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通常是掌握课堂主导权的人,他们决定着课堂内容、

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进度。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教育的需求。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主体教学

主体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者、以合作学习为基础的教学

模式。主体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前往知识的源头取经。在主体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自由探究,自由讨论。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积极参与对话,完成知识建构。

主体教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掌握学习任务和方法,促进学生独

立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体教学将课堂当成一个多元化的知识构建空间,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

主体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经常是被动接受老师的讲解,课堂时间也被老师占用了大部分。而在主体教学中,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才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互动游戏、小组讨论以及问题解决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参与

意识。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自主提出问题、探究答案、参与讨论,建立起一种学习合作的心态,提高学习积极性。

创造多元的学习环境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还需要创造一种多元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

学生有各种各样的自由选择,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探究问题,从而让学习过程更具有个性化和自由性。

教师可以通过创造各种多样化的资源和活动,如实验室、图书馆、文化节等来

让学生在这些资源中自由选择,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还要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和批判性思考。开放性的

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我设计学习过程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而在完成任务

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评价,从而反思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实现学习与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的问题、反思日记、PECHA KUCHA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

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展和学习效果有一定的认识和评价。

鼓励学生互助合作

在主体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但也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通过互助合作,他们可以一起探讨问题、讨论答案,共同完成任务,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竞赛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互助合作,让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获得友谊和信任的支持。

结论

在当今的教育领域中,主体教学正在逐渐走向中心,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生应

该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在主体教学的课堂中,学会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和自我评价,成长为自信、有创造性、负责任的人。因此,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的必要手段。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新课程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同时,主体性是人类文化在个体身上的积淀,是人类进化的结果。而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不仅仅是教学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主体,要将传统教学中被教师“一言堂”所占领的学习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以实现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呢?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创设符合文体,且和学生实际的教育情境。作为教师除了应该在知识储备、专业水平、思想认识等方面做好准备外,在学生观方面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是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摆正师生之间的位置,确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全有教师说了算。学生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随便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唯一应该做的就是听从教师的安排,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在这样的观念支配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很难实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必须建立在以满足学生发展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探究活动。即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动手搜集各种资料,开展调查实验,整理资料,做出解释或者得出结论,写成研究报告,展示和回报交流自己的成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只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的欲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现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以及对《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的认识,谈点本人的做法和体会。 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需要语文教师有较多的时间用在课前准备上,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常记教学札记,记录有关学生课堂内外的点点滴滴。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多方查找资料、备课、写教案等。选择常规教学手段或者现代声像工具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应付,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效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要让讲台不再成为教师的专用之地。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激扬文字,学生亦可以在讲台上慷慨陈词;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板书解题思路,学生也可以演示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教师可以在讲台上介绍名人佳作,学生亦可以上台朗诵自己的得意之作……。总之,我们希望见到更多的学生能打破“师道尊严”,勇敢地登上“神圣”的讲台,教师走进学生中,一起

最新关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三篇】

关于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三篇】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面对新课程标准,我们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数学素养,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去经历和实践,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运用数学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同时,让他们的多种才能得以展现和培养,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一、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空间 让学生自主学习,首先要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空间。每个学生,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潜在的独立学习的能力。不仅如此,每个学生同时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的学习欲望,他们在学校的整个学习过程也就是一个争取独立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身角色定位于学生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摒弃那种将现成的知识结论灌输给学生的做法,充分考虑到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设计弹性化的,有一定间域和思维度的课堂问题,让学生去自主感悟、比较、体验,同时,教师要注意运用延迟评价,启发学生作充分、广泛的思考,这学生个性的发展及进行创造性学习提供条件。比如,在教学《找规律》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去“找”到图形中简单的排列规律,我设计了一幅没按规律排列的图,让学生将这幅图与课本上的主题图进行比较,并向学生提问:①、你认为哪种方式排列这些彩旗和灯笼更漂亮?为什么?②、如果再请你在两边分别挂上一串由绿色和紫色两种颜色的花组成的花带准备怎么来设计?试着动手画一画看。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具体的操作活动进行独立思考,教师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思维空间得到极大的拓展,更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这一学习方式,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彼此互通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方法与过程,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在合作式的民主互动的和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老师通常是掌握课堂主导权的人,他们决定着课堂内容、 学习方式和学生的学习进度。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教育的需求。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什么是主体教学 主体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引导者、以合作学习为基础的教学 模式。主体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前往知识的源头取经。在主体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自由探究,自由讨论。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积极参与对话,完成知识建构。 主体教学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掌握学习任务和方法,促进学生独 立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主体教学将课堂当成一个多元化的知识构建空间,让学习变得更有趣、更有意义。 主体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体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经常是被动接受老师的讲解,课堂时间也被老师占用了大部分。而在主体教学中,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才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互动游戏、小组讨论以及问题解决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参与 意识。通过这些方式,学生可以自主提出问题、探究答案、参与讨论,建立起一种学习合作的心态,提高学习积极性。 创造多元的学习环境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还需要创造一种多元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 学生有各种各样的自由选择,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去探究问题,从而让学习过程更具有个性化和自由性。 教师可以通过创造各种多样化的资源和活动,如实验室、图书馆、文化节等来 让学生在这些资源中自由选择,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还要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和批判性思考。开放性的 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我设计学习过程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而在完成任务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就当前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看,“以学生为主体”这一原则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在平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许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个别学生往往成为课堂上的“主要演员”,近乎三分之一的学生常常是课堂上的“观众”,没有发言的机会。(二)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思考得少。教师问学生答,看似对答如流,实则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是学生根本没有认真思考的时间。(三)学生常常被教师牵着“鼻子”转。随着电教媒体的介入,许多示范课上教师尽管使用了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整堂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但是学生往往是配合教师表演,并没有真正参与进去。(四)教师不能正确评价学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呢?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与同行们共同学习探讨。 一、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一)在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自由时间,让他们多读、多想、多讨论、多合作、多展示。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通过读、想让学生自己

发现问题,然后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要点。通过这一过程,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二)面对课堂中的疑问,教师不要大包大揽,应学会把问题抛给学生,教师只适当地引导、点拨,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由于对问题的好奇心及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展开讨论、分析交流、归纳总结,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三)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要及时、中肯,多以鼓励为主,少做倾向性评价,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温馨的课堂气氛。俗话说得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学生在学习中希望教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得到激励和肯定,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如让他们背会一首诗;正确地写出一个单词;会做一道题等。面对同一个问题,学生的答案也许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然后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一个最佳的答案,对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态度应给予充分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产生探索问题的动力,建立自信。只有学生有了自信,才能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不在多,而在精,特别是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教

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5篇)

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5篇) 第一篇: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响水县老舍中心小学刘皓 [摘要] 本文论述的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使学生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学习习惯得以形成,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服务自主 习惯 方法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把学生当作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二十一世纪,知识更新速度惊人,科技信息瞬息万变,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能读书的能力,探索新课程理念教学的路子,更成为教学研究的首要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将来的文盲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更能证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理所当然要从小学会自能读书的本领,养成自觉读书的习惯。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契机,促进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一、生为学主人,教为学服务。 小树小的时候,常常需要人们的扶持,但其生长的过程却主要靠自己,没有人能代替它去生长。“外因的力量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应坚信学习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就明显

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主导的过程,教师拥有着教授知识,传授技能的权威地位,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技能。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重要性逐渐被重视起来。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还能促进他们的综合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一、改变教师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充当着知识的灌输者和组织者等角色,他们主要是扮演着指导与管理学生学习的角色。然而,当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时,教师的角色应有所改变。教师应从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他们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支持和指导。同时,教师还应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学习关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 二、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必须创设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在这个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体验到知识的乐趣和学习的成就感,进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创设积极的学习氛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设计一些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例如

故事、游戏、实践活动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2.鼓励学生分享经验与观点。课堂上,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中的经验与观点。学生的分享既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给予学生发展的空间。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发展空间。例如,让学生担任小组组长、小老师等角色,参与课堂讨论与活动的组织和设计。 三、采用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教师可以采用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置于教学的核心位置,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1.个性化教学。教师应通过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与兴趣,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经验。 2.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合作探究,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 3.问题驱动学习。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还要引导他们自主寻找答案,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倡导多元评价方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还需要采用多元评价方式。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注重对学生的记忆与应用能力的考查,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合作与批判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多元评价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我在历史教学中不断学习、领会和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特别是他的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很有实效。 1 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当“小先生” 我们知道,传统教育是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讲台为教师所独有,把学生当作被动的“容器”,当作“鸭儿填”,教师与学生处在相互对立而又不能互相取代的主客体关系上。陶行知对此做了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在方法上提出了“教学做合一”。“以教人者教己”的主张认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教人者不但能教人,也应教己,而学人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能教人、觉人,也即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受教育者。因此,对教师来说,“既当先生,也当学生”,对学生来说,“既当学生,也当先生”。这就是后来陶行知提出的“即知即传,自觉觉人”的教育理论,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又提出了著名的“小先生制”。受陶行知这一教育思想的启发,我在讲授每一节课前,都用“小先生”的方法,把学生请上讲台,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提问题。结果每节课学生课前都积极准备问题,争相上台当小老师。既锻炼了学生敢上台说话的能力,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讲台上,学生态度认真,板书工整,普通话标准,语言清楚、准确,完全没有了过去那种被抽叫起来回答问题时的吞吞吐吐、辞不达意的窘态。记得有一位名叫吴凯文的女同学,我在讲完《灿烂的青铜文明》后做题巩固时,我设计了十二生肖藏问题的办法,让她上来当老师让学生做题。结果她的大方,使用流利的语言让在座听课的老师赞叹不止。刚一讲完,教室里就响起了整齐而又响亮的掌声。 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撰写讲稿,精心备课,然后上台讲课,既动手又动脑,还要动口,这种手、脑、口的系列训练,比起答一道题来得更具体、更实在,学生得到的能力训练更全面,学生的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而且,学生“为教而学”,正如陶行知所说:“为了使别人明白,对自己所教内容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 陶行知说:“得到真理的人便负有传播真理的义务。”要“即知即传,自觉觉人”,不仅自己知道了,还要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觉悟了,还要去觉悟他人。因此,把讲台让给学生,不仅仅是让学生讲课,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那就是让学生把在课外听到的、看到的、学到的历史知识拿到课堂上介绍给同学们听,以达到传播历史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历史兴趣的目的。 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当“小先生”。“小先生”在台上讲解时,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在台下认真听、认真记,而后给予中肯的评点,及时表扬,纠正错误,补充缺失,把学生带到更高的境界。这样,学生“既当学生,也当先生”,教师“即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 人】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句口号在教育界已经喊了多年,对教师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了。特别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自己觉得已经够尊重学生了,在课堂上也处处以学生为主体了,可是,如果我们认真地去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在课外滔滔不绝的学生,在课堂上面对着教师讲话时却唯唯诺诺,甚至噤若寒蝉;我们经常鼓励学生多提问,但是,一旦学生的提问与教师的要求不符合时,就会被一带而过,甚至被打断。其实,只要留心观察一下我们的课堂就不难发现,教学真正的掌控权还是在教师手中,学生只是充当了教师的配角。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师要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著名特级教师李烈说过:“教师要改变观念,培养学生敢于提问题、善于提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这是教师肩负的责任之一。”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那么,如何让学生产生

问题就是关键。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增强学生的怀疑意识。笛卡尔曾说:“要追求真理,我们必须把一生中所有事物都来怀疑一次。”在现实的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不是没有问题,而是不愿意提出问题,结果使得问题胎死腹中。因此,要让学生敢问、爱问,必须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为学生的“问”营造氛围。其次,教师还要在巩固学生已有问题意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其发问水平。 2.教师对课堂要有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兴趣中辅导,让课堂变得生动。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可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很多,如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课堂中插入电教媒体等手段,改变学习形式等,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让课堂变得高效。 在怀疑中交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怀疑常常是创造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尽信书不如无书。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何立峰)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何立峰 现在传统的教学都是采用“五步教学法”,即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新课讲授、巩固练习、布置作业。“五步教学法”中重点是“教”,因为教代表着教育的全部,致使学生无奈地服务和服从于教。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和教师的附属品,所谓个性、创造、潜能,都无异于空中楼阁。学生学习能力的缺失,成为当下课堂教学中普遍的现象。离开了教师的“教”,寸步难行。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又反过来助长了教师的“教”风,并渐渐让很多教师产生了这样的“错觉”,没有教则无法成其为学。而且受韩愈先生说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影响,所以,我们的老师都在不断的钻研自己的业务,提升自己的能力,总认为名师才能出高徒,而且学校也是拿老师的业务能力来考核老师的水平,甚至让老师参加学生一年一度的广州一摸考试,试问要想刘翔跑的快,就一定要他的教练跑的比他快吗?这种错误的做法,导致了我们的老师都在提高自己教学能力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提高,所以老师一进课堂就首先展示自己的才能,让学生知道自己对教材是多么的熟练,知识有多么的渊博,真可谓是口若悬河,甚至带上“小蜜蜂”之类的扩音器,把自己知道的重点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考试的时候学生成绩考差了,老师还要质问学生,这些题目都是我讲过的,你们为什么做不对呢?这样,老师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把责任都推卸给学生,不是我老师没水平,而是你们没把老师讲的都记住。 基于上述原因,我认真的做了反思,这都是学生的责任吗?我

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已有28年了,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教书育人,再到教书育人到先育人后教书,再到只育人不教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怎么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怎么才能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怎么才能减轻老师的负担和压力。在石竹学校从高一(5)班到高三(5)班实验了两年多,学生的成绩也是从高一平行班的最后一名到第一名,总算取得了一点效果,那就是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学生的学习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更好地发挥学生主导课堂的作用。 初期把课堂还给学生,难免会出现“不会用”和“不习惯”的现象。正如学骑自行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握不住车把,摔几次跤,甚至会撞在树上。我们都懂得这样的道理,不跌几个跟头,怎么能学会走路呢?不喝几口水,怎么能学会游泳呢? 首先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授课方式,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当“导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当“演员”,或讲解、或纠错、或争辩、或表演,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下面的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鼓励。课堂围绕着教学目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起来,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习主体地位落到了实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了,学习效率提高了,学习成绩好了,学习负担也减轻了,“知、能、情”三维教学目标也真正得到了有机达成。而且实验证明,平时老师需要讲十几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可以了。学生自学几分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要凭借教材的优势,创造性的教学,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成为乐于学习,主动学习,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成功的学习者。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那么怎样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呢?我认为教师要做到“二改”、“三送”、“四善于”。 一、教师必须做到“二改”。 1、改变旧观念,身心下讲台。 我们都知道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发生明鲜的变化,教师不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可是很多教师只说不做。我认为要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必须从讲台上走下来,不仅身体要走下来,心灵更要走下来,全身心融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活动,一起建构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2、改进教学法,兴趣提上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改进教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创设问题情境, 变单纯讲知识为多方设置问题,化消极灌输为积极交流、探讨,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在课堂上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说自己想说的话。如在识字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先放手让学生借

助拼音学,积极动脑发现识字的好方法,再大胆地说给同学,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并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张扬。 二、教师要实行“三送” 1、送尊重与爱给学生。 教师要尊敬、热爱、关怀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地位,用自己无私的爱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用尊重赢得尊重用心灵赢得心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密切师生关系,让学生“尊其师信其道”,最后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送自由与权利给学生 “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践这一思想,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送自由权利给学生,对学生要少一点束缚,多留一份空间,允许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同一问题,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张扬,这样才会使学生学的有兴趣、有激情。 3、送帮助引导给学生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学生的合作者。教师与学生合作是一种帮助,一种引导启发,一种人文关怀,因此当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送帮助引导给学生。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习,引导学 生之间交流,做学生之间交流的沟通者,使课堂成为交流的“沙龙”,从而使新课程的三个维度得到有效的整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三、教师要做到“四善于” 1、善于表扬学生,让学生有成功体验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三篇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三篇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场所,或课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课堂是一种有结构的时期,学生在这个时期打算学习知识。教师或导师会在上课时,教导最少一个,甚至更多的学生。课堂的英文单词lesson来自拉丁语lectio,代表阅读和说出来。我的公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三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篇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工作中, 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学生,不能让学生只是我们的听众,应组织他们多看、多做,多参与合适的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语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反复亲历体验的过程,根据教材内容及本校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出类型,拟定出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下边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转变思想,转变角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目前,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往往由于教师的习惯,仍然不自觉地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在根本上没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

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现代教学理念不相适应。因此,就需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另外,我们应该按照《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知识。还注意以人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学生高尚的人格。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我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等多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这两个阶段: 首先在课前准备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由分组,这正是我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真正让学生成为主人的一种体现。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搜集、加工、整理材料的过程更是学生主体地位最集中的体现。这一过程虽然是在课下进行的,但却是最有价值的。正如有的老师在课后点评时所说:这节课真正的价值在课外。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各小组同学在合作学习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学生间有效的沟通。在信息的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学生除了掌握知识以外,还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新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是“自导自演”,然后学生再依葫芦画瓢,学生学会了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法显然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让其在思考中获取知识。能使学生主动地学习,他们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思维活跃,能主动探索问题。这样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呢? 一、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对学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课堂中,应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迸发出想象、创造力的火花。课堂和谐气氛的形成,必须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教师的魅力。学生听教师的话主要的是教师平时能以身作责、平易近人、富有爱心、知识渊博,学生钦佩。否则课堂上就很难看到融洽的气氛。二是小学生活泼好动,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紧张,教学效果就不会理想。所以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既能使学生思想开阔,思维敏捷,授课水平达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又能吸引学生,让学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此外,教师还应控制自己的情绪,一旦步入教室,就要忘记自己的喜怒哀乐,全身心投入教学。 二、合理创设课堂教学,提供材料让学生积极探究 学生总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发现者,特别是中小学生这种愿望更为强烈。所以教师务必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精心设计问题,让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使他们置身于探究未知世界的情境之中,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尝试自己思考,自己发现新知的乐趣。例如:我在教学《周长》时,通过提供各种图形,让学生摸周长,说周长,找周长,量周长,求周长等方法认识周长,理解周长。 三、鼓励学生大胆提问、标新立异 “问”是创造力培养的第一步。让学生质疑,再让学生在讨论中释疑,教师只在难处、关键处进行点拨、引导,让他们在问中思考和探索。对于学生的提问,即使不是很有价值,我们也要予以充分的肯定。这样才能调动学生质疑的潜在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让学生参与创造性学习。我们不难发现,众多名师在课堂教学中无不是以学生的需要为教学起点的,他们大胆开放教学,启发学生提出自己想学的问题,灵活组织教学。因而在他们的课堂教学中常会遇到“意外的提问”。另外,还应激励学生去大胆想象。想象是创新的基础。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去考虑问题,敢于打破常规,敢于求异,发展创新思维。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发散性思维也得到了培养,创新能力得到了锻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生产过程日益智能化的当今社会,教育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表现在基础教育领域,就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这三个基本精神的实质在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新的《国家课程标准》关于“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是现代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一节课好坏的重要标准,更是为了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进而实施素质教育。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里既有理论上的认识问题,也有实际操作上的问题。下面就这两方面谈些粗浅的认识。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进行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具备四种主要特征:第一,能动性。是指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认识客观世界,并获得自身主体性的不断完善。积极能动的反映是人类认识的特性,学生的认识也不例外。教师要善于不断地创造具有激发性的教学情境,去诱导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能动性的实现。第二,独立性。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绝不能由别人代替,也无法代替。教学活动中凡属在教师科学组织下,学生能够通过动手、动眼、动口,特别是动脑而独立完成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尽可能创造条件,给予必要的时间和空间,诱导学生独立探索和研究。第三,创造性。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探究新知、追求新的活动方式和新的活动成果的内在需求和意向。创造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的主体性的充分表现,学生也不例外。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探究的情境,设置激思的疑问,提供创造的机会和条件,切切实实地开展创造性教学。第四,发展性。是指学生作为一个能动的自我,都具备自我发展和完善的内在需求,以便使自我的主体性不断实现。这是学生主体地位的最终归宿。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和根本保证。根据诱思探究教学科学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具备四种主要特征:第一,促进性。是指教师要创设最佳条件,促进学生身心由现有发展水平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使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第二,启发性。主导作用能否发挥的根本标志,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地实施启发教学。第三,情感性。是指情感诱导,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意因素。深厚的师生情谊、融洽的师生情感,是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先决条件。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情之感人往往超过理之化人。施教过程,情感性往往表现为教学艺术性。凡是触及人的情感,给人以审美感受,并运用娴熟的教学技能技巧,称之为教学艺术。没有艺术的施教,是干枯的说教,只能导致教学的失败。情感性则是教学艺术的核心特征。第四,反馈性。是指沟通教与学的双向反馈回路以及教与学的多向反馈回路,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完全实现;反馈性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 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素质基础的“个体”,每个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都要接纳教师传递的知识、信息和非理性的诸如价值观念、态度倾向、情感信息、行为方式等人格特征方面的信息,但是这种“接纳”不是被动的。由前面所谈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辩证关系和他们的四个基本特征,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就有两个这样的问题:一是教师如何促进自觉的“学习主体”的形成;二是学生如何有意识地主动地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 (一)教师如何促进自觉的“学习主体”的形成 1、转变教育观念,确立主体意识和主体思维方式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指导人们采取相应的教育行为。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应积极转变非理性、非科学的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转变就是要破除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树立培养受教育者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者:薄建磊 来源:《成才之路》 2014年第24期 河北衡水●薄建磊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伴有笑声和掌声,让课上的40分钟成为一种享受,那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其实要做到这样并不难,只要你肯付出、能放手、相 信学生,把课堂真正交给他们,你就能享受这种美妙,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肯付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是说教师什么也不干,让学生放任自流, 相反这样的教学,教师的工作量会很大,付出会更多。一要精心备课,备教材、备课标、备学生、备练习、备板书等,做到胸有成竹。二要巧妙构思,精心布局,能够预见课堂上学生可能 出现的问题,并能根据突发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让他们在问题的驱动下不断前进并最终实现课 堂目标。三要善于反思,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查找失误和欠缺,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总 结好的经验和方法,这样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做得更好。 其次,要能放手。放手并不等于教师撒手,而是需要教师更多的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需 要教师深刻领会课标、把握教材,做到学生自己能看会的不讲,学生通过查资料、讨论等方法 自己能学会的不讲,教师通过讲解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领会、 去探索、去交流、去表达、去创新,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他们的学习才会有强大 的内驱力、自发性,也才能真正地学有所获。教师不讲并不是完全不讲,而是要精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讲易考点,这样就会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同时,教师的讲解要有表情、有热情、有激情,要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启发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创造轻松、快乐、和谐的课堂。 再次,还要相信学生。在课堂上,我们要相信学生个个都是最棒的!我们的课堂就缺少这 样的空间,教师统率课堂,一讲到底,学生齐步走,无论你能否跟上,反正我在前面领着,没 有了学生的参与,成了教师的表演,有的教师甚至练习也要边讲边做,不相信学生,恐怕学生 出错,不让学生思考,快的脱口而出,慢的随声附和,缺少思考的时间,也就没有了学生回答 的精彩,也就不能暴露学生的思维弱点,教师更不能对症下药。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无效的 课堂!我们的课堂要放开些、再放开些,给学生一点时间、一点空间,相信他们才是课堂的主人,相信他们一定能做得很好,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有活力、有生机、有创新的高效课堂。 总之,要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和 努力。 (河北省衡水市滨湖新区魏屯镇第一小学)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文章摘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认为:在活动中,人是主体,起着决定的作用;数学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就应该是学习的主体,应自觉的、主动的参与教学全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就尤为重要; 关键词:自主学习主动参与 数学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欲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乐学,保证学生能学,培养学生会学,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教学;小学低段的孩子好说好动,注意力不够持久;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课堂的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充分调动每一位孩子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如何才能让每一个孩子真正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呢我在长期的低段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一、让学生看自己想看的,初步学会发现 低年级儿童年龄小、阅历浅,无意注意占主,他们最初的观察是无目的、无顺序的,只是对教材中的插图、人物、颜色等感兴趣,不能领悟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在教学中我尊重孩

子们的兴趣所在,先让他们随意看,表面的内容看够了,再一步步引导他们观察,将他们的注意引入正题,按老师要求去观察; 二、让学生想自己所想的,初步学会思考 低年级儿童最富于想象,而且易于激发;学会联想又是促进学习思考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想;为了唤起学生利用生活情景中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使他们学会思考,在教学中,我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联想,不限制他们,慢慢让他们知道联想不是凭空想象或胡乱猜想,而是依据客观事实,把联想与解决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正确、现实的联想; 为了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探索的精神,我在教学之余不定时地出一些“聪明题”让学生解答,不失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举措;他们一看见我出聪明题,便会聚集在小黑板前猜啊、想啊、讨论啊,都想做出“聪明题”,做个聪明的孩子;有些题目学生当天做不出,就把题目带回家与家长一起探讨、研究,第二天再把答案告诉老师;不管通过什么方法,只要学生能自己讲清解题思路,正确解答,我都给予表扬并奖励粘纸作鼓励;一开始是我编题给学生解答,后来就有学生主动找题解答;这样一来,学生出题、解题的热情更加高涨;孩子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充分开动了脑筋,展开了积极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初步学会表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