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功能性食品课程论文

功能性食品课程论文

功能性食品课程论文
功能性食品课程论文

辅酶Q10的生理功能及其功能食品开发

作者:方丽颖,孙亮指导老师:任迪峰,朱宝庆

摘要:本文综述了辅酶Q10的生产制备工艺,并且分别介绍了辅酶Q10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及其制备方法,并着重介绍了微生物发酵法,阐述了能提高辅产量的基本方法,最后介绍了市场上现有的辅酶Q10相关产品及今后辅酶酶Q

10

功能性食品开发和研究方向。

Q

10

关键词:辅酶Q10;生理功能;制备方法;功能性食品

Abstract:The paper summarized preparation process coenzyme Q10 production are introduced, an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enzyme Q10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s, and emphatically introduces microbial fermentation, expounds its production coenzyme Q10 production, and can improve the basic method of production coenzyme Q10,finally the future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oenzyme Q10 direction.

Key word:Coenzyme Q10;Physiological functions;Preparation methods;Functional food

0 前言

近年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科学家们在不断预测人类的寿命极限:120岁、150岁……甚至有美国科学家预测本世纪末我们能活到200岁。这些预测,让很多人产生了这样的疑问:人类到底能活多久?

在科学理论上,从细胞分裂次数与分裂周期测算法推算,人类最高寿命至少是120岁;从性成熟期测算法推算,人类的最高自然寿命应是112-150岁;从生长期测算法推算,人类的自然寿命为100—175岁;从怀孕期测算法推算,人的自然寿命最高可达167岁。以上方法推算结果表明,人类正常的自然寿命也都在100岁以上。

那么什么因素决定我们人类的寿命呢?

寿命取决因素很多。常规的说法为:首先是家族遗传,如果家庭长辈里有长寿的,后代就有长寿基因;其次时生活环境,污染少的地方人肯定比污染重的地方人长寿;三是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能使人长寿;四是适当锻炼,生命在于运动,但要因人而宜,因时而宜。

破解生命密码,揭开长寿之谜。目前生命科学家终于有了惊人发现,原来决定人类长寿与否的根本原因,就是一种叫做辅酶Q

的物质,它具有逆转抗衰、

10

延年益寿之独特功效,被誉为“长寿因子”、“生命之源”。

由此可见,开发生产辅酶Q

10

相关功能性食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 辅酶Q

10

辅酶Q

10又名泛醌

10

,是一种脂溶性醌,其结构类似于维生素K,因其母

核六位上的侧链——聚异戊烯基的聚合度为10而得名,是一种醌环类化合物。

化学名 2-(3,7,11,15,19,23,27,31,35,39-癸甲基

-2,6,

10

,14,18,22,26,30,34,38-四十癸烯基)-5,6—二甲氧基-3-甲基-p-苯醌

拼音名FUMEI Q

10

英文名COENZYME Q

10

结构式

辅酶Q

10

分子结构

分子式C59H90O4

分子量 863.36

辅酶Q

10受光照易分解,而受温度、湿度影响则较小。辅酶Q

10

在脏器(心

脏、肝脏、肾脏)、牛肉、豆油、沙丁鱼、鲭鱼和花生等食物中含量相对较

高。摄入大约1斤沙丁鱼、2斤牛肉或3斤花生可分别提供约30mg辅酶Q

10

辅酶Q

10

是1957年被发现,1958年被卡鲁福鲁卡斯博士认定了化学结

构,并且获得了美国化学学会的最高荣誉Priestly Medal。被称为辅酶Q

10

研究之父,当时他提出辅酶Q

10

对心脏机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

卡鲁福鲁卡斯博士40年来一直服用辅酶Q

10

,直到91岁去世为止,他一直都是现役教授精力充沛的从事科研活动。

2 生理功能

2.1 心脑的保护神

辅酶Q

10

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抗氧化性,使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

程中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不但能改进心肌的代谢,治疗由冠状动脉窄化所造成

的胸腔痛,还能减少心绞痛的发生,加强心脏的跳动功能,治疗充血性心脏衰竭,

是防治心脏最佳奇迹营养素,尤其在治疗心脏衰竭、心脏无力上疗效特佳。

最近阿根廷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显示,辅酶Q

在大大地促进心脏健康的同

10

时,还可以显著保护大脑,增强大脑活力。

2.2 降压的新曙光[ 1]

可增加ATP的合成,清除自由基而降低血管过氧化状态,减少内皮辅酶Q

10

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超氧化物,保护并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降低胞浆

NADH水平,促进血管内皮细释放NO、PGI2,舒张外周血管并降低外周阻力,从而起到降压作用。

2.3 衰老的防火墙

辅酶Q

是人类的长生因子,能够增强免疫系统,保护心、肝、肾的功能,10

免受自由基损害,从而为人们的健康长寿提供保证。

(1)强而有力的抗氧化剂,对延缓人体老化效果显著;

(2)强化免疫力,消灭侵入体内的病菌;

(3)有效改善肌肤灰暗、黄气、色素沉淀问题;

(4)能激活人体细胞和细胞能量,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氧化能力、

延缓衰老和增强人体活力。

2.4 精神的原动力

是人体自行合成的营养素。其合成量会在我们年届20岁之后便持续辅酶Q

10

数量会比20岁时减少50%,年届70岁降减,到了50岁时,我们体内的辅酶Q

10

时则减少60%。人体的Q

产量也会因为种种不利因素而进一步衰减。

10

能够加速细胞更新,激发细胞活性,从而大大促进细胞摄取营养的辅酶Q

10

被专家誉为“生能力,为人的精神活力添加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因此,辅酶Q

10

命的加油站”。

2.5 癌症的新克星

临床研究表明,辅酶Q

有抗肿瘤作用及免疫调节作用,对防治癌症,慢性

10

感染、念珠病菌,爱滋病病毒,大有助益。

丹麦的研究已表明,辅酶Q

在与某些癌症作斗争中也确有疗效。在涉及到

10

加到常规的治疗中,显示出较高的32位乳腺癌患者的试验中,用大剂量辅酶Q

10

剂补充的有益的作用。在试验中,肿瘤没有退化的两位患者,当他们的辅酶Q

10

量分别增加到390mg/day,结果他们的肿瘤在三个月内完全地消失。辅酶Q

10

补充对于经历象阿霉素和thralines这样的心脏毒性药物的化疗的癌症患者也很

重要。

3 辅酶Q10作用的生化机制和在人体内的水平变化趋势

辅酶Q 。是一种脂溶性醌类化合物,结构类似维生素K,位于线粒体内膜上,是氧化磷酸化过程中电子传递链中复合体I和Ⅱ活性所必需的,在呼吸链中是一个和蛋白质结合不紧密的辅酶,使它在黄素蛋白类和细胞色素之间能作为一种特殊灵活的载体而起作用。

人体辅酶Q10的含量主要取决于食物补充和体内合成。据报道,体内辅酶Q10含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20岁时达到高峰,77岁的老人比20岁年轻人心肌中的辅酶Q10减少了58%。辅酶Q10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抗氧化剂之一,能清除自由基,防止蛋白质、脂类、DNA大分子物质被氧化,还能使另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a一生育酚的抗氧能力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由于需求增加或产生量降低导致辅酶Q10浓度下降,内源性不足会导致多种紊乱,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帕金森疾病、牙龈炎等疾病。

常见食物的辅酶Q10含量表

4 制备方法

的制备方法[2]主要有:生物提取法、化学合生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目前辅酶Q

10

3种。

4.1 生物提取法

生物提取法是制备辅酶Q

最传统的生产工艺,也是国内较多采用的方法。

10

原料有动物心肝脏、玉米芽、菠菜等,提取方法有皂化法、溶剂萃取法和吸附层

析法[3,4]。

4.1.1 皂化法[ 2]

皂化法分为醇碱皂化法、碱皂化法。将氢氧化钠一乙醇济液或氢氧化钠溶液加人含有辅酶Q

10

的组织或细胞溶液中,再经过一系列后处理如硅胶吸附、石油

醚洗脱等工序,最终获得辅酶Q

10

产品。

4.1.2 溶剂萃取法

溶剂萃取法将原料与特定的溶剂混合,经过滤、萃取、浓缩等过程,得到辅

酶Q

10

产品。

4.1.3 吸附层析法

将原料与乙醇溶液混合,再经正己烷洗脱、浓缩等步骤,可获得辅酶Q

10

产品。

由于生物提取法得到的辅酶Q

10

是侧链双键全反式构型的天然产物,故易被

人体吸收,产品纯度高,质量好;不足之处是动植物中辅酶Q

10

含量低、各种化学成分复杂、原料来源受限制,因此产品成本高、价格昂贵规模化生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4.2 化学合成法

最早用合成方法得到辅酶Q

10

的是日本的Nisshin公司。我国也从20世纪7O年代开始进行研究。目前该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是母核化合物上引人癸异戊二烯醇基,另一种方法是首先于母核化合物上引人较短的侧链,然后再引人所期望的长链。

4.2.1 侧链直接引人法

1959年Ruegg R等报道合成辅酶Q

10

的路线[5],虽得到了产物,但产率只有20%,且由于茄尼醇制得的烯丙基化试剂是顺、反异构体的混合物,需分离,因此这种方法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1979年Naruta Y等报道了将异戊二烯部分制成锡烷[5],利用锡烷的强亲核性与醒反应,并以BF3OEt2作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反应,最后得到了几何构型较满意的产品(E/Z=85/15),但产率以异戊二烯锡烷计算也只有51%。

从以上合成路线可以看出,此类方法都是用母核化合物与聚异戊二烯基化合物反应,但这一关键步骤产率都不太高。

4.2.2 侧链延长法

早在于1978年,Terao S就利用辅酶认合成辅酶Q

7合成辅酶Q

10

[5],因原料辅

酶Q

7

认价格十分昂贵,所以此路线实用价值不大。Mohri M小组对此作了大量的

研究,于1986年报道了他们的成果,去(对甲基)苯磺酸基反应中以LiHBEt

3

还原剂,以PdCl

2作催化剂,产率为86%,Ag

2

O作氧化剂,产率为94%(E/Z=95/5)[5]。

以上两种方法类似,都先在母核上增加一个异戊二烯,再增加一个由茄尼醇制得的化合物。

1988年,Eron D等报道了以香叶醇为原料制备辅酶Q

10

的全合成路线[6,7]。该方法路线简单,原料易得,中间体易制备,产率高,是很有前途的合成方法。4.3 微生物发酵法

微生物发酵法是目前认为最具发展前景的辅酶Q10生产方法。该方法生产的辅酶Q10产物活性好,可通过规模放大生产能力。其技术关键是辅酶Q10产生菌的生产能力及分离纯化方法。由于受菌种、发酵工艺以及下游提取的工艺的限制,微生物法生产得到的辅酶Q10的产量不高,目前还无法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通过诱变育种、构建工程菌、优化发酵工艺、优化提取纯化工艺等策略,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辅酶Q10的产量,有望实现辅酶Q10的工业化生产。

4.3.1 辅酶Q

10

的生产菌种

能够产辅酶Q

10的微生物种类较多,真核和原核微生物都能够作为辅酶Q

10

生产菌种。所涉及的微生物超过34个属,包括假单胞菌属(Pseudo monasaeruginosa)、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 sp.)、氧化葡糖杆菌属

(Gluconobacter oxydans)、英膜红细菌属(R.capsulatus)、浑球红细菌属(R.sphaeroides)、脱氮副球菌属(Paracocus denitrificans)、热带假丝酵母属(Candida tropicalis)和脱氮假单孢菌属(Paracoccus denitrificans)等。这些菌种都可以直接从自然界中筛选得到,但不同菌种的辅酶Q

10

产量相差较大。

Yoshida等[8]通过摇床培养试验鉴定了34株细菌菌株产辅酶Q10。的情况,

其中29株可以产辅酶Q

10

,并且A.tumefaciens KY-3085,A.radiobacter KY-3086和R.sphaeroides KY-4113所产的辅酶Q10超过60 mg/L。

4.3.2 提高辅酶Q

10

产量的基本方法

影响辅酶Q

10

产量的因素较多,一般从自然界中筛选到的野生型菌种产量都比较低,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通常可以利用各种手段对原始菌株进行遗传改造,突破微生物自身的代谢调控机制,从而提高微生物的产量。例如通过选育具有结构类似物抗性、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或将某些关键酶基因进行克隆,构建目的工程

菌株。再通过进一步优化生产菌种的发酵工艺从而极大地提高原始菌种辅酶Q

10的产量。

4.3.2.1 传统诱变育种

使用诱变手段对野生型菌株进行基因突变,再通过适当的筛选方法,得到产量显著提高或者发酵特性显著改善的突变株如营养缺陷型或抗结构类似物突变株等。

Yoshida[8]发现与R.sphaeroides KY-4113相比用A.tumefaciens KY-3085作为

辅酶Q

10

的生产菌株有很多不足,如菌落光滑不易收集菌体,发酵液的黏度大,

辅酶Q

10

产量低。以NTG为诱变剂,A.tumefaciens KY-3085为出发菌株。筛选到了一株菌落粗糙的突变株 A.tumefaciens A-9,且该突变株的培养液黏度得到显著改善。再以A.tumefaciens A-9为出发菌株经过诱变,用乙硫氨基酪酸、道诺霉素、维生素K3以及X-gal作为筛选压力筛选到了一系列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

株A.tumefaciens M-37,Q-13,AJ-24,AP-37和AU-55,辅酶Q

10

的产量较原始菌株A.tumefaciens KY-3085均有提高。

戚薇等[9]以土壤杆菌(A grobacterium sp.)TL Y24为出发菌株,采用70%致死

剂量的NTG进行诱变处理,筛选抗辅酶Q

10

结构类似物——维生素K3突变株,

定向选育到了2株辅酶Q

10

高产突变株土壤杆菌R2122和R2015。其摇瓶发酵72

h,辅酶Q

10

产量分别为57.3 mg/L和59.9 m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35.7%和41.6%。

此外,芳香族氨基酸的结构类似物以及呼吸抑制剂也可以作为选择压力从突

变库中筛选出辅酶Q

10

产量提高的正突变株[8]。Choi等[10]考察了溶氧水平、叠氮

化物、二硝基酚以及过氧化氢对A.tumefaciensATCC4452胞内辅酶Q

10

含量的影

响。试验发现当限制溶氧水平或者添加电子流抑制剂时均能提高胞内辅酶Q

10

含量。

4.3.2.2 代谢工程育种

代谢工程即利用重组DNA技术通过改变细胞内有关的酶活、酶量和输送体系、调节功能,改变细胞的遗传特性以改进微生物某些代谢活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目的产物产率的一门技术[11]。代谢工程研究通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细胞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主要表现为对细胞代谢流,代谢网络及代谢控制分析;另一部分是根据分析结果对目的菌株进行遗传改造,改变代谢流向,开辟新的代谢途径,构建可用于工业生产的优良菌株[12]。

研究发现将辅酶Q

10

合成途径中的多个酶基因同时克隆到受体细胞中,可以

强化辅酶Q

10生物合成的代谢流,使得受体细胞合成辅酶Q

10

的能力得到增强。

Zhang等[13]将来自A.tumefaciens的dps基因与来自酿酒酵母的coq2,来自

S.pombe的pptl基因以及来自E.coli的ubiA、ubiC基因组成由单一启动子控制的重组质粒,转化到A.tumefaciens中,得到含有4种重组质粒的转化子(pBIV-dps,pBIV-dpsq,pBIV-dpsp以及pBIV-dpsca)。发现含有pBIV-dpsca的重组A.tumefaciens辅酶Q10的产量较其他重组子和非重组子都要高。在微氧补料分批发酵时,含有pBIV-dpsca的重组A.tumefaciens辅酶Q

10

含量达到了30.8 mg/L

较非重组A.tumefaciens辅酶Q

10

的产量和产率分别提高了88.9%和77.7%。

Zahiri等[14]将A.tumefaciens的ddsA基因引入E.coli中,得到的重组E.coli

在初始pH为7.0的2YTG培养基上培养,辅酶Q

10

的产量可以达到470 mg(DCW)

/g。在此基础上。再通过代谢工程的手段将外源的MV A途径引入大肠杆菌中

使得辅酶Q

10

的产量进一步提高到l 706±86 mg(DCW) /g。

5 辅酶Q

10

的应用现状与市场前景

5.1 辅酶Q

10

的应用现状

2005年,全球辅酶Q

10

的消费量达300多吨,其中功能食品的消费量约占60% 、药品消费约占20%、化妆品消费约占8%。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等

地,辅酶Q

10

的保健食品和减肥食品十分热销,有统计显示,近年来美国市场上

辅酶Q

10

的市场年增长率达到15%~20% 。

我国辅酶Q

10

原料药一直依靠日本进口,现在国内需求量约为20多吨。我国

对辅酶Q

10

的市场需求也在增加,预计到2010年,全球年需求量将达500吨,中

国的年消费量将达60吨。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开发辅酶Q

10的国家,是辅酶Q

10

最大生产国和供应商,日本淘汰了旧生产工艺,改用新工艺生产,多年来,日本

辅酶Q

10的产量位居世界首位,全球辅酶Q

10

产量的9O%均来自日本,全世界数十

亿美元的市场被其垄断。

为了改变目前这种垄断局面,1999年,我国第一条茄尼醇合成法生产辅酶Q

10

的生产线在江苏海门通联化工有限公司投产,年生产规模达到10吨。此后云南陆良云大通发生物产业有限公司、西安浩天生物技术公司、河南天方药业等

公司相继投入对辅酶Q

10

的生产,此外济南诚汇双达化工、浙江台州开仓化工、

浙江新合成制药公司等公司也将在近期投产。众多国内企业纷纷投产辅酶Q

10

一时间,我国辅酶Q

10

产量大增,从而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

5.2 辅酶Q

10

功能性食品的市场前景

当前辅酶Q

10

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强劲,在此趋势下,开发出改进型的口服

辅酶Q

10产品已成为大势所趋。市场规模的逐渐放大正推动辅酶Q

10

在原料阶段的

研发继续升温。

开发辅酶Q

10

原料制剂和提高它们的生物有效性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许多制药公司正在寻求解决方法。今年4月底,巴斯夫公司推出了两种新等级的辅酶

Q 10膳食补充剂——SoluQ

10

5%和Coenzyme Q

10

10%DC。前者是一种增溶性辅酶

Q

10

,据说用于软胶囊时具有良好的液态制剂性质;后者是一种起快速作用的稳定

粉末,可直接被浓缩进片剂之中。巴斯夫公司表示,生产商在生产传统的原料粉末不必再通过湿法制粒和压缩过程。

其他公司也在进行类似的功能开发。比如德国Aquanova公司将其纳米技术

系统NivaSol应用到了辅酶Q

10

中,从而使活性物质包含在产品的微囊内。据悉,

这可以使辅酶Q

10

具有更高的生物有效性,使原料药获得脂溶性和水溶性。

从长远看,辅酶Q

是一个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的产品,今后还有很大的发展

10

空间。我国企业一定要下决心攻克难关。

参考文献:

[1] 钱雪,王祖巧,辅酶Q10的药理及应用[J].食品与药品,2006,8 (1):16—17.

[2]欧阳平凯,胡永红,辅酶Q10的生产及其应用[J].化工进展,1994,(7):9一11.

[3] 马志科,昝林森,陈芳.辅酶Q10制备技术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J].动物医学进展2006,27(8):15—18.

[4]姜传福.辅酶Q10的制备及其药物功能[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5,18(4):52

—53.

[5] 陈炳志,赵瑾等, 辅酶Q10的应用概况与合成进展[J].化学研究,1999,10(1):29一33.

[6] Eren D, Keinan E. J. Am. Chem. , 1988,110:4365.

[7] Keinun E, Eren D. Pure&Appl. Chem ,1988,60(1):89.

[8] Hajime Yoshida.J Gen Appl Microbiol,1998,44:19-26.

[9] 戚薇,李静等.工业微生物,2007,37(6):12-15.

[10]Choi GS.et a1.Process Biochemistry.2005,40:3225-3229.

[11]Bailey JE.Science,1991,252(5019):1668-1681.

[12]Yang ST,LiuXG,Zhang YL.Bioprocessing for Value—added Products from Renewoble

Resources:New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Elsevier,2006,73-118.

[13] Zhang DW,et a1.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007,41:772-779.

[14] Hossein Shahbani Zahiri,el a1.Metabolic Engineering,2006,8:406~416.

食品原料学课程论文

食品原料学课程论文 乳的物理性质和对判断乳的质量和确定题目合适加工工艺的作用 学院食品科学学院 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 年级2012级 学号222012324042065 姓名罗沈斌 成绩 2014年 6 月7日

乳的物理性质和对判断乳的质量和确定合适加工工艺的作用 罗沈斌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近来年研究发现,消费者对于乳制品的亲睐度有了显著性的提高,尤其是对发酵乳制品的使用,更显突出。比如酸乳、开菲尔、发酵乳酪、酸性乳油等等。原料乳一般可用于液体乳制品、发酵乳、浓缩乳制品和干酪等产品的研发。浓缩乳制品包括淡炼乳、甜炼乳等;发酵乳制品主要以酸奶为主;乳粉更多应用于婴幼儿的饮品当中。对于乳制品的质量要求和更加多样的加工工艺的要求就显得特别重要。本研究主要从乳制品的物理特性方面来研究对乳制品的质量判断的影响以及在合适的加工工艺方面的作用。尤其在乳的相对密度、依数性、表面张力、酸碱平衡、流变性质、热学性质等物理因素来探索对乳制品尤其是对发酵乳制品的质量控制的影响。 关键词:乳制品;物理性质;加工工艺;流变性质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milk and the role of judging the quality of milk and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processing technology Luo Shen Bi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research found that consumers of dairy products for the pro-gaze degrees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especially for the use of fermented dairy products, more prominent. Such as yogurt, kefir, fermented cheese, cream, etc. acidic. Raw milk can generally be used for liquid dairy products, fermented milk, cheese and other dairy products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ncentrated products. Concentrated dairy products include evaporated milk, sweetened condensed milk, etc.; fermented dairy products based mainly on yogurt; milk used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drink more of them. For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more diverse dairy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is study,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dairy products from areas to study the effects on the quality of dairy products and the role of judgment in terms of the appropriate process. In particular,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the milk, by number, surface tension, pH balanc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thermal properties and other physical factor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dairy products, especially fermented dairy control. Key words:Dairy products; physical properties; processing technology; rheological properties.

功能性食品论文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功能性食品 结课论文 作者:朱梓铭 院系:食品科学系 班级:04工程本(2) 指导教师:刘蒙佳

论生物活性肽 摘要:近年来,国际科学界研究发现,蛋白质经消化道酶促水解后主要是以小肽类的形式被吸收,且比完全游离氨基酸更易、更快被机体吸收、利用,某些小肽不仅能提供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且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可防治血栓、高血脂和高血压,延缓衰老、抵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 关键词:活性肽,蛋白质,水解,大豆。 近年来,国际科学界研究发现,蛋白质经消化道酶促水解后主要是以小肽类的形式被吸收,且比完全游离氨基酸更易、更快被机体吸收、利用,某些小肽不仅能提供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而且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可防治血栓、高血脂和高血压,延缓衰老、抵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力。有些小肽具有原食品蛋白质或其组成氨基酸所没有的重要的生理功能,这正是生物活性肽引起当今科技界、医学界、营养学界、食品学界广泛重视的主要原因。生物活性肽具有极强的活性和多样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一领域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关注。生物活性肽已成为高科技领域及产业的新热点。 1、什么是肽? 1.1、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氨基酸以肽键相连的化合物。一个氨基酸不能成为肽,也不能合成肽,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氨基酸以肽键相连的化合物。两个氨基酸以肽键相连的化合物称为二肽;三个氨基酸以肽键相连的化合物称为三肽,以次类推,三十四个氨基酸以肽键相连的化合物称为三十四肽。 1.2、分子量段在5000--180之间的才能称为肽。分子量段在1000以上至5000之间的称为大肽。分子量段在1000—180之间的称为小肽、寡肽、低聚肽、微肽,也称为小分子活性多肽。 1.3、生物学家将肽称为“氨基酸链”,将小分子活性多肽统称为“生物活性肽”。 2、科学家对生物活性肽价值的重大发现 2.1、人体吸收蛋白质主要是以肽的形式吸收的,不是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的。 2.2、肽在人体中合成蛋白质率较氨基酸高26%。 2.3、氨基酸只有20种,功能固定,屈指可数,而以氨基酸为基料合成的多肽,则有上百种上千种,其功能具有多样性。 2.4、现代人缺乏肽。现代生活,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蛋白质、氨基酸已不缺乏,但人体中的肽却很缺乏。因现代文明而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人体缺乏肽的主要原因。因为肽的缺乏,使现代人出现了“现代病”、“富贵病”、“亚健康”。人体必须从体外合成的肽中获取肽,以保证人体的健康。 3、人体很多活性物质都是以肽的形式存在的 没有肽,就没有活性,就没有生命。人体很多活性物质都是以肽的形式存在的,人体内有成百上千种肽。特别是大脑中的肽含量最多,肽涉及人体的激素、神经、细胞生长和生殖各领域,其重要性在于调节体内各个系统和细胞的生理功能,激活体内有关酶系,促进中间代谢膜的通透性,或通过控制DNA转录或影响特异的蛋白质合成,最终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或发挥其药理作用。肽是涉及

食品原料学复习资料

1、为什么说食品原料学是食品科学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因为食品原料学是由众多的学科体系所组成的,比如说:生物学、化学、农学、食品商品学、食品贮藏学、营养学、安全学、医学。 另外它与邻近学科在营养学、市场流通、品质评价、食品加工学、生物生产科学这些方面有密切关系。 2、为什么说食品质量的保证首先要求食品原料的规格化和标准化? 因为无论是食品还是其原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基本都是作为商品流通的。按照商品的销售对象,大致可分为两类:直接消费品和商务用品。直接消费品的特点是购买者范围广、、人数多、小单位量交易,购买的动机往往受随机情绪、宣传或习惯的影响较大,因此这种商品要求对它的性能有较为详细和易懂的标注。商务商品也称为工业商品、产业商品或工业原料等。它和直接消费品相比有如下特征:购买者范围仅限于特定的企业,交易批量较大,购买动机由一定的规格要求和生产计划而定。我国在过去经济比较落后的时代,大多食品及其原料属于定量分配物资,因此对此只有物量上的要求,即仅注意其基本特征;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食品的商品特点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农业要向产业化、现代化迈进,作为食品原料的农产品就必须符合规格化、标准化和商业化的要求。2.谷类和豆类的种子结构有哪些?主要供食部位是什么?谷类:种皮与果皮愈合—谷皮;种皮下有糊粉层:胚乳表面的多角形细胞组成;胚乳发达(80%);贮存物质以淀粉为主,其次为蛋白质。主要供食部位:胚乳。豆类:种皮单独存在;无糊粉层;胚乳退化,子叶发达(占96%);一类是含淀粉较高的种类,如:豌豆、蚕豆等;一类是含蛋白质、油脂较高的种类,如:大豆。主要供食部位:子叶。 3.谷类和豆类的化学成分、营养特点是什么?谷类的化学成分:碳水化合物,尤其是淀粉为主要成分;其次是蛋白质;再其次是油脂。营养特点:谷类原料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豆类的化学成分:粗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灰分。营养特点: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丰富;一般含B族维生素较多;豆类有较多生理活性物质。 5.什么是毛稻、糙米、白米?毛稻:稻谷脱粒后得到的带有不可食的颍壳的籽粒。糙米:稻谷经砻谷处理,将颖壳去除,得到的籽粒。白米:糙米经过碾米加工,除去部分或全部皮层得到的籽粒。 6.稻米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分类方法有:植物学;生长条件;淀粉构成;米粒形状;特征和用途;加工方法和用途;生长期和外观。 7.为什么要加工预蒸煮米(蒸谷)?因为蒸谷经高温杀菌杀虫,贮藏期长,蒸煮可使玉米表面的水溶性营养成分向米粒内部扩散,增加精白米营养;同时,处理还可使脱壳容易,减少碾米时碎米发生率。煮饭时间长,米饭黏性小,硬度大,不易变黏变酸。 8.简述稻米的主要化学成分与品质特点的关系。关系是:两种淀粉含量不同,米质有差异。直链淀粉被认为是影响大米蒸煮,食用品质的最主要因素,含量越高,出饭率越高,米饭的口感越硬,黏性越低;相反,支链淀粉易糊化,含量高的大米饭软黏可口。 9.籼米、粳米、糯米的品质特点是什么?籼米:直链淀粉为主;质地疏松,硬度小,加工易碎,胀性大,糯性小,口感较干而粗糙。粳米:支链淀粉多于直链淀粉;米粒坚实,硬度高,胀性小,粘性大,口感滋润柔软。糯米:支链淀粉为主;胀性最小,粘性最大。难于消化。 13.小麦的分类方法有哪些?分类方法:植物学;商品学。 15.简述小麦粉的化学成分与品质特点之间的关系。 关系是:粗纤维多的面粉加工和口感较差,但能增强面团强度,防止成品老化的功能。蛋白质中的麦胶和麦谷蛋白遇水相互黏聚在一起形成面筋,使面团具有弹性、韧性、延展性。脂质中的卵磷脂使面包柔软。矿物质越少,面粉越白。越是精白面粉,维生素含量越少。17.如何用感官方法判定面粉的品质?品质鉴定:一般可从水分含量,新鲜度,杂质含量等方面加以鉴别。 优质面粉:色白;新鲜度高;面筋质含量高;水分含量低;杂质少。 21.以小麦为例,简述粮食的品质特性与利用的关系。1)小麦中的硬质小麦含蛋白质、面筋较多,质量也较好,主要制面包,高级面条。2)小麦粉蛋白中含有半胱氨酸,它的存在使面团发黏,含植物蛋白,遇水能相互黏聚在一起形成面筋,因此可用小麦粉做面条饺子类,馒头面包类。3)软质小麦适于制饼干、糕点、烧饼,我国中间质小麦最为普通,适于做馒头面条。 2.食用油脂的作用是什么?是食品和烹饪加工中良好的传热介质;赋予食品、菜点独特的质感、风味和色泽; 油脂的加工特性起到丰富食品的种类,改善食品的质感,形成独特的工艺等作用。 3.举例说出常用的植物性油脂、动物性油脂和加工油脂的种类及其加工特性。 植物性油脂: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的加工特性:低温时固体脂析出;气味芳香;橄榄油的加工特性:稳定性高、抗氧化性强;风味独特。动物性油脂:乳脂的加工特性:较大温度范围内具有可塑性、通过改变温度调整其软硬和延展性、口融性好;猪油的加工特性:熔点较低,在口中易融化;起酥性好;香味独特;融合性差;牛脂的加工特性:熔点高(35~50℃),融和性较好,可塑性差,起酥性不好;鱼油的加工特性:稳定性差,易酸败生成鱼腥味并引起变色。加工性油脂:起酥油、人造奶油。加工特性:起酥性好,可塑性高,稳定性高。 4.食用油脂在食品加工方面有何应用?用于烘焙食品的生产(润滑作用、改变质地、可塑性)、传热介质、形成独特风味、工艺特点。 5.食用油脂在烹饪加工方面有何应用?作为传热媒介;调节菜肴质感;作为调香料使用;作为面点配料;作为烹调润滑剂;保温作用。 1.果蔬有何营养价值?含有大量水分,蛋白质,脂肪含量低,含有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某些维生素含量丰富,含有各种有机酸,芳香物质,色素和膳食纤维。果蔬中常含有各种芳香物质和色素,使食品具有特殊的香味和颜色,可赋予果蔬良好的感官性状,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维持肠道正常功能及丰富的膳食的多样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果蔬原料的特性是什么? 1)、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具有引起人们食欲的良好的感官性状;2)、新鲜果蔬属易腐性商品; 3)、生产季节强,要加强贮藏和加工。 3.果蔬的贮藏流通特点是什么?1)防止萎焉;2)防止变色;3)防止发芽与抽薹;4)防止霉烂;5)防止生理老化。

功能性食品论文

功能性食品论文 题目:功能性食品—膳食纤维 院系:历史系 专业:综合文科教育专业2班 姓名:黄修涛 学号:12033020222

功能性食品——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健康饮食不可缺少的,纤维在保持消化系统健康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摄取足够的纤维也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以及其它疾病。纤维可以清洁消化壁和增强消化功能,纤维同时可稀释和加速食物中的致癌物质和有毒物质的移除,保护脆弱的消化道和预防结肠癌。纤维可减缓消化速度和最快速排泄胆固醇,所以可让血液中的血糖和胆固醇控制在最理想的水平。 1、什么是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有很多好处,但是膳食纤维究竟是什么呢 膳食纤维是指不能被人体消化道酵素分解的多糖类及木植素,在消化系统中有吸收水份的作用。膳食纤维能增加肠道及胃内的食物体积,可增加饱足感;又能促进肠胃蠕动,可舒解便秘;同时膳食纤维也能吸附肠道中的有害物质以便排出。摄取过多的膳食纤维会干扰钙、镁、锌等矿物质及微量营养素的吸收。 膳食纤维主要是非淀粉多糖的多种植物物质,包括纤维素、木质素、蜡、甲壳质、果胶、β葡聚糖、菊糖和低聚糖等,通常分为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及水溶性膳食纤维两大类。 膳食纤维是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分为非水溶性和水溶性纤维两大类。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3种常见的非水溶性纤维,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而果胶和树胶等属于水溶性纤维,则存在于自然界的非纤维性物质中。 2、膳食纤维的重要性。 膳食纤维对促进良好的消化和排泄固体废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适量地补充纤维素,可使肠道中的食物增大变软,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快了排便速度,防止便秘和降低肠癌的风险。另外,纤维素还可调节血糖,有助预防糖尿病。又可以减少消化过程对脂肪的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脂的水平,防治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3、膳食纤维的作用

功能性食品—课程论文

华东理工大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功能性食品》课程论文 2015.5 免疫球蛋白的开发和应用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功能性食品成分之免疫球蛋白的分类,研发情况,检测标准,开发技术,产品应用状况及前景。 关键词: 功能性食品免疫球蛋白检测加工开发应用 一、功能性食品介绍: 1.1 功能性食品的产生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越来越繁多,对食品功能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最初的维持人的生存,消除饥饿,到现在的食品功效学研究,从构建、维持和修复机体组织,到可以帮助我们降低疾病风险,预防癌症、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症,关节炎等多种老年疾病。食品的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事物的成分,开发功能性食品已成为国际上食品研究瞩目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基于此,功能性食品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且在食品市场中占据了极大的份额。 1.2 了解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肌体功能,不易治疗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功能性食品有时也称为保健品食品。它的范围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 对功能性食品有以下几点要求: (1)无毒、无害,符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2)其功能必须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且经过科学验证是肯定的。同时,其功能不能取代人体正常的膳食摄入和对各类必需营养素的要求。 (3)功能性食品是针对需要调整某方面机体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生产的。 (4)它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1.3 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区别 (1)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 (2)功能性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在正常摄入

功能性食品论文

功能性食品之木鳖果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姓名:樊美钦 学号:2011508193

功能性食品之木鳖果 木鳖果(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 Spreng)别名漏苓子、藤桐子、木鳖。为葫芦科植物,其种子称为木鳖子。叶互生,圆形至阔卵形,长7~14厘米,通常3浅裂或深裂,裂片略呈卵形或长卵形,全缘或具微齿,基部近心形,先端急尖,上面光滑,下面密生小乳突,3出掌状网脉;叶柄长5~10厘米,具纵棱,在中部或近叶片处具2~5腺体。花单性,雌雄同株,单生叶腋,花梗细长,每花具1片大型苞片,黄绿色;雄花:萼片5,革质,粗糙,卵状披针形,基部连合,花瓣5,浅黄色,基部连合,雄蕊5,愈合成3体;雌花:萼片线状披针形,花冠与雄花相似,子房下位。瓠果椭圆形,成熟后红色,肉质,外被软质刺灾,种子略呈扁圆形或近椭圆形,边缘四周具不规则的突起,呈龟板状,灰棕色。 长久以来,河流与海洋带来充沛养分滋润南亚这块辽阔土地,大自然以最原始的方式喂养土地上的人民;繁茂的平原及山区,长出肥美营养的果实及各式草药,有四分之三的人以农业维生,特别是居住在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一带的原住民,他们的生活与当地一种原生水果密不可分,几百年来,这种水果不仅供应居民的饮食所需,更可说是他们健康的守护神。 这种生长于越南北部及其它南亚国家的「超级珍果」名为木鳖果,几世纪以来,木鳖果因其神奇的保养功效受到当地

居民珍视,且由于果子长在树上,摘取时需伸手向上,而有「来自天堂的水果」之称。 橘红色外表、大小有如罗马甜瓜般的木鳖果属季节性水果,虽然很容易生长,但每年只有从 9 月持续到 12 月的采收期,每到这段期间,乡间常可见扶老携幼的采果人群及一篓篓鲜红肥硕的果实,而木鳖果绿油油的蔓藤攀爬在乡间房舍门窗格子上,更是当地特色景致之一。 木鳖果不仅是越南人的传统食物,它的籽膜也被用来制造一种补药 ( 木鳖油 ) ,可做为孕妇、哺乳母亲及儿童的营养补充。当地人也认为木鳖果可用于促进成长及保护视力。 木鳖果同时也是越南美食──红糯米饭的主要材料。红糯米饭的做法,是将木鳖果的籽和果肉在煮好的糯米饭里搅拌,使得米饭带点红红的颜色和独特风味。传统上,在婚礼、农历新年及其它重要节庆的日子,越南人都会做红糯米饭来吃,在这些重要场合中,掩盖米饭的白色是绝对必要的,因为白色在越南文化中代表丧色。而他们也相信,在礼俗仪式中的「天堂水果」,会带来健康与活力。 天然奈米化专有载体系统活化营养素──脂类胡萝卜素,1941 年,西方科学家 Guichard 和 Bui 两人到越南旅行,他们对这种被当地居民视为「天堂水果」的木鳖果深感好奇,更惊讶于它的神奇疗效,于是开始对其营养成分做分析。

食品原料学论文

标题:黄瓜文献综述 作者单位:食安1403姓名:曾宸学号:2014309200330 摘要:黄瓜食用部分是幼嫩的果实部分,其营养丰富,脆嫩多汁,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和供应,是瓜类和蔬菜类中重要的常见品种。现在黄瓜不仅仅作为一种食物风靡全球,而且由其引申而来的美容产品,养生药品也是种类繁多,广受人们喜爱。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宜热病患者、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水肿、癌症、嗜酒者、糖尿病人。熟吃黄瓜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将黄瓜煮食,虽然在口味上略逊于炒制的,但营养价值可以得到很好的保留,而且能缓解夏季浮肿现象。吃煮黄瓜最合适的时间是在晚饭前,一定要注意,要在吃其他饭菜前食用。因为煮黄瓜具有很强的排毒作用,如果最先进入体内,就能把后来吸收的食物脂肪、盐份等一同排出体外。坚持这种方法,还能起到降体重的作用。此外,用黄瓜煮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关键词:黄瓜黄瓜的主要价值质量鉴别病虫害防治 引言:黄瓜作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蔬菜之一,以它独有的魅力为人类提供其营养价值,例如: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生津止渴,抗衰老:黄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可起到延年益寿,抗衰老的作用;黄瓜中的黄瓜酶,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能有效地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用黄瓜捣汁涂擦皮肤,有润肤,舒展皱纹功效。减肥强体:黄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可抑制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此外,黄瓜中的纤维素对促进人体肠道内腐败物质的排除和降低胆固醇有一定作用,能强身健体。抗肿瘤:黄瓜中含有的葫芦素C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达到抗肿瘤目的。[1] 此外,该物质还可治疗慢性肝炎和迁延性肝炎,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有延长生存期作用。健脑安神:黄瓜含有维生素B1,对改善大脑和神经系统功能有利,能安神定志,辅助治疗失眠症.下文就黄瓜的各个方面,从历史源头、种类特点到营养价值、病虫害防治等,参考不同文献,进行了简单地综述。正文: 1.历史回溯 黄瓜原名叫胡瓜,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来的。胡瓜更名为黄瓜,始于后赵。后赵王朝的建立者石勒,本是入塞的羯族人。他在襄国(今河北邢台)登基做皇帝后,对自己国家的人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大为恼火。石勒制定了一条法令:无论说话写文章,一律严禁出现“胡”字,违者问斩不赦。 有一天,石勒在单于庭召见地方官员,当他看到襄国郡守樊坦穿着打了补丁的破衣服来见他时,很不满意。他劈头就问:“樊坦,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樊坦慌乱之中不知如何回答是好,随口答道:“这都怪胡人没道义,把衣物都抢掠去了,害得我只好褴褛来朝。”他刚说完,就意识到自己犯了禁,急忙叩头请罪;石勒见他知罪,也就不再指责。等到召见后例行“御赐午膳”时,石勒又指着一盘胡瓜问樊坦:“卿知此物何名?”樊坦看出这是石勒故意在考问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道:“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石勒听后,满意地笑了。 自此以后,胡瓜就被称做黄瓜,在朝野之中传开了。到了唐朝时,黄瓜已成为南北常见的蔬菜。 ——《晋书》卷一百五

功能食品论文

中医关于延缓衰老的发现 文法学院 摘要:中国传统医学对延年益寿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珍贵的文献记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现代中医药实验表明,中药可以通过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抗DNA损伤等作用延长机体寿命及细胞的传代能力,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关键词:延缓衰老;中药;药理作用机制 衰老是一种自然的过程,生物分子自然交联学说对此作过比较系统的阐述。该学说在论证生物体衰老的分子机制时指出:生物体是一个不稳定的化学体系,属于耗散结构。体系中各种生物分子具有大量的活泼基团,它们必然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使生物分子缓慢交联以趋向化学活性的稳定。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在抗衰老抗氧化的研究中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探明衰老的本质,寻找有效的抗衰老药物已成为当前老年医学领域中的研究热点,现就抗衰老中药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人体衰老的机理 1.1衰老是人体机能变缓的直接表现,也是一种自然的过程,衰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过度氧化、细胞寿命、衰则全身衰、蛋白质老化、内分泌功能减退、荷尔蒙缺失、微循环障碍,而又有较好之实际效验者,当以肾虚致衰之说为最。肾虚致衰是肾元之阳气和肾藏之精气亏损、虚少,五脏气血津液生化无源导致的诸多衰老病态和衰老过程。中医还认为,久病、慢性病没有不损及肾气的,所以又有“病久之疾、穷必及肾”之说。 1.2现代医学理论现代医学认为衰老是机体各种生化反应的综合表现,是体内外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端粒与端粒酶的发现使衰老的遗传程序学说有了新进展[1]。20世纪90年代以来,陆续有报道第1,4,7号染色体与X染色体上各自存在着与衰老有关的基因。[2]关于衰老的学说有很多种,氧化自由基学说为1956年由Aging[3]提出,是目前比较公认的学说之一。,这表明衰老也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2延缓衰老中药及其药理机制 2.1抗氧化作用正常代谢过程所产生的自由基如果能很快被机体防御系统所清除,不会造成危害,如不能完全被清除,则会使生物大分子遭到损伤,导致人体衰老,大量资料表明,自由基产生过多或清除能力下降是引起许多疾病的生化机制,诸如炎症、免疫性损伤、缺氧-再灌流损伤、药物和毒物的损害、营养缺乏、乙醇中毒、放射线损伤、衰老、癌症、休克、氧中毒等均与自由基有关,补充抗氧化剂可使一些疾病得到缓解,无疑为这类疾病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有希望的新路[4]。人参皂苷可明显提高衰老模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减少过氧化脂质及其代谢产物丙二醛含量,能减少自由基对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

《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Functional Food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科专业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食品专业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功能性食品被誉为“21 世纪的食品”,它是当今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前沿学科,涉及到化学、生化、医学、药学、食品工程等众多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和发展,将前面所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综合运用,利用我国食品资源、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和开发出保障人类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管理、生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与功能性食品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2、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因子或成分的生理功能; 3、了解各类功能性食品资源的特点; 4、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制; 5、理解和掌握功能性食品的设计原则; 6、了解我国各类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方法; 7、为学生从事有关功能性食品的生产、科学研究和产品创新打下基础。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功能性食品学,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相互融合而成的一门综合科学,涉及功能性食品生物化学、营养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内容,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应用及市场状况。 (二)教学内容: 1.掌握功能性食品的概念或定义; 2.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演替过程; 3.了解功能性食品基本特征及分类; 4.了解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功能因子

食品原料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食品原料学是研究食品原料的种类、生产流通、理化性状、营养卫生、品质检验、贮保鲜及加工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粮油食品原料:主要是指田间栽培的各种粮食作物所产生的果实和种子。 千粒重是指1000粒稻谷的重量,其大小可直接反映出稻谷饱满的程度和质量的好坏。比重是稻谷重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比重的大小与籽粒所含的化学成分有关。稻谷的比重一般在1.18~1.22之间。 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内稻谷的重量,用kg/m3表示。容重是粮食质量的综合指标,与稻谷的品种类型、成熟度、水分含量及外界因素有关,质量好的稻谷容重在560kg/m3左右。腹白是指米粒上乳白色不透明的部分,其大小程度叫腹白度 谷壳率是指稻谷的谷壳占稻谷重量的百分比。 强度:也称硬度,是指谷粒抵抗外力破坏的最大能力 冷却肉:指屠宰后的胴体迅速进行冷却,是胴体温度在24h内将为0—4℃,并在后续的加工、流通和零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的鲜肉。 胴体:指畜禽屠宰后除去毛、头、蹄、内脏、去皮或不去皮后的部分,因带骨又称为带骨肉 或白条肉。原料肉是指胴体中可食部分,即去骨的胴体。肉(胴体)由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骨组织四大部分构成。

肌肉组织:构成肉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横纹肌、心肌、平滑肌三种。 脂肪组织:疏松状结缔组织的变形, 结缔组织:构成肌腱、筋膜、韧带及肌肉内外膜、血管、淋巴结的主要成分。结缔组织由细胞、纤维和无定性基质组成,结缔组织的主要纤维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3种。骨:由骨膜、骨质及骨髓构成。骨髓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豆类:豆类作物包括一些双子叶植物,其特点是种子无胚乳,却有两片发达的子叶,子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0%-40%)和脂肪。 油料:油料作物包括多种不同科属的植物,其共同特点是种子的胚部与子叶中含有丰富的脂肪(25%-50%),其次是蛋白质(20%-40%),可以作为提取食用植物油的原料,提取后的油饼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可作为饲料或经加工制成蛋白质食品。 薯类:也称根茎类作物,由不同科属的双子叶植物组成,其特点是在块根或块茎中含有大量的淀粉。 单糖:根据单糖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不同,可以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和己糖。粮油食品原料中最重要的是己糖,其次是戊糖。 低聚糖:亦称寡糖,是由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直链或支链得低度聚合糖。根据低聚糖水解后所生成的单糖分子数目,粮油原料中低聚糖分为二糖、三糖和四糖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双糖。 淀粉的糊化:淀粉颗粒不溶于冷水,将其放入冷水中,经搅拌可形成悬浮液。如停止搅拌,淀粉粒因比水重则会慢慢下沉。如将淀粉乳浆

如何看待功能性食品

专业代码: 学号:2013030833 河池学院 公选课论文 题目:论减肥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及其发展 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商务英语 班级:131 姓名:杨坤荣

前言 保健品被广泛称为功能性食品。据了解多种多样的功能性食品的具体作用发现,一些功能性食品据有减肥的作用。纵观国内外营养保健功能食品的发展历史,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关系到我国食品工业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食品生产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其发展势头强劲,消费结构呈上升趋势。随着国内外原材料提取及加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且,开始借助中医学,中药学,食疗营养学,食品学等理论基础。这将是我国营养保健食品市场再度达到辉煌并向健康稳步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减肥:发展 一功能性食品的概述 (一)功能性食品的概念 功能性食品(Function food)的定义,是强调其成分 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 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产品。 我国对保健食品(Health food)的定义是,具有特定功 能的食品,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可调节机体的功能, 不以治疗为目的。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 法(试行)》中规定: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 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 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 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 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在学术与科研上,称谓“功能性食品”更科学些。 至于生产销售单位,可继续沿用由来已久的“保健食 品”这个名词。 1962年日本厚生省的文件最早出现“功能食品”(机能性食品)( Functional food)的名称,1989年将其定义为“具有与生物防御,生物节律调整,防止疾病,恢复健康等有关的功能因素,经设计加工,对生物体有明显调整功能的食品”。1991年7月,日本厚生省将功能性食品名称改为“特定保健食品”,欧洲国家将保健食品称之为健康食品(Health Food)或营养食品(Nutritious foods ),德国则称之为改善食品(To improve food)。 (二)功能性食品具备的条件及功能 功能性食品必须符合下面四条要求: 1、保健食品首先必须是食品,必须无毒、无害,符 合应有的营养要求。

功能性食品论文

功能性食品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当前国外已将功能性食品研究作为新世纪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课题,功能性食品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针对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及概念、功能因子、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功能性食品的科学发展趋势等方面逐一加以综述。 关键词:功能性食品功能因子现状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自欧洲爆发疯牛病以来,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是更天然、绿色,无任何人工添加剂。现代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证明,食品不仅能满足各种营养需求,而且还有调控机体的多种功能[1-4]。 1 功能性食品的起源及概念 1.1 功能性食品的起源 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生产起源于日本,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当时迅速增加的老年人口、巨额的医疗费用支出以及日本民众健康观念的转变[5]。这是现代功能性食品产生的缘由。但是,随着日本功能性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高额利润的获取,使得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纷纷投身进来,积极资助基础研发,并且鼓励发展生产[6]。就这样,现代功能性食品由诞生、发展到壮大,逐渐成长起来。 1. 2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 功能性食品的概念首先是由日本科研人员20年前提出的,但是直到现在尚未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统一[7]。不同国家、组织和学术团体给出的概念是不相同的[8],虽然概念各不相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认识理念[9],即:食物中含有一种无论是否属于营养素的组分,只要其有益于机体组织健康,减少相关疾病风险;或其具有超出原有食品营养功能,对机体产生有益生理和心理作用的食品,均可称为功能性食品。同时,一致性认为:功能性食品可以通过添加、浓缩、提取和发酵等工艺获得。它的组分可以是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宏量营养素,如:抗性淀粉, n-3脂肪酸;也可是摄入量超出日常推荐水平的必需微量营养素;还可以是具有或者不具有一定营养价值的非必需的食物组分[10]。 2 功能因子

食品化学课程论文

常见蛋白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摘要:蛋白质与脂肪、淀粉、糖是食品工业的四大原料,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包括糖果、糕点、冷饮、肉制品、乳制品、面制品等,它不仅具有强化营养的功能,而且具有改善各种食品品质、质构的功能。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加工与合成食品的种类增多,若要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配方中各成分的性质,根据蛋白质功能性质的不同,选定适宜的蛋白质,加入到食品中,使之与其他成分配合转化成理想的成分,加工的成品便有了很大的特色。而在食品工业中,提高经济价值也是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利用价格低廉,来源广阔的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质,最大限度的发挥不同蛋白质的功能特性,也不失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 关键词:蛋白质;食品;应用;改善;质构;营养 食品蛋白质可以分为动物源、植物源两大类,其中的动物蛋白质(如肉类、乳、蛋等)和谷物蛋白质是所谓的传统蛋白质,有着悠久的食用历史,在人类的日常消费中也最为重要,也是食品加工中重要的食品成分或配料。 1植物蛋白 1.1大豆蛋白 大豆蛋白是最为重要的油籽蛋白,其最为重要的原因如下:第一,因为其全球种植面积非常大;第二,从氨基酸组成上看,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动物蛋白比较接近,与牛乳则十分相似;第三,利用FAO/WHO评价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指标—蛋白质消化率校正氨基酸分,评价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的营养价值与动物蛋白相近,明显优于其他植物蛋白;第四,大豆中蛋白质含量一般超过大豆的40%,这个含量远高于一般的动物肌肉;第五,一些大豆蛋白食品中蛋白质的消化率接近或超过动物蛋白。另外,大豆蛋白的其他优势还包括不含胆固醇,含有人体有益的异黄酮、植物固醇等物质。所以大豆蛋白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植物蛋白质资源。[1] 1.1.1大豆蛋白的组成及加工产品 大豆蛋白主要存在于蛋白体和糊粉粒之中,由于它能溶于pH≠pI的水及盐溶液,所以主要蛋白是球蛋白。大豆蛋白是大豆经浸出法提取油脂后,豆粕在低温条件下脱除溶剂产出的大豆蛋白粉、大豆分离蛋白、大豆浓缩蛋白、大豆组织蛋白等大豆蛋白产品[2]。 1.1.1.1大豆分离蛋白 大豆分离蛋白是以脱脂的豆片或豆粉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而制备的蛋白质基料,其蛋白质含量为90 %~95 %,消化率可达93%~97%[3],它不含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却含有相当多的异黄酮,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营养性和功能性食品。 大豆分离蛋白具有良好的乳化、分散、胶凝以及增稠作用,溶解性也比其他

食 品 原 料 学课程论文

《食品原料学》 课程论文 题目:畜产食品原料中不安全因素及控制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学号: 姓名:

畜产食品原料中不安全因素及控制 【摘要】 我国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而且畜产品也是人民营养必需食物之一。畜产品的生产始终是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和基础。环境污染、饲料、兽药、农药、畜产食品疫病等不安全因素困扰着畜产品的质量安全,。对此本文综述引起畜产食品原料中不安全的一些因素包括:饲料的污染,滥用激素、抗生素,药物残留,饲养环境,同时提出了针对畜产食品的不安全因素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畜产食品,原料,不安全因素,对策 【正文】 一:畜产食品现状 我国有“粮猪安天下”的古训,可见畜产品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它能够提供人类所必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维生素等营养素。畜产品是指通过畜牧生产获得的产品,如肉、乳、蛋和皮毛等。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中肉、蛋、奶的消费比例也日益增加,人们对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也日益关注,特别是畜产食品中的药物残留问题已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畜产性食品安全生产隐患主要来自于畜产饲料的污染,滥用激素、抗生素,药物残留,饲养环境等,同时还包括如食品质量、安全教育等问题。二:畜产食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1.饲料的污染 饲草、饲料安全是畜产品安全的前提和保证。它包括饲料的金属毒物污染,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污染饲料的金属毒物有汞、镉、铅、砷等,上述有毒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地区土壤,饲料原料和饮水中某些有毒元素含量过高以及工业三废污染;饲料的霉菌毒素污染危害最重的当属黄曲霉毒素污染,感染霉菌后饲喂动物,可使动物中毒;我国每年有数万吨有机氯和有机杀虫剂撒在地上,直接导致饲料的农药污染。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饲料,不仅诱发各种疾病,而且严重影响畜禽肉品质的质量。 2.有毒金属元素(汞、铅、镉、砷、铬、硒、钼、锌等)及农药的污染 工业“三废”(废气、废液、废渣)的排放和农业化学物质的使用,使有毒金属元素或其化合物污染环境,并通过相应的途径转移到饲料中。其次,饲料中过量应用微量元素添加剂也会导致有毒金属残留,有毒金属元素随饲料进入动物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教学教材

功能性食品教学大纲

《功能性食品》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英文):Functional Food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 学分:3 考核方式:考试 适用对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科专业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食品专业方向学生的一门专业课。功能性食品被誉为“ 21世纪的食品”,它是当今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的前沿学科,涉及到化学、生化、医学、药学、食品工程等众多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概念和发展,将前面所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知识综合运用,利用我国食品资源、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和开发出保障人类健康的功能性食品,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开发、管理、生产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1、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与功能性食品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2、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因子或成分的生理功能; 3、了解各类功能性食品资源的特点; 4、了解或掌握各类功能性食品的作用机制; 5、理解和掌握功能性食品的设计原则; 6、了解我国各类功能性食品的评价方法; 7、为学生从事有关功能性食品的生产、科学研究和产品创新打下基础。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功能性食品学,是食品科学与预防医学相关内容相互融合而成的一门综合科学,涉及功能性食品生物化学、营养学、生物学、工程学和管理学等内容,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了解功能性食品的研究、应用及市场状况。 (二)教学内容: 1. 掌握功能性食品的概念或定义;2?了解功能性食品的演替过程; 3. 了解功能性食品基本特征及分类; 4. 了解我国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功能因子 (一)目的与要求:

功能性食品学最终版

《功能性食品学》期末考查题 1.骨质疏松,抑郁症,菌痢,脂肪肝,流感这些健康问题中哪些是现代文明病,为什么?答:现代文明病分为:"结构病""能量过剩病"和"神经和精神疾病"。其中结构病是人的身体结构(骨骼、肌肉、韧带、关节)由于长期缺乏力的刺激或者受到的力的刺激不合理所引发的一类疾病,能量过剩病是人体长期能量摄入相对过剩所引发的一类疾病,神经和精神疾病是由于精神压力过重、缺乏必要的身体运动来调节而引发的精神或神经疾病。所以在上述的健康问题中,骨质疏松、睡眠不好、脂肪肝属于现代文明病。 2.为什么说食品是一把三刃剑,以糖类为例说明。 答:食品的三刃剑指营养性,即可供营养;致病性,即不当可致病;治病性(生理调理功能),即可防病,治病。人体的各种营养物质大多数都是从饮食中获得的,饮食是否得当,关系到人的身体是否健康。食品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膳食不当会诱发现代文明病,有的食品有特殊的生理功效,因此食品是一把三任剑是指:食品能够供营养,治病,致病。以碳水化合物为例: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每天所必须摄入的重要能源,碳水化合物是生命细胞结构的主要成分及主要供能物质、构成细胞和组织、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并且有调节细胞活动的重要功能。摄入的食品碳水化合物过少会导致全身无力、疲乏、血糖含量降低,导致头晕、心悸、脑功能障碍等,严重者会导致低血糖昏迷。当膳食中碳水化合物太多,大量糖类变成脂肪沉积在体内,导致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身体疾病。 3.简述食品、功能性食品、药品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答:1,一般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的共同点:功能性食品和一般食品都能提供人体生存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都具有特定的色、香、味、形。区别: (1)功能性食品含有一定量的功效成分,即生理活性物质,能调节人体的机能,具有特定的功能;而一般食品不强调特定功能(2)功能性食品一般有特定的食用范围,即特定的适宜人群,而一般食品无特定的食用范围。(3)保健食品作为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既可以是普通食品的形态,也可以使用片剂、胶囊等特殊剂型。但功能性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可以标示保健功能,而普通食品的标签不得标示保健功能。2、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相同点就是对疾病都有一定的作用和效果。功能性食品与药品有严格的区别,不能认为功能性食品是介于食品与药品之间的一种中间产品或加药产品。功能性食品与药品的主要区别在:①药品是用来治病的,而功能性食品不以治疗为目的,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功能性食品重在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生理节律。增强机体的防御功能,以达到保健康复的目的。②功能性食品要达到现代毒理学上的基本无毒或无毒水平,在正常摄入范围内不能带来任何的毒副作用。而作为药品,则允许一定程度的毒副作用存在。③功能性食品无需医生的处方,没有剂量的限制,可按机体的正常需要自由摄取。 4.什么是代谢综合征,为什么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容易诱发代谢综合征? 答:代谢综合征是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紊乱和肥胖症等多种疾病在人体内集结的一种状态,它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并造成死亡。代谢综合征的核心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即胰岛素促进葡萄糖利用能力的下降。由于葡萄糖利用减少引起血糖水平升高,继而胰岛素代偿性增多,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这是胰岛素抵抗的直接表现。由于代谢综合征中的每一种成分都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它们的联合作用更强,所以有人将代谢综合征称为“死亡四重奏”(中心性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压),因此代谢综合征是对一组高度相关疾病的概括性和经济的诊断与治疗的整体概念,要求进行生活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