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脑血管病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急性脑血管病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急性脑血管病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急性脑血管病发热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发热待查的临床诊断

发热待查的临床诊断 一、概述: 1、发热的定义: 发热(fever,pyrexia):是指病理性体温升高,使人体对于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反应。当晨起休息时体温超过正常体温范围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时称为发热。正常人体温范围:口腔温度(舌下测量)36.3~37.21℃,直肠温度(肛门测量)36.5~37.71℃,腋下温度(腋窝测量)36.0~37.01℃。 2、发热待查的定义:发热待查又称未明热或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1).发热持续2~3周以上; (2).体温数次超过38.5℃; (3).经完整的病史询问、体检和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1周内)。 3、国外对特殊人群FUO的定义: (1)、HIV抗体阳性病人:体温大于38.3℃超过4周,其中住院病人热程超过3天仍不能明确病因者。 (2)、颗粒细胞缺乏者: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小于500×106 /L,体温大于38.3℃超过3天且培养阴性2天以上。 (3)、老年患者:除病者为老年人外,其他标准同经典FUO。 (4)、住院病人:因非感染性疾病入院的病人发热大于3天病因不能明确者。 儿童FUO的诊断标准仍不统一。目前,国内经典的FUO定义仍是最为适用的 二、发热的机制: 体温调节的调定点学说: 各种病源微生物及其毒素、抗原抗体复合物、炎症或某些化学物质等外源性致热源,通过作用于体内细胞产生内源性致热因子,间接或直接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水平升高,导致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地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使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

三、发热的病因(原因): (一)、病因分类: 根据致病原因不同可分为两大类: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 1、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感染。 2、非感染性疾病: (1)肿瘤性疾病:血液系统肿瘤如:恶性组织细胞病、恶性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实体性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肺癌、肾癌、结肠癌、胃癌、胰腺癌等。 (2)血管-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Still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少见的有: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Wegener 肉芽肿等。 (3)其他疾病:如药物热、脱水热、各种坏死组织吸收热、中暑、功能热、伪热等。

急性脑血管病的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急性脑血管病起病急,病情危重,太多发生在中老年人,其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复发率较高,在我国分别为:219/l0万,719/10万,116/10万及80%、41%[1]。主要以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及脑出血为主,起病后多造成肢体瘫痪,影响语言及大小便功能。719/lO万,116/lo万及80%、41%川。目前急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其后遗症发生率高,在存活者中.约60%~80%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其中15%的患者日常生话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来,国内学者主张发病后应尽早进行康复锻练,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致残牢.提高生活质量[2]。除了急性期应积极药物治疗外,护理工作格外重要。 1临床资料 本组为我院2005年1月一2009年1月收治的158例患者。男97例,女59例;年龄36—77岁,平均58.7岁。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脑梗塞96例,脑出

血62例。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脑梗组轻型56例,中型26例,重型14例;脑出血组轻型19例,中型25例,重型18例。全部病例给以静脉输液、应用脱水剂、神经细胞活化剂等治疗,部分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合并其他病症者给对症治疗。住院15—38d好转后回家康复治疗。 2护理措施 2.1病情观察: 2.1.1生命体征的监测①意识、呼吸、血压、脉搏,通过与病人对话,观察角膜反射,针刺皮肤或压眶上神经等来判定病人意识障碍程度。重症病例意识障碍严重,可通过刺激而判断。急性期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颅内压明显升高的病人可有呼吸循环及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如血压过高或突然下降,均是病情加重表现,对血压升高病人,应注意使用降压药物要适量,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在21.3kPa以上,以防止引起脑供血不足。由于昏迷可伴呼吸功能障碍,早期呼吸深而慢;病情进展,呼吸中枢严重受损,出现不规则呼吸。早期血压代偿性增高,脉搏缓慢而充实,随病情好转,血压可下降至正常,脉搏恢复正常;如48h内血压下降或脉率不升、节律不齐,考虑病情加重,应及时观察分析、正确判断、及时报告。②瞳孔及颈部抵抗程度:出现一侧瞳孔散大。颈部强直,说明颅内压增高。而颈部抵抗双侧瞳孔针尖大小为脑桥出血,当双侧瞳孔散大时多提示严重缺氧或中枢性衰竭。若双侧瞳孔显著缩小,是桥脑出血的体征。瞳孔忽大忽小,提示有脑疝先兆。瞳孔的变化还可提示昏迷的程度。

急性脑血管病急救与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急救与护理 一 .概述 急性脑血管病是指一组起病急骤的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的疾病,它可以是脑血管突然血栓形成,脑栓塞致缺血性脑梗塞,也可以是脑血管破裂产生脑溢血,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肢体偏瘫,失语,精神症状,眩晕,共济失调,呛咳,严重者昏迷及死亡,临床上又称脑血管意外,卒中或中风。 脑血液循环的生理和病理作用脑是人体中最重要和最精密的生命器官,功能复杂,不但为生命中枢所在,而且控制和调节全身各系统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其代谢十分旺盛,在任何环境下都需要丰富的能量。成人脑的平均重量约为1400g,占体重的2%-3%,而脑血流量却占全身血流量的15%-20%。脑组织几乎无葡萄糖和糖原的储备,需要血液循环连续地供应所需的氧和葡萄糖,这足以说明脑血液循环的重要性。 脑血管具有自动调节功能,脑血液供应在平均动脉压60-160mmhg范围内发生改变时仍可维持恒定。血压升高时,小动脉管腔内压力增高,小动脉收缩,血流量减少;血压下降时,小动脉管腔扩张,血流量增加,这种自动调节成为bayliss 效应。但当超越自行调节范围或脑血管发生病变时,自动调节功能受到损害,脑血流随血压升降而增减。脑血流量与脑动脉的灌注压成正比,与脑血管的阻力成反比。灌注压约等于平均动脉压与静脉压的差。影响血管阻力的因素有:血管壁的构造及血管张力,颅内压合血液粘滞度等。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脑出血为脑实质内出血,可发生于大脑半球、脑干、小脑,以内囊处出血最常见。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外伤、脑血管畸形等均为出血原因,以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脑出血最为常见。其发病机制为动脉硬化造成脑动脉血管弹性降低,或产生小动脉瘤,当兴奋或活动时,在高血压的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血管破裂。大脑中动脉深部分支豆纹动脉破裂最为常见。血液进入脑实质,破坏了脑组织,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 (2).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本病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动脉瘤、脑部血管畸形、白血病、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可致血管破裂。 2.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称小中风,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颈内动脉颅外段

发热诊断与护理

第一章发热(Fever) 第一节定义机制 一.定义: 大多数有机体能生存的体温不超过45℃,而人体温度又常被调控于此体温以下,即35~42℃之间,体温上升,也常限于42℃以下,很少突破。这是由于在进化过程中形成和发展了比较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其对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 发热是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防御反应,它是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一般而言,腋下温度在37℃以上,口腔温度在37.3℃以上,直肠温度在37.6℃以上,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可称为发热。过热可因机体产热过多,散热过少或因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和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所致,由于此种体温升高既无致热原的作用,亦无体温调定点水平的上移,因而与发热有本质的区别,另外,生理因素引起的体温升高,也不能称为发热。 二.机制: 发热激活物是指外致热原和体内某些产物能够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而使其产生并释放白细胞致热原。其中外致热原细胞包括细菌、病毒、抗原一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物质等。内生致热原是由产内生致热原细胞被发热激活物激活后,产生并释放的致热物质。许多实验资料表明,传染原和致炎物质,它们的作用就主要是激活产内生致热原细胞,如单核球、血管内皮细胞以及其他细胞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现在已知的内生致热原有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第一介的质、第六介的质等。当这些内生致热原经由血液循环到达下丘脑时,可使该细胞释放前列腺素,这时,体温调节中枢通过外周介质的介导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于是患者便会感到目前体温“太低”,因此,一方面通过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加强,使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而造成肢端发冷、起鸡皮疙瘩,汗腺分泌功能降低,出汗减少,甚至停止,此时,患者会盖大棉被而使散热减少;另一方面通过运动神经作用,引起骨骼肌紧张或寒颤,使产热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致代谢增加,也使产热增多,结果,产热大于散热,如此一来,体温便上升了。

发热护理

发热的护理 一·定义:发热即体温过高,且机体体温超出正常范围。 二。正常的体温及测量方法 1、口温:置舌下3分钟,正常<37.5℃,平均37.0℃。适用于配合的年长儿。 2、腋温;临床常用。至少5分钟,正常36.0--37.0℃,平均36.5℃。除了休克和周 微循环衰竭者,适用于各年龄儿童。 3、肛温:最准确,插入3-4cm。约2分钟。正常36.5--37.7℃平均37.5℃。适用于 病重及各年龄阶段儿童。 4、耳温:用耳温枪测量仪于外耳道内,20秒即可。 三、婴幼儿自身特点及儿科疾病特点 1、儿科被人们称为“哑科”。因患儿不会自我表达,很多时候需要家属的转述或者 医务工作者的检查才可以获取相应的信息,所以无形中为儿科的工作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2、婴幼儿的器官发育不完善,发热时易发生水电解质的紊乱。 3、免疫力低下易患感染性疾病。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3-5个月自母体获得IgG渐 消失。加之IgA水平不足因而易患呼吸道及消化道的疾病。一般6-7个月小儿自行合成IgG的能力可达到成人水平,抵抗力逐渐上升。 4、病理反应与年龄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同样的致病因素因年龄的关系会有不同 的症状。 5、儿童病情变化快,易反复。 6、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四、小儿体温的特点 1、婴幼儿的体温略比成人高,所以父母手触感温不准确 2、婴幼儿体表面积相对成人大,所以婴幼儿比较容易散热 3、婴幼儿肌肉组织少,产热能力较差 4、婴幼儿血液循环首环境温度的影响 以上四点,婴幼儿体温波动幅度大,但自然界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婴幼儿可能烧到40.0℃时还活动如常,因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设定点相对比成人高。所以,就是通常人们说的小儿比较耐烧,成人若体温达到39.0℃就会头痛欲裂,甚至出现胡言乱语。 五、发热的分组 临床上以口温为例,发热可分为四组 低热:37.3--38.0℃ 中等热:38.1--39.0℃ 高热:39.1--41.0℃ 超高热:>41.0℃ 六、发热的分类及病理机制 分类:1、发感染性发热:多见。主要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细菌、真菌、支原体、寄生虫引起。 2、非感染性发热:少见。 七、发热的临床过程及表现?

发热待查诊断思路

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发热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回顾: 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TH) (一)体温调节中枢次级中枢:延髓,脊髓 大脑皮层也参与大脑皮层的行为性调节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0C,达数天或数周之久,24 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0C。可见于大叶性肺炎、 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羌虫病 驰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0C或更多。可见于 结核病、败血症、局灶性化脓性感染、支气 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风湿热、恶性网状细胞病等,也见于伤寒和 副伤寒。 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到39 0C以上,往往伴有恶 寒或寒战,历数小时后又下降至正常,大汗 淋漓,经一至数天后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

复发作。是间日疟、三日疟的特点,也可见 于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二)常见热型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 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发热,呈波 浪状起伏。可见于布鲁菌病、恶性淋巴瘤、 脂膜炎、周期热等。 再发热:又称回归热,热型特点是高热期与无热期各 持续若干天,周期地互相交替。可见于回归 热、鼠咬热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可见于 流感、支气管性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 性心内膜炎、恶性疟、风湿热等。 双峰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高热波峰,形 成双峰。可见于黑热病。恶性疟、大肠埃希 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等。 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 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热程,持续数天而完 全解热。此型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脊髓 灰质炎、淋巴细胞脉络从脑膜炎、登革热、 麻疹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发热护理

发热护理 了解分析病程中发热的原因及特点,通过护理对策,避免或减少发热现象的发生。 常见的临床原因分为四种,即吸收热、中枢热、脱水热、感染热,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如观察,检查,把关,同时采取护理干预方法包括对症处理、降温方法、降温过程中的护理。 ?吸收热可自行缓解,多数为脑出血病人。 ?中枢热为出血后脑水肿,使丘脑下部体温调 节中枢受到损害而引起的发热。 ?脱水热为应用大量脱水剂利尿导致脑组织严重脱水、脑细胞和体温调节中枢受损引起的发热 ?感染热感染热最为常见,其发生的原因有: ①肺部感染: 因丘脑下部或脑干受损使内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早期出现严重肺水肿,也由于长期卧床,肺淤血,肺及气管内淤积大量分泌物,细菌易在其中繁殖而引起肺炎。吸入性肺炎:脑卒中发生后, 若患者有明显的球麻痹, 意识障碍者, 不能喂食, 应留置胃管给予鼻饲, 防止误吸[ 1], 鼻饲管虽能解决进食问题, 但长期留置鼻饲管不仅可造成鼻、咽、食管黏膜溃疡及出血等并发症, 而且会发生频繁的吸入和吸入性肺炎, 称之为鼻饲管肺炎。 ②泌尿道感染: 因中风患者常有尿潴留或尿失禁,采用导尿方法或留置尿管,易引起尿路感染。 ③皮肤感染: 由于昏迷或偏瘫,大小便失禁,长期卧床,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造成血循环受阻,发生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压疮形成。严重时组织溃烂坏死。 ④口腔感染: 因吞咽障碍,病人不能从口腔进食( 需鼻饲管) ,使口腔分泌唾液减少,微生物在口腔内繁殖所致,同时由于病情较重的病人,大量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造成菌群失调而诱发真菌感染也就是说,把预防护理措施先落实于感染发生之前,就能干预或减少发热的发生率,我们的做法是: “一观察,二检查,三把关”。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神志改变直接反映病情的轻重和 治疗结果,老年人反应迟钝应细心观察,如意识障碍,咳嗽反射 消失,口腔及气管内分泌物或吸入物不能充分排出,发生吸入 性肺炎,表现为气促、发热。应观察咳嗽及痰液变化,肺部已有 感染者,及时留痰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对症下药/2、 2、检查体温等指标密切观察病人面部有无潮红、触及额部有无热 度及有无出汗等体征,及时测量体温。应加强夜间巡视,对体温超过38 .5 ℃应及时处理。检查测量体温,每4 h 测1 次,高热时每1 h 测1 次,观察其热型及临床发热特点,检查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的变化及一些伴随症状,观察记录降温措施后效果。预防感染肺部感染关为最常见,故加强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关键,意识障碍患者每天行口腔护理2次,避免口腔定植菌移位而进入下呼吸道诱发肺部感染,同时高热患者应鼓励多饮水或鼻饲流质增加营养以提高呼吸肌的力量。正确地拍背协助排痰也有效的方法。手卫生是防止医护人员因操作而引起外源性医院感染最重要、最简便、最容易取得良好预防效果的措施之一 3、降温方法根据体温的高低及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降温措施,以物理降温为主,药物降温为辅,定时监测患者体温,依据体温高低采取适宜的降温法,尽量将体温控制在37.0 ℃以下。 具体方法如下: ①松解、脱去外衣或减少被子让体热逐渐发散。千万不要越烧越穿衣服或多盖被子,这样汗

护士资格考试脑血管疾病病人护理专项习题

脑血管疾病病人护理专项习题 1、张老先生因脑血栓在家卧床2个月,大小便失禁,不能自行翻身,近日尾骶部皮肤呈紫红色,压不退色。为预防病人发生其他并发症,护士应着重指导家属学会 A、鼻饲灌 B、皮下注射 C、测量血压 D、被动活动 E、更换敷料 2、突然头痛,喷射性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A、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B、脑出血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短暂性脑缺血 E、脑血栓形成 3、内囊病变常出现 A、偏瘫 B、交叉瘫 C、截瘫 D、四肢瘫 E、单瘫

4、一脑梗死患者在饭后突然出现呼吸深且慢,吸气时明显困难,护士应考虑为 A、气管异物 B、气胸 C、急性左心衰竭 D、支气管哮喘 E、重症肺炎 5、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是 A、持续时间不超过3周 B、持续时间不超过1周 C、持续时间不超过2天 D、持续时间不超过24h E、持续时间不超过30min 6、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桥脑 B、脑干 C、大脑半球 D、内囊 E、小脑

7、患者,女性,34岁,洗衣时突发左侧肢体活动不灵,体检:意识清,失语,心律不齐,心率106次/分,脉搏86次/分,左上肢肌力0级、下肢肌力2级,偏身感觉障碍,首先考虑的疾病是 A、脑桥出血 B、脑栓塞 C、脑出血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蛛网膜下腔出血 8、脑血栓形成最常见的病因 A、高血压 B、先天性脑动脉病 C、脑动脉硬化 D、风湿性心脏病 E、休克 9、患者,女性,66岁,高血压病史15年,糖尿病10年,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说话不流利,逐渐加重2日。体检:神志清楚,血压正常,混合性失语,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右侧,饮水自右侧口角漏出,右侧上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低下,右下肢病理征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膜炎 B、脑血管痉挛

肾移植术后发热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肾移植术后发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周丽芹,张 莹 关键词:肾移植;发热;急性排斥反应;感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35.039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2B-3318-02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肾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常规的有效手段。发热是肾移植术后病人最常出现的临床症状[1]。通过对肾移植术后发热原因分析,及时、正确配合治疗并提供专业的护理是保护病人移植肾功能、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对策。选择2009年1月后在我院行肾移植术的5例发热病人及因发热而住院的肾移植病人30例,总结肾移植术后发热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如下。 1 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的发热 1.1 原因分析 急性排斥反应可发生在术后任何时期,以术后3个月~4个月内多见,是临床最常见的排异形式,发生率在30%~50%。轻度急性排斥反应时一般无明显症状,但中度特别是重度急性排斥反应时,可出现尿量明显减少、体重增加、体温上升(早期多出现夜间高热[2])、血压升高、移植肾肿胀、压痛、畏寒、寒战等。急性排斥反应的常见诱因为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用量不足,或者是病毒、细菌感染后停用或减少免疫抑制剂的用量后出现排斥反应,特别是术后早期停用免疫抑制剂。实验室检查血肌酐升高及肌酐清除率下降,彩超、细针穿刺活检等可进一步确诊。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热特征是:突然发热,先有1d~2d超过37℃的微热,然后呈现38.5℃以上的高热;在术后早期急骤发病的加速性急性排斥反应多伴有高热,而3个月以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多为微热。 1.2 护理对策 一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应遵医嘱及时及早进行抗排斥的冲击治疗,严密观察体温变化,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3];做好心理护理,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严格控制出入量,若需透析病人做好透析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移植肾区局部情况,严密监测尿量;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实行保护性隔离;还要加强并发症的监测,如电解质紊乱、高血压、高血压脑病、心力衰竭、肺水肿、移植肾破裂、感染、消化道溃疡等。本组有2例发生了由急性排斥引起的发热,给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治愈,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护理概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教案 时间: 主讲人:李丽 参加人: 内容: 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组由于脑部血管病变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所造成的脑组织供血障碍性疾病,又称“中风”,起病急,死亡率遍,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按病变性质可分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脑出血:为脑实质内出血,可发生于大脑半球、脑干、小脑中,以内囊处出血最常见。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外伤、脑血管畸形等均为出血原因,以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脑出血最为常见。其发病机制为,动脉硬化造成脑动脉血管弹性降低,或产生小动脉瘤,当兴奋或活动时,在高血压

的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血管破裂,以大脑中动脉深部分支豆纹动脉最为常见。血液进入脑实质,破坏了脑组织,而产生系列临床症状。 2.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蛛网膜下腔而言。本病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动脉瘤、脑部血管畸形、白血病、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用国或情绪激动时可致血管破裂。 (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称小中风,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部分纤维素与血小板黏附,脱落后成为微栓子,进入颅动脉,引起颅内小血管被堵塞缺血而发病。但栓子很小,容易自溶或因自流冲击被击碎,使更小的碎片进入远端末梢血管,使得循环恢复,神经症状消失。微栓子可反复产生,因此本病可反复发作。颈动脉受压或血液动力学改变也可以造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脑血栓形成:动脉硬化、风湿症、红斑性狼疮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是较常见的病因。在动脉壁病变(内膜肥厚粗糙)的基础上,管腔变窄,同时自小板破裂使红细胞、纤维素等黏附粗糙处,血小板破裂释放花生四烯酸,转化为血栓烷促使血小板再聚集,血栓不断增大而最终阻塞血管。 3.脑栓塞。颅外其他部位病变如风心病、心肌梗死、骨折、人工气胸等均可形成栓子,随自流进入颅内动脉当栓子直径与某直径相同时,则栓子堵塞引此血管,使此动脉闭

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及护理预防措施

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及护理预防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门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输液发热反应发生的原因及相应的护 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门急诊输液患 者共1302例。回顾性分析我院门急诊输液的输液发热反应,探讨解决措施。结果:出现输液发热反应的患者,大多以2种及2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为主,高于 单独用药;且以抗菌药物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引起的反应比例较高;<14岁与>60岁输液发热反应率为82.7%,与14-60岁相比,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 夏季输液发热反应率为59.6%,与其他各季相比,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 结论:门急诊输液过程中,应保障药品及输液器具的质量,执行无菌操作,控制 输液量及其速度,降低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门急诊输液护理;输液发热反应;护理对策 近几年,门诊输液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这主要是由于门诊输液不仅治疗 方式较为便捷,同时还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就诊的费用。但是,在门诊输液过程中容易出现输 液发热反应,极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为了降低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率,我们有必要对门 诊输液护理中发热反应及其解决措施进行研究。本次研究对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 就诊的1302例急诊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门急诊输液患者共1302例。其中, 男856例,女446例,年龄11-79岁,平均年龄(34.65±7.68)岁。出现输液发热反应的患者共52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急诊输液的输液发热反应。分析输液过程中的药物因素、操作因素以 及季节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数据处理,计数采取率(%),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门急诊输液过程中输液发热反应出现的药品种类 出现输液发热反应的患者,大多以2种及2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为主,高于单独用药; 出现输液发热反应的患者中,以抗菌药物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引起的反应比例较高,共占61.6%。见表1。 3 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在门急诊输液护理过程中出现输液发热反应的原因主要与药 品种类、患者的年龄以及季节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关系[1]。现将门急诊输液护理中出现输液发 热反应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总结如下: 3.1 输液操作、器具与输液发热反应 从输液发热反应的发生机制上来说,输液发热反应主要是由于致热源引发,导致患者的 体温升高,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继发性生理反应。致热源主要有细菌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 等类型,但从药剂学角度分析,则主要包括了脂多糖、磷脂等[2]。此外,微粒也会引发输液 发热反应,主要包括药物生产、药业配置以及活性炭微粒等。当微粒经静脉输液的方式进入 到人体内时,可能会引发热源样反应。 临床药物溶剂和溶媒运输或使用过程中,因碰撞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裂痕,导致 漏气而被微生物污染。此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也会导致输液发热反应[3]。 针对以上问题,护理人员应在输液前仔细检查药瓶与输液器具是否完整,同时,护理人 员还应改善输液室环境,严格控制室内的温湿度,定期消毒。此外,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

急性脑血管病的急救护理 作者:田玉爱,周秀梅,刘建敏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关键词]脑血管病;护理;急救 Giving First Aid the Nursing of Acute Cerebral Disease Key words: Cerebral disease; Nursing; First aid 脑血管病是由各种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该病是临床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疾病,其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甚至伴发意识障碍,称为脑血管意外或中风。主要病理过程为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单独或混合存在,亦可反复发作。慢性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因慢性的血供不足,导致脑代谢障碍和功能衰退。其症状隐袭,进展缓慢,如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性痴呆等。现将我院2003年至2005年对56例急性脑血管病人按护理程序进行院前急救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6例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42岁~79岁,平均70.5岁脑出血30例,脑梗死26例。神志清醒13例,浅昏迷31例,重度昏迷12例;发病前病人突然发生剧烈头痛、眩晕、呕吐45例;意识朦胧、定向障碍24例,其中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面部呈古铜色或赤红色、皮肤干燥、发热13例;瞳孔不等大、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体征9例;言语不清、流涎14例;有高血压35例;大小便失禁11

例。 2 护理评估 病人表现为梗死部位相应的身体感觉、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短时间内死亡。根据评估标准,神志清醒对检查能够配合并反应灵敏的轻度病人9例;对检查有反应但不灵敏,有轻度意识障碍的中度病人4例,其中进入浅昏迷状态31例;对检查完全无反应,意识丧失的深昏迷、随时有生命危险的重度病人12例。 3 院前急救措施 保全病人生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后期感染或并发症。一旦病情允许,应迅速将病人抬上救护车,送往就近的医院或专科医院接受继续治疗。 3.1 取合理舒适体位 13例神志清醒病人,采取半坐位,以利脑部静脉血回流,减轻脑水肿;43例昏迷病人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便于口腔黏液或呕吐物流出。 3.2 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病人的瞳孔、意识、血压、脉搏、呼吸;给氧;保持气道通畅,严防发生窒息。本组13例神志清醒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神经体征改变不明显,即给氧、脱水减压等处理;31例中度病人有明显颅内压增高,剧烈头痛、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即给氧、脱水减压、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防止发生窒息;8例重度病人病情发展迅速,持续昏迷,呼吸道分泌物过多,出现明显呼吸困难、紫绀,立即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脱水减压,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低氧血症明显改善;4例重度病人持续昏迷,瞳

常见发热病人的护理

常见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是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观察要点】 1、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C,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30~60分钟后复测体温。 2、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了解血常规、血容比、血清电解质等变化。在病人大量出汗、食欲不佳及呕吐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现象。 3、观察末梢循环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 4、并发症观察注意有无抽搐、休克等情况的发生。 【护理要点】 1、安置病人卧床休息,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档,注意安全。 2、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 3、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用现配。 4、提供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5、每日酌情口腔护理2~3次或进食前后漱口。 6、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干燥。 7、注意病人心理变化、及时疏导,保持病人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最佳状态。 【指导要点】 1、指导病人食用易消化、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的饮食,多饮水。 2、指导病人穿着宽松、棉质、透气的衣服,以利于排汗。 3、指导病人了解发热的处理方法。 4、告诉病人忌自行滥用退热药及消炎药。 休克病人的护理 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症候群,是严重的全身性应激反应。 【观察要点】 1、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是否有兴奋、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昏迷等表现。 2、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瞳孔、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浅快、脉搏细速、心率增快、脉压减小<20mmHg、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较前下降20~30mmHg、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 3、密切观察病人皮肤温度、色泽,有无出汗、苍白、皮肤湿冷、花斑、紫绀等表现。 4、观察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毛楔压(PCWP)的变化。 5、严密观察每小时尿量,是否尿量<30ml/h,同时注意尿比重的变化。 6、注意观察电解质、血常规、血气、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等检查结果的变化,以了解病人其他重要脏器的功能。 7、密切观察用药治疗后的效果及是否存在药物的不良反应。观察病人的情绪状态。

促进高热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

( 整改措施)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44631 促进高热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Nursing measures to promote comfort of patients with high fever

促进高热患者舒适的护理措施 高热病人的护理 一、一般护理 1.收集患者资料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全身状况、文化程度,对高热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估发热的原因,排除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 2.降温高热刚开始时,患者可能出现寒战,此时不要急于采取退热措施,而应注意保暖,调节室温,补充衣着。寒战后体温可迅速上升,不及时采取退热措施可发生惊厥、抽搐等脑细胞损害的表现。高热患者体温一般在39℃以上时,应予物理降温或化学降温。30min后必须再次测量体温,将结果记录于体温单上。 (1)物理降温物理降温主要有冰袋、冰帽、冷湿敷、乙醇擦浴、温水擦浴、冰水灌肠以及针灸等,应根据病情加以选择。 ①头部冷敷:将毛巾浸于冰水或冷水中,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或冰袋(具体作法:从冰箱中取出冰块放入冷水中,冲去棱角后装入热水袋或用专用冰袋中,连水带冰装1/2袋,排出空气盖紧盖口即可)敷于额部,5~10分钟更换1次。有胃寒、寒战的病人不宜使用冷敷。注意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底等部位切勿冷敷,以免引起胸闷、腹泻等不良反应

②擦浴法:用温水毛巾或蘸41~43℃酒精反复擦拭前额、颈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体表大血管分布较密集的区域,擦拭至皮肤潮红为止,擦洗后及时用干毛巾擦干水珠,降温同时,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头部敷冰袋。 ③泡澡:将病人置于温水浴槽内,用软毛巾或海绵轻轻擦抹全身15~30分钟,使血管扩张达到散热目的。 (2)化学降温化学降温主要指应用退热药,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减少产热,加速散热。体温过高时(成人≥38.5℃,小孩≥39.0℃),应遵医嘱给予降温药如:复方阿斯匹林(APC)、美林等。但应避免用药过量或在短期内反复用药以免发生虚脱。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高热病人每4h测1次体温,绘制于体温单上,观察其热型及临床过程,观察呼吸、血压的变化及一些伴随症状。在患者大量出汗或退热时,应注意有无虚脱现象。 二、饮食护理 1.营养的补充:家人应对病人加强营养,多吃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清淡的流质、半流质饮食,如挂面、蔬菜粥、牛奶、豆浆等,并少量多餐,以增强抵抗力。 2.水份的补充:高热会导致水份大量丧失,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不少于20xx毫升,以促使毒素排泄,带走体内部分热量,可选用糖盐水,各种水果汁如西瓜汁、梨汁等,忌酒、浓茶、咖啡。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补充液体。 三、口腔护理 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日早晚应进行口腔护理,饮食前、后均应漱口,可用小方巾沾上盐水抹拭口腔黏膜及牙龈,以防细菌滋生,保证口腔卫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