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

【预习案】

[读图训练]读非洲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把下列地理事物的代号填在图中正确的位置:

A阿特拉斯山B徳拉肯斯山C乞力马扎罗山D尼罗河E刚果河F尼日尔河G 赞比四河H维多利亚湖I坦喝尼喀湖J莫桑比克海峡K直布罗陀海峡L曼徳海峡M马达加斯加岛N索马里半岛0几内亚湾P地中海Q红海R大四洋S 印度洋T好望角U厄加勒斯角V刚果盆地W东非高原X东非大裂谷Y撒哈拉沙漠

(2)数字所代表的国家:

①埃塞俄比亚,②南非,③利比里亚,④坦桑尼亚,⑤赞比亚,⑥尼日利亚,⑦纳米比

0°20°E

【基础梳理】 一、地理位置

1?海陆位置:本区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

2. 经纬度位置:大致在20°N—35°S , 17°W—50°E u (最南

端:

厄加勒斯角:赤道横穿非洲中部;20°E 横 穿中部:0°经线横穿西部;索马里半岛 51°E)

注意:①0°经线穿过非洲几内亚湾、阿尔及利亚、阿特拉 [

斯山脉。

②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分别穿过非洲大陆的北部和南部。③20雹从非洲南端向北穿过非洲 大陆。

二、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

}

(1) 特点:①地形以髙原为主,起伏和缓。非洲大陆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东南: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东非高原、南非髙原:徳拉肯斯山、乞力马扎罗 山?非洲最髙峰等。

西北:刚果盆地、乍得盆地等。

②海岸线平宜,海湾、半岛、岛屿较少。最大的海湾为几内亚湾,最大的岛屿是马达加 斯加岛,南端有好望角。

(2) 东非大裂谷:位于非洲东部的东非大裂谷南起赞比西河口,纵贯东非高原、埃塞俄比 亚

高原,向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裂谷带。被人们称 为“地球上的伤疤”。

① 特点:两岸悬崖壁立、附近火山很多,谷底湖泊连串。有非洲最髙蜂乞力马扎罗山, 有非洲最深而狭长的湖泊坦喝尼喀湖

② 形成: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下陷形成的。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地堑构造。几亿年后索 马里半岛可能成为一个岛屿。

(3) 最高的山峰:乞力马扎罗山(5895m )

(4) 刚果盆地:地势较低,原是一个大湖,内流湖,地壳上升,刚果河下切,切穿匹部的山 脉,

导致湖水外泄而成,冈IJ 果河是世界丞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后来河流)

2?湖泊:非洲的大部分湖泊集中在东韭大裂谷及其两侧,多属断层湖(板块断裂凹陷,积水 成湖),

呈串珠状分布。

主要湖泊:坦喝足喳湖(世界第二大深水湖 < 仅次于俄罗斯的贝加尔湖〉、非洲最深的湖)、 马拉维湖(狭长,受裂谷地形影响)、维多利亚湖一一盆地凹陷形成(非洲最大的湖泊、世 界第二大淡水湖)等。

5. 主要河流:最长的河流一一尼罗河(季节变化去,无冰期、无凌汛,含沙量较大):水力 资源

最丰富的河流一一刚果河(水量大、季节变化尘、无冰期、无凌汛,含沙量较小。流经 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流量丰富;地势起伏去,河流落差去。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丰富 的河流之一):赞比西河;尼日尔河。

6. 气候:

23°26'N

…23°26'S

(1)特点:本区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

(2)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本区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炎热”是本区气候的共

同特点。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 (以及在北非北部北回归线附近分布):鯉淒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

陆地轮廓北宽直窄。宽处恰好是热带草原区,加上东非高原地势较直,即使处于赤道地 区部分也因海拔奁而热量、降水较仝,成为热带草原气候区,所以热带草原气候是本区最主 要的气候类型。南部陆地狭窄,因而本区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分布有限。

(3)热带茸原自然景观的形成

大致在南北纬109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由于受风带.气压带南北移动的影响,处 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之下,王季逼季明显交替。4—10月,北半球的热带草原 区在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之下形成闷热多雨的湿季。而此时,南半球的热带草原区则被南半球 的副热带高圧和信风控制,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10月至第二年的4月,则是北半球的热 带草原区在北半球的副热带髙压和信风控制下形成干旱少雨的干季,南半球的热带草原区在

大陆以赤道为轴甫北对称分布 导致r 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

三. 居民和经济

1 ?黑种人的故乡

以黑色人种为主的地区,有"黑非洲"之称。外来的移民有阿拉伯人、欧洲人和亚洲人。 印度人、中国人、东南亚人到非洲,主要在非洲的东南部登陆,因为冬季东北季风使印度洋 海水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季节 ? 终年 湿季 干季

终年 风向 性质 上升气流 湿

/

西南风多海吹向陆

湿风

东北风从陆吹向海 干

风 下沉气流 干 降水 丰富

(2000mm)

A

降水丰富

干燥少雨,无雨

少雨.无雨 植物

常绿茂盛 树枝嫩绿,髙草茂盛 焦黄枯萎,低矮草丛

少数耐旱 ■ 动物 皮厚、耐热 动物活跃 成群迁往有水草的 地方

耐饥耐渴 影响农业

随种随收

风调雨顺收成好,有的年份出现灾荒

) 绿洲农业

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之下形成闷热名雨的湿季匚

(4(5) 海岸拔平直

气候特征

劃热帯高压带控制范围广, 且受干燥的信风的影响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自然带从赤道向两极分异的规律 赤道

热带

雨林

气 候

热带沙漠气候

向匹流动,船只可以顺风顺水到达非洲丞海岸,再随莫桑比克暧流或马达加斯加暧流到达非洲东南部沿海登陆。

2.政治地位的变化

25世纪初,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非洲,到19世纪70年代殖民主义占领非洲大陆部分沿海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非洲只有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三个独立国家。英它各地分属英、法、匍、比、西等国强占和瓜分。非洲被欧洲列强强占和瓜分的历史及非洲黑人被奴役和贩卖的历史。这些惨痛的历史也是造成非洲目前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1990 年3月非洲大陆上由白人统治的最后一个殖民地__纳米比亚宣告独立。非洲黑人政治斗争的胜利是非洲社会进步的表现,也为非洲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摆脱贫困创造了有利条件。

3.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且分布比较集中。)

南非:黄金产量世界第一;

几内亚:铝土产量世界第一;

赞比亚:世界重要产鲤国;

刚果(金):金刚石世界产量第一;尼日利亚: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4.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非洲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而积广,气候恶劣,上壤贫瘠,加上自然灾害频繁,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低,大部分地区生态脆弱。

长时间的殖民统治导致非洲经济畸形发展,科学技术、农牧业的生产方式、耕作制度落后,人口素质低,导致粮食单产低:非洲各国独立后,经济得到发展,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在保持人口高出生率的同时,死亡率却大幅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髙,使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的速度,导致粮食供给不足: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使非洲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丕到地位,导致各国贫穷落后,无力购买大量粮食。因此,非洲缺粮

答案:赤逍穿过的非洲东部,为东非髙原,由于地势较髙,气温低,大气对流较弱,降水较少,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合作探究四:非洲干燥地区广的原因

撒哈拉以南非洲-习题(含答案)

撒哈拉以南非洲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 关于非洲物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金刚石、黄金、石油等矿产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B. 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居世界各之冠 C. 是咖啡、天然橡胶的原产地 D. 干旱面积广,动植物资源比较贫乏 2. 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规律是() A. 呈环状分布 B. 以赤道为界呈南北对称分布 C. 复杂多样,无规律可循 D. 呈放射状分布 3.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如图),完成15~16 题. 读图可知,非洲的气候类型() A. 以热带气候为主 B. 以寒带气候为主 C. 以温带气候为主 D. 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 4. 读非洲图:②处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地沙漠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5. 如图所示景观,最有可能位于非洲的()

A. 热带沙漠气候区 B. 热带雨林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地中海气候区 6. 非洲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 人口增长过快 B. 快扩大耕地 C. 砍伐森林 D. 开垦草原7. 读“世界典型自然景观分布示意略图”,并结合有关知识回答6~7 题. 某旅游者在游记中写道:“烈日下,成群的斑马在草原上奔走,不远处有几只幼狮在母狮周围嬉戏.”该游记记述的地区最有可能在图中的哪个自然景观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由图3可知非洲气候分布特点是() A. 南北对称 B. 东西对称 C. 半环状 D. 条带 9. 某旅游者在非洲沿某直线方向做“穿越非洲”的旅行时,沿途依次拍摄了如图1的照片(①→④各照片按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读图2、图3,完成3~4 题. 图2为旅行者穿越非洲四条旅行线路假想图(共4条).根据所拍摄照片的容判断,旅行者所走线路最有可能是()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槐乡五月》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槐乡五月》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花美人美生活美,表达了作者对槐乡五月深深的喜爱之情。本文的语言如诗如画,美妙动听,描写与抒情水乳交融,对称的句式错落有致,使全文呈现出较强的节奏感和浓浓的意境美,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 设计理念: 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倡导自主、协作的学习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和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在品味语言文字、朗诵优美词句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槐花的方法。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快乐幸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受。 教学重难点: 品味欣赏优美词句,感受槐花的美丽清香,感悟槐乡孩子的热情纯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槐花婀娜多姿,香气飘溢;那里的孩子热情好客,纯朴可爱,于是,人们称这里为“槐乡”。同学们,让我们沐浴着轻柔的春风,迈着轻盈的脚步,一起走进槐乡,走进槐乡的五月,好吗?

[板书:槐乡五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去感受槐乡的气息。 2、同学们读得真投入,似乎被槐乡的美景迷住了,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3、是呀,五月的槐乡,处处飘香;五月的槐乡,笑声飞扬,难怪作者写了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课件出示: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4、朗读2遍。 三、品读赏析,感受槐乡美景 1、的确是这样,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不信,你听:[课件出示:在五月,洋槐开花了(吆喝)音乐声中播放画面] 2、槐花美吗?赶快读读第一自然段吧,边读边体会,槐花有什么特点?槐花给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 3、白 (1)读有关语句。 [课件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2)齐读,读了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槐花洁白无瑕,似瑞雪,如白银,咱们边读边想象。 4、美 (1)读有关词句。 [课件出示: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2)请美美地读一读,细细想一想,你欣赏到了什么? (3)咱们来体会体会这个“抱”和“挂”字,从“抱在一起”你感受到什么?从“挂满枝头”感受到什么? 对,这个“抱”字,把槐花写活了,“挂”字把槐花写美了,这是一种团结之美,一种生机勃勃之美,一种充满生命之美。谁来把这种美读出来? (4)这么美的槐花,在作者眼中像什么?在你的眼中呢? (5)槐花美,你们的想象力美,作者的语言更美,咱们来试着记住这些优美的文

知识点测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知识点测试: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单选题 鲁伍马河发源于坦桑尼亚东南部的马塔戈罗山脉,主要支流有鲁建达、卢切林构、利空得、穆胡威西和卢美苏勒等河。鲁伍马河流经数处大瀑布,自鲁武马海西侧入海,河口处未形成河口三角洲。下图示意鲁伍马河地理位置和鲁武马海盆海水等深线。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是 ①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②大陆架南北狭长③动物具有季节性迁徙特征④地势平坦开阔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鲁伍马河河口未形成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是 A.海底地形陡,泥沙难以沉积B.支流较少,径流量小 C.流域植被茂密,泥沙含量少D.河流落差小,流速慢 3.图示城市最有利于发展深水港口的是 A.林迪B.帕尔马C.莫辛布瓦D.彭巴 非洲的马达加斯加(约12°S-26°S)于1991年开设免税工业区,吸引国际投资,产业以纺织、普通服装制造为主。1997年,我国某羊绒企业在该免税工业区投资办厂,生产羊绒衫等纺织品,产品直接面向欧美市场。当时欧美对进口我国的羊绒衫等纺织产品设置配额,而对产自非洲的同类产品没有此限制。据此,完成4~6题。 4.除政策优惠外,马达加斯加吸引国际纺织、服装类企业来投资办厂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B.劳动力C.资源D.技术 5.导致马达加斯加对羊绒衫几乎没有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是 A.居民收入B.文化传统C.国家政策D.气候

6.当时,我国该羊绒企业在马达加斯加兴办工厂,主要目的是 A.增加产品销量B.接近消费市场 C.提高设计水平D.增加当地就业 萨赫勒地区是指撒哈拉沙漠南缘东西延伸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20世纪以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发展,本区的传统游牧经济向商业性的定居牧业经济转化,同时南部农田向北入侵,农牧之争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下图是萨赫勒地区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 7.形成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背景是 A.高温多雨B.气候干旱C.冬冷夏热D.温和湿润8.商业性定居牧业扩大了生产规模,由此造成土地荒漠化的原因是 A.过度开垦B.过度砍伐C.过度樵采D.过度放牧9.导致萨赫勒地区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人口过度增长B.森林的过度砍伐 C.全球气候变暖D.开发建设不注意环保 纳米比亚位于非洲大陆,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体上,被称为“红泥人”。读图,完成10~11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原创学案)

人教地理教与学一体化设计唐山市友谊中学地理组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011.4 撒哈拉沙漠约形成于二百五十万年前,乃世界第二大荒漠,仅次于南极洲,是世界最大的沙质荒漠。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之一。其总面积约容得下整个美国本土。 东非大裂谷(East African Great Rift Valley)是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从卫星照片上看去犹如一道巨大的东非大裂谷卫星图片伤疤。当乘飞机越过浩翰的印度洋,进入东非大陆的赤道上空时,从机窗向下俯视,地面上有一条硕大无朋的“刀痕”呈现在眼前,顿时让人产生一种惊异而神奇的感觉,这就是著名的“东非大裂谷”,亦称“东非大峡谷”或“东非大地沟”。这条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一带,向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尼亚萨湖)北部分为东西两支。 一.自然环境 1.位置:(1)纬度位置:从图中可以找到三条特殊的纬 线、、 ,可以看出本区大部分位于带,所以 非洲大陆有“”之称。 (2)海陆位置:本区东临洋,西临洋, 西岸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湾A 湾,东有B 半岛,南有著名的尖角C 。,西隔D 海 峡与岛相望。 (3) 相对位置: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E 以南。 2.地形:主要地形区有①盆地, ②高 原,③高原④高原,可以看出本区地形 以为主,所以非洲大陆又有“”之称。 从地势来看高,低。 3.气候:(参考课本P9非洲气候图)本区气候以气候和气候分布广泛,除此还有气候,气候,气候。本区气候分布呈现以赤道南北分布,可以看出主要影响因素为。(参考)p72图8.33,此气候为气候,各月均温在℃以上,降水较多的月份为,降水较少的月份 为,气候特征为,此气候区的国家常受灾威胁。 【讨论】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之处西侧为热带雨林,东侧为热带草原气候,为什么? 4.景观:受到不同气候的影响形成自然景观不同,有浩瀚的 ,有茂密的 ,更 有一望无际的。 5.还需要你找到其它地理事物:“赤道积雪”图中▲处山;⑤河;赞比西河;尼日尔河;刚果河;维多利亚湖;坦葛尼喀湖; 二.黑种人的故乡 1.本区有亿多人,其中90%以上是人。他们分属于几百个不同的 ,他们有着各自的、和。 2.从15世纪起,欧洲殖民主义者相继侵人,最初从掠夺黄金、、香料开始,进而从 事 ,把黑人绑架、掳掠运往美洲贩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土崩瓦解。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都已。 3.本区人们大都能歌善舞,具有、、等方面的艺术才华。 4. 【讨论】请你阅读图8.29讨论下列问题: (1)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哪里?简单描述一下这里的自然环境特点。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刚果盆地和海拔比较低的高原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与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相比要优越一些——气候既不太干燥,海拔又不太高。 (2)说出非洲都有哪些外来移民。 外来移民主要是欧洲的英国人、法国人、西班牙人。还有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国人、东南亚人。三.落后的经济—单一商品经济 概念:很多国家形成了过分或 生产的“”。 形成原因:几个世纪以来,由于长期和 , 使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变成殖民国家和 , 模式:出口、畜产或;(图8.30) 进口、汽车等。 弊端:出口的是(初级产品或工业制造品),价格(昂贵或低廉)。 进口的是(初级产品或工业制造品),价格(昂贵或低廉)。 【讨论】P70活动题1,哪些是原料,哪些是工业制造品? 出路:非洲一些“单一商品经济”的国家,正在努力发展 ,还有些国家致力于发 展 ,以改变本国经济的局面。 实例:(1)本区各国经济发展:位于本区西部的科特迪瓦,为了减少对、咖啡的依赖,大力发展了、菠萝、、甘蔗、椰子等农产品的生产,同时,发展了 业、业、业等其他产业,以振兴经济。 (2)【讨论】P70活动题2,关于加纳经济发展。 四.人口、粮食与环境 1.人口:从P11图6.l5中可以看出,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 ,为,撒哈拉以南更高达左右。 2.粮食:长期以来,这里的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 的增长速度远低于 增长的速度。因此,粮食供应成为本区各国普遍遇到的问题。这里的许多居民,特别是常受灾威胁的东非国家的居民,经常忍受饥饿的煎熬。 3.人口:由于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和 ,于是人们砍伐 ,开垦 ,以扩大面积,或在地区放牧过多的牲畜。这些做法导致了土地、 ,加剧了 ,使逐步恶化。 4.【讨论】本区人口、粮食与环境恶性循环 A.毁林开荒,滥垦草原 B.人口增长过快 C.环境恶化 解决措施:①控制人口增长速度②提高农牧业生产 水平③保护环境 中东的“民主”幽灵,美国的战略魅影:埃及动荡引 发的中东乱局蔓延的速度之快让世界惊讶,美国的面 孔变幻频率被嘲笑为“唯一能与动物界的变色龙比美”.对于各国同样打着“民主”旗号的街头示威,美国从一开始就表示要与伊朗反对派“站在一起”,而直至埃及穆巴拉克下台前,奥巴马政府仍一直称其为“可靠盟友”.即使对同样的国家,美国前后的面孔也不一样:美国从一开始力挺穆巴拉克,到呼吁埃及“稳定过渡”,最后“明示”穆巴拉克必须立即下台. 美国面孔的迅速变幻让中东最铁的盟友也寒心,沙特王室开始担心“美国再也不能发挥坚强后盾的作用”。对中东这一轮街头浪潮,美国打出了“支持民主”的旗号,不过,这句话在世界普遍受到质疑。一位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无论是打“盟友牌”,还是“民主牌”,其面孔背后只有美国外交界长期流传的一句话:“谁控制了中东和它的石油,谁就拥有世界”。 单 一 商 品 经 济

撒哈拉以南非洲复习题

撒哈拉以南非洲复习题 二、单项选择题 1.下面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濒大西洋,东临红海 B.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 C.东濒大西洋,西临印度洋 D.东濒太平洋,西临印度洋 2.非洲最高峰是() A.乞力马扎罗山 B.阿特拉斯山 C.大高加索山 D.德拉肯斯山 3.黑色人种占90%以上的地区是() A.拉丁美洲 B.撒哈拉以南的非 C.北非地区 D.北美地区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 A平原为主 B.高原为主 C. 山地为主 D. 丘陵为主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在对外贸易中一般是() A.出口、进口均为工业制成品 B.出口、进口均为原料、半成品 C.出口原料、半成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D.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原料、半成品 6.下列产品属于初级产品的是() A.汽车 B.巧克力糖 C.牛肉罐头 D.可可 7.关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大面积的热带草原和大量的野生动物 B.没有外来移民,全是黑人 C.许多国家的经济典型是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D.面临着人口、粮食与环境三大突出问题 8、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水平低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条件恶劣B.自然资源贫乏C人口增长速度快D长期受殖民统治和控制 下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四个国家主要出口商品占本国出口商品总额的百分比统计图,据图9、10题。 9、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四国中热带雨林面积广大的是()。 A赞比亚B博茨瓦纳C尼日利D刚果 10、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四国的经济特征都是()。 A以出口导向型经济为主B以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C工业十分发达D农业十分发达 11、中国的小华认识了来自非洲的黑人小朋友拉比,拉比告诉了小华许多非洲之最,下列拉比的说法错误的是() A非洲有世界第一大盆地——刚果盆地B东非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C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D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小朋友汤姆介绍:他的家乡西临大西洋,居民基本上都是黑种人……特别提到他的家乡种有大面积的可可,其他农作物很少,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粮食。据此12、13题。 12、汤姆家乡的经济特点是()。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案

《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二、三自然段。。 3.初步理解“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国爱岛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语言优美,如“星罗棋布”“碧波浩渺”等,注重对学生语言的积累。 难点:初步理解课文“总——分”的构段方式,学习这一写作方式。 教学资源课文磁带、挂图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中国是一个沿海国家,你们知道在我国最南端有什么嘛?那里有金色的海滩,辽阔的大海、美丽富饶的群岛。今天,我们就到美丽的南沙群岛去看一看。指板书:是一个岛吗?理解“群岛” (二).质疑课题,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课题)对于这美丽的南沙群岛,你们想知道什么? 2.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相信认真的学生一定能找到答案。3.检查自学情况:出示字词 (三)精读课文 【第一自然段】1.你找到答案了吗,那南沙群岛共有多少个岛啊?从哪知道的?请你读第一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还知道了什么? (1)第一句:这真是个美丽的传说!“晶莹的珍珠”指什么?从“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你能体会到什么? (2)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岛屿之多?边读边想象,并找出重点的词语。(二百多座、星罗棋布。相机理解“星罗棋布)”。 (3)作者不仅用美丽的传说,还用数字和成语写出了岛的数量之多,写的得真好,想不想读一读1、2句【生读1、2句】

师小结:南沙群岛的岛屿星罗棋布,美如珍珠,你们读得真不错。 ⑷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就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他们会怎样生活,请细细读读第三句。 师总结: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南沙群岛上,说明自古以来美丽的南沙群岛就是我国的领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为之骄傲,同学们带着这种情感再读第1自然段。 2、过渡:美丽的南沙群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二、三自然段,你是被南沙群岛的丰富物产吸引了呢,还是被迷人的景色所吸引?哪儿吸引你,就在哪儿多看看,多读读。 【第二自然段】 1、同学们,哪里最吸引你?最吸引你的是什么?【交流有海洋生物、矿产资源、海洋动力。】 2、出示第二句。如果老师把这一句改成这样,你觉得怎样?【她有很多很多的海洋生物,有很多很多的矿产资源,有很多很多的海洋动力。】自己读一读,体会有什么不同?【生读句子】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点拨:多到什么程度?】 3、过渡:为了进一步说明南沙群岛的物产丰富,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具体说明。齐读第三句。从“仅”这个字你能体会到什么?。 4、课下老师让同学们查阅了资料,那你能结合自己的资料用这样的总分句式来说一说吗? 【南沙群岛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有(章鱼),有(海星),有(乌贼)。南沙群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有(石油),有(锌),有(天燃气)。南沙群岛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有(风力),有(潮汐)】 5.师:南沙有难以计数的海洋生物,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这些都说明什么?(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所以这一句是这一自然短的---中心句。你能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南沙群岛是巨大的蓝色宝库”吗? 【第三自然段】 1、南沙不仅物产丰富,景色也十分迷人,是个迷人的世界”。请大家默读第三小节,用横线划出你认为写出南沙美丽的句子。 2、同学们刚才找得很认真,谁来读一读你认为南沙美丽的句子。 生交流,指生说美在哪?和他一样也找这个句子的同学,可能你觉得美的理由和他不一样,你可以补充一下。 3、(1)【(出示2、3句)】请大家自由朗读这句描写蓝天、海水的句子。 师小结:南沙群岛的海水幽兰深邃,天空一碧如洗,置身其中,我看很多

(完整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下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练习 一、选择题 1、非洲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 A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B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 C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D南、北回归线之间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大势是() A由北向南倾斜B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C由南向北倾斜D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3、整个非洲的地形以()为主 A平原B高原C山地D盆地 4、下列哪组动物是非洲热带草原上典型的动物() A鸵鸟、金丝猴B长颈鹿、斑马C考拉、鸸鹋D羚羊、大熊猫 5、非洲最南端的国家是()是 A纳米比亚B苏丹C南非D埃塞俄比亚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是() A塔克拉玛干沙漠B卡拉库姆沙漠 C维多利亚沙漠D撒哈拉沙漠 7、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 A柴达木盆地B塔里木盆地 C刚果盆地D四川盆地 8、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A尼罗河B亚马孙河C长江D密西西比河 9、非洲最大的海湾() A几内亚湾B比斯开湾C亚丁湾D孟加拉湾 10、非洲的最高峰是() A勃朗峰B乞力马扎罗山 C珠穆朗玛峰D萨迦玛塔峰 1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擅长() A养蚕B酿酒C骑马D雕刻 12、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世界上最长的海峡是() A曼德海峡B马六甲海峡 C台湾海峡D莫桑比克海峡 13、撒哈拉以南非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 14、非洲最大的岛屿是() A台湾岛B格陵兰岛C马达加斯加岛D苏门答腊岛 15、世界大陆上最大的断裂带,被称为“地球最大的伤疤”的是() A皖西大裂谷B枣庄大裂谷C东非大裂谷D富山大裂谷 二、填空题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6亿多人,90%以上是种人,因此这里又被称为。 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临,西临洋,赤道横穿本区的部。 3、非洲大陆南端突出的海岸上的尖角叫。

七年级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导学案(人教版)

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1、据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及主要的国家。 2、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了解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分布与自然环境、外来移民的关系。 3、知道本区的地形、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理解本区以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利用各方面的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的情况以及对本国经济的影响。 2、分析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与粮食的增长不相适应而导致人们的乱砍滥伐,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非洲黑人的了解,进行种族平等、维护世界和平繁荣的教育。 2、通过本地区单一商品经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教 育。 3、通过对本地区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内在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重难点及突破办法学习重点:以初级产品为主的单一商品经济,本区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 学习难点:单一商品经济对本区经济的制约作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 学 法 读图分析法、填图活动法、讨论归纳法、多媒体直观教学等相互结合 学习准 备 地图册,世界人种的分布图,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发展情况材料及景观图片。课时划 分 2课时 学案导案 第一课时 课前预知-----温故知新,引导学习方向 1、回顾世界人种的划分及分布。 2、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黑人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合作探究-----小试牛刀,拨开眼前迷雾 一、黑种人的故乡 自学课本67.68页,结合课本图8.29 1、本区人口数量? 2、本区主要的居民属于什么人种?占总人口的比例? 3、对比西亚与北非,本区有什么称号? 4、思考:为什么本区会成为“黑种人的故乡”? 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范围、地形 读课本图8.26,分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1、在图中找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纬度位置特点。 2、在图中找出本区的“一湾、一岛(还有一半岛)、一角”,对比欧洲西部,说明本区海岸线有什么特点? 3、在图中找出撒哈拉沙漠、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乞力马扎罗山、刚果河、赞比西河、尼罗河、尼日尔河,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点。 4、读下图思考:本区地形、位置对气候有什么影响? 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 读非洲气候类型图,回答下列问题:新课引领 主要有黄色、白色、黑色三大人种。 黑色人种的故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合作探究 展示世界人种分布图 黑非洲 过渡:人种的差异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关,现在跟随老师一起来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 引导学生读图,师生共同总结: 赤道穿过中部,大部分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本区三面临海,海岸线比较平直,少岛屿和港湾。 地势东部、南部高,西部、北部低,典型的高原大陆。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南北对称分布。

世界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测试题(附答案)

世界地理-撒哈拉以南非洲同步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中国对非贸易总额国别差异图”和“中国历年对非贸易情况表”,完成1-3题。 1.按照贸易总额来分,非洲与中国贸易往来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 ) A .南非和东非以及西非 B .南非和北非以及西非 C .南非和北非以及东非 D .东非和北非以及西非 2.从贸易物资构成来看,中国从n 国进口的主要物产是 ( ) A .铝土矿 B .棉花 C .金刚石 D .石油 3.从运输路线上看,中国从n 国进口的物资最主要的路线是 ( ) A .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B .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 C .大西洋—北冰洋—白令海峡—太平洋 D .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太平洋 读下面两区城图,回答4-6题。 4.图中M 、N 两河特征正确的是 ( ) A .M 河上游多峡谷,落差大 B .M 河水位季节变化小 C .N 河水位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 D .N 河水量丰富 5.乙图中①、②两地的自然带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 A .①地:热带雨林带,纬度 B .①地:热带草原带,地形 C .②地,热带荒漠带,地形 D .②地:热带草原带,洋流 6.对两图所示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两地农业人口比重大,劳动生产率高 B .两地均是世界天然橡胶、咖啡、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重要产区 C .甲地水热充沛,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水稻种植业 D .乙地草原广阔,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大牧场放牧业 7.影响图中A 、B 两点气温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 ③海陆位置 ④地形 ⑤洋流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⑤ D .④⑤ 8.形成C 岛东侧气候的因素有 ( ) ①纬度较低 ②常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③位于东南季风迎风坡 ④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⑤受暖流影响 ⑥受寒流影响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9. 有关右图示海峡及附近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两国共有的农产品是椰枣 B.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 C. 沟通了红海与印度洋 D. 海峡表层海水自西向东流 10. 下列关于图中A 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有结冰现象 B. 含沙量大,水能丰富 C. 有冬汛 D. 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2013·安徽联考)下图为尼罗河流域局部地区水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示区域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 ( ) A.全年多雨,降水总量大 B.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C.地处高原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D.海拔高,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12.示区域与尼罗河三角洲气候差异显著,其主要 影响因素是 ( ) A.人类活动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09宁夏、辽宁)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 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题。 13.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势平坦 ④水源丰富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7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案

2017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优秀教案 全册备课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就是从一二年级的认识字教学为重点,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翻苏版国标本第六册,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有“五新”: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都是景美、情美的美文,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单元目的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引导享受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 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的课文。 3、通过学习,感受文章语言的美,激发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建议 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2) 《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2) 《庐山的云雾》(2)习作1(2)练习1(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教学准备 1.收集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照片。 2.整理学生假期学习习惯调查表。 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坐姿端正、执笔正确、学习用品摆放整齐3.布置预习本课:看懂图意。 4.积木一套、白纸、信封、书法用纸一张、优秀作业若干。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造“成长塔”,谁的高而且稳,谁就是成功者,老师奖一颗“成功之星”。 小组领取积木开始搭建,相机评议,得出:“成长塔”基石越多越稳,才可以搭建得更高。 2.同学们,“成长塔”的基石就是你们的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你才能成为成功者哟。 3.根据家长填写的调查表给自己的“成长塔”贴基石。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同步测试题

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鸵鸟在散步,河马在戏水,长颈鹿伸着长脖子在吃树梢上的嫩叶,还有凶猛的狮子在追逐斑马。”下列可以看到上述景象的大洲是 A.A B.B C.C D.D 2.以下别称所描述的地理事物都位于非洲的是() A.“黑人的故乡”、北半球的“寒极” B.“热带大陆”、“玉米的故乡” C.“高原大陆”“世界人种大熔炉”、 D.“富饶大陆”、“赤道雪峰” 3.造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许多国家粮食供应不足的原因不包括() A.农牧业生产落后 B.农产品产量低 C.人口增长过快 D.自然资源贫乏 4.非洲热带草原地区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 B.洪涝 C.寒潮 D.台风 5.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草原上,生活着很多野生动物,有些国家还建有野生动物园,专门保护这些野生动物.这些动物主要有() ①羚羊②斑马③袋鼠④金丝猴⑤大象⑥狮子⑦东北虎.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⑥ D.③④⑥⑦ 6.以下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描述,错误 ..的是() A.人口中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 B.人口增长缓慢,人口与粮食、环境的矛盾不突出 C.热带草原广布,有众多的野生动物 D.矿产资源丰富,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8.黑种人的人故乡是指() A.撒哈拉以北非洲 B.撒哈拉以南非洲 C.撒哈拉沙漠 D.撒哈拉以中部非洲 9.读图,回答6~7题 据图估算,非洲大陆南北大约跨纬度为() A.60° B.47° C.55° D.72° 10.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北临地中海 B.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

2018年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苏教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教案为人教最新苏教版 语文配套教学设计 各课内容如下: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文 1 长城和运河 2 美丽的南沙群岛 3 庐山的云雾 习作1 练习1 课文 4 微笑着承受一切 5 雪儿 6 花瓣飘香习作2 练习2 课文 7 菩萨兵 8 李广射虎9 少年王勃10 大作家的小老师 习作3 练习3 课文 11 赶海12 荷花 13 古诗两首习作4 练习4 课文 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15 水上飞机16 跟踪台风的卫星 习作5 练习5 课文 17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18 狼和鹿19 放飞蜻蜓 习作6 练习6 课文 20 恐龙21 槐乡五月22 海底世界23 日月潭的传说 习作7 练习7 课文 24 寓言两则25 争论的故事26 剪枝的学问 习作8 练习8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 学校:X X小学 班级:X X年级 任课教师:X X X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教材分析 三年级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就是从一二年级的认识字教学为重点,向加强阅读感悟转移。翻苏版国标本第六册,我们不难发现教材有“五新”:题材新、立意新、角度新、结构新、语言新。 本单元共三篇课文,《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这三篇课文都是写景的,都是景美、情美的美文,适合朗读感悟和积累运用。我们可以把这三篇课文整合起来,成为一组“寻找美”的单元去综合处理。 单元目的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引导享受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的课文。 3、通过学习,感受文章语言的美,激发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建议 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2) 《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2) 《庐山的云雾》(2)习作1(2)练习1(3)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美丽的南沙群岛》知识点、教 案及练习题 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字:撒、璧、俯、魅 词:辽阔、晶莹、岛屿、浩瀚、繁衍、蕴藏、储量、美誉、翡翠、碧波浩淼、心旷神怡 重点句子 1、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 2、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3、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4、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主要内容: 《美丽的南沙群岛》一课,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句向我们介绍了南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资源,主要写了南沙物产富饶。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下学期同步测试试题 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含答案)

七年级地理第二学期同步测试题第七章各具特色的地区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基础训练】 1.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主要出口物资是( ) A.工业制成品B.农矿产品C.工业零部件D.高新技术产品 2.关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旱面积广大B.物产资源贫乏C.人口增长缓慢D.经济相对落后 3.动植物的生存发展,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非洲生产一种“复活草”,种子可以流浪数十年,只要一丝水汽就可以生根,一点微雨就可以快速生长、开花、结出种子。“复活草”最可能生长在哪个区域 A.东非高原B.刚果盆地C.撒哈拉沙漠D.尼罗河三角洲 4.贫穷、饥饿和疾病正威胁着非洲,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非洲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大洲B.长期受殖民者占领和疯狂掠夺 C.非洲开发历史比较晚D.非洲人不思进取 5.与欧洲相比,非洲() A.海岸线曲折B.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人口增长快D.工业发达 6.非洲气候的基本特征是() ①湿热②干热③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④热带雨林覆盖整个赤道地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各国对外贸易的特点是 A.进出口均为工业制成品B.进出口都是初级产品 C.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工业制成品D.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初级产品 8.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是() A.加纳B.安哥拉C.尼日利亚D.肯尼亚 9.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会导致的结果是() ①粮食不足②过度开垦,环境恶化③经济发展④环境改善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导致撒哈拉以南非洲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A.部族冲突不断B.快速发展的经济

C.气候炎热,旱灾频发D.人口增长过快,滥垦乱伐,过度放牧 【能力提升】 分布在东非高原的角马,逐水草定期迁徙.如图是东非高原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的降水资料及角马在两地之间的迁徙路线.读下图,完成下题. 11.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两地都属 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12.2016年6月至2016年10月,角马群的迁徙方向是 A.由马赛马拉向北迁徙B.由马赛马拉向南迁徙 C.由塞伦盖蒂向北迁徙D.由塞伦盖蒂向南迁徙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3.图中反映非洲的特点是()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让学生通过以读为主的各种训练,复习巩固必要的语文知识,懂得运用语言文字的一般规律,落实工具性,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 2、透过课文中优美的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的想像力,享受审美愉悦。 3、引导享受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单元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优美的课文。 3、通过学习,感受文章语言的美,激发想象力,享受审美愉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学建议将“习惯篇”中的预习习惯的培养纳入到本单元的训练之中。到了中年级,应加强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的预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落实预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们可以将“预习作业”设计为《我的课前研究报告》,报告可以从朗读、理解重点词句。探究解疑,搜集处理相关等方面,让学生成为“研究者”,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时分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2)《长城和运河》(2)《美丽的南沙群岛》(2)《庐山的云雾》(2)习作1(2)练习1(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预习、复习,使学生懂得预习、复习的重要性,培养课内、外主动预习、复习的习惯。 2、结合学生学习生活,使学生了解认真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完成课内外作业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教学准备 1、收集学生在家学习情况的照片。 2、整理学生假期学习习惯调查表。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坐姿端正、执笔正确、学习用品摆放整齐 3、布置预习本课:看懂图意。 4、积木一套、白纸、信封、书法用纸一张、优秀作业若干。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1)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造“成长塔”,谁的高而且稳,谁就是成功者,老师奖一颗“成功之星”。小组领取积木开始搭建,相机评议,得出:“成长塔”基石越多越稳,才可以搭建得更高。 2、同学们,“成长塔”的基石就是你们的好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你才能成为成功者哟。 3、根据家长填写的调查表给自己的“成长塔”贴基石。 3、好的习惯终生受益,今天老师带来了摄像机,我要将你们的表现摄下来,给大家评议,希望你的好习惯使你的“成长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试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目标测试 一、选择题 1、在东非高原维多利亚湖以南地区 A、7月份,受信风影响,降水稀少 B、1月份,受信风影响,降水稀少 C、7月份,下沉气流为主,天气干热 D、1月份,上升气流旺盛,多锋面雨 2、非洲大陆的主要地形是: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分布最广泛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4、好望角附近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峰 B、“地球的伤痕”是指东非裂谷带 C、非洲最大的湖泊也是最深的湖泊 D、马达加斯加岛濒临大西洋 6、赤道附近东非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7、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是: A、几内亚 B、赞比亚 C、民主刚果 D、南非 8、非洲是世界上缺粮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原因是: A、粮食产量低,年年减产 B、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增长速度超过了粮食增长的速度 C、耕地太少,粮食总产量少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差 9、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亚洲 B、南美洲 C、非洲 D、欧洲 10、被西方国家称为“海上生命线”的航线通过: A、马六甲海峡 B、直布罗陀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好望角 11、世界上水能蕴藏量最丰富的河流是: A、尼日尔河 B、刚果河 C、尼罗河 D、赞比西河 1 页共7 页

12、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为: A、干旱、能源和资源问题 B、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C、人口、粮食和能源问题 D、宗教、资源和环境问题 13、原产于非洲的农产有: A、咖啡、可可 B、枣椰、油棕 C、香蕉、剑麻 D、丁香、棉花 二、综合题 1、把下图中标注字母的山脉、河流、海湾、岛屿等名称填在下面空格内: A 山脉 B 山脉 C 河; D 河; E 河; F 河; G 湾; H 岛; I 海。 15、读“部分国家对外贸易示意图”和“非洲矿产分布图”,回答: 2 页共7 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