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以社区党的组织和社区自治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宗旨,扩大基层民主、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区稳定,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搞好社区建设,要坚持以下五项原则:一是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要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心甘情愿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居民作为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服务,加强管理,增强社区组织和居民的凝聚力。二是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要以街道办事处、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主体,充分调动社区内的党政部门、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一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充分挖掘、合理配置社区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自然、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共享,营造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三是责权统一,管理有序。要改变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社区组级别,明确职责和权力,改进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社区的凝聚力。逐步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四是扩大民主,居民自治。要按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科学合理地划分社区;在社区内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五是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从各类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突出地方特色,从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先易后难,先行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三)发展目标。全市社区建设力争3年初见成效,5年大见成效,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我市实际的路子。2001年,各县区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社区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积极试点,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构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2002年至2003年,全面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不断丰富社区建设内容,增加服务项目,促进社区服务网络化和产业化。2004年,加强社区管理,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初步建立起“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分工科学,协作有力”的新型社区管理制度。2005年,全市建成一批在全市有影响,经济文化繁荣、环境舒适优美、管理规范有序、服务设施配套、人际关系和谐、社会治安良好的现代文明社区。

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一)主要内容。社区建设的内容,要因地制宜,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工作基础,从群众最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做起,今后几年应着重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社区服务。要重点抓好城区、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服务站的建设与管理。主要开展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2、社区卫生。主要是发展社区卫生和社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社区卫生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主要包括社区的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社区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主要包括社区的人口计划管理、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管理,育龄妇女生育、节育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生殖保健服务和节育避孕、优生优育服务以及阵地建设。

3、社区文化。主要包括文化阵地建设,发展公益性群众文化设施和组织社区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教育、科普、体育、娱乐等活动。

4、社区环境。主要包括社区的环境保护、环境卫生、净化、美化等。赋予社区居民对社区环境的知情权,即社区要了解掌握驻社区单位及个人的污染物排放、噪音干扰或有素养物质使用和经

营情况,及其对环境、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消除有关影响的措施,加强对社区环境的综合整治,保证社区环境优美、健康有益。

5、社区治安。主要为做好社区的依法治理工作,包括社区的治安保卫、民事调解、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和帮教工作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

(二)组织建设。社区组织建设是社区建设的关键。要按照“社区自治、议行分设”的原则,建立健全社区组织机构。社区组织机构由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议事委员会组成,任期均为3年。

1、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要按照《党章》规定,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党组织在街道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议事机构、社区群团组织都要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凡离退休党员、社区纯居民党员、尚未分配的大学生党员和退伍军人党员、民办非企业单位党员、临时或长期无单位归属人员中党员的组织关系,均转入社区党组织,参与其中活动,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社区群团组织、社区工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的组建工作要同步进行。凡党员50人以上的可设立党的总支委员会。

2、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负责选举产生社区居民委员会,推荐、选举产生社区议事委员会,听取和审议社区议事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报告,讨论决定社区建设重大事宜。

3、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根本性质是党领导下的社区居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经民主选举产生,其人员一般由5-7人组成,实行专职制。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社区日常事务的管理,对于社区中介组织、社区志愿者组织、物业管理组织以及其他社区组织负有综合管理、协调和监督的职能。社区居民委员会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的指导下,落实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决定决议,做好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日常管理工作,引导和组织社区居民共建文明社区、文明楼院、五好文明家庭等。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向社区议事机构、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4、社区议事委员会。社区议事委员会是社区居民代表会议闭会期间的常设机构。由辖区知名人士、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居民代表、辖区单位负责人及街道领导组成。议事委员会讲座决定事关社区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及社区其他工作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

社区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以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强化社区基础工作。要科学划分社区,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自治的原则,以及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原有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作适当调整,以调整后的居民委员会辖区作为社区地域,并按照国家规定和居民意愿冠名,社区居民委员会规模调整要与城市建设同步,一般不低于1500户,宜大则大,宜小则小。社区居民委员会干部,采取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的办法产生。尤其要从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和退伍军人中选拔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序较高、工作能力较强、热爱社区工作的优秀人才,经过法定程序,选举充实到社区工作队伍中来。要从街道、乡镇和县区直部门中选调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干部,作为下基层锻炼的对象,充实到社区工作队伍中来。要切实解决好社区组织建设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各县区要制定具体办法,按照当地居民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统一的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干部的补贴标准。对于从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工作多年,因年老体弱退下来的社区干部,也要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社区居民委员会干部的补贴的具体办法和标准,各县区、各街道办事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但社区居民委

员会干部的补贴标准应不低于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最低工资,退下来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生活补助不低于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要认真解决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者补贴和办公经费,所需经费由市、区(县)两级政府承担,要按不低于50平方米的要求解决好居委会办公用房。新建居民住宅区,要按国家有关规定将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纳入城市规划,开发单位要为社区居民委员会设置办公室和社区服务站(含警务室),供社区居民委员会无偿使用,并免缴社区居民委员会办公用房配套费。对于新建居住区内各项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应严格执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二)以理顺关系为突破口,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城市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到基层,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与社区群众关系密切的事权交给街道办事处,进一步增强街道办事处在行政管理、社区服务、精神文明建设、综合治理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领导和统筹协调能力。各部门在街道设置的派出机构,其人员的任免、调动、考核和奖惩,要听取并尊重街道办事处的意见和建议。要改进和完善街道社区建设的财力机制,建立以社会筹集为主,政府资助为辅的多层次、多选择、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投资体制。各县区要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发展社区公益事业,对社区建设任务重或财力相对薄弱的街道进行适当倾斜。要鼓励企业和个人以资金、房产、设备、技术、信息、劳务等方式投入社区建设。要积极争取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赠、投资兴办社区建设的项目。县区、街道要有与其社区建设规模相适应的专项发展资金。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要通过优化环境、加强服务等,引导和促进社区内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水、电、气、暖、通讯、房管等公用企、事业单位,对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兴办的社区公益性、福利性设施的收费,执行与居民生活同一的收费标准。

(三)以社区广泛参与为动力,落实社区建设内容。要积极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建设。要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街规民约,明确辖区单位和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权利和义务,调动大家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机关、部队、学校、医院、厂矿等机关企事业单位要树立社区意识,支持、配合所在辖区的社区建设。要逐步将社区内各企业、各单位用于服务内部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设施纳入到社区服务事业中来,面向社区进行经营和管理,采取租赁、联办、低偿使用等办法、发挥其潜在效益,实现合理配置社区资源,努力达到社区资源共享。

(四)以党政重视为保证,加强社区工作领导。成立市社区协调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挂帅,计生、政法、公安、城建、民政、工商等有关部门配合,以协调解决社区建设中的有关问题。社区建设工作,党政领导不仅要积极倡导,而且更要作为“一把手”工程亲自挂帅,亲自过问。各县区党委、政府要把城市社区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要根据国家以及地方政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进行深入细致的社区调查、摸清底数、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城市社区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要确立工作重点和社区建设试点区,从社区管理体制、规模、内容、人员、资金、设施、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试点。在总结试点区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社区建设示范活动。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协调一致,把加强社区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民政部门负责社区建设规划、有关政策法规的起草和日常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总结社区建设的经验,提出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的意见;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配备,研究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活动方式,深入开展党群并建文明社区活动,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财政部门负责社区建设预算内经费列项、资金投放、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者补贴和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并随着经济的增长,逐年加大投入;建设部门负责在新建小区中无偿配置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办公用房等;公安部门负责社区的社会治安,在社区内配备警备力量,维护社区治安稳定;司法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社区内的法律工作者开展法律宣传、咨询、调解、援助

等服务工作;工商、税务部门要鼓励、支持社区发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事业,对社区兴办的社区服务网点在收费、场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照顾;文化、卫生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在社区内的工作;群团组织要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依托,做好社区的群团工作。要形成党委和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街道、社区居民委员会主办,社会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

县区成立城市社区建设服务中心,街道、居委会都要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常设性的城市社区建设协调指导工作机构。该机构由本级党委或政府领导挂帅,各有关部门或驻区单位参加,负责制定本辖区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协调工作部门及驻区单位相互之间的关系,督促有关政策和制度的落实,及时研究解决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社区自治建设

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考 (邢台学院法政历史系2010届法学接本科班,河北邢台 054001)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社区法制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繁荣的 必然要求,只有加强基层民主自治才能推动社会民主和公平的进步。我国社区自治管 理处于起步阶段,应针对问题,制定有关法律,完善基层民主管理体制,使社区自治 制度化、法制化。 关键词:社区法制和法治自治和谐 城市社区的自治管理是关系着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课题,是和谐城市的重要基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新型的社会管理模式。与此同时,我国社区建设发展存在一系列问题:界定不清,权责不明,居民自治热情不高,组织不健全,社区立法明显滞后,资金匮乏等,解决这些问题,要靠法治建设,要靠科学管理,推进民主化进程。 一、社区的内涵及其发展 社区是一个外来词,社区的概念是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社区是由同质人口组成关系密切、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1]。我国国家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会建设司将社区定义为由居住在某一地方的人们通过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以及从事多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区域生活共同体[2]。但目前学术上对“社区”的概念内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出现界定困难,这是由于社区具体权责不清引起的。他们分别从社会学、教育学、法学的研究视角对这一专业术语作出不尽相同的注释[3]。我们通常所看到的社区定义一般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认为社区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变化的过程和归宿[4]。社区建设可以看作是一个城市化过程的继续,是城镇居民现代化的初始阶段,而不是只建设了住房与活动场所就可以了,它是要随城镇发展而继续深入的。从教育学上定义为“为人追求精神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经验材料

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经验材料 ××街道地处明泽湖畔,面积3.18平方公里,地处××区中西部,辖6个社区居委会,571个居民小组。有常住人口4.5万人。流动人口累计6420人,残疾人365人。有大、中、小学校6所。街道有科所10个,街道工作人员61人。辖区企事业单位930户,个体经营业户600余户。近几年来,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针对辖区特点,坚持以“居家安全”为核心,以“和谐楼院”建设为载体,全力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XX年6月,胡锦涛同志来连视察,听取桂林街道工作汇报。自XX年-XX年,街道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示范科普画廊”、“全国‘娃娃楼长’自主创新奖”、“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道德实践基地”、“辽宁省体育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优秀调解委员会”等70余项市级以上荣誉。 一、明确安全社区创建思路,创设“和谐楼院”建设载体 XX年左右,我们在安全社区建设方面主要还是停留在以安全生产为主的工作思路上,近两年来,尤其是××市安全社区建设培训会召开后,我们对安全社区建设的深刻内涵有了更为准确的把握,对安全社区建设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重

要意义有了更为充分的认识,它是一个“大安全”的范围,应该是一项只有开始没有结束的工作,应该是一项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抓不懈的系统工程。××街道地处中山区中部,风景秀丽,明泽湖、儿童公园、植物园坐落其间,辖区内企业相对较少,高档住宅小区较多,明泽苑、南山苑、花香维也纳等小区均在其中,居民素质相对较高。在区“十一五”规划布局中,××街道主要是要全力打造生态居住区。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在确定创建安全社区的工作思路中,主要是把着眼点打在“居家安全”上,通过设计载体,开展活动,加强管理与服务,努力为居民群众创造平安、健康、和谐的生活环境。 安全社区创建思路确定后,我们针对辖区存在弃管楼影响社区安定和谐的问题,开展了以“145”工程为载体的和谐楼院创建活动,积极搭建安全社区建设平台。“145”工程。××街道辖区内需改造的和谐楼院共有297个,06年至07年共完成楼院改造80个,08年需兜底改造217个,实际需要改造楼院107个。截止目前已完成75个。 在实施和谐楼院创建活动中,我们制定了“三步走”的实施方案。第一步从社区环境入手,从老百姓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困难群体需要提供帮助的问题入手,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长效管理,消化社会矛盾,创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生活便利的生活环境,促进人居环境和

社区建设的历程

社区建设的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回顾社区建设的历程,描述当前社区建设的现状和各地实践的模式,分析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借鉴国际社区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来把握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社区建设的基本走向,以利于下阶段我区社区建设的发展和指导街道、社区顺利开展工作。 一、“社区建设”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按照我国政府权威文件的表述: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也是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的过程,还是我国社会基层组织结构重组和社会资源整合的过程。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社区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并通过这一体制的有效运作,逐步解决社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概括而言,社区建设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社会性 社区建设是一项社会性的工作。它既不是一种单纯的政府行为,也不是一种单纯的民间活动,而是各类社区主体、各种社区力量共同参与的过程。它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党政组织发挥着领导或主导作用。二是社区建设工作面向整个社区,面向社区成员,为社区组织和成员提供多方位、多样化的服务。三是社区建设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辖区单位与社区居民的共驻共建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工程。 2.群众性 社区建设是一项群众性的工作。主要表现为:一是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二是社区居民的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坚实基础。三是社区建设工作必须是全体居民对其所生活的社区形成认同感、荣誉感、归属感与参与感,即社区意识。只有使社区居民真正树立起社区意识,才能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才能促进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 3.地域性 中国的城市社区是一种地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因此,社区建设也具有突出的地域性特征。其主要表现为:一是社区建设主要是根据本社区成员的需求和愿望,解决本社区问题,为本社区成员提供多样化服务。二是社区建设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主要是本社区内的居民、单位和群众、组织。三是社区建设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本社区之内,并在一定程度上受本社区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 4.综合性 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而不是特指某一方面的工作。其表现为:一是社区建设工作涉及面很广,它包括拓展社区服务、美化社区环境、强化社区治安、繁荣社区文化、推进社区卫生。二是社区建设既然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所以评估社区建设工作的标准也不是单一的,或固定不变的。三是社区建设工作是一种多学科的集合体,既有社会学,也有人口学、政治学、环境学、管理学等等。开展社区建设的工作,要求社区工作者必须掌握多方面的知识。 5.计划性 社区建设的计划性表现为:一是社区建设是一项有计划的社区变迁。人们认识和掌握了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制定社区建设计划,推动社区发展的过程,就是社区变迁。二是社区建设作为有计划的社区变迁,是人的自觉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三是社区建设必须从社

安全社区创建各制度、职责

龙尾社区交通安全工作职责 一、负责社区的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制定年度学习计划并加 以实施; 二、出版交通安全宣传栏,及时反映社区的交通安全情况, 发放宣传资料; 三、协助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报道社区内涌现出来 的好人好事; 四、协助交警维护社区的交通安全设施、清除路面障碍,监 督和制止交通违章、不文明交通行为; 五、协助交警维护本社区道路的交通秩序,检查辖区道路的 交通状况和潜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 六、负责收集道路交通管理的信息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 并积极配合交管、交警部门执法工作。

龙尾社区交通安全工作制度 1、成立交通安全社区领导小组。 2、积极协助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3、及时掌握、沟通社区交通安全管理情况。 4、及时掌握社区内机动车、非机动车、驾驶员的动态情况 5、开展居民交通安全须知安全宣传,做到家喻户晓。 6、本社区居民和中、小学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受教育率为100%,基本常识抽查合格率达到90%以上。 7、不发生本社区居民负有同等责任以上的交通死亡事故或者一次重伤3人以上的交通事故。

龙尾社区消防安全工作制度 一、组建义务消防安全检查队伍,目的是通过群防群管,使社区的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二、落实与街道安监办签订的年度安全责任书各项工作,促进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 三、对社区居民和经营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编制工作计划,在街道安监办和消防部门的指导下采用多种形式定期开展消防安全的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和经营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 四、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定期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对社区开展消防安全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发出安全隐患告知书,督促其整改,组织社区各大经营单位进行定期的消防安全交叉检查,检查结果定期向街道安监办和消防部门汇报。 五、每年至少组织社区单位进行2次消防演练,通过演练,不断提高义务消防队员的灭火实战水平。 六、按照消防安全实际工作要求,建立消防档案,通过“安全隐患整改落实情况汇报”形式,向上级管理部门反映社区消防安全状况,并做好年度工作总结。

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标准

新型农村示范社区建设标准(试行) 一、新型农村社区定义 在农村一定地域范围内聚居的,从事现代农业生产、享受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社会服务的、实行城镇社区管理模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二、建设目标: 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社区化、设施城镇化。 三、建设要求 集约土地、规模生产、提升功能、方便生活。 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 大力推行“多村整合”的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同一县(区)域内农村社区达到建设标准基本一致,服务标准基本一致。 五、建设规模及住宅建设标准 1、人口及建设用地规模 新型农村社区根据各村人口、产业、文化等情况按600户、2000人左右确定规模;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100-140平方米。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可预留0.5平方公里左右的产业发展用地。 2、设区规划 ①坚持便于服务管理、尊重群众意愿和最大限度集约利用公共资源的原则,兼顾农村地域特点、历史沿革和农民生活习惯等因素,综合考虑乡镇合并、迁村并点、集中居住建设和农业区域化发展等情况,科学设置社区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社区服务范围。

②规划编制要按照《延安市市级生态村考核标准(暂行)》,充分考虑社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3、住宅建设标准 社区内住宅与生产用地、用房间距不小于100米;人均不低于28平方米;清除危旧房屋,危旧房改造率达到100%;住宅立面及色彩应体现地域风貌特色。建筑材料应立足于就地取材。 五、道路交通 1、社区道路 社区道路应全面硬化。社区道路网应本着方便、快捷的原则合理布置建设,社区主干道不应低于7米,次干道不低于5米。 2、公共停车设施 社区应设有客运车辆停车站点。根据人口规模,应考虑公共停车面积,结合村民住宅形式,考虑私家停车位。 3、社区广场 社区广场面积为1000-2000平方米,根据人口规模确定。(广场配置绿地、文化活动场地和体育健身器材等) 六、市政公用设施 1、供水 水源应充足,生活饮用水、取水、净水、输配水设施应安全、完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 2、排水

成都市城市社区建设管理规定

成都市城市社区建设管理规定 【法规类别】基层组织管理 【发文字号】成人发[2003]6号 【批准部门】四川省人大(含常委会) 【批准日期】2003.03.27 【发布部门】成都市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2003.03.27 【实施日期】2003.07.0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 成都市城市社区建设管理规定 (成都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02年11月27日通过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2003年3月27日批准自2003年 7月1日起施行成人发[2003]6号)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市社区建设,规范社区管理,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基层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城市社区(以下简称“社区”)是指聚居在城镇中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社区的划分应按照便于服务管理、开发社区资源、社区居民自治的原则进行。 第三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社区建设管理工作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社区建设管理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二)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三)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四)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五)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第五条社区建设管理的主要内容是拓展社区服务,发展社区卫生、繁荣社区文化、美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治安,完善组织机构,创建文明社区。 第六条社区的设立、变更、撤销由区(市)县人民政府决定。 第七条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社区建设管理工作的领导,将社区建设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制定社区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市和区(市)县民政部门应当指导、帮助做好社区建设管理的日常工作。 市和区(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人民团体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社区的建设管理。 第八条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协调本辖区社区的建设管理,履行以下职责: (一)制定本辖区社区建设工作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本辖区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的业务培训,依法指导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社区建设工作,协调解决社区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按照有关规定落实社区建设所需经费,搞好社区设施的建设、管理,建立社

开展安全文明社区建设要做到“四个必须”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党中央根据国情做出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决策,开展安全文明社区建设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的具体落实。近期,笔者就如何开展安全文明社区建设进行一些调查,认为要做到“四个必须”。一、必须深化认识社区是指居住在一个地区里进行共同生活的人群,是一个社会综合体的基本单位,也是产生犯罪的基体。现在有不少的人认为:开展安全文明社区建设是“形象工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是通过对影响社区稳定的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使之遏制在萌芽状态,进而有效地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它的落实构成了宏观、局部、微观的社会治安控制体系。宏观控制由社区的政法机关和各有关部门组成,从宏观治理的角度,严密社会面控制,以稳定大局;局部控制是指在街道居民区,由社区内的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学校及街道等基层组织的控制,它是由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通过发动群众,使其中蕴含的巨大能量得到充分释放,使他们充分行使依法享有的正当防卫、扭送、控告、检举、揭发等权力,形成严密的社会控制网络;微观控制就是家庭控制,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宣传教育,提高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品质,增强法律意识,优化家庭环境等措施来发挥家庭在维护稳定中的作用。这样,可使日益增多的青少年犯罪等问题得到早、快、好解决,使两劳回归人员重新犯罪率大大降低。所以,落实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预防、控制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必须在创建安全文明社区上大做文章。二、必须加强领导,强化部门协作安全文明社区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搞好安全文明社区建设,必须加强领导,强化各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第一,党委、政府要搞好宏观管理和协调。县、乡(镇)、村(村委会、街道办事处)要一级与一级签订《安全文明社区建设责任状》,将整体任务分解到基层职能部门。各级领导在安全文明社区建设中大力抓好协调工作,把各部门、各单位的力量动员起来形成合力,及时研究解决在创建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从人力、财力、物力和政策上给予支持。坚决实行“领导包区责任制”,各级党政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要有自己的挂点责任社区,要亲自去抓创建难度较大的社区。第二,综治机构要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各级综治机构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安全社区建设上来,把党委、政府的决策具体落实在创建活动中,搞好部署、督促、检查工作,发挥好牵头作用。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的主管部门,应当在创建中发挥主力军作用,以解决治安问题为突破口,采取“公安先行、治安铺路、群众参与、营造安全”的方法,在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下,根据职责范围,积极做好策划、协调和管理工作。第三,落实建设经费。各级财政每年要将重点社区的创建经费纳入预算,社会各界可以募捐、资助,党委、人大、政府要形成决定,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受益、谁贡献”的原则,让受益单位、个人适当出人、出钱、出物,积极投入到安全社区的建设中。三、必须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社区划分就我县而言,目前大致可分为老城区、开发区、城乡结合区、农村城镇区、工矿区等类型。安全文明社区建设要根据实情开展。老城区构成的相关厂矿、学校及其它企事业单位和街道组织较为健全,社区成分相对稳定,群众力量便于发挥,社区综合治理机构要牵好头,充分发挥基层居委会、治保会职能,针对社区的治安特点,建立“治安防范、民事调解、普法帮教、信访疏导、执法监督”五位一体的群防、群治网络。开发区存在着管理滞后于建设,既无基层组织,又无治安防范设备,邻里不相识,居民成分复杂等问题,而且还存在边居住、边建设现象。为此,对无法封闭、建设超前的私宅区和商品住宅区可采取开放性的技防、人防结合的方法,推行高科技防范;对“政府顾不了,商家不愿搞,居民急需要”的新建无主管理且住户较集中的居民区可着力实行封闭式管理,公安机关可将警务区设在住宅小区内,设立联防队、组建治保会,做到房子、牌子、人员、制度、职责、报酬“六落实”,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安全社区的建设;对不具备封闭管理和高科技防范条件社区内的独立家属楼、户,可实行安装单元式防盗报警门与楼层联防、邻里关照的方法相结合,加大社区治安巡逻力度,减少犯罪侵害的机会;对社区内暂住人口聚居的“特殊部落”,社区管理机构要和派出所暂住人口管理办公室结合,在强化登记办证管理的同时,还要对其住处

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第八章 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八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总是社区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反映,包括有形和无形两种形式两大部分,并总是这样或那样体现在社区居民和组织的行为过程之中。有形的社区文化为社区的物质文化,具体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具体表现为社区的组织结构和各种规章制度,内部的管理哲学和管理风格,群体间相互沟通的方式、相互制约的规范,社区管理者及其居民、成员单位的共同价值观念、历史传统、生活习惯、办事准则等。 2.行为文化:行为文化也被称为活动文化,是社区成员在交往、娱乐、生活、学习、经营等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通常所说的社区文化都是指这一类的社区文化活动。 3.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社区成员在生活、娱乐、交往、学习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与社区精神、社区价值观、社区理想等相适应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等。 4.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社区文化的核心,是社区独具特征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包括社区精神、社区道德、价值观念、社区理想、行为准则等。这是社区成员价值观、道德观生成的主要途径。 5.社区文化活动评估:社区文化活动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对活动环境、活动内容及活动效果进行系统地评价,总结整个活动策划过程、考察活动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6.社区文化活动策划:社区文化活动策划是活动策划的一种,它是指社区活动中,为了达到弘扬社区文化、丰富居民文化生活的目的,活动策划者运用已掌握的文化资源及手段,对活动目标对象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优化组合和配置所拥有的各种资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分析、设计并制定社区文化活动方案的

社区主任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社区主任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社区居民委员会主任,为本辖区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二、组织传达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条例、规定及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文件,组织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安全意识。 三、根据办事处对安全工作的要求,组织研究制定本辖区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目标、措施,完善规章制度,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与辖区内的规模以下企业签订好安全责任书。 四、结合实际,有组织地开展各项安全检查活动,及时上报会影响生产、生活、人身及财产安全的重大隐患或危险源,确保安全。 五、辖区内发生伤亡及重大火灾事故,应及时报告,保护现场,并积极协助上级相关部门调查处理,做好群众和受害者亲属工作和善后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郝匠社区安全生产管理办公室 工作职责 一、宣传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 二、监督本辖区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三、对辖区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检查,跟踪监督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事故隐患整改; 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 五、及时传达上级安全生产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并跟踪落实; 六、全面推进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企业“一企一档”建设; 七、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讨论、研究、总结和部署村(居)安全生产工作; 八、按要求上报各种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及时将各种资料整理归档; 九、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开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与事故调查处理;

十一、认真完成上级安监部门布置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任务。 .

百善街道关于在社区居委会推进民主建设相关制度的规定

中共烈山区百善街道办事处工委文件 百工委[2010]16号 百善街道关于在社区居委会推进 民主建设相关制度的规定 为加强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建设协调发展的工作,现制定百善街道推进民主建设相关制度的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社区居民会议制度 社区居民会的居民议由18岁以上组成。社区居民会议可以由全体18周岁以上的居民或者每户代表参加,也可以由每个居民小组选举代表2至3人参加。 社区居民会议是实行城市居民自治的决策机构。社区居民会议的职权主要是:审议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报告;选举主区居民委员会;讨论涉及社区全体居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必须提请社区居民会议讨论并作出决定的其他事宜;制定社区公约。社区居民会议有权撤换和补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 社区居民会议必须有全体18周岁以上的居民、户的代表或者居民小组选举的代表的过半数出席,才能举行。会议的决定,由出席人的过半数通过。 社区居民委员会向社区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 社区居民会议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召集和主持。有1/5以上的18周岁以上的居民、1/5以上的户或者1/3以上的居民小组提议,

应当召集居民会议。涉及全体居民利益的重要问题,社区居民委员会必须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 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制度 为了保障社区居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完善主区居民自治制度,推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本制度。 (1)社区居民代表会议是社区居民会议的一种形式,依法行使社区居民会议的职权,是所在社区的最高权力机构。 (2)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由社区居民推选的居民代表组成。居民代表可以是每户派出的代表,也可以是居民小组选举产生的代表。居民小组选举代表的办法是:以居民小组为单位,组织有选举权限居民或每户参加1名代表进行民主推选或无记名投票选举。居民代表与社区居民委员会任期相同,可连选连任。 (3)社区居民代表应具有以下条件:依照国家法律的规定,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本社区的居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研究国家的法律法规,热心为社区单位和居民服务,作风正派,办事公道;身体健康,有一定的议事能力和群众威信。 区居民代表享有下列权利:代表社区成员的意愿与社区议事,行使表决权;有了解社区居民委员会财政收支、计划生育、民事调解、社会治安等有关社区事务管理情况的权利。 社区居民代表应履行下列义务:经常向所联系的社区单位和社区成员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的精神;协助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居民小组做发本社区与本社区有关的各项工作;密切联系社区成员,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反映社区成员的共同意愿,带头完成和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和社区自治事务。 (4)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和主要职权是:选举社区居民委员会,依法撤换和补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审议本社区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审议和修改《社区自治章程》、《社区文明公约》;审议决定涉及居民委员会工作报告,对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进行民主评议和民主监督。 (5)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和议事规则是:社区居民代表会议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召集和主持,每半年召开一次;社区居民委员会认为必要或有1/5以上的户或者1/3以上居民小组提议,应当随

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方案

---------------------------------------------------------------范文最新推荐------------------------------------------------------ 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安全社区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安全生产中心工作,以建设安全社区为切入点,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加强安全文化和社区环境建设,用“大安全”的概念整合资源,强化安全“双基”工作建设,提高社区成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和人员伤害,促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多方携手共建共享幸福平安北滘。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我镇安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镇安委会全体成员单位、镇内相关社会组织以及各村(居)委会、各村(社区)行政服务站负责人。 安全社区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镇安委办,负责我镇安全社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区市场安全监管局北滘分局常务副局长黄志敏兼任。我镇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成员单位要结合各自职能职责,在本辖区、本系统、本领域 1 / 13

内认真组织、实施和参与我镇安全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根据创建工作的需要,将由镇政府在创建成员单位当中适时调配相关业务骨干至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办公室,确保我镇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任务顺利推进和开展。 四、总体目标 五、实施步骤安全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长期、持续的过程。我镇创建工作将分阶段、分步骤地逐步开展。 (一)动员部署阶段(即日起至2018年6月) 做好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的准备,制定下发《北滘镇关于深入开展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方案》,层层动员部署;学习宣讲安全社区理念和创建标准,学习外地安全社区创建经验,对试点社区的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促进试点社区尽快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认真开展调查摸底,了解我镇各领域的安全状况,摸清相关的人文资源,为启动我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打好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开展全社会的广泛宣传,积极营造安全社区创建氛围。 镇政府确定顺江、北滘两个社区作为试点单位,并适时召开创建工作会议,总结推广创建试点好的做法,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我镇安全社区建设的推广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镇政府拟聘请相关专业机构,委托专业机构根据我镇实际情况,推进我镇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其他各单位、部门、各村(居)委会、各村(社区)行政服务站要提前谋划,尽早启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制订本辖区、本领域的工作方案,落实创建工作的负责领导和具体工作机构、人员和经费,切实推

城市社区建设概论练习题-125套

第一章社区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是社会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A、物业 B、房地产 C、社区 D、社会 2、社区的()主要是指社区的发展。 A、历史岸 B、时代 C、沿革 D、阶段 3、社区发展也叫()。 A、社区时代 B、社区历史 C、社区开发 D、社区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 1、社区的基本要素包括()。 A、人文区域 B、人群 C、管理组织 D、管理机构 E、管理工作 2、按社区发展的历史分()。 A、流动型 B、半固型 C、永久型 D、整体社区 E、局部社区 3、按社区內部组织形式分()。 A、流动型 B、半固型 C、永久型 D、整体社区 E、局部社区 4、按社区特有的功能分有()。 A、文化社区 B、商业社区 C、工业社区 D、农业社区 E、城市社区 5、按社区结构及综合表现分()。 A、文化社区 B、商业社区 C、工业社区 D、农业社区 E、城市社区 6、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A、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B、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C、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D、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E、因地制宜、渐进 7、社区建设的基本內容包括()。

A、社区服务 B、社区卫生 C社区治安、 D社区文化、 E、社区环境 三、简答题 1、社区与社会有什么区别? 1)社区是地方社会,是社会的部份。 2)社区强调共同文化和意识;注重地域概念;比社会的关系更密切;比社会更明确和专门化2、简述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2)从我国国情出发,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 3)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扩大 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4)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3、简述社区建设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管理体制: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市、区、街、居) 2)运行机制: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主管,相关部门分管,居委会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 众广泛参与。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要进行社区建设?(社区建设的意义) 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必然选择。 2)是扩大民主,促进城市政治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 3)是打牢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的基础性工作。 4)是建设新型社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是民心工程。 2、试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 1)适应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的建设,建设新型的社区和社区 组织体系。 2)已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丰富社区建设的内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需求。 3)理顺社区关系、完善社区功能、改革基层管理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区 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 4)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发挥社区力量,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居民素质和社区 文明程度。

创建健康社区规章制度

创建健康社区规章制度 【篇一:安全社区创建管理制度】 目录 一、安全社区创建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2) 二、安全社区创建联席会议工作制度 (3) 三、安全社区创建宣传教育与培训制度 (4) 四、安全社区创建事故与伤害记录制度 (5) 五、安全社区创建文件与资料管理档案制度 (6) 六、信息交流与反馈制度 (7) 七、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8) 八、安全社区创建安全绩效评审制度 (10) 九、社区居民安全公约 (11) 十、社区消防安全公约 (13) 十一、社区居民交通安全公约 (15) 十二、公共设施安全监督管理制度 (16) 十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 (17) 一、安全社区创建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跨界合作、资源整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安全社区创建原则,凝集社区各方面的力量,落实安全社区创建组织机构,明确组织机构相关工作责任。组织、指导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组织制定安全社区建设的目标计划和安全社区管理制度职责。 2、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领导小组会议。分析街道安全形势,汇报安全社区进展程度,督促各个项目的落实,安排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 3、组织协调辖区内外一切可以整合、利用的资源和力量,协调各项目组获得社会各界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推进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4、组织开展社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和解决安全社区创建的具体问题。每季度不少于一次全辖区的综合性检查或专项整治工作。 5、协调、指导各安全促进项目组有效执行安全社区推进计划,检查各安全促进项目执行情况及效果评估。 二、安全社区创建联席会议工作制度

城市社区创建标准

城市社区创建标准 1、在显著位置展示市民公约。 2、刊播“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和“图说我们的价值观”通稿以及本市自行制作的公益广告作品情况。 3、①综合文化站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正常运行及设备维护情况;②综合文化站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③综合文化站或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向居民开放的情况。 4、①晨晚练体育活动点正常运行及设备维护情况;②晨晚练体育活动点无被挪用或侵占现象。 5、人际关系融洽,友善对待外来人员,耐心热情回答陌生人的询问。 6、①设有无障碍设施;②管理、使用情况良好。 7、①小区环境绿化美化,卫生状况良好,无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现象;②小区内路面硬化、平整,无明显坑洼积水,无露天排水沟渠;③生活垃圾定点投放、分类收集,垃圾房、箱(桶)完好、整洁;④楼门内干净整洁,楼道无堵塞,墙面、玻璃无污秽破损,照明灯完好;⑤在显著位置张贴公布社区居民公约,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 8、①有符合标准的物防、技防、人防、消防设施; ②无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现象。

9、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展示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10、70%的城市社区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 11、社区有未成年人开展文体活动的设施、场所和活动安排。 集贸市场创建标准 1、在公共场所广泛刊播展示公益广告,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风尚有机融入各类生活场景之中,让人们抬眼可见、举足即观。 2、①从业人员文明用语,礼貌待人,规范服务; ②有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 3、①有符合标准的物防、技防、人防、消防设施; ②无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现象。 4、无过期、变质、伪劣食品。 5、①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垃圾清运及时;②管理规范有序,无占道经营、违章停车现象;③经营性场所证照齐全、亮证经营;④公共厕所保洁及时,无明显异味。

安全社区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

安全社区评定基本条件 (一)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的《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持续开展安全社区建设项目两年以上。 (二)有效的预防、减少事故和伤害的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及其他各类事故与伤害连续两年控制在当地政府下达的考核指标内。 WHO安全社区的6项准则指标 1.有一个负责安全促进的跨部门合作的组织机构; 2.有长期、持续、能覆盖不同的性别、年龄的人员和各种环境及状况的杀害预防计划; 3.有针对高风险人员、高风险环境以及提供脆弱群体的安全水平的预防项目; 4.有记录发生伤害的频率及其原因的制度; 5.有评估安全促进项目、工程过程、变化效果的评价方法; 6.积极参与本地区及国际安全社区网络的有关活动。 WHO安全社区安全促进和伤害12项准则指标主要内容1.1、交通安全的主要内容 机动车驾驶人员安全、行人安全、乘车人员安全、安全乘坐地铁、火车、飞机、轮船等 2.2、消防安全的主要内容 居民区火灾、家庭火灾、高楼火灾、汽车火灾、森林火灾、人员密集场所火灾;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存储场所等重大火灾危险源、安全、指示、警告标志等。 3.3、工作场所安全的主要内容 机械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民工安全、职业病、办公室安全、建筑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火灾、爆炸、中毒等。 4.4、居家安全的主要内容 家庭火灾预防、家电触电预防、家庭防盗、家庭暴力、家庭用品安全、用药安全等:室内污染预防、烧伤和烫伤、中暑预防、食物中毒预防、煤气中毒预防、急救和逃生。 5.5、老人安全的主要内容 家居安全、交通安全、跌倒预防、自杀预防、病患者关注、动物咬伤等。 6.6、儿童安全的主要内容 家居安全、玩具安全、烟花爆竹安全、交通安全、户外安全、游泳安全、家庭暴力、动物咬伤等。 7.7、学校安全的主要内容 学校宿舍安全、教室安全、实验室安全、学校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体育活动安全、校内、外集团活动安全、网络交友安全、预防校园吸毒、预防校园暴力、心里健康等。

社区服务站建设标准

社区服务站建设标准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根据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每个社区都要设立社区工作站,具体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进社区的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管理、计划生育、城市低保、劳动保障等管理服务工作。 一、整体形象标准 1、社区服务站的选址应选择居民群众较为集中,方便群众办事的地方。 2、社区服务站门前的显著位置应设置醒目的统一名称和标识,社区服务站的名称为“任城区金城街道××社区服务站”。 3、周围环境整洁美观,道路平整,绿化良好。内部宽敞明亮,光线充足,墙壁干净,门窗整洁。 二、硬件建设标准 考虑到各社区的不同情况,现对各社区服务站建设提出A、B、C三类标准要求。 A类标准: (1)结构:服务站设在一楼,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为一站式服务大厅。室内装修整洁、宽敞、大方,设立一体式服务柜台。柜台内为工作人员服务处;柜台外为居民办事处,柜台外放置四座以上连体居民座椅。

(2)服务内容:设立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管理、计生、劳动保障、低保救助等服务窗口,每个窗口明确专人专门负责。 (3)办公设施配备:配备统一的办公桌椅、电脑(连接互联网)、电话、打印机、文件柜、空调等办公设备。 (4)岗位牌:服务柜台设立立式岗位牌,内容按上述服务内容设置;工作人员着装整洁,统一佩戴服务证。 (5)墙面公示栏: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站职责、服务站工作制度、服务站组织机构等制度。 B类标准: (1)结构:服务站设在一楼,用房建筑面积不低于40-60平方米,为一站式服务大厅。室内装修大方、整洁,设立一体式服务柜台。柜台内为工作人员服务处;柜台外为居民办事处,柜台外放置四座以上连体居民座椅。 (2)服务内容:设立流动人口与出租房屋管理、计生、劳动保障、低保救助等服务窗口,每个窗口明确专人专门负责。 (3)办公设施配备:配备办公桌椅、电脑(连接互联网)、电话、文件柜、风扇等办公设备。 (4)立式岗位牌:内容按上述服务内容设置。 (5)墙面公示栏:内容包括社区服务站职责、服务站工作制度、服务站组织机构等制度。 C类标准:

安全社区促进项目具体实施方案

XXX 省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省、州、县安全社区创建工作相关文件精神,为切实推动省级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提高XX全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事故与人员伤害,不断提高安全社区创建水平,努力为广大群众创造安全、稳定、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XXX人民政府结合我辖区安全社区建设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原则,形成“政府主导、跨界合作、多元参与、整体规划、资源整合,动态评估、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向全社会宣传推广“持续改进,促进事故预防和伤害预防”理念,切实加强安全社区建设,全面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和安全健康水平,通过一系列专项安全促进项目实施,积极构建安全社区。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社区安全促进中心的安全社区标准、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进安全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川安委[2011]17号)及《四川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成立全省安全社区建设推进办公室的通知》(川安办[XXXX]22号)要求。形成全民关注、全员参与安全社区建设氛围,逐步提高XX辖区安全管理能力和伤害预防预测能力,预防和减少各类伤害事故的发生,让广大群众共享安全和健康,在安全社区建设中通过不断的持续改进,创建安全、文明、和谐的工作、生产、生活环境。 三、职责分工

(一)交通安全促进项目组 组长:XX 党委委员、副镇长 副组长:XX XXX交警队队长 成员:XX 镇安办主任 XX 镇团委书记、党政办副主任 XX XX交警中队中队长 XX 镇安监干事 XX 镇政府职工 XX 枫香树村志愿者 XX 中滩堡村志愿者 各村、社区书记、主任 现状:辖区主干道存在重大危险源隐患,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违章驾驶、行人违章、人车混行、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为减少辖区内交通安全隐患,实现社区交通伤害预防目标,制定本安全促进项目。 计划开展项目情况: 1.微型车、农用车、公交车的安全监管 项目推进时间:XXXX年X月-XXXX年X月。 达到的目标:强化对微型车、农用车、公交车的安全管理,增强驾驶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在多发事故路口设隔离带或警示标志。 项目推进时间:XXXX年X月-XXXX年X月在社区道路的危险路段设置隔离带或警示标志。

社区建设论文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开放本(专)科 毕业作业 题目:延庆社区建设的现状和对策分析 分校: 年级:2013秋行管专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 (3) 一、社区与社区建设的含义 (4) (一)社区的含义 (4) (二)社区建设的含义 (4) 二、延庆社区建设的现状 (5) 三、延庆社区建设的问题 (6) (一)指导政策 (6) (二)资金 (6) (三)社区工作者 (7) (四)物业管理 (7) 四、关于延庆社区建设问题的对策 (7) (一)明确指导政策 (7) (二)增加建设资金 (7) (三)合理配备社区工作者 (7) (四)加大物业管理 (8) 五、共同构造和谐延庆 (8) 参考文献 (9) [摘要]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在祖国母亲关怀下的每个社区的社区建设水平也在不断的前进。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物

质精神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如何为城市居民创造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已成为城市工作和社区建设的优先目标。 [关键词]社区建设; 社区工作者;社区环境 延庆社区建设的现状和对策初探 社区是一个小社会,是一个古老的社会生活单位。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人们就是以社区模型群居生活的。从原始社会的部落群体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村居群体都是古老的社区模型,它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创建和谐社区是发展和谐社会的切入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就要大力推进建设,来完善社区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社区与社区建设的涵义 (一)社区的涵义

社区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753 社区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社区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1、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社区主任 副组长:分管安全的领导 成员:居两委副职、委员或居民小组长 安全员:***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积极贯彻执行上级安全生产工作部署,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年度工作。 2、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分析全社区安全生产形势,研究和部署全社区安全生产工作,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3、负责协调社区义务消防队、安全工作人员参加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4、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 (二)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