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猪种类型的划分

中国猪种类型的划分

中国猪种类型的划分

中国猪种类型的划分

根据猪的起源、生产性能、外形的特点、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为:华北型、华南型、华中型、江海型、西南型、高原型、地方猪种类型分布

中国猪种的主要类型

中国猪种的主要类型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在长期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各地区各自形成适合本地区的猪种类型。可划分为:华北型、华中型、江海型、华南型、西南型和高原型。 1.华北型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东北、华北、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该地区一般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农作物一熟或两熟,因此饲料条件不如华中和华南。这种条件下可促使猪的体质健壮,骨骼发达,体躯高大,背狭而长,四肢粗壮,头部平在,嘴长耳大,额间皱纹纵行,皮厚多皱褶,毛黑色粗密,鬃毛发达。母猪繁殖力强,一般每胎产仔10~12头。按照个体大小和成熟的迟早可分大、中、小型,分布在不同地区。一般山区和边远地区为大型,城市附近为小型,农村饲养中型。主要猪种有河南八眉猪、河北深县猪、陕西南山猪、江苏淮猪等。 2.华南型 主要分布在云南的西南和南部边缘,广西、广东南部。福建东南部、海南省和台湾省。该地区为亚热带地区,四季如春,草木繁茂,一年三熟,青绿饲料极多,养猪条件**好,可培育出早熟易肥;皮薄肉嫩的优良猪种。华南猪背腰宽阔凹陷,肋弯曲,胸较深,腹部疏松下垂拖地,后躯丰满,大腿肥厚,四肢短小,骨骼细致,卧系。头短而宽,嘴短,耳小直立,额部皱纹多横行,皮薄毛稀,毛色多为黑白花。性成熟早,母猪生后3一4月龄开始发情,母性好,护仔性强,一般每窝产仔猪8~9 头。主要猪种有:云南德宏小耳猪、广西陆川猪、海南文昌猪和广东大花白猪等。

3.华中型 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各省,它的北缘与华北型的南缘相接,南缘与华南型北缘相接,地区广阔,是粮、棉主要产区,饲料条件充足,青绿饲料丰富。华中型猪体型呈圆桶型,中等大小、背较宽、背腰下陷。耳稍大下垂,毛色多为黑白花,也有少量黑猪。性较早熟,母猪每胎产仔猪10~12头。主要猪种有:湖北监利猪、湖南宁乡猪、浙江金华猪和江西萍乡猪等。 4.西南型 分布在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四川、贵州北部、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由于地处高原和盆地,地理、气候及农作物差异较大,所以猪种在外形和生产性能方面也有明显差异。盆地的猪饲料条件丰富,可形成体形丰满、早熟易肥的肉脂兼用型猪。生长发育较快,母猪产仔猪10头左右。而生长在高原的猪,则形成体质结实的腌肉型猪,母猪一般产仔猪8~9头。主要猪种有:四川荣昌猪和内江猪,云南保山大耳猪等。 5.江海型 分布在华北和华中两类型交界的汉水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土地肥沃,人口众多,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人们对猪种和培育方面进行了很多工作,受华北型和华中型猪的影响,江海型猪种较杂,可分为两类:一类受华北型影响较大的中小型黑猪,耳大下垂,背腰凹陷,四肢粗壮,皮厚多皱褶。主要品种有江苏大伦庄猪,江、浙和上海一带的太湖猪等。另一类爱华中型影响较大,毛色向黑白花过渡的猪种。主要品种有湖北阳新猪等。 6.高原型

猪的种类

最佳答案地方猪种分类 按地理区域进行分类1、华北类型:民猪、黄淮海黑猪、里岔黑猪、八眉猪等; 2、华南类型:滇南小耳猪、蓝塘猪、陆川猪等; 3、华中类型:宁乡猪、金华猪、监利猪、大花白猪等; 4、江海类型:著名的太湖猪(梅山、二花脸等的统称); 5、西南类型:内江猪、荣昌猪等; 6、高原类型:藏猪(阿坝、迪庆、合作藏猪)。 杜洛克 杜洛克原产于原产于美国东部的新泽西州和纽约州等地,主要亲本用纽约州的杜洛克和新泽西州的泽西红杂交育成,原称杜洛克泽西,后筒称杜洛克,分为美系和加系杜洛克;产于我国台湾的杜洛克经过培育自成风格,因而称台湾杜洛克或台系杜洛克。 大白猪 大白猪 又叫做“大约克猪”。原产于英国,特称为“英国大白猪”。输入苏联后,经过长期风土驯化和培育,成为“苏联大白猪”。后者的体躯比前者结实、粗壮,四肢强健有力,适于放牧。十八世纪于英国育成。约克夏猪是猪的一个著名品种。原产于英国约克郡(Yorkshire,英格兰东北部的一个旧郡,一九七四年分割为North Yorkshire,South Yorkshire及West Yorkshire),由当地猪与中国猪等杂交育成。全身白色,耳向前挺立。有大、中、小三种,分别称为“大白猪”、“中白猪”和“小白猪”。大白猪属腌肉型,为全世界分布最广的猪种。体长大,成年公猪体重三百至五百公斤,母猪两百至三百五十公斤。繁殖力强,每胎产仔十到十二头。小白猪早熟易肥,属脂肪型。中白猪体型介于两者之间,属肉用型。中国饲养大白猪较多。 长白猪 是“兰德瑞斯(Landrace)猪”在中国的通称。著名腌肉型猪品种。原产于丹麦。由当地猪与大白猪杂交育成。全身白色。体驱特长,呈流线型。头狭长、耳大前垂,背腰平直,后躯发达,大腿丰满,四肢较高。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每胎产仔十一至十二头。成年公猪体重四百到五百公斤,母猪三百公斤左右。要求有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遍布于世界各国。 汉普夏猪 汉普夏母猪 是著名肉用型猪品种。十九世纪初期由英国汉普夏(Hampshire,一译汉普郡)输往美国后,在肯塔基州(Kentucky)经杂交选育而成。毛色黑,肩颈接合部和前肢白色。鼻面稍长而直,正竖立。体躯较长,肌肉发达。成年公猪体重三百一十五至四百一十公斤,母猪两百五十至三百四十公斤。早熟性,繁殖力中等,平均每胎产仔八头。母性强。屠体品质高,

猪的种类

大白猪 大白猪又叫做“大约克猪”。原产于英国,特称为“英国大白猪”。输入苏联后,经过长期风土驯化和培育,成为“苏联大白猪”。后者的体躯比前者结实、粗壮,四肢强健有力,适于放牧。十八世纪于英国育成。约克夏猪是猪的一个著名品种。原产于英国约克郡(Yorkshire,英格兰东北部的一个旧郡,一九七四年分割为North Yorkshire,South Yorkshire及West Yorkshire),由当地猪与中国猪等杂交育成。全身白色,耳向前挺立。有大、中、小三种,分别称为“大白猪”、“中白猪”和“小白猪”。大白猪属腌肉型,为全世界分布最广的猪种。体长大,成年公猪体重三百至五百公斤,母猪两百至三百五十公斤。繁殖力强,每胎产仔十到十二头。小白猪早熟易肥,属脂肪型。中白猪体型介于两者之间,属肉用型。中国饲养大白猪较多。 长白猪 是“兰德瑞斯(Landrace)猪”在中国的通称。著名腌肉型猪品种。原产于丹麦。由当地猪与大白猪杂交育成。全身白色。体驱特长,呈流线型。头狭长、耳大前垂,背腰平直,后躯发达,大腿丰满,四肢较高。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皮薄、瘦肉多。每胎产仔十一至十二头。成年公猪体重四百到五百公斤,母猪三百公斤左右。要求有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遍布于世界各国。 汉普夏猪 汉普夏母猪是著名肉用型猪品种。十九世纪初期由英国汉普夏(Hampshire,一译汉普郡)输往美国后,在肯塔基州(Kentucky)经杂交选育而成。毛色黑,肩颈接合部和前肢白色。鼻面稍长而直,正竖立。体躯较长,肌肉发达。成年公猪体重三百一十五至四百一十公斤,母猪两百五十至三百四十公斤。早熟性,繁殖力中等,平均每胎产仔八头。母性强。屠体品质高,瘦肉比例大。 波中猪 为猪的著名品种。原产于美国。由中国猪、俄国猪、英国猪等杂交而成。原属脂肪型,已培育为肉用型。全身黑色,有六白的特征。鼻面直,耳半下垂。体型大,成年公猪体重三百九十至四百五十公斤,母猪三百至四百公斤。早熟易肥,屠体品质优良;但繁殖力较弱,每胎性仔八头左右。 马身猪 马身猪马身猪原产于中国.山西,体型较大,耳大、下垂超过鼻端,嘴筒长直,背腰平直狭窄,臀部倾斜,四肢坚实有力,皮、毛黑色,皮厚,毛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乳头7~10对。可分为“大马身猪”(大)、“二马身猪”(中)和“钵盂猪”(小)三型。虽生长速度较慢,但胴体瘦肉率较高。 家猪的品种 家猪贝尔茨维尔一号猪及贝尔茨维尔二号猪(肉用)均在美国育成贝尔茨维尔一号猪为黑色,二号猪为红色均肉用伯克夏猪(肉用)英国、日本、澳洲、新西兰、南美洲体型中等,多为黑色在各地分别培育以供鲜肉或腌肉用切斯特白猪(脂肪用)在宾夕法尼亚州切斯特县育成体型大,白色,肤浅粉红色,性温和,母猪多育杜罗克猪或杜罗克泽西猪(脂肪用)北美及南美身长中等,体长,黑色1/2泽西杜猪1/2杜罗克汉普夏猪(肉用)美国品种体重中等,体长,黑色活泼、机灵、适于放牧饲养赫里福德猪(脂肪用)约1900年在美国育成体型中等,浅红至深红色脂肪用北欧猪(肉用)北欧、中欧及美国体型中等,白色有多个品种,供制腌肉用马里兰一号猪(肉用)一1941年在美国育成体型中等,黑色带白斑约60%北欧猪,40%伯克夏猪明尼苏达一

最全猪的品种(品种)讲解

第一章猪的品种(品种) 我国猪种资源丰富,根据来源可分为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3大类型。根据猪胴体瘦肉含量又可分为脂肪型、肉脂型和瘦肉型品种。多数地方猪种属于脂肪型品种,多数培育猪种属于肉脂型品种,多数引入猪种属于瘦肉型品种。 现阶段多数规模化猪场都采用引进品种,所以本章仅就常见瘦肉型猪品种作一简要介绍,以便更好地利用这些品种,使其在生产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大白猪(原名大约克夏猪) 大约克夏猪是英国在18世纪育成的,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引入中国后经过多年驯化,已经有了较好的适应性。其主要优点是生产速度快、饲料报酬高,产仔数多,胴体瘦肉率高。目前引入我国的有英系、法系、加系、美系等大约克猪种。大约克猪种在杂交利用上主要用作母本,长白猪作父本生产长×大或大×长二元杂交母猪,作为规模化猪场的基础母本。在农村也可用大约克作父本与地方母猪进行杂交,生产二元商品猪。一代杂种猪胴体瘦肉率在57%以上。 二、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是世界上著名的瘦肉型猪种之一。其主要优点是产仔多,生长发育快,节省饲料,胴体瘦肉率高等,但抗逆性差,对营养要求较高。我国在1964年开始从瑞典第一批引进长白猪,后陆续从英国、法国、比利时和丹麦引进。因此在我国长白猪有英系、法系、比利时系、新丹系等品系。在养猪生产中,用长白猪作为三元杂交(杜×长×大)猪的第一父本或第一母本。即常用长白猪作父本,大约克猪作母本生产长×大二元杂种母猪。在现有的长白猪各品系中,法系、新丹系和台系的杂交后代生产速度快、饮料报酬高,比利时系后代体型较好,瘦肉率高,但增重较新丹系、法系和台系缓慢。 三、杜洛克猪 杜洛克猪原产美国新泽西州。因为皮毛棕红俗称“红毛猪”。目前引入我国的主要有美系、匈系、台系等猪种。现已遍布全国。其主要特点:体质健壮、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质较好。是我国“八五”国家养猪攻关课题筛选出的最优杂交组合的最优终端父本。在现阶段规模化猪场多将其作为三元杂交猪(杜×长×大)终端父本或二元

沂蒙黑猪

沂蒙黑猪 沂蒙黑猪 沂蒙山区作为革命老区被广为传颂,在畜牧界,尤其是在养猪行业里,有个品种沂蒙黑猪也是沂蒙当地的一张名片,沂蒙黑猪是经过多次选育成功的肉脂兼用型猪,有关沂蒙黑猪的相关特征和生产性能等基本的品种介绍,兽药招商网小编下面给大家整理下相关信息。 沂蒙黑猪品种形成 沂蒙黑猪产区位于沂蒙山区的丘陵地带,历史上地多人少,耕作粗放,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产小麦、玉米、花生、甘薯等。饲料来源较丰富,放牧条件良好。群众养猪多年来形成春买仔猪,夏吊架子,秋催肥,入冬出售的习惯。所产肥猪远销青岛、济南等城市,相应地出现一些母猪繁殖中心。当地原养华北型本地黑猪,1935年前后,猪贩子趁去青岛出售肥猪之便,引进巴克夏猪与当地母猪交配,杂交后代体质健壮,耐粗易肥,生长发育快,群众十分欢迎,遂自发留作种用。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以及小农经济的影响,经过十几年的选育,分别形成了几个**的杂种猪群。因此曾一度出现过“沂南二茬猪"、“莒南猪”等名称。

1976年临沂行署将各县同种异名的黑猪种群统一命名为沂蒙黑猪,并组织了省、地、县、场等13个单位成立了沂蒙黑猪育种协作组,以种猪场为中心开展品系繁育,加快了育种进程,逐渐形成了体躯长、生长快、肉质好、适应性强的沂蒙黑猪,作为地方猪种先后被列入1986年出版的《中国猪品种志》、1999年10月出版的《山东省畜禽品种志》、2004年10月被列入《中国家畜地方品种资源图谱》、2009年4月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公布的《山东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鲁牧畜科发〔2009〕16 号)。 沂蒙黑猪产地分布 沂蒙黑猪产于山东省临沂地区北部沂南、沂水、莒县三县交界地区,其中以苏村、张家哨、蒲汪、铜井、姚家店子、十里、四十里铺、院东

纯种猪的品种

猪的品种 1 (一)纯种猪 1.长白猪 长白猪原产于丹麦,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已引入多年,由于其体躯较长,被毛全白,通常称长白猪。长白猪具有产仔多、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等优点,但抗逆性差,对饲料营养要求较高。长白猪被毛全白,皮肤可有少量暗斑;头小清秀,颜面平直,耳向前轻耷;体躯较长,前窄后宽呈流线型,背腰微弓,腹部平直,臀部丰满,肌肉发达,体质结实,有效乳头6对以上。初产母猪产仔9.0-10.0头,经产母猪产仔11.0-12.0头。肥育猪生后165-180日龄体重达100千克,饲料转化率2.8-3.0,胴体瘦肉率63-65%。长白猪在杂交中多作第一父本或母本利用。 2. 大约克夏猪 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已引入多年,由于其体型大,被毛全白,亦称大白猪。大约克夏猪具有产仔多、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色好、适应性强等优点。大约克夏猪体型高大,被毛全白,皮肤有少量暗斑;头颈较长,面宽微凹,耳向前直立;体躯长,背腰平直或微弓,腹线平,胸宽深,后躯宽长丰满,有效乳头6对以上。初产母猪产仔9.5-10.5头,经产母猪产仔11-12.5头,肥育猪生后160-175日龄体重达100千克,饲料转化率2.7-3.0,胴体瘦肉率62-64%。大约克夏猪在杂交中多作第一父本或母本利用。 3. 杜洛克猪 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我国已引入多年。杜洛克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胴体品质好、适应性强等优点。杜洛克猪皮毛棕红色,少数为浅棕色至深棕色不一,体侧或腹下有少量小暗斑点;头部较小,脸面微凹,耳中等大小,耳尖部前耷;体躯宽深,背呈弓形,四肢粗壮,蹄壳黑色,腿臀肌肉发达丰满,有效乳头6对以上。初产母猪产仔8.0-9.0头,经产母猪产仔10.0-11.0头。肥育猪生后165-175日龄体重达100千克,饲料转化率2.8-3.0,胴体瘦肉率63-65%。杜洛克猪在杂交中多作终端父本利用。 4.军牧1号白猪 军牧1号白猪是以三江白猪为母本、斯格猪为父本,采用杂交合成和系统选育方法育成的。军牧1号白猪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培育,1999年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委员会审定,并经农业部批准。军牧1号白猪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抗逆适应性强等优点。军牧1号白猪被毛全白,头大小适中,耳中等大,前倾或微立,嘴直,中等长;体形较大,体躯较长,四肢粗壮,背腰平直,腿臀丰满突出,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有效乳头6对以上。初产母猪产仔9.4头,经产母猪产仔11.3头。肥育猪生后170日龄体重达90千克,饲料转化率3.02,胴体瘦肉率62.43%。军牧1号白猪在杂交中多作为母本利用。 5.辽宁黑猪 辽宁黑猪产于辽宁省瓦房店市、海城市、昌图县和丹东市,分复县黑猪、昌图黑猪、南台黑猪和丹东黑猪四个类群,统称辽宁黑猪。辽宁黑猪具有适应性强、繁殖力较高、肉质好等优点。辽宁黑猪被毛全黑,体型中等或偏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大小适中,耳大下垂,嘴稍长,颜面直或略凹;单脊,背腰较平直,臀稍倾斜,后躯较丰满,尾粗长,四肢较高,肢蹄坚实,乳头7对以上。初产母猪产仔9.0-10.0头,

湖南黑猪

湖南黑猪 湖南黑猪 黑猪家族在我国品种繁多,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各地对于本地猪品种的优化不遗余力,湖南黑猪和北京黑猪一样,也属于国内本地猪和外国猪的筛选后的固定的品种,那么,湖南黑猪的选育过程是怎么进行的?湖南黑猪的品种特性如何呢? 湖南黑猪,它是以湖南地方优良品种桃源黑猪为母本,以杜洛克猪为父本,通过杂交和继代选育,近20年的时间培育出的高品质瘦肉型猪种。1999年经湖南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湖南黑猪”;2001年在湖南娄底市建立湖南黑猪开发与保护中心,开展湖南黑猪持续选育与推广研究工作。

湖南黑猪(一) 湖南黑猪地理分布 湖南黑猪在湖南常德地区的桃源县培育成功后并推广,现已扩展到湖南常德、张家界、怀化、湘西自治州、益阳、娄底地区以及广东省。2008年湖南黑猪开发与保护中心已拥有湖南黑猪核心群300头,扩繁群1200头,生产群5000余头:至2007年底已累计推广种猪1.2万头,应用湖南黑猪生产优质商品猪35万头。 湖南黑猪外貌特征 湖南黑猪全身被毛黑色,被毛有光泽,体质紧凑结实。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小、稍硬、略前倾。体躯较长,背部较宽,背腰平直结合好,胸较宽深,腹线较平直,臀部肌肉较丰满。四肢健壮,蹄质结实。成年公猪体重200-250千克, 成年母猪体重180-200千克,有效乳头12个以上。

湖南黑猪(二) 湖南黑猪生产性能 湖南黑猪叔瘦肉型新品系母系猪,具有体质健壮、抗逆性强、产仔多、母性好、哺育能力强、生长发育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肉质品质优良等特性,是生产优质商品瘦肉猪的好猪种。 湖南黑猪突出的优点是肉质好,瘦肉率适中、肌内脂肪含量高。湖南黑猪的胴(dong四声)体瘦肉率可以达到60%,肌内脂肪含量达到4%,大理石花纹明显,吃起来口感细嫩香醇。是生产安全、优质猪肉的**猪种之一。20-100kg育肥期平均日增重达700-750g,料肉比3.15:1。湖南黑猪不但长得快,繁殖性能也很好。

项目一猪品种识别

项目一猪品种识别 教学目标:能对猪的常见品种的优劣作出评价、能结合当地选择适宜饲养猪品种、会选择杂交商品猪的父本、母本、会利用优良瘦肉型公猪与本地猪进行三元杂交、能用杂种猪进行商品猪生产,并选择适合的杂交杂交组合。 教学重点:能对猪的常见品种的优劣作出评价。 教学难点:能结合当地选择适宜饲养猪品种、会选择杂交商品猪的父本、母本、会利用优良瘦肉型公猪与本地猪进行三元杂交、能用杂种猪进行商品猪生产,并选择适合的杂交杂交组合。 教学过程:一、猪常见品种评介与选择:饲养牲猪,品种是基础,品种好坏直接关系到猪的生长快慢、饲料报酬高低、生产成本多少,而且关系到肉的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一)国外引进优良品种 优点: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耗料低,经济效益高; 缺点:繁殖力较地方品种低,性成熟晚,肉质较地方品种差。 1、长白猪: 原产产丹麦,是 世界著名瘦肉型 品种。原名半德 瑞斯,因其又长

又白,在我国称之谓长白猪。 该猪全身白色,头小肩轻,耳大前伸或下垂。嘴筒长直,身腰长,比一般猪多长出1-2对肋骨,后躯发达,肌肉丰满。体型呈楔形。乳头7-8对。生长快,生后180d能长到90kg。饲料转换率高。胴体瘦肉率高达63%-65%。此猪不而寒,适应性较差,对饲料条件要求较高。 长白猪在杂交利用中是优秀的父本猪。 2、约克夏猪:也称英国大白猪。全身白色, 头颈较长,颜面微凹,耳中等大小、较薄、直立、前倾。体躯较长,肌肉发达。也是典型的瘦肉型 猪。大白猪瘦肉率达66%以上, 其生产性能与长白猪相近。但其 体质各适应性、繁殖力等较长白

猪稍强。外销生产中多做杂交的母本,销生产是很好的父本。 3、汉普夏猪:原产美国。是全身黑色,沿前肢和户部围绕一条“白带”。嘴筒较长直,耳直立,弓背,体躯较长。肌肉发达,长得较快,饲料转换率较高,胴体瘦肉率为好的杂交父本猪。 4、杜洛克猪:原产美国。全身红毛。色泽从金黄色到棕红色深浅不一。头较清秀,耳稍直立,耳尖前管理工作本躯长面宽深,弓背。腿臂肌肉发达、丰满,四肢较粗壮。性情温顺,较耐寒,适应性相对较强。生长较快,生产性能与汉普夏相近。本不尽理想,而在三元杂交中做终端父本表现良好。 (二)地方优良品种 优点:繁殖力高,早熟易肥,肉质好; 缺点: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耗料高,经济效益低。 1、猪:是中国猪的地方品种。又称两头乌。产于东阳、义乌、等地。体型中等,耳下垂,颈 短粗,背微凹,臀倾斜、 蹄质坚实。全身被毛中间白, 头颈、臀尾黑。以早熟易 肥、皮薄骨细、肉

三、中国地方猪品种

中国地方猪品种 中国拥有地方猪品种64个,为世界之首。包括东北民猪、西北八眉猪、两广小花猪、海南猪、滇南小耳猪、香猪、浙江金华猪、太湖猪、姜曲海猪、乌金猪、荣昌猪、藏猪等。培育品种有20多个,包括北京黑猪、上海白猪、伊犁白猪、赣州白猪、汉中白猪、三江白猪、新金猪、北京花猪等。以下择要介绍: (1)藏猪 1、产地 藏猪,是藏区古老的原始品种,主要分布在海拔2800-3500米的半山地带,系高原放牧猪种,终年随牛、羊混群或单群放牧,长期生活在交通闭塞、气候严寒、四季不分的高寒山区。以野果(青杠籽等)和植物根茎等为食。 2、特点 体小,嘴筒长、直呈锥形,额面窄,额部皱纹少,耳小直立、或向前平伸,体躯较短,胸较狭,背腰平直或微弯,腹线较平,后躯较前驱高,臀部倾斜,四肢紧凑结实,蹄质坚实直立,鬃毛长而密,每头可产鬃93~250克,被毛黑色居多,部分初生仔猪有棕黄色纵行条纹。终年放牧生长缓慢,成年母猪体重41千克,公猪体重36千克,头胎产仔4~5头,三胎以上6~7头。肥育期日增重为173克,48千克左右屠宰率为66.6%,膘厚3厘米,眼肌面积16.8平方厘米,瘦肉率为52.5%。 3、食用性 藏猪生活于高寒山区中,以无污染、自然生长的食物为食,基本上属野生生活。具有皮薄、胴体瘦肉率高、肌肉纤维特细、肉质细嫩、野味较浓、适口性极好等特点。 4、图片 (2)东北民猪 1、产地与特点 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古老的地方猪种,有大(大民猪)、中(二民猪)、小(荷包猪)种类型。目前除少数边远地区农村养有少量大型和小型民猪外,群众主要饲养中型民猪、东北民猪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2、品种特征 全身被毛为黑色。体质强健,头中等大。面直长,耳大下垂。背腰较平、单脊,乳头7对以

大白猪的品种介绍

大白猪的品种介绍 大白猪又称为大约克夏,原产于英国,在五、六十年代引入我国,曾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过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大白猪生产性能优秀,在引进猪种中被称为“万能猪种”。 大白猪又称为大约克夏,原产于英国。由于大白猪体型大,繁殖能力强,饲料转化率和屠宰率高以及适应性强,世界各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均有饲养,是世界上最著名,分布最广的主导瘦肉型猪种。由于大白猪在世界的分布广泛,各国家根据各自的需要展开选育,在总体保留大白猪特点的同时,又各具一定特色,同样,国内通常就称其为系大白猪,如英系、法系、瑞系、美系、加(加拿大)系等,国内一些人熟知的苏联大白猪就是前苏联利用大约克夏猪,经过长期的风土驯化选育的优秀猪种,在五、六十年代引入我国,曾对我国养猪业的发展过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近年从国外(主要是从加拿大,也包括其他国家)引进的大白猪中,有的种猪背肌及后躯肌肉非常发达,受到偏爱,国内有双肌臀大白猪的称呼。 由于配套系猪技术的运用,大白猪又分化为父系及母系两个类型,前者突出健美的外貌和产肉性能,后者突出母系特征,窝均总产仔数偏高,但这两种类型也可互相转变,通过系统的选育就可以达到目的。 大白猪全身被毛白色,但额角部偶见小暗斑(并非在小、中猪阶段就出现暗斑),耳大小适中直立,嘴平直,面部平或稍凹,头中等大小,下颌偶见下垂,胸宽,背腰平直,腹部发育良好但不下垂,腿臀部肌肉发达,四肢粗壮结实,整体显示长方体型。 大白猪的生产性能优秀:窝均产仔猪数通常都可以在10头以上,100千克体重时背膘通常不超过20毫米,大白猪生长速度快,通常可以在生后150天~155天达到100千克出栏体重,胴体瘦肉率通常都可以达到65%。 不仅纯种大白猪生产性能优秀,当用来与其他几乎任何猪种杂交时,无论是作为父本还是母本,(如大长、长大)都有良好的性能表现,还可以用来做引进猪种的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也多可以用来与地方猪杂交,纯种大白猪与纯种黑毛色地方猪杂交,由于一代杂交后代的毛色是白色而受到欢迎,在引进猪种中,大白猪被称为万能猪种。 附:国家组织的由专家、企业家等组成的种猪标准起草小组对大白猪标准的意见 国家组织的由专家、企业家等组成的种猪标准起草小组,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对大白猪的标准提出以下意见,并建议将该意见作为大白猪种猪质量评定(销售)的标准。意见的主要内容摘要如下。 ceo娱乐城https://www.doczj.com/doc/8714803779.html, 20801865

优质瘦肉型黑猪新品种――新丹黑猪

优质瘦肉型黑猪新品种――新丹黑猪 以优良的地方良种辽宁黑猪为基础,采取导入杜洛克血液、横交固定、继代选育、同质选配以及个体性能测定、综合指数选择、标记辅助选择等新技术,经20多年培育而成的瘦肉型专门化母本新品种――新丹黑猪,是辽宁省正式批准的中试推广新品种。新丹黑猪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瘦肉多、生长快、耐粗饲等优点,其繁殖性能和肉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专家赞誉为“中国东北第一猪”。 外貌特征体型、外貌基本一致,被毛全黑,体型较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头部清秀,耳中等大小,稍向前下垂,额较宽,面微凹;嘴平直,粗细适中,中等长;身躯较长,颈肩结合良好,背腰微弓且宽;四肢较长且粗壮,后臀丰满,腹较大但不下垂,乳头7对以上。该品种改进了原辽宁黑猪耳大、皮厚、腹大、斜尻等不足。 优良特性该品种保留了辽宁黑猪繁殖力高、耐粗饲、肉质鲜美等特点,同时又表现出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等国外优良猪种的性能,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据测定,新丹黑猪育肥性能168日龄体重可达100千克,与辽宁黑猪相比,25~90千克阶段日增重800克以上,提高23%以上;每千克增重耗料3千克,饲料转化率提高19%左右;胴体瘦肉率

61%,提高约19%。新丹黑猪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3.2头,35日龄断奶窝重125千克,育成11.8头;以新丹黑猪为母本与大约克夏、长白、皮特兰公猪杂交,所产商品猪是生产高档品牌猪肉的理想组合,145~155日龄体重可达90千克,胴体瘦肉率63%以上。新丹黑猪食谱广、耐粗饲、性能好,可充分利用米糠、糟渣、藤蔓等农副产品,母猪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可达18%以上。更重要的是,该品种肌内脂肪含量高达4.1%,仍然保持着辽宁黑猪肉色鲜红、细嫩多汁、口味鲜美的特色,很适合消费者的口味。 (作者联系地址:辽宁省丹东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邮编:118000)

粤东黑猪介绍及图片

粤东黑猪介绍及图片 粤东黑猪的来源 关于粤东黑猪的形成历史,尚未找到确切的资料记载。但从我省出土的古代陶猪形象进行推断,以及从当地群众的反映情况来看,粤东黑猪应是一个很古老的猪种,其形成与当地的自然条件及农业生产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长期的环境适应**终形成了粤东黑猪耐粗饲、温驯、繁殖力强、哺育率高、母猪使用年限长、配合力好的优良特性。当地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甘蔗、花生、黄豆、玉米、黄麻等,作物多进行复种、间种和套种,为养猪提供了有利的饲料条件。 养猪曾是粤东一带的主要家庭副业,同时由于惠阳等地靠近香港、澳门,历史上群众有养母猪生产乳猪的习惯,内销的同时兼顾出口。20世纪70至90年代曾大量销往香港等地,一度成为香港烤乳猪市场的**产品,早在1954年仅从惠阳淡水出口到香港的乳猪就达到10万头之多。一定程度上,在适应市场需求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体型大小中等、肌肉丰满、肉质结实、皮薄骨细、腩小色润的烤乳猪用猪种。

粤东黑猪的外貌特征 粤东黑猪头清秀、大小适中、额宽平,仅少数有倒八字或菱形皱褶、耳较小而斜竖,嘴筒稍长而较尖,下颌狭窄,当地群众称之为“禾虾头”,无獠牙。体躯略呈长方形,背腰微凹,腹部稍大但不拖地,臀部较平直。四肢有力、长短适中,后腿肌肉较丰满,尾长不过飞节。皮薄,被毛黑色,部分猪的腕关节和跗关节以下为灰白色。乳头6对左右。 粤东黑猪成年公猪的测定,平均体重74.98公斤,体长115.5厘米,胸围98.83厘米,体高63.08厘米,成年母猪相应为:58.48公斤,102.39厘米,89.65厘米,53.04厘米。

粤东黑猪的生产性能 1. 繁殖性能粤东黑猪性成熟早,小母猪普遍3月龄发情,6-8月龄、体重40至50kg配种。公猪**早5-7月龄、大多数8-10月龄开始配种,利用年限为5-6年。母猪于3-4月龄、体重30kg左右初次发情,当体重达到45kg第2-3次发情时初配;使用年限8-10年,个别达17年。仔猪成活率基本在90%以上。30多年来粤东黑猪的繁殖性能变化不大。 2.育肥性能粤东黑猪具有皮薄、肉质鲜美的特点,但其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适合于舍饲和放牧饲养。据1965年、1975年在惠阳县的调查,粤东黑猪的日增重为230-250g。 2008年潮州市绿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对粤东黑猪进行了屠宰性能测定,6-7肋背膘厚为27.06 ± 2.42 mm、平均背膘厚为25.90 ± 2.99 mm、皮厚为3.94 ± 0.30 mm、眼肌面积为29.54 ± 0.98 cm2、后腿比例为30.16 %±1.47 %。与1965年的胴体性能比较,瘦肉率有较大的差异,疑已混入外血。

莱芜黑猪养殖技术

莱芜黑猪养殖技术 日期:2010-02-03 作者: 来源: 当您看到这些在草地上嬉戏的小猪,一定会和我们一样感到奇怪,是谁把小猪赶到草地里来了呢?原来呀,这些小猪呢,就是黄淮海黑猪中的代表品种---莱芜黑猪。 黄淮海黑猪,包括山西省的马身猪江苏省的淮猪内蒙古的河套大耳猪和山东省的莱芜黑猪。其中,山东省的莱芜黑猪,是黄淮海黑猪的典型代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莱芜黑猪的特点和养殖技术。 一级字幕:莱芜黑猪的来源和特点 莱芜黑猪属于华北型地方猪,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 位于莱芜黑猪产区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中,以猪的骨头为最多,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鉴定,墓葬中出土的猪头骨是人工饲养的家猪头骨,与现今的莱芜黑猪头骨相比较进行了颅骨学研究,几乎无明显的差异,这说明,莱芜黑猪的养育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原始社会,距今约有5000~6500年历史。 莱芜黑猪与其他猪种相比,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引进的大约克杜洛克等猪种相比,有着明显的特点。 二级字幕:莱芜黑猪特点一肉质好 莱芜黑猪最突出的优点是肉质好。莱芜黑猪的肉色鲜红,质地柔韧不松软,肌肉细嫩多汁香醇可口。我国农业部的专家们经过测定以后,确定它有着良好的肉质。据测定,莱芜黑猪的肌肉脂肪含量高达10.14%,由于肌肉的高脂肪含量,使其呈现出明显的大理石花纹,烹调以后口感细嫩香顺。 二级字幕:莱芜黑猪特点二耐粗饲 莱芜黑猪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耐粗饲。莱芜黑猪的主产区多为丘陵和山区,而且自古以放牧为主,所以莱芜黑猪喜欢吃野菜青草,与其他的猪种相比,养殖莱芜黑猪的饲料成本非常低。 二级字幕:莱芜黑猪特点三抗病性强 莱芜黑猪天生爱运动,它们常年在山地上奔跑嬉戏,上山下坡十分灵活,也练就了一个健壮的身体。莱芜黑猪在山地上嬉戏的同时,还有个拱土的习性,拱土不仅满足了它们玩耍的天性,还让他们摄取到自身所需要的铜铁等微量元素,这使它们比圈养的猪种有更高的抗疾病能力。 二级字幕:莱芜黑猪特点四繁殖性能好 莱芜黑猪的繁殖性能也是非常好的,具有很高的产仔能力,初产仔猪10头左右,经产仔数12到18头,存活率96%以上,母猪2胎以后表现持续高产,10年以上的母猪仍然可以产仔。 正是因为莱芜黑猪有着诸多的优点,所以在2006年,被我国农业部列入了《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目录》,这个优良的猪种也渐渐被人们关注起来。

世界主要猪品种的概况及其育种进展综述

世界主要猪品种的概况及其育种进展综述 王文雯,马玉鑫,李海涛,李少斌,王建华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730070) E-mail:hongyexin-831128@https://www.doczj.com/doc/8714803779.html, 摘要:本文概述了世界养猪现状和世界主要猪品种状况,并从产地分布、生产性能、开发利用三个方面介绍了包括国内和国外的十个主要猪品种,最后对育种进展作了简要概括。关键词:猪品种生产性能开发利用育种进展 0 引言 在农业中,养猪生产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养猪业的发展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标志着市场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尤其是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产品又有了新的需求。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世界各国都致力于对原有品种的保存和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利用优良品种进行杂交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以达到选育新品种的目的。因此了解世界猪品种概况及其进展显得尤为重要。 1 世界养猪现状及发展规律趋势 猪肉是世界人民生活中的主要肉食品,因而养猪业能够蓬勃发展是理所当然的。2001年世界养猪存栏数为92752.21万头,比1982年76381.3万头,增加16370.91万头。[1]2003年世界各国猪存栏量为952899.7千头,尤其是我国为470010.0千头。[2]我国养猪业历史悠久,具有许多特色猪种资源,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99年我国生猪存栏4.291亿头,屠宰5.094亿头,猪肉产量3985万吨,分别占全世界的47.01%、44.74%和45.07%,均居世界之首。[3]近几年在猪种的资源开发利用,猪种的遗传育种与繁殖等方面均有了长足的发展,为以后养猪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因此,今后养猪业发展趋势会上升。据有人估计,近50年来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如美国:2010年末生猪存栏数将达到6393万头,比2002年末的5890万头增加了503万头。 2 世界猪品种 2.1 世界猪品种概况 世界猪的品种,文献报道过的共约300个,其中我国猪品种153个约占全世界的一半。[4]育成品种主要产于欧美两洲,特别是英国、美国、丹麦、苏联等国的猪种,数量较多,历史较久,影响较大。但目前,在国际上分布广而影响较大的只有十多个品种,其中又以长白猪、约克夏、汉普夏、杜洛克、皮特兰、拉康白等几个品种较为突出。[5]在亚洲,各国有不少适应于当地自然条件的地方猪种。尤其是我国,我国拥有地方猪品种64个,为世界之首,包括东北民猪、香猪、太湖猪、金华猪、莆田黑猪、西北八眉猪、荣昌猪、藏猪等。澳非两洲,养猪数量不多,猪的品种则大部分有欧美国家输入。 目前,世界猪品种资源的保存和利用存在着两种倾向。发达国家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蛋白质食品需求量的增加,在家畜育种方面,一直把高瘦肉率和高生长速度作为选种的主要目标,高产品种或专门化品系大量涌现,应用人工授精进行大规模杂交改良,致使原有地方品种迅速减少。发展中国家,虽有较丰富的猪种资源,但由于保种不当和盲目引进外来品种杂交,也造成原有品种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这两种倾向都导致世界性的品种资源危

河北黑猪—深县猪

河北黑猪—深县猪 简介 深县猪又名深州猪、白豆猪、冀州猪,属于黄淮海黑猪中的一个类群,是河北省著名的黑猪品种,亦是唯一的一个地方猪种。它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等优良特质,是不可多得的优良黑猪品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深县猪还比较普遍。但由于无计划地引进国外品种猪,纯种的深县猪逐步被淘汰。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纯种深县猪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境地。 目前仅存的纯种深县猪仅存于辛集市正农牧业有限公司深县猪保种场内,由该公司进行深县猪的保种、育种以及研发工作,十分珍贵。 深县猪——基本信息 【原产地与地理分布】 深县猪分布于宁晋、新河、广宗、清河、冀县、衡水、深县、武强、饶阳、安平、赵县、辛集、晋县、藁城、栾城等县。河南、山西、陕西、辽宁和吉林等省也有饲养。其中心产地为河北省宁晋县白豆村、辛集市旧城镇。 【品种的形成历史】 深县猪是一古老的地方猪种。它的确切形成史虽然无从稽考,但其饲养历史悠久,确实是经过劳动人民在当地农业生态环境下,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的。据史书记载,深州曾辖饶阳、安平和武强县。该地

域地瘠、民贫、草多,粮食产量低而不稳。当地人民为生活计,除种粮外还必须辅以家庭副业,饲养猪只势所必取。因本地出产麦、黍、谷、薯、豆、玉米和花生等,为猪只准备了精饲料。更重要的是地广草丰野菜多,所以又有了充足的青粗饲饲料。日久年长,在这种特定的农业生态环境下,经过选优去劣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深县猪。深县猪肉质细嫩、鲜美可口;耐粗饲,喜青饲(小肠长度为体长的24倍,大肠长度为其体长的7倍);繁殖性能好,产仔率高,抗病力强,适应性广。 【体型外貌特征】 深县猪体型较大,耳大、下垂超过鼻端,嘴筒长直,背腰平直狭窄,臀部倾斜,四肢坚实有力,皮、毛黑色,皮厚,毛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乳头7~9对。头大小适中,按头型可分为“黄瓜嘴”和“五花头”(又可分为“大五花头”、“小五花头”),还有一种介于“五花头”和“黄瓜嘴”之间的“稀毛白皮”。另外产于宁晋、赵县一带者,体躯较短;产于饶阳、安平一带者,体躯较长。 1.“黄瓜嘴”:嘴筒长,末端尖,故而得名。鼻直平少毛,额上皱纹较浅,颈细长,前驱较窄,背腰凹而长,腹微垂,臀部倾斜,后肢较弱,尾粗大。 2.“五花头”:头粗糙,毛粗密,额宽皱多折深,故而得名。体粗大,颈粗大,全身皮厚多褶皱;嘴宽而相对偏短,两耳垂至嘴角以下;前躯发育较好,胸部宽,背部略有凹陷;后躯不丰满,尾巴粗大下垂;四肢粗大,系部较软。

湖南地方猪品种资料

湘村黑猪 湘村黑猪官网产品质量标准 1)肉色评分达标准值3; 2)大理石纹评分达标准值3; 3)肌内脂肪高达3.79%; 4)PH值稳定在6.42左右; 5)瘦肉率达到58.76% 湘村黑猪肉质感官特性 “肉色红亮、肉质柔韧、浓香诱人、滑嫩多汁,原生态自然香醇的口感” 湘村黑猪的来源及特征 湘村黑猪是以湖南地方品种桃源黑猪为母本、引进品种杜洛克猪为父本经杂交合成和继代选育而培育的新品种,2011年培育至第6世代,遗传性能稳定,品种特征明显,具有母性好、繁殖力较高、瘦肉率适中、肉质好、适应性强等特性,2012年7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审定。是我省第一个通过国家品种审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新品种。 湘村黑猪,原名湖南黑猪,是以湖南地方品种桃源黑猪为母木、引进品种杜洛克猪为父木经杂交合成和继代选育而培育的猪新品种。被毛黑色(允许肢、鼻和尾端有少许杂毛),体质紧凑结实。背腰平直,胸宽深,腿臀较丰满。头大小适中,而微凹,耳中等稍竖立前倾。四肢粗壮,蹄质结实。乳头细长,排列匀称,有效乳头12枚以上。成年公猪体重180-220 kg、体长130-170cm;成年母猪体重160-180 kg、体长125-155 cm。 湘村黑猪的肉质特性 有研究结果表明,湘村黑猪表现了较好的肉质特性,肉色、大理石纹、干湿度评分均在3左右浮动,没有出现PSE和DFD肉,指标均为良好。湘村黑猪肌内脂肪含量在3.49%~4.41%之间,均值为4.2%,能充分保证猪肉的较佳口感和食用品质;其滴水损失1.89%,失水率14.9%,剪切力3.29 kg,说明湘村黑猪肌肉保水力较高、肌肉较鲜嫩。 氨基酸数量、种类和比例是评价猪肉中蛋白质及猪肉品质的重要指标,近年来,风味氨基酸也逐渐受到了关注,猪肉的“鲜美’滋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们

陆川猪品种简介

陆川猪品种简介 陆川猪,因原产与广西东南部的陆川县而得名,现主要分布于玉林、钦州、梧州等地,有陆川猪、公馆猪、杨梅猪、太平猪等不同品群。早在明朝万历已卯(1579)年编纂的《陆川县志》中已有关于陆川猪的记载。目前,有关陆川猪的资料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翻译成4种文字。1973年中国农科院在广东顺德召开的中国猪种育种会议,确定陆川猪为中国地方优良品种。2000年被农业部第130号公告陆川猪被列入国家级畜禽资源保护名录,陆川县良种猪场被确定为国家级陆川猪品种资源保护场。 陆川猪是全国八大地方优良品种之一。母猪具有成熟早、产仔多、母性好的特点;其肉皮薄、肉嫩、脆而不腻;其畜产品可加工脆皮乳猪、香肠、无皮五花腊肉等。炸猪排、白切猪脚、脆皮扣等在宾宴上不可缺少的菜肴。陆川猪是陆川的县宝。陆川猪苗先后销往北京、上海等13个省、市、自治区,还出口越南。 体型特点 陆川猪体型特点为体躯矮,短,肥,宽。头较短小,耳小而薄向外平伸,额有横行皱纹,背腰宽而下

陆川猪猪肉 凹,腹大下垂,臀短倾斜,四肢粗短多卧系,乳头多为6对。全身被毛稀短,毛色为黑白花。除头、背、腰、臀部为黑色外,肩甲、腹部与四肢均为白色。背腰宽广凹下,腹大常拖地、毛色呈一致性黑白花。陆川猪体小、早熟易肥。肉质好、营养丰富。母猪母性好,繁殖力高。适应性强,耐粗饲。遗传力稳定,杂交优势明显。产仔数11头左右,初生重0.6千克,2月龄断奶重9.6千克。屠宰适期为8月龄,体重70千克左右,屠宰率为69%。成年公猪体重87千克,母猪79千克左右。 饲养繁殖 陆川猪属脂肪型猪种,其体型特点是圆、短、宽、矮。皮肤丢色呈一致性的黑白花;头、耳、背、腰、臀及尾为黑色,其余部位为白色,在黑白交界处有一条4~5厘米白毛黑皮的“晕”。陆川猪皮薄、被毛短、细、稀疏,头较短小。嘴中等长,面微凹或平直,额较宽有横纹或菱形纹,耳小向外平伸,胸深,背腰宽、凹陷、腹大拖地,臀短多倾斜,尾粗大,后腿有皱槽,四股粗短,多卧系,乳头6~7对。陆川猪是中国八大地方优良品种、其主要优点为早熟易肥,皮薄肉嫩、肉质味道好,耐粗饲、容易饲养,母猪繁殖力高,平均窝产仔12头以上,而且母性好,猪遗传力稳定,但也有其缺点,主要是体躯矮小,背腰过凹陷,腹大拖地、臀部不够丰满,生长速度慢,饲养报酬低。

猪品种的选择

猪的品种与选用 1.主持人:我们国家是养猪大国,猪的品种也很丰富,我们国家的猪种是怎么分类的? 专家:我国是世界上猪种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据(1986年)《中国猪品种志》介绍:中国地方猪种48个,培育品种12个,从国外引入的品种8个,合计68个。 长期的农牧业生产实践,形成了我国丰富的猪种资源。根据来源,我国的猪种可分为地方品种、培育品种和引入品种三大类型;根据猪胴体瘦肉含量,可分为脂肪型品种、肉脂型品种和瘦肉型品种。多数地方猪种属于脂肪型品种,多数培育猪种属于肉脂型品种,多数引入猪种属于瘦肉型品种。 2.主持人:哪些品种比较优秀? 专家:我国主要的地方品种有东北民猪、八眉猪、太湖猪、宁乡猪、内江猪、金华猪、香猪等。这些品种的普遍优点是,产仔多、耐粗饲、抗病力强,肉质好。但瘦肉率低、生长速度慢。 我国主要的培育品种有,哈白猪、北京黑猪、新淮猪、湖北白猪、三江白猪等。这些品种都是由国内的地方品种和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杂交、培育而成的。结合了二者的优点,生产性能也介于二者之中。 (1)北京黑猪。北京黑猪是用巴克夏猪、约克夏猪、苏白猪与河北定县黑猪杂交培育而成。主要特点是体型较大,生长速度较快,母猪母性好。与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约克夏猪杂交效果好。 外貌特征:头大小适中,两耳向前上方直立或平伸,面微凹,额较宽。肩颈结实,结构匀称,全身被毛黑色。成年公猪体重260千克左右,成年母猪220千克左右。 肥育性能:体重20~90千克阶段,日增重600克以上,料肉比3.5~3.7,体重90千克时屠宰率72%~73%,胴体瘦肉率49%~51%。 繁殖性能:公猪6~7月龄,体重90~100千克时开始配种,初产母猪每窝产10头,经产母猪平均每窝产11.5头,平均产活仔10头。

介绍四个国内培育的优良白猪品种

介绍四个国内培育的优良白猪品种 1上海白猪。上海自猪主要分布于上海市近郊各县,该品种猪主要是在以本地猪(太湖猪)和约克夏、苏白猪等猪种进行杂交的基础上,通过多年选育而成。 上海白猪是肉脂兼用型品种,其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产崽数较多,适应性强和胴体瘦肉率较高。适合在大、中城市郊区饲养。该猪全身被毛白色,体质坚实,体型中等偏大,头面平直或微凹。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背宽,腹稍大,腿臀较丰满。公猪一般在8~9月龄、体重100公斤以上时开始配种。母猪初情期为6~7月龄,发情周期19~23天,发情持续期2~3天,多在8~9月龄配种。母猪有效乳头7对。上海白猪初产母猪产崽数9头左右,经产母猪(3胎及3胎以上)产崽数11~13头。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170 日龄体重可达90公斤,体重20~90公斤阶段目增重615克左右,料肉比3.62:1。成年公猪体重250公斤左右,成年母猪180公斤左右。用杜洛克猪或大约克夏猪作父本与上海白猪杂交,一代杂种猪在良好的饲养条件下,体重20~90公斤阶段,日增重为700~750克,料肉比3.1~3.5:1。杂种猪体重90公斤屠宰,胴体瘦肉率60%以上,上海白猪体重90公斤屠宰,屠宰率为70.55%,眼肌面积为26平方厘米,腿

臀比例为27%,胴体瘦肉率为52.5%。 2湖北白猪。湖北白猪是由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畜牧所协作,利用地方品种和外来品种采用群体继代选育法育成的瘦肉型良种猪。 湖北白猪全身被毛全白,头稍轻、直长。两耳前倾或稍下垂,背腰平直,中躯较长,腹小,腿臀丰满,肢蹄结实,有效乳头12个以上。 湖北白猪成年公猪体重250~300公斤。母猪体重200~250公斤。该品种具有瘦肉率高、肉质好、生长发育快、繁殖性能优良等特点。6月龄公猪体重达90公斤:25~90公斤阶段平均日增重0.6~0.65公斤,料肉比3.5:1以下,达90公斤体重为180日龄,产崽数初产母猪为9.5~10.5头,经产母猪为12头以上。以湖北白猪为母本与杜洛克或汉普夏猪杂交均有较好的配合力,特别是与杜洛克猪杂交效果明显。杜洛克×湖北白猪杂交种一代肥育猪20~90公斤体重阶段,日增重0.65~0.75公斤,杂交种优势率10%,料肉比3.1~3.3:1,胴体瘦肉率62%以上,是开展杂交利用的优良母本(彩图参见81页图9,10)。(湖北省原种猪场潘帅邮编:436043) 3浙江中白猪。浙江中白猪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湖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