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山学院植物造景分析

黄山学院植物造景分析

黄山学院植物造景分析
黄山学院植物造景分析

期末考核论文(园林植物造景)

( 2014-2015 )

题目:浅析黄山学院校内植物造景

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园林

学生姓名:周天启学号: 21209022077 指导教师:汪小飞

完成时间:2014年 12 月 19 日

成绩:

黄山学院教务处制

浅析黄山学院校内植物造景

目录

摘要 (1)

英文摘要 (1)

1 植物造景简介 (1)

1.1 植物造景的概念和意义 (1)

1.2 植物造景的原则和手段 (2)

1.2.1 植物造景的原则 (2)

1.2.2 植物造景的手段 (2)

2 黄山学院校内植物造景的分析 (3)

2.1 黄山学院校门区植物造景分析 (3)

2.2 黄山学院教学区植物造景分析 (3)

2.3 黄山学院生活与娱乐区的植物造景分析 (4)

2.4 黄山学院休闲区的植物造景分析 (4)

3 黄山学院校内植物造景分析结论 (4)

3.1 造景植物种类较为单一 (4)

3.2 植物景观没有特色 (4)

3.3 缺少对植物景观意境美的追求 (5)

参考文献 (5)

浅析黄山学院校内植物造景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园林二班周天启21209022077

指导老师:汪小飞

摘要:园林植物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既包括人工植物的种植设计与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也包括对当前环境中已经存在的自然植物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本文从黄山学院的不同区块着手分析,找出其优点和不足,供我们学习研究,也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造景;校园景观

Abstract: Modern landscape garden pla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sign, both to create artificial plants cultivated landscape design and plant communities, including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already exists in the natural landscape of the plant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From the different blocks of Huangshan University begin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for us to study and research, but also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ur future study and work.

Keywords: Garden plants; plant landscaping; campus landscape

1 植物造景简介

1.1 植物造景的概念和意义

课本上说植物造景就是充分利用乔灌草、藤本和花卉等园林植物其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乃至声音等特点以达成营造特定环境和景观的目的。在我看来,园林植物造景可以非常简单的理解为使用园林植物来创造景观。当然,使用的植物有一定的要求,使用手法也有一定的规定。而且需要注意的还有在实际的园林植物造景过程中,仅仅考虑需要创造的植物景观是行不通的,还需要考虑景观本身与现存的其他景观或者园林要素的关系。这样看来,如果一个园林景观本身就顺应植物特点发挥植物特性,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且与其他景观没有冲突乃至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那么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成功的造景案例,反之则是失败的。

至于植物造景的意义,使用百度查找我们可以找出一堆解释,不过在我看来,植物造景根本意义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上的富足使人们开始不需要始终关注生存的问题,身体仍然为生存奔波,但精神上开始有了对自由的追求,于是植物造景应运而出。城市中的植物造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求。在这之后,才有了植物造景的其他意义,即丰富了我们的园林空

间、美化了生存环境、赋予了人们更多的生活情趣,且有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遮蔽阳光、隔离噪声、防尘杀菌等附带的经济效益。

1.2 植物造景的原则和手段

1.2.1 植物造景的原则

不管是在《园林植物造景》还是在《园林规划设计》的课程学习中,老师都提到了园林植物造景要遵循内容美和形式美,总之就是要达到“园林美”的目的。与此同时,我认为植物造景的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人”,即以人为本。植物造景所造之景最终是给人使用观赏的,只有将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证造出来的景观不是华而不实的花瓶。

其次,应当遵循总体的规划与设计。植物造景毕竟只是园林景观的一部分,设计的再好,制作的再精细美观,如果和景观设计总规划相违背,不能完美的融于景观整体,那就是一次失败的植物造景。

第三,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应当以乔灌木为主,草坪为辅,多种植物并行,营造出立体的植物景观。植物造景追求的是立体全面的绿化景观,乔灌草的合理搭配才能达成这一目的。

第四,应当遵循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所谓适地适树就是指造景处的立地条件与所选树种特性相互适应。最好的办法就是选用“乡土树种”。

第五,应满足地域区块的功能需求。在我们进行植物造景之前,我们必须了解该区块的功能划分,不同的功能需求限制了我们造景的方法和手段。但我们应当明白造景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服务,只有首先满足了功能需求,我们才可以去考虑美观等因素。

最后,造景应该以美为目标,给人以美的感受的景观才是好的景观。

1.2.2 植物造景的手段

植物造景的重中之重是植物景观的配置,其手段也就是植物景观的配置形式。常见的配置形式包括自然式的、规则式以及综合式三种。

自然式以模仿自然为主,结合地形地貌的特点、水体和道路的前进方向配置植物,尽量保持植物自然的状态。树木的配置以丛植、孤植和群植为主,空间的划分也是依靠地被或者花卉植物等达成目的。花卉多采用自然种植而非花池花坛等。

规则式则是在植物种植时刻意的造型,多为中轴对称,空间划分的较为规整,较多使用花坛、花池、树池等。树木配置以行植和对植为主,较多使用模纹花坛和花境。一般在造景处的进出口道路两侧使用这种造景手法,,可以引导观赏者的视线同时也增强气势。

混合式园林种植方式当然就是自然式和规则式的融合使用。混合式园林植配置方式多取决于立地环境以及造景需求,既可以达到营造庄严端正的氛围,又能够表现出自然和谐的景观,

兼顾了前两种的优点。因此这种方式被广泛使用。

2 黄山学院校内植物造景的分析

2.1 黄山学院校门区植物造景分析

校门区是一所学校的门面,也是给人留下学校第一印象的地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黄山学院南校区的正门是分为两个部分的,中间被黄山学院校名隔开,且进入校门紧跟的就是一个巨大的花坛,因此本来宽阔的道路却因为来回的人流以及校门常年只开半边让感觉有些拥挤。花坛分为三个部分,两边是花灌木,中间部分则是草坪,草坪中间终止了几棵苏铁,但生长状况非常不好。可以说,大花坛的景观不是非常出彩,切生长不良的苏铁更是影响了观赏效果。进门右边道路路边移植了几棵大樟树,由于移植时间不长,还没有完全张开,因此景观效果也不是非常好,樟树后面的竹林生长茂盛,观赏效果极佳。左半边道路变也移植了大樟树,虽然树势没有完全恢复,但前面有女贞等小灌木,旁边有桂花,石榴,分散了视线,观赏效果不错,更主要的是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向樟树后面的地区,几丛小灌木,几片草坪,错落有致,引人入胜。可以说校门区域的这片植物景观做的还是非常不错的。2.2 黄山学院教学区植物造景分析

教学区是一个学校的核心区域,不管是学生平时的学习还是老师的研究大都是在这里进行的,虽然人流较多,但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处于教学区时大都比较忙碌,或是关注与其他东西,视线往往不会放在周围的环境上,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学区植物造景不重要,而是说该区块的植物造景重点在于让学习研究的师生们放松,因此景观不能杂乱,而应当是人愉悦。

说实话,我觉得黄山学院南校区教学区植物造景做的并不是很好,有些地方可以说很糟糕。以一教周边和生还院内庭来说,一教内庭植物造景使用了樱花,紫荆这些观花树种且都是种植在可以照到阳光的北边,也使用了女贞,杜英这些耐阴树种,整体上来说没什么大的缺点,但也没什么优点亮点。至于生还院内庭则是一个很失败的植物造景案例了,最大的东北角向阳,种了几棵落叶树,三染没什么变化但还好没什么缺点,至于其他的三个角造景模式几乎一样,都是一棵树做中心,其中东南角种植了一棵深山含笑,体量较大,又是常绿树种,位于这个角落的办公室本就阴暗,常年不见光,这棵含笑又把唯一的窗户挡住,使得办公室更加阴暗。这就是典型的失败的造景,设计师想到了让办公室的人闻到含笑的香,确没有首先考虑实际情况下人的感受。

2.3 黄山学院生活与娱乐区的植物造景分析

生活区主要包括学生宿舍、食堂以及其他服务学生的公共设施,此处的植物造景应当以方便学生为主要目的,娱乐区主要包括运动场和体育馆,这部分的绿化大多较为简单。

黄山学院的生活区绿化也比较简单,但有些地方做的非常不错,例如18栋南侧的一小块绿地,使用了鹅掌楸、玉兰、含笑球、紫玉兰等,乔灌草结合,形成了立体的植物景观,林冠线错落有致且富有韵律感,我觉得这是一处非常成功的植物造景。当然也有些地方做的不是非常好,例如二食堂西侧的草坪斜坡,本来就是几片草坪,草坪上稀稀拉拉的种植了几棵紫叶李和火棘球,但是设计者没有考虑到从宿舍楼到二食堂,如果走铺设好的路则要绕一个大圈,为了走捷径,学生开始践踏草坪,久而久之,走出来一条新的土路,导致景观效果更差,直到前段时间学校在这条土路上铺设了一条小路,才解决了践踏草坪的问题。作为设计者,应当考虑到这种情况,设计师就应当预留出一条小路或铺上铺装或是放上汀步以免这种情况发生。

2.4 黄山学院休闲区的植物造景分析

所谓休闲区当然是学校师生平时休息散步的地方,这部分可以开阔以放松师生心情,亦可私密以方便师生互相交流。

谈到黄山学院的休闲区,首先想到的当然是情人坡,情人坡的北部保留了建校前的马尾松又种植了几棵杜英,紫楠,凤尾兰等,形成了一个半开放的空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交流空间。而南半部置石附近则是较为开阔的空间,可以俯视球场,远眺老操场以西。是一处非常不错的休闲空间。

3 黄山学院校内植物造景分析结论

3.1造景植物种类较为单一

虽然校内植物造景确实使用了不少种类的植物,但是全校范围内来看的话最多的还是樟树、桂花、红花檵木这些东西随处可见,还有一些其他的常见树种,当然也有其他的,比如樱花、黄山栾树等形成的景观效果也确实不错,但只在校内几个特定的地区使用。没能形成全校范围内的多种植物搭配使用。

3.2植物景观没有特色

作为一所高校,黄山学院自然应该有目的的去培养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特色,而植物造景则是凸显学校特色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刚进我们学校第一感觉就是平淡无奇,毫无特色,到处都是千篇一律不能吸引人眼球的常见植物搭配。我认为在校内植物造景时,学校应当注意这一点,多使用具有学校或者黄山、徽州特色植物,例如马尾松,黄山栾树、黄山木兰、黄山花楸等。

3.3缺少对植物景观意境美的追求

所谓意境美,就是对园林景观诗情画意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的建造中常常借植物来表

现自身的高尚情操。对植物赋予各种品格,使自然景观蕴藏人文之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这些都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巧妙手段。而在我们的学校中我们只能看到一处处平淡无奇的植物景观,这些我们随便到任何一个地方去都能够找得到相同的景观都是为了造景而造景,丝毫没有任何内涵可言。这点急需改进。

参考文献.

[1 ]何镜堂.理念.实践.展望一当代大学校园规划|二_/设汁[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10,(7):489-493.

[2]禾叶,曹竹等.校园景观与绿化设计[M].古林:吉林摄影出版社,2005.

[3]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4]陈晋.现代高校植物景观配置研究[J].农业与科技,2010,(4):20-23.

[5]谭益民.和谐校园构建与学校可持续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6,(7):45-46.

[6]王健,胡淑华.大学校园绿化规划与大学形象再造[J].淮北煤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143-144.

[7]张春慧. 大学校园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

[8]〕黄德明.从武汉大学校园景点改造谈高校校园环境特色建设[J].中国园林,2001(6):40一41.

[9]李修清,田晓苗.大学校园植物造景与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9):224-226.

作者:周天启论文提交时间:2014-12-28 13:08:47 检测报告编号:VIP908C6736C3E3BA8E6

校园植物造景分析报告_图文(精)

校园绿地调研 ------教学主楼前片的绿化配置及特点 调研地点:地球仪后面,校园轴线上的四块绿地 调研时间:2014.5.20 调研要求:调查其选用的绿化植物种类、植物种植形式及观赏特性,每人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正文: 作为校园绿化,教学主楼前的小游园具有视线通透的总体特点。这几片尺度宜人的林荫小园像是天然美人,不需多加修饰就可以凭借其周围列植的10米以上的大树让人忽略其他的细节。这些大树的迷人之处只有身历其境才能感受,不过这次调研让我认识到林下和大树之间的空间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在这些片区中,硬质的地面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决定了植物设计的重要作用,这块场地的空间营造几乎完全是依靠不同尺度不同特点的植物来完成的。 教学主楼前的绿地有着教学休憩区,校园道路绿化,和大门前的复杂特质。三边列植的大树(两排鹅掌楸和一排喜树一排龙柏)创造了舒适而宁静的林下空间(如图1,在三个入口中有两个种植了大棵的海桐,作为视线阻挡的植物,而面向教学主楼的入口则没有遮挡视线,在列植的龙柏之后则是大片的地被植物和散植的小乔木,如紫薇,石楠,在夏日的阳光下,透过大乔木散射的光线照射在空旷的地被和小乔木上,而行人站在大乔木的树荫下,同时享受着夏日的阳光。

校园规划建设中常分为教学科研区、体育运动区、学生宿舍区、教工生活区等。由于各区的功能不同,绿化也应因地制宜。在不同功能区的绿化中,不应只是用植物改善环境、而是应利用植物创造环境,挖掘校区植物配置的新意,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美。园各功能区的植物配置应依据科学性、艺术性的原则,树立植物造景的观念。学性是指适地适树,注意其生态习性。艺术性是指运用美学原理,对树木花草进行合理搭配,充分利用对比、烘托、均衡等艺术手法,平面绿化与垂直绿化相结合,杜绝苗圃化、造林化的种植方法。 1、门前区高校大门至学校主体建筑之间的空间,在功能上主要是满足人流、车辆的集散,对于突出校园的风格面貌、文化特色及对整个城市空间形象都有着重要意义。根据门前瞬间人流量大,与城市道路绿化联系密切及在校园内处于重要位置等特点,植物配植应简洁、明快、大方、自然,突出高等学府的文化氛围。门前设有广场的校园,应设重要景点作为门前区的主景,避免一览无余。这种形式的植物配植应注意竖相与横向的对比,植物要低矮、整齐,可布置成大面积的草坪,也可用月季、红花酢草浆及宿根花卉布置成大型花境。两侧行道树可选用树形较好的落叶乔木或常绿乔木,总的原则是开阔、大

广州珠江公园绿化养护管理方案技术标

广州珠江公园绿化养护管理服务项目 服务方案 编制单位:****** 编制时间:****** 一、投标人项目总体管理方案 项目总体管理方案包括如下内容:

<一>养护内容 <二>服务工作目标 <三>对临时性、突击性应急任务的响应 <四>服务管理 <五>对重点难点的问题 <一>养护内容 1.绿化养护:浇灌、松土及不良土壤的更换、施肥、修剪、造型、除草、 病虫害防治、补植、树木扶正、绿地保养及绿化垃圾的清运;绿化防护设施的维护及甲方安排节假日前的花卉、景点布置、检查前现场准备等的临时性、突发性的任务等。 2.植物调整:按采购人要求进行植物园区品种的优化调整种植。 3.时花摆设:按招标文件规定提供重点景点节日摆花方案、负责摆花和 养护。 4.办公室内植物养护。 5.绿化范围内的环境保洁工作。 <二>服务工作目标 严格按照《广州市公园管理条例》《广州珠江公园绿化养护规范及管理要求》及《广州市公园“红棉杯”竞赛评比标准》标准进行养护管理,落实管理质量。 1.园林植物的养护:全园植物生长健壮、旺盛,观叶植物颜色鲜艳。无 病虫害、无死树、无枯枝、无残花、无败叶、无野生藤萝缠生、无缺株、无杂草;枯危和倒伏的乔、灌木及时处理,并做好防寒工作;

2.草坪的管理:草坪要求保持青绿旺盛,边缘草要修剪整齐、草坪高度 保持在8cm以下。并及时疏草和沙滚压。草坪的覆盖度达100%以上,无黄土裸露现场边缘整齐、美观、无杂草。保持草坪青绿,绿草期每年应达330天以上,不出现枯黄现象。雨季及时排除积水,管理过程中随时细土混合沙填平局部低洼处,并补种上草种,保持草坪地形平整,无凹凸不平现象。 3.时花管理:花坛要求全年保持鲜花盛开,特别是元旦、春节、五一、 国庆这四大节日尤为重要。时花摆设的地点、规格、数量等均按公园要求选定。时花要求无病虫叶和残叶,花色鲜艳摆设要有艺术性和颜色的搭配,时花每30天更换一次,每次换时花前,必须先翻土、执平、洒放肥料或石灰杀菌消毒,然后再按要求种植摆设。 4、荫棚管理:根据气候及天气情况,做好保湿、保温、防寒等工作,并 防止积水、防病虫害、及时修剪枯叶、残花。荫棚内的荫生植物,年损耗率不超过5%。 <三>对临时性、突击性应急任务的响应 我公司承诺:若我公司有幸中标,我司将做到以下二点临时性、突击性任务。 1、发生台风抢险,要求提前做好做好应急预案,12小时内完成树苗扶正等任务。 2、遇到接待任务的参观或检查时,按照业主要求完全时花种植或摆放,以及绿化完善修复等工作。 <四>服务管理

分析竞秀公园植物造景的主要特点

竞秀公园是保定的主要景点公园之一,免费游览,里面有适合各种年龄段的市民游玩的项目,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 一、竞秀公园概况 保定市竞秀公园位于保定市新市区,占地278亩,是一座风格别致,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山水园。竞秀公园始为苗圃,建于1958年,后经不断改建为“工人公园”,1988年5月1日正式定名为“竞秀公园”,意为与狼牙峰竞秀。1987年被列为我市重点建设项目后,经过两年大规模建设,于1989年底,大部分土建工程竣工并陆续投入使用。该园景点布局合理,立意新颖,以植物造景与园林建筑相结合,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寓古城文化于建园之中,是我市建园史上的一次飞跃。全园共分为九个功能分区,绿化面积77.5%,水面18%,建筑1.9%,道路、广场2.6%,全园露地栽植植物达5万余株(丛),57科,109属,174种,年游人量百万人次。 二、竞秀公园植物景观特色 1、合理的功能分区 根据城市的不同人群活动特点及不同的用途把公园分为:儿童活动区,青少年活动区,盆景区,科普区,老年人活动区,安静休息区,水上活动区,活动管理区。合理的分区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根据不同分区的特点,因区置易,搭配相应的植物,科学的布局,体现了设计者深厚的人文内涵和设计水平。 2、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2.1 采用大量乡土树种及生长良好的外来树种。 通过在竞秀公园的实习和老师的讲解,我发现竞秀公园植物的选择大量选用华北的乡土树种,并配植成针阔叶混交的人工群落。 综观竞秀公园的小路、主路、山坡的主要树种,可见基本上都选用了华北地区暖温带的针阔叶树种。如杨属、柳属。榆属、槐,椿、栾、白蜡属、椴属,五角枫、山杏、黄栌、栓皮栎、槲栎、黄连木、梧桐、枫杨、柿子树、银杏,油松、合欢、玉兰、石榴、龙柏、侧柏。桧柏、乔玉兰;藤本植物紫藤、爬山虎、蔷薇;竹类植物有箬竹、早园竹等。而基调树种的选定也是XXX(老婆你实习时应该说了吧!!)槐和侧柏二种乡士树种。 除乡土树种外,竞秀公园还应用了多种性状优良的外来树种:如水杉、鹅掌楸、黑松、湿地松、铺地柏、樱花、日本晚樱、鸡爪槭、红枫、乌柿、龟甲冬青、云南黄馨、八角金盘、孝顺竹、凤尾竹和棕榈科植物等。这些乡土树种和生长良好的外来树种,在嘉保定市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长势,容易形成优美的植物景观,并降低成本和养护费用,充分体现了植物配置的科学性。 2.2 营造科学合理的生态群落,形成优美景观 竞秀公园植物造景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体现在人工群落的合理配置,在满足各种植物生态要求的同时兼顾景观效果,形成了几个较为稳定的生态群落。如:狗牙根草+广玉兰+白玉兰—小花搜疏+紫玉兰—八仙花;毛白场-金银木-羊胡子草;槐-珍珠梅-紫花地丁;油松-丁香+白玉棠-剪股颖;榆-小花搜疏-二月兰;椿-胡枝子-玉簪;刺槐-傣棠-麦冬架-夭目琼花-大叶铁线莲;泡桐-绣线菊属一垂盆草;银杏—紫叶李—棣棠等。 人工群落组成可用颐和园万寿山北坡,后湖两岸的人工群落进行分析。以油松作为基调树种,四季常青,阔叶树种有槲栎,栓皮砾、白蜡、雍树、黄栌、五角枫。山杏、山桃。柳树等。树种的选择和结构正好模拟华北暖温带自然群落结构,因此比较稳定。油松种在山坡较高处,白蜡、柳树临水,春季大批山杏、山桃开花成为景观的主调,柳树嫩芽一片新绿,自己上几丛连翘可为配调。夏季架树开花一片鲜黄,成为主调。秋季槲栎秋色突出成为主调,白蜡、黄栌、栾树秋色可作配调。通往后湖的山路有丁香路、连翘路、杏花路,显示了强烈

植物景观分析作业

植物景观分析作业-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植物景观作业 1、建筑物南面(三教门口) 现有植物:阔叶麦冬,蒲葵,山茶,杜鹃,雪松。 现况:靠近建筑墙体有宽35cm的阔叶麦冬种植 带,往南延伸植有蒲葵及三颗山茶。分布如图。 蒲葵冠幅约1.2m,单独生长的山茶冠幅约2.5m, 高约2.5m,两颗并在一起的山茶单颗冠幅约为 2m,高约2.8m,杜鹃种植带靠近路的宽约1.8m, 其余往北延伸。 改造:现有植物情况过于杂乱,周围大乔较 多, 围合感很 重,而这 块绿地给 人一种杂 乱的感 觉,不能 突出入口 的感觉。 采用规整式的配置突出入口的感觉。 使用种植池种植花叶蔓长春,高约1.6m,形成入口边界。移除原先长势过于茂盛的山茶,换种体积较小高约1m的山茶球。因为两边都有高大的树木,同时还有一栋教学楼挡在南面,所以这边虽然是建筑物南面但光照度并不高,采用朱砂根,11月以后还可以赏果。 2、建筑物北面 现有植物:广玉兰,桂花,石榴,梧桐,棕榈,杜鹃,山茶,蒲葵 现况:靠近建筑墙体部分没有种植大乔,有1.25m宽的地被绿化+小灌木,距离建筑约3m种植了四株广玉兰长势良好,非常健壮,冠幅约5m,高度约6.5m,广玉兰下的地面几乎没有植物生长。围绕广玉兰有杜鹃带,高75cm,宽80cm。 花叶蔓长春 阔叶麦冬 山茶 朱砂根 地被:马蹄金

改造后: 因为建筑物北面有窗户,需要采光,所 以选择不会遮挡窗户的灌木:八角金盘,八 角金盘下植吉祥草。中间的灌木球采用红叶 石楠,对应建筑北面的红色墙面的建筑。 改造方案:广玉兰下种植大吴风草,移除杜 鹃,边缘杂植吉祥草,两边呼应,产生整体 感,使得校园内两栋建筑产生联系,减弱两 栋建筑之间的分离感(因为我觉得让校园内 的建筑产生联系是很重要的…园内的建筑和 植物配植相互之间如果没有联系感,要在校 园内产生归属感是很难的。同在一个园区 内,建成年代的不同使得两栋建筑已经很有 断裂感,不能改变建筑外观只能在植物配植 上减弱断裂感。) 3、水边 现有植物:伞竹,池杉,海芋,沿阶草 现况:调查的地方位于三教后方西侧,阳光充 足。池杉长势还可以,冠幅1.6m—1.8m,高约 5m,伞竹生长良好,海芋部分叶色发黄,是因为 后方有挡土墙,并且有上有乔木荫蔽,缺少充足 的散光,光线不足影响光合作用。

(整理)岭南地区常见的植被

================挺水植物================ 挺水型水生植物植株高大,花色艳丽,绝大多数有茎、叶之分;直立挺拔,下部或基部沉于水中,根或地茎扎入泥中生长发育,上郜植株挺出水面。 荷花 花期:6月-9月,每日晨开 暮闭 果期:9月-10月 花色:多样,粉红色最多。 品种繁多,花色各异,单瓣优 雅,复瓣华贵,水景园内必备种 类。 圆币草 花期:6~8月 花色:白色 匍匐性挺水性水生草本植 物。这种植物叶色翠绿,叶形玲 珑优雅,在温暖地区可露地盆栽, 适于水盘、水族箱水池、湿地和 室内水体绿化。 菖蒲 花期6~9月,果期8~10月。 多年生草本,株高50-80厘米, 可栽于浅水中,或作湿地植物。 是水景园中主要的观叶植物。分 布与我国南北各地。生于池塘、 湖泊岸边浅水区,沼泽地或泡子 中。菖蒲叶丛翠绿,端庄秀丽, 具有香气,适宜水景岸边及水体 绿化。也可盆栽观赏或作布景用。 叶、花序还可以作插花材料。可 栽于浅水中,或作湿地植物。是 水景园中主要的观叶植物。全株 芳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 (常说的菖蒲包括很多种类,花 色有黄有白,有蓝色紫色。)

莎草科莎草属又叫做“水竹”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高80-120厘米,叶聚生于茎顶,扩散成伞状,喜水湿环境,适合种在溪流湿地上。独特的伞状叶形为水景园带来特别的意境。观其形态,花很小。春夏秋以水养为好。广州很多地方都有,比如华南植物园,珠江公园。 水生美人蕉 美人蕉科美人蕉科 温带地区花期4~10月 花色:黄色、红色或粉红色系南美引进品种,叶片大,阔椭圆形,叶色为黄绿相间的花叶及紫色叶。是大型的水生花卉。 黄花鸢尾 花期5-6月,果期7-8月 可布置于园林中的池畔河边的水湿处或浅水区,既可观叶,亦可观花,是观赏价值很高的水生植物。

珠江公园背景资料

珠江公园背景资料 1、基本介绍 1.1地位 珠江公园是因临近珠江和天河区珠江新城而得名,是广川市实施“三年一中变”的成果之一,于2001年竣工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10月1日至2002年3月17日在这里及以西67公顷的地段上举办了中国第四届园林博览会而使珠江公园声名鹊起,目前园内还保存着园博会参展的一些景点。 1.2区位分析 广州珠江公园座落在天河区珠江新城,位于花城大道和金穗路之间。所处位置正是珠江新城的心脏地带,邻近新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琶州展馆和火车东站,公园南门临近地铁5号线,交通快捷便利。 1.3交通情况 珠江公园位于市区中心腹地,交通发达 主要干道: 北面:金穗路 南面:花城大道 东面:马场路 西面:临近猎德大道 临近路线:海居路,海业路,海安路,海风路,海清路,海明路,海月路,平川路 公交线路:138路、545路、886路、886A路、40路 地铁:5号线

2 规划建设 2.1 主要设计单位及人员 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 陶晓辉高级工程师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的副院长 2.2 设计定位 珠江公园是以绿化造景为主的生态公园,环境优美,格调幽雅。坐落于广州珠江新城中心腹地,是一个集观赏、游憩、文化、休闲于一体的高级公园。珠江公园的总面积28公顷,全园的绿化率达到了93.2%。在28公顷的公园中种植了多达1070种的植物,是广州新城重点建设的三个公园之一。 公园立意:根据立地条件,合理地堆山、拓湖、叠石等对地形的处理,营造出自然的山体和水体,力求做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配合丰富的植物景观形成一个自然生态,层次丰富的城市生态公园。 2.3 空间布局 珠江公园没有明显的空间轴线,主要以园中园的空间布局,以园路来连接各 个景点,园路以环形的空间序列来布局。在原有地形上挖池堆山,园内有一“快

浅析植物造景在公园绿地中的应用

浅析植物造景在公园绿地中的应用 在公园绿地设计中,植物是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以北京市植物因为例,主要通过植物造景类型以及植物空间营建类型两个方面来分析植物造景在公园绿地设计中的应用,再以实际例子加以阐释说明在公园绿地中如何正确配置植物才能营造更好的景观效果与空间感受。 标签:植物;造景;公园;绿地;空间 公园绿地设计中植物配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公园绿地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植物是组成公园绿地的重要要素,一个公园绿地可以没有地形,可以没有水系,可以没有建筑,但是不能没有植物。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造景是景观设计学中重要且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丰富物种多样性、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满足人对自然向往的天性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1]。 本文以北京市植物园为例,分析植物在公园绿地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总结分析不同植物造景手法与植物空间构成,了解植物在绿地景观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1.北京植物园概况 北京植物园位于西五环外京西香山脚下,东经116° 28′,北纬40。,坐落在寿安山南麓,西山脚下。北京市植物园面积400公顷,园内收集展示各类植物10000余种共150余万株。其中月季园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月季专类园,栽培了近1000个月季品种。桃花园是世界上收集桃花品种最多的专类园。 北京植物园由植物展览区、科研区、名胜古迹区和自然保护区组成,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是以收集、展示和保存植物资源为主,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游览休憩、植物种质资源保护和新优植物开发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植物园。 2.植物造景的内涵 传统的园林植物造景是指“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的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2]随着社会和园林事业的发展,以及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的引入,植物造景的内涵也随着景观概念的扩大而不断扩大,现代园林就是要将植物的自然美和意境美,运用一定的园林艺术手法融人到园林绿化设计中去,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作用和观赏特性,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求得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最大协调。 植物无论是单独种植,还是与其他景物配合都能形成很好的景色。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建筑、山石、水体、植物是构成古典园林的四大要素,其中,植物景观在古典园林中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由此可见,植物景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起非

广州珠江公园分析汇报

广州珠江公园分析汇报 私立华联学院 姓名:张溥元 2 0 1 5 / 1 1 / 1 9 一.公园概况 广州珠江公园座落在天河区珠江新城,于2000年9月28日对外开放。珠江公园占地面积28公顷,是以绿化造景为主的生态公园,环境优美,格调幽雅。园内六个景区各具特色:风景林区位于公园最高的山地以成片的混交林种植为主,运用各种配植手法及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季相和花期,形成一个植物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景区。山上有高耸云霄的英雄树,翠绿茂盛的南洋杉,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景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幅完美的景象。山上的“抱珠楼”,是全园的最高点,登楼眺望,公园美景尽收眼底。山南“积石飞泉”景点以自然的山石砌筑而成,瀑布飞溅而下,溪涧蜿蜒其间,溪涧源头“奔雷”声势浩大,雄伟壮观。山北鲜花丛丛,争鲜斗艳。位于公园中部的“快绿湖”宛如仙境中的一颗明珠。沿湖区设置的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品绿茶室”、“椰风水榭”使岸边的景色更加优美自然。湖面上的曲桥象“初月出云”,而小桥上的三道“波光柱”则象“长虹饮涧”,在阳光的照耀下幻出万紫千红的彩霞,在落羽松、串钱柳和棕榈林的衬托下交辉相映,引人驻足。 1.珠江公园主要植物种类 珠江公园的植物种类极其丰富,约有1050种植物,是广州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公园之一。 2.珠江公园植物配置的艺术美 2.1多样统一性原则 植物配置讲究多样统一性原则,即树形、色彩、线条、质地 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珠江公园以不同专类园的所运用树种不同。以棕榈园为例,以霸王棕、狐尾椰子、假槟榔为基调树种,大量的重复运用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另外配置了许多其他热带风情的植物如酒瓶椰子、蒲葵、棕竹、散尾葵、苏铁等,林下又种植不同的植物景观,如狐尾椰子下种植龙船花和朱蕉,抑或配置肾蕨和美人蕉,假槟榔下种植朱蕉、皱叶冷水花和鸢尾。不同的林下景观充分表现了植物的多样性。 2.2协调和对比原则 珠江公园的植物配置讲究植物之间相互的联系与配合。如快绿湖景区,岸边种植有水杉、落羽松,水边种植有水葱、芦苇、香蒲、龟背竹,整个景区给人一种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 珠江公园的植物配置除了讲究协调外,同样善于利用差异和变化来产生对比的效果。如百花园中就利用色彩艳丽的一串红组成植物色块,利用花叶扶桑做绿篱,给人一种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

园林植物造景及艺术分析

园林植物造景及艺术分析 摘要:园林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休憩空间。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息娱乐活动的场所,而且对人们了解社会,认识自然,享受现代都市文明成为可能。完美的园林植物景观塑造必须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的生态适应性,又要通过艺术手法,创造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以及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关键词:园林植物造景艺术分析 1、引言 城市化是20世纪人类社会最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现在全球人口约30亿人生活在城市地区。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近30%。由于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使得人们意识到植物不仅具有环境资源价值,如改善小气候,保持水土,降低噪音,吸收和分解污染物的基本功能,而且还看到了它的美化和观赏等作用。 植物配置形成的人工自然植物群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并为野生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场所。因此尊重自然植物群落的生长规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如今植物配置设计的必然准则。 2、植物造景 植物景观,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官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植物景观一词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创作的景观[1]。 植物造景,指利用乔木、灌木、藤木、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并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2]。其主要特点是强调植物景观的视觉效应,其植物造景定义中的“景观”一词也主要是针对视觉景观而言的。随着生态园林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的内含也随着景观的范围不断扩展的。植物造景不在仅仅是利用植物来营造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它还包含着生态上的景观、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植物造景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概念提出的那个年代,而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尤其是随生态园林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园林美是园林设计师对生活,自然的审美意识和优美的原谅形式的有机统一,是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高度融合。园林美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是大自然造化的典型概观,是自然美的再现[3] 科学的植物造景除了满足植物的生理生态、场地功能、视觉景观等需求外,还必须对植物造景的效果进行预见。植物景观是活体景观,随植物生长而发展变化的景观,对植物栽植施工后的景观变化及养护管理的考虑是植物造景的特色。 3、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园林植物的美主要表现在色彩,形态,芳香及其他等方面,通过叶,花,果,枝,干,根等观赏器官,以体量,冠型,色彩等观赏要素为载体,给人以现实的直观感觉。 3.1 园林植物的色彩 3.1.1 叶色

项目二公园植物造景参考资料.

广东东莞市人民公园植物造景浅析论文(1) 题名 广东东莞市人民公园植 物造景浅析作者 顾建中,陈霞, 张亚珍单位常德职业技术学院 单位中国园艺文摘时间2012年第11期页码107-108 摘要通过对东莞市人民公园的植物造景进行调查,分析其在树种选择和搭配上的造景特色,指出其中的一些 不足,并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东莞人民公园;植物造景;建议 城市公园植物造景初探设计论文(2) 题名城市公园植物造景初探作者 丁丰华,胡希 军,熊奇志 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单位湖南林业科技时间 2006年第33卷 第6期 页码65-66 摘要从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含义入手,论述了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的生态、艺术及美学原则,并结合实例分析了长 沙烈士公园植物造景的现状,并针对不足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城市公园;植物造景;长沙市烈士公园 徐州市主要公园植物造景研究论文(3) 题名 徐州市主要公园植物造 景研究 作者贾广林、谭雪红单位徐州工程学院单位 徐州市主要公园植物造 景研究 时间2010年第2期页码30-32

摘要城市公园植物造景能够绿化和美化城市环境,给市民提供一个舒适、休闲的空间,本文以徐州市代表性的公园 绿地—泉山森林公园、彭祖园、快哉亭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从美学、生态学的角度对各公园的植物造景进 行分析。 结果表明:徐州市公园绿地植物造景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和长期的实践,才能使之产 生良好的生态效益,为美化城市环境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徐州市;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特色之挖掘与探讨——以南京市玄武湖公园为例论文(4) 题名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特色 之挖掘与探讨——以南 京市玄武湖公园为例 作者陈尚玲单位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 术学院 单位安徽农业科学时间2010年第18期页码9861-9862、9926 摘要在对南京玄武湖公园植物应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其植物造景的特色进行挖掘,就目前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 析探讨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对现代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特色;配置;玄武湖公园 综合性城市公园植物造景初探——以商州市丹江公园为例论文(5) 题名综合性城市公园植物造 景初探——以商州市丹 江公园为例 作者毛静单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 院 单位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学报 时间2010年第1期页码139-141 摘要文中探讨了综合性城市公园植物造景类型、树种的选择及布局、用植物营造空间等问题,并以商州市丹 江公园的植物造景项目为例,介绍了不同植物造景手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运用。

珠江公园植物造景分析

2011年第09期(总第259期) 吉林农业 JILIN AGRICULTURE NO.09,2011(CumulativetyNO.259) 182 JILIN AGRICULTURE 1 公园概况 广州珠江公园座落在天河区珠江新城,于2000年9月28日对外开放。珠江公园占地面积28公顷,是以绿化造景为主的生态公园,环境优美,格调幽雅。园内六个景区各具特色:风景林区位于公园最高的山地以成片的混交林种植为主,运用各种配植手法及不同的树种,体现不同的季相和花期,形成一个植物色彩丰富、层次鲜明的景区。山上有高耸云霄的英雄树,翠绿茂盛的南洋杉,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景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幅完美的景象。山上的“抱珠楼”,是全园的最高点,登楼眺望,公园美景尽收眼底。山南“积石飞泉”景点以自然的山石砌筑而成,瀑布飞溅而下,溪涧蜿蜒其间,溪涧源头“奔雷”声势浩大,雄伟壮观。山北鲜花丛丛,争鲜斗艳。位于公园中部的“快绿湖”宛如仙境中的一颗明珠。沿湖区设置的具有岭南建筑特色的“品绿茶室”、“椰风水榭”使岸边的景色更加优美自然。湖面上的曲桥象“初月出云”,而小桥上的三道“波光柱”则象“长虹饮涧”,在阳光的照耀下幻出万紫千红的彩霞,在落羽松、串钱柳和棕榈林的衬托下交辉相映,引人驻足。 2 珠江公园主要植物种类 珠江公园的植物种类极其丰富,约有1050种植物,是广州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公园之一。主要植物种类见表1。 3 珠江公园植物配置的艺术美 3.1 多样统一性原则 植物配置讲究多样统一性原则,即树形、色彩、线条、质地 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珠江公园以不同专类园的所运用树种不同。以棕榈园为例,以霸王棕、狐尾椰子、假槟榔为基调树种,大量的重复运用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另外配置了许多其他热带风情的植物如酒瓶椰子、蒲葵、棕竹、散尾葵、苏铁等,林下又种植不同的植物景观,如狐尾椰子下种植龙船花和朱蕉,抑或配置肾蕨和美人蕉,假槟榔下种植朱蕉、皱叶冷水花和鸢尾。不同的林下景观充分表现了植物的多样性。3.2 协调和对比原则 珠江公园的植物配置讲究植物之间相互的联系与配合。如快绿湖景区,岸边种植有水杉、落羽松,水边种植有水葱、芦苇、香蒲、龟背竹,整个景区给人一种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 珠江公园的植物配置除了讲究协调外,同样善于利用差异和变化来产生对比的效果。如百花园中就利用色彩艳丽的一串红组成植物色块,利用花叶扶桑做绿篱,给人一种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 4 珠江公园植物配置的特点 4.1 四季常绿、繁花如潮的植物造景特色 珠江公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高大挺拔、终年常绿、繁花如云、五彩缤纷的亚热带植物所表现出的热烈的南国情调。红花羊蹄甲、蓝花楹、大花紫薇、白兰、南洋楹、南洋杉、假槟榔、大王椰子、短穗鱼尾葵等高大乔木构成了公园植物造景的基调树种。而一些花色艳丽的乔灌木又使公园四季繁花如潮。春季有刺桐、木棉、洋紫荆,夏季有凤凰木、夹竹桃、大叶紫薇、黄

园林植物造景分析

XXXX大学 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 《园林植物造景》XXX(地方)植物造景分析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年级专业:20XX级园林指导老师:XXX教授 2017年4月9日

一、大学校园环境对于学生学习生活的 意义。 大学校园是一群朝气蓬勃、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学习、生活的场所,这些年轻人将在这个空间里度过他们的身体和思想成长中最为剧烈的时期,可能四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这个园区的每一幢建筑、每一个雕塑、每一个花坛、每一颗树木都可能让他们驻步,让他们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仍记忆犹新。环境艺术的核心应该是生活艺术,美化环境,最大程度上是美化生活。大学校园环境是师生们的露天“起居室”,从课 间休息,室外阅读,到聚合交往、散步休息等等都与之息息相关。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加活跃,比以往的大学生更渴望人际交流,更需要广阔的自然空间,而这些空间很大一部分是在建筑空间以外,校园内的小树林,林荫路,池塘边,往往是学生停留的地方,或交谈,或散步,或静静的看书。课堂上的学习只是人生接受教育的一个方面,校园环境对培养大学生的修养、情操、品德更是不可缺少的要素,校园环境就是学生的第二课堂。良好的植物景观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带来的是感官上的美的享受,更能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以下即对xxx(地方)内各高校校园内植物造景做简要分析。 二、植物造景具体分析。 1、多样统一原则:在色彩线条形成风格,等方面都有一定

程度的相似性或一致性,给人以统一的感觉。这种风格比较踏实稳重,不会给别人突兀的感觉,尤其在一些僻静、人烟相对稀少的环境或者山坡、断崖边应用更加符合周围的环境特点。 图一(左) 图二(右) 2、对比与调和原则:颜色、形状、体量、软硬、线条等对比在xxx(地方)植物造景中应用尤为广泛。体量上的对比与调和在各种植物中,有的体量上的很大差别。可取得不同的景观效果。运用色彩的调和,则可获得宁静稳定与舒适优美的环境,从感官上带给人们新鲜奇特的感觉,多彩缤纷的颜色也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在植物造景时,往往结合周围的环境建筑,通过构造植物不同的线条以及利用植物(大多为草本)的“软”与建筑的“硬”也形成对比,使周围环境均衡协调,不显突兀。

校园植物造景分析

1南京林业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南京师范大学校园植物造景分析 学院: 专业:园艺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职称: 二O一二年五月十七日

南京师范大学校园植物造景分析摘要:本文通过对南京师范大学校园植物景观案例的综合分析,了解高校校园绿化植物造景概况,调查南京师范大学植物配置情况。拍摄研究区域植物特点,结合实地的调查研究,对南京师范大学的植物种类及组成进行分析。调查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植物调查南京师范大学校园植物群落。综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1)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共有植物46科124种,其中乔木63种,灌木44,草本17种。其中乔木种中水杉、雪松、悬铃木为应用频率较高植物;灌木种中大叶黄杨、红花继木、海桐、杜鹃为应用频率较高植物;地被植物种中鸢尾、麦冬、高羊茅、白三叶草为应用频率较高植物。 (2)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植物主要造景方式为规整式,自然式为辅。乔木多列植、对植、孤植。灌木多为丛植呈带状,或修建为球状散植;在整体空间上植物群落以中轴线对称式为主。但局部景观排列较散乱,缺乏连续性。 关键词:南京师范大学;植物造景;植物群落;植物组成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campus Plant Landscaping analysis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ase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campus plant landscape, understand the overview of the college campus green plant landscaping, survey Nanjing Normal plant configuration. Shooting the study area, plant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field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plant species and composition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lant communities investigating plant survey the campus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campus. Comprehensiv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1)124 kinds of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with the Park campus a total of 46 plant families, including 63 kinds of trees, shrubs, 44, 17 kinds of herb. Tree species dawn redwood, cedar, sycamore application frequency higher plants; shrub species Euonymus japonicus, safflower Following the wood, Pittosporum, cuckoo application frequency higher plants; to Iris species, Ophiopogon, fescue, white clover for applied frequencies higher plants. (2)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with the main landscaping of the park campus plant structured type, supplemented by natural style. Arbor multi-column plant, planting, solitary plant. Shrub clump planting strip, 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bulk plant for the ball;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whole space, the main axis symmetric. Local landscape arranged in scattered, lack of continuity. Keywords: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lant Landscaping; Plant communities; Plant composition

珠江公园植物名录

园林树木种类的识别(珠江公园) 一、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公园园林树木的识别,巩固对园林树木分类、形态、生态特性的认识,掌握重要科属的分类特征。 二、实验内容 分班进行珠江公园园区内所有的园林树木的分类、形态、生态习性、应用等的介绍,学生记笔记、拍照,按科属对观察结果进行整理。 三、方法和步骤 1. 教师进行现场讲解,学生记笔记。 2. 查阅文献和资料,对笔记进行补充,按表1要求对观察结果进行整理(同科的植物放在一起)。 3. 根据同科几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对照参考教材及植物志等文献归纳1-3个科的分类特征。 四、结果与分析

1. 珠江公园的园林树木主要分布在哪些科? 答:木兰科,棕榈科,豆科 2. 珠江公园的园林树木的配置是否符合其自身对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的需求? 答:园内种植了大量的乡土树种,所以对本地的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等比较适应,而对于引进的外来树种在养护与适合引种的情况下,对温度、光照、水分、土壤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3、根据同科几种植物的形态特征,对照参考教材及植物志等文献归纳1-3个科的分类特征。 答:木兰科特征:落叶或常绿的乔木或灌木。树皮、叶、花有香气。单叶互生,托叶大,脱落后留存枝上有环状托叶痕,花大,单生枝顶或叶腋,两性,萼片和花瓣很相似分化不明显(统称花被),排列成数轮,分离,花托柱状;雄蕊、雌蕊均为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果实为聚合果,背缝开裂,稀为翅果或浆果。种子胚小,胚乳丰富。 天南星科特征:单子叶植物纲槟榔亚纲的1科,草本,稀为攀缘灌木或附生藤本。叶基生或茎生,有时花后出现,叶柄基部常为鞘状,叶片全缘时多为箭形、戟形,或掌状、鸟足状、羽状、放射状分裂。花小,常极臭,排列为肉穗花序;花序外面有佛焰苞包围。花两性或单性。花单性时雌雄同株(同花序)或异株。

玄武湖公园植物造景评价分析

玄武湖公园植物造景评价分析张存前 h0613122s 南京玄武湖公园概况玄武湖公园位于南京市钟山脚下的国家级风景区、江南三大名湖玄武湖之中, 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占地面积472 hm , 其中水面368 hm 、陆地104 hm , 是古都南京名胜古迹的荟萃之地, 也是南京市最大的综合性文化娱乐休息公园。湖水深度不超过 2 m, 湖内养鱼, 并种植荷花, 夏秋两季, 水面一片碧绿, 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 满湖清香, 景色迷人。湖中分布有5块绿洲, 形成 5 个景区, 分别是: 环洲、梁洲、翠洲、菱洲、樱洲。 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翠洲,植物造景主要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创造景观, 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 形成美丽动人的画面, 供人们观

赏。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 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 又要符合艺术构图原理, 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主要应用植物种类月期间多次对南京玄武湖公园植物进行实地调查, 总结如下:园内主要的乔木树种有香樟、毛白杨、桂花、杨树、臭椿、雪松、淡竹、水杉、鸡爪槭、柿子、冬青、高杆女贞、乌桕朴树、银杏、枫杨、杏、日本晚樱、紫薇、孝顺竹、黑松、龙柏、石楠、枫香、龙爪槐、罗汉松、垂柳、棕榈、红枫、白玉兰、二乔玉兰、枇杷、悬铃木、梅、薄荷山核桃等; 主要的灌木树种有蔷薇、腊梅、洒金桃叶珊瑚、法国冬青、石榴、山茶、紫荆、紫竹、毛鹃、鸢尾、木本绣球、月季、大叶黄杨、金叶女贞、西湖海棠、丝兰、迎春花、芦苇、琼花、瓜子黄杨、木瓜、山麻杆、含笑、南天竹、火棘、海桐、十大功劳、油茶、洒金千头柏、金丝桃、金钟花、金银木、绣线菊、荚迷、栀子、蚊母、狭叶十大功劳等; 主要的藤本植物有木香、紫藤等; 主要的地被植物有红花酢浆草、二月兰、麦冬、黄昌蒲、马尼拉草等; 主要的水生植物有鸳尾、睡莲、旱伞草、水葫芦、荷花等。

黄山学院植物造景分析

期末考核论文(园林植物造景) ( 2014-2015 ) 题目:浅析黄山学院校内植物造景 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专业:园林 学生姓名:周天启学号: 21209022077 指导教师:汪小飞 完成时间:2014年 12 月 19 日 成绩: 黄山学院教务处制

浅析黄山学院校内植物造景 目录 摘要 (1) 英文摘要 (1) 1 植物造景简介 (1) 1.1 植物造景的概念和意义 (1) 1.2 植物造景的原则和手段 (2) 1.2.1 植物造景的原则 (2) 1.2.2 植物造景的手段 (2) 2 黄山学院校内植物造景的分析 (3) 2.1 黄山学院校门区植物造景分析 (3) 2.2 黄山学院教学区植物造景分析 (3) 2.3 黄山学院生活与娱乐区的植物造景分析 (4) 2.4 黄山学院休闲区的植物造景分析 (4) 3 黄山学院校内植物造景分析结论 (4) 3.1 造景植物种类较为单一 (4) 3.2 植物景观没有特色 (4) 3.3 缺少对植物景观意境美的追求 (5) 参考文献 (5)

浅析黄山学院校内植物造景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园林二班周天启21209022077 指导老师:汪小飞 摘要:园林植物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既包括人工植物的种植设计与植物群落景观的营造,也包括对当前环境中已经存在的自然植物景观的保护与利用。本文从黄山学院的不同区块着手分析,找出其优点和不足,供我们学习研究,也为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造景;校园景观 Abstract: Modern landscape garden plan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design, both to create artificial plants cultivated landscape design and plant communities, including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already exists in the natural landscape of the plant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From the different blocks of Huangshan University begin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for us to study and research, but also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ur future study and work. Keywords: Garden plants; plant landscaping; campus landscape 1 植物造景简介 1.1 植物造景的概念和意义 课本上说植物造景就是充分利用乔灌草、藤本和花卉等园林植物其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乃至声音等特点以达成营造特定环境和景观的目的。在我看来,园林植物造景可以非常简单的理解为使用园林植物来创造景观。当然,使用的植物有一定的要求,使用手法也有一定的规定。而且需要注意的还有在实际的园林植物造景过程中,仅仅考虑需要创造的植物景观是行不通的,还需要考虑景观本身与现存的其他景观或者园林要素的关系。这样看来,如果一个园林景观本身就顺应植物特点发挥植物特性,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且与其他景观没有冲突乃至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那么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成功的造景案例,反之则是失败的。 至于植物造景的意义,使用百度查找我们可以找出一堆解释,不过在我看来,植物造景根本意义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上的富足使人们开始不需要始终关注生存的问题,身体仍然为生存奔波,但精神上开始有了对自由的追求,于是植物造景应运而出。城市中的植物造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的追求,对自由的渴求。在这之后,才有了植物造景的其他意义,即丰富了我们的园林空

焦作月季公园造景分析

焦作月季公园造景分析 候秋秋、生科一班、134107040041 摘要: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讲究“因地制宜”,焦作市月季公园的建设就是在原有废弃的砖瓦窑、预制板厂、公墓以及林场等地的基础上加以建成的。我们在造园之始,本着地形处理应以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节约开支;符合自然规律与艺术要求。即:在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适当地进行改造,达到用地功能、原地形特点和园林意境三者的有机统一。可以说月季公园的建设是对原有城市工业废弃地及荒芜土地改造的成功典范。本文旨在通过对月季公园景观营造及文化建设两个方面的分析,来探讨现代城市公园的兴建及文化建设这个话题 引言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的“绿洲”和环境优美的游憩空间。它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文化休息以及其它活动的场所,也为人民了解社会、认识自然、享受现代科学技术带来了种种方便。同时,它对美化城市面貌,平衡城市生态环境,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均有积极的作用。 月季公园位于焦作市西南区域的果园路49号,东邻果园路,与月季大酒店一路相隔,北临新园路,西面和南面均是住宅小区。焦作市月季公园始建于1981年,正式成立于1983年8月,现占地面积162347.8㎡(243.4亩)。原是焦作市西部的一个月季品种专类园,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实现了拆墙透绿,还绿于民,实行了公园免费对外开放,月季公园随着近几年的不断改造,逐渐地建设成了具有我国传统园林特色的现代大型综合性公共园林绿地。 月季公园建园初期,原来大部分是当地的一个公墓,东边是林场苹果园,西边是一个废弃的砖瓦窑,还有一片杨树林,而南面则是被省二建公司所占用,是二建公司的预制板厂所在地。整个月季公园东高西低,地面极不平整,可谓地理条件很差。但经过精心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如今的月季公园则是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植物种类丰富,满目苍翠,游乐设施齐备,已经成为远近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可以说月季公园的建设是对原有城市工业废弃地及荒芜土地改造的成功典范。 月季公园从建园开始到现在,二十几年来,历届领导和全园职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植物造园”的原则,努力将其建设成为风景秀丽,植物景观层次丰富,富有地域文化内涵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