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卫生经济学复习资料

卫生经济学复习资料

卫生经济学复习资料
卫生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卫生经济学定义:卫生经济学是研究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揭示其中的经济规律,优化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一门学科。

卫生经济研究对象:

广义:卫生经济现象、卫生经济理论、卫生经济模型、卫生经济政策。

狭义:卫生经济理论。

我国:以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结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卫生经济问题,从卫生服务的生产出发,研究卫生服务的生产、消费、交换和分配中的客观经济规律,探讨这些经

济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形式和特点,以便调整卫生领域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优化筹集、分配

和使用卫生资源,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的

健康水平。

卫生经济学研究内容:1、关于卫生事业的性质。

2、卫生事业的地位和作用。

3、卫生事业的需求和供给。

4、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

5、医疗服务成本与价格。

6、卫生总费用与疾病经济负担。

7、卫生保障制度。

8、卫生事业中的所有制、产权及医疗卫生管理体制。

9、卫生服务的经济学评价。

10、公平、效率与卫生经济政策。

卫生经济学学习意义:1、适应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是卫生改革和卫生发展的需要。

2、有助于认识和掌握卫生领域的经济规律,学会按经济规律办事。

3、有助于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高正确执行卫生政策的自觉性。

4、有助于提高卫生事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代表人物代表观点:1、17世纪中叶威廉.配第——《献给开明人士》

2、19世纪三十年代,艾德文.查特维克——“改善卫生是一项很好的投资,它所预防疾

病带来的效益大于建设医院治疗这些疾病所带来的效益”。

3、1853年,威廉.法尔开始用一个人的纯收入解释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

4、1881年,普鲁士首相陴斯麦着手建立和颁布了疾病与工伤保险制度,并于次年正式

建立疾病保险。

5、美国人亨利.西格里斯以“医疗经济学”命名自己的《医疗经济学绪论一文》。

6、1958年美国学者默西金发表“卫生经济学的定义”一文。

7、1968年,世界卫生组织第一次卫生经济学讨论会在莫斯科举办,发表了“健康与疾

病的经济学”的会议纪要。

第二章

卫生事业的性质: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的理解:公益性:1、举办卫生事业不收取投资回报。

2、卫生事业享有政府给予的某些特许权利。

3、卫生事业机构应承担公共卫生义务。

4、政府对卫生工作实行政策干预和法治管理。

5、医疗单位的经营运行主要靠收费维持,收费标准由各级政府制定与调整。

福利性:1、把卫生事业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2、确保卫生公平性。

3、建立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4、政府不举办营利性医疗机构。

卫生事业作用:1、卫生事业满足人们的防病治病的需要。

2、卫生事业通过保护劳动力促进社会生产。

3、卫生事业促进民族繁荣昌盛。

4、卫生事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5、卫生事业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医疗卫生改革:

一个目标: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四大体系:1、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2、医疗服务体系

3、医疗保障体系

4、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八项措施:1、进一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今年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要达到3.9亿人,比上年新增7200万人;全年解决607万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参保问题。

2、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适当提高最高支付限额和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加大医疗救助力

度。

3、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年底前在30%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区)政府办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4、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5、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组织900多个三级医院与2000

个县级医院建立长期对口协作关系。

6、完善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和业务经费补助政策,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

绩效工资制度。

7、抓紧实施涉及面广、影响全民健康水平的公共卫生项目。启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等9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实施对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落实不低于15元的人均基本公共服务经费。

8、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调整公立医院布局和结构,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探索

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

第三章

卫生服务需求概念: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患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卫生服务需求弹性:1、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卫生服务需求收入弹性: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3、卫生服务需求交叉弹性:一种卫生服务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卫生服务的价格变动的反

应程度。

卫生服务需求特点:1、卫生服务信息的不对称性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4、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5、卫生服务需求的差异性

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1、人口因素—人口的数量、人口的年龄、人口的分布及人口的教育程度,都会

影响医疗需求。

2、经济因素—经济收入和医疗服务的价格和医疗制度,也会影响医疗需求。

3、物质技术因素—医疗技术设施、手段是提供医疗服务必不可少的,也是保证

医疗需求获得的前提。

4、就医的方便程度—包括两层意义:一是,就诊过程是否简便、省时、省力;

二是,医疗服务网点的布局与居住区的集中程度是否相适应。

第四章

卫生服务供给概念: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卫生服务提供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数量。

卫生服务供给特点:1、专业性

2、技术性

3、垄断性

4、即时性

5、不确定性

6、主导性

7、外部性

8、公益性

卫生服务供给影响因素:1、卫生服务成本

2、卫生服务技术与管理水平

3、卫生服务价格

4、卫生服务需求

5、卫生资源

6、医疗保险制度

第五章

卫生服务市场概念:卫生服务市场既是提供医疗服务和接受医疗服务的场所,也体现了卫生服务机构将卫生服务提供给卫生服务消费者的交换关系。

卫生服务市场特点:1、卫生服务市场上交换的商品是特殊的

2、卫生服务市场的结构也是特殊性

3、卫生服务市场的运行也是特殊的

卫生服务产品分类:1、纯粹公共物品

2、准公共物品

3、个人物品

市场机制在卫生服务领域的作用:1、发挥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

2、发挥其在卫生机构内部的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⑴适当下放权力

⑵改变支付方式

⑶向消费者提供信息

⑷增加消费者选择权

3、发挥其在卫生服务筹资中的作用

⑴使用者付费

⑵多种筹资模式并存

政府在卫生领域的作用:1、政府的作用

⑴提高效率(反对不正当竞争、防止垄断;提供公共产品及公共产品的生产;

处理外部性;处理信息不对称的有关政策)

⑵促进公平

⑶确保稳定(经济、社会、政治等)

2、政府在增进效率方面的干预策略

⑴反垄断策略

⑵提供或购买公共卫生服务

⑶促进市场信息

⑷消除外部影响;

3、政府在维护公平方面:税收政策、社会福利政策

4、政府在保持稳定方面的政策

⑴财政政策(包括:扩张性、收缩性财政政策)

⑵货币政策

⑶收入政策(工资和物价)

卫生领域中政府与市场机制的结合:

1、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结合

⑴市场机制作为基础性的条件

⑵政府做宏观控制、总量控制、结构调整、规模布局等资源引导

2、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在满足居民不同卫生服务需求方面的结合

3、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在其他领域的结合

⑴国家举办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

⑵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等防病治病计划中实行计划价格和免费;

⑶市场机制则在特需医疗等医疗服务及个体医疗方面发挥作用;

⑷贫苦地区加强政府干预;经济发达地区,市场成分高些;

⑸政府:预防、公共卫生、基本医疗

市场:高档服务等

⑹价格控制

第八章

医院进行经济管理的必要性:1、医疗活动社会化的要求

2、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3、实现医院科学管理的需要

4、控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需要

医院加强经济管理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社会效益第一

2、坚持以人为本

3、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

⑴基本经济规律⑵勤俭节约原则

⑶物质利益原则⑷按劳分配原则

医院加强经济管理的途径和方法:

1、健全组织与完善制度相结合

2、实行综合目标责任制管理

3、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形式

4、加强成本管理

5、建立综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试阐明如何完善医院的经营机制:1、建立和完善医院补偿机制

2、建立和完善医院动力机制

3、建立和完善医院约束机制

4、建立和完善医院运行机制

第九章

医疗保障制度概念: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如生育、伤残等)造成的收入损失和发生的医疗费用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统称。

医疗保障制度分类:

1、国家保险制度:

概念:是指由政府直接举办的医疗保险事业,主要通过税收的形式筹措医疗保险基金,并采用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的形式将医疗保险资金通过医疗保险机构分配到医疗机构,由医疗机构向居民直接提供免费或低价格的医疗服务,以保障本国居民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一种医疗保险形式。

特点:⑴医疗保险基金主要来自于税收,并以国家财政预算拨款的形式分配给医疗保险机构。

⑵政府卫生部门直接参与医疗服务的计划、管理、分配与提供,医疗服务活动具有国家垄断性。

⑶卫生资源的配置具有较高的计划性,市场机制在卫生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往往难以发挥。

⑷医疗保险的覆盖人群通常是本国的全体居民,他们可以享受到免费或低收费的医疗服务,从而体现

了社会分配的公平性和福利性。

典型国家:英国、加拿大

2、社会保险制度:

概念: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的形式实施的强制性全面医疗保险,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医疗保险费,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并由非营利性的保险机构管理医疗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劳动者个人和家庭成员看病就医的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制度。

特点:⑴医疗保险资金的筹集可以得到法律的保证。

⑵保险金由医疗保险机构统一筹集、管理与使用,已达到互助共济的目的。

⑶大多数国家医疗保险基金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支定收,力求当年收支基本平衡,属于现收现付制,

因而一般无积累。

⑷社会医疗保险所提供医疗服务的内容各不相同,主要取决于各国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医疗服

务提供水平。

⑸所提供的医疗服务通常不是全部免费的,被保险人需自付一部分医疗费用。

⑹社会医疗保险对被保险人的医疗保障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向病人直接提供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医

疗服务,二是病人在支付了医疗费用之后由社会保险机构给予补偿。

⑺通过对医疗服务提供者采取不同的支付方式,来调节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行为。

⑻保险基金由雇主和雇员个人共同负担,强调劳动者个人在医疗保险方面的责任。

典型国家:德国、日本、法国、韩国及我国的台湾省

3、商业医疗保险制度:

概念:商业医疗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承办的、以盈利为目的的一种医疗保险形式。其筹资不是强制性的,而是由投保人自愿选择保险项目,并自愿交纳相应的医疗保险费,故也称之为自愿保险。

特点:⑴社会人群通过自愿的方式参加保险,共同分担经济损失

⑵保险人与被保险人签订合同,缔结契约关系,双方履行权利和义务

⑶商业医疗保险对被保险人的医疗保障方式一般分为两种:

一是向病人直接提供免费或部分免费的医疗服务。

二是病人在支付了医疗费用之后由商业保险机构以保险的形式给予补偿。

⑷医疗保险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供求关系由市场进行调节,保险机构根据社会的不同需求开展业务。

⑸医疗保险机构大多数以营利为目的,但也是有一些非营利的保险组织。

典型国家:美国

4、储蓄医疗保险制度:

概念:储蓄医疗保险筹集医疗保险基金的形式既不是强制性地纳税,也不是强制性的缴纳医疗保险费或自愿购买医疗保险,而是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储蓄的形式强制性地筹集医疗经费的一种医疗保险形式。

特点:⑴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个人储蓄医疗基金。

⑵强调个人医疗保险责任为基础,保健储蓄缴纳由雇员和雇主分摊。

⑶实行医疗自保为主,不实行互助互济。

⑷医疗储蓄基金可支付本人及家庭成员的住院的基本医疗费用和部分昂贵的门诊检查及治疗费用,原则上不支付一般的门诊费用,家庭成员的保健储蓄基金可以互助。

⑸由于采取的是“纵向”积累的方法,因而能够解决老龄人口筹集医疗费用的问题,医疗储蓄基金所有者去世以后,基金余额可以由亲属继承。

典型国家:新加坡

第十一章

卫生总费用

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资源的货币总和。

分析与评价指标:1、卫生总费用的水平指标

⑴卫生筹资总额

⑵人均卫生费用

⑶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百分比

2、卫生总费用结构分析

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

⑵社会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

⑶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

⑷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和财政支出增长幅度

⑸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占卫生总费用百分比

⑹卫生事业费占财政支出百分比

3、卫生总费用变化趋势分析

⑴卫生总费用年增长速度

⑵卫生总费用年平均增长速度

⑶卫生总费用对GDP的弹性系数

研究的意义:1、是制定和实现卫生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

2、是调整和制定卫生经济政策的需要。

3、是深化卫生改革,拓宽筹资渠道的需要。

4、是适应大卫生观的需要。

变动特点:1、卫生总费用的绝对数不断增长

2、发达国家卫生总费用普遍较高,且政府支出占的比重较大

3、近年来卫生总费用上升速度趋缓

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2、人口因素

3、通货膨胀因素

4、疾病因素

5、医学科技因素

6、医疗服务及其它因素

如何控制卫生费用的快速上涨:

1、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降低发病率,以减少医疗需求。

2、加强区域卫生规划:政府。

3、着力进行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提高消费者的健康投资意识和费用意识,实行费用分担原则,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消费。

4、完善卫生费用的支付方式,防止“过度”服务。

5、调整服务价格,控制卫生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6、统一管理机构,降低管理成本,减少管理费用。

第十四章

成本-效益分析(CBA):是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全部预期效益和全部预计成本的现值来评价这些备选方案,为决策者选择计划方案和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的一种方法。

成本-效果分析(CEA):是对各个卫生计划方案实施经济结果直接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一种方法。

成本-效用分析(CUA):是比较项目投入成本量和经质量调整的健康效益的产出量,来衡量卫生项目或治疗

措施效率的一种经济学评价方法。

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是指由于实施某项卫生计划挽救了人的生命,不同程度地延长了人的寿命。并将不同生活质量的生存年数换算成相当于完全健康人的生存年数。

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S):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逝所致的寿命损失年和疾病所致伤残(失能)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

CBA和CEA

区别:1、收益的表达方式不同。CEA用实际健康指标,CBA用货币值;

2、使用范围不同。目标相同比较几个方案可用CEA、CBA;目标不同比较几个方案只用CBA;

3、实施难度不同。由于CBA的收益以货币来衡量,虽可直观地反映投入-产出的关系,但要将收益转

化为货币则十分困难;CEA可避免此难点。

联系:1、两者均以计量分析方法,是优选被选方案,进行科学决策的有用工具;

2、两者的原理、方法分析步骤基本相同;

3、均以成本为分析要素之一。

CBA的分析步骤:1、明确评价目的与价2、确定各种备选计划或方案 3、确定成本和效益

4、贴现(根据货币时间价值的原理,消除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

5、计算净现值或效益成本比

6、灵敏度分析

7、分析和评价

CEA的指标要求:1、指标的有效性 2、指标的数量化

3、指标的客观性

4、指标的灵敏性

5、指标的特异性

CUA的效用指标测量:

成本-效用分析的评价指标是成本-效用比(cost utility ratio,CUR),表示项目获得每个单位的QALY所消耗和增加的成本量。其中,成本用货币表示,效用为项目获得的质量调整的生命年。

决策原则:成本-效用比值越高,表示项目效率越低,反之成本-效用比值越低,表示项目效率越高。

质量调整的生命年是用生活质量效用值为权重调整的生命年数。

效用由两部分组成:

(1)生活年数:是从生到死的时间数量。

(2)生活质量:是人在生与死之间每一点上的质量,用生活效用值表示。

生活效用值是反映个人健康状况的综合指数,取值范围在0-1之间,0代表死亡,1代表完全健康。

卫生经济学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

卫生经济学(2014.11.20) 一、选择题 1、卫生资源计划配置方式: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和行政手段。 2、区域卫生规划应优先发展和保证的是: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目前农村卫生服务体系:问题主要有农村卫生服务机构基础设施落后;农村卫生技术人才缺乏,医疗服务水平低;农民缺乏医疗保障制度;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滞后,运行机制缺乏活力。 4、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益评价指标: 1)卫生费用评价指标(5个):卫生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人均卫生费用;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费用比例;门诊与住院之间资源配置比例;医疗、预防、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之间的资源配置比例。 2)其它评价指标(3个):卫生资源配置总量指标;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指标;卫生资源利用的效率指标。 5、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单元有(成本构成要素):人力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和修理费、材料成本、公务业务费、药品、其他费用。 6、以竞争为定价中心的定价方法:随行就市定价法、竞争价格定价法、投标竞争法、直觉定价法、组合定价策略。 7、医疗卫生服务中属于医院直接成本的:临床和医疗技术科室的成本,如医疗器械。 8、医院总成本包括:医疗服务成本和药品经营成本。 9、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福利性和公益性。 10、卫生服务的主体有各类医疗、卫生、保健和康复机构。 11、卫生总费用的来源:政府卫生投入、医疗保健制度投入、居民个人支付的医疗卫生保健费用、国际贷款及援助。 12、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有: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健康权益;应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效率与公平兼顾;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预防为主;坚持按投入产出原则配置资源。 13、(卫生服务市场)政府干预失灵的原因:政府行为目标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具有不一致性;政府限制垄断的困难;公共决策的失误;政府机构的低效率。 14、卫生服务供给者对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服务价格。 15、公共产品特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16、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实际操作原则需要考虑的因素:供需平衡。 17、影响卫生服务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卫生服务的价值;医疗需求因素;医院的供给;政府所提供的政策环境;医疗保障制度。 18、医疗卫生服务价格的制定原则:分级定价原则、差别定价原则、比价合理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体现技术劳务价值原则。 19、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首先,许多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行为的目标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次,医生的职业资格对职业许可设置了一个障碍,减少了医生的竞争;最后,对许多医疗服务,消费者缺乏价格和技术方面的信息。 20、如何推进区域卫生规划的实施:建立规划的组织保障,推进区域卫生规划顺利实施;强化行业管理;规划卫生资源总量,调整资源布局和结构;完善规划实施的有关配套政策。

卫生经济学 重点整理

卫生经济学引论 一、经济学与卫生经济学 经济学的两个最基本假设:理性人与资源的稀缺性 欲望是无限的(needs are unlimited) 是指人们的需要,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欲望指在无成本(如果价格为零)的条件下我们希望拥有的产品和服务。 资源是有限的(resources are scarce) 资源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稀缺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稀缺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二、经济学的产生背景 选择的必要性:由于存在资源的稀缺性,因此产生了如何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取得更高经济效率的问题-机会成本 选择: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主体如何通过选择来确定社会稀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科学 卫生资源的稀缺性、消费欲望的无限性 经济学适用于卫生领域吗? 观点一:医疗卫生具有高度技术性、专业性,最好由医疗专家决定 观点二:卫生资源也具有稀缺性,同样适用经济学理论 三、卫生经济学是什么? 卫生经济学(HealthEconomics)是经济学领域一个分支科学,研究卫生服务系统中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及其规律,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卫生经济研究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政府是否应该把有限的资源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卫生服务领域? 投入到卫生领域的资源,应该如何分配,该向哪些群体倾斜? 在确定了配置原则后,找到一个在人群中有效分配资源的方法或方法体系。 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就是卫生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四、为什么研究卫生经济学 背景1:卫生经济的规模背景2:“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背景3:卫生资源的配置的公平与效率背景4:治疗方案的选择:药品 五、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1、卫生经济学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在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着提供什么样的卫生服务,如何提供卫生服务以及如何分配卫生服务问题其核心是如何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使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这是卫生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2、卫生经济学分析方法 描述分析:说明“是什么”解释分析:说明“为什么” 评价分析:说明“孰优孰劣”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卫版完整版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 卫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卫版) 1.卫生经济学的定义 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一)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一般为:实证经济学研究, 规范经济学研究 (二)卫生经济学的X和Y理 3.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定义和区别 卫生服务需求: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实现购买的卫生服务总量就是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区别:卫生服务需要重要取决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而卫生服务需求形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需求的前提。 4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 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5.卫生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5.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定义:卫生服务的供给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作为供给应具备两个条件:(1)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2)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

卫生经济学:重点

第一章卫生经济学 定义: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目的是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为什么经济学会出现?稀缺、社会拥有资源有限资源稀缺欲望无限 稀缺性与经济学:1.稀缺性产生了选择 2.人的无限需要有轻重缓急之分 3.稀缺与短缺 第一节卫生领域中面临的经济问题 选择包括了三个问题:1.生产什么 2.如何生产 3.为谁生产 卫生服务核心:是如何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也存在着提供什么样的卫生服务、如何提供卫生服务以及如何分配卫生服务的问题。(卫生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卫生服务的性质: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两类:实证经济分析(是如何解决)、规范经济分析(“应该是什么”的 问题或实际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卫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1.卫生费用的不断上涨 2.卫生保健制度 3.市场理论 4.健康效益的衡量 5.基本理论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第一节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 需求:经济学将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购买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称为需求。 需求形成两个必要条件:消费者的购买愿望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卫生服务的需求:当消费者存在健康问题时,就有可能产生利用卫生服务的愿望,如果消费者同时具有支付能力,就构成对卫生服务的需求。 卫生服务的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保障状况的收入水平(预算约束)、卫生服务的效果和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和偏好。 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得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它是个人需求的总和。 卫生服务需要:指从消费者的健康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或变得更健康所应获得卫生服务量。 需要: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政策意义:降低不合理利用、提高满足程度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第二节卫生服务需求分析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案例版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

卫生经济学重点内容(人卫版) 1.卫生经济学的定义: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2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一)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一般为:实证经济学研究, 规范经济学研究 (二)卫生经济学的X和Y理 3.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定义和区别 卫生服务需求: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实现购买的卫生服务总量就是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区别:卫生服务需要重要取决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而卫生服务需求形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需求的前提。 4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 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5.卫生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5.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定义:卫生服务的供给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作为供给应具备两个条件:(1)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2)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 特点:1、即时性 2、不确定性3、专业性和技术性4、垄断性5、准确性与高质量性 6、供给者的主导性7、外部经济效应8、非抗争性和非排他性服务供给的短缺性 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卫生服务价格(3)卫生服务成本(4)卫生服务需求水平(5)卫生资源6.卫生服务产品的总类和特点 (1)准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有一定外部效应 (2)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3)个人物品:1。必须消费品:价格弹性比较小,成本-效益好2。特需消费品:需求价格弹性大,成本-效益差7.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1)卫生服务产品的特性(服务形态,公共性,产出的特殊性)(2)卫生服务市场的主体特征(三方存在)(3)医疗

卫生经济学重点

卫生经济学的定义: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揭示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达到最优地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国外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卫生总费用研究、健康保险制度研究、卫生服务内部市场研究、卫生服务投入与产出研究、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卫生服务领域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研究任务是揭示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以便最优地筹集、开发、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达到提高卫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概念: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6.卫生服务需求的多层性7.卫生服务的刚性需求 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指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熟悉: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定义和区别 卫生服务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区别:卫生服务需要重要取决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而卫生服务需求形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需求的前提。 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种类:①E大于1为富有弹性,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奢侈品②E小于1为缺乏弹性,生活必需品③E=1为单一弹性,现实中极端情况④E=0为完全无弹性,现实中罕见情况,棺材、火葬、特效药⑤E无穷大为完全弾性,罕见的极端情况。 卫生服务需求的收入弹性: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将引起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变动对于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收入弹性为负值的产品为低档产品或劣质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在0-1之间的产品为正常品,大于1的为高档品。 卫生服务需求的交叉弹性:许多服务的需求量会受到相关服务价格变化的影响。需求交叉弹性反映一种物品的需求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值为正值说明两种服务具有替代功能,负值说明具有互补功能,为零说明互不相关。 了解: 卫生服务需求的应用:卫生经济学理论研究、政府和卫生机构决策

卫生经济学:重点

卫生经济学:重点第一章卫生经济学定义: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目的是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为什么经济学会出现?稀缺、社会拥有资源有限资源稀缺欲望无限稀缺性与经济学:1. 稀缺性产生了选择2. 人的无限需要有轻重缓急之分3. 稀缺与短缺第一节卫生领域中面临的经济问题选择包括了三个问题:1. 生产什么2. 如何生产3. 为谁生产卫生服务核心:是如何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使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也存在着提供什么样的卫生服务、如何提供卫生服务以及如何分配卫生服务的问题。(卫生经济学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卫生服务的性质:政府 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有两类:实证经济分析(是如何解

决)、规范经济分析(“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或实际经济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的问题) 第三节卫生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1. 卫生费用的不断上涨2. 卫生保健制度3. 市场理论4. 健康效益的衡量 5. 基本理论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第一节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需求:经济学将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购买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称为需求。 需求形成两个必要条件:消费者的购买愿望消费者的支付能力 卫生服务的需求:当消费者存在健康问题时,就有可能产生利用卫生服务的愿望,如果消费者同时具有支付能力,就构成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卫生服务的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保障状况的收入水平(预算约束)、卫生服务的效果和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和偏 好。

卫生经济学论文

浅谈卫生经济学视角下的医患矛盾问题 预防1001班2502100131 鄢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医患关系的经济色彩和法律属性逐步显露出来。在医患关系背后是利益冲突,这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尤为明显,再加上专门调整医患关系的法律尚未出台 ,造成了调整医患关系法的适用上的无序局面。拨开层层迷雾,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认识到“医疗服务是一种有别于其他服务的特殊服务”,不认识这一点,改善当前医疗环境的任何口号都是夸夸其谈,要缓解严峻的医患关系也无从下手。 【关键词】:卫生经济学医患特殊服务 正文:从经济学的原理来看,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劳动产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显而易见,医疗服务是一种商品,它既满足人们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又能被用于别人消费和社会消费,同时医疗服务通过时常交换转到使用它的人手里(身体上),由此可见,医疗服务作为社会主义劳务商品的组成部分是毋容置疑的。但那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医疗服务虽说具有商品的一般属性,但同时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毕竟医疗服务不能真正等同于物质产品,从根本上来说医疗服务是医生个体或群体对于健康简直的充满人道主义及主动精神的创造,是医生本质力量的生动体现,其价值不能单纯以金钱来衡量。另一方面,医疗服务是凝聚医疗人员只是与技术的创造健康简直和医疗劳动,不能像物质产品那样计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且医疗服务也不遵循单纯的等价交换原则,这是整个医疗卫生事业性质决定的。进一步讲,我国经济尚处于市场经济的构建过程中,经济发展呈不平衡状态,人们的文化知识及素质参差不齐,在医患双方患者主要处于长期被动的地位,医生同时兼有卖方和委托人的身份,双方关系不对等。为使读者具体认识到医疗服务的特殊性,本文便从以下几点谈谈医疗服务的特殊性。 一、刚性需求 医疗服务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在一国居民收入增长的过程中,医疗服务需求通常会优先得到满足,从而使其具有明显的刚性消费特征。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增长,进一步强化了医疗服务需求的刚性特征。我国近年来持续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促进了医疗服务市场的快速持续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医疗对比图如下:

卫生经济学复习重点

绪论 卫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是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经济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卫生经济学有两部分内容,包括健康经济学和卫生服务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主要研究四个方面的问题: 1.从宏观经济角度,研究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应当生产多少医疗卫生产品和服务、生产多少非医疗卫生产品和服务 2.在卫生资源确定的条件下,研究各类医疗卫生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提供的数量 3.研究如何生产和提供上述医疗卫生服务产品和服务 4.研究谁应当接受这些产品和服务。 这四个基本问题中,前两个属于配置效率,第三个属于生产效率,第四个属于分配公平 Kenneth Arrow于1963年发表的“不确定性和医疗服务福利经济学”Mark Pauly于1968年发表“道德损害经济学:评论” 卫生经济分析工具研究:经济学分析工具,统计学分析工具 卫生经济学研究方法: 1.微观经济学方法 2.卫生计量经济学 3.卫生经济评价 4.效果评价 卫生总费用 卫生资源:是指社会在提供卫生服务过程中占用或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 卫生总费用: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消耗卫生资源总和的货币表现形式 卫生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 1.通过卫生总费用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卫生资源配置状况,为合理分配卫

生资源提供依据。 2.可以使我们更清晰的认识到卫生资源优化效率配置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重要性 卫生总费用与宏观经济 1.经济发展是卫生资源投入的基础 2.卫生资源投入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卫生总费用与卫生筹资: 卫生总费用研究是从全社会的角度反映卫生资金运动的全部过程,分析与评价卫生资金的筹集、分配和使用效果,卫生费用的测算与分析结果,不仅可以为卫生筹资决策提供客观依据,同时也是评价社会对人群健康的重视程度,分析卫生保健体制公平和效率的重要依据 卫生总费用常用指标包括:卫生总费用、人均卫生总费用、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等 卫生总费用分析方式:卫生总费用筹资分析和卫生总费用流向分析 卫生筹资:狭义上是指卫生资金的筹集,广义上不仅包括卫生资金的筹集,还包括卫生资金的分配和使用 卫生总费用流向分析:是卫生资金从进入卫生系统到流出卫生系统过程中的资金分配和使用方向的分析 一、卫生总费用筹资分析: 1.卫生筹资水平分析 2.卫生筹资结构分析 (1)政府卫生支出分析 (2)社会卫生支出分析 (3)个人卫生支出分析 二、卫生总费用流向分析 1.公共卫生机构卫生费用流向分析 2.医疗机构卫生费用流向分析 3.不同卫生机构间药品费用流向分析 三、卫生总费用相关政策问题分析

卫生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1学习目标 1.1 了解国内外卫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2熟悉卫生经济学的定义、卫生经济学的热点问题。 1.3 掌握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意义。 2 教学内容 经济学的三个基本认识、研究方法、学习经济学的意义。卫生经济学的定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国外卫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国内卫生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卫生经济学热点问题。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1 学习目标 1.1了解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的政策意义。 1.2了解卫生服务曲线移动及滑动的含义。 1.3熟悉基数效用、序数效用、无差异曲线、消费可能线、消费者均衡。 1.4 掌握卫生服务需求与需求的区别与联系,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卫生服务需求弹性,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因素。 2 教学内容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区别与联系,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政策意义,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基数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序数效用分析。无差异曲线,消费可能线,消费者均衡。卫生服务需求曲线、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曲线滑动,卫 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交叉弹性。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 1 学习目标 1.1 了解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理论。 1.2 熟悉卫生服务供给曲线、供给弹性、卫生服务供给者行为。 1.3 掌握卫生服务供给特点、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 2 教学内容 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卫生服务供给特点,生产函数、等产量线、等成本线、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营利性卫生服务提供者行为、非营利卫生服务提供者行为,卫生服务供给曲线、卫生服务供给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卫生服务供给影响因素。 第四章卫生服务市场 1 学习目标

卫生经济学重点

卫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一.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就是运用经济学得理论与方法研究医疗卫生领域中投入与产出得经济关系与经济规律得学科,研究资源如何向卫生行业分配以及卫生行业内得资源配置。 二.卫生经济学得特征: 1)?不确定性存在及其程度:需求、供给 2)?保险得显著作用:改变价格杠杄 3)?信息问题 4)?非营利机构得巨大作用 5)?对竞争得限制 6)?公平不需要得作用 7)?政府补劣不公共提供 三.卫生经济学得研究内容: a、卫生服务市场; b、卫生服务体系; c、卫生筹资; d、卫生利用与费用控制; e、卫生资源配置及利用评价; f、医疗保障制度; g、卫生机构得经济管理;h。卫生经济学评价;i、卫生经济研究与卫生改革。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稀缺:一种商品或服务无论何时都有非零得机会成本,称之为稀缺。 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得资源去获得某项收益(货币得与非货币得),所放弃得以同样得资源从事其她而获得得相应得收益。 1.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系列不同得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种物品或服务得数量。 2.卫生服务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系列不同得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种卫生服务得数量。 3.卫生服务需要:指从消费者得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得情况下,尽可能保持或变得更健康所应获得得卫生服务量。 4.需要与需求得区别及联系: ⑴、过度需求:及没有需要得需求,如保健品、整形美容、抗生素等。 ⑵、有需要得需求: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医生从专业得角度也认为有必要提供得卫生服务量。 ⑶、潜在需求:个体没有认识到就不会去利用得服务或认识到得需要,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转化为需求。(计划经济缺陷:消费不足,激励不够) 5.卫生服务需求与卫生服务需要得政策意义: ⑴.根据需要为基础得分配倾向于以公平为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对市场分配结果地肯定。 ⑵.根据需求为基础得分配倾向于市场得手段配置,提高了资源得利用率,但导致卫生服务公平性得降低。 6.卫生服务需求得特点: ⑴.消费信息缺乏。 ⑵.卫生服务需求得被动性。 ⑶.卫生服务利用得效益外在性。 ⑷.卫生服务需求得不确定性。 ⑸.卫生服务费用支付得多源性。 7.卫生服务需求曲线及函数(P12) 8.卫生服务需求曲线得特征 一般商品得需求曲线就是一条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得曲线,斜率为负。这表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存

卫生经济学考试重点

卫生经济学复习资料 1.卫生经济学的定义 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2. 卫生经济学研究的方法 (一)经济学研究的方法一般为:实证经济学研究, 规范经济学研究 (二)卫生经济学的X和Y理。 3.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定义和区别 卫生服务需求: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实现购买的卫生服务总量就是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需要: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区别:卫生服务需要重要取决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而卫生服务需求形成有两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二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需求的前提。 & 4.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以及其影响因素 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5.卫生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和文化因素(3)一般经济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5.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特点及影响因素。 定义:卫生服务的供给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作为供给应具备两个条件:(1)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2)提供者具有提供卫生服务的能力 特点:1、即时性2、不确定性3、专业性和技术性4、垄断性5、准确性与高质量性6、供给者的主导性7、外部经济效应8、非抗争性和非排他性服务供给的短缺性 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卫生服务价格(3)卫生服务成本(4)卫生服务需求水平(5)卫生资源 6.卫生服务产品的总类和特点 (1)准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有一定外部效应 | (2)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3)个人物品:1。必须消费品:价格弹性比较小,成本-效益好2。特需消费品:需求价格弹性大,成本-效益差 7.卫生服务市场的特殊性 (1)卫生服务产品的特性(服务形态,公共性,产出的特殊性)(2)卫生服务市场的主体特征(三方存在)(3)医疗需求与供给的不确定性(4)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5)在卫生服务市场中存在垄断和诱导需求(6)医疗服务需求弹性小(7)医疗服务价格不是经充分竞争形成的(8)提供者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8.卫生服务市场的失灵表现在那些方面 (1)信息的不对称影响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2)效益的外在性影响市场调节对资源最优配置的效力(3)垄断带来低效率和技术进步受限(4)市场调节带来不公平的问题(5)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总量的平衡问题(6)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卫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卫生经济学复习重点

《现代卫生经济学》课程期末复习指导 1.考核目的 考核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的理解及其在卫生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分析和解决卫生工作经济问题的能力。 2.考核方式 期末开卷、笔试、60分钟考试。 3.适用范围、教材 考试命题的教科书为由邱鸿钟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卫生经济学》 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卫生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在卫生工作中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6.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名词解释(10%)、选择(40%)、简答(30%)、计算(20%) 二、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卫生经济学概论 一、重点掌握 1.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一般掌握 1.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一、重点掌握 1.需求价格弹性。 二、一般掌握 1.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卫生服务需求的概念及特点。 2.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需求曲线。 第三章卫生服务供给 一、重要名词 卫生服务供给供给弹性 二、重点掌握 1.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影响因素。 2.供给弹性的计算、影响因素。 三、一般掌握 1.供给曲线。 2.卫生服务的供给弹性。 3.成本理论,卫生服务供给者行为分析。 第四章卫生服务价格

一、重要名词 均衡价格 二、重点掌握 1.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因素,市场机制下的价格,政府管制价格,价格政策。 三、一般掌握 1.价格的功能与作用。 第八章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一、重要名词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二、重点掌握 1.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 2.卫生资源配置状况的测量。 第十章疾病经济负担分析与健康投资分析 一、重点掌握 1.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计算,影响病人直接疾病经济负担的因素。 二、一般掌握 1.疾病经济负担的概念与类型。 2.间接疾病经济负担计算使用指标,计算间接疾病经济负担需考虑的因素。 2.研究疾病经济负担的意义。 三、综合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卫生服务个人需求卫生服务需要医生诱导需求理论 卫生服务市场供给消费可能线等产量线卫生费用个人卫生筹资卫生资源卫生资源配置卫生人力资源间接疾病经济负担疾病经济负担医疗服务成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固定成本 二、选择正确答案: 1.需求价格弹性等于2时,表示(A)。 A.量的变化率大于价格的变化率B.量的变化率小于价格的变化率 C.量的变化率等于价格的变化率D.价格的变化将引起需求量的无限变化2.当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B )。 A.价格下降,供给者的收入上升B.价格下降,供给者的收入下降 C.价格上升,供给者的收入不变D.价格上升,供给者的收入下降3.关于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B )。 A.卫生服务需求者信息缺乏B.专业性和垄断性 C.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的外在性D.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4.关于卫生服务供给的弹性,下列陈述错误的一项是( B )。 A.影响卫生服务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时间,产品调整难易程度,需求弹性

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 定义:卫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特殊分支,是研究资源如何向卫生行业分配,以及卫生行业内的资源如何配置的学科。 特征: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性,外延性,政府的参与。 目的:最优化地筹集、开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对象:卫生经济学是揭示卫生服务过程中,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中国的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运用经济学理论(包括政治经济学),结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中面临的卫生经济问题,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相统一的关系中,研究卫生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客观规律,探讨这些经济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形式和特点,以便调整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合理使用卫生资源,优化使用卫生资源,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的健康水平。 研究的内容:关于卫生事业的性质、卫生事业的地位与作用、卫生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医疗服务成本与价格卫生总费用与疾病经济负担、卫生保障制度、卫生事业中的所有制、产权及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卫生服务的经济学评价、公平、效率与卫生经济政策。 意义:适应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要求,是卫生改革和卫生发展的需要;有助于认识和掌握卫生领域的经济规律。学会按经济规律办事;有助于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提高正确执行卫生政策的自觉性;有助于提高卫生事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发展过程中代表人物的代表观点: 1.19世纪30年代英国的艾德文·查特维克参与了济贫事业,认识到劳动条件与生活条件的恶劣所造成的疾病与死亡,提出“改善卫生是一项很好的投资,它所预防疾病带来的效益大于建设医院治疗这些疾病所带来的效益。 2.1853年,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法尔开始用一个人的纯收入解释人的生命经济价值,这是西方卫生经济学家至今仍然通用的生命价值概念。 3.1952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世界卫生记事》上发表“卫生经济学的定义”的论文。他从社会整体出发,研究经济和社会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论述卫生事业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这些研究标志着西方卫生经济学的产生。 4.1958年美国学者默西金在华盛顿《公共卫生报告》上发表“卫生经济学的定义”一文。 卫生服务需要 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需要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指标:两周发病率;两周应住院率;人口出生率。 卫生服务需求 1.概念: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患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卫生服务的数量。指标:两周就诊率;两周住院率。 2.构成卫生服务需求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有消费欲望,有支付能力。 3.卫生服务的需求规律:卫生服务的需求量随着卫生服务的价格上升而下降,随着卫生服务的价格下降而上升。 4.特点:卫生服务信息的不对称性;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不确定性、差异性;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5.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 a,人口因素:人口的数量、人口的年龄、人口的分布及人口的教育程度,都会影响医疗需求。 b,经济因素:经济收入和医疗服务的价格和医疗制度,也会影响医疗需求。 c,物质技术因素:医疗技术设施、手段是提供医疗服务必不可少的,也是保证医疗需求获得的前提。 d,就医的方便程度:一,就诊过程是否简便、省时、省力;二,医疗服务网点的布局与居住区的集中程度是否相适应。 6.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Ed)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卫生经济学各章节知识点整理1

经济:生产、消费、交换、分配。 经济活动:人们在一定社会规则约束下的通过一定方式获取财富的活动。 1 卫生经济学: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研究对象是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研究内容是揭示上述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达到最优的筹集、开发、 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研究目的就是 怎样最佳、有效、公平的使用稀缺的卫生资源,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卫 生服务的需求或需要。 2 卫生事业: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公益性事业。 卫生服务要求:居民希望活得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决定。 3 卫生服务需要: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4 卫生服务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条件①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②消费者有支付能力 要求:消费者对自己活得卫生服务的期望状态;需要: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合理数量;需求:消费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数量。 5 卫生服务需求法则认为在价格和需求量间存在反向变动的关系。即提高价格,需求量就会减少。【P19卫生服务需求表、需求函数与需求曲线】(市场需求曲线是个人需求曲线的水平相加,即无论在哪个价格水平下,市场需求曲线的横坐标等于各人需求曲线的水平距离之和)当一种服务的价格上涨,消费者可以用其他服务来替代变得更贵的改种服务,而减少该服务的需求量,即为替代效应。当某种服务价格的上涨,讲导致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购买力的变化即为收入效应。 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 当其他影响因素不变,需求价格发生变动时,引起需求量变动,但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不变,称为需求量的变动。当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发生改变时,需求曲线发生位移,称为需求变动。 6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①消费者信息缺乏 ②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③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④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⑤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7弹性表示当两个经济变量之恋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一般用来表示弹性的大小,衡量因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灵敏程度。 8 卫生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p)=该种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率 某种卫生服务价格变动率 完全弹性:价格的微小变动引起需求量的无限变化,曲线与横轴垂直;富有弹性:需求变动率大于价格变动率,曲线比较平坦;单一弹性:需求变动率等于价格变动率,曲线为双曲线;缺乏弹性:需求变动率小于价格变动率,曲线比较陡峭;完全无弹性:价格的变动对需求量的变动无影响,曲线与横轴平行。 9 需求价格弹性与卫生服务提供者的总收入相关。

卫生经济学重点(DOC)

卫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一.卫生经济学: 卫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医疗卫生领域中投入和产出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学科,研究资源如何向卫生行业分配以及卫生行业内的资源配置。 二.卫生经济学的特征: 1)?不确定性存在及其程度:需求、供给 2)?保险的显著作用:改变价格杠杄 3)?信息问题 4)?非营利机构的巨大作用 5)?对竞争的限制 6)?公平不需要的作用 7)?政府补劣不公共提供 三.卫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a.卫生服务市场; b.卫生服务体系; c.卫生筹资; d.卫生利用与费用控制; e.卫生资源配置及利用评价; f.医疗保障制度; g.卫生机构的经济管理;h。卫生经济学评价;i.卫生经济研究与卫生改革。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稀缺:一种商品或服务无论何时都有非零的机会成本,称之为稀缺。 机会成本:指人们利用一定的资源去获得某项收益(货币的与非货币的),所放弃的以同样的资源从事其他而获得的相应的收益。 1.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系列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种物品或服务的数量。2.卫生服务需求: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系列不同的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某种卫生服务的数量。 3.卫生服务需要: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或变得更健康所应获得的卫生服务量。 4.需要与需求的区别及联系: ⑴.过度需求:及没有需要的需求,如保健品、整形美容、抗生素等。 ⑵.有需要的需求: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医生从专业的角度也认为有必要提供的卫生服务量。 ⑶.潜在需求:个体没有认识到就不会去利用的服务或认识到的需要,但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转化为需求。(计划经济缺陷:消费不足,激励不够) 5.卫生服务需求与卫生服务需要的政策意义: ⑴.根据需要为基础的分配倾向于以公平为依据,在某种程度上否定了对市场分配结果地肯定。 ⑵.根据需求为基础的分配倾向于市场的手段配置,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但导致卫生服务公平性的降低。 6.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⑴.消费信息缺乏。

卫生经济学教学大纲

《卫生经济学》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目的及性质 卫生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探索卫生领域中的经济规律,解决卫生领域中经济问题的一门学科,是卫生管理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系统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在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了解目前在卫生领域中存在的主要卫生经济问题及相应的卫生经济政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员分析和解决卫生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简介 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是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经济现象和经济规律的重要学科,其根本目的是使整个社会能够合理有效地筹集、分配和使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以使卫生服务消费者和供给者获得最大效用或效益,使整个社会的福利得到最大体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卫生经济改革势在必行,以市场经济理论为基础,系统地分析卫生系统的经济现象和特征将有助于我国的卫生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有助于卫生经济的研究与实践。 卫生经济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卫生服务需求、供给、价格、市场和政府职能及其在卫生领域中的作用;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卫生筹资、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理论及实践应用;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卫生服务要素市场基本理论与应用,包括人力市场和药品市场;第四部分主要介绍医疗机构筹资与经济管理、医疗服务成本核算与分析;第五部分主要介绍疾病经济负担分析与卫生经济评价方法。 三、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 学生借助多种教学媒体以自学为主。教科书为主媒体教材,计算机等为辅助教学媒体。通过自学、作业、面授辅导、案例教学、网上答疑等方式,加强师生间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 课外参考文献 ● 书目 ——魏颖等主编,《卫生经济学与卫生经济管理》,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 年版 ——Paul. J. Feldstein 著 费朝晖等译 《卫生保健经济学》,经济科学出 版社,1998年版 ●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月刊, ——《中国卫生资源》,月刊, 1042/F -CN230743-1003 ISSN

卫生经济学重点总结

《卫生经济学》重点总结 1. 卫生经济学(health economics )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2. 研究对象:卫生服务过程中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3. 研究内容:揭示上述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达到最优的筹集、开 发、配置和利用卫生资源,提高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 应用:1?研究卫生资源的开发2.研究卫生资源的筹集和合理分配 3.研究卫生资源的最有使用4.卫生服务产出的评价 5.研究健康保障制度 6.研究卫生经济活动与经济关系 5. 我国卫生事业性质:福利性;生产性;经济性;公益性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1. 卫生服务需求(dema nd of health services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愿意且有能力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2. 卫生服务要求(health services need )是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 在不考虑实际支付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3. 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3.

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生服务费用 支付的多源性6.卫生服务需求的多层次性7.卫生服务的刚性需求 4. 需求的影响因素:(1)健康状况(2)社会人口文化因素(3)—般经济 因素(4)时间价值(5)卫生服务供给者(6)医疗保险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 1. 卫生服务供给(supply of health care )是指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一定时 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2. 特点:1.垄断性2.不确定性 3.公益性 4.外部性 5.即时性 6.主导性 7. 技术性 3. 供给的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卫生服务价格(3)卫生服务成本(4)卫生服务需求水平(5)卫生资源 1. 卫生服务市场(market of health services )是指卫生服务产品按照商 品交换的原则,有卫生服务的生产者提供给卫生服务消费者的一种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 2. 卫生服务产品分类:(1)准公共物品: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有一定外部效应(2)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3)个人物品:①.必须消费品:价格弹性比较小,成本-效益好②.特需消费品:需求价格弹性大,成本-效益差 3. 卫生服务产品的特性:1.卫生服务是以服务形态存在的劳动产品,其生 产和消费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同一性 2.卫生服务的产品中有大量产品为公 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3.卫生服务的最终产品是人们健康水平的改善 4. 医疗服务市场的特点:1.医疗需求与供给的不确定性2.供需双方信息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