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品推荐】农药污染水源有哪些危害

【精品推荐】农药污染水源有哪些危害

【精品推荐】农药污染水源有哪些危害

农药污染水源有哪些危害

小编希望农药污染水源有哪些危害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本文概述: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在田间经常喷洒化学农药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发生,由于某些农药及其代谢物的理化性质稳定,造成水源污染。那么农药污染水源有哪些危害呢?下面和小编关注下吧。

化学农药是消灭人类与植物病虫害的有效药物,对农林牧业的增产、保收与保存,以及人类传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一些人问:农药污染水源有哪些危害呢?下面和小编关注下吧。

首先是水污染给人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由于水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一天不喝水是不可以的,水中某些元素的影响都会造成人类某些疾病的发生,何况水中含有有害物质,直接危害的就是人类的身体健康。被污染的水中含有某些有害物质,很有可能会导致肝癌和胃癌的发生。

其次是水污染对水中生物的影响,由于人们把污染物排放进水中,影响了水中鱼虾类的健康,同时也会导致水中平衡的破坏,造成水中生物无法生存,而有些鱼类由于生活在这样的水中,鱼肉中也会含有有害物质,人类食用鱼肉也会对自身的健康造成影响。

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

药品生产与质量控制(综述) 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农药的残留)Drug residues, the harm to human body(Pesticide residues) 院系:药学院 专业:生药学 姓名:葛素素 学号: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目录 前言 ................................................................................................................................ 1 农药残留的概述 .................................................................................................... 2 农药残留的发展及残留性农药........................................................................ 发展............................................................................................................................ 残留性农药................................................................................................................ 我国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 3 农药残留对身体的危害...................................................................................... 农药残留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 农药残留的危害及残留限量.................................................................................... 农药残留的危害........................................................................................................ 农药残留限量............................................................................................................ 低剂量农药长期作用对人体的影响........................................................................ 4 农药残留的防治 .................................................................................................... 农药残留的控制........................................................................................................ 解决农药残留、保障食品安全................................................................................ 结语 ................................................................................................................................. 参考文献 .........................................................................................................................

农业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措施

农业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措施 摘要:当前在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非常广泛,农药的使用对防治病虫害有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大规模农药的使用往往会造成环境的污染。由于完全放弃农药的使用是不可能的,因此关键在于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农药的污染因此受到极大重视,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重要议题。 关键词:农业环境保护农药措施 一、我国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量使用农药,造成了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 二、农药与环境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通过直接喷洒、挥发扩散、药具清洗、雨淋冲刷等途径进入大气、水系和土壤,造成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并影响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敏感物种的减少与消失、染种的增多与加强。 1、农药对空气的污染。 大气中农药的污染主要来自为达到各种目的,而喷洒

农药时所产生的药剂飘浮物和来自农作物表面、土壤表面及水中残留农药的蒸发、挥发扩散。此外,农药厂排出的废气,也是农药污染大气的原因之一。 2、农药对水体的污染。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水体中的农药主要来自农田施药和土壤中的农药被水流冲刷及农药厂废水排放进入水体。水体产生农药污染,最终影响到其他生物。 3、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土壤是污染物的汇,也是污染物的源。农药对土壤的污染,土壤中的农药主要来自:①直接的施用;②通过浸种、拌种等施药方式进入土壤;③漂浮在大气中的农药随降雨和降尘落到地面进入土壤。 4、农药的毒性。 现在全世界每年因杀虫剂中毒者近百万人、死亡者数万人。化学农药可能导致人和动物的致畸、致癌,甚至还可能损害生物体的遗传机制,引起基因突变。 5、农药还能对水生生物、飞禽、动物和植物等造成污染和危害。 三、农药环境保护措施 (一)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 生物农药主要包括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素和生化农药三种类型。生物农药的主要特点为:高效、对人畜无毒、

农药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

农药对地理环境的负面影响 甘肃正宁三中张勋745305 人们应用无机药物防治农业害虫的历史已有2000年,但从上世纪40年代兴起的以DDT为代表的有机合成农药虽在农业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却对地理环境负面效应日益突显,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农药污染已遍布全球,喜马拉雅山顶的雪、太平洋深海的水、北极的白熊和南极的企鹅等均受不同程度农药污染。 一、农药对地理环境组成要素中大气、水体、土壤等造成了污染,直接危害生物的正常生长。 1、对大气污染 农业病虫害防治时农药施用方式多样,其中以飞机喷洒农药危害最大。粉状及挥发性强的农药可被大气中微小灰尘吸附而漂浮在空气中,人及动物在呼吸过程中就会把这些被农药污染的空气吸入体内,导致各种疾病发生。曾在美国大平原使用的农药可经过大气环流途经到达南极洲(含农药粉尘随东北信风到达赤道地区,又随赤道气流上升并向南移动,随副热带气流下沉并随中纬西风带向南移动,最后在南极上空随气流下沉而沉降)。 2、对水体污染 大气中残留的农药或土壤中可溶性液态农药最终通过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泊中造成水质污染,扰乱了水生生物的生活方式。农药在动植物体内积累较多时,就会影响动物体各种代谢而造成中毒死亡。例如在密西西比河流域平原使用了的农药随流水进入墨西哥湾,又伴随洋流运动到达南极附近被海洋中水生生物吸收,最后在企鹅体内毒素累积。 3、对土壤污染 在田间喷洒有机合成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时,有些农药及其代谢产物化学性状很稳定,不易挥发分解,在土壤中累积而引起环境污染问题。农药中杀虫剂除草剂产量在全世界每年达2000万吨以上,其中有机氯类欧美诸多国家禁用而发展中的国家仍在大量应用。如DDT 喷施后残留量达65%,10年后才能分解完,林丹需六年时间,这些残留量大的在土壤中对植物及益虫是有毒害的。 二、农药污染严重危害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 1、农药在食物链中的浓缩 有机氯类农药有一个极其有害的特性即易溶于脂肪,能通过食物网与食物链在动物体内富集,一旦它进入环境被动植物吸收,通过食物链由低级向高级传递,造成农药在生物体内积累与浓缩。属于金字塔尖端高等动物因农药高度富集而受害。例如,被DDT污染的土壤中蚯蚓体内积累含量高于土壤4.86倍。在广大农村对烟草、棉花、果树等作物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时,危害了生活在土壤中或空气中害虫的天敌,如猫头鹰、啄木鸟等很多益鸟现存很少,其主要原因是直接由于农药中毒而死亡或农药在食物链中高度浓缩而引起中毒。 2、农药在植物性食品中残留 喷洒在植物上的农药一部分被植物吸收,一部分挥发掉,而大部分直入土壤后由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内造成农药残留,吸收力强的有胡萝卜、甜菜、花生、黄瓜、大豆、马铃薯、菠菜、草苺等。农药还随牧草、饲料、农作物在家禽家畜体内残留使蛋、奶、肉产品中出现毒素累积。

论化学农药污染与环境保护

论化学农药污染与环境保护 前言: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又是具有毒物属性的有害化学物质,不合理使用将导致对人体键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的农药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某些地方还相当严重。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防治农药污染越来越重要。 1.农药的发展概况 农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即天然药物时代(约19世纪70年代以前)、无机合成农药时代(约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和有机合成农药时代。 2. 我国化学农药污染的现状 我国是 1 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人,其中70% ~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10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并进 1 步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 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确立以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化学农药用量过大, 1 些地区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治虫防病等突出问题。我国白1983 年始限制了有机氯的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对环境的污染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在原有机氯重污染区,还将出现局部的、间歇性污染。

我国化学农药生产企业的规模、设备和技术力量比较落后,化学农药品质还不能令人满意。近10 儿年来,化学农约品种虽然发生了较火的变化,开发了不少新品种,但整体上还是以老的传统品种为主 体,各类化学农药品种比例不合理、产品显老化、剂型单调。 在我国,杀虫剂 1 化学农药的70%以上,而其中高毒害杀虫剂有机磷又占70%以上;原约产量达万吨以上的品种有l2 个,其中杀虫剂l1 个,除草剂 1 个。农约剂的开发与国外相比尚有很人的差距,在美国,原约与制剂之比为1:36,也就是说 1 种农药往往有36种制剂,日本为l :30,而我国仅为l :5,开发的余地很大。 3. 农药的危害 3.1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是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具有毒物的属性。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 3 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其中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有误服、误食、食用不卫生的水果,蔬菜和不注重个人的清洁卫生的情况而引起药物性中毒,而有些农药能溶解在人体的脂肪和汗液中,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危_害人体的健康。 急性中毒多发生于高效农药,尤其是高毒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农药。这两种农药急性中毒都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且无力等:严重则昏迷、抽搐、吐沫、肺水肿、呼吸极度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慢性中毒是经常连续、吸入或皮肤接触较小量农药;使毒物进入人体后逐渐发生病变和中毒症状。此过程 1 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难于鉴别,也往往被人们忽略。我国除农药研制,生产人员外,因运输、贮藏和使用接触农药的人数达几百万之多,是 1 个相当庞

农药对地表水污染状况研究概述讲解

农药对地表水污染状况研究概述 近20 a来,随着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以及精细密集农业的发展,世界上农药的使用量显著增加。农药的大量使用已经在各种环境基质中产生了农药残留。目前的研究表明,世界上多数河流和湖泊中都有农药残留物的存在。因此,农药对地表水的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农药在田间使用后,只有少量停留在作物上发生效用,大部分则残留在土壤或漂浮于大气中,通过降雨、淋溶等途径进入水体环境。农药主要随地表径流由农田向地表水迁移,其流失量取决于很多因素,包括土壤性质、地形、气候、农业措施和农药本身的理化性质。目前这些因素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对农药浓度及农药在整个流域中的综合效应影响尚不明确。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开展了农药对地表水污染方面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其中美国在农药对地表水的污染水平、特点和规律及预测评价方面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早,并已取得初步成果。 美国地质调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于1991年开始实施国家水质评价计划(National Water-Quality Assessment Program,NAWQA)。该计划提供了一个有关河流、地下水、水生生态系统水质的长期的国家范围内的信息源,旨在在河流、地下水和水生态系统研究领域建立长期、持久且能对比的信息,以便更好地支持国家在水质管理方面的决策。所选择的检测物质主要包括农药、营养物、挥发性有机物和金属物质等。最终将NAWQA的所有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水质在区域和国家范围内如何变化及其变化原因作出解释。USGS指出,NAWQA对美国河流和地下水中农药品种与浓度进行了最全面的评估。NAWQA执行者在1992—2001年间对美国50个州的地表水及地下水中农药污

最新浅论农药污染与环境保护

浅论农药污染与环境保护 摘要: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又是具有毒物属性的有害化学物质,不合理使用将导致对人体键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环境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的农药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某些地方还相当严重。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防治农药污染越来越重要。 1.农药的发展概况 2. 我国化学农药污染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人,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十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 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确立以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化学农药用量过大,一些地区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治虫防病等突出问题。我国白1983年始限制了有机氯的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对环境的污染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但在原有机氯重污染区,还将出现局部的、间歇性污染。 我国化学农药生产企业的规模、设备和技术力量比较落后,化学农药品质还不能令人满意。近十儿年来,化学农约品种虽然发生了较火的变化,开发了不少新品种,但整体上还是以老的传统品种为主体,各类化学农药品种比例不合理、产品显老化、剂型单调。 3.农药的危害 3.1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是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具有毒物

的属性。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其中包括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有误服、误食、食用不卫生的水果,蔬菜和不注重个人的清洁卫生的情况而引起药物性中毒,而有些农药能溶解在人体的脂肪和汗液中,特别是有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危_害人体的健康。 急性中毒多发生于高效农药,尤其是高毒有机磷农药和氨基甲酸农药。这两种农药急性中毒都引起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多汗且无力等:严重则昏迷、抽搐、吐沫、肺水肿、呼吸极度困难、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慢性中毒是经常连续、吸入或皮肤接触较小量农药;使毒物进入人体后逐渐发生病变和中毒症状。此过程一般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难于鉴别,也往往被人们忽略。我国除农药研制,生产人员外,因运输、贮藏和使用接触农药的人数达几百万之多,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又因农药使用人员的自我保护设施和自我保护意识较差等原因,引起药物中毒,危害生命。 3.2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在科学发展的今天,农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尤为严重。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就包括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即可从本底值标准和农药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两方面来理解农药污染。如果污染物的含量超过本底值,并达到一定数值就称为污染。污染物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或生物标准,一般称之为污染或严重污染。这些都危害着人体健康,危害着生物和环境。 3.2 .1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 3.2.1.1 水体中农药的来源途径 水体中农药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向水体直接施用农药;含农药的雨水落

农药污染及防治措施

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投入物对农业发展和人类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资料表明,世界范围内农药所避免和挽回的农业病、虫、草害损失占粮食产量的1/ 3。然而长期大量的使用农药其污染及危害是极为严重的,农药对土壤、大气、水体的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已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更是农业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枢纽,研究和探讨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及土壤污染机制将有助于发挥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作用,并采取科学的手段消除或弱化农药对土壤乃至农业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的影响与危害。土壤农药污染是一全球性问题。在我国,受农药使用历史、施用技术以及产品结构等因素影响,土壤农药污染较为严重,成为制约食品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桎酷。 1.农药对土壤的影响 1.1.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是指人类向土壤环境中投入或排入超过其自净能力的农药,而导致土壤环境质量降低,以至影响土壤生产力和危害环境生物安全的现象。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施用农药的理化性质、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及施药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密切相关[1]。农药的理化性质是农药对土壤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我国使用的无机类、有机氯农药的性质极稳定,不易分解,尤其有机氯农药水溶性高、脂溶性低,表现高残留、易迁移的特性,致使此类农药禁用近20年后全国大部分地区土壤中仍有残留[2]。如1992年国家环保总局测试表明,江苏南通棉区土壤中DDT最高残留量仍达1123 mg/ kg。换代产品有机磷、氨基甲酸脂类、有机氮类杀虫剂和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使用,相对缓解了土壤污染的程度,但污染范围却由于农药使用范围的扩大而扩大,污染形势亦不容乐观。1.2.农药污染土壤的途径 农药污染土壤的主要途径:一是施用于田间的各种农药大部分落入土壤中,附着于植物体上的部分农药因风吹雨淋落入土壤中;二是使用浸种、拌种等施药方式,或是将农药直接撒于土壤中,造成污染的累积;三是近年来采用喷射方法(如飞机喷射)使用农药,估计有50%以上的农药从叶面落入土壤,也有大量的农药撒在或蒸发到空气中,一旦降雨,随雨水降落到土壤中,污染土壤[3]。 1.3.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 使用技术落后在农药的使用上存在着农药的品种和数量搭配不科学,使用器械落后等一些问题。 (2) 农药使用的品种结构不合理在我国的农药使用中,杀虫剂的比例较大,而除草剂的用量较小,我国农药使用的方向无疑是加大除草剂的用量,因此在防治农药污染方面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3) 农药质量问题较突出这是造成农药对土壤污染问题的重大隐患之一。 (4) 缺乏农药的安全性评价我国目前几乎没有关于农药商品安全性方面的控制措施,这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 [4] 1.4.污染效应 我国土壤农药污染效应有三大特点。(1).污染面积大。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农药使用量陡增。据统计,我国农药施用面积达2. 8 亿公顷以上,年施用量50 ~60万吨[ 5 ]。由于农药利用率极低,只有10% ~20%为植物吸附, 50% ~60%残留于土壤中,又因我国农药结构单一,农药产品中杀虫剂占70% ,有机磷又占70% ,造成

当前我国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当前我国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黄梦芹 (辽宁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辽宁鞍山 114051) 摘要介绍了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其危害,分析了造成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提出治理农药的对策。 关键词农药残留;现状;危害;原因;对策 农药自诞生以来,逐渐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防治病虫害、去除杂草、调节农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蔬菜中农药残留问题己经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全国每年都有上百起因食用被农药污染的农产品而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严重影响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目前,农药残留和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控制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因此,完善农药残留的检测手段和防控农药残留危害的工作刻不容缓。 一、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其危害 (一)农药残留的现状 随着农药法制的建设和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农药残留问题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陕西于2003—2006 年对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三年农药残留速测仪的检出率分别为12.0%、21.2%和41.3%,超标率分别为10.6%、17.5%和30.4%,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检出率及超标率最高为甲拌磷、敌敌畏、氧乐果、乙酰甲胺磷,其次为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山东临沂于相同年份对蔬菜的检测结果显示,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达 19.0%和 12.8%。浙江青田于 2005——2007 年也对蔬菜进行了检测,在近 1 万个样品中乐斯本、毒死蜱、敌敌畏、攻击等有机磷农药的超标率达到了7.8%。内蒙古通辽于2007年从大米中检测出水胺硫磷和灭多威分别超标33.3%和66.7%。吉林于2007 年报导大豆、红豆和绿豆中 DDT 的超标率分别为6.3%、12.3%和 12.5%。浙江宁波于2007年对市售鲜活水产品中农药的残留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各类水产品中超标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螃蟹(18.5 %)、鲫鱼(14.8 % )、草鱼(13.6 % )、黄鱼(12.9 % )、梭子蟹(11.1%)、河虾(8.7%)、鲢鱼(8.0%)、对虾(7.4 %)和鳊鱼(4.8 %)。说明农药残留问题依然存在,而且比较严重。 中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2 500多家,且多数规模很小。其中,绝大多数农药生产厂家无产品研发机构,多以仿制国外产品或混配、分装为主,几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且农药品种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主要表现在高毒农药产品比重大,农药市场存在一些国家禁用产品,农药

农药污染和环境保护论文.doc

3.2.1.1 水体中农药的来源途径 水体中农药的来源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向水体直接施用农药;含农药的雨水落入水体;植物或土壤粘附的农药,经水冲刷或溶解进入水体;生产农药的工业废水或含有农药的生活污水等都时刻危害着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不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甚至破坏水生态环境的平衡。 3.2.1.2 农药污染对水环境的危害 在有机农药大量使用期,世界一些著名河流,如密西西比河、莱茵河等的河水中都检测到严重超标的六六六和滴滴滴。有时为防治蚊子幼虫施敌敌畏,敌百虫和其他杀虫剂于水面;为消灭渠道、水库和湖泊中的杂草而使用水生型除草剂等造成水中的农药浓度过高,大量的鱼和虾类的水生动物死亡。还在一些农药药夜配制点有不少药瓶和其他包装物,降雨后会产生径流污染,施药工具的随意清洁也造成水质污染。 3.2.2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3.2.2.1 土壤中农药的来源途径 农药进入土壤的途径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农药直接进入土壤包括施用的一些除草剂,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和拌种剂,后者为了防治线虫和苗期病害与种子一起施入土壤,按此途径这些农药基本上全部进入土壤;第二种是防治病虫害喷撒农田的各类农药。它们的直接目标是虫、草,目的是保护作物,但有相当部分农药落于土壤表面或落于稻田水面而间接进入土壤。第三种是随着大气沉降,灌溉水和植物残体。

3.2.2.2 土壤农药对农作物和土壤生物的影响 土壤农药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农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农药而降低农产品质量。农作物吸收土壤农药主要看农药的种类,一般水溶性的农药植物容易吸收,而脂溶性的被土壤强烈吸附的农药植物不易吸收。 在前苏联的实验资料中显示水溶性农药乐果很易被莴苣,燕麦和萝f、等作物吸收,作物与土壤中农药浓度之比为5.3—4.8。植物对乐果的吸收系数是很高的农作物还易从砂质土中吸收农药,而从粘土和有机质中吸收比较困难。蚯蚓是土壤中最重要的无脊椎动物,它对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和提高土壤肥力有着重要意义。但有些高毒农药,比如毒石畏、对硫磷、地虫磷等能在短时期内杀死它。 除此之外,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是人们关心的又一个农药对微生物总数的影响,对硝化作用、氨化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而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大的是杀菌剂,它们不仅杀灭或仰制了病原微生物,同时也危害了一些有益微生物,如硝化细菌和氨化细菌。随着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的减少,除草剂和杀虫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一步地消弱,而杀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的负面作用将会更加地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3.2.3 农药对大气的污染 由于农药污染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距离的不同,空气中农药的量分布为三个带。第一带是导致农药进入空气的药源带。在这一带的空气中农药的浓度最高,之后由于空气流动,使空气中农药逐渐发生扩散和稀释,并迁离使用带。此外,由于蒸发和挥发

浅论农药污染与环境保护论文

浅论农药污染与环境保护论文 摘要: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又是具有毒物属性的有害化学物质,不 合理使用将导致对人体键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们对环境质量和食 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当前的农药污染状况不容乐观,某些地方还相 当严重。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防治农药污染越来越重要。 1.农药的发展概况 农药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天然药物时代约19世纪7O年代以前、无机 合成农药时代约19世纪7O年代至2O世纪4O年代中期和有机合成农药时代。 2. 我国化学农药污染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药使用品种多、用量人,其中70%~80%的农药直接渗透到环境中,对十壤、地表水、地下水和农产品造成污染,并进一步进入生物链,对所有环境生物和 人类健康都具有严重的、长期的和潜在的危害性。 我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确立以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取得了 较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化学农药用量过大,一些地区单纯依赖化学农药治虫防病等突出问题。我国白1983年始限制了有机氯的生产和使用,有机氯对环境的污染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 但在原有机氯重污染区,还将出现局部的、间歇性污染。 我国化学农药生产企业的规模、设备和技术力量比较落后,化学农药品质还不能令人 满意。近十儿年来,化学农约品种虽然发生了较火的变化,开发了不少新品种,但整体上还 是以老的传统品种为主体,各类化学农药品种比例不合理、产品显老化、剂型单调。 在我国,杀虫剂1 化学农药的70%以上,而其中高毒害杀虫剂有机磷又占70%以上;原约产量达万吨以上的品种有l2个,其中杀虫剂l1个,除草剂1个。农约剂的开发与国外相 比尚有很人的差距,在美国,原约与制剂之比为1:36,也就是说一种农药往往有36种制剂, 日本为l:30,而我国仅为l:5,开发的余地很大。 3.农药的危害 3.1 农药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农药既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又是对生物体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即具有毒物的属性。农药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中毒,其中包括急性中毒、慢性 中毒等。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有误服、误食、食用不卫生的水果,蔬菜和不注重个人 的清洁卫生的情况而引起药物性中毒,而有些农药能溶解在人体的脂肪和汗液中,特别是有 机磷农药,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危_害人体的健康。

当前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当前农药残留的现状 分析及对策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当前我国农药残留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黄梦芹 (辽宁科技大学化工学院生物工程,辽宁鞍山 114051) 摘要介绍了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其危害,分析了造成农药残留的主要原因,提出治理农药的对策。 关键词农药残留;现状;危害;原因;对策 农药自诞生以来,逐渐成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于防治病虫害、去除杂草、调节农作物生长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中残留问题己经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全国每年都有上百起因食用被农药污染的农产品而引起的急性中毒事件,严重影响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目前,农药残留和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控制农药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因此,完善农药残留的检测手段和防控农药残留危害的工作刻不容缓。 一、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其危害 (一)农药残留的现状 随着农药法制的建设和人们对食品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农药残留问题在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陕西于2003—2006 年对蔬菜中的有机磷农药残留情况进行了调查,三年的检出率分别为%、%和%,超标率分别为%、%和%,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检出率及超标率最高为甲拌磷、敌敌畏、氧乐果、乙酰甲胺磷,其次为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等。山东临沂于相同年份对蔬菜的检测结果显示,检出率和超标率分别达 %和 %。浙江青田于 2005——2007 年也对蔬菜进行了检测,在近 1 万个样品中乐斯本、毒死蜱、敌敌畏、攻击等有机磷农药的超标率达到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调查报告

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调查报告 大一已过去大半个学年,基于同学们对于本专业的了解和拓展,我们小组成员做了有关于“农药对环境的影响”的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调查活动时间为五月六号到五月五月十号,以网上调查和走访的形式展开。经过统计,本次调查问卷在网上共有68人回答,走访了40人,即共有108人作答;问卷内容涉及同学们对农药的了解,使用情况,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方面,主要是以单选和自行回答的形式提问。通过这次问卷调查活动,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同学们对农药的了解,农药的运用方向和前景;另一方面让我们了解农药的使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和寻找解决方案;同时引起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和增强同学们对专业知识的了解。 一农药的使用现状 在我国农药的使用中,70%的为杀虫剂,杀虫剂中70%的为有机磷类杀虫 剂。而在我国生产使用的有机磷农药中,70%为剧毒和高毒类,而且很多是禁 止在蔬菜作物上使用的。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项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使用的600余吨农药,实 际发挥效能的仅1%,其余99%都逸散于土壤、空气及水体之中,中国大陆是最 大污染源。 二同学对农药的了解:除杂草和害虫的化学产品 通过对同学关于“请问你对农药的历史了解多少”“请问你所学过的知识有关于农药及农产品方面的吗”等问题的回答的分析,同学在未学习本专业之前,对农药的了解止步于除杂草和害虫。 但事实上,农药广义的定义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 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 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菌、 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药物统称。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 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 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此 外,还有昆虫激素。根据加工剂型可分为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乳 剂、乳油、浓乳剂、乳膏、糊剂、胶体剂、熏烟剂、熏蒸剂、烟雾剂、油剂、 颗粒剂和微粒剂等。大多数是液体或固体,少数是气体。农药:是指用于预防、 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 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 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常见的农药如:敌敌畏、滴滴涕、神农丹等。 三农药的使用方向和前景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同学们对于农业方向的发展存在着很大的疑惑,那 么对于农药的前景也不是抱特别大的希望,尤其是大家都在倡导绿色食品,但 绿色并不代表停止使用农药,反而给我们提供一个更大研究和开发新型农药的

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与环境保护

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与环境保护 1、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 化学品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化学品的生产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人们从化学品使用所获得的裨益由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供现代医疗保健、促进工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直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不少化学品是有毒有害的,在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销售和运输直至作为废物处理处置过程中,由于误用、滥用或处置不当会损害人类健康和污染生态环境。有害化学品的安全与控制已成为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国际性环境问题之一。如何最大限度提高化学品生产和使用的安全性,降低污染危害的风险是各国政府和人民群众正在努力的目标。 有害化学品是指在生产或使用中或者在环境中散布时可能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品。 有害化学品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入生态环境:(1)在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过程中,作为化学污染物以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形式排放到环境中;(2)在化学品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着火、爆炸等突发性化学事故,致使大量有害化学品外泄进入环境;(3)在石油、煤炭等燃料燃烧过程中,化学农药使用以及家庭装饰等日常生活使用中直接排入或者使用后作为废弃物进人环境。

进入环境的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或潜在危害。例如,冷冻与空调设备释放出的氮氟烃气体造成大气平流层的臭氧层破坏,引起地球表面紫外线辐照增强,使人群皮肤癌发病率上升。燃煤发电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硫引起的酸雨导致河流湖泊酸化,影响鱼类繁殖甚至种群消失。土壤酸度增高可使细菌种类减少,肥力减退,影响作物生长。酸雨还使土壤中锰、铜、铅、镉和锌等重金属转化为可溶性化合物,转移进入江河湖泊引起水质污染。 工业废水中排放的氰化物对鱼类有很大毒性,当水中氰化物浓度达到0.5mg/L时,在两小时内鱼类会死亡20%,一天内全部死亡,含苯酚废水可抑制水中细菌、藻类和软体动物生长。用含酚废水灌溉农田能抑制光合作用和酶的活性,破坏农作物生长素的形成,造成减产。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进入水体后会使封闭性湖泊、海湾形成富营养化,造成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水体透明度下降、溶解氧降低、威胁鱼类生存、水质发臭出现“赤潮”。 化学废弃物的不适当处置,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直接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存。目前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癌症患者600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约500万人,占死亡总人数的1/10。我国每年癌症新发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农药对水环境的污染 农药对水体的污染是多方面造成的:为防治水体害虫向水体直接喷洒的农药;空气中飞机喷洒农药时,一部分会落到水中;漂浮于大气中的农药随尘埃或雨水落入水体;农田喷洒的农药,会进入灌溉水中;植物或土壤附着的农药,经水冲刷或溶解进入水体;在河边洗涤施药工具,使农药进入水体;农药生产的工业废水或含有农药的生活污水污染水体等。 二、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农业生产不管采用哪种施药方法,都会使大量农药进入土壤。如农药拌种播种等是土壤农药污染的直接来源。而喷撒的农药,粉剂(喷粉使用)只有10%落在地表,约有5%—30%的药剂漂浮在空气中,喷雾使用的农药大约80%落入土壤中,并且由于风吹雨淋和重力作用,附着在作物上和空气尘埃的农药还会部分的落在地上,农作物残枝落叶和动物残体中蓄积的农药也转入土壤中,进一步加剧了土壤的农药污染,从而危害农业生产。 土壤对农药吸附作用的大小,与土壤特性密切关联,并且农药本身性质也影响着吸附作用。如大多数农药对有机质表面比对矿物质表面有较大的亲和力,易被吸附。 三、农药对大气的污染 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喷洒。一是喷洒农药时药剂微粒漂浮天空中或被漂浮的尘埃所吸附,在气流的作用下,可漂移到数里远的地方;二是喷洒到作物表面的农药被蒸发进入空气中;三是土壤表面的农药向大气挥发扩散。此外,农药厂排出的废气、风对干燥土壤的

吹扬、日照高温对污染水体的蒸发等,也可将农药带入空中,造成大气污染。 四、农药对环境生物的影响 农药可以抑制土壤生物活动,特别是在长期施药的情况下,造成土壤无脊椎动物,尤其是对控制腐生菌和食草性生物的繁殖的捕食者的毒害作用,而由于这些无脊椎动物能从土壤中摄取农药,并在体内富积,使得以这些无脊椎动物为食的动物,将其体内的农药继续累积,以致达到致死或影响其正常生活的含量。 使用农药也会对害虫天敌产生伤害,从而削弱了克制害虫自然因素的作用,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造成害虫更加猖獗,不得不增加用药量和施药次数,以至形成恶性循环。如稻田中青蛙是多种害虫的主要天敌,而田中施用甲六粉,2天后未见成蛙,幼蛙和蝌蚪几乎100%死亡,蛙卵也被严重破坏,孵化率仅30%。这无疑破坏了青蛙对害虫的生态控制。

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与环境保护

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与环境保护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各种化学品的产量大幅度增加,新化学品也不断涌现。人们在充分利用化学品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化学废物,其中不乏有毒有害物质。由于毫无控制的随意排放及化学品其他途径的泄放,使环境状况日益恶化,严重污染了环境,如何认识化学品的污染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学品的污染,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已是人们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8.1 有害化学品的污染危害 有害化学品是指任何已经被确认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危害性的化学品。 随着工农业迅猛发展,有毒有害污染源随处可见,而给人类造成的灾害要属有毒有害化学品为最重。化学品侵入环境的途径几乎是全方位的,其中最主要的侵入途径可大至分为四种,(1)人为施用直接进入环境;(2)在生产、加工、储存过程中,作为化学污染物以废水、废气和废渣等形式排放进入环境;(3)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着火、爆炸、泄漏等突发性化学事故,致使大量有害化学品外泄进入环境;(4)在石油、煤炭等燃料燃烧过程中以及家庭装饰等日常生活使用中直接排入或者使用后作为废弃物进入环境。 进入环境的有害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或潜在危险。 仅举农药这一有害化学品为例,随着农药科技和农业的迅速发展,农药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从不使用农药的自然农业发展到使用农药的现代农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耕地面积紧张的大国,农药在解决农作物的自然灾害,促进粮食增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无庸讳言,由于农药是一类有毒化学物质,而且是人为主动投加到环境当中,长期大量使用,对环境生物安全和人体健康,必将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这就给人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在充分肯定农药的有利作用的同时,需要充分认识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 农药的污染及其产生的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尤其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的污染,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与破坏,特别是地下水污染问题已引起广泛重视;农药污染的生态效应十分深远,尤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影响;农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尤其对三致作用和对生殖性能的影响等。农药环境造成的损失是多方面的,据有关学者研究指出,我国仅由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和社会每年造成经济损失达81.23亿美元之多。 此外,农药污染水体还对鱼类和野生动物造成威胁,特别是那些具有难于生物降解和高蓄积性的农药的污染危害更为严重。 联合国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最近提出DDT、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氯丹、六氯苯、灭蚁灵、毒杀芬九种农药和多氯联苯、二恶英和苯并呋喃三种工业化学品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它们在环境中化学性质稳定,容易蓄积在鱼类、鸟类和其他生物体内,并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其中有些物质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对人类和环境构成更大的威胁。 同时工业废水也是对环境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譬如工业废水中的氰化物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全国主要江河湖泊,使水质恶化,特别是淮河、海河、辽河、滇池、巢湖和太湖(简称"三河三湖")水污染问题更为突出,给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1996年对全国七大水系和内陆河流的150个重点河段的监测评价结果表明,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第Ⅰ类和Ⅱ类标准(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的仅占了32.2%,符合第Ⅲ类标准的占28.9%,而符

农药污染危害巨大

农药污染危害巨大 农药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品,它既能防治农、林病虫害,也会对人畜产生危害。因此,农药的使用,一方面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严重危害。据文献报道,农药利用率一般为10%,约90%残留在环境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大量散失的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流入水体中,沉降聚集在土壤中,严重污染农、畜、渔、果产品,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农药也可以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间接途径就是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经食物链的逐步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高效剧毒的农药,毒性大,且在环境中残留的时间长,当人畜食用了含有残留农药的食物时,就会造成积累性中毒。这类危害往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积累才显示出症状,不为人们所认识。它又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后才进入人体,不易及时发现,因此,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而且这类污染范围广,危害的人众多,在许多情况下,是人类自己在毒害自己。所以说,这类危害更加危险。 目前,农药已经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巨大威胁,给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无法估量、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 1.农药污染的广泛性 为了防治植物病虫害,全球 每年有460多万吨化学农药被喷 洒到自然环境中。据美国康奈尔 大学介绍,全世界每年使用的 400余万吨农药,实际发挥效能 的仅1%,其余99%都散逸于土 壤、空气及水体之中。环境中的 农药在气象条件及生物作用下, 在各环境要素间循环,造成农药在环境中重新分布,使其污染范围极大扩散,致使全球大气、水体(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生物体内都含有农药及其残留。据美国环保局报告,美国许多公

肥料、农药使用现状及污染状况调查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 精 品 文 档

肥料、农药使用现状及污染状况调查 一、迎霜茶在一年的生长期内需要使用肥料以及农药的情况 二、根据绿色食品肥料、农药使用原则,分析和判断是否符合标准?并选择合理的种类及用量。 迎霜茶肥料用量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迎霜茶农药使用量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三、肥料、农药污染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制订预防措施 1、肥料、农药污染现状 2、肥料、农药污染产生的原因 肥料污染现状及产生的原因: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作物产量提高的要求,化肥的使用量日益增大,由此对环境带来了影响,这些影响表现在:①在肥料中混杂的有害成分,被茶树吸收而储存在茶叶中,通过饮用影响人的身体健康。②长期施用化肥,茶园有机质减少使地力下降,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变坏,而影响到茶叶的产量和质量。③肥料成分,特别是氮肥自土壤中渗人地下水或流人池塘、江河、湖海,造成水体污染。 化学肥料污染主要有重金属污染、氟污染和肥料的过量施用。据调查,使用的部分磷肥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如磷矿石中常含有100mg/kg的微量镉,大量施用富含镉的磷肥,则有可能发生镉的土壤污染。目前,在磷肥中镉超过20mg/kg的产品并不多,在短期内尚不致污染土壤或累积到危害程度。磷肥中的铅含量范围41.5~379.8mg/kg,尤其是以磷矿石为原料的磷肥,有的含铅量竞高达800mg/kg以上。有报道,各种有机肥中铅含量为10~37mg/kg。

汞在化肥中的含量一般在1 mg/kg以下,但使用富含汞的废硫酸为原料,生产的化肥中常含较多的汞。铬在磷肥中的含量一般是每千克几十毫克,但有的高达几百毫克。因此在进行无公害茶叶(尤其是绿色食品——有机茶)生产时,在施用肥料前应对其进行检测,防止重金属污染茶园土壤和茶叶。 各种类型的磷矿,含氟量基本上与全磷量成正比,即磷矿中含磷量高的,含氟量亦高,基本上在0.4%~3.68%范围内,平均2.2%左右,因此长期使用磷肥,会导致土壤中氟含量的增高。对某些原土壤中含氟较高的地区,更可能增加其氟污染的严重程度。长期过量施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使土壤肥力和土壤酸度下降,并污染了空气和水质。据调查,我国低丘红壤茶园土壤pH在5.0以下的达70%以上,而且发现不少pH在3.0以下的茶园。茶园土壤酸化除自然酸化、大气污染及酸雨增多等因素外,长期大量偏施化学氮肥,引起土壤盐基元素的吸收和淋失也是茶园酸化的另一方面原因。 预防肥料污染的措施: 1、强化环保意识,加强土壤肥料的监测管理 目前,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化肥对土壤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险。今后我们还要继续加强教育,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使人们充分意识到化肥污染的严重性,调动广大公民参与到防治土壤化肥污染的行动中。 2、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是我国传统的农家肥,包括秸秆、动物粪便、绿肥等。施用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土壤微生物,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吸收容量,增加土壤胶体对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吸附能力。 3、推广配方施肥技术 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可以确定施肥量、施肥种类、施肥时期,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平衡供应,减少化肥的浪费,避免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 4、加强土壤肥料监测和管理注重管理 严格化肥中污染物质的监测检查,防止化肥带入土壤过量的有害物质。制定有关有害物质的允许量标准,用法律法规来防治化肥污染。 5、施用化肥增效剂 施用化肥增效剂,提高化肥的肥效和减少土壤污染。 6、改进施肥方法 应根据化学肥料的性质确定施肥方法,如氮、钾肥应深施,磷肥宜集中施用或与有机肥掺混后施用 农药污染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农药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是指化学农药。一般是指用于防治农、林、牧业病,虫、草、鼠害和其他有害生物(含卫生害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的药物及加工制剂。给茶叶带来农药残留原因一是喷药,二是其他间接途径造成。 农药喷施在茶树芽叶上后,其中一部分农药沉积在茶树芽叶表面,另一部分渐渐渗入茶树组织内部,如果农药被茶树的茎、叶等器官吸收,可以随植物液流输导到其他部位。这些农药在日光、雨露、温度等外界因素和茶树体内等因素作用下,逐渐分解和转变为其他无毒物质,使农药残留逐渐降低。在这些农药还没有完全降解时便采收下来,经加工后制成的成茶中便会含有农药残留。采摘日期距喷药日期愈远,茶叶中残留的农药数量也愈低。因此,为了控制和降低茶叶中的农药残留,选用降解速率快的农药品种,并严格按规定的安全间隔期(等待期)进行采摘,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控制农药残留的技术措施。 间接途径影响茶叶内的农药残留,主要有3个渠道:一是茶树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