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政治选考第二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一(第1、2课)

2019届政治选考第二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一(第1、2课)

2019届政治选考第二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一(第1、2课)
2019届政治选考第二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一(第1、2课)

2019届政治选考第二轮复习《经济生活》学案一

(第一、二课)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一、主干知识填空(把正确的词填在相应的空格中,每个空格2分,共20分)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b)

1.供求影响价格。①供不应求,价格上升②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2.价值决定价格。

(二)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c)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相应括号里写T,错误的写F,并进行解析,每题3分,共30分)

1.(F )等价物的出现,克服了“商品—商品”交换的困难。

解析: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作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统一表现的特殊商品。因此,一般等价物的出现,克服了“商品—商品”交换的困难,能够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商品就是等价物,有商品交换,就有等价物。故题目观点错误。

2.(F)在货币的发展历程中,只有贵金属货币才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解析: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就是价值尺度,在货币的发展历程中,一切商品都可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并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因此,价值尺度不只是货币才具有,题中观点错误。

3.(F)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货币-商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

解析: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因为不能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跳跃,生产者就不能实现价值,也就不能收回成本、实现利润,也就不能进行继续再生产。同时,从商品到货币的跳跃,不是很容易的,必须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实现,没有良好的质量(使用价值),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就不能实现惊险的跳跃。从货币到商品,一般比较容易实现。

4.(F )支付宝等工具的普遍使用能够简化收款手续,改善消费结构。

解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支付宝等工具的普遍使用能够简化收款手续,但与改善消费结构无关,故题目观点错误。

5.(T)一般说来,随着高速铁路网建设的不断推进,长途汽车客运量将呈下降趋势。

解析:高速铁路与长途客运是互为替代品,一般说来,随着高速铁路网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高速铁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转而对长途汽车客运的需求量会减少,因此长途汽车客运量呈下降趋势,故说法正确。

6.(F )哪里有商品买卖,哪里就有商品流通。

解析: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而商品买卖包含了物物交换和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因此商品买卖不一定是商品流通,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7.(F )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大幅减少,有利于节约用水。

解析:水是生活必需品,弹性需求小,因此,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不会使居民生活用水大幅减少,但会使居民用水有一定的减少,有利于节约用水。故本题判断为错误。

8.(F)A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降低了该商品的价值量。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A企业通过技术革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价值总量,但不能降低该商品的价值量,故本题判断错误。

9.(F)功能更齐全、质量更可靠的产品往往比同类其他产品价格高,这是因为价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解析: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不是使用价值决定的。功能更齐全、质量更可靠的产品往往比同类其他产品价格高,是因为高质量的商品,往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多,价值大,价格高,而且质量好的商品,往往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需求量大,价格高于价值。

10.(F )等价交换指的是每一次交换时商品的价格与价值都一致。

解析:等价交换是指交换双方的价值相或价格与价值相符等。它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当中,并不是指每一次交换时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一致。实际上,由于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

三、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编号写在题号后的括号内,并对每个选项作简要评析,每小题3分,共30分。)

11.(D)用“拉面”技术交换学日语,用Photoshop技能交换学拉小提琴,用杨氏太极招式交换摄影技术……这是厦门理工学院校园里出现的五花八门的“技能交换”现象。如果从市场角度看“技能交换”现象,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技能交换”属于商品流通

B.技能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C.“技能交换”属于物物交换

D.“技能交换”属于商品交换

解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技能交换”中没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因此不属于商品流通,故A错误;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故B错误;C项不是最佳选项,也不符合题的指向“市场角度”;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材料中的“技能”既是劳动产品,又用于交换,是商品,因此,

“技能交换”属于商品交换,故D正确。故选D。

12.(B)2018年1~8月,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633.12走低至688.46。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化趋势对我国境内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①服装、纺织、家电等企业的出口业务减少②某公司收购境外企业的成本增加

③美元负债较多的公司加重偿债压力④在中国建造产业园的外资企业成本减轻

A.①② B. 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中间价(人民币元/100美元)由633.12走低至688.46,说明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变化趋势有利于我国对美国出口,不利于我国从美国进口,不利于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美元负债较多的公司会付出更多的人民币,加重偿债压力,②③项会对我国境内企业造成不利影响;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服装、纺织、家电等企业的出口业务增加,①项说法错误;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在中国建造产业园的外资企业成本减轻,④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13.(B)iPhoneXS采用苹果最新款的A12处理器,该处理器基于台积电7nm制程工艺打造,将支持更强大的AI和AR功能,最低售价8699元,顶配11899元。面对新款苹果手机,许多消费者充满了矛盾之情:因性能好想入手,又因贵而深感无奈。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优质优价—使用价值越大的商品,其价格就越高②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商品价格影响其需求

③量入为出,理性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④从众心理引发流行趋势——消费心理影响消费行为A.①②B.②③C.①④ D. ③④

解析:优质的商品价格高,是因为其价值大,①说法错误;“因性能好想入手,又因贵而深感无奈”,说明商品价格影响其需求,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应量入为出,理性消费,②③符合题意;消费者充满了矛盾之情与从众心理无关,④排除。本题选B。

14.(D)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2018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在上海正式挂牌交易,这为我国将来全面采用人民币结算进口原油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进口原油的结算方式由人民币结算代替美元结算:

①意在打破“石油美元”的垄断地位,促进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有利于国内炼油企业规避美元汇率风险,增强经营确定性

③可扩大人民币的国际经济影响,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④是加速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推动资本全球化的战略性举措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解析:我国进口原油的结算方式由人民币结算代替美元结算,有利于国内炼油企业规避美元汇率风险,增强经营稳定性,可扩大人民币的国际经济影响,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②③项符合题意;人民币汇率随着国际市场而波动,我国进口原油的结算方式由人民币结算代替美元结算并不能促进人民币汇率稳定,①项说法错误;我国进口原油的结算方式由人民币结算代替美元结算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但并不是加速我国金融对外开放,推动资本全球化的战略性举措,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15.(D)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产生以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在货币产生以后,用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就是价格,或者说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②④项符合题意;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该商品的价值决定,受流通中货币的多少的影响,①项说法错误;价格是商品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不一定越高,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16.(A)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根据下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如果生活必需品价格在D点,生产该产品的企业必然处于盈利状态

②如果高档耐用品价格在B点,其互补品需求量会增加

③如果商品价格在A点,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保持一致

④如果商品价格在C点,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兼并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A. ②④B.③④C.①③

D.①②

解析:企业的是否盈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果生活必需品价格在D点,

虽然价格高于价值,但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也不一定处于盈利状态,故①错

误;高档耐用品价格在B点时,由于B点处在价格的最低处,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弹性大,人们对该高档耐用品的需求会大幅增加,因此,对其互补品需求量也会增加,故②正确;如果商品价格在A点,A点表示价格与价值相符,而不是意味着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保持一致,故③错误;如果商品价格在C点,价格低于价值,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处在不利于地位,因此,优势企业可以通过兼并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故④

正确。故选A。

17.(D)国家发政委决定,自2018年5月25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10元和200元,国内油价迎来了年内“三连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关于油价“三连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判断正确的是

A.交通运输企业发展加快B.缓解我国通货膨胀压力

C.刺激我国汽车产业发展D.扩大石油企业生产规模

解析:油价“三连涨”,使石油企业生产获利增加,从而扩大生产规模,D符合题意;汽车与汽、柴油是互补的关系,油价上涨不利于汽车产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发展,AC排除;油价上涨会带来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不利于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B排除。本题选D。

18.(A)近年来,人们开始怀念传统老口味儿蔬菜,北京郊区正在恢复种植部分优质传统蔬菜品种,让老味道回归餐桌。虽然价格是同类蔬菜的几倍,但2015年基地试种的老口味儿蔬菜还没采收就被预订一空,2016年种植品种和面积都翻了一番。由此可见

①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②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④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①符合题意,因为需求旺盛,所以价格上涨,老口味蔬菜是同类蔬菜价格的几倍,因为价格上涨,所以供给增加,体现了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②表述错误,人们关注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③符合题意,价格比较高,才使得种植面积增加,体现了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④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使用价值、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没有体现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故选A。

19.(B)为实现“住有所居”的小康梦,北京市政府推出了共有产权房(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房时,可按个人与政府的出资比例,共同拥有房屋产权),通过租房、认购共有产权房、购买普通商品房等方式分别满足不同层次需求。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①就居住功能而言,租住房、共有产权房和普通商品房可以互为替代品

②只要尊重市场经济运行基本规律,就能抑制商品房价格变动

③政府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合理引导住房需求

④政府主要运用行政手段调控楼市,突出住房的居住属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 D. ③④

解析:租住房、共有产权房和普通商品房都是为了居住,满足居民住房需求,因此,可以互为替代品,故①项正确;北京市政府推出了共有产权房(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购房时,可按个人与政府的出资比例,共同拥有房屋产权),这体现了为实现“住有所居”的小康梦所做的切实的举措,符合现实情况,有利于合理引导住房需求,③项正确;只要尊重市场经济运行基本规律,就能抑制商品房价格变动的说法错误。商品房价格变动受许多因素影响,不只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②项表述错误;题干陈述的是北京市政府推出了共有产权房,属于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④项与题干不符;正确选项为B。

20.(A)对货币产生发展的过程,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纸币B.商品→货币→一般等价物→纸币

C.纸币→货币→商品→一般等价物D.货币→商品→纸币→一般等价物

解析:商品出现后有了商品交换,在扩大的物物交换中,为了满足人们的交换需要,出现了可以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一般等价物,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产生了货币。在货币的演变中,产生了可以代替金属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纸币,所以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纸币,故A选项符合题意;B、C、D排列错误,排除。故本题答案选A。

四、综合题(先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列出所涉及的考点的主要知识点,明确题目类型在相应的方框内打上√,然后审设问,明确材料主题及层次,再根据设问与材料组织答案。每小题20分,共40分)

21.2015年,因产能严重过剩、价格低迷,我国钢铁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对此,政府在去产能过程中坚持“区别对待、有扶有控”原则实施财政和金融政策:对长期亏损、失去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及落后产能,坚决清理相关财政优惠政策和压缩退出相关贷款;对市场供应短缺的高端钢村产品,在研发推广应用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2016年底,钢铁行业实现扭亏为盈,严品结构向好。

从“价值规律”角度,简析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性。(6分)

所涉及的考点: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C)

(2)供求影响价格。(b)

(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b)

考点的主要知识: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供求影响价格:

①影响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具体因素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宗教信仰及习俗等。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②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是供求关系。供不应求,物价上涨,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供过于求,物价下跌,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场里各种商品的价格高低不等,首先是因为它们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价值越小价格越低。

②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表现的价值叫价格,等价物表现的价值叫交换价值)

答题的类型:体现类(是什么、怎么样) 为什么类(原因类、意义类) 怎么做类 综合类(评价类、评析类)

组织答案:

①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②根据这一规律,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就会下跌,当价格低于价值时,行业就会亏本;反之,价格上升,行业盈利。

③基于此,政府通过实施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引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扩大高端产能,改善供求关系,既促使钢铁行业扭亏为盈,又优化钢铁行业的结构,所以是科学的。

22.

所涉及的考点: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C)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C)

考点的主要知识:(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①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②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价格&高档耐用品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有互补关系的商品(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答题的类型:体现类(是什么、怎么样) 为什么类(原因类、意义类) 怎么做类 综合类(评价类、评析类)

组织答案:我国药企通过提升创新能力生产出国产抗癌药,能为患者提供进口抗癌药的替代品,(1分)保障必需药品的供给,从而减少对进口药物的依赖;(1分)国内外抗癌药企的价格竞争,(1分)促使药企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1分)最终促使药价的下降,让患者受益。(1分)

政治生活导学案(2)

【经典训练】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A对人民实行民主 B.对敌人实行专政 C.阶级性 D.人民当家作主 2、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 - 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的,该飞机航班中有154名中国人。在得知航班失去联系的消息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外交部和我有关驻外使领馆加强与所在国有关部门的联系,密切关注搜救进展情况,全力做好应急处置和中国公民善后工作。政府高度关注中国公民的安全,根本原因是()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物质保障 C.国家的专政职能 D.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3、国家的根本属性是() A.历史性 B.社会性 C.阶级性 D.民族性 4、2014年6月山东省公安厅启动反恐“一分钟处置”机制,提升反恐防暴工作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以坚决态度、有力措施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上述材料表明() A.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 B.只要坚持专政职能,就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C.对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D.依法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已成为各项工作中心 5、2014年5月,为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新疆发布了《关于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的通告》。这表明()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国家专政职能同样适用于民族、宗教问题 ③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 ④人民民主专政确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老龄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老龄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这一规定() ①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充分体现②折射出了我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 ③反映了我国公民权利实现具有保障④为公民实现基本政治权利提供了物质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7、2014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来自各个民族、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既有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长者,也有朝气蓬勃、初露头角的年轻人。他们职业不同、经历各异。这充分说明我国() A.民主权利具有真实性 B.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法律保障 C.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D.社会主义民主具有物质保障 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是( )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9、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本质上是() A.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B.全民的民主

2013 经济生活第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一

必修一经济生活 专题一生活与消费 一、考点再现 1、货币 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 纸币的流通规律信用工具(变化) 外汇和汇率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2、价格 供求关系与价格价格与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3、消费 影响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消费类型 消费结构(变化)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二、知识体系 商品: 货币: 价格: 消费: 三、重难点再析 1、价值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 价格价值劳动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 价值总量= 单位商品价值量*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数量 2、信用卡与支票(变化考点)

3、纸币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等于流通中实际需要货币量 4、人民币升值和贬值的利弊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同量人民币兑换更多的外币,有利于于对外投资、出国旅游、偿还外债、商品进口;意味着出口商品价格,不利于外商投资、发展旅游、收回外债、商品出口等。人民币贬值相反。 5、价格变动及其影响 (1)影响变动的因素: 价值、供求、货币发行量、国家政策、人为投机或炒作等 (2)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对生活影响: A、一般来说,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反之,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B、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C、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将增加对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同时将减少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②对生产的影响 A、调节生产规模;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的产品 ③对国家的影响:稳定物价 措施: A、依靠科技,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增加有效供给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导学第二单元 第三课 学案2含答案

学案2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一、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1.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1)宗旨: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2)原则: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2.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具体要求 请思考:我国国家性质、政府性质、政府职能、对人民负责原则之间的关系如何? 提示

二、求助有门投诉有道 1.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制度等。 2.意义:有助于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请思考:公民有困难只能求助于政府吗? 提示不一定。公民除了求助于政府外,还可以从单位、社会团体等方面得到帮助。 试判断:政府要把人民利益与谋求自身利益相统一。() 提示错误。政府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政府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 探究点一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议题: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新的政策措施出台前,中央政府主要领导都要分赴各地调研,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准确判断经济走势,竭尽全力做好工作。 说明中央政府在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履行好职能的。 答案中央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积极履行好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1.全面把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1)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这一性质决定了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 (2)基本要求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思想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思想。

高中英语 定语从句教学设计优质课

T e a c h i n g D e s i g n Grammar — The Attributive Clause (I) (who, whom, which, that, whose) 淅川二高贾丽君 I. Teaching aims: 1.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what the Attributive Clause is and its function. 2. Enable students to use relative pronouns (who, whom, which, that, whose) in the Attributive Clause properly. 3.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love to fathers using the Attributive Clause. II.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Enhance students’ proficiency and accuracy in using the relative pronouns to write the Attributive Clauses. III. 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 Audio-lingual method;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 discussion IV. Teaching steps: Step I:Lead in 1. Guess a riddle. This is a man who loves us very much. This is a man whose love is as great as a mother’s.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复习学案【主干速记忆】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知识体系】 【知识梳理】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有与发展的基础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动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够提升劳动力的质量,提升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必要性+重要性) (1)生产决定消费,这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别,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持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合的部分,调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合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基本制度。 (3)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和科技进步与创新。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公有制经济: 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来说,有的地区和有的产业能够的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水平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居支配地位。 4.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它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升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三)非公有制经济 1.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2.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原因:①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决定的,个体、私营等非公制经济发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2教学设计-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2.1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 《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安排的内容。本框题承接第一课所讲到的国家的本质和 公民的民主权利,进一步研究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实现途径问题。人民当家作主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中选举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 学好本框题,能提升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不同的选举方式既有各自的优点,又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了解民主选举方式的制约因素;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懂得公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的意义;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有关错误观点和行为进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联系实际,评价、权衡四种选举方式的利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理解民主建设是要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理解我国目前采取的民主选举;懂得我国民主选举权利来之不易,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权利,提高自身的民主参与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之间的区别和利弊。 【教学难点】 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多媒体课件,选举的案例。 导入新课: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关于民主选举,同学们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关于民主选举的内容。 学习新课: 选举方式是指选举的形式和方法。选举方式是影响选举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决定着选举人个体选举意愿表达的方式和质量,也直接会影响到选举结果。 如果从选民的角度划分,选举方式可以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直接选举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参加选举投票的选举方式。 (观点辨析:选举我知道) 问题一:有的同学认为:“还是直接选举好,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观点的。 教师总结:我们先通过填图表比较这两种选举方式,然后再来分析这种观点。请同学首先填表。 同学填表:直接选举的优点是每个选民都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机会,实现选民意志,选民参加选举热情高。由于当选者是由选民直接投票产生,这有助于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可以更好地调动公民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积极性。视频一中出现的西王平村的村民积极参加村委会成员的选举,热情很高,就是因为村民可以亲自投票选出代表自己利益的村民委员会成员,实现本村经济的发展。但是,直接选举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泛的情况下,实施过程中,组织、技术工作等方面存在较大难度,选举成本较高。 间接选举和直接选举相比较,优点是在选民较多、分布较广的情况下,由于代表人数只是公民人数中的较少的一部分,便于组织,选举成本较低,效率较高。而且由于代表素质一般会高于一般公民的素质,会从整体上更好地代表和体现公民意志。但是,由于间接选举是由选民选出的代表进行投票,不能直接表达选民

高中英语人教版B2U5公开课复习学案

B2U5复习学案(话题10) By Cassie I. Fill in the blanks. 1. ___________v. 邀请; 招待 ___________ n. 邀请; 招待 2. _______________ v. 鼓舞;启发;激发____________ adj. 幽默的; 诙谐的 3. ___________ v. 组织 ____________ n. 吸引; 吸引力 4. ___________v. 表演;执行 ___________ n. 表演 ___________ n. 表演者 5. _______________ v. 行动;表演 ____________ n. 男演员/女演员 6. ___________ n. 音乐 ____________ n. 音乐家 ___________ adj. 音乐的 7. ___________v. 奉献;致力于 ___________ n. 投入;热爱 ___________ adj. 忠诚的;投入的15. ___________ n.成功;v. 打击;打 (did,done) 8. ___________ v. 吸引; 引起 ____________ n. 吸引; 吸引力 ___________ adj. 吸引人的; 有吸引力的9. ____________ adj. 自信的;确信的 _____________ n. 信心;信任; 秘密 ____________ adv. 自信地 10. ___________ adj. 诚实的 ___________ n. 诚实 ___________ adv. 诚实地 11. ___________ v. 依靠 ____________ adj. 可靠的 ___________ adv. 可靠地 12. ___________n. 传统 ___________ adj. 传统的 13. _______________ v. 广告;宣传 ____________ n. 广告 14. ___________ v. 系上;附加;连接 ____________ n. II.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given words. 1. Though he ___________ (invite) to the meeting, he refused the ________ (invite) because he was opposed to the programm. 2. Some famous ___________ (perform) will give a __________ (perform) at the concert this evening. 3. He ___________ (devote) himself to the protection of rare animals for years and his ________ (devote) will arouse people’s awareness of wildlife protection.

九年级政治第九课学案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共建和谐社会; 2. 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 3. 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 二、重难点: 1.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 2.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三、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与展示、多媒体辅助 四、课前预习: 1、小康——最早出自《诗经》,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是首先提出的。 2、我们的最高理想是。 3、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4、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是什么? 5、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 五、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走进共同理想 【活动一】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 ﹡经济上: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人眉开眼笑,过上清闲殷实的日子; ﹡政治上:民主制度极大完善,人民当家作主,政通人和,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文化上: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精神生活充实,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 ﹡教育上: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享有更加良好接受教育的机会。 (1)、我们的最高理想是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活动二】○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历史启示我们: ﹡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共产主义理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奋斗目标; ﹡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它始终是激励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断奋斗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 ○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 ——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学案设计:经济生活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无答案)

一轮复习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导学案 学号:姓名:小组: 三、【学习攻略】

四、【重难探究】 1.关于储蓄存款应注意的问题 (1)比较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 (2)

(3) 利率涨幅高于物价涨幅时,存款储蓄才有实际收益。反之,存款收益缩水,甚至实际.利率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 2、(1)利率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是调节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手段。(逆方向调节) (2)当物价持续上涨,出现通货膨胀时,一般上调利率。上调存款利率,居民储蓄 增多,上调贷款利率,贷款数量减少,从而可以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抑制总需求和物价增长。 (3)当物价持续低迷,出现通货紧缩时,一般下调利率。下调存款利率,存款减少, 居民投资、消费增加。下调贷款利率,贷款增加,从而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刺激总需求的增长。 收益为负。 五、【拓展阅读】 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中国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这部分存款叫作

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叫作存款准备金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能够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货币的投放量,维护物价稳定。 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六、【当堂检测】 1、假设某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上年同期上涨4.5%,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25%。不考虑其它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储蓄存款存在一定的风险②存款利息受CPI涨幅影响 ③储蓄存款不具有投资的功能④当前居民存款的实际收益是负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面对盈利增速放缓带来的经营压力,多家商业银行开始不断创新金融业务和品种,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个人住房和汽车消费贷款、银行高校合作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贷款等。这些做法 ①是商业银行主动适应市场提高竞争力的表现②改变了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和利润主要来源③能够确保商业银行稳定地实现主要经营目标④更好发挥商业银行促进生产方便生活的作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加大创新力度,丰富债券品种,进一步发展企业债券、公司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项目收益债等,支持重点领域投资项目通过债券市场筹措资金。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①丰富企业债券品种是企业融资的最佳方式②我国通过拓宽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③投融资体制改革丰富了居民的投资方式 ④发展直接融资能够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保费在税前列支,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实质是国家给予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个人的税收优惠,达到降税养老的目的。该险种的推出有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是 ①商业养老保险销量提高→财政养老负担减轻→养老保障体系更完善 ②政府税收减少→宏观调控能力减弱→社会保障支出减少 ③保险公司产品丰富→保费增加→保险公司利润最大化 ④个人当期税负降低→商业养老保险销量提高→个人养老品质提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七、【网络构建】

人教版 高中英语 选修六 第二单元 热身公开课 导学案

编号:WHGZYYXX6-U2-001 高二英语选修6 Unit 2 Poems Period 1 Warming up and reading 班级_________ 组名________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中英文诗歌的异同,并能简单分析英语诗歌的特色。 2.能力目标:听辨录音,吟诵诗歌,翻译大义,鉴赏英语诗歌之美。 3.情感目标:诗以言志,歌诗合为事而作,方言儿歌的教育功能。 【重点难点】 重点: 把握中英诗歌异同中的同,并且学会分析欣赏英语诗歌的三美。 难点: 在中英诗歌对照的前提下欣赏英语诗歌的意象美、音乐美、视觉美。【学法指导】朗诵,吟唱,赏析,讨论,仿写。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 1. 诗歌是由意象美、音乐美、视觉美构成的三维复合型艺术系统,其中音乐美 包含音韵美、节奏美、旋律美。 2. 王建(约767-830年),唐代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享年约六十七 岁。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出身寒微,曾任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 3. 据南宋刘义庆《幽明录》记载:“武昌阳新县北山上有望夫石,状若人立。相 传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妇携弱子饯送至此,望夫而化为石,因此为名焉。” 4. 英语修辞格(figures of speech):Alliteration(头韵) Assonance(双声/叠韵) Personification (拟人) Antithesis(对照/对偶) Repetition (重复) Allusion(典故/引喻) Step 1【自主预习】 1. poem ____________ 2. poetry ______________ 3. rhyme _______________ 4.rhythm __________ 5.repetition __________ 6. contradictory __________ 7. recite __________ 8. concrete ____________ 9. imaginative ____________ 10. nursery rhym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mockingbird ____________ 12. diamond ring __________ 13. brass__________ 1 4.billy-goat _____________ 1 5. transform into ________ 1 6. day by day ____________ 17. revolve _______________ 18. utter speech __________ Step 2【课堂导入】 Quiz for common sense of poetry (诗歌常识小测试)→ PPT Step 3【合作探究】 1.How to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poetry?(怎样欣赏诗歌的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生活第七课复习学案

第一周第一课时 教师寄语: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考纲要求】 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重点)2.效率与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提高效率、促进公平。(难点)【复习提问】 1.现行分配制度是什么?其客观必然性? 2.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地位 3. 按要素分配的意义。 4. 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及意义。 5. 如何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6.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新教材修改部分】 1.按要素分配 含义: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管理、技术、信息、土地。 原因: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2.分配公平 措施:(1)坚持我国的分配制度,深化分配体制改革,实行合理的分配政策; (2)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3)要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要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考点过关】 考点一:按劳分配 1. 60多年来,我国分配制度经历了“单一的按劳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

方式为补充→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变迁。这一变迁的根本原因是 ( ) A.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 C.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D.由我国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决定的 3. 下面是小吴一家人所获得收入,其中属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形式的有 ①小吴的爷爷通过自己炒股所得收入 ②小吴爸爸承包20亩地,在专家指导下科学种植所得收入 ③小吴的妈妈在外资企业工作所得工资④小吴在国有企业工作所得工资收入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考点二:按要素分配 5. 2018年3月,根据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方案,某物质科学研究院将技术股的30%奖励给科研团队。企业参与股权和分红激励试点,将科研人才与企业发展“绑在一起”,有利于( ) ①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②防止出现收入差距 ③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④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同步富裕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张先生是某国有企业的职工,每月获得5300元工资,通过科技创新,获得了公司奖励3万元,并且通过科技入股的形式参与了某私营企业的生产,一年可获得收入4万元。下列对张先生的收入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 ①5300元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参与分配②3万元属于按要素参与分配 ③4万元属于按资本要素参与分配④鼓励科技要素参与分配可以促进科技创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三: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7.2018年,我国多地提出,要深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提高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金标准。这一要求有利于( ) ①完善分配政策,促进社会和谐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居民收入④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9.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

三疑三探高中英语公开课学案d.doc

Book4 Unit 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ur Period 1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aching aims: 1. To master the fast reading skills to pick out useful information 2. To learn to analyse the structure of the rext, getting the main ideas of each paragraph as well as the main idea of the whole text. 3. To learn some moral qualities from Charlie Chaplin. Teaching procedure: 1. Students' self-study to finish the given learning guiding materials 2. Group work to discuss and conform the correct answers, meanwhile come up with and setlle more questions about the text. 3. Students^ summing up the text to learn some moral lessons 4. Summary and practice Step 1: Warming up 1. What do you know about Charlie Chaplin? Charlie Chaplin was born in ________ o n April 16, 1889. His parents were both music hall __________ a nd he first appeared on the stage in a dance act at the age of eight. While making his short films, Chaplin created the character of the _____________ that audience laughed at yet sympathized with at the same time.Chaplirf s tramp appeared in such classic ______ as The Kid (1920) and The Gold Rush (1925). In Modern Times(1936), he combined comedy with social commentary . As World War II began, Chaplin made The Great Dictator(1940), which was intended to ridicule the German _____________ A dolf Hitle 匚 In 1972 he visited the __________ to accept a special film award,and in 1975 he was knighted by the queen of England. He died in Switzerland on December25,1977. 2. Chaplin wrote, directed, and produced many movies he starred in. He was given a special Oscar for his lifetime outstanding work. Please match the following pictures with the names of his famous movies. Step 2 Fast reading Scan the passage and then choose the best answers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1 ? Laughter can remove people's depression because _______ ? A. people enjoy it B. it makes people more worried about their life C. it makes people more content with their life A. 《大独裁者》1940 D.《寻子遇仙记》1920 B.《摩登时代》1936 E.《流浪汉》1915 C.《淘金记》1925 (i)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 CMAIUI CMAHiN 臥 D1KTAT0R <5) _________

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经济生活第十一课第一轮复习教学案 一、本课的逻辑结构: 由生活中“洋货”随处可见,引出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主要表现及其载体——由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影响,引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进而引出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由经济全球化趋势和我国“入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引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必要性——由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战略措施,即“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引出对外开发必须坚持的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二、知识结构图 三、考点概览 (1)经济全球化:①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②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国际经济竞争和合作:①世界贸易组织②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四、考向定位 1.从知识的考查看:试题立足于经济全球化背景,考查国际经济合作;立足于企业经营,考查企业参和国际竞争的措施;立足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考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措施。 2.从试题类型上看:选择题多以体现类和启示类为主,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以及我国参和国际经济竞争的具体措施。材料题多以措施类和意义类为主,重点考查企业“走出去”战略,以及我国应对国际贸易风险的措施。 五、高考复习策略 1.立足课时结构:本课时主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是什么”是指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为什么”是指为什么要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怎么做”主要强调如何参和经济全球化,教材主要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发展战略进行了表述。 2.立足单元和教材结构:本单元主要立足国内外两个市场,阐明了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措施。所以复习中必须把握对外开放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对外开放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系。立足教材结构,必须明确对外开放和居民消费的关系,对外开放和企业生产的关系,对外开放和财政、税收等宏观政策的关系。 3.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本课时的主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是核心。所以复习中我们必须把握以下时事热点: ①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理解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性。 ②以近几年的危机危机为背景,结合频发的贸易摩擦,总结运用WTO规则,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③结合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认识“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关系,并结合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成功案例,认识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具体要求。 ④结合我国出口、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协调,认识对外开放对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意义。 六、〖名师点睛〗: 一个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基本战略 两个影响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3-01-21T11:23:15.637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杨彩红 [导读] 高中英语的阅读课文的选材丰富,是渗透着思想情感的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较强的感染作用。 张圆 (兰州市六十中,甘肃兰州730060)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材料贴近现代生活,许多阅读课文渗透着思想情感的教育,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一种新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重视学生的参与以及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的知识拓展以及对英语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阅读课教学;教学设计 英语阅读课是扩充学生词汇量、丰富学生语言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课程和途径,是学生拓宽视野,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Senior Englishfor China 新教材阅读课教材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人文地理、科学发明、历史与文学、体育与健康、宇宙空间、新闻媒体、报刊杂志、旅游与休闲、人权等各种题材。体裁则更加丰富多彩,有记叙、说明、议论、小说、书信、戏剧、游记、幽默等。这样就具有话题广泛、信息量大、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它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经典范文,也是学生吸收和运用信息的主渠道。以高中英语阅读课文为例,对高中英语阅读课文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初步探讨,大致分为以下四个环节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每个环节在教学中的侧重点不同,但又缺一不可。 一、导入(Leading in)———引出话题 课文导入环节是为了对阅读作教学准备,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求知欲。设计好导入环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文章所给的信息产生好奇的心理,给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和自我发挥创造了思维空间,从而激发他们去捕捉文章中的信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使用的导入方式有以下几种: 1.背景介绍式(the way to introduc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这种导入模式可以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常用于涉及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比如外国的政治、历史、文学、地理、风俗习惯等题材的文章,我们可以利用PPT 来进行背景展示,也可以通过录像、文字资料、旅游指南、音乐、视频等进行介绍,目的是提供背景信息,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升课程周边知识量。在阅读课The British Isles (高二Unit5)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其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知识,还可以通过世界地图或者教学挂图来让学生了解the British Isles 的地理位置及其它的组成部分。 2.提问式(the way to ask questions) 这是一种常用的导入模式,教师通过教学参考资料或者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常识进行回答,或者带着问题去阅读。提出的问题不仅与本单元的主题有关,而且与阅读材料关系密切。此任务型活动需要学生根据问题的启发,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找到文章中的有关章节并不难,难点在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答案概括出来。例如,在进行课文Table manners at a dinner party (高一Unit6)的教学时,笔者要求学生先讨论以下问题: (1)What table manners does the text about? (2)How does the text develop, in the order of content or in theorder of time? 3.讨论式(the way to discuss) 高中英语教材大多数内容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饮食健康、旅游、自然灾害、疾病与急救常识、环境保护等。在上课前先组织学生讨论与课文有关的话题,能激活学生头脑里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预测课文的内容,展开简短的讨论,以便通过阅读验证自己的推测,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让学生例举平时在身边发生的紧急情况,比如溺水、交通事故、房子着火、出血、哽住、煤气中毒等,要求他们分组讨论如何自救,从而为阅读课文The rescue(高一Unit5)作好铺垫。 二、课文教学———课文呈现(Presentation) 课文教学是阅读课教学的核心部分,它是学生从文章中吸取信息而进行加工处理的一个阶段,学生要从所给的篇章中找出文章的细节描写、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和主题段、归纳文章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对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在课文教学时,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不再逐字逐段地为学生翻译句子或者向学生“满堂灌”或“满堂问”,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篇章分析,找出每段的中心词和中心句(key word and sentence),理解文章的体裁,掌握每个段落的大意(general idea),归纳出整篇文章的主题,最后让学生欣赏文章。课文阅读教学应该分为以下两步来进行: 1.快速浏览(Skimming)———初步感知 快速浏览是为了获取特定的信息而阅读,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出处,并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进行课文Kwanzaa(高一Unit14)设计与课文有关的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快速浏览来回答: (1)What is the name of the festival? (2)What is the festival about? (3)When do people celebrate Kwanzaa?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Z”字型的阅读方式,避免一个词一个词地逐行阅读,而是要快速用眼、用心、用大脑去扫描文章,集中精力用大脑去捕捉每段文字所传达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和处理。 2.详细阅读(Careful reading)———深化理解 详细阅读是课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关键。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细节,可以让学生分析段落、段落大意以及段落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联系。在详细阅读这一环节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多项选择题或者正误判断题让学生讨论。分段细读,注意细节,帮助学生深化理解。例如,进行课文Chuck’s friend(高一Unit 1)的教学时,设计划分文章段落大意的题,目的在于教会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进一步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 详细阅读之后,在学生基本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播放录音,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英语的语音语调和句子的停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