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犬伤门诊工作制度

犬伤门诊工作制度

犬伤门诊工作制度
犬伤门诊工作制度

犬伤门诊工作制度

一、宣传制度

1、犬伤门诊内及候诊区、观察区内悬挂张贴有关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图画。

2、对前来处置犬伤的人员进行狂犬病相关知识及犬伤处置的健康教育,发放狂犬病知识宣传折页。

3、宣传画或折页有更新时应及时更换最新版本。

4、在门诊处的电视及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犬伤处置动画。

二、物品登记制度

1、建立生物制品出入库登记帐册及测温记录本。

2、随时登记生物制品出入库情况,每天2次测温并及时记录。

三、疑似异常接种反应(AEFI)报告制度

1、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准确规范的进行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的接种。

2、一旦发现疑似异常接种反应(AEFI),应及时填写报告卡,并于24小时内报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电话:

3、发现严重的疑似异常接种反应(AEFI)事件,立即电话报告。

四、就诊登记制度

接诊医生应详细登记就诊者被犬等动物致伤的情况、伤口处理过程及接种疫苗情况、致伤动物状况等。

五、知情同意制度

1、医生负责接诊,向接种者或其家属进行预防接种科普宣传,同时说明常见的接种反应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项。

2、对Ⅲ级和部分特殊的Ⅱ级暴露伤口,应告知需同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3、无论暴露者是否接受注射疫苗和/或被动免疫制剂,均须暴露者本人或其家属签字。

六、工作报告制度

1、犬伤门诊按月统计工作情况,于次月3日前,报县疾控中心。

2、县疾控中心将辖区所有门诊报表统计后于5日前汇总报市疾控中心。

3、市疾控中心于10日前汇总报省疾控中心。

七、消毒制度

1、接种室,诊疗室保持整齐,器械药品位置固定。

2、接种严格无菌操作。

3、落实一次性注射器毁形消毒,并记录。

4、犬伤门诊要每日进行空气、物表、医疗用品和器械等的消毒,并进行消毒登记。

狂犬病防治预案

榕江县2010年狂犬病防治 实施方案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属于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类狂犬病多因被携带狂犬病毒的犬、猫等宿主动物咬、抓伤或舔破损皮肤粘膜而感染,病死率高达100%,对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危害极大。 从近几年来我县疫情监测数据分析,狂犬病发病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危及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为有效控制狂犬病疫情,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狂犬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4-1997)要求和卫生部、公安部、农业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03]216号)精神,制定本狂犬病防治方案。 一、目标 1、加强防病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逐步规范犬伤者的处理,提高犬伤者的正确处理率和免疫接种成功率,降低发病率。 2、通过政府行为,加强犬只“管、免、灭”工作。 二、组织保障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实施暴露后免疫及疫情报告分析、指导各医疗机构进行狂犬病防治等工作,医疗机构负责实施病人的救治和病例报告等工作。做好人用狂犬病疫苗、抗血清及抗狂犬免疫球蛋白等制品的储备。 三、技术措施 (一)加强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各乡镇要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标语等方式,大力宣传狂犬病的严重危害和预防知识,尤其要加强农村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有条件的乡(镇),由当地政府每年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教育活动,使狂犬病防治知识家喻户晓,提高群众主动做好犬只免疫和犬伤后主动就诊的自觉性。

在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利用暴露者就医的机会开展狂犬病危害性、伤口处理、免疫注射等方面的宣传,加深村民对狂犬病防治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就医暴露者了解是否有其它暴露者,并及时通知其它暴露者就医。 (二)强化培训,规范伤口处理和疫苗使用 要加强医护人员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工作,各乡(镇)要开展医护人员狂犬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尤其是对村卫生人员的培训, 培训重点内容包括伤口正确处理、狂犬疫苗使用方法、抗狂犬病血清应用指征等,确保犬咬伤者得到规范处理,减少狂犬病的发生。 (三)狂犬病暴露规范处理 1、狂犬病预防门诊规范化的要求 规范化门诊应配备流水冲洗设施、冷藏设备及接种反应应急处理的药物和器材等。建立健全犬伤者登记和处理制度。 2、伤口处理 人被疯动物或在狂犬病疫区被动物(犬、猫等)咬、抓伤后凡不能确定伤人动物为健康无病动物时,应立即进行咬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处理。局部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只要伤口未愈合就应进行伤口处理。 世界卫生组织狂犬病专家委员会建议根据咬伤性质和严重程度将暴露分为三类: Ⅰ类:接触或饲养过动物,被犬舔过健康的没有开放性伤口的皮肤,而粘膜也没有与犬唾液接触的证据。 Ⅱ类:裸露的皮肤被轻轻咬过,皮肤表面划伤,但没有破口;舔过裂开的皮肤或正在恢复的伤口以及如Ⅰ类中提到的情况,但没有可靠的暴露史。 Ⅲ类:任何部位的皮肤,一处或多处被咬伤或抓烂,粘膜被舔过。 伤口处理步骤: (1)彻底清洗 被咬伤后立即挤压伤口排除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拔毒;用20%的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再用大量清水冲洗,清洗和冲洗时间不少于20分钟。 (2)消毒处理 彻底清洗后用2~3%碘酒和75%酒精涂擦伤口,以清除或杀灭局部的病毒。

犬伤门诊工作制度

犬伤门诊工作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犬伤门诊工作制度 一、宣传制度 1、犬伤门诊内及候诊区、观察区内悬挂张贴有关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图画。 2、对前来处置犬伤的人员进行狂犬病相关知识及犬伤处置的健康教育,发放狂犬病知识宣传折页。 3、宣传画或折页有更新时应及时更换最新版本。 4、在门诊处的电视及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犬伤处置动画。 二、物品登记制度 1、建立生物制品出入库登记帐册及测温记录本。 2、随时登记生物制品出入库情况,每天2次测温并及时记录。 三、疑似异常接种反应(AEFI)报告制度 1、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准确规范的进行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的接种。 2、一旦发现疑似异常接种反应(AEFI),应及时填写报告卡,并于24小时内报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电话: 3、发现严重的疑似异常接种反应(AEFI)事件,立即电话报告。 四、就诊登记制度

接诊医生应详细登记就诊者被犬等动物致伤的情况、伤口处理过程及接种疫苗情况、致伤动物状况等。 五、知情同意制度 1、医生负责接诊,向接种者或其家属进行预防接种科普宣传,同时说明常见的接种反应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项。 2、对Ⅲ级和部分特殊的Ⅱ级暴露伤口,应告知需同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3、无论暴露者是否接受注射疫苗和/或被动免疫制剂,均须暴露者本人或其家属签字。 六、工作报告制度 1、犬伤门诊按月统计工作情况,于次月3日前,报县疾控中心。 2、县疾控中心将辖区所有门诊报表统计后于5日前汇总报市疾控中心。 3、市疾控中心于10日前汇总报省疾控中心。 七、消毒制度 1、接种室,诊疗室保持整齐,器械药品位置固定。 2、接种严格无菌操作。 3、落实一次性注射器毁形消毒,并记录。 4、犬伤门诊要每日进行空气、物表、医疗用品和器械等的消毒,并进行消毒登记。

狂犬病暴露后处署的工作规范培训

狂犬病暴露后处署的工作规范培训 一、狂犬病概况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疯狗病”,是由狂犬病病引起的人兽共患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临床表现以恐水、畏光、吞咽困难、狂躁等为主要特征,病死率几近100% 乙类报告传染病 病原体 狂犬病病毒易为紫外线、碘酒、酒精灭活100℃加热2分钟灭活,低温冷冻可存活数年 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是犬,其次为猫 野生动物(食肉目、翼手目)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病犬咬伤传播,也可通过带毒唾液经各种伤口和抓伤、舔伤的粘膜、皮肤传播。 少数因宰杀、剥皮等间接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 ?临床特征 ?潜伏期:一般1~3个月,短至4天,长至>19年。 ?临床表现 一、狂躁型: 1、前驱期(侵袭期) 低热、倦怠、头痛、恶心、食欲不振,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压抑、易激动,伤口及周围有痒、痛、麻及蚁走感。 2、兴奋期(痉挛期) 高度兴奋,恐惧、怕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伴脱水,血压上升,体温升高。

3、麻痹期 全身弛缓性麻痹,由安静进入昏迷,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二、麻痹型 与狂躁型的前驱期和麻痹型相似,无兴奋期。 ?临床特征 ?一旦发病,进展迅速,病程多数在3-5天,很少超过10天 ?病死率可达100% ?实验室检查 ?一般检查 ?血象:外周白细胞总数偏高,中性粒细胞偏高。 ?尿常规:轻度蛋白尿,偶有透明管型。 ?脑脊液:白细胞升高 ?特殊检查 ?免疫荧光抗原检测 ?血清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 ?荧光抗体染色 ?分离病毒 ?诊断标准(GB17014—1997) ?据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 ?流行病学史:有被犬、猫或其他宿主动物舔、咬史 ?临床症状 ?愈合的咬伤伤口或周围感觉异常、麻木发痒、刺痛或蚁走感。 出现兴奋、烦躁、恐惧,对外界刺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律快、血压增高),继而肌肉瘫痪或颅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 ?实验室检查 ?免疫荧光抗体法检测抗原:发病第一周内取唾液、鼻咽洗液、角膜印片、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 ?存活一周以上者做血清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检测抗体、效

预防控制狂犬病工作实施方案

预防控制狂犬病工作实施方案 篇一:预防狂犬病工作计划 为巩固我镇预防控制狂犬病成果,杜绝狂犬病在我镇的发生和流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生命安全,根据等预防控制狂犬病文件精神,结合本镇狂防工作实际,现将2015年预防控制狂犬病工作安排如下。 一、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 按照年初县委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我镇的实际,党委政府要对全镇狂犬病防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制定详实的工作方案,落实负责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务求做到领导重视,人员落实,确保此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 二、详实计划,任务制定到位 根据县委县政府相关要求和县狂防办相关文件,制定我镇狂犬病防治工作目标计划如下: 1、成立2015年狂犬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相关工作人员,具体做好狂犬病防治工作。 2、制定2015年各季度狂犬病防治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落实季度狂犬病防治工作,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 3、与各村(居)委会签定2015年狂犬病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把任务分解到各村(居)委会。 4、落实犬只育苗达100%;

5、对方家沟村,断碑村1、2社疑似疫点的犬只进行全部捕杀;对场镇的散养犬、流浪犬进行集中捕杀; 6、进一步宣传养犬农户对犬只进行栓养,对狂犬、恶犬、流浪犬进行捕杀; 7、各村办好专栏,对狂犬病防治工作加大宣传。 8、镇狂防办公室负责落实好狂犬病、狂防工作迎检相关资料的准备; 三、认真摸排,目标分解到位 镇党委政府根据县上下达的目标任务,要将我镇全年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各站所室、各村、各相关单位要各负其责,明确各负责人、村(社区)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村驻村干部负责指导此项工作,镇上的领导实行分片负责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负责抓落实。 篇二:狂犬病防控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蒲城县中医医院 狂犬病防控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蒲城县卫生局201210号文件,结合我院实际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狂犬病处置工作相关小组: 1、狂犬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赵养田 成员:种应征徐金玲周亚娣党艳艳

2018年门诊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2018年门诊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XX年,在单位领导的悉心关怀及培养下,在同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本人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一些成绩。 以人为本,践行宗旨。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发扬大医精诚理念和人道主义精神,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遵纪守法,依法执业。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医疗卫生行业规章和纪律,严格执行所在医疗机构各项制度规定。尊重患者,关爱生命。优质服务,医患和谐。言语文明,举止端庄,认真践行医疗服务承诺,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自觉维护行业形象。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热爱学习,钻研业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忠诚职业,尽职尽责,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关系,互相尊重,互相配合,和谐共事。乐于奉献,热心公益。 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熟练掌握本职业务技能,认真执行各项具体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预防接种门诊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辛苦,工作繁琐。我一方面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请教,吸取他们好的工作经验,工作上积极主动,发挥自己特长,不怕苦、不怕累,勤勤恳恳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另一方面,也不墨守成规,注意加强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方法来开展工作。

我负责预防接种门诊工作,具体分二块,那就是犬伤门诊和接种门诊,人员少,工作量大,放弃休息时间,工作更加努力了,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超额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对西屏街道20家幼儿园入托入学儿童和实验小学查验接种证二次。开展集中式的麻疹、脊灰疫苗摸底查漏补种工作。对松阳三中、民族中学初三学生开展麻风联合疫苗加强接种工作。完成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评审验收工作。从9月1日开始,预防接种门诊业务工作移交给西屏街道中心卫生院,为了培养新来的医务人员掌握业务知识,我把宝贵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她们,把这项工作衔接好,放心让基层一线人员为孩子们服务好,给犬伤者满意而归。进一步完善犬伤门诊建设,建立规范化犬伤门诊。9 月 28 日,根据省卫生厅颁布的《浙江省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评分表》,县卫生局组织人员对西屏街道犬伤门诊规范化建设评分96.5分,评定为规范。开展狂犬病疫情监测,协助卫生局开展犬伤门诊建设指导。报表、报告及时率100%。全年对3级犬伤者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1375支。荣获了XX年度单位先进党员称号。考上了传染性疾病控制副主任医师职称。 今后,我将更加努力工作,积极探索,再接再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不辜负领导和同事们对我的期望。

犬伤门诊接种人员上岗证培训测试题及答案

犬伤门诊接种人员上岗证培训测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4分): 1、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者组织。() 2、判定为Ⅰ级暴露者,无需进行处置。() 3、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 4、疫苗瓶有裂纹、标签不清或失效者、疫苗复溶后出现浑浊等外观异常者仍可使用。() 5、如果不能确定暴露的狂犬病宿主动物的健康状况,对已暴露数月而一直未接种狂犬病疫苗者就不需要再接种狂犬疫苗了。() 6、儿童在接种狂犬病疫苗期间不可按照正常免疫程序接种其他疫苗。() 7、如未能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当天使用被动免疫制剂,接种首针狂犬病疫苗7天后,仍可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8、被动免疫制剂和狂犬病疫苗不得注射在同一部位;禁止用同一注射器注射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 9、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前不需要进行过敏试验。()

10、任何一次狂犬病暴露后均应当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理。() 11、狂犬疫苗全程免疫后半年内再次暴露者一般不需要再次免疫。() 12、暴露后狂犬病疫苗接种无禁忌症。()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暴露。1.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2、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暴露。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3、确认为Ⅱ级暴露者且免疫功能低下的,或者Ⅱ级暴露位于头面部且致伤动物不能确定健康时,按照()暴露处置。 A、Ⅰ级 B、Ⅱ级 C、Ⅲ级 4、对Ⅲ级暴露或Ⅱ级暴露且免疫功能低下者,最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A、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抗病毒药物 B、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抗病毒药物 C、清创+抗生素 D、清创+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 E、清创+注射狂犬病毒免疫血清 5、伤口较大或者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者功能时,确需缝合的,在完

2011科室目标管理方案

2011年度科室目标管理及考评办法 (讨论稿) 为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建立健全公平、竞争、激励、透明的工作机制,探索实行绩效工资制,把绩效工资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业绩、职业道德、群众满意度紧密挂钩,科学合理确定分配系数,塑造团结、务实、廉洁、高效的疾控良好形象,全面完成省卫生厅下达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评估指标以及县卫生局和上级业务指导部门下达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结合单位实际,特制订本考评办法。 一、考评对象:中心各科室。 二、考评依据:省卫生厅下发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评估指标、县卫生局、上级业务指导部门下达的其他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及各科室职责工作任务。 各科室年度工作目标分共性目标和个性目标两部分。共性目标为各科室共有的工作目标,分值为20分;个性目标是各科室按职责分工所特有的工作目标,分值为80分;各科室全年工作目标分值为100分。 三、考评原则:考评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注重实绩、激励为主;突出重点、便于操作的原则。 四、组织领导 科室目标管理考评由中心考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目标考评领导小组由中心领导、科室主要负责人和工会代表组成,中心主任任组长。 五、考评办法 1、目标考评工作采取日常考核、平时不定期抽查、年终集中考评和上级考评4种办法相结合进行。年终集中考评于次年元月份进行,先由各科室自查评分,再由中心考评领导小组组织人员交叉考核,最后提交主任办公会议讨论决定。日常考核、平时抽查由办公室做好记录,相关科室负责人签字认可。结果计入年终集中考评评分。上级考评主要指疾控机构绩效评估指标考核,绩效评估指标的界定按卫疾控发[2008]68号文件执行。 2、考评采取百分制计分办法,全部完成任务计满分,部分完成按扣分标准扣分。所有目标任务计算时间从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

犬伤门诊工作制度

犬伤门诊工作制度 一、宣传制度 1、犬伤门诊内及候诊区、观察区内悬挂张贴有关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图画。 2、对前来处置犬伤的人员进行狂犬病相关知识及犬伤处置的健康教育,发放狂犬病知识宣传折页。 3、宣传画或折页有更新时应及时更换最新版本。 4、在门诊处的电视及电子屏上循环播放犬伤处置动画。 二、物品登记制度 1、建立生物制品出入库登记帐册及测温记录本。 2、随时登记生物制品出入库情况,每天2次测温并及时记录。 三、疑似异常接种反应(AEFI)报告制度 1、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准确规范的进行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的接种。 2、一旦发现疑似异常接种反应(AEFI),应及时填写报告卡,并于24小时内报县疾控中心免疫规划科,电话: 3、发现严重的疑似异常接种反应(AEFI)事件,立即电话报告。 四、就诊登记制度 接诊医生应详细登记就诊者被犬等动物致伤的情况、伤口处理过程及接种疫苗情况、致伤动物状况等。

五、知情同意制度 1、医生负责接诊,向接种者或其家属进行预防接种科普宣传,同时说明常见的接种反应以及其他的注意事项。 2、对Ⅲ级和部分特殊的Ⅱ级暴露伤口,应告知需同时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3、无论暴露者是否接受注射疫苗和/或被动免疫制剂,均须暴露者本人或其家属签字。 六、工作报告制度 1、犬伤门诊按月统计工作情况,于次月3日前,报县疾控中心。 2、县疾控中心将辖区所有门诊报表统计后于5日前汇总报市疾控中心。 3、市疾控中心于10日前汇总报省疾控中心。 七、消毒制度 1、接种室,诊疗室保持整齐,器械药品位置固定。 2、接种严格无菌操作。 3、落实一次性注射器毁形消毒,并记录。 4、犬伤门诊要每日进行空气、物表、医疗用品和器械等的消毒,并进行消毒登记。

武汉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 (1)

武汉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 标准与管理办法(草案) 为加强武汉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与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人狂犬病预防处置技术指南》等要求,制定本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 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设置原则 (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设置由武汉市各所辖的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应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犬伤门诊布局与设置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在方便暴露人群及时就诊的前提下,依据其服务范围、服务人口、疫情状况、地域划分和实际工作需要,即服务能力,按照规范、就近、及时、高效的原则合理布局。 (二)按照分级管理的指导原则及分级诊疗制度的要求,在本市设置一所市级狂犬病预防处置临床技术指导中心,各区应设置一所区级狂犬病预防处置技术指导门诊。各区所辖的每个街、乡(镇)原则上要设置1所狂犬病预防处置社区门诊。各区级中心门诊需保证24小时应诊。各社区门诊应尽可能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人员较少无法安排节假日和夜间门诊的必须保证电话值班并公示相关值班信息。(三)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原则上在有预防接种资质的门诊内增设,也可以在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

二、各级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一)市级狂犬病预防处置临床技术指导中心的工作职责 1、负责全市各级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督导、评价、建设和管理; 2、对狂犬病预防处置工作相关的信息发布、工作规范与工作指南的制定; 3、对全市从事上述各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与技术指导; 4、在全市范围内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划并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消除负面的舆情; 5、与国内从事上述各类工作的机构和同行进行技术合作与经验交流; 6、承担狂犬病预防处置的日常工作(包括:Ⅱ级、Ⅲ级伤口的处置、疫苗接种、狂免浸润)及各级门诊转诊的急重、危险、复杂病例。并随时对下级门诊提供技术帮助和指导; 7、对狂犬病预防处置后的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价; 8、承担国家或省、市级下达的相关疫苗、狂免以及专业设施设备的医学评价和监测工作;组织并开展与狂犬病预防工作相关的各种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与验证。 9、向市市推广狂犬病预防处置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程序。 10、制定并组织实施与狂犬病预防有关的应急预案;负责处理与该项工作有关的副反应及不良反应事件;协助卫计委召集专家进行相关工作的专家鉴定会; 11、接受委托的相关生物制品安全性及免疫效果的评价工作。 12、制定各级门诊数据统计报告内容、计划及要求的相关制定;对全

犬伤门诊工作程序

版本/修改状态:A/2 文件页次:第1 页共4 页 1.目的: 通过接种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狂犬病暴露者产生主动或被动免疫力,杜绝狂犬病的发生。 2.范围: 狂犬病暴露者:凡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如狗,猫,蝙蝠等哺乳动物)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者. 3.职责: 3.1科长负责犬伤门诊的管理工作。 3.2门诊医生负责接待、登记、确定预防治疗方案和书写门诊病历。 3.3注射室护士负责处理伤口和注射狂犬疫苗及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4药房药剂人员负责保管和分发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3.5检验科负责检验抗-RV。 4.工作程序: 4.1计划、总结 年初制订科室工作计划,年中年末提交工作总结。 4.2医生接诊 4.2.1问诊:仔细询问伤人动物的情况,受伤的具体时间、地点和受伤当时的出血情况以及暴露者的接种史、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等。 4.2.2检查:仔细检查伤口,重点要查看伤口有无出血。 4.3登记:在《犬伤门诊接种登记本》上详细登记就诊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地址、伤人动物、受伤时间、受伤部位、伤势程度、就诊时间、狂犬疫苗接种程序、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用量等。 4.4暴露分级: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中要求的按照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确定暴露分级。 4.4.1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为I级。 4.4.1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为Ⅱ级。 4.4.3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为Ⅲ级。

版本/修改状态:A/2 文件页次:第2 页共4 页 4.5知情同意:告知暴露者狂犬病的危害,暴露者本人的暴露情况和分级,,以及相应的处置措施,在获得知情同意后请暴露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在《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使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4.6书写《犬伤门诊病历》,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的要求根据暴露者的暴露分级做出相应的预防治疗方案,开具相应的狂犬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处方,同时开具抗感染的药物和预防破伤风药物的处方。 4.6.1I级暴露:无需处置。 4.6.2Ⅱ级暴露:处理伤口并接种接种狂犬疫苗。 4.6.3Ⅲ级暴露: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接种狂犬疫苗。 4.7交代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后指示药房的位置。 4.8在收费处缴费。 4.9药房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的要求保管并发放狂犬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及相应的辅助治疗的药品。 4.10伤口处理: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清洗消毒伤口。伤口处理包括彻底冲洗和消毒处理。局部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就诊时如伤口已结痂或者愈合则不主张进行伤口处理。 4.10.1伤口冲洗:用20%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也可用清水代替)将伤口洗净,最后用无菌脱脂棉将伤口处残留液吸尽,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或者清洁剂。 4.10.2消毒处理: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如伤口碎烂组织较多,应当首先予以清除。 4.11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规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及《注射室工作制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 4.13全程疫苗注射结束后按照约定的日期和时间到检验科化验抗狂犬病抗体。 4.14一周后来门诊取检验报告单,完成全程接种。

银川市养犬管理条例(2019修订)

银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十二号) 《银川市养犬管理条例》于2019年8月8日银川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2019年9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19年11月1日起施行。 银川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9年10月9日 银川市养犬管理条例 (2007年3月29日银川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 通过2007年5月1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2019年8月8日银川市第 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2019年9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养犬许可管理

第三章犬只防疫管理 第四章养犬行为管理 第五章犬只经营管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人身健康和安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护公共环境卫生、规范养犬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养犬行为和犬类经营行为的管理适用本条例。 军用、警用犬的管理不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养犬管理坚持禁限结合、政府监管、公众监督和养犬人自律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综合执法监督、市政、公安、农业农村、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住建等部门参加的养犬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本辖区内的养犬管理工作。 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每年组织开展依法养犬、文明养犬、科学养犬的集中宣传和养犬管理专项整治行动。 第五条市人民政府综合执法监督部门负责全市养犬管理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指导。县(市)区人民政府综合执法部门具体负责养犬的许可登记、备案、查处违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15-04-08T14:05:23.2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2期供稿作者:高军 [导读]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高军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建设农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4035) 【摘要】探讨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对狂犬病的预防控制资料进行分析。狂犬病是所有传染病中最凶险的病毒性疾病,本病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延长生存时间。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疾病知识宣教,介绍暴露后预防的方法如加强对犬类的管理,不准家庭养犬,如必须喂养,应进行登记、拴养并进行预防接种。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 预防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048-02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感染所有的温血动物,多见于犬、狼等食肉动物,人主要通过被病兽咬伤而受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有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1 资料来源 从2010年1月~2014年10月对上报犬伤患者100例,防疫门诊狂犬疫苗注射专册登记的100例。其中发生狂犬病9例,其中男5例,女4例,7例被狂犬咬伤,2例被健康的家犬咬伤。 2 流行病学 2.1传染源患狂犬病的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一切温血动物都可感染病曾见于家犬、野犬、猫、狼、狐狸、豺、獾、猪、牛、羊、马、骆驼、熊、鹿:象、野兔、松鼠、鼬鼠等动物。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虽然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但应引起注意,通过角膜移植的传染也有发生。有些动物被疯狗咬伤后,并未发病,无症状,不死亡,只是在唾液中存在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后人就得狂犬病而死亡,而这个“健康”的动物仍然健在。这类隐性带毒动物占15.2%,家畜的带毒率不高,在狗当中以小狗为最多,这即是最为危险的传染源[1]。因为这些常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比典型的疯狗还厉害,其危害性最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因为世界各地都有养狗的疆惯,在动物中,狗与人的接触最为密切。加之狗的流动性大,还具有咬人行为特点,所以狗就成了狂犬病流行中的主要环节。 2.2传播途径狂犬病有下列三种传染途径:①经皮肤、黏膜感染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黏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黏膜侵入神经而发病。另外,宰杀或剥皮过程中不慎刺伤手部而感染发病,护理病人时被其唾液污染手部伤口感染也有报道。②经呼吸道感染,鼻黏膜为狂犬病毒进入体内的主要门户之一。在岩洞工作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发生过气雾感染狂犬病的情况。③经消化道感染,患狂犬病死亡的动物,被埋人地下,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患狂犬病动物的肉煮熟后人吃了并不能得狂犬病,因为狂犬病毒经100℃的煮沸处理已经死亡,没有传染性。但是患狂犬病的动物禁忌宰杀、剥皮吃肉,以防止剥皮或刀切过程中刺伤手或使干裂的手感染,接触发病动物的血液和唾液易被感染发病。 2.3易感人群人一般都容易感染狂犬病,但是不同的人群感染的机会而不同。男性比女性多,14岁以下者多,约占总数的52%。在14岁以下人群中,男女比例为2.37:1。 2.4发病因素与被咬伤的部位有关,在对1~14岁被咬儿童的流行中,咬伤部位的发病率为:头部占25.6%、上肢占29.7%、躯干占2.1%、下肢为27.8%,多处咬伤占14.8%。头部和四肢的发病率最高。与被咬的先后有关,先被咬的比后被咬的发病的机会多,可能与被感染的病毒量多少有关。如某地一狂犬咬伤12人,其中先被咬伤的3人均发病死亡。与伤口的深浅和伤口的数量有关,伤口深、伤口大和伤口数量多的发病率高。与有无衣着有关,不穿衣服的发病率最高;夏季穿单衣与冬季穿棉衣比,单衣的发病率高。这是因为沾有病毒的牙齿和唾液,经过衣服的擦拭后进人伤口减少了的缘故。与伤口是否及时处理有关伤口及时处理者,比不处理的发病率有明显降低[2]。与注射疫苗有关,被咬当日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并按规定全程注射者发病率最低。 2.5流行因素由于狗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如养狗的很多,狗的密度增加,就极容易造成在狗之间的传染病流行,直接对人形成很大威胁,加大了流行的可能性。气候较暖的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狂犬病的流行。而北方寒冷地区,虽然一年四季均有狂犬病发生,但在天气较暖季节,由于衣着较少,其发病率高。而在寒冷季节,狗不愿外出,人又穿着棉衣,其发病率就下降了。如当地政府大力捕杀野犬,或采取限制养犬措施,大大减少犬的密度,即可减少狂犬的流行;或规定养犬必须按期注射兽用狂犬疫苗,亦能有效地控制狂犬病的流行。 3 预防 3.1疾病知识宣教加强宣传教育,要使得每个家长,特别是儿童,知道狂犬病的危害性和预防狂犬病的知识。特别要教育孩子,尤其对幼儿要看管好,不要和狗玩或挑逗狗,不要和狗接触。没有发疯、看似健康的狗和小动物,都有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小儿的抵抗力弱,容易被狗扑倒,咬伤头部和上肢,其发病率最高,也最危险。了解狂犬病是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介绍本病的原因、发病的特点和临床经过,以及预防的重要性等。向家属解释患者兴奋、狂躁的原因,告知避免水、风等的刺激,室内不要放置水容器,不可洗澡,不要吹风,以免引起患者全身抽搐发作。 3.2告知暴露前预防的措施如加强对犬类的管理,不准家庭养犬,如必须喂养,应进行登记、拴养并进行预防接种。只有控制犬只数目,并使免疫达80%以上,狂犬病才可能控制;高危人群暴露前预防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可采取0、7、28 d共3次接种疫苗,并每两年加强1次。 3.3介绍暴露后预防的方法被咬伤后或处理完后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因为一旦发病,就没有方法救治,疫苗要全程按规定注射完,这是防止发生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及时、有效地进行伤口处理,其可明显减少狂犬病的发病。应尽快用20%肥皂水或0.1%苯扎溴铵(季胺类消毒液)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注意季胺类与肥皂水不能混用,如果是深部伤口,应用注射器插入伤口进行灌输、冲洗,力求去除残留病毒;冲洗后用70%乙醇及5%碘酒反复交替涂擦;若无明显出血,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引流;如有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则应在伤白底部和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对较深大伤口,要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等[3]。中国为狂犬病流行地区,凡被犬

犬伤门诊培训试卷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培训班试卷 姓名:工作单位:得分: 1、一个完整的犬伤门诊功能分区应分为? A、处置区、注射区、留观区; B、就诊区、处置区、注射区、留观区; C、候诊区、就诊区、处置区、注射区、留观区。√ 2、以下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A、狂犬病毒(街毒)运输包装分类属于A类;狂犬病毒(固定毒)运输包装分类属于B类;√ B、狂犬病毒(街毒)运输包装分类属于B类;狂犬病毒(固定毒)运输包装分类属于A类; C、狂犬病毒(街毒)和狂犬病毒(固定毒)运输包装分类均属于A类 3、以下哪些为“2-1-1”方案的优势 A、病人依从性高; B、减轻了医师管理病人的负担,节省了社会资源; C、同五针法具有同样的高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D、以上全选√ 4、以下哪种为正确的“2-1-1”免疫接种程序 A、第0天2剂,第3天1剂,第14天1剂; B、第0天1剂,第3天1剂,第14天2剂; C、第0天2剂,第7天1剂,第21天1剂。√ 5、如果被已经接种过动物狂犬病疫苗的动物咬伤,还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吗? A、动物接种过狂犬病疫苗,不需要了; B、由于很难判断该动物是否感染有狂犬病毒,因此仍需及早接种狂犬疫苗;√ C、等确定该动物是否感染有狂犬病毒,再决定是否接种狂犬疫苗。

6、动物咬伤后伤口处理哪些是正确方法? A、立即行咬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包扎起来,并及时前往疾控部门接种狂犬病疫苗; B、没“破皮”就不管它了,也不用接种狂犬病疫苗; C、一旦被动物咬伤后应立即进行咬伤部位的彻底清洗和消毒,一般采用的伤口处理方法:第一步:用肥皂水或1%新洁尔灭溶液反复清洗。第二步:用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第三步:用2-3%的碘酊或75%酒精消毒。第四步:伤口不要包扎,并及时前往疾控部门接种狂犬病疫苗。√ 7、孕期妇女被犬咬伤后能不能接种狂犬疫苗? A、为了确保孕妇生命安全,无论处于怀孕早期还是后期均应接种狂犬疫苗。从既往已接种狂犬疫苗的资料来看,胎儿发育未发现由于接种狂犬病疫苗引起的副反应和不正常情况,但应该注意由于孕妇自身状况产生的偶然情况;√ B、只要没有出血,不用接种狂犬疫苗; C、怕造成胎儿发育的不良影响,所以不接种狂犬疫苗。 8、怎样做好农村犬狂犬病的预防工作? A、对家犬实行栓养制度;在农村宣传普及狂犬病预防常识:被动物咬伤后及时对伤口清洗、消毒并且去医院免疫注射狂犬病疫苗;对家养犬定期免疫注射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捕捉收容流浪犬类,以防流浪犬类伤人及家畜。√ B、对家犬实行放养制度;在农村宣传普及狂犬病预防常识:被动物咬伤后及时对伤口清洗、消毒并且去医院免疫注射狂犬病疫苗;对家养犬定期免疫注射兽用狂犬病灭活疫苗。 C、对家犬实行放养制度;在农村宣传普及狂犬病预防常识:被动物咬伤后及时对伤口清洗、消毒并且去医院免疫注射狂犬病疫苗。 9、可不可以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或不同批号的疫苗 A、可以,但应当避免不必要的交错使用,因为一旦发生不良反应或免疫失败时就无法判定是哪种疫苗或哪一批疫苗所致。√ B、不可以,因为各厂家疫苗毒种不同,免疫效果不一样。 C、可以,都是合格的疫苗,免疫效果一样。

河南省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

河南省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标准 与管理办法(试行) 为加强河南省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与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等要求,制定本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 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原则 (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设置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应结合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医疗机构设置,依据其服务范围、服务人口、疫情状况、地域划分和实际工作需要,按照就近、及时、高效的原则合理布局。 (二)各县 (市、区)城区所在地应至少建立1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每个乡(镇)原则上要设置1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人口少、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区也可以两个乡(镇)设置1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狂犬病暴 露预防处置门诊须保证24小时开诊。 (三)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原则上在指定的预防接种门诊内增设,也可以在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 二、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标准 (一)机构与人员

1、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设置应符合《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具备狂犬病暴露后伤口处理能力,能够提供被动免疫制剂和人用狂犬病疫苗等注射服务,具备过敏反应的处理能力。 2、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根据工作量配备工作人员, 正常工作日门诊工作人员原则上应不少于2?3名,负责咨 询登记、伤口处理和预防接种工作。 3、门诊工作人员应具有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等资格。负责狂犬病疫苗接种的人员还必须取得预防接种人员的资质。负责伤口处理的人员应经过外科伤口处置培训,掌握伤口处理技巧,提供基本的伤口处置服务。所有人员均要经过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狂犬病防治、预防接种和过敏反应处置等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二)硬件设施 1、房屋及区域设置 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用房面积必须满足工作需要,设有登记区、伤口处理区、预防接种区、候诊留观区四大功能区,且布局合理,标识醒目,环境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 2、基本器材器具 (1)伤口处理区:器材器具包括紫外线消毒灯、高位及低位冲洗水池、可移动冲洗设施、消毒缸、大容量注射器、 长镊子、治疗盘、无菌棉球、污物桶。伤口处理用品包括20% 肥皂

犬伤处置常见问题及解释

1. 哪些动物容易携带狂犬病病毒? 温血动物。常见的比如狗、猫、狐狸、狼、豺、豹、浣熊、獴、鼬、蝙蝠、地鼠、豚鼠等。乌龟和蛇等冷血动物不传播狂犬病病毒。 被健康人咬伤不需要接种,被疑似或确诊狂犬病病人咬伤要接种。 2.受伤后怎么办? 伤口处理得越及时,对侵入伤口的病毒的清除和杀灭效果就会越好,因此不管伤者是否准备去医院进行处理,在伤后的第一时间自己先处理伤口都是非常重要的。 自行伤口处理方法:①首先使用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如自来水)冲伤口;②再用20%的肥皂水(也可用肥皂)或其它弱碱性清洁剂清洗伤口;③重复第①②步骤至少15分钟④如有条件,彻底冲洗伤口后用2-3%碘酒(碘伏)或者75%酒精涂擦伤口⑤伤口尽量不包扎。 伤口自行处理完毕后请尽快到犬伤门诊做进一步处置。 注:伤口分级及处置措施需由犬伤门诊医师判定,医生应将伤情、狂犬病危害、需采取治疗措施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字记录。 4、接种时间及程序? ①接种时间:越早越好,如已受伤数天、数月或更长时间,一直没有接种狂犬病疫苗,但伤人动物健康状况不明,应当按照程序全程接种疫苗。 ②现有两种暴露后接种程序,a.五针法:按0(接种当天)、3、7、14、28天各接种1针, b.四针法,第0天(接种当天)接种2针,第7、21天各接种1针。疫苗具体使用方法见说明书。 暴露前免疫程序:第0、7、21(或28)天各接种1针疫苗,1年后加强1针,以后每隔3-5年加强1针。 5.接种有无禁忌症? 狂犬病病死率100%,如果为疑似狂犬病动物所伤,狂犬病疫苗的接种无禁忌症。 如果只是进行预防接种(暴露前免疫),建议妊娠妇女、患急性发热性疾病、过敏性体质、癫痫患者、使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者缓种。免疫缺陷病人不建议暴露前免疫。 6、有哪些副作用? 正规合格产品安全性较好,接种后少数人可出现局部疼痛、红肿、硬结、发热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即可自行缓解,如反应较重时请及时与接种单位联系,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接种者对正在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有严重不良反应时,可更换另一种狂犬病疫苗继续原有程序。(如国产换进口继续原程序) 7、费用是多少? 狂犬病疫苗分国产和进口两种,国产疫苗约300元左右,进口疫苗约600元;免疫球蛋白按公斤体重计算其用量,50公斤成年人约1100元。享受成都市医疗保险的患者在全程接种疫苗后可在接种门诊报销疫苗费用200元,,具体请咨询各门诊。 8、再次暴露后疫苗及蛋白的使用? (1)伤口处理:任何一次暴露后均应当首先、及时、彻底地进行伤口处理。

2012年狂犬病防制工作计划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2年狂犬病防制工作计划 狂犬病的发生,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2012年,我镇狂犬病防制工作形势十分严峻,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现将今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提高狂犬病防制知识知晓率,犬伤暴露者伤口及时规范处置率、狂犬病预防疫苗接种率分别达到100%,提高疫情调查处理能力,努力降低发病率。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狂犬病防制工作的领导,将狂犬病防制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切实做到“组织、人员、技术、物资”四落实,与狂防各相关部门加强联系,及时沟通,从而有效地预防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蔓延。 (二)加强门诊登记及信息上报 1、犬伤门诊要严格按照市疾控中心下发的《成都市犬伤门诊登记本》所列项目进行逐项登记,登记内容完整、真实、准确。对犬伤患者通过宣传不愿接种者,实行知情风险责任同意签字制度。

2、每月28日前报犬伤门诊数据至县疾控中心传管科。 (三)加强技术培训 按照卫生部《狂犬病暴露后处置工作规范(试行)》,开展犬伤门诊医务人员暴露后规范化处置技能的培训,要求培训率达100%,并进行考核。 (四)规范处理 犬伤暴露者伤口及时规范处置率、狂犬病预防疫苗接种率分别达到100%,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注射。 (五)强化宣传,普及狂防知识 加强对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每年进行一次狂犬病预防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知道狂犬病的预防的重要性,以及会带来的严重后果;将狂犬病的预防知识作为健康教育板报必须内容,宣传狂犬病防治及狂犬病暴露者正确处理和治疗伤口的重要性,提高防病意识;宣传狂犬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群众参与意识,使狂犬病防治工作深入到村(社区),使狂犬病防控意识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狂犬病防控全民参与的氛围。 (六)做好应急准备,及时调查处理疫情 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各项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疫情按照要求作出初步流调工作,及时处理疫情,做好流行病学

狂犬病防控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蒲城县中医医院 狂犬病防控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蒲城县卫生局【2012】10号文件《蒲城县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狂犬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结合我院实际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成立狂犬病处置工作相关小组: 1、狂犬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赵养田 成员:种应征徐金玲周亚娣党艳艳 2、狂犬病救治小组: 组长:赵养田 副组长:种应征徐金玲 成员:郭新奎、唐振江、王全平及外科各组人员。 3、疫苗接种组: 组长:柴会侠 成员:接种门诊全体人员 4、信息报告组:由徐金玲具体负责。 成员:同银莉鱼陶丽 5、院感防控小组:由徐金玲具体负责。 成员:梁雪丽闫鑫杨惠杰 二、各小组职责:

1、狂犬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1)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2)负责制订狂犬病预防控制方案和措施,并组织实施。 (3)组织、协调、督促各部门开展狂犬病预防控制工作。 (4)组织开展狂犬病防治宣传教育,研究总结、推广防治经验,向有关部门提供有关防治工作信息。 (5)组织检查考核和进行阶段性防治效果评估,适时调整防治工作方案。 (6)掌握狂犬病防治工作进展情况,指导好狂犬病防治工作。 2、狂犬病救治工作小组: 根据工作需要,在处置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迅速开展救治工作,妥善安置病员,做好患者的伤口处理。 3、疫苗接种组: 负责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组织供应及接种,以及疫苗的效果评价,填写《蒲城县犬伤人员处置追踪观察表》。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防保科。 4、信息报告组: 负责狂犬病疫情的监测和统计,定期向上级报告情况。 5、院感防控小组: 负责病人污染物及其环境的消毒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 三、工作任务: 1、设置狂犬病暴露处置相关门诊。 (1)接诊地点:设在我院外科门诊。 (2)犬伤处置地点:设在外科换药室。 (3)疫苗接种处:设在门诊接种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