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二O一八年九月制填写说明

一、填写内容应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

二、申报书封面“技术领域”从“农业领域”、“能源领域”、“信息领域”、“资源领域”、“环境领域”、“人口与健康领域”、“材料领域”、“先进制造领域”、“其他领域”中选择填写(其他领域指前八个领域不能覆盖的领域)。

三、涉密内容不得在申报书中体现。

四、“学习经历”从大学填起。

五、“项目来源”主要是指项目的组织和委托单位,“计划名称”是指承担计划的名称,如“计划”或“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等。

六、表中栏目没有内容一律填“无”。

七、在线打印《重庆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申报书》和附件材料。

三、申报人自我评价

四、未来研究计划及当前研究基础(按提纲编写)

(一)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拟开展的研究在国际同领域所处的地位;

. 研究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开展的研究对提升我国相关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重要意义;

. 科研组织管理、个人能力提升、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国内外合作等工作设想;

. 支撑保障条件需求。

(二)未来三年对资助经费的使用规划(分年度简要说明,预计按万元年经费做规划)(三)现有基础

. 近五年相关研究方向的科研产出及成果转化应用情况;

. 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等情况;

. 现有的工作条件及资源开放共享情况。

五、依托单位发展需求与申报人的相关性及依托单位提供的支持保障措施

.依托单位在申报人所属学科和科研领域的布局及发展状况;

.申报人对依托单位发展的作用(学科带动、科研水平提升、队伍建设等);

.依托单位对申报人的培养使用所提供的保障措施及落实计划(包括岗位设置、人才培养、科研场所、实验平台、招生计划、资源共享、经费投入、项目倾斜、后勤保障等)。

七、附件材料

. 相关方向最具代表性的论文及引用情况的检索证明(不超过篇)、学术奖励(不超过项)、承担科研项目(不超过项)的证明材料;

. 国际学术组织及重要学术期刊任职证明材料;

.科技成果开发、转化及应用推广证明材料;

. 回国证明、学历证明等。

苏州高新区科技领军创新人才申报书和计划书

苏州高新区科技领军人才申报书 (创新类) 人才名称:产业领域: 项目名称: 依托企业名称: 地址: 联系人姓名:联系人电话: 联系人手机:电子邮箱: 苏州高新区科技局 二〇一六年制

目录 一、项目信息.......................................... 错误!未指定书签。 1、项目摘要..................................... 错误!未指定书签。 2、考核指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3、项目申报信息.................................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申报人信息........................................ 错误!未指定书签。 1、基本信息..................................... 错误!未指定书签。 2、工作和教育经历............................... 错误!未指定书签。 3、专业资格证书及获奖证书....................... 错误!未指定书签。 4、知识产权信息................................. 错误!未指定书签。 5、重大奖惩情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6、以往工作业绩.................................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依托企业信息......................................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附件清单(打勾内容必须提交,其他项目根据情况提交)错误!未指定书签。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篇一: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XX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人才教育培训计划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特制定如下《XX科技有限公司人才教育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以弘扬五种作风、提升五种能力为核心、按照不间断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构建符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形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训新格局,培训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应对复杂局面的复合型人才队伍。20**年底,通过培训争取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达到20%及以上、企业经营者比例达到70%及以上、管理人员比例达到40%及以上、技术人员比例达到20%及以上,全员培训率达到95%及以上。 二、培训对象 公司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新招聘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 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工艺艺流程、目标考核实施细则和安全操作规程。 四、培训形式

(1)实行“4个1”优秀人才培训。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的方式,公司培养选拔1名优秀经营人才、1名优秀管理人才、1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名优秀技能人才。 (2)实行创新型人才培训。在化验、检验、经营、知识产权、机电设备运行控制等重要领域,重点培养1-2名后备人才,培养3-5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建设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3)实行紧缺性人才培训。每年积极引进和培养造型、化验、熔炼、热处理和财务审计等高级专业人才各1名,以满足公司业务拓展需求。 (4)实行人才拓展培训。根据昱工耐磨建设的要求,全面加强人才拓展培训,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年内滚动开展10人次的经营管理、化验、检验、安全生产、维护、行车等专业人才培养。 (5)实行学习型班组建设培训。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昱工”为载体,积极培育昱工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五、培训时间 (1)现有在册在岗职工每季度培训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2)新招聘工作人员初训不少三天。 篇二: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一、目标和任务 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旨在通过创新体制机制、

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遴选暂行办法

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遴选暂行办法 第一条根据《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中组发〔2012〕12号)和《福建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2013—2017年)》(闽委办发〔2013〕3号)要求,结合我省科技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中,选拔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引领我省学科建设和产业科技创新,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组织重大科技任务、推动产业发展和关键技术研发中业绩突出,能够代表全省一流创新水平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第三条遴选工作坚持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注重创新精神与科研能力的结合、个人创新与团队建设的结合。 第四条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在科技前沿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高水平创新性成果,具有较大创新发展潜力。 (二)具备较强的领军才能和团队组织能力。近5年内,有主持承担省级科技重大专项或国家级科技项目的经验;或是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技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名);或是国家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权和软件著作权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3名);或是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基地的主要负责人。

(三)原则上应拥有博士学位或副高级以上职称。同等条件下,50周岁以下人才优先入选。 第五条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遴选由福建省科技厅组织实施。主要程序: (一)申报 1.实行网上公开申报,申报人在指定的网站上进行注册与填报;申报人所在单位负责核实本单位申报人材料。 2.各设区市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央驻闽科研机构负责对本地区或本单位所属机构申报人材料进行复核,并汇总报送省科技厅。 3.同一申报人仅限申报1项“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且只能通过一个渠道申报。 4.近年来,已入选省级以上优秀、杰出等人才计划的,有新的突出的创新业绩,且符合申报条件的,也可以申报。在企事业单位中不再从事科研工作的省管领导干部,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不能申报。 5.已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和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上项目的第一完成人,符合条件的自然入选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二)评审 福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遴选采取专家初选、会议答辩、实地考察等综合评审方式进行。省科技厅根据综合评审结果

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及其政策完善

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C o n t i n g e n t o f S &T I n n o v a t i o n T a l e n t s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190) 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及其政策完善* 程 郁 王胜光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0年10月13日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考察了科技人才激励的国际经验。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过度强调政策的目的性,而忽略了科技创新人才特殊的动机与需求,因此本文在吸收相关理论和政策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我国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建设和政策完善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DOI :10.3969/j.issn.1000-3045.2010.06.005 程郁博士 合理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和各项 政策的有力推进,我国科技创 新人才的发展环境有了长足改善,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2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研究开发人员总量190万人,居世界第二位[1]。在以论文和专利为基础的科研评价机制的“激励”下,从2007年开始,EI 收录的我国论文数量跃居世界第一;2009年,中国科学论文超过12万篇,仅次于美国的35万篇;2009年,中国共申请7946项国际专利,专利申请总数居世界第五。然而,在科技成果数量倍增的同时,我国科技成果的整体质量和影响力仍不乐观。中国“单篇论文引用次数”平均仅5.24次,而世界平均单篇论文引用次数为10.06次;专利也主要是以“外观设计”为主,而“含金量”高的发明专利仅占总量的25%,而且专利的转化率仅有 10%左右。因此,转变科研评价政策导向和 激励机制,促使科研人员把对“创新”数量的追逐切实转移到对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全身心投入,这是当前我国科技人才激励政策最重要和最严峻的任务,也是我国提升科技影响力和自主创新产业竞争力、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必由之路。 1我国激励科技创新人才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日益增强,我国的科研物质条件和环境得到了长足改善,但由于体制机制与社会环境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科技人才的自由探索

关于加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2008年05月09日 11:26:00来源:字体大小[大中小]科发人教字〔2007〕324号 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 为确保我院科技创新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加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和培养,解决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吸引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加入我院的科技创新队伍,激励广大青年人才勇于创新、健康成长,现将《关于加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 二○○七年十月十二日 关于加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

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科技战略力量,要在国家科技规划实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骨干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需要拥有一支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主、充满创新活力的科技队伍。我院在青年人才的培养方面曾进行过一些成功的实践,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不仅使一大批青年人才成长起来,而且较好地弥补了因“文革”造成的科技队伍的“断层”,顺利实现了队伍的代际转移。 一、青年人才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院知识创新工程的不断推进,迫切需要拥有一支结构更加合理、创新活力更强的科技创新队伍。目前,我院的科技创新队伍建设又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青年人才相对不足,队伍出现新断层的潜在危机依然存在;对35岁以下、有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缺乏有效的支持政策和措施;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造成西部研究所青年人才流失严重。 我院目前科技岗位体系还不完善,用人制度僵化的状况尚未彻底扭转,人员流转不畅,使得部分优秀年轻人才因看不到发展空间而流失。目前在我院科技队伍中,30~39岁(创新活跃期和产出高峰期)之间的人才略显不足,仅占31%,在高级岗位中, 35岁以下的青年

2015年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拟入选对象名单

附件1 2015年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拟入选对象名单 (共306名) 序号姓名所在单位 1 丁克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2 丁霞北京中医药大学 3 卜登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4 于志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5 门永锋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6 马云双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7 马春红山东大学 8 马爱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9 王丹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10 王平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11 王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12 王师中国海洋大学 13 王刚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14 王艳天津医科大学 15 王媛河海大学 16 王卫东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17 王天友天津大学 18 王永华华南理工大学

19 王亚愚清华大学 20 王进军西南大学 21 王秀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2 王劲松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23 王岳军中山大学 24 王春生长安大学 25 王俊峰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26 王振宁中国医科大学 27 王振华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 28 王桂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29 王桂荣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30 王晓钧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31 王晓晨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32 王海斗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33 王琼华四川大学 34 王鹏飞复旦大学 35 方方北京大学 36 计剑浙江大学 37 尹佟明南京林业大学 38 邓诣群华南农业大学 39 艾连中上海理工大学

40 卢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41 叶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42 申胜平西安交通大学 43 田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44 史大林厦门大学 45 冉千平江苏苏博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46 付强东北农业大学 47 付红兵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48 代方银西南大学 49 边惠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50 吉训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51 巩金龙天津大学 52 毕天姝华北电力大学 53 曲良体北京理工大学 54 吕小兵大连理工大学 55 吕中元吉林大学 56 吕昭平北京科技大学 57 朱平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58 朱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59 朱为宏华东理工大学

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现状

我国创新型科技人才的现状、问题及走向 沈荣华 一、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现状的基本判断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3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以后,我国的人才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人才工作现在处在最好时期(这个时期起码持续5-15年)。总体判断我归纳了四句话: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深入人心,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已经初见成效,党管人才的组织架构基本建立,人才工作已经推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根据2006年《我国人才资源状况》的权威报告,以及这次我们的调查,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主要成就,具体有以下6个方面。 第一,人才总量稳步增长。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我国人才资源的开发。到2005年,全国共有各类人才7390.3万人,其中,党政人才663.9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770.3万人,事业单位管理人才453.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4195.6万人,高技能人才835.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579万人,人才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第二,人才素质不断提高。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由于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我国人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2005年,全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3543.5万人,占59.3%。其中,研究生107.6万人,占1.8%;大学本科1317.6万人,占22.1%;大学专科2118.3万人,占35.4%。 第三,人才结构得到改善。从专业技术人才的所有制结构分析,到2005年,我国非公有制企业人才占专业技术人才比例达到33.1%,人才结构的这种变化趋势,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 从人才层次看,我国培养造就了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2005年,全国共有两院院士140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20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人员15.1万人,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63个,博士后工作站1018个,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3.2万人。 第四,人才创新成果显著。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如理想、海尔、华为、方正

2020年度第二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项目申报通知「智为铭略转发」

2020年度第二批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项目申报通 各有关单位及人才: 为全面贯彻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全市开放再出发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思想再解放、开放再出发、目标再攀高”总体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和高水平创新型城市,着力打造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2020年度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将更大力度引进和支持重大创新团队、高层次领军人才来苏创新创业。现将2020年度第二批姑苏领军人才计划组织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支持领域 聚焦符合苏州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重点引进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先导产业领域创新创业的领军人才、团队。 二、支持类型和条件 1.创业领军人才。重点支持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来到苏州创业,特别是懂技术、懂市场,在相关领域开创技术新路径、商业新模式、产业新质态,对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起到引领支撑作用的领军人才。基本条件如下: (1)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对业绩特别突出的可放宽到本科),具有3年以上相关研发、管理工作经历或自主创业经历,并取得较突出业绩; (2)创业项目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主导产品具有较好市场前景和产业化潜力; (3)为申报企业的主要创办人,且主要精力在苏州企业,自然人直接持股的,股权占比一般不低于20%或为自然人第一大股东,且已到位的现金出资(实收资本,不含技术入股)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通过持股公司出资的,除上述条件外,持股公司在申报企业的现金出资不少于200万元人民币。优先支持全职来苏创业的人才(团队); (4)第二批(下半年)受理2019年7月1日-2020年7月31日之间来苏创业,并完成工商注册、验资等相关工作的创业人才(团队)。 2.创新领军人才 创新领军人才分企业创新人才和高校院所创新人才两类。 企业创新人才主要支持到苏州科技型企业领衔科技创新工作,能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创新人才。基本条件如下: (1)拥有博士学历学位(对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到硕士); (2)具有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科研单位关键岗位5年以上相关研发或管理工作经历,并取得较为突出业绩,拥有能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升级的

关于建立科技人才和创新性人才长效管理机制的提案

关于建立科技人才和创新性人才长效管理机制的提案(范文)提案人: *** **** **** **** **** 提案内容: 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淳俗浓、人文荟萃。这里山清水秀、环境 优美,既有古老的历史遗存,也有当代的华丽美景。这里有美丽的传说、有生命 的故事,有闪光的文化、有智慧的结晶。把县建设得更加美好,需要科学 技术的进步,更需要一批具有知识化、专业化、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人才队伍。 近些来年,县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科技兴业、科技强县,不断加大了 引进科技创新性人才的力度,努力推动全县社会事业创新发展,使全县经济和社 会发展不断迈上了新台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文教、卫生、中小 企业对科技创新性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显得犹为突出,曾经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 引进的人才,有的却在很短的时间内且已流失。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全县共流 失科技创新人才共名,其中教育战线名,卫生战线名,其它战线名,各类企业名,因此,造成一些单位重要岗位的科技创新人才匮乏,很大 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当前我县科技创新性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 造成科技创新性人才流失的因素很多,我们认为,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县政府的政策体系不够配套。虽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的生产力”的认识 水平在不断提高,开发、引进、培养、保护科技创新性人才的政策和保障体系也 在逐步健全,但仍存在许多保障性的政策不匹配,有些政策缺乏实施细则,实际 可操作性不强。 2、人才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我县各级各部门没有真正建立起领导挂帅、部门参与、单位配合的科技创新性人才管理工作机构,导致有关政策缺乏有效协调和衔接,无法将稳定人才的保障性措施落到实处。 3、人才的管理措施不够有力。纵观我县过去的人才资源问题,我们总认为对人才的选、引、育、用等主要环节把守不严,往往存在“重培养轻管理;重选拔轻扶持;重引进轻安置;重使用轻引导”的偏差,致使部分人才因此而失衡不得已另走他乡。

镇江“金山英才”计划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格式)

镇江市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 项目名称香菇菌棒高效工厂化生产 技术领域 申请人 地址 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联系人

目录 填写说明 (2) 真实性承诺书 (3) 保密承诺 (4) 项目企业概要 (5) 一、业务描述 (5) 二、产品与服务 (6) 三、市场营销 (6) 四、创业团队 (7) 五、财务预测 (7) 六、资本结构 (9) 七、风险分析 (9) 八、其它说明 (9)

填写说明 1.本计划书中列出的所有问题是为了保证专家评审时对您的申报项目做到客观深入细致的了解,请按照我们提供的计划书格式详细填写计划书中的每一个问题。 2.请根据您申报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中文项目名称。 3.请根据申报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以下技术领域:电子信息—硬件类、电子信息—软件类、电子信息—软硬件结合类、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类、生物医药—诊断技术类、生物医药—医药类、装备制造类、新材料类、新能源类、环保产业类、农业类、服务业类、其他类。 4.创业团队部分,请参照关键人物之一的格式,介绍您创业团队中的所有关键人物的基本情况。 4.本计划书中所涉及的可证明您项目技术状况的证明文件,包括科技成果鉴定证书、查新报告、检测报告、专利证书或其它技术权益证明)等材料,请按《镇江“金山英才”计划网上申报系统申报须知》的要求上传。

镇江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申报资料 真实性承诺书 本人承诺提交的申报材料中全部内容均真实可靠,由于提供内容不真实所产生的后果,本人愿承担全部责任。 特此承诺。 申报人(签名): 年月日

保密承诺 本创业计划书内容涉及商业秘密,仅对有投资意向的投资者或意向落户地区有关部门公开。要求涉及本创业计划书的所有人员做出以下承诺: 妥善保管本创业计划书,未经申报人同意,不得向其他各方公开本创业计划书涉及的商业秘密。 镇江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年月日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共723名)序号姓名工作单位 1 郭雪峰北京大学 2 付雪峰北京大学 3 孙庆丰北京大学 4 胡小永北京大学 5 陈兴北京大学 6 周德敏北京大学 7 焦宁北京大学 8 范辉军北京大学 9 段慧玲北京大学 10 王新强北京大学 11 龚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2 周海平北京东方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田红玉北京工商大学 14 汪夏燕北京工业大学 15 杨春宇北京海鑫科金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6 郭洪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7 张学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8 郭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 肖志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 段海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1 王学锋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22 卫敏北京化工大学

23 尹梅贞北京化工大学 24 田明北京化工大学 25 刘力北京化工大学 26 季节北京建筑大学 27 秦勇北京交通大学 28 高亮北京交通大学 29 艾渤北京交通大学 30 赵耀北京交通大学 31 闻映红北京交通大学 32 刘雪峰北京科技大学 33 邢奕北京科技大学 34 王立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35 何英姿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36 陈少华北京理工大学 37 季葆华北京理工大学 38 王震坡北京理工大学 39 黄华北京理工大学 40 张德强北京林业大学 41 闵昌万北京临近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研究所 42 杨信廷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43 孟志军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44 汤楠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45 董梦秋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46 张强北京师范大学 47 夏星辉北京师范大学

48 董世魁北京师范大学 49 刘嘉北京师范大学 50 许勇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51 杨新健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52 王裴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53 冯志勇北京邮电大学 54 苏森北京邮电大学 55 徐坤北京邮电大学 56 丁霞北京中医药大学 57 赵琰北京中医药大学 58 余雁国际竹藤中心 59 刘欣然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60 魏志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61 何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62 李静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63 王祥科华北电力大学 64 戴松元华北电力大学 65 王训清华大学 66 许华平清华大学 67 马旭村清华大学 68 王晓锋清华大学 69 王志清华大学 70 程易清华大学 71 曾嵘清华大学 72 李路明清华大学

浅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86084655.html, 浅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作者:郑必荣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30期 【摘要】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的竞争就是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如何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走出一条科技创新教育的路来呢?科教兴国战略任重而道远,素质教育和科技创新教育已艰难起步,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们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关键词】科技创新教育创新人才素质教育科教兴国 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依赖于科技的发展,国家和民族的竞争主要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一个国家和民族科学技术领先,就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才能处于有利的地位。科学技术的竞争就是科技人才的竞争,也就是培养科技人才的竞争,特别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 党中央早已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就是认识到了这一点。科教兴国就是科技兴国和教育兴国,科教兴国关键就是教育为国家尽可能地培养科技人才,特别是为国家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如何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走出一条科技创新教育的路来呢? 首先、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彻底摒弃应试教育。 虽然科教兴国的战略已实施了许多年,在我国高考指挥棒的引领下,素质教育口号很响却举步维艰,应试教育默默无语却如火如荼的形式下,情况却很不尽人意。应试教育扼杀了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了一些解题的"机器"。扼杀了青少年探索科学技术的兴趣,最终成为一个"世界打工仔"。 应试教育最终会扼杀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一个民族没有了创新能力,这个民族就会走向灭亡。为了我们民族的昌盛和国家的富强,我们理应彻底摒弃应试教育,大力推行素质教育。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富有创新的民族,由于近几百年的禁锢思想,扼杀了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落得一个落后挨打的局面。历史的教训是深刻的,有识之士不断地呐喊要培养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作为一个肩负着青少年教育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地去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特别是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 其次、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学校要重视科技教育,特别是重视科技创新教育。

政府扶持科技创新人才实施办法模版

xx区扶持科技创新人才实施办法 通政发【2012】26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促进科技创新和创新人才成长。根据《xx市xx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本实施办法扶持的科技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并取得科技创新成果和突出业绩,对xx区科技进步和重点发展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才。 第三条扶持工作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 第二章扶持措施 第四条通过人才专项资金,给予单个扶持对象每一年度累计最高为20万元的资助、奖励。 (一)对赴国外有关机构进行专业培训、研修,以及到有关国际组织或著名跨国公司挂职等的科技创新人才,给予所需费用60%的资助,资助额最高为10万元。 (二)对到国内有关机构进行专业培训、研修,以及到有关组织或著名企业挂职等的科技创新人才,给予所需费用70%的资助,资助额最高为3万元。 (三)对参加国内外和重要专业会议或交流研讨活动的科技创新人才,资助额最高为3万元。 (四)对出版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较好社会效果著作的科技创新人才,资助额最高为6万元。 (五)扶持科技创新人才组建工作室、项目组、攻关组等,系统地培训人才,探索和开发高、精、深特点的先进技术,资助额最高为3万元。 (六)对自主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的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经国家部委认定的重大科技攻关企业,给予奖励20万元,用于奖励其领军人物及创新团队人员、重要研发人员,其中领军人物奖励金额高于创新团队人员、重要研发人员的30%。 (七)对经市级部门认定的重大科技攻关企业,给予奖励15万元,用于奖励其领军人物及创新团队人员、重要研发人员,其中领军人物奖励金额高于创新团队人员、重要研发人员的30%。 (八)对区内各类研发机构中承担国家级自主创新课题的总课题负责人、分课题负责人、重要研发人员,给予奖励10万元,其中,总课题负责人奖励金额高于分课题负责人的30%,分课题负责人奖励金额高于重要研发人员的30%。 (九)对区内各类研发机构中承担本市市级自主创新课题的课题负责人、重要研发人员,给予奖励8万元,其中课题负责人奖励金额高于重要研发人员的30%。 第三章适用对象 第五条本实施办法适用于xx区内的企业和单位中的科技创新人才。

唐山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唐山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申请书 项目名称: 申报人: 产业领域: 依托单位: 合作单位: 归口管理: 实施时间:年月至年月 唐山市科学技术局 2019年制

填写说明 一、填写内容应实事求是、内容翔实、文字精炼。 二、封面“项目名称”请按照“唐山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姓名)”格式填写,如:唐山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张**)。 “产业领域”是指申报人或依托单位所属产业领域同我市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4+5+4”现代产业体系相关,包括“四大支柱产业”: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化工、新型建材及装配式住宅;“五大新兴产业”:智能轨道交通、机器人、电子及智能仪表、动力电池和节能环保;“四大生产性服务业”: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新兴信息服务业和研发设计。以及其他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实施时间”统一填写2019年**月至2021年12月;本申请书中涉及到的项目实施期、实施计划、目标任务等,均须与项目实施时间相匹配。 三、“主要科研情况”中,“计划名称”是指承担市级以上科技计划的名称,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 四、提交附件材料主要包括: 申报人相关附件:学位学历证明、职称证书及列入各类人才计划批文等;申报人与依托单位签订的聘用合同和任职证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证明材料;获科技奖情况;发表论文;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相关材料;海归人才回国工作证明材料及与用人单位签署的工作协议等。 依托单位相关附件: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书复印件;近1年的财务审计报告或财务报表;依托单位科技研发平台批文等。 五、表中栏目没有内容的一律填“无”,涉密内容不得在申报材料中体现。

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

附录一: 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实施 办法 甬政办发〔2008〕239号 为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加快宁波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的引进培养,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大力构筑区域创新型人才高地,根据《关于加快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引进培养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7〕81号,以下简称《若干意见》),特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关于贯彻落实《若干意见》的相关界定和要求 (一)本实施办法适用对象范围:《若干意见》第3条规定的第1类至第7类正式引进或自主培养的对象;第8类至第10类经市专家认定委员会(或给予财政保障的同级政府专家认定委员会)认定的对象,具体为: 1.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2.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 3.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前两位完成人; 4.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专家;

5.浙江省特级专家,或条件相当的高级专家; 6.长江学者、钱江学者或甬江学者特聘教授; 7.获得中华技能大奖的高技能创新人才; 8.具有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引进后承担市重点项目、重点学科或重点实验室建设的领军人才,或有自主知识产权来甬进行合作研究或实施成果转化的海内外创新型科技研发人才; 9.各行业国内外知名拔尖专家; 10.聘请参与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或聘请参与宁波企业重要科技项目攻关,且在甬实际工作时间累计6个月以上的高级专家学者。 (二)本实施办法适用时间范围:自《若干意见》下发之日后正式引进或自主培养的对象纳入本实施办法保障范围。 (三)财政政策保障职责要求:市级财政主要负担市属单位,以及经联席会议认定的在甬省部属重点科研机构、重点高校、市重点大型企业。其他由各县(市)区(含宁波保税区、宁波国家高新区、大榭开发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慈溪出口加工区)按属地原则负担。 (四)政策落实部门职能要求:本实施办法由市委人才办牵头抓总,市级各相关部门可根据需要制定实施细则,并按照职能要求抓好具体落实。本实施办法在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由市委人才办负责解释。各县(市)区也要制定实施办法,明确职能分工,强化统筹协调,加强督促检查,认真抓好《若干意见》的全面落实。 二、关于购房安家补助 (一)对《若干意见》第3条第1类至第9类正式引进或自主培养,且符合相关要求的对象,给予50万元至150万元的安家补助,主要用于补助其在甬购买自住房。 (二)符合规定范围和要求的对象引进培养单位可将《创新型领军和拔尖人才购房安家补助申请表》、引进培养对象学历学位资历证明、在甬落户证明、在甬聘用证明、与单位签订的服务期协议等材料,于每年6月和10月报给予财政保障的政府的人事部门审批后,由同级财政部门按实发放。

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管理办法

***市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深入实施“凤凰英才”计划,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意见(试行)》(唐发〔2018〕19号)等政策及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市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是指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引领我市学科建设和产业科技创新,组织重大科研项目、承担重点工程、推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具有较大发展潜力,能够代表全市一流创新水平的优秀本土人才。从***市外引进的人才,需全职在***工作2年以上。 第三条组织实施“***市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项目”,列入我市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的“应用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培养实行动态管理,培养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每年选拔20名左右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其中40周岁(含)以下的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不低于50%。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四条***市科技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工作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各相关单位和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第五条市科技局负责人才项目的具体实施,主要包括人才遴选、计划项目管理、经费预算、资助政策落实、监督检查等工作,会同相关部门组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第六条各县(市、区)、开发区(管理区)科技管理部门和市直有关单位是人才的推荐主体,承担监督管理主体责任,负责人才项目申报信息审核、推荐、过程管理及经费使用监督等工作。 第七条人才依托单位是培养使用人才的主体和财政资 金使用、管理的主体,负责搭建工作平台、安排人员岗位、落实配套政策等工作,同时对人才到岗到位、资金规范使用、项目顺利推进负主要责任。 第三章范围条件 第八条创业创新领军人才依托单位应为***市辖区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经营运行状况良好,具有良好的成长性,能为人才培养完成研发、转化等目标任务提供资金、设备、人力等各类要素保障。 第九条领军人才或依托单位所属产业领域需同我市建设 ***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4+5+4”现代产业体系相关,主要包括“四大支柱产业”: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化工、新型建材及装配式住宅;“五大新兴产业”:智能轨道交通、机器人、电子及智能仪表、动力电池和节能环保;“四大生

填写说明--(科技创新人才-企业类)

百人计划申报书填写说明 (科技创新人才-企业类) 1、请按照《填写说明》的要求填写完整信息,不得空项、漏项。 2、请填写全面、真实的信息。 3、可根据内容适当调整字体及单元格高度,但请勿调整宽度、增加或删减表格内的项,或改动表格格式。 一、封面 (一)申报人 指拟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请填写中、外文名;如无外文名,请填写汉语拼音。 (二)申报单位 指用人单位。填写时,请将单位的隶属关系写清楚。 (三)联系人、联系电话 指申报单位的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联系人应为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人员,熟悉申报人、申报材料的相关情况。联系电话请同时填写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保证联系畅通。 二、申报书正文 (一)姓名 指申报人的中、外文姓名。请填写中、外文名;如无外文名,请填写汉语拼音。 (二)照片 为近期小两寸正面免冠证件照。可以是胶质照片,也可以是直接打印的照片。请同时提供电子版。 (三)出生地

如在国内出生,请按“**省(区、市)**市(县)”格式填写;如在国外出生,请填写出生国家、地区。 (四)国籍、护照号码、身份证号码 指申报人现在的国籍。申报人为中国国籍的必须填写护照号码和身份证号码,为外国国籍的只填写护照号码。 (五)毕业院校及专业、学位 请填写申报人毕业院校、专业及学位的中、英文全称。如:“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 请同时提供毕业证书复印件作为附件。 (六)回国前工作单位及职务 请填写申报人回国前工作单位及职务的中、英文全称,应清楚显示国家、单位、部门、职务等信息。 请同时提供回国前职务(职称)的证明材料作为附件。 (七)拟(现)任职单位及职务(岗位) 请填写申报人回国后的岗位安排情况;尚未安排的请填写拟安排职务。 (八)教育经历和工作经历 请按照时间顺序,简要、完整描述申报人的教育和工作经历。每一段经历均应有明确的起始和终止日期,具体到月份。 教育经历从大学本科填起。请写清楚每阶段经历的所在国家、院校、专业、学位。学位应同时加注英文。 工作经历请写清楚每阶段经历的所在国家、单位、职务。单位和职务应同时加注英文。兼职经历请注明。工作经历中无需描述工作业绩。 (九)专长及代表性成果 请填写以下4项内容:1、个人专长,请概述本人掌握的核心技

关于表彰2015年重特大科研项目立项奖等奖项获得者的决定

重庆文理学院文件 重文理科〔2015〕29号 关于表彰2015年重特大科研项目立项奖等奖项 获得者的决定 校内各单位: 2015年,学校全面实施“顶天立地”发展战略,坚持学科龙头地位,将科研能力建设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加强科研工作管理,以管理促质量,在科研项目立项、科研成果奖励、科研平台打造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激发全校教职工学科建设和

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学校研究,决定对2015年重特大科研项目立项奖等获得者进行表彰和奖励,具体情况如下: 一、重特大科研项目立项奖 依据《关于调整科研项目有关经费的通知》(重文理科〔2014〕40号),学校决定对唐典勇、邬吉波等主持的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胡牧等主持的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王红君等主持的27项国家部委项目进行立项奖励,奖励金额合计305万元,首次发放123.3万元,其余经费待项目完成中检和结项后再按比例发放(清单见附件)。 二、科研成果奖 (一)创新创业大赛获奖 10月9日至12日,学校副校长兰刚、张进带队,重庆文理新药创新团队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团队以雄厚的实力征服了评委与观众,最终战胜了其他优秀团队,获得生物医药行业全国总决赛团队组第一名,并夺得最佳人气奖。随后团队应邀参加了全国创新创业交流会,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的亲切接见。 新药创新团队参赛获奖为学校赢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声誉,经学校校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对新药创新团队获奖进行表彰和奖励,给予奖金30万元。 (二)年度科研奖 按照《重庆文理学院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和《重庆文理学院科研成果量化计分办法》(重文理科〔2011〕24号),根据2014年度教职工科研成果审核、统计结果,学校决定对2014年科研成 - 2 -

关于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

关于印发《关于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 人才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关于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五月三十一日关于培养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造就一支适应东莞经济社会双转型和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的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队伍,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科技东莞工程、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核心,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政治素质过硬、创新能力卓越、引领作用突出、团队效应显著、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为东莞产业升级转型提供人才支撑。 二、培养目标 从2009年开始用5年时间,努力实现两个目标:一是每年培养造就15-20名各行各业的科技领军人才和50名科技领军后备人才;二是每年培养造就3-5个由科技领军人才带领的创新团队。

三、培养范围 科技创新团队是指在我市支柱产业、高新科技产业及重点学科中,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科技领军人才为核心的科技人才团队;科技领军人才是指能够引领和带动某一领域的科技发展并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团队带头人。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的培养对象面向所有在莞的企事业单位(含非公经济组织),具体选拔条件如下:(一)科技创新团队的选拔范围 以我市支柱产业、高新科技产业及重点学科为基础,围绕我市确定的创新方向、优先发展领域、重点学科和优势产业,重点培养以科技领军人才为核心参与我市科技创新活动的科技人才团队。 (二)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领军后备人才的选拔范围 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领军后备人才,在所有在莞的企事业单位(含非公经济组织)中选拔,科技领军人才和科技领军后备人才必须是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学风正派,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与职业道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科技领军人才年龄在50周岁以下,科技领军后备人才年龄在45周岁以下,愿意在所在单位全职工作5年以上,科技领军人才要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获国家、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或东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2、我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3、在我市八大支柱行业中(电子信息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家具制造业、玩具制造业、食品

重庆科技人才资源分析报告

2010年重庆市科技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报告 (2011年8月22日) 科技人才资源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动力。根据《重庆市“十二五”科学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我市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端人才和团队的培养引进,力争使科技人才数量达到“千千万万”规模。本报告就2010年科技人才资源统计调查数据对重庆市R&D人才规模、结构、素质、分布、流动等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研究,找出目前我市在科技人才发展及管理中的问题和差距,就如何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提出建议措施。 一、科技人才基本特点 研究和开发活动(R&D)人员是科技人才资源的核心部分,其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R&D人员全时当量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于比较科技人力投入的指标,R&D人员全时当量是指R&D全时人员(全年从事R&D活动累积工作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90%及以上人员)工作量和非全时人员按实际工作时间折算的工作量之和。2010年我市R&D人才资源呈现以下特点: 1.全市R&D人力资源总量增长较快。近年来,我市科技人力资源尤其是R&D人力资源得到长足发展,对全市科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2010年,全市拥有R&D人员

58886人,比2009年增长10.4%;R&D人员全时当量达37078人年,比2009年增长5.9%,比2000年增长1.3倍,年均增长速度为8.8%。 2.人才结构趋于优化,人才素质显著提高。人才结构是科技人才总量、质量、结构三大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2010年,拥有R&D人员58886人,全时人员34586人,比上年增长10%;博士毕业生3973人,比上年增长33%;硕士毕业生9793人,比上年增加1209人;R&D人员全时当量达37078人年,其中研究人员达31664人年,比上年增长58%,R&D人员中研究人员的比重由57%提高到85%。 3.企业R&D人力资源占据主体地位。从R&D的执行部门看,企业R&D人力资源占主导地位,尤以工业企业为甚。2010年,企业R&D人员达到了36586人,占全市R&D人员的62.1%,依然处于绝对多数,但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比2009年下降了3.7个百分点;科研机构R&D人员为3633人,所占比例为6.2%,比2009年提高了0.4个百分点;高等院校R&D人员为15904人,所占比例为27.0%。 4.R&D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从行业看,R&D人员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全市R&D人员全时当量农、林、牧、渔业占0.1%、采矿业占2.0%、制造业占64.0%、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占0.5%、建筑业占0.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0.1%、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占1.2%、科学研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