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全能训练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风

春风轻轻吹着口哨,春风轻轻吹着口哨,

吹化了冰雪,和小朋友一齐欢笑。

吹绿了树梢,我削了一枝柳笛,

吹红了桃花枝头俏。伴着春风吹哨。

小草轻轻钻出地面,听着小燕子捎来春的问候,

山野悄悄换上绿袍。看我的风筝直上云霄。

(1)“山野悄悄换上绿袍”中“绿袍”指的是()。

(2)“我”在春天做的游戏有()。(多选)

(3)春天到了,______融化了,______绿了,______红了,______飞来了。2. 鉴赏下面一首唐诗。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

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

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

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

试比较本诗与《琵琶行》两诗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异同点,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分析。

3.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蟋蟀振动翅膀,

“嚯嚯”,

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

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秋的声音,

在每一片叶子里,

在每一朵小花上,

在每一滴汗水里,

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1)形容秋天的词语:可以说“______的秋天”,至少写5个。

(2)找出一个排比句。

(3)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

(4)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吗?

4.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5. 阅读《忆江南》,回答问题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该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以下哪首诗也是白居易的?

(2)“能不忆江南?”是()

(3)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4)江南美在哪?抄出两句。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可从文中的哪两个字看出来?

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7.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诗中“绿”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和,动态的景物有和。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3)本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美丽的愿望

金色的小花,

明亮的小河,

有个金色的愿望:

有个明亮的愿望:

春天来了,我要送给人们

秋天来了,我要为丰收的大地

淡淡的清香……

快乐地歌唱……

绿色的小树,

洁白的雪花,

有个绿色的愿望:

有个洁白的愿望:

夏天来了,我要送给世界

冬天来了,我要给小学生们

一片片阴凉……

送去惊喜和欢畅……

(1)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中有一对近义词,是______和______。

(2)每个季节,都会收到不同的愿望。春天,能收到______送出的愿望:______;夏天,能收到______送出的愿望:______。

(3)我知道题目“美丽的愿望”中“美丽”的意思是()

(4)我要送给自己的美丽的愿望是______。

10.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一天只有一次清晨

号手的金喇叭已经吹起,

小鸟也唱着甜美的歌儿叫你。

别再贪睡了,别再留恋着梦里。

你可知道,

一个美好的日子等着你。

花儿露出鲜艳的面孔向日出敬礼,

树上的松鼠也正欢欣地跳跃。

别再贪睡了,

别再留恋着梦里,

你可知道,

一个清新的日子等着你。

请记着一一

一天只有一次清晨,

别让这可爱的时刻,

像水消失在沙里。

你,为什么不

和太阳比赛早起?

(1)下面的词语怎样搭配合适?用线连起来。

一轮明亮的日子

一面鲜红的镜子

一个清新的太阳

(2)诗中“______,______”两句重复了两次,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3)读了这首诗,你受到什么启发?

1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水乡歌

水乡什么多?水多。

水乡什么多?船多。

千条渠,万条河,

千条船,万条船,

河塘一个连一个,

白帆片片像云朵,

处处绿水扬清波。

飘满湖面飘满河。

水乡什么多?桥多。

水乡什么多?歌多。

东一座,西一座,

千首歌,万首歌,

东南西北千万座,

大船小船装满歌,

出门就要把桥过。

唱咱水乡新生活。

(1)水乡的______多,______多,______多,______多。

(2)水乡的水多,体现在()(多选)

(3)“大船小船装满歌”的意思是()

(4)你喜欢水乡吗?请写出两个理由。

12. 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

《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______在______岁时写的。

(3)判断题。

①“岁”是年的意思。______

②“枯”的意思是干枯,“荣”的意思是光荣。______

(4)读了这首诗,我知道小草______。

(5)《宿新市徐公店》

______

(6)“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黄蝶”能否改成“蝴蝶”?为什么?

(7)这首诗写了春末夏初的郊野田间景象,表达了诗人______(感情)。

13. 阅读下面的一首小诗,回答问题。

云儿哪里去了

【英】伊丽莎白

我想知道云儿哪里去了?

我想知道风儿在说什么?

我想知道天上为什么下雨?

我想知道鸟儿怎样飞回?

我想知道花儿怎样生长,

才使世界有这么多的颜色?

(1)照样子连一连。

云儿______ 怎样飞回

风儿______ 怎样生长

天上______ 哪里去了

鸟儿______ 在说什么

花儿______ 为什么下雨

(2)诗人面对着云儿、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几种自然景物产生了探索的兴趣。

(3)照样子写一写。

我想知道云儿哪里去了?

我想知道______?

我想知道______?

14.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______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______也感到心惊。

1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______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______也感到心惊。

16.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①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②,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①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②尽:消失。

(1)仔细阅读诗句,根据提示,把诗句意思补充完整。

李白的老朋友______,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______烟花如海,他去往扬州。一叶______,消失在远方;只见浩浩荡荡的______,向天际奔流。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选。

A.扬州 B.黄鹤楼 C.烟花三月 D.送别

这是一首______诗,寓离情于写景。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______;二句写送别的时间是______,孟浩然的去向是______;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

1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填季节)的景色。

(3)诗中第二句把柳条比作______,第四句把______比作剪刀。

(4)写出第一,二句诗的意思______。

18. 默写古诗并完成练习。

《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补充诗句。

(2)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______在______岁时写的。

(3)判断题。

①“岁”是年的意思。______

②“枯”的意思是干枯,“荣”的意思是光荣。______

(4)读了这首诗,我知道小草______。

(5)《宿新市徐公店》

______

(6)“儿童急走追黄蝶”中的“黄蝶”能否改成“蝴蝶”?为什么?

(7)这首诗写了春末夏初的郊野田间景象,表达了诗人______(感情)。19.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小朋友,进公园,骑木马,钻山洞,

花儿点头露笑脸,去和小猴拉拉手,

树儿忙住扭腰肢,再跟孔雀比比美。

欢迎!欢迎!开心!开心!

(1)这首儿歌共有______句话。

(2)读儿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笑脸 ______腰肢 ______木马 ______山洞

(3)小朋友进公园看到了______、______ ,它们好像在说:“______。”小朋友在公园里还玩了很多游戏,有______、______;还跟两种小动物一起玩耍,它们是______、______。

20.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______莲______。

______解藏踪迹,浮萍______道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小娃撑小艇,偷______莲______。

______解藏踪迹,浮萍______道______。

(2)连一连。

春______ 荷花

夏______ 梅花

秋______ 桃花

冬______ 桂花

唐______ 杨万里《小池》

宋______ 自居易《池上》

21. 阅读《池上》这首古诗,回答小题。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1)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小孩______,自以为没人知晓,却不知道小船在水面上荡开浮萍,留下长长的水痕的事。

(2)作者在字里行间里透露着的思想感情。()

2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画线诗句是说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______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______也感到心惊。

23. 阅读练习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1)这首诗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景物。

(2)诗中描写颜色的词是______,描写声音的词是______。

(3)这首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4. 勤积累,多应用。选择名句名言填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从此以后,我事事讲效率,不甘落后,而“______”也成了我的座右铭。(2)爱国华侨陈嘉庚“______”,为了孩子们的未来,为了祖国的振兴,他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为家乡兴办学校,自己却过着俭朴的生活。

(3)“______”,在那个难忘的中秋之夜,身居美国的钱学森是多么思念亲人、思念祖国啊!

(4)“______”这脍炙人口的诗句,是我国南宋时期伟大的抗元将领文天祥所作。这正是他爱国精神的真实写照。

25.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雨疏风骤”中的“疏”的意思是()

(2)“残酒”指的是()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

(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

26. 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蛾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A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秋”字因押韵关系倒置句末。

B .“入”“流”两个动词,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C .诗中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精巧。

D .诗人初离乡土,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江行见月,寄情千里,触发了对家乡和君王的恋恋不舍。

27.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发:______ 朝:______

辞:______ 还:______

(3)说明船行速度极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给下面的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清魂

(2)解释词语意思。

①纷纷:______

②借问: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什么季节情景?从哪里看出来?

(4)“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了行人怎样的心情?

2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选择正确读音下面画

寻芳______(sún xún)泗水滨______(bīnɡ bīn)

(2)解释下列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①胜日:______ ②寻芳:______

③等闲:______ ④)东风:______

(3)诗中的成语是______,意思是______

(4)诗中的第一句交代______和______,第二句是______。

(5)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30.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论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为什么这样说?

(2)“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本文是关于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感谢您的阅读!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诗词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小编整理了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供大家使用。 草/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 【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赏析】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 【原文】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注释】 ①篱:篱笆。

二年级下册古诗词

一、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 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 白鹭:一种水鸟。 3.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 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二、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理解性默写(现代诗没有)一.用《木兰诗》中诗句填空 1.写边塞地区艰苦的战斗生活的诗句是 2.夸张的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是 3.描写边塞夜景的两句诗是 4.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 5.描写木兰关山飞渡,百战建功的诗句是 6.描写木兰不畏征途遥远,跃马奔驰,驰骋沙场的诗句是7.概述木兰出生入死,身经百战的征战生活的诗句是8.描写木兰卸装后的打扮的诗句是 9.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功名的诗句是 10.写路远军情紧急的诗句是 11.概述木兰十年征战的六句诗是 12.表现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的诗句是 13.写木兰紧张忙碌的准备行装的诗句是 14.写木兰回家后的喜悦心情诗句是 15.写举家迎接木兰的场面的诗句是

16.揭示全诗中心的诗句是 二.课后十首古诗理解性默写 1.《竹里馆》中作者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 . 2.《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 3.《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是, . 4.《论诗》中表达诗人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 5.《竹里馆》中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的诗句是, . 6.《逢入京使》描写诗人对故乡眷念的千古名句是, . 7.《峨眉山月歌》中写优美景色的诗句是, . 8.《江南逢李龟年》中用互文写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眷念之情的诗句 是,。 9.《送灵澈上人》写灵澈辞别归山的情景的诗句是, . 10.《约客》中表现诗人对客负约及候客的急切之状和焦急难耐心情的句 是,。 11.《峨眉山月歌》写诗人行程,抒发诗人将行思友之情的诗句 是,。 12.《山中杂诗》中写窗内近景,动中寓静的诗句是, . 三.默写古诗词 1山际见来烟,。鸟向檐上飞,。 2. ,弹琴复长啸。,明月来相照。 3峨眉山月半轮秋,,。思君不见下渝州。 4.谁家玉笛暗飞声,。此夜曲中闻折柳,。 5.故园东望路漫漫,。马上相逢无纸笔,。 6. ,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7.岐王宅里寻常见,。,落花时节又逢君。 8. ,杳杳钟声晚。,青山独归远。 9.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10. ,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

二年级语文古诗词

二年级古诗词(二上) 《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七步诗》 (两汉:曹植)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二年级下册古诗 咏柳 作者: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绝句 作者: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回乡偶书 作者: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相思 作者:王维(唐)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花影 作者:苏轼(宋)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又叫明月送将来。 小儿垂钓 作者:胡令能(唐)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大林寺桃花 作者:白居易(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蜂 作者: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雨晴 作者:王驾(唐)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完整word)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古诗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古诗词是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知识。因此,小编整理了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供大家使用。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代:白居易) 【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野草野花蔓延着淹没古道,艳阳下草地尽头是你征程。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注释】 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长到古老的驿道上。 晴翠:草原明丽翠绿。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 【赏析】首句即破题面“古原草”三字。多么茂盛(“离离”)的原上草,抓住“春草”生命力旺盛的特征,可说是从“春草生兮萋萋”脱化而不着迹,为后文开出很好的思路。就“古原草”而言,何尝不可开作“秋来深径里”(僧古怀《原是秋草》),那通篇也就将是另一种气象了。野草是一年生植物,春荣秋枯,岁岁循环不已。“一岁一枯荣”意思似不过如此。然而写作“枯──荣”,与作“荣──枯”就大不一样。如作后者,便是秋草,便不能生发出三、四的好句来。两个“一”字复叠,形成咏叹,又先状出一种生生不已的情味,三、四句就水到渠成了 宿新市徐公店(宋代:杨万里) 【原文】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注释】 ①篱:篱笆。 ②疏疏:稀疏。 ③径:小路。 ④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⑤急走:奔跑。 【赏析】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平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平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望庐山瀑布(唐代:李白) 【原文】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部编版七年级下全册古诗词原诗及翻译

部编本七年级下古诗原诗及翻译 说明:整理的全册古诗词原诗及翻译,打印发给学生理解背诵用。七年级下诗词目录: 一、木兰诗 课外古诗词诵读—— 二、竹里馆/王维 三、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四、逢入京使/岑参 五、晚春/韩愈 20.古代诗歌五首 六、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七、望岳/杜甫八、登飞来峰/王安石 九、游山西村/陆游 十、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课外古诗词诵读 十一、泊秦淮/杜牧 十二、贾生/李商隐 十三、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杨万里 十四、约客/赵师秀 一、《木兰诗》 【原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惟通: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木兰对着房门织布。听不见织布机织布梭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惦记什么?木兰答道:我也没在想什么,也没在惦记什么。昨天晚上看见了征兵的文书,君主在大规模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上都有我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我没有兄长,木兰愿意为此到集市上去买马鞍和马匹,从此开始替代父亲去征战。 在集市各处购买骏马、马鞍、鞍下的垫子、马嚼子、缰绳和马鞭。早上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黄河水奔腾流淌的声音。早晨离开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叫女儿的声音,只听见胡人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为国捐躯,有的转战多年胜利归来。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论功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勋,赏赐了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说不愿做尚书郎,希望能骑着千里马,快马加鞭送我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她;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打开闺房东面的门,坐在闺房西面的床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的女儿装,当着窗子整理像乌云一样柔美的头发,对着镜子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一起打仗的伙伴,伙伴们都很吃惊,征战同行这么多年,竟然不知木兰是个女子。

最新新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教案

新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古诗二首》教案 (1)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8个生字,会认11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2、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法:创设情景,进行层进式的引导与点拨。 学法: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感悟诗意诗情。 教具准备: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大家瞧,这么多的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了“in”。 “趁”是的韵母是“en”,不是“eng”。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 4、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5、互相交流。 6、师针对难字进行指导。 三、品悟古诗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诗。 3、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生汇报。 4、(PPT上的诗句)你能把你看到的这些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7、这么多美妙的感觉,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二年级语文下册 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课内必背古诗+译文 1.《古诗二首》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⑴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妆:装饰,打扮。 ⑷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似:好像,如同。 【译文】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15.《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一、提示型默写: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 :现在却经常是忧郁。(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4.一切都是瞬息,;而那过去了的,。(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6. ,暮宿黄河边,不闻爹娘唤女声,。(《木兰诗》) 7.日辞黄河去,,不闻爹娘唤女声,。(《木兰诗》) 8.万里赴戒机,。(《木兰诗》) 9.朔气传金柝,。(《木兰诗》) 10. ,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11.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12.雄兔脚扑朔,。(《木兰诗》) 13.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14.爷娘闻女来,。(《木兰诗》) 15.小弟闻姊来,。(《木兰诗》) 16.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17.山际见来烟,。鸟向檐上飞,。(吴均《山中杂诗》) 18. ,弹琴复长啸。森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 19.峨嵋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20.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21. ,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2.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3.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 24.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25.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滁洲西涧》) 26.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洲西涧》) 27.岐王宅里寻常见,。(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8.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9.苍苍竹林寺,。,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30.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 31.有约不来过夜半,。(赵师秀《约客》) 32. ,至今已觉不新鲜。(赵翼《论诗》) 33.江山代有才人出,。(赵翼《论诗》) 二、理解型默写: 1.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中告诫人们应该这样对待挫折和困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我会根据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②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丝怎样的特点? (3)“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现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4)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________。 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发:______ 朝:______ 辞:______ 还:______ (3)说明船行速度极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一天只有一次清晨 号手的金喇叭已经吹起, 小鸟也唱着甜美的歌儿叫你。 别再贪睡了,别再留恋着梦里。 你可知道, 一个美好的日子等着你。 花儿露出鲜艳的面孔向日出敬礼, 树上的松鼠也正欢欣地跳跃。 别再贪睡了,

别再留恋着梦里, 你可知道, 一个清新的日子等着你。 请记着一一 一天只有一次清晨, 别让这可爱的时刻, 像水消失在沙里。 你,为什么不 和太阳比赛早起? (1)下面的词语怎样搭配合适?用线连起来。 一轮明亮的日子 一面鲜红的镜子 一个清新的太阳 (2)诗中“______,______”两句重复了两次,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3)读了这首诗,你受到什么启发?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①秋夕:秋天的夜晚。②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③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④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⑤流萤:飞动的萤火虫。⑥天阶:露天的石阶。牵⑦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1)先选择后填空。 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词语______看出来的。 A.清明 B.中秋 C.七夕 D.元宵 (2)诗中的()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 (3)这首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1)选择正确读音下面画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全)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古诗(全) 《cūn jū》gāo dǐng Cǎo cháng yīng fēi èr yuètiān , fúdīyang liǔzuìchūn yān 。 ér tóng sàn xuéguīlái zǎo , máng chèn dōng fēng fàng zhǐyuān 。 yǒng liǔhèzhīzhāng bìyùzhuāng chéng yíshùgāo , wàn tiáo chuíxiàlǜsītāo 。 bùzhīxìyèshuícái chū, èr yuèchūn fēng sìjiǎn dāo 。【xiǎo chūjìng císìsòng lín zi fāng 】(sòng )yang wàn lǐ bìjìng xīhúliùyuèzhōng , fēng guāng bùyǔsìshítóng 。 jiētiān lián yèwúqióng bì, yìng rìhéhuābiéyang hóng 。《juéjù》táng ·dùfǔ Liǎng gèhuáng límíng cuìliǔ,yìxíng bái lùshàng qīng tiān 。chuāng hán xīlǐng qiān qiūxuě,mén bódōng wúwàn lǐchuán 。zhōu yèshūsuǒjiàn qīng chá shèn xíng yuèhēi jiàn yúdēng , gūguāng yìdiǎn yíng 。 wēi wēi fēng cùlàng , sàn zuòmǎn héxīng 。 èr shísìjié qi gē chūn yǔjīng chūn qīng gǔtiān ,xiàmǎn máng xiàshǔxiāng lián ,qiūchùlùqiūhán shuāng jiàng ,dōng xuěxuědōng xiǎo dàhán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诗文汇总含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下册 1.伤仲永(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乡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乡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先生说: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高得多。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他天生聪明,像这样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能够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2.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多好处。”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讨论议事,十分惊奇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赠汪伦》教学案例上传: 罗田县匡河镇王家冲小学左更生设计思路: 《赠汪伦》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 25 课的第二首古诗,是一首千古传唱的送别诗。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借助课文插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体会诗歌的真情实感。 并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灵活掌握要认和要写的字。 同时设计了一些小游戏穿插其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中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会认赠等 6 个生字,会写舟、乘、汪三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珍惜友情。 重点、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珍惜友情。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之间进行古诗接龙小游戏。 【设计意图】: 1 / 8

通过小游戏不但可以复习以前学过的古诗,引导学生进入上课状态,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说作者,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教师范写汪字,学生书空。 齐读课题。 回顾《赠刘景文》,理解赠的意思。 【设计意图】: 汪字作为本课要写的生字,它又在题目中出现,在板书课题时就让学生掌握写法。 联系旧知,理解字义。 3、谈话激趣大家都知道李白是我国古代一位了不起的大诗人。 那李白为什么要写一首诗送给汪伦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动人的故事呢?想知道吗?大家要是把这首诗读得又准确又流利,我就讲个有趣的故事给大家听。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通古诗,全班齐读。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音、评价。 【设计意图】: 充分感知是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基础,切忌走过场,应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调动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三、识记生字(课件出示生字) 1、指名读。 (评读) 2、小老师带读。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______莲______。 ______解藏踪迹,浮萍______道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小娃撑小艇,偷______莲______。 ______解藏踪迹,浮萍______道______。 (2)连一连。 春______ 荷花 夏______ 梅花 秋______ 桃花 冬______ 桂花 唐______ 杨万里《小池》 宋______ 自居易《池上》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和,动态的景物有和。(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3)本诗反映出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 3.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美丽的愿望 金色的小花, 明亮的小河, 有个金色的愿望: 有个明亮的愿望: 春天来了,我要送给人们 秋天来了,我要为丰收的大地 淡淡的清香…… 快乐地歌唱…… 绿色的小树, 洁白的雪花, 有个绿色的愿望:

有个洁白的愿望: 夏天来了,我要送给世界 冬天来了,我要给小学生们 一片片阴凉…… 送去惊喜和欢畅…… (1)第三小节和第四小节中有一对近义词,是______和______。 (2)每个季节,都会收到不同的愿望。春天,能收到______送出的愿望:______;夏天,能收到______送出的愿望:______。 (3)我知道题目“美丽的愿望”中“美丽”的意思是() (4)我要送给自己的美丽的愿望是______。 4.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行 【唐】牡枚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 (2)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诗,诗中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景物。 (3)这首诗中,最能表现秋天的诗句是______。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我会根据语句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②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万条垂下绿丝绦”写出了柳丝怎样的特点? (3)“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什么比作什么?表现了春风的什么特点? (4)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 勤积累,多应用。选择名句名言填空。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全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全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是七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其中都有哪些古诗词呢?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的古诗词全集,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①,竹中窥落日②。 鸟向檐③上飞,云从窗里出。 注释 ①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 ②窥(kuì):从缝隙中看。 ③檐(yán):房檐。 译文: 山边飘来的烟霭,从竹林的缝隙里看到落日。 鸟儿向屋檐上飞着,远远看去天边的云气好象是从窗里流出来的一样 题解: 本篇是《山中杂诗》的三首之一。是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闲适的心情。沈德潜说它“四句写景,自成一格”。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①里,弹琴复长啸②。 深林③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词注释: ①幽篁: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 类似于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竹里馆》 译文: 月夜,独坐幽静的竹林子里, 间或弹弹琴,间或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 却有明月陪伴,殷勤来相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译文: 之一: 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啊! 之二: 在一个秋高气爽、月色明朗的夜里,我乘着小船,从清溪驿顺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个好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但在从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总被两岸的高山挡住,使我思念不已。 【注释】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3.发:出发。 4.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5.下:顺流而下。 6.渝州:今重庆一带。 7..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8.清溪:指清溪驿,在四川犍(qián)为峨眉山附近。 9.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一说指四川乐山的犁头、背峨、平羌三峡,清溪在黎头峡的上游。 10.夜:今夜 11.影:月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课内必背古诗+译文 1.《古诗二首》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气,烟雾般地凝聚着。杨柳似乎为这浓丽的景色所迷醉了。村里的孩子们放学以后,一路上没什么耽搁,回家挺早,赶忙趁着东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⑴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⑵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⑶妆:装饰,打扮。 ⑷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⑸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⑹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⑺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⑻似:好像,如同。 【译文】 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 【题解】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15.《古诗二首》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课内必背段落 2.《找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几个孩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向田野,去寻找春天。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我们仔细地找啊,找啊。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二年级下册古诗汇总

二年级下册古诗汇总(人教版)草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二年级上册古诗汇总(人教版)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找春天 今天,我看到了她,她把小溪里的冰给带走了,她把小花、小草、树木给唤醒了。 我听到了她,他那河水声很像琴声,听到这里让我想到了聂耳和莫扎特。 我闻到了她,那花香是多么的迷人。 我尝到了她,那春卷的味道鲜美极了,春卷也成了我的最爱。 我摸到了她,河水不再像冬天一样冰凉,而是像春天一样暖和。 春天来了 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们终于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看见了白色的梨花、粉红色的桃花、红色的海棠花、黄色的油菜花、五彩缤纷的迎春花,它们争先恐后地开放着。看着这些争奇斗艳的花,我的心都醉了! 再看,河边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新芽,细细的柳枝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舞动着。树下静静的小草从泥土里探出头来,地上好像插遍了一片片密密的松针。河里的水哗啦啦地流淌着,好像春天的琴声!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我喜欢春天!春风轻轻地吹,春雨悄悄地下,它是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它是一个彩色的季节,所以我热爱春天! 我的两个好朋友 我有两个好朋友,它们的名字分别叫小黄和小花,每天我一放学回家,它们俩个就“叽叽喳喳”的拍着小翅膀跑到我的身边,抬起它们的小脑袋看着我,好像在说:“小主人放学了、小主人放学了!”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抓起一把小米捧在手心里,弯下腰来喂它们,看着它们你争我抢的样子,我轻轻的说:“不要急、不要急,你们都有份”。它们好像听懂了我的话,专心致志的吃了起来。看着它们淘气的模样,我开心的笑了。 哈哈,大家一定都猜到了吧,这就是我的小黄和小花——两只可爱的小鸡! 可爱的小狗

(完整版)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词理解性题目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2小时,100分)答案在后 《木兰诗》汉乐府(34分)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 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几句是:,,,。 3、《木兰诗》中写爷娘、姐姐、弟弟迎接木兰归来的诗句是:,。,。 ,。 4、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 5、《木兰诗》中简写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两句:,。 6、《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 7、《木兰诗》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 8、《木兰诗》中体现木兰战功卓著的是:,。 9、《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 10、《木兰诗》中描写木兰辞别父母踏上征途情景、思念亲人的诗句是:,。,。,。, 。 11、写战争激烈紧张的句子是:,。,。 ,。 12、诗中描写边塞战地夜景的两句是:,。 13、突出木兰不图功名利禄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 14、《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而惨烈,经历了长期战斗岁月而木兰最终英雄般凯旋的句子是(共10字):,。

15、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 , 。 16、《木兰诗》中概括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 17、《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 《竹里馆》王维(8分) 1、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诗人的活动的两句是,。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3、写人物活动,体现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是,。 4、用拟人化的手法,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达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的心情的是,。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8分) 1、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2、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两句是:,。 3、写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的是:,。 4、表达诗人自己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的是,。 《逢入京使》岑参(6分) 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的两句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