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物理性质测量

土壤物理性质测量

土壤物理性质测量
土壤物理性质测量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

1、土壤密度=土壤比重的测定(比重瓶法)(密度=比重*1000 kg/m3)

仪器设备:比重瓶(50ml或100ml),天平(感量0.001g),电炉或砂浴,滴管。

测定步骤:将比重瓶盛满无二氧化碳的水(煮沸5分钟后冷却的水),静置10分钟加塞,使多余的水从瓶塞毛细管中溢出,用滤纸擦干比重瓶外壁、称重(W1)。然后将比重瓶中的水倒出一半,将通过1mm筛孔的10g风干土土样用小漏斗小心装入比重瓶中,轻轻摇动,使土样与水充分混合;为了除去土和水中的空气,须将比重瓶加热煮沸1小时,在煮沸过程中经常晃动比重瓶,以驱除水及土样中的空气,使水和土更好的接触。冷却后,用滴管加满无二氧化碳的水,在室温下再静置10min,加塞,使多余的水从瓶塞毛细管中溢出,用滤纸擦干比重瓶外壁,称量(W2)。

结果计算 d=W/(W+W1-W2)

式中:d—-土壤比重,g/cm3

W—-烘干土样质量,g

W1—-加满水的比重瓶质量,g

W2—-加有水和士样的比重瓶质量,g

注:①含可溶性盐较多的土样,需用非极性液体(如汽油、媒油等)代替水,用其空抽气法排除土中空气。

②本方法中加入风干样在计算时需换算成烘干样,即需测定风干样中吸湿水含量,计算其水分换算系数(K)按下式计算、

K= m/m1

式中:m—-烘干样(土)质量,g

m1—-风干样(土)质量,g

2、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仪器设备:200cm3环刀(高5.2cm ,半径3.5cm )或其他规格的环刀、天平(感量0.0lg 及0.lg )、小刀、铁锹、烘箱、铝盒、瓷盘、滤纸等。

测定步骤:选定代表性测定地点,挖掘土壤剖面,根据剖面发生层次或机械分层,用环刀采取土样,每层土壤应不少于三个重复。采样过程中必须保持环刀内土壤结构不受破坏,注意环刀内不要有石块或粗根侵入,如果土壤过份紧实,可垫上木板轻轻打入。待取出环刀后,用锋利的削刀切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与环刀容积相等,最后将环刀两端用盖子盖好,分别放入塑料袋内并写好标签,带回室内备用。将充满土样的环刀,放入烘箱中在105℃(士2C )下烘至恒重、称重。 结果计算:dV=(W-W 环)/V

式中dV —-土壤容重,g/cm 3 ,

W —-烘干后环刀重+干土重,g V —-环刀的体积,cm 3

注:①环刀内士样如含有石砾较多,可用排水法测量石砾所占体积(cm3)和重量(g ),计算时,由环刀体积减去石砾体积,并由环刀加干土重减去石砾重量,按上式计算土壤容重。

②如土壤中石砾含量很多,难以使用环刀方法,则可用土坑法:即挖一适当体积的土坑(如20X20X2Dcm )并称量所有挖出土壤的重量(g ),同时采集土样15~带回室内测定水分含量,计算土壤容重。

3、土壤孔隙度的测定

仪器设备:200cm3环刀(高5.2cm,半径3.5cm)或其他规格的环刀、天平(感量0.0lg及0.lg)、小刀、铁锹、烘箱、铝盒、瓷盘、滤纸等。

测定步骤:取样方法与容重测定相同,在室内将环刀的上、下盖取下,一端换上带网孔并垫有滤纸的底盖,并将该端放人盛薄层水的瓷盘中,盘内水深保持在2~3mm之间,浸人时间,砂土4~6h,粘土8~12h或更长时间。然后擦干环刀外的水分并立即称重W1。称重后将此环刀连同湿土放水中浸泡,水面高度至环刀上沿,浸泡时间以环刀上面的滤纸充分湿润为止,此时重新擦干环刀外面的水分称重W2,然后将环刀连同土样一起放在10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W3

结果计算:毛管孔隙度%=(W1-W3)/V×100

总孔隙度%=(W2-W3)/V×100

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

式中V——环刀容积cm3

土壤通气度(容积%)=总孔隙度(容积%)- 体积含水量%

4、土壤饱和导水率的测定(环刀法)

土壤饱和导水率是指当土壤被水分充分饱和后,在单位水头作用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渗透的水量。

仪器设备:环刀、(200cm3、Φ7.ocm,高5.2cm 。)、量筒(100及50ml )、烧杯(100ml )、漏斗、漏斗架、秒表等。

测定步骤:在室外用环刀取原状土,取样方法与容重测定相同。在室内将环刀下端换上有网孔且垫有滤纸的底盖并将该端浸入水中,同时注意水面不要超过环刀上沿。一般砂土浸1~6h ,壤土浸8~12h ,粘土浸24h 。到预定时间将环刀取出,在上端套上一个空环刀,接口处先用胶布封好,再用熔蜡粘合,严防从接口处漏水,然后将结合的环刀放在漏斗上,架上漏斗架,漏斗下面承接有烧杯。在上面的空环刀中保持恒定水头5cm 。加水后从漏斗滴下第一滴水时开始计时,测定单位时间内渗入烧杯中的水量,测定到在单位时间内渗出水量相等时为止,即达到稳渗时为止。

结果计算:饱和渗透速度V V (mm /min )=10Qn/STn

式中Qn ——为达到稳渗时单位时间内渗出的水量ml S ——为环刀的面积cm2 Tn ——为单位时间min 饱和导水率Ks=V×L/(h+L)

式中 L ——为土层的厚度(即环刀的高度)cm h ——为土层上水头高cm

5.田间持水量(饱和容重的测定)

紧接4,,称量环刀的重量W1,让环刀内土壤继续渗水到没有水滴滴下为止,此时称量环刀及环刀内土重W2.放在烘干箱内烘干称重W3.

(21)(31)

=

100%31

W W W W W W ---?-田间持水量

6.入渗率---圭尔夫入渗仪

土壤中全氮的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中全氮的测定 环境工程李婷婷2110921109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掌握土壤中全氮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了解凯氏定氮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测定土壤全氮的方法主要有干烧法和湿浇法。 样品用浓硫酸高温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铵态氮(硫酸铵),这个复杂的反应,总称为开氏反应。 开氏法分为样品的消煮和消煮液中铵态氮的定量两个步骤。 土样经浓硫酸消煮,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转化为铵态氮,用氢氧化钠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含量 凯氏法测定全氮步骤: 有机N 加速剂+浓H2SO4 OH- H3BO3 H+ (+无机N)NH4+ NH3 NH4++H2BO3- H3BO3 消煮液中NH4+的定量(蒸馏) 开氏反应的速度不大,通常需要利用加速剂来加速消煮过程。加速剂的成分,按其效用的不同,可分为增温剂、催化剂和氧化剂三类。 增温剂是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催化剂主要有Hg、HgO、CuSO4、Se 等;常用的氧化剂有K2Cr2O7、KMnO4、HclO4和H2O2 等。 凯氏定氮仪可完成对消解样品的全自动加碱、蒸馏和滴定过程。消解完的样品上机后和碱生成氨,氨气和水蒸气一起经冷凝管冷凝后,被收集在加入硼酸吸收液的接收瓶中,而后自动进行滴定、显示、记录盐酸消耗量,计算机根据公式计算含氮量,并打印出结果。 三、实验过程 1.称量样品。在电子天平上称量土样约0.5g。 2.消解。土样中先加入5mL浓硫酸,煮沸,然后冷却,再加入1mL高氯酸,继续煮 沸至土样呈灰白色。 3.过滤,定容。将土样冷却后,用定量滤纸过滤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 4.调节仪器,测量。调整仪器,设置好参数。取样品20mL放到消煮管中,进行测量 (测一个空白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结果计算:N%=1.401×M(V-V0)/W 其中:M:盐酸标准浓度,mol/L; V:滴定样品盐酸的消耗量,mL;

植物全磷、全氮、全钾的测定方法

一、植物全氮测定 (一)H2SO4-H2O2消煮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不包括硝态氮的植物全氮测定,适合于含硝态氮低的植物样品的测定。 2、方法提要 植物中的氮、磷大多数以有机态存在,钾以离子态存在。样品经浓H2SO4和氧化剂H2O2消煮,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有机氮和磷转化成铵盐和磷酸盐,钾也全部释出。消煮液经定容后,可用于氮、磷、钾的定量。采用H2O2为加速消煮的氧化剂,不仅操作手续简单快速,对氮、磷、钾的定量没有干扰,而且具有能满足一般生产和科研工作所要求的准确度。但要注意遵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防止有机氮被氧化成N2气或氮的氧化物而损失。 3、试剂 (1)硫酸(化学纯,比重1.84); (2)30% H2O2(分析纯)。 4、主要仪器设备。消煮炉,定氮蒸馏器。 5、操作步骤 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称准至0.0002g)装入100ml开氏瓶或消煮管的底部,加浓H2SO45ml,摇匀(最好放置过夜),在电炉或消煮炉上先小火加热,待H2SO4发白烟后再升高温度,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稍冷后加班10滴H2O2(3),再加热至微沸,消煮约7~10min,稍冷后重复加H2O2,,再消煮。如此重复数次,每次添加的H2O2应逐次减少, 消煮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再加热10min,除去剩余的H2O2。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无损地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定容(V1)。用无磷钾的干滤纸过滤,或放置澄清后吸取清液测定氮、磷、钾。每批消煮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和方法的误差。 6、注释 (1)所用的H2O2应不含氮和磷。H2O2在保存中可能自动分解,加热和光照能促使其分解,故应保存于阴凉处。在H2O2中加入少量 H2SO4酸化,可防止H2O2分解。 (2)称样量决定于NPK含量,健状茎叶称0.5g,种子0.3g,老熟茎叶可称1g,若新鲜茎叶样,可按干样的5倍称样。称样量大时,可适当增加浓H2SO4用量。 (3)加H2O2时应直接滴入瓶底液中,如滴在瓶劲内壁上,将不起氧化作用,若遗留下来还会影响磷的显色。 (二)水杨酸-锌粉还原- H2SO4-加速剂消煮法 1、适用范围 包括销态氮的植物全氮测定,适合于硝态氮含量较高的植物样品的测定。 2、方法原理 样品中的硝态氮在室温下与硫酸介质中的水杨酸作用,生成硝基水杨酸,再用硫代硫酸钠及锌粉使硝基水杨酸还原为氨基水杨酸.然后按 H2SO4-加速剂消煮法进行消煮法进行消煮样品,使样品中全部氮转化为铵盐。 3、试剂 (1)固体Na2S2O3; (2)还原锌粉(AR); (3)水杨酸-硫酸:30g水杨酸溶于1L浓硫酸中。也可以该用含苯酚的浓硫酸:40g苯酚溶于1L浓硫酸中。 4、仪器设备。同上。 5、操作步骤 称取磨细烘干样品(过0.25mm筛)0.1000~0.2000g或新鲜茎叶样品1.000~2.000g,置于100ml开氏瓶或消煮管中,先用水湿润内样品(烘干样),然后加水杨酸-硫酸10ml,摇匀后室温放置30min,加入Na2S2O3约1.5g,锌粉0.4g和水10ml,放置10 min,待还原反应完成后,加入混合加速剂2g,按土壤全氮测定方法进行消煮, 消煮完毕,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无损地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定容(V1)。用于滤纸过滤,或放置澄清后吸取清液测定氮。每批消煮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和方法的误差。 (三)消煮液中铵的定量(凯氏法) 1、适用范围。适合于各种植物样品消煮液中氮的定量。 2、方法原理

第四章 土壤物理性质

第四章土壤物理性质 主要教学目标:本章将要求学生掌握土壤物理性质如土壤质地、土壤结构以及土壤孔隙等内容。并在学习的基础上掌握改良不太适宜林业生产的某些土壤物理性质的一些方法。如客土、土壤耕作、施用化学肥料和土壤结构改良剂等。 第一节土壤质地 一、几个概念 1、单粒:相对稳定的土壤矿物的基本颗粒,不包括有机质单粒; 2、复粒(团聚体):由若干单粒团聚而成的次生颗粒为复粒或团聚体。 3、粒级:按一定的直径范围,将土划分为若干组。 土壤中单粒的直径是一个连续的变量,只是为了测定和划分的方便,进行了人为分组。土壤中颗粒的大小不同,成分和性质各异;根据土粒的特性并按其粒径大小划分为若干组,使同一组土粒的成分和性质基本一致,组间则的差异较明显。 4、土壤的机械组成:又叫土壤的颗粒组成,土壤中各种粒级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5、土壤质地:将土壤的颗粒组成区分为几种不同的组合,并给每个组合一定的名称,这种分类命名称为土壤质地。如:砂土、砂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重壤土、粘土等 二、粒级划分标准: 我国土粒分级主要有2个 1、前苏联卡庆斯基制土粒分级(简明系统) 将0.01mm作为划分的界限,直径>0.01mm的颗粒,称为物理性砂粒;而<0.01mm的颗粒,称为物理性粘粒。 2、现在我国常用的分级标准是: 这个标准是1995年制定的。 共8级: 2~1mm极粗砂;1~0.5mm粗砂;0.5~0.25mm中砂;0.25~0.10mm细砂; 0.10~0.05mm极细砂;0.05~0.02mm粗粉粒;0.02~0.002mm细粉粒;小于0.002mm粘粒 三、各粒级组的性质 石砾:主要成分是各种岩屑 砂粒:主要成分为原生矿物如石英。比表面积小,养分少,保水保肥性差,通透性强。 粘粒:主要成分是粘土矿物。比表面积大,养分含量高,保肥保水能力强,但通透性差。粉粒:性质介于砂粒和粘粒之间。 四、土壤质地分类 1、国际三级制,根据砂粒(2—0.02mm)、粉砂粒(0.02mm—0.002mm)和粘粒(<0.002mm)的含量确定,用三角坐标图。 2、简明系统二级制,根据物理性粘粒的数量确定。考虑到土壤条件对物理性质的影响,对不同土类定下不同的质地分类标准。在我国较常用。 3、我国土壤质地分类系统: 结合我国土壤的特点,在农业生产中主要采用前苏联的卡庆斯基的质地分类。对石砾含量较高的土壤制定了石砾性土壤质地分类标准。将砾质土壤分为无砾质、少砾质和多砾质三级,可在土壤质地前冠以少砾质或多砾质的名称。 五、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性状关系 从两个方面来论述 1、土壤质地与土壤营养条件的关系 肥力性状砂土壤土粘土 保持养分能力小中等大 供给养分能力小中等大

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土壤学实验讲义 (修订版) 吴彩霞王静李旭东 2012年10月

目录 实验一、土壤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 实验二、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实验三、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实验四、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实验五、土壤有机质的测定 实验六、土壤酸度的测定

实验一土壤分析样品采集与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说明 为开展土壤科学实验,合理用土和改土,除了野外调查和鉴定土壤基础性状外,还须进行必要的室内常规分析测定。而要获得可靠的科学分析数据,必须从正确地进行土壤样品(简称土样)的采集和制备做起。一般土样分析误差来自采样、分样和分析三个方面,而采样误差往往大于分析误差,如果采样缺乏代表性即使室内分析人员的测定技术如何熟练和任何高度精密的分析仪器,测定数据相当准确,也难于如实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故土样采集和制备是一项十分细致而重要的工作。 二、实验方法步骤 (一)土样采集 分析某一土壤或土层,只能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少部份土壤,这就是土样。采样的基本要求是使土样具有代表性,即能代表所研究的土壤总体。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可有不同的采样方法。 1.土壤剖面样品 土壤剖面样品是为研究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发生分类。应按土壤类型,选择有代表性的地点挖掘剖面,根据土壤发生层次由下而上的采集土样,一般在各层的典型部位采集厚约l0厘米的土壤,但耕作层必须要全层柱状连续采样,每层采一公斤;放入干净的布袋或塑料袋内,袋内外均应附有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剖面号码、土层和深度。 图1 土壤剖面坑示意图

2. 土壤混合样品 混合土样多用于耕层土壤的化学分析,一般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状况,按地块分别采集混合土样。一般要求是: (1)采样点应避免田边、路旁、沟侧、粪底盘以及一些特殊的地形部位。 (2)采样面积一般在20—50亩的地块采集一个混合样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加样品数。 (3)采样深度依不同分析要求而定,一般土壤表层取0-10cm,取样点不少于5点。可用土钻或铁铲取样,特殊的微量元素分析,如铁元素需改用竹片或塑料工具取样,以防污染。 (4)每点取样深度和数量应相当,集中放入一土袋中,最后充分混匀碾碎,用四分法取对角二组,其余淘汰掉。取样数量约1公斤左右为宜。 (5)采样线路通常采用对角线、棋盘式和蛇形取样法。 (6)装好袋后,栓好内外标签。标签上注明采样地点、深度、采集人和日期,带回室内风干处理 (二)土壤样品制备 样品制备过程中的要求: (1)样品处理过程中不能发生任何物理和化学变化,以免造成分析误差。 (2)样品要均一化,使测定结果能代表整个样品和田间状态。 (3)样品制备过程包括:风干一分选一去杂一磨碎一过筛—混匀一装瓶一保存一登记。 风干一将取回的土样放在通风、干燥和无阳光直射的地方,或摊放在油布、牛皮纸、塑料布上,尽可能铺平并把大土块捏碎,以便风干快些。 分选一若取的土样太多,可在土样均匀摊开后,用“四分法”去掉一部分,留下1000克左右供分析用。 去杂、磨细和过筛一将风干后土样先用台称称出总重量,然后将土样倒在橡皮垫上,碾碎土块,并尽可能挑出样品中的石砾、新生体、侵入体、植物根等杂质,分别放入表面皿或其它容器中;将土样铺平,用木棒轻轻辗压,将辗碎的土壤用带有筛底和筛盖的0.25mm 筛孔的土筛过筛,并盖好盖、防止细土飞扬。不能筛过的部分,再行去杂,余下的土壤铺开再次碾压过筛,直至所有的土壤全部过筛,只剩下石砾为止。(样品通过多大筛孔、应依不同分析要求而定)。 混匀装瓶一将筛过的土壤全部倒在干净的纸上,充分混匀后装入500~1000ml磨口瓶中保存。每个样品瓶上应贴两个标签,大标签贴在瓶盖上。书写标签用HB铅笔或圆珠笔填

土壤中氮含量的测定分析(精)

土壤中氮含量的测定分析 核心提示:摘要:概述了土壤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土壤全氮、无机氮(包括铵态氮、硝态氮)水解氮、酰胺态氮的测定方法。关键词:土壤;全氮;测定方法土壤是作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和有机态... 摘要:概述了土壤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土壤全氮、无机氮(包括铵态氮、硝态氮)水解氮、酰胺态氮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土壤;全氮;测定方法 土壤是作物氮素营养的主要来源,土壤中的氮素包括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两大类,其中95%以上为有机态氮,主要包括腐殖质、蛋白质、氨基酸等。小分子的氨基酸可直接被植物吸收,有机态氮必须经过矿化作用转化为铵,才能被作物吸收,属于缓效氮。 土壤全氮中无机态氮含量不到 5%,主要是铵和硝酸盐,亚硝酸盐、氨、氮气和氮氧化物等很少。大部分铵态氮和硝态氮容易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属于速效氮。无机态氮包括存在于土壤溶液中的硝酸根和吸附在土壤颗粒上的铵离子,作物都能直接吸收。土壤对硝酸根的吸附很弱,所以硝酸根非常容易随水流失。在还原条件下,硝酸根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以还原为气态氮而逸出土壤,即反硝化脱氮。部分铵离子可以被粘土矿物固定而难以被作物吸收,而在碱性土壤中非常容易以氨的形式挥发掉。土壤腐殖质的合成过程中,也会利用大量无机氮素,由于腐殖质分解很慢,这些氮素的有效性很低。 土壤中的氮素主要来自施肥、生物固氮、雨水和灌溉水,后二者对土壤氮贡献很小,施肥是耕作土壤氮素的主要来源,而自然土壤的氮素主要来自生物固氮。 土壤含氮量受植被、温度、耕作、施肥等影响,一般耕地表层含氮量为0.05%~0.30%,少数肥沃的耕地、草原、林地的表层土壤含氮量在 0.50%~0.60%以上。我国土壤的含氮量,从东向西、从北向南逐渐减少。进入土壤中的各种形态的氮素,无论是化学肥料,还是有机肥料,都可以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进行相互转化。 1 土壤全氮的测定 1.1 开氏法 近百年来,许多科学工作者对全氮的测定方法不断改进,提出了许多新方法,主要有重铬酸钾-硫酸消化法、高氯酸-硫酸消化法、硒粉-硫酸铜-硫酸消化法。但开氏法目前仍作为一个统一的标准方法,此法容易掌握,测定结果稳定,准确率较高。 开氏法测氮的原理为:在盐类和催化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使有机氮分解为铵态氮。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含量(不包括硝态氮)。含有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测定,在样品消

土壤全氮的测定-开氏法

土壤全氮测定 ——半微量开氏法 【方法原理】 样品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量(不包括全部硝态氮)。 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测定,在样品消煮前,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成铵态氮。 在高温下硫酸是一种强氧化剂,能氧化有机化合物中的碳,生成CO 2,从而分解有机质。 ↑ +↑+??→?+2 2242222CO SO O H C SO H 高温 样品中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如蛋白质在浓H 2SO 4的作用下,水解成为氨基酸,氨基酸又在H 2SO 4的脱氨作用下,还原成氨,氨与H 2SO 4结合成为硫酸铵留在溶液中。 Se 的催化过程如下: O H SO SeO H Se SO H 223 24222+↑+?→?+ O H SeO SeO H 22 3 2++?→? ↑+?→?+2 2 CO Se C SeO 由于Se 的催化效能高,一般常量法Se 粉用量不超过0.1~0.2g ,如用量过多则将引起氮的损失。 4 23 243 2424)()(SO H SeO NH SeO H SO NH +?→?+ ↑ +++?→?223 3 24292)(3N O H Se NH SeO NH 以Se 作催化剂的消煮液,也不能用于氮磷联合测定。硒是一种有毒元素,在消化过程中,放出H 2Se 。H 2Se 的毒性较H 2S 更大,易引起人中毒。所以,实验室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方可使用这种催化剂。 ↑ +↑+↑+?→?++? O H CO SO SO Cu SO H C CuSO 22 242424 2342234 ↑+↑+?→?+224 4242222SO O H CuSO SO H SO Cu 褐红色 蓝绿色

第五章土壤形成过程

第5章土壤形成过程 教学重点 1.掌握土壤物质迁移转化规律 2.掌握土壤形成中的物质能量迁移、转化过程的规律 3.熟悉主要成土过程的特点及其发生条件,了解主要成土过程的空间分异规律 4.理解土壤形态与成土过程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 ?土壤形成过程(Soil-forming process) ?生物积累作用(Biological accumulation) ?腐殖积累作用(Humus accumulation) ?淋溶作用(Eluviation) ?淀积作用(Illuviation) ?发生层分化(Horizon differentiation) 土壤是一个独立的历史自然体,完全不同于自然界的其它生物和非生物.它有独特的性质和作用.同时它在各种成土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长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经过了风化过程和成土过程两个不同的阶段. 5.1土壤形成概述 一、物质的地质大循环过程 二、物质的生物小循环过程 三、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的关系 生物小循环是在地质大循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地质大循环,就不可能有生物小循环,没有生物小循环就没有土壤.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这两个循环过程是同时并存,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着,推动土壤不停地运动和发展. 地质大循环释放的养分及产生的通透性、保水性、等为生物创造了条件,生物小循环使植物学养分在表层中集中积累,并创造了氮素,使母质具备了完全肥力,形成了土壤。土壤的形成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实质。 生物小循环在地质大循环上进行,但方向是相反的,前者是养分的淋溶损失,后者是养分的集中保蓄。二者既统一又矛盾。土壤的肥力的发展正是二者矛盾统一的结果,而且随着生物的进化,生物小循环形成一个螺旋式的逐渐扩大的发展过程,使肥力不断发展。 5.2主要的成土过程 在自然界中,土壤形成过程的基本规律是统一的,但是,由于成土条件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决定了土壤形成过程总体的内容、性质及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根据土壤形成中的物质能量迁移、转化过程的特点,划分出以下基本成土过程。 (一)原始成土过程 是指从岩石露出地面有微生物着生开始到植物定居之前形成的土壤过程。它是土壤形成作用的起始点。 (二)有机质积聚过程

第一节土壤物理性质定

第一节土壤的物理性质 土壤物理性质与植物的生态关系非常密切。土壤的物理性质是指土壤孔性、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热性质等。本节着重讨论土壤孔性、土壤结构性、土壤耕性、土壤热性质的变化情况,并由此引起的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和土壤热量等变化规律。了解土壤物理性质与植物的关系,可以为园林植物合理耕作、施肥、灌溉、排水等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一、土壤孔性 土壤孔性是土壤的一项重要物理性质,对土壤肥力有多方面的影响。土壤孔性反映在土壤的孔度、大小孔隙的分配及其在各土层中的分布情况等方面。土壤的孔性如何,决定于土壤的质地、有机质含量、松紧度和结构性。调节土壤的孔性,极其有利于土壤肥力的发挥和作物的生长发育,是土壤耕作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土壤密度、容重的概念 1.土壤密度单位体积的固体土粒(不包括粒间孔隙)的质量叫做土壤密度或土粒密度,单位g/cm3 土壤密度的数值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矿物质颗粒组成和腐殖质含量的多少。 一般土壤的密度在2.60~2.70g/c m3范围内,通常取其平均值2.65g/c m3,一般土壤有机质的密度为1.25~1.40g/cm3,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愈高,土壤密度愈小。 2.土壤容重 (1)概念土壤容重即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干燥土壤(包括土壤孔隙在内)的 质量。单位g/cm3。其数值大小随孔隙而变化,不是常数,大体为1.00~1.80g /cm3。它与土壤内部性状如土壤结构、腐殖质含量及土壤松紧状况有关。 水田土壤水分饱和时的单位体积土壤(折成烘干土)质量称浸水容重。浸水容重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水稻土在泡水时的淀浆、板结和肥沃程度。 (2)特点 ①土壤容重的数值小于土粒密度。因为计算容重的体积包括土粒间的孔隙部分。

第五章土壤物理性质

第五章土壤物理性质 第一节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我们在第二章中曾提过一点,这一章中我们要比较详细地讲一下。 1.土壤颗粒的分级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所组成,其中的固体部分是由许多大小不等的颗粒所组成。不同的颗粒,他们在成分上和性质上都不一样,人们为了便于研究,就把这些土粒按照他们的直径大小排队,再根据一定的尺度范围把这些颗粒归为几组,这些土壤颗粒组,就称为土壤粒级。(图)世界各国所采用的划分标准,即尺度范围是很不一致的。就现在来说,世界上主要有3种划分标准,就是国际制、原苏联制和美国制。我国在解放前是美国制,解放后变成苏联制,这倒不是苏联制标准好,而是政治原因。到1975年,我们国家由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和西北水保所共同拟定了一套我国自己的土壤粒级划分标准,但是,用起来比较麻烦,有一些地方也不完善,所以,用的人不多。目前来看,在我国用的比较广泛的,还是苏联制的分类标准,也就是所谓的卡庆斯基的标准。这种分类方法,是将土粒分成了: 粒级石砾砂砾粉粒粘粒 颗粒直径(mm)大于1 1-0.05 0.05 – 0.001 小于0.001 为了便利起见,人们也可以把土壤粒级分为:物理性砂粒和物理性粘粒两类:物理性砂粒是直径大于0.01mm的颗粒, 物理性粘粒是小于或等于0.01mm的颗粒。 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为什么按这个标准来划分?依据是什么?这个划分依据就是土粒的性质。我们马上要将讲到。 2.土壤各粒级的性质 2.1.石砾:直径大于1mm的颗粒,他们是岩石风化后残留物。因此,他们大都保留了母岩的矿物组成,一般情况下,他们的速效养分很少,保水能力很差。2.2.砂粒:直径在1-0.05mm,他们主要是岩石中难风化的矿物,比如,石英、 白云母等。砂粒几乎没有吸附阳离子的能力,而且颗粒之间非常松散,不能相互粘结。颗粒间的孔隙多是一些大孔隙,所以,他们容易透气、透水,但保水能力较弱。 2.3.粘粒:直径小于0.001mm,粘粒的矿物组成是一些次生矿物,它的表面积很大,所以,吸附离子的能力很强。也就是保肥力强。

土壤全氮测定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半微量开氏法) 原理: 1 原理:样品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时,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过复杂的高温分解反应,转化为铵态氮。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含量(不包括全部硝态氮)。 2 仪器设备:万分之一分析天平;BüCHI B-339 全自动开氏定氮仪及其消煮设备; 3 试剂 3.1盐酸:分析纯,0.01 mol·L -1 盐酸标准溶液; 3.2 氢氧化钠:工业用或化学纯,10 mol·L -1 氢氧化钠溶液; 3.3 加速剂:100g 硫酸钾(化学纯),10g 五水合硫酸铜(化学纯),1g 硒粉与研钵中研细,必须充分混合均匀。 3.4浓硫酸(分析纯) 4. 测定步骤 4.1 土样消煮 4.1.1 称取风干土样(通过0.25mm 筛)1.000g ,送入干燥的三角瓶底部,加少量无离子水(约1ml)湿润土样后,加入2g 加速剂和5ml 浓硫酸,摇匀。静置一晚上。将消煮瓶置于消煮炉上,用小火(2 档)加热,待瓶内反应缓和时(约10~15min),加强火力使消煮的土液保持微沸(4~5 档),消煮的温度以硫酸蒸气在瓶颈上部1/3 处冷凝回流为宜。加热温度不宜过高,以防铵盐受热分解,导致氮素损失。待消煮液和土粒全部变为灰白稍带绿色后,再继续消煮1h。消煮完毕,冷却,待蒸馏。在消煮土样的同时,做两份空白及国标测定。 4.2 氨的蒸馏 4.2.1 蒸馏前先检查蒸馏装置是否漏气,并通过水的馏出液将管道洗净。 4.2.2 待消煮液冷却后,BüCHI B-339 全自动开氏定氮仪测定。用仪器参数设置:NaOH:40ml,H3BO3 60ml,0.01 mol·L 盐酸标准溶液。空白测定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一般不得超过0.4m1。 5 结果计算土壤全氮(%)= (V-V空白) × C H × 0.014 × 100/ m 1 式中:V 一一滴定试液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1;V。一一滴定空白时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H——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1;0.014——氮原子的毫摩尔质量;m——烘干土壤质量,g。2.平行测定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点后3 位。1. 平行

NYT 53-1987 土壤 全氮 方法验证

1方法依据 本方法依据NY/T 53-1987土壤全氮测定法 2仪器和设备 电子分析天平,消化炉,定氮仪 3分析步骤 详见NY/T 53-1987土壤全氮测定法 5测定步骤 4 实验结果报告 4.1 检出限 按HJ 168-2010规定检出限公式及NY/T 53-1987中计算公式,得出 %001.0100m 1 01 0=?=M M V k MDL ρλ ,其中k=1; 1=λ;滴定管的最小液滴体积为 =0V 0.05ml ;310365.0-?=ρg/ml ;5.360=M g/mol ;=1M 14g/mol ;g m 0.11=。 4.2 精密度 取3个样品,按照步骤3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结果、平均值、标准偏差并求出相对标准偏差和最大绝对相差,结果如表1: 表1 精密度测试数据

4.3准确度 取2个有证标准物质,分别做6次平行实验,计算平均值,最大相对误差,相对标准偏差,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有证标准物质测试数据 5结论 5.1检出限 实验室测得检出限为0.001%。 5.2精密度 样品1测得平均值为0.042%,最大绝对差值为0.002%;标准中要求土壤含氮量<0.06%时,平行绝对差值≤0.003%;样品2测得平均值为0.076%,最大绝对差值为0.003%;标准中要求土壤含氮量0.1%-0.06%时,平行绝对差值≤0.004%;样品3测得平均值为0.122%,最大绝对差值为0.004%,标准中要求土壤含氮量>0.1%时,平行绝对差值≤0.005%。 5.3准确度 有证标准物质GBW07458(ASA-7)、GBW07460(ASA-9)单次测定结果均在标准值范围内。

全氮测定

植物全氮测定 (一)H2SO4-H2O2消煮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不包括硝态氮的植物全氮测定,适合于含硝态氮低的植物样品的测定。 2、方法提要 植物中的氮、磷大多数以有机态存在,钾以离子态存在。样品经浓H2SO4和氧化剂H2O2消煮,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有机氮和磷转化成铵盐和磷酸盐,钾也全部释出。消煮液经定容后,可用于氮、磷、钾的定量。采用H2O2为加速消煮的氧化剂,不仅操作手续简单快速,对氮、磷、钾的定量没有干扰,而且具有能满足一般生产和科研工作所要求的准确度。但要注意遵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防止有机氮被氧化成N2气或氮的氧化物而损失。 3、试剂 (1)硫酸(化学纯,比重1.84); (2)30% H2O2(分析纯)。 4、主要仪器设备。消煮炉,定氮蒸馏器。 5、操作步骤 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称准至0.0002g)装入100ml开氏瓶或消煮管的底部,加浓H2SO45ml,摇匀(最好放置过夜),在电炉或消煮炉上先小火加热,待H2SO4发白烟后再升高温度,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稍冷后加班10滴H2O2(3),再加热至微沸,消煮约7~10min,稍冷后重复加H2O2,,再消煮。如此重复数次,每次添加的H2O2应逐次减少, 消煮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再加热10min,除去剩余的H2O2。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无损地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定容(V1)。用无磷钾的干滤纸过滤,或放置澄清后吸取清液测定氮、磷、钾。每批消煮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和方法的误差。 6、注释

(1)所用的H2O2应不含氮和磷。H2O2在保存中可能自动分解,加热和光照能促使其分解,故应保存于阴凉处。在H2O2中加入少量H2SO4酸化,可防止H2O2分解。 (2)称样量决定于NPK含量,健状茎叶称0.5g,种子0.3g,老熟茎叶可称1g,若新鲜茎叶样,可按干样的5倍称样。称样量大时,可适当增加浓H2SO4用量。 (3)加H2O2时应直接滴入瓶底液中,如滴在瓶劲内壁上,将不起氧化作用,若遗留下来还会影响磷的显色。 (二)水杨酸-锌粉还原- H2SO4-加速剂消煮法 1、适用范围 包括销态氮的植物全氮测定,适合于硝态氮含量较高的植物样品的测定。 2、方法原理 样品中的硝态氮在室温下与硫酸介质中的水杨酸作用,生成硝基水杨酸,再用硫代硫酸钠及锌粉使硝基水杨酸还原为氨基水杨酸.然后按H2SO4-加速剂消煮法进行消煮法进行消煮样品,使样品中全部氮转化为铵盐。 3、试剂 (1)固体Na2S2O3; (2)还原锌粉(AR); (3)水杨酸-硫酸:30g水杨酸溶于1L浓硫酸中。也可以该用含苯酚的浓硫酸:40g苯酚溶于1L浓硫酸中。 4、仪器设备。同上。 5、操作步骤 称取磨细烘干样品(过0.25mm筛)0.1000~0.2000g或新鲜茎叶样品1.000~2.000g,置于100ml开氏瓶或消煮管中,先用水湿润内样品(烘干样),然后加水杨酸-硫酸10ml,摇匀后室温放置30min,加入Na2S2O3约1.5g,锌粉0.4g和水10ml,放置10 min,待还原反应完成后,加入混合加速剂2g,按土壤全氮测定方法进行消煮, 消煮完毕,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无损地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

土壤全氮的测定-重铬酸钾硫酸法

重铬酸钾-硫酸消解法测土壤总氮 目的意义 氮素是植物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土壤中的氮素多以有机态存在于土壤腐殖质中,只有少量的无机态氮肥,以硝酸根、亚硝酸根和氨根离子的形式存在于土壤溶液中,或被土壤胶体吸附。土壤全氮包括了有机和无机态氮的总含量。测定土壤全氮含量不但可以作为施肥的参考,而且可以判断土壤肥力,据此拟定施肥措施。 二、方法原理 土壤中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催化剂的参与下,与浓H2SO4共煮消化分解,使其所含的氮转化为氨,并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再以蒸馏、扩散或比色等方法测定氮量。本实验采用重铬酸钾一硫酸消化、蒸馏测氮,主要反应式如下: NH2 CH2CONH-CH2COOH4+H2SO4T2NH2-CH2CONH+SO2+Q) NH2-CH2CONH+3H2SO4T NH3+2CO2 T +3SO+ 4H2O 2NH2-CH2CONH+2K2Cr2O7+9H2SO4—(NH4)2SO4+2aSO4+2Cr2(SO4)3+4CO2+1OH 2O (NH4)2SO4+2NaOH> Na 2SO4+2H2O+2NH3 T NH3+H3BO3F 3BO3 NH3 H3BO3 NH3+HCT 3BO3+NH4CL 三、测定步骤 准确称取通过0.25mm孔筛的土样0.1?0.5g放入消化管中,有机质含量大于5%时应加1?2g焦硫酸钾,以提高硫酸的氧化能力。 加浓H2SO45ml,摇匀,使样品充分湿润。在消化管口加一小漏斗。于消化炉上高温消煮15分钟左右(当大量冒白烟,摇动时瓶壁无黑色碳粒粘附即可)。 冷却后,用移液管加入5ml饱和重铬酸钾溶液,在消化炉上低温微沸5分钟 (此时不能使硫酸发烟),加入重铬酸钾后,如瓶内液体呈绿色或消毒1?2分钟后变成绿色,应补加1g重铬酸钾继续消煮,若消煮5分钟以上才变绿色,又无发烟现象,则对结果无大影响。否则应弃去重做。 冷却后,把消化管理内容物洗入蒸馏室中,从加碱杯加入25ml 40% NaOH,

土壤全氮测定方法

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一、目的 1、掌握土壤中全氮含量测定的方法。 2、了解测定土壤全氮的原理 二、原理 土壤中的氮大部分以有机态(蛋白质、氨基酸、腐殖质、酰胺等)存在,无 机态(NH 4+ 、NO 3 -、NO 2 -)含量极少,全氮量的多少决定于土壤腐殖质的含量。 土壤中含氮有机化合物在还原性催化剂的作用下,用浓硫酸消化分解,使其中所含的氮转化为氨,并与硫酸结合为硫酸铵。 给消化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铵盐分解蒸馏出氨,吸收在硼酸溶液中,最后以甲基红-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根据标准盐酸的用量,求出分析样品中的含氮全量。 三、试剂: 1、混合催化剂:称取硫酸钾100g、五水硫酸铜10g、硒粉1g。均匀混合后研细。贮于瓶中。 2、比重1.84浓硫酸。 3、40%氢氧化钠:称400g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蒸馏水600ml,搅拌使之全部溶解。 4、2%硼酸溶液:称20g硼酸溶于1000ml水中,再加入2.5ml混合指示剂。(按体积比100:0.25加入混合指示剂) 5、混合指示剂:称取溴甲酚绿0.5g和甲基红0.1克,溶解在100ml95%的乙醇中,用稀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使之呈淡紫色,此溶液pH应为4.5。 6、0.01的盐酸标准溶液:取比重1.19的浓盐酸0.84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用基准物质标定之。 四、操作步骤 1、消煮: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通过60号筛的风干土0.5000g左右,移入干燥的凯氏瓶中,加入1.5g的还原性混合催化剂。用注射器加入4ml浓硫酸,放到通风柜内的消煮器上消煮1.5h左右。直至内容物呈清彻的淡蓝色为止。 2、蒸馏:消煮完毕后冷却。 将三角瓶置于冷凝管的承接管下,管口淹没在硼酸溶液中(三角瓶用2%的硼酸20ml作吸收剂),然后打开冷凝器中的水流,进行蒸馏。在整个蒸馏过程中注意冷凝管中水不要中断,当接受液变蓝后蒸馏5min,将冷凝管下端离开硼酸液面,再用蒸馏水冲净管外。 3、滴定:用0.01当量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为止。记录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4、空白:除不加试样外其余步骤完全相同。 五、计算: 土壤含氮量(%)=(V-V )*N*0.014*100/W

土壤全氮的测定--半微量开氏定氮法

土壤全氮的测定 半微量开氏法 1.1 方法提要土样在加速剂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转化为铵态氮,碱化后蒸馏出来的氨用硼酸吸收,以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土壤全氮含量(不包括硝态氮)。 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全氮测定,在样品消煮前,需先用高锰酸钾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硝态氮还原,转化为铵态氮。 1.2 应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类型土壤的全氮含量。 1.3 主要仪器设备 ①硬质开氏烧瓶:50ml,100ml; ②半微量定氮蒸馏器; ③半微量滴定管:10ml,25ml; ④电炉:300W变温电炉; ⑤玛瑙研钵。 1.4 试剂 ⑴硫酸:化学纯,密度1.84; ⑵ 2%(m/V)硼酸溶液:称取硼酸20.00g溶于水中,稀释至1L; ⑶ 10mol L-1氢氧化钠溶液: 称取400g(工业用或化学纯)氢氧化钠溶于水中,稀释至1L; ⑷ 0.01mol L-1盐酸标准溶液(或0.01mol L-1硫酸标准溶液):

0.01molL-1盐酸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方法 配制量取9ml盐酸,注入1L水中,此盐酸的标准溶液浓度为0.1molL-1,并对此标准溶液进行标定.将已标定的0.1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用水稀释10倍,即为0.01molL-1的标准溶液.即准确吸取0.1molL-1盐酸标准溶液10ml到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必要时可对稀释后的盐酸标准溶液进行重新标定. 标定称取0.2g(精确至0.0001g)于270~3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溶于50ml水中,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用0.1molL-1盐酸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直至溶液呈暗红色。同时做空白试验。盐酸标准溶液准确浓度按下式计算: C =m / [(V1-V2)*0.05299] 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1; m—称取无水碳酸钠的质量,g; V1—盐酸溶液用量,ml; V2—空白试验盐酸溶液用量,ml; 0.05299—1/2Na2CO3的毫摩尔质量,g。 0.01mol L-1盐酸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方法 配制量取3ml硫酸,缓缓注入1L水中,冷却,摇匀,此溶液为0.1mol(1/2H2SO4)L-1硫酸标准溶液。将已标定的0.1mol L-1的硫酸标准溶液,用水稀释10倍,即为0.01molL-1的标准溶液.即准确吸取0.1molL-1硫酸标准溶液10ml到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

土壤速效氮测定

土壤速效氮的测定 6.4.4.1测定意义 土壤水解性氮亦称有效性氮,包括无机的矿物态氮和部分有机物质中易分解的,比较简单的有机态氮。它是NH4-N,NO3-N,氨基酸、酰胺、和易水解的蛋白质氮的总和。水解性氮的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及质量有关。有机质含量高,熟化程度高、有效性氮含量亦高;反之则低。水解性氮较能反映近期内土壤氮素的供应状况。 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方法常用的有碱解蒸馏法和扩散吸收法。本实验选用扩散吸收法。 6.4.4.2方法原理 在扩散皿中,用1.0ml.L-1NaOH水解土壤,使易水解态氮(潜在有效氮)碱解转化为NH3,NH3扩散后为H3BO3吸收。H3BO3吸收液中的NH3再用标准酸滴定,然后计算土壤中水解性N的含量。 6.4.4.3仪器与试剂 6.4.4.3.1仪器 1、半微量滴定管; 2、扩散皿; 3、粗天平(称量100克,精确到0.01克); 4、恒温培养箱; 5、角勺、称量纸等; 6、注射器针管(2ml、10ml)。 6.4.4.3.2试剂 (1)1mol·L-1NaOH溶液:40.0gNaOH(三级)溶于水,冷却后稀释至1升。 (2)20g·L-1硼酸溶液:同6.2.2.3 (4)。 (3)0.0025或0.005mol·L-1H2SO4标准溶液:先配制0.05mol·L-1H2SO4溶液,标定后稀释20倍或10倍。 (4)定氮混合指示剂:分别称取0.1克甲基红和0.5克溴甲酚绿指示剂,放入玛瑙研钵中,并用100毫升95%酒精研磨溶解。此液用稀盐酸或稀氢氧化钠溶液调到pH4.5。 (5)碱性胶液:阿拉伯胶40克和水50毫升在烧杯中温热至70~80℃,搅拌促溶,放冷(约1小时)后,加入20毫升甘油和20毫升饱和K2CO3溶液,搅拌、放冷。离心除去泡沫和不溶物,清液储于玻璃瓶中备用。 6.4.4.4 操作步骤 称取过1毫米筛的风干土2.00克,置于扩散皿外室,轻轻地旋转扩散皿,使土壤均匀地铺平。 取2毫升H3BO3并加1滴定氮混合指示剂于扩散皿内室,然后在扩散皿外室边缘涂上碱性胶液,盖上盖子,旋转数次,使皿边与盖完全粘合。再渐渐转开盖子一边,使扩散皿外室露出一条狭缝,迅速加入10ml 1mol·L-1NaOH溶液,立即盖严,再用橡皮筋圈紧,使盖子固定。随后放入40±1℃恒温箱中,碱解扩散24±0.5小时后取出。内室吸收液中的NH3用0.0025或0.005mol·L-1H2SO4标准溶液滴定,由蓝色滴到微红色即为终点,记录酸用量。 在样品测定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引起的滴定误差。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 土壤pH的测定方法(电位法) 称取10g通过1mm筛孔风干土样置25mL烧杯中,加蒸馏水10mL混匀,静置30min,用校正过的pH计测定悬液的pH值。测定时将玻璃电极球部(或底部)浸入悬液泥层中,并将甘汞电极侧孔上的塞子拔去,甘汞电极浸在悬液上部清液中,读pH值。 2 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 将盛有新鲜土样的大型铝盒在分析天平上称重,准确至0.0001g。揭开盒盖,放在瓶底下,置于已预热至105±2℃的烘箱中烘烤12h。取出,盖好,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约需30min),立即称重。新鲜土样水分的测定做三份平行测定。 结果的计算: ①计算公式: 水分(分析基),%=(m1-m2)/(m1-m0)×100 (E1) 水分(干基),%=(m1-m2)/(m2-m0)×100 (E2) 式中:m o-烘干空铝盒质量(g); m1-烘干前铝盒及土样质量(g); m2-烘干后铝盒及土样质量(g)。 ②平行测定的结果用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 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环刀法) 将环刀托放在已知重量的环刀上,环刀内壁稍擦上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土样为止。用修土刀切开环周围的土样,取出已充满土的环刀,细心削平和擦净环刀两端及外面多余的土。同时在同层取样处,用铝盒采样,测定土壤含水量。把装有土样的环刀两端立即加盖,以免水分蒸发。随即称重(精确到),并记录。 结果计算:ρb=m/[V(1+θm)] (E3) 式中:ρb ------土壤容重; m----环刀内湿样质量; V----环刀容积; θm样品含水量(质量含水量)。

土壤全氮测定方法

一、土壤全氮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一、目的 1、掌握土壤中全氮含量测定的方法。 2、了解测定土壤全氮的原理 二、原理 土壤中的氮大部分以有机态(蛋白质、氨基酸、腐殖质、酰胺等)存在,无 机态(NH 4+ 、NO 3 -、NO 2 -)含量极少,全氮量的多少决定于土壤腐殖质的含量。 土壤中含氮有机化合物在还原性催化剂的作用下,用浓硫酸消化分解,使其中所含的氮转化为氨,并与硫酸结合为硫酸铵。 给消化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铵盐分解蒸馏出氨,吸收在硼酸溶液中,最后以甲基红-溴甲酚绿为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粉红色为终点,根据标准盐酸的用量,求出分析样品中的含氮全量。 三、试剂: 1、混合催化剂:称取硫酸钾100g、五水硫酸铜10g、硒粉1g。均匀混合后研细。贮于瓶中。 2、比重1.84浓硫酸。 3、40%氢氧化钠:称400g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蒸馏水600ml,搅拌使之全部溶解。 4、2%硼酸溶液:称20g硼酸溶于1000ml水中,再加入2.5ml混合指示剂。(按体积比100:0.25加入混合指示剂) 5、混合指示剂:称取溴甲酚绿0.5g和甲基红0.1克,溶解在100ml95%的乙醇中,用稀氢氧化钠或盐酸调节使之呈淡紫色,此溶液pH应为4.5。 6、0.01的盐酸标准溶液:取比重1.19的浓盐酸0.84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用基准物质标定之。 四、操作步骤 1、消煮: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通过60号筛的风干土0.5000g左右,移入干燥的凯氏瓶中,加入1.5g的还原性混合催化剂。用注射器加入4ml浓硫酸,放到通风柜内的消煮器上消煮1.5h左右。直至内容物呈清彻的淡蓝色为止。 2、蒸馏:消煮完毕后冷却。 将三角瓶置于冷凝管的承接管下,管口淹没在硼酸溶液中(三角瓶用2%的硼酸20ml作吸收剂),然后打开冷凝器中的水流,进行蒸馏。在整个蒸馏过程中注意冷凝管中水不要中断,当接受液变蓝后蒸馏5min,将冷凝管下端离开硼酸液面,再用蒸馏水冲净管外。 3、滴定:用0.01当量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为止。记录所消耗的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 4、空白:除不加试样外其余步骤完全相同。 五、计算: 土壤含氮量(%)=(V-V )*N*0.014*100/W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