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是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的选项,请选出并工整地填写在答题栏中。每题2分,共50分。)

1.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经济世界化虽对各民族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不可能消灭它们之间的差异,地球人不会因为“地球”的形成而使价值观完全—致。这是因为()A.文化具有稳定性B.文化是识别和划分民族的基本依据

C.文化具有多样性D.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经济生活在精神面貌上的反映2.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

A.历史文化的多样性B.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C.建筑文化的多样性D.文化教育的多样性

3.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既是不同的宗教信仰,也是不同的宗教文化,但都强调慈悲之心和慈善行为。如佛教主张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离间;基督教主张孝敬父母、不杀人、不奸淫、不偷盗、不可做假证陷害人等,强调心灵的净化;伊斯兰教要人们在今世生活中力行善功,不作恶事。这充分说明()

A.各种不同的宗教有相同的教义B.各种宗教的教规完全相同

C.宗教文化同祖同根D.文化具有共性

4.不同民族的思想观点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

A.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B.遗传因素决定的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D.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5.经济世界化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商品流通。而商品往往带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如流行世界的牛仔裤和可口可乐,都被视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这说明商品贸易()

A.是文化传播的一种途径B.决定文化传播的发展

C.导致强势文化侵略和吞并弱势文化D.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的途径

6.秦灭六国之后,派兵平定南越。为了巩固其统治,将大批故六国的人流放到南越之地。这些人到了南越之地后,便长期与越人共同生活。长期的共同生活诞生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客家文化。这说明()

A.商业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B.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人际交往是文化传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形式

7.大众传媒的出现是以为标志的()

A.语言的产生B.电视的广泛推广

C.网络的普及D.印刷媒体的推广

8.不同文化之间实行交流,有利于()

①加深理解,密切各国联系②促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消除民族隔阂和偏见④促动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

9.在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的是()

A.传统习俗B.传统建筑C.传统文艺D.传统思想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他们的文化教育是在私塾和类私塾的学堂中完成的。修身、国文课使他们在“不情愿”的接受中夯实了文化根底,成就了他们辉煌的文化建树。他们是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但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他们应该感恩传统文化的馈赠。陈独秀、鲁迅、胡适就是最典型的例证。据此回答

10.“五四”时期的文化先驱们的教育是在私塾和类私塾的学堂中完成的,这说明私塾()A.是文化传承的最好途径B.在文化传承中比现代学校更有效

C.不利于科学文化的传播D.在中国文化传承中起过重要作用

11.文化先驱们“既是传统文化的承传者,又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这表明()A.他们的叛逆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抛弃B.他们的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的虔诚继承C.他们的叛逆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D.他们的创新是对传统文化的彻底剔除12.胡适在评价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作用时说:“(进化论的介绍传播犹如)当头棒喝,给了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燃烧着很多人的心和血。”这段话说明西学东渐()

A.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B.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

C.防碍了中国的发展D.促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13.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一代文化先驱,正是吸纳和借助了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中的民主、自由、科学思想,才建构了他们的现代文化思想,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这启示我们()

A.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兼收并蓄,海纳百川B.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弃古学西

C.文化要发展就应该吸纳和借助西方文化D.文化要发展就必须大胆革新

14.艺术创作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这表明()

A.艺术创作需要生活积累B.艺术创作是文艺创作所特有的

C.艺术创作来源于实践D.艺术创作必须是“身所历”“目所见”

15.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巧妙结合,是动和静的有机融合。它的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是当前最有神、最完美的奥运会会徽。由此可见()

A.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B.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积极实行文化创新C.文化创作的检验标准在于社会实践D.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繁荣的根本动力

16.从奥运会吉祥物所反映的内容来看,其设计和产生是()

A.在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基础上的创新B.在灵感基础上的文化创新

C.本民族文明水准的重要标志D.本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17.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

A.立足于社会实践B.借鉴世界优秀的文化成果

C.着眼于文化的继承D.大胆设想、科学论证

18.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两年深入采风,创作了舞蹈《云南映象》,风靡全国。这说明()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D.采风是一种实践性的活动

19.李时珍在采药过程中,偶然发现蛇用一种草叶来敷伤口。于是他试着用此草下药疗伤,发现此草确有消炎止痛作用,并取名“蛇衔草”。此后,该草药被广泛应用。这表明()A.文化创新具有偶然性B.文化创新来源于人的灵感

C.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D.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唯一途径

20.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

A.发展先进文化B.繁荣民族文化

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D.实现文化的多样性

21.中国的文学有着千年传统,从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文学的书写方式和表达习惯。持续涌动的现实生活又给文学提供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A.要全面吸收,持续发展B.要体现时代精神,持续创新

C.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D.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2.京剧是集我国戏曲之大成,持续吸收地方戏曲的精粹和其他艺术的特长而丰富发展起来的,是源远流长的“国粹”。京剧之所以能够维持长盛不衰,关键在于其()

A.适合市场的需求B.全面吸收各种地方戏曲的精粹

C.传承古代戏曲的精粹D.兼收并蓄,推陈出新

23.鲁迅先生倡导的“拿来主义”,说的是()

A.全面吸收外来文化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实现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全面接轨D.以外来优秀文化代替本土文化24.漫画启示我们()

A.漫画所折射的是已被人们抛弃的封建文化B.传承优秀民族文化需要持续创新C.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D.经典文化的形式已经过时

25.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二、非选择题(20分)

26.背景:“韩流”阵阵。《大长今》、《拜托小姐》、《善德女王》等都曾是炙手可热的韩国电视连续剧。随着“韩剧”的热播,韩国美容、韩国电器、韩国服装等也汹涌而来。

辨题:对待文化多样性,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27.材料:不久前,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红色经典影片《闪闪的红星》被“恶搞”成网络短片《闪闪的红星潘冬子参赛记》(指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一个昔日备受压迫、奋起反抗的小英雄形象,变成了一个整日做明星梦希望挣大钱的富家子弟。

辨题:“恶搞”也是一种文化创新。28.材料一:丝绸之路,犹如一条彩带,将古代亚洲、欧洲甚至非洲的文化联结在一起。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丝织技术以及丝绸品、茶叶、瓷器等,通过丝绸之路传送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同时,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将中亚的骏马、葡萄、印度的佛教、音乐、医药,西亚的乐器、金银制作技术、天文学数学等传入中国。

材料二:我国已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大量的文化遗产已经转化成数字化形态。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传网页,“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和“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已经启动。

根据上述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

(1)中外商人的贸易活动对中外文化传播起了什么作用?

(2)结合材料二拟定一个如何有效保护文化遗产的课题,并简要说明确定该课题的理由。29、探究题(17分)

材料:2006年10月29日,苏州首家现代私塾――“菊斋私塾”正式开课。据悉,创办者创办私塾主要目的是弘扬国学,培养儿童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私塾教学内容主要是经学、韵文,古乐、书画、茶道等。

“现代私塾”已经引发了太多的议论,是是非非,毁誉参半。教育专家中,有的认为“现代私塾”凸显了现代教育的缺陷,有的认为形式大于内容。家长们更看重其中的言行礼仪教育,认为孩子们要知书更要达理。

阅读材料,综合使用文化生活知识:

(1)针对“现代私塾”现象,高二(1)班准备举办一场辩论会。请你设计本次辩论会的主题。(2)假定你是甲辩方,你方的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50分)

26.答:①以上说法是片面的。(1分)

②对待文化多样性,需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是本民族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韩国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它在中国的流行能够推动我国学习和吸收其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4分)

③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面对韩国文化在中国的流行,我们应保持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4分)

④在经济世界化过程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在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持续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2分)

27.答:①从形式上看,“恶搞”形式新颖,是新出现的文化现象,好像是一种文化创新。但从目的、过程上看,“恶搞”绝非文化创新。(1分)

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动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恶搞”出于某些人特定的目的,冲击传统文化的道德底线,混淆是非观、荣辱观,防碍社会实践的发展,妨碍人的全面发展。(3分)

③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要批判地继承传统,二是体现时代精神。“恶搞”肆意歪曲革命传统精神,体现不出时代精神。(3分)

④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但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更要有科学分析的态度。“恶搞”对外来文化没有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3分)

⑤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需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但一定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针对“恶搞”现象,国家应增大对网络的监管,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提升。(1分)

28.答:(1)①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促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②中外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不但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有利于中华文化向外传播,有得于外域文化持续传入中国,共同促动世界文化的发展。(7分)

(2)(10分。课题3分,理由7分)课题的选择一要注意可操作性,二是亦小不亦大。

较好的课题:①让文化遗产披上数字化的现代外衣。

②用科学技术网络保护文化遗产。

③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

29、探究题(17分)

(1)辩论主题5分。(辩论题目的选择要注意观点的对立性。)

较好的PK主题:①“现代私塾”是一种文化创新吗?②现代私塾到底可不可取?

③现代私塾该不该办?④是否有必要开办现代私塾?

⑤现代私塾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⑥是否推崇“现代私塾”?(2)观点2分,理由1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