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走滑拉分构造及意义

走滑拉分构造及意义

走滑拉分构造及意义
走滑拉分构造及意义

走滑拉分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

走滑拉分作用普遍存在于盆地构造体系中,控制着盆地的形成和成藏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右旋走滑系统模式、走滑构造的形成机制以及走滑作用的证据。剖面上的花状构造、平面上的雁列式断层、走滑带两侧地质界线的水平错开以及走滑构造带内部构造和夹块均可作为走滑作用存在的证据。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部为例,主要介绍了郯庐断裂带东西两支断裂以及垦东凸起的走滑构造特征,这些走滑断层基本呈NEE-NE-NNE方向延伸和展布,在平面上都有平直性、彼此平行分布、分段延伸的特点,剖面上主要表现为花状构造和平行断裂。走滑拉分作用对油气成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烃源岩的热演化与分布,改善断裂带附近地层的储集物性,影响盖层的形成和油气的疏导体系。

关键词:走滑拉分作用,走滑构造,济阳坳陷,油气成藏

第1章引言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走滑拉分作用可形成复杂的构造系统,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它可以形成重要的油气圈闭,在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自扭动断层概念提出以来,扭动构造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进展,油气勘探中也发现了越来越多与走滑拉分作用有关的圈闭,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得到了广泛关注[1]。

中国大陆广泛广泛存在走滑拉分作用,东部的郯庐断裂带与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走滑作用有一定的关系。渤海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海上含油气盆地,以新生代为主要成盆期,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非正向汇聚及中国东部岩石圈伸展东移的右旋扭张背景[2]。走滑活动在渤海湾盆地形成演化和油气成藏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走滑构造作用影响着盆地的形成演化,盆地构造体系的形成与走滑扭动作用有关,对油气赋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局部构造受

走滑作用控制,郯庐断裂及与之相关的走滑作用与渤海盆地构造形成和油气聚集具有紧密的联系。

济阳坳陷是渤海湾盆地内的一个重要的次级坳陷,著名的郯庐断裂带从其东部穿过,使得走滑构造在济阳坳陷东部非常普遍。同时,济阳坳陷东部是重要的油气富聚区,目前在沾化凹陷中东部的孤岛、孤东和桩海地区、埕北低凸起、埕南凸起、垦东凸起、黄河口凹陷、潍北凹陷等部位发现了一批大中型油气藏,这些油气藏的形成与走滑拉分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走滑断层的研究,在早期,如17世纪末,走滑断层作用在地震时呈现为地表明显水平错开而为地质学家们所直接感知。在本世纪的30~40年代,在西方形成走滑断层的若干基本概念,如Sonder(1938)的全球剪切断裂网格,Kennedy (1946)从苏格兰大谷断层提出平移断层的基本定义,Sonder和VeningMeinez (1947)将区域走滑断层作用作为地壳的主要运动之一。在50年代,如Hill、Wellman、Allen、Burtman等分别在北美、中亚阿富汗、西太平洋等地区发现及研究了许多巨大的平移断层。这个期间,中国东部的郯庐断裂带也开始为人们所认识[3]。到了20世纪80至90年代,走滑构造的研究从形态、结构、分类、成因及其作用方面全面展开,研究无论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有了较大进步。Taira 等(1983)等提出了走滑活动带的概念。Woodcock(1986)讨论了全球走滑断层的成因分类。同时,模拟实验研究和显微构造分析被广泛开展,集中了走滑断层的内部结构、相关构造样式及组合,以及走滑构造在造山带演化、盆地形成和地震活动中的作用等。

中国的走滑作用的研究最早始于李四光,20世纪30年代以来李四光一直进行这一系列有关旋扭构造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一些著名的平移断层的查明,有关走滑作用的研究开始全面展开。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走滑拉分作用的研究在东部和西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认识和成果。如著名的郯庐断裂带、阿尔金大型走滑断层、红河—哀牢山断层。

第2章走滑拉分作用

2.1 走滑拉分作用的基本概念

板块或断块在剪切作用下发生沿板块或断块边界走向的滑移时,在垂直于板块或断块边界的剖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变形并不造成地壳的伸长或缩短,这种变形称为走向滑移变形。

由扭应力或剪应力引起地壳或岩石圈沿着某些构造边界或特定的构造带发生走滑变形的构造作用,可以称为走滑作用。走滑作用有三种方式,即平行扭动、聚敛扭动(压扭)和离散扭动(张扭)(如图2-1)。

走滑作用产生的各种构造变形组合称为走滑构造,走滑断层是走滑构造中最重要的构造要素。走滑断层是指两盘断块体以相对走滑位移为主要运动特征的断层。两盘的相对位移方向向右的走滑断层称为右旋走滑断层,移矢量向左的断层称为左旋走滑断层[4]。

图2-1三种基本的走滑方式(以右行为例)

A平行扭动;B聚敛扭动;C离散扭动;D多种扭动的混合形式(P段平行,C段聚敛,D 段离散)

2.2 走滑系统模式—以右旋走滑为例

剑桥大学Woodcock N H提出过两种右旋走滑系统模式(图2-2A)[5],指出走滑系统在平面上可有两类构造组合:一类如图2-2A之b,前锋和尾端发育伸展叠瓦扇,中部叠置段发育拉分伸展双重构造,称之为“双伸型”。另一类为图2-2A

之c,前锋和尾端发育收缩叠瓦扇,中部叠置段发育推隆收缩双重构造,称之为“双缩型”。

图2-2右旋走滑系统模式图

A:Woodcock N H的理论模式;B:南沙海域西部的实际模式通过综合分析南沙西南海域的走滑构造特征发现,万纳走滑系统不同于上述两类走滑系统(图2-2B),其前锋即发育在曾母盆地西南部的走滑-挤压构造系统及其在沙捞越陆上的延伸部分,为一走滑-收缩叠瓦扇,尾端即为西南次海盆西南端的走滑-伸展构造系统,为一走滑-伸展叠瓦扇,万安盆地则为其中部叠置段的走滑-拉分双重构造。它们组成一个在时间上同步、空间上相连的统一运动的伸缩型右旋走滑系统。

这一走滑系统的重要构造意义在于:它的走滑作用与南沙超壳层块之下的软流圈顶面的层滑作用一起,使形成于南沙超壳层块北面的伸展应力转换成南沙超壳层块南面的挤压应力。南沙超壳层块因此而得以向南漂移,从而使其北面的现代南海的洋盆不断扩大,南部的古南海洋壳则不断往南俯冲消减,与巽他克拉通东北缘挤压碰撞。这一系统运动恰好顺应了新生代东亚陆缘沿红河—越东等大型走滑系统向东或东南构造逃逸的整体运动,是后者的直接证据。

2.3 走滑构造的形成机制

纯剪和单剪是走滑断层成因解释的两种机制(图2-3)。

图2-3A纯剪模型,B单剪模型

其中:P为P破裂;R和R’为同向和反向剪切破裂;PDZ为主要位移带;φ为内摩擦角纯剪机制可以解释同质介质中与三轴应力场有关的断层的定向问题。在纯剪机制中(图2-3A),沿着与缩短方向呈φ角和-φ角(φ是内摩擦角)的方向上形成一组共轭的、左旋和右旋互补的走滑断层,张断裂或正断层与延长轴成直角,褶皱和逆断层则垂直于缩短轴。大部分纯剪切不旋转,具正交对称(斜方对称)型式。由于大型地壳块体聚敛时产生的空间问题,纯剪切域中的走滑断层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水平错断。

图2-4脆性层次走滑作用的单剪模式

已有资料表明,世界上的大型走滑断层都位于单剪域中,其地球动力学背景是岩石圈板块间的相对水平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斜向会聚或离散。单剪是一种旋转应变,属单斜对称。里德尔(Riedel)模式是目前广泛被接受和应用的单剪模式,其内容不断被丰富和发展。根据室内实验和野外观察,脆性剪切带中的次

级破裂面和剪切带在方位和旋转方向的关系符合里德尔模式(图2-4)。这些次级破裂面包括R面(里德尔剪切或称同向或羽状的走滑断层)、R′面(共轭的里德尔剪切或称反向的走滑断层)、T面(与主位移带呈45°的张性断裂或正断层)、P 面(次生的同向走滑断层,角度与实际剪切方向呈负半个内摩擦角)和X面(反旋向剪面)。

2.4 走滑作用的证据

(1)花状构造

在横切走滑构造带的剖面上,常可以见到主干走滑断层向上近对称的分支,构成下窄上宽的貌似“花朵”的破裂带,称为花状构造。由于走滑构造常是一种基底卷入的构造变形,陡倾的、切入基底的走滑断层可以使基底面平移,而使不同类型的基底拼接在一起。花状构造可以分为正花状构造和负花状构造两种。正花状构造是在压扭作用下产生的,其大多数断层具逆断距,个别为正断距,组成地形总体表现为背形特征,断层间为地垒断片(图2-5A)。负花状构造是在张压作用下产生的,其大多数断层具正断距,个别具逆断距,组成地形总体表现为向形特征,断层间为地堑断片(图2-5B)。

图2-5正花状构造(A)与负花状构造(B)示意图

PDZ-主位移带;N-正断距;R-负断距

(2)雁列断层构造带

在大规模三维地震资料出现以前,只有在露头上才能观测到雁列构造带(如雁列方解石脉)。通过对整个辽河西部凹陷三维地震资料系统的构造解析,识别和确定出凹陷内存在壮观的、盆地尺度的雁列正断层构造带(图2-6)。该雁列构造带分布在凹陷中南部的中央地区,在E3s1-2、E3d、N1g、N2m底界构造图都有发育,主要由近东西走向的节节南掉的阶梯状正断层组成[6]。雁列断层的平均走

向和凹陷轴向的夹角约为42°。

对于伸展作用和挤压作用形成的凹陷,凹陷内断层的平均走向和凹陷的轴向大体一致,而走滑作用形成的凹陷,凹陷内正断层的平均走向与凹陷轴向一般存在40-50°的夹角。因此,辽河西部凹陷E3s1-2及以上地层内正断层与凹陷轴向

存在42°左右的夹角是走滑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也可以作为走滑构造的证据。

图2-6 辽河西部凹陷东营组底界断裂系统分布图

(3)走滑带两侧地质界线的水平错开

走滑断层两侧的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被错开是重要的依据。这些特征包括:地质界线(图2-7)、不整合、尖灭线、等厚线、相带、超覆线、特征层位、礁带、古河道、侵入体、岩脉(群)、火山岩体、变质带、构造带、构造单元、断层线、褶皱轴、地震特征、矿带(体)和地貌标志等。

图2-7走滑带两侧地质界线和地质体被水平错开

(4)海豚效应和丝带效应

在走滑断层面倾斜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在一个横切剖面上显示为正断层、而在另一剖面上显示为逆断层,即相邻剖面的相对升降盘、滑距类型和方向不同,

这种现象称为海豚效应。丝带效应指走滑断层总的看来是近于直立的,但沿其走向其倾向有变化,造成有正断层和逆断层的表现。(图2-8)

图2-8走滑断层的“海豚效应”和“丝带效应”

(4)走滑构造带内部构造和夹块

地震测线上所见的空白区的存在,可能是由于剧烈变化的断裂带内复杂构造或糜积岩带存在所致。夹于走滑带中的各种凸镜状或杏仁状夹块,在剖面上呈垂直分布,在平面上呈带状延伸。其中也包括从深层而来的块体。

(5)走滑断层的基底和断层活动

深部的基底发生走滑活动时,较高的不能干岩层常形成褶皱群并伴生断裂。受基底走滑活动控制的强制褶皱可有两种:披覆褶皱和牵引褶皱,这取决于基底断块或板条活动的方式。披覆褶皱与抬斜有关,而牵引褶皱与扭动和旋转作用有关。

第3章济阳坳陷东部主要走滑拉分作用

济阳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东南部,其东部主要指济阳坳陷与渤中坳陷结合部(桩海地区)和青东凹陷,渤中坳陷黄河口凹陷(桩东凹陷)与郯庐断裂带相邻(图3-1)。其中的渤中坳陷和青东凹陷为极浅海—浅海海域。

图3-1济阳坳陷东部构造位置及主要断层

济阳坳陷东部发育了一系列走滑断层及其伴生的走滑构造。走滑断层的一侧往往伴生雁列式褶皱和断层,坳陷东部的桩海地区和八面河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如,桩海地区发育一系列北北东向断层,埕北30南、北断层、长堤断层、孤东断层、垦东断层等,平面上呈雁列式;南部八面河断层则与垦东断层呈分支式;孤西断层、长堤断层、垦东断层与桩南断层、孤北断层、垦利断层在平面上交织成网状,这些都表现为明显的走滑断层特征(图3-2)。

3.1 郯庐断裂带东西两支断裂(F1和F4断裂)

选取切过郯庐断裂带的东西两支断裂的99.8测线解释剖面来研究F1和F4

断裂的走滑构造特征。地震剖面如图3-3所示。

在剖面上,我们能够比较清楚的识别出郯庐断裂的东支断裂,该断裂整体呈陡峭的“S”型,断裂上部略向西倾,中段近乎直立,下部整体向西倾,倾角约60o-85o。东支断裂发育有明显的花状构造,而且,这里的花状构造在浅部地层表现为负花状构造,而在较深部的地层中则表现为正花状构造,表现为一种叠加的花状构造(图3-3C),根据Harding等(1985)对正、负花状构造形成的力学成因的探讨,深部正花状构造向浅部负花状构造的转换,也反应了在渐新世末期,中国东部应力场由走滑伸展向走滑挤压的转变。

图3-2济阳坳陷东部主要断层平面特征

对于郯庐断裂带中段的西支断裂,在剖面上则表现不明显,向西倾斜,倾角约为45o-60o,表现出明显的正断层性质,切割声学基底,在剖面上,正断层清晰可见,并无分支断裂,也无走滑造成的破碎带。

3.2 垦东凸起走滑构造特征

垦东凸起是一个在前古近系潜山背景下发育起来的古近系超覆、新近系披覆的高潜山披覆构造带,主要发育NWW向、SN—NNE向、NEE向3组断裂体系,控制了垦东凸起各层系的构造格局。受郯庐断裂走滑活动的影响,垦东凸起走滑活动强烈,走滑构造成为该区最主要的构造样式。垦东断层和位于潜山主体带与东部斜坡带之间的浅层走滑构造带是研究区最重要的走滑断裂带(图3-4)。

图3-3 A 99.8测线原始地震剖面;B 99.8测线解释剖面;

C东支断裂的花状构造

一、垦东断层

垦东断层是垦东凸起与孤南-富林洼陷的分界断层。垦东断层直线延伸,整

体走向为NNE向,以垦东古1井—垦东67井连线为界可分为南北2段,南段断层走向NNE,北段转而变成NEE。在剖面上,垦东断层表现为一条陡峭的深大断裂,断层面倾角介于65°~75°之间(图3-5a、图3-5b)。另一方面垦东断层的切

割深度大,切割了从太古代到新生代各个不同时期形成的地层,在剖面上可以一直延伸到3.5 s以下,转换成深度超过5.2 km[7]。

从图3-5a中可以看出,在垦东断层南段的新生代地层中发育明显的负花状

构造,而且垦东凸起邻近郯庐走滑断裂带,负花状构造的发育说明了垦东断层南段的走滑断层性质。垦东断层北段在剖面上表现为正断层。因此推测:垦东断层的南段和北段在形成的最初可能是2条独立的断层,南段位于主干走滑位移带内,北段最初是南段走滑断层形成的规模较大的伴生正断层,随着走滑运动的持续发展,2段断层不断扩大加深并最终连通成为一体,形成垦东断层今天的形态。

图3-4 垦东凸起T1’构造

图3-5过垦东断层典型地震剖面

(a)切过垦东断层南段的地震剖面;(b)切过垦东断层北段的地震剖面;(c)切过垦东断层南段

NE向延长线的地震剖面

二、垦东浅层走滑断裂带

在垦东凸起,除了垦东断层具有走滑断层性质外,在垦东潜山主体带与东部

反向构造带的交接区域还发育一条隐伏的浅层走滑断裂带。由于该处的古近系都已被剥蚀殆尽,断裂带的活动主要发生在新近系中。

图3-6垦东凸起主走滑带及其伴生构造

这条隐伏的走滑断裂带并不是贯通的(图3-6),而是由若干条NE走向,相互之间大致平行的断裂组成,这些断裂一般延伸不远,断裂之间被一组NEE走向的断裂所切割,形成一条狭长的“羽状”构造带。

第4章走滑拉分作用的意义

4.1 走滑作用影响盆地的形成

中国东部主要的走滑断裂带—郯庐断裂及其走滑拉分作用的研究涉及到中国东部很多凹陷的成因机制,目前概括起来主要是两种观点:走滑拉分成盆和走滑拉分不成盆[13]。

郯庐断裂两侧的盆地,已经有研究认为是走滑拉分成因的有:宁芜和庐纵盆地、合肥盆地、莱阳盆地南缘石场—中楼盆地、沂河断裂带内的马站盆地、管帅盆地、苏南地区的句容盆地和胶莱盆地。渤海湾盆地莱州湾凹陷也被认为是新生代右旋走滑拉分盆地,其新生代右旋走滑分量约为40km。位于莱州湾凹陷南边的潍北凹陷也被认为是走滑拉分盆地。但是,主张拉分不成盆的学者也大有人在,例如有研究者从辽东湾地区入手,认为自始新世中期郯庐断裂积累了30~40km 的右行走滑,郯庐断裂在整个渤海湾盆地的裂谷活动中是活动的,但其幅度不足

以导致盆地的形成,因而不是盆地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有研究者认为渤海湾盆地是华北地裂运动形成的,与地幔柱有关,与郯庐断裂扭动关系不大。在东亚巨型裂谷背景条件下,郯庐断裂中段发生强烈的拉张作用。

走滑拉分盆地也称拉分盆地,其形成条件包括:(1)释压弯曲断层旁拉分作用;(2)分支断层间拉分作用;(3)雁列断层间拉分作用;(4)走滑断层终(尾)端拉分作用;(5)在挤压背景下,顺走滑断层发生块体逃逸产生的拉分作用;(6)网( 辫) 状断层系内拉分作用;(7)扭动带或剪切走廊带内块体旋转产生的拉分作用。拉分盆地的形状多为菱形、楔形、扁豆形、三角形、矩形等。拉分盆地的长宽比取决于相邻走滑断层带的宽度及叠覆段的长度。从拉分盆地的形成机制上可以看出,走滑断层是盆地的控边断层。

4.2 走滑拉分作用影响油气成藏

从世界范围来看,走滑构造带往往是形成大型油气田的有利区带,如在美国著名的圣安德列斯走滑断层和我国东部的巨型走滑断裂-郯庐断裂带的两侧都发育了一系列的含油气盆地,这些都说明走滑构造对含油气盆地的形成以及油气的最终成藏关系密切[8]。

在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构造带与油气富集带在构造位置上也体现出了很高的一致性:在埕东断层的两侧发现了埕东油田、老河口油田、飞雁滩油田、桩西油田和五号桩油田,在长堤断层附近发现了长堤油田,在孤东断层附近发现了孤东油田,垦东断层和垦东浅层走滑带两侧发现了红柳油田和新滩油田。

4.2.1走滑活动影响烃源岩的热演化和分布

走滑断裂的活动,特别是切割深度比较大的走滑断裂的构造活动对地温梯度和烃源岩热演化过程有重大影响。由于这类断裂上面连通盖层下面切穿基底,是壳内物质向上运移的通道,地壳深部的能量和物质容易沿着走滑断裂向上涌出,使得走滑断裂带往往是岩浆岩分布的主要区带,大规模的火山活动对烃源岩热演化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提供了大量的热源,有利于有机质向油气转化,提高了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而且利于古生物的生长发育,对优质烃源岩形成及成熟起重要控制作用。

4.2.2 走滑活动改善断裂带附近地层的储集物性

在断裂活动期,由于应力的释放,产生大量的微裂缝,特别对于走滑断裂,由于错动两盘接触面积大,引发走滑运动的构造应力强烈,使得走滑断裂附近的地层受到搓挤、揉碎,地层的物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济阳坳陷东部来说,由于走滑活动是多期次的,而且中生代的左行走滑和新生代右行走滑运动的方向也不同,使得主干走滑断裂带附近的地层经历多次的、来回往复的剪切、揉碎之后,地层遭受破碎,物性变化非常明显。

4.2.3 走滑活动影响盖层的形成

在济阳坳陷内,各构造单元由于所处的构造位置不同,经历的沉积演化过程也不一样,各次级凹陷内的盖层所处的层位各有不同,如东营凹陷内主要发育沙一段和馆陶-明化镇组的泥岩盖层,垦东凸起主要发育的盖层是管上段的I、II、V砂组泥岩和明化镇组泥岩。总体上来说,在济阳凹陷东部地区,馆陶-明化镇组泥岩层是一个区域性的盖层,是将油气封盖在下部的最后一道“关口”,先期很多受构造作用影响而从深部圈闭中溢散出来的油气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再次被馆陶-明化镇组的泥岩封堵,形成次生油气藏。

馆陶-明化镇组泥岩盖层的良好封堵性得意于它们沉积形成的时期刚好是济阳坳陷断、坳陷和郯庐断裂带的走滑活动逐渐减弱的时期,这使得这层盖层没有遭受构造活动的大规模改造而保持了很好的封盖性能。总体上来说,郯庐断裂带每一期次的活动减弱或休眠期与区域性的沉降作用相匹配,为区域性盖层的发育提供良好的构造背景,从而影响和控制着区内盖层的发育。

4.2.4 走滑活动影响油气的疏导体系

在油气输导体系中,断层是最为活跃的因素。走滑断裂的每一次活动,均形成大量的断层,主干断裂连通其它次级的或者伴生的断裂形成了良好的油气运移输导的通道。如果这种通道的形成在烃源岩大规模生烃高峰之后时,断裂的活动和开启就有利于连通深部的烃源岩和位于浅部的储集体,有利于油气从“源”到“汇”的进程,但是,如果断裂的活动在烃源岩大规模生烃之前而在生烃之后处

于封闭期,那么油气的运移就受到了阻碍。

通常来说,由于走滑运动的错动作用,使得沿着走滑断层两侧,经常发生凹(洼)带与凸起带直接相连的情况发生,分隔沉积凹(洼)陷的走滑大断层的掀斜活动和大距离的垂直断距,导致了在其下降盘沉积物的快速堆积和沉积沉降中心的形成,这些部位逐步成为生油中心,另一方面,这些作为边界断层的走滑断层的长期活动对于凹陷内烃源岩的转化、沟通凹陷内的油源与凸起部位的储层、油气纵向运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这类断层的活动时期一般比较长,活动期次较多,长时间的活动使得这类断层的开启性比较好,如果上部位发育盖层封堵,那么这种下部开启,上部封堵的断层就成为油气运移、聚集最理想的模式,具有运聚速度快,不易溢散的特点。

第5章结论

走滑拉分作用广泛存在于盆地的内部,对盆地的形成和油气成藏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根据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右旋走滑系统包括“双伸型”和“双缩型”两种类型;走滑构造的形成机制包括纯剪和单剪机制。剖面上的花状构造、平面上的雁列式断层、走滑带两侧地质界线的水平错开、海豚效应和丝带效应以及走滑构造带内部构造和夹块的存在均可作为走滑作用存在的证据。

(2)受整体呈北东向延伸的郯庐断裂带走滑活动的影响,济阳坳陷东部的主要走滑断层也基本呈NEE-NE-NNE方向延伸和展布。各走滑断层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形态也不尽相同。但从整体而言,这些走滑断层在平面上都有平直性、彼此平行分布、分段延伸的特点;剖面上主要表现为花状构造和平行断裂。

(3)走滑拉分作用对油气成盆的作用,目前有两种观点,即走滑拉分成盆和不成盆。走滑作用还对油气成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走滑断裂的活动,切穿基底,构造深部和浅部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提高了地温梯度,促进了各生烃凹陷内烃源岩的演化;走滑断裂的活动产生大量的微裂缝,改善了附近地层的储集物性;郯庐断裂带每一期次的活动减弱或休眠期与区域性的沉降作用相匹配,为区域性盖层的发育提供良好的构造背景;分割生烃凹陷与凸起的走滑断层长期活动,成为凹陷中油气运移到凸起之上的油源断层,促进了油气的纵向运移,同时沿着走

滑断层两侧分布的次级微断层和裂缝为沿着走滑断层运移上来的油气向凸起上运移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油气的横向运移。

参考文献

[1]陈书平,吕丁友,王应斌,杨先范.渤海湾盆地新近纪-第四纪走滑作用及油气勘探意义[J].石油学报,2010,06:894-899.

[2]池英柳,赵文智.渤海湾盆地新生代走滑构造与油气聚集[J].石油学

报,2000,02:14-20+5-4.

[3]徐嘉炜.论走滑断层作用的几个主要问题[J].地学前缘,1995,02:125-136.

[4]夏义平,刘万辉,徐礼贵,郑良合.走滑断层的识别标志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中国石油勘探,2007,01:17-23+48+92.

[5]Woodcock N H,FischerM.Strike-slip duplexes.J.Struct.Geol.,1986,8(7):725~735

[6]童亨茂,宓荣三,于天才,刘宝鸿,孟令箭,杨景勇.渤海湾盆地辽河西部凹陷的走滑构造作用[J]. 地质学报,2008,08:1017-1026.

[7]兖鹏,王六柱,余朝华,刘树亮,吴时国.济阳坳陷垦东走滑断裂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01:100-107.

[8]余朝华. 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部走滑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研究

[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

[9]朱光,刘国生,牛漫兰,宋传中,王道轩.郯庐断裂带的平移运动与成因[J]. 地质通报,2003,03:200-207.

[10]朱光,王道轩,刘国生,宋传中,徐嘉炜,牛漫兰.郯庐断裂带的伸展活动及其动力学背景[J]. 地质科学,2001,03:269-278.

[11]刘玉瑞,刘启东,杨小兰.苏北盆地走滑断层特征与油气聚集关系[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4,03:279-283+293.

[12]孙洪斌,张凤莲.辽河盆地走滑构造特征与油气[J].大地构造与成矿

学,2002,01:16-21.

[13]彭文绪,张如才,孙和风,史浩,吴奎,贺电波,姚以泰.古新世以来郯庐断裂的位移量及其对莱州湾凹陷的控制[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10,04:585-592.

板块构造学说主要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 1967年,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成为地球科学史上的革命。 (1)大陆漂移 (2)海底扩张 (3)板块构造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内容: 1.轻的硅铝质大陆漂浮在重的硅镁层之上,并在其上发生漂移; 2.全球大陆在古生代晚期曾连接成一体,称为联合古大陆或泛大陆(Pangea),围绕联 合古大陆的广阔海洋称为泛大洋; 3.从中生代开始,泛大陆逐渐破裂、分离、漂移,形成现代海陆的基本格局。 大陆漂移的证据:大陆边界的吻合、岩石和构造的拼合、生物学、古地磁学、古气候 早在1620年,培根(Bacon, F)就发现大西洋两岸海岸线的相似性 北大西洋两岸山脉可对比性 阿帕拉契亚山脉向北消失于纽芬兰海滨,但年龄与地质构造均相当于不列颠群岛和斯堪的纳维亚。 岩石和构造的拼合 北美、非洲和欧洲的古老岩石-构造线可以很好的对接 南美与非洲古老岩石(老于20亿年)分布区可以很好的对应 非洲西部高原的片麻岩年龄、构造线方向与南美洲巴西高原片麻岩的年龄、构造线方向一致。 古生物 南美、非洲、印度、澳洲和南极洲在晚古生代期间生物具有相似性,表明他们连为一体,组成冈瓦纳(Gondwana)大陆 动物变异性同样说明三叠纪后联合古陆开始分裂并各自漂移,逐渐形成现今的海陆分布格局。 古气候 南澳大利亚Hallet Cove基岩上的冰川擦痕,指示冰川的运动方向 古地磁学 英国学者布莱克特和朗科恩通过测定已知时代岩石古地磁,进而推算其古地理位置,发现一些大陆的古地理位置与现今位置相差较远,证明古大陆曾发生漂移。 通过测定某大陆不同时代岩石的古地磁所反映的对应时代的磁极位置,并标示在地图上,并连接起来就形成了古地磁极移曲线。极移曲线反映了古大陆漂移轨迹 海底扩张 一、洋脊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1、洋脊是软流圈上涌出口,地温较高,密度小、波速低; (1)高热流异常区;(2)重力负异常区;(3)低速区。 2、沿洋中脊向两侧,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具有对称性; 基岩的风化程度向两侧逐渐加深; 沉积层在洋中脊部位最薄,向两侧逐渐加厚; 洋脊两侧正负磁异常条带具对称性; 二、海沟的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有效”理解和掌握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

如何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的?“握”“煮”地球“敲”定板块 今年地震比较频繁,报道较多;看到作业后吃饭时我突然把地球和鸡蛋联系到一起,地球原来就是一个没煮熟透的鸡蛋,蛋壳烂了就地震了,蛋壳有缝隙就火山爆发了… 实验工具:生鸡蛋人手一个,500ml烧杯,石棉网,支架,酒精灯,水,火柴(化学实验室暂借用) 实验步骤:(以2人小组为单位) 小实验1:观“地球”,敲“地球”⑴观其中一个鸡蛋整体,手指轻弹鸡蛋,感知整体硬度⑵小范围敲碎另一个鸡蛋,感知实际状况如果把地球比作一个鸡蛋,那么,蛋壳就是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这个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不像蛋壳一样,是一个整体,而是破裂为六块的"蛋壳"。 结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第一,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小实验2:握“地球”⑴握其中完整鸡蛋整体,进一步感知整体硬度⑵握其中敲碎另一个鸡蛋,感知实际运动状况 结论:第二,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小实验3:煮“地球” 把保持完整蛋壳的鸡蛋和破裂蛋壳的鸡蛋分别放到盛水烧杯中

用酒精灯加热观察。 蛋壳不破裂的地方什么也没有,这就好比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而沿着破裂的地方挤出来很多白白的蛋清,这些裂缝就好比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那些裂缝上的一小堆一小堆的蛋清不正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一座座火山吗。 结论:。第三,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Ok了 本专题-----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以及世界著名山系、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主要学习“有效教学”,本实验仅仅设想,有效与否还有待检验,设计仅是为地理课常在上午第四节,实验结束后仅为同学们减少饥饿感而已。

板块构造学说导学案

使用时间 主备人 郭志红 审核人 板块构造学说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六大板块示意图”说出六大板块的位置并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原理分析太平洋西侧深海沟—岛弧链、东侧北美科迪勒拉山系、喜玛拉雅山系、大西洋的成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板块构造学说的教学中,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地壳运动驱动力的认识,正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懂得科学研究的严谨性。 重点:六大板块的分布,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一些海沟—岛弧带、高大山系、大西洋等的 形成。 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由板块间碰撞或板块张裂处形成的地形。 预习案 使用说明 1.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教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结合课本里的例题,完成书后练习与预习自测题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一、教材助读 1、板块构造学说是在 和 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是由若干刚性板块构成的,全球可以划分为 大板块。板块在 之上滑动,板块内部相对比较 ,板块交界处是地壳运动的 。 3、在下图中填出各板块的名称。 表示 边界,板块的 运动 表示 边界,板块的 运动 4、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 或 ,如 、 。 5、大陆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 、 、 ;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 。 6、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链的成因是 , 喜马拉雅山脉的成因是 。 7、 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 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 二、预习自测 1.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 ( ) A .天体引潮力 B .地幔物质的对流 C .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D .洋流 2.关于东非大裂谷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亚欧板块向非洲板块挤压的结果 B .非洲板块内部张裂的结果 C .印度洋板块向非洲板块俯冲的结果 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安第斯山脉的形成是( ) A .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的结果 B .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的结果 C .火山喷发的结果 D .太平洋板块向美洲板块俯冲 4.下列地理事物不是由太平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形成的是( ) A .马里亚那海沟 B .日本群岛 C .富士山 D .琉球群岛 5.下列关于地球六大板块划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把整个地球分为六大板块 B .把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C .把陆地分为六大板块 D .把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6.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在海洋的是( ) A .印度洋板块 B .非洲板块 C .美洲板块 D .太平洋板块 7. 世界上的巨大山脉多分布于板块的( ) A .张裂地区和生长边界 B .张裂地区和消亡边界 C .碰撞地区和生长边界 D .碰撞地区和消亡边界 三、我的疑惑 探究案 一、质疑探究 (一) 基础知识探究 1、如果你是魏格纳,将如何证实你的假想? 2、讨论洋底年龄的分布规律? ………………………………装………………………………订…………………………线…………………………………………………………… E B A D C F Q P 全球板块分布图 ⅰ ⅱ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 一、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本课题是高中地理“岩石与地貌”单元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自然地貌与人工地貌”内容的基础与前提,更是自然地理学中最基础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透析海陆变迁和地壳运动的成因内核,解释许多有关大地科学的复杂现象,层层深入地帮助学生逐步习得科学思维方法,即从地理事实上升到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上升到一般科学的思想方法,从一般科学的思想方法再上升到科学哲学的思想方法。 二、学情分析 设计本课时处处体现分层教学的理念,保证学困生能够听懂原理、会做习题;而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则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好”,帮助他们拓宽眼界、开阔思路,培养地理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说出“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2)能阅读全球板块分布图,说出各个板块的位置和范围; (3)能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岛弧、海沟、海岭、海岸山脉和高大山系等地形的成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FLASH动画,了解“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主要内容; (2)通过填图练习,熟悉六大板块的分布及其主要海陆范围。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的学习,初步认识人类对地壳运动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感悟科学探究的无止境、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科学质疑的重要性,从而辩证地看待科研成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划分、板块运动及其结果) 难点:三种大地构造学说的创新之处,板块运动的动力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讲授法、启发法、小组讨论 六、教学流程 七、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展示考古资料《意大利塞拉比斯古庙》 提问: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这里曾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计思想】用考古实例引出“沧海桑田”,让学生初步认识海陆变迁的事实,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2.提问:你还能举出哪些自然界海陆变迁的例子? 【设计思想】把话语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展示自己课外知识的机会。 展示“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历程示意图” 追问:是什么“增高药”使喜马拉雅山不断“长高”? 【设计思想】这个问题不需要学生马上回答,在“似乎知道又说不清”的矛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被迅速激发。 (二)新课教学 展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设计思想】复习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下面的学习打下知识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1.“大陆漂移学说” 展示“世界地图”

《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设计

《板块构造学说》教学设计 【案例名称】 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对象】 本校七年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和城市父母做小商小贩的家庭。教育环境较差,学生学习面窄,思维不够活跃,查找资料的条件有限,一般学习仅限于书本知识,拓展知识范围较困难。【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特点,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初步学会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六大板块示意图、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及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图 难点: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与六大板块之间的关系 【教具、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准备】 纸张,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引入:在前面学过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的基础上,科学家又继续提出来了新的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同学们读书找出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学生读书自学能力的培养) 课件展示:“六大板块示意图” (一)板块与板块交界处产生现象的探究: 试验1: 师:(出示六大板块示意图)问全球共划分为哪几大板块?

生: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 师:哪些板块既包括海洋又包括陆地,哪些板块只包括海洋? 生:除了太平洋板块几乎全在海洋,其余板块都是既包括海洋又包括陆地 师:做一个实验 拿一只铅笔放在桌子中间摇几下看看铅笔有什么变化,然后把铅笔再放在两张桌子之间再摇几下看看铅笔有什么变化 生1:放在桌子中间的铅笔只微微晃动 生2:放在两张桌子之间的铅笔晃得很厉害,并掉到了地上 师:解释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生1:桌子摇晃对桌子中间的铅笔影响不大 生2:两张桌子之间的摩擦力大碰撞厉害对铅笔影响很大 师:就像六大板块一样 学生说出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与板块构造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生: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方地壳比较活跃 师:也是极易发生火山和地震的地方 提问: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学生可以小组讨论,回答讨论结果)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 (二)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的探究: 试验2:

地球科学概论——板块构造学说

板 块 构 造 学 说 浅 析 ————地球科学概论 学院:环境与测绘学院 班级:环境工程08-4班 姓名:耿彪 学号:07083265

背景材料:1910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1930)偶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极为相似。此后经研究、推断,他在1912年发表《大陆的生成》,1915年发表《海陆的起源》,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该学说认为在古生代后期(约三亿年前)地球上存在一个“泛大陆”,相应地也存在一个“泛大洋”。后来,在地球自转离心力和天体引潮力作用下,泛大陆的花岗岩层分离并在分布于整个地壳中的玄武岩层之上发生漂移,逐渐形成了现代的海陆分布。 该学说成功解释了许多地理现象,如大西洋两岸的轮廓问题;非洲与南美洲发现相同的古生物化石及现代生物的亲缘问题;南极洲、非洲、澳大利亚发现相同的冰碛物;南极洲发现温暖条件下形成的煤层等等。但它有一个致命弱点:动力。根据魏格纳的说法,当时的物理学家立刻开始计算,利用大陆的体积、密度计算陆地的质量。再根据硅铝质岩石(花岗岩层)与硅镁质岩石(玄武岩层)摩擦力的状况,算出要让大陆运动,需要多么大的力量。物理学家发现,日月引力和潮汐力实在是太小了,根本无法推动广袤的大陆。因此,大陆漂移学说在兴盛了十几年后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上世纪五十年代,海洋探测的发展证实海底岩层薄而年轻(最多二、三亿年,而陆地有数十亿年的岩石);另1956年开始的海底磁化强度测量发现大洋中脊两侧的地磁异常是对称的。据此,美国学者赫斯(H.H.Hess)提出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地幔软流层物质的对流上升使海岭地区形成新岩石,并推动整个海底向两侧扩张,最后在海沟地区俯冲沉入大陆地壳下方。 板块构造学说是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伸。 板块构造,又叫全球大地构造。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说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象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而是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据physorg网站2007年11月21日报道,太阳系外发现的巨大类地行星被命名为“超级地球”。“超级地球”引发科学家们研究他们在哪些方面可能像地球的浓厚兴趣。最近,哈佛大学科学家们指出,这些类地行星也适用于地球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是指构成地球固态外壳的巨大板块的运动学说。板块运动常导致地震、火山和其它大地质事件。从本质上来讲,板块决定了地球的地质历史。地球是我们所知道的唯一一个适合板块构造学说的行星。地球板块运动被认为是生命进化的必要条件。 然而,哈佛行星科学家黛安娜.巴伦西亚和她的同事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预测,“超级地球”(其质量是地球的一倍至十倍大)同样也会通过板块构造来提供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 该论文的作者巴伦西亚告诉本网站称,“这些超级地球中的一些可能在他们的太阳系中也处于…可居住区域?,这就是说他们离他们的母恒星的距离恰好合适,有液态水存在,因此会有生命。尽管最终只有这些行星的热和化学进化能够决定是否他们适合居住,但是这些热和化学特性却极其依赖于板块构造学说。” 通过全面模拟这些具有大片陆地的超级地球的内部结构,巴伦西亚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超级地球”的质量与其板块与板块应力值之间的存在的联系。这些应力值,部分是很慢的,

14号板块构造学说说课稿

普通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6月第2版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第四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 《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说课稿 云南省玉溪一中周家坤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四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 《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本节课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教材分析】 《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是湘教版初中地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四节《海陆变迁》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讲述板块构造学说,世界著名山系的形成原因,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等内容。板块构造学说是大陆漂移假说的延伸,为地表形态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将为区域地理有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通过本课时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防震抗灾、自救互救知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课程标准】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的形成原因,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知道了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大致情况,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备的知识;同时,通过对本节教材第一课时内容《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假说》的学习,为本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和埋下伏笔;同时七年级的学生学习热情较高,参与意识较强,但是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因此,课堂中我设计了多个学生活动,化抽象为直观,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说出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变化,火山地震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拼图、游戏活动,培养科学探究的方法; 2、通过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板块运动的实例分析,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

地貌学论述题概要

第一章 ●1、简述影响地貌形成发育的基本因素 ●2、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和彭克的地形分析学说的中心思想。 ●3、现代地貌学的发展特点。 一.影响地貌发育的基本因素 一)地貌形成的内外营力 二)岩性和地质构造 三)内外力作用时间 四)人类活动的影响 一)地貌形成的内外营力--内力 1)内力的来源--- 由地球内能:热能、 化学能、重力能以及地球旋转能等。2)主要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地球深 处岩浆活动和地震等。 内力作用的总趋势: 加大地表起伏,形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态。 陆上的山地、盆地、高原等,大洋底部海岭、海盆、海沟等一些巨型、大型的地貌形态主要都是内力作用的结果 一)地貌形成的内外营力--外力 1)外力的来源 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重力能和生物活动而产生的营力。 2)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 按照外力的性质可分为流水作用、风力作用以及生物作用、人类活动的作用等;按照外力的作用方式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外力作用的总趋势:使地表起伏趋向缓和 二)岩性和地质构造--岩性(岩性是指反映岩石特征的一些属性,如颜色、成分、结构、构造、胶结物、及胶结类型、特殊矿物等。) 1.岩性不同本身就形成不同的地貌类型:火山地貌、岩溶地貌、黄土地貌。 2. 岩性的差异可形成不同地貌形态 石英砂岩和石英岩在任何气候条件下总是形成正地形;页岩多数形成负地形;酸性脉岩多半形成正地形;而基性脉岩多半形成负地形。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的地貌形态随气候带及产状的不同而异 二)岩性和地质构造--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态的骨架,在地质构造影响下,出现各类构造地貌,按构造地貌的规模可分为三级: 全球构造地貌——大陆和洋底。 大地构造地貌——如大陆上的褶皱山脉、大型拱起高原,洋底的洋中脊、海岭和深海平原等。是地壳运动、大地构造的表现。 地质构造地貌——指由断裂、褶皱和火山等作用形成的地貌。 三)内外力作用时间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作用时间长短不同亦会出现不同的地貌形态,显示出地貌发育的阶段性。 例如:急剧上升运动减弱初期出现的高原,外力作用虽然强烈,但保存了大片高原面,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原面在外力作用下侵蚀殆尽,成为崎岖的山区,再进一步发展,可转化为

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

板块构造学说的形成 1912年德国气象学家兼地质学家魏格纳最先提出大陆漂移说。他认为在前寒武纪时,地球上存在一块统一的大陆:泛大陆。以后经过分合过程,到中生代早期,联合古陆再次分裂为南北两大古陆,北为劳亚古陆,南为冈瓦那古陆。到了三迭纪末,这2个古陆进一步分离及漂移,相距越来越远了,其间由最初一个狭窄海峡,逐渐发展成现在的印度洋、大西洋等巨大的海洋。到了新生代,因为印度已北漂到亚欧大陆的南缘,两者发生了碰撞,青藏高原隆起,造成了宏大的喜马拉雅山系,古地中海东部完全消失了;非洲继续向北推进,古地中海西部逐渐缩小到现在的规模;欧洲南部被挤压成了阿尔卑斯山系,南、北美洲在向西漂移过程里,它们的前缘受到太平洋地壳的挤压,隆起为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同时两个美洲在巴拿马地峡处复又相接;澳大利亚大陆脱离南极洲,向东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于是海陆的基本轮廓发展成现在的规模。 由于受当时科技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大陆漂移说也未能正确说明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未能提供大陆拼合的最佳方案。大陆漂移学说在当时学术界引起很大争议,大陆漂移理论提出后不久,便被视为是一种荒唐的臆想。随着魏格纳本人在科学探险中献身于格陵兰雪原,大陆漂移说一度陷于沉寂。 六十年代初,美国地震地质学家迪茨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接着,郝斯加以深入阐述。 迪茨提出:由于地幔中放射性元素衰变生成的热使地幔物质以每年数厘米的速度进行大规模的热循环,形成对流圈,它作用于岩石圈,成为推动地壳运动的主要力量。洋壳的形成与地幔对流有关。洋底就是对流圈的顶,它在洋底的离散带形成,并缓慢地向敛合带扩张。总的看来,洋底构造是地幔对流的直接反映,洋脊是地幔物质上涌的部位,海沟是地幔物质的下降部位。 郝斯认为大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太平洋周围分布岛屿与海沟、大陆边缘山脉以及火山、地震就是这样形成。 1968年,剑桥大学的麦肯齐和派克,普林斯顿大学的摩根和拉蒙特观测所的勒皮雄等人联合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说,它是海底扩张学说的具体引伸。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的构造单元是板块,板块的边界是洋中脊、转换断层、俯冲带和地缝合线。由于地幔的对流,板块在洋中脊分离、扩大,在俯冲带和地缝合线处下冲、消失。全球被划分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板块等

走滑拉分构造及意义

走滑拉分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摘要 走滑拉分作用普遍存在于盆地构造体系中,控制着盆地的形成和成藏作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右旋走滑系统模式、走滑构造的形成机制以及走滑作用的证据。剖面上的花状构造、平面上的雁列式断层、走滑带两侧地质界线的水平错开以及走滑构造带内部构造和夹块均可作为走滑作用存在的证据。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部为例,主要介绍了郯庐断裂带东西两支断裂以及垦东凸起的走滑构造特征,这些走滑断层基本呈NEE-NE-NNE方向延伸和展布,在平面上都有平直性、彼此平行分布、分段延伸的特点,剖面上主要表现为花状构造和平行断裂。走滑拉分作用对油气成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烃源岩的热演化与分布,改善断裂带附近地层的储集物性,影响盖层的形成和油气的疏导体系。 关键词:走滑拉分作用,走滑构造,济阳坳陷,油气成藏 第1章引言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走滑拉分作用可形成复杂的构造系统,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它可以形成重要的油气圈闭,在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意义。自扭动断层概念提出以来,扭动构造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进展,油气勘探中也发现了越来越多与走滑拉分作用有关的圈闭,其在油气勘探中的意义得到了广泛关注[1]。 中国大陆广泛广泛存在走滑拉分作用,东部的郯庐断裂带与渤海湾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和走滑作用有一定的关系。渤海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海上含油气盆地,以新生代为主要成盆期,形成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非正向汇聚及中国东部岩石圈伸展东移的右旋扭张背景[2]。走滑活动在渤海湾盆地形成演化和油气成藏等各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走滑构造作用影响着盆地的形成演化,盆地构造体系的形成与走滑扭动作用有关,对油气赋存具有重要意义的局部构造受

板块学说练习题(含答案)

4.2 板块运动(文科) 一、选择题。(70分,每题2分) 1.下列地区中,地壳较稳定,不易发生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是()。 A.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B.板块内部 C.日本 D.中国 2.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地震的亚洲国家有( ) 。 A.日本 B.俄罗斯 C.美国 D.加拿大 3.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4.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未来地中海面积应该是()。 A.扩大 B.缩小 C.不变 D.有时扩大,有时缩小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回答下题。 5.下列地区位于亚欧板块的是() A.阿拉伯半岛 B.印度半岛C.东南亚地区D.拉布拉多半岛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红海将会不断扩大B.地中海将会不断扩大 C.太平洋将会进一步扩大 D.大西洋将会减小 7.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 A.地球的岩石圈由五大板块拼合而成 B.板块交界地带是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分布带 C.板块内部稳定,不可能再分成小块 D.板块都处于静止状态 8.下列关于全球构造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陆漂移学说是德国地球物理学家莫霍提出来的 B.大陆漂移学说认为板块交界处地壳很稳定 C.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地壳较稳定 D.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在不断缩小 9.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哪个板块(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10.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 ) 。 A.碰撞 B.张裂 C.分裂 D.隆起 1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A.地球的岩石圈是一个整体 B.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和岛弧 C.全球共有6个板块 D.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产生的 12.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的是() A.海沟、岛弧 B.海岭、海洋山脉 C.裂谷、海洋 D.巨大山脉 13.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代森林的遗迹,原因是()。 A.海底森林死亡 B.地壳下陷,海水淹没 C.砍伐的森林丢到海里 D.地上树木被水冲到海中读板块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它三段板块界线类 型不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多火山活动,图 中与此相关的板块是() A.a B.b C.c D.d 16.在板块的生长边界往往形成() A.海沟 B.孤岛 C.海岭 D.海岸山脉 17.图中①、②、③、④段边界属于生长边界的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图中a、b、c、d所在板块绝大部分为海洋的是() A.a B.b C.c D.d 我国某远洋科学考察船从青岛港起航,进行环球大洋科学考察活动。图1是科考题船航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9.科考船途经了全球六大板块中的() A.3个板块 B.4个板块C.5个板块 D.6个板块 20.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 A.处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带 B.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带 C.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带 D.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带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 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读图1,完成下题。 21.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 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 青岛 航向、航线

板块构造学说的介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板块构造学说的介绍 板块构造学说是1968 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 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伸。板块构造,又叫全球大地构造。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说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象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而是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据physorg 网站2007 年11 月21 日报道,太阳系外发现的巨大类地行星被命名为超级地球。超级地球引发科学家们研究他们在哪些方面可能像地球的浓厚兴趣。最近,哈佛大学科学家们指出,这些类地行星也适用于地球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指构成地球固态外壳的巨大板块的运动学说。板块运动常导致地震、火山和其它大地质事件。从本质上来讲,板块决定了地球的地质历史。地球是我们所知道的唯一一个适合板块构造学说的行星。地球板块运动被认为是生命进化的必要条件。然而,哈佛行星科学家黛安娜.巴伦西亚和她的同事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预测,超级地球(其质量是地球的一倍至十倍大)同样也会通过板块构造来提供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之一。该论文的作者巴伦西亚告诉本网站称,这些超级地球中的一些可能在他们的太阳系中也处于可居住区域,这就是说他们离他们的母恒星的距离恰好合适,有液态水存在,因此会有生命。尽管最终只有这些行星的热和化学进化能够决定是否他们适合居住,但是这些热和化学特性却极其依赖于板块构造学说。通过全面模拟这些具有大片陆地的超级地球的内部结构,巴伦西亚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超级地球的质量

板块构造学说教案

课题19 板块构造学说 示例一 一、教学内容与说明 1.教学内容 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板块构造学说的运用,地震、火山的成因及分布规律,地震逃生方法。 2.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是高中地理“岩石圈”单元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自然地貌与人工地貌”内容的基础与前提,更是自然地理学中最基础的、属于“增长点”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所谓“增长点”是指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透析海陆变迁和地壳运动的成因内核,解释许多有关大地科学的复杂现象,还可以充分挖掘本专题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的内涵,层层深入地帮助学生逐步习得科学思维方法,即从地理事实上升到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从地理科学的研究方法上升到一般科学的思想方法,从一般科学的思想方法再上升到科学哲学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并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球上某些现象(大地貌的形成、海陆变迁、火山地震分布规律等)发生的原因。 2.通过“大陆漂移学说”创立过程的学习,初步学会“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的科学思维方式;通过“海底扩张学说”创立过程的学习,初步领会逻辑推理的科学思维方式;通过“板块构造学说”创立过程的学习,初步懂得前人研究成果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3.通过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的学习,初步认识人类对地壳运动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感悟科学探究的无止境、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科学质疑的重要性,从而辩证地看待科研成果,初步感悟科学探究的最高境界——科学哲学观。 【设计思想】青少年时期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科学知识的掌握是科学素养形成的基础,科学思维方式是科学素养自我实现的“工具”,科学史是科学素质与人文素养整合的切入点之一,科学质疑精神(科学哲学观)使科学素养形成走向“自由王国”。 三、教学重点、难点

板块构造学说的运用

必修一自然地理 板块构造学说的运用 【课标考纲】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会考要求: 1.说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说明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 3.分析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4.说明流水、风、冰川等所产生的外力作用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5.分析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相互关系。 高考要求: 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典型例题】 例1、下图为利用GPS系统监测板块运动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 (1)断层两侧的板块是( )

A、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美洲板块 C、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2)断层在加利福尼亚的走向是( ) A、南北 B、东西 C、西北一东南 D、东北一西南 (3)图中监测站的主要作用是() A、监测三个站之间距离变化 B、监测海洋污染情况 C、监测台风登陆的路径 D、监测厄尔尼诺现象 例2、读“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目前,人类开发的海洋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A、M处 B、N处 C、P处 D、Q处 (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处是板块张裂形成的大陆坡 B、Q处是板块碰撞形成的海沟 C、N处是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交界地带 D、P处附近是火山、地震多发地带 例3、读图回答。

(1)图中区域所示的板块个数为( ) A、3 B、4 C、5 D、6 (2)以下对图中事物描述正确的是() A、①②之间地震发生概率高于②④之间 B、板块挤压处⑤的地层年龄较轻 C、板块消亡边界附近②地多石灰岩矿 D、③附近的海域有岛弧链 例4、读全球板块示意图,回答(1)~(5)题。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两部分内容。板块构造学说,教材以丰富的地理图像和文字,围绕以下内容展开:板块构造运动的基本观点,用板块构造学说演示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火山与地震,主要介绍火山及地震活动最剧烈的地带。教材中,六大板块示意图、海洋的生成和发展阶段、世界火山与地震分布图等,均为重要的教学内容。教材中运用五幅模式图,演示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太平洋海沟、日本群岛的形成,从而生动、直观地演绎出海洋形成和发展、演化的各个不同阶段。最后,教材通过两则阅读材料,让学生对火山、地震的危害有所了解。同时,以读图和回答问题的形式,引出板块构造运动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的关系。【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名称、位置、洲际界线,在课堂中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但是学生刚刚接触地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阅读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注意力易分散。然而他们好动、好表现,又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所以,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地图,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形式,进行识图、绘图、拼图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要点。2、了解世界火山、地震的主要分布规律3、初步学会对照“六大板块示意图”和“世界火山和地震分布图”,简要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4、关注人类如何防震抗灾,提高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情感目标:初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利用自然的手段也是无止境的。教学重点:1、掌握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2、世界火山与地震的分布教学难点:世界火山与地震的分布与板块构造的关系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媒体呈现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电影《2012》中截取的火山喷发和地震的片段。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对火山、地震现象给予了很好的解释。一、板块构造学说1、播放课件“六大板块示意图”,出示问题,学生分组结合教材进行自主学习,(认知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包括的海陆范围)(1)、地球表层可分为____大板块,板块、____板块、____板块、____板块、____板块、____板块(2)、除____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外,其他板块既包括大陆,也包括海洋。其中大洋洲在____板块上。2、屏幕演示六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和拉伸,进行组内分析(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理解山脉的形成与板块运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板块构造学说,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究意识。)(3)、图中“←→”表示板块的运动;“→←”表示板块的____运动。(4)、安第斯山脉是由____板块和____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喜马拉雅山脉是由____板块和____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小结(课件展示):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是:1、地球岩石圈主要由六大板块组成。2、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3、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板书)(过渡):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海洋都会经历一个生成和发展的阶段多媒体动画演示海洋的生成和发展(用多媒体演示,使得原本抽象、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直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懂得海洋的生成和发展是由于板块与板块间的张烈拉伸造成的)过渡:一般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而地壳的活跃,就造成了地表的火山地震。火山地震给人们带来了深深的灾难。二、火山与地震分布学生阅读课本36页图2-54,小组合作,思考:1、世界火山地震分布的主要地带在哪儿? 2、对照板块构造图,试解释主要的火山地震带这样分布的原因。 3、探究我国为什么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营造探索、讨论的学习气氛;通过自主讨论学习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预防地震和自我保护1、交流收集的有关地震常识和预知地震发生知识的资料。2、学生观察地震发生时的自我保护措施图,结合生活实际谈地震中的自我保护措施。(通过收集的资料,进行知识拓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归纳总结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师

板块构造学说

地球科学大辞典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总论 【全球板块构造】global plate tectonics现代板块边界主要是根据全球地震活动带和各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划分的,因为构造地震意味着两侧地质体发生相互错移。沿全球洋中脊分布的张性浅源地震带反映了两侧板块在背向运动;沿大陆边缘分布的倾斜地震带(贝尼奥夫带)代表两侧板块相向汇聚。由此得出全球板块分布(如图)。新洋壳现在正沿大西洋等大洋中 脊产生。红海就是印度洋中脊伸入非洲板块、使后者裂离而出现的新生洋盆。阿尔卑斯 喜 马拉雅山系是欧亚板块和非洲、印澳板块碰撞汇聚的地方。可以看出多数情况下洋、陆边缘与板块界线并不一致。 全球板块构造 (据D.P.McKenzie and F.Richter,1976) 箭头和数字示相邻板块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单位cm/a Ⅰ.阿拉伯板块;Ⅱ.欧亚板块;Ⅲ.可可斯板块;Ⅳ.北美板块;Ⅴ.加勒比板块;Ⅵ.南美板块;Ⅶ.纳兹卡板块;Ⅷ.南极洲板块;Ⅸ.太平洋板块;Ⅹ. 菲律宾海板块;Ⅺ.澳大利亚 印度板块;Ⅻ.非洲板块【岩石圈板块】lithosphere plate地 球岩石圈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如洋中脊、岛弧海沟系、转换断层)分割成若干个不连续的板状块体。每个板块的厚度50~150千米不等,面积大小也各不相同,故可按其直径大小划分为大、中、小板块。也有人以巨板块、板块、亚板块和微板块等区分之。最初由勒皮雄(Le Pichon,1968)将全球岩石圈划分出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等六个大板块。以后,这些全球性的板块又被进一步划分出许多次一级板块。例如美洲板块又被划分成南、北美洲两个板块等。从垂向剖面上看,岩石圈板块具有双层结构,下部由上地幔上部物质组成,其成分相当于橄榄岩;上部即为莫霍面以上的地壳。在空间上,板块的成分和厚度变化都很大。板块的形状与全球海陆分布的地理面貌之间通常并不一致,只有少数例外,如太平洋板块主要全由洋壳组成,没有陆壳分布。 【新全球构造】new global tectonics以前人们把大陆漂移说称为全球构造学说,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涉及整个地球。后来出现的板块构造学说,其研究领域也遍及全球,但它的研究深度大大超过了前者,为了有所区别,人们将后者命名为新全球构造。 【板块运动】plate movement地壳沿大洋中脊产生,向海沟方向消减,它的运动可按欧拉定 理(Euler s theorem):任一块体沿球面的运动可用绕一通过球心的轴的旋转来描绘。板块 沿地球表面的运动 (据Press, 1982)图中板块B正相对板块A向东移动,由箭头矢量指示的板块运动方向和错移洋中脊的转换断层方向一致,并代表旋转纬线。垂直这些纬线的法线的交点就是转动极的位置。从而一个板块的运动可以根据绕特定极的转动(角速度)确定。板块运动的线速度在转动极为零,90°处达最大值。按照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测定,全球板块运动速度从2.0厘米/年(红海)到18.3厘米/年(南太平洋)不等。 【板块构造学说】plate tectonics hypothesi s见94页“板块构造学说”。 【地幔对流说】mantle convection hypothesis即对流说,指地球内部物质循环运动的一种方 式,是板块运动动力机制的一种假说。由霍姆斯(A Holmes,1928)和格里格斯(D Griggs,1939)提出。现认为它是导致板块运移的主要机制。岩石的不良热传导性和放射热积

专题5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教案

中学地理教案 授课学校:教师:授课班级:日期:课题高一第一学期第二篇专题5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分布以及基本观点; 2.运用“海底扩张示意图”阐明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典型地表形态的成因(如海沟、岛弧链和高大褶皱山脉)。过程与方法: 1.阅读专栏“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初步体验从材料中获取信 息的过程; 2.通过观看flash动画、阅读“世界地形图”与“板块边界示意图”,判定板块边界类型 及其对应的地貌形态,提高读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的“三级跳”的学习,感悟科学探究的 无止境、科学研究的严谨性、科学质疑的重要性,从而树立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内容(板块的名称、分布,板块运动的原因、造成的影响) 教学难点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解释裂谷、海洋、海沟、岛弧、海岸山脉、高大山系的成因。 教学方法讲授法、地图法、讨论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教学 环节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2’导入导入在上今天的内容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看一张图。这是我们 地理教材封面的底图,大家来说下这是什么地方啊? 不错,这是喜马拉雅山。曾经有一位在青藏高原跋涉的旅 行者在途中休息时随手捡起地上的一块小石头,却惊讶地发现 那是一块海洋生物化石。在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上怎么会有海洋 生物化石呢?后来,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其实早在4000多万年 前,喜马拉雅山曾经是一片海洋,是什么力量让喜马拉雅山“长 高”了呢? 再看这张图,这是一张世界各大洲轮廓图,看到这张图, 大家有什么想法吗?(手勾勒出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 哦,很好,有同学注意到了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 他们看似原来是在一起的,那么又是什么力量把他们分开了 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开这些谜题,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内容——板块运动。(写下板书:专题5 板块运动)观察图片,大胆质疑,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8' 新课 教学 一、 大陆 漂移 刚才同学们发现大西洋两岸非洲和南美洲的轮廓可以拼合 在一起。其实,早在1910年,德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天文学家 魏格纳卧病在床,看着眼前的一张世界地图,也发现了这一现 象,并且提出了他的假设,他认为大陆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的水 平移动。好,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flash来了解一下他的这一学 说。(观看flash约1分钟)(写下板书:一、大陆漂移学说) 观看 flash,思 考体会大 陆漂移的 一个大致 过程;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