题 探究水的沸腾现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 2、会运用沸腾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经历试验探究的基本过程,了解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物理道理。 2、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运用物理知识造福人类的意识。 重点 实验探究水沸腾的规律。 难点 实验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器材 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 型 探究实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提出问题 “水开了吗?”这是在每个家庭几乎天天都会听到的一句话。如何判断水是否开了呢?你认真观察过水的沸腾吗?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 创设猜想情境,激发求知欲。

猜想假设 1、判断、猜想 2、归纳猜想情况 猜想1:在烧水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 猜想2:在烧水过程中,声音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 猜想3:在烧水过程中,水中气泡的变化规律是。 猜想4:在烧水过程中,还存在的其他变化规律有。 创设探究目标,使探究活动有的放矢。 设计实验 1、点拨: 迁移探究固体熔化规律的学习经验,直接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从而探究发现其特征和规律。 实验中,要分工合作,对其变化做好观察记录,还要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2、设计: 各组根据猜想的内容设计实验,选择器材,通过探究,得出水沸腾的规律。 明确操作注意事项 制定探究程序,选择器材,增强探究活动的科学性。 进行实验 1、将实验器材放置好。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包括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等)。

水的沸腾问题分类解析

水的沸腾问题分类解析 水的沸腾实验是物态变化这一单元比较重要的一个实验,沸腾问题在中考时也经常出现,主要以下列几种类型出现: 一、给装置加热,判断水的沸腾情况。 例1、如图所示,大试管和小试管都装有水,将三个大试管中的水加热,使之保持沸腾,则在大试管中的水不断沸腾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能沸腾的是(乙丙中的大试管都装有密封盖)() A.只有甲B.只有乙C.甲和丙D.乙和丙 分析:甲图中,当大试管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小试管中的水温度虽能达到沸点,却不能继续从大试管中的水吸热,所以不能沸腾;乙图中,大试管密封,内部气压高,沸点高,水的温度高于一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因此,可以继续向小试管传递热量,故小试管中的水可以沸腾;丙图中,大、小试管都处于密封的环境下,其沸点都会升高,但当大、小试管的水温相同时,小试管无法通过大试管吸收热量,故不能沸腾。因此,只有乙小试管中的水能沸腾。本题答案:B。 二、在给装置充气或抽气后,判断水的沸腾情况。 例2、如图所示,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开酒精灯,下列说法:①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继续沸腾;②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停止沸腾;③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继续沸腾;④用注射器往瓶外抽气,水停止沸腾。上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分析:水的沸点跟大气压有关,气压升高,水的沸点升高;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向装置中充气,水面上方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水停止沸腾;从装置中向外抽气,水面上方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水继续沸腾。因此②、③的说法正确。本题答案:C。三、在给装置浇冷水后,判断水的沸腾情况。

例3、将一装有水的烧瓶加热至水沸腾后,把烧瓶移离火焰,水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后倒置,再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瓶中的水迅速降温,不会沸腾。 B.瓶中气压不变,水的沸点不变,水不会沸腾。 C.瓶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水重新沸腾。 D.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重新沸腾。 分析:向瓶底浇冷水,瓶内水蒸气迅速液化,只是水面上方气压变小,水的沸点降低,水会重新沸腾。本题答案:D。 四、装置中发生化学变化后,判断水的沸腾情况。 例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夹子处于关闭状态.给左边试管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其后将NaOH 溶液滴入封闭有CO2气体的瓶中,待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后水停止沸腾,片刻后打开夹子,下列对试管中水的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A.试管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水不沸腾 B.试管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重新沸腾 C.试管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水不沸腾 D.试管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水重新沸腾 分析:NaOH溶液与CO2气体发生反应,消耗了一些CO2气体,打开夹子后,试管上方的一部分气体会进入烧瓶中,水面上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会重新沸腾。本题答案:B。 五、巩固练习

科技小论文: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

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 物理课上,我们在做练案时,出现了一道题: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我们不会做,老师只是告诉了我们答案:水沸腾前上升变小,水沸腾后气泡上升变大。老师说至于为什么,我们以后会学习到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查查原因。 由于我的好奇心比较重,回到家,我对这个问题我还是念念不忘,于是我打开了电脑,输入了这个问题。 原来,水沸腾前,在气泡上升过程中,下面的水先受热,温度升高,于是有一部分水汽化成水蒸气,形成了气泡,气泡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于是气泡上升。而由于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下部分的水温升高,但上部分的水温度仍然较低,在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遇到温度比它低的冷水,于是有一部分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珠,气泡的质量变小了,所以气泡的体积也相应地变小了;但是,在气泡上升过程中,由于所处的深度变小了,所以外界的压强变小了,会导致气泡的体积变大;相对而言,前者对气泡体积变化的影响要比后者大,所以,在气泡上升过程中,实际表现出的现象是其体积变小。而在水沸腾以后,由于对流,水的上下部分的温度都达到沸点,继续加热,与水沸腾前一样,有水汽化成水蒸气形成气泡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也不断有水汽化成水蒸气,于是许多气泡聚在一起,越积越多,从而其体积变大,另外一方面,与沸腾前相似,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所处的深度变小了,也会使其体积变大。这两方面的影响是一致的,最终的现象也是气泡的体积变得越来越大。综上所述,气泡体积的变化情况,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是看是有更多的水汽化成水蒸气,形成气

泡,还是不断地有水蒸气液化成水小珠。另一方面就是在气泡上升过程中,其所处的深度变小了,导致气泡的体积变大。而且从实验中可以得出,气泡所处深度的变化对其体积变化的影响较小,所以,水沸腾前后,其体积的变化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 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我的心中无比的喜悦,我顿时明白了Knowledge is power这句话的意思,这也更加坚定了我探索知识的信心,学习新知识的信念。

水的沸腾试验相关考题与解析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复习题全解析

7.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条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目的地是固定的,要想早到目的地,一是距离近,二是跑得快。加热水,沸点是目的地,可以提高水的初温(缩短距离),二是减少水量(加快速度),三是增加火源(加快速度)。不过,提高水的初温,不同样还是加热吗?从实验装置来看,再添加一个酒精灯不太现实。减少水量,应该是最优的选择。 8.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地的冒“白气”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凡是能看到的水汽,都是小液滴,典型的就是雾,穿行到雾里,你会发现浑身都是小水珠。 9.小华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解析】水加热时如果不能沸腾,说明散热比吸热还快。从两方面考虑:减少散热,增加吸热。 10.小红和小兰同学也在实验室里做“水的沸腾”实验,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她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B所示。问a、b图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图B,a、b两条曲线,明显加热速度不同。题意告诉你,实验装置相同,意味着烧杯大小、石棉垫、酒精灯是没有差别的,差别只能是其它方面。 11.1个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8℃,煤油的沸点是150℃,完成本实验所用的温度计液泡中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选填“酒精”或“煤油”); 【解析】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100℃,如果酒精做温度计的液体,78℃就沸腾,无法测定78℃以上的温度。酒精温度计常常用于测低温。 12.分析评估C、D两套装置。 【解析】观察力:D图比C图多了个烧杯盖子。所以,D装置热量损失少,实验耗时少,但当气体受热时,水面上盖子下的气体压强会超过当地大气压,测量的沸点可能偏高;C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不知道出题者试验过没有:加盖和不加盖,实际影响有多大?)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知识点及各种题型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 一、实验方法:图象法(数形结合)、对比观察法 二、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间有孔的纸板、 温度计、水、秒表 三、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并观察.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 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线。 三、数据处理 四、分析与论证 1、水沸腾时发生________________现象,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沸腾时温度_______________; 3、水沸腾时需要_______________。 1、剧烈汽化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2、保持不变 3、吸热 五、交流与评估 1、加热过程中,为什么杯口盖一纸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棉网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探究过程中,如果由实验结果发现水的沸点不是100 ℃,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