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新课标 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检测试题新课标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定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各国政府正在大规模破坏文化遗产③各种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各种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⑤各国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

①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②民族文化在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世界因不同而精彩”强调的是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

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4、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

C、广播的出现

D、网络技术的推广

5、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在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

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D、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形象地说明了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B、世界必须形成统一的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D、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7、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

A、文化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

B、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C、只有文化产品贸易才能进行文化的传播,其他贸易形式不具有

D、我们必须拒绝美国电影

8、近代中国接受西方新的人文思想、艺术等,主要是经过日本传入的。当时留日学生之众,不亚于今天的留美潮。这说明

A、文化交流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今天的日本文化已经落后美国文化

D、日本的文化属于西方文化

9、要实现世界文化繁荣,则必须: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②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④用欧美文化来同化落后民族的文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下列都属于传统文化的特点的是

①具有民族的特色②一旦形成永远不变③具有强大的继承性④在本民族有广泛的认同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12、2005年4-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率团访问大陆,受到大陆民众的热烈欢迎。大陆民众最感动的是一句“我们都是中国人”。因为

A、讲这一句话就能实现中国统一 B国民党、亲民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台湾所有的政党都是承认一个中国的

D、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有着对祖国统一的认同感

13、对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社会制度的更替

B、思想运动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教育方式的变革

14、海外华人虽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很大,但海外的华人对春节都非常重视,过得热烈,因为

A、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庆祝春节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春节只是中国人的节日

C、传统习俗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D、传统习俗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国家的发展道路影响深刻

15、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而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A、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求得新发展

B、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C、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16、下列对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A、文化要发展就不能继承,传统文化对发展是一种束缚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要讲继承就不能讲发展,讲发展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就只有发展没有继承

17、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都是

A、对我国传统的大同世界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的回归

B、对我国传统思想的摒弃

C、对我国传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D、对西方人文思想的借鉴

18、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总保留着基本特征。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传统文化是凝固不变的

C、传统文化是凝固的艺术

D、传统文化是不会消失的

19、“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说明了我国

①各民族的独特文化都得到了尊重②当前已不存在民族问题③各民族在传统文化中无任何差别④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20、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的活动,它的特定文化功能有

①选择文化的功能②传播文化的功能③创造文化的功能④培养“四有”公民的功能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多选,错选不得分,少选得1分)

21、许多欧美人非常喜爱中华文化,许多中国人也非常欣赏欧美文化。这是因为

A、各民族的文化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差异

B、各民族的文化没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C、世界文化因多样性而精彩

D、欧美人喜欢看到中国文化的落后,中国人欣赏欧美文化的发达

22、中国春节之于中国人,是头等重要的节日。无论富有或贫穷,人们总是早早准备春节的到来,在外的人在除夕总千方百计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这是因为

A、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

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C、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D、春节是汉族人的节日

23、文化大师张岱年指出:“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于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可见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滞后性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4、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25、由于不少地方的的文化没有受到重视,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剪纸、木偶皮影等几近“濒危”。现文化部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是因为

A、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B、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三、简答题(12分)

26、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四、辨析题(15分)

27、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五、论述题(18分)

“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人文奥运是其核心理念。请谈谈你对“人文奥运”的理解。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C

2.D

3. A

4.B

5.D

6.A

7. B

8.B

9.D 10. C

11.C 12.D 13.A 14.A 15.D 16.B 17.C 18.A 19.A 20.C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21.C 22.ABC 23.AC 24.D 25.AC

三、简答题。(13分)

26、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针对文化的多样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一观点说明的是什么道理?

答:(1)对待文化的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间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2)“各美其美”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3)“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4)“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说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各民族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保持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四、辨析题。(14分)

27、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

答:(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2)继承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肯定,要发扬。继承,并不是全盘接受。文化的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然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3)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4)题目观点把继承和发展分为先后,是不科学的。

五、论述题(18分)

“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的三大理念。人文奥运是其核心理念。请谈谈你对“人文奥运”的理解。

答:(1)“人文奥运”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国、北京要向世界展示华民族的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创造性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通过体育竞赛而平等交流。

(2)还包括以人为本、平等、公正、文明办奥运,大力弘扬现代奥林匹克精神,通过举办奥运会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等。

析:这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关键要把握住文化的主要内涵即可。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题

高二()班姓名: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题 1、经过5年的修订,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正式发行。新版词典共收单字13000多个,收录条目增加至69000多条。新版词典在力求权威、科学的基础上,紧跟社会发展潮流、集中民间智慧,“给力”“雷人”等网络热词和“房贷”“蚁族”等时尚用语均被收录。下列说法中材料未体现的有 A.文化创新要立足社会实践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C.文化发展要与时代相呼应,与时俱进D.大众传媒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的 2、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因为大事件层出不穷,2010年网络新词的产生更迅速,变化更快,传播更广。像“犀利哥”、“2012”、“XX帝”、“蜗居”等“雷词”(很有震撼力的词语)多为新事件、新闻人物的浓缩和概括。这表明()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D.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网络经营者 4、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站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可以看到() A.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 B.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C.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站梅花、鸿雁等都是大众传媒 D.当新的传媒出现,旧的传媒就不能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 5、农历四月二十六日是炎帝诞辰日。每逢这个日子,都会有大量海内外炎黄子孙前往炎帝神农农耕文明发祥地湖北随州参加寻根谒祖活动。2013癸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将于6月4日在随州开幕,主题初步拟定为:四海一家亲,共圆中国梦。这表明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③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6、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 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7、为迎接农历壬辰龙年,我国发行了《壬辰龙年》特种邮票。据我国考古发现,龙源于辽河流域,至今已有8000年。这表明在我国A.龙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B.龙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精神动力 C.龙文化博大精深,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D.邮票成为龙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8、2013年世界杂技节上,中国杂技《舞空竹》斩获金奖。精心编排使“空竹”这项古典杂技焕发新意:婉转动人的江南评弹,以“空竹”对话“琵琶”,清新脱俗、浪漫情愫震撼了西方评委。这说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其特色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D.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9、几千年来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化,人们对春节激情不退、期待不减、祝福不变。这说明了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10、随着珠三角经济的崛起,广州方言“埋单”、“打包”等餐饮用语已经风行全国,且发展出其本义以外的涵义。这表明 ①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得到融合与创新②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传播 ③珠三角文化推动珠三角经济的崛起④饮食文化具有区域性与民族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等是古人留下的传统方式。而今,一些地方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绿色。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 A.尊重差异,理解个性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推陈出新,革故鼎新D.保持内涵,改变形式 12、微博、微信等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 A.一种新的传媒的出现和旧的传媒的消失B.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文化传播增加了新的途径C.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D.文化传播的手段越来越向多样化发展 13、京广高铁于2012年底全线贯通,“早上广州喝早茶,中午武汉赏樱花,晚上北京吃烤鸭”的生活体验已变成现实。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 ①改变文化产生的根源②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③加快文化传播速度④扩展人们的文化空间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4、在2013年6月21日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新疆天山成功入选,成为中国第44处世界遗产,至此世界遗产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趋同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B.引领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16、荀子在〈劝学篇》的首句即告诫人们:学不可以已。中国教育的开山始祖、至圣先师孔子教导人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材料告诉我们 ①应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②学习应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试题 (2)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4 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5分,共33分)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名录的方式确定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给予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各国政府正在大规模破坏文化遗产 ③各种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各种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⑤各国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这是因为 ①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②民族文化在民族的发展中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文化部长孙家正指出:“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世界因不同而 精彩”强调的是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 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必须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文化交流 D、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途 4、大众传媒产生的标志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印刷媒体的推广应用 C、广播的出现 D、网络技术的推广 5、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的大众传媒现在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的主要原因是

A、大众传媒具有反馈及时的特点 B、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C、大众传媒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现象 D、大众传媒能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6、“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形象地说明了 A、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B、世界必须形成统一的文化 C、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D、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 7、美国前总统里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政府要大力推动美国电影走向世界,因为好莱坞的电影走到哪里就 把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商业利益带到哪里。这表明 A、文化产品贸易就是为了进行文化传播 B、文化产品贸易具有文化传播的功能 C、只有文化产品贸易才能进行文化的传播,其他贸易形式不具有 D、我们必须拒绝美国电影 8、近代中国接受西方新的人文思想、艺术等,主要是经过日本传入的。当时留日学生之众,不亚于今天的留 美潮。这说明 A、文化交流是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B、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今天的日本文化已经落后美国文化 D、日本的文化属于西方文化 9、要实现世界文化繁荣,则必须: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②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③促进不同民族文化 的相互交流④用欧美文化来同化落后民族的文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0、下列都属于传统文化的特点的是 ①具有民族的特色②一旦形成永远不变③具有强大的继承性④在本民族有广泛的认同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1、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A、传统习俗 B、传统建筑 C、传统文艺 D、传统思想 12、20XX年4-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率团访问大陆,受到大陆民众的热烈欢迎。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大题-普通用卷

一、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0分)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2017年春节期间,大型文化类竞赛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成为陪伴人们欢度新春佳节的一道文化大餐。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紧紧抓住受众的中国诗词文化情结,在赛制和表现形式等方面大胆创新。比赛诗词涵盖《诗经》、楚辞、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等,主要选自中小学教材,聚焦爱国、仁义、友善等主题。 参赛选手来自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有工人、农民、公务员,有海外华人、外国留学生。嘉宾现场点评,或分析诗词的深刻内涵,或发掘诗词的道德价值,或讲述诗词背后的历史故事。赛会设置竞猜、“飞花令”等环节,启用水舞台、大屏幕展示等舞美设计,应用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打造出一场全民参与的诗词文化盛宴。节目的播出,引起强烈反响,总收视观众超过11亿人次,引发新一轮中国诗词热。 (1)《中国诗词大会》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案例,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成功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说明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请就学校如何开展中华优秀文化教育提两条建议。 2.德国有个千年小镇,自1928年起每年2月都会举办“中国人狂欢节”,挂灯笼、 贴福字,到处洋溢着中国气息。当地人讲,他们与中国很早以前就有通商交往,由于迷上了中华文化,便渐渐以“中国人”自居。不过,《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6-2017》显示,不少海外受访者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更多的还局限于中餐、中医药和武术等,中华文化要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依然任重道远。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遥远的异国小镇一直对中华文化情有独钟。 (2)有人认为,中华文化唯有秉持民族特色,才能在世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请从矛盾基本属性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文化生活期末考试]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

[文化生活期末考试]高二文化生活期末试卷 绝密★启用前《文化生活》期末考卷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 一、单选题 1、“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片洁净;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这些都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公益广告。如今公益广告已成为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这表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能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2、人才是立国之本,教育乃强国之路,教育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世界物质、文化的传承延续中具有特定的功能。这些特定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A、它具有“传道、授业、解惑”的特定功能 B、它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强大功能 C、它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D、它可以使受教育者获得准确的科学信息快城市,慢生活闲不住的休闲成都。据此回答下题。 3、快城市,主要是指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快。慢生活,主要是指成都市民有安逸的心态、休闲的生活节奏、快乐的生活质量。慢,并非速度上的绝对慢,而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这种理念,并加入到休闲的生活方式中去。这反映了①文化会影响人的生活方式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③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和发展④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品茶是成都慢生活最具典型象征的生活方式。 四川人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包括茶俗、茶礼、茶艺和茶理等在内的茶文化。成都市民在茶舍里品茗、看报、聊天,享受休闲安逸的生活。这说明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①② B、①④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分)48分,共2小题,每题24一、单项选择题(“文延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文化,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1. 2014 ) (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A .人们受教育的程度B .文 学艺术和科学知识.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 .语言和文字部分C1.:D 解析 ) (.下列属于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的是2 年在俄罗斯举办“汉语年”2014② 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乐羊羊”20114①③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④在山东省梁山县举办“水浒文化节” ⑤参 加读书俱乐部.①③④B .①②③A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C D .解析2.福州三坊七巷传承了榕城的历史文化的内涵、人杰地灵,她承载着地方历史人文的鲜活3记忆。福州市举行多次关于“文中、画中、 歌中、影中”的三坊七巷活动,同时用文化优势带动 ) (经济发展,工艺 品业、旅游业、房地产等行业蓬勃发展,由此可见 A .文化与经济相互 交融B .文化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变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政府的中 心工作D .文化走商业化道路才有生命力C B.解析32014.为防止黄色信息通过手机传播影响民众、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4月以来,8年个多月之后,3个部门,在全国组织开展打击整治网络淫秽色情专项行动。8公安部牵头,会同 ) (公安部再次部署在全国展开新一轮打击淫秽 色情手机网站专项行动。这告诉我们.网络文化是腐朽文化,必须坚 决抵制、依法取缔A .网络文化对学生起消极影响,需要加强管理、正

确引导B .上网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政府应禁止学生上网C .文 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D D 解析选择 4.“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敌 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5 ) (斗……”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8 / 1 ①文化环境决定人的发展②人的成长受文化环境的影响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④文化可以塑造人生.②③④C .①②④B .①②③A .①③④D C 解析选择5.年,两岸文化交流非常频繁,民俗文化节、龙舟赛、中医药发展与合作研讨会、经2010.6两岸之所以高度重 图书交易会以及两岸文化论坛等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相继展开。贸文化论坛、 ) (视文化交流,是因为文化交流在两岸交流中 具有如下功能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本身具有经济功 能②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有服务两岸经济的功能③文化 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有决定思维方式的育人功能④文化对政 治有反作用,具有增强政治互信的功能.①②④B .①②③A .①③④C .②③④ D B 解析选择6. ) (这一主题表明年“世界读书日”活动的主 题是“让我们一起走向阅读社会”。2014.7 .人创造了文化 A .文化塑造着人 B .只要读书就能获得健全的人格 D .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同步的C B 解析:.7”要教会孩 子感动。“儿童文学应该引领儿童心灵的健康成长,儿童文学作 家杨红樱说:.8 ) (她主动用优秀的儿童文学缔造快乐的“童心

2016年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题(卷)

2016年《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一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总分48分) 1.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 A.体现了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 B.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果C.不符合人们对城市建筑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D.符合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的需要 2.(2010高考卷)我国之所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0821)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世界文化盛会。假如你是一位奥运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应当() 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 ③尊重各国文化之间的差异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2015卷21)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材料表明:()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 ③ D.③④ 5.(201622)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和准则。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涵。这说明文化具有() A.鲜明的民族性 B.相对的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 D.强大的包容性 6.清明期间,文明祭扫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一些地方倡导文明新风,推出鲜花祭扫、网络祭扫、居家祭扫等“低碳”祭扫方式,给清明增添了不少清新气息。可见() ①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传统文化总能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融入新的容 ③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 ④作为中华文化组成部分的清明文化也具有包容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0818).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8.(2011高考卷)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题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开始。阅读材料,回答第1~3题。 1.在“除夕”,不管是中国大陆、港澳台地区,还是旅居海外的华人,都有与家人团聚吃年夜饭、守岁的习俗。这种现象说明() A.传统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B.传统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 C.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基础D.传统习俗是文化发展的动力 2.著名作家、民俗专家冯骥才先生认为,春节应该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看似一些民俗形式,实则是人们在高扬心中的生活情感与理想。”在冯骥才先生看来,民族节日是() A.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历史成就的重要标志D.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3.新春佳节,北方冰城哈尔滨有五彩缤纷的冰灯迎新,南国广州则用姹紫嫣红的花市接春,北京人则喜欢在庙会上感受新春的热闹。这表明文化具有() A.同一性B.稳定性C.多样性D.持久性 4.一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世界是一座丰富多彩的艺术殿堂,各国人民创造的独特文化都是这座殿堂里的瑰宝。这段话主要阐述了() A.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B.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C.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D.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 5.继2006年5月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8项之后,2008年6月国务院又批准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10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这些文化遗产() ①是我国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②对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对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④能够直接转化为物质财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获得2012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在谈到建筑文化时强

生活与哲学期末测试题

《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卷 一、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恩格斯的这句话意思是( )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之所以说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 ①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中的一切事物②可以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③能够增长我们的知识和开启人的智慧④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 ) ①客观唯心主义②主观唯心主义③可知论④不可知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恩格斯是要告诉我们,哲学对社会变革可以发挥下列作用( ) ①制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②改变和控制社会发展的方向 ③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④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智慧( )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B.源自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 C.来自于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D.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6.李载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从不吃猪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载仁大怒,叫人立即从厨房里拿来大饼和猪肉,让打架的人当着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说,以后如果胆敢再打架,一定要在猪肉里加上酥油来重重地惩罚你们。李载仁用吃肉来惩罚仆人的错误,从哲学角度看这种行为( ) A.脱离了客观实际,以个人好恶来办事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说明意识可以脱离客观实际而起作用 C.体现了人们由于利益的不同,对事物的反映不同 D.用一种物质手段来惩罚别人,是朴素唯物主义 7.人的头脑不是一间装知识的仓库,而是一座生产知识的工厂。从哲学上看,这一说法强调了( ) A.人脑会对外界刺激作出一系列反映 B.意识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能动的 C.知识来自人脑,而不是天生就有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毛泽东说:“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这一看法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9.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 ①真理和谬误总是相伴而行的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③对同一个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样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主要说明的哲理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练习题

徐闻县实验中学高二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4分,共60分)1.被誉为“农民艺术象征”的武强年画,造型精美技艺超群的定窑、磁州窑瓷器,生动逼真的民间剪纸,美轮美奂的河北古建筑,它们既是燕赵文化鲜活的物态存在,又是燕赵儿女多彩的文化生活写真。这说明( )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④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后天培养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2011年3月的“两会”中,如何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运用所学知识,回答2~3题。 2.有代表认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必须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善基础文化设施,免费向群众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做好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资源信息共享、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这一做法( ) ①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②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 ③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的经济效益 ④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D.②④ 3.有代表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应该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建设好自己的文化事业和产业,在发展现代文明的同时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这对我们保持民族凝聚力、培育和重塑全民族文化自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义重大。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 ①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一个民族必须物质和精神都富有 ③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张家界将自己最著名的景点“南天一柱”改名为“哈利路亚山”。原因是美国人拍了一部电影《阿凡达》,景区就慌忙把祖宗留下的真山名改为电影里虚幻的山名。在广大网民的强烈反对下,这个闹剧才算收场。这件事给我们留下的文化思考是( ) A.民族文化是民族的精神根基,应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 B.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斗争日趋激烈 C.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反对文化霸权主义 D.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湮灭不可避免 5..封建社会的韩非子推行的“法治”,其思想的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如今,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保证人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重要知识点整理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重要知识点整理 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中,人们能够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魅力 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的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民族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①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文化是民族的,是因为不同民族间由于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使得各民族文化间存在着差异,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③文化是世界的,是因为基于各民族社会实践有着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原因: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正确的态度: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二、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含义及途径 (1)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播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2)途径:包括商业贸易、人口迁徙和教育等。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又一重要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文化传播的手段。 (1)传媒的含义:传播媒介。

浙江省温州市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

2016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十校联合体”期末考试联考 高二联考政治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 无效。 选择题部分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人们欣赏海昏侯墓出土的精美文物,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是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 2.外来文化是先进文化,应该照搬过来的观点,犯了“守旧主义”的错误。 3.在历代中国人民的创业实践中,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4.对待“重男轻女”、“多子多福”思想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6.“物是观念的集合”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反应了哲学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 7.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8.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因而不能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9.“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主张,符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 10.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生活中,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A.韩国国会通过总统弹劾案 B.安徽黄山呈现精彩雾凇奇观 C.温州马拉松赛成功举办 D.国家发改委上调成品油价格 12.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7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未扣除

高中政治《 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检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 1.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在一些旅游景区,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C.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 D.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 3.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③中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此有人认为,“二十四节气在今天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意义不大。”如果请你反驳这种观点,下列可能用到的关键词最合适的一组是( ) A.文化平等文化差异文化交融 B.文化影响文化传承文化自信 C.文化借鉴文化包容文化繁荣 D.文化传播文化市场文化自觉 6.本报讯密蜂鸡、民族鸡、粉萌鸡、项链鸡---50余种、近2000只造型各异的超萌玩偶鸡

文化生活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文化与生活试题(必修3)出题人:高三政治组审题人:高三政治组适用范围:普通班 1.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说明:B ①文化包括礼仪、语法、逻辑等意识形态部分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后天逐步培养出来的④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追溯中国结的渊源应从远古年代的结绳记事开始。东汉郑玄在《周易注》中道:“结绳为记,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与“吉”谐音,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小小绳结被人们赋予了各种情感愿望,“同心结”、“平安结”、“团圆结”,一个个美丽的中国结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上述材料中文化现象的正确解读是(A)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②追求真善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③从绳结之中可以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④结绳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 3.中国历史上素有“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理念。和谐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行为,成为中国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价值观。这反映了(A)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文化决定人们的价值选择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D.文化支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4.《墨子·所染》中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下列句子与此句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相同的是D A.石可破也,不可夺其坚;丹可磨也,不可夺其赤 B.以自身自强,则名配尧舜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见贤则思齐,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5.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话题时,说道:“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上述观点说明:C ①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②文化是在人的成长中自然形成的 ③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④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学会“入乡随俗”。这表明了:B A.传统文化要因时而变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C.不同的文化具有共性 D.要用优秀文化改变落后文化 7.2012年5月,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李汉秋教授说,不能把美国母亲节视作世界母亲节。法国、泰国、阿拉伯地区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母亲节,中国也应确立自己的中华母亲节,这是因为A ①它能更好地表达中华民族的情感②有利于强化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 ③是抵御西方文化的有效措施④有利于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A.①④B.②④C.①③D.③④ 8.2012年6月讯,继“三轮哥”、“奔跑哥”、“火车哥”、“装醒哥”之后,“托举哥”在网络上火爆登场。各地英勇救人的“托举哥”事迹通过一段段小小的视频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视频纷纷被转载,“托举哥”通过网络一夜走红。这说的是D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卷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分,共分) .“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民俗节日“赛红歌”“赛书法”“赛技能”,建设和谐文化,倡导文明新风。这表明民俗节日( ) ①体现了民族心理和情感,富有民族文化韵味②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③集中展示了本区域文化,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④是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①②.①④.②③ .③④ .年月西沙群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巡查和执法督察工作已结束,考古人员新发现水下文化遗产处。我国之所以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 ) .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是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载体.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自利玛窦把《四书》翻译成拉丁文,至今的多年间,中国几乎所有的文史经典都被翻译成了各国文字,成为全人类的财富。同时,中国也翻译出版了大量国外书籍。这说明( ) ①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②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渐趋融合 ③不同民族文化有差异,但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有利于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①②.②③.①③ .③④ .年月,在中德对话论坛上,论坛中方主席徐匡迪表示,中德对话论坛是两国非官方高级别论坛。论坛成立七年来,议题涵盖了中德关系的方方面面,提出了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和意见,为促进中德关系的深入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①中德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色彩②中德文化差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中德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能促进中德文化的繁荣发展④中德文化交流是中德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①③.①④.②③ .②④ .曾获世界杂技界最高荣誉“金小丑奖”的山东杂技《蹬人》在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演出,向世界展示东方杂技的精彩魅力,得到了观众的尊重与喝彩。这一活动表明( ) ①文化交流能提升文化竞争力②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③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尊重和认同各国文化促进共同发展 .①③.②④ .①② .③④ .年巴塞罗那游泳世锦赛于月日至月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进行。在世锦赛期间,很多商家都适时地推出了各类展现西班牙传统文化的体育纪念品,深受世界各地游客的喜爱,这同时也让西班牙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西班牙体育纪念品的热卖说明( ) ①商品交换可以推动文化的交流与传播②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文化促进经济的发展④文化传承离不开一定的物质载体 .①③ .②④ .①④ .②③ .目前,中国进口的国外电视剧中,来自东盟国家的作品约占,每年有大量东盟国家的演艺人员来华参与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制作,东盟各国也成为中国电视作品的重要市场。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华文媒体也呈现出快速发展势头。这充分说明( )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电视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唯一手段.中国与东盟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20XX年月日,第五届世界儒学大会暨年度孔子文化奖颁奖典礼在山东曲阜孔子研究院隆重举行。来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期末试题(文)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应当 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②以培育“四有”公民为目标③以“三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为时代品 格④以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为目的⑤以社会主义为核心要求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③ ④⑤D、①②③④⑤ 2、2005年6月2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使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关系的建立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表明 A、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B、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 C、我们应该做新时期中国先进文化传播和建设的志愿者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鼓励创新 3、20世纪初,面对西方工业文明浪潮的冲击,中国文化界的回应是 ①全盘西化论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③封闭主义④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4、陆游《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道理是: A、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 C、书本和实践都是文化创新的来源 D、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能否创新 5、鲁迅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折射出 A、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B、中华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世界上最可贵的精神 D、不同的民族精神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6、有人认为:“经济是政治和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上述观点 A、否认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反作用 B、肯定了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一定社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C、认为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D、认为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7、2002年,日本漫画卡通相关产业在美国的市场规模约为43.59亿美元,文化娱乐业的赢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的赢利,这说明 A、先进、科学的文化对社会有促进作用 B、文化是第一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8、2005年,第三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在北京和青岛举行。文化节期间,陆续举办奥运文化广场活动、“奥运节拍”公园音乐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和书画展览、奥运论坛、残疾人艺术表演及奥运项目体验活动等。这表明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D、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9、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们在交往中采取的方式往往不同,藏族同胞为尊贵的客人献哈达,泰国人会见客人行“合十礼”,拥抱是欧美常见的见面礼节,材料说明了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客观题检测卷+答案及部分解析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客观题检测卷+答案及部分解析

班级姓名座号成绩 石狮八中2013—2014学年第一期入团积极分子结业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 1.目脑纵歌即目脑节。“目脑纵歌”,景颇语音,意为“大伙跳舞”,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庆祝目脑节是( ) ①景颇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景颇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中华文化的集中展示④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近年来,一些文艺创作特别是历史题材的创作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表现之一是以偶然性、模糊性、荒诞性去解构历史,随心所欲地胡编乱造,戏说风盛行,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描绘成一笔糊涂账。这种倾向属于( ) ①守旧主义②封闭主义 ③民族虚无主义④历史虚无主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公期”是海南的传统民俗节日。以前每逢“公期”,人们都要拜祭“公祖”,举行“过火山”“上刀梯”“贯铁杖”等仪式。今天,人们移风易俗,利用这一

莫言、篮球巨星姚明等十位个人与孔子学院总部一个集体获此殊荣。这是目前国内最高规格的文化盛事,更是一场汇集了全球华人文化精英的文化盛典。此举( ) A.有利于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 B.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 C.有利于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D.反映了中华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集中表现 12.作为中外交流的港湾,香港人创造了一大批中英混用词汇,“hold住”就是其中一个。“hold住”是指面对各种状况都要控制把持住,坚持,要充满自信,从容应对。该词语2008年就开始出现,2011年随一档节目而爆红网络,成为新的流行词汇。以上材料体现了( ) ①文化交流是文化创新的来源 ②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有重要作用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我国福建、台湾两地闹元宵的风俗礼节一脉相承、大致相同,都是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的习俗。这说明( )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