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课程标准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二、基础积累

1.在古史传说中,和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相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的创始人,因此号称

3.相传造出宫室、车船、兵器等,号称轩辕氏,他的妻子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都是黄帝发明的吗?)

4.远古时代留下的先民活动与,为这些传说的真实性提供了证据。5.和黄帝曾经联合打败以为首的部落,其部落成为华夏族的主体,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

6.黄帝之后很久,、和先后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通过和平的方式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为“”

7.大禹采用和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他是站在文明门槛上的第一人。

三、板书设计

四、探究交流

(1)全班选出五至六名同学上台作游戏,游戏规则是作游戏的同学背对黑板,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词,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食物,如电视机、电冰箱或桔子、香蕉等词。老师将这个词告诉第一个同学,之后,由这名同学以肢体语言传送给下一名同学,下一名同学再用肢体语言传送给再下一名同学,直到结束,然后由最后一名同学说出他所理解的这个词是什么?探讨古史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

(2)大禹“三过其家门而不入”,用堵与疏相结合的办法,化水害为水利,使人民安居乐业,获得了人民的尊重。我们从大禹治水的过程中能获得怎样的认识?

人类文明的曙光

人类文明的曙光 一、教材分析 1.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教材通过介绍东方四大文明古国悠久而辉煌的美术作品,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这一地域古代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等美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历史情景中,认识美术为推进人类文明进程所起到的社会作用和体现的历史价值。 美术是人类文明最早和最直观的载体。环顾世界,从金字塔到万里长城,从秦始皇陵兵马俑到古希腊雕塑,人类用自己的生命铸造了举世闻名的美术经典,人类将自己的智慧、力量在美术中展现。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美术无不体现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在一定意义上讲,人类留给自己的宝贵遗产的最大印证便是丰富而多样的美术文化。运用美术的形式来传达希望和感情,这是整个人类历史的一种基本行为。美术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它也是人们获得想象形式以及美化生活环境的基本方式。人类创造美术,至少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其形式和品类越来越多,并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由“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需求的多样化所决定的,可以说,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美术是最为活跃和最为辉煌的,它沐浴在民族和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民俗、情感气质和审美观点之中。每一个历史阶段的美术也是该阶段社会意识趋向的集中反映,真实形象地记录了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特色,也就成为了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2.教学内容与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东方四大文明古国悠久而辉煌的美术遗产,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美术为推进人类文明进程所起到的社会作用和体现的历史价值。 了解中外传统文化及世界多元文化,认识美术与文化的关系,认识美术在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历史文化传统、背景下的特点,拓展文化艺术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通过大量的作品欣赏,使学生全面领略四大文明古国悠久的美术文化,认识其对于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提高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了解。 难点是如何从历史与文化的角度,加深学生对美术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和作用的认识。鼓励学生整合历史等学科的知识,对东方古老的文明积极地开展探究和讨论,并勇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觉。 二、教学设计参考

初中一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祖先的传说教案川教版

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 一、课标内容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人类出现的时间;人类由古猿进化而来;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元谋人、北京人的距今年代、生活地点;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北京人过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说明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②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人与世界,也创造了美,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人的价值也体现在创造性劳动中。 ③通过对考古知识的初步了解,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北京人及其社会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四、教法学法 采用导学、阅读观察、讨论、比较等方法进行学习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老师小时候喜欢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你们小时候也问过这样的问题吗?人是从哪里来的呢?远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上溯历史,揭开中华文明的第一篇,走近我们的远古祖先。

【新课教学】 一、人类的起源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学生讲述后,教师再问:在这些说法中,你最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又问: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认真观看《从猿到人演化示意图》,并说明从左至右分别是古猿、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教师提问:我们是怎样知道人类进化的过程的呢?学生思考后,教师指导学生看课本卡通问答,说明主要是根据对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资料进行考察和研究才知道的。这些实物资料包括古猿和古人类骨骼化石等。 教师提问:根据对考古资料的考察和研究,科学家们对人类的起源做了怎样的解释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多媒体播放录像《人类的起源》,同时教师提出下面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边看边思考: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什么标志着古猿演变成了真正的人?学生讨论后,教师提出如下答案供学生参考: ①首先是劳动促使了古猿的直立行走和手脚分工,手脚分工解放了上肢,能更好地满足劳动的需要。 ②制造工具是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创举,动物会不会制造工具?不会。所以,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因此说,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教师提问:据科学家考证地球上最早出现人类大约是在什么时候?学生答出至少在300万年前,地球上就有了人类的活动。教师讲解: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考古发掘证明,中国也是人类发源地之一。请同学们看书,看看我国境内有哪些重要的远古人类遗址。 二、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中国早期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找出元谋人、北京人的位置。并进一步提问: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哪些远古人类遗址? 学生自由发言后,让学生看金牛山人、丁村人、长阳人、马坝人、蓝田人等的位置。 教师讲解: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分布范围很广。北起辽宁,南及云南,西至陕西,东到安徽,遍布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百个县市,其中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多。说明我国远古人类遗址不仅仅局限在黄河流域,而是有若干文化源流,我国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并且远古人类遗址数量多,在我国20多个地方发现有三四百处遗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这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教师提问:谁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2、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元谋人 教师讲解:元谋人遗址在云南元谋县,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元谋人的活动揭开了中国历史的篇章,因此中国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究竟元谋人已经开始从事哪些活动了呢?今天的人们是怎么知道的?多媒体显示《元谋人遗址图》,教师讲解: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用火。科学家在元谋人遗址发现了石器、灰烬。可惜考古资料有限,我们对他们的活动还所知不多。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远古人类的生活的是北京人遗址。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同步测试3岳麓版

第3课传说时代 基础知识巩固 1.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 )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2.传说中的黄帝生活在相当于我国原始社会的( ) A.山顶洞人时期 B.河姆渡文化时期 C.大汶口文化中期 D.大汶口文化晚期 3.传说中发明养蚕抽丝技术的是 ( ) A.黄帝 B.嫘祖 C.仓颉 D.伶伦 4.传说我国文字的发明人是 ( ) A.黄帝 B.嫘祖 C.黄帝的下属官员D.半坡原始居民 5.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是 ( ) A.炎帝和黄帝 B.尧 C.禹 D.启 6.《礼记》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 A.山顶洞人时期 B.半坡聚落时期 C.尧舜时期 D.西周建立初期 7.传说中用10多年时间成功地治理了洪水泛滥的事迹发生在 ( ) A.黄帝任首领时期 B.尧任首领时期 C.舜任首领时期 D.禹任首领时期 8.古代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及后来的尧舜禹都是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9.《吕氏春秋》说“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这说明禹采用筑堤堵水和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 10.将下列传说中的人物与相关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1)黄帝 A.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 (2)大禹 B.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3)炎帝 C.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4)尧舜 D.三过家门而不入 11.什么叫做“禅让”?试举例说明。 12.为什么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 梯级能力提升 易错题 13.我们把炎帝和黄帝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主要原因是 ( ) A.相互战争 B.都有许多发明创造 C.一起打败蚩尤 D.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14.关于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不正确的是( ) A.炎帝、黄帝是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B.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联合打败了蚩尤部落 C.尧、舜、禹时实行“禅让制” D.黄帝、炎帝、尧、舜、禹时是我国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 15.下列各项关于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是( ) A.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B.建立夏朝 C.以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D.治水有功 创新题 16.陕西宝鸡出土船形彩陶与传说中黄帝造出车船的关系是 ( ) A.证明了船就是黄帝的发明 B.证明传说中有历史的真实成分,为传说提供依据 C.传说是不可信的,出土文物是真实的,二者无任何关系 D.证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船这种交通工具 17.现在湖南、陕西、山西等省都建有炎帝陵,每年都有很多人到那里祭拜。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这么尊重炎帝吗 ( )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1北师大版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黄帝其人以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的贡献,尧舜禹时期的禅让。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讲故事和短评的形式,培养学生表述能力以及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思想目标: 通过学生讲述的历史传说故事,使学生感受到黄帝对华夏族形成的贡献以及炎黄子孙对黄帝的崇敬,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 炎帝与黄帝的贡献,尧舜禹和禅让制。 教学难点: 尧舜禹禅让的实质。 教学设计: 本课可通过在学生课后查找资料的基础上,由学生讲故事的形式和教师讲解深化知识形式,使学生形成某些正确的历史观点。 板书: 远古时代的传说故事会。 几个主要传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尧舜禅让、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远古时代的历史,除了考古发掘材料是可靠的以外,古书中保留下来的古代神话与传说也是值得注意的。它虽不完全真实可信,但和可靠的材料相对照,却也能从另一个角度了解远古时代的历史。我们中国人,无论在祖国还是在海外,每当提到炎黄子孙这个充满感情的词的时候,总是心情激动。那么,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尧舜禅让又是怎么一回事?远古时代的一个个传说将帮助我们揭开一个又一个谜底。下面就请同学们讲一讲你所知道的远古时代的一些传说故事。 学生讲故事之后,教师进行启发式讲解,运用问答法。 注意讲解: 1、“炎帝与黄帝”一目,叙述了炎帝、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这部分内容属于古史传说。由于这些传说见之于古代历史记载,并且经常为人们所引用,教师在这里应引导学生将这部分材料与大汶口文化后期的考古材料结合起来,以加深学生的历史感。炎帝、黄帝、蚩尤是约四千多年前分别居住在我国西方、北方和南方的三个部落联盟的首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传说时代同步测试1岳麓版

第3课传说时代 维度A 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⒈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A.黄帝、蚩尤部落 B.炎帝、蚩尤部落 C.黄帝、炎帝部落 D. 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 ⒉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 A. 尧 B. 舜 C. 鲧 D.禹 ⒊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⒋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确定下来() A.战争 B.世袭 C.禅让 D.谦让 ⒌传说远古时代谁教人钻木取火?() A.神农氏B.燧人氏C.伏羲氏D.黄帝 ⒍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中的“三皇”一般是指() A.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B.少昊、颛顼、炎帝 C.尧帝、舜帝、禹帝D.黄帝、炎帝、蚩尤 7.尧、舜、禹的传说反映了当时:() ①没有贵贱之分②实行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③原始社会走向解体④贫富分化加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③④ ⒏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突出地反映了()

A.中国人善于想象 B.华夏族是由不同部落融合而成 C.中华民族

的锐意进取精神 D.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9.考古学家在半坡遗址发掘出了船形彩陶壶。下列表述中与此不无关的是() A.当时的制陶技术已十分高超 B.当时的人们已掌握了造船技术 C.船已经作为了交通工具 D.当时已出现了文字萌芽 10.目前中国发现的早期的龙形象出土于()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河南濮阳 二、填空题 11.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部落打败了以蚩尤为首的部落后,逐步走向联合,形成日后的族,即族的前身。和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12.黄帝之后过了很久,、、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这一时期,人们不再通过频繁的来争夺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而是以相对 和平的方式推举继承人,后人称之为“”。 维度B 能力提高 三、想一想 13.以黄帝的发明创造为例,说一说古代传说与史实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14.“大禹治水”是造福于炎黄子孙的伟大功业,对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谈谈大禹治水给你的启示。

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

第12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 一、文艺复兴(14—16世纪、欧洲) 1.根源:西欧出现的萌芽。 2.概况:14世纪首先在兴起,16世纪达到高潮。 3.实质:文艺复兴是反封建、反神学的运动,也是欧洲 第一次的思想解放运动。 4.指导思想:思想(核心):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实生活。5.代表人物 (1)但丁 ①身份:诗人,是由旧时代走向新时代的诗人。 ②代表作《》:揭露教会黑暗、歌颂现世生活、批判封建社会。 (2)达·芬奇 ①身份:的卓越画家。 ②代表作:《》内容:对人和人性作了生动的刻画。 6.意义:文艺复兴猛烈冲击了,促进了人们尽想的解放,取得了辉煌的 成果,孕育了西欧近现代文化,为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二、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 1.原因 (1)根本原因:的发展,迫切要求到东方寻找黄金和市场。 (2)诱发因素:《》激起人们对东方的神往。 (3)直接原因:阿拉伯人、土耳其人控制了地中海到达东方的商路。 (4)有利条件:、运用和“”的传播。 2.组织者:、。(开辟新航路的起航地) 3.主要成就 (1)哥伦布:意大利人,1492年,到达(古巴和海地),发现。 (2)达·伽马:葡萄牙人,1497—1498年,到达印度(第一个找到新航路)。 (3)麦哲伦及船队:葡萄牙人,1519—1522年,第一次,证实 4.影响 (1)对全球化:沟通了四大洲,开始把世界联成一个整体,扩大 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对欧洲:促进了的发展。 (3)对亚非拉:引发了西欧人的狂潮。 第16课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 一、“三角贸易” 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先后入侵美洲、非洲、亚洲地区,进行殖民扩张。 2.主要国家:早期的黑奴贸易为、两国垄断, 17世纪中叶以后,后来居上,成为最大的黑奴贩子。 3.路线:洲——洲(黑奴)——洲——洲。 4.影响 (1)对西欧:使殖民者获得了惊人的财富,为的发展积累了巨额资本。 (2)对殖民地:特别是带给深重的灾难。 二、英国的殖民掠夺 1.时间:在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 2.确立殖民霸权:进行殖民争霸战争,英国先后战胜了西班牙、荷兰、法国,18 世纪中期成为海上霸主。到世纪,英国的殖民地已遍 及世界各地,成了“”。 3.概况 (1)在北美,英国在大西洋沿岸建立了个殖民地,并从法国手中夺取了加拿大 和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 (2)在非洲,英国占领了等地。 (3)在亚洲,疯狂掠夺,并将其变为英国殖民地。1757年,殖民头子克 莱武率领英军占领孟加拉,开始沦为殖民地;19世纪中期,完 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原因: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殖民统治。 2.概况(1)拉丁美洲的独立风暴 ①主战场:拉丁美洲中南部。 ②主要对象:西班牙。 ③领导:(“拉丁美洲解放者”)和。 ④结果:摆脱了西班牙、葡萄牙的统治,建立了18个独立国家,奠定了拉丁美 洲新的政治格局。 (2)印度反英民族起义:1857~1859年,领导起义,沉重地打击 了在印度的殖民统治。 第22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1.条件 (1)物质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思想上,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提出。 (3)阶级上,工人队伍的成长壮大。 2.代表——英国:“宪章运动” 核心: 性质:是世界上运动。 3.意义:表明欧洲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 1.马克思 (1)担任《莱茵报》主编,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2)1844年,在《德法年鉴》上发文阐述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转变为 共产主义者。 2.恩格斯 (1)在1844年与马克思第一次会面,开始了为科学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的事业。 (2)1848年2月,马、恩联合发表《》。 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1.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2.概况: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的纲领《共产党宣言》 在伦敦发表。 3.历史意义: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的诞生,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23课巴黎公社 一、巴黎公社 1.建立 (1)背景①、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 ②、巴黎人民“三一八起义”获胜。 (2)概况:1871年3月28日成立,等组成公社会委员会掌权。 (3)性质:人类历史上。 2.失败:“五月流血周”(1871年5月21』8日)。 3.评价:巴黎公社是伟大尝试,它虽然失败了,但它的 革命精神却鼓舞着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继续进行斗争。 二、《国际歌》的诞生 1.作词:。 2.作曲:。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远古祖先的传说教学设计 川教版

第3课远古祖先的传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什么是历史;知道人类是从一种古猿进化来的;了解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知道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火的使用和群居生活;通过元谋人和北京人的遗址了解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文化遗存。 2.能力目标 通过教材提供的插图初步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把图片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的能力;培养历史的想像力和观察力。 3.情感目标 我们的祖先发展虽然很缓慢,但沿着从低级到高级的轨道不断地进化;在远古时代,单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生存的,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与发展。 二、教学要点 北京人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难点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四、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环节一:提问激趣,导入新课提问:东西方对人类起源有不同的说法?你 知道他们分别是怎么说的吗? 提问:科学事实又是如何告诉我们的呢? 讲述:达尔文与进化论的故事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人是由古猿进化来的,那 它是如何进化的呢?我国境内的远古祖先 是谁?是什么样子?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寻这些问题。 【回答】 东方:女娲造人 西方:上帝造人 【回答】人是由古猿进化 来的 倾听 由学生熟知且感 兴趣的内容入手, 既可调动学生的 学习兴趣,又可密 切联系本课所讲 内容引入主题。 通过思维定向, 引出本课所讲的 主要内容。 环节二:明确课标、认识重点通过课件展示本节课程标准与重难点,让学 生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认真听讲、明确课标,知 道本节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新课之前, 明确展示课标,让 学生首先知道这 节课应该学什么、 重难点是什么,明 确学习目标后,为 课堂学习指明方 向。 环节三:讲授新课一、人类的起源识图:观察教材中《我国境 内主要远古人类遗址分布示意图》并回答思 考问题。 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①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和珠江流域。 锻炼学生识图、分 析能力,并使其感 受到人类活动与 自然环境的密切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案

《远古的传说》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黄帝及其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原始社会走向终结。 2.过程与方法 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教学重点】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教学难点】尧舜禹“禅让”的含义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民族被称为华夏民族,我们是炎黄子孙,我国具有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那么我们为什么被称为炎黄子孙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我们的祖先是谁? 二、新课学习 (一)炎黄联盟 教师:今天,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一个大家庭,被称为"炎黄子孙"。传说中以游牧为主的黄帝部落和以农耕为主的炎帝部落。 教师:中国历史上对轩辕黄帝的公祭,大致起于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汉明帝永平二年(59年)为了表示对黄帝的尊敬,各地都建立了黄帝庙,作为祭祀轩辕黄帝的专用场所,轩辕黄帝曾经生活居住及其安葬之地的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麓的轩辕庙便拔地而起。正式将桥山轩辕设列为国家祭祀场所是在距今1200年前的唐太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从些以后,桥山轩辕庙的祭祀活动,就成为国家组织的具有鲜明公祭性质的典礼,轩辕黄帝庙便成为华夏民族心驰神往、遥寄情思、谒陵拜祖的一方圣地。自唐代以后,历经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世代相传,绵延不绝。 教师: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在南方,蚩尤领导者一个强大的部落。 1.黄帝 教师:黄帝,姓姬,号轩辕氏。著名的部落首领,被后人尊为华夏族的祖先,是中华文明的创始者。多媒体展示 2.炎帝 教师:炎帝姓姜,号神农氏。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同时还是医药之神,“尝百草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3课远古的传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包括炎帝、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和尧舜禹的禅让,也为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基础。 (2)学习和思考本课所叙述的远古传说时代的发展进程,首先要通过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培养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培养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的热烈氛围和教学的直观性。采用讲述法和启发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的双向交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第一,认识到我们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禅让制。 难点: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让。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共有三部分:炎黄联盟、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三者是以历史发展的时间为序的先后关系。通过这三部分内容的介绍,使中华远古文明的内容在前面两课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补充。这三部分内容围绕历史传说主线,向我们展现了华夏始祖创造华夏文明的历史场景;大量历史传说又进一步揭示了主题——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阅读讲解法、识图分析法、讨论归纳法。[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学生:收集“华夏之祖”的传说故事。[教学过程]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课标要求】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帝、炎帝对人类的贡献,认识炎黄子孙的由来;了解尧舜禹的传说,理解“禅让”的含义。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传说与史实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学习传说中人物的精神,树立起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思想和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帝、炎帝的贡献 难点:禅让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我国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我们主要是通过考古资料来了解这些历史的,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相关的确切的记载。但是,从我国广为流传的大量关于远古时代的传说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远古的农耕文化相印证。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后来的尧、舜、禹,是著名的部落首领,赢得当时许多部落的尊重。这些传说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呢?让我们走进本课,了解古老传说背后的故事。 一、炎黄联盟 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在南方,蚩尤领导者一个强大的部落。 1.阪泉之战: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发生了阪泉之战。最终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传说,涿鹿之战十分激烈。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使黄帝、炎帝迷失了方向,黄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辨别了方向,才把蚩尤打败。 3.归纳概括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并且思考回答:为什么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部落联盟以后不断融合其他民族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黄帝和炎帝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知识梳理

本课重点识记内容 1、我国古代流传着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其中最为著名的传说人物是炎帝和黄帝 2、炎黄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3、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4、炎帝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传说炎帝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5、黄帝已能建造宫实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发明弓箭和指南车。。 6、相传黄帝时期,仓颉创造了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7、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等部落。 8、禅让制是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9、禹总结父亲鲧治水的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预习填空 一、炎黄联盟的形成 1.远古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与传说: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 2.背景:四五千年前,相传黄河流域的、、等部落相互攻伐,不断结成部落联盟,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3.过程:炎帝和黄帝通过结成炎黄联盟,后来炎黄部落又在中战胜东方的蚩尤部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主要发明:教民,制作生产工具,种植;还制作陶器,发明,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 2.传说中的黄帝(轩辕氏)主要发明:,制作,挖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 黄帝时期的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擅长纺织,并会缫丝制衣。 3.影响:远古传说,反映出当时社会发展水平,一些考古发现也印证了我国原始社会晚期的社会发展水平。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含义:即将部落首领的位子传给。 2.内容:、、通过禅让制依次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尧鼓励人们,年老时推举舜作为继承人;舜完善制度,稳定局势,又派禹治水,年老时让位于禹;禹采取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入海,继位后扩大了夏后氏部落的势力和影响。 3.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4.特点:民主推选、部落首领没有特权。 5.禅让制度对现在有何借鉴意义:用人发扬民主,重视贤才,要以天下为己任。 6.大禹治水的精神:坚持不懈、有责任心、无私奉献、勇于创新掌握自然规律等。 预习填空答案: 一、炎帝、黄帝、蚩尤;阪泉之战;涿鹿之战;黄帝; 二、开垦耕种;五谷和蔬菜;纺织;建造宫室;衣裳;弓箭和指南车;仓颉;嫘祖 三、贤德之人;尧、舜、禹

(2020年秋季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预习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学习目标】 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概况;初步培养学生进行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知识提要】 1.炎帝与黄帝 2.尧舜“禅让” 3.大禹治水 【课前预习】 一、炎帝与黄帝 在古史传说中,和都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1.相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他还发明,开辟,使人们互通有无。 2.相传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历法、算数和。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 3.距今年前,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了部落联盟。为了扩张势力,争夺地区,不同联盟之间,经常发生战胜。炎帝和黄帝曾经联合打败以为首的部落。 后来,炎帝和黄帝为争夺中原地区,又在展开大战。炎帝战败归服黄帝,炎黄二部族走向联合,占据了中原地区并不断繁衍,形成后来的主体。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 二、尧舜“禅让” 什么是“禅让”?通过“禅让”产生的首领都有谁?

三、大禹治水 1.禹治水的方法: 2.贡献:领导人民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发展。禹名 声远播,在部落联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被称为。 3.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什么问题? 4.“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是。 【分组展示】 1. 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什么意义? 2. 炎帝和黄帝为什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3. 议一议: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4. 全国各地都有一些纪念炎帝、黄帝、尧、舜、禹的地方,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去参观,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网上考察,探寻远古先祖的事迹。那么,你知道他们为什么受到人们的怀念吗?他们身上有哪些品德值得我们学习? 【自我检测】 1.(2020?临沂)如图中的历史人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 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还 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 A、黄帝 B、舜 C、禹 D、启 2. 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著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 是通过推选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任命制 D、禅让制 3. 据新华社消息,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2020年4月5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我们祭祀黄帝是因为 ( ) A、他创造了使用至今的汉字 B、他带领人们根治了水患 C、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4. 据新华社消息,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2020年4月5日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

第2集 文明的曙光

第2集文明的曙光 在史前时代近二百万年的悠远岁月中,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人类不仅经历了从能人、直立人、智人到现代人的艰难转变,而且也步履蹒跚地从蒙昧、野蛮走向了文明。在这洪古蛮荒的暗暗长夜中,人类用血与肉、智慧和力量、劳动与创造开拓着自己的历史进程,谱写着伟大而不朽的历史篇章。 人类历史现在已经进入了公元后的第三个千年,请与我们一同反思曾经发生的变迁,并回顾人类文明的起源。 说到文明,自然联系到文化,它们代表着什么含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 (山东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德正)“在历史学中同文明相对应的文化,通常用来指尚未发明文字、总体发展水平比较低的社会或时期,但它的广义是指:知识和艺术成就,如文学、艺术、哲学、科学等等。文明一般是指一种先进的文化,很多学者用文明一词指与原始相区别的、较高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也就是阶级社会或者说是文明社会。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 如此看来,文明不是从来就有的,它的起源涉及世界各地区,由旧石器到新石器,再到金属器的生产力的发展,各部落由狩猎采集进而畜牧农耕,产生社会大分工,导致社会分裂为阶级的具体过程。还有从游牧到定居及城市的出现,由血缘关系到阶级关系的发展,最后通过不同的途径形成国家等诸方面。 这种文明的起源,最早可上溯至旧石器时代。在长达近二百万年的漫长岁月中,人类经过艰巨的跋涉和不懈的探索,建立了最早的社会组织,发明了现代世界三大基本技术的雏形,即石器打制技术,它是机器制造技术的雏形;人工取火技术是能源转化技术的雏形;有声语言是信息技术的雏形。这三大技术的发展为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约1万5千年前,旧石器时代开始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此时,全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的结束,全球气候转暖。欧亚两洲的冰原被森林和草原所取代,而非洲的气候也由多雨转为干旱,南欧与西亚一带开始出现类似今日的温和景象。旧石器时代的不少大型动物灭绝,数量大为减少,适于森林草原地区的小动物和鸟类增多,人类的狩猎对象随之发生变化,经济活动的内容扩大,江河湖海地区出现了渔猎经济。经济活动的变化促使生产工具发生变革,石器制作上更为精细,首先把石器打制成一定的形状,然后把它放在砺石上蘸水加砂磨光,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石器表面平整光滑、器型规整、刃部锋利、可多次使用,集不同质材之优点于一身的复合工具也于此时流行开来,尤其是新型远距离攻击武器-弓箭。它的发明和使用直接促进了早期人类狩猎业的发展,但狩猎业的发展却不能永久满足人口增长和人类发展所形成的新需要,于是一场人类的生活方式大变革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是新石器时代发生的最具影响力的事物,这就是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首先发轫于西亚,约在9千年前,伊拉克北部的耶莫地区即已种植大麦、小麦小扁豆等农作物。约旦河谷的耶利哥、土耳其的沙塔尔、休于也有农业生产的考古遗存。此地之所以成为农业革命的发祥地,除了这一地区的地质、气候和动植物分布的特点外,还与它作为亚非欧三洲的联结点的地理位置有关。从冰期消逝以后,它开始发挥古代世界各族文化信息交流枢纽的作用,从此一直在古代世界的历史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除西亚外,东亚和中南美洲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农耕中心。在中国河南新郑的裴李岗遗址,已有粟和众多石制农具的发现;同时期的河北磁山遗址,则发现有厚达2米的粟类粮食堆积层;而浙江河姆渡遗址,则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稻谷遗存,堆积层也厚达1米。 在中美洲墨西哥,公元前5千年左右培育了玉米、南瓜和胡椒等作物;在秘鲁,公元前6千年就种植菜豆,公元前5千年到4千年间又开始种植玉米、马铃薯、南瓜和辣椒。 农业革命最主要的标志是植物的人工栽培和动物的人工驯养,以人工栽培植物为特点的原始农业由采集经济发展而来。人们在长期采集中,通过仔细观察,逐渐熟悉了植物的性能和生长规律,并掌握了栽培方法。从近代一些民族的采集活动,可以看到从采集经济过渡到原始农业的一般情况。 19世纪,马来半岛的居民在采集过程中熟悉了野生果树的生长规律,为了取得好收成他们修剪树枝、砍去树旁的杂草和灌木;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给野生谷物除草,挖出著芋类植物的块茎,再埋到地里;安第斯山区的印第安人,从60多种野生马铃薯中,选择出优良品种进行培植。 动物的驯养大约是和农业一起发生的,许多人认为动物的驯养源于狩猎。有一种说法认为猎人打死母兽后,幼兽得到人们的饲养,后来成了家畜。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猎人把一些野兽驱赶到预先设置的栅栏内,以便捕杀食用,其中一部分被圈养成为家畜。 与早期农耕中心出现的同时,畜牧业也在人类长期狩猎经验的基础上起源了。北美印第安人率先驯化了狗,同时,西亚人独自驯化出狗、山羊、绵羊,稍后猪、牛、马、鸡、鹅、骆驼等动物,也陆续在亚洲和欧洲驯化成功。 农业革命对于以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类的物质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历史性的飞跃,人类一改数百万年,依附于自然界恩赐的地位,对谷、麦、稻和玉米等农作物进行培植,从以狩猎采集为主的生活转变为以农耕畜牧为主的生活,从食物采集者过渡到食物生产者。 (山东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陈德正)“农业革命同后来的工业革命一样,都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这场革命使人类从以采集狩猎为主的生活过渡到了以农耕畜牧为主的生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了食物的生产者,这场食物获得方式的变革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开始了从被动地依附和适应自然到主动地改造利用自然的历史性转折,这场转折还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据测算原来650平方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教案北师大版

第3课远古祖先的传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了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作出初步的比较,并作出概括、判断和解释。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讲故事,谈体会,了解这些古代传说中的故事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是虚构的,这些传说反映了传说时代的怎样的文明曙光,从而培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炎帝与黄帝事迹的学习,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通过对“尧舜禅让”的学习,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奉献精神,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炎帝和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作出的贡献,认识到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难点:如何区别史实与传说。史实与传说有一定的联系。 教学过程 先由学生分组谈论,然后讲故事,引入新课。(盘古开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故事) 板书[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黄子孙的由来 炎帝与黄帝对人类作出的贡献: [黄帝]相传他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还让下属官员发明了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还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白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使人们互通有无。 炎帝、黄帝和蚩尤三个部落联盟的战争与融合:炎帝,姜姓,号神农氏,是原来居住在我国西方(今陕西南部岐山一带)的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是原来居住在我国西北(今陕西北部)的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蚩尤为九黎部落联盟的首领,九黎原住在我国东南部(今山东、安徽一带),传说有兄弟八十一人,以金属制造兵器,能呼风唤雨。三个部落联盟逐步向我国中部地区推进。结果是九黎最先进入。当炎帝也推进到我国中部地区时,与九黎遭遇,双方发生冲突,经过长期斗争,九黎得胜。炎帝被迫逃往涿鹿(今河北怀来县或涿鹿县),与早已移居在那里的黄帝联合,共同对抗九黎,这就是“涿鹿之战”。九黎战败,蚩尤在战斗中被杀。九黎的一部分加入了炎、黄两个部落联盟,另一部分南下与苗蛮部落联盟居住在一起。炎帝和黄帝在共同打败九黎后不久,他们之间又在阪泉(今河北怀来县)地方发生了大冲突,这就是“阪泉之战”。最后炎帝被打败,炎帝和黄帝两个部落联盟结成了新的联盟。炎帝、黄帝和部分九黎结成一体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二、龙的传人 请同学看书,并归纳。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龙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形象。在河南濮阳距今6000多年前的墓葬中,出土了贝壳堆塑的龙,这是目前中国发现的早期的龙的形象。龙是多种动物形象的复合体,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龟,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一形象喻示龙是众多部落图腾的融合体,反映了不同部落之间从战争走向联合,进而构成华夏族主体的历程。 三、“尧舜禅让” 禅让的实质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第二,被推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部落联盟设联盟会议,各氏族部落的首领都是该会议的成员。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兜(Huāndōu)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才推举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舜继位后,挑选贤人,治理民事,用禹治水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措施。舜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尧、舜、禹的禅让,已经可以看出原来老的联盟首领已具有相当大的权力,但最终还得服从联盟会议的决定。因此,当时的禅让制在实质上仍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四、大禹治水 尧舜时期,洪水泛滥,平原沃壤化为一片汪洋,造成巨大灾难。禹就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他出身于治水世家。他的父亲接受尧的治水命令治理洪水,由于是采取的堵的方法,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禹吸取了他父亲失败的教训,采取了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把汹涌的洪水引入了大海。同时他还领导人民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生产。禹的声名远播,在部落联盟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因此被称为“大禹”。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居外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衣食住行,艰苦异常。因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只要确定了目标,不管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都应一往无前。只有这样,方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问:当时洪涝灾害非常严重,那么,灾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人类为了生存,不断地与大自然做斗争,不断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反映出人类的聪明和智慧;但一味地索取,不去保护,最终是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的。人类与环境应和谐相处,做到持续发展。因此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树立环保意识,尽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为人类造福。 传说所作事情真实性考证“炎黄子孙” 炎帝 黄帝 两次战争 半真半假各种遗址实物龙的传人半真半假龙假融合过程为真尧舜禅让部落联盟首领传承半真半假 大禹治水治理水患半真半假水患为真 盘古开天神话 女娲补天神话 夸父逐日神话 后欲射日神话 精卫填海神话 请学生讨论:神话与史实的区别。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第3课 远古祖先的传说教学设计1 川教版

第1课远古祖先的传说 学科历史授课年级授课时间授课人课题:第1课远古祖先的传说 教 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 1. 通过了解北京人的发现过程,知道对历史遗迹的考古发现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其中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初步了解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树立历史学习必备的证据意识。 2. 知道“北京人”这个历史概念的基本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北京人头骨复原化石和《北京人生活想象图》,知道北京人的身体虽然还保留猿的特点,但已经具备脑部发育、直立行走、手脚分工、早期语言的人类体质特征,并且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打制工具、过群居生活、使用天然火,已具备早期人类的基本生存能力和社会组织特点,理解北京人之所以被称为“人”的原因。了解北京人的发现对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北京人生活想象图》,合理想象北京人的严酷生活环境和生存状况,体会远古人类生存的艰辛和生存智慧的不断积累,以及历史是人类不断探索与发展的一个过程。 教学重点:北京人 教学难点:北京人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授学习、探究学习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第一单元先秦历史的演进 也就是秦朝之前中国的历史,大家打开课本看第一页,解释时间及经历。 这一单元主要包括六课,下面我们学习第一课,也就是夏朝之前的原始社会的历史。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讲授新课: 先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看本节课的内容 第1课我们的远古祖先 一、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 我们的祖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从大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 看2页的分布图:指出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方法:一是看图名、图标、图例;二是看图中明显出现的信息点;三是对信息点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提问:①我国远古人类遗址主要有哪些?看书 看图,学方法 初步了解本节课 内容 学会识读历史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