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造性想象力

创造性想象力

创造性想象力
创造性想象力

创造性想象力

——读《走出“盒子”的教与学:在课程中激发想象力》有感

莆田第五中学吴继斌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此次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涉及内容最全面的一次课程改革。它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从中体会到了课程改革对课堂、对教师、对学生的冲击,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困惑。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在教学生涯中,让我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崇高,也让我领悟到了作为教师的肩上的重担。专业成长需要书籍,阅读滋养着发展的心田。在第四次培训之后,我有幸拜读了Kieran Egan 教授主编、王攀峰翻译的《走出“盒子”的教与学:在课程中激发想象力》一书。这本书没有那总高深的理论,而是关注现实,在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的问题、典型案例,从历史、哲学、社会和心理等多个角度探讨这种新的教育观念,并考察想象在公共教育中的作用和含意,提出了急需更新的教育理念及方式。阅读了《走出“盒子”的教与学:在课程中激发想象力》让我的头脑历经了一番洗礼。阅读之后,我的体会是该书的含义是要告诉读者六个字,那就是:创造性、想象力

一、作者及译者简介

作者简介

Kieran Egan是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教育系的教授,著有《儿童的思维》、《搬弄是非的兔子》、《用发条转动的橙子》等书。Maureen Stout是一个独立的研究者和作家。Keiichi Takaya是想象教育研究团体的研究员,现在在东京女子医科大学等多所日本大学教授英语和教育。

译者简介:

王攀峰是:湖北荆州人。1977年9月生。1995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999年、2002年分别获得教育学学士和硕士学位;2002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起,在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任教,2008年被评为副教授。先后参与多个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撰写出版学术专著《走向生活世界的课堂教学》,参编大学教材《课程论》等多部。

二、内容简介

(一)目录

前言/1

第一部分为教育想象设置背景/1

1想象,过去和现在

Kieran Egan/3

2现代教育思想背景下的想象

Keiichi Takaya /9

3教育研究中的批判性思考:想象和新知识

Maureen Stout /38

第二部分想象和教育实践

4数学课堂的情感与认知之重组:想象的作用

Peter Liljedahl /57

5想象与文学教学:诠释与道德启示

Geoff Madoc-Jones /70

6富有想象力的科学教育:两个问题和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

Sean Blenkinsop /82

7文化背景中的想象和艺术教育

Sharon Bailin /82

8“想象发言”:想象与问题青年的教育

Andrew Schofield /108

9富有想象力的多元文化教育:关注一种包容理论

Mark Pettes /116

(二)内容简介

Kieran Egan等多位作者撰写的《走出“盒子”的教与学:在课程中激发想象力》,从多重视角聚焦想象和想象力问题。作者们从历史、哲学、社会和心理等多个角度探讨这种新的教育观念,并考察想象在公共教育中的作用和含意。他们相信,学校必须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智力、道德和审美想象力,以确保他们获得成功而富有意义的教育经验。然而,极其常见的是,尽管教学方案看上去使用了富有想象力的材料和方法,但课程和活动仍然无法激发学生想象力中的决定性方面。这本书致力于对想象力培养之价值和意义的深入理解,确立想象在教育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书由两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的作者从历史和哲学等多个视角看待“想象”这个概念,Kieran Egan的文章在开篇论述了想象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有的作者具体阐明了想象和教育之间的关联,有的则对有关教学中想象作用的某些普遍的无根据的观念和误解提出了质疑。有的作者力主一个人的想象力的发展必须成为教育至关重要的部分,因为想象与教育的关联仅仅被一些教育理论家在教育原则上阐明或认识到,却不存在于当今的实践中;有的主张批判性思维和想象性思维是互相促进的技能,两者通常是教育和社会科学中范式间知识构建所必须的。第二部分的作者提出了一些有关想象的通行的迷信说法,探讨了想象是如何成为学习的基础部分,并说明了实践中是如何看待想象教育的。这一部分的作者分别从“想象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想象与文学教学”、“想象与科学教育”、“想象与艺术教育”、“想象与问题青年的教育”、“富有想象力的多元文化教育”等方面展开专题研讨。

三、阅读后的理解

通过阅读《走出“盒子”的教与学:在课程中激发想象力》一书,我认为该书浓缩地映射出当今以学校变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所呈现给世界的复杂多变的壮观图景,从教育、学校、课程与教学三个层面的主题研讨。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然而以未来发展的战略眼光来审视一下当今的教育,就不难发现教育在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方面的弊端日益明显。作为一线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才能不害怕疑问、并主动迎接和讨论,要求这种自由成为我们对于后代应尽的职责。如果我们学生想解决以前从未解决的问题,我们老师就必须让大门为未知半开着,而那扇门是由想象来打开的。《走出"盒子"的教与学:在课程中激发想象力(第4版)》既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性,对于推动、深化我国的课程改革与学科教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有时被视为与备考背道而驰,实际上,考试获得高分与学习中富有想象力并非相互排斥。当学生在学习中运用了想象力,他们在任何测验或测量中的教育成绩将有所提高。这本书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知识在大脑中是如何增长的,以及想象力在一生中是如何运行和变化的。在此基础之上,学识广博的作者们阐述了创造性教学方法,提供了新的设计和教学方式。所以我认为想象是建立在传承与创新的基础上。正如徐匡迪先生所说————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四、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理念陈旧

为什么当今中国人没有获得获贝尔奖的?但是杨振宁,李远析、李政道、朱棣文等几位美籍华人,为什么生活在国外就获得了诺贝尔奖?问题在哪里?是什禁铜了我们的思维,束缚了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我想这正是教育思想的问题。先进的教育思想把学生自己发现、总结看作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方式;先进的教育思想则主张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引导学生去探索。受传统教学的影响,还有多数老师不能明白教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对他们来说,仍然局限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几千年传统教学思路上。其实个人感觉,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你的一切教学出发点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他们适合在那条路上走,你只能起帮助推动作用,而真正走路的是学生自己,并不是老师拉着学生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超越老师,实正真正的具有个性化的自我发展。信息时代的千变万化,也更加对老师的素质进行考验。传统老师那种无所不知已经被打破,老师更需要认准自己的位置,不断充电,终身学习才能使自己能够当此重任。

(二)忽视个性培养

我国学校的教育,对比美国、日本的教育,中国教育重视共性而忽视个性的培养。在中国,课堂纪律井然有序,保持安静。甚至连坐姿都有严格的要求,我们常对学生说课堂四十五分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课堂教育大多是老师讲,而学生的目的是听和记。在考试的时候试卷的答案是很标准的,教事业以此作为评判的标准。我们不能不说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相对中国而言日本的教育相对开放,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课堂发言比较多,跟老师的关系也更近于朋友关系他们敢说、敢想、敢干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三)教学设备落后

可以说,国家对教育多年来的财政投人和大力发展,使我国基础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这种投入体制在经济体制转轨这一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稳定性、不完善性,造成了我国础教育设备相对薄弱,很多学校设施不全,不能使学生使学生将很好的理论联系实践。有很多教育家认为应采取部分外国的先进教材,但是反过来想想我国目前的教育设备能消化得了那种教学方式么?很多地方的小学连一台电脑都没有,即便是一般县级市也存在教育设备不够用的情况,也有一些教学应有的设备,现在并不具有。很多学校也没有拓展学生知识面所必需的图书馆。如此的教学环境怎样培养出大量适应时代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新课程标准体现了新的课改理念,它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为主体,强调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是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力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生物学习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创造性与想象力

(一)大胆想象,培养创造力

学生学习的习惯是亦步亦趋,难以跳出前人的模式,因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非常重要。通过想象可以把枯燥的知识表现的生趣盎然、栩栩如生,让人产生无穷的乐趣。正如爱因斯坦所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源于想象,不想象、不思维,就不会有创造性萌芽,因此要引导学生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

1、大胆想象使抽象知识形象化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把原有表象加工改造成为新的表象的思维方法。想象能使人跳过某

些思维的阶段,推测出最终的结果,这是想象具有创造性的缘由。康德说:“想象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想象力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主要条件,在实践活动中,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科学发明和艺术创作的源泉。高尔顿发明汽船,莱特兄弟发明飞机,马可发明无线电,都是事先应用想象,预想了他们劳动的成果,想象活动又是与分析、推理相结合的。

案例1、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一中《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一节内容时,刚刚接触这部分内容,学生的知识是抽象的。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用比喻的方法:线粒体——细胞动力车间;叶绿体——养料制造车间;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溶酶体——细胞的消化车间;高尔基体——蛋白质加工、分类、包装车间及发送站;内质网——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这样学生可以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并大大降低了记忆的难度,并在此基础上学会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理解有关问题的方法。

2、直觉思维,迸出心中创造性的火花

直觉思维是不经过严密的逻辑分析而突然作出的判断、产生新观念的一种思路,即人们常说的“灵感”“顿悟”,直觉思维在人的创造性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直觉思维做先导,便很难提出种种假设,并取得突破。鼓励学生大胆猜测,敢于假设,不怕胡思乱想,因为这其中蕴藏着创造的火花。同时,还需引导学生去论证假设,这样就会使学习生动活泼、富有创造性。如在进行“蚯蚓在什么物体表面爬的快”这一探究活动时,先鼓励学生凭感觉大胆作出各种假设,尝试针对假设精心设计试验方案,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表达交流,进一步验证实验结论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实验中,学生敏捷的思维、睿智的反应,处处在彰显着他们充满智慧的个性,个别学生超常规的思维想象,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也更加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欲望。

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创造技能,鼓励学生敢于动手实验,在实验中提高技能;训练创造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智力技能,提高创造性思维水平。动手动脑齐头并进,理论实践结合使用,便能使学生成为未来社会的新型人才。

(二)亲历“想象实验”,体验科学思维方法

新课程要求改变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教学方式。教师的工作就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确实感到学习是一种美好而有趣的过程,要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唤起更强烈的求知欲。课堂上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力求促进每个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但高中阶段“想象实验”往往被大家所忽视。

在教学“想象实验”时要求学生要亲历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预测等),强调学生分组全员参与,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中可利用插图、挂图以及多媒体课件,分步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置身于实验探究的全过程。

案例2、在教学艾弗里肺炎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艾弗里的实验,因为教材文字叙述少,且无插图。要重点分析以下内容:

实验材料:选用肺炎双球菌;

假设: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操作:将S型细菌中的多糖、蛋白质、脂类和DNA等提取出来,分别与R 型细菌进行混合;

预期结果:只有DNA与R型细菌进行混合,才能使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吻合;

分析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接下来要进一步挖掘实验细节(目的让学生理解转化的实质)──转化实验的拓展。提出问题:格里菲思的肺炎球菌体内转化实验中,注入R型活菌的小鼠会产生抗体,这种抗体能否对S型活菌发生作用呢?以此问题考查学生对于探究实验设计的理解。学生讨论形成

小组实验方案,教师组织交流、修改和完善,并展示一个参考案例。另外,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后依据教材继续开发探究性实验。教师通过设计系列问题让学生运用推理性探究活动完成思维训练。系列问题有:如何阻止禽流感的传播?人类是如何完成免疫的?DNA和RNA的复制方式?如何阻止人流感与禽流感病毒的基因互换?如何阻止禽流感病毒转变为人流感病毒?为什么禽流感病毒容易变异?DNA和RNA分子结构稳定性的探究?再比如,1997年美国科学家Prusiner发现了一种新型生物──朊病毒,是一组至今没有查到任何核酸的蛋白质颗粒,它是导致疯牛病和人的克雅氏病的病原体。你能推测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吗?

(三)渗入科学猜想,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是知识的不断构建和累积,又是经验的不断拓展和提升。所以在探究新问题时,教师要精心创设前科学概念情境,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提出猜想。在探究问题解决环节,学生在摸索和尝试时对探究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和假设,这就是猜想。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一环,它为进一步制定探究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指示方向。它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做出的初步判断,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如何引导学生提出科学的、有价值的猜想,是值得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猜想的提出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①结合“想象实验”情境提出猜想。学生的想象力需要教师的引导,在“想象实验”教学到某个环节时,面对“想象实验”情境,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启迪学生的思维,触发学生的灵感,促使学生提出科学的猜想。

案例3、如在讲授格里菲思的肺炎球菌第四组实验时,教师要结合实验情境(实验中出现的与常规推理不相吻合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当时格里菲思是如何猜想的呢?请同学们像科学家一样思维,如果是你,你可能有哪些猜想?此时将问题抛给学生,激发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学生提出的猜想各种各样,有学生说可能是R型菌发生了基因突变,也有学生说可能是S型菌加热杀死不彻底,还有学生说是染色体变异……。面对丰富多彩的猜想,如何证实与证伪?这是教学的关键。应及时通过学生举例加以证明,通过设计实验验证并得到与格里菲斯相同的结论,这就是去伪存真的过程。这种在“想象实验”情境下,通过教师适时、恰当的引导,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可见课堂上教师的引导作用非常必要,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可能学生只记住了格里菲斯的实验结论,而完全没有体会到像科学家一样的思维。

②根据已有知识或生活经验提出猜想。可见,课堂上要及时抓住学生闪现出来的认知矛盾,及时做好铺垫后引导学生主动地、积极地猜想并探究出结果。这样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学生对问题的猜想更快得到证实。

六、阅读后一些思考:

1、在《走出“盒子”的教与学:在课程中激发想象力》一书第三章,在每个例子中,认为从一种科学范式转换到另一种范式可以被看做同一种批判性思考的表达一样的动人的、冒险的练习。在一定意义上,需要能够站到当前范式之外加以审查——这就需要想象力。在这里,我看到了想象在帮助我们质疑公认的基础知识、从而为新知识的创造奠定基础时,是如何具有认识论上的颠覆性意义的。但是一种新范式自身不可能免于批判的影响,这种影响对范式的有多大的黑洞爆炸威力?

2、文章在第53页中提到:想象和批判性思维在知识建构中是紧密配合的。但目前状态对于一线的老师,如何有效和高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找出解释、寻找原因、构建意义”仍然是阻力重重,整体上缺乏行之有效的途径?

3、构成想象力丰富的要素不仅随着学科背景有所变化,而且随着文化背景也有所不同。那么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如何在创新与传统、自由和束缚、个体和合作、内心和外表之间保持动态的张力?

七、感想

众人皆知,当学生的想象力和情绪融入学习过程时,教育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尽管我们拥有关于加强学生兴趣的丰富的教育知识,但是,我们没有坚持不懈地探讨想象力是什么、想象力在学习中如何发挥作用或者课堂中如何激发想象力。想象是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它允许我们从新的视角看待世界,以此帮助我们改善教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座大楼房,那么教师应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砖头、灰浆等,把这一切砌垒起来的工作应当由学生去做。”教师仅仅是个引导者,“放开手,让学生自己走”,学生学会了学习,才会有所创新;学会了学习,才能始终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脉搏,才能始终站在知识创新的前沿。在生物教学乃至所有教学中,教师少一点灌输,多一点探讨,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想象力,是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是终身教育的必然需求,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俊琴《自主意识·兴趣·想象力与生物教学》

2、许东升《渗入科学猜想提高思维能力》

3、 Kieran Egan 《走出“盒子”的教与学:在课程中激发想象力》

4、张树虎《生物教学中“想象实验”的应用》

如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doc

如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比如当你说起汽车,我马上就想像出各种各样的汽车形象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想象一般是在掌握一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完成的。想象力是在你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 想象力是活物与死物的根本区别。在人类中主要为右脑,随着人类大脑进化愈加形象化,主要分布于大脑最外层,属于最高级思维。 哲学方面,想象力是感性知性间的一种中介性先天能力。在人的判断认识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创造力 真正的创造活动总是给社会产生有价值的成果,人类的文明史实质是创造力的实现结果。对于创造力的研究日趋受到重视,由于侧重点不同,出现两种倾向,一是不把创造力看作一种能力,认为它是一种或多种心理过程,从而创造出新颖和有价值的东西,二是认为它不是一种过程,而是一种产物。一般认为它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新颖的产物。 有人认为,根据创造潜能得到充分的实现。创造力较高的人通常有较高的智力,但智力高的人不一定具有卓越的创造力。根据西方学者研究表明,智商超过一定水平时,智力和创造力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创造力高的人对于客观事物中存在的明显失常、矛盾和不平衡现象易产生强烈兴趣,对事物的感受性特别强,能抓住易为常人漠视的问题,推敲入微,意志坚强,比较自信,自我意识强烈,能认识和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和特点。 创造力与一般能力的区别在于它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它的

主要成分是发散思维,即无定向、无约束地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德的看法,发散思维当表现为外部行为时,就代表了个人的创造能力。 可以说,创造力就是用自己的方法创造新的,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如何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少年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他们活泼好动,富于想象。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儿童美术教育应该使儿童这种潜能和天性得到充分的表露和发挥。梅锡军美术学校儿童美术在辅导儿童美术创作中,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方面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欣赏名画,激发兴趣 梅锡军美术学校儿童美术教学不是局限于技巧的培养,还让儿童在不断欣赏各种美术作品中,受到美的熏陶和享受。在辅导学生绘画创作中,中心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因为美术作品涉及的范围很广,古今中外、天上地下、花草树木、飞禽走兽,无所不含。通过欣赏各种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感染和激励。同时,在欣赏中收到扩大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知识的效果,不仅使他们看到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图景,还可以使孩子学习艺术家的工作精神和创作态度,从而产生极高的创作愿望。 (二)启迪诱导,丰富想象 在教学中,梅锡军美术学校儿童美术的教师经常和孩子共同讨论艺术品的创造过程。在讨论中,教师起着启迪和诱导的作用。通过引导诱发,唤起孩子对美的思考。教师与孩子共同讨论,对启发诱导学生的审美联想与想象是十分重要的。 美术教学不仅是培养孩子静观美、欣赏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梅锡军美术学校儿童美术要求孩子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进行理解、记忆,根据一定的主题进行创作。

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案例] 一次英语课上,我让学生用三种颜色 yellow(黄色),red(红色),blue(蓝色)与三种事物boat(小船),sea(大海),sun(太阳)进行自由组合搭配。待学生画完之后,我看了学生的作品,很多学生都用黄色画小船,红色画太阳,蓝色画大海。但只有一个学生用黄色画太阳,红色画小船,蓝色画大海。我以为他溜号,不认真,才画错了。于是就严厉地对他说:“太阳怎么是黄色的?”可那个学生的回答却另我很意外,他怯怯地说:“老师,我画的是傍晚的太阳,我看见傍晚的太阳是黄色的。” 【反思】 课后,我陷入了沉思。首先,我们在课上或课后处理问题时,为什么语气不能亲切一些,态度和蔼一些,保护孩子们幼小的自尊心呢?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在课上一旦提出与教师不相符的意见,老师就批评,指责,认为学生不可理喻,那么孩子还能喜欢这个老师吗?还能对他所教的科目感兴趣吗?没有兴趣,还能谈得上进一步发展吗?其次,我们所教的孩子是多么了不起,他们善于观察周围事物的细微变化,一切事物在他们的眼里都是那么有趣,那么神奇。他们不受常规观念的左右,具有创新意识,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但反过来想一想,为什么在老师的眼中,太阳只能是红色的?说这个老师的知识面窄?他的工作态度不端正,不仔细备课?说

他缺乏教学经验?……追究其根本原因,都是传统应试教育惹的祸。我们25岁以上的这批人多是在应试教育下长大的,思维单一,追求唯一的答案,死板,教条。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以不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要从实际行动上更新教学观念,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把他们真正当成自己的朋友。在学习过程中,能多从他们的角度出发想问题,不要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限制孩子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我们时常应该静下心来听听他们的想法,给他们发言申辩的机会,千万不要把他们中一些未来的发明家,科学家扼杀在萌芽中。 我不知道这件事对那个学生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不对善于思考问题,乐于创新的孩子进行鼓励,赞扬,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任意翱翔呢?为什么要有严厉的眼光,冰冷的话语训斥他们呢?为什么不培养学生学习的勇气和自信心,让他们用自信的口气回答老师的问题呢?其实即使学生真的犯了错误,我们也要讲究处理方法,使他们既不伤害自尊心,又能改正错误。英语课程改革提倡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这是一门教学艺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思考,去总结。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角色,分清主次,以学生为中心,服务于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看到错误,要诚恳地指出,帮助他们不断进步;看到优点,要及时进行表扬,鼓励,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做到有的放矢。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积极的

如何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何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何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一、做手工是一种好方式。 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手工材料,如:颜料、蜡笔、剪贴,各式各样的盒子和胶水等。教他制作模型和其他手工作品。不要一下子把一大堆东西放在他面前,那样孩子将不知从何做起。 二、当孩子开始学习使用颜料时,可以教他调色。 毛线头、碎布料在孩子的手里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再往后还可以找些不同的材料,例如:稻谷、书页或花瓣等等。 三、有时候可以出个简单的主意。 如用报纸做帽子或用硬纸盒做假面具,这也能给孩子带来许多乐趣。一盒干净的沙子不是也可以做许多有趣的游戏吗? 四、给幼儿讲故事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如为故事虚构景物、人物、声音、情境及气味等,这种想象力对孩子是十分有建设性的。虽然录音机也会讲故事给孩子听,但与父母相比,它缺乏与孩子之间的亲切感和交流互动。电视也是有教育作用的,也是可以模仿和创造的,但是这种创造总是第二手的,因为故事首先是出自于作者的大脑,而不是孩子们自己的。因此,这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没有多大的帮助。幼儿的学习能力很强,但从电视上学习只会将幼儿变成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参与者;是一个世界的旁观者而不是创造者。 五、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宝宝的创造力。

音乐、绘画都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致认为音乐是促进幼儿心健康发展的好方式。因为音乐会促使右脑的发育,而右脑发达的人往往具有非凡的创造力,象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明家爱迪生、艺术大师毕加索都是右脑发达型人。另外音乐可以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幼儿情绪兴奋愉快,这个时候,其创造力就处于极佳状态。同样绘画也可以促使幼儿大脑右半球的发达,增强幼儿想象力、形象思维力和创造力。对幼儿绘画的评价,主要不是以像不像来衡量,而是要看他是否能发挥想象,创造美的形象。因而幼儿的涂鸦,虽然稚嫩、拙扑,但他们每画出的一个形象,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创造,我们应大力鼓励儿童的这种创造。萱萱宝宝自己的涂鸦就是一种创造的表现了,她已能用颜色和线条来创造出一些形象,并且能赋予他们意义,家长做的挺好的,支持、肯定并能引导宝宝的创作六、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创造力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儿童的创造力日益提高,从单纯模仿发展到创造,他们逐渐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情节,创造性地扮演游戏角色,创造性地制作游戏道具等等。 六、通过发问来促进宝宝创造力的发展。 在平时与幼儿进行对话时,要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就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话对话,这样儿童就会兴致勃勃地启动思维,即兴表述生动的语言。促进儿童发挥想象和创造。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来促进宝宝创造力的发展。孩子的小脑袋里总是藏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他们着急地问"为什么"时,我们自然的反应就是尽力给他们答案。虽然提供答案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量,但

英语演讲稿-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

NO IMAGINATION, NO CREATIVITY Dear teachers and students: Good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My name is Liu zi yuan. The title of my speech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下午/晚上好!我叫刘子源。我演讲的题目是创造力和想象力之间的关系。 There is no creativity without imagi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creativity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People could not satisfy with ordinary life. So we need creativity to meet their requirements. We can see significance of the creativity from an example. The smart phone—iphone spread all over the world. That was the creativity of The Apple Inc. It is obvious that it will produce a bigger profit than common manufacturing. But, hao can we acquire creativity? 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创造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日常生活。所以我们需要不断的创新来满足他们的需求。通过一个例子我们可以知道创造力的意义。苹果智能手机的使用遍及全世界。这就是苹果公司的创新。很显然,这项创新产生了巨大的利润比起普通的制造业。但是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创造力? I think the creativity roots in imagination. Albert Einstein said that imagination is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Because we should creative a thing that is never appeared, we need to image. Use all the things and information around us to think and then go to achieve it. Without the imagination of the Wright brothers , human could not complete the flying dreams. Without the imagination of the Alexander Graham Bell, we could not hear the voice from a distance. If the creativity can make the human progress, imagination will be the road to success. Where the imagination come from? Knowledge ? Experience ? practice? I consider that all of them are indispensable. It is often said that knowledge is power. So we should empower ourselves with knowledge. After that we need to obtain experience form practice. These are the basis, and we must strengthen them to extend our imagination. 我认为创造力扎根于想象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远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我们要创造一个事物,以前从没有出现过的,因此我们需要想象。利用我们周围所有的事物以及信息去想象,然后去完成它。没有莱特兄弟的想象力,人类就不能实现飞天的梦想;没有贝尔的想象力,我们就不能听到来自远方的声音。如果说创造力可以使人进步,那么想象力就是通向成功的道路。想象力来自哪里?知识?经验?还是实践?我觉得所有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俗语有云:知识就是力量。所以我们首先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然后我们需要从实践中获得经验。这些都是基础,我们必须用它们来扩展我们的思维。 A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we must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future of our motherland. What we need is not only the knowledge of the past, but also is the innovation of a new field. Our thought can not be bound by the old things. We should understand that an excellent nation is always full of creativity. So we must promote our imagination. There is no creativity without imagination. That’s a ll, thank you!

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最新年精选文档

提高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从事小学美术教育,笔者发现现在的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 现象:低、中年级学生非常喜爱绘画,而一旦到了高年级,他们 除了对手工制作还有一些兴趣外,对绘画变得困难重重了,表现为对自己的作品越来越不满意,总是抱怨没什么可画,甚至连工具也懒得带来。画画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现在竟然变成了一种 负担,那么,这个时期就是“儿童绘画困难期”。主要的原因, 一是,教育没有作好顺利渡过困难期的准备工作;二是,有来自教师教育方法上的不合理,但最主要的原因是儿童认知水平的提 高与绘画技能的滞后矛盾导致了儿童“绘画困难期”的形成。那 么怎样帮助儿童建立绘画的信心呢?线描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 平台,我国著名画家叶浅予曾呼吁过, 要以线描为主要的造型手 段,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及培养美感素质, 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服务。 线描是以线条为主要造型表现形式, 辅以点、线、面装饰 种的绘画门类。 描绘时所用的线条,主要通过作者对事物外形特征、细节结构等的概括提炼形成。同时,还可运用点、线、面的组合、穿插、搭配来装饰丰富画面。点、线、面概括提炼可以从物体受光照的明暗入手,也可以从物体本身的特征、细节入手,即从结构入手。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辅导中特别注意线 描教学的运用。那么,如何进行线描教学活动呢?笔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了以下一些有益的探索: 1.加强欣赏学习,开阔学生眼界 教学中采取广取博览的方法,从大师作品、前人的作品、当代画家的

作品,但更多是孩子们自己的作品中汲取营养,特别从同学之间相互的交流中收益最大,用学生教学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孩子们在实践中往往有出乎教师意料的作品。通过欣赏课,讲评优秀的儿童画线描作品和中外艺术大师的线描作品,发展学生的线描审美能力,并引导学生将看到的优秀线描作品的长处融入到自己的线描写生创作中,用较高的欣赏水平带动自己的线描创作。 2.重视写生练习,提升学生观察与造型能力 小学阶段的线描训练所要解决的用线造型这一目标,就是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心理、社会环境等状态引导下的儿童,在平面图式的经验、认知和表现(传达)上,有各自不同的发展,从而使其视觉思维与心智发生根本意义上的转化。 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努力为学生创造写生机会,如教材中涉及到的相关写生课程以及利用每节美术课的课前5 分钟对学生进行课前写生小练习,长此以往通过不间断的写生练习,围绕对 形”的把握和应用,较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形”,为日后持续 性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在写生过程中笔者始终遵循:自己的 让孩子用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生活,用自己的小手描绘 事物,用自己的想象创造未来。 3.着力启发引导,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 儿童对于新的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心,一种新鲜感。在儿童线描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回答的问题,应当正确的引导,鼓励和表扬,不要挫伤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丧失信心而抑制了好奇心和求知欲。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古今中外无数的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线描教育工作者应爱护和大胆鼓励儿童想象,并在线描教育活动中不断发掘和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学生作画过程中,教师要以导向性的指导对领悟教师意图较好的学生作业进行公开讲解,并以此带动全体同学作业水平的提高;对作画不理想的学生,首先肯定其成绩,鼓励其作画信心,并指出修改意见。笔者在教学中常常提醒学生做到全班同学都不相雷同,我就是我,是和别人不一样的。认真抓好儿童个性保护这一环节,提倡学生作画思维上可以同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不一致的趋异性思维,即发散性细微,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8290440.html,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者:王丹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要:创新思维的点滴火花,是被人类的“想象”所触发而迸溅产生的。语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想象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老师,理应创设各种情境,贯彻培养学生想象与创新能力的理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为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而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语文教学;想象力;创新;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1-0056-02 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高,其想象的有意性、创造性、概括性都在不断的发展,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充分抓住这些特点,通过发挥其形象思维,培养其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下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驰骋想象,埋下创造的种子 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思想,也是世界各国教育方法改革的重要趋势。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兴趣是促使学生自己探索学习的内动力。只有打动学生,震撼学生的心灵,满足其喜好,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般来说,人们是通过做某件事情而培养起对这件事的兴趣的,而语文教学法却相反,大多数学生正是通过学习语文而逐渐失去对语文的兴趣。语文课总是那样的无趣和乏味,走进语文课堂常常听到有学生说:不知怎么学习语文,不知学什么,不知学了干什么等,这就要求教师改善以前的古板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学关键在于教师不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活动中善于启发诱导,语言幽默风趣,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学生因学习紧张引起的心理压力,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敢于说话,敢于争辩,无所顾忌,往往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透露出创造的萌芽。教师要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

如何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何培养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 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方法 一、做手工是一种好方式。 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手工材料,如:颜料、蜡笔、剪贴,各式各样的盒子和胶水等。教他制作模型和其他手工作品。不要一下子把一大堆东西放在他面前,那样孩子将不知从何做起。 二、当孩子开始学习使用颜料时,可以教他调色。 毛线头、碎布料在孩子的手里也能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再往后还可以找些不同的材料,例如:稻谷、书页或花瓣等等。 三、有时候可以出个简单的主意。 如用报纸做帽子或用硬纸盒做假面具,这也能给孩子带来许多乐趣。一盒干净的沙子不是也可以做许多有趣的游戏吗? 四、给幼儿讲故事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如为故事虚构景物、人物、声音、情境及气味等,这种想象力对孩子是十分有建设性的。虽然录音机也会讲故事给孩子听,但与父母相比,它缺乏与孩子之间的亲切感和交流互动。电视也是有教育作用的,也是可以模仿和创造的,但是这种创造总是第二手的,因为故事首先是出自于作者的大脑,而不是孩子们自己的。因此,这对幼儿想象力的培养没有多大的帮助。幼儿的学习能力很强,但从电视上学习只会将幼儿变成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不是参与者;是一个世界的旁观者而不是创造者。

五、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宝宝的创造力。 音乐、绘画都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致认为音乐是促进幼儿心健康发展的好方式。因为音乐会促使右脑的发育,而右脑发达的人往往具有非凡的创造力,象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明家爱迪生、艺术大师毕加索都是右脑发达型人。另外音乐可以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幼儿情绪兴奋愉快,这个时候,其创造力就处于极佳状态。同样绘画也可以促使幼儿大脑右半球的发达,增强幼儿想象力、形象思维力和创造力。对幼儿绘画的评价,主要不是以像不像来衡量,而是要看他是否能发挥想象,创造美的形象。因而幼儿的涂鸦,虽然稚嫩、拙扑,但他们每画出的一个形象,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创造,我们应大力鼓励儿童的这种创造。萱萱宝宝自己的涂鸦就是一种创造的表现了,她已能用颜色和线条来创造出一些形象,并且能赋予他们意义,家长做的挺好的,支持、肯定并能引导宝宝的创作六、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创造力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儿童的创造力日益提高,从单纯模仿发展到创造,他们逐渐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情节,创造性地扮演游戏角色,创造性地制作游戏道具等等。 六、通过发问来促进宝宝创造力的发展。 在平时与幼儿进行对话时,要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就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话对话,这样儿童就会兴致勃勃地启动思维,即兴表述生动的语言。促进儿童发挥想象和创造。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来促进宝宝创造力的发展。孩子的小脑袋里总是藏满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当他们着急地问"为什么"时,我们自然的反应就是尽力给他们答案。虽然提供答案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量,但是如果孩子总在被动地接受

怎样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种可悲的现象,有些人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上遭受失败之后,或是在他们追求某个事关重大的人生目标未能成功的时候,总是把责任推委给“命运”,而不是在自己身上找寻原因。这是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决定自己在人生当中避免失败,取得成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其实,这个原因就是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由于这篇文章的篇幅所限,我在这里只是着重与同学们讨论一下培养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方法。 学习,除非与自己的专业有关,否则,就只需把握住一个“知道”的原则就可以了。这也就是说,人这一生除了要懂得精益求精的学习方法之外,还必须得掌握浅尝辄止的学习方法。现在我给同学们介绍一个学习这些门类众多的联想型知识的方法:一本权威且易懂的专门著作+个人的兴趣+半天的快速阅读=长了一门可以谈论和联想的知识。方法三,熟练地掌握一本可以使用一生的著作。世间任何人的行为都是有一定原则的,即使有人不承认这一点,那也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没有掌握具体的指导方法而已。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第三个来源是它是在某种方法论指导下产生作用的。没有方法论的人的行动,往往是一种混乱的行动,因为他没有清晰的标准来规范自己,不知道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所以,行为不当,造成失败也就在所难免。但是,具体哪一部著作最适合我们使用呢?在这一点上,基督教世界使的是《新旧约全书》、伊斯兰世界使用的是《古兰经》,而中国人使用的主要是《论语》。当然了,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又出现了大量的所谓“励志书”,这些东西我知道得不多,就我个人的阅读来看,好像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还比较有价值。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掌握前人的准则,而不能自己创造准则呢?这是因为,前人的这些准则和方法早便经历了时间和无数前人的检验,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从个人可怜的经历中积累经验,找寻自己的行为准则与方法,结果却可能是在几十年之后才意识到,我们发现的那些浅显的道理,其实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总结出来了。所以,从学习效率的角度来看,我们绝不应该现在还去求证“勾股定理”,而是应该利用前人已有的成就,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再创造我们自己的成就。方法四,动手是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方法。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积累知识和前人的经验,而不进行实际操作,那么我们就有可能推迟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挥。同学们的生活面狭窄,社会生活经验单调,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利用动手的机会为日后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积累经验,并且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成功经历。在这里有必要说明的是,我所讲的是真正的“动手”,而不是电脑游戏式的动手。二十一世纪最阴险的毒品就是电脑游戏,因为它表面上给了人们一个动手和学习观察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机会,其实却是在僵化人们的这些能力,并使人类的思维退化为毫无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大猩猩式的思维。同学们学习动手的方法有很多,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家庭条件和父母、亲戚的工作特点,从中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动手内容,这其中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即使是国画和修理自行车都同样是很好的自我训练方法。我个人最欣赏的,也是用来教育我女儿的动手方法是“烹调”。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烹调是最能发挥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业余爱好,同时也是培养青少年这些能力的最好 方法一,吸取前人的经验。虽然人类社会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但“人”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变化,特别是文化传统牢固的中国人。今天的中国人与几千年前的中国人在对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在重大抉择面前的思考方法和决策依据上、在评判他人与评判自己的标准上,甚至包括追求人生目标或现实个人目的的方式、方法上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古代人的经历和他们得出的人生经验,对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仍然具有借鉴和指导的意义。那么,前人的经验又是如何与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发生关联的呢? 学习,除非与自己的专业有关,否则,就只需把握住一个“知道”的原则就可以了。这也就是

幼儿绘画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绘画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积极开发幼儿,自身潜力。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形象思维活跃,他们创造性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情感和幻想,本文是一篇幼儿绘画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位美国科学家说:“为啥中国孩子画的太阳都是火红火红的,而美国孩子画的太阳却是什么颜色都有”。因此有人曾说:“中国孩子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我曾不止一次地看过这样一篇文章说,美国某小学有一个班正在上美术课,老师拿了一些苹果,启发学生从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方面让学生去感知,然后再画苹果,结果学生的作业色彩斑斓,什么颜色的苹果都有。而教师看过后还一味肯定地说:“good、good!”另一幅画面是中国某校一个班也在画苹果,教师讲过后,还不停的在班上转,不停地指点学生:苹果的颜色只有黄、绿、红(因为日常的苹果没有别的颜色)。学生就算有其他想法,这样的教师也会把他超然地想象扼杀于萌芽。 确实如今幼儿教学处在从以往陈旧的幼教模式向以幼儿发展为主、以幼儿活动为主的转化过程中,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幼儿来说非常重要,但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认为绘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幼儿绘画的主动性是合理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但如何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呢?日本研究幼儿美术活动的专家长坂光彦认为:幼儿美术活动的目的不在于教会幼儿画成一张画或制成一件工艺品,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画家,而是把它当成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才能和高尚情操的一种手段。我认为幼儿绘画主

动性的开发,在教育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让幼儿涂自己喜欢的颜色,鼓励幼儿在绘画中自我创造,合理开发幼儿的想象力。在一次的美术课上,我让幼儿画《我要到月球上》,在涂色时,我发现许多幼儿都把月球涂成蓝色,而有一位幼儿却把月球涂成黄色,当我轻轻提示他:“月球的颜色是什么?”他却振振有词地说:“月球上太冷了,我要让它变成另一种颜色,让它和地球上一样温暖,那样我们到地球上时,就不怕冷了。”我尊重他的观点,因为他把自己的情感融汇到绘画中去了。 二、让幼儿画自己想画的。在一次绘画活动中,我发现班上有一位幼儿画了一艘大轮船,下边没有海水,轮船上站着一个人,手里拿着遥控器,上面还有几架飞机吊着它走,我弄不懂他画的是什么。问他时,他却说:“这是空中作战活动,我站在轮船上指挥作战,我要消灭一切外国侵略者,使祖国变得更加强盛。”“那你这幅画的名字叫什么?”我又问,“《太空飞将》”,他脱口而出。通过这次活动,我真正感觉到,只要幼儿对自己作品满意,教师就应加以肯定,从而培养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能力。 三、积极开发幼儿,自身潜力。在绘画活动中,幼儿形象思维活跃,他们创造性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情感和幻想。正如苏霍林斯所说:“儿童的创造——这是他们精神生活独特的范畴,是鲜明揭示每个孩子个人特征的一种自我显示和自我肯定。”这就需要幼儿教师积极丰富幼儿绘画内容,引导他们积累、贮存,促使其开发自身潜力。通过上述方法的实施,再通过自己行之有效的操作,我想:美国人不

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

如何培养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 1通过激发兴趣及引导情感培养孩子想象 所谓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是对所从事活动产生创造性意向的重要条件,它带有很浓的感情色彩。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孩子对学习有了兴趣,在兴趣中加深印象,便于横向综合 联想,开发想象力,但孩子在学习中的兴趣是靠教师来培养和激发的。孩子天生就会画画,他们会用绘画来发泄情感,同时也表现了 自己的心智,因为心灵是智慧的土壤。艺术的表面是形象,艺术的 背后是情感。 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游戏是孩子的主导活动,在游戏中,儿童从单纯模仿发展到创造,他们逐渐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情节,创造性地扮演游戏角色,创造性 地制作游戏道具等等。例如可以借用神奇泰山号电子图书中的各种 小游戏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早期的语言训练 早期言语训练,不仅促进语言本身的发展,对于学龄前的儿童来说,语言能力主要是听和说的能力,听说能力培养主要是在日常对 话以及讲故事中进行。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喜欢听童话故事,在孩子 听这些童话故事时,就会兴致勃勃地启发思维,即兴表述生活的语言。还可利用启发提问的方式,刺激儿童的思考与语言表达,让儿 童发挥想象和创造。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的好奇心特别强,什么东西都要动一动,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动手。在实际操作中,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 手指部小肌肉的发展,相应地也就促进这些小肌肉在脑中对应部位 的发展。 在艺术活动中培养宝宝的创造力

音乐、绘画都是培养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一致认为音乐是促进孩子心健康发展的好方式。因为音乐会促使右脑 的发育,而右脑发达的人往往具有非凡的创造力,象物理学家爱因 斯坦、发明家爱迪生、艺术大师毕加索都是右脑发达型人。另外音 乐可以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情绪兴奋愉快,这个时候,其创造力就处于极佳状态。同样绘画也可以促使孩 子大脑右半球的发达,增强孩子想象力、形象思维力和创造力。对 孩子绘画的评价,主要不是以像不像来衡量,而是要看他是否能发 挥想象,创造美的形象。因而孩子的涂鸦,虽然稚嫩、拙扑,但他 们每画出的一个形象,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创造,我们应大力鼓 励儿童的这种创造。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创造力游戏是孩子的主导 活动,在游戏中,儿童的创造力日益提高,从单纯模仿发展到创造,他们逐渐创造性地开展游戏情节,创造性地扮演游戏角色,创造性 地制作游戏道具等等。 通过发问来促进宝宝创造力的发展 在平时与孩子进行对话时,要因势利导,抓住时机,就儿童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话对话,这样儿童就会兴致勃勃地启动思维,即兴表 述生动的语言。促进儿童发挥想象和创造。可以通过启发式的提问 来促进宝宝创造力的发展。孩子的小脑袋里总是藏满了各种各样的 问题,当他们着急地问"为什么"时,我们自然的反应就是尽力给他 们答案。虽然提供答案可以增加孩子的知识量,但是如果孩子总在 被动地接受这些彼此孤立的知识,思维能力很难提高。所以,家长 不妨忍住回答的冲动,在孩子问"为什么"之后,把问题反问回来。" 你认为呢?""你怎么想到的呢?""那样又会怎样呢?",这样的反问能 帮孩子思考更多,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学习能力。这种鼓励 思考的对答一般在孩子2-3岁时即可进行。你要做的是,根据孩子 的理解水平来调整提问的深度,在愉快的对话中,指导孩子从已有 的经验中得到新的主意。 要充分利用大自然 "生活就是大课堂,大自然就是活教材。"大自然中的各种景物充满魅力,是最令孩子神往的地方,是培养孩子观察力、想象力与探

计算机教学要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计算机教学要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发表时间:2012-01-16T11:47:18.030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9月下期供稿作者:段海芸 [导读] 希望学生能把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运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是《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要求。 段海芸 (宁夏盐池县第五小学,宁夏盐池 751500)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1)09-0029-01 内容摘要: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在幽默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三、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四、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五、设计游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进入科技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掌握应用计算机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小学生计算机课的基本任务是学会使用计算机,会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的工具,学会对知识、信息进行检索,并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学科进行学习和探究,从而达到自主学习。作为一名小学计算机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生都对画画很感兴趣,不管是在家里、幼儿园还是在小学,一有空孩子们就喜欢拿出画笔,在纸上画下美丽的图案以及他们美好的愿望。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力量的源泉,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则成为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教学生使用绘图工具软件之前,我首先出示一些美丽的画面让学生欣赏,学生受到吸引,啧啧称赞。此时引导学生学习使用金山画王笔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体验不用纸笔也能画出美丽奇妙而有趣的图案的快乐。兴趣诱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不但画出了电脑、房子、汽车等图案,还画出了一些超出了人们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在幽默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的愉快。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在计算机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或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沉闷化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在讲解文件记录的删除时,有三个命令:逻辑删除,物理删除,恢复删除。可巧当时正是夏天,天气很热,又是下午课加上微机室郁闷,有个别同学扒在桌子上昏昏欲睡。我说,被逻辑删除的记录并没有从数据库中消失,仍然占有物理位置,只是不能参加集体活动了,就像现在我们全班同学大多数都在听老师讲课,而个别学生在睡觉,老师讲的课不能听了,同学们回答的问题也听不到了,他自己已经把自己DELETE了,我们是将他PACK呢还是RECALL呢?此时同学们都笑了,与睡觉相邻的同学已经把他悄悄的推醒了,醒来的同学不好意思的笑了。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信息课进入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同学们问这个叫哪个,似乎都到了不得了的地步,而老师根本忙不过来,也就挫伤了未得到辅导的同学的积极性。实际上他们的问题只需鼠标轻轻一点或有人稍加指导就能解决。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掘人才,发现有比较突出的同学马上表扬,给予肯定,并让他们当小老师下位去辅导别的同学。这样老师可以抽出时间有重点的辅导某些方面的问题或某些同学,减轻了老师的压力。同时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保护,解决了辅导不过来的问题。特别是胆小的同学由学生辅导交流起来更容易,比起老师的指导可能效果更好。在无形之中同学们既解决了问题,又增进了感情。另外,计算机可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生动的表象,并通过实际操作将这些表象外化,为学生提取、加工表象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教学生用画笔工具绘制几何图形和线条,并让学生练习这些基本图形和线条的各种变化画法。学生通过利用软件中的矩形、圆形、多边形等工具亲自动手操作,画出了形态各异基本图形的变形,在脑子里逐渐形成这种图形的表象,从而积累了创作的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四、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示范讲解时,让好动的孩子们干巴巴地坐着听,相信他们会厌烦,会对信息课失去兴趣。于是我在讲解时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让他们说一说老师的鼠标点在哪里,猜一猜下一步会干什么?紧接着让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动手,互相提醒,完成操作。最后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由摸索,看谁能发现新的方法和效果,向老师和同学们汇报。如给Powerpoint换背景颜色时,教给同学们换单色的方法后,我让同学们自由练习,任意点击背景中的各项命令,看有什么新的发现?许多同学经过实践,发现了还有多种填充效果:过渡、纹理、图案、图片。同学们欣喜地向老师汇报自己的发现,享受了自我学习、获取的快乐,为今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打下了基础。 五、设计游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在计算机教学中,抓住特点,用玩游戏的方法,让学生通过游戏加深记忆,往往会受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时,我首先设计一个游戏情节。告诉孩子们,今天我们要开一个动物联欢会,要邀请很多小动物来参加,请同学们当邮递员,看谁请的客人多。同学们听了热情高涨,跃跃欲试。此时老师问学生,邀请函要送到动物手中该怎样做?从而引出“路径”的概念。使同学们明白,每个文件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等着同学们去寻找。大家只要知道它们的“地址”就能很快找到。然后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些路径让学生去寻找小动物的图片,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按照老师所指的路径去寻找。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插入了许多小动物的图片,熟悉了不同的路径。最后通过评比,评出最佳邮递员。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环境和机会,只有在自主学习的环境里,学生才有可能发挥创造性,只有给学生一些具体的实际任务让学生动手去实践,他们才有机会去发挥创造,才能通过独立思考,才会有多创新。在多年的教学活动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措施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措施要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最重要的三点就是:给以自由;要求独立思考;鼓励实践。 1、给以自由。就是不要让学习充塞他们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导致他们厌学甚至厌生。而是要顺从儿童的天性,珍惜并热情保护他们的好奇性,重视激励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兴趣。要做到这点,需要家长改变一元化教育观,相信“人与人的差别,主要在于人与人所具有的不同智能组合”,鼓励孩子多元化地自我表现,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加以肯定,保护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的好奇心不仅不被扼杀,而且能转化成求知(生活与学习各方面)欲再发展成学习兴趣。 2、要求独立思考。随着孩子的长大,家长要学会逐渐放手,引导孩子试着靠自己的智慧去独立解决力所能及的事。要做到这点,需要家长与他们真正实现人格上的平等,这对青春期的孩子,尤其重要。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关键是一问”。希望孩子想象力丰富且有效能,就应培养他们好问的习惯,即首先尊重他们的提问:对他们的提问持认真倾听、回答的态度,不糊弄、不嘲笑、不指责,绝对不用“烦死了”、“走开”之类的词语。其次鼓励他们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别用父母的思考代替孩子的思考,更不应该把自己的答案强加给他们。要求孩子独立思考,并非父母可以甩手不管,而是应该花时间和精力,用可行的办法引导他们自己找到答案,既促进亲子交流,又让孩子学习思考。 3、鼓励实践。前面说过,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它的特点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产生(源于客观现实)和超脱现实(富有创造性)。所以,让孩子独立思考的同时,提供他们亲历亲为的机会就显得弥足珍贵,让他们勤看勤听勤动手勤动脚也很重要,比如鼓

励他们多看课外书、多接触大自然、拆装一些物品、搞点小实验等等,都可以增加表象的积累,有利于增添想象的乐趣。 注意以上三方面,会在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同时,让孩子收获自尊、自信,使孩子变得更加自主,感到求知是件快乐的事。

计算机教学要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计算机教学要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摘要: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二、在幽默轻松的学习气 氛中,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三、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四、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五、设计游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培养;想象力;创造力 进入科技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掌握应用计算机已经是科学发展和走向 未来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且已成为当今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之一。作为一门新兴 的学科,小学生计算机课的基本任务是学会使用计算机,会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学 习的工具,学会对知识、信息进行检索,并有意识的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学科进 行学习和探究,从而达到自主学习。作为一名小学计算机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在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 障碍,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并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 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生都对画画很感兴趣,不管是在家里、幼儿园还是在小学,一有空孩子 们就喜欢拿出画笔,在纸上画下美丽的图案以及他们美好的愿望。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力量的源泉,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 造力则成为教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教学生使用绘图工具软件之前,我首先 出示一些美丽的画面让学生欣赏,学生受到吸引,啧啧称赞。此时引导学生学习 使用金山画王笔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体验不用纸笔也能画出美丽奇妙而有趣的图 案的快乐。兴趣诱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产生 了更浓厚的兴趣,不但画出了电脑、房子、汽车等图案,还画出了一些超出了人 们想象力的图案,可以说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在幽默轻松的学习气氛中,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 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 的愉快。教师的幽默是赢得学生喜爱、信赖和敬佩的重要条件。在计算机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 忆较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或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繁杂化为简洁,沉闷化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在 讲解文件记录的删除时,有三个命令:逻辑删除,物理删除,恢复删除。可巧当 时正是夏天,天气很热,又是下午课加上微机室郁闷,有个别同学扒在桌子上昏 昏欲睡。我说,被逻辑删除的记录并没有从数据库中消失,仍然占有物理位置, 只是不能参加集体活动了,就像现在我们全班同学大多数都在听老师讲课,而个 别学生在睡觉,老师讲的课不能听了,同学们回答的问题也听不到了,他自己已 经把自己DELETE了,我们是将他PACK呢还是RECALL呢?此时同学们都笑了, 与睡觉相邻的同学已经把他悄悄的推醒了,醒来的同学不好意思的笑了。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信息课进入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同学们问这个叫 哪个,似乎都到了不得了的地步,而老师根本忙不过来,也就挫伤了未得到辅导 的同学的积极性。实际上他们的问题只需鼠标轻轻一点或有人稍加指导就能解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