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药调剂的注意事项

浅谈中药调剂的注意事项

浅谈中药调剂的注意事项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做到既了解疾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又注重病人的生理改变,提高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洞察和分析能力,全面提高医疗效果。

新医学模式强调健康是生命活动的常态,表现为机体机能、结构的完好,机体与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关系的协调。人体的健康,不仅是个体内部的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而且是个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从个体与环境的关系看,健康就是个体与环境在心理、躯体上的适应、协调的结

果,健康是自然和社会系统中的个体系统的平衡状态[3]

。3 结语

医学模式的转变,涉及健康观、疾病观、卫生观、思想观的根本转变,同时也是对现行以疾病、病人、医院为中心的医疗服务体制的根本变革。医学模式的转变是社会发展和医学发展的必然

趋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是医学社会化的结果,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反映了现代的健康观和疾病观。从自然辨证法的角度讲,新医学模式坚持了客观实在性,强调了人的能动性,体现了系统论和统一的观点。

参考文献:

[1] 李宏宇,梁斌,李荣祝,等.用自然辨证法指导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现

代医学模式的形成[J ].医学与社会,2005,18(7):1.[2] 杨晓煜,黄燕芳.医学模式与哲学[J ].医学与社会,2000,13

(4):13.

[3] 王小燕.医学模式的转变促进健康观念的更新[J ].山东医科大学

学报,2000,1:2.

(药事管理(

收稿日期:2006203223; 修订日期:2006205226

浅谈中药调剂的注意事项

李 叶,陈艳华

(湖北省中医医院,湖北武汉 430074)

关键词:中药调剂; 医疗质量

中图分类号:R283;R28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20805(2006)1122343201

中药调剂工作是药剂科在药品使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药剂科直接面对临床、患者的服务窗口,是沟通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完成医疗过程的桥梁与纽带。调剂工作的管理状况是对药品使用过程的质量保证,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本文浅谈在中药调剂工作中的体会如下。1 调剂过程的活动流程

见图1

图1 调剂流程示意图

2 调剂操作及注意事项

《医院调剂管理办法》规定:“调剂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审查,坚持核对,药品外包装应注明品名、用法、用量,并交待注意事项”。“对违反规定、滥用药品、有配伍禁忌、涂改及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药剂人员有权拒绝调配,情节严重

者应报告院领导及卫生行政部门检查处理。”由此可以看出调剂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很强的专业性,而中药处方的调配是以中药为对象,要保证配方质量,必须做好以下环节的工作。2.1 严格审方按要求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查处方、对科别、对患者姓名、对年龄;查药品,对含量、对用法、对瓶签;查禁忌、对用量。以及审查特殊用药的脚注、医生签名、有无短缺药物等。但在实际工作中,医生处方中会出现书写不完整,字迹潦草,药名书写不规范,剂量超常,用法交代不清楚,毒麻限、剧药不用红处方,有配伍禁忌等,作为药师首先就要严格审方,如有疑问应与医生联系,须经处方医生更改,并在更改处签名,方可划价、调配,药剂人员不可主观臆断,擅自修改处方。2.2 熟练掌握常用中药的性味归经、用法、用量中药处方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由几种甚至十几种药物组成的方剂,组成比较复杂,一般都遵循药典规定的常用量。但是在临床上医生常常根据病人的病情需加大用药量,甚至超

出极量。如细辛一般风寒表证用3g,最多不超过9g,但各种痛证可用至30g,红花一般用3~9g,活血化淤可用至30g,水蛭常用量1.5~3g,血栓性静脉炎可用至30g;生南星极量是4.5g,癌症病人可用至10g 。所以药剂人员在掌握常用量的前提下,遇到大剂量处方时,需及时与医生沟通,在了解到病情的情况下,要求处方医生双签名后,方可调配。在配方的过程中,也要严格称量,不能以手代秤,要控制称量误差在±5%以内。2.3 遵医嘱发药在调剂处方时,如遇临时缺药,药剂人员不能凭经验随意用替代品,需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如怀牛膝用川牛膝,川贝用浙贝,酒大黄用熟军,没有炮制品就以生代熟等。需特殊临时处理的药品如杏仁、桃仁捣泥,五味子、香附打碎,川贝打粉吞服等,药房必须配备小型粉碎机等器材,及时满足处方需要,要求特煎的药物,一定要另包,并在药袋上注明先煎、后下、包煎、烊化等字样,调配完毕后,自行检查核对,同时在处方上签名。2.4 坚持核对制度复核是调配人员调配完毕后,再由有经验的中药师,进行全面细致的核对,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核查无误后,由核对人员签字,包装好药袋,按规定发给患者,并耐心向患者交代煎法、服药方法,饮食禁忌等。坚持核对制度是保证配方质量,确保用药安全的有效措施。

中药饮片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药剂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严把质量关,杜绝假药,劣药进药房,对虫蛀、霉烂、走油、变质等不合格中药决不用于临床,对炮制品要按《炮制规定》严格要求,达不到标准的坚决不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医疗质量,达到为患者解除疾苦的目的。

3

432L I S H I ZHEN MED I C I N E AND MATER I A MED I CA RESEARCH 2006VOL.17NO.11

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第17卷第11期

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护理安全管理论文: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 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首要问题和最基本要求,已成为当前医院管理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1]。世界卫生大会早在2002年就提出“患者安全需要受到所有国家的重视”,并于2004年支持建立了患者安全世界联盟。2004年,我国再次启动的医院评审工作也提出了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管理理念,并将医疗安全管理列为重点评审项目[2]。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也再次提出要重视医疗安全。护理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指标[3,4]。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5]。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第一生命和核心目标,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是护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程序和社会治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护理人员的因素 1.1.1 法律意识淡薄:护士执行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严,不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工作中不认真执行交接班制度、

查对制度,不按级别护理巡视病房。 1.1.2 责任心不强,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由于护士严重缺编,工作量大,长期超负荷工作,待遇低,使护士身心疲惫,不安本职工作,导致责任心不强,不能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给患者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1.1.3 护理文件记录缺陷:《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第3条明确规定,病历书写应当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护理记录是指护理人员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6]。临床工作中常出现记录不及时、漏记、错记、涂改、刮痕、医护记录不一致等现象,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容易是医院处于被动状态而造成败诉。 1.1.4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长期以来由于护士的社会地位低,待遇差,工作繁重,生活不规律,身心疲惫,部分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想方设法换岗或离岗,致使临床护士严重缺编,加上无证招聘护士较多,增加了护士的压力,工作中难免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护理安全问题也日趋突出。 1.1.5 专业技术水平偏低:我科共26名护理人员,其中主管护师(包括护士长)3名,护师8名,护士15名,由于年轻护士较多,专科知识缺乏,技术操作不熟练,临床经验欠丰富,遇到抢救患者时就显得无程序,个别家属对护理服务比较挑剔就容易产生矛盾。 1.1.6 慎独修养不够:临床中大部分护理工作都是独立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特色技术注意事项样本

附录1: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内服汤剂 1.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 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 例如: 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 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 消食化积药, 一般饭后服; 泻下药宜饭前服; 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 安神药宜睡前服; 补益药宜空腹服; 驱虫剂宜空腹服, 尤以睡前服用为妥, 忌油腻、香甜食物; 急诊用药遵医嘱。 2.服药温度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 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 3.服药剂量 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 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 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 二、内服中成药 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 或药引) 送服, 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 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 对过敏体质者, 提醒医生关注。 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 发现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 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 应摇匀后直接服用; 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 三、中药注射剂 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 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 现配现用, 严禁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 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 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 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特别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监测, 出现异常, 立即停药, 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 1) 立即停药, 更换输液管路, 通知医生。 ( 2) 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 按要求送检。 ( 3) 做好过敏标识, 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 避免再次用药。 ( 4) 过敏反应治疗期间, 指导患者清淡饮食, 禁食鱼腥发物。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 必要时局部清创。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如出现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局部症状时, 应及时报告医师, 协助处理; 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促等症状, 应

中药调剂流程

中药调剂流程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中药调剂规范 中药调剂按工作流程分为审分、计价、调配、复核、发药五个环节。 一、审方 1、审查处方各项内容: a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或单位、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填写。 b药品名称、剂型、规格、用法用量等是否则正确、经审查无误后方可计价。 2、如发现处方中药味或剂量字迹象清时,不可主观猜测以免错配,发现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服用药方法有误,临时缺药都应与处方医师联系,请处方医师更改或释放后重新签字,否则可拒绝计价或调配。 二、计价 1、计价时必须按照药品单价计价,不得任意估价或改价,做到计价准确无误。 2、计价时要精神集中,注意剂量、剂数、新调价格、将总价、计价员签名填定居处方相应位置。 三、调配 1、调剂人员接到计价收费处方后,应再次审方,特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药,是否有需临时炮制或捣碎药、别名、并开药名、剂量是否有误等。 2、所调配的饮片应洁净、无杂质。符合当地的炮制规格,如发现发霉变质或假冒伪劣等质量不合格饮片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提出,更换后才可继续调配。

3、为便于复核,应按处方药味顺序调配,间隔摆放,不可混成一堆。 4、需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的饮片不论处方有否脚注都应按调剂规程的要求处理。 5、一张处方不宜两人共同调配,防止重配或漏配。 6、调配完毕后,应按处方要求自查,确认无误后签字,交复核人员复核。四、复核 1、调配完毕后的药品必须经他人按处方要求逐项复核,发现错味、漏味、重味、得量有误或该捣未捣。需临时炮制而未炮制的饮片等及时纠正。 2、复核确认无误后签字,分剂包装。 五、发药 1、坚持三对:对取药凭证、对姓名、对剂数、查外用药专用包装。 2、向患者说明用法用量、煎煮方法及有无禁忌并答复患者提出的有关用药问题。 3、发药人签字。

第七章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

第七章中药调剂操作的基本技能知识10分本人评估 第一节中药处方 一、处方的意义是医师辨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凭证,反映了医师的辨证立法和用药要求,具有法律意义。 三、处方的常用术语 (一)与药名有关的术语1.炮制类 2.修治类 3.产地类4.品质类 5.采时、新陈类 6.颜色、气味类 (二)与调剂有关的术语1.中药调剂 2.饮片用量 3.饮片常规用量 4.脚注 5.小包装中药饮片 (三)与煎煮等有关的术语1.脚注 2.煎药量 3.煎药方法 四、处方调剂的流程: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和发药 第二节处方审核 一、处方审核的原则和要求 在审方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查处方各项内容 2.药师审核处方后,认为存在用药不适宜时,如有妊娠禁忌、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超时间用药、服用方法有误、毒麻药使用违反规定等,应当告知处方医师,请其确认或者重新开具处方。 3.药师发现严重不合理用药或者用药错误,应当拒绝调剂,及时告知处方医师,并应当记录,按照有关规定报告。 4.处方一般以当日有效,特殊情况最长不得超过3天。 5.药师不应擅自涂改医师处方所列的药味、剂量、处方旁注等。 二、处方审核的主要内容 (一)处方规范性 1.中药饮片处方书写要求 (1)体现“君、臣、佐、使”。 (2)名称、用法、用量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确使用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双签名 (3)法定剂量单位以克为单位。剂数应当以“剂”为单位 (4)对产地、炮制、调剂、煎煮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调剂、煎煮注明在药品右上方 (5)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安全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论文金老师特别提醒】以下题目均为示例题目,供大家写作参考使用。因为已经在互联网公开,为了避免重复和抄袭,写作时最好能稍加改动,比如换个写作方向或者换个研究对象,都是可行的。论文中遇到什么问题也可以与我一起交流探讨(见尾部)。 二、论文参考题目 试谈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如何让从业人员更乐于接受安全管理 精细化工企业消防安全管理的探讨 新形势下安全管理的新挑战与对策思考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安全管理问题研究 浅析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在煤矿采矿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安全控制 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对策分析 加油站安全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房建施工中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研究 手术室安全管理中护理安全干预机制的应用分析 探讨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魏家峁煤矿工程基建期的安全管理 强化校园综治安全管理 做好基层安全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采油厂安全管理文化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探究责任心和执行力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试论企业安全管理及主要对策 英国建筑安全管理实践之研究与借鉴 采油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之我见 浅谈企业安全管理及主要对策 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 以人的安全健康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新体系的探讨安全管理“八法”的探索与研究 浅析我国煤矿的安全管理 LGD危险品安全管理专家系统的研究 房地产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标准化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探讨 浅谈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 试论化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安全管理重在提升安全素质 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与实践应用 加强新生儿科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 刍议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 高职院校学生安全管理思考 安全管理对现代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产生的影响分析浅议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 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 浅谈安全管理模式在电力工程施工现场的应用 新时期构建校园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探讨 热电厂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中草药使用注意事项

中草药使用注意事项 一、煎药前的浸泡 一般加冷水漫过药面,浸透后再煎煮,则有效成分易于煎出。一般浸泡30分钟左右即可,但也要根据药材自身质地的轻重和季节、温度的差异分别对待。花、草、叶可浸20分钟;根茎、种子、果实及矿石、甲壳类药材宜浸泡30~60分钟。总之以药材浸透为准。 二、煎药用具的选择 煎煮容器与药液质量关系非常密切,历史记载认为,“银为上,磁者次之”,不主张用锡、铁之类的锅煎煮。因为有些药物遇到锡、铁等金属后会发生沉淀,降低溶解度,甚至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副作用。目前多主张使用陶瓷、瓦罐而不用铁锅、铜锅,最好也不用铝锅及不锈钢、搪瓷容器来煎药,以确保中药的疗效。 三、煎药用水的选择 水是煎煮中药汤剂的最常用溶媒,一般宜选用洁净的冷水,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用水量应视药物的重量、体积、吸水能力、煎煮时间、火候及所需的药量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以水漫过药物半寸左右为宜。煎药的用水量应一次加足,不要中间数次加水,更不能把药煎干了再加水重煎,煎干的药应弃掉。 四、煎药的火候 煎煮中药有“武火、文火”之分,急火煎之为“武火”,慢火煎之为“文火”。一般先武后文,即开始用大火,煎沸后改用文火。不同的方剂需用不同的煎煮时间。治疗外感表证的发汗解表药煎煮时间宜短,治疗虚证的滋补药煎煮时间宜长。 五、服法有讲究 煎好的汤剂一般宜在饭前一小时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滋补药宜空腹服,安神药宜在睡前服,慢性病宜定时服。一般一剂分2~3服,一日一剂,如遇特殊情况,可以一日连服两剂,以增强疗效。通常中药汤剂应当温服,而针对具体情况也可凉服。 六、服药有禁忌 中药历来就有“十八反”、“十九畏”的说法,因此绝不能盲目使用民间偏方、秘方,切莫自当“郎中”酿“苦酒”。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配方抓药。以妊娠为例,某些药物具有损害胎儿甚至堕胎的副作用,所以应视为妊娠禁忌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麝香、三棱、莪术、水蛭等。孕期应慎用的有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 七、服药时的“忌口”问题 服药期间凡属生冷、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刺激性的食物,都应根据需要予以避免。此外,除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薄荷忌蟹肉,茯苓忌醋,蜂蜜忌生葱等常规外,还应根据具体病情按医嘱执行。

中药调剂流程

中药调剂规范 中药调剂按工作流程分为审分、计价、调配、复核、发药五个环节。 一、审方 1、审查处方各项内容:a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或单位、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填写。b药品名称、剂型、规格、用法用量等是否则正确、经审查无误后方可计价。 2、如发现处方中药味或剂量字迹象清时,不可主观猜测以免错配,发现配伍禁忌,超剂量用药,服用药方法有误,临时缺药都应与处方医师联系,请处方医师更改或释放后重新签字,否则可拒绝计价或调配。 二、计价 1、计价时必须按照药品单价计价,不得任意估价或改价,做到计价准确无误。 2、计价时要精神集中,注意剂量、剂数、新调价格、将总价、计价员签名填定居处方相应位置。 三、调配 1、调剂人员接到计价收费处方后,应再次审方,特注意处方中有无配伍禁忌药,是否有需临时炮制或捣碎药、别名、并开药名、剂量是否有误等。 十八反: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蒌(瓜蒌)贝(贝母)蔹(白蔹)芨(白芨)攻击或与乌(乌头)相对 第三句:藻(海藻)戟(大戟)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 第四句:诸参(人参、丹参、沙参、元参等所有的参)辛(细辛)芍(赤芍白芍)与藜芦相背叛 十九畏: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1-12-19T13:30:52.4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4期供稿作者:丁盛华 [导读] 目的针对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综合整理与改善。 丁盛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十六病区 241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4-0228-02 【摘要】目的针对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综合整理与改善。方法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减少护理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控制或消灭护理管理中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结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大大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结论对于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每名护理人员做起,在良好安全的科室工作环境下,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病人为中心,进行全面的护理服务,能有效减少护理差错、事故及护患纠纷的发生。 【关键词】护理安全护士管理问题对策 护理安全[1]一般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全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反映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保护患者得到良好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对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治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2]。。护理安全[3]管理通过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差错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病人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针对科室每位护士平时自己工作中发生或发现的问题和科室发生的护理差错、缺陷以及从其他科室获得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 护理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的因素(1)部分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缺乏整体护理理念,工作中不能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给病人带来不安全的隐患。(2)沟通能力差,缺乏良好的交流技巧。由于护理人员少、病人特别多,工作忙,护士没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进行更多的交流,无暇顾及病人的情绪和心理,导致病人不满意或投诉。(3)专业技术水平偏低。我科室年轻护士较多,护理经验比较缺乏,专科知识缺乏术操作不熟练,对有些复杂病情缺少认知与护理经验[4]。(4)有些科室诸如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等患者病情都比较重,且多数为老年人,一般都合并有多种疾病,且危重病人较多,护理难度较大。(5)护理记录问题。工作中常出现记录不及时、漏记、错记、刮痕、医护记录不一致等现象。由于医护记录不一致,一旦发生医疗纠纷,容易导致举证失利甚至败诉。(6)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违反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缺乏责任心,未能按时主动巡视病房,护理工作不能及时到位。(8)护理人员人力资源不足,专科护士不到位。 1.2患者的因素(1)针对大部分病人为老年病人的科室,由于老年病人的生理和临床特点,容易发生以下意外或并发症:坠床、跌倒;外出走失;自杀;烫伤;压疮;误吸、噎食;管路滑脱;药物反应等。(2)现今社会多数病人维权意识特别强,对护理要求比较挑剔,因此容易产生护患矛盾。 1.3其他方面因素(1)后勤支持系统不到位,地面潮湿、地面滑;设备差,吸引负压不够;突然停电、停氧;标本丢失、标本送检不及时。(2)病房管理不到位,用电用火存在安全隐患,护士管理力度不够。 2 对策 2.1护士管理 2.1.1加强法律法规学习认真学习《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和《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例书写规范》等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及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常规,开展普法教育,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责任感。 2.1.2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全面培训护士,经常组织学习各项护理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组织相应的考试。对新入院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及安全教育。及时修订和健全各项护理制度,完善各项操作规程及护理工作流程。加强对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及护理“三基”训练,加强在职培训,拓展知识结构。 2.1.3加强对重点护士的管理实习护士、轮转护士及新人科护士等,对她们进行入科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抗风险意识及能力。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具有护师资格的护理人员做带教老师,提高她们的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2.1.4加强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杜绝因查对不当而引起的差错。按照级别护理及时巡视病房,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按时完成各治疗与护理措施,加强安全防护,保证患者安全。完善护理文件记录,减少安全隐患。按PIO记录,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与医生记录不一致等,既要体现综合护理问题记录,又要体现专科症的特殊性,使护理文件标准化和规范化。 2.1.5合理的护士配置是病人安全的保证,加强与护理部的沟通,争取充足的护理人员,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将时间还给病人,满足患者的要求。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2.2病人管理 2.2.1对新入院的病人要进行严格的评估,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皮肤等情况,及时建立各种相应的风险评估单,加强巡视。病人交接包括危急重病人入院交接、转科病人交接、三班之间的交接。一级护理及危重病人应该床旁交接,重点交接病人的意识状态、管道有无脱落、生命体征、呼吸机的运行、全身皮肤完整性等并进行详细记录。 2.2.2加强重点病人的管理注意病区内情绪不稳定的病员,有情况及时和医师、保卫科、总值班联系,防止发生意外。对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化疗病人,在早会或交接班时对上述病人作为交接班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危险因素作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重视。做好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管道护理、气管插管等的护理。注意病区内情绪不稳定的病员,有情况及时和医师、保卫科、总值班联系,防止发生意外 2.2.3加强危重病人的管理病区对于危重病人要严格执行危重病人登记报告制度,及时上报。对危重病人、老年人均应要求家属陪护,加强巡视,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告知家属并引起重视。护理危重病人时要忙而不乱,边做边解释,随时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为防止出现皮肤护理问题,护士对每位病人进行Braden评分,对低于18分者对进行压疮监控,给予气垫床,勤翻身,建立床头翻身卡,各

服用中药的注意事项

【中医健康知识】 服用中药注意事项 在服用清内热的中草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 在治疗寒症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用含有地黄、何首乌的药物时,忌服葱、蒜、萝卜; 服用含薄荷的中药时,不应吃鳖肉; 茯苓不宜与醋同吃;吃鳖甲时,不宜配苋菜; 泻下剂如大承气汤、麻仁丸时,不宜食用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驱虫类中药也应避免油腻食物,并以空腹药为宜。 在患病服药期间,凡是属于生冷、黏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等,都应避免食用。下面是几种与常用中药相忌的食物。应用时要注意: 1、人参忌萝卜、大蒜。西洋参等都是常见的补药,而萝卜有顺气、促消化的作用,同时服用,萝卜会化解人参的药力。同理,在吃其他大补的药物时,前后一小时内也不能吃萝卜、大蒜等促消化的食物。

2、双黄连忌大蒜。双黄是清热解毒、治疗外感风热的常见药物,性凉,而大蒜性热。服双黄连的同时如果食用大蒜,会降低药效。 3、发汗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醋和生冷食物有收敛作用,服发汗药物时若与之同时食用,就会与药效相抵。 4、龙胆酊等苦味健胃药忌蜂蜜、大枣、甘草等甜味食物。因为蜂蜜、大枣等食物的甜味可掩盖苦味,从而减少苦味对味觉神经末梢的刺激,降低其健胃的作用。 药材与食物间的禁忌 【一般禁忌】 1. 吃中药期间不要吃油腻刺激的食物,和肉类、豆类、生冷、 不易消化的食物。 2. 不要用牛奶或茶水一起和中药服用,以免降低药物功效或是 发生副作用。 3. 绝大部分药材是以温开水送服较好,但有些清热解毒药,则 是冷服较好。

4. 服用时间随用药情况不同可分为饭前或饭后服用,如有同时 服用西药的情况,则彼此至少间隔2小时再服用。 5. 服温药时,应少喝茶,少吃萝卜,因其凉性、下气作用会降 低药材温补脾胃的功效。 牡丹忌蒜。 甘草忌猪肉、菘菜、海带。 薄荷忌鳖肉。 麦冬门、天门冬忌鲫鱼。 常山忌生葱。 威灵仙、土茯苓忌面汤、茶。 丹参茯苓、茯神忌醋及一切酸性物。 中药服用方法 治疗疾病时,除了要选对药物外,还应注意药物的服用方法,以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中成药的非处方药因不同的作用制成不同的剂型,通常分为内服、外用二大类。下面我们分别来介绍。 内服中成药 送服:大部分内服中成药用温开水送服,俗称吞服,为最常用的内服方法。大部分内服中成药如片剂、丸剂、胶囊等均采

中成药使用9大注意事项

中成药使用9大注意事项 很多人仅仅因为轻微的咳嗽不适就在医院里耗上大半天甚至一整天的宝贵时间,真是劳民又伤财。如果家里准备一些常用的、安全的、使用方便的急救药品和中成药,我们就可以免去慌慌张张跑医院的麻烦了。“中药无毒副作用。”“中药比较温和,加大点剂量也无所谓。”……类似的言论几乎随处听到。服用中药似乎可以百无禁忌了,真的如此吗? 注意事项1: 用药时一定要辨证 感冒是由很多不同类型的病毒(特别是鼻病毒、流行性感冒分为甲、乙、丙三型)引起的上呼吸道黏膜的急性感染。其主要症状为流鼻涕、打喷嚏、伴有鼻塞和干咳,还可有咽喉红肿、疼痛。全身症状有周身不适、头痛和肌肉酸痛等。遇到这种情况,只有辨明病情,有的放矢地选择药物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治疗感冒的药物五花八门,首先一定要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根据症状分清自己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然后再选方用药。例如银翘解毒丸和羚翘解毒丸均是常用的感冒药,二者只差一个字,但前者用于风热感冒,后者用于风寒感冒,选药时应注意辨证选药,不能任意使用。包括小儿在感冒时也要这样辨证用药。 注意事项2:使用止咳药应视情况而定 咳嗽是一种人体的防御性反射活动。轻度咳嗽有利于痰液排出,因此一般不需立即使用止咳药物,只有在剧烈咳嗽影响休息或睡眠时方可使用。使用止咳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应该确定咳嗽是否有痰,是感冒着凉还是由于合并其他疾病,在针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加服止咳药或祛痰药。 强力止咳、镇咳药主要用于比较剧烈的频繁干咳。如果咳嗽有痰却服用镇咳药,痰液潴留气道易导致肺部感染、加重病情等不良后果。 咳嗽有痰者必须并用祛痰药,否则可影响痰液的排出。 如果咳嗽的同时又出现发烧、潮热、盗汗、咳吐腥臭的脓血痰现象,说明有这类症状的患者病情有新变化,绝不能还用咳嗽药止咳而应该立即去医院诊治。 服用咳嗽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腥冷的食物。 有些咳嗽药如通宣理肺丸、止嗽定喘口服液中配有麻黄素等作用较强的药物,儿童患者不宜使用。 一般在服药3日内咳嗽未改善,或咳喘加重者应到医院诊治。 注意事项3:恰当使用 中成药

浅谈中药调剂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谈中药调剂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郑细云 中药调剂是指根据医师处方将中药饮片配成供患者使用的药剂的过程,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能。调剂工作既要做到符合医师处方意图和调配准确无误,又要及时发现医师处方中不合理或错误的用药。目前,大部分医院面对中药调剂中出现的问题不太重视,导致患者治疗效果较差,甚至导致患者生命受到威胁。因此,根据本人在院中药房多年调剂工作的实践经验,就中药调剂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简单探讨,并浅谈自己对该问题的粗浅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 1、处方别名、全名的问题 中药治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药物的种类更是数不胜数,大部分中药在使用时考虑到种类较多、历史长久和记载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出现中药别名、全名等过于复杂,使调配人员容易发生差错,归纳为7种情况:完全是两种饮片如川黄连和胡黄连;同一种品种不同炮制规格,如生姜和炮姜;同一植物不同入药部位:如桑叶、桑枝;一种饮片的正名和全名之差,如白芍和杭白芍;一种饮片和并开的两种饮片,白芍和赤白芍;两种饮片并开,如桃红、生龙牡等;一种饮片的正名与别名,如大黄、川军、锦纹、生军等。

2、药材质量较差 质量较差药材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医院对中药质量监察不严格,缺乏对商家、厂家的了解,对供应商是否持正规营业执照经商缺少鉴别,药材质量较差的特点有:易长虫、发霉,使用时出现较多杂质,纯净度较低等。由于目前农药物的广泛使用,许多中药药材都受到化学元素和过量金属的污染。还有许多商家、厂家在买卖药材时为了自身利益,将劣质、发霉和过期药材实行有害加工,这些,严重影响中药材质量。 3、中药剂量、配伍及人员问题 中药调剂是工作人员是从现有处方准确的进行药物配臵工作。①剂量出现的误差:保证配臵中药重量和剂量的准确性是中药调剂的关键点,但是由于开处方的医疗人员书写笔迹潦草和配臵药物人员没有及时向其求证药物剂量、别名等在进行配臵,最后出现药物剂量配错和患者处理方法错误的现象。②配臵常出现的误差:医院中药配臵存在误差属于临床治疗较为常见的现象,形成这些误差的因素有很多,如医院在防止药物时位臵安放错误也可出现配臵问题。③素质欠缺出现的误差:一是医院中医师及调人员专业技术较差、道德素质较低、责任心较弱。有些医师为了简化处方,在处方中未注明饮片的生、熟、炒、灸,或者对需特殊处理品种未予注明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烊化、打碎、炒制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15例为研究成员,该成员包括护士长。 1.2方法 1.3观察项目 观察安全管理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借助SPSS18.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数资料进χ2检验,若 对比显示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结果显示,急诊科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类型为拔管不规范、跌倒、坠床、医嘱执行错误等,安全管理未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7%;安全管理实施后发生率为6.7%,实施前后存在鲜明性临床差 异(P<0.05)。 3讨论 一般来说,急诊科所有操作均将“急”作为中心点,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责任重。工作过程中,发挥护理人员潜能,改变较为传 统的护理模式,将被动工作转变为主动工作,为患者提供较为全面、舒适的护理服务。 3.1强化安全意识 3.3加强培训力度 3.4建立纠纷处理制度 3.5合理配置护理人员

4小结 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医院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未出现法律以外的心理、生理或功能上的损伤或死亡。护理安全是整个护理工作的基 础条件,由于急诊科所收治患者病情重、治疗难度大等,患者及其 家属极易出现紧张、易怒等负性情绪,操作期间稍有不慎就会诱发 医疗纠纷。因此,需确保护理人员掌握专业知识,学会灵活应变突 发事件。我院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发现,拔管不规范、跌倒、坠床、医嘱执行错误等为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7%;通过相应 针对性措施的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至6.7%,存在鲜明性临 床差异(P<0.05),说明急诊科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可有效防范护理风险,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可靠保障,亦可在提高患者满意率的同时,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水平。 一、资料与方法 1.方法 2.评价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统计护理期间的投诉量,并使用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满意率。 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组研究数据,计数资料行χ2 检验,P<0.05时则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1.两组患者护理期间不安全事件发生率对比 2.两组患者护理期间投诉率与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1例投诉,44例满意,满意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三、讨论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特色技术注意事项

附录1: 中药应用注意事项 一、内服汤剂 1.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时间可根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用药遵医嘱。 2.服药温度 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 3.服药剂量 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0ml,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100ml,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 二、内服中成药 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 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医生关注。 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

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4.服用胶囊不能锉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接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 三、中药注射剂 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 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 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 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液。 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 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 (1)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 (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 (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次用药。 (4)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鱼腥发物。 四、外用中药的使用 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局部清创。应注意观察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安全是人的基本需求,也是护理工作的需要。目前护理安全管理,已成为衡量护理服务的重要质量标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护理安全管理论文范文一:护理安全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 护理安全是临床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目前临床护理管理研究的重中之重。急诊科是医院较为特殊的场所,是接收重症患者的第一站,护理安全隐患贯穿于整个过程,一旦稍有不慎,将造成严重医疗事故,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必须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此,本文将我院急诊科管理实施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安全管理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急诊科护理人员15例为研究成员,该成员包括护士长。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探讨其护理安全隐患,包括:目前,临床均表现为年轻护理人员应急能力低、法律知识欠缺、护理安全意识不足、工作经验不足等,一旦患者相对较多,将出现手忙脚乱现象;由于输液室患者多、周转快等因素的存在,常出现随意调换位置现象,若护理人员未认真核对患者、液体,间接导致液体输入错误;护理人员日常工作期间未及时巡视,未及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均会出现液体外渗现象;护理人员工作态度强硬,未及时解释医院情况,极易

出现分诊错误处。增加误诊、漏诊发生率;患者运输过程中,护理人员和其未及时沟通或沟通不足等,均会发生护患纠纷;由于日常护理人员忙,护理人员缺乏,通常会出现忽略观察患者现象,致使记录不及时、错记现象;待接收120电话出车后,一旦无人接听,将会转至输液室接听;患者多时,护理人员无法及时接听,直接影响接收患者绿色通道畅通。

中药调剂学(1)

《中药调剂学》 1.中药调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医师处方或患者需求,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给患 者使用的过程,它是一项负有法律责任的专业操作技术。 L药晶 楷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鬧节人的生理捉能井规定有适应证或苦功能生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桔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蓟及其制刑,杭生翥、生比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3.假药和劣药的概念(简答) 第四+八条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規定的圾盼不符的; (二)以非药品旨充药晶或若以他种药品骨充就种药品的。 有下列悄形之一的药品.枝锻药论处; (-)国务院药品监督件璋部门規定禁止便用的; {二)故照車袪必硕批准崗未经批准生产、逬口.或者依照本注必須检豎丽未经检验即钠禅的; (三)变质的< (四)兹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褂扯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 (A)所标明的适应££?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圈的。 第国十九第幫止生产、捎将劣药? 药品成份的含It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为劣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劣的论处* (~)未标明有效期a/fx改有效期的; (二)不注期或箱更改生产批号的* (三)超过有效期的* (V3)僅接接融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未经扯准的* (五)損自添加着色剂、RiWffl.看料*娇昧剂及辅料的罩 I (A)蔑他不符合药品标准規定的° 4?中药处方组方原则(简答) 每一个完整的处方组成一般包括君、臣、佐、使四个方面。 (1)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剂组成中不可或缺的主药。(2)臣药:有两种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症的药;二是针对兼病或兼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有三种意义,一是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症状的药物;二是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降低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的峻烈之性的药物;三是返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

(完整版)中药调剂知识

中药调剂知识 中药的用药禁忌 一、配伍禁忌 配伍禁忌是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坏药效。包括十八反、十九畏。 “十八反”配伍禁忌 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 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列述了三组相反药,分别:甘草反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川乌、附子、草乌)反半夏、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天花粉)、贝母(川贝、浙贝)、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南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赤芍、白芍)。 “十九畏”配伍禁忌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用药说明 “十九畏”和“十八反”诸药,有一部分同实际应用有些出入,历代医家也有所论及,引古方为据,证明某些药物仍然可以合用。如感应丸中的巴豆与牵牛同用;甘遂半夏汤以甘草同甘遂并列;散肿溃坚汤、海藻玉壶汤等均合用甘草和海藻;十香返魂丹是将丁香、郁金同用;大活络丹乌头与犀角同用等等。现代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做得不多,有些实验研究初步表明,如甘草、甘遂两种药合用时,毒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甘草的用量比例,甘草的剂量若相等或大于甘遂,毒性较大;又如贝母和半夏分别与乌头配伍,未见明显的增强毒性。而细辛配伍藜芦,则可导致实验动物中毒死亡。由于对“十九畏”和“十八反”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作较深入的实验和观察,并研究其机理,因此,目前应采取慎重态度。一般说来,对于其中一些药物,若无充分根据和应用经验,仍须避免盲目配合应用。 二、妊娠用药禁忌歌诀 蚖斑水蛭及虻虫,乌头附子配天雄, 野葛水银并巴豆,牛膝薏苡与蜈蚣, 三棱芫花代赭麝,大戟蝉蜕黄雌雄, 牙硝芒硝牡丹桂,槐花牵牛皂角同, 半夏南星与通草,瞿麦干姜桃仁通, 硇砂干漆蟹爪甲,地胆茅根与蟅虫。 根据药物对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类。 禁用的大多是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 慎用的包括活血祛瘀、行气破滞,攻下通便、辛热及滑利类药物,如桃仁、红花、大黄、枳实、附子、干姜、肉桂等。慎用的中药虽可根据孕妇患病的情况酌情使用,但必须有相应的措施,在没有特殊需要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流程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流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药处方调剂制度 1、中药调剂人员要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本院医师开出的处方调配发药,非本院处方不予调配。急诊处方优先调配。 2、中药饮片调剂室的药斗等储存中药饮片的容器应当排列合理,有品名标签。标签和药品要相符。工作场地、操作台面应当保持清洁卫生。 3、中药饮片调剂人员在调配处方时,应当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饮片调剂规程的有关规定进行审方和调剂。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常用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可拒绝调配;应由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可调配。 4、中药饮片装斗时要清斗,认真核对,装量适当,不得错斗、串斗。 5、本院调剂用计量器具应当按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规定定期校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6、调配处方时应细心、准确,按照中药饮片处方调剂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中药调配应按本院《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规定》应付的统一名称,准确称量,严禁估量抓药。处方中药物如有品种缺失或可代用品种,应在征得处方医师同意并签名后方可配方。 7、方剂中如有需先煎、后下、另煎、溶化、冲服等药材,必须单包并注明服用或煎煮方法。 8、处方调配完毕后应由主管中药师对照处方逐项复核,发出时将患者姓名、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详细写在药袋上,并耐心地向病人进行用药交待与指导。审核、调配及核对、发药人均须在处方上签全名或者加盖专用签章。 9、对已发出的中药饮片处方药品不予退药,如遇特殊情况(系药房差错导致时)须按照门诊退药管理之规定办理退费手续。 10、毒性中药饮片和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应按相关规定管理逐剂称 量、双人校对称量,处方消耗逐日统计、专账管理,做到帐物相符。 11、发放中药汤剂前仔细核对患者姓名、中药代煎单、药液袋数,经检查无

最新中药调剂测试题

1.中药的特殊煎服方法包括(ABCDEF ) A先煎C包煎E冲服 B后下D烊化F另煎 2.下列饮片入汤剂需要先煎的是(BC ) A 果实类C久煎可降低毒副作用的 B 矿物、介壳类D种子类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 A乌头需先煎45-60分钟 B附子需先煎20-30分钟 C鳖甲需先煎45-60分钟 D磁石需先煎20-30分钟 4.后下药包括(AD) A气味芳香久煎易挥发的品种 B矿石类 C介壳类 D久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品种 5.下列品种久煎有效成分会被破坏的有(ABC) A 大黄 B 钩藤 C 番泻叶D天麻 6.后下药一般在药物即将煎毕前(D )分钟再下锅 A 10-20 B 20-30 C 15-20 D 5-10或3-6 7.下列品种入汤剂需包煎的是(ABCD ) A 青黛、赤石脂 B 车前子、海金沙 C 滑石、蒲黄 D 旋覆花、葶苈子 8.烊化是指胶类中药(AB) A 隔水蒸化再与药汁混合服用的方法 B 用水或黄酒加热化开后兑服

9.关于另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 A 人参、西洋参、鹿茸、羚羊角等贵重药品需要另煎 B 另煎时间约1-2小时 C 另煎药药汁可以单独服用 D 另煎药药汁必需兑入其它药药汁服用 10.下列品种需冲服的是(ABCDE) A 三七粉 B 羚羊角粉 E 牛黄粉 C 玄明粉 D 珍珠粉 11.下列配伍属于配伍禁忌的是(ABCDEF ) A 乌头、半夏 C 海藻、甘草E芒硝、三棱 B 丹参、藜芦 D 丁香、郁金 F 肉桂、赤石脂 12.人参不能与下列哪些药物和食物同用(ABCD ) A 萝卜 B 莱菔子 C 五灵脂 D 藜芦 13.“诸参辛芍叛藜芦”中“诸参”指(ABDE) A 人参 B 丹参 C 西洋参 D 玄参 E 太子参 14.不能与犀牛角或水牛角同用的是(ABC ) A 附子 B 川乌 C 草乌 D 乌梅 E 白附子 15.下列剧毒药属于妊娠禁用的是(ABCDE ) A 乌头 B 附子 C 野葛 D 芫花 E 大戟 16.下列有毒药属于妊娠禁用药的是(ABCDE ) A 水蛭 B 蜈蚣 C 雄黄 D 牵牛子 E 鳖甲 17.下列药物属于妊娠慎用药(ABCDE ) A 木通 B 通草 C 桃仁 D 红花 E 肉桂

护理管理学论文1000字

护理管理学论文1000字 篇一:护理管理学论文 护理管理学论文 浅谈护士长素质与护理管理技巧 【摘要】护理管理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病区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系统中的基层管理者,具有沟通信息及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作用,并担负着科室以及所属病房管理和专科护理业务技术的直接指导任务,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护理;管理;技巧;素质;人本原理 1 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 管理学者Mimtzberg认为护士长承担着十种角色,即:领导者、联系者、陪伴者、监督者、传播者、代言人、企业家、资源调配者、调停者和协调者。护士长的职务和地位会使护士服从,资格、经历以及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是护士长行使权力的有利条件,这些权力性的影响力,对护士的心理和行为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的基层管理者,要带好一班人,单靠行使上级赋予的权力是不够的。护士长要富有人格魅力,有人情味,不仅要办事公正,还要勤奋钻研,好学上进,吃苦在前,享受在后。通过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凝聚力 和感召力,可对顺利开展工作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一位成功的管理者来说,智商的影响只占20%,而情商因素则占了80%。情商这一概念早在1990年由美国耶鲁大学和新罕布什大学的

两位学者提出,他们认为:所谓情商乃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是构建现代护理管理者形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位优秀的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培养情商,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对自己的下属以诚相待,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做护士的贴心人。学会运用娴熟的管理技能,善于抓住重点,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善于做思想工作,善于交往,能够与各种不同意见的人沟通,善于明辨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应付自如,作出正确的决策,创造出色的管理艺术。 2 科学高效管理 创造性思考,激发潜能创造性思考就是需要努力思考,运用联想创造力,产生灵感。要使护理队伍具有创造力,管理者应注意:要想摆脱困境,必须首先钻研。对于下属的新建议应采取赞许、鼓励的态度,不要扼杀下属的任何新建议。应鼓励下属积极、独立地思考;在组织内部奖励勤于思考、善于创新者;并让成功的创造者享有专利。公平、公开、公正是营造良好的团队精神、赢得团队成员尊重的前提。护士长应根据管理原则来履行职责,正确对待权利,做到以理服人。注重非权利性影响力非权利性影响力属于自然影响力。护士长作为护士的代言人,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对自己的下属要以诚相待,做护士的知心人。积极鼓励护士参加成人教育学习,为护理专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发展空间,努力形成一种有利于调动护士积极性和温暖友爱的工作氛围,使护士心情舒畅,发自内心地主动工作。 3 护理管理的技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