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保护概论复习思考题(昆虫部分)-2011.1221

植物保护概论复习思考题(昆虫部分)-2011.1221

植物保护概论复习思考题(昆虫部分)-2011.1221
植物保护概论复习思考题(昆虫部分)-2011.1221

《植物保护概论》昆虫部分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前口式:口器着生于头部的前方,与身体的纵轴成钝角或几乎平行,这种头式适于捕食动物或其他昆虫。如:虎甲,步行虫,草蛉

后口式:口器向后倾斜,与身体的纵轴成锐角,不用时贴在身体的腹面,这种口器适于刺吸植物或动物的汁液。如:椿象,蚜虫,蝉,叶蝉。

下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的下方,与身体的纵轴垂直,这种头式适于嚼食植物性食料,是比较原始的头式类型。如:蝗虫,鳞翅目的幼虫

渐变态: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卵,幼虫和成虫3个阶段,没有蛹期,其中一类幼虫和成虫在形态、食性等方面相似,其幼虫称为若虫,如蝗虫,盲蝽

过渐变态:一生只经过卵期、幼期和成虫期三个发育阶段;幼期的翅在体外发育,成虫期的特征随着幼期虫态的生长发育逐渐显现出来。为缨翅目、同翅目粉虱科和雄性介壳具有的变态类型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幼虫和成虫在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差别

孵化: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幼虫破壳而出的过程

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个虫态蜕皮而出的过程

两性生殖:绝大多数昆虫为雌雄异体,通过两性交配后,精子与卵子结合,雌雄产下受精卵,每粒卵发育成一个子代个体

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补充营养:昆虫羽化后,其生殖腺尚未成熟,还需要取食以获得卵巢发育所需的营养

世代:昆虫的卵或幼虫,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

世代重叠:多化性昆虫常由于成虫产卵期长,后越冬虫态出蛰期不集中,而造成前一世代与后一世代同一虫态同时出现的现象

年生活史:一年中昆虫个体发育的全过程

龄期:幼虫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虫龄:用来表示虫体的大小或生长的进程。

休眠:昆虫在其年生活史的某一阶段,由于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常引起生长发育停止,不食不动,环境条件一旦转变为适宜,则生长发育迅速恢复正常状态

模式标本:建立种级新分类单元时依据的标本

翅展:指把昆虫的前翅向左右两边伸开平展,前翅的后缘成一直线,这时左右两翅顶角之间的距离预蛹:通常老熟幼虫化蛹前先停止取食,将消化管内的残留物排光,迁移到适当场所,体躯逐渐缩短,活动减弱,准备化蛹

二问答题:

总论部分

1、昆虫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写出3种节肢动物。

答: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昆虫纲,三种节肢动物:蝗虫、螳螂、蝉

2、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主要特征:1、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2、有三对胸足,一般有两对翅;3、具变态

3、昆虫有几种头式?试举例说明。

答:1、前口式:虎甲、步行虫、草蛉2、后口式:蝽象、蚜虫、蝉3、下口式:蝗虫、鳞翅目幼虫4、叙述昆虫触角的基本构造。

答:分为三个部分:1、柄节:触角基部的第一节,一般比较粗大。

2、梗节:触角的第二节,一般比较短小。

3、鞭节:梗节以外的各节,此节变化最大,往往分成许多亚节。

5、举例说明昆虫的触角类型。

答:1、刚毛状:蝉、蜻蜓2、丝状:蝗虫3、串珠状:白蚁4、锯齿状:叩头雄虫5、球杆状:蝶类

6、锤状:瓢虫

7、具芒状:蝇类

8、羽毛状:雄蚕蛾

9、鳃叶状:金龟子10、环毛状:雄蚁

6、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是复眼还是单眼?复眼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复眼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复眼通常由若干大小相同的小眼组成,小眼由角膜、角膜细胞、晶体、视杆组成。

7、昆虫的单眼分为哪2种?

答:1、背单眼:成虫和若虫的单眼位于头部的背面或者前上方叫背单眼,一般有3个

2、侧单眼:全变态类幼虫的单眼位于头部两侧的单眼叫侧单眼,一般有1-7个。

8、论述昆虫咀嚼式口器各部分构造。

答:咀嚼式口器主要由上唇、1对上颚、1对下颚、下唇、舌构成。

上唇:连接在唇基下方的一个薄片,前缘中央常凹入,外壁骨化,内壁柔软,富有感觉器。

上颚:在上唇之后,坚硬不分节,端部具齿,基部粗糙,上颚的肌腱上生有强大的肌肉,能使上颚左右活动,撕裂、切断食物。

下颚:在上颚之后,左右成对,可以分为轴节、茎节、内颚片、外颚片、下颚片五个部分

下唇:在最后面,构造与下颚相似,但左右愈合为一片,可分为前颏、后颏、中唇舌、侧唇舌、下唇须五个部分。

舌:位于口腔的中央,是一个狭长的囊状构造,表面有许多毛和味觉突起,起味觉作用。

9、刺吸式口器与咀嚼式口器有哪些不同?

答:咀嚼式口器的特点:具有坚硬的上颚,端部具齿,用于撕裂、切断食物,下颚辅助上颚取食,其构造是叫原始的标准类型

刺吸式口器的特点:上、下颚均延长成口针,下唇特化成喙,食窦演化为抽吸液体食物的筒状的食窦唧筒。

10、鳞翅目昆虫(蛾、蝶类)的成虫与幼虫的口器相同吗?

答:不同,幼虫咀嚼式口器;成虫刺吸式口器。

11、如何根据昆虫的不同口器类型选用不同类型的农药?

答:危害农作物的昆虫口器多为咀嚼式口器与刺吸式口器,对于咀嚼式口器用胃毒杀虫剂防治,对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多用內吸杀虫剂防治。

12、昆虫的胸部由几节组成?翅和足是如何着生的?

答:由3节构成:前胸、中胸、后胸;每个胸节着生一对胸足,多数昆虫在中胸、后胸分别着生前翅和后翅。

13、组成胸部的胸节与腹部的腹节其构造有何不同?

答:胸部高度硬化成骨板,骨板内陷成许多内脊或内突,每个胸节的骨板按上、下、左、右分别称为背板、腹板、和侧板,各骨板又可分为若干骨片。

腹部结构较简单,只有背板和腹板,没有侧板,背板和腹板之间是柔软的薄膜,节与节之间也由薄膜相连,称为节间膜,腹节前后两侧是膜质,因此有较大的伸缩空间。

14、昆虫的胸足分为哪些环节?

答:成虫的胸足一般有6节组成,节与节之间由膜质构成,并有1-2个关节连接,

1、基节:与身体相连,较粗短

2、转节:最小的一节

3、腿节:最为强大的一节

4、胫节:一般细长,有成行的刺3、跗足:常有2-5个跗节6、前跗足

15、举例说明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昆虫,足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步行虫的足又细又长,跑起来又快,称为步行足。蝗虫后足很发达适合跳跃,称为跳跃足。

螳螂前足折刀式,能夹住猎物,称为捕捉足。金龟子前足长成铲状能推土,称为开掘足。

蜜蜂的后足用于收集花粉,称为携粉足。龙虱生活在水中,后足扁平如桨用于划水,称为游泳足。

16、何谓翅的三边和三角?

答:三边:前缘,内缘,外缘;三角:肩角、顶角、臀角

17、昆虫的翅膀分为哪2个区?翅脉是怎样分布的?

答:翅膀分为三个区:腋区、臀前区、臀曲

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称为脉序或脉相,

翅脉分为两部分:1、纵翅:从翅基到边缘的翅脉。2、横脉:连接2纵脉之间的短脉。

18、举例说明昆虫各种翅的类型。

答:1、膜翅:翅膜质,透明,翅脉明显。如:蚜虫、蜂类的翅

2、鳞翅:翅膜质,在翅面上覆盖有鳞片。如:蝶类、蛾类的翅

3、毛翅:翅膜质,在翅面上密生细毛。如:石蛾的翅

4、缨翅:翅膜质,翅脉退化,翅狭长,边缘着生很多细长的缨毛。如:蓟马的翅

5、复翅:翅革质,质地坚硬似皮革,半透明,翅脉仍然保留,有飞翔和保护作用。如蝗虫的翅19、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蜂幼虫有何不同?

答:相同之处:都是多足型,都有三对胸足,咀嚼式口器

异同之处:鳞翅目幼虫有5对(2对)腹足,有趾钩,有6对侧单眼,体表粗壮,有的有毛或刺;

叶蜂幼虫有6-10对腹足,没有趾钩,只有1对侧单眼,体表光滑,没有毛或刺。20、叙述昆虫的体壁的构造。

答:昆虫的体壁由内向外依次为底膜,皮细胞层,表皮层组成。其中皮细胞层是活的组织,表皮层和底膜都是它的分泌物。

21、防治蚧虫,在什么虫态喷药效果最理想?为什么?

答:应该掌握在初孵若虫盛行时期使用,因为蚧虫初孵若虫体内的腺体尚未分泌蜡质覆盖物,且足未消失,可自由爬行,接触药剂的范围广。

22、为什么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应掌握在其幼虫3龄以前?

答:因为此时虫体小,为害轻,抗药性弱。用较少的药剂就可以发挥较高的防治效果。

23、举例说明昆虫的变态类型(渐变态、过渐变态、全变态)。

答:渐变态: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卵,幼虫和成虫3个阶段,没有蛹期,其中一类幼虫和成虫在形态、食性等方面相似,其幼虫称为若虫,如蝗虫,盲蝽。

过渐变态:一生只经过卵期、幼期和成虫期三个发育阶段;幼期的翅在体外发育,成虫期的特征随着幼期虫态的生长发育逐渐显现出来。如:缨翅目、同翅目粉虱科和雄性介壳的变态类型。

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幼虫和成虫在外部形态,内部器官,生活习性等方面有显著差别。如:蝶类、蛾、蚊、蝇等。

24、举例说明昆虫的幼虫类型(多足型、寡足型、无足型)。

答:多足型:幼虫有3对胸足,多对腹足,头发达,口器咀嚼式。如鳞翅目幼虫有3对胸足,5对腹足,腹足端部还有趾钩;叶蜂幼虫有3对胸足,6~8对

寡足型:幼虫只有3对胸足而无腹足,头发达,口器咀嚼式,有的行动敏捷,如步甲的幼虫;有的行动迟缓,如金龟甲的幼虫。

无足型:幼虫胸足和腹足均无。多生活在食物易得的场所,行动和感觉器退化。根据头的发达程度又可分为3种情况,显头无足型头发达,如象甲、蚊子的幼虫;半头无足型头的后半部缩在胸内,如虻的幼虫;无头无足型头部退化,完全缩入胸内,仅外露口钩,如蝇的幼虫。

25、举例说明昆虫蛹的类型(离蛹、被蛹、围蛹)。

答:离蛹:又称裸蛹,附肢和翅不紧贴在蛹体上,可以活动,腹节也能自由活动,如金龟甲等的蛹。

被蛹:的附肢和翅紧贴在体上,不能活动,腹部多数体节因为化蛹时分泌粘液,硬化后在外面形成1层硬膜,也不能活动。蝶、蛾的蛹大多此类型

围蛹:为蝇类所特有,第3、4龄幼虫的蜕硬化形成蛹壳,内有离蛹。蛹期的昆虫,外观上处于不吃不动的静止状态,但蛹体内部却进行着剧烈的

26、举例说明昆虫的假死性、趋光性、趋化性、群集性。

答:假死性:一些昆虫受到某种刺激或震动时,身体蜷曲,停止不动,或从停留处跌落下来呈假死状态,稍停片刻即恢复正常的现象,称为假死性。(金龟子、象鼻虫)

趋光性:指昆虫对光的刺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活动,趋向光源的反应称为正趋光性,背向光源的反应称为负趋光性;不同种类,甚至不同性别和虫态的昆虫趋光性不同,多数夜间活动的昆虫对灯光,特别是黑光灯趋性较强。(蛾)

趋化性:指昆虫对一些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表现出的反应,其正、负趋化性通常与觅食、求偶、躲避敌害和寻找产卵场所等有关。趋温性、趋湿性是昆虫对温度或湿度刺激所表现出的定向话动。

31、螨类的分类地位及其与昆虫的区别。

答:分类地位:螨类属蛛形纲。是一些小型或微小型、肉眼几乎不能看见的动物,它们不是昆虫。

主要区别:体躯分节不明显,无头、胸、腹三体段之分;足4对,少数只有2对足(锈螨)。变态经过卵—幼螨—若螨—成螨。

32、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有哪几种?

答:1、植物检疫2、农业防治3、生物防治4、物理防治5、化学防治

33、何谓检疫性有害生物?

答:凡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大,能随植物及其其产品传播的病虫、杂草等。

34、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内容?

答:1、抗虫品种的利用2、改进耕作制度3、使用无害种苗

4、调整播种方式

5、加强田间管理

6、安全收获

35、应用天敌昆虫有哪三种途径?

答:1、保护利用本地天敌2、人工大量繁殖释放天敌昆虫3、从外地或外国引进天敌昆虫36、害虫的病原微生物包括哪些?

答:1、病原真菌2、病原细菌3、病毒

37、昆虫被真菌、细菌和病毒感染后表现哪些症状?

答:昆虫被真菌感染的特征:当昆虫感染后,常出现食欲减退,身体委靡,皮肤失常等现象。死于真菌病的昆虫,体表布满菌丝和孢子,虫体僵硬,故有“硬化病”之称。

昆虫被细菌感染的特征:食欲减退,内脏液化,口腔和肛门具粘性排泄物,死亡后的虫体体色加深,虫体迅速腐败变形,具恶臭,通称“软化病”。

昆虫被病毒感染的特征:虫体感染后几天至十几天食欲减退,行动迟钝,最后爬向高处,腹足抓紧枝梢,身体下垂倒挂,皮肤脆而易破,触之即流出白色或褐色的脓液,无臭味。如遇并发症时,才引起腐烂而发臭。

38、昆虫性外激素(性信息素)在害虫管理上的应用。

答:1、作为害虫预测预报的作用

2、直接防治:(1)大量诱捕法(2)迷向法(2)与其他生物农药组合使用技术

39、物理防治包括哪些内容?

答:1、人工捕杀2、诱杀3、温控法4、阻杀5、辐射治虫

40、何谓化学防治的弊病(3R问题)?

答:1、抗性2、再增猖獗3、残留

41、杀虫剂主要有几种作用方式?

答:1、触杀剂:只需触及害虫的体表,或害虫在喷洒有这类毒剂的植物表面上爬行,毒剂就可通过昆虫的体表而进入虫体,毒杀害虫。

2、胃毒剂:害虫取食后,药剂随食物进入害虫消化器官,在中肠被肠壁细胞所吸收,引起中毒。

3、内吸剂:容易被植物组织吸收而传导至植株的各个部位,害虫在刺吸植物汁液时而引起中毒死亡。此杀虫剂适于防治刺吸式口器的害虫。

4、熏蒸剂:药剂由液体或固体化为气体(易于挥发),以气体分子在空间起作用。通过害虫的呼吸系统(气门)或体壁进入虫体而起毒杀作用。因此在密闭场合下才易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

42、生产上不同的农药剂型是如何使用的?

答:1、乳油:可用作喷雾、泼浇、拌种、浸种、涂茎、撒毒土等。

2、粉剂:一般低浓度的粉剂供喷粉用;高浓度的用于配制毒土、毒饵、拌种和土壤处理等。

3、可湿性(可溶性)粉剂:可用作喷雾、泼浇、毒土、灌心、毒饵、拌种、土壤处理等。兑水喷雾时应随配随用随搅拌,不宜久置。

4、颗粒剂:颗粒剂药效期长,用药量少,不易引起植物药害,使用安全,同时还能使高毒农药低毒化。主要用于土壤内撒施、穴施、沟施等。注意施药后要覆土再浇水,特别注意严禁将涕灭威等颗粒剂溶解于水中喷雾。

43、如何合理使用农药?

答:1、根据害虫的种类施药2、适时施药3、交替使用农药和合理混用农药

4、考虑对害虫天敌的安全

5、避免对植物产生药害

6、防止农药对人畜毒性及残留残毒的产生

各论部分

1、课堂介绍了哪几大类农作物的害虫?

答:水稻害虫、蔬菜害虫、果树害虫。

2、掌握课堂所讲授的农作物主要害虫的分类地位。你所知道的检疫性害虫(外来入侵害虫)有几种?

答:昆虫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节肢动物包括昆虫、蜘蛛、蝎子、虾、螃蟹、鼠妇、蜈蚣和马陆等。

3、何谓水稻三大害虫?

答:1、稻蛀螟2、稻飞虱3、稻纵卷叶螟

4、福建省的稻蛀螟以哪几种为主?哪种稻蛀螟发生最严重?

答:主要为:二化螟、三化螟。其中二化螟最为严重。

5、稻蛀螟如何为害水稻?

答:稻蛀螟幼虫钻蛀水稻心叶和茎秆,在分蘖期造成枯心苗;在孕穗、抽穗期造成白穗。拔取田间被害的枯心苗和白穗株等,剖视茎秆,三化螟为害的水稻,一般每株多为一条幼虫(也有2~3条的)。二化螟有群集为害的习性,每株可多达数十头。所不同的是二化螟初孵幼虫会在叶鞘取食造成枯鞘,三化螟不造成枯鞘。

6、二化螟和三化螟的食性、越冬场所、幼虫为害的区别。

答:三化螟为单食性害虫为害水稻和再生稻。以老熟幼虫在稻桩的地下茎内越冬,越冬幼虫抗性弱。幼虫孵化后约在1h内沿着鞘缝侵入生长点取食非绿色的部位。通常一只蚁螟侵入一稻株,蚁螟在叶和茎节部位作环状切断,咬断大部分维管束造成缺环,不久稻株即出现枯心(心叶卷,其他绿)或白穗。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老熟幼虫大多蛀食到稻茎基部10cm以下作薄茧化蛹。

二化螟属于寡食性昆虫,取食水稻、茭白、甘蔗、高粱、玉米、小麦和禾本科杂草等,二化螟越冬场所较多,稻桩和稻草是主要越冬场所,也能在茭白和杂草等上越冬。蚁螟群集在叶鞘为害,蛀食叶鞘内部组织,一个叶鞘内幼虫少则几只,多则百余只,被害叶鞘形成枯鞘。2龄后开始蛀入稻株内部食害,分蘖期造成枯心,抽穗期造成白穗。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二化螟侵蛀水稻的能力比三化螟强,圆秆期侵入率也较高,抽穗成熟期也能侵蛀为害幼虫在稻茎内或叶鞘内化蛹。

7、如何做好稻蛀螟的防治工作?

答:1、加强农业防治2、科学合理用药3、物理及人工防治

8、我省以哪几种稻飞虱发生为害严重?叙述稻飞虱的为害虫态及为害状。

答:主要以褐飞虱与白背飞虱最为严重。成虫、若虫均为害,在稻丛下部刺吸汁液,产卵时其产卵器划破水稻茎秆和叶片组织。水稻被害状为上黄下枯,严重受害时一团一团塌下去,测报上称为“冒顶”或“塌圈”,这时一丛稻丛的虫口密度可达100头以上,稻丛基部常变黑发臭,甚至全株枯死。

9、稻飞虱属于迁飞性昆虫吗?田间发生有何特点?

答:属于,田间发生的特点具有暴发性。稻飞虱往往在某一个时期因外地大量虫源迁入而使该地区的种群出现突增而暴发。

10、如何预测田间稻飞虱将要大发生?

答: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的年份, 多雨及高湿时期发生几率大

11、从农业防治的角度,如何开展稻飞虱的防治工作。

答:1、选用高抗虫品种2、合理施肥3、适时合理烤田

12、稻纵卷叶螟是否属于远距离迁飞特性昆虫?在田间如何识别其为害状?

答:属于,以幼虫吐丝纵卷叶片缀合成管状虫苞,在苞内啃食叶肉成白色条斑,严重时全田叶片枯白。

13、稻水象甲是水稻的重要害虫,属单食性害虫吗?其在我省的发生情况如何?成虫和幼虫怎样为害?导致的结果如何?以何虫态越冬?在哪些场所越冬?目前采取哪种方法防治稻水象甲?掌握重点防治的虫态和时期。

答:属于;福建省1996年5月10日在福鼎市与浙江省苍南县交界的沙埕镇洋口村发现疫情。1999年在霞浦也发现了稻水象甲为害。邵武、顺昌约2003年也发现稻水象甲;成虫在幼嫩水稻叶面上沿叶脉为害,取食叶肉仅留一层表皮,造成纵向细条斑,田间被害叶片上一般有1~2条白色长条斑。幼虫密集水稻根部为害。受害植株变矮,分蘖减少、成穗率低、穗粒数少,产量下降;以成虫群集越冬:在稻草、田间的稻茬和水田周围大型禾本科杂草、田埂土中、落叶下、以及住宅附近的草地等干湿交界层处越冬。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2、药剂防治3、灯光诱杀

14、小菜蛾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其为害状菜农称之什么?清洁田园是该虫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环节,说

明其原理。

答:称为“开天窗”,远离:虫口基数大,十字花科蔬菜栽培面积大,周年连作,品种单一,管理粗放,可能导致小菜蛾的大发生,幼虫取老叶,黄叶,都能完成其发育,发生时残株败叶上往往有许多幼虫,所以要清洁田园。

15、黄曲条跳甲的成虫和幼虫是如何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

答:成虫和幼虫均为害。成虫常群集在叶背取食,被害叶片布满稠密的椭圆形小孔洞。刚出土的幼苗受害最重,子叶被害可整株死亡。留种地主要为害花蕾和嫩荚。幼虫只为害菜根,常将菜根表皮蛀成许多弯曲的虫道,并将须根咬断,使叶片由外到内发黄萎蔫而死。萝卜受害造成许多黑色蛀斑,最后变黑腐烂。白菜受害,叶片变黑死亡。同时还可传播软腐病。

16、对斜纹夜蛾应采取哪几方面的措施进行防治?

答:1、诱杀成虫。利用成虫趋光性和趋化性,可用频振式诱虫灯、糖酒醋液加少许敌百虫诱杀成虫。

2、人工摘除卵块及初孵幼虫。

17、叙述美洲斑潜蝇的主要寄主及为害状。

答:主要寄主有葫芦科、豆科和茄科;害状:成虫、幼虫均为害,但以幼虫为害为主。雌成虫在叶片上刺孔取食和产卵,幼虫在叶片表皮下蛀食叶肉,叶片正面出现灰白色线状弯曲的蛇形蛀道,蛀道端部无蛹。植株中下部叶片发生严重。

18、叙述瓜实蝇为害状。

答:受害的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臭,即使不腐烂,刺伤处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瓜味苦涩,严重影响瓜的品质和产量。

19、写出桔小实蝇最嗜好的寄主3种及为害状。桔小实蝇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包括哪几方面?具体叙述人工防治技术措施的实施。

答:最嗜好的寄主:番石榴、洋桃、芒果;害状:被害果常未熟先黄,造成落果。防治技术:诱杀成虫、套袋保果、沤杀落果、喷药保护;人工防治:受害果园在落果期及时捡拾落果,同时对树上未熟先黄的虫果亦应经常摘除。虫果可利用深埋方法杀死果内幼虫,深埋虫果的深度至少要在45cm以上,过浅有的幼虫仍能化蛹羽化。

20、叙述柑桔潜叶蛾的为害状。该虫主要的农业防治措施是什么?说明其理由。

答:害状:被害叶严重卷缩,新梢生长停滞,影响树冠长成。

防治措施:1 农业防治:①抹芽控制夏梢和早发的秋梢,切断虫源。原理:因为桔潜蛾在新梢老熟后就很难在其上生长、发育和繁殖。抹芽控梢可以在一段时期内,中断其主要寄主食物,恶化其营养繁殖条件,有效地抑制其发生量。摘下或剪下的嫩梢应集中处理,直接消灭其中害虫。

②掌握在成虫低蜂期统一放梢,这是防治桔潜蛾的关键。原理:调查芽叶上的卵量,当卵量开始低落时,留放秋梢,可减轻秋梢为害。

21、荔枝椿象为害荔枝、龙眼后会造成哪些损害?哪种卵寄生蜂是荔枝椿象的优势天敌?

答: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成虫和若虫刺吸嫩梢、花穗和幼果的汁液,引致落花落果。受惊时虫体射出臭液触及人的眼睛或皮肤会引起辣痛,花、嫩叶和幼果沾上会变枯焦。它是龙眼鬼帚病的传播媒介;平腹小蜂是荔枝蝽优势天敌。

22、爻纹细蛾与荔枝尖细蛾的为害状有何不同?

答:爻纹细蛾蛀食果实和嫩梢,幼虫蛀食前期不造成落果,后期引致落果,幼虫为害不转果、转梢,也不破孔排粪,梢内蛀道充满虫粪,长出侧梢

荔枝尖细蛾蛀食新梢和嫩叶主脉造成叶片干枯,但未见蛀果。幼龄幼虫在叶上潜食,稍大即蛀入叶脉或蛀梢,必破孔排粪。梢上常有虫孔多个,叶脉上一般只见一孔于叶背中脉基部,为害后期状如火烧。

23、龙眼木虱对龙眼的为害表现在哪几方面?为害状如何?

答:成虫在嫩梢、芽、叶上吸食为害,若虫固定于叶背吸食并形成下陷的虫瘿,因此在叶面布满小突起,叶片变小,畸形扭曲,影响新梢的抽生和叶片的正常生长。它还是龙眼鬼帚病的媒介昆虫。

24、叙述荔枝瘿螨为害状,被害的荔枝叶片又称得了什么病?

答:成螨、若螨均为害荔枝龙眼的嫩梢、叶片、花穗和幼果,吸食汁液。被害叶片在背面先出现黄绿色的斑块,害斑凹陷,正面突起,凹陷处长出浓密的绒毛,状似毛毡,即所谓虫瘿。被害叶表面扭曲不平,甚至枯干凋落;被害叶称毛毡病。花穗被害形成绒球状,不能开花。嫩枝被害长出绒毛状物。

此资料由桢哥哥与戴哥哥共同整理,仅供参考,祝大家植保考个好成绩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设计

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种植)学科 高一年班 任课教师:王云霞 靖宇县那尔轰学校

教师授课表

高一种植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013至2014年第二学期 那尔轰学校王云霞 植物保护技术是在研究植物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病虫草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综合治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2、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4、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5、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6、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7、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8、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9、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0、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1、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2、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13、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难点 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书共有十三章容,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掌握昆虫的繁殖、发育习性;掌握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农业昆虫的主要目、科识别。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植物病害概述;掌握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第三章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掌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第四章农药应用技术,要求掌握农药的基本知识,掌握农药的使用方法;掌握农药的合理安排使用技术;掌握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技术。第五章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水稻害虫;掌握水稻病害。第六章麦类主要病虫害

植物保护专业概论

植物保护专业概论 作者:资源环境学院 2014级植保四班 毛雪纯 201430630415

目录: 一、植物保护专业简介: 二、植物保护专业方向简介: 1.植物病理学科 2.农药学 3.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三、专业课程开设 四、专业就业情况 五、专业就业率、升学率概况 摘要:植物保护是农学门类中的一个一级学科,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传统优势专业。植物保护是为了培养能够识别并且防治农作物主要常见病害方面的人才,为我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食品安全生产、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等等方面培养科技人才和提供有效的科学技术保障。下面就专业方向,课程开设,就业情况等方面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植物保护农学昆虫植物病理农药

一、植物保护专业简介: 植物保护以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农业生态学、信息科学等为基础,为了研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据此提出综合治理技术。植物保护专业就是一个培养植物“医生”的专业,并且主要是以“治疗”与农业息息相关的各种农作物为主。通俗地说,植物保护所学的就是如何运用各种措施预防植物生病并治愈患病植物,这些措施包括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化学防治等。主要内容是植物病原的生物学、生理、遗传、系统分类的理论和技术,形态与结构、分类与鉴定,各类病原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等等。中国农业大学刘院长表示:“植物保护是针对植物主要的病害、虫害研究怎样来防治,从而来提高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然而植物保护分为广义和狭义的两个范围。广义上的植物保护是在特定的时间地域范围内人类认定有价值的不同目标的植物与其相关产品。但是狭义的植物保护是指保护农业上的农作物,也就是人类栽培的作物。现在植物保护的目标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提高,植物保护的内容也就在不断的丰富增加,植保服务领域在不断的拓宽。 植物保护,需要对有害生物实施预报监测治理控制检疫等等一系列的工作,也有许多相关专业,比如农学、园艺、茶学、植物科学与工程等等。 二、植物保护专业方向简介:

植物保护技术教材

《植物保护技术》第一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三体段,每个体段由若干_______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2、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3、昆虫的天敌主要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我国的植保方针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昆虫头部的附器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6、昆虫的体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7、咀嚼式口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 五部分组成。 8、与咀嚼式口器相比,刺吸式口器的主要特点是:_____ _________。 9、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虫态;而不全变态昆虫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虫态。 10、昆虫的触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节构成。 11、根据蛹的形态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类型。 12、昆虫的繁殖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常见的螟蛾科昆虫中,为害玉米的是________。 14、由于昆虫的头部分布着感觉器官和取食器官,所以说头部是昆虫的______中心;胸部是昆虫的________中心;腹部是昆虫的________________中心。 15、农业害虫主要口器类型有__________(如粘虫)和__________(如蚜虫)。 16、植物的抗虫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昆虫的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_______,第二阶段是_________。 18、螨类属于__________门,__________纲。 19、鳞翅目昆虫属于__________变态。蚜虫属于__________变态。 20、昆虫中胸上着生的运动器官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1、黑光灯诱杀害虫是依据许多昆虫对__________光反应敏感而设计的。

(完整版)植物保护技术试卷及参考答案.doc

植物保护技术考试试题 专业:农村家庭经营科目:植物保护技术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 15 个空,每空 2 分,共 30 分。) 1、昆虫各体段的主要生理机能,头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 心,胸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腹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中心。 2 、植物病害的病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五大类型。 3 、常用的农药施药方法有 ( 举出三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拌种浸种、熏蒸法等。 4、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有: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东 亚飞蝗。 5、根据金龟子的生活习性,防治上应注意______________月份幼虫浅 土层的危害及 ______________月份成虫期的危害。 二、单项选择题(10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把你认为正 确的选项代号填在括号里,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植物病虫害防治方法中()是物理机械防治法。

A、轮作换茬 B、以虫治虫 C、合理密植 D、灯光诱杀 2、下列农药的简易鉴别方法适用于可湿性粉剂农药的是() A、漂浮法 B、振荡法 C、烧灼法 D、热溶法 3、下列农药不按防治对象来分的是() A、杀线虫剂 B、杀菌剂 C、有机农药 D、除草剂 4、下列属于有机磷杀虫剂的是() A、天王星 B、敌敌畏 C、吡虫啉 D、扑虱灵 5、干旱缺水地区使用农药适用()方法。 A、喷粉 B 、喷雾 C、拌种 D 、熏蒸 6、小地老虎()后昼伏夜出,夜晚活动取食。 A、2 龄 B 、3 龄 C、4 龄 D 、5 龄 7、防治水稻纹枯病哪一种药剂防治效果较好?( ) A、多菌灵 B、井冈菌素 C、三唑酮 D、百菌清 8、小麦叶锈病在降雨少但田间湿度高的情况下病害发生() A、较轻 B、较重 C、不发生 D、不影响 9、在成虫期,可用黄盆进行诱集的蔬菜害虫是() A、黄守瓜 B、温室白粉虱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教学文案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

教案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种植)学科 高一年班 任课教师:王云霞 靖宇县那尔轰学校

教师授课表

高一种植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013至2014年第二学期 那尔轰学校王云霞 植物保护技术是在研究植物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病虫草害进行预测预报,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综合治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2、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3、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4、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5、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6、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7、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8、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9、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0、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11、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12、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13、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掌握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 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掌握农药应用技术 掌握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麦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掌握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2、难点 掌握油料作物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杂粮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主要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蔬菜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掌握农田杂草的防除技术 掌握农田鼠害的发生于防治 二、教学资源分析 本书共有十三章内容,第一章农业昆虫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掌握昆虫的繁殖、发育习性;掌握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掌握农业昆虫的主要目、科识别。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要求掌握植物病害概述;掌握植物病害主要病原物的识别;掌握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发展。第三章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要求掌握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掌握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第四章农药

植物保护概论重点内容

第一节:植物病害得基本概念 植物病害得因素(包括生物与非生物)得作用,植物正常得生理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与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病三角:环境,病原物,植物体 病害四面体:环境,病原物,植物体(人) 病害得影响:生理机能出现变化,以这种为基础,今儿出现细胞或组织结构上得不正常改变,最后在形态上产生各种各样得症状;减少植物,影响产量;降低产品品质;有些病害侵害得农产品食用后还引起人蓄中毒;在运输与储藏时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国民经济;影响进出口。 植物病害症状,病状,病症: 植物受病原物侵害或不良环境因素影响后,在组织内表皮或者外表显示处来得异常状态呈症状; 病状得类型: 变色:褪绿,白化,叶子等叶色发生变化等; 坏死:病斑,溃疡,疮痂,叶烧等; 腐烂:干腐,湿腐,软腐,猝倒,立枯等; 萎蔫:失水导致枝叶萎垂得现象,黄萎,枯萎,青枯; 畸形:皱缩,卷叶,蕨叶,如枣疯病; 病状就是指植物自身外部表现出来得异常状态; 病症就是指病原物在植物并不表面形成得各种结构; 病症得类型: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 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素引起得植物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这类病害可以在植物体间互相传染,也成传染性病害;引起植物病害得生物因素称为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与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非寝染性病害:由飞生物因素(既不适宜得环境条件)而引起得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这类病害没有病原物得传染,不能再植物个体间互相传染所以也称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第二节:植物病原物 营养体:真菌生长阶段得结构称为营养体。 菌丝:单根丝状体称为菌丝。低等真菌得菌丝没有隔膜,称为无隔菌丝;而高等真菌得菌丝有许多隔膜,称为有隔菌丝。此外,少数真菌得营养体不死丝状体,而就是无细胞壁且形状可变得原质团或细胞壁卵圆形得单细胞。菌丝组织体主要有菌核(坚硬得营养结构,储藏养分,能萌发产生新得营养菌丝或繁殖体),子座(一个垫状结构,主要功能就是形成包子机构,但也有度过不良环境得作用)与菌索(菌丝体平行组成得绳索结构,可抵抗不良环境也有助于菌体在基质上蔓延)等。 繁殖体:即子实体,真菌得繁殖体包括无性繁殖形成得无形孢子与有性生殖产生得有性孢子。 无性繁殖:就是指营养体不经过与分配与减数分裂产生后代个体得繁殖方式,其产生得后代称为无性孢子。无性孢子有3种类型,即游动孢子,包囊孢子,分生孢子; 有性孢子:真菌生长发育期到一定时期(一般到后期)就进行有性生殖。多数真菌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胚子囊,通过雌,雄配子囊结合产生有性孢子。包括卵孢子(根肿菌,壶菌得有性孢子);卵孢子(卵菌得有性孢子);子囊孢子(子囊菌得有性孢子);接合孢子(结核菌得有性孢子);担孢子(担子菌得有性孢子)。 生活史:真菌得生活史就是指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得营养生长与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得过程。 植物病原原核定得一般性状 形态结构:细菌得形态有球状,杆状与螺旋状;细胞壁外有一多糖为主得粘质层,但很少有荚膜,细胞有鞭毛,无性孢子;植物病原菌革兰氏染色反应大多为阴性(G),少数就是阳性(G+)。 原核生物多以裂解方式进行繁殖,即裂解时菌体一分为二,平均分配。细胞分裂速度很快,在适宜条件下每20min就可以分裂一次。 绝大多数病原细菌都就是好样得,少数为兼性厌气。对细菌生长来说,培养基得最适ph为中性偏碱,培养得最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三章

教案(课时备课) 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进程:第9次课第3章第一节学时:1 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肖启明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内容(按节): 第3章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及综合防治技术 第一节植物病虫害的调查统计及预测预报 一、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内容 (一)发生和为害情况调查。 (二)病虫或天敌发生规律的调查。 (三)越冬情况调查。 (四)防治效果调查。 二、植物病虫害调查的取样方法 最常用的病虫调查取样方法有:五点式、单对角线式、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和“Z”字形取样。不同的取样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病虫分布类型。一般来说,五点式、单对角线式适用于田间分布均匀的病虫,而双对角线式、棋盘式、平行线式适用于田间分布不均匀的病虫,“Z”字形取样则适于田边分布比较多的病虫。 三、植物病虫害调查的记载方法 参看书中“玉米螟产卵及孵化情况调查记载表” 四、植物病虫害调查统计 1.被害率:反映病虫为害的普遍程度 有虫(有病)单位数 被害率= ————————————×100% 调查单位总数 2.虫口密度:表示单位面积内的虫口数量 调查总虫数 虫口密度= ————————— 调查面积 虫口密度也可用百株虫数表示: 查得总活虫数 百株虫数= ——————————×100 调查总株数 3.病情指数:取样点的每个样本,按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调查出各级样本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病情指数. ∑(各级病株数×各级代表数值) 病情指数= ————————————————×100% 调查总样本数×最高级代表数值 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 4.损失率= ————————————————————————×100% 未受害田平均产量或产值 五、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 病虫害的发生消长都有它的规律,人们有目的地针对某种病虫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然后结合掌握的历史资料、天气预报等,对该病虫的发生趋势加以估计匡算,这一工作叫预测。将预测的结果通过电话、广播、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通知有关单位做好准备,及

(完整版)植物保护技术试题

植物保护技术结业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三体段,个体段由若干_______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2、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3、昆虫的天敌主要有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 5、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6、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 四个时期。 7、水稻纹枯病菌主要以_______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________和________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及其它寄主上越冬。 8、植物的抗病机制有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_。 9、除草剂的选择性有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布于我国所有果区,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2分)。 1、瓢虫的前翅为() A:复翅B:鞘翅C:半鞘翅D:膜翅 2、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全变态昆虫特有的虫态是() A:卵B:幼虫C:蛹D:成虫 3、有效积温定律公式K=N*(T—To),T表示() A:有效积温B:发育天数C:发育环境平均温度D:发育起点 4、下列反映病虫危害普遍程度的是() A:被害率B:虫口密度C:病情指数D:损失率 5、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 A:水稻白叶枯病B:棉花黄萎病C:苹果树腐烂病D:小麦锈病 6、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若拌种的有效浓度为0.3%,100千克种子需50%的辛硫磷乳油(种子作稀释剂)的千克数为() A:0.3 B:0.5 C:0.6 D:1.5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6分) 1、小麦吸浆虫和葡萄透翅蛾一年均发生一代() 2、苹果腐烂病菌侵害树干时引起粗皮病。() 3、防治地老虎应重点防治第一代() 4、小麦在齐穗后的20天最易感染赤霉病。() 5、玉米大小斑病发病重的气候条件是高温、多湿、时晴时雨。()

(精选)植物保护学试题

模拟试题1 病理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植物病害 2.植物病害的症状 3.侵染过程 4.积年流行病害 5.植物非侵染性病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病征是在发病部位常出现。 2.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不论简单或复杂,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统称为。 3.某真菌的具有水生或土生习性,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则该真菌属于 _ 门。 4.病原物主要的越冬、越夏方式有寄生、腐生和。 5.通常把病毒病组织的榨出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度称为该病毒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 2.简述水稻稻瘟病的侵染循环。 3.导致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侵染性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的主要表现有那些? 四、论述题(共15分) 简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昆虫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寡足型幼虫2.羽化3.有效积温法则4.滞育5.天敌昆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在划短线的位置填写相应的昆虫翅脉的中文名称或简写字母。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什么是IPM?2.农业防治法包括哪些途径? 3.作物的抗虫性包括哪些方面? 4.什么是熏蒸性杀虫剂?如何应用? 四、论述题(共18分) 简述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的发生过程与小麦生育期的关系及对其实施综合治理的措施。 模拟试题答案1 病理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植物保护概论

植物保护概论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一章绪论 1植物保护:是研究植物的有害生物—病原物,害虫杂草等的生物学特征,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2植物保护的内涵:(1)植物保护是对农作物的保护(2)研究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3)研究有害生物的各种防治技术(4)植物保护是理论和应用相结合的科学。 3植物保护的IP原则:不是使植物不受任何损害,而是将有害控制到一定的程度,不影响人类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 4三R问题:农药残留,有害生物再猖狂,有害生物抗药性 三致问题:致癌,致畸,致突变。 5植物保护研究内容:(1)有害生物的生物学(2)有害生物发生规律(3)有害生物防治对策与措施。 第二章植物虫害 1昆虫与其他害虫的区别:昆虫动物的体躯由若干个节组成,某些体节上着生着成对分节的附肢,体壁硬化外成骨骼,附着肌肉,并包藏着全部的内脏器官,没有脊椎动物所具有的内骨骼系统。 2 昆虫的足的基本环节:基节,转节,腿节,胫节,附节,前附节。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昆虫足的变化:1步行足,适于快行2跳跃足,适于跳跃。3捕捉足,适于捕捉小虫。4开掘足,便于挖土。5抱握足,交配时用来抱握雌体。6游泳足,适于在水中游泳。7携粉足,用来梳集花粉。 3昆虫腹部的基本构造特点:腹部的题解只有背板和腹板,而无侧板,背板和腹板之间以侧膜连接,前后相邻的两附节间,由环状的节间膜相连,由于附节和两侧均有柔软的膜质部分,所以腹部有很大的收缩性,这种结构对昆虫容纳内脏器官,进行气体交换,卵的发育以及产卵活动都非常有利。昆虫腹部1-7节(雌性)1-8节(雄性)称为内脏节,腹部1-8节两侧各着生着一对气门,是昆虫的呼吸通道,腹部八节(雌性)或者第九节(雄性),称为生殖节,生殖节以后的各节统称为生殖后节,除原尾目成虫外,最多有两节,即第十节和第十一节,第十一节比较退化,只有一对尾须。 4昆虫体壁的功能:昆虫体壁的骨骼张在外面,而肌肉却生长在骨骼里面,这种结构称为外骨骼,这种外骨骼的结构使昆虫能保持固定的体型,着生肌肉保护内脏免授机械损伤,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和有害物质的侵入,此外,体壁上还有各种感觉器官,使昆虫与外界环境去的广泛的联系。 5昆虫体壁的通透性与害虫防治的关系:由于体壁的特殊构造和理化特性,使它对虫体具有良好地保护作用,尤其是体壁上的覆盖物和上表皮的蜡层,护蜡层,对杀虫剂的入侵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不同种类的昆虫以及同一昆虫的不同发育期,其体壁的厚薄,软硬和覆盖物的多少是不同的,凡是体壁,蜡质多和体毛较密的种类,药剂不容易通过,一般来说同一昆虫幼龄期比老年期的体壁薄,尤其是刚蜕皮时,由于外表皮尚未形成,药剂比较容易渗入体内。此外,昆虫体躯各部分的体壁厚度也是不同的,一半节间膜,侧膜和足的附节部分,体壁较薄,感觉器官则是最薄弱的地方,而且感觉器官下面

植物保护试题(一)

《园艺植物保护概论》自测卷(一) 一. 名词解释(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变态: 2.羽化: 3.植物病害: 4.转主寄生: 5.单循环病害 6.寄生性种子植物: 7.虫口密度: 8.病情指数: 9.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10.化学控制: 二.填空题(40 个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昆虫身体分为___、____、____三个体段。昆虫的触角自基至端部分别是由_____、_____和_____构成,_____的变化使昆虫的触角产生多种类型。 2.昆虫的体壁从内到外由_____、_____、_____三层组成,表皮层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性;常见蛹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三种。 3.园艺植物病害的病状有、、、、。 4.园艺植物生病后,经过一定的病理程序,最后表现出的病态特征叫________,它按性质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_。 5.农药的三证_____、_____、_____。 6.种群消长类型、、、。 7.园艺植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包括、、、、、等。 8.石硫合剂主要有、和三种物质熬制而成。 三.选择题(20题,每题0.5分,共10分) 1.蝶蛾类幼虫的口器为 ( )。 A 咀嚼式 B 刺吸式 C 虹吸式 D 舐吸式 2.泡桐丛枝病的病原是( )。 A 真菌 B 类菌质体 C 病毒 D 线虫 3.以下现象属于病征的是() A 溢脓 B 枯萎 C 坏死 D 变色 4.下列孢子属于无性孢子的是() A 接合孢子 B 子囊孢子 C 孢囊孢子 D 担孢子 5.刺吸口器害虫一般不能采用下面哪类药剂进行防治() A 胃毒剂 B 触杀剂 C 内吸剂 D 微生物农药 6.金龟子的后翅为 ( )。 A 复翅 B 鞘翅 C 半鞘翅 D 膜翅 7.椿象的口器类型为 ( )。 A 刺吸式 B 锉吸式 C 咀嚼式 8.能使昆虫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的温度范围,称______。 A光周期B低温C湿度 D 有效温度范围9.不属于园艺植物病害的是()。 A、大白菜腐烂病 B、葡萄霜霉病 C、郁金香碎色病 D、苹果花叶病 10.下列昆虫中不属于地下害虫的是()。 A、红蜡蚧; B、蛴螬; C、东方蝼蛄; D、小地老虎。 11.波尔多液的有效成分是()。 A 硫酸铜 B 氧化钙 C 碱式硫酸铜 D 硫酸钙 12.昆虫的翅一般分为( ) A. 两边三角四区 B. 三边三角四区

植物保护技术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作业题一 1、何为变态?变态有几种类型? 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新城代谢,不仅体积增大,而且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也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主要分为全变态、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 2、何谓世代,何谓生活史 世代:昆虫自卵或幼虫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生活史:指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冬季结束止的发育过程。 3、昆虫纲分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有哪几个目? ⑴昆虫分目的主要依据是翅的类型 ⑵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目主要有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缨翅目、脉翅目。 4、如何从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区别鳞翅目中蛾、蝶两大类群? ⑴形态上:蝶类触角球杆状,休息时翅竖立在体背;蛾类触角多型,但没有球杆状,休息时翅多平展或背覆 ⑵生活习性:蝶类多在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喜欢趋向夜间开放、颜色浅淡而香味浓郁的花朵,有趋光性。 5、比较螨类与昆虫的主要形态区别? 螨类成虫足4对,无触角,昆虫成虫足3对,有触角。 6、如何区别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蜂幼虫 鳞翅目幼虫腹足4对臀足1对,膜翅目叶蜂幼虫腹足6-7对臀足1对。 7、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和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各分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8、何为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外界获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而且各发育阶段需要的总热量为一常数:K=N(T-C),其中N为时间(天数),T为发育阶段内的平均温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K为有效积温常数。 作业题二 1、真菌的营养体有哪几种变态类型? ⑴吸器,⑵菌核、菌索、子座。 2、植物病害的病状、病症类型有哪些? 病状: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病征: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脓状物 3、植物病毒主要有什么构成? 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 4、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原常见有哪些? 答:⑴营养失调,包括营养缺乏和营养过量 ⑵水分失衡 ⑶温度过高或过低,包括冷害、冻害、热害。 ⑷环境污染。 5、如何诊断不同类型的侵染性病害?

植保综合试题7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G卷)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5分)(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能取食一个科或个别近似科的若干种植物的昆虫,其食性为寡食性;。.() 2. 大多数昆虫在胚胎发育完成后, 其幼虫就要破卵壳而出, 这个现象称为孵化。() 3. 蝗虫无单眼() 4. 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脱皮而出的过程, 统称为羽化。() 5. 昆虫是植物病害的传播媒介。() 6. 绝大多数病原物的传播靠主动传播。。() 7. 垂直抗性不稳定不持久。() 8. 加强植物检疫,对控制人为传播病害有重要意义。() 9. 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的途径主要有伤口、自然孔口2种。() 10苏芸金杆菌是真菌制剂。() 11. 蝇分为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阶段。() 12. 性二形指同一种昆虫,雌雄二性第一特征(生殖器官)的差异。() 13昆虫对外界刺激物质如化学物质等刺激产生的不可克制的反应叫趋化性。 () 14. 昆虫通过取食与被取食的关系,与其它生物联系在一起叫昆虫生物。 () 15.病害普遍而严重发生,对生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叫病害流行。() 二、选择题:(每个2分,共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空格内) 1.( )是研究昆虫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 ①昆虫生态学②昆虫分类学 2. 趾钩为( )昆虫所特有的结构。 ①鳞翅目②膜翅目 3. 鳞翅目昆虫的蛹都属于( )蛹。 ①被②围 4成虫期对昆虫( )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叫补充营养。 ①生长②性 5. 螟虫为( )变态。 ①完全②不完全 6. 植物病毒的完整组分组成是( )。 ①核酸+蛋白质②蛋白质 7. 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因是( ) ①. 生物因素②非生物因素 8.在真菌孢子中,接合孢子属于( ) 性孢子。 ①无②有 9. 在真菌孢子中,分生孢子属于( )性孢子。 ①有②无 10植物检疫又叫( )。 ①法规防治②农业防治 三、综合分析:(共5分) 刺吸式口器,后口式,从头的后方伸出,喙3节,少数1、2节。触角短,鬃状或线状。单眼2—3个。前翅质地均匀,膜质或革质,休息时常在背上呈屋脊状放置,跗节1—3节,多数种类有蜡腺。繁殖方式多样,繁殖能力强,个别种类幼虫期特长,会传染植物病毒病;多型,均为植食性,且喜欢集中于植物柔嫩部分取食。不完全变态。这是什么目昆虫?

植物保护技术作业及答案教案资料

植物保护技术作业及 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作业题一 1、何为变态?变态有几种类型? 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新城代谢,不仅体积增大,而且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也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主要分为全变态、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 2、何谓世代,何谓生活史 世代:昆虫自卵或幼虫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生活史:指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冬季结束止的发育过程。 3、昆虫纲分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有哪几个目? ⑴昆虫分目的主要依据是翅的类型 ⑵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目主要有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缨翅目、脉翅目。 4、如何从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区别鳞翅目中蛾、蝶两大类群? ⑴形态上:蝶类触角球杆状,休息时翅竖立在体背;蛾类触角多型,但没有球杆状,休息时翅多平展或背覆 ⑵生活习性:蝶类多在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喜欢趋向夜间开放、颜色浅淡而香味浓郁的花朵,有趋光性。 5、比较螨类与昆虫的主要形态区别? 螨类成虫足4对,无触角,昆虫成虫足3对,有触角。 6、如何区别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蜂幼虫 鳞翅目幼虫腹足4对臀足1对,膜翅目叶蜂幼虫腹足6-7对臀足1对。 7、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和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各分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8、何为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外界获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而且各发育阶段需要的总热量为一常数:K=N(T-C),其中N为时间(天数),T为发育阶段内的平均温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K为有效积温常数。 作业题二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试题修订稿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试题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15分。) 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体段,个体段由若干_______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2、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3、昆虫的天敌主要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4、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6、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四个时期。 7、水稻纹枯病菌主要以_______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________和________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及其它寄主上越冬。 8、植物的抗病机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除草剂的选择性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布于我国所有果区,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6分)。 1、瓢虫的前翅为() A:复翅B:鞘翅C:半鞘翅D:膜翅 2、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全变态昆虫特有的虫态是() A:卵B:幼虫C:蛹D:成虫 3、有效积温定律公式K=N*(T—To),T表示() A:有效积温B:发育天数C:发育环境平均温度D:发育起点 4、下列反映病虫危害普遍程度的是() A:被害率B:虫口密度C:病情指数D:损失率 5、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 A:水稻白叶枯病B:棉花黄萎病C:苹果树腐烂病D:小麦锈病 6、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若拌种的有效浓度为%,100千克种子需50%的辛硫磷乳油(种子作稀释剂)的千克数为() A:B:C:D: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8分)

植物保护技术作业及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植物保护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作业题一 1、何为变态?变态有几种类型? 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不断的新城代谢,不仅体积增大,而且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也发生一系列变化,从而形成几个不同的发育阶段。主要分为全变态、不完全变态两种类型。 2、何谓世代,何谓生活史 世代:昆虫自卵或幼虫离开母体发育到成虫性成熟能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生活史:指昆虫从当年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冬季结束止的发育过程。 3、昆虫纲分目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有哪几个目? ⑴昆虫分目的主要依据是翅的类型 ⑵与农业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目主要有直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半翅目、同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缨翅目、脉翅目。 4、如何从形态上和生活习性上区别鳞翅目中蛾、蝶两大类群? ⑴形态上:蝶类触角球杆状,休息时翅竖立在体背;蛾类触角多型,但没有球杆状,休息时翅多平展或背覆 ⑵生活习性:蝶类多在白天活动,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喜欢趋向夜间开放、颜色浅淡而香味浓郁的花朵,有趋光性。 5、比较螨类与昆虫的主要形态区别? 螨类成虫足4对,无触角,昆虫成虫足3对,有触角。 6、如何区别鳞翅目幼虫与膜翅目叶蜂幼虫 鳞翅目幼虫腹足4对臀足1对,膜翅目叶蜂幼虫腹足6-7对臀足1对。 7、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和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各分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不完全变态昆虫发育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8、何为有效积温法则? 有效积温法则: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外界获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而且各发育阶段需要的总热量为一常数:K=N(T-C),其中N为时间(天数),T为发育阶段内的平均温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K为有效积温常数。 作业题二 1、真菌的营养体有哪几种变态类型?

《植物保护学》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精)

《植物保护学》复习资料、试题及答案(精) 题记:资料比较多,比较详细,强烈推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细菌性病害的典型病征是在发病部位常出现。 2..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不论简单或复杂,有性生殖或无性繁殖统称为。 3..某真菌的具有水生或土生习性,营养体为单细胞或无隔菌丝体,细胞壁由纤维素组成, 无性生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则该真菌属于 _ 门。 4..病原物主要的越冬、越夏方式有寄生、腐生和。 5..通常把病毒病组织的榨出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 释度称为该病毒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 2..简述水稻稻瘟病的侵染循环。 3..导致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侵染性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性的主要表现有那些? 四、论述题(共15分) 简述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发展特点及其防治策略。

昆虫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寡足型幼虫2.羽化3.有效积温法则4.滞育5.天敌昆虫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6分) 在划短线的位置填写相应的昆虫翅脉的中文名称或简写字母。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什么是IPM?2.农业防治法包括哪些途径? .作物的抗虫性包括哪些方面? .什么是熏蒸性杀虫剂?如何应用? 四、论述题(共18分) 简述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的发生过程与小麦生育期的关系及对其实施综合治理的措施。 模拟试题答案1 病理学部分

1. 植物病害:长期异常的环境胁迫和病原生物的侵染,超过了植物的耐受限度,植物的生长发育受阻,新陈代谢异常,导致植物出现病态表现,甚至死亡,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2分) 2. 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发病后,发病部位出现的病态表现。(2分) 3. 侵染过程:植物病害侵染过程是指病原物接种体从越冬、越夏场所通过传播和寄主植物接触到寄主植物发病直至死亡的过程,包括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四个环节。(2分) 4. 积年流行病害:病害循环过程中没有再侵染,或再侵染对病害发病程度影响不大的病害。病害的发生程度取决于初始菌原量。(2分) 5. 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形成的植物病害,不具有传染性,一般在田间具没有发病中心。(2分) 二、填空(每空1分,共5分) 1..脓状物(菌脓) 2..子实体 3..壶菌门 4..休眠 5..稀释限点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什么是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其有那几个环节?(5分)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试题

《植物保护技术》综合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昆虫的成虫体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三体段,个体段由若干_______组成,并具有不同的附器。 2、对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活动影响最大的三个环境因素是_____ 、_____ 、 _____ 。 3、昆虫的天敌主要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大类。 4、细菌、真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5、病虫害的预测,按预测的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6、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程一般可分为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四 个时期。 7、水稻纹枯病菌主要以_______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________和________在病稻草、田边杂草及其它寄主上越冬。 8、植物的抗病机制有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9、除草剂的选择性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布于我国所有果区,是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 小题1分,共6分)。 1、瓢虫的前翅为() A:复翅B:鞘翅C:半鞘翅 D:膜翅 2、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全变态昆虫特有的虫态是() A:卵B:幼虫C:蛹D:成虫 3、有效积温定律公式K=N*(T—To),T表示() A:有效积温B:发育天数C:发育环境平均温度D:发育起点 4、下列反映病虫危害普遍程度的是() A:被害率B:虫口密度C:病情指数D:损失 率 5、属于细菌性病害的是() A:水稻白叶枯病B:棉花黄萎病C:苹果树腐烂病 D:小麦锈病 6、用50%辛硫磷乳油拌种,若拌种的有效浓度为0.3%,100千克种子需50%的辛硫磷乳油(种子作稀释剂)的千克数为() A:0.3 B:0.5 C:0.6 D:1.5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 8分)

湖南农业大学840植物保护概论15-18年真题

2015年湖南农业大学硕士招生自命题科目试题 科目名称及代码:植物保护概论 840 适用专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植物保护领域 考生需带的工具: 考生注意事项:①所有答案必须做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②按试题顺序答题,在答题纸上标明题目序号。 一、名词解释(共计20分,每小题2分) 1.植物检疫 2.抗药性 3.滞育 4.有效积温法则 5.趋化性 6.植物病理学 7.隐症现象 8.初侵染 9.鉴别寄主 10.稀释限点 二、填空题(共计20分,每空1分) 1.昆虫的口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2.昆虫的排泄作用主要是由______和后肠的______共同完成; 3.影响昆虫的生长、发育、生存、繁殖和种群数量动态的生物因子主要是______和______; 4.水稻常见的螟虫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根据对寄主植物的依赖程度,寄生性植物分为______ 和______ 两类;6.雌雄异形的线虫,雌成虫为______形,雄成虫为______形; 7.病原菌的拉丁学名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________、_______和定名人;8.烟草花叶病毒粒子的形态为______ ,黄瓜花叶病毒粒子的形态为______ ; 9.植物病理学中常使用______和______等术语来表示致病性的差异。

三、单选题(共计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不属于昆虫的动物是()。 A.地老虎 B.柑橘红蜘蛛 C. 螽斯 D.甘薯天蛾2.下列昆虫中,()是捕食性天敌。 A. 赤眼蜂 B.蚜茧蜂 C.七星瓢虫 D. 蜜蜂 3.属于咀嚼式口器的昆虫是()。 A.斜纹夜蛾 B.蚧壳虫 C.绿盲蝽 D.叶蝉 4.南方黑条矮缩病的传毒昆虫是()。 A.褐飞虱 B.灰飞虱 C.白背飞虱 D.稻水象甲5.以下属于生物农药的是()。 A.溴氰菊酯 B.吡蚜酮 C.马拉硫磷 D.Bt 6.植物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 A.空气 B.雨水 C.鸟类 D.昆虫7.锈菌生活史中,可能出现多种类型孢子的现象称为()。A.多态现象B.转主寄生现象C.双游现象 D.层出现象8.菌丝体相互平行组成绳索状结构,称为()。 A.子座 B.菌索 C.菌核 D.孢梗束9.植物病斑上出现小黑点,它们可能是病原物的()。 A.菌脓 B.菌核 C.闭囊壳 D.担子果10.影响病原菌潜育期的长短最大因素是()。 A.温度 B.湿度 C.pH值 D.光照 四、简答题(共计50分,每小题10分) 1.简述农业防治的主要内容。 2. 简述昆虫围食膜的主要功能。 3.植物病原物的致病作用有哪些? 4.什么是柯赫氏法则? 5. 如何区别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五、论述题(共计40分,每小题20分) 1.试述二化螟对水稻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 2.怎样理解人在农田植物病害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