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

考试题型

1、填空题(10分)

2、名词解释(20分)【人格、刻板印象、曝光效应”】

3、理论解释(20分)【社会交换、自我解释、社会渗透理论、爱情三角立论】

4、简答题(30分)

5、应用分析(20分)

本学期一共学了六章(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十三章),其中有四章要重点复习,即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第一章导论社会心理学学科特点

社会心理学概念:指研究在社会的相互作用中,有个人和群体的社会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的科学学科。

第三章人际关系

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研究状况

(P43)人际关系的概念:广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社会心理学上所研究的人际关系是狭义的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

(P44-45)【注意中西方人际关系的“本位”区别,“关系取向”区别】

二、人际关系的维度与模式

(P46)(一)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维度:情感上的“亲疏“、地位上的“尊卑”

费孝通“差序格局”概念:以自己为中心,把他人按亲疏远近分为几个同心圆圈,与自己越亲近的,处于中心越贴近的小圆圈内。即人们会以不同的交往法则来对待属于不同圈层的人,跟中心越接近的,对他们越好。

(详见P46)(二)费斯克社会关系的四种模式:共享、权威排序、对应互惠、市场定价。(P47)(三)交换关系和共享关系克拉克、米尔斯

前者强调礼尚往来,讲究平衡与对等;后者关心对方的幸福,讲究需求法则,而不期望对方做出对等的回报。【图】(详见课本)

(P49)四、虚拟社区中的人际关系

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匿名性、单面性、浅层型、随意性、自主性、广泛性。

第二节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人际吸引

(P50)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相貌、正面的交往、相似性与互补性。(详见课本P50-51)

(P51)曝光效应:熟悉本身可以增进喜欢,与我们接触及交往越频繁的人,越容易成为我们

的朋友。

二、关系的发展

(P53)(一)社会交换:当你与人交往时,你希望获取一定的利益,作为回报,也准备给予他人某种东西,他人也是如此。

这种理论假定交换中的个体都是自利的:人们试图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在这里,交换的东西非常广泛,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金钱、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

(P53)(二)自我表露:即“敞开心扉”,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思想的和情感暴露给对方。

(三)关系的发展与变化

(P55)阿特曼社会渗透理论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或交换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交往的亲密水平。

良好的人系关系的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感情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发展阶段。

三、亲密关系与爱情

(P56)(一)亲密关系的特征

(1)相互依赖,即双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相互影响。

(2)共同活动,关系密切双方来往频繁,喜欢经常在一起。

(3)自我与密切伙伴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对方成为自己个人心理自我的一部分。

(4)交往动机的转变,由注重交易转变为追求共享。

(5)亲密感,即心理上的密切感,表现为自我表露,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接纳。(6)承诺。

(二)爱情:指一种特别亲密关系。

(P57)哈特菲尔德“友谊式爱情”“狂热式爱情”前者指一种对特定对象的亲密感情,不一定伴随着激情或生理性冲动;后者是一种对爱人的强烈渴望,伴随有明显的生理冲动,当爱情得到回报时,就充满狂喜与满足,否则就感到悲伤与失望。相对而言,美国配偶更重视狂热式爱情,中国配偶更重视友谊式爱情。

(P57)斯滕伯格爱情三因理论爱情有三个基本成分:亲密、激情、承诺,分别反映爱情关系中的情感、动机和认知特征。亲密是指两个人相处的情况,即是否有相互理解、相互喜欢、紧密依存的感觉,体现爱情的温暖。激情是指关系中令人激动的部分,实在性的基因及自尊、统治欲、服从、自我实现等动机的驱动下所体现出来的浪漫特征,反映爱情的热度。承诺是指愿意爱对方,并且保持关系、长相厮守的决策;往往是双方对彼此的关系进行冷静审视和理性预期之后的结果,能鼓励关系双方同甘共苦,体现爱情的理智。人类爱情中的亲密、激情和承诺彼此相关,相互影响,共同构成多种多样的爱情形式。

第三节人际关系中的典型行为

一、人际冲突与合作

1、冲突的实质

人际冲突的层次和类型

(P59)布瑞克、凯利三个层次的冲突第一层次:特定性为上的冲突,即双方对于某个具体问题存在不同意见。第二层次:关系规则上的冲突,即双方对于如何处理两个人的关系,再关系中各自的权利、义务有不同的理解。第三层次:个人性格与态度上的冲突,这往往涉及双方人格与价值观的差异,因此是比较深层次的冲突。一般来说,冲突层次越深,涉及的因素就越多,情感卷入程度越高矛盾就越复杂,解决起来也越困难。

(详见P59-60)多伊奇五种类型的冲突:平行的冲突、错位的冲突、错误归因的冲突、潜在的冲突、虚假的冲突。

2、冲突的过程

(P60)潘迪冲突五阶段模式:冲突潜伏阶段、冲突知觉阶段、冲突感受阶段、冲突外显阶段和结果阶段。

3、冲突的管理

(P60)冲突风格:指人们处理冲突时的方式,即对于冲突的习惯性反应。

处理冲突的方法从两个维度上分析,一个是合作性,即关注他人需求、愿意满足他人需求的程度。另一个是自持性,即关注自己的需求、坚持满足自己的需求的程度。

(详见P61)五种比较典型的冲突处理方式:竞争模式、回避模式、顺应模式、妥协模式、合作模式。

(二)人际合作

(P62)艾克斯罗德“重复囚徒困境”合作的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关系的持续,人的交往都不是一次性的;二是相互回报。提高合作性,要:一建立持久的关系;二增加识别对方行为的能力;三维护自己的声誉,保证相互信任;四保证对关系的控制力,分步合作,对对方的行为奖罚分明。

(详见P62)阿盖尔“同事间的规范”

二、利他行为与侵犯行为

1、利他行为概述

(P62)利他行为:指不期待任何回报的亲社会行为。

与其关系密切的两个概念:亲社会行为是指任何对他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助人行为是指个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四个特征:一目的是有益于他人的,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二是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不是迫于外界的压力而作出的;三不求任何回报,是一种真正的无私奉献;四具有自我牺牲,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但个人并不会计较。

(详见P62)巴特森同情心—利他主义假说:当人们对需要帮助的人产生强烈的同情心时,就会提供无私的帮助。

(P62)2、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动机因素、情境因素(旁观者的人数、其他人的示范、需要帮助者的特点等)、个人因素(可能提供帮助者的人格、性别、心情等)。

个人的价值观和个性特点是影响其是否愿意做出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

(P64)旁观者效应:在有人需要紧急救助急救时,目睹此情景的人数越多,任何一个人出面相助的可能性越小。

(二)侵犯行为:又称“攻击行为”,是一种有意伤害他人,引起他人生理上或心理上痛苦的行为。

(P65)2、对侵犯行为的应付:学会采取自持行为。

自持行为:指在不侵犯别人权利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权利。一方面,它不放弃自己权利的过分顺从行为,敢于坚持自己的正当权利;另一方面,它又不用同于在追求自己的权利或权益时侵犯别人的权利的攻击行为。

(P66)采取自持行为的技巧:(1)基本的自持是对维护你的权利的简单表达。(2)当别人批评你的想法,却没有充分理由时,采用模糊化的方法,即不对批评提出挑战。(3)发现你和对方在某件事上以前达成的约定被他忽略了时,用自持的陈述或通过提问提醒对方。(4)使用坚决而稳定的语音和以事实为基础的语气。(5)不谴责、指责、威胁对方。

第四节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

(详见P66)一、中国人的关系取向

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一是自主性趋势,即人努力征服和支配环境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兴趣;二是融合性趋势,即努力使自己配合或顺从环境,并分享及参与超越个我较大事物或群体。

(详见P67-68)二、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类型

(一)既有关系与交往关系

(二)情感性关系、工具性关系与混合性关系

(三)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

(四)核心区域、可靠区域及有效区域

第四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知觉

(P73)一、社会知觉:

1.含义: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

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社会知觉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

2.对非社会性信息和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称知觉;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叫

做社会知觉。

(详见P74)社会知觉的内容:(1)对人知觉(2)人际知觉(3)角色知觉(4)因果关系知觉

(详见P74)社会知觉的独特性:(1)认知对象的独特性。(2)对他人行为的期望会影响社

会知觉过程。(3)社会知觉加工过程的特殊性。

(详见P75)社会认知:含义与社会知觉相当,但侧重从认知结构的角度探讨社会知觉的过程。与社会知觉相互联系,两者都研究个体及群体如何感知与理解自己、他人及日常生活时间等。

二、自我知觉及自我概念的形成

(详见P76)自我知觉: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

(详见P76)自我概念:又叫自我认识,是个体对自己所有特征的认识的集合。

(详见P76)自尊:指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

(详见P76-77)(一)自我概念形成的信息来源:

1、他人的反馈

2、反射性的评价

3、据自己的行为来推断

(P77)4、社会比较

费斯廷格 1954年提出社会比较理论

伍德把社会比较的动机概括为自我评价、自我美化、自我保护、自我提高;社会比较的方式分向上比较、相似比较、向下比较。

自我美化的动机倾向于与不如自己幸运、成功、幸福的人比较,即向下比较,以证明自己还不错。自我提高的动机常驱使人们与更成功的人比较,即向上比较,以激励自己更上一层楼。(详见P77-78)(二)自我概念的作用

自我表达:指人们试图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和反映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即自我概念。

自我表现:指为了获得权利、赞许等而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动机。

自我监控:指个体对社会情境的需要据此采取相应行动的敏感性及灵活性。高自我监控的人常根据当前所处的情景及观众的需要而采取相应的行动,呈现出相应的形象;而低自我监控的人常根据自己内心的态度及自己的性格而行动,所以,在不同的情境中,在面对不同的观众时,都表现出一致的行为。

三、自尊及其测量

(一)自尊的构建

(P79-81)影响个人自尊高低的三种信息:

1、生活中的成败经验。

2、社会比较得来的信息。

(详见P80)3、自己的内部标准。

希金斯自我差距理论:个体有两种内在的标准——理想的自我与应该的自我。前者指我们想成为的人,它激励着我们实现我们的抱负;后者指我们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的人,它指引着我们尽职、尽责、尽义务。当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产生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负性的情绪——抑郁;当实际自我与应该自我产生差距时,个体就会产生负性的情绪——焦虑。这两种情

况都会导致失望、悲伤、内疚或不安等心境,并导致自尊的降低。

四、自我认同

(一)认同的含义

(P82)认同理论三大取向:生物取向、心理取向、社会取向。

认同含义:一等同于、认为一致;二同一性、一致;三身份、正身、本体。从学理讨论基本上有两层意思:(1)心理学上,指认识与情感的一致性。(2)在社会学上泛指个人与他人有共同的想法。

(详见P82)较早提出“认同”概念威廉·詹姆斯(自我认同)、佛洛依德(社会认同)(详见P83)社会认同:指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向一致。

(详见P82-83)【注意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概念及区别】

(P85-86)(四)自我认同的研究

(详见P85)1、埃里克森对自我认同的研究

自我认同又可称为“自我同一性”,是青少年自我发展的一个重点。埃里克森提出了“循序渐进的发展学科”,认为人的一生发展要遵循胚胎的渐次生成原则。

(详见P86)埃里克森认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较好的适应社会和现实自身价值都有重要意义。

(详见P86)2、马西亚对自我认同的研究

两个社会心理指标:一是“危机”,即会有危机感,是个人想要尝试不同角色和寻找美好理念的感觉青少年;二是“承诺”,即青少年克服危机之后为自己找到自我定义,并为自己在社会上找到立足之地。

四种认同状态:认同成功、认同延缓、认同闭锁、认同混淆。

第二节对人知觉

一、印象形成过程的要素和组织结构

(详见P88)(一)信息要素1、外表2、非言语线索3、行为

三、影响形成过程中信息加工整合的一些规律

(详见P91-92)1、“中心特质”效应

(详见P92-93)2、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第一印象:与陌生人交往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

(详见P93)3、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质时,就会推断它也具有其他相似的或相关联的特征,这种倾向被称为晕轮效应(光环效应)。

魔鬼效应:(一个人对他人的评价,往往受他对评价者的总印象的影响。)如果一个人被认为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的光环所笼罩,从而也就被赋予其他不好的特质。

(详见P94)4、人们比较重视负性信息,但却倾向于对他人做正性评价

原因:(1)人们希望自己的周围都是好人好事,这样自己感觉会舒服些。(2)在大多数文化中,正性词汇比负性词汇更常见。(3)人们通过对他人的宽容来显示自己的大度与仁慈。(P94-95)(二)印象的作用

(P94)保守性偏差:我们对他人的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即使发现最初的印象是错的也仍是如此。

正由于印象的稳定性和渗透性,所以它构成了人们判断和行动的基础。

1、所形成的印象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判断

2、产生与印象一致的行为——自我实现的预言

(详见P95)自我实现的预言:我们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就会对他人产生相应的期望,而此期望又引导我们采取相应的行为以证实此期望的现象。这种期望的作用被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

(罗什塔尔与雅各布森经典研究)

第三节对群体的知觉——刻板印象

(P99)刻板印象:指人们对一个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印象。

一、刻板印象的形成

(P99)两种途径:个人的亲身经验;社会学习。

二、印象刻板影响唤起与使用的因素

(详见P100)以下情形,人们易唤起及使用刻板印象:

(1)人们的类别特征越明显,与此类别相联系的刻板印象越易浮现在别人脑海中。

(2)对待匿名的可交换的群体成员易用刻板印象知觉他们,从而忽略了个人特征。

(3)当时间紧迫时,需快速对他人做出判断时,易用刻板印象。

(4)当所获得的信息很复杂好,不易加工时,也易用刻板印象。

(5)当人们处于极端的情绪状态时,如勃然大怒时。

(6)当人们意识到对个体的判断不太重要时。

三、刻板印象辨析

(P100)刻板印象的作用:(好处)能快速的了解一个陌生或不大熟悉的人或群体特征。(弊端)一夸大了群体内成员间的相似性,从而对个体的知觉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偏差,二是夸大了群体间的差异性,容易产生偏见与歧视。

偏见:指对一个社会群体及其成员所做的正性或负性的评价。

歧视:指针对某一社会群体及其社会成员所采取的正性或负性的行为。

第四节社会认同及群体认同

(详见P105)(三)社会认同的含义

“社会认同”一词,所指的是通过个人和自己(或他人)在某社群的成员资格把自己(或他人)与其他人的特征区分开来,并将该社群内典型的特征冠于自己(或他人)身上,让自己(或他人)的特性等同于社群内典型成员的特性。在广义的社会认同概念下的认同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很常见,如社会认同、群体认同、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其中社会认同是指“个人的行为思想与社会道德或社会期待趋于一致”,狭义的社会认同表现为三个层面:价值认同、工作或职业认同和角色认同。

价值认同:指人们对社会的传统观念和道德习俗等的基本原则有趋于一致的倾向。

工作或职业认同:指一个人认为工作不仅处于谋生的需要,还出于一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最为大家熟知的是角色认同。

(详见P105)1、价值认同

2、角色学习:是指人们在社会中必须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扮演不同的角色,各种角色都有一种都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标准,一个人如果赞同社会对某个角色的行为标准并按照这个行为标准形事。

3、认同学习:是指通过学习确立起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心理,包括对规范必要性的认知(晓之以理)、对规范体现者(榜样或偶像)的崇拜仰慕情感(动之以情)以及行为趋同倾向(导之以行,助之以成)。

(详见P108)4、社会认同的动机:(1)提高自尊。(2)降低无常感或提高认知安全。(3)满足归属感与个性的需要。(4)找到存在的意义。

第五节对行为与事件原因的推断——归因

归因:指人们利用信息对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加以推断的过程。

(详见P115)一、何时归因

1、当出乎意料的、不寻常的事发生时

2、负性的事件发生时

3、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太了解、肯定的事件发生时

(P115-118)二、归因理论

(详见P115)1、海伦的归因理论

(详见P116)2、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成就归因模型

三个维度:(1)内因—外因

(2)稳定—不稳定

(3)可控制性

(详见P116-117)3、三维理论(凯利)

(1)行为的原因可分为三种:行动者、行动者知觉的对象及行动产生的环境。

(2)要找出行为的原因,主要使用三种信息:A、一致性信息B、一贯性信息C 、特异性信息

4、反常条件关注模型

5、顺序阶段模型

6、琼斯和戴维斯的归因理论

(P119-121)三、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又称对应偏差,指人们解释他人行为时,夸大行动者的个人因素,低估环境因素的现象。(指的是人们对他人的归因特点,倾向于做内部归因,强调行动者内在特征的作用)

2、行动者与观察者偏差(倾向于做情景归因,强调情境的作用)

3、自我服务归因偏差:指人们把功劳归于自己、把失败归于外因的倾向。

(P120-121)四、归因的个体差异

(详见P120)罗德“控制源”概念他把个体对结果的解释分为两种——内因和外因,相应的,个体也有内控者和外控者之分。

内控者认为结果的产生取决于自己的行动、能力与努力;外控者认为是运气、命运,或强有力的他人控制着结果的好坏。这种不同的归因方式进而影响着个体的情绪、动机与行为。如内控者会更加努力,成就机会更高,但失败时会责备自己;而外控者则可能会放弃,听天由命,会把失败的责任归于外部因素。

国外研究表明:个体的内控程度越高,越易产生正性的情感体验,活动水平越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自理能力、婚姻质量越强,越易使用相对性思维与操作来解决问题,越易参加体育锻炼、休闲活动、减肥等有益身心的活动。

(详见P121)阿姆斯特森习得性无助理论:当人们把失败归于内部、稳定且普遍的因素(如能力有限)时,就会产生结果不可控的期望,从而出现动机水平下降及忧郁、无助的情绪。“悲观式的解释风格”:指阿姆斯特森等人进一步发展维纳的理论,依据对习得的无能为力的研究对失败的归因做了补充,提出了第三个方面,即普遍—特殊方面的归因方式。

第五章社会动机

第一节社会动机的概念

一、动机的概念及特点

(详见P124)(一)动机与社会动机

动机:指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

表示与动机相似或相近的生理与心理现象的名词有:均衡作用、需求、内驱力、本能、诱因等。

动机与内驱力区别:动机是受社会个体生活经验和社会生活条件调节的,是带有社会内容的,动机是社会化了的内驱力。

动机的分类:以生理内驱力为基础的动机,如饥渴动机与性动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原始性动机、生物性动机、生理性动机等);与生理内驱力没什么直接联系的动机,如追求成功的动机、帮助他人的动机等(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衍生性动机、社会性动机、习得性动机、心理性

动机等)(这种个体在社会生活环境中,通过学习和经验而获得的动机,叫社会动机)。

(详见P126-127)二、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P126)内在动机:指人们对某些活动感兴趣,从活动中得到满足,活动本身成为人们从事该活动的推动力。

(P127)外在动机:相对于内在动机而言。当个体参加某种活动的动力不是基于对此活动本身的兴趣,而是因为外在的奖赏或压力时,他就是被外在动机所驱使。

(P127)“过度辩护效应“:当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由于很强的外在原因引起时,他们会低估内在原因对行为的影响程度。

(详见P127)格瑞等人的研究

(详见P128)如何保护人们的内在动机,使之免受社会奖励机制的损害

(1)奖励并非所有的情况下都降低内在动机,只有内在动机本来就比较高的的情况下,才有这种效果。如果内在动机本来就低,奖励就能促进人们进行此活动。

(2)不同奖励类型有不同效果。

(3)适当的干预和培训可以减轻甚至避免奖励的负面作用。

第二节主要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

(详见P129)(一)麦独孤的本能论

(详见P130)(二)佛洛伊德的性欲力学说

(详见P130-131)(三)洛伦兹的习性论

二、需要理论

(详见P131-132)(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

人类的动机区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较低层次的需求(主要是生物性需求)优先于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详见P134)(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又称激励保健理论,基于对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的因素的调查结果提出

(详见P134)(三)奥德费的ERG理论

人们的核心需要有三方面: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详见P135)(四)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最主要的需要有三:(1)成就需要(2)权利需要(3)亲和需要

(详见P137-138)(八)自我决定理论

爱德华·德斯、瑞恩提出

自我决定:指个人在充分认识自身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选择。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具有先天性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潜能。自我决定理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人的自我决定能力在于能够灵活地控制自己和环

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人潜能的发挥的重要影响。

自我决定理论主要理论分支:基本心理需要理论、认知评价理论、有机整合理论和因果定向理论。

第三节有关中国人社会动机的研究

二、中国人的成就动机

(详见P138-139)莫瑞最早系统地提出成功需求概念

把成功需求定义为“为完成困难的工作;为操弄、控制或组织事物、人物或思想;为尽快且独立地做好;为克服障碍且达到成功的标准;为超越自己;为胜过别人;以及为使得个人的才能头功成功的学习而增进“自我尊重”的一种欲望。

(P139)影响成功的因素有:(宏观层面)社会文化因素;(微观层面)个人成长经历、教育程度、个性特征等。

(详见P138-139)社会取向成就动机:指一种个人思想要超越某种外在决定的目标或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社会。

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指一个人想要超越某种内在的优秀标准的动态心理倾向,而该目标或优秀标准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个人自己。

(详见P140)社会取向成就动机的特点(4个)

(详见P140)个我取向成就动机的特点(4个)

第六章社会感情

第一节社会感情概述

(P148)一、社会感情的概念:指伴随着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主观体验和心理感受。(详见P147)社会感情由社会情绪和社会情感构成,两者有联系又有区别。

(详见P148)二、社会感情的特点

(一)具有群体性特点

(二)具有共同性特点

(三) 总体来说,大多数都具有极大的社会影响力

(详见P149)三、社会感情的作用

(一)对社会感情其发动作用,使行动活性化

(二)对社会感情其定向作用,稳定性为方向

(三)对人际关系起纽带作用

四、社会感情的形态

(一)横向角度

(P149)两种状态:短时期内起作用的情绪状态,包括激动、热情、应激等;持续起作用的情感状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详见P149-150)心理学通常把人类的情感分为三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二)纵向角度

(详见P150-151)社会感情是由不同层次构成的感情系统,即内心情感—感情移入—人际感情—群体感情—民族感情—宗教感情。

五、社会感情的理论

(详见P152-153)社会感情的整饰化: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依据社会关系的规范要求或者出于策略性考虑,有意识的控制(唤起、压抑和改变)自己的某种现象。

感情整饰的重要内容是表情整饰。表情整饰指的是有意识地展示不同于内部感情的姿势的过程,其目的是塑造我们自己的某种公众形象,或者遵循相关情境的文化规范要求。

第二节社会情绪

(P156)社会情绪具有两极性。在动力性方面,可以分为积极社会情绪和消极社会情绪。积极社会情绪也可称为正向社会情绪,是指人们(群体或成员)的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一种心态,是特定社会事件的发生符合某一特定群体成员的共同愿望和需求时,所产生的积极、肯定的社会性情绪反映。消极的社会情绪也称为不良情绪,主要是指群体成员的心理体验和行为反应,呈现出消极、负面的状态。

(P162-164)第三节社会情感

(详见P162)二、中国人的羞愧感

东西方文化的一个普遍性差别在于羞愧感和内疚上,中国社会被说成是以羞愧感为取向。本尼迪克特提出“羞愧感文化”和“内疚文化”的区别

羞愧感文化:指使用外在的认可或来自外界的惩罚来规范人的行为。内疚感文化:指使用心理内在的认可或来自心灵内部的惩罚来规范人的行为。

(详见P163-164)三、中国人的幸福感

(一)幸福感的定义

幸福感包括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幸福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体验,可从满意感、快乐感、价值感三方面把握。

幸福感具有三个鲜明特点:主观性、整体性、相对稳定性。

(二)文化与幸福感

西方文化群体倾向于把幸福感看成个体的内在体验,而东方文化群体则倾向于把幸福的外在标准。

(P333-356)第十三章人格培育(这一章出得不多,1—2个填空题)

第一节人格界定

(P334)人格的定义:在科学心理学的范畴中,人格被界定为在自然与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所形成的个体特有模式,这一模式是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统一体,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心理品质。

第二节人格差异

一、人格的认知差异

二、人格的生理差异(影响气质)

三、人格的社会差异(影响性格)第四节人格培养

一、生物遗传因素

二、社会文化因素

三、家庭环境因素

四、早起童年经验

五、学校教育因素

六、自然物理因素

七、自我调控因素

《社会心理学》复习重点

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2.性别角色社会化即个体在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3.社会态度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规律。(√)4.广告对人的影响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5.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6.相关的事件一定能够揭示因果。(×) 7.社会心理是受文化差异影响的,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所有事情所表现的社会心理都不同。(×) 8.阿西的实验证明所有人都会屈服于群体压力。(×) 9.被研究人员揣摩研究者研究动机的现象被称为研究者倾向。(×)10.运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可以进行无目的的观察。(×)11.马基雅维里认为一个好的君主既要勇猛无比有力量,还要狡猾无比像个狐狸一样。(√) 12.中国的荀子和西方的马基雅维利都认为人性本恶。(√)13.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的群众心理学、英国的本能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中国古典心理学都是形成社会心理学的直接来源。(×)14.迪尔凯姆认为社会心理学它要研究由诸多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的心理。(√) 15.戈弗曼的拟剧论讲人生如戏。(√) 16.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心理学研究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我们通常通过某人的外在行为去推测他的心理√ 方法论是研究社会心理学的最高的或者是原则性的指导思想√ 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出现变化的变量叫做因变量。√ 古代心理学思想主要是一些名家的言论或者思想对人类心理的理解√ 观察法我们都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观察分析。× 亚里士多德倡导性善论。× 麦独孤认为人的社会行为后面隐藏的动因是本能√ 迪尔凯姆认为可以把社会的整体意识还原为个体意识的相加× 米德是从社会微观的角度去理解社会心理学。× 奥尔波特认为研究心理学应当研究群体。× 过分注重实验室研究是社会心理学 20 世纪70 年代出现危机的原因之一√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比较注重实验× 西方社会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 精神分析当中的社会文化学派是弗洛伊德本人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一位可以被称为大师的社会心理学家√ 自我扮演的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冲突的角色。√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发展的第五个阶段是性器期阶段× 霍妮认为孩子跟父母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财大版)上课讲义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个体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及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研究对象与范围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在社会的文化、 历史脉络下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群体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 2. 实验研究:实验法是研究者通过人为地、系统地操作情境,导致某些行为发生变化,并 对之进行观察、记录和解释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能够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包括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和模拟实验。 优点:能更好的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还比观察法经济。 3、现场实验 是指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实验在现实的环境中和现实的人打交道,避免在实验室很不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被试获取研究结果。因此,现场实验要把猜测降到最低限度,这样被试的反应会更加自然,而更少受到猜测引起的各种倾向性的影响。 4、实验室实验 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实验,实验室实验较好地控制了变量,但却脱离了真实的社会生活,人们对其结果一般持谨慎态度。 5、社会化 是个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语言、规范、价值观等社会文化行为 方式和人格特征,适应社会并积极作用于社会、创造新文化的过程。它是人和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6、角色期望 一个人占据了社会关系系统中的一个位置,他人、群体和社会就对占有这个位置的人抱有期望。角色期望首先是要他人提出符合自己身份的希望,同时本人对这种希望心领神会。如罗森塔尔实验 7、角色冲突 个人在生活中扮演同一角色由角色的不同要求而引起的角色内的冲突,或者同时扮演多个角色而引起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是角色行为相互矛盾时的产物。 简答: 1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的过程 奥尔特曼和泰勒(D.A.Taylor,1973)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从交往由浅 入深的角度来看,一般需要经过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一)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在熙熙攘攘的人的世界里,我们并不是同任何一个人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是对人际关系的对象有着高 度的选择性。在通常情况下,只有那些具有某种会激起我们兴趣的特征的人,才会引起我们的特别注意。在一个团体中,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会将这些人放在注意的中心。

社会心理学尔雅通识题库全(可搜索)

1.心理学不属于以下哪门课程的分支学科?生理心理学 2.中国的心理学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独立研究自己的观点的? 80年代 3.社会化是社会心理学在个体层面研究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正确 4.社会心理学是生理心理学的下级学科否 5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社会动机 6心理学可以分为几大分支? 2 7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分支之一是 8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只有一种是标准的错误 9生病引起脸色发红,那么生病是自变量 10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普通社会心理学和群体行为 11由于到了一定年龄才能入学,所有学校不影响人的社会化。错误 1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不包括考试法 13影响结果的因素一定与结果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错误 14作为一个旁观者进行观察的方法是一般观察法 15现场实验法不同于实验室实验法,不需要控制变量。错误 16相关就可以解释因果。错误 17观察法根据主体参与情况不同分为几种类型? 2 18访谈法和问卷法统称为什么? 调查法 19实验中要严格控制无关变量。正确 20群体心理的最本质的东西是爱的关系 21麦孤独的观点至今看来都是非常合理的。错误 22现场实验法对任何条件都不用控制。错误 23观察法中除了一般观察法还有参与观察法 24精神分析学理论认为,人格可以分为本我,自我,超我 25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正确 26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随着各种证实手段的运用,社会心理学由“社会分析论”阶段进入“社会经验论”阶段。错误 27社会经验论时期是社会心理学形成的哪个时期?形成 28卢梭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来自教育

29人类的遗传基因提供了个体社会化的可能性。正确 30调查法可以分为几类? 2 31婴儿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害怕感是在什么时期? 8-10个月 32人生来就会有“我”的概念。错误 33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和自我的相互作用决定l人格的发展方向。错误34在社会化过程中,5-6岁孩子产生的情感不包括骄傲 35性行为从社会生物学角度来看是为了繁衍后代。正确 36罗曼蒂克激情是在5-6岁产生的感情。错误 37控制有余,爱心不足是哪种父母教养方式的表现? 专制型 38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39婴幼儿的情感发展不是同步的,是有固定顺序的。正确 40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依附期的变化趋势是变长 41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是角色学习 42角色理论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价值取向,在20世纪20-60年代逐步发展和确立。正确43研究发现,人的一半以上的人格特征是通过遗传得来的。正确 44大学毕业后,老师希望其继续深造,家长希望其尽快就业,由此造成的内心冲突是角色内冲突 45《个性的文化背景》是谁的著作?林顿 46参与的最高程度是情迷意识的参与。错误 47个性和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侵犯行为,支配行为和利他行为等方面。错误 48根据角色之间的权利和地位关系,可以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49哪一项不是社会化的主体工作单位 50 1890年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的概念。正确 (换着花样)《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的科学家()詹姆斯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讲课稿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1.儿童期的社会化:基本社会化 2.青春期与青年期的社会化:预期社会化 3.成人期的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4.继续社会化与再社会化 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 社会化的因素: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1.社会文化 2.家庭 3.学校 4.同辈群体 5.大众传播媒介 6.计算机网络

社会心理学(金盛华)重点

基本概念: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对人类个体在与其所属的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活动规律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P4 2.社会化:是指人类个体在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整个人生过程中,通过学习社会文化(内容)而使自己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逐渐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人格,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念及相应的社会行为方式的过程。P63 3.社会认知:认知:人对信息的输入、信息的贮存与信息的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过程(即:知识的获得和使用过程).社会认知:“个体对社会性信息的获得、贮存与提取使用等心理加工全过程”。P115 4.第一印象:两给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所形成的印象。 5.首因效应:由于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影响更大,进而第一印象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总体印象形成的现象。P123 6.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和光圈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他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P125 7.社会刻板印象:主要包括“性别”、“地域”和“种族”等。刻板印象是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及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金盛华)P141 8.自我:也称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是意识的结构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自我即以自身为对象,形成对自身的看法和观点的问题。)P163 9.自尊:是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水平。P17 10.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于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期望的过程。胡:是指人们试图让他人以自己期望的方式来看待自己。P130 11.归因: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根据外在行为表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P152 12.基本归因误(偏)差:指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往往倾向于把他人行为归结为内在因素,而低估了情景因素的影响。P157 13.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其状态有:零接触、单、双向接触、表层接触、轻度卷入、中度卷入、深度卷入;其类型有:正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自我意识的结构可以分成 与 两个对立的部分。 2、在形状知觉中知觉的整体性遵守 、 和 三个原则。 3、一般说来,态度由 、 和 三种因素构成。 4、交往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 、 和 等方面。 5、记忆障碍是人们在 、 、 或 过程中表现出的障碍。 6、在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评价,而是被看作一个整体时,引发个体努力程度下降的现象,称为 。 7、心理学家伯克威茨认为,挫折的存在不一定导致个体的侵犯,只是使个体处于 状态。 8、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 为 。 9、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中出现的心理与行为上的不适应状态称为 。 二、判断题:(每小题2 分,共 20 分) 1.人到老年,个体的社会化不再继续进行。( ) ( ) 4.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史中,最早以社会心理现象作为讨论的中心课题的,是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哲学家M.拉扎鲁斯和语言学家H.施坦塔尔。( ) 5.反向社会化是指个人接受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文化的过程。( ) 6.大众传播媒介指的是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讯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它既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其消极作用。( ) 7.个人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的,与后天环境无关。( ) 8.社会判断是在社会知觉和社会印象基础上对认知客体的评价和推论。( ) 9.事后诸葛亮在社会心理学上被称为证实偏差。( )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讲的是一个人的态度的形成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 三、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 人际交往中的曝光效应显示出,( )会对人际吸引起作用。 A. 接近性 B. 互补性 C. 相似性 D. 熟悉性 2. 奥斯古德用语义分析的实验证明了我们在印象形成时,用以评价他人的基本 维度是( )。 A. 评价、力量、活动性 B . 知识、感召力、领导力 C. 能力、正直 D. 中心特征、边缘性特征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 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

社会心理学重点

心理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6*5’=30’) 1、平均模型P37: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人们以简单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平均模型是人们对他人形成印象时采取的最为简单的模型。 2、累加模型P38:该模型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案累加的而非平均。 3、加权平均模型P38: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是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4、晕轮效应P38: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物体对周围物体有照明作用一样。 5、态度P87: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他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绪的反应。 6、平衡理论P96:该理论认为在一个简单的认知系统里,存在着使这一系统达到一致性的情绪压力,这种趋向平衡的压力促使不平衡状况向平衡过渡。 7、偏见P110:是人们以不正确或不充分的信息为根据而形成的对其他人或群体的片面甚至错误的看法与影响。 8、自我展露P130:是指个体把有关自己个人的信息告诉他人,与他人共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信息。 9、社会支持P139:是指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支持,社会

支持的来源不仅包括家人、朋友、同事等,也可能来自与自己关系一般的其他人,甚至陌生人,而支持的形式既可能是情绪上的,也可能是物质上的。 10、囚徒困境P149:在合作的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人们会有不同的选择,这种选择是信任起了决定性作用。 11、社会影响P152:社会影响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方向这上改变他人态度或行为。 12、团体P172:团体是指由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人组成的集合,团体的成员间通常有面对面的接触或互动的可能性。 13、归因P53:归因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这原因的过程。 二、简答题(6*5’=30’) 1.什么是假设?什么是理论?一个好的理论有什么特点?P17 答:(1)假设是开展一项研究之前,人们对研究问题的想法。 (2)理论是对假设的不断验证。 (3)好理论的特点: a.一个好的理论能够统合现有的知识。 b.理论能解释已有的现象。 c.理论可以使我们对现象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d.理论具有知道研究方向的作用 2.人们怎样形成对他人的印象?P36 答: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性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得到的有关对

社会心理学[第十四章社会认同]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教学文案

第十四章社会认同 一、社会认同的概念 (一)社会认同的定义 1.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也称社会身份认同,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意识到了自己是某一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类属中的一员。 2.社会认同过程 (1)知觉到自己的群体身份,即自我理解为群体的成员; (2)伴随有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卷入和增强; (3)理解和共享该身份的社会价值评价意义,其中既有内群体成员与自己形成的共识,也有外群体评价的嵌入。 (二)社会认同与角色和身份 角色与身份都是个人与社会的联结点。但是,“角色”更专注于个体如何接受、领会和符合社会的预期,建构他所扮演的角色,特别具有规范和互动的意义;“身份”则专注于在一个社会结构中,在社会形成一定的分层之后,个体被赋予的地位意义,以及社会类别化之后,个体被赋予的认知和评价上的意义。 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提出角色理论来揭示人们如何按照社会期望的脚本去行为,并且将社会的脚本与自己的脚本相互协调,适应性和创造性的担当角色。对身份的认同,更侧重于在身份认同的过程中群际互动产生的动力意义。社会认同理论将焦点放在“群体成员身份”(group membership)上。 (三)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1.自我认同(self identity) 自我认同是指个人在发展历程中,经过社会化,将自己的生理特性、社会特

性和心理特性与自己本身建立同一关系的过程,也是与周围社会环境之间建立深层的心理关系的过程。自我认同是对“自我”的发现,这一发现把“自我”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发现了“我”的惟一性和独特性,所以也被称为个人认同(personal identity)。 2.社会认同(social identity) 社会认同是指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成员而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以及对其伴随而来的情感意义及价值意义的了解。即构成一个人自我概念中源自于一个人社会群体成员(或群体类别成员)身份的那部分。 3.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关系 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是两个相互依赖的方面。在二者之间,人们力求达到平衡:一方面通过自我认同,满足独特性的需要,一方面通过社会认同,满足归属感的需要。自我认同不能脱离社会认同,因为人们关于自我的概念,与对社会角色、社会类别的知觉与认识是相互关联的。 4.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相关研究 在自我研究中普遍使用的。TST(Twenty Statement Test)自我量表中,人们对自我的描述被分为八类:先赋性特征、社会角色特征、兴趣与爱好特征、自我定向特征、社会阶层和类别特征、自我意识特征、内在信仰特征、存在性特征。TST 研究发现,年龄与性别是人们自我概念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成分。 (四)社会认同与人类需要的满足 社会认同是个体对自己作为群体或类别成员归属于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或类别,而经历的情感体验和价值感获得的心理历程。社会认同对满足人类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1.可以明确自己归属的社会类别或群体的行为特征和规范,通过保持与群体的一致性和融入群体,与群体成员同舟共济,共担风险。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1)

社会心理学 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科学,是从 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下,个体与群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参照群体: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 态度,行为及价值观形成之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3.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 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4.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是对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 况的认识,体验和控制。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5.社会角色:是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 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6.镜像自我:依据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形成自我概念。 7.角色采择:依据镜像自我,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 行为并塑造自己。 8.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人们(包括自己个他人)的社会信息作 出感知,推断的过程。包括对他人的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对人和人关系的认知。 9.图式: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一套有

组织的认知系统或结构。可以是语言材料的,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或其他具体材料的。 10.社会印象:通过人们对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 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包括对认知对象外表的记忆和人的行为,人格,情绪特征的记忆,具有综合性和完整性。 11.印象管理: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或控制别人形成 对自己印象的过程。即有意识地留给别人一定的印象。 12.社会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 有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3.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 人,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4.利他行为: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目的且 不期望任何外在酬赏的社会行为。 15.人际交往: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符号系统或非语 言符号系统相互交流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 16.群体:当个人按某个特征结合在一起,并进行共同活动相 互交往时,才形成了群体。 简答论述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 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 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 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 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 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17、角色中断:指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 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18、角色失败:指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 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出现严重的角 色失调现象。 19、动机:指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 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 20、成就性动机:指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 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 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驱力。 21、亲和动机:又称为结群动机,是指个人要 和他人在一起或者要加入某个团体的需要。 22、权力动机:是指个体具有的某种强烈的支 配和影响别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驱力。 23、侵犯:也指侵犯行为,攻击或攻击行为, 它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 行为。伤害行动、伤害意图与社会评价,是侵 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24、亲社会行为: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 他人或群体有益的行为。 25 利他行为:以利他为目的;不期望任何精 神或物质的奖励;自愿的;利他者本身会有所 损失。 26、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心身状态的察 觉、认识或对待。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 感、自我意向。 27、自我觉知:是指发动并维持自我意识活动 过程高度集中的自我注意状态。 28、自我评价:指个体对自己的判断,是自我 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29、印象管理:是指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 人对自己的印象。 30、自我过程:指影响自我意识形成,影响自 我意识的方向或目标的心理加工过程。包括自 我评价、自我美化和自我表现。 自我美化:指个体用以避免自尊心受损或增 强自尊感的过程和结果。 自我表现:指个体通过自己社会行为的显示 以形成、维持、加强或澄清他人对自己的印象 的过程。 31、社会知觉: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对他人, 自己以及群体进行认知的过程,是人对社会刺 激物的知觉。 32、印象形成:认知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 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 程。 33、首因效应: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 面所形成的的印象对人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影响 作用。 近因效应:最后的印象对人认知具有强烈的 影响。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知觉者对某人 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 推论该人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慈悲效应: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 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投射效应:指在认知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 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 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群体形成的一种概 括而固定的看法。 34、归因:人们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 推论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态度的原因并加以判 断和解释。 35、社会态度:人们对社会现象的态度。态度 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具有一 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反应倾向。 36、沟通: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性的信息交 流,也包括物质的交换,还包括人与人之间通 过非物质的和物质的相互作用过程所建立起来 的相对稳定的关系或联系。 37、沟通过程:包括信息源、信息、通道、信 息接受人、反馈、障碍和背景七个要素。 38、副语言:非语词的声音信号为。 39、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情感上的疏离与远 近距离,用肯定或否定的方式去评价别人的倾 向。 40、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交往 形成起来的相互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 人与人之间相对稳定的情感纽带。 41、冲突:人与人或群体之间为了某种目标或 价值观念而相互斗争、压破坏甚至消灭对方的 方式和过程。 42、合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 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 的一种互动方式。 43、自我价值保护:保护自我价值不受威胁和 提高自我价值,是个人先定的优势心理倾向。 44、团体:由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成员,在 同一规范和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 合。 45、领导者:从事领导行为的个体,领导行为 是通过领导者实现的。 46、从众: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 下,改变行为和观念与团体其他成员一致的倾 向。 服从:指个体在社会规范、团体压力、他人 要求下,不得不改变观点和行为的现象。 依从:因他人期望的压力而接受他人的请 求,行为符合别人的期望的现象。

社会心理学[第九章侵犯]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教学文稿

第九章侵犯 一、侵犯的实质 (一)侵犯的概念 1.侵犯的定义 侵犯(aggression)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侵犯概念的三个要素 ①伤害行动——侵犯行为必须是伤害性的,包括实际和可能造成伤害的行为。 ②伤害意图——没有造成伤害却有伤害意图的行为是侵犯;无意伤害不是侵犯。 ③社会评价——侵犯是社会所不允许的。 (2)侵犯的分类 敌意性侵犯:也称作情绪性侵犯,是源于愤怒,意在伤害的侵犯; 工具性侵犯:把伤害作为实现其他目标的手段的侵犯。 2.侵犯与敌意 (1)敌意的多种含义 ①非身体接触性的直接或间接的有意伤害; ②高度排斥性的态度; ③人与人之间的高度怀疑,即一种高度的自我防卫状态。 (2)敌意与侵犯的关系 ①敌意没有明确的社会规范限制。在侵犯受到明确的社会规范约束而不能实

现时,往往是以敌意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敌意实质为代偿性的侵犯。 ②敌意不是侵犯,但可能会激发别人的侵犯,也可能发展为侵犯。敌意行为还可以直接激化人际冲突使敌意上升为侵犯。 3.侵犯的普遍性 无论是在整个世界还是中国,暴力与犯罪都是有增无减,愈演愈烈。 (二)侵犯的本能论 1.主要观点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本能论倾向的经典理论主要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和洛伦茨的习性论。 (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 弗洛伊德(S.Freud)早期认为,人有两种基本的本能:性本能与自我保持本能,侵犯性是性本能的一部分。后期又修正为生的本能(性本能)与死的本能(侵犯本能),侵犯本能目的在于破坏,标志着人类有一种基本的无意识的死亡愿望。 弗洛伊德认为,死的本能本来是一种对内的自我破坏的倾向,但由于会受到生的欲望的妨碍,从而把破坏力量转向了外部,以侵犯的形式表现出来。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的侵犯冲动。如果以社会许可的方式表现,则表现为争论、竞技、冒险等。如果侵犯冲动得不到表现,就会导致精神疾病。 弗洛伊德的理论主要是通过对心理异常者的治疗实践发展起来的,因而解释的范围限于心理病理患者,而不能简单扩展到正常人。 (2)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 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一种本能,但它不指向毁灭,而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同类的侵犯不一定以毁灭为结局,而是以失败者的让步为目的。 侵犯是人类生活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战争是人的侵犯本能定期发泄的结果,要想避免战争,就需要多开展冒险性的体育活动,耗散侵犯本能。

社会心理学重点整理章志光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资料 现场实验:在现场背景中适当控制实验条件进行的实验,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现场研究:研究者亲临现场依据计划通过多种方法对有关的社会事件、群体活动及其中的心态进行观察与了解的方法。一般是非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旁观者观察;也可以进行参与观察,即研究者作为群体的成员参与活动。 优点: a.所获材料比较真实且有深度,有助于新事实的发现。 b.不排除甚至相当重视晤谈,但更集中注意力于人们的行为、群体情境及相互作用的活动上。克服了许多被研究者不善或不愿描述而歪曲实情的困难。 c.采用参与观察法时;研究者的本来身份不易被觉察,因而可以消除或减少被访谈者常有的人为紧张感或唐突感,从而保证了材料来源的多样性与真实性。 d.所得到的结果来自于不断发展变化的日常活动,因而其成果或结论能直接运用于被考察的环境。如果考察的群体较典型,其结论甚至可以推广或应用于类似的群体或 环境。 缺点: a.要考察的有关现象往往要等待其自发出现,而不能靠研究者的意愿去引发,有时还会遇到意外的干扰不能完成考察任务,所以在时间与精力上往往花费较多。 b.导致社会现象发生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多种类的,考察者所把握的因素是否全面或是否为主要原因,常常有赖于其分析素养,更取决于相关研究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符号相互作用理论:强调事物的意义和符号在社会过程及在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带有社会学特色。 代表人物:米德、林顿、戈夫曼及海曼等人。 基本思想: 1.基本观点 心智、自我、社会是密切关联的三种结构和现象。它们的形成、维持和发展,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制约和关联,都凭借符号(特别是言语)及符号相互作用来实现。 米德把能传达某种意义的姿势(gestures),如动作、形相、言辞等称作符号,并称人是惟一能使用语言符号及其意义系统的动物。 (1)人的心智活动是人在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掌握与运用符号并通过符号相互作用而产生与 发展起来的,它既是社会客体向主观领域过渡的内化过程,也是大脑赋意义于客体 的外化过程。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练习题

一, 二, 十一,名词解释2分*5个=10分社会心理:由社会因素引起的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动 2,社会心理学:是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收到他人现实、想象、隐含的影响 3,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积极的肯定的亲密状态或关系 4,犯错误效应:一个优秀的人如果偶尔犯非原则性的错误,会提高他的人际吸引的现象5,首因效应:人与人初次交往所获得的最初信息对双方以后交往活动的影响 6,晕轮效应:又叫光环效应,对交往对方某一方面特征所形成的印象会影响对此人其他方面特征的评价 7,刻板效应:又叫社会定势,在交往时,对某类人的共同特征所形成的印象会影响对群体中某一个人的评价 8,人际沟通:个体与个体之间以感情为基础的直接的交往过程 9,人际关系:个体与个体之间以感情为基础的直接的,关系 10,印象整饬:个体有意识地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形象的过程 11,归因:观察者利用各种线索和信息对行为者行为的结果进行分析的过程 12,侵犯行为:一个个体向另一个个体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对方造成社会标定的有害行为13,利他行为:个体所作为的对他人或者社会能带来积极的影响的自愿的行为 14,从众行为: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任职、情感和行为是哪个表现与大家一致的现象15,社会促进:由他人在场的情况下会提高工作成绩和效率的现象 16,相似性:在客观上双方具有一致性,主观上能意识到的特点 17,补偿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通过一定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进行补偿 18,强迫性:在空间位置上比较接近交往频率较高易产生人际吸引 十二,简答题5分*6个=30分 1.西方学者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看法 SSP取向(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取向) 1)社会化,把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代表会人物纽夸姆,墨菲。社会人的条件: 掌握生活技能,遵守社会规范,有社会生活目标,会扮演各种社会角色 2)社会角色:由社会地位决定的,符合大多数人的社会期望的一整套行为模式和心理 倾向 3)社会交换:霍班斯,社会互动是物质和非物质交换的过程 PSP取向(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取向) 1)社会行为:勒温B=F(P*E) 社会行为=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群体 3)社会影响:奥尔波特,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是怎样受到他人的 现实的、想象的、隐含的影响 4)人际互动:人与人相互交往建立的人际关系 CCSP取向(跨文化的社会心理学) 1)不同文化模式的人的心理特点 2)性别角色差异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心理学自考“社会心理学”各章重点(5) 第四节冲突与合作 最基本的人际作用方式:冲突和合作。 人际冲突:指两个或更多社会成员间由于反应或希望的互不相容性而产生的紧张状态。 “竞争”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冲突——目标的互不相容。 人际冲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零-总和”冲突和“非零-总和”冲突。 “零-总和”冲突:指的是一方的收益是对方的损失。(这种形式的冲突完全是竞争性的。) “非零-总和”冲突:这种冲突又称“混合动机情景”,指的是一方的收益不一定是对方损失。 决定使用威胁的因素:人格特性、挽回面子、冲突的强度、沟通。 如何运用协商减少冲突?答:(1)在协商中最有利的是最初立场,采取极端的立场比较好。在协商中较佳的策略是开始时就提出有很大差距或非常强硬的要求,这样能使他从对方那儿获得更大的让步。但是,最初的强硬立场未必总是有利。它有时会激起对方的愤怒,使对方也采取相应的强硬立场,从而使协商中止。(2)让步。协商的最佳策略是开头采取强硬立场,然后只做出小小的让步,对让步的研究表明,回报对方合作行为的最佳策略是作出小小的让步,无条件地合作或让步往往使对方得寸进尺,而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3)逐渐回报策略。奥斯古德提出了一种协商的逐渐回报策略,这种协商策略由以下几步组成:①首先协商一方公开声明自己希望缓和紧张,并明确宣布自己为了减少紧张所采取的单方面的让步措施,并向对方发出呼吁。②逐步建立起“信任和真诚”的形象,作出让步的实际行动,这些行动是明确的,可作公开检验。(4)中间人调解。协商对解决人际冲突是重要的。 合作: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与其他个体或群体的结盟,从而使自己争锝权利或处于有利地位的现象就是合作。 *合作的理论主要有两种:权力理论和协商理论。 *合作的权力理论:由卡普罗提出。这个理论涉及到了三个小组的合作问题。这三个小组之间的权力关系是:①权力均等;②一方的权力大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③一方的权力小于其他两方权力之和。该理论还认为,如果一方的权力比其余任何一方的权力要大,但又小于它们的权力之和,则较弱的两方有可能合作。合作遵循着这一样一个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充自己的权力。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期末考试题型说明: 一、选择题:15题*2分=30分 二、名词解释:6题*3分=18分 三、简答:4题*8分=32分 四、论述题:1题*20分=20分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章导论 1、民族是最大范畴的群体。 2、社会心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欧洲的群体心理研究。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1871-1938)发表了以《社会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的产生。 3、亚洲社会心理学会成立于1988年,每四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研讨会。第一次是在韩国召开的,第二次在日本,第三次在中国台北由杨国枢主持召开。 4、社会心理表现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有个体心理、群体心理、大众心理和民族心理,四者之间的关联,构成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轮廓。 5、社会心理与社会文明是分不开的,文明是社会心理的内核。 6、关于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对社会心理的作用,强调了两个方面的影响作用:一是影响社会心理状态,二是影响心理沟通和心理表达的程度。 7、社会心理 8、个体心理:个体心理是指处在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个人的心理活动。 9、群体心理 10、大众心理 11、民族心理

12、请通过某些社会问题,分析我国传统文化中“善”的理念对于社会心理生活的重要性。 第二章研究方法 1、乔根森主张,具有下面特征者都是参与观察者: ⑴开放式的; ⑵研究者作为被观察团体的成员之一; ⑶个案的深度访谈; ⑷直接观察。 2、戈尔德(Gold)把参与的程序分为四种:⑴完全参与者;⑵作为参与者的观察者;⑶作为观察者的参与者;⑷完全的观察者。 3、期待效应 4、随机抽样 5、定量研究:确定事物某方面量的规定性的科学研究,就是将问题与现象用数量来表示,进而去分析、考验、解释,从而获得意义的研究方法和过程。 6、访谈的类型:⑴无结构访谈;⑵结论化访谈。 7、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有哪些特点? ㈠直接观察很难发现规律; ㈡无关变量不易控制; ㈢期待效应; ㈣测量工具的误差不易控制。 8、问卷调查中题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⑴理解性原则; ⑵准确性原则;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个层面:1.社会层面2.个人层面 3.人际层面。 3.印象形成:对他人印象形成的过程叫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人若干有意义的人格人格特 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4.心理学家阿什最早对印象形成做了最早的研究。在研究中,阿什把人格特性分成中心特 征和边缘特征。结果发现人们对他人的印象形成主要是依照中心特征,边缘特征起的作用不大。 5.个体知觉中的偏差有晕轮效应和正性偏差。 6.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 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就像一个发光体对周围事物有照明作用一样。与其相对的是负晕轮效应。 7.正性偏差: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们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影 响。 8.自我提升: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出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 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从某种意义上看,自我提升实际上是一种自利偏差。 9.自我确认: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景,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0.自我表演:也叫自我展示,指人们在他人对自己印象形成事所做的显露。 11.自我知觉障碍: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使用这种策略 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们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2.分类: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 的降至轨道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 13.图式:是指一套由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 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4.Weiner的归因理论:该理论要说明的是归因的维度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行为的影响。他 认为内因和外因的区分只是归因的维度之一,在归因时人们还从另外一个角度及稳定与不稳定的角度看待问题。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其归因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归隐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与失败归因内部-外部或稳定-不稳定的原因会引起个体不同的情感和认知反应。把成功归因为内部会引起个体的自豪感,把失败归因于内部会引起个体产生羞耻感。 15.基本归因错误: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制上,而忽视他们所 处情境的重要性。犯这种错误的原因与两方面的因素有关1.人们总有一种对自己活动结果负责的信念是,所以更多的去从内部评价。2.情境中的行动者比其他因素突出。 16.侵犯行为:使之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对侵犯的界定要考虑三个方面1.强调 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2.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3.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情绪。 17.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2.降低挫折和学会抑制自己的侵犯行 为。3.替代性攻击和宣泄。4示范非侵犯行为。5.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18.暴力媒体对人们产生影响的原因:去抑制、形成侵犯剧本、认知启动。 19.利他行为: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 20.助人行为:使之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21.利他与助人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生物学、社会进化论、学习理论、社会交换论、移情 与利他主义。 22.影响利他行为与助人相违的因素:一、情境因素1,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景的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