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EEE1588精确时间协议的研究与应用

IEEE1588精确时间协议的研究与应用

0引言在对时间同步精度要求较高的领域,比如CDMA2000、TD-SCDMA 网络,系统中基站之间需要准确的时间同步。在软切换中,如果BTS (基站)和BSC (基站控制器)没有时间同步,可能导致在选择器中发生指令不匹配,导致通话连接不能建立起来。

CDMA2000和TD-SCDMA 系统对时间同步的精度要求是3us 。一般的同步协议如NTP ,目前精度只能达到ms 级,不适用于电信高精度时间同步领域。TD 网络目前是由GPS 完成同步,而GPS 存在政治和安全风险。IEEE 1588精确时间协议

[1-2]

(precision time protocol ,PTP )的出现,为替代GPS 提

供了极大的可能。PTP 能达到亚微秒级的同步精度,满足通信网的精度要求。此技术的最大优点是除了提供频率同步还提供时间同步。PTP 为减少网络组件的抖动延迟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另外,IP 化是大势所趋,城域以太网的同步需求是全网IP 化的拦路虎。而PTP 是基于包交换网的,很容易在IP 网上实现同步,为全网IP 化解决了一大难题。同时,PTP 也为分布式网络化测控系统的实时性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3-4]。

11588基本原理

1.1

工作原理

PTP 通过主从设备间消息传递,计算时间偏差来达到主从同步。PTP 系统属于自组织式的管理方式

[5]

。最佳主时钟

算法(best master clock algorithm ,BMC 算法)根据各个PTP 端口提供的质量信息,确定每个域内的主时钟。BMC 算法利用状态决定算法确定每个端口的主从状态,称为建议状态。主时钟周期性地组播包含时间戳的消息,需要同步的从时钟向主时钟发送消息,从时钟根据收到的时间信息和自身发送消息的时间,计算出与主时钟的偏差和线路延迟。同步消息传递的机制为延时-请求响应机制(如图1所示)。

主时钟周期发送包含时钟质量的Sync 消息,紧接着发送Follow_Up 消息通告上个消息的实际发送时间t1(本文提到的时间都是指时钟的本地时间);从时钟记录Sync 消息的到达时间t2,紧接着在t3时刻发送Delay_Req 消息;主时钟记录消息到达时间t4,并发送消息Delay_Resp 把t4告知从时钟。从时钟根据4个时间信息计算出两个时钟的偏差和传输延迟。

假设主从之间的消息往返延迟是对称的,则有从时钟与主时钟的时间偏差Offset 为

收稿日期:2008-10-28;修订日期:2009-02-05。

网络与通信技术

Offset =[(t2

t1)+(

t4

图2状态机

初始化

监听

Pre_Master

建议状态=Slave

建议状态=Slave 建议状态=Master

Slave

建议状态=Slave

超时

Master

建议状态=Master

3.3.1E2E透明时钟

E2E透明时钟用在主从时钟之间,它像一个普通的桥、路

由器或中继器那样转发所有的消息;对于PTP事件消息,驻留时间桥会测量PTP事件消息的驻留时间;这个时间会写入到这个PTP事件消息或者其后续消息(Follow_Up消息)的特定字段correctionField中,如图5所示。驻留时间是消息穿越透明时钟所需要的时间。从时钟做同步校正时,会根据correction-Field字段中的值修改时间,提高精确度。

图5中,总的驻留时间T

r为

T r=(t2

t0correctionField

路径延时Delay由延时-请求响应机制测量。

3.3.2P2P透明时钟

E2E透明时钟只测量PTP事件消息穿越它的时间。P2P 透明时钟除此之外,对于每一个端口有一个额外的模块,这个模块用来计算每个端口和与它分享这条链接的另一端(也要支持P2P透明时钟)的链路延迟。P2P透明时钟使用对等延迟机制测量端口与对端之间的链路延迟,如图6所示。

链路延迟的计算基于端口与其链路对端交换Pdelay_Req、Pdelay_Resp和Pdelay_Resp_Follow_Up消息。

P2P透明时钟只能与支持对等延时机制的时钟工作。图6中,端口A在t1时刻发送Pdelay_Req消息,端口B在t2时刻收到该消息;端口B紧接着在t3时刻发送Pdelay_Resp消息;Pdelay_Resp_Follow_Up消息是可选的,t2和t3可以分开或者一起在这两个消息任选其一发送给端口A。假设端口A和端

口B的传输时间是对称的,也就是t

AB和t BA是相等的,则可计算出传输延迟Delay

Delay=[(t2t3)]/2

对于PTP时间消息,E2E透明时钟更正和转发所有的PTP时间消息,而P2P透明时钟只更正和转发Sync和Fol-low_Up消息。这些消息中的correctionField字段会被Sync 消息的驻留时间和链路延迟时间更新。E2E透明时钟只测量驻留时间,P2P透明时钟测量消息的驻留时间、链路延迟,如图7所示。

图7中,总的驻留时间T

r仍为

T r=(t2t3)+(t6

t0

2

4

6

1

35

7 1234

得到与主时钟的偏差,对于一阶时钟

T offset=T Syncin

T SyncoutF T correctS

t3)+(T recResp T correctSync

t3)+(T recResp T correctSync T correctResp]/2 4.2.2对等延时机制

对等延时机制测量的传输延迟,对于一阶时钟

T Pdelay=[(t4T correctPresp]/2

式中:t4,t1对应于该机制原理图中的标注;T

Pdelay——执行对等延迟机制的两个端口之间的平均延迟;T

correctPresp

——Pdelay_ Resp消息中correctionField的值。

对于二阶时钟

T Pdelay=[(t4T recPreq)T correctPrespF]/2

式中:T

Presp——响应Pdelay_Resp消息的时间;T recPreq——接收到Pdelay_Req消息的时间;T correctPrespF——Pdelay_Resp_Follow_Up 中correctionField的值。

5组网方案设计

在传统网络IP化的过程中,大量的PSTN等TDM业务遗留下来需要统一接入和传送。以IP为基础的异步网络架构如何保证通信网络的时钟同步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基于PSN传时钟的方法有多种技术[8],比如以太物理层同步,CES,TOP,PTP。

以太物理层同步只能恢复频率而不能同步时间。CES性能与承载网络密切相关,受到网络传输延时变化影响较大,恢复时钟的质量依赖于承载的PSN网络,不能保证精度。TOP 受到数据网络延迟抖动、丢包、失序的影响非常大,也不能保证精度。

PTP时间同步技术,它凭借统一的标准,良好的时间和频率同步质量将成为时钟同步技术的主流方向。此技术的最大的优点是除了提供频率同步,还提供时间同步,也为目前主要依靠GPS授时来解决时间同步的通信网(特别是无线基站)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电信网空口同步方案如图8所示。BCS可通过GPS接收器获得精确时间,也可以通过铯时钟获得。BCS通过边界时钟和P2P透明时钟,同步相连的BTS。P2P透明时钟用来减少非对称性影响。边界时钟主要是连接不同底层技术的网络;提供多个端口;另外,将两个边界时钟连接起来,可以起到备份的作用,当某个主时钟失效时,与之相连的边界时钟可以作为另一个边界时钟的从时钟,同步时间。

6结束语

IEEE1588提出的PTP技术同时提供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能达到亚微秒级的精度,适用于包交换网络。PTP技术在提高同步精度上做了很多改进,降低了网络抖动延迟引起的非对称性影响。

通过对厂商的实验产品测试,能达到TD-SCDMA和CDMA2000系统的时间同步精度要求。PTP技术在时间同步精度上的优异表现,使得基站不再惟一依靠GPS进行时间同步成为可能,为解决电信等对时间同步精度的高要求提供了新的方案。

参考文献:

[1]IEEE.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S].IEC61588,2004.

[2]NIST.Introduction to IEEE1588[EB/OL].http://ieee1588.nist.

gov/,2008.

[3]John Eidson.The application of IEEE1588to test and measure-

ment systems[R].AGILENT,2005:1-2.

[4]John C Eidson,Michael C Fischer,Joe White.IEEE instrumenta-

tion and,measurement society[R].1588IEEE Standard for a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IEEE,2002:1-10.

[5]Hans Weibel.IEEE1588Tutorial[C].Conference on IEEE1588,

2006.

[6]IEEE.Draft Standard for a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

tocol for Networked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Systems[S].

IEEE P1588TM D2.2,2007.

[7]NIST.IEEE1588-2008is now available from the IEEE Stan-

dards Association[EB/OL].https://www.doczj.com/doc/8814847702.html,/,2008.

[8]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时钟透传技术白皮书[Z].2007.

图8电信网设计方案

GPS

GPS

BCS:主时钟

BCS:主时钟

BC

BC

BTS:从时钟

P2P

P2P

P2P

P2P

P2P

P2P

P2P

BTS:从时钟

BTS:从时钟

中国移动TD无线系统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规范-TOD协议规范(接受修订)

中 国 移 动 通 信 企 业 标 准
QB-X-XXX-XXXX
1pps+ TOD 时 间 接 口 规 范
╳ ╳ ╳ ╳ -╳ ╳ -╳ ╳ 发 布
征求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意见 稿- xur o
版 本 号 : 1.0.0
中 国 移 动 TD 无 线 系 统 高 精 度 时 间同步技术规范
ng
╳ ╳ ╳ ╳ -╳ ╳ -╳ ╳ 实 施
发布

QB-X-XXX-XXXX 目
1 2 3 4 5 6

范围 ........................................................................................................................................................................ 1 引用标准 ................................................................................................................................................................ 1 符号及缩略语 ........................................................................................................................................................ 1 概述 ........................................................................................................................................................................ 1 基于 1PPS+TOD方式的时间同步功能要求 ........................................................................................................... 2 1PPS+TOD接口中TOD的协议规范 .......................................................................................................................... 3 6.1 6.2 6.2.1 6.2.2 6.2.3 TOD帧定义...................................................................................................................................................... 3 TOD消息定义.................................................................................................................................................. 4
7
编制历史 ................................................................................................................................................................ 7
征求
意见 稿- xur o
ng
时间信息消息 ....................................................................................................................................... 4 时间状态消息 ....................................................................................................................................... 5 数据类型定义 ....................................................................................................................................... 6

IEEE1588精密网络同步协议(PTP)-v2.0协议浅析

IEEE1588精密网络同步协议(PTP)-v2.0协议浅析 (2010-06-27 19:27:51) https://www.doczj.com/doc/8814847702.html,/s/blog_4b0cdab70100k4fv.html 1 引言 以太网技术由于其开放性好、价格低廉和使用方便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电信级别的 网络中,以太网的数据传输速度也从早期的10M提高到100M,GE,10GE。40GE,100GE 正式产品也于2009年推出。 以太网技术是“即插即用”的,也就是将以太网终端接到IP网络上就可以随时使用其提 供的业务。但是,只有“同步的”的IP网络才是一个真正的电信级网络,才能够为IP网络传 送各种实时业务与数据业务的多重播放业务提供保障。目前,电信级网络对时间同步要求十 分严格,对于一个全国范围的IP网络来说,骨干网络时延一般要求控制在50ms之内,现 行的互联网网络时间协议NTP(Network Time Protocol),简单网络时间协议SNTP(Simple Network Time Protocol)等不能达到所要求的同步精度或收敛速度。基于以太网的时分复用 通道仿真技术(TDM over Ethernet)作为一种过渡技术,具有一定的以太网时钟同步概念, 可以部分解决现有终端设备用于以太网的无缝连接问题。IEEE 1588标准则特别适合于以太 网,可以在一个地域分散的IP网络中实现微秒级高精度的时钟同步。本文重点介绍IEEE 1588技术及其测试实现。 2 IEEE 1588PTP介绍 IEEE 1588PTP协议借鉴了NTP技术,具有容易配置、快速收敛以及对网络带宽和资源 消耗少等特点。IEEE1588标准的全称是“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钟同步协议标准 (IEEE 1588 Precision Clock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简称PTP(Precision Timing Protocol),它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一个同步信号周期性的对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时钟进行校正 同步,可以使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系统达到精确同步,IEEE 1588PTP时钟同步技术也可以 应用于任何组播网络中。 IEEE 1588将整个网络内的时钟分为两种,即普通时钟(Ordinary Clock,OC)和边界 时钟(Boundary Clock,BC),只有一个PTP通信端口的时钟是普通时钟,有一个以上PTP

PTP高精度时间同步协议

Precision Time Protocol (PTP) 一、什么是PTP PTP 是一种高精度时间同步协议,可以到达亚微秒级精度,有资料说可达到30纳秒左右的偏差精度,但需要网络的节点(交换机)支持PTP协议,才能实现纳秒量级的同步。 一般在实际使用中,现有的NTP可以达到5ms以内的精度,对一般的应用都是满足的;非超高精度设备,不建议使用PTP设备。 与NTP主要区别:PTP是在硬件级实现的,NTP是在应用层级别实现的. PTP 是主从同步系统,一般采用硬件时间戳,并配合一些对NTP更高精度的延时测量算法。 PTP 最常用的是直接在 MAC 层进行 PTP 协议包分析 , 这样可以不经过UDP 协议栈 , 减少PTP 在协议栈中驻留时间 , 提高同步的精确度。 PTP 也可以承载在 UDP 上时 , 软件可以采用 SOCKET 进行收发 UDP包 , 事件消息的 UDP 端口号319 , 普通消息的组播端口号为 320 ,但其精度就大大降低。 在物理硬件要求主从端都是PTP设备,且网络不能太大,其中间经过的交换机设备也必须支持PTP协议,并且主从时间网络链路唯一,不存在交替的PTP通道。 PTPv2 采用相对时间同步机制。一个参与者被选作主时间钟,其将发送同步信息到从站。主站将发送同步报文到网络。所有的从站计算时间延迟。 Fig. 39.1 PTP Synchronization Protocol The PTP synchronization in the sample application works as follows:

Master sends Sync message - the slave saves it as T2. Master sends Follow Up message and sends time of T1. Slave sends Delay Request frame to PTP Master and stores T3. Master sends Delay Response T4 time which is time of received T3. The adjustment for slave can be represented as: adj = -[(T2-T1)-(T4 - T3)]/2 从钟根据 t1 、 t2 、 t3 、 t4 计算时间偏移 (offset) 以及传输延时 ( delay) ,即 t2 -t1 = offset + delay t4 - t3 = delay - offset 计算出 delay = ( t4 - t3 + t2 - t1) / 2 offset = ( t2 - t1 - t4 + t3) / 2 从钟根据 offset 从钟可以调整自己的时钟。 二、PTP的一些名词 PTP域中的节点称为时钟节点,PTP协议定义了以下三种类型的基本时钟节点: OC(Ordinary Clock,普通时钟):只有一个PTP通信端口的时钟是普通时钟。 BC(Boundary Clock,边界时钟):有一个以上PTP通信端口的时钟。 TC(Transparentclock,透明时钟):与BC/OC相比,BC/OC需要与其它时钟节点保持时间同步,而TC则不与其它时钟节点保持时间同步。TC有多个PTP端口,但它只在这些端口间转发PTP协议报文并对其进行转发延时校正,而不会通过任何一个端口同步时间。TC包括以下两种类型: E2ETC(End-to-End TransparentClock,端到端透明时钟):直接转发网络中非P2P(Peer-to-Peer,点到点)类型的协议报文,并参与计算整条链路的延时。 P2PTC(Peer-to-PeerTransparent Clock,点到点透明时钟):只直接转发Sync报文、Follow_Up报文和Announce报文,而终结其它PTP协议报文,并参与计算整条链路上每一段链路的延时。 一般链式的P2P网络选择E2E-TC,而从钟节点较多的网络考虑P2P-TC。因在 P2P 延时测量机制中,延时报文交互是在每条链路的两个端口间进行的,主钟只与直接相连的网络交换设备有延时报文交互,因此在 P2P TC 的延时测量机制中,没有对从钟数量的限制。 主时钟:一个PTP通信子网中只能有一个主时钟。 PTP端口有九种状态主站,从站,待机,未校正,监听,禁止,初始化,故障 三、PTP报文 PTP协议定义了4种多点传送的报文类型和管理报文,包括同步报文(Sync),跟随报文 (Follow_up),延迟请求报文(Delay_Req),延迟应答报文(Delay_Resp)和管理报文。 报文有一般报文和事件报文两种类型。跟随报文和延迟应答报文属于一般报文,一般报文本身不进行时戳处理,它可以携带事件报文的准确发送或接收时刻值信息。同步报文和延迟请求报文属于事件报文,事件报文是时间敏感消息,需要加盖精确的时间戳。

IEEE1588精确时间协议的研究与应用

0引言在对时间同步精度要求较高的领域,比如CDMA2000、TD-SCDMA 网络,系统中基站之间需要准确的时间同步。在软切换中,如果BTS (基站)和BSC (基站控制器)没有时间同步,可能导致在选择器中发生指令不匹配,导致通话连接不能建立起来。 CDMA2000和TD-SCDMA 系统对时间同步的精度要求是3us 。一般的同步协议如NTP ,目前精度只能达到ms 级,不适用于电信高精度时间同步领域。TD 网络目前是由GPS 完成同步,而GPS 存在政治和安全风险。IEEE 1588精确时间协议 [1-2] (precision time protocol ,PTP )的出现,为替代GPS 提 供了极大的可能。PTP 能达到亚微秒级的同步精度,满足通信网的精度要求。此技术的最大优点是除了提供频率同步还提供时间同步。PTP 为减少网络组件的抖动延迟的影响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另外,IP 化是大势所趋,城域以太网的同步需求是全网IP 化的拦路虎。而PTP 是基于包交换网的,很容易在IP 网上实现同步,为全网IP 化解决了一大难题。同时,PTP 也为分布式网络化测控系统的实时性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法[3-4]。 11588基本原理 1.1 工作原理 PTP 通过主从设备间消息传递,计算时间偏差来达到主从同步。PTP 系统属于自组织式的管理方式 [5] 。最佳主时钟 算法(best master clock algorithm ,BMC 算法)根据各个PTP 端口提供的质量信息,确定每个域内的主时钟。BMC 算法利用状态决定算法确定每个端口的主从状态,称为建议状态。主时钟周期性地组播包含时间戳的消息,需要同步的从时钟向主时钟发送消息,从时钟根据收到的时间信息和自身发送消息的时间,计算出与主时钟的偏差和线路延迟。同步消息传递的机制为延时-请求响应机制(如图1所示)。 主时钟周期发送包含时钟质量的Sync 消息,紧接着发送Follow_Up 消息通告上个消息的实际发送时间t1(本文提到的时间都是指时钟的本地时间);从时钟记录Sync 消息的到达时间t2,紧接着在t3时刻发送Delay_Req 消息;主时钟记录消息到达时间t4,并发送消息Delay_Resp 把t4告知从时钟。从时钟根据4个时间信息计算出两个时钟的偏差和传输延迟。 假设主从之间的消息往返延迟是对称的,则有从时钟与主时钟的时间偏差Offset 为 收稿日期:2008-10-28;修订日期:2009-02-05。 网络与通信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