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岁男孩的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交响曲讲解

18岁男孩的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交响曲讲解

18岁男孩的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交响曲讲解
18岁男孩的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交响曲讲解

18岁男孩的交响曲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交响曲

李怛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已经忽略了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在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首交响曲(Op.10)时,才刚刚18岁,因为这首交响曲实在是太成熟了。以至于让人们忘记了作曲家的年龄,也忘记了他当时还是个学生,那是1924年的秋天。

1924年之前

肖斯塔科维奇18岁那年,距1918年发生的俄罗斯历史性转折仅仅六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所带来的影响是肯定的,不论生活上,还是创作上。当时,肖斯塔科维奇正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就读,但事实上,他的家居生活和学业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顺利,而是充满了坎坷挫折。

如我们所知的那样,肖斯塔科维奇生活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拥有一座夏季别墅,还有佣人和小汽车。不过,随着1922年父亲的去世,这样的高水准生活便随之消失了。肖斯塔科维奇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受过高等教育,深具文化涵养,但是在刚刚到来的时代里,这反而让她变得谋职不易,在丈夫去世后,不得不以打字员或收银员的微薄收入过着艰难的日子。后来由于母亲的失业,家里的三个年轻成员——肖斯塔科维奇和他的姐姐、一个妹妹,都必须尽力承担家计,这位还是个学生的作曲家,曾在一个戏院担任默片的钢琴伴奏师,每天工作13个小时,薪水却十分微薄,这是一段令他

及其厌烦的经历。

就在这样的境遇中,肖斯塔科维奇成长了起来。在父亲去世那年,他接受格拉祖诺夫的建议,成为音乐学院的学生,岁尼古拉耶夫学习钢琴,并继续学习作曲。肖斯塔科维奇的做去训练承袭了以键盘乐为基础的传统,我们可以从他日后创作的《前奏曲与赋格》这套作品中看到这一影响,而且他创作的第一第五和第七交响曲中,也大量运用了钢琴,成为这些交响曲的一大特色。

贝多芬在当时的苏联是背后推崇的以为西方作曲家,被誉为艺术创作的绝佳典范,因其传播了符合那个时代脉搏的信息被加以利用。肖斯塔科维奇自然也是深受影响,他偏爱欧洲大革命时期的作品,曾研究过贝多芬的刚琴奏鸣曲,而他对于这位开创了欧洲浪漫主义的作曲家的独特见解,也影响到他自己今后的创作,故后来有人称肖斯塔科维奇是“苏维埃的贝多芬”。

肖斯塔科维奇在1923年的毕业演出中,演奏了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并因之声誉鹊起。当时的一篇评论文章对他作有如下的评价:“……他演奏的李斯特改编自巴赫的管风琴《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以及他自己的作品,全部显示出澄澈的艺术旨趣,表明他是一位能深刻感受并了解自身艺术的音乐家……”同时,还对他创作的前奏曲、变奏曲以及《幻想舞曲》大加赞扬,称之为“严肃思考的音乐的极好范例”。

这位年仅18岁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即将以贝多芬音乐所表现出的那种不屈不挠的姿态而崛起,即将以音乐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学生杰

作蜚声世界,这就是他的第一交响曲。

创作与首演

1924年1月,列宁因第二度中风而去世,这一事件为苏联社会今后的发展带来了不幸。艺术领域自然更是无法逃过。

早在革命胜利之初,面对人们对“旧”艺术的广泛蔑视,以及威胁到真正艺术的二三流“新”艺术的出现,一直抵制平庸主义的列宁就曾经表示:“我们必须保存美的事物,视之为一个新起点,即使它是‘旧’的。为什么只要东西是‘新’的,我们便向它卑躬屈漆,仿佛它是上帝?”

然而随着列宁的离去,艺术上的教条主义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一些古今大作曲家遭到诋毁,一些人以“形式上技巧纯熟,内容却表达颓废的中产阶级理念”来评论音乐,音乐学院也因压力而降低入学标准。面对这些不详的端倪,又有一些人为“旧”艺术辩护,以为在当时低位颇高的评论家兼学者阿萨费耶夫说:“有格拉祖诺夫,才有了俄国音乐。”

即便如此,作为音乐界“旧”的自由文化代表人物的格拉祖诺夫,起地位仍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影响力随之也越来越弱——他后来于1928年离开苏联,去了巴黎。一直受到格拉祖诺夫关心爱护的肖斯塔科维奇,也因遭人嫉妒而陷入各种阴谋的漩涡,先是一群学生以投票的方式决定将他驱逐出音乐学院,这一事件导致校方考虑终止其钢琴课程,然后又有一群学生要求停付格拉祖诺夫给他的奖学金,但格拉祖诺夫以私人赠予为由加以否定。此间,肖斯塔科维奇遇到的另

一件挫折,是校方的阻止使他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音乐会无法如期举行。

就在如此诸多的不顺当中,肖斯塔科维奇开始谱写自己的“毕业论文”——第一交响曲,当第二年即1925年它完成之后,立刻就赢得了考试委员们的一致赞许,音乐学院的领导阶层对它也十分欣赏,决定尽快安排首演。这是一部天才之作,有着严谨的结构,统整的主题,均衡的形式,稳健的配器手法,似乎一切都显得那样成熟和完美,让人想象不到它出自一个在校学生之手。

列宁格勒爱乐乐团将这首交响曲纳入其1925年-1926年的演出季,在1926年5月12日的最后一场音乐会上首演,在预演时,肖斯塔科维奇异常兴奋,正式演出获得了全面的胜利,他的母亲描述了当时的盛况:“真是无可言喻的精彩……观众们满怀热忱地聆听,谐谑曲乐章不得不演奏两次。最后的,德米特里一次又一次被唤到台上,当这位看起来几乎像个小男孩的英俊年轻的作曲家出现时,观众起身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喝彩……”

莫斯科晚间电台给了肖斯塔科维奇极高的评价:“……音乐节伟大的领军人物移居国外所留下的空白并未给我们带来疑惧,因为他们后继有人。”

第一交响曲的特色与趣谈

关于第一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姨妈曾提到一些有趣的话题。她说,交响曲很多地方都取材自他较早的音乐,例如第一乐章源于音乐寓言剧《蜻蜓与蚂蚁》(Op.4),第二乐章发展自他学生时代早期所

写的一首谐谑曲,末乐章的主题则出自他为安徒生童话《美人鱼》谱写的未完成乐章,它当初表现的是美人鱼游水赶赴王子的城堡参加欢宴。尽管她的话也许并不都十分精确,但却至少让我们了解到一个18岁男孩的心灵世界。

人们很难想象,一个孩子能在交响曲中表现出如此丰富的情感,而这一切又竟然是对贝多芬传统的承袭,不论是规模还是内容都是如此。它拥有高贵的意志,热情的旋律,带着宁静的沉思,或者狂放的谐谑,深具伟大的浪漫主义传统。——交响曲轻松的开端只是一种假象,悲剧性在后面的几个乐章中逐步展现出来;而在末乐章的进行中,定音鼓凶暴的闯入象征着命运的一击,音乐似乎一步一步走向全面的混乱,然而最终却又以逐渐转化而出的乐观精神为结束。肖斯塔科维奇在自己的第一首交响曲中,便以如此变化多端的姿态出现,的确令人感到吃惊。

作为肖斯塔科维奇音乐特质的“紧绷的张力”,在这首交响曲中也显露出来,通过她的表妹对它的一些看法,可以了解到这一特质所带来的感受。她说;自己是一个十分喜爱音乐的门外汉,以自己的口味并不特别喜欢这首交响曲,她认为“在很多地方,听者会全然沉浸在一些美丽的声音里,但某些地方却很空泛、牵强。第二乐章中有一处,乐队奏出一段渐强,直到强奏,然后戛然而止,此时钢琴弹出音阶……上下纵横整个键盘;紧接在乐队之后,加入演奏的钢琴声听起来像只蚊子。这个地方让我不安,仿佛有人突然推了我一下,把我惊醒……”

作曲家的这位表妹以自己的主观感受,精确描述了音乐所带给她的震撼,尽管这并不让她感到愉快,却向我们揭示出肖斯塔科维奇今后创作的走向。一种近乎神经质的紧张,压在听者的心头,令人感到窒息,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或许比不适合所有人,当你决定听他的作品时,必须要有经历无尽苦难的心理准备,这一特点是他所处的环境使然,就像贝多芬的音乐带来力量与悲剧色彩一样,时代的烙印总会以或许不同的方式体现在作品当中。

不过,就第一交响曲而言,其创作技巧仍然属于比较纯粹的晚期浪漫主义,而在这之后,肖斯塔科维奇的音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代作曲大师就此登上音乐舞台,他也同时成为当代苏联第一位世界级的巨星。

第一交响曲的赏析

交响曲的引子是一个“小快板”,由加弱音器的小号吹奏出一个棱角分明的怪诞旋律,并很快进入到第一乐章的主题“不过分的快板”。单簧管的吹奏和拨弦的背景有种蹦跳的感觉,以这一主题为始,发展处一个快速进行曲的曲调,并混合着老式的拉格泰姆——它是在爵士乐诞生之前就存在的一种音乐形式,采用小步舞曲或者谐谑曲形式,在这首交响曲中,进行曲与这种风格的混合所形成的怪诞色彩,衔接了前面引子的特点。

接着,是独奏长笛吹奏出一个可爱的抒情旋律,它的出现将人引入一片纯净当中,随后它以古典传统的方式极尽铺陈,单簧管,圆号等各种木管和铜管乐器以及弦乐器将其延续下去,充满了寂静的美妙

感觉。在小提琴几句夹杂着抒情与跳跃的独奏之后,音乐进入到一个近似于前面那个快速进行曲的热闹非凡的段落,不过谐谑的特点更加突出,定音鼓的敲击震撼人心,各种管乐器的声音似乎显得过于尖锐;当乐队戛然止住,长笛伴着拨弦再度出现,仿佛一切又回落到寂静当中,单簧管和小提琴等乐器对此气氛做出了烘托,然而,在这其间却涌动着某种不安;没过多久,热闹和谐谑又短暂地复出,最后,独奏单簧管的出现将这一乐章引向一个宁静的结尾。

听完第一乐章,会让人感到,与其说肖斯塔科维奇遵循了贝多芬的传统,倒不如说他受到更多马勒的影响,特别是在乐队全走的不和谐当中,铜管乐器的锐利音色和定音鼓的疯狂敲击,带着马勒交响曲的那种势不可挡的气势。但它又完全不是对马勒的模仿,同样是神经质的怪诞,马勒的怪诞是辛辣的和讽刺性的,而肖斯塔科维奇的怪诞则是无奈的和玩世不恭的,这一点在他今后的作品中将变得越来越突出。

短小的第二乐章“快板”,在整首交响曲中非常出名,也非常奇特,它是一首兴致勃勃的谐谑曲,主题充满了多变的嘲讽之声。大管吹奏出滑稽的旋律,弦乐急速地紧随其后,钢琴的敲击夹杂其中,各种管乐器随后也加入,这些乐器的演奏混合成富于节奏感的音乐。这一乐章有一个缓慢的中间部分,具有冥想的效果,以长笛的吹奏引出,仿佛具有宗教般的虔诚,之后又回到最吹的那种极速的演奏中,这样的构思十分有趣,我们不好妄自揣测年少的作曲家的真实意图,但这确实是很出效果的一种安排。

之后,音乐渐强达到全奏时戛然止住,钢琴几声强有力的敲击,小号锐利的一声吹奏,之后,钢琴以几乎听不见的极弱音结束了这一乐章。这整个过程给人留下终身难忘的深刻印象,它出人意料,又顺理成章,其效果则令人惊骇,不由得让人想到无法预测的命运之力。——这的确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乐章,它不仅仅是一种预示,而是实实在在地表明,这位18岁的作曲家具有大师的风范,同时,它还让我们看到肖斯塔科维奇向现代主义风格发展的端倪,只是谁也没料到,他的转变将来得十分“突然”,此为后话。

第一交响曲的慢板乐章转为强烈的抒情性,开始时的旋律有一种凄怆之感,它与第一乐章中单簧管吹奏的那个主题旋律有关,只不过速度慢了很多,它先由双簧管奏出,然后弦乐将其接过。音乐在起伏中缓缓向前发展,似乎是在集结着能量,当双簧管再度出现之后不久,弦乐的演奏变得较为强烈,但很快又转为低沉,双簧管吹奏出夜曲一般的效果,独奏小提琴纤细地演奏出清冷的旋律。

音乐就是在这样的弱与强交替的反复中,逐渐发展成充满激情的高潮,小鼓的戏剧性滚走,不间断地将乐曲引向末乐章。音乐先是激动不安的,然后发展成快速旋转的,并随着定音鼓的重击,顷刻之间就掀起了一个高潮。乐章开始时的“很快板”在高潮过后立刻转为慢板,随着几声钢琴低沉的敲击,小提琴独奏出冰冷的旋律;音乐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含有各式各样有趣的主题变形,其中包括第一乐章中单簧管的那个主题。

当音乐不久又转回到“很快板”,慑人的高潮再次出现;之后有

一段定音鼓的独奏,沉重的敲击带着威严,令人惊惧,小提琴伤感的独奏随之而来。在这个丰富多变的,令人窒息的末乐章最后,铜管乐如战争的号角般齐鸣,效果华丽而狂野,在这里,肖斯塔科维奇为他的交响曲设计了一个强有力的宏大结局。——但与贝多芬交响曲结局所表现的意志战胜命运所带来的胜利感不同的是,肖斯塔科维奇的结局在一片欢腾中却充满了火药味儿,而远非贝多芬式的胜利感那么单纯。

这就是肖斯塔科维奇——一个18岁男孩的交响曲,虽然它是一部初试啼声之作,但却有着足够的深度,而此深度又是以其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为前提的,这对于以为年少的作曲家来说就更加了不起了。多年之后,当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许多更具深度的作品,人们仍然热烈地喜爱这部第一交响曲,因为它给人们所带来的感动是独一无二的,是其他任何作品所无法替代的。

贝多芬交响乐综述与赏析

贝多芬交响乐综述与赏析 2012-02-17 9:48 卞祖善中国交响乐爱好者学会副会长 提要: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之一,著名的作曲家。他主要的代表作就是九部交响乐。贝多芬的音乐受海顿和莫扎特的影响,但又有所创新。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写给王室贵族,而是写给全社会,写给全人类的。尤其是第九交响乐《欢乐颂》更使贝多芬交响乐创作在艺术上和人文关怀精神上达到了极致。所以第九交响乐是贝多芬交响乐创作的一个总结,也是音乐史上古典交响乐的一个顶峰。可以说,贝多芬的交响乐是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华章,他将永远鼓舞人类向着光明、向着幸福前进。 我今天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贝多芬交响乐,这个话题我想从一本专著讲起。这本专著就是美国学者麦克哈特写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榜里的前10名是这样一些人物:第一名穆罕默德、第二名牛顿、第三名耶稣基督、第四名释迦牟尼、第五名孔子、第六名保罗、第七名蔡伦、第八名谷登堡,他是德国活字印刷的发明家、第九名哥伦布、第十名爱因斯坦。共有八个中国人进入了这个排行榜,除了孔子、蔡伦以外,还有秦始皇、成吉思汗、隋文帝、

老子、毛泽东、孟子。其中第45位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贝多芬。评论中第一句话这样说“最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1770年生于德国波恩”。这位作者在用词方面是非常严谨的。我们现在已经把这个“最”字用烂了,总是说“最伟大的什么什么之一”,其实那就不是最伟大了。最伟大就是唯一的,不应该有“之一之二”这种说法。贝多芬是最伟大的作曲家,而他主要的代表作就是他的九部交响乐。 一、维也纳古典乐派 在讲贝多芬之前,必须要简略的介绍一下维也纳古典乐派。维也纳古典乐派是从1750年开始形成的。其中的三位杰出代表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海顿是一位交响乐作曲家,有“交响乐之父”的美誉。其实在他之前有一位奥地利作曲家摩恩,于1740年首创了古典交响乐的四个乐章——快板、慢板、小步舞曲、快板,这样一个套曲。但是为什么我们还要称海顿是“交响乐之父”呢?是因为他写的多,写的好。他一共写了107首交响曲,其中有编号的交响曲是104首,早期的交响曲还有3首。通过海顿的交响乐创作,交响乐的乐队编制完善了,而且交响乐的艺术表现力也大大的提高了。

柴可夫斯基作品列表

俄罗斯风格谐谑曲Scherzo à la russe 降e小调即兴曲Impromptu Op. 2哈普萨的回忆Souvenir de Hapsal, 3 pieces for piano (1867) Op. 3The Voyevoda, opera (1868) Op. 4随想圆舞曲Valse-caprice in D major, for piano (1868) Op. 5f小调浪漫曲Romance in F minor, for piano (1868) Op. 6 6 Romances (1869), including "None but the lonely heart" Op. 7谐谑圆舞曲Valse-scherzo in A, for piano (1870) Op. 8降G大调随想曲Capriccio in G-flat, for piano (1870) Op. 93首钢琴小品 3 Morceaux, for piano (1870) Op. 102首小品 2 Morceaux, for piano (1871) Op. 11第一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1871) Op. 12The Snow Maiden(Snegurochka), incidental music (1873) Op. 13第一交响曲(冬日之梦) Symphony No. 1 in G minor Winter Daydreams(1866) Op. 14Vakula the Smith, (revised as Cherevichki), opera (1874) Op. 15Festival Overture in D on the Danish National Anthem, for orchestra (1866) Op. 166首浪漫曲 6 Songs (1872) No. 1Lullaby (Cradle Song) No. 2Wait! Op. 17第二交响曲(小俄罗斯) Symphony No. 2 in C minor little Russian(1872) Op. 18The Tempest, symphonic fantasia in F minor, after Shakespeare (1873) Op. 196首钢琴小品 6 Pieces, for piano (1873) 1. Rêverie du soir [Вечерние грезы] (G minor) 2. Scherzo humoristique [Юмористическое скерцо] (D major) 3. Feuillet d'album [Листок из альбом] (D major) 4. Nocturne [Ноктюрн] (C-sharp minor) 5. Capriccioso [Каприччиозо] (B-flat major) 6. Thème original et variations [Тема и вариации] (F major) Op. 20芭蕾舞剧《天鹅湖》Swan Lake, ballet (1876) Op. 216首单主题小品 6 Morceaux, for piano (1873) Op. 22第二弦乐四重奏String Quartet No. 2 in F (1874) Op. 23第一钢琴协奏曲Piano Concerto No. 1 in B-flat minor (1875) Op. 24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Eugene Onegin, opera (1878) Op. 25 6 Songs (1874) No. 2As When Upon Hot Ashes (Over Burning Ashes)

肖斯塔科维奇

肖斯塔科维奇,几几. Q MUT P UW UT pueliUETaKoBI 906 ?1975) 苏联作曲家。 1906年9月25日生于圣彼得堡, 1975年8月9日卒于莫斯科。他的母 亲曾在音乐 学院学过钢琴。 他在母亲的指导下,在格利亚塞尔音乐学校开始受音乐教育。 9? 11 岁写作了第 1 批乐曲,包括在十月革命的气氛感染下写成的钢琴曲《自由颂》、《纪念 革命烈士的葬礼进行曲》 。这些童年时期的作品已经显露出他一生创作的重要特征: 力求通 过音乐反映现实生活的重大主题,并满怀激情表达作者的感受与态度。 1919年肖斯塔科维 奇考入彼得格勒音乐学院,师事 川B.尼古拉耶夫(钢琴)和 M . 0.施泰因贝格(作曲)。 这期间,他对I . F.斯特拉文斯基、A .勋伯格、P 欣德米特、法国 六人团”的音乐发生了 兴趣,自己的创作也倾向现代潮流。 1923和1925年,他先后从钢琴专业和作曲专业毕业。 他的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1924?1925)隐含着A. H.斯克里亚宾、斯特拉文斯基、C.C ?普 罗科菲耶夫的影响,但又显示出自己独特的风貌。 探索到成熟的15年(1925?1940) 20年代后半期?30年代初,是肖斯塔科维奇在创 作题材和艺术风格上进行紧张探索的时期。他广泛借鉴俄国和西方现代音乐流派的艺术经 验,写出了各种体裁的作品。他试图以新风格、新技法表现革命变革的新主题。 《第二交响 曲》(《献给十月》, 1927) 、《第三交响曲》(《五一》, 1931)就是这方面的例证。 前者采用了线条对位( 13个独立声部的喧嚣结合),试图表现人民大众从黑暗、愚昧走向 觉醒、斗争、胜利的历程;后者试图描写街头、广场群众集会的情景。 主观的创作意图与客观艺术效果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1927?1932年间,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大量的戏剧音乐:两部歌剧、 话剧配乐以及 4 部电影音乐。在一些作品中,他一向热衷的讽刺性、 进一步发展。他的第 1 部歌剧《鼻子》( 1 92 7 ? 1 928 )以怪诞的手法再现了 原著的幻想形象,对趾高气扬而又心灵空虚丑恶的旧俄官员加以讽刺。 剧毁多于 誉,它在首演后即湮没无闻, 金时代》( 1 927 ? 1 930 )和《螺丝 钉》( 1930?1931),都是通过芭蕾反映当代生活的尝 试。后者也是突出漫画式笔法, 勾勒出现实中各式 反面人物的脸谱。 他的某些电影音乐也对 风靡一时的小市民庸俗趣味进行了冷嘲热讽。 但是在这两部作品中, 两部舞剧、 5 部 怪诞性题材和风格得到 H . B .果戈理 当时苏联舆论对此歌 30 多年后( 1970)才重新上演得到肯定。舞剧《黄

18岁男孩的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交响曲讲解

18岁男孩的交响曲 ——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交响曲 李怛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已经忽略了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在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一首交响曲(Op.10)时,才刚刚18岁,因为这首交响曲实在是太成熟了。以至于让人们忘记了作曲家的年龄,也忘记了他当时还是个学生,那是1924年的秋天。 1924年之前 肖斯塔科维奇18岁那年,距1918年发生的俄罗斯历史性转折仅仅六年,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一重大的历史变革所带来的影响是肯定的,不论生活上,还是创作上。当时,肖斯塔科维奇正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就读,但事实上,他的家居生活和学业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顺利,而是充满了坎坷挫折。 如我们所知的那样,肖斯塔科维奇生活在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拥有一座夏季别墅,还有佣人和小汽车。不过,随着1922年父亲的去世,这样的高水准生活便随之消失了。肖斯塔科维奇的母亲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受过高等教育,深具文化涵养,但是在刚刚到来的时代里,这反而让她变得谋职不易,在丈夫去世后,不得不以打字员或收银员的微薄收入过着艰难的日子。后来由于母亲的失业,家里的三个年轻成员——肖斯塔科维奇和他的姐姐、一个妹妹,都必须尽力承担家计,这位还是个学生的作曲家,曾在一个戏院担任默片的钢琴伴奏师,每天工作13个小时,薪水却十分微薄,这是一段令他

及其厌烦的经历。 就在这样的境遇中,肖斯塔科维奇成长了起来。在父亲去世那年,他接受格拉祖诺夫的建议,成为音乐学院的学生,岁尼古拉耶夫学习钢琴,并继续学习作曲。肖斯塔科维奇的做去训练承袭了以键盘乐为基础的传统,我们可以从他日后创作的《前奏曲与赋格》这套作品中看到这一影响,而且他创作的第一第五和第七交响曲中,也大量运用了钢琴,成为这些交响曲的一大特色。 贝多芬在当时的苏联是背后推崇的以为西方作曲家,被誉为艺术创作的绝佳典范,因其传播了符合那个时代脉搏的信息被加以利用。肖斯塔科维奇自然也是深受影响,他偏爱欧洲大革命时期的作品,曾研究过贝多芬的刚琴奏鸣曲,而他对于这位开创了欧洲浪漫主义的作曲家的独特见解,也影响到他自己今后的创作,故后来有人称肖斯塔科维奇是“苏维埃的贝多芬”。 肖斯塔科维奇在1923年的毕业演出中,演奏了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并因之声誉鹊起。当时的一篇评论文章对他作有如下的评价:“……他演奏的李斯特改编自巴赫的管风琴《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以及他自己的作品,全部显示出澄澈的艺术旨趣,表明他是一位能深刻感受并了解自身艺术的音乐家……”同时,还对他创作的前奏曲、变奏曲以及《幻想舞曲》大加赞扬,称之为“严肃思考的音乐的极好范例”。 这位年仅18岁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即将以贝多芬音乐所表现出的那种不屈不挠的姿态而崛起,即将以音乐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学生杰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 第四乐章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四乐章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 1840-1893),俄罗斯浪漫派音乐作家,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是俄罗斯音乐家中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位。 以前听过柴可夫斯基的一些作品,由于对交响乐缺乏认识,所获得的感受也十分肤浅。之前听过有《1812年序曲》、《胡桃夹子》、《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曲》、《天鹅湖场景》、《天鹅湖圆舞曲》、《第一交响曲》、《小夜曲》等,总体感觉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十分深刻低沉,大多给人一种沉郁、厚重、优美而又宏伟、广阔的感觉,后来,随着对作者以及俄国的了解,觉得这应该是俄罗斯民族性格的深沉和作者个人经历与情感的结合的结果。由于对第六交响曲的不了解,最终只找到一个视频做了欣赏,也找不到什么专业合适的话语来具体表达,就把自己的感想简单陈述。 全套《悲怆交响曲》共四个乐章,本曲是最后一个乐章,使作品的终曲。乐曲采用哀伤深情的慢板,b小调,3/4拍,是含有奏鸣曲因素的单三部曲式①。一开始,缓慢的节奏和低沉的提琴令人感到一种阴暗、深沉的忧郁。前两个乐句就给人以一种不和谐、不稳定的感觉,提琴的下行音使人紧张的。几句后其他乐器声音减弱直至消失,由三只大管演奏,显出一种深沉的凄凉或者说绝望。而后是一个短暂的停顿,然后继续重复了前两句和后面的部分内容,不过相比前面更加安静,气息微弱,在提琴的旋律下,是管乐的叹息般的声音。中间部分情绪似乎稍有转折,厚重的铜管带来了一小段悲壮,然后继续转入低沉的提琴,圆号(好像是)像垂死生命的叹息,附和着弦乐。再次经历一次悲壮的轰鸣后,突然收住,继续低沉地进行,只是这时的内容和前面的不很相像。后来提琴再一次令人紧张的上行,然后是弦乐和铜管的合奏,由长号和大号共同奏出稍快的、充满斗争,悲愤的音符,又一次收住,这时提琴低沉的演奏逐渐趋于缓慢、微弱,直到最后一个音符的逐渐消失。 第一次听这首乐曲,除了明显的深沉和哀伤外没有更多的感觉和印象,后来反复欣赏多次,并且对照他人的赏析分部分去听,逐渐有了自己的理解,当然,仍然是建立在别人的基本介绍的基础上的感受。柴可夫斯基有复杂深刻的人生经历,再加上生活在沙皇统治晚期的俄国,这些因素的结合使他的作品大多带有些许忧郁,但是他表现出的忧郁更为深刻,这也许和俄罗斯民族性格有关。前面说过,就个人感觉来看,此作品留给我十分深刻的悲痛之感。一开始的引子唤起紧张不安的气氛,就基本奠定了全曲沉重的悲伤基调。乐曲中用音色低沉的提琴声贯穿全曲,加上大管、圆号等,表现出强烈的悲怆主题。用通俗的话语来讲,使人的情绪一直被压得很低,处处透露出悲凉。中间部分和结尾部分更像是一段哀乐,是对作者一生悲惨经历的总结,另外,相关资料中也提到结尾部分和旧时东正教安魂曲比较相像。在我听过《第六交响曲》的前三个乐章后,也不禁把此交响曲当作了作者一生的写照。在亲自演奏了这部交响曲后不久,作者便与世长辞,这不但为作品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加重了乐曲的悲怆气氛,也更像是作者生前为自己写的安魂曲,以此来结束他复杂、坎坷的一生。 另外,就个人感觉来看,这首乐曲同样表现出了柴可夫斯基一贯独特的旋律美感,既有交响乐的宽广,又有俄罗斯民族音乐的成分,对于许多人认为它是世界交响曲中的最一流的作品,由于自己对交响曲知之甚少,则无法做出自己的评价。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总结

多选 1、舒曼钢琴作品:《蝴蝶》《大卫同盟曲集》《狂欢节》《克莱斯勒偶记》 2、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艺术家的生涯》《南国的玫瑰》《皇帝》 3、法国新风格剧目:奥芬巴赫《地狱中的奥尔菲》、古诺《浮士德》、托玛《迷娘》、比才《卡门》、圣-桑斯《参孙和达里拉》、马斯内《曼侬》 4、柴可夫斯基:单乐章交响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米尼的弗朗切斯卡》歌剧--《督军》《水妖》《禁卫军》《铁匠瓦库拉》《叶普根尼-奥涅金》《奥尔良少女》《马捷帕》《女巫》《黑桃皇后》《约兰塔》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钢琴小品曲集《四季》其他《第一弦乐四重奏》《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第六“悲怆”交响曲》《曼弗雷德》 5、格里格《彼尔金特》第一组曲:《晨景》《奥萨之死》《阿尼特拉舞曲》《在山腰的洞穴中》第二组曲:《诱拐新娘》《阿拉伯舞曲》《彼尔金特归来》《苏尔维格之歌》 6、拉威尔作品:《鹅妈妈组曲》《水的游戏》钢琴套曲《镜子》管弦乐组曲《西班牙狂想曲》管弦乐《包列罗》 7、舒曼声乐套曲:《歌曲集》《桃金娘》《妇女的生活与爱情》《诗人之恋》。 名词解释

曼海姆乐派:曼海姆乐派是18世纪在德国南部曼海姆形成的一个音乐流派。当时曼海姆宫廷的公爵特别热爱音乐,组建起欧洲最优秀的管弦乐队,使曼海姆成为当时德国重要的音乐文化中心。一批来自奥地利和波希米亚,以约翰·斯塔米茨为首的音乐家们一起创作、演出,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被称为“曼海姆乐派”。作品轻捷明快,主调音乐风格已完全确立,高声部音乐线条十分突出,乐队织体清澈透明,通奏低音已被谱写为明确的乐队各声部,羽管键琴演奏者的指挥作用已被手首席小提琴取代。挖掘出管弦乐队丰富的表现力,表现出它特有的力量和灵活多变的潜能。 强力集团:强力集团的名称来源于文艺评论家、艺术史家的斯塔索夫的一篇题为《巴拉基列夫先生的斯拉夫音乐会》的文章,其中称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作曲家小组为“强有力的小团体”。有五名成员,巴拉基列夫,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包罗丁。也称为“五人团”,自称“新俄罗斯乐派”。 民族乐派: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政治上是激进的,同情或参加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艺术上他们主张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新音乐。民族乐派的音乐家经常采用本国优秀的民间音乐素材去表现具有爱国主义的英雄主题,借以激发本国人民反抗封建和外族统治。民主性、人民性、民族性,始终是他们艺术活动的鲜明标志。代表作,如: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西贝柳斯的《芬兰颂交响诗》等。

肖斯塔科维奇

青少年时代 列宁格勒有一条名叫波多尔斯克额街道,1906年9月25日,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就出生在这栋楼里。 肖斯塔科维奇家族一直受到19世纪至20世纪初俄国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和革命民主主义传统的熏陶和影响。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的祖父博列斯拉夫·彼得罗奇,早在青年时代就走上了反对沙皇 亚后,他开始下格罗德铁路管理局任职。他加入了秘密革命组织——莫斯科“喀山大学生图书馆”的一个分支,名为“土地与自由”。 作曲家的交亲德米特里博列斯拉维奇就读于彼得堡大学数学物理系自然科学专业。1900年大学毕业后,他留在彼得堡并开始在五H.门捷列夫创办的度量衡管理总局工作;后来负责管理 涅瓦河流域和伊林诺夫斯基铁路木材和泥炭加工厂。他是那里的工程师。他善于把自己的工作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他还从事过地方志研究工作。 德米特里·博列斯拉维奇的妻子索菲娅·瓦西里耶芙娜·科科乌林娜,原是位于祖国边陲的雅库特金矿矿长的女儿,所以作面家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的父母都是西伯利亚人。索菲娅·瓦西里耶芙娜曾就读于彼得堡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师从A.A.罗扎诺娃。但是她没有毕业。她一直从事音乐教育活动,1902年出嫁。 德米特里很早就开始学习音乐,当时音乐是肖斯塔科维奇家里最愿意做的一件事,小德米特

里的钢琴家母亲和父亲自然促进了整个家庭的音乐气氛。父亲德米特里·博列斯拉维奇也曾热 爱音乐。他喜欢唱歌,还能弹奏吉他和钢琴。他们经常举办有朋好友参加的音乐晚会。 当时父母并没有想到,他们的儿子会成为一名音乐家。这是因为父亲和许多亲属都曾从事科学活动,他们预计小德米特里会走他们的科研之路。甚至到后来,当小德米特里已经开始学习钢琴演奏和尝试作曲的时候,母亲索菲娅·瓦西里耶芙娜的想法也没有改变。她对儿子的钢琴演奏和谱曲练习一直表示怀疑。但是她认为,她的孩子们应该接受音乐教育。她把音乐教育看作是培养和提高孩子综合文化素养的手段之一。 当他满9岁时,母亲才第一次让他坐在钢琴旁,开始给他上第一节钢琴课 如果认为,小德米特里对音乐的爱好和自然天赋使他对音乐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果认为他少年时的音乐学习一直很顺利,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当时他根本不想学习钢琴演奏,也不愿意学习乐理知识。父母只好反复说服儿子。母亲一直坚持让他学习音乐,可小德米特里依然想方设法故意逃避音乐课。 不过,最后还是母亲的意志取得了胜利。显然是母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态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和良好的效果。按照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后来的评价,他的母亲是“初学音一乐者最好的教师”。 音乐天赋绝佳。 有史料证明,他在11岁时,已经能够弹奏巴赫《十二平均律》中的所有前奏曲与赋格。

管弦上的哲理——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浅析

中学时代,听老师说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当局为鼓舞士气,在被德寇围困数月的列宁格勒演奏交响曲,苏军用飞机运送交响曲总谱,从前线士兵中抽调演奏人员,用密集的炮火作掩护,使列宁格勒免受徳寇炮火干扰,保证了交响曲的正常演出,同时还作了实况转播,借以鼓舞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当时,听了老师的叙述,内心惊撼于这是什么样的交响曲呀!能起到鼓舞将士奋勇杀敌的作用吗?后来,从有关的文章中得知,在列宁格勒演奏的交响曲是苏联著名作曲家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所作,曲名是《C大调第七交响曲》,又名列宁格勒。 前不久,孩子带回来一张肖氏《C大调第七交响曲》CD盘,我反反复复听了几遍,心灵所受的震撼自不待言,解除了几十年前的疑问,觉得在那严峻的时刻,演出这样的一部交响曲确实能起到鼓舞士气的效果,演出本身就是必胜信心的最好宣证,遑论那激动人心的音乐篇章。 自此,我开始关注肖斯塔科维奇的作品,先后听了他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和《第五交响曲》,但在心中留下的印象不太深刻,有人拿这部交响曲和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比较,但我认为这不是一个层次的作品(也许当时我未能理解肖氏的立意),心中对肖斯塔科维奇在音乐上的成就产生了怀疑,认为光凭一部《C大调第七交响曲》,还不能和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大师比肩。 前一阵子,一次我在收拾CD盘时发现有一张肖氏《c小调第八交响曲》,伦敦交响乐团演奏,安德烈·普列文指挥。一般情况,买了光碟我肯定会听,可是这个CD盘却没一点印象,说明听了没留下印象或者没听完就放下了。联想到令人血脉膨胀的《C大调第七交响曲》,于是就在诸事完毕后的深夜,躺下来静静地欣赏这部音乐。哪知道听完之后,乐曲中那怪异玄妙的独奏、那海啸般的喧嚣、那春雨冲洗后的清新宁静反反复复地在脑子折腾了大半宿,一直到第二天耳际都余音袅袅。之后的三四天,我都在夜深人静时独自聆听这来自异域的旋律,渐渐地读懂了流淌在管弦上曼妙哲理。我说我读懂了,可能是管见,也许是再创作(自诩?),说出来甚至会令人哂笑,但我还是要一吐为快,与诸位同仁漫聊,以期抛砖引玉的效果。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形式之一,它和舞蹈、绘画雕塑、文字一起奠定了人类的文化生活基础。音乐源于生活和巫术。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需要表达,同样的,生活中焦虑与困惑也需要引导。巫的出现,起到了解惑的作用,巫师通过舞蹈和歌唱帮助人们完成了精神的寄托。 当巫师用歌声祈求神灵护佑的时候,音乐便显示了启蒙与探索的作用。在五线谱尚未成熟以前,音乐特别是器乐乐谱难以传承下来。巫师的歌唱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之间存在一大段空白,无从详细了解这期间音乐的沿袭和沿革。在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里,特别是巴赫的宗教音乐中,沉思和祈祷是常见的主题,但缺乏深度和宽度,往往是即兴式的单主题,和唐诗中绝句和律诗表达的范围差不多,精准优美但狭窄。 我认为音乐自贝多芬始,交响曲变成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书,记述和表达了音乐家就某一问题或人生哲理大问题的见解,听过《英雄》、《田园》、《命运》、《合唱》,没人会认为我这样说是危言耸听。之后,又有许多音乐大师,为我们奉献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柴可夫斯基、马勒、柏辽兹等。在这些作品里,大师们以娴熟的技巧和深邃的哲理向人们阐述了真知灼见。肖氏的《c小调第八交响曲》就是这样的一部辉煌作品。 有人把第八交响曲看成是第七交响曲的姐妹篇,理由是它们都是以战争为题材。我认为这样看狭隘了,实际上,第八交响曲表达的是极为宏大宽广的哲学问题,

勃拉姆斯音乐特点分析

勃拉姆斯音乐特点分析 勃拉姆斯是维也纳的音乐代表人物之一。著名作曲家,那么勃拉姆斯音乐特点是什么?下面是为你搜集勃拉姆斯音乐特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勃拉姆斯音乐特点看起来是极其矛盾冲突并且格格不入的,谁都不会想到古典主义交响乐会重新站会舞台,也不会有人想到浪漫主义跟交响乐会交织在一起,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却在勃拉姆斯的身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勃拉姆斯是古典主义交响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完美结合,他严格的将自己对交响乐的理解和浪漫主义思维的理解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中。所以单纯的从勃拉姆斯的作品来看就像一层带着面纱的交响乐,拥有交响乐的形式,但是在交响乐的背后确实隐藏着某些东西。 听到勃拉姆斯的音乐如果感觉有些东西在指引着心里的话,那可能是对未来美好的的追求,也是对过去的深刻怀念。在勃拉姆斯的世界里,由于他对美好感情的寄托和感情的不断失落,勃拉姆斯将自己隐匿的感情宣泄在他的作品中,他的音乐是一种悲观的世界,但是这种悲观是成熟的,是自己的舍身忍让,也是将一种美好的寄托。 勃拉姆斯音乐特点反应他的感情经历和自己对感情的理解,他没有在刻意追求什么,过去的总是让人怀念的,带着这种怀念,未来还是值得憧憬的还是美好的。他的作品是温润优美的,在这种温润优美

中,勃拉姆斯给人们展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来自对过去的呼喊,也是对未来的信心,但是回到生活中还是一样的循规蹈矩。 勃拉姆斯的代表作勃拉姆斯,古典主义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是浪漫主义中期的作曲家,这些看似矛盾的称号,却也真实的反应在了勃拉姆斯的作品中。勃拉姆斯出生在德国汉堡,但他一直把维也纳作为自己的第二个故乡,也是在维也纳逝世的,并且他大部分的创作时间都是在维也纳,是维也纳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勃拉姆斯的音乐不喜欢掺杂太多的因素,他追求简单而又纯粹的音乐形式,他的代表作有:第一交响曲;有两部钢琴协奏曲,分别是:d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他的小提琴协奏曲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f小调钢琴五重奏。 除了在协奏曲方面的造诣,他在其他音乐领域也有很多代表作,比如管弦乐学院节庆序曲,合唱:德意志安魂曲,海顿主题变奏曲,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和匈牙利舞曲等等。波拉姆齐热烈崇拜舒曼对浪漫主义新音乐的见解,也无限接近贝多芬古典主义音乐理想。在浪漫主义创新的思潮用,勃拉姆斯用自己的执着和见解开创了人们对古典主义交响乐的重新认识。 勃拉姆斯代表作体现了他对音乐的不同理解,在人们热衷于浪漫主义思潮的冲击的时候,给了人们充分的想象空间,勾起了人们对古典主义交响乐的怀念和新理解。他用自己独到的方式完成了自己对命运的挑战,他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憧憬。 勃拉姆斯摇篮曲创作背景1864年的时候,勃拉姆斯当时正好在

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

目录 序言如何欣赏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 第一章冰冷的火焰——《第一交响曲》 第二章九级浪——《第二交响曲“十月”》 第三章红色,红色——《第三交响曲“五一”》 第四章燃烧的荆棘——《第四交响曲》 第五章桂冠音乐家——《第五交响曲》 第六章昼与夜的狂想曲——《第六交响曲》 第七章半个世纪的回音——《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第八章墓碑前的花——《第八交响曲》 第九章“戴着镣铐跳舞”——《第九交响曲》 第十章涣然冰释——《第十交响曲》 第十一章恐惧的洪流——《第十一交响曲“1905”》 第十二章夙愿得偿——《第十二交响曲“1917”》 第十三章良知的裁决——《第十三交响曲“娘子谷”》第十四章丑陋的百合花——《第十四交响曲》 第十五章时间的灰烬——《第十五交响曲》 英雄的生涯: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创作总论

序言如何欣赏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 许多人听说过肖斯塔科维奇,但欣赏的范围仅限于《螺丝钉》中的加洛普舞曲、《爵士组曲》中的圆舞曲、《攻克柏林》中的《美好的日子》以及著名的《浪漫曲》这几首。肖斯塔科维奇的舞曲和电影配乐固然出色,但不能算作他音乐创作的最高成就。真正能够反映老肖深层次思想内涵及音乐风格的题材,非交响曲莫属。但很多爱乐者初听便浅尝辄止,究其原因,无非是七个字:“听不懂,听不下去”。 为何苏联头号桂冠音乐家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会给人“听不懂”的感觉呢?我认为,“听不懂”无标题音乐,80%的情况下,是由于无法大致分析出其曲式结构造成的。这个观点我提出过很多次,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抱怨:“马三好长啊!怎么第一个乐章就半个多小时,我听到十分钟就不行了啊!”“布七第一乐章好散漫啊,我怎么听不懂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曲式分析的失败。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重复的艺术。没有重复感的音乐是无生命力的。而曲式分析的失败,直接后果就是感受不到音乐的重复。在欣赏思维混乱的情况下,听一个较长的乐章,十分钟过后就会感觉不知所云,冲进耳朵里的音符都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之后,就越听越乱,越乱越听,最终在一片混乱中熬完一个乐章,却没记住哪怕是一个动机。 同理,“听不懂”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尤其是无标题的那几首,主要原因也是无法准确分析出某一乐章的曲式结构。我在介绍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时,理所当然的将会把分析曲式的任务放在首位。老肖的交响曲曲式分析难么?难,当然难,不难我也就不写了。虽然老肖从不在曲式分析上给听众设置障碍,但其插部代替展开部、插部展开部并存、再现部主题呈倒影形式再现等写作方式在客观上阻碍了听众对音乐的顺畅欣赏。不过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会在每部交响曲的解析当中给予具体解释。 那么,“听不下去”又是何故呢?这就是老肖独特的音乐语言的问题了。总所周知,肖斯塔科维奇是重要的不协和音程作曲家,他的重要作品中总是充斥着大量的不协和音程。然而不同于巴托克、普罗科菲耶夫等人,肖斯塔科维奇的主题呈示,按照钱仁平老师的观点,大量运用“述衍互融”的手法。何为“述衍互融”?就是主旋律的骨干不是一段完整的旋律,而是几个反复出现的一个或几个简单动机。旋律的展开靠的是主要动机的有机重组和延伸,随即创造出无限的发展空间。如果说曲式分析还算简单的话,那么,准确地记忆关键动机确实是需要反复欣赏才能做到的。如果你是布鲁克纳或是马勒的忠实拥趸的话,欣赏时要注意,老肖一般不会使用漫长的旋律作为一个乐章的主题。例如,布鲁克纳《第七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主部主题第一句就长达21个小节,而肖斯塔科维奇《第四交响曲》第一乐章只用一小节就将整个乐章最重要的动机交代完毕!另外,在后期交响曲创作中,肖斯塔科维奇大量使用了一些新颖的音乐写作技术,例如十二音序列、下行半音阶对位等等,这些在正文中也将详细介绍。 最后,来说说如何从整体上把握肖斯塔科维奇交响曲创作的特征。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曲融合了冷静理性的逻辑思维以及辛辣尖锐的音乐语言。因此,若想从整体上把握其创作特征,首先要理解其音乐发展的逻辑思维。虽然是俄罗斯人,但肖斯塔科维奇的情感并不像他的同胞们一样总是在长久的沉寂之后如决堤的洪水一般喷发出来,而是如涓涓细流一般,轻盈而又克制地流淌出来。现在看来,老肖是正义、良知与勇气的化身。但不能忽视的时,“恐惧”二字几乎贯穿于老肖音乐创作的始末。作为一位有良知的音乐家,老肖总是时刻准备着,向恐惧的缔造者发出愤怒的吼声。这正邪两面的形象,在他的大部分交响曲里都有所体现。通过分析这一对形象的斗争与并存,挖掘老肖的多部交响曲的思想内涵应当不再是难题。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教学内容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赏析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 , 1770 年 12 月 16 日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 , 1827 年 3 月 26 日在维也纳逝世。创作上 , 他对古典主义音乐传统的继承与拓展 , 对奏鸣曲式和交响套曲形式结构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 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最杰出的大师之一 , 被后人尊称为“乐圣”。 出版于 1799 年的《悲怆奏鸣曲》是贝多芬 1792 年 27 岁时创作的 , 题献给酷爱音乐的亲王李斯诺夫斯基。当时 , 既是暴风骤雨般的革命年代 , 又是自由与平等受到镇压的年代 , 因此 , 在创作风格上 , 这部作品也具有以上两种因素的结合。作品中 , 没有了海顿与莫扎特的影响 , 充满活力的贝多芬经过生活的磨砺 , 经常陷入悲剧情绪中。这部作品的音调取材于青年贝多芬在波恩创作的《 f 小调奏鸣曲》 , 其形象深刻、新颖而独创 , 诉说了愤怒、苦难和热情。这部作品构思气势磅礴、音调庄重威严、情绪悲壮激昂、感情崇高伟大 , 它运用厚重的织体、丰富的和声、频繁离调和转调、音区与力度上的对比等表现手法 , 使音乐更加富有戏剧性。它是贝多芬早期的杰作 , 是贝多芬奏鸣曲逐渐向浪漫派风格靠近的代表作 , 是贝多芬里程碑式的作品。标题“悲怆” , 隐藏着生命的磨难 , 流露出内心的痛苦 , 但音乐本体更多的是对不幸遭遇的“隐忍” , 对命运的“挑战”和“抗争” , 对现实的超越和升华 , 对理想的执着和坚定。 [1] 这是年轻贝多芬的悲怆。《悲怆奏鸣曲》共分为三个乐章。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 , c 小调 , 二二拍子 , 是整首奏鸣曲中最为伟大的乐章。其结构如下 : 1 、引子 (1 → 10 小节 ) 2 、呈示部 (11 → 132 或者 134 小节 ) 主要主题→连接→副主题→第一个结束主题→第二个结束主题→主要主题的双片断→连接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作品赏析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第一乐章作品赏析 班级:13中药 姓名:赵媛媛 学号:20130221161

摘要: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俄罗斯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生于乌拉尔沃特金斯克的一个工程师家庭。他一生中创作的作品很多,体裁也十分广泛,其中交响曲占有突出的位置,尤其是《第六“悲枪”交响曲》,它是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创作的顶峰之作,也成为十九世纪末叶交响乐创作的高峰。很值得我们赏析和学习。 关键词:悲怆杰作表现力 一、创作背景 1893年10月28日,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创作领域里的最后一部作品—《第六“悲枪”交响曲》,由作曲家亲自指挥,在圣·彼得堡首演,反应不佳。也许是由于这部乐曲惶惑不安的情绪和异样的阴暗使他碰壁。但是,当柴科夫斯基死后,此曲再演,也许是由于听众懂得了它的含义,场内一片哭泣。这是我们时代的一位伟大的交响音乐作曲家创造性生涯的最后总结。他自己说“在这部交响曲里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他在构思和创作这部作品时“深深地

哭过”。首演后欣然接受弟弟莫杰斯特的建议用了“悲枪”的标题。这部交响曲虽然不是真正的标题音乐,但标题性却是十分鲜明,那就是人生的美好理想与笼罩着整个俄国的黑暗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无法调和,导致悲剧的结局。 柴科夫斯基创作这部作品的时期,正是残暴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期。他像无数俄罗斯知识分子一样,心中苦闷仿徨、无所适从,在这段时期中,他曾苦苦地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他所要表达的是在铅一样沉重的天空下,那些被置于黑暗的深渊里的、面临着窒息的那个时代巨的全体俄国民众的绝望和悲哀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同时,也表达了要摆脱那一切压迫而谋生存的人们的徒劳的热情。作为“最后的”《第六“悲枪”交响曲》,在音乐语言上既表现出柴科夫斯基对一生交响曲创作观念的总结,也体现出他对人生总结的“潜在标题性”。 二、音乐分析 全曲包括四个乐章。第一乐章第一乐章的调性是小调,曲式结构是奏鸣曲式,由三个基本部分和两个附加部分即引子和结尾组成。 这个曲式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它长于表现戏剧性的、哲理性的与心理体验的内容。所以,柴可夫斯基用此曲式表现乐章的内容是大有深意的。乐章篇幅长大,规模宏伟,结构复杂,集中概括、表现了整部交响乐的内容。独奏大管—它的音质带有戏剧性,音色接近男。用它表现冷酷的、呆滞的感情非常适合。则在由低音琴轻轻地奏出的低沉和暗淡的背景上缓慢地奏出那个优郁、艰难地爬行着的动机。核心动机取材于主部主题的动机,两次模进,每次提高一个音级,最终以叹息的音调结束。 三,整体总结 作为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创作领域的“天鹅之声”,《第六“悲枪”交响曲》的音乐语言不仅延续、巩固并发扬光大了他一生创作的总体特,而且有力地促成了这部交响曲的标题性内容。作为一个富有强烈道德感的艺术,,在生命的最后岁月,用那最能表达他思想感情的交响曲形式,来表现自己乃至整个人类的情绪是可能的也是很自然的。伟大的列宁对这部作品曾给予过高度的评价。这部作品从诞生,一直深受世界各族人民的青睐,它是不朽的。

古典音乐欣赏题目与答案

古典音乐欣赏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 1 【单选题】(2分) 中国音乐的第一属性是 A A. 教育 B. 礼 C. 娱乐 2 【单选题】(2分) 古琴曲《高山》、《流水》是谁的作品?B A. 钟子期 B. 俞伯牙 C. 子牙 3 【单选题】(1分) 在音乐厅听交响乐作品的过程中,乐章之间是否应该鼓掌?B A. 可以 B. 不可以 C. 看情况 4 【单选题】(1分) 西方历史上音乐的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_______。A

B. 教育 C. 祭奠 5 【单选题】(1分) 音乐在中国古代主要具有教育、娱乐、___的作用?C A. 审美 B. 祭拜 C. 仪式 第二章 1 【单选题】(1分) 贝多芬的九部交响曲中,四部被冠以名称,其中第三交响曲又称:C A. 合唱 B. 田园 C. 英雄 D. 命运 2 【单选题】(1分)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在钢琴音乐史中占有极高地位,被称为钢琴文献中的“新约全书”,他一共创作了多少首钢琴奏鸣曲? B A. 14首

32首 C. 9首 D. 10首 3 【单选题】(1分) 贝多芬创作的标题为田园的是第几部交响乐?C A. 第三 B. 第五 C. 第六 4 【单选题】(1分) 贝多芬出生在德国的_____?B A. 慕尼黑 B. 波恩 C. 莱比锡 5 【单选题】(1分) 贝多芬是__________代表人物之一。A A. 维也纳古典乐派 B. 维也纳浪漫乐派 C. 德国浪漫乐派

第三章 1 【单选题】(1分) 门德尔松的第四交响曲《意大利》中的第四乐章是:A A. 萨塔列罗,急板 B. 优雅的中板 C. 活泼的快板 D. 行板 2 【单选题】(1分) 门德尔松在蜜月期间构思了一部作品,后来深得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喜爱,这部作品是:D A. 第三交响曲《格兰》 B. 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C. 无词歌-春之歌 D. 清唱剧《伊利亚》 3 【单选题】(1分) 门德尔松是________的代表人物B A. 维也纳浪漫乐派 B. 德国浪漫乐派 C. 维也纳古典乐派 4 【单选题】(1分) 门德尔松与舒曼等人一起创办了_______ A A.

贝多芬作业

谈贝多芬音乐的“承前启后” 一、引言 当人们谈论到西方音乐家的时候,大概都会首先想到这个名字---贝多芬,他的著名的通常被人们称作“命运”的《第五交响曲》和那首优美的《月光》奏鸣曲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然而对于贝多芬本人以及他的创作风格,他在西方音乐史中的地位等,大家还不是很了解,今天让我们走进巨人的世界,了解贝多芬给世人留下的珍宝。 二、作曲家简介 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1827),他在西方音乐史历史的画卷中独领风骚,由海顿、莫扎特创立并发展起来的维也纳古典音乐形式与风格,在贝多芬的手里被极大地扩充和发展。他将18世纪与19世纪、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连接起来,将一个时代的理想融汇于自己的音乐艺术之中,贝多芬的名字与崇高的信念、顽强不屈的意志、充满震撼力的音乐、为表达情感而不拘规范的气魄永远同在。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莱茵河畔的小城—波恩,这是他度过人生最初22年的城市,这段时间不是他创作成熟与丰收的时期,然而对他一生的影响却十分深远,尤其体现在思想性格的形成方面。波恩这座城市的贵族们有着喜爱音乐的传统习惯,这里浓厚的音乐文化气氛孕育了年轻的贝多芬,他早期的创作形式与他的生活环境的需求有关系,偏重三重奏、四重奏等体裁。波恩也受到当时法国“启蒙运动”与德国“狂飙运动”的影响,这对贝多芬一生都在追求自由、平等、博爱有着深刻的关系,尽管这样的环境有助于贝多芬在音乐方面的成长与进步,然而贝多芬的父亲为使他成为像莫扎特一样的神童,从小就把他一人和提琴关在家里,或整天逼在羽管键琴旁边练习。八岁时他已开始在音乐会上表演并尝试作曲,但是,他在这段时期中所受的音乐教育一直是非常零乱和没有系统的,同时培养并增强了贝多芬顽强坚韧的性格及独立自主的意识。 从1792年贝多芬赴维也纳到1802年贝多芬创作《第三(英雄)交响曲》之前,是贝多芬创作的第二个时期。维也纳始终都是音乐家们向往的地方,像莫扎特一样,贝多芬也来这里寻求更大的发展,在这一点上,贝多芬的境遇要比莫扎特强一些,在这里他获得了荣誉,而不像莫扎特只是一时引起轰动,之后便被这个城市冷落。这个时期他主要创作了前两部交响曲和一些钢琴奏鸣曲,包括“悲怆”、“月光”、“暴风雨”等。然而,命运总是妒忌有才华的人,贝多芬在这个时候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耳疾,对于一位音乐家,他经历了人生和命运的巨大痛苦和考验,1802年10月他写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遗嘱”,然而对艺术的崇高信念使他继续在不幸中生存和奋斗,音乐成了他生命的光环,在把所有企望的音乐全都写出来之前是绝不能放弃的,贝多芬将表现自己强烈体验的音乐艺术与实现人类理性及尊严融为一体。通过这份遗书,贝多芬实际上重新审视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了后来继续大踏步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强大动力。最终这份遗书并没有交给亲属或者朋友,而是一直由他本人保存,直到贝多芬真正去世之后才被人们发现。 《第三(英雄)交响曲》的构思与完成,标志着贝多芬创作盛期的到来,大量的杰作在这个时期产生,包括著名的《第五交响曲》、《第六交响曲》,钢琴奏鸣曲“瓦尔德斯坦”、“告别”,唯一的歌剧《费德里奥》,还有一些为戏剧、歌剧或芭蕾舞剧写的管弦配乐等等。在贝多芬创作的晚期,因为欧洲封建王朝的复辟,应该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自己的耳疾日益严重,曾中断创作一些大型的作品,然而在生命的最后,贝多芬创作了著名的《第九(合唱)交响曲》和《庄严弥撒》,这两部作品成了贝多芬人生目标与宗教信念的最后总结,证明他始终没有放弃自由平等博爱的信念和世界大同的崇高理想,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病逝于

[word格式] 勃拉姆斯《A大调钢琴四重奏》(Op.26)的主题构建

勃拉姆斯《A大调钢琴四重奏》(Op.26) 的主题构建 勒拉姆斯A大侗钢琴四重奏 (Op?26)B~主题构建 hemeCOflStruct10nSOf’SP1anoQUartet1nAMajOr 文I周炜娟 勃拉姆斯有许多作品都是成对出现的.例如:两首《弦乐四重奏》(Op.51) 均发表于1873年;《第一交响曲》和《第二交响曲》分别于1876和1877年发表; 两首《单簧管奏鸣曲》(Op.120)发表于1895年;而《g小调四重奏》(Op.25)和 《A大调钢琴四重奏》(0p.26)也是如此,完成于1861年,发表于1863年.这些 成对出现的作品似乎总是具有这样的特征:即第一个作品是为第二个作品的成 功进行探索,而第二个作品是建立在第一个作品的基础上.首演于1862年的《A 大调钢琴四重奏》(Op.26)无论是音乐的表现力还是创作的技法上都比《g小

调钢琴四重奏》(Op.25)更为精湛,更为成熟. 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作品《g小调钢琴四重奏》(Op.25)是一部众多评论家 关注的作品.1862年1i月首演于维也纳,汉斯利克对它的评价是:”主题没有多 大意义.勃拉姆斯通常更多注重这些主题的对位进行,而不是它们的实际内在 内容.四重奏中的主题非常的单调乏味.在音乐的发展过程中,它们被赋予各 种富有想象力的变形,但是由于缺乏意义深远的主题,整个作品要取得良好的 效果是不可能的.”与他的看法相同的还有约阿希姆.早在一年以前,约阿希 姆就写信给勃拉姆斯,认为第一乐章主题中缺乏真正的变化或创新之举,尽管 他也承认”勃拉姆斯对音乐的处理使得主题变得非常庄重.”从例1中我们可 以看到全曲是在平均的四分音符,空洞的八度齐奏中开始的.第2小节是第1小 节的倒置模进,而第3小节是第2小节的模进.克劳斯?维拉塔(Velten)认为 这些灰暗忧郁的旋律似乎为了实现一个特别的意图:”勃拉姆斯在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